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句子 > 唯美句子

观看高甲戏观后感,电影观后感400字(家长写的)

观看高甲戏观后感,电影观后感400字(家长写的)



观看高甲戏观后感目录

连升三级的读后感

电影观后感400字(家长写的)

泉州讲古的读后感

高甲戏是一种传统的中国戏曲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价值。在观看高甲戏的过程中,我们不仅可以欣赏到精彩的表演和音乐,还可以感受到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和人民精神的独特品质。

通过观看高甲戏,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国传统戏曲的发展和演变历程,以及各种文化元素和艺术技巧的运用。同时,高甲戏也是一种重要的文化遗产,需要我们共同保护和传承。

作为观众,我们应该尊重和欣赏高甲戏的艺术价值,同时也应该了解和支持相关的文化活动和传承工作。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可以为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做出自己的贡献。"。

连升三级的读后感

荒唐续荒唐——看越剧《连升三级》有感

好不容易从戏剧市场搞来这套碟,宝贝的不得了。

性喜老戏,但看的大多是导演编剧制度的戏,没怎么接触过以演员为中心的戏,这个《连升三级》是民间越剧,刚好填补了空白,让我开了眼界。

舞台布景简陋得很,地方狭小,大约因为民间戏台本来就这么大,只有现在舞台的一半。

行当齐全,生旦净末丑各个出彩,最难得的是每个行当都有大段的旁白和唱腔。

自从连台本戏成为戏曲主流,为了突出情节冲突,类似丫鬟小厮的角色,都成了摆设,出来露个脸,走几下台步,没有唱腔,实在可惜。

小时候就看过动画片《连升三级》,具体没印象了,只记得那个白丁长得很萌,天天走狗屎运,特别荒诞,一个大草包,最后做到一品大员。

事情发生在崇祯朝,倒也不稀奇,要不怎么是大明国最后一朝。

高甲戏《连升三级》特别有名,是这个剧种风靡全国的标志性作品,类似《十五贯》在昆曲史上举足轻重的地位。

说到高甲戏,不得不提梨园戏,除了理论上知道梨园戏更为古老以外,其他如四功五法等等,都看不出区别。

实际上,高甲戏来源于梨园戏,在清末开始流行,并逐步取代其地位。

当然,这种传承的方式,势必失去了一些东西,又加入了一些东西。

高甲戏《连升三级》是编剧王冬青根据布袋戏改编,写到这里不得不赞叹华夏剧种繁多,每个地方都有地方戏,上次王玮提到华阴老腔,我想大多数人根本没听到。

布袋戏就是提线木偶戏,是福建泉州的传统剧目,在迎神庙会场合中演出。

福建这个地方非常传统,保留了很多古典艺术,很难想象,在古时被称为闽蛮之地,竟是最晚受到近代文化冲击的地方。

如今恰逢春节,若有幸能去福建地区看看那里古老的宗祀节庆,对礼乐文化也许会有更深刻的了解。

《连升三级》讲的是明末崇祯初年,无赖贾福古受相士赖仁怂恿,入京赴考,冲撞九千岁魏忠贤,魏觉着新鲜,认为是魏党可用之才,送入考场,考官误以贾乃魏至亲,点为新科状元。

琼林宴上,两考官为掩饰失职,频频圆场,贾又被崇祯看作贤才,封为翰林院编修。

魏忠贤做寿,贾福古求才女甄似雪代撰对联,甄借此揭魏篡位阴谋,贾竟持之献魏,适崇祯下诏抄杀魏党,丞相力赞贾撰联揭奸,崇祯赐贾连升三级,并诏以甄女配贾为妻,原戏到此结束。

越剧又补了一段,甄似雪要求在金殿与贾福古会文,当场揭穿昏君、庸臣、无赖、骗子的丑恶嘴脸,愤然离去。

个人以为,言未尽则为佳,如此直白抨击时弊,有狗尾续貂之嫌。

到连升三级止,看官哗然,已达荒诞之效。

大约是贴合现实之故,高甲戏《连升三级》火了一阵子。

我在网上搜到有秦腔、豫剧、京剧版本的,但都不及高甲戏出彩。

这出越剧七场折子,以小丑应工,本不符合越剧才子佳人的传统,印象中除了《双狮宝图》和《绣球缘》,基本没看过文丑的戏。

然而,看完这出传统越剧之后,惊喜漫出于言表,乃为上好佳作,本子好,舞台妙,更得益于众人恰到好处的表演。

演贾福古的叫赵金麟,因为没有字幕,我听的有些吃力,在戏里似乎叫贾博古而非福古,个人认为“博古”更具讽刺之妙。

赵金麟长得太过讨巧,使我从始至终对这位贾大人讨厌不起来,况其人虽是草包,并非奸恶之徒,不过无知而已。

查阅资料后方知赵老乃38年生人,在金龙科班初学小生,后改小丑,一贯勤学苦练,刻苦钻研,后进杭州市越剧团,不光会演,还会导,后帮助尹桂芳创芳华越剧团。

我对官方解说一向半信半疑,待看完全本,深感确是位不可多得的好演员。

可惜她在90年代初定居香港,好在这么多年孜孜不倦,为越剧在香港的发展倾注了全部心力。

赵老借表情和身段刻画贾福古,尤其那双眼睛,滴溜溜地转,顾盼神飞,让人一目了然,此小丑呆憨却不痴傻。

其中揭示了不少为官之道——见了皇帝要下跪,见了上官要逢迎,见了中官咪咪笑,见了下官把头抬,见了百姓扬虎威,活脱脱志得意满的小人形象。

贾福古虽大字不识,但他能混得开,与不计较,看人下菜的天性有关。

我未入仕途,不知如何为官,但知骑虎难下,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的古之明训,有些时候,糊涂点,傻一些,是一种福气。

惜我天生傲骨,书生意气,遇不平事仍愤慨难安,也是我十年戎马心孤单的真实写照。

这出戏大约录制于80年代初,赵老演出了官场的无奈,并非有意为之,今天看来,仍具有现实意义。

贾状元的升迁之路,看似偶然,却又必然,自古官道如此。

如今老虎打了一只又一只,但官民冲突的矛盾点并未改变,不过是治标不治本的应时之举罢了。

官场上类似贾福古的人不会少,些许识了几个字,真正为民请命,品德高尚,不敛财,不扬名的官儿,恐怕早就沦为特立独行,生不逢时之官场另类。

其他的配角托戏不抢戏,更让我唏嘘的是听到了越剧老腔。

心目中的老腔就该是这个味道,方言韵味浓郁,特别挂味,土得接地气,而不是现在这种像越歌的戏曲形式。

甄父是个老秀才,像范正那样的人物,本该他中状元,可惜他没有送钱,没有傍靠大官,白白失去了位列朝班的机会,崇祯朝也少了位栋梁之才。

不过也好,只怕他中了状元,落得跟范正一般颠疯。

饰演的演员叫吴月楼,乍看到惊诧,以为是京剧武生吴月楼,后知不是,但她演得好,把一个怕死,迂腐却不失正直的书生悬之台上,这才是真正的技艺双绝。

其余的行当划分精准,丞相是老生,皇帝是小生,两个考官是文丑,小厮丫鬟是丑和贴旦,魏忠贤是净,全是女性饰演,丝毫没有违和感。

喜欢越剧,出自对女小生、女老生魅力的折服,自从袁雪芬听了周总理的建议,尝试越剧男女合演,不知流失了多少喜爱老戏的观众,不好说,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吧。

电影观后感400字(家长写的)

《国王的演讲》

影片的故事情节非常简单,取材于真实的历史事件。

英国国王乔治六世从小患有严重的口吃,最后,在莱昂纳尔的治疗下,终于克服口齿,发表了振奋人心的演讲。

这个简单朴实的故事之所以会产生那么大的戏剧张力,首先就是因为细小的事情发生在了重大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身上。

时值二战,作为一国之象征的国王,需要发表演讲来凝聚人心。

在这样的背景下,口吃治疗就变得尤为重要,细小的事情变得兹事体大。

国王能否被治好口吃,成为整部影片最大的戏剧张力,一直到最后,在莱昂纳尔的"指挥"下,乔治六世终于完整进行了战前演讲,观众才会舒一口气。

影片的张力还来自于国王和治疗师本身,这是两个身份差距很大的人,一个是国王,一个只是普通的治疗师,国王的性格不仅内向,还容易愤怒,总有居高临下的气势。

这种因为身份差异带来的个性碰撞也成为影片的亮点治疗师莱昂纳尔的角色在这个碰撞过程中显得尤为出彩,他并没有因为治疗对象是国王而卑躬屈膝,他要求国王打破常规,到自己简陋的治疗室来接受治疗,一副"我的地盘听我的"的架势,他用自己不卑不亢的耐心和诚恳,最终打开了国王坚固的心扉,找到了国王幼年的心理阴影。

他甚至故意激怒国王,让国王流利地说出骂人的话。

而正是这种不卑不亢的真诚交流,让莱昂纳尔获得了尊重,国王也把他当成了一生的好友。

与此同时,影片对国王的描述,也是用的一种平视的镜头,国王虽然有着崇高的地位,但同时有着普通人的缺点,影片把乔治六世饱受口吃之苦的情状展现得淋漓尽致。

在别人以为当众说话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在乔治六世那里,却是一件艰难无比的事情。

在这个意义上,《国王的演讲》也是一部励志片,而且因为是国王克服内心困境的努力,励志的力量就显得更大。

当国王在麦克风前憋得满脸通红,痛苦万分,但终于完整做完演讲,影片的励志力量也让人生出了绵长的感动。

网上有人建议陈凯歌导演看看这部影片,这个建议真是恰当得很。

一拍国王,我们总是忍不住宏大叙事,但《国王的演讲》却在一个普通和细微的故事中,拍出了深厚、浩渺的意味,奥斯卡的评委们肯定明白,感动人心的力量不一定个来自于宏大的命题,国王的口吃,同样能让人思索良多。

泉州讲古的读后感

魅力泉州

在中国的东南部有一座可爱而美丽的城市——泉州。

这里历史悠久,海上交通发达,早在唐代,即为中国四大外贸港口之一。

宋元两代,进入全盛时期,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为“东方第一大港”,泉州被誉为世界宗教博物馆,泉州素称“海滨邹鲁”,有着丰厚的文化积淀,富有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泉州又是著名侨乡、台湾同胞主要祖籍地,每年回乡探亲、寻根谒祖、投资兴业的络绎不绝。

“唐后期至五代十国,北方兵荒马乱,战争不息,民众不堪祸役,大量迁徙南下。

”中原民众大规模南迁使泉州人口激增,并且逐渐取代了土著人的地位,成为泉州人的主体。

南来的中原人不但给这块蛮荒之地带来了积淀深厚的中原文化,而且祸乱使一批中原人背弃了安土重迁、听天由命的价值取向和人生态度,勇敢地踏上泉州这片陌生的土地,从此开始了全新的文化创造和人格塑造。

当你看到了泉州城的“飞天迎宾”城雕,你就会意识到自己已经融流到了这座城市。

"飞天迎宾"形状极似"南音"中的乐器--洞箫,顶部的"妙音鸟"取意于泉州开元寺的飞天乐伎,形象地代表着文化名城泉州悠久、灿烂、辉煌的历史;而底部环绕着欢畅的彩色喷泉,展现了古城英姿焕发、生机盎然。

五代时,节度使留从效为了扩建泉州城廓,曾环城遍植刺桐。

后来,刺桐高大繁茂、花红似火,成为泉州一大特征而名闻中外。

泉州保留着弥足珍贵的戏曲文化遗传,有梨园戏,高甲戏,打城戏等。

其中蜚声海内外的有:晋唐士乐余韵南音,宋元南戏“活化石”梨园戏和中国一绝“提线木偶”。

伊斯兰教,,印度教,摩尼教等多种宗教在泉州广泛传播,留下大量遗迹,使泉州成为多元化融合交汇和谐共处,互促共荣的载体。

泉州十八景,清源山,洛阳桥,安平桥,开元寺``````道之不尽。

来泉州旅游的游客不仅饱眼福,更饱口福。

这里有极普通而独具特色的小吃,面线糊,土笋冻,海蛎煎,应有尽有。

像肉粽这样具有代表性的小吃,吃一个半天都不饿。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泉州地处海防前线,国家投资少,经济长期处于以农业为主的自给,半自给状态。

改革开放以来,泉州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走出一条“市场调节为主,外向型经济为主,股份合作为主,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具有侨乡特色的经济建设路子,经济实力隔几年上一个台阶,创造出“晋江经验”和“泉州现象”,成为福建乃至全国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

创造出历史的新辉煌。

现如今,泉州有“中国鞋都”晋江,“中国服装名城”石狮``````2003年,县域经济取得新进展,晋江、石狮、惠安和南安四县再次入选全国百强县。

“安踏”“匹克”“特步”柒牌”``````数不胜数的品牌,像泉水一样涌流。

凭借一把剪刀,一台缝纫机,一匹布开始的柒牌事业,到现在已经是一个占地数百亩,年销售量700套服饰,每年宣传投入上亿的厂了。

再如匹克品牌赞助伊拉克国家队出征2008北京奥运会签约仪式在北京亮马河大酒店隆重举行,匹克正式成为伊拉克奥委会全球合作伙伴,伊拉克奥运健儿将身批匹克“战袍”。

这些知名的品牌无不体现泉州经济的飞速发展。

走在泉州市中心的大街上,那又是另一番惊骇的感受。

两旁的高楼大厦一排排拔地而起,又保存有南国的乡土气息。

阔大的广场,夜色阑珊,每个地方的中国银行都是才大气粗的摩天轮,泉州的也不例外。

饱经岁月洗礼的古街,有很多古董电和卖古玩的小贩,更加增添了泉州的艺术文化内涵。

郭沫若在《咏泉州》中写道“刺桐花谢刺桐城,法界桑莲接大瀛。

石塔双擎天浩浩,香炉独剩铁铮铮。

亚非自古多兄弟,唐宋以来有会盟。

收复台澎今有届,乘风破浪待群英。

”这首诗高度概括了泉州城的发展历史。

它将永远砥砺着唱着“爱拼才会赢”的泉州人民去开创诗一般更加美好的新篇章。

希望你可以采纳。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