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如何讲观后感目录
中小学生人格教育于丹教授专题讲座怎么写观后感.
王金战老师《怎么让每个孩子都爱上学习》讲座观后感600字
王金战讲解的《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潜能》观后感,学生
中小学生人格教育》观后感 今天我看了于丹老师的专家讲座,十分有感触。
她教给我很多对我有帮助的人生道理。
于丹老师的演讲分为几个主题,分别是:1.父母应怎样认识孩子,如何拟定合理的人生目标。
2.孩子不听话,爱发脾气,作为家长应如何正确引导教育。
3.怎样教育孩子理解父母、尊敬老师、懂得感恩。
4.培育孩子抵抗挫折能力的重要意义。
其中我最有感触的是第2个主题。
在讲这个主题的时候,于丹老师先讲了一个小故事,这个小故事想必大家都知道,但它却再一次的带给我心灵上的震撼:从前有一个小男孩,他十分爱发脾气。
有一天,他的爸爸把他带到院子里的篱笆跟前,对他说:“孩子,以后你每发一次脾气就在篱笆上钉一颗钉子。
”这个男孩便照着爸爸说的去做了。
第一天快结束的时候,小男孩去篱笆跟前看,他这一天就钉了30多颗钉子,他十分惊讶,怎么自己一天中就发这么多次脾气呢?他自己都没感觉到。
这时,爸爸走到他的旁边说:“要想让钉子更少就只能学会控制自己的脾气。
”小男孩就尽力控制自己的脾气,于是每天钉的钉子越来越少:十几颗、十颗、五颗、三颗,终于有一天,他高兴地跑到爸爸跟前说:“爸爸,我今天一颗钉子也没有钉!”爸爸说:“那就把钉子全拔了吧。
”待小男孩把钉子全拔了后,爸爸又对他说:“今天一颗钉子都没定这固然很好,但你有没有想到这上面的钉子孔还是会留在别人的心上的。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乱发脾气,发脾气就像在别人的心上钉钉子,钉子孔会永远留在别人身上的。
转过头来看看我,整天对家人发脾气,妈妈督促我学习我总嫌妈妈啰嗦,爸爸让我干什么我总是不耐烦,想到这里,我不禁感到内疚:我在亲人的心上留下了多少个难以磨灭的伤口啊。
在以后的生活中,我要改正乱发脾气这个坏习惯,听爸爸妈妈的话,做一个好孩子。
文章
现在的孩子生活条件优越,又听不懂人生观的大道理,跟在家玩电脑打游戏比起来上学确实是件既累又枯燥的事儿,怎样才能让孩子爱上学习是个一直很困扰我的事儿。
今天听了王金战老师的讲座,我终于找到了解决这一问题的金钥匙,犹如醍醐灌顶豁然开朗。
不愧是大方之家的讲座,高深的道理在简单实在、接地气的例子和幽默诙谐的语言当中娓娓道来,每句话都说到了我的心坎里。
王老师说现在不管做什么工作都要持证上岗,都要通过学习取得执业资格证书,唯有家长担负着影响教育下一代这么重要的工作却是不用学习随时都能上岗的。
所以说每个家长都要随时随地地虚心学习,是为了自己的将来也是为了孩子的一生。
让孩子爱上学习取决于“兴趣”和“心态”。
首先是要善于发现、尊重和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孩子别把学习当罪受。
这就要让孩子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充分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
对家长来说要培养孩子的自信,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发现优点,发现进步,及时表扬。
而不是按照自己脑子里对孩子定下的模式和框框去要求孩子,批评孩子。
要学会尊重孩子,让他养成良好的学习心态。
对孩子最大的伤害往往来自于他最亲近的人。
家长的表情、语气对孩子的伤害都是巨大的。
这就要求我们家长无时无刻随时随地都要注意自己言行举止。
“孩子对家长的不满无处发泄,只能用消极的学习来对抗。
”这句话值得每个家反思。
王老师用他的切身体会告诉我们,只有当孩子考上理想大学的时候才是每个家长放下肩头的重担,彻底轻松的时候。
人可以一夜暴富却不能在短时间内成为教授和学者。
学问是一个厚积而薄发的过程,需要扎扎实实循序渐进,不论对学生还是对家长都是任重而道远。
我观看了全国著名教师王金战老师的《怎样让孩子爱上学习》视频讲座,受益匪浅。
他既让我反思了平时在教育孩子中存在的一些误区,更让我学到了一些有价值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
现将我的一点体会写下来,与大家探讨。
王老师在讲座中说:“兴趣是孩子学习的第一动力。
”这一点我非常赞同。
爱因斯坦也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非仅仅从责任感产生,而是从对客观事物的爱与热忱产生。
” 孩子对学习没有兴趣是孩子学习不好、厌学的主要原因。
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的动力源,尤其对小学生更为重要。
他们年龄小、自制力差,学习中带有很大的盲目性,易受外界干扰。
只有当孩子有了强烈的学习兴趣后,才会主动地学习,持久地学习,学习成绩才会提高。
调查显示,对学习有浓厚兴趣、自觉性强的学生,大都能专心听讲,注意力集中,肯动脑筋,爱提问题,按时完成作业。
而那些缺乏学习兴趣的学生,学习上往往很被动,学习不专心,敷衍了事,遇到困难易产生消极畏难情绪,把学习看成一种负担。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miekuo.com/juzi/lizhi/3050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