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句子 > 励志句子

漠河邮局观后感,漠河北极村的记忆

漠河邮局观后感,漠河北极村的记忆



漠河邮局观后感目录

一个人去漠河,我收获了什么

漠河北极村的记忆

漠河邮局是中国最北的邮局,也是中国离北极最近的邮局。它位于黑龙江省漠河县,是一座极具特色的邮局。作为中国领土的最北边界,漠河邮局无论在地理位置上还是邮政服务上都承担着特殊的使命。

漠河邮局的建筑外形独特,采用了传统的中式风格,与周围环境融合得非常自然。在邮局内部,邮政工作人员在寒冷的冬季为广大市民提供邮政服务。邮局内部装修别致,展示了邮政文化的精髓,同时也展示了中国邮政服务的先进性。

漠河邮局的存在不仅仅是一个邮局,更是一种精神和文化的象征。它是中国邮政服务的一个缩影,也是中国邮政服务在极端环境下的体现。通过邮局,我们可以看到中国邮政服务的发展和进步,也可以看到中国的文化和精神。

总之,漠河邮局是一座非常有特色的邮局,它的存在不仅代表了邮政服务的发展,更代表了中国文化和精神的传承。它的存在也让我们更加了解中国邮政服务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一个人去漠河,我收获了什么

人之所以爱旅行,不是为了抵达目的地,而是为了享受旅途中的种种乐趣。

———— 歌德

不知从何时开始,我喜欢上一个人旅行。

大四那年冬天,我趁着大学的最后一个寒假去了漠河。

从小生活在南方的我,记忆里好像没有见过冰天雪地的场景,所以,零下40度的漠河对我有一种莫名的吸引力。

漠河,隶属于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位于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北麓、黑龙江上游南岸、中国东北地区版图的最北端,与俄罗斯隔黑龙江相望,是中国纬度最高的县,也是中国气温最低的县,冬季气温一般在-40℃以下。

这段对漠河的描述,来自于百度,也是我对漠河最初的印象。

抱着到漠河找北的心态,我开始计划寒假的行程和购买出行的装备,最后定了长春-吉林-雪乡-雪谷-哈尔滨-齐齐哈尔-漠河这条路线,实际行程中,根据具体情况调整了路线,最终完成了自己的漠河之行。

在齐齐哈尔坐上去往漠河的火车后,整个车厢里大约分为两类人,一是过年返乡的当地人;二是从南方来的游客,我属于第二类,但我的座位周围几乎全部是返乡的当地人,他们一如我见过的东北人那般热情,一路上都在跟我讲大兴安岭的风土人情,下车前还嘱咐我一定要注意保暖。

我在漠河的北极村呆了3天,这3天里,我没有匆匆忙忙地去寻找景点,也没有去更原始、更偏远的北红村,而是和青旅的一群小伙伴一起,在这个村子里走走停停,看看雪、玩玩游戏,体验当地人的乐趣。

我看过很多地方的日出,海边、山巅、沙漠以及青海湖,每一处的日出都有其独特之处,漠河的日出多了几分颜色,在白茫茫雪地的映衬下,显得格外耀眼。

北极村村口有一座长长的木制楼梯,我们一群人踩着积雪爬到最高处,望向远处,天边呈现出一道长长的红色朝霞,似乎在告诉我们,太阳快出来了。

渐渐地,太阳露出了身影,红色的云层与白色的雪地遥相呼应,更添了几分美丽。

在城市里呆了几年,很少在晚上抬头仰望天空,因为我知道,几乎只有很小的几率能看到月亮和星空。

在这里不一样,几乎每天都是蓝天白云,和雪地相映成趣。

晚上,我本想出门找朋友,没想到外面一片漆黑,我站在青旅的院子里不知道该往哪边走。

不经意间抬头,看见满天的星星,我当时心都要化了。

这一路走来,我虽然看了太多的雪,但还没有真正的打过雪仗。

于是,约了青旅的几个小伙伴,一起去黑龙江上打雪仗。

冬季的黑龙江白茫茫一片,在阳光的照耀下有些刺眼,我们站在岸边上能隐约能看见江面中间的国界线,也能看到江对面的俄罗斯小村庄。

我们一行四人开战,第一次打雪仗没什么经验,小伙伴将雪扔进了我的脖子,那透心凉的触感直接让我蹦了起来。

不甘示弱的我抓起雪团向小伙伴扔去,我们在一片尖叫、笑闹中度过了愉快的时光。

这里的“极光”和大家所知道的自然现象不一样,指的是游客来到北极村挑战“脱光”。

他们不分男女、不分老幼,都喜欢用这种方式来纪念自己的到此一游。

当然,我看到的“脱光”,也并不是真正的脱光,男孩子们会留一条内裤,女孩子们一般会穿一件短袖,或以背部示人,在我看来,这种行为没有一点点的感觉,而是勇气,在零下40度的极寒天气里挑战自己的勇气。

每到一个地方,总会买几张当地的明信片留作纪念,偶尔也会给有相同爱好的朋友寄去几张。

来漠河之前,我带了一套明信片准备在最北邮局寄出去,到了这里,才知道他们还提供将照片打印成明信片的服务。

那天傍晚,我一个人去往最北邮局寄明信片,希望朋友能收到来自最北邮局的新年祝福。

除此之外,我还收获了一群同住青旅的朋友。

说来巧合,那几天住在青旅的人都和四川有些渊源,三个漂亮妹子来自重庆,一个大哥在成都工作,与他同行的兄弟在成都念书,此外,在青旅做义工的两个妹子是在成都上学的广东人,我们在漠河相聚,也算是缘分。

漠河是我去过之后还想再去的地方,不仅因为我还想去看看夏季的漠河,还因为在漠河留下了太多的美好回忆。

这些经历就像扎了根一样,留在我的记忆里,随着时光的飞逝,愈渐清晰,那些走过的路,遇见的人,都将成为我不会忘却的美好回忆。

漠河北极村的记忆

我先后二次到漠河北极村旅游。

北极村最初被世人所知,是土生土长作家迟子建用朴实的文字渲染出来的。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开始,漠河旅游逐渐逐渐热起来,北极村号称中国最北之地,更加吸引游客。

我第一次到漠河是2010年8月初,跟随着旅行团从哈尔滨飞到漠河机场,转乘长途车,在泥泞的公路上行驶近三个小时到达北极村。

村子不小,一排一排的木屋,都是普通的农家小院。

我们先在漠河三十驿站拍照留念,随后一路走过去,最北一店、最北农家院、最北客栈比比皆是,还有最北邮局和中国“北方第一哨”。

我们在北极村逗留三天二夜,连绵不绝的印象仿佛是由气味、触觉、视觉混合而成的。

走进北极村,我们对那一幢幢用木头建造起来的房子感到好奇,人们叫它“木刻楞”。

房屋的墙壁用整株整株的松木横卧起来,相互克楞,不用柱角,留出窗户。

房架陡尖,防雨的“木瓦”也是用木板做成的。

墙壁的每根木头之间用泥抹上,不仅保暖,还带有对泥土的崇敬。

我们留宿的农家小院前后有两排木屋,主人家相当热情,把每个房间打扫得干干净净,小炕有点硬,没有想象中那么舒服。

门外门窗旁都挂着玉米、红辣椒或鱼干,木篱笆围起的大院里堆积着牛粪和松木,还有一个大大的干草垛,空气中弥漫着乡土气味。

一日三餐都在主人家搭伙,蔬菜是主人自己种的,鸡鸭鱼肉是村口买来的,黑龙江的鱼肉质尤其鲜美。

晚餐时,我们向主人购买用玉米高粱酿制的土酒,边喝边听主人家讲漠河民风民俗,边听着屋外的狗叫。

清晨可以听到起伏不断鸡鸣,一会儿主人家“叮铃哐啷”地开始为我们熬玉米粥,蒸白面馒头。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暧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青山绿树、木屋黄牛,真实体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北极村三面环山,一面临水,滚滚的黑龙江就从小村北端流过。

漫步在黑龙江沿岸,我们可以感受到河谷的开阔、和平的特性,迷人的树林、草原和茂密开满花朵的灌木丛。

远处的山脚围绕的是松林和白桦林,山顶没入了蓝天。

江水带着有如雪花飞崩的云雾,迎面吹拂的风已经有秋天的寒意。

记不得哪位旅行家或画家说过,真正美景都有几个要素构成:平面,即河流本身;两个侧景,即隔河相望的河岸,它们具有透视性的景观;前景,开阔的草原或土地能显示河流的蜿蜒曲折。

黑龙江的河谷似乎完全具备这些美景的要素。

我用两只手的拇指和食指构架起一个画框,随意朝那个方向透视,牧场、木刻楞、河流或是一片云彩,立刻有了“风景”的视野,风景就于焉形成。

第二次到北极村是2019年8月初,我们自驾从黑河出发穿越大兴安岭直奔北极村。

北极村的收费管理相当制度化,自驾的汽车只能停在收费站之外的停车场,在购买套票之后乘电瓶车入村。

满地都是高楼宾馆,到处是LED装饰灯不停闪亮。

水泥和石块铺就的宽阔广场两边都是大大小小的酒店。

黑龙江沿岸开阔草地上杂乱无章,各种形状不和谐的石头雕塑、金属造型、水泥堆成八卦图案和刻着各种字体的“北”字的石块布满每个角落。

几乎所有“打卡点”前面都是排着长队等候拍照的人群,满眼都是红绸巾、花雨伞……唯独竖立在江边的界碑没有变。

还是让我停留在十年前的记忆中吧!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