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句100条(八个字):1看一眼,安全保险2、多防一步,少出事故。
3、走进工地,遵章守纪。
4、疏忽一时,痛苦一世。
5、平安是金,步步小心。
6、祸在一时,防在平时。
7、大意一次,忏悔一世。
8、漏洞不补,事故难堵。
9、心系安全,出入平安。
10、一人违章,众人遭殃。
(十个字):11、安全日日好,生产节节高。
12、工程未完工,安全不放松。
13、安全人人抓,幸福千万家。
14、工作一分钟,安全六十秒。
15、上班一走神,事故敲你门。
16、安全生产法,保护你我他。
17、安全是个宝,幸福少不了。
18、无事勤提防,遇事心不慌。
19、安全一万天,事故一瞬间。
20、思想松一松,事故攻一攻。
(十二个字):21、时时注意安全,处处防止事故。
22、安全警钟长鸣,职工家庭幸福。
23、安全在我心中,生命在我手中。
24、安全在于心细,事故出自大意。
25、营造安全氛围,创造安全环境。
26、宣传安全法规,普及安全知识。
27、强化安全责任,落实安全措施。
28、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促进生产。
29、劳动创造财富,安全带来幸福。
30、要想合家欢乐,牢记安全操作。
31、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
32、隐患险于明火,责任重于泰山。
33、只有麻痹吃亏,没有警惕上当。
34、严禁违章操作,确保安全生产。
35、只有防而不实,没有防不胜防。
36、想要富,灭事故;要想甜,保安全。
37、抓安全、促生产、讲效率、出成果。
38、反违章、除隐患、保安全、促生产。
39、抓安全、促生产,讲效率、出成果。
40、走平地,防摔跤;顺水船,防暗礁。
(十四个字):41、安全生产勿侥幸,违章蛮干要人命。
42、安全警句千万条,安全生产第一条。
43、绳索常在细处断,事故多自粗心来。
44、快刀不磨会生锈、安全不抓出纰漏。
45、见了违章严批评,道是无情却有情。
46、你对违章讲人情,事故对你不留情。
47、建大桥靠打基础,保安全靠抓班组。
48、与其处理事故忙,不如平日早点防。
49、一心一意保安全,同心同德谋发展。
50、安全与效益同行,事故与亏损共生。
51、劳动保护是把伞,职业危害靠它管。
52、保安全千日不足,出事故瞬间有余。
53、安全系着你我他,幸福连结千万家。
54、违章违纪不狠抓,害人害已害国家。
55、班前检查一分钟,有防无患莫放松。
56、聪明者事前预防,侥幸者事后补偿。
57、安全生产年年好,职工生活步步高。
58、上班不是逛公园,劳保用品穿戴全。
59、安全生产走在先,工伤事故不沾边。
60、知险防险不危险,违章蛮干最危险。
61、学一分安全知识,多十分平安保障。
62、安全教育天天讲,事故隐患日日防。
63、一人把关一处安,众人把关稳如山。
64、沾沾自喜事故来,时时警惕安全在。
65、守纪守责守规程,保质保量保平安。
66、绿叶底下防虫害,平静之中防隐患。
67、人人事事讲安全,事事人人保平安。
68、操作规程就是法,谁不守法受惩罚。
69、“三工”建设走在前,群防群治保安全。
70、安全生产“五同时”,各级领导要落实。
(十六个字以上):71、安全是无形的节约,事故是有形的浪费。
72、质量是企业的生命 安全是职工的生命。
73、安全来自长期警惕,事故源于瞬间麻痹。
74、认真开展安全例检,及时清除事故隐患。
75、安全警句千条万条,安全生产是第一条。
76、安全是生命的基石,安全是欢乐的阶梯。
77、无知加大意必危险,防护加警惕保安全。
78、安全编织幸福花环,违章酿成悔恨苦酒。
79、遵章是安全的先导,违章是事故的根苗。
80、居安思危,警钟长鸣;防微杜渐,安如泰山。
81、安全是职工的生命线,职工是安全的负责人。
82、维权必须从生存抓起,管理必须从安全着手。
83、放过一次违章操作,等于为十次事故开绿灯。
84、职工是效益的创造者,安全是职工的保护神。
85、不要伤害他人,不要伤害自己,不要被他人伤害。
86、要我安全不如我要安全,我懂安全才会保我安全。
87、最大的节约是安全、最大的浪费是事故;最大的隐患是麻痹、最大的祸根是失职。
88、提高全民安全意识,养成遵章守纪美德。
宣传安全文化知识,推动安全文明生产。
89、安全生产你管、我管、大家管,才平安。
事故隐患你查、我查、大家查,才安全。
90、安全是家庭幸福的保证,事故是人生悲剧的祸根。
(不规则警句)91、要想富,灭事故。
92、(三抓三防)抓安全、抓生产、抓效益;防坠落、防打击、防淹溺。
93、安全出产量,安全出质量,安全出成果,安全出效益。
94、安全相伴,因为亲人在盼。
95、安全网,挽留生命的网。
96、安全带,牵挂着你的平安。
97、安全帽,挡住飞来的横祸。
98、安全带是个宝,高空保险不能少。
99、严是爱,松是害,发生事故坑三代。
100、“一法二书三卡” “监控法”,群防群治的好方法。
“红黄通知书”,下了红牌和黄牌,整改隐患不能挨。
“三卡”,信息卡―――有毒有害提个醒,及早预防最要紧。
警示卡―――危险源点挂上牌,安全操作记心怀。
提示卡―――安全检查好方法,照着做,照着查
请给我一些提示,不需要你的座右铭。
您好,座右铭一般体现的是一个人的性格和内涵。
如果您想鼓励自己学习,座右铭就是关于学习的。
座右铭不难写,关键是要知道自己内心深处觉得最重要的是什么。
建议长度适中,押韵一些。
把简朴的事做好就是完美,把困难的事做好就是杰出
《论语》名句解读 1、 不迁怒,不贰过。
——《论语·雍也》 [解读]不将对甲的怒气转到乙的头上,也不重犯同一种过失。
许多人对自己的过失并不引起注意,甚至习以为常,若能像颜回那样该多好啊
迁怒:转移怒气。
贰:再,重。
2、 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卫灵公》 [解读]面临着仁义,就是老师,也不必同他谦让。
这句话与“我爱我的老师,我更爱真理”(亚里士多德语)的意思有些类似。
阐发仁义,捍卫真理,伸张正义等应该做的事,要积极主动地去做,绝不能推让。
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论语·卫灵公》 [解读]工匠要想做好自己的工作,必须事先磨快工具。
由此可知,一个人要胜任工作,必须首先学好本领。
今日读好书,来日才能大展鸿图。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论语·卫灵公》 [解读]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
这句话说的是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严格要求自己,进步就快;宽容别人,就会远离怨恨。
躬自:自己。
“厚”后省略了一个“责”字。
责:责备,要求。
5、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 [解读]自己不喜欢的,就不要强加给别人。
饥寒是自己不喜欢的,不要把它强加给别人;耻辱是自己不喜欢的,也不要把它强加给别人。
将心比心,推己及人,从自己的利与害想到对别人的利与害,多替别人着想,这是终生应该奉行的原则。
欲:想,希望。
勿(wù):不要。
施:加,给。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里仁》 [解读]见到贤人,就应该想着向他学习;看见不贤的人,便应该自己反省,(有没有同他类似的毛病。
)对不如自己的人喜欢讥笑﹑轻视,因而沾沾自喜;对比自己强的人喜欢贬低,甚至嫉妒﹑畏惧退缩,害怕与他们交往:这都是不正确的态度。
思齐:想着要追上,看齐。
内自省:自己在内心里省察﹑检查。
7、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颜渊》 [解读]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促成别人的坏事。
小人却恰好相反。
成人之美,积善成德,便成为君子;成人之恶,积怨日多,便是小人。
君子受人尊敬,小人遭人唾骂。
君子:人格高尚的人。
小人:指人格卑鄙的人。
反是:和这相反。
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 [解读]君子心地平坦宽广,小人却经常局促忧愁。
君子襟怀坦白,安贫乐业,与人为善,知足常乐,所以能坦荡荡。
小人欲念太多,患得患失,忧心忡忡,怨天尤人,局促不安,所以常心怀戚戚。
坦荡荡:心胸开阔,自由自在的样子。
戚戚:忧惧不安的样子。
9、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论语·季氏》 [解读]君子一生中有三件事情应该警惕戒备:年轻的时候,正在长筋骨,气血尚未定型,在男女问题上必须警戒;到了壮年时期,身强力不亏,精力旺盛,要警戒无原则的纠纷和争斗;到了老年,体力和精力都差了,要警戒贪得无厌。
这句话对于青少年来说,提出了早恋会影响身心健康的问题。
在今天看来,孔子的“戒色、戒斗、戒得”的说法,对我们仍有教育意义。
10、敏于事而慎于言。
——《论语·学而》 [解读]做事勤快敏捷,说话谨慎。
这句话告诉我们,做人要多做实事,少说废话,不乱说话。
敏:勤勉,快速。
慎:谨慎,慎重。
1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 [解读]一个人不讲信用,不知道他该怎么办了。
孔子认为,一个人不讲信用就寸步难行。
在今天看来,一个企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也是如此。
中国加入了世贸组织,也要守规则,讲诚信,才能在竞争中得到发展。
12、 三思而后行。
——《论语·公冶长》 [解读]经过反复考虑然后才采取行动。
这话适用于莽撞行事的人。
三:多次。
13、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论语·泰伯》 [解读]读书人须有远大的抱负和坚强的意志,因为他对社会责任重大,要走的路很长。
弘毅:抱负远大,意志坚强。
对一个想要有所作为的人来说,远大的抱负、坚强的意志,是缺一不可的。
14、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解读]天寒地冻,才晓得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在艰苦的环境里才能看出一个人的节操和品格。
在艰苦的环境里才能真正考验人。
凋,凋零,零落。
15、温、良、恭、俭、让。
——《论语·学而》 [解读]温和、善良、严肃、节俭、谦逊。
孔子每到一个国家,必然听得到那个国家的政事,他就是靠“温、良、恭、俭、让”的美德和态度获得的。
这也是我们求知、做人应具备的品格和态度。
16、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
——《论语·公冶长》[解读]朽烂的木头,不能雕刻,粪土垒起的墙壁,不能粉刷。
比喻不堪造就的人,用不着去培养他。
人的智力因素没有多大的差别,但人的情感因素有着很大的差别。
孔子有个叫宰予的学生,大白天睡大觉,孔子说,对于宰予这样的人没有什么可责备的。
因为他学习态度太差,已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
杇(wū):涂饰墙壁用的工具,这里指涂饰、粉刷。
17、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解读]只是读书,却不动脑筋思考,就会茫然不解;只是空想而不去读书,就会疲惫而无所获。
“学”与“思”是相辅相成的,如果只注重某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就达不到好的效果。
罔(wǎng):迷惑而无所得。
殆:疲倦而无所得。
18、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子路》 [解读]说出的话一定要算数,行动起来一定要坚决。
一诺千金,敢作敢为,受人尊重;出尔反尔,优柔寡断,遭人鄙弃。
果:坚决。
19、欲速则不达。
——《论语·子路》 [解读]想要快反而达不到目的。
孔子的弟子有一些做官的,孔子教育他们干出政绩不要急于求成。
事物发展有它的规律性,学习上也要循序渐进,不打好基础,就想攻克尖端科学,快出成果,也是办不到的。
20、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 [解读]早上得知真理,即使晚上死了也值得。
这句话说明了对真理的渴望。
21、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 [解读]知道的就承认已经知道了,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自作聪明的人总是把无知当已知。
最后一个“知”(zhì):聪明。
22、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解读]志士仁人不肯贪生怕死而伤害仁义,他们总是宁可牺牲性命以成全大义的。
自古忠臣义士把仁义看得比生命还重要,文天祥就是这样的志士仁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两句诗,表明了他视死如归,舍身成仁的心迹。
2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 [解读]我十五岁,有志于学问;三十岁,(懂礼仪,)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致迷惑;五十岁,得知天命;六十岁,一听别人言语,便可以分别真假,判明是非;到了七十岁,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都不会越出规矩。
这是孔子晚年对自己一生学习修养的概括总结,说明他一生从不间断地学习修养,而且每隔一段时间就有一个较大的进步,直至晚年达到最高境界。
几千年以来,无数的人都把这段话作为勉励自己的座右铭。
而其中的“而立”、“不惑”、“知命”、“耳顺”也分别成了三十岁、四十岁、五十岁、六十岁的代名词而广泛流传。
24、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论语·述而》)[解读]:孔子说:只要送一束以上的干肉条来,我从来没有不教诲的。
十条干肉结为一束即为束脩。
只要送一束干肉条作拜师礼物,以显诚意的话,孔子就会收其为徒。
孔子一直认为“有教无类”,凡是有学习要求的人都可以得到教育。
25、子曰:有教无类。
(《论语·卫灵公》)[解读]孔子说:“任何人我都可以对他进行教育,没有类别之差。
”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不同,也可以归结为对人是什么的认识不同。
孔子研究人的方法是以承认人与人的存在差别为前提的,而且“人是一种未完成的存在物”,在这个前提下他把人分为仁人、君子、小人等。
但是这种差别也是人为的,而且是可以改变的。
这从他提出的教育目标和有教无类的原则可以看出。
和孔子认为人都可以培养,都可以改变,都可以造就相比,西汉的董仲舒的看法就在同,在他看来,具有“圣人之性”的人是不用接受教育的,具有“斗屑之性”的人是近于禽兽的。
26、子路问:“闻斯行诸
”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
”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赤也惑,敢问。
”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论语·先进》)[解读]子路问:“听到一件事,是不是应该立刻去做呢
”孔子说:“父兄尚在,怎么能听到了就立即做呢
”冉有问:“听到一件事,是不是立即去做呢。
”孔子说:“听到就做吧。
”公西华说:“子路问听到一件事是否立即做,您说要与父兄妹商议;冉有问听到一件事是否立即做,您说可以立即做。
这令我觉得迷惑,请问是什么原因呢
”孔子说:“冉有遇事畏缩,所以要他进取;子路勇于作为,所以要他慎重。
”这是孔子因材施教的典型案例。
27、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述而》)[解读]这是孔子论述启发式教学的重要名言,对后世影响非常深远。
愤:心里想求通而又未通。
悱:想说又不知道怎么说。
“举一隅”三句:举出一个角为例来告诉学习的人,而他不能推断其他三个角如何,就不用再教他了.因为他不用心思考。
名句“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说的是:学生如果不经过思考并有所体会,想说却说不出来时,就不去开导他;如果不是经过冥思苦想而又想不通时。
就不去启发他。
“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经常用来说明对学生要严格要求,先让学生积极思考,再进行适时启发。
孔子在这句话中关于“启”、“发”的议论,就是我们今天“启发”一词的最早起源。
这种启发式教育的精神就是,学习的主动权必须交给学生。
教师只能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
28、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论语·泰伯》)[解读] 孔子说:学《诗经》以兴趣兴趣,学礼以立身,学乐以成就道德。
司马迁对孔子的教学内容曾经作过概括,他说:“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史记·孔子世家》)把孔子私学的教学内容归结为诗、书、礼、乐和六艺,是符合《论语》记载的。
29、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解读]颜渊由衷地赞叹道:仰望老师的道,越看越觉得高远,钻研老师的道,越钻研越觉得深奥。
(老师的道)有时候似乎就在眼前,忽而又远在身后。
老师痒于有步骤地引领我,以广博的文献知识丰富我,以礼仪规范约束我,简直使我无法停下来。
我把所有的才智都拼上了,对老师的道也似乎有了卓异的见解。
虽然我想努力跟上老师,可又不知如何去做。
30、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解读] 孔子说:“三人同行,其中定有我可以学习的人;选择(他)好的地方接受下来,从中发现不好的部分予以改正。
31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论语·述而》)[解读] 孔子说:“默默地记在心里,学习从不感到满足,教学不会感到倦怠,这几个方面,我做到了哪些呢。
”对孔子的这句话,子责曾经评论说:“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
仁且智,夫子既圣矣。
”(《孟子·公孙丑上》)32、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论语·卫灵公》)[解读] 孔子说:“我曾经白天不吃饭,夜晚不睡觉,整日整夜地在那里思考,毫无用处,不如去学习。
”33、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论语·述而》)[解读] 孔子说:“我不是生来就有知识的人,而是喜好古代文化,经过勤敏求学而获得知识的人。
孔子曾经说自己“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论语·子罕》),通过“学而知之”,因此他告诉人们勤奋学习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34、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
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
君子忧道不忧贫。
”(《论语·卫灵公》)[释读] 孔子说:“君子谋求道的实现而不谋求衣食。
(谋求衣食的话)去种地吧,会挨饿的;(谋求道的话)去学习吧,会取得官位俸禄的。
君子担忧的是自己尚未明道,而非自己的贫困。
孔子曾经说:“朝闻道,夕死可矣。
”(《论语·里仁》),可以说孔子的一生都在谋求道的实现35、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论语.雍也》孔子对他的学生们说:聪明的人喜爱水,有仁德的人喜爱山。
聪明的人性格就象水一样活泼,有仁德的人就象山一样安静。
聪明的人生活快乐,有仁德的人会长寿。
子张问孔子:为什么仁者乐于见到山呢
孔子说:山,它高大巍峨。
为什么山高大巍峨仁者就乐于见到它呢
这是因为山上草木繁茂,鸟兽成群,人们所需的一切东西山上都出产,并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可是它自己却不从人们那里索取任何东西,四面八方的人来到山上取其所需,山都慷慨给予。
山还兴风雷、做云雨以贯通天地,使阴阳二气调和,降下甘露以惠泽万物,万物因之得以生长,人民因之得以饱暖。
这就是仁者之所以乐于见到山的原因啊。
子贡接着问道:为什么智者乐于见到水呢
孔子回答说:水,它滋润万物生命而出乎自然,就象是人的美德,它流向低处,蜿蜒曲折却有一定的方向;就象正义一样,它汹涌澎湃没有止境,即使跌进万丈深渊,也毫不畏惧。
它柔弱,但是却又无所不达,万物出入于它而变的新鲜洁净,就象善于教化一样,这不就是智者的品格吗
仁者乐山,知(同智)者乐水是儒家的经典论述。
儒家用山的给予和不求索取,象征有仁德的人的品德;用水的柔弱但却无所不达,象征智者的品格请按一下手机右上角的采纳哦~谢谢
海明威:“这个世界很美好,值得我们去努力。
”
法律解释者都希望在法律中寻获其时代问题的答案。
--拉伦茨 立法者三句修改的话,全部藏书就会变成废纸。
--基希曼 法律的真理知识,来自于立法者的教养。
--黑格尔 解释法律系法律学之开端,并为其基础,系一项科学性工作,但又为一种艺术。
--萨维尼 法律是人类为了共同利益,由人类智慧遵循人类经验所做出的最后成果。
--强森 法治意味着,政府除非实施众所周知的规则,否则不得对个人实施强制。
--哈耶克 没有信仰的法律将退化成为僵死的教条,而没有法律的信仰将蜕变成为狂信。
--伯尔曼 法治概念的最高层次是一种信念,相信一切法律的基础,应该是对于人的价值的尊重。
--陈弘毅 法律职业的社会地位是一个民族文明的标志。
--费尔德 尽量大可能把关于他们的意志的知识散布在人民中间,这就是立法机关的义务。
--边沁 在世界各主要文明中,中国是距离法治最为遥远的一种,甚至与欧洲形成了两极相对的反差。
--滋贺秀兰 法律显示了国家几个世纪以来发展的故事,它不能被视为仅仅是数学课本中的定律及推算方式。
--霍姆斯 宪法创制者给我们的是一个罗盘,而不是一张蓝图。
--波斯纳 法律提供保护以对抗专断,它给人们以一种安全感和可靠感,并使人们不致在未来处于不祥的黑暗之中。
--布鲁纳 民众对权利和审判的漠不关心的态度对法律来说,是一个坏兆头。
--庞德 在一个法治的政府之下,善良公民的座右铭是什么?那就是“严格地服从,自由地批判”。
--边沁 一项法律越是在它的接受者那里以恶行为前提,那么它本身就越好。
--拉德布鲁赫 无论何人,如为他人制定法律,应将同一法律应用于自己身上。
--阿奎那 真想解除一国的内忧应该依靠良好的立法,不能依靠偶然的机会。
--亚里士多德 宪法是一个无穷尽的、一个国家的世代人都参与对话的流动的话语。
--劳伦·却伯 法律的基本原则是:为人诚实,不损害他人,给予每个人他应得的部分。
--查士丁尼 法律是一种不断完善的实践,虽然可能因其缺陷而失效,甚至根本失效,但它绝不是一种荒唐的玩笑。
--德沃金 法发展的重心不在立法、不在法学,也不在司法判决,而在社会本身。
--埃利希 自由是一种必须有其自己的权威、纪律以及制约性的生活方式。
--李普曼 有理智的人在一般法律体系中生活比在无拘无束的孤独中更为自由。
--斯宾诺莎 自由就是做法律许可范围内的事情的权利。
--西塞罗 由于有法律才能保障良好的举止,所以也要有良好的举止才能维护法律。
--马基雅弗利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miekuo.com/juzi/haoju/294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