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住乡愁观后感目录
记住乡愁第一,第二,第三,第四集观后感
记住乡愁关于以和为贵,相处之道读后感
电影记住乡愁观后感300到400字如何写
《记住乡愁》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选取100个以上的传统村落进行拍摄,是一部以看得见的传统村落为载体,以生活化的故事为依托,以乡愁为情感基础,以优秀的传统文化为核心的大型纪录片。
由中央宣传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家文物局组织实施,中央电视台组织拍摄。
将选取全国100个以上的传统村落进行拍摄,梳理传统村落的发展脉络,聚焦海内外华人记忆中的乡愁,深入挖掘和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
于2015年1月1日起在中文国际频道隆重推出。
记住乡愁第一集观后感
2015年元旦在“黄金时段”晚8点播出了“记住乡愁”第一集《敬畏之心不可无》,看过之后,今天中午又看了一遍重播,觉得很好。
《敬畏之心不可无》是在我的故乡——福建培田村拍的。
《敬畏之心不可无》,这个片名起得很好,给培田文化的特征——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作了一个很好的解说。
拍这部纪录片时,龙岩市有关部门专程把我和厦门大学的郑振满教授接去参加拍摄。
为什么会叫我参加这次拍摄?我估计是编导看过我的《大屋碎影》一书或我的博客有关文章。
我有一篇博文《培田传统文化要略》(曾在《闽西日报》发表过),谈到了培田的“传统文化”的特点。
内容和“敬畏之心不可无”很吻合。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崇礼的儒家文化为主导地位的。
《荀子·礼论》说:‘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
’天地即大自然,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以农业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农耕文化,不崇拜天地不行。
对先祖的尊崇,表达了中国人祖先崇拜和宗族血缘纽带的坚韧。
崇拜‘君师’,君是政治权力的体现者,师是伦理道德的体现者,其关键是对师——圣贤的崇拜。
这三条体现了以儒学为主导的中国文化特质。
培田正是继承传统,做到三个尊崇的典型。
培田的先人们崇拜天地,认真地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结合。
培田村落的选址、建设很讲究‘风水’,事实上就是讲究‘天人合一’。
后垅山的‘风水林’及河源溪上游的茂密山林营造了培田很好的生态环境。
在靠天吃饭的小农经济时代,讲究生态、讲究人与自然的和谐正是崇拜天地的结果。
培田人敬重祖先,培田民居建筑中,最主要最显著的是供奉祖先牌位的‘正厅’或堂屋,整个房屋布局都要服从这点,也由此形成了厅庭结合、以‘厅’为主体的建筑风格。
所谓‘九厅十八井’即为满足大家族多个祭祀空间而设定的。
这里‘厅’指的是正厅或堂屋,正厅供奉的是公众的祖先,各偏房中的堂屋供奉的是各支房的先人。
‘井’是为厅提供采光通风用的‘天井’。
培田人早晨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给祖先上一炷香,因此厅堂香火是常年不断的。
逢年过节,杀一只鸡,买回几斤肉,首先要供奉在厅堂的神桌上,让祖宗先‘品尝’。
每年除夕,厅堂上都要挂上祖先画像,没有像的要换上新写的有历代祖先名字的红纸。
传统的‘祖宗崇拜’和血缘关系纽带形成了传统的民居建筑。
也形成了与此相关的宗族社会、宗法制度和长幼有序的等级关系,传统的培田小社会即由此来实现村民自治和管理。
客家学者谢重光先生在他的《闽西客家》一书中,写到道德风尚:‘客家人的基本价值观是贵重于富,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培田人当然也是如此。
其实这个值观不单是闽西客家人所独有,而且还是我们民族的主要传统之一,‘尊师重教’即是‘礼之三本’之一。
当然,以儒学为主导的所谓‘教育’除了‘读书做官’之外还有伦理教化、道德修养等所谓‘修、齐、治、平’。
延续千年的儒家传统文化及对中国的影响一直是专家学者们研究争论的课题。
孰是孰非,至今难以论定。
培田人尊师重教,由来已久。
培田历史上经济条件较好,有钱的族人热心捐助教育,并有鼓励上学的奖励机制,使培田成为远近闻名的‘文墨之乡’。
‘南山书院’也名声远扬。
培田,这一保留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化石’和博物院,留给人们研究思考的空间是很大的。
有人说培田是一部读不完的书,的确如此。
培田何以如此珍贵?因为它不仅仅有‘好大一片屋’,而且有‘文化’、有‘历史’,是名副其实的‘历史文化名村’。
……”
在《敬畏之心不可无》这部记录片中,上述内容得到了很好的解说、补充和发挥,用“敬畏”代替“尊崇”,是十分高明的。
记住乡愁关于以和为贵,相处之道读后感
其实人之相处,就应该以和为贵。
人生不过几十年,似水一样流淌,不可遏阻。
一场轮回的时间,能遇见一场烟火的表演,本身就是一种幸福,即使结局是烟花熄灭,但终究在天空中绽放了笑脸。
我们在哪一年可以用一个决定让一生改变,谁都算不出流年。
过好每一年、每一天,俗物养人,平凡是真。
余先生回忆起当年写这首诗时的心境,时光流转,仿佛近在眼前。
他说:“写《乡愁》,我用的是孩子的视角,一种近乎童话的天真。
我想,做一个诗人应该怀着广泛的同情。
不设防、不世故,好的诗人应该一辈子天真,在这种前提下,所有的比喻都成为可能。
” 我对他的话感受很深,在刚刚考上大学要来广州就读的那年,我在车上,隔着朦胧的玻璃窗,看着父亲母亲追着车子的身影,眼泪悄然而下。
那时候,我是那么的真切的体会到从来没有离开过家的我,今天终于要离开了。
明明知道还能回来,但是,原来离开家的感觉竟然是那么的深沉,就像有千斤重的坠子在拽着我的心,无法拯救自己,无法挣脱那莫名的愁苦..然而,余先生的乡愁当然远远在我之上,那时是上个世纪70年代初,他居住在台北,离开祖国大陆足有20年了,担心有生之年回乡无望。
他是那么的惊恐,那么的害怕在他的有生之年都无法回到祖国,回到自己的故乡。
然而却又是那么的彷徨失措,因为他没有办法啊!就在这样一种无限怅惘的情绪下,他把自己的相思、情意寄托在邮票、船票、坟墓、海峡上,因为那是唯一使他与母亲、新娘、祖国联系起来的工具啊,也是他的相思唯一可寄托之处啊!这让我想起了一首诗,李之仪的《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在这首诗里面,长江水就是唯一使男女主人公联系起来的物,借着着滚滚的长江水,他们彼此之间找到了寄托相思之物,在男女主人公的心里,其实是有着万般的无奈,然而却又那么的由衷的感谢这唯一能紧密彼此的长江水啊!多么的让人心痛,为之惋惜的同时却又不得不跟着男女主人公一起去感谢、赞美这长江水!相思并不叫人心痛,叫人心痛的偏偏是无处话相思.读着余光中的乡愁,就有一种心痛,揪心的痛,至少我是如此,他用孩子般纯真的心写出了沧桑的惆怅与孤苦,如果你没有离开过家乡,那么,你就永远不能够明白,在巧妙文字的背后,其实是一种深沉,一种落叶无法归根的深沉。
在我看来,欣赏文字不仅仅欣赏它的巧妙,更注重它所带给人的感受。
余先生的诗在乍看之下,让人佩服它的寓情于物所选的“物”是那么的工整,巧妙,久久回味之下却发现巧妙之下涵盖的是那么深沉的孤苦与无奈。
但是,这又让我想到了更孤苦更无奈的是“惆怅此情难寄”之人。
相比之下,余先生还是幸运的,因为他的相思还找得到可寄托之物,也还有可相思之人。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miekuo.com/juzi/lizhi/310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