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织锦观后感目录
异彩纷呈的土家族织棉文化
织锦有什么用?
。
土家织锦观位于重庆市奉节县,是一个集土家织锦、土家民俗文化、旅游观光、手工艺品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旅游景区。这里展示了土家族传统的织锦工艺,也展示了土家族的民俗文化,是了解土家族文化的好地方。
。
土家织锦是土家族的传统手工艺,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土家织锦观展示了土家织锦的制作过程,让游客可以亲身体验制作土家织锦的技艺。在游览过程中,游客还可以了解土家族的文化、历史和传统习俗,这对于对土家族文化感兴趣的人来说是很有价值的。
。
此外,土家织锦观还提供了各种土家民俗文化表演和活动,如土家歌舞表演、土家族婚俗文化展示等。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让游客更深入地了解土家族文化,还可以增强游客的参与感和互动性。
。
总的来说,土家织锦观是一个非常好的地方,可以让游客了解土家族文化,体验土家织锦的制作过程,参与各种土家民俗文化活动。如果您对土家族文化感兴趣,建议您来一次土家织锦观的旅游之旅。"。
每个地方都有每个地方民族特色,每个民族的衣服都不太一样,例如苗族的银饰,还有就是土家族的服饰。
那么,土家族也有独特的织棉文化。
我们时常赞叹别人的服饰很漂亮。
那么,大家对于土家族的织棉文化有多了解呢?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从民族文化的角度一起来寻找答案吧!
土家织锦的传承靠口传心授的“摹仿记忆”,主要以家庭(家族)为主,有家庭内直线式传承,也有家族、亲戚之间相互学习的族内网状式传承。
因此,形成了一个家庭、一个村寨为同一传承体系,或多条传承线并存的复杂现象。
改革开放以后,出现师傅授徒,同时也有集体学习培训等方法。
土家织锦是土家族传统文化中的杰出代表,在整个民族工艺文化中占主要地位,对见证中华民族多元文化具有独特的价值。
第一、文化艺术价值:土家织锦体现了湘西北土家族的文化传统和文化渊源,充分反映了土家民族的审美情操和民族意识,敬重先祖英雄,崇拜天地自然,以独特的方式显露出土家人的物质文化属性。
成为世人了解土家民族的品牌形象,研究土家文化的重要窗口。
第二、社会历史价值:土家织锦的历史渊源和其发展也是湘西北土家地区社会发展历程的缩影,是酉水两岸土家社区生产力发展的写照。
它以丰富的图纹形式讲述着古老文明的历史进程,被称之为“写”在织物上的土家历史。
第三、民族学价值:土家织锦与土家语言、土家民俗共同构成了土家族最显着的标志,影响着整个土家社区。
而土家织锦又是其中唯一能固定时空,跨越历史长河的平面直观的视觉形象。
第四、科学价值:“经花”是中国最古老的织花工艺,早被时代所取代,而土家花带却给现代展现了一个“通经通纬”的“经花”典型,有织造“活化石”之称。
西兰卡普的腰式斜织机与二千多年前汉代的斜织机惊人相似,其杠杆的原理,综线的运用等都为今天研究织造科学的进程提供了现实依据。
第五、传承利用价值:土家织锦在中国工艺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它集各类织锦之长,兼容包纳,有着极广阔的发展空间和传承利用价值。
新中国成立以后,土家织锦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重视。
1957年土家被确定为单一民族,土家族织锦随之正式被称之为“土家织锦”。
随后土家织锦被隆重推出亮相全国,走出国门,为世人所关注。
土家织锦是一种极其古老的民间工艺,土家语称“西兰卡普”,汉语叫“土花铺盖”。
土家织锦历史悠久,它经历了从土著先民的原始编织物到賨布、兰干细布、斑布、溪峒布到现在的土家织锦这一历史演变过程,是土家族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真实写照。
一、賨布 土家织锦从秦汉以来就屡见史册。
许慎在《说文》中称:“巾家,南郡蛮賨布也。
”“賨,南蛮赋也。
”这里说明了”巾家”即“賨布”。
并明显地指出了土家人所纺织的布,主要是向朝廷纳赋。
《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中载:“秦昭襄王使白起伐楚,略取蛮夷,始置黔中郡。
汉兴,改为武陵(郡),岁令大人输布一匹、小口二丈,是谓‘賨布’”。
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丛书之《土家族简史》中亦有这样的记载:“秦汉时期土家族先民就会纺织的精工细布,史称‘賨布’,以后,包括土家族在内的一些中南、西南民族所织的‘峒锦’也早就闻名于世。
宋时土民所织‘溪布’、‘峒锦’,已是‘土酋’向宋廷纳贡的名产。
具有土家族特点的‘西兰卡普’(汉称‘土花铺盖’)实源于此。
” 二、兰干细布 唐宋时期,极端腐败的封建王朝为巩固他们的统治地位,对土家族地区实行“羁縻”政策。
还大量征发夫役,倍增赋税,相互间争夺攻伐十分激烈,使土家族地区人民遭受长期的战乱之苦,导致了土家族等各民族在内的农民大规模起义。
据史料记载,在当时割据称霸情况日趋严重的形势下,土家族首领相继而起,纷纷割地称雄,自封“刺史”,成为“溪州蛮酋”。
到宋代,继续实施“树其酋长,使自镇抚”,“受朝庭之节制,完粮赋而不食俸禄,听军调而不用军响,则世袭官世袭地”的“羁縻政策”。
这种“以夷治夷”的“羁縻”政策,在当时的社会形势下,符合土家族地区现实要求,它使土家族地区的社会及人民的生活较唐以来更趋稳定。
同时,还推动和加强了土家族人民同其它各民族的紧密联系及社会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了包括手工业在内各种生产技术向前发展。
三、斑布 唐后,我国南方各民族用苎麻、木棉、缫丝等材料织布、织锦的习俗仍在不断延续,出现了柔软厚致 的“五色斑布”。
据宋《太平御览》中载:“五色班(斑)布,以(似)丝布,古贝木所作。
此木熟时状如鹅毳,中有核如珠王句 ,细过丝棉。
人将用之,则出其核,但纺不绩,在(任)意小抽相牵引,无有断绝。
欲为班(斑)布,则染之五色,以为布,柔软厚致。
”这种用木棉等材料精心织造的斑布,就是土家织锦从“賨布”传承的演变过程。
清乾隆《永顺府志》认定“斑布即土锦”。
四、溪峒布 唐宋时期,土家族的经济商业贸易中占主导地位的封建领主集团与封建朝廷之间建立了“纳贡”和“回赐”关系。
在当时,贡方物者,人赐綵三匹,盐二十斤;无方物者,人綵三匹,盐半;其进贡首领,即加赐二两银碗一。
封建王朝往往以这种超出“纳贡”价值的金钱和实物作“回赐”。
因此,使“纳贡”活动相继不断,土家族地区的布锦、犀角、虎皮、麝脐、水银等土特产都连绵不断地进入纳贡行列。
五、土锦(土家织锦) 元至明代,封建王朝对土家族地区实行“土司制度”,任命“土司”实行封建世袭制。
乾隆《永顺县志》记载:“所设宣慰、知州、长官,不问贤愚,总属世袭。
”土司及大小头目占领了大量肥沃的土地,不许土民轻取一草一木,土民只能在峰尖岭畔耕种少量的零星崎角之地,甚至连荆棘丛生的荒地也不准开垦。
“土司”还享有“杀人不请旨”的特权和强制土民服兵股,以“供征调”来表示对朝廷的效忠和为自已获得封官进爵的机会。
由于“土司制度”的残酷,导致了“土民不堪其命”而民不聊生。
各地土民纷纷迁徙,或呼号召告,结党抗粮,大举反抗。
清政府不得不在雍正年间实行了“改土归流”。
雍正五年到十三年(1727—1735)完成了“改土归流”,土家族地区的封建领主经济伴随着封建土司制度的废除而瓦解,从而产生了封建地主经济。
“土锦”至到明清时期,种桑养蚕,种棉织布,土家族地区才开始了织造真正意义上的“土家织锦”。
这种由赋税(賨布)到贡品(溪峒布)的这一系列的演变历史,充分体现了土家织造的不断完善和值的飞跃,以及它成为极为高贵之“锦”的必然过程。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miekuo.com/juzi/lizhi/320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