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学而第一》)(译文: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古代君主的治国方法,可宝贵的地方就在这里.但不论大事小事只顾按和谐的办法去做,有的时候就行不通.(这是因为)为和谐而和谐,不以礼来节制和谐,也是不可行的.” )2、 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论语·述而第七》)(译文:孔子与别人一起唱歌,如果唱得好,一定要请他再唱一遍,然后和他一起唱. )3、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第十三》)4、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论语·季氏第十六》)陈子禽谓子贡曰:“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与子乎?”子贡曰:“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绥之斯来,勤之斯和.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论语·子张第十九》)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解释: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快乐的事情吗
2、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解释:爱知识的人,比不上以知识为快乐的人。
3、回也不改其乐。
解释:颜回也不会改变他的快乐。
三月不知肉味。
《论语·述而第七》:“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 解释 孔子在齐国听到了《韶》乐,三个月之内吃肉不觉得有味道。
后用“三月不知肉味”比喻集中注意力于某一事物而忘记了其它事情。
也借用来形容几个月不吃肉。
《韶》是歌颂先王德行的古乐,“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
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论语·述而》)兴奋到如痴如醉的地步,是因为他感到《韶》乐达到了“尽善”与“尽美”的统一。
希望可以帮到你
♪───O(≧∇≦)O────♪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miekuo.com/juzi/haoju/304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