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句子 > 唯美句子

超现实展观后感,观后感怎么写?格式是怎样的?

超现实展观后感,观后感怎么写?格式是怎样的?



超现实展观后感目录

现代舞《白水》观后感300字?

观后感怎么写?格式是怎样的?

求格尔尼卡观后感500字左右

据我了解,超现实主义艺术是一种富有想象力和幻想的艺术形式,旨在挑战现实世界的常规和逻辑。在超现实展中,许多作品都充满了神秘、梦幻和超自然元素,让观众感受到了一种超越现实的体验。

许多参观者表示,超现实展带给他们独特的体验,让他们感受到了一种全新的艺术形式。一些人甚至表示,他们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心灵寄托,感受到了一种解放和超越的感觉。

然而,也有一些观众认为,超现实展的作品过于抽象和深奥,难以理解和接受。他们认为这些作品过于追求形式和效果,而忽略了艺术的内涵和意义。

总的来说,超现实展是一种富有创造力和想象力的艺术形式,它可以带给观众全新的体验和感受。当然,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对超现实主义艺术的理解和接受程度也会有所不同。"。

现代舞《白水》观后感300字?

上一次来,还是来看《唯寄歌舞寓长安》展览,前一晚在天津看到第二天是此展的最后一晚,定了早上六点的城铁过来。

现在想来,这两次经历都是激情的产物,前一晚看到,第二天买票,所以没有时间去驻足欣赏大剧院的内部装潢。

因为恰逢展出现代,大厅的柱子装饰成了图样,虽然我对现代画一点感觉都没有(除外),但是能看到我男神的千里江山图,我还是很高兴的

云门舞集

云门——上古六乐之一的《云门大卷》,以鱼为图腾,祭祀天神,讲述了的故事

之前不熟悉《,也只听过的名字,朋友上次《关于岛屿》的repo引起了我的兴趣,恰逢其会,就收了张票看看。

《白水》《微尘》

这是两首不同的曲目,分为上半两场

出来的时候已经晚了,晚高峰的又堵的要死,只能坐地铁赶过去,到了已经开场了,没有时间取阅节目单

《白水》

我不懂,更不懂钢琴,更不懂现代派作曲的钢琴。

这两厢结合的作品足以让我自闭。

更别提bgm有一大半是单音,我基本算是做了五十分钟的练耳[失望]

表演者呈现出的灵动飘逸,像水一样的婉转去写,这是肉眼可以体会到的

但是正常作品体现出的超现实的观感,以及伴随配乐所做的情感表达,实在是超过了我的涉猎范围

我知道它其中蕴含着深刻的意义,可我捕捉不到。

不过没关系,我已经将其记录深藏心底,总有一天我会懂的。

《微尘》

中场休息时我取阅了节目单,想着下半场要还是钢琴我还是走了算了

哇,看到节目单我真是意外,居然是老肖的No8,激动的涕泪横流,我今晚的票价终于不算完全辜负[允悲]

老肖的这首弦乐四重奏,具有着深刻复杂的情感,但,这是全人类都可以共情的情感

战争,死亡。

这首作品并不长,也只有一个主题

微尘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开头小提所演绎的,我一直认为与《为广岛罹难者所做的哀歌》开头有异曲同工之妙,形象的表达了飞机轰炸的声音

舞者们在硝烟中伫立,随着音乐奔跑,舞动

我甚至看到一位男舞者用肢体演绎出跳弓,顿弓,颤弓

音乐一直在极其不协和的和弦上走动,也总是用降号音来营造氛围,和弦总是不解决,旋律进行出人意料

他们形象的演绎了一个故事

战争中人们的搏斗厮杀

在面临死亡时所有人紧紧的搂住一起

战后面对废墟绝望的奔走

虽然我坐在山顶中的山顶,除了大致轮廓什么都看不清,但我依然能从动作营造的氛围中感受到对战争的恐惧以及死亡的苦痛。

欣赏音乐是需要门槛的,但是人类总有一些共通的情感,死亡,悲剧,爱。

在中场休息时我在网上搜了一下评论,以及参照了节目单的介绍。

我认为,或许《微尘》是黑暗,但绝不代表《白水》是光明,我虽然看不懂,却也能体会到它整体的冷色调,舞者的演绎真正做到了流动如水,无法用善或恶,黑暗或光明简单的概括。

难道你一定要给自然下一个感情的定义吗?

这两部作品,是自然与人类

人们将自然界的东西赋予无数的情感定义,以借景抒情,但是,,天地无情

观后感怎么写?格式是怎样的?

观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连续剧或参观展览等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

观后感的写作格式包括开头、感受、形式、事例、结尾。

观后感的内容大体上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由观而引出感,这开头部分就好比一条醒目的标语或引子一样,先交待清楚看了什么影片,有什么感想。

一般来说,这一部分要求简明扼要、开门见山,千万不要绕圈子、卖关子、遮遮掩掩,而是要用肯定的语气概括地说出感受是什么?简单但明确,不含糊,这样就可以了!不必展开来说。

第二部分,具体谈感受是什么。

我们读书看电影都有一个过程,都需要一段时间,而我们的感受也是在这个过程、这段时间内一点一点产生的,感受由浅到深,感受由心而发、发自内心,因此要自然真实,有感而发,不要无病呻吟,虚假不实,这样才能感人,打动读者。

写法上,可采用夹叙夹议的形式,“叙”就是把感人的故事情节或人物形象或词句叙述出来,“议”就是抒发自己的感受,要有层次地把自己的感情一步一步地推向顶点,得到升华。

叙述是简述,抓住要点,不能太长,否则就有凑字数的嫌疑,再者,这样也影响文章的结构。

第三部分,把感受落实到自己的现实生活中去,联系生活中的事例来谈感受,因为“感”的目的就是要指导我们的实际行动,要不就毫无意义了。

具体说来,就是把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所作所为和电影中感动自己的人或事情做比较与对比,找出差距,找出不足,树立学习的榜样。

第四部分,文章的结尾,要对全文内容做个收尾总结,可以进一步抒发理想或希望与祝愿,把全文的情感升华到顶点。

范例:

《三国志之见龙卸甲》观后感

人生就像一个圈,一个老天爷画好的圈,从起点绕一个圈后又会回到起点,这是赵子龙最后一战也是第二次被困凤鸣山时悟出的人生哲理。

第一次被困凤鸣山子龙披上了甲,一战成名,从此成了常胜将军,第二次被困时身心俱疲的子龙卸去了甲,人生就在这一披一卸之中画了个圈。

时势造英雄,英雄只是老天爷手中的棋子。

从赵子龙与罗平安最后一次对话中可以看到了他内心的疲惫,这疲惫是因为有甲在身,主公的信任是甲、常胜将军之名是甲、建功立业之念是甲,子龙虽早有卸甲之念,连年征战的时局却容不得他卸甲,也不知道该如何去卸。

最后在凤鸣山与后一辈的曹婴一战中,子龙终于悟到了自己只是诸葛亮手中的一枚棋子,一枚已经老得可以弃去的棋子,而这一切都是人生定数。

明白了这一点后,他终于可以不仅卸下身上的甲,更重要的是可以卸去心中的甲了,这甲虽卸得晚了一点、悲壮了一点,但可以让子龙在人生最后时刻很从容,无所负担。

上马提枪,单人单骑,冲向的不仅仅是敌阵,也是奔向长久失去真我的精神家园。

不知道罗平安在给子龙卸甲后有没有领悟到这一些,我想他在敲响最后一次战鼓时应该是明白了。

而年轻的曹婴此战之后一定也会与初时的子龙一样给自己披上了一件难以卸去的甲,不知以后能否象子龙一样领悟到,不光是她,就算是她的爷爷曹操以及诸葛亮等人都只是滚滚历史车轮上镶嵌的一枚棋子。

求格尔尼卡观后感500字左右

  毕加索虽然热衷于前卫艺术创新,然而却并不放弃对现实的表现,他说:“我不是一个超现实主义者,我从来没有脱离过现实。

我总是待在现实的真实情况之中。

”这或许也是他选择画《格尔尼卡》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然而他此画的对于现实的表现,却与传统现实主义的表现方法截然不同。

他画中那种丰富的象征性,在普通现实主义的作品中是很难找到的。

毕加索自己曾解释此画图像的象征含义,称公牛象征残暴,代表的是凶残的德国和法西斯,受伤的马象征受难的西班牙,闪亮的灯火象征着光明与希望……当然,画中也有许多现实情景的描绘。

画的左边,一个妇女怀抱死去的婴儿仰天哭号,她的下方是一个手握鲜花与断剑张臂倒地的士兵。

画的右边,一个从楼上跳下来的人高举双手仰天尖叫,在他后面,是熊熊的火焰。

离他不远处,那个俯身奔逃的女子是那样地仓惶,以致她的后腿似乎跟不上而远远落在了身后。

这一切,都是可怕的空炸中受难者的真实写照。

零乱的肢体从各个角度诉说着当时德国法西斯人性的残忍

  画中的诸多图像反映了画家对于传统绘画因素的吸收。

那个怀抱死去孩子的母亲图像,似乎是源自哀悼基督的圣母像传统;手持油灯的女人,使人联想起自由女神像的造型;那个高举双手仰天惊呼的形象,与戈雅画中爱国者就义的身姿不无相似之处;而那个张臂倒地的士兵形象,则似乎与意大利文艺复兴早期某些战争画中的形象,有着姻亲关系。

由此可以看出,毕加索不仅是一位富于叛逆精神的大胆创新者,同时也是一位尊崇和精通传统的艺术家。

  乍看起来,这幅画在形象的组织及构图的安排上显得十分随意,我们甚至会觉得它有些杂乱。

这似乎与轰炸时居民四散奔逃、惊恐万状的混乱气氛相一致。

然而,当我们细察此画,却发现在这长条形的画面空间里,所有形体与图像的安排,都是经过了精细的构思与推敲,而有着严整统一的秩序。

虽然诸多形象皆富于动感,可是它们的组构形式却明显流露出某种古典意味。

我们看见,在画面正中央,不同的亮色图像互相交叠,构成了一个等腰三角形;三角形的中轴,恰好将整幅长条形画面均分为两个正方形。

而画面左右两端的图像又是那样地相互平衡。

可以说,这种所谓金字塔式的构图,与达芬奇(最后的晚餐)的构图,有着某种相似的特质。

另外,全画从左至右可分为四段:第一段突出显示了公牛的形象;第二段强调受伤挣扎的马,其上方那盏耀眼的电灯看起来好似一只惊恐、孤独的眼睛;第三段,最显眼的是那个举着灯火从窗子里伸出头来的“自由女神”;而在第四段,那个双臂伸向天空的惊恐的男子形象,一下于就把我们的视线吸引,其绝望的姿态使人过目难忘。

毕加索以这种精心组织的构图,将一个个充满动感与刺激的夸张变形的形象,表现得统一有序,既刻画出丰富多变的细节,又突出与强调了重点,显示出深厚的艺术功力。

  在这里,毕加索仍然采用了剪贴画的艺术语言。

不过,画中那种剪贴的视觉效果,并不是以真正的剪贴手段来达到的,而是通过手绘的方式表现出来。

那一块叠着另一块的“剪贴”图形,仅限于黑、白、灰三色,从而有效地突出了画面的紧张与恐怖气氛。

  《格尔尼卡》问世后,曾在一些国家展出,受到爱好和平者的高度评价,毕加索也因此备受世界人民的尊敬。

佛朗哥独裁统治时期,《格尔尼卡》无法在画家的祖国展出。

直到1981年,《格尔尼卡》才回到西班牙,实现了毕加索的遗愿。

  这幅画中给人印象深刻的“点灯眼”、和“比目牛”成为日后毕加索的代表形象。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