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井游记的赏析句子目录
袁宏道满井游记原文及赏析
满井游记中运用白描手法的句子 并赏析
1. “山静而水清,风吹荷叶,听得见荷叶的声音,仿佛听到了大自然的呼吸。”。
。
2. “寻常小径,却有着不同的美丽,踏上这条小路,仿佛也踏上了一段人生旅途。”。
。
3. “满井的水清澈见底,仿佛一面明镜,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
。
4. “站在井边,远望山峦连绵,近观池水荡漾,让人沉醉在自然的美丽之中。”。
。
5. “满井的四周绿树成荫,繁花似锦,让人忘却尘世的喧嚣,享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
6. “山水相依,井水映山,让人感受到自然的和谐与完美。”。
。
7. “走过山坡,迎面而来的是满井的清泉,仿佛一股清流润泽了我的心灵。”。
。
8. “满井的美丽并不在于它的规模和高度,而在于它所蕴含的自然之美和人文之韵。”。
。
9. “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来到满井,仿佛回到了最本真的自己。”。
。
10. “满井是一座山水田园风光的代表,更是一种心灵的寄托和净化。”"。
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
作则飞沙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
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
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
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 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柳条将舒未舒, 柔梢披风, 麦田浅鬣寸许。
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
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
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 悠然自得, 毛羽鳞鬣之间, 皆有喜气。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夫能不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
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 己亥之二月也。
万历二十六年 (1598) 初,袁宏道离仪征北上,3月抵北京,4月补顺天府教授。
是年冬,作《广庄》七篇,进一步发挥《庄子》的哲学思想。
第二年作《瓶史》十二篇,记瓶中插花技艺。
此时公务清闲,得以饱览京城名胜,《满井游记》就作于此时。
满井是北京安定门外与东直门外之间的一口古井,周围风景宜人,是明代京城外的一个风景游览区。
《长安客话》曰:“出安定门,循古濠而东三许, 有古井 一, 径五尺余。
飞泉突出, 冬夏不竭, 好事者凿石栏以束之。
水常浮起,散漫四溢。
井旁苍藤丰草,掩映小亭。
都人探为奇胜。
”袁宏道性近山水,万历二十五年解吴县令后,曾痛游吴越一带十多个县的名胜,他曾高兴地说:“自堕地来,不曾有此乐”,数月中,他“无一日不游,无一游不乐” (均见《解脱集·伯修》) 但他面对颓然国势,常叹道“塞耳愁听新朝事”(《显灵宫集诸公以城市山林为韵》之二),积极用世之心不泯,没两年他又赴北京任职,然任上的拜谒酬答,政见不和又使他苦恼,于是他在公暇寄情于山水草木之间。
《满井游记》是一篇精致的山水小品。
它的突出特色是实践了他的“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创作主张,做到了文章“从自己胸臆流出”。
他以自然为师,创造那“山上之色,水中之味,花中之光,女中之态”的艺术境界,借山水草木来抒发酷爱大自然的情性。
写山水游记,他以情眼观景,无景不无情,笔墨流畅,趣味盎然。
文章开始写早春郊游满井,则道:“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偕”、“出”、“至”三个动词,组成一个连动式句子,有力地表达了作者春游的惬意之情。
下面对满井周围景物的描写,亦充满了情。
远看“高柳夹堤,土膏微润”,那杨柳依依,大地润泽,展示了春到北国,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之态,它满蕴着情丝。
“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那万里长空,使人有白鹅展翅高翔的遐想,它蕴含着作者鸿鹄之志,又暗寓着渴求自由的情怀。
俯视,冰河初融,水波粼,清澈见底,晶晶然如刚出匣的明镜; 仰视,山峦晴雪,娟丽如拭,鲜艳明媚,似美女净容颜梳云髻。
这里以比拟手法,将水比拟为镜,将山比拟成美女,赋山水以生命,它形、色毕具,令人喜爱不已。
近观,柳眼才睁,柳梢披风,随东风而起舞; 田野乍绿,麦苗青青,任春风而吹拂,随物赋形,姿态横生。
在山水之间还有鸟鸣翠柳,鱼跃清流,一派蓬蓬勃勃、悠然自得之貌。
作者就是这样“师森罗万象”(《叙竹林集》) 地对大自然作了细致的观察,又以“独抒性灵”的趣笔,描绘了一幅山明、水秀、柳绿、苗青、鸟鸣、鱼跃的“北国早春图”,画面上有动有静,有色彩,有声响,充满生机,满蕴深情。
作者不仅以情眼观自然之景,而且景中有人,好象技艺高超的摄影师抢拍一个个风景镜头,然后又调转镜头摄下游人之乐的画面——有勺泉而品茗的,有酌酒而高歌的,还有红装女子骑毛驴而踏青的,游人虽未盛,但恰到好处。
作者以精练、生动的笔墨渲染了游人怡然之态,加浓了画面的诗情,构成了一幅“北国早春郊游图”。
面对如此美景,作者不禁脱口道:“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这怎不令他继续“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呢!
本文艺术特色之二,善于运用对比、反衬法,突出文章“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的主旨。
同时亦显示了行文严谨的特点。
记早春郊游是主要内容,然而一开头,先以“燕地寒”的景物描写反衬,说“花朝节 (农历二月十二日为百花生日,故称花朝节) 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
作则飞沙走砾”,几笔就勾出了北国早春朔风凛冽,飞沙走石的风光特色,此为下文的“廿二日,天稍和”的山明水秀,柳绿麦青,鸟鸣鱼跃的美景起了反衬作用,尤如“雪中芭蕉”,突出了春景之美; 同时还以人的感受进一步衬托;花朝节时“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
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人们畏惧、瑟瑟之状,狼狈返回之情与下文游人“泉而茗者 (用泉水沏茶的),罍而歌者 (边饮酒边喝歌的),红装而蹇者 (穿着艳装骑驴的女子),亦时时有”作了鲜明的对比,反衬出人们早春郊游之乐。
如此也形成了一种有力的反差美。
正因为袁宏道的游记是“从自己胸臆流出的”,笔墨多情,清新流畅,趣味盎然,一洗时风模拟雕琢之弊,给复古派以沉重的打击,从而推动了文体的解放。
作者用了极其简练的语言来描绘:“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
”不说“寒风”“冷风”而说“冻风”,意在说明寒冷的程度,也表明作者对“燕地寒”的敏感。
后用白描的手法刻画,“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绘出初春水光;写柳条突出其“将舒未舒,柔梢披风”的姿态,是典型的早春景致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miekuo.com/juzi/weimei/3338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