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句子 > 励志句子

陕北民情的说说,陕北风俗民情

陕北民情的说说,陕北风俗民情



陕北民情的说说目录

陕北榆林散文随笔

陕北风俗民情

陕北七笔勾的原文

陕北地区是中国的一个重要文化区域,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民俗风情。这里的人们勤劳朴实,热情好客,喜欢唱歌跳舞,喜欢吃酸菜泡馍和凉皮。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一种淳朴、自然的生活气息。

陕北的农村地区,尤其是山区,人们的生活还比较贫困,但他们依然保持着自己的传统生活方式,种植小麦、玉米、马铃薯等农作物,养殖鸡、鸭、猪、羊等家禽家畜,勤劳致富。

此外,在陕北,还有一些独特的民俗文化,如腰鼓、秧歌、锣鼓等,它们是陕北地区的传统舞蹈和音乐,代表了当地人民的精神风貌和文化传承。

总之,陕北地区的民情民俗丰富多彩,是中国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我们去了解和传承。"。

陕北榆林散文随笔

从神木到榆林经过的地带大多为沙漠,然而这儿绝不像毛乌素那样漫漫褐黄竟无多少绿色,柳棵子、老头杨、沙榆以及芨芨草什么的还不少见,尤其是那些开在土崖沙包上的银翘花金灿灿的煞是喜人,为茫茫旷野增添些许亮丽。

近榆林城时,一片片小麦和蔬菜畦耀人眼目,再望榆溪川更是诱人:人们将裤腿绾得高高正在水田里插稻秧,好一派天水相映成趣的江南景色!榆溪河自北向南从榆林城西潺潺流过,流出两岸浓浓的春绿和黄土高坡上的枣花香……

榆林旧称榆阳,别名驼城。

榆林城垣保存完好,坚不可摧,城周长为5里30步,城内有钟楼、鼓楼、星明楼和万福楼,素有“小北平”之称。

古城规模虽小,但建筑格局酷似北京,幽静的胡同内多为青砖瓦舍的四合院,院内高出屋檐的大枣树独具神韵和特色。

榆林地处晋秦蒙宁要冲,自古为西北军事重镇,因此有“榆林府、习弓马、好战斗”之说。

历史上就是一座兵城,所以又有“兵民参半,以饷为命”之谓。

过去这里是“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天昏地也暗,白天点着灯”。

在旧中国的兵荒马乱和建国初期,由于人为和自然的破坏,榆林地区早已是百孔千疮、疮痍满目了。

水土、河流、田园得不到保护和治理,人们在沙进人退、良田变成沙田的教训中开始醒悟过来。

君不见,现在榆林城西的高坡崖畔上,还有一堆堆一片片未被清除的黄沙是否也在为后代留点“历史教材”,让他们晓得先人种草植树与黄沙拼搏的动人故事。

现在,榆林沙区造林面积已达到1200万亩,林木覆盖率由建国初的1.8%提高到33%以上,建成1500公里的4条大型防风固沙林带,有效控制了流沙南移,生态环境开始向良性循环转变。

榆林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1500年前,大夏国都城遗址就在附近,城北雄伟壮观的镇北台依然屹立在那儿,红石峡摩崖石刻也已保存下来。

榆林奇美独特的自然人文景观,榆林黄土文化与草原游牧文化融汇交流而形成的风俗民情,更是在别处难以找到的。

榆林殊罕的地域特色,也是十分诱人和令人向往的。

因榆林周边多沙漠,故有人又戏称她是“中国的科威特。

我在榆林的城街上漫步,见万福楼下有几个手端百灵鸟笼子的老人闲聊,遂凑上前去,搭讪着说,这百灵鸟叫得可好哇!一位老爷子戏言道,它还会唱信天游爬山调呢。

我笑了,遂又说,我来榆林饮这儿的水怎么这么好喝呢?老爷子放下鸟笼子正儿八经地开言了:“唉,你定是初来乍到吧,这就不怪你了!说起榆林这地下水来,不是我胡吹,这可全是矿泉水啊!是中国最优质的矿泉水,比青岛崂山的强多了!水净水甜,更不用说无污染了。

这儿的水全是从几百米以下的沙层中取上来的,你说能不好喝吗?不信,你到城西留下来的那几堵沙墙看看去,那沙子多纯洁啊!”

我确实听了老爷子的话,顶着五月陕北的骄阳,大中午就穿过榆溪河桥,来到那堵沙墙下静心观赏这儿的黄沙,并用手反复搓砂粒,又用嘴去吹,真的不带一星一点土,纯洁得无法形容,有的还是石英岩的粉粒,在阳光下熠熠闪烁还亮入眼睛呢。

从那堵早已固定的沙墙上走下来,我来到一片居民区的小街上,也可以说是菜市场吧,这儿黄瓜、西红柿、圆白菜应有尽有,且又青翠鲜活,且又是用地下矿泉水哺育而成,真乃“绿色食品”也。

最引人瞩目的是榆林人卖肉不是放在案板子上,而是将半扇猪肉或大块牛羊肉高高吊在一条横杆上,全是用钩子勾着,让你看得心明眼亮,秤也是用钩子秤,卖主一刀下去,用秤钩子一扎,秤杆儿一挑,几乎相差无几,可见卖肉人高超的技艺。

我想这又是榆林的一道风景线,不过,不在城内是在城外。

城内城外的榆林人,家家都储存大炭,乌黑的神府煤块码成的垛子,垛在院门内的房墙下面,这难道不是又一道奇异的风景线吗?

榆林给我留下的印象是极为深刻的:高耸的古城垣,城内的楼阁,雄峨的镇北台,城西的沙墙沙滩,城边榆溪河的稻田,城东北的沙海,大片的树木和林带……榆林的绿化在“三北”是先进的,成绩是显著的,这正如一位作家在榆林采风时写道:“树影重重复重重,飞车日日绿州行,塞上河山今何在?尽在碧翠锦锈中。

”榆林,陕北大地的骄傲!

陕北风俗民情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陕北枣乡,有许多与枣相关的风俗。

<左传>"女贽不过榛栗枣脩,以告虔也",说明很早以前,红枣就是馈赠亲友的珍贵礼品,这种习俗流传至今.

  1、猪头祭枣树

  民间风俗。

除夕时,陕北枣乡不祭天地,不祭人神,祭的是枣树。

祭时把猪头放在供桌上,男孩掌刀,女孩捧碗;男孩大树干上砍一刀,女孩子便在刀口浇上一匙猪头汤。

边确边浇边回答:“今年枣树好不好?”“好!”“结不结?”“结!”“结好多?”“结的数不清。

”要是孩子发笑,跟在一旁父母就会惊吓变色,双双对树跪下,连连叩三个响头,严肃地向枣树陪罪,这样就不误枣子收成。

  2、吃枣的 各种 方法:早晨起来摘鲜枣吃,名为“露水枣”,又凉又脆。

摘下鲜枣拌烧酒,放在缩口坛子里,用荷叶密封,春节开坛取枣待客,叫做“醉枣”。

折下带果枣枝,挂在屋檐下晾干的“檐枣”。

搁在炕席底下压扁烙干的是“炕枣”。

剥核糖浸的是“蜜枣”。

风味各不相同。

  过年用枣做面食,年糕、丝糕、花狸虎、豆包,总称“四大年吃”。

五月端午用玉谷、粘米加枣做“粘饭”,做“刀切糕”,做粽子。

此外还有枣窝头、枣饼子。

  用小枣酿制的老烧酒,俗名“枣木杠子”,后劲大,酒性烈,最具枣乡人的精神。

  近几年,每年枣熟季节都举行“红枣节”,中外游客不远万里前来领略枣乡风情。

  3、在陕北,还有一种别致有趣的求子习俗。

女子婚后不孕,家里人就在八月十五这天到别人家“偷”枣子或核桃,或是在正月到多子多孙的人家“偷”灯、“偷”面狗、面鞋,被偷的人不但不责怪,佯装没见,而且内心祈祷着他们如愿以偿,枣(谐“早”)得贵子。

陕北以产枣驰名远近,每到秋季,山山岭岭,沟沟壑壑的枣树上挂满了鲜红的枣子,这里的枣子个大、肉厚、核小、色浓、味甜。

民间把祈求多子多福,传宗接代的民俗心理寄寓在特有的物产上,赋予枣子以深厚的民俗意蕴,祈求早得贵子。

陕北七笔勾的原文

原文:

万里遨游,百日山河无尽头,山秃穷而陡,水恶虎狼吼一笔勾。

四月柳絮稠,山花无锦绣,狂风阵起哪辨昏与昼,因此上把万紫千红一笔勾。

窑洞茅屋,省去砖木措上土,夏日晒难透,阴雨更肯漏一笔勾。

土块砌墙头,油灯壁上流,掩藏臭气马屎与牛溲,因此上把雕梁画栋一笔勾。

没面皮裘,四季常穿不肯丢,沙葛不需求,褐衫耐久留,裤腿宽而厚,破烂亦将就,毡片遮体被褥全没有,因此上把绫罗绸缎一笔勾。

到久留,奶子熬茶敬一瓯,面饼葱汤醋,锅盔蒜盐韭,牛蹄与羊首,连毛吞入口,风卷残云吃尽方撒手,因此上把山珍海味一笔勾。

堪叹儒流,一领蓝衫便罢休,才入了黉门,文章便丢手,匾额挂门楼,不向长安走,飘风浪荡荣华坐享够,因此上把金榜题名一笔勾。

出处:出自清光绪年间王沛棻的《陕北七笔勾》。

扩展资料:

七笔勾,一是明代末期浙江杭州云栖寺僧袾宏的作品。

他是浙江省杭州人。

少习儒,十七岁为诸生。

三十二岁出家,作《七笔勾》以明志。

著作甚丰,有《禅关策进》、《弥陀疏钞》等20余部。

还有一首《七笔勾》相传为清光绪年间陕西靖边县知县王沛棻(字斋堂,河南光州人)所作,内容描写陕北定、靖一带风俗民情,语多讥诮,然生动形象,在陕北流传甚广。

便是本文。

宏公出身于书香之家, 自幼习儒且为明季诸生,三十多岁才中年出家,作此《七笔勾》以明志,可见其志趣所向。

宏公专意于弘扬佛法,不事辞藻,可见其已把世俗尘念抛之脑后。

这首长篇巨制的七言古风,可以算作是宏公的诗歌代表。

观点如何,暂可不说,诗的确写得很有文采。

有严谨的构思,有整齐的排比,有生动的比喻,有贴切的典故,词汇丰富,措辞精炼。

一层层分析,一层层推进,把道理说得明白透彻。

宏公作这首诗是用了心力的,我们亦当仔细品味,认真欣赏。

参考资料来源: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