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旅行观后感目录
徒步旅行视频观后感
苏州小记者的环护城河徒步之旅的作文
学生徒步环湖随笔读后感之一
以前,在高中上历史课的时候,就时常有这样的想法,外国人是怎样看中国,外国的教科书怎样定性中国?于是就去书店买了一本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细读了有关中国的部分。
历史,毕竟是历史,客观的多,理性的多。
我想,雷克看到的北中国,全然是一种感性的呈现,却又不失真实。
质朴的中国百姓,对于“老外”的第一印象,虽不缺少友好,更多的是一种外星人的认知,我想,用“戒备”略显的有些轻浮了。
当有人敲门,出来一看是一个外国人,不免有些错愕,但有时我们的表现也差强人意。
虽然没有当年义和团运动对外国人那么偏激,但和许许多多自诩友好相差甚远。
或许,当下的中国,人们心中都是有芥蒂的,即便是中国人与中国人。
或许此刻我想说,不是百姓冷漠,是人心变数太多。
或许这也是改革开放成果的寄生品吧。
富了,穷了。
当他走进山西乡村,住进一户农家窑洞时,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问,雷叔叔,你有北京的照片吗。
“有”。
当小女孩说:“北京可漂亮了,那儿很干净”。
这个德国人不知道说什么好,在他的印象里,北京或许没有这样的概念,他第一天到达北京的情景,却是那散不开穿不透的尘雾!小女孩又接着说:“在北京,白色的裙子可以穿一整天,在这,几个小时就黑了”。
看到这一幕,我只想对小女孩说,年轻真好。
环境的恶化已经危及了生活的方方面面,聪明的中国人,还会又干净的白裙子吗,还会有洁白的雪吗。
No zuo, No die.中国梦,就是小女孩的梦想啊。
当他慕名来到一处处名声古迹时,很多真相让他惊叹不已。
仿建、重修、人造等让这样一个外国朋友赞叹中国人的鬼斧神工。
假的,真的。
当他想探寻缘由的时候,导游、老人们让他了解了“文革”的情景。
他感慨说, 欧洲的文化遗迹大多都是在战争中遭到破坏的,在这似乎相反。
此刻,我亦感慨,俨然不知,没有冷兵器参与的斗争更具破坏性。
抗战和解
放战争时期,国内如梁思成等一批人倡导文物保护,共产党予以支持,很多文物都完好的保存了下来。
反而在和平建设时期,一幕幕惨剧亦让这批人痛心疾首,深感绝望。
可爱的中国人,你们后悔了吗? 保护虽易,保护好不易,且行且珍惜。
看完这本书,或许最大的感触最深的是自我层面的问题,国家、社会都太大了,我也没又过多的勇气去评说。
有人说,人啊,不能太倔,老守着原则不放。
对于雷克,或许不该用倔强来评价,那是他的价值观,那是信仰。
而对于我,倔的固执,随它去吧。
对于当下的社会生活,或许更多的是乐观,就像我喜欢看灾难片一样。
成片的毁坏以后,尾声是又总会有一丝的希望留存下来。
虽然我没有徒步中国的勇气,但还会按自己的心性生活,做该做的事,然后就是,吃饭、睡觉、读书旅行。
希望一切都刚刚好。
寒假第一天清晨,“叮铃铃…”一阵刺耳的铃声忽然把我从睡梦惊醒。
我挺身而起,抬起无力的手,揉揉了蒙眬的睡眼,然后把帘子掀开一看,瞧见窗外还是灰蒙蒙的一片,便倒下头睡下。
突然,门外响起了脚步声,紧接着门“刷”一下子打开了,从门框中露出了一个满面笑容的脸,原来是表弟。
表弟见我还没起床,便得意地说:“懒猪,怎么还不起床,再不起来,就不能去登山了!”我一听,“登山”,又一次惊醒,想起昨天约好 4 点去登山。
想到了这儿,我就急得跳了起来,连忙穿好衣服,三下五除二解决了早饭!
刚出门,一阵冷风迎面吹来,我不禁打一个寒噤,眺望远方,迷雾把四周都吞没了,使人感觉进入了白色的世界。
我本天真地认为爬山对我来说小菜一碟,谁知,山路左弯右转,道路泥泞不堪,越走越沉重。
我们便在一块巨石上休息。
表弟看着田野里一大片一大片金黄的油菜花,便问:“表哥,现在是二月里,怎么会有油菜花呢?”我得意地告诉他说:“现在是二月春,因为暖气流的到来,使本来寒冷刺骨的二月变成了温暖的二月。
”说着,我用手指着前方模糊的一棵树,说:“你看那棵桃树,因为二月气候温暖,现在都连桃花都盛开了。
”说完,我们便继续徒步前进。
走着、走着,山坡似乎越来越陡。
我便对表弟说:“现在走了 上坡路,我们要小心点。
”表弟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山路十分陡峭,路边突出的岩石成了我们攀登高峰的梯子。
我们俩你推我拉互助上山,终于到了半山腰。
这时,我们已是大汗淋漓了。
看看手表,大约还有 15 分钟是,天将亮了,我们决定继续前进。
最后,经过我们俩坚持不懈地努力,默契地合作,终于登上了顶峰。
太阳渐渐升起来了,浓雾慢慢地散开了。
我们看着山下盛开的楼花,金黄的油菜花,弯弯的小溪流;旁边挺拔的松树,陡峭的山壁,我顿时想到:只有辛苦、努力地付出,才有美满、幸福的回报。
【这篇徒步随笔的作者,是第一次跟我徒步环湖的孩子,起因是要报名去敦煌戈壁徒步。
我不大相信他的体能和毅力,就用这15公里拉练考察一番。
结果,中途出现了一次退缩,最终却第一个跑到终点!
这次选的是石湖,小圈13公里左右。
如果晚上六点以后要多走两公里的。
】
《徒步》
20级4班小孔
徒步是项运动,我从中看到了我的内心。
我们从人声嘈杂的停车场出发,沿着粼粼波光而行,路旁是杨柳依依,风和日丽。
起初,我与同伴们并肩走着,聊着寡淡至极的天。
人在一起,却又不在一起,耳机隔绝了交流。
在一阵修整后,我们走错路了。
然而我怎会知道呢?幸好老师及时叫住我,我是那种走错路无人提醒便不会回头的那种。
后来,我们遇到岔口了,差别不大,无非是一条更短,一条更长。
由于我愿计划就是五公里,所以我想选短的路,但老师坚决选长的路。
为什么呢?这是对自己的要求了。
在未成年没有决择能力时,老师便如他们职业所存在的意义般,对自己有高的要求,且引导学生正确走上更长,更宽的人生之路。
(你小子忘记这次徒步的最主要目的啦,其实,你有选择权,但如果你执意要走短的路,我肯定会淘汰你,到戈壁徒步平均二十二公里,这才一半就想逃避。
哼哼,等着被鄙视吧。
)
逐渐的,我开始奋起奔跑,很快超过同龄人和老师,因为这是我的能力。
我总归要超过老师的,这也是她希望的。
(到底是棒孩子!看着他敢于挑战的样子,心里无比欣慰!到底是有股子冲劲的,连超越老太婆的胆量都没有,还能成什么气候!为奔跑着绝尘而去的小子点赞)
于是我开始了自己的寻路之旅。
眼前的这条路被封,这意味着我要多走起码两公里。
可笑的事发生了,在一条路上我循问一个路人是否行得通时,他犹豫后说:“行不通的。
”我却坚决地走进去,且最后走通了。
有时候,与其相信他是心怀鬼胎,为何不愿去相信他是为了防止我被毒蛇咬伤(尽管没有一条蛇),何必为难自己呢?大胆尝试一下呗,万一就通了呢?结果,确实如我所愿!
有些人能超越帮助自己的人,有些人却只能待在他们身边,就像会飞却仍要在窝中乞求食物,这是很滑稽的。
最终,我回到了那片嘈杂,旅途结束了。
谁想死在孤独中呢?我想死在众人的簇拥之下,这或许是最好的结束方式。
(不知道你的小脑袋瓜里怎么在结尾思考关于死的状态,这思维跳跃性也太大了吧!不过,看出你喜欢被爱被关注。
这很好!为师愿你一生被好多人关爱善待!)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miekuo.com/juzi/weimei/3065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