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鼓表演观后感目录
安徽花鼓戏 摸花轿 观后感
花鼓戏的思想价值
。
花鼓表演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形式之一,以鼓点、舞蹈和唱词为主要表现形式,通常由一名唱花脸和一名打鼓的演员组成。花鼓表演的特点是节奏明快、动作矫健、声音宏亮、表情夸张,能够表达出戏剧中的情感和意义。
。
在观看花鼓表演时,观众会被演员的精湛技艺、华丽服饰、灯光舞台和音乐效果所吸引。演员们通过手脚、舌头和眼神的配合来表现出不同的角色和情节,让观众仿佛置身于戏剧的世界中。
。
除了表演本身,花鼓表演还具有浓郁的民俗文化气息,能够让观众更好地了解和体验中国传统文化。因此,花鼓表演在中国民间艺术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力。"。
花鼓戏源出于民歌,逐渐发展成为一旦一丑演唱的花鼓戏初级形式。
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刊行的《浏阳县志》谈及当地元宵节玩龙灯情况时说:“又以童子装丑旦剧唱,金鼓喧阗,自初旬起至是夜止”。
说明一旦一丑演唱的花鼓戏——地花鼓,最迟在清嘉庆年间已经形成。
又据杨恩寿《坦园日记》清同治元年(1862),杨恩寿在湖南永兴观看的“花鼓词”(即花鼓戏)中,已有书生、书童、柳莺、柳莺婢四个角色,而且情节与表演都较生动,说明这时的花鼓戏不但已发展成“三小”(小旦、小丑、小生)戏,而且演出形式也具有一定规模。
从声腔和剧目看,初期以民间小调和牌子曲演唱边歌边舞的生活小戏,如《打鸟》、《盘花》、《送表妹》、《看相》等。
后来,“打锣腔”与“川调”传入,才逐渐出现故事性强的民间传说题材剧目。
打锣腔主要剧目有《清风亭》、《芦林会》、《八百里洞庭》、《雪梅教子》等,川调主要剧目有《刘海戏蟾》、《鞭打芦花》、《张光达上寿》、《赶子上路》等。
这样,便形成了艺术上比较完整的地方剧种。
早期的花鼓戏,只有半职业性班社在农村作季节性演出,农忙务农,农闲从艺。
光绪以来,这种班社发展较快,仅宁乡、衡阳两县就有几十副“行箱”,艺人近200人。
训练演员采取随班跟师方式,也有收徒传艺的,称“教场”或“教馆”,每场数十天,教三、四出戏。
过去,由于花鼓戏经常遭受歧视和禁演,各地花鼓戏班都曾兼演当地流行的大戏剧目以作掩护,这种戏班称“半台班”或“半戏半调”、“阴阳班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地分别成立专业剧团,进入城市剧场公演。
据1981年统计,全省有花鼓戏剧团54个,并成立了湖南省花鼓戏剧院。
1957年,湖南省戏曲学校成立,设有花鼓戏专科。
传统剧目 各地花鼓戏传统剧目,总计约400多个,以反映民间生活为主,多以生产劳动、男女爱情或家庭矛盾为题材,语言生动,乡土气息浓厚。
1949年后,花鼓戏艺术有较大发展,不但整理了如《刘海砍樵》、《打鸟》等传统戏,而且创作了《双送粮》、《姑嫂忙》、《三里湾》等不少现代戏。
《打铜锣》、《补锅》、《送货路上》、《野鸭洲》等已摄制成影片。
音乐曲调 花鼓戏的音乐曲调约300余支,基本上是曲牌联缀结构体,辅以板式变化,根据曲调结构、音乐风格和表现手法的不同,可分为4类:川调。
或称正宫调,即弦子调,大筒、唢呐伴奏,曲调由过门乐句与唱腔乐句组成,调式、旋律变化丰富,是花鼓戏的主要唱腔。
打锣腔。
又称锣腔,曲牌联缀结构,“腔”、“流”(数板)结合,不托管弦,一人启口众人帮和,有如高腔,是长沙、岳阳、常德花鼓戏主要唱腔之一。
1、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花鼓戏最初是来源于劳动生产,因此人们用来反映对优美山水风光的由衷赞美,也是为了表达对生活的热情和对未来生活的无限向往。
2、反映社会生活。
这类作品有《贫富上寿》,像这类作品鲜明地传达了对嫌贫爱富,贪慕虚荣的小人的憎恶,也高度褒扬了阔达民族气节的张广达夫妇和为民做主的官府。
3、在广阔的劳动背景之下人们产生的朴素纯洁的爱情的情愫。
这类作品诞生的数量之多和所产生的艺术成就也是不容小视的。
比如有《补被褡》,《菜园会》、《扯笋》等等,各种各样美好的爱情应运而生。
4、人们敢于冲破各种爱情的束缚,追求心底最真诚、最圣洁的爱情。
这类作品有《装疯吵架》,《打鸟》、《王麻子定计》等等。
5、写平凡老百姓的家庭生活,如《假报喜》,《打芦花》、《卖纱吊吼》等,描写了普通生活的琐事,是一定时期现实生活的反映。
6、花鼓戏是一种拥有二百年历史的民间戏曲,它发源发展于湖南,它是当地精神文明和民间文化的反映。
花鼓戏节奏明快,通俗易懂,唱词形象生动,表演方式源于劳动生产,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花鼓戏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和浓郁的地方特色,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miekuo.com/juzi/lizhi/311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