首页 > 作文 > 节日作文

棕叶飘香初三作文

棕叶飘香初三作文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棕叶飘香初三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棕叶飘香初三作文篇1

时间总是在不经意间流转着,嘀嗒嘀嗒地溜进了农历五月……

每到此时,家乡后山那一片青绿的粽叶,便鲜活在我的眼前,她们在夏风中摇曳着婀娜多姿的身姿,尽显其美;又似一位绿色的精灵,在晨雾中昂头呐喊,呼喊着远在他乡的游子,亲切地叫唤着她们的名字,等候着她们的归来……

听到精灵呼喊的我,下了班,紧赶慢赶地终于赶上了回家的末班车。一路上思绪飘然,我似乎闻到了那弥漫在空气中的浓浓棕香,心想:今年端午,终于可以陪着家人一起过佳节,吃上那阔别已久的故乡味粽子。前几年由于在外学习工作,每逢端午只能自己随便应付应付,儿时搬着小凳端坐在妈妈身旁,一起包粽子的感觉,似乎已经离我们很远很远。

回到家中的感觉,亲切自然。一夜无梦,心中早已盘算好了明日的“行程”。第二天,便起了个大早。故乡六月的早晨,风轻轻的,吹到身上很是舒服,既没有春天“暖风熏得人欲醉“的困顿,也没有盛夏“如火如荼“的狂野热烈,更没有冬天“寒风凛冽”的肆意狂野。就这么随意地吹着,有着处事不惊的淡定。骑着小毛驴,载着母亲,沐浴在这柔柔的晨风中,舒心怡人。在街上买了些小菜和包子(注:故乡习俗:端午有吃粽子包子,门口挂艾草、菖蒲的风俗习惯),便赶回到了家中。提着早已备好的竹篮,来到后山,在晨雾中,开始采摘粽叶。

记得前些年,后山的粽叶并不多,就只有靠近老屋背后自留山里的一小片。没想到的是,这么些年过去了。她们在雨露阳光的滋润下,由起先的稀稀拉拉不成气候,到如今的占山为王,以独厚的风土优势,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迅速扎根起来。她们有着雨后春笋般的气势,似乎有不占领整个后山绝不罢休的气势。

清晨的后山,露水较为厚重,这倒为粽叶增添了不少鲜活的色彩。粽叶之上那一颗颗晶莹透亮的露珠,煜煜发亮,将那叶尖的灰尘洗刷地一层不染。层层叠叠的粽叶,一片挨着一片,在晨风中,层次多样的绿,如胶卷在你的眼睛迅速成型。再看那纤细的棕杆因有了粽叶左膀右臂的的衬托更显丰盈,一如纤瘦的女子穿着婆娑的荷叶裙般在风中蹁跹起舞。风儿吹过,一顺溜地弯腰起伏,偶有粽叶碰到脸颊,如挠痒痒般地轻抚采摘者,那阵阵飘过的清香,也趁机钻入采摘者的鼻孔,让其感受乡野的淳朴与青涩。

采摘粽叶也是有方法可循,一般选择摘取那刚长出来的新叶,色泽嫩绿透亮,这般的叶子柔韧性好,不易破损,这样在包的过程中就会更快。端午这一天,母亲是最忙碌的一个。粽叶采回来了,需将采摘好的粽叶放入烧开的沸水中滤一遍,虑过开水的粽叶似乎更绿了,这样做得目的是使粽叶变得更具韧性,包裹的时候不易弄断,现在想来其实也有消毒的作用呢。粽叶准备好了,接下来需将糯米洗净过滤,加入适量的食用碱粉待其色泽刚刚变黄即可开始包裹。

开始包裹粽子了。隔了好些年不动手,只能凭着模糊的记忆,在一旁妈妈的指点下,开始包裹起来。只是很显然,手法完全没有儿时的那般娴熟了,包了几个自我感觉“丑”得不成样子。由于刚好有表姐的帮忙,索性我也就停了下来,帮他们打起了下手。我搬了个小凳,端坐在母亲的一旁,那熟悉的感觉又再一次地回到了现实生活里。很想就这样静静地呆坐着,守候在家人的身旁。看着粽叶在母亲灵巧的双手下,几经“折腾”便成了盛放糯米的容器,几番翻转折叠后,母亲顺手抽出一根撕好的棕叶,手中一头,另一头在牙尖轻咬着,反复缠绕将那润色好的糯米严严实实地包裹其中,丝毫动弹不了,粽叶也由原先的一叶扁舟般的苗条轻便转变成弓腰驼背。端坐在一旁的我,将母亲包裹好的粽子将那些零碎的边角加以修剪,让它更具棱角分明,然后在五个扎在一起,就这样三个人协作着,很快粽子都包裹好了。

裹着糯米的粽叶终于要“赴汤蹈火”去完成最终的使命了。煮之前,将早已备好的精柴放入其中,随同着粽子在那翻滚着。当母亲掀开锅盖,将热腾腾的粽子一个个捞出水的时候,那煮过的粽叶清香伴随着糯米的浓香随着升腾的热气在厨房内蔓延,充斥着房屋里的角角落落。不喜欢吃粘食的我也会经不住香气的诱惑,轻轻解开捆裹的棕索,将粽叶一圈圈打开,香气扑面,刚出锅的粽子真的很好吃,松散不粘,清香怡人……咬一口,回味无穷,期待着明年的端午!

多年以后的粽叶飘香时,我想我仍然会吃到母亲用粽叶包的粽子,岁月会催人老去,不变的是那尘封中的记忆。传承的是那不会老去的技艺,这包裹粽子的活,应当延续,这样多年之后,依然能够闻到故乡的味道。拨开岁月的尘封,透过记忆的光影,清晰又见那晨露里摇曳的青青粽叶,那一片密密的粽叶,多年以后是否仍在故乡的水土中滋生蔓延自由地摇曳呢?

棕叶飘香初三作文篇2

一阵阵夏的气息夹杂着淡淡的粽叶的清香,是那么清爽,那么诱人。啊!不知不觉,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粽叶飘香时。这本该是我们小孩子最快乐的时候,然而,我的心却一阵隐隐的痛,一种浓浓的思念带我进入童年的回忆之中。

小时候,临近端午节,最疼爱我的奶奶就会带我一起去芦苇滩上摘芦叶,奶奶忙着选摘那种又长又宽的芦叶,而我呢,也在一旁忙得不亦乐乎:一会儿摘几片最底下的老芦叶给奶奶,一会儿忙着去抓芦苇上的蚂蚱,一会儿又去摘几朵小野花夹在自己的小辫上。不知不觉,手脚麻利的奶奶已经摘了好几把芦叶了,她牵着我的小手回家了。回到家,奶奶把芦叶挂在屋檐下晾晒着,听奶奶说,因为新摘下来的芦叶比较硬而且很容易就裂开、折断,所以要把芦叶晒干,等到要用的时候,再用开水煮一下,这样经过处理的芦叶既柔软又有韧性,就可以用来包粽子了。端午节前夕,奶奶用水把芦叶煮沸,顿时,一股粽叶的清香扑鼻而来……奶奶心灵手巧,会包好多种粽子:有鲜肉馅的、蜜枣馅的、小豆馅的、还有就是光白米包成的……我吃得肚皮圆滚滚的,仍舍不得停下嘴来……

想到这里,我的鼻子一酸,眼睛又湿润了。那一年,无情的病魔夺去了我最亲爱的奶奶的生命,我再也吃不到奶奶包的美味的粽了了。

又到粽叶飘香时,尽管各种口味的粽子现在都能买到,可是我却再也体会不到童年时那种摘芦叶,包粽子的快乐了,再也体会不到那种沁人心脾的清香了

叶飘香初三作文篇3

剥开粽子,就好像剥开了历史、剥开了屈原的故事,剥开了屈原《离骚》中的味道。

——引子

因粽叶的香气、粽子的拥抱,加上雄黄酒的诱惑力,再加绿豆糕的香飘飘,招回来了亲情的眷念和拥抱,借此,端午把祝福、喜悦浓缩到了团圆里,形成粽子那质有的味道——端午节 。

翻开历史的写照,屈原的《离骚》曾经激励了多少豪气冲天的斗士,陶醉了我们几千年的传承和祈祷,五月初五的汨罗江,屈原用生命谱写了一曲千古悲歌,为后人留下了不屈不饶的先驱精神,这份精神,像财富一样,伴随着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化,渗入到了国人的血脉中,生生不息。

我赞叹屈原的爱国精神,更赞叹《离骚》中的英雄气概,如屈原的诗:“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译)心灵受屈精神压抑啊,强忍指责把侮辱承担;“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译)我宁愿暴死而尸漂江河,也绝不和他们同流合污,沆瀣一气......,屈原用性命捍卫尊严,不肯在浊世中苟活,故而“蝉蜕于污秽”,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这份英雄气概,曾经激励了历朝历代,多少能人壮士,这份崇高精神,曾经勉励过多少爱国将领,为国捐躯,这就是屈原精神的功劳!

屈原没有吃过粽子,也没能享用过粽子的味道,人民把裹好的粽子投入到河中,是想用粽叶的艾香,糯米的粘稠,去寄托人们的哀思,人们用这种方式,纪念这样一位爱国之士,无疑不是在告诫后人,鞭策后人,激励后人,让子子孙孙牢记屈原,谨记《离骚》。

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放鞭炮,从原来单一的纪念屈原活动,发展至今,已演变为 集纪念、团圆、热闹为一体的民俗节日,这个节日不但成了纪念屈原的节日,也成了亲情、友情、爱情的渴望日,人们利用这个喜庆的日子,即烘托出民族的喜悦精神,也借此表达了人们在情感上的交流与厚望,这本是体现端午节的历史发展,在继承中不断地发扬和光大,当然,无论什么样的气氛演变,都脱系不了屈原与《离骚》的味道,这是永恒的实质,因为屈原的故事,深入人心,家喻户晓。

粽叶、菖蒲草(艾草),糯米、红枣、绿豆糕,是端午节的象征,而雄黄酒则是端午节,赛龙舟勇士们借以豪威的壮士酒。

在赛龙舟的故乡,勇士们凭借雄黄酒,壮意气、斗奋发、斗精神,不论在秦淮河上,还是在大运河旁,或是在美丽的江南水乡,每逢端午,总有龙舟赛事,花哨的船,花俏的人,华丽的景,把个端午节折腾的沸沸扬扬,那份欢悦,那份喜庆,那份场景,不言而喻,即在诠释着浓浓的民俗风味。

锣鼓喧天,鸣炮齐响,你看,水域里,龙腾虎跃,岸边上,如歌如潮,龙舟,一艘比一艘靓丽,斗士,一人比一人勇往,竞技,一轮比一轮威武,景致,一个比一个娇娆,再看那闲散的玩童,浸泡在池中,如鲤鱼戏水,也狂凑热闹。

粽子的味道,伴着《离骚》的味道,一并带入到了端午节的氛围中,成了端午节不可缺少的思念成分,你倾情,她心印,我情操。

棕叶飘香初三作文篇4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这是南方流传的儿歌。说起端五,我立即便想到幼时学包粽子的情形。

那时我八岁,非常玩皮。端五节时见奶奶聚精会神地包粽子,手也痒了起来,盯住粽子不放。奶奶似乎看透了我的心思说:“你想包粽子?不够本,你妈还不会呢,”说罢哈哈大笑。

我不服气,抢来工具,肉馅,糯米。开始包人生“第一个粽子”。我先拿三张整齐的粽叶,然后把它们裹成一个漏斗型,接着往“漏斗”里放米,放一半时再把肉馅放进去然后再放米,接着就开始包粽子。

怎么裹也裹不好,我急死了!后经奶奶的指导,终于把它裹起来了。最后再用红线饶几圈一扎,就这样我的人生第一个粽子诞生了。奶奶吃惊地看了看我手中的粽子又看了看我,笑眯眯地说:“凡凡还包得不错呢,不过以后遇到困难别着急,要有耐心!”然后奶奶就把包好的粽子放在高压锅里烧。我好不容易等到粽子熟了,没等到粽子凉下来我就迫不及待地咬了起来。

哇!味道太好了,现在想来嘉兴的粽子也没我包的味道好!

想想今年的端午节也快到了,我情不自禁地就想起在这次四川大地震中坚强活下来的儿童们。我想到时候请奶奶多包点给他们邮寄过去。也让他们过一个快乐的端午节!

棕叶飘香初三作文篇5

你知道今年的6月8日是什么节日吗?对,是端午节。吃粽子是端午节传统习俗。你会包粽子吗?不会吧,那么就和我一样去拜师学艺吧!嘿,告诉你,我的师傅是我的舅妈。你找到了吗?

离端午节还有10天,我们家就已经提前准备了。这不,“叮咚--”门铃想了,我知道,是我大舅妈来了。我赶紧以0.1秒的速度冲出房间把门打开,哇!一股清香扑鼻而来!原来,舅妈从乡下给我们带来了准备好的、新鲜碧绿的粽叶。

妈妈端来了泡好的咸肉和糯米,我们开始忙碌起来。舅妈娴熟地包着粽子,一个又一个,看得我眼花缭乱,赶忙央求舅妈教我。舅妈看我一副成心想学的样子,就一步一步地手把手地教我。一开始,先把2片粽叶重叠在一起,从叶根圈成圆锥状,窝在手里,用汤匙装两勺米放进圈好的粽叶里,再放一块咸肉,在咸肉上面平铺两勺米后,压紧,将剩余的粽叶沿米处折盖下去,在折盖处把两边的角折好后,粽叶沿着粽身包了一圈,然后用草绳扎紧。(注意,一定要捆紧,否则煮好的粽子水滋滋,一点都不好吃哟。)一个粽子就这样包好了。由于我的手有点小,总是包不好,但是我不甘心,一遍一遍地练习,加上舅妈在一旁不停地鼓励我,功夫不负有心人,我自己终于包好了一只粽子,心里别提有多高兴。舅妈包粽子的速度真的很快,一会儿就包好了。我们把包好的粽子放入高压锅里加足水,用大火烧煮滚后,用中火煮1小时后,锅里就飘出淡淡的清香,然后再用小火焖半小时。这时整个房间里都弥漫着粽叶的香味和咸肉的香味,馋得我口水直流,迫不急待地想掀开锅盖尝一尝。可大舅妈却说,“不行,要让粽子再多焖会儿,否则粽子会不熟的。”哇,想不到,要吃到粽子,还有这么多讲究呢!

在这粽叶飘香的季节,我们当然不会忘记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所以端午节那天,我会来到通榆河畔,把我亲手包的粽子放进纸船上飘向汩罗江……虽然我明白通榆河和汩罗江不相通,但我们的心意是息息相通的--那就是纪念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