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句子 > 好词好句

意思为再也没有的诗句

意思为再也没有的诗句



意思为再也没有的诗句

李白跟杜甫是同一时期的人吗

当然是,俩个人还认识。

他们在杜甫父亲杜闲的家里相识,两人不仅有诗歌的往来,而且共度过一段美好时光。

李白与杜甫相会是在李白因触怒权贵放归山林时。

杜甫在诗中描写当时的情形是:“余亦东蒙客,怜君如兄弟。

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

两人可谓一见如故。

李白当时已经是诗名远扬的大诗人了,而杜甫还默默无闻。

性格孤傲的李白和杜甫应是很投缘的。

后来两人各奔东西,但有诗互相寄赠。

杜甫的诗中充满了对李白的崇敬,而且对李诗风格评价甚恰。

如《春日忆李白》: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日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李白大杜甫11岁,他们常以诗相赠.他们的友谊纯净如水!《杜甫诗集》可以见到10来首,如:《赠李白》、《春日忆李白》《梦李白》、《天末怀李白》等等。

但李白写给杜甫的,找遍了《李白集》也只见到三首即《戏赠杜甫》、《沙丘城下寄杜甫》、《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就此也可以想见两个伟人曾经的关系。

李白与杜甫的友情,可能是中国文化史上除俞伯牙和钟子期之外最被推崇的了,但他们的交往,也是那么短暂。

相识已是太晚,作别又是匆忙,李白的送别诗是:“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从此再也没有见面。

多情的杜甫在这以后一直处于对李白的思念之中,不管流落何地都写出了刻骨铭心的诗句;李白应该也在思念吧,但他步履放达、交游广泛,杜甫的名字再也没有在他的诗中出现。

这里好像出现了一种巨大的不平衡,但天下的至情并不以平衡为条件。

即使李白不再思念,杜甫也作出了单方面的美好承担。

李白对他无所求,他对李白也无所求。

天宝十五载,李白参加了永王起兵与肃宗争夺皇位的行动,被唐中央王朝所疾视。

此时的李白是孤独而落魄的,但是,却有一个人,对李白的认识和崇敬并没有随着朝中的舆论而改变。

他写诗为李白抱不平、为其剖白辩护。

他说“处士祢衡后,诸生原宪贫。

稻梁求未足,薏苡谤何频

”意思是李白之下庐山从永王,乃是为生活所迫要讨碗饭吃,并非有什么野心;“苏武元还汉,黄公岂事秦

”,说的是如苏武欲归汉,夏黄公不事秦始皇一样,李白追随永王也并非是其心甘情愿的,乃至于愤怒地喊出了“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在众人对李白避之不及的情况下,此人却句句为李白开脱,真可谓用心良苦啊。

而这位与李白患难见真情的诗人,就是杜甫

杜甫对李白的信任,笔者认为,是他对李白的崇敬之情根深蒂固的体现。

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一种偶像情结.而如若要追溯这份情感,那要从李杜相识时说起了。

天宝三载(公元744年),杜甫和李白初识于洛阳。

当时,李白四十四岁,因不为权贵所容而被唐明皇赐金放还②[与后面的注释不符],而小他十一岁的杜甫则在十年前考进士不第后,就一直游历四方,正好这个时候游到了东都洛阳。

这或许就是所谓的“宿命”的相遇吧。

闻一多先生认为李杜的相遇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为激动人心的一刻,或许只有老子与孔子的相遇能与之相比,并把这次相遇比作“太阳和月亮的相碰”③[与后面的注释不符]。

那么李白和杜甫二人,谁是“太阳”

谁是“月亮”呢

从创作风格来看,李白是太阳,热情奔放;杜甫是月亮,内敛深沉。

从当时的影响力来看,李白依旧是“太阳”,诗名远播,光芒四射。

李白此时虽已丢掉了御用诗人的宝座,却仍然是钦定的桂冠诗人 ,“天下无人不识君”。

杜甫仍然是“月亮”,诗名未就,光华初露。

殊不知,这时的“月亮”,他日却放射出和太阳一样耀眼的光芒。

不过从两人当时的地位可推想出,李白的声名与才气使得杜甫对他的仰慕如长江流水,奔涌而出。

杜甫能与这位著名大诗人相遇相交,其受宠若惊的心情可想而知,所以也格外珍惜这一段友情,为他日后写下二十多首与李白有关的诗歌的埋下伏笔。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D%A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隋末其先人流寓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附近)。

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青莲乡,二十五岁起“辞亲远游”,仗剑出蜀。

天宝初供奉翰林,因遭权贵谗毁,仅一年余即离开长安。

安史之乱中,曾为永王璘幕僚,因璘败系浔阳狱,远谪夜郎,中途遇赦东还。

晚年投奔其族叔当涂令李阳冰,后卒于当涂,葬龙山。

唐元和十二年(817),宣歙池观察使范传正根据李白生前“志在青山”的遗愿,将其墓迁至青山。

有《李太白文集》三十卷行世。

%D%A杜甫(712—770),字子美,盛唐大诗人。

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

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

唐肃宗时,官左拾遗。

后入蜀,友人严武推荐他做剑南节度府参谋,加检校工部员外郎。

故后世又称他杜拾遗、杜工部。

%D%A杜甫和李白齐名,世称“李杜”。

他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

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

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批评和揭露。

他同情人民,甚至幻想着为解救人民的苦难甘愿做自我牺牲。

%D%A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

其经历和诗歌创作可以分为四期。

《论语先进》的文体特征是什么

先进篇第十一11.1 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后进于礼乐,君子也。

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译文】孔子说:“上学期(早先、原来)跟我学习知识(礼乐)的人,都是本质很好、却什么都不懂的朴野之人;现在你们再跟我学时,都是懂得一定知识的君子了。

但从我的角度来说,我更怀念上学期的你们。

”我的理解:本句为引语,也是论语下半部的开场白。

我在这儿用先后两个字把话题引到了上学期,后面接着就是对上学期各人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

同时,本句也将下部与上部进行了分离:论语的上部简单,下部复杂;上部一看差不多就懂,下部则需要一步步推理;上部一般人就能学,下部只有君子能学……野人就是未启蒙的人。

启蒙后不求上进的是小人,求上进的是君子。

“从于先进”就是说:所有下半部的推理,都是根据上半部而来……11.2 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

”【注释】陈、蔡:均为国名。

不及门:门,这里指受教的场所。

不及门,是说不在跟前受教。

【译文】孔子说:“曾跟随我从陈国到蔡地去的学生,现在都不在我身边受教了。

”我的理解:本句是对本学期逃学学生的怀念:(上学期)听我讲课的学生,有很多没有来继续学习。

11.3 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

言语:宰我、子贡。

政事:冉有、季路。

文学:子游、子夏。

【译文】德行好的有: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

善于辞令的有:宰我、子贡。

擅长政事的有:冉有、季路。

通晓文献知识的有:子游、子夏。

我的理解:本句是对上学期的优秀学生进行表扬,这是整体表扬。

11.4 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

”【译文】孔子说:“颜回对我来说、不仅仅是帮助了,我上的课,他没有什么不能讲的。

他呀、甚至能和我一样、当老师了。

”我的理解:本句是对颜回的单独表扬。

【原文】11.5 子曰:“孝哉闵子骞

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 【译文】孔子说:“闵子骞真是孝顺呀

人们对于他的父母兄弟称赞他的话,没有什么异议。

”也可译为:孔子说:“孝、闵子骞做的很好,他对他的父母和兄弟都很好,人家说不出什么坏话来。

”我的理解:本句是对闵子骞的单独表扬。

11.6 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

【注释】白圭:白圭指《诗经·大雅·抑之》的诗句:“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兰之玷,不可为也”意思是白玉上的污点还可以磨掉,我们言论中有毛病,就无法挽回了。

这是告诫人们要谨慎自己的言语。

【译文】 南容反复诵读“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不玷,不可为也。

”的诗句。

孔子把侄女嫁给了他。

我的理解:本句是对南容的单独表扬。

11.7 季康子问:“弟子孰为好学

”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译文】季康子问孔子:“你的学生中谁是好学的

”孔子回答说:“有一个叫颜回的学生很好学,不幸短命死了。

现在再也没有像他那样的了。

” 我的理解:以上七段(1-7):1是承启,2-7是总结。

在总结上学期得失的同时,也为本学期各位同学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11.8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

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

鲤也死,有棺而无椁。

吾不徒行以为之椁。

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

”【译文】颜渊死了,(他的父亲)颜路请求孔子卖掉车子,给颜渊买个椁。

孔子说:“(虽然颜渊和鲤)一个有才一个无才,但各自都是自己的儿子。

孔鲤死的时候,也是有棺无椁。

我没有卖掉自己的车子(步行)给他买椁。

因为我还跟随在大夫之后,是不可以步行的。

”我的理解:徒行可能有两个意思,一个是步行(没车了);一个是改变(过往的)做法。

11.9 颜渊死,子曰:“噫

天丧予

天丧予

”【译文】颜渊死了,孔子说:“唉

是老天爷真要我的命呀

是老天爷真要我的命呀

” 我的理解:这句话显示了孔子情感上的悲伤。

11.10 颜渊死,子哭之恸。

从者曰:“子恸矣。

”曰:“有恸乎

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译文】颜渊死了,孔子哭得极其悲痛。

跟随孔子的人说:“您悲痛过度了

”孔子说:“是太悲伤过度了吗

我不为这个人悲伤过度,又为谁呢

” 我的理解:这句话说明:对于悲伤过度,不同人有不同的理解。

从者认为:孔子悲痛过度了;孔子则认为:我的这种悲伤很正常、没有过度。

11.11 颜渊死,门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

”门人厚葬之。

子曰:“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

非我也,夫二三子也。

”【译文】颜渊死了,孔子的学生们想要隆重地安葬他。

孔子说:“不能这样做。

”学生们仍然隆重地安葬了他。

孔子说:“颜回把我当父亲一样看待,我却不能把他当亲生儿子一样看待。

这不是我的过错,是那几个家伙干的呀。

”我的理解:现在,让我们来分析一下(8-11)四段,这四段说的是一个事,那就是颜渊(颜回)的丧。

首先说下“椁”, “椁”是什么呢

是外棺,是棺外面套着的一层棺,这样一来就是双层棺。

这种棺(棺加椁),好像不是一般人能用得起的。

“颜路请车”也说明了这一点,从《乡党篇第十》23段“朋友之馈,虽车马”来看,车应算是贵重的东西了。

用车才能换“椁”,可想而知“椁”的价格。

颜回死了,孔子很悲伤。

但即使这样,颜路请车,孔子仍然拒绝了他的要求,为什么呢

让我们仔细来分析一下:在《八佾》4段,孔子说“丧,与其易也,宁戚。

”这里的易不是指“简易”,而是指“变动”,它既包括厚葬,也包括“丧事从简”。

也就是说“对于丧事,与其改变(过往的做法),还不如拥有一颗悲伤的心

“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

”孔子拿自己的儿子说事,为什么

因为颜路在丧期、很悲伤。

孔子不说颜回,就是为避免触及颜路心中的痛。

“鲤也死,有棺而无椁。

”按当时的规定,鲤该不该有椁

我想是不该有的,因为孔子守礼,他不可能丧事从简、把该有的椁简掉,就算简掉、也不会在这儿烧包。

“吾不徒行以为之椁。

”不徒行是指不步行

错,在《乡党》20段 “君命召,不俟驾行矣。

”不俟驾的行肯定是步行,也就是说,孔子不可能“不徒行”。

所以,这里的“不徒行”是一种委婉的说法,意思是“不改变风俗”。

“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

”这话说的更明显:像我这样“从大夫之后”、有官在身的人,儿子死了都不该用“椁”,你的儿子也不该用“椁”

我“不改变风俗”、你最好也“不改变风俗”。

如果把说直了,那就是“颜回不该(配)用椁”。

门人厚葬。

孔子说:“予不得视犹子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对待颜渊,不能像对待自己亲生的儿子那样,照礼安葬。

他的学生隆重地埋葬了颜渊,孔子说,这不是自己的过错,而是他们做的。

这仍是表明孔子遵从礼的原则,即使是在厚葬颜渊的问题上,仍是如此。

以“颜渊的丧”来说:孔子的本心是反对厚葬的,但他没有反对颜路、只是不支持。

但反对“门人支持颜路厚葬”,所以批评他的门人让“予不得视犹子也”。

请大家想一下,对于丧事,我们该怎么办

提示:1、自家的丧事,一定要尊礼而行,千万不要厚葬。

当然,也不用为求俭省、而违礼薄葬。

在我印象中,胡适好像写过一篇关于葬母的文章(没搜到),讲的是胡适回家给母亲为丧事,把老家的丧礼改了一部分、删了一部分。

胡适做的好:因为他改的只是表面的礼的繁琐,却增加了人们对死者的哀思。

2、别人家的丧事,那是别人的悲哀、别人家的事,我们犯不着反对他们厚葬,但不能加以支持。

再问一下,我们为什么要发丧

为什么要葬

人死后是不是会变成鬼,我们不知道,但我相信:人、即使已经死了,也该有自己的尊严。

——我们的葬,就是为了保证死者的尊严。

不过,尊严和面子是两回事。

“鲤有棺”保证鲤的尊严;“回用椁”就是要面子。

尊严和面子的区别在于:如果你想保证自己的尊严、通常就要保证别人的尊严;如果你想让自己有面子、通常就会让别人没面子。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要的是尊严、而不是面子。

所以,在颜渊的丧事里,颜路和门人做的都不对:颜渊用椁、让孔鲤没面子;门人厚葬、让孔子没面子。

【原文】11.12 季路问事鬼神。

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曰:“敢问死。

”曰:“未知生,焉知死

”【译文】季路问怎样去事奉鬼神。

孔子说:“没能事奉好人,怎么能事奉鬼呢

”季路说:“请问死是怎么回事

”(孔子回答)说:“还不知道活着的道理,怎么能知道死呢

” 我的理解(12):现在,让我们回头,从总体的角度谈谈《论语》。

《论语》上半部,一五两章(是谈)修身、二六齐家、三七规则、四八信仰,九十两章呢

分别是内和外。

到了这一章,我们应该讲什么

对了,讲的还是修身

再问一下,什么是修身

和齐家的关系是什么

在《雍也》17段“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里,我解释了“文质彬彬”和“君子”的关系:“文质彬彬”是“君子”的前提、修身是齐家的前提。

也在那儿,我用“谦谦君子、温润如玉”解释了什么是修身。

修身是做事、齐家也是做事,修身和齐家的区别在于:修身是自己在做事、做自己的事或帮人做事;齐家是让别人做事,让别人帮自己做事。

于孔子来说,“颜渊死”是修身;“鲤也死”是齐家。

“颜渊死”是帮颜路葬颜渊;“鲤也死”是找人帮忙葬孔鲤。

问题是:我们该怎样修身

是背《论语》

是打坐练气功

是烧香敬菩萨(鬼神)

还是学王阳明七日格竹

“学而时习之”告诉我们,怎么做都可以。

但是,当你照着学、照着做时,必须能产生实实在在的效果。

所以,当“季路问事鬼神”时。

孔子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

“事鬼神”的特点是什么

就是回报的不确定性。

“事鬼神”能成正果,但这正果不是自己修来的,而是“鬼神”带来的。

它带不带来正果、带来什么样的正果,并不由你决定。

论语是渐修之法,讲究的是“跑步前进”。

如果是原地踏步,然后有大巴过来,载你到你想要的地方,那就是顿悟,与论语无关了。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论语更在这句话中告诉我们:即使“顿悟”,我们也要先自己前进。

如果自己不修身、不渐进、不前进,连“鬼神”也不会要你的。

“未知生,焉知死

”则告诉我们,我们的修身过程是个积累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方法是“用已知、求未知”,现在我们活着,就要先解决活着的问题(也就是修身的问题),等这个问题解决好,再来谈死。

《八佾第三》讲规则、《里仁第四》谈信仰。

当你站在规则之上、当你走在信仰之中、当你明白活着是怎么一回事时,你才有资格去讨论“死”。

11.13 闵子侍侧,訚訚如也;子路,行行如也;冉有、子贡,侃侃如也。

子乐。

“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译文】陪侍孔子:闵子骞不多说话、言必有中;子路动作很快、雷厉风行;冉有、子贡则善于谈吐、象侃大山一样涛涛不绝。

孔子对他们都非常欣赏。

但孔子又说:“像仲由这样的人,是不可能寿终正寝的”。

我的理解(13):“侍侧”就是上一段(12)“事人”的一种方式。

闵子等人的性格不同(见本章3段),其事人的方式也就不同,但结果是一样的“子乐”。

本段再次强调了修身方式的多样性。

在这里,我的翻译是望文生义:訚字门内有言,说明嘴上有个把门的;行字我正常翻译为做事;侃通侃大山。

“不得其死然。

”有人把他解释为“不得好死”,我不知道这个“好”字是由哪个字翻译出来的。

不过、通常意义上的“不得好死”也并不注重这个“好”字。

例如有人把“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刘胡兰也定性为“不是好死”。

不同的人,对于死亡方式的选择也会不同:通常人喜欢寿终正寝,但对于某些勇敢的人来说,他们则追求剧烈的燃烧、最不可接受“寿终正寝”。

“殷有三仁”之“比干谏而死”就是如此。

“未知生,焉知死

”,上面几个人,通过各自的方式,都能知道“生”。

子路的方式,通常会 “不得好死”;但子路们通常也不会追求“好死”。

再说个笑话:有人问冲浪手:“你爸爸怎么死的

”“海里淹死的。

”“你爷爷怎么死的

”“海里淹死的。

” “哪你为什么还冲浪

”。

冲浪手的回答是反问:“你爸爸死在哪里

”“死在家里。

”“你爷爷死在哪里

”“死在家里。

”“那你是不是不回家了

”比知生知死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有择生择死的权力。

生时:我们可以訚、先说再做;可以行、不说就做;可以侃、光说不做。

死时:我们可以“好死”,也可以“死的光荣”。

在前言里,我说过“真正的学习不应该是个痛苦的过程,而更应该是个享受的过程。

”在这里,我更要说:“真正的修身也不应该是个痛苦的过程,而更应该是个享受的过程。

”生命本身就该是个美好的、享受的过程,当你们明白这一点时,才有资格讨论“死”。

11.14 鲁人为长府。

闵子骞曰:“仍旧贯,如之何

何必改作

”子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译文】鲁国翻修长府的国库。

闵子骞道:“照老样子下去,怎么样

何必改建呢

”孔子道:“这个人平日不大开口,一开口就说到要害上。

”11.15 子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

”门人不敬子路。

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译文】孔子说:“仲由的瑟(弹的不好),怎能算上是我的学生

”孔子的学生们因此都不尊敬子路。

孔子便说:“仲由嘛,已经达到升堂的程度了,只是还没有入室罢了。

”11.16 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

”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

”曰:“然则师愈与

”子曰:“过犹不及。

”【译文】子贡问孔子:“子张和子夏二人谁更好一些呢

”孔子回答说:“子张过分,子夏不足。

”子贡说:“那么是子张好一些吗

”孔子说:“过分和不足是一样的。

” 我的理解:以上五段(12-16),12段谈“生”和“事人”的重要性;13段谈以个性事人;14段以礼事人;15以乐事人;16则指出“过犹不及。

”人生在世、不可能不事人,没有哪个生下来就不在任何人的手下;我们也不可能是通才、样样通,所以我们应该努力发挥自己的长处;通常我们要事人以礼——也就是要用过去的规则事人;但当发现有需要改进时,则要引导人们加以改进——事人以乐;而在改进时则要注意“过犹不及。

”再以8-11段的例子来说:颜回死,该由颜路办丧事,这是礼;孔子帮忙、“丧事不敢不勉”,这也是礼;颜路请车为之椁,这是违礼;孔子以孔鲤为例,劝他别用,这就是榜样、算是“乐”了。

孔子哭、是礼;哭之恸、是违礼;从者劝、是乐(别人都哭两声,你也按照规矩、哭两声好了,别多哭);子不听劝、是以情抗(格)礼。

门人欲厚葬、违礼;子曰不可、是要人尊礼;门人厚葬、未尊礼;“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说明孔子不及;“非我也,夫二三子也”、说明不及的原因。

例子简单,这里面的礼却不简单:尊礼、违礼、劝人以礼、格礼(研究、讨论、争论礼)。

最后,说下“矫枉过正”和“过犹不及”:通常来说,前者用在“为政”上、用在自己的事上,用现在的过分纠正以往的不足;后者用在“学而”里、用在别人的事上,事情做了就行了,宁愿不做、也不做的过分。

孔子就是如此,对于“颜渊的丧”,他劝了,劝不成也就算了。

为什么

《里仁》26说的好,“事君数,斯辱矣。

朋友数,斯疏矣。

”11.17 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

子曰:“非吾徒也。

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译文】季氏比周朝的公侯还要富有,而冉求还帮他搜刮来增加他的钱财。

孔子说:“他不是我的学生了,你们可以大张旗鼓地去攻击他吧

”11.18 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译文】高柴愚直,曾参迟钝,颛孙师偏激,仲由鲁莽。

11.19 子曰:“回也其庶乎,屡空。

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

”【译文】孔子说:“颜回的学问道德接近于完善了吧,可是他常常贫困。

子贡不听我话(不当老师)、非要去做买卖,他屡猜屡中、挣了很多钱。

” 我的理解:以上三段(17-19)则说明修身各有缺点,也是对16段“过犹不及”的例证:冉求擅长政事,但附益季氏就有点过份了;高柴、曾参、颛孙师、仲由也各有缺陷;就连颜回、也有贫困这个缺点,子贡倒是有钱、却是不听孔子话(不去当老师)的结果。

从上面看来,人们个性的缺点不可避免。

11.20 子张问善人之道,子曰:“不践迹,亦不入于室。

”【译文】子张问做善人的方法。

孔子说:“善人,他们并不沿着前人的脚印去走(也就是说没有固定的方法),也不把自己归入善人的范围(认为自己就是善人)。

”11.21 子曰:“论笃是与,君子者乎

色庄者乎

”【译文】孔子说:“论笃(笃实诚恳)的话,是君子笃

还是表面庄重的人更笃

”11.22子路问:“闻斯行诸

”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

”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赤也惑,敢问。

”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译文】子路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

”孔子说:“有父兄在,怎么能听到就行动起来呢

”冉有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

”孔子说:“听到了就行动起来。

”公西华说:“仲由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

’你回答说‘有父兄健在’,冉求问‘听到了就行动起来吗

’你回答‘听到了就行动起来’。

我被弄糊涂了,敢再问个明白。

”孔子说:“冉求总是退缩,所以我鼓励他;仲由好勇过人,所以我约束他。

” 我的理解(20-22):善人,可译为好人。

我们为什么修身

就是为了让自己能做个好人。

怎样才能做个好人

有没有一个现成的方法

子张问善人之道,就是问这个问题。

孔子的回答是:没有——没有现成方法。

一个好人,他并不是踩着过去某个好人的脚印前进;同时,一个好人,也不会自己把自己归为好人之列。

“不入于室”这句话,让我想起一副对联“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这对联有种“万法唯心”的意味,可能是“不入于室”的终极版。

为什么“不践迹”

因为情况是不停变化的。

我们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就是想“践迹”,也践不了。

孔子举例:如果把“笃”称为善人之道的话,那君子和伪君子谁个更“笃”

——在这里,我个人建议,大家最好把“笃”作为“善人之道”的重要指标,其理由我就不说了。

再举个例子,同一件事,对子路和冉有就截然不同。

为什么

因为他们的性格不同,“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11.23 子畏于匡,颜渊后。

子曰:“吾以女为死矣。

”曰:“子在,回何敢死

”【译文】孔子在匡地受到当地人围困,颜渊最后才逃出来。

孔子说:“我以为你已经死了呢。

”颜渊说:“夫子还活着,我怎么敢死呢

” 我的理解(23):活着不易,但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要更勇敢地活。

11.24季子然问:“仲由、冉求可谓大臣与

”子曰:“吾以子为异之问,曾由与求之间。

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

今由与求也,可谓具臣矣。

”曰:“然则从之者与

”子曰:“弑父与君,亦不从也。

”【译文】季子然问:“仲由和冉求可以算是大臣吗

孔子说:“我以为你是问别人,原来是问由和求呀。

所谓大臣是能够用“道”的要求来事奉君主,如果这样不行,他宁肯辞职不干。

现在由和求这两个人,只能算是充数的臣子罢了。

”季子然说:“那么他们会一切都跟着季氏干吗

”孔子说:“杀父亲、杀君主的事,他们也不会跟着干的。

” 我的理解(24):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活底线。

11.25子路使子羔为费宰。

子曰:“贼夫人之子。

”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

”子曰:“是故恶夫佞者。

”【译文】子路让子羔去作费地的长官。

孔子说:“这简直是害人子弟。

”子路说:“那个地方有老百姓,有社稷,治理百姓和祭祀神灵都是学习,难道一定要读书才算学习吗

”孔子说:“这纯粹是用花言巧语来狡辩,我最讨厌这个了。

” 我的理解(25):如果只是混日子的话,活着不难,但这与修身无关。

——人活着不能没有目的。

11.26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居则曰:‘不吾知也

’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

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

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

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

”“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唯赤则非邦也与

”“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

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译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四个人陪孔子坐着。

孔子说:“我年龄比你们大一些,不要因为我年长而不敢说。

你们平时总说:‘没有人了解我呀

’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你们要怎样去做呢

”子路迅速回答:“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中间,常常受到别的国家侵犯,加上国内又闹饥荒,让我去治理,只要三年,就可以使人们勇敢善战,而且懂得礼仪。

”孔子听了,哂然一笑。

孔子又问:“冉求,你怎么样呢

”冉求答道:国土有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见方的国家,让我去治理,三年以后,就可以使百姓饱暖。

至于这个国家的礼乐教化,就要等君子来施行了。

”孔子又问:“公西赤,你怎么样

”公西赤答道:“我不敢说能做到,而是愿意学习。

在宗庙祭祀的活动中,或者在同别国的盟会中,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赞礼人。

”孔子又问:“曾点,你怎么样呢

”这时曾点弹瑟的声音逐渐放慢,接着“铿”的一声,离开瑟站起来,回答说:“我想的和他们三位说的不一样。

”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

也就是各人讲自己的志向而已。

”曾皙说:“暮春三月,已经穿上了春天的衣服,我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去沂河里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着歌走回来。

”孔子长叹一声说:“我是赞成曾皙的想法的。

”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个人的都出去了,曾皙后走。

他问孔子说:“他们三人的话怎么样

”孔子说:“也就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

”曾皙说:“夫子为什么要笑仲由呢

”孔子说:“治理国家要讲礼让,可是他说话一点也不谦让,所以我笑他。

”曾皙又问:“那么是不是冉求讲的不是治理国家呢

”孔子说:“哪里见得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见方的地方就不是国家呢

”曾皙又问:”公西赤讲的不是治理国家吗

”孔子说:“宗庙祭祀和诸侯会盟,这不是诸侯的事又是什么

赤却认为这只是一个小相,那在他眼中、什么能称做大相

” 我的理解(26):这段比较著名,我也用不着展开表述。

但我估计许多人都没注意到细节,让我为大家分析一下:1、“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在这里面,所有的事情都是子路亲力亲为,大家想想:这是不是第二章的《为政》

2、冉求“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找个人来帮忙管理,符不符合《八佾》的开头

3、公西华“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时,岂不是天下一片太平

所以,这三个人、三种理想,分别是“齐家、治国、平天下”。

修身是为了齐家、齐家是为了治国、治国是为了平天下,可平天下又是为了什么

这个问题,我在《八佾》中提出,却并没有在《里仁》中回答。

在这里,曾皙为我们作了回答:所有的一切、都只是为了修身,为了让我们过上我们所追求的生活。

再说一下“夫子哂之”,在孔子眼中,前面三人的想法都是有缺陷的:为政以简——子路做事,是越做事越多,与《雍也》开头南辕北辙;论语讲究“小国寡民”,冉有、公西赤却嫌国小,与《八佾》最后相差甚远。

最后总结:1、开学致词;2-7、总结表扬;8-11、丧的礼;12-16、知生知死、事人事鬼;17-19、人性的缺点;20-22、善道难求;23-25、正反之辨;26、回到原点——修身为了什么

为修身。

王夫之《姜斋诗话》翻译

姜斋诗话》(选录) “读《诗经》可发人们的志意,可以考察社会政治和人心的得失,可以团,可以抒发怨愤不平。

”(这几句话可以说)把诗的意义说尽了。

辨别汉、魏、唐、宋的诗的雅还是俗、是得还是失,就是以这几句话为准,读《诗经》三百篇的人必然会有此体会

(夫子所说得)“可以”云云,是随“以”(按,指读的《诗经》中的诗)而“可”(按,指产生的“兴、观、群、怨”)的。

(《诗经》中的)可以触发人们的感情志意的地方,必然可以考察社会政治和人心的得失,这种“兴”会寄意深远;可以考察社会政治和人心的得失的地方,必然可以触发人们的感情志意,这种“观”就洞察明晰。

代表可以团结的人抒发怨愤不平,这种怨愤不平越加不会忘记;因抒发怨愤不平而被团结起来,这种团结越加诚挚。

超出于(各自孤立的)“兴、观、群、怨”的四种情感之外,就会产生(不各自孤立而互有联系的)新的“兴、观、群、怨”的四种情感;在“兴、观、群、怨”的四种情感之间遨游徜徉,(看到它们互相可以转化)情感就不会滞涩。

作诗的人运用他的一种思想感情(作诗),读者却各以自己的情感(经历),而(从诗中)获得各自的感受。

所以《关雎》(并非仅是颂美或讽刺)可以说是“兴”(按,此即王夫之所谓“兴而可观”之例);(所以齐、鲁、韩三家诗)以《关雎》为讽刺周康王晚朝的诗,使之成为(统治者的)借鉴。

(《诗经?大雅?抑》)“訏谟定命,远猷唇告”,可以说是“观”;谢安欣赏这几句(谓此偏有雅人深致),激发了他的高远之心(按,“观”却可以激发人的意志,是“观而可兴”之例)。

人之思想感情遨游不定,没有涯际,诗歌能以自己抒发的情性与读者的情感谐合,这才是诗的可贵之处。

因此,颜延年不如谢康乐(因为他的诗与读者情感谐合比不上谢灵运),而宋诗唐诗也因此有升降高下的变化。

谢枋得、虞集他们说诗,拘泥守旧,画地为牢,追根究底,自谓解人,哪里知道(我上面所说的)这些(道理)呢

(卷一《诗绎》)提示:这一节里,王船山认为“兴、观、群、怨”四者不是各自孤立,而是互有联系、互相转化的,这是他论诗的特点和要点之一。

读诗不要拘泥和割裂诗意。

作者之意虽然无,读者之意却可以有,强调读者阅读中的主观能动作用,这无疑是正确而通达的观点。

“兴”在有意和无意之中(不必着意经营),“比”也容不得雕琢刻画。

最与情有关系的是景,(景)自然与情互相感发。

情和景虽然一个在心里、一个是外物,但景感人而生情,情被感动而产生出带有感情的景,情感哀乐的感触,景色荣枯的触目,互相融汇。

天生的情感和自然的景物时或可哀时或可乐,无穷地运用它,(就会)变化流动而不滞涩;思想贫乏而窒碍的人不会知道其中的道理。

杜甫的(《登岳阳楼》诗)“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乍读时好像气势雄豪,然而正好与“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互相融汇谐浃(就会带有一种忧愁的情绪)。

故而应当知道《诗经》中的“倬彼云汉”这句诗,既可以歌颂广育人才的周文王,增益他的光辉形象;又可以忧念旱灾的严重,加重旱情炽热的感觉,(从中可以领会)字句不可专主一意,而是可以在各种不同场合都能用得很合适。

唐末人不懂这个道理,为“玉合(盒)底盖”的胶柱鼓瑟之说,孟郊、温庭筠诗把情和景分离开来。

但天生之情和自然之景能用抓阄来划分的吗

(同上)提示:这则是要说明情和景要互相融合,而且互可变化流动,作诗不可预先规划词句,为“玉合(盒)底盖之说”。

六朝之后就有人编辑类书分类比次用词置字、排比旧典故事,为“玉合(盒)底盖之说”,使作诗者胶柱鼓瑟、画地为牢。

王夫之对此深恶痛绝,故在其论诗著作中屡加批评痛斥。

无论诗歌和长篇文章,都是要以思想意思为主。

思想意思是(诗文的)主帅,没有主帅的兵,叫做乌合之众。

李白、杜甫之所以称为大家的原因,是(他们的)没有思想意思的诗,十分里没有一、二分。

(描写)烟岚、云霞、泉水、石头,花草、飞鸟、苔藓、林木,华美的铺榻、锦绣的帷帐,有寓意就是好诗。

像齐、梁时代的诗(只会)用华美的诗句,宋朝人(只会)用前人现成的字句组合成诗,宋朝人论诗,字字要求有出处,役使自己的心,向它们中间去摘取索求,而不顾及自己的感情是从哪里发出的,这就叫做小家子路数,总是只能在一个圈圈里寻求(作诗的)方法了。

(卷二《夕堂永日绪论内编》)提示:这是说明诗文应以意为主。

所谓“意”就是作者做诗作文时所赋予诗文的思想内容。

认为李、杜的诗大多能做到“以意为主”,批评了齐梁诗和宋诗,或是专意于辞藻的华美,或是专注于锻炼字句,缺少作者的真情实感,未做到“以意为主”。

(贾岛诗《题李凝幽居》)“僧敲月下门”(的到底用“推”字还是用“敲”字),只是别人凭空妄想,无端揣摩,就像替他人说梦,即使形容得特别相似,又何尝(与那人事实上的梦境)有一丝一毫的关系

知道这样的人,因为作者沉吟着“推”、“敲”二字,就替他作揣想(替他确定用哪个字)。

如果触目眼前之景而内心有所感发,那么或者是“推”,或者是“敲”,(实际情形)二者必居其一,(作者身临其境)因景感人而生情,因情被感动而产生出带有感情的景,这样(写出的诗)就会自然生动,灵动美妙,何必有劳别人揣摩议论呢

(王维《使至塞上》诗)“长河落日圆”,(在作者心里)起初并无一定之景;(他的《终南山》诗)“隔水问樵夫”,也不是(作者在心里)预先想好了的(只是触目即景而已):这就是禅家所谓的“现量”(的境界)啊

(同上)提示:明朝一些学者诗人有妄替别人改诗的恶习,这段文字正是借贾岛、韩愈“推”、“敲”的故事批评这种风气。

作者强调作诗要“即景会心”,根据作诗时的实际情景置辞造句,替别人揣想,妄议妄改,只能是替人说梦。

在这段文字的结束处,王夫之提出了诗歌创作中的“现量”说这一新的理论,以禅喻诗,其大意是说,作诗时应即景会心,闻言得意,不劳思索比度,便能领略其情味的艺术表现。

情和景名义上是两个事物,而实则不可分离。

对作诗能出神入化的诗人,诗中的情和景融汇谐浃,妙合无垠。

巧于作诗的的人则情中有景,景中有情。

景中有情的,如(李白《子夜吴哥》)“长安一片月”,自然(在长安月夜之景中)有一种(女子)独自栖息,思念远征夫君的情怀。

(杜甫《喜达行在所》)“影静千宫里”,自然有(诗人长期流离后)终于到达天子所在之地的欢喜之情。

情中有景的,特别难以曲折地表达,如(杜甫《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诗成珠玉在挥毫”,写出了诗人才子纵情挥毫,驰骋笔墨的自我欣赏的欣喜之景。

大凡此类诗句,有欣赏智慧的读者可以体会它们;如果不是这样的读者,也就糊里糊涂随便看过,只当作平常的话头了。

(同上)提示:这段论述情和景的关系:在王夫之看来,最好的是情景“妙合无垠”,结合的天衣无缝,无法划分;其二是“景中情”,在写景中蕴涵有情;其三是“情中景”,在抒情过程中让读者看到诗中带有感情的形象。

总之,写景定为生情,写情必寓于景,这就是他所说的“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的意思。

近体诗的中间二联,一联是情一联是景,(这只不过是)一种作法而已。

(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萍”,(李憕《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云飞北阙轻阴散,雨歇南山积翠来。

御柳已争梅信发,林花不待晓风开”,都是景语,哪里有情语

至于说四句都是情语,而没有景语的,更是数不胜数。

这能够说不也是一种作诗之法吗

景与情融合谐浃,情因景而生,从来不能分离,随诗人意之所之(自然生成)而已。

把情与景断然分成两截,那就情不能因景而感发,而景也不是含情的那个景。

况且如(沈佺期《古意》)“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二句,以一情一景作对仗;(李颀《题璇公山池》)“片石孤云窥色相(清池皓月照禅心。

指挥如意天花落,坐卧闲房春草深)”四句,句句都有情有景:更从何处分成情、景两截呢

浅陋的人标示浅陋的作诗格式,竟说(杜甫《登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四句,上二句是景,下二句是情,是律诗的宪章典范,真是不顾及杜甫会在九原(疑指九泉)大笑。

愚蠢之病已是不可救愈了,谁能治好他们呢

(同上)提示:这段举例驳斥把情景加以割裂的“浅人陋格”,指出所谓“一情一景”只是一种作诗之法,不是都应该依从的通例。

对情和景的处理可以有各种方法,但都应做到“景以情合,情以景生,初不相离,唯意所适”。

作诗建立门庭宗派的必然会堆砌辞藻典故,不堆砌辞藻典故就不能建立门庭宗派。

由于心灵是各人自有的,不能互相借换,不能(就如何使用心灵)开出方便的入门方法,让浅陋的人任意地支使借用。

人们讥笑西昆体堆砌熟语典故为“獭祭鱼”,苏辙、黄庭坚也是堆砌熟语典故的“獭”。

不过“西昆体”所堆砌的是如“肥油江豚”似的浮丽熟烂的辞藻典故,苏、黄等人所堆砌的是如“吹沙跳浪之鲿鲨”似的生涩稀僻的辞藻典故:(他们)除了书本上的典实故事就再也不会作诗了。

像刘炳(字彦昺)(《早春呈吴待制》)诗:“山围晓气蟠龙虎,台枕东风忆凤凰。

”贝琼(字廷琚,一字廷臣)(《寄内弟陆熙之》)诗:“我别语儿溪上宅,月当二十四回新。

如何万国尚戎马,只恐四邻无故人。

”(虽然用古人典故和成语,但与西昆体和苏、黄不同,仍然能委曲巧妙地描写自己的心灵感情)用不用典故,总之要能委曲详尽地描写人的心灵,发动人的“兴、观、群、怨”的感触,这就使浅陋的人无法支使借用。

唯其不可(让浅陋的人)支使借用,所以没有人(因用描写人的心灵的方法进行创作来)建立门庭宗派;(用描写人的心灵的方法进行创作)就能振兴四百年来诗歌创作的衰退景象。

提示:这段文字主张作诗要直寻自然,反对生硬地套用前人的成语和典故。

生硬地堆砌前人的成语和典故,会形成一种僵化的“方便法门”的作诗套路,这就给建立门庭宗派者以可乘之机。

但是王夫之也并不反对能巧妙地抒发诗人自我性灵的使用成语典故,他举了刘炳、贝琼的诗句为例,认为二人的诗都用了前人的典故或者成语,但却能“曲写心灵,动人兴、观、群、怨”,所以仍然是好诗,与西昆派的“肥油江豚”式的用典和苏辙、黄庭坚的“吹沙跳浪之鲿鲨”式的用典故成语不同。

在王夫之看来,用典、不用典不是褒贬的界线,一切以与作者的感情有关、无关为分界标准。

《古诗评选》(选录)译文诗有叙事的、对话的,与写史书相比,尤其觉得不容易。

写史的才能固然要櫽括事实,使其生动增色,但是(写史)从事实着笔自然比较容易。

诗歌创作则要面对眼前的事, 即刻产生抒情的愿望,立即用语言描绘出事物形状,如果一用写史(櫽括事实)的方法,则事实对诗人的感发就不能体现在诗的语言和韵律之中了,(如此)诗歌创作的道路就不存在了,这就是《上山采蘼芜》一诗之所以妙夺天工的原因啊

杜甫仿效它作《石壕吏》,也接近酷似了,而每在刻画之处也描写逼真,但终觉其描写超过了史,于诗却嫌不足。

论者用“诗史”称誉杜甫,就好像见了骆驼就恨马背不够肿大,这真是可怜悯的啊

(《古诗评选》卷四《上山采蘼芜》评语)提示:此则论史与诗的区别,一重在櫽括事实,一重在“即事生情,即景绘状”,实即一重在事,一重在情。

对于杜甫《石壕吏》与《上山采蘼芜》的比较,认为前者“于史有余,于诗不足”,就是说,《石壕吏》过分重于对事实的刻画了。

因此,对于论者以“诗史”称誉杜甫,王夫之是不以为然的了。

谢(灵运)诗,有的(看似)内容极容易明晓的,而引发的联想却无穷无尽;有的(看似)寓意极不容易寻绎的,而(实则寻绎的)路径却很明显,只不过是不懂谢诗的人,不能明察其中的奥秘罢了。

谢诗言情的则(读者)可以在诗的来往动静之中、飘渺有无之间获取诗人的心声,并把握鲜明的形象;写景的则在(作者)精心刻画之中显现景物固有的形貌,真实可信。

而且情不是矫饰之情,都是通过景表现出来的,景也不是死景,景中总是含情。

谢诗的神理流动在情与景之间,天地间的一切都在诗人的观察之中,(谢诗蕴涵的境界)可以大到无限之大小到无限之小,(诗人)落笔之先、构思之始,存在着一种难以言说的精神活动。

岂只是如沈约所说的“兴会标举”呢

(《古诗评选》卷五谢灵运《登戍石鼓山诗》评语)提示:此则论谢灵运诗有情景交融之妙,但说得过于玄妙。

就事实言,谢诗语言已渐趋华丽,刻画也过于精细,真正如“池塘生春草”那样的情景交融的“出水芙蓉”的作品也不是很多的。

以议论入诗,自然会适得其反。

因为诗的主旨要含蓄蕴藉,借以产生议论的道理,所以解说诗的人可以从诗中得到兴观群怨的不同感受。

如果(诗人)先就在诗中发议论,那话还未说完,诗意就已经穷尽了。

诗本身意已经穷尽,还要想感发读者之心,必然是不能胜任的。

(这就好比)以鼓击鼓,鼓不会响,用鼓槌击鼓槌,也只会发出枯木相击之声罢了。

唐宋人诗,爱浅显短小,但反而可以有足资标示解说的地方,其下流却也有如胡曾《咏史》一派的,真可以做乡下私塾的先生教孩童的课本材料,这足可以知道以议论入诗就不会有诗,这句话是正确的了。

提示:此则主张“诗立风旨,以生议论”,即道理要蕴涵在诗的形象的描写之中,反对以议论入诗。

( 韩传达)

李白和杜甫见过面吗

一、李白和杜甫见过面。

不至一次,他们一生中见过面。

二、解读:1、唐玄宗天宝三年(744)夏李白到了东都洛阳。

在这里,他遇到了当时正蹭蹬不遇的杜甫。

于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两位诗人终于见面了。

这是他们的“第一次”。

此时,李白已名扬全国,人人赞誉;而杜甫风华正茂,却困守洛城。

李白比杜甫年长11岁,但“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他,并没有以自己的才名在杜甫面前倨傲;而“性豪业嗜酒”、“结交皆老苍”的杜甫,也没有在李白面前一味低头称颂。

两人一见如故,以平等的身份,建立了深厚的友情,亲如兄弟。

在洛阳时,他们约好下次在梁宋(今开封和商丘一带)会面,访道求仙。

2、同年秋,两人如约到了梁宋。

这是他们的第二次见面。

两人在此抒怀遣兴,借古评今。

他们还在这里遇到著名边塞诗人高适,高适此时也还没有禄位。

然而,三人各有大志,理想相同。

三人畅游甚欢,评文论诗,纵谈天下大势,都为国家的隐患而担忧。

这时的李杜都值壮年,此次两人在创作上的切磋,对他们今后产生了积极影响。

这年秋冬之际,李杜又一次分手,各自寻找道教的师承,去造真簏(道教的秘文)、授道簏去了。

3、翌年即天宝四年(745)秋,李白与杜甫在东鲁(齐州或兖州)第三次会见。

此次李白是从任城赶过去的。

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他们两次相约、三次会见,知交之情不断加深。

他们同行共眠,互相酬唱,一道寻访隐士高人,也偕同去拜访过当时驰名天下的文章家、书法家李邕。

就在这年冬天,两人分手,李白准备重访江东,而杜甫则返回京城长安。

三、人物简介:1、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2、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

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

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

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

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情感伤心诗句大全

人生若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等却故人心,却人心易变。

年年岁岁花,岁岁年年人不同。

相思似海深,旧事如天远。

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

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

若有知音见采,不辞徧唱阳春。

问世间情为何物

直教生死相许。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人到情多情转薄,而今真个不多情。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

他生莫作有情痴,人间无地着相思。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miekuo.com/juzi/haoju/30593.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