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句子 > 唯美句子

见利思义警句,论语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警句是什么

见利思义警句,论语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警句是什么



见利思义警句目录

试试看,写写有关孔子言行的名言警句。

论语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警句是什么

各类名言警句

\"利\"和\"义\"并不矛盾,只有在正确的道德价值观下,才能实现真正的利益。"

试试看,写写有关孔子言行的名言警句。

孔子哲理名言 人生态度 1、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2、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3、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4、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5、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6、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7、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8、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做人格言 1、不学礼,无以立。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6、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孟子》名句精选 1、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3、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4、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5、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6、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7、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8、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9、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10、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论语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警句是什么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孔子说:“观学后,时常练习,不高兴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不生气(恼怒),不是君子吗?”

  2、子曰:“巧言令色,鲜仁矣.”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实?交友是否守信?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练习了呢?”

  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 孔子说:“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

  5、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 孔子说:“不忧虑别人不了解自己,但要忧虑自己不了解别人.”

  6、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译文 孔子说:“《诗经》三百(零五)首,用一句话可以概括,即:‘思想没有邪恶.’”

  7、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时立志于学;三十岁时开始知道;四十岁时(掌握了各种知识,)不受迷惑;五十岁时了解自然的规律;六十岁时什么都能听得;到了七十岁时

  便随心所欲,不会超过界线.”

  8、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 孔子说:“温习旧知识进而又(能从中)发现新知识,(就)可凭此做老师了.”

  9、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文 孔子说:“君子团结而不互相勾结,小人互相勾结而不团结.”

  10、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 孔子说:“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惑不解;只空想却不学习,就会劳神而无所得.”

各类名言警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2、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

(陆游《示儿》3、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色可镂。

荀子《劝学》)4、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文天祥《扬子江》)5、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孟子(《公孙上》)改 过1.见善则迁(学习),有过则改。

——《周易·益·象》2.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卷一》 3.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

——《增广贤文》 厚 仁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上》 2.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离娄下》 贵 和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公孙丑下》 2.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周易·系辞上》 3.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敦 亲 1.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游子吟》 2.父不慈则子不孝。

——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 重 义 1.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隐公元年》 2.见利思义。

——《论语·宪问》 尚 勇 1.视死如归。

——《管子·小匡》 2.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后汉书·班超列传》 3.初生之犊不惧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74回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