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贝日志观后感目录
拉贝日记观后感100字
《拉贝日记》观后感
《拉贝 日记 》是当年在南京的一名德国友人亲身目击南京大屠杀所作的真实记录。
下面我为你带来拉贝日记 观后感 100字内容,希望你喜欢。
拉贝日记观后感100字篇一
1882年,约翰·拉贝在欧洲十字路口的明灯——德国汉堡诞生。
拉贝先生始终坚持“把世界还给人,把人归还自己”这一人道主义的精髓,像一弯持久不落的新月,沐浴,净化着无数的魂魄。
1937年日军向南京进攻前夕,约翰·拉贝从北戴河赶回南京被推为南京安全区主席。
12月13日,日军攻战南京,进行了令人发指的血腥屠杀。
金陵古城陷入黑色的恐怖大海。
拉贝利用自己的纳粹身份,在自己的住宅收容了600多名中国以民,在他负责的不足4平方公里的安全区内,他和他领导的十多位外国人,不仅拯救了25万中国人的生命,而且扞卫了人类的真理和尊严。
他在他租住的小粉桥1号院子内,写下了着名的《拉贝日记》。
这部日记所记述的,都是拉贝的亲历亲见亲闻,非常具体、细致和真实,无人能否认其可信度。
“1937年12月24日:我到放尸首的地下室……一个老百姓眼珠都烧出来了……整个头给烧焦了……日本兵把汽油倒在他头上。
”一个细节写出了日本军国主义对人性的践踏,表现了拉贝先生对中国民众的同情。
1月6日:克罗格看见汉中门边的干渠里大约有3000具尸首,都是被机枪扫射或是别的 方法 弄死的百姓。
”这些明显的数据揭示出日本所犯下的罪行是不可磨灭的,是存在的。
拉贝先生所写的日记在告诉我们:历史是不可磨灭的,而作为一个人要真实,真诚的去解释还原事实。
而对于我们来说,就是做一个诚实,甘于奉献的人。
拉贝日记观后感100字篇二
正如诗人艾青所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读了《拉贝日记》,我的眼中浸满泪水,回首中华民族最悲惨最耻辱的历史,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1937年12月13日,那个寒风刺骨的冬天,日军攻入南京,进行了令人发指的血腥屠杀,古城南京陷入黑色恐怖之中。
《拉贝日记》是对南京大屠杀的真实写照,拉贝以日记的形式向我们展现了历史上最惨无人道的南京大屠杀,万恶的日本鬼子对南京城中的三十万人进行了史无前例的大屠杀,万人坑、砍头、火烧、强奸、剖腹……各种各样惨不忍睹的暴行把整个南京城变成了人间地狱,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多少家庭妻离子散,多少家庭家破人亡!而多年后的今天,外面同样寒风刺骨,同一片蓝天下的我们在温暖的空调房间里,有尽心尽责的老师传授各种知识,有慈爱的父母给予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我们衣食无忧,幸福快乐,这是无数烈士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的幸福生活。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我们不能忘记那个冬天里的片片血红,我们不能忘记日寇的刀光下屈死的冤魂,那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无法抹去的耻辱!那是中华儿女心尖上深深的伤痛!我们不能忘记落后就要挨打,要想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唯有自立自强。
居安思危,我们要铭记历史,警钟长鸣,《拉贝日记》警示我们:没有国家强盛,就没有民族、个人的安定可言。
祖国的未来肩负在我们身上,我们必须要自强不息,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拉贝日记观后感100字篇三
一个外国人,被卷入一场战争,却不畏惧危险,以”人“的名义,拯救一个素不相干的民族的人民。
这样一个活生生的人,与当时日本人的疯狂,中国官方的软弱冷血,中国民间的麻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世界大战的背景下,闪耀着独特的光辉。
独特的视角,特殊的人,写出了这本特殊的书。
读罢此书,我们不仅要铭记那段屈辱的历史,更应该关注被刺刀逼到角落里却仍倔强地闪光的人性光辉。
其实小人物也很伟大(虽然拉贝在历史上并不是一个“小”人物),并不是你本身伟大,是因为做了并出于真心做了某些让当时社会认可并赞扬的事而变的伟大的。
在那黑暗的日子里,我能在本身的安全没有收到严重威胁下能救几个算几个,是尽全力去救助而不是一个都有不救——在残酷的战争中活下来的人很不容易,而在战争中通过自我的力量让更多的人存活下来就更不容易了——那是一件伟大的事。
爱,不分多少、大小,只要你肯付出;爱,不分国界,只要心中有爱!
看了拉贝日记观后感100字还会看:
1. 拉贝日记观后感500字
对于《拉贝日记》这部中德合拍的电影来说,我认为它会是一部能够被大多数中国观众认可的电影。
虽然从严格的角度来说,《拉贝日记》应该算是一部德国电影,但它所涉及的“南京大屠杀”这个背景,也给它打上了不可抹去的中国烙印。
这样一部从异族角度来观察和反思“南京大屠杀”的电影,能够在两个国家——而这两个国家在二战中分属不同阵营——都得到认可,它的态度和历史观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
德国作为纳粹主义的发源地,战后对纳粹主义的反省和清算是极其彻底的,连起源于旧普鲁士军队的正步操都因为曾经被纳粹党卫军和德国纳粹军队所采用,而在战后被认为是纳粹德国的象征予以摒弃,法律禁止任何人做纳粹德国的正步走和行纳粹敬礼。
而正是这种坚决而彻底的态度,为德国赢得了反思战争和历史的权利。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拉贝日记》的主人公约翰·拉贝先生,即使他曾经是一个纳粹党徒,即使他曾凭借身戴纳粹标志而保护了难民,这些历史细节的出现也不会让中国观众感到反感。
因为这是一个有资格去面对历史的国家,而这部电影也可以摆脱历史的纠缠去直面一个关于人性的故事。
约翰·拉贝经常被媒体称为“中国的辛德勒”,我想二人的共同之处就在于,当面对巨大的“不义”时,即使身为一个普通人,即使身为一个纳粹党徒,也能够有勇气站出来去维护内心的底线,并在这个过程中自身的人性逐渐得以升华,最后成为一个“义人”。
这种人性中偶尔绽放的光辉,在一片黑暗中尤其显得珍贵,因此更值得我们去追逐。
对于中国观众来说,我想这种黑暗中的一丝微弱光明,是能够超越民族和国家的界限,在内心深处引起共鸣的。
这一丝光明,不但是爱,而且是大爱。
在一场巨大的民族灾难面前,伴随着时间推移,那种集体梦魇因为没有得到释放,所以并没有消散,一直在巨大的沉默中沉淀。
70年后的我们,仍然能感受到那种巨大的沉默背后所积攒的怨念。
面对在黑暗中追逐光明的举动,勇敢者会感慨光明的珍贵和自我救赎,怯懦者会哀叹人生的虚无和自我欺骗。
但无论如何,那丝光明总是存在的,只看我们如何去选择。
在正常的表达下,战争电影的主题基本都是在努力升华和质询一个民族如何看待某一具体冲突(无论当代还是历史的),以及这一冲突如何随时间的推移对“集体梦魇、习俗或欲望”产生的沉淀作用。
对于涉及“南京大屠杀”题材的中国电影来说,从已经拍摄过的那几部来看,都没有做到“正常的表达”,因此也就谈不上升华和质询。
而这种遗憾是《拉贝日记》所无法弥补的,因为它虽然涉及到了“南京大屠杀”,但电影的主旨还是在讲述一个普通德国人如何在巨大的灾难面前发现人性,升华人性的故事。
它虽然很好地完成了这个关于人性的故事,但它并没有能力和资格去升华和质询中国人的集体伤痛。
这并不是电影技法的失误,也不是电影立场的失误,而是因为这样的一场巨大灾难和伤痛,虽然有人性的共同之处,但那种痛彻心扉的悲怆和发问,只能由中国人自己完成。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miekuo.com/juzi/weimei/3060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