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句子 > 唯美句子

黄安战役观后感,黄安战役

黄安战役观后感,黄安战役



黄安战役观后感目录

黄安战役的事件意义

黄安战役

黄安战役发生于1948年11月至12月,是解放军和国民党军队在华东的一次重要战役。此次战役中,解放军利用人民群众支援,采取灵活机动的战术,成功消灭了国民党的主力部队,取得了重大胜利。

黄安战役的胜利,不仅标志着解放军在华东取得了重大胜利,也打破了国民党军队在华东的战略防线,为解放军在全国范围内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此次战役也展现了解放军的强大实力和优秀战术,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注入了新的动力。

总之,黄安战役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黄安战役的事件意义

黄安战役是红四方面军组成后的第一个大胜仗,也是红军第一次取得攻下敌人由整师兵力设防之强固据点的重大胜利。

这次战役胜利的经验:(1)方面军首长能够依据当时形势所允许的条件,正确地制定长期围困,逐步削弱敌人,创造条件,待机攻城的战役方针,并采取相应的作战步骤。

(2)所有参战部队在战役的各个阶段都正确地贯彻了方面军首长的战役方针。

在外围作战中,部队迅速分割包围,全歼了守军;在围城作战中,成功地打破了敌数次向外突击的企图,给敌以大量杀伤,并以强大的政治攻势降低了守军的士气;在打援战斗中,正确地采取了先以运动防御消耗敌人,诱敌深入,然后集中兵力,以迂回包抄战术打歼灭战,不断重创敌人,为围城和攻城创造了有利条件。

(3)将总攻时机选择在敌最大的一次增援行动遭到溃败,且其重要支撑点课子山失守之际,恰好利用了敌弹尽粮绝、待援无望、固守不成、军心涣散绝境的有利时机和条件。

因此,城垣一旦攻破,敌即恐慌突围。

红军在野战条件下迅速全歼了敌人。

黄安战役

“列宁”号飞机助战的黄安战役

湖北省黄安县属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鄂豫皖苏区中心地带,但县城仍被国民党军第 69师占据着。

1931年 l1月 7日,红军第四方面军在黄安七里坪成立后,决心拔除国民党军楔进来的这颗钉子。

11月10日,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率领第 10、第 11、第 12师及黄安独立团,向黄安外围开始进攻,至20日,扫清了外围所有据点,将县城包围。

22日以后,城内守军第69师连续反击,企图夺回已失据点,但未能奏效,龟缩城内,粮弹渐缺,只好向外呼救。

12月 7日至 21日,驻宋埠、黄陂、麻城的国民党军 3个师陆续来援,都被红军击溃,退回原防。

这时黄安县城已被围 41天,粮弹无补,外援无望,第69师师长赵冠英眼看守不住了,企图突围逃走。

红四方面军认为攻城条件已经成熟,遂于 22日晚发起总攻。

此时,一架飞机飞临城区上空,守城的第 69师官兵翘首等待,以为是上级给他们空投的物资来了,不料投下的.却是炸弹和传单。

原来这是红军的飞机“列宁”号参与攻城。

这架飞机原是国民党川军首领刘湘1930年 1月从国外购买的德国容克式战斗机,在从南京飞回四川途中,因油料不足迫降在鄂豫皖苏区而被红军缴获,经过教育和观察,驾驶员认为红军是真正为人民谋利益的军队,愿意留在红军服务,飞机被命名为“列宁”号。

这是红军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有飞机支援的攻城作战。

黄安县城很快被攻破,守敌 3个团被全歼, 师长赵冠英被活捉。

红军歼敌l万多人,缴枪7000多支。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