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算观后感作文目录
写读后感分哪几层
观后感的写作格式是什么?
读后感的写法
观后感作文是指观看完一部电影、一场演出、一本书或其他类似的文艺作品后,对作品内容、主题、情节、人物等方面作出的个人感触和思考的文章。在观后感作文中,需要对作品的意义、价值、艺术特色等方面进行剖析和评价,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思考,发表个人的看法和感受。观后感作文既可以是个人的主观感受,也可以是客观的评价和分析,但总体来说,应该尽可能客观、深入、独到、精准、有思考性和有意义。"读后感,是指看了某篇文章或某部作品后,根据自己的感想所写的文章(如果是看了某部影片或戏剧后所写的感想,叫“观后感”,与“读后感”的性质性同) 读后感属于议论文的范畴,但又不同于一般的议论文。
一般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典型,论证严密;而读后感最突出的特点是“读”和“感”的紧密结合。
“读”,指读了何人、何文,文中有何事、何观点;“感”,是指读后有何感受。
“读”是“感”的基础,“感”是“读”的升华。
就所读作品而言,“读”是“即”—对所读内容和感发点作必要的交代;“感”是“离”—根据感发点进行联想,谈感受。
“感”是“读”互相作用,不可脱节。
“读”和“感”的结合,一般采用两种形式:一是边述读(交代所读内容)边发感;二是先述读后发感。
原则上讲,先述读后发感的形式比较好把握,适合初学写读后感的同学选用。
要写好读后感,除掌握以上基本的文体知识外,还必须把握以下几个写作步骤: 一、研读原文。
只有研读好原文,才能对原文的内容和主旨有深刻全面的理解和把握,才能从中有所感悟,这是写好读后感的基础。
二、确立感发点。
感发点是读后感的中心论点,又是文章的“入手处”。
一篇文,一本书,一部影视片,一出戏剧,内容有简有繁,线索有多有少,人物有主有次,观点有深有浅,写读后感不可能面面俱到。
那么,怎样确立感发点呢?方法很简单。
我们研读某篇作品后,必然会受到启发,有所感悟,而我们受启发最大、感悟最深的那一点(或几点),就可以确立为“感发点”。
例如:写人为主的记叙文,感发点往往是人物最突出的精神、思想、品格等特点或最有价值的言论、行动。
写事为主的记叙文,感发点往往是事件中所包含的意义、所反映的某种问题或普遍性的规律。
议论文的感发点,一般是所读议论文的中心论点或分论点。
其他文体感发点的确立的与此大同小异,不一一赘述。
三、述读与发感。
述读,指对所读文章的出处、篇名、作者、感发点等方面的交代,目的是使读者明白这篇读后感的由来,要发什么感。
这些交代是必不可少的,否则,就会让读者不明白你的“感”由何而发。
发感,是在述读和感发点的基础上,展开联想与引申,联系实际进行发挥,这是文章的主体部分。
联想与引申的原则是,要围绕感发点,要与原文材料有密切的联系。
对联系的内容和实际还要进行必要的分析、议论或抒情,这样“感”才会深刻。
这也是展开读后感主体部分最主要的方法。
另外,在论证感发点的过程中,要注意把两种论据紧密结合起来,一是所读原文的材料,二是联想和引申的材料。
四、读后感的结尾。
结尾可概括中心,总结全文,或提出问题,发表看法,发人深思。
“文无定则”,内容决定形式,采用什么形式结尾,要根据读后感的类型而定。
第五、写读后感常见的毛病。
1、述读原文多,无“感”或“感”少,喧宾夺主。
有的同学写读后感,主体部分完全是复述原文的情节,或加进几句不痛不痒的评述。
这些都违反读后的最基本要求。
2、评述原文多,无“感”而发,牵强附会。
这类文章混淆了读后感与文学评论的界限,把无关紧要的内容勉强地扯在一起。
也是有些同学最易犯的一个毛病。
3、空洞抽象,缺乏联想,没有引人入胜的新鲜想法。
这类文章的主体部分往往展不开,主要是没有打有思路。
4、蜻蜓点水,面面俱到,没有重点。
这类文章主要症结是没有把握原文的精神或主旨,没有确立好感发点的要点。
以上只举了最常见的四种毛病,在写作实际中可能不止这些。
读后感是一种重要的作文形式,只要同学们多读,多想,多练,不断总结写作经验,就一定会把读后感写好的。
观后感的写作格式包括开头、感受、形式、事例、结尾。
观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连续剧或参观展览等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
所谓“感”,可以是从作品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作品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可以是因观看而激发的决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观看而引起的对社会上某些丑恶现象的抨击。
观后感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基本属于议论范畴,但写法不同于一般议论文,因为它必须是在观看后的基础上发感想。
简单来说就是观赏过后的感触。
第一部分,由观而引出感,这开头部分就好比一条醒目的标语或引子一样,先交待清楚看了什么影片,有什么感想。
一般来说,这一部分要求简明扼要、开门见山,千万不要绕圈子、卖关子、遮遮掩掩,而是要用肯定的语气概括地说出感受是什么?简单但明确,不含糊,这样就可以了!不必展开来说。
第二部分,具体谈感受是什么。
我们读书看电影都有一个过程,都需要一段时间,而我们的感受也是在这个过程、这段时间内一点一点产生的,感受由浅到深,感受由心而发、发自内心,因此要自然真实,有感而发,不要无病呻吟,虚假不实,这样才能感人,打动读者。
写法上,可采用夹叙夹议的形式,“叙”就是把感人的故事情节或人物形象或词句叙述出来,“议”就是抒发自己的感受,要有层次地把自己的感情一步一步地推向顶点,得到升华。
第三部分,把感受落实到自己的现实生活中去,联系生活中的事例来谈感受,因为“感”的目的就是要指导我们的实际行动,要不就毫无意义了。
具体说来,就是把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所作所为和电影中感动自己的人或事情做比较与对比,找出差距,找出不足,树立学习的榜样。
第四部分,文章的结尾,要对全文内容做个收尾总结,可以进一步抒发理想或希望与祝愿,把全文的情感升华到顶点。
范例:
观《长江7号》有感
不久前,我观看了电影《长江7号》。
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名叫小狄的单亲孩子,他的爸爸穷困潦倒。
但为了让小狄长大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爸爸举债把小狄送进了学校读书。
一天,小狄的爸爸在工地发生意外去世了。
小狄听到消息后十分伤心。
但这时奇迹发生了,小狄爸爸送给小狄的“玩具”——“长江7号”(其实是一只外星狗)发挥了它身上的特异功能,用自己的生命换回了小狄爸爸的生命。
整部影片的故事情节虽然简单,但发人深思。
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小狄爸爸经常对小狄说的一句话:“我们不去偷,不去抢,要努力读书,长大了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它使我想起了以前听过的一个故事。
从前有两家人,一家比较富,另一家比较穷。
他们各自都生有一个小女孩。
富家的小女孩自以为家庭环境好,从小就不爱读书,还看不起穷家的女孩。
而穷家的女孩却很争气,读书非常刻苦,学习成绩经常名列前茅。
后来那位富家小女孩,由于从小不好好学习,最终一事无成。
而那位穷家的小女孩,由于从小就用功学习,终于成就一番大事业,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我们都是祖国的未来,祖国的希望寄托在我们的身上。
在此,我呼吁广大学生,我们要努力学习,培养良好的道德修养,长大后才能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读后感是一种表达个体的人因受到某一客观知识影响而引起的独特心理感受的文体。
从这一定义看,读后感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读后感属于议论文范畴,这是由它的写作对象的性质决定的。
读后感的写作对象是“感”,即作者的感想、认识、体会、观念。
它不是自然形态的事物,而是观念形态的事物。
因此,不能写成记叙文,只能写成议论文,而且是议论文中的一种特殊文体。
第二,读后感作为议论文的一种特殊文体并不像一般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书信、公文那样,是从写作方法或功能上划分的,而是从其产生方式上来说的。
其他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书信、公文都具有自为性,即作者所表达的是自己对生活的自为认识和自为感受。
读后感则不同,它具有受动性。
读后感中的“感”虽然是作者自己的感想,但不是作者自为的,而是被为的、引发的。
因此,读后感中有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就是引感物,即引起作者产生感想的具体客观知识。
感与引感物的关系是结果与原因或结果与条件的关系。
没有引感物,就不可能引出某种独特之感。
引感物变了,感想也就变了。
从这个意义上说,引感物是“感”这一观念形成的物质基础。
第三,无论从理论上或是从实践上说,凡文章都是作者对事物和生活的认识性反映,读后感当然不能例外。
但读后感的特殊之处在于,它是通过引感物将自己对事物和生活的认识引发出来的。
而且,这引感物不是自然形态的事物,而是观念形态的事物,如一本书、一幕剧、一篇文章、一幅画、一则消息……这种观念形态的事物就是英国新理性主义哲学家卡尔·波普尔所说的“客观知识”。
它不是自然界本来就有的,而是人的思维创造的结果。
这就是读后感和别的文体的主要区别,也是它比一般议论文的特殊之处。
因此,读后感也往往依据引感物进入作者感觉器官的具体途径称为观后感或听后感。
第四,读后感即读后之感。
“读后感”这个词本身是一个偏正结构,“感”为正,“读后”为偏,可见,读后感的议论对象是“感”,而不是引感物。
但这个“感”不是作者自为产生的,而是由于受了引感物的影响和启发,作者才把自己思想中潜在的意识作为感想,再以观念形态显化出来。
因此,读后感的重点虽然是感,但不能离开引感物。
离开了引感物,读后感就不成其为读后感了。
第五,文章讲究照应。
因为文章应该是一个密闭的整合的“一”,而不是“半”或“缺”,只有首尾照应才能体现这一点。
如果说照应是一般文章普遍的要求,那么它对于读后感就尤其重要,因为读后感本身是一种读后之感,属于受动而为,所以它必须照应,而且必须照应于引感物。
归纳以上特点可知,读后感的基本套路是:
第一部分:简介引感物。
第二部分:引出感想。
第三部分:论证感想的真理性。
第四部分:照应引感物,收束全文。
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部分是对引感物的简介。
它有两个要求:一是要用说明的方法,二是要简明准确。
引感物作为客观知识,一般不需要叙述,只要准确地说清楚它的内容和基本精神即可。
由于文章本身为议论文,应试(课堂)作文又有时间和字数限制,因此对于引感物的说明不必多费笔墨,以免浪费时间,或者详略不当,本末倒置,甚至脱题。
第二部分是从引感物引出作者的具体感想。
这之间最好有一句或一段过渡性的句子。
作者将自己的具体感想引发出来,就是文章的论点,所以有的作文指导书上说这是提出论点,都是说的一个意思。
第三部分是读后感的主体和重点,即论证部分。
论证什么呢?既不是论证引感物的内容,也不是论证从引感中引发出某一感想的合理性即“我为什么会产生这个感想,而不是别的感想”,而是论证论点的真理性。
这时候作者可以调动自己的论证方法,从各个方面加以论证。
在论证过程中,一般可以抛开引感物,只须紧紧扣住论点即“感”进行议论。
读后感成功还是失败,主要取决于这一部分。
第四部分是文章结局。
文章在作了充分论证之后,论点得到深刻充分的证明,也就达到了目的,应该结束。
但读后感由于是“读后之感”,所以不能在议论部分嘎然而止。
它从哪儿起笔,应该又回到哪儿去,所以它一定要照应引感物,才可能结束全文。
这四个部分,实际上就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启—承—转—合”,文章从引感物始启),引出感想(承),转入对感想的议论(转),最后,论点与引感物融合为一,成为一篇完整的文章(合)。
应试作文,虽然大多写的是议论文,但即便是读后感,题目形式也往往不同,有些是明显的读后感形式即普遍性题目,如《读……有感》《……给我的启示》《读……之后》;有些是具体性题目加副标题,有些则只有一个孤零零的具体题目,并没有用副标题显示它是一篇读后感。
严格说来,之所以说读后感是一种特殊的议论文,就是因为它的议论对象(感)带有某种规定,但任何规定都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具有启发作用,一方面具有限制作用。
读后感虽然是写“感”,但这“感”有它的规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miekuo.com/juzi/weimei/3269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