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醒家长观后感目录
《父母的觉醒》有感
《父母的觉醒》第三章读后感
本书所总结的“觉醒”大致可分为三类。
首先是“控制欲”的觉醒。
过去,父母的道路是线性的、有层次的,父母居高临下地支配着孩子的一切。
这样的父母会把自己的计划强加给孩子,把自己的人生经验强加给孩子,要求孩子一定要按照自己的模式生活。
作者认为,其实孩子不需要父母的主张、期待、权威和控制,在孩子的世界里,“这是……”不要说“我能……”“这是不对的”,而是说“我不能……”是。
他们有一个充满潜力的内心世界。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人生地图,他们很早就接触到了最本质的自我,切实地体会到了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作为父母,不应该为孩子制定蓝图,而是应该帮助他实现蓝图。
很多不清醒的家长被强烈的控制欲所操纵,把自己的计划强加给孩子。
他们不明白,养育孩子并不是养育“迷你版”的父母,而是塑造具有独立特征的灵魂。
只有当父母醒来,才能区分自己和孩子,不再把孩子当作一个个体来对待。
不再追求支配欲满足的父母,可以通过与孩子建立亲密的关系,帮助孩子形成与本质相协调的人格。
其次,觉醒“自豪感”。
父母在生养孩子的过程中,会产生自负。
在孩子这种“脆弱”的生物面前,父母会不自觉地表现出这种自豪感,渗透到管教中。
事实上,父母的经验并不是正确的。
很多父母相信自己是正确的,所以没有必要回顾。
这样一来,就会形成僵化的思维模式,在看到自己的世界观之前,就要求孩子按照父母的想法生活。
这正是对孩子的束缚。
另一方面,全知全能型的父母会表现得无所不能,在不知不觉中给孩子带来恐惧感和压迫感。
父母看起来特别高大,自己看起来特别矮小,觉得自己根本赶不上父母,这些都会妨碍孩子的自我认知。
建议被自负所困住的父母,早点觉醒吧。
“我要问问自己,在养育孩子的时候,有没有特意去倾听孩子的声音。如果自己的方法不成功,要不要改变一下?”“觉醒”的教育方式,能让父母抛弃这种自负,把长幼关系变成伙伴关系,实现与孩子自然平等的关系。
第三点是关于“情绪”的觉醒。
因为父母认为孩子是自己的一部分,所以会把孩子是“好孩子”还是“坏孩子”与自己的情绪直接联系起来。
如果孩子是“好孩子”,父母会很高兴。反而会生气。
但是,每个孩子都有错误。在幼儿园做了坏事,被老师找父母谈话,选择父母讨厌的兴趣,从事与父母梦想不同的职业,成为同性恋……。有的父母会变得愤怒,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
这些父母没有认真反省的是,所谓的“错”,未必就是错,不能因此而让孩子被轻视、不被尊重。
很多父母容易把自己的尊严和孩子的行为混为一谈。
当孩子做出超出常规的行为时,父母会感到自己有责任,责怪孩子“丢了面子”。
这样就会产生处理上的失误。
谁都想成为优秀的父母。特别是在人前。
当我们感到无法满足期待时,就会感到自己“价格下跌”而焦虑。
而且,会变得情绪化。
但这对孩子来说是不公平的。
很多事情都是这样,如果实际工作没有按照计划进行,就会感到威胁而产生抵触情绪,甚至闹别扭。
当“应该怎样”的完美梦想破灭时,负面情绪就会爆发。
我们希望自己爱的人和自己的生活像被控制的机器人一样一丝不乱,分毫不差。
如果无法达成这个理想,我们就会过激地看待人或事物。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损害父母的幸福。
这里父母的“觉醒”,就是粉碎那个“完美”的梦想,接纳不完美的自己,接纳不完美的孩子,调整好身心,在那个时刻与他们和谐相处。
摘录。
1.自负是一种盲目的感情,是对自我形象的一种照顾,是我们头脑中的自己。
我们的情绪、思维方式、行为都根植于自我形象。
承认自己身上存在什么问题,是导致人生消极的原因,是很难的。
我们容易把责任推给客观情况或自身以外的原因。
我们对自己所了解的,是头脑中的自我形象。
如果想要改变,自我形象就会受到威胁,所以我们热衷于自我辩护,想要变成别人而不是自己。
从自豪感中解放出来,朴素地观察孩子自发成长的样子,孩子就会成为你的小小老师。
换句话说,活着的现实让我们不再把孩子当作一张空白的画布。
让孩子们在同一个旅程中旅行,就像我们改变他们一样。
问题在于,我们能否舍弃“我知道”的错觉,在自己周围的小生命体中,从最没有自我自豪感的状态,踏出权威的自豪感。
2.目标不是追求完美,而是接受不完美的自己。
当人生不如意时,我们会产生排斥感,感觉受到了威胁,从而变得气呼呼。
当自己心中“应该怎样”的完美梦想破灭时,对自己的自豪感就会凸显出来。
我们希望自己爱的人和自己的生活像被控制的机器人一样一丝不乱,分毫不差。
如果不能达成这个理想,我们就会过激地看待人或事物。
我们总是希望凡事都有童话般的圆满结局,却没有意识到,这样做的代价是损害了家人的幸福。
当我们坦然地承认自己的缺点,用一种自我鞭鞑的态度来对待自己所犯的错误,并且根据事实来看待问题的时候,也就是在向孩子传递一个信息。犯错误是不可避免的。
没有了上下级关系,就能建立起人对人、精神对精神的对等关系。
虽然只是示范,但当孩子意识到自己能被接纳时,他就会接受自己的一切。
3.不顺利的时候如果父母无法控制情绪,孩子也会沉浸在负面情绪中,情绪模式也会受到影响。
这样的孩子错误地认为,只要自己反应强烈,现实就会顺从自己。
如果被这种自豪感牵着鼻子走,在经历人生低谷时,就会变得易怒。
焦虑是为了隐藏不安感。
当经历无力感而无法适应时,自我意识会将不安感转化为愤怒和愤怒。
愤怒是一种强大的兴奋剂,可以让人产生一种自己很强大、很能控制自己的错觉,而愤怒则是一种让人感觉无法控制自己的囚徒。
4.自负和正直,两者的区别,前者是思想驱动的行动,后者是心灵驱动的行动,也就是“应该怎样”和“接受现实”的区别。
来自自负的反应。
“如果我是你的话……”这样的大义名分。
“要是问我的话……”的意见。
做出“我喜欢……”的判断。或者“不要……”
“不要悲伤。
“不许哭!”“请不要害怕。
吗?”
“你这么做的话,我就会变成这样”,进行控制。“我不能接受。
吗?”
发自内心的反馈,也就是真正的自己。
“我认识你。
吗?”
“我知道你的情况。
吗?”
“我听见了。
吗?”
“你就是你自己。
吗?”
“当我们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候,这一刻很棒。
吗?”
感想:
在生活中对孩子是命令式的,父母的权威不允许侵犯。
侵犯了孩子,愤怒就会涌上心头,对孩子发脾气,甚至动手。
在这种教育下长大的孩子,自然会变得叛逆,变得蛮不讲理。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miekuo.com/juzi/lizhi/3007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