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文化警句目录
关于珍惜食物的格言警句
有关川菜的名句
用于餐厅的古诗或名言
1. \"吃得好不如吃得健康。\" 。
2. \"不要让美食成为你的负担。\" 。
3. \"少吃多餐,健康生活。\" 。
4. \"食物是药物,要慎重选择。\" 。
5. \"不要贪图口感而忽略营养。\" 。
7. \"不要滥用调味料,保持原味最好。\" 。
8. \"尊重食材,珍惜粮食。\" 。
9. \"节制是品味美食的关键。\" 。
10. \"享受美食要有度,不要沉迷其中。\""。
1、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唐代李绅《悯农其一》
译为:农民在正午烈日的暴晒下锄禾,汗水从身上滴在禾苗生长的土地上。
又有谁知道盘中的饭食,每颗每粒都是农民用辛勤的劳动换来的呢?
2、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唐代李绅《悯农其二》
译为:春天种下一粒种子,到了秋天可以收获无数粮食。
四海之内没有空余的荒地,还有农夫快要饿死的。
3、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唐代白居易《观刈麦》
译为:脸对黄土,背对烈阳,下面如同笼蒸,上面如同火烤。
即使在如此的环境下,人们却竭力苦干,忘记炎热与疲劳,只盼得夏日尽量长一些。
4、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唐代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译为:连日雨后,树木稀疏的村落里炊烟冉冉升起。
烧好的粗茶淡饭送给村东耕耘的人。
扩展资料:
节约粮食相关节日:
世界各国政府把每年在10月16日定为世界粮食日,1981年10月16日为首次世界粮食日纪念日。
此后每年的这个日子都会为世界粮食日开展各种纪念活动。
旨在提醒人们关注第三世界国家长期存在的粮食短缺问题,敦促各国政府和人民采取行动,增加粮食生产,更合理地进行粮食分配,与饥饿和营养不良作斗争。
中国国家粮食局将在当天首次向全国粮食干部职工发起倡议,倡导自愿参加24小时饥饿体验活动,以更好地警醒世人“丰年不忘灾年,增产不忘节约,消费不能浪费”。
陆游
新津韭黄天下无,色如鹅黄三尺余,东门彘肉更奇绝,肥美不减胡羊酥。
【又观打鱼】杜甫
东津观鱼已再来,主人罢鲙还倾杯。
日暮蛟龙改窟穴,山根鳣鲔随云雷。
干戈兵革斗未止,凤凰麒麟安在哉。
吾徒胡为纵此乐,暴殄天物圣所哀。
杜甫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
《蔬食戏作》陆游
还吴此味那复有。
苏东坡“东坡肘子”
禾草珍珠透心香。
《饭店铭》魏明伦
人类不灭,餐饭不休,川菜万岁,饭店千秋!
无名
一菜一格,百菜百味
《饭罢戏作》杜甫
东门买彘骨,醢酱点橙薤。
蒸鸡最知名,美不数鱼鳖。
杜甫
霜余蔬甲淡中甜,春近录苗嫩不蔹。
采掇归来便堪煮,半铢盐酪不须添。
希拉克
"我爱吃川菜, 更爱独特的古蜀文化"
杜甫
蜀酒浓无敌,江鱼美可求。
杜甫
青青竹笋迎船出,日日江鱼入馔来。
杜甫
离开保宁醋,川菜无客顾。
杜甫
霜余蔬甲淡中甜,春近录苗嫩不蔹。
采掇归来便堪煮,半铢盐酪不须添。
一菜一格、百菜百味
锦瑟无端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 黄粱。
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
回答者:l7m11y4 - 魔法师 四级 6-17 18:52
川料,川厨,川味
川香,川景,川妹
回答者:闲散之舟 - 见习魔法师 三级 6-19 14:17
川菜名句:走遍天下娘好,食遍天下盐好
中餐的原点:盐是味宗,糖吊鲜。
酱油添色,酒增香。
葱姜去腥,醋解腻。
增多减少,在自己。
厨师的基本常识:1什么动物的血液越煮越嫩 2什么东西在烹饪过程中最难掌握
回答者:煞破狼13 - 经理 四级 6-21 13:59
清人何绍基的名句“花筏茗椀香千载”,用薛涛井水泡茶,甘洌无比。
...
南宋大诗人陆游更有“新津韭黄天下无,色如鹅黄三尺 余,东门彘肉更奇绝,肥美不减胡羊酥”的佳句
希拉克说,我来到古蜀四川,与各位幸会。
“谪仙”诗人李白可能就出生于此地,他曾经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来强调入蜀的艰辛。
早在两千多年前,四川便孕育出可与中原文化相媲美的非凡文明。
成都“一年成邑,二年成都”,自古以来便以其生活艺术、美食和园林而著称,古代时便因其高雅的文化和锦缎而被誉为“蓉城”和“锦城”。
成都也是诗人杜甫熟悉的地方,这位认为“诗是吾家事,人传世上情”的伟大诗人在飘泊困苦中,愿意在此寓居交游。
悯农
唐-李绅
锄 禾 日 当 午,
汗 滴 禾 下 土。
谁 知 盘 中 餐,
粒 粒 皆 辛 苦。
[注释]
1.悯:怜悯。
2.锄禾:用锄头松禾苗周围的土。
[简析]
这首诗是写劳动的艰辛,劳动果实来之不易。
第一、二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描绘出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仍然在田里劳动,这两句诗选择特定的场景,形象生动地写出劳动的艰辛。
有了这两句具体的描写,就使得第三、四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感叹和告诫免于空洞抽象的说教,而成为有血有肉、意蕴深远的格言。
这首诗没有从具体人、事落笔,它所反映的不是个别人的遭遇,而是整个农民的生活和命运。
诗人选择比较典型的生活细节和人们熟知的事实,深刻揭露了不合理的社会制度。
在表现手法上,作者采用相互对比,前后映衬的方法,不仅给人以鲜明强烈的印象,而且发人深省,将问题留给读者自己去思考,从而取得更好的效果。
作者简介:李绅(772-846),字公垂,泣州无锡(今江苏无锡)人。
唐代诗人。
文章录入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miekuo.com/juzi/weimei/3277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