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句子 > 好词好句

中国传统诗句名作

中国传统诗句名作



中国传统诗句名作

中国古诗词。

经典名著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周南·关雎)2、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雅·采薇)3、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经·王风·黍离)4、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诗经·卫风·淇奥)5、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诗经·王风·采葛)6、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诗经·郑风·子衿)7、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秦风·蒹葭)8、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诗经·卫风·硕人)9、手如柔荑,肤如凝脂。

(诗经·卫风·硕人)10、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鄘风·相鼠)11、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12、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诗经·小雅·车辖)13、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诗经·小雅)14、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诗经·小雅)15、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16、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诗经·大雅·荡)17、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18、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尚书)19、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大禹谟)20、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国语·周语)21、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国语)22、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23、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左传)24、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左传)25、欲加之罪,何患辞。

(左传)26、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左传)27、不去庆父,鲁难未已。

(左传)28、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

(左传)29、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30、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31、曲则全,枉则直。

(老子)3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33、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老子)3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老子)35、将欲取之,必先之。

(老子)36、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老子)37、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老子)38、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39、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老子)40、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41、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子路)42、既来之,则安之。

(论语·季氏)43、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44、是可忍,孰不可忍。

(论语·八佾)4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论语·述而)4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4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48、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论语·子罕)49、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述而)50、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论语·卫灵公)51、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论语·学而)5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53、往者不可谏,来着犹可追。

(论语·微子)54、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5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5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57、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5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59、人谁无过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论语)6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6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6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6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64、一张一弛,文武之道。

(礼记·杂记)65、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礼记·礼运)66、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礼记·中庸)67、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礼记·学记)68、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礼记·杂记)6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70、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礼记·礼运)71、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易经·乾)72、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易经·系辞上)73、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易经·系辞上)74、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75、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离骚)

有关“中秋”的名作摘录有哪些

不要诗句,要近现代名家在文章中提到中秋的句子。

中国古典诗词浩如烟海,要搞这样一个排行榜确实很难,搞出来也只能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

我的这个排行榜主要根据三个标准:一是这首诗词本身的艺术成就;二是该诗词对后世,乃至现在人们的文化、思想上的影响力,以及它的知名度;三是该诗词在中国该类作品中的特殊作用和意义。

-------题记-----(第1——第10)01. 李白《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钟鼓馔玉何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唐代李白沿用乐府古体写的《将进酒》影响极大。

虽然在思想内容上得不到历代主流意识的推荐,但从艺术和诗的角度看,仍然是一首十分完美的诗。

《将进酒》篇幅不算长,却五音繁会,气象不凡,在喜欢喝酒的广大群众中有不同凡响的影响。

它笔酣墨饱,情极悲愤而作狂放,语极豪纵而又沉着,诗篇具有震动古今的气势与力量。

全篇大起大落,诗情忽翕忽张,由悲转乐、转狂放、转愤激、再转狂放、最后结穴于“万古愁”,回应篇首,如大河奔流,有气势,亦有曲折,纵横捭阖,力能扛鼎。

其歌中有歌的包孕写法,又有鬼斧神工、“绝去笔墨畦径”之妙。

《唐诗别裁》谓“读李诗者于雄快之中,得其深远宕逸之神,才是谪仙人面目”,此篇足以当之。

此诗排名第一应当之无愧。

02.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苏轼的代表作之一,倍受后人的赞誉和喜欢。

这是一篇独具特色,脍炙人口的传世词篇。

全词设景清丽雄阔,如月光下广袤的清寒世界,天上、人间来回驰骋的开阔空间。

将此背景与词人超越一己之喜乐哀愁的豁达胸襟、乐观情调相结合,便典型地体现出苏词清雄旷达的风格。

这首《水调歌头》历来都受到人们的推崇。

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认为这是写得最好的一首词,此说是一点都不过分的。

03. 毛泽东《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毛主席诗词是中国革命的史诗,是中华诗词海洋中的一朵奇葩。

《沁园春·雪》更是被柳亚子先生盛赞为千古绝唱。

毛泽东这首词是对传统诗词形式的巧妙继承和革新,颇为完美地表现了丰富而又崭新的内容。

上阕以排山倒海的气势,描绘了一幅辽阔的北国雪景图,更隐喻了波澜壮阔的革命景像。

下阕以改天换地的豪情,展开了一幅壮丽的中华历史长卷,更暗含了建设国家的全盘大计。

纵横几万里,上下数千年,时空交织而又浑然一体。

《沁园春·雪》让我们领略了一种绝美,这是真正的指点江山,这是真正的激扬文字,这是真正的神来之笔。

这是诗中极品,只能梦寻偶得,绝非刻意雕琢;这是千古绝唱,源于灵感喷发,可遇而不可求。

试问中华诗词的巅峰在哪里

李白的《将进酒》可比作昆仑,苏轼的《水调歌头》可喻为太行,而《沁园春·雪》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珠穆朗玛

04. 白居易《长恨歌》 (节选)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

天旋日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

……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

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 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长恨歌》是白居易诗作中最脍炙人口的名篇,作于元和元年(806),这首诗是他和友人陈鸿、王质夫同游仙游寺,有感于唐玄宗、杨贵妃的故事而创作的。

在这首长篇叙事诗里,作者以精炼的语言,优美的形象,叙事和抒情结合的手法,叙述了唐玄宗、杨贵妃在安史之乱中的爱情悲剧。

唐玄宗、杨贵妃都是历史上的人物,诗人并不拘泥于历史,而是借着历史的一点影子,根据当时人们的传说,街坊的歌唱,从中蜕化出一个回旋曲折、宛转动人的故事,用回环往复、缠绵悱恻的艺术形式,描摹、歌咏出来。

由于诗中的故事、人物都是艺术化的,是现实中人的复杂真实的再现,所以能够在历代读者的心中漾起阵阵涟漪。

作为一首千古绝唱的叙事诗,古往今来,许多人都在揣摸这首诗的主题,“长恨”是本诗故事的焦点,也是埋在诗里的一颗牵动人心的种子。

而“恨”什么,为什么要“长恨”,诗人不是直接铺叙、抒写出来,而是通过他笔下诗化的故事,一层一层地展示给读者,让人们自己去揣摸,去回味,去感受,每个人的不同理解,不同经历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这也许是这首诗特殊的艺术魅力之所在。

05.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苏轼的这首《念奴娇》,怀古抒情,写自己消磨壮心殆尽,转而以旷达之心关注历史和人生。

上阕以描写赤壁矶风起浪涌的自然风景为主,意境开阔博大感慨隐约深沉。

起笔凌云健举,包举有力。

下阙着重写人,借对周瑜的仰慕,抒发自己功业无成的感慨。

“多情”后几句虽表达了伤感之情,但这种感情其实正是词人不甘沉沦,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表现,仍不失英雄豪迈本色。

整首词将浩荡江流与千古人事并收笔下,被誉为“千古绝唱”的名作,是宋词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作品,也是豪放词最杰出的代表。

06、陶渊明《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约365—427),字元亮,名潜,东晋末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

南朝时期,陶渊明的文学地位,虽得不到应有的肯定,但他的诗文作品,流传越来越广,影响越来越大。

到了隋唐时期,有越来越多的诗人喜欢陶渊明的诗文,对陶渊明的评价越来越高。

苏东坡更是把陶诗放在李白、杜甫之上,虽有失公允,但他用“质而实绮,癯而实腴”八个字,概括陶诗的艺术风格,还是很准确的。

陶渊明的不朽诗篇,陶渊明的伟大人格,影响了李白、杜甫、白居易、苏东坡、辛弃疾等几代文人的思想和创作。

为中国文学的发展和繁荣,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

本篇是《饮酒》二十首中的第五首。

诗歌的主旨是展示诗人运用魏晋玄学“得意忘象”之说领悟“真意”的思维过程,富于理趣。

前四句平易得如同口语,其实结构非常严密。

第一句平平道出,第二句转折,第三句承上发问,第四句回答作结。

高明在这种结构毫无生硬的人为痕迹。

读者的思路不知不觉被作者引导到第四句上去了。

难怪连造语峻峭的王安石也大发感慨:自有诗人以来,无此四句

07. 屈原 《离骚》(节选)……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也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也

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

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茝

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

何桀纣之昌披兮,夫唯捷径以窘步。

……余既不难夫离别兮,伤灵修之数化。

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

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

冀枝叶之峻茂兮,愿竢时乎吾将刈。

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

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

……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作为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政治家,“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

20世纪,曾被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而受到广泛纪念。

从屈原巨大的创作成就来说,他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

《离骚》是屈原被贬后写出来的。

本诗在中国历史上有一定地位,因此诗人也称“骚人”。

在诗歌形式上,屈原打破了《诗经》那种以整齐的四言句为主、简短朴素的体制,创造出句式可长可短、篇幅宏大、内涵丰富复杂的“骚体诗”,这也具有极重要的意义。

作为中国古代最长的政治抒情诗,《离骚》的语言是相当美的。

首先,大量运用了比喻象征的手法。

如以采摘香草喻加强自身修养,佩带香草喻保持修洁等。

《离骚》在艺术上取得的高度成就,与它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使它成为中国文学史上光照千古的绝唱,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宋代著名史学家、词人宋祁说:“《离骚》为词赋之祖,后人为之,如至方不能加矩,至圆不能过规。

”这就是说,《离骚》不仅开辟了一个广阔的文学领域,而且是中国诗赋方面永远不可企及的典范。

由于《离骚》是先秦古文,跟后来的古文有所区别,也是我们现在的人比较难读懂和欣赏。

但即使如此,一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诗句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二千多年。

由屈原开创的楚辞,同《诗经》共同构成中国诗歌乃至整个中国文学的两大源头,不仅是中国文学的奇珍,也是世界文学的瑰宝。

对后世文学形成无穷的影响,所以它都理所当然应排在前十位之内。

08.《诗经·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关雎》出自《诗经.国风.周南》,是《诗经》的首篇,它是反映一个青年对一位容貌美丽姑娘的爱慕和追求,写他求而不得的痛苦和想象求而得之的喜悦。

它是我国爱情诗之祖。

不仅反映的是令人喜闻乐见的爱情题材,还具有独到的艺术特色。

《关雎》是首爱情抒情诗,久传于民间,一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成了所有会说中文的人都知晓的名言,它很好的显现了当时年轻人表达爱意的方式。

作为中国诗歌两大源头之一的《诗经》,其代表作品应排在前十名之列。

09.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

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张若虚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为吴中四士。

其诗描写细腻,音节和谐,清丽开宕,富有情韵,在初唐诗风的转变中有重要地位。

但受六朝柔靡诗风影响,常露人生无常之感。

诗作大部散佚,《全唐诗》仅存2首,其一就是《春江花月夜》,乃千古绝唱,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有“以孤篇压倒全唐”之誉。

《春江花月夜》沿用乐府旧题来抒写真挚感人的离别情绪和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语言清新优美,韵律婉转悠扬,完全洗去了宫体诗的浓脂艳粉,给人以澄澈空明、清丽自然的感觉。

张若虚在诗中将画意、诗情与对宇宙奥秘和人生哲理的体察融为一体,创造出情景交融、玲珑透彻的诗境。

而在明净的诗境中,又融入了一层淡淡的忧伤。

诗人将真切的生命体验融入美的形象,诗情与画意相结合,表明唐诗意境的创造已进入炉火纯青的阶段。

可以这么说本诗具有非同凡响的崇高地位和悠悠不尽的深远影响。

10、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的君主,故又被称作南唐后主或李后主。

李煜工书,善画,洞晓音律,诗、词、文皆通,以词的成就最为突出。

李煜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主要取决于他的艺术成就。

他的词艺术成就很高。

他善于用白描手法抒写自己的感情,善于用贴切的比喻将抽象的感情形象化。

他的词语言明净,优美,生动,在题材和意境上均突破了“花间词”派镂金刻翠,以写艳情为主的狭窄意境,对词的发展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虞美人》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李后主的绝命词。

这首《虞美人》充满悲恨激越的感情色彩,其感情之深厚、强烈,真如滔滔江水,大有不顾一切,冲决而出之势。

一个处于刀俎之上的亡国之君,竟敢如此大胆地抒发亡国之恨,是史所罕见的。

法国作家缪塞说:“最美丽的诗歌是最绝望的诗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纯粹的眼泪。

”(第11——第20) 在第一至第十的诗词排行过程中,最让人割舍不下的是杜甫,若论诗人排名,杜甫当在五名之内,但论单篇诗词的艺术成就,《登高》也能跻身十名之内,但对后世的影响力,我个人认为稍稍不及张若虚 “以孤篇压倒全唐”的《春江花月夜》和李煜的《虞美人》,所以只能屈尊排在十一位。

11. 杜甫 《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是一首最能代表杜诗中景象苍凉阔大、气势雄浑的七言律诗。

前两联写登高闻见之景,后两联抒登高感触之情。

由情选景,寓情于景,浑然一体,充分表达了诗人长年飘泊、忧国伤时、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

而格调却雄壮高爽,慷慨激越,高浑一气,古今独步。

这首律诗很特别,其四联句句押韵,皆为工对,且首联两句,又句中自对,可谓“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

就写景而言,有工笔细描(首联),写出风、天、猿、渚、沙、鸟六种景物的形、声、色、态,每件景物均只用一字描写,却生动形象,精炼传神;有大笔写意(颔联),传达出秋的神韵。

明代胡应麟《诗薮》说:“通章章法、句法、字法,前无昔人,后无来学,微有说者,是杜诗,非唐诗耳。

然此诗自当为古今七言律第一,不必为唐人七言律第一也”。

12、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同属豪放派,与苏轼相比,辛弃疾少了一份旷达、一份雄迈,多了几许悲凉、几许苍劲。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何等豪迈,何等雄壮!这是辛弃疾做不到的。

全词基调虽是豪放,却流淌着一股浓郁的悲凉、惆怅之情。

上片“千古江山”,起句伟岸、挺拔,“英雄无觅”却笔锋一转,调子低了下来。

这首词是南宋豪放派词人辛弃疾的代表作,也是最优秀的爱国词作之一,历来备受后人传颂,有人甚至称此词为辛词之首。

杨慎在《词品》中说:“辛词当以京口北固亭怀古《永遇乐》为第一”。

13. 曹操《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

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曹操是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文学方面,在曹操父子的推动下形成了以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为代表的建安文学,史称建安风骨,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

南朝钟嵘写了一部《诗品》,品评诗人,区分第等,把曹操的诗置于下品。

可是,曹操的诗却有了一种震撼人心的巨大力量,使后代无数英雄志士为之倾倒若狂。

本诗中一句“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 几千年来一直影响着我们整个民族的人生态度。

《短歌行》是汉乐府的旧题,就是说它本来是一个乐曲的名称,这种乐曲怎么唱法,现在当然是不知道了。

这首诗是曹操的代表作之一。

诗中抒发渴望招纳贤才、建功立业的宏图大愿。

用四言体写来,内容深厚,庄重典雅,感情充沛。

14. 李清照 《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声声慢》是李清照的名作,历来为人们所称道,尤其是作者那哀婉的凄苦情,不知曾感动过多少人。

唐宋古文家以散文为赋,而倚声家实以慢词为赋。

慢词具有赋的铺叙特点,且蕴藉流利,匀整而富变化,堪称“赋之余”。

李清照这首《声声慢》,脍炙人口数百年,就其内容而言,简直是一篇悲秋赋。

综观李清照这首写于晚年的《声声慢》,无论从艺术角度还是从遣词造句方面来说,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我们可以说《声声慢》这首满含凄苦情的词,堪称千古绝唱

15、柳永 望海潮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望海潮》词调始见于《乐章集》,为柳永所创的新声。

这首词写的是杭州的富庶与美丽。

在艺术构思上匠心独运,上片写杭州,下片写西湖,以点带面,明暗交叉,铺叙晓畅,形容得体。

其写景之壮伟、声调之激越,与东坡亦相去不远。

特别是,由数字组成的词组,如“三吴都会”、“十万人家”、“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千骑拥高牙”等在词中的运用,或为实写,或为虚指,均带有夸张的语气,有助于形成柳永式的豪放词风。

本首词以大开大阖、波澜起伏的笔法,浓墨重彩地铺叙展现了杭州的繁荣、壮丽景象,用慢声长调和所抒之情起伏相应,音律协调,情致婉转,是柳永的一首传世佳作。

柳永作为北宋婉约派创始人。

由于仕途坎坷、生活潦倒,他由追求功名转而厌倦官场,耽溺于旖旎繁华的都市生活,在“倚红偎翠”、“浅斟低唱”中寻找寄托。

作为北宋第一个专力作词的词人,他不仅开拓了词的题材内容,而且制作了大量的慢词,发展了铺叙手法,促进了词的通俗化、口语化,在词史上产生了不可替代的影响。

摘自百度网友,谢谢。

中国古典诗歌可以分为几类

每类各有什么特点

古代诗歌的分类 古代诗歌包括诗、词、曲。

1. 从诗歌的形式可分为: ① 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

注意“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

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

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② 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

③ 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

其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字数不同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小令(58字以内)。

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双调就是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单调只有一段。

词的一段叫一阙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阙、上阙、上片,第二段叫后阙、下阙、下片。

④ 曲,又称为词余、乐府。

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

散曲兴起于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近。

特点: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

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

套数是连贯成套的曲子,至少是两曲,多则几十曲。

每一套数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为全套的曲牌名,全套必须同一宫调。

它无宾白科介,只供清唱。

2. 从诗歌的题材可分为: ① 写景抒情诗,歌咏山水名胜、描写自然景色的抒情诗歌。

古代有些诗人由于不满现实,常寄情于山水,通过描绘江湖风光、自然风景平寄寓自己的思想感情。

这类诗常将要抒发的情感寄寓在后描写的景物之中,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寓情于景。

其风格清新自然。

② 咏物言志诗,诗人对所咏之物的外形、特点、神韵、品格进行描摹,以寄托诗人自己的感情,表达诗人的精神、品质或理想。

③ 即事感怀诗,因一事由而引发诗人的感慨,如怀亲、思乡、念友等。

④ 怀古咏史诗,以历史典故为题材,或表明自己的看法,或借古讽今,或抒发沧桑变化的感慨。

⑤边塞征战诗,描写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的军旅生活,或抒发们乐观豪迈或相思离愁的情感,风格悲壮宏浑,笔势豪放。

格律:古典诗歌形式要求的总称。

“格”,就是格式,包括某一诗体的 句数、每句的字数、节奏、某些句子的格式(句式)、对仗(类似修辞的“对 偶”)等;“律”,就是音律,包括每句各字的平仄(声调高低)、某句的押 韵、用韵的要求等。

从格律上看,诗可以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

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近体 诗又称今体诗或律诗,包括绝句。

从字数上看,有四言诗,五言诗,六言诗, 七言诗。

四言诗和六言诗很少见。

古体诗是依照古代的诗体来写的,简单的说,凡是不依照近体诗的格律来 写,不受近体诗格律束缚的诗,都是古体诗(本书不论)。

近体诗大致分为三种:律诗,排律,绝句。

近体诗以律诗为代表,律诗的意思就是依照一定的格律来写成的诗。

律诗 的韵、平仄、对仗等,虽有许多讲究,但主要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⑴ 每首限定八句,五律共四十字,七律共五十六字; ⑵ 都押平声韵; ⑶ 每句的平仄都有规定; ⑷ 每首必须有对仗,对仗的位置也有规定。

有一种超过八句的律诗,称为长律。

长律一般是五言的,往往在题目上标 明韵数,如王维《河南严尹弟见宿弊庐访别人赋十韵》,就是一百字;白居易 《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就是一千字。

这种长律除了尾联(或首尾两联)以 外,一律用对仗,所以又叫排律。

绝句的字数比律诗少一半,在形式上就等于半首律诗,所以格律要求和律 诗一样。

(绝句实际上可以分为古绝和律绝两类。

本文只谈律绝)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miekuo.com/juzi/haoju/8402.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