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句子 > 励志句子

秦腔晋剧观后感,关于秦腔的作文怎么写

秦腔晋剧观后感,关于秦腔的作文怎么写



秦腔晋剧观后感目录

求《观秦腔后感》 急!!!!

关于秦腔的作文怎么写

给我秦腔三娘教子观后感

求《观秦腔后感》 急!!!!

几个月前在网上看过一段齐爱云的《打神告庙》,因为是在刚看完越剧黑白电影《情探》之后看的,所以对比之下生出了些许看法,当时想写出来,但心有余力不足,只好作罢。

昨日看了秦墨网友相同主题的帖子和一些跟贴后,自己又想想,所以尝试再次提笔,一吐为快。

因为我本人对戏曲知之不多,见识少了看法就难免肤浅过激,所以还请大家不吝指教。

我原以为越剧只合演绎些风花雪月鸳鸯蝴蝶之类的轻量级浪漫故事,但《情探》这部老电影改变了我对越剧的偏见,傅全香的表演阴柔中不乏力道,刚毅处显女儿柔肠,自然而又精彩。

尤其是海王庙里的控诉,直让人觉得她就是我,我就是敫桂英,她的控诉愤恨就是我的控诉和愤恨,看完只觉心空力竭,似乎不是她在演而是我在演。

好像是个大型演出中的一幕。

凭心来说,齐爱云演得不错,尤其是后来牙关带恨水袖狂飞,很好地表现了敫桂英对王魁忘恩负义的愤恨和对海神无动于衷的怒怨。

因此说,齐爱云这场演出即使功劳不很高吧,苦劳也是有几大箩筐的。

这段将近二十分钟,又唱又舞高潮迭起的戏,即便是壮年男子来演,恐怕也觉力竭,何况一个纤弱女郎。

但也正因为如此,才让我生出了许多不满。

另外看完还有个感觉,就是傅全香应该来唱秦腔,而齐爱云应该去唱越剧中的越剧中的越剧。

之所以在越剧中套了这么多层,是因为大部分越剧发声也是实在而生活化,底气十足的,而不象如今的秦腔旦角这么轻柔婉约如云似雾。

敫桂英一出场,裙袂飘飘,步履盈盈,翩然而至,犹如仙子;然后四句念白,燕语莺声,柔肠百转,轻轻脉脉,很有些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的味道;然后又一小段轻盈优雅,欲说还休,欲舒不展,略显没踩对点又没搭上调的水袖舞,给我感觉象是天人淡淡愁绪萦怀,对着朦胧风月娓诉点点伤情,我甚至怀疑自己看的不是秦腔。

按说敫桂英本就修养好,素质优,后又成了烟花柳巷中的时尚人物,所以行动处如弱柳扶风,言谈时如娇莺轻啼是合乎人物身份性格的。

但在我这个比较粗俗的人看来,被王魁休了跑到海神庙告状的敫桂英多少是激愤满腔多于柔情万种的,形象多少有那么点不纤美脱俗的。

而且告状本身就不是件美好舒畅优雅的事情,太美了就会显得太假。

真正的美是不着斧痕自然而然赏心悦目的,拿腔捏调装腔作势出来的美只让人觉得别扭难受。

而且我还有个毛病,看演出不投入时就会替演员提心吊胆,而且是很提心吊胆,总担心他/她下一个音会跑掉破掉或者下一个动作会忘了错了。

敫桂英出场时安排得这么美轮美奂大约是想先声夺人或先舞引人的,但是满怀期待、本欲同演员一起酣畅淋漓一把的我却被她的朦胧美拒到了河对岸,成了冷眼观瞧者,还举着一把吹毛求疵的放大镜。

俗话说善始善终,套在我看这场戏这件事上就是始不善终不善。

开始我觉得演员没有进入人物的情感状态,演得很浮,有了比较深的成见。

后来虽然逐渐热了场,渐入了点佳境,唱腔开始沉了下去,显露出了愤怒之下的忘我情态,水袖也舞出怨气扑面怒涛排空的感觉,但因为我成见在胸,瞪圆双眼挑毛病,所谓仁者见仁美者见美,以我这样的小人心肠,看见的当然就是不痛快和不足多于美了。

整个演出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发声。

先是声音虚浮在胸部以上,喉咙好像比较紧张,听似轻柔优美,实则做作,害得我小心翼翼大气不敢出,心总是挂在胸中间,不能放回到肚子里去,很是不爽。

后来随着情绪的深入,开始运用胸腹的力量,声音也开始饱满了,虽然还在为形象美而故意压着,但相比开场还是要真实动人得多。

不过有时气息很不足,声音显得过白,而且因为压着嗓子没有完全放开,似乎还总找不准位置。

起初不在状态,后来进入状态后又显得气力不足,偶尔换气时会连好不容易酝酿起来的情绪也给换掉,所以,割裂感比较重,有些磕磕绊绊。

其次是水袖,除了开场的水袖舞得太文太柔外,感觉齐爱云身段特别柔美,水袖功很是了得,尤其后来舞得还很是酣畅。

但同演唱一样,常有衔接不好,相互脱节的感觉。

我一直没搞清楚她的重点到底是在舞还是在唱。

在我这个戏盲看来,无论是舞还是唱,应该都能够较好地表现人物。

如果舞蹈不够完整而以演唱为补充,或者演唱不足以表达而辅以舞蹈,可能都会将人物表现的比较完整丰满。

可是齐爱云的这段戏似乎舞和唱的分量相当,不分主次。

当然如果能够两相兼顾,鱼与熊掌都得,那是最好,可是这样做除了要有非常扎实的基本功外,还得有好体力。

但是看齐爱云那窈窕身形和纤纤步态,显然不是体力很好的样子。

也许我看的这出表演不是齐爱云的正常状态,可能我是以偏概全了。

她那天可能情绪不好,所以没能充分投入到人物的情感之中,也可能身体状况不佳,没能以最饱满的精气神来演绎。

她过于细腻“飘柔”的表演可能也只是为了贴合音乐,也可能是我对人物的理解有问题才觉得这样安排不合情理。

不管怎么样,作为一个秦腔戏迷,我祝愿齐爱云的体质越来越好,内力越来越深,为大家带来越来越好的表演。

关于秦腔的作文怎么写

我爱秦腔我爱秦腔在中国西北地区,流传着一种古老的传统戏曲剧目—秦腔,唱腔高亢激昂,其声如吼,让人振奋。

我是陕西人,从小就爱听秦腔戏,每次听到秦腔,都觉得很亲切,仿佛一下子拉近了我和家乡的距离。

我姥姥是个秦腔迷,她经常放着碟跟着电视里的人唱,还给我讲里面的故事,带我去看戏。

受姥姥的影响,我看了秦腔《三滴血》,这是秦腔的代表曲目。

这出戏讲了一个叫晋信书的县令,根据书上的传说故事滴血认亲来断案,让父子分离、姐弟失散。

讽刺了那些不切实际只信书本知识的糊涂官。

尽信书不如无书,所以我们读书不能读死书,死读书。

我最喜欢看《铡美案》,里面的包拯是个大花脸,他不畏权势,铁面无私,刚正不阿。

“陈世美”也成了那些攀龙附凤,抛弃妻子,忘恩负义的男人的代名词。

现在,我生活在兰州,在黄河之滨的公园里,经常可以看到那些秦腔迷在唱秦腔戏。

从那里路过,我总会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观看。

他们有的唱腔悠扬,有的高亢有力,不管是着便装还是戏服,都一样的有板有眼,惟妙惟肖,真让人看着不想离开。

虽然我和同龄的孩子一样,也喜欢流行的热歌劲舞,但我更喜欢秦腔,不仅仅因为它是一种优秀的传统文化,还因为他用脍炙人口,浅显易懂的故事反映了深刻的道理。

兰州市东郊学校五年级三班史元朗

给我秦腔三娘教子观后感

观《三娘教子》后感

明代,儒生薛广,往镇江营业。

家中有妻张氏,妾刘氏、王氏。

刘氏生了一个儿子,乳名倚哥。

又有老仆薛保。

薛广在镇江,正好遇到同乡人,以白金五百两,托带回家。

不料同乡人吞没白金,购买了一个空棺材,停到荒郊,以为薛广去世,回到家乡告诉张氏等,她们嚎啕大哭,同乡人让薛保安葬。

后来家中渐渐衰落,张氏、刘氏嫌贫,先后改嫁。

三娘王氏,与薛保茹苦含辛的抚养倚哥,送到学堂,以织布维生。

倚哥在学堂被同学讥为无母之儿,气愤回家,不认三娘为母,语语挺撞,三娘很是生气,将刀立刻剪断机布,以表示决绝。

幸亏薛保竭诚劝导,母子开始和好如初。

薛广在镇江生意衰败,后丛伍,官至兵部尚书。

十几年后薛倚金榜题名,新科状元。

父子相认一家团圆。

而此时薛倚的大妈、亲妈又丢弃自己的家庭都来认丈夫和状元儿子,三娘劝张氏回家照顾丈夫,劝刘氏也回家照顾丈夫和几岁的孩子。

并告诉她们:欲尝甜瓜自己种,自种苦瓜自己尝。

映证了古人一句话: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演绎了一场令人感动的真实故事。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