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事迹观后感目录
杜甫传读后感
杜甫传 读后感
读杜甫经历磨难有感 议论文1000字
杜甫字子美,与李白是唐代诗坛上的两大巨人。
唐代是中华农业文明发展的顶峰,盛唐又是唐代的尖顶。
安史之乱是唐代由盛而衰的分界线。
因此也是中华农业文明由盛转衰的分界线。
这条界线,把这两个巨人分在山顶的两侧:李白站在上面,头仰着,看到的是无边的蓝天、悠悠白云和翱翔的雄鹰,因而心胸宽广,歌声豪放;杜甫站在走下去的一边,头低低的,看到的是小路的崎岖,深沟幽暗,因而忧心忡忡,凄然失声。
李白是盛唐气象的标志,盛唐过后,他凝固成了一座不可攀登的险峰,让后人觉得可望而不可即;杜甫是由盛唐转向中唐的代表,他从忠君爱国的立场出发,痛斥祸乱,关心人民,因此随着封建秩序的日益加强,他成为后代诗人学习的榜样,我国古代成为了最大的诗人。
因为影响大,关于保存下来的他的古迹也就特别多。
他出生在河南省巩县,并在这里度过了青少年时期,所以这里有杜甫故里纪念馆。
三十五岁时到长安求官,“朝叩富儿门,幕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出潜杯心”(《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一无所获,卑微地度过了十余年。这里也有纪念他的杜甫草堂。他在成都住了四年。这里有一座纪念他的杜甫草堂,规模宏大,闻名遐迩。五十七岁时,他离开四川,经湖北来到湖南,两年后在这里去世。
杜甫在唐代的诗名并不大,根本无法与李白相比。
五代韦编选的《才调集》,选唐诗千首,里面连杜甫的名字都没有。
杜甫的知名度还很低。
到了封建秩序开始加强的宋代,他的诗名赫赫,到了明、清时代,他才被尊为圣。
这本传记旨在向读者介绍我们祖国八世纪的一位伟大诗人,让他走近我们,让我们了解他在他的时代里如何生活,如何奋斗,如何发展,如何创作,以及也在他的作品中反映了一些事物。
作者写这本传记,力求每句话都有其根据,不违背历史。
因为史料不足,空白的地方就空白,不能凭自己的想象去改编。
杜甫是我国历史上屈指可数的几位伟大诗人中的一位,因为他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写出了许多反映和批判现实的、不朽的诗篇。
过去,无论在多么黑暗的统治下,这些诗都没有停止过发光。现在,人民取得了政权,祖国的前途无限光明,没有什么可以遮蔽它的光芒。
他出生在属于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的家庭。
他如何从夸示自己的家族到热爱祖国,从抒写个人感情转向反映人民生活,他如何超越他的阶级界限体验被统治、被剥削人民的灾难,并因此而写唐代诗歌使他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这其中他经历了许多艰苦的过程和矛盾。
高中二年级的国语教科书中,收录了杜甫的诗《登高》,右侧画着杜甫的半身。
最近,一股杜甫像的“再创作”热潮在微博和其他网站上不断出现。
杜甫时而扛机关枪,时而骑白马,时而踏脚。4751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miekuo.com/juzi/weimei/2957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