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句子 > 好词好句

两毒并禁名言

两毒并禁名言



两毒并禁名言

林则徐的名言有哪些

答:《红楼梦》中主要人物有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贾巧姐、贾探春、贾元春、贾惜春、贾迎春、李纨、妙玉、秦可卿、史湘云、贾母、贾政、贾珍、贾敬、贾琏、贾蓉、贾赦、林如海、王夫人、邢夫人、尤二姐、尤三姐、袭人、香菱、晴雯等。

《红楼梦》主要人物简介:1、贾宝玉:贾宝玉,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中的男主角。

他是神瑛侍者转世真身,出生时衔玉而诞,这块玉是女娲补天剩下未用的一块顽石。

荣国府贾政与王夫人所生的次子,贾府通称宝二爷。

因衔玉而诞,系贾府玉字辈嫡孙,故名贾宝玉。

自幼深受祖母贾母疼爱,住贾母院。

十二三岁时奉元妃旨意入住大观园怡红院。

他与表妹林黛玉心灵相通,互为知己,从亲情慢慢发展成爱情,然而黛玉泪尽而亡,之后与表姐薛宝钗成婚。

婚后,始终忘不了黛玉,最后选择出家,回到青埂峰。

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故事(木石前盟、金玉良缘)是《红楼梦》三大主线之一。

贾宝玉形象带有曹雪芹自传的色彩,但其本质上属于艺术虚构,是作者有意识塑造的集意淫、补天济世、正邪两赋三大美德于一身的典型形象,在世界文学史上极具创新性。

2、林黛玉:林黛玉,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女主角,金陵十二钗之首,西方灵河岸绛珠仙草转世真身,荣府千金贾敏与巡盐御史林如海之女,贾母的外孙女,贾宝玉的姑表妹、恋人、知己,贾府通称林姑娘。

她生得倾城倾国容貌,兼有旷世诗才,是世界文学作品中最富灵气的经典女性形象。

林黛玉从小聪明清秀,父母对她爱如珍宝。

因母亲早亡,贾母疼爱,接到贾府抚养教育,与贾母、宝玉同住。

后来又死了父亲,从此过上了寄人篱下的生活,养成了孤标傲世的性格。

元春省亲后,林黛玉入住潇湘馆,在大观园诗社里别号潇湘妃子,作诗直抒性灵。

林黛玉、贾宝玉因共同的理想志趣和叛逆精神而真心相爱。

绛珠还泪的神话赋予了林黛玉迷人的诗人气质,为宝黛爱情注入了奇幻浪漫色彩,同时又定下了悲剧基调。

林黛玉与薛宝钗之间存在人性上的德才之争,思想上的忠叛之争,婚姻上的木石前盟与金玉良缘之争 。

在封建礼教压迫下,林黛玉历尽风刀霜剑,最后在宝玉、宝钗大婚之夜泪尽而逝。

3、薛宝钗:薛宝钗,古典著《红楼梦》中的女主角之一,男主角贾宝玉的姨表姐、妻子。

她容貌丰美,举止娴雅,恪守妇德,是代表封建女性典范的“冷美人”。

父亲早亡,有一母(薛姨妈)一兄(薛蟠)。

宝钗进京主要是为了备选“才人、赞善”之职,但由于各种原因后文再未提及。

进京后与母亲薛姨妈、哥哥薛蟠寄住于贾府。

她挂有一把錾有“不离不弃,芳龄永继”的金锁,与贾宝玉随身所载之玉上所刻之“莫失莫忘,仙寿恒昌”恰好是一对,寓意金玉良缘。

红楼梦八十回后失传,据推测,贾宝玉与薛宝钗成亲,但由于双方没有共同的理想与志趣,贾宝玉又无法忘怀知音林黛玉,婚后一二年即出家,回到青埂峰。

薛宝钗只好独守空闺,抱恨终身。

4、王熙凤:金陵十二钗之一,贾琏之妻,王夫人的内侄女。

长著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

她精明强干,深得贾母和王夫人的信任并成为贾府的实际大管家。

她高踞在贾府几百口人的管家宝座上,口才与威势是她谄上欺下的武器,攫取权力与窃积财富是她的目的。

她极尽权术机变,残忍阴毒之能事,虽然贾瑞这种纨子弟死有余辜,但“毒设相思局”也可见其报复的残酷。

“弄权铁槛寺”为了三千两银子的贿赂,逼得张家的女儿和某守备之子双双自尽。

尤二姐以及她腹中的胎儿也被王熙凤以最狡诈、最狠毒的方法害死。

她公然宣称∶“我从来不信什么阴司地狱报应的,凭什么事,我说行就行

”她极度贪婪,除了索取贿赂外,还靠著迟发公费月例放债,光这一项就翻出几百甚至上千的银子的体己利钱来。

抄家时,从她屋子里就抄出五七万金和一箱借券。

王熙凤的所作所为,无疑是在加速贾家的败落,最后落得个“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的下场。

5、贾巧姐:金陵十二钗之一,贾琏与王熙凤的女儿。

因生在七月初七,刘姥姥给她取名为“巧姐”。

巧姐从小生活优裕,是豪门千金。

但在贾府败落、王熙凤死后,舅舅王仁和贾环要把她卖与藩王作使女,在紧急关头,幸亏刘姥姥帮忙,把她乔装打扮带出大观园。

后嫁给一个姓周的地主。

6、贾探春: 贾政与妾赵姨娘所生,排行为贾府三小姐。

她精 明能干,有心机,能决断,连王夫人与凤姐都让她几分,有“玫瑰花”之诨名。

她的封建等级观念特别强烈,所以对处于婢妾地位的生母赵姨娘轻蔑厌恶,冷酷无情。

抄检大观园时,她为了在婢仆面前维护作主子的威严,“令丫环秉烛开门而待”,只许别人搜自己的箱柜,不许人动一下她丫头的东西。

“心内没有成算的”王善保家的,不懂得这一点,对探春动手动脚的,所以当场挨了一巴掌。

探春对贾府面临的大厦将倾的危局颇有感触,她想用“兴利除弊”的微小改 革来挽救,但无济于事。

最后贾探春远嫁他乡。

7、贾元春: 贾政与王夫人之长女。

自幼由贾母教养。

作为长姐,她在宝玉三四岁时,就已教他读书识字,虽为姐弟,有如母子。

后因贤孝才德,选入宫作女吏。

不久,封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

贾家为迎接她来省亲,特盖了一座省亲别墅。

该别墅之豪华富丽,连元春都觉太奢华过费了

元妃虽给贾家带来了“烈火烹油,鲜花著锦之盛”,但她却被幽闭在皇家深宫内。

省亲时,她说一句,哭一句,把皇宫大内说成是“终无意趣”的“不得见人的去处”。

这次省亲之后,元妃再无出宫的机会,后暴病而亡。

8、贾惜春:金陵十二钗之一,贾珍的妹妹。

因父亲贾敬一味好道炼丹,别的事一概不管,而母亲又早逝,她一直在荣国府贾母身边长大。

由于没有父母怜爱,养成了孤僻冷漠的性格,心冷嘴冷。

抄检大观园时,她咬定牙,撵走毫无过错的丫环入画,对别人的流泪哀伤无动于衷。

四大家族的没落命运,三个本家姐姐的不幸结局,使她产生了弃世的念头,后入栊翠庵为尼。

9、贾迎春:贾迎春是贾赦与妾所生的,排行为贾府二小姐。

她老实无能,懦弱怕事,有“二木头”的诨名。

她不但作诗猜谜不如姐妹们,在处世为人上,也只知退让,任人欺侮。

她的攒珠垒丝金凤首饰被下人拿去赌钱,她不追究,别人设法要替她追回,她却说∶“宁可没有了,又何必生气。

”她父亲贾赦欠了孙家五千两银子还不出,就把她嫁给孙家,实际上是拿她抵债。

出嫁后不久,她就被孙绍祖虐待而死。

10、李纨:李纨,字宫裁,贾珠之妻,生有儿子贾兰。

她出身金陵名宦,父亲李守中曾为国子祭酒。

她从小就受父亲“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教育,以认得几个字,记得前朝几个贤女便了,每日以纺织女红为要。

贾珠不到二十岁就病死了。

李纨就一直守寡,虽处于膏粱锦绣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不闻不问,只知道抚养亲子,闲时陪侍小姑等女红、诵读而已。

她是个恪守封建礼法的贤女节妇的典型。

11、妙玉:苏州人氏。

她祖上是读书仕宦人家。

因自幼多病,买了许多替身〈旧时迷信认为命中有灾难的人应该舍身出家做僧、道,有钱人家买穷人家子女代替出家,叫替身〉,皆不中用。

只得入了空门,身体才好,故一直带发修行。

父母已亡,身边带两个老嬷嬷,一个小丫头服侍。

她极通文墨,极熟经典,模样又极好。

十七岁时随师父到长安都修行,师父圆寂后,被贾家请入栊翠庵带发修行,但她“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刘姥姥喝过的茶杯,她嫌脏,不要了,而给宝玉喝的茶杯却是自己日常用的绿玉斗。

宝玉生日,她特地派人送去“槛外人妙玉恭肃遥叩芳辰”的字帖。

后贾府败落,她被强人用迷魂香闷倒奸污,劫持而去。

12、秦可卿:金陵十二钗之一,贾蓉之妻。

她是营缮司郎中秦邦业从养生堂抱养的女儿,小名可儿,大名兼美。

她长得袅娜纤巧,性格风流,行事又温柔和平,深得贾母等人的欢心。

但公公贾珍与她关系暧昧,致使其年轻早夭。

13、史湘云:金陵十二钗之一,是贾母的侄孙女。

虽为豪门千金,但她从小父母双亡,由叔父史鼎抚养,而婶婶对她并不好。

在叔叔家,她一点儿也作不得主,且不时要做针线活至三更。

她的身世与林黛玉有些相似,但她没有林黛玉的叛逆精神,且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薛宝钗的影响。

她心直口快,开朗豪爽,爱淘气,甚至敢于喝醉酒后在园子里的大青石上睡大觉。

她和宝玉也算是好朋友,在一起时,有时亲热,有时也会恼火,但她襟怀坦荡,从未把儿女私情略萦心上。

后嫁与卫若兰,婚后不久,丈夫即得暴病,后成痨症而亡,史湘云立志守寡终身。

14、贾母:贾母,贾代善之妻,出嫁前为金陵世家史侯的小姐。

她在贾家从重孙媳妇做起,一直到有了重孙媳妇,凭著她的精明能干,才坐稳了贾家最高统治者的位置。

她虽已年老,也不管家,但余威犹在。

当她发现有下人在园中聚赌时,便立即一一查实,并作严厉的处罚。

她是个典型的享乐主义者,她的儿孙成了淫棍和赌徒,只要他们不来搅扰她的享乐,她是不干涉的。

她不大喜欢大儿子贾赦和大儿媳邢夫人,偏爱小儿子贾政和小儿媳王夫人。

她喜欢众孙女,溺爱孙子宝玉,但并不支持宝黛的爱情。

她批准了王熙凤的“掉包计”,使宝玉被迫娶了薛宝钗。

后以八十三岁高龄去世。

15、贾政:贾政,字存周,工部员外郎,贾母的次子。

他是儒家统治思想的化身。

儿子贾宝玉的叛逆思想使他大为不满,动不动就骂他“畜生”、“该死的奴才”。

曾亲自抡起大板子朝宝玉狠命打去,随后还要用绳子来勒死,因贾母及王夫人的拦阻,才未勒死宝玉。

他是个伪君子的典型,满口仁义道德,宽柔待下,而实际上他对奴隶的训斥却是∶“等我闲一闲,先揭了你的皮

”外甥薛蟠打死了人,他公然徇情枉法;对贪赃暴虐的贾雨村,他却最是热衷与其来往;外放江西粮道时,在他的纵容下,手下人横行不法,公然纳贿。

他无能又孤独,儿女亲属相聚谈笑,他一出现就会让大家敛声屏息,弄得索然无味,致使贾母也不得不“撵他出去休息”。

当锦衣军来抄检贾府时,他只会 “跪在地下磕头”,“心惊肉跳”跺脚长叹而已。

16、贾珍:贾敬之子,世袭三品爵威烈将军。

生活极度放纵,他虽有一妻二妾,但仍和儿媳秦可卿、妻妹尤二姐关系暧昧。

秦可卿死后,是他流泪向王夫人请求让王熙凤料理丧事,让她“爱怎么办就怎么样办”,姿意奢华。

为了丧礼上风光些,他特意花一千两银子为儿子贾蓉捐了个五品龙禁尉。

这场奢靡的丧事,也足以说明他与秦可卿之间的特殊关系了。

后因作恶多端,被人参奏革去世职,派往海疆效力赎罪。

17、贾敬:宁国公贾演的孙子,京营节度使世袭一等神威将军贾代化的次子。

是丙辰科进士,却一味好道,在都外玄真观修炼,烧丹炼汞,别的事一概不管,放纵家人胡作非为。

后因吃秘制的丹砂烧胀而死,死时腹中坚硬如铁,面皮嘴唇烧得紫绛皱裂。

死后天子追赐他五品之职。

18、贾琏:贾琏,贾赦之子。

他捐了个同知的官位,但不务正业。

住在叔父贾政家里,和妻子王熙凤帮著料理荣府家务。

他一味好色纵欲,女儿巧姐出天花,按迷信要夫妻分房,他一离开王熙凤就找“多姑娘儿”鬼混。

王熙凤去过生日宴会,他就把鲍二媳妇勾搭上手,见了尤二姐,又贪图其美色,骗娶为二房。

父亲贾赦却夸他能干,又把自己的丫环秋桐赏给他。

他和王熙凤同床异梦,也不知她背地里重利盘剥,是个典型的纨绮子弟。

19、贾蓉:贾珍之子。

他原为监生,妻子秦可卿死后,为了在丧礼上风光些,父亲贾珍花了一千两银子给他捐了个五品龙禁尉。

后娶胡氏为妻。

贾蓉长得是面目清秀,细挑身材,但生活上却和他父亲贾珍一样荒淫无耻。

他和婶娘王熙凤有著不可告人的关系,还和姨娘尤二姐不乾不净。

为了达到能与尤二姐不断鬼混的目的,他想出了让贾琏偷娶尤二姐并安置在府外的主意,使得尤二姐被王熙凤逼死。

由于他和父亲作恶多端,被人参奏,宁国府被锦衣军查抄。

后依附荣府生活。

20、贾赦:贾赦,字恩侯。

世袭一等将军之职,贾母的长子。

他好色,平日就不好生做官,整日在家和小老婆喝酒。

在他胡子花白,儿子、孙子一大群时,还看上贾母的丫头鸳鸯,非要把她收为妾。

由于鸳鸯的强烈反抗,贾母又不舍得,他才没有得逞。

但事后,他还是花了八百两银子买了一个十七岁的女孩来做妾。

贾母不大喜欢他,这使他颇为不满。

八月十五中秋赏月,他用讲笑话的形式影射母亲偏心。

席间,贾宝玉、贾兰、贾环作诗,他只对不受贾母宠爱的贾环大加赏赐,并赞他的诗有侯门气概,有世袭前程。

后因交通外官,仗势凌弱,革去世职,发往边疆充军。

21、林如海:林如海,姓林名海,表字如海。

出身虽系世禄之家,却也是书香之族。

考中探花后,哎为兰台寺大夫,钦点为巡盐御史。

娶妻贾敏〈即贾母之女〉,生有一女名叫黛玉,夫妻爱之如掌上明珠。

黛玉六岁时,贾敏一病而亡。

贾母爱惜孤女,便把她接到贾府生活。

后林如海也身染重病而亡。

22、王夫人:贾政之妻,现任京营节度使王子腾之妹,与薛姨妈是一母所生的姐妹。

她虽是贾家的二儿媳,也不太说话,但深得贾母的信任。

她虚伪残酷。

丫环金钏和宝玉的一句玩笑话,就被她一个巴掌“打得半边脸火热”,还把她撵了出去,致使金钏儿投井身亡。

金钏儿死后,她却流下伪善的眼泪,并向宝钗说,金钏儿前日把她的一件东西弄坏了,一时生气,打了她两下子而已。

宝玉的丫环晴雯,只因她蔑视王夫人为笼络丫头们所施的小恩小惠,又遭到她的残酷报复,在晴雯“病得四五日水米不曾沾牙”的情况下,硬把她“从炕上拉了下来”,撵出大观园,当夜就悲惨地死去。

但王夫人向贾母回话时却说晴雯又懒又淘气,且得了女儿痨,才把送出大观园的。

23、邢夫人:邢夫人,贾赦之妻。

她禀性愚弱,只知奉承贾赦,家中一应大小事务,俱由贾赦摆布。

出入银钱,一经她手,便克扣异常,婪取财货。

儿女奴仆,一人不靠,一言不听,故甚不得人心。

作为贾家的大儿媳,她得不到婆婆贾母的欢心,也没有当家的权力,自己的媳妇王熙凤又一味奉承贾母与王夫人,这使她极为不满。

她一直伺机反扑,不时给她们制造难堪。

当她发现傻大姐拾得的五彩绣香囊时,便以此作为武器,打发人交给王夫人,把王夫人“气了个死”,这才引起了抄检大观园。

24、尤二姐:尤氏继母带来的女儿。

尤二姐模样标致温柔和顺。

贾珍馋涎妻妹的美貌,对尤二姐无所不至,当他玩腻后,就把她让给了贾琏。

贾琏因惧怕王熙凤的淫威,只得偷偷娶尤二姐为二房,并把她安置在荣国府外,但不久被王熙凤发现,在她的借剑杀人计谋下,尤二姐备受折磨,当胎儿被庸医打下后,她绝望地吞金自尽。

25、尤三姐:尤氏继母带来的女儿,尤二姐的妹妹。

尤三姐模样儿风流标致,她又喜爱打扮得出色,自有一种万人不及的风情体态。

贾珍、贾琏、贾蓉等好色之徒,对她颇为馋涎。

但尤三姐不愿像姐姐那样遭人玩弄,她用泼辣作为武器,捍卫自己的清白。

她看中柳湘莲后,就一心一意等他。

但因柳湘莲误听他人传言,怀疑尤三姐也是个不乾净之人,要索回定礼,刚烈的尤三姐在奉还定礼时拔剑自刎。

26、袭人:袭人,原名花蕊珠。

小时因家里没有饭吃,老子娘快要饿死了,才把她卖给贾府做丫环。

她一开始服侍贾母,后服侍史湘云。

因贾母恐宝玉之婢不中使,又把她给了宝玉,宝玉把她改名为袭人。

她细挑身子,容长脸儿。

她的所做所为合乎当时的妇德标准和礼法对奴婢的要求。

主子命令她服侍谁,她的心里便唯 有谁。

她不时规劝宝玉要读书博取功名。

宝玉挨打后,她乘机在王夫人面前进言,大谈宝玉“男女不分” ,建议“叫二爷搬出园外来住”,吓得王夫人“如雷轰电掣的一般”。

袭人因此取得了王夫人的宠信,王夫人把她升为“准姨娘”,被晴雯斥为“哈巴狗儿” 。

宝玉出家后,她嫁给蒋玉函。

27、香菱:香菱,薛蟠之妾,原名甄英莲,甄士隐的女儿。

三岁那年元宵,在看社火花灯时被骗子拐走,十二三岁时,被薛蟠强买为妾,改名香菱。

她生得袅娜纤巧,做人行事又温柔安静,夏金桂极为嫉妒她。

香菱备受夏金桂的折磨,不仅名字被改为秋菱,还险遭谋害。

薛蟠出狱后,把香菱扶了正,后难产而死。

28、晴雯:晴雯,从小被卖给贾府的奴仆赖大家为奴。

赖嬷嬷到贾府去时常带着她,贾母见了喜欢,赖嬷嬷就孝敬了贾母。

她长得风流灵巧,眉眼儿有点像林黛玉,口齿伶俐,针线活尤好。

她的反抗性最强,她蔑视王夫人为笼络小丫头所施的小恩小惠;嘲讽向主子讨好邀宠的袭人是“哈巴狗儿”;抄检大观园时,唯有她“挽著头发闯进来,‘豁啷’一声将箱子掀开,两手提著底子,朝天往地下尽情一倒,将所有之物尽都倒”,还当众把狗仗人势的王善保家的痛骂一顿。

她的反抗,遭到了残酷报复。

王夫人在她病得“四五日水米不曾沾牙”的情况下,从炕上拉下来,硬给撵了出去。

当天宝玉偷偷前去探望,晴雯深为感动,便绞下自己两根葱管一般的指甲、脱去了一件贴身穿的旧红绫小袄儿赠给他。

当夜,睛雯悲惨地死去。

宝玉深感哀伤,特作《芙蓉女儿诔》,祭奠晴雯。

韩寒的家庭背景是个什么情况

的父曾经就读于华中师大,因病退学,目前在韩寒农村老家某报刊工作,而母亲听闻则是一个普通的医生韩寒的爷爷、奶奶则是地地道道辛勤劳作了一辈子的质朴农民。

韩寒走上文学这条道路和他家人的关系则是——同样爱好文学的父亲对他进行早期的启蒙教育和发现其文学潜质,并且关心其在文学道路上发展(替韩寒报名参加“新概念作文大赛”)。

易中天对曹操的评价

佛教作种曾经几乎成为我国全民宗教的文化,传播时间两千多个春夏,范围遍及大河上下、长城内外,对我国的语言词汇必然会产生不可低估的作用。

我们现在所经常使用的很多词,如“献身”、“习气”、“方便”、“障碍”、“一刹那”……本来就都是佛教名词。

成语是经过千锤百炼而形成的语言精华,是我国词汇宝库中的明珠。

在璀璨夺目的成语之中,竟有200多条是与佛教有关的

【味同嚼腊】《楞严经》卷八:“我无欲心,应汝行事。

于横陈时,味同嚼腊。

”谓修行人清心寡欲,淡于世味。

后世以此比喻寡淡无味,了无情趣。

如《儒林外史》:“但世人一见了功名,便舍着性命去求他,及到手之后,味同嚼蜡。

”【单位】指禅林僧堂中,僧人坐禅的座位。

在座位上方贴有各人名字,故称单位。

如《敕修百丈清规·日用轨范》谓:“昏钟鸣须先归单位坐禅。

”此词以后用于计算事物数量的标准。

如“米”为计量长度的单位,“时”为计算时间的单位,“克”为计算重量的单位,等。

机关、团体或其所属的某一部门称为工作单位。

【空中楼阁】出于《百喻经三重楼喻》:谓昔有富翁,欲造三重楼。

木匠依吩咐,开始在地面上砌砖。

富翁惊问何故

木匠答道:“作三重楼呀

”富翁急忙说:“我不要下面二重,只要最上一层

”木匠不胜惊异,说明不造下二重就不能造最上一层的道理。

但是,富翁还是执迷不悟,引来了众人的嘲笑。

佛教用这个比喻说明修行者应筑好根基,循序渐进的道理。

今多用以比喻虚幻的东西或空想。

【现身说法】佛菩萨均有法身、报身和化身。

化身是法身的妙用,能够自在变现,度化众生。

化身能够根据众生的机缘,随时随地应现于世,所谓“千百亿化身”。

佛菩萨出于大悲心,不住于涅槃寂静中,出生入死,方便宣教,普渡众生,称为“现身说法”。

释迦佛昔在兜率天为菩萨时,“于十方界,现身说法”(见《五灯会元》卷一)。

观世音菩萨自称:“我与彼(众生)前,皆现其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楞严经》卷六)所现之身,包括人、天、龙、鬼乃至禽、鸟,花、树;所说之法,多至“八万四千法门”。

后来,人们用自已的亲身经历和行为去劝说别人,也叫做“现身说法”。

【皆大欢喜】原为佛经结束语中的习惯用语。

如《维摩诘经· 嘱累品》:“一切大众,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又如《法华经· 普贤菩萨发品》:“一切大会,皆大欢喜,受持佛语,作礼而云。

”谓参加法会的大众听佛讲经说法后,都感到身心愉悦,无比欣喜。

后泛指大家都很高兴。

【挂羊头卖狗肉】《晏子春秋·内篇杂下》曾说到:“君使服之于内,而禁之于外,犹悬牛头于门而卖马肉于内(市)也。

”但形成现代流行的这则(挂羊头,卖狗肉)谚语,则是佛教禅宗。

《五灯会元· 卫州元丰院清满禅师》说:“有般名利之徒为人天师,悬羊头,卖狗肉,坏后进初机,灭先圣洪范。

你等诸人,闻恁么事,岂不寒心

”后来用“挂羊头,卖狗肉”比喻用好的名义做招牌来兜售低劣的货色。

【顺水推舟】顺着水流的方向推船,比喻顺应某种形势而说话、办事。

原为禅语,见《续灯录》卷七:“到这里唤著顺水放船。

”又如金·万松老人《从容录》:“本要以毒攻毒,长庆只解顺水推船。

”“顺水推舟”在禅宗那里比喻随顺众生的机缘,开示说法。

【看风使帆】原为禅语,意为随缘,对机。

语本《五灯会元》卷十六:“看风使帆,正是随波逐浪。

截断众流,未免依前渗漏。

”这是法云法秀禅师上堂开示的法语。

法秀属禅宗云门宗门下。

该宗祖师文偃有“云门三句”,名噪丛林,即“函盖乾坤句,截断众流句,随波逐浪句”。

“看风使帆”是解释“随波逐浪句”的。

后变为“随风倒舵”、“看风转舵”、“见风转舵”等,比喻顺着势头行事,多含贬义。

【前因后果】因是能生,果为所生;有因则必有果,有果则必有因。

这就是佛教讲的因果关系。

同时,佛教又说因果必通于过去、现在和未来这“三世”。

如《因果经》说: “欲知过去因者,见其现在果;欲知未来果者,见其现在因。

”《涅槃经·陈如品》说:“善恶之报,如影取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此生空过,后悔无追。

”这就是说善因必有善果,恶因必有恶报,有原因必有结果。

后来以“前因后果”指事情的整个过程。

【借花献佛】佛说法时,诸天散花。

佛国净土也有昼夜雨花的祥瑞。

释迦佛涅槃时,大众持香花、宝幢等供养。

以献花、焚香礼敬佛等三宝,称为“香花供养”,是佛门习见的仪规。

“借花献佛”典出《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一。

释迦佛过去世为善慧仙人,闻普光佛出世,欲觅名花供养。

遇一位青衣,密持七支莲花而过,莲花感善慧之诚,踊出瓶外,青衣大惊。

善慧“为欲成就一切种智,度脱无量众生”,愿以五百钱购取五支莲花。

青衣见其诚心,即以五花相赠,愿结生死之缘,又“请寄二花以献佛前,使我生死不失此愿”。

善慧旋至普光佛所,“即散五茎,皆住空中,化成台;后散二茎,亦止空中,夹佛两边”。

普光佛悬记善慧当来作佛,号释迦牟尼。

后因以“借花献佛”比喻借别人之物去做人情。

【家贼难防】本为禅语,见《五灯会元·梁山缘观禅师》:“问:家贼难防时如何

师曰:识得不为冤。

”按佛教以色、声、香等“六尘”为“外六贼”,以眼、耳、鼻等“六根”为“内六贼”。

家贼即指内六贼而言,谓六根的贪欲。

如《杂阿含经》卷四三谓:“内有六贼,随逐伺汝,得便当杀,汝当防护…… 六内贼者,譬六爱欲。

”六根以其内在的贪欲,追逐声色等尘染,劫掠人本性中的善法,故称“家贼难防”。

后因以指家庭内部的小偷或内奸最难防范。

【森罗万象】即纷然罗列在眼前的一切事物,指天地万物。

如鲁迅《华盖集续编马上日记》:“在宇宙的森罗万象中,我的胃痛当然不过是小事,或者简直不算事。

”森罗万象一词出于三国时译出的《法句经》:“森罗及万象,一法之所印。

” 这两句经偈怎么理解呢

原来,森罗万象是“色”,即一切物质现象,而物质现象是刹那生灭、虚幻不实的。

马祖道一禅师指出:“森罗万象,一法之所印。

凡所见色,皆是见心;心不自心,因色故有。

”(《五灯会元》卷三)所谓“一法”,即指能现森罗万象的“一心”而言。

佛教主张“三界唯心”,反对“心外取法”。

“森罗万象”也作“万象森罗”。

【聚沙成塔】把细沙聚成宝塔,也作“积沙成塔”。

语出佛典。

《妙法莲华经·方便品》:“乃至童子戏,聚沙为佛塔。

如是诸人等,皆已成佛道。

”这段偈子的意思是:甚至于小孩子做游戏,也能聚沙为佛塔。

象这样的各种与佛结下善缘的人都已注定将成就佛果。

后比喻积少成多,常与“积腋成裘”合用。

例:要懂得聚沙成塔、积腋成裘的道理,注意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滴油。

【醒醐灌顶】“醒醐”是从牛乳中反复提炼而得到的甘美食品。

印度人不但视为“世间第一上味”,而且认为它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佛教常用“醒醐”比喻“无上法味”(最高教义)、“大涅Pan”、“佛性”等。

至于“灌顶”,原来是古印度新王登基时的仪式:取四海之水装在宝瓶中,流注新王之顶,象征新王已享有“四海”的统治权力。

密宗沿用此法,在僧人升任阿She黎(规范师)时,“以甘露水而灌佛子之顶,令佛种永不断故。

”(见《大日经疏》卷十五)后来,诗文中多以“醒醐灌顶”比喻灌输智慧、佛性,除却疑虑,从而心地清凉。

如唐.白居易《嗟落发》诗:“有如醒醐灌,坐受清凉乐。

”又如《西游记》第三十一回:“那沙僧一闻孙悟空三个字,便好似醒醐灌顶,甘露滋心。

”【镜花水月】亦作“水月镜花”。

《大日经》等佛经载有十喻:幻、阳炎、梦、影(谓镜中之形像)、乾达婆城(海市蜃楼)、响、水月(水中所现之月影)、浮浪、虚空花(病眼昏花,于空中所见的种种花状幻象)、旋火轮。

密宗以此十喻观想此世界虚幻不实,而离贪染执著。

故此中“镜”乃指镜像,“花”指虚空花。

《景德传灯录》卷十四:“三界六道,唯自心现,水月镜像,岂有生灭

”后来人们多解作镜中花,水中月,用来比喻诗文中空灵的境界。

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辨》:“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像,言有尽而意无穷。

【鹦鹉学舌】《景德传灯录.药山惟俨和尚》:“有行者问:‘有人问佛答佛,问法答法,唤作一字法门,不知是否

’师曰:‘如鹦鹉学人语话,自语不得,由无智慧故。

’”禅宗强调直指人心的“顿悟”,反对在语言文字上拾人余唾。

“鹦鹉学舌”,即使学得维妙维肖,也无补于事。

后因以“鹦鹉学舌”比喻人云亦云,没有自已的见解。

【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亦农亦禅、农禅结合是佛门僧侣的一个优良传统。

僧侣们在礼佛、坐禅之余,不但参加耕种、收割、植树等农林劳动,还要从事砍柴、 挑水等日常劳作。

六祖慧能就曾在碓房内干过杂活。

正式创立农禅制度的是唐代百丈怀海 (720-814) 禅师。

怀海,福州长乐人,出家后师从马祖道一,在江西弘扬禅宗二十多年。

他制了禅寺中的集体劳动制度,称为“普请”法。

怀海以身作则,带领僧众参加劳动。

执事僧见他年老,心中不忍,暗中藏了他的农具,请他歇息。

怀海一时找不到他的农具,竟然不肯吃饭。

“故有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之语,流播寰宇矣。

”事见《五灯会元》卷三。

怀海之后,农禅之风盛行禅林,禅宗认为,穿衣吃饭、日常劳动,都是佛法。

实行农禅,可使得心境溶为一体,佛法、世法打成一片。

也有利于寺院经济的自给自足,增强僧侣的勤劳习惯。

此外,劳动能够活动筋骨,益寿延年。

怀海本人活到九十五岁的高龄,便是明证。

【一报还一报】中国古代原有“报应”之说,谓上天能够降福罚祸。

如《荀子·宥坐》说:“为善者天报之以福,为不善者天报之以祸。

”这种观点本于“天人感应”的理论。

道教亦有“受天报施”(《太平经》)之说。

然而,“报应”之说盛行民间,当在汉末佛教传入以后。

佛教把“报应”建立在“三世因果”的基础上,与中国传统的 “报应”说不同。

佛教认为:各人所受的报应都是自因自果、自作自受的,既非天降,亦非神罚。

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

这种因果报应贯通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世”。

民间根据佛教的说法,而有“一报还一报”之说,如《古今小说·月明和尚度柳翠》:“只因柳翠宣教不行阴骘,折了女儿,此乃一报还一报。

”意为做了怎样的事,就有怎样的报应。

【一刹那】时间极短暂,谓之“一刹那”“刹那”,梵语ksana,“时极短者,谓刹那也”(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印度总述》)。

“一刹那”短到什么程度呢

据《仁王护国经》卷上的说法是:“九十刹那为一念,一念中一刹那,经九百生灭。

”佛家用“刹那”这一概念表达世间一切事物生灭变化的连续性和迅速性,谓之 “刹那无常”。

如《景德传灯录·僧那禅师》:“无一尘许间隔,末尝有一刹那顷断续之相。

”【十恶不赦】“十恶”是十种当招致地狱、饿鬼和畜生这“三恶道”苦报的恶业,故又称“十恶业道”。

“十恶”的具体内容,如《未曾有经》说:“起罪之由,起身、口、意。

身业不善:杀、盗、邪淫;口业不善:妄言、两舌、恶口、绮语;意业不善:嫉妒、嗔恚、憍慢、邪见。

是为十恶,受恶罪报。

”行“十恶”而程度严重的,据说要受大苦报。

如《南史·高逸传论》指出:“今则十恶,坠及五无间地狱,刀树剑山,焦汤猛火。

”与“十恶”相反的,称为“十善”,是修行人努力的目标,所谓“行十恶者,受于恶报;行十善者,受于善报”(南朝·梁武帝《断酒肉文》)。

我国古代刑法中出现“十恶”的名称,始见于《隋书·刑法志》,晚于佛教。

刑法“十恶”包括谋反、谋大逆、谋叛、谋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等十条重罪,不在论赦之列,如《明史·刑法志》:“十恶及故犯者不赦。

”因此,俗有“十恶不赦”之说,谓罪大恶极,不可原宥。

【三头六臂】佛经上所说的天神和阿修罗(意译非天,貌丑好斗,有福无德)往往有种种异相。

如大自在天神,其形像是“八臂三目骑白牛”(见《大智度论》卷二)。

天神那吒,其形像是“三头六臂擎天地”(《景德传灯录》卷十三)。

阿修罗的形象是:“体貌粗鄙,每怀嗔毒,稄层可畏,拥耸惊人,并出三头,重安八臂,跨山蹋海,把日擎云”(《法苑珠林》卷九)。

后来,人们就用“三头六臂”来形容神通广大,本领非凡。

【习气】犹言习惯,系长期养成的难以改变的行为、语言和意向。

如宋·苏轼《再和潜师》诗:“东坡习气除未尽,时复长篇书小草。

”陆游《抄书诗》:“书生习气重,见书喜欲狂。

”“习气”多含贬义。

如谓“官僚习气”、“流氓习气”等。

“习气”一词出于梵语Vasana, 谓现行的烦恼历久而形成的种种积习,包括“名言习气”、“我执习气”等。

正如唐·窥基《成唯识论述记》卷二所说:“言习气者,心现行气分重习所成。

”习气相续到成熟时,能招生死果报。

法相宗认为:断除了烦恼的“种子”,伏除了烦恼的“现行”之后,还存在烦恼的“习气”。

“习气”在烦恼中程度较轻微,但是难以断除。

隋·智顗《四教仪》卷八谓:“十佛地者,大功德力资智慧,一念相应慧观真谛,习气究竟尽也。

”这就是说,二乘罗汉还有“习气”,只有佛才能完全断除“习气”。

【不即不离】“不即不离”指物体若分若合或人际关系即不亲热也不疏远。

出于《圆觉经》卷上:“圆觉普照,寂灭无二不即不离,无缚无脱,始知众生本来成佛。

”“不即不离”犹言不一不异,“即”谓融合,“离”谓分别。

“圆觉”是真性,“众生”是妄相,当然是有分别的,所谓“不即”;然而归根结蒂,妄相亦是真性的显现,二者是融合的,所谓“不离”。

犹如波不就是水,但也离不了水。

佛家好用否定式的表达方式,除此之外,还可举出“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去不来”等。

【见怪不怪其怪自败】谓见到似乎是怪异的现象,不大惊小怪,安然不动,自然无事。

本见于禅宗典籍。

如《五灯会元. 泐潭英禅师法嗣》:“见怪不怪,其怪自坏。

”后俗语中多用作“见怪不怪,其怪自败”。

【牛鬼蛇神】牛鬼,传说为地狱中的牛头鬼卒,又称阿傍。

或连称为牛头阿傍。

《楞严经》卷八谓:“亡者神识见大铁城,火蛇火狗,虎狼狮子,牛头狱卒,马头罗刹。

”又《五句辛经》谓:“狱卒名阿傍,牛头人手,两脚牛蹄,力壮排山。

”蛇神,即佛教所说“天龙八部”之一的大蟒神摩睺罗迦,相传它是人身蛇首的乐神,护卫佛法。

后在俗语中衍为“牛鬼蛇神”一词,最早见于唐代杜牡对同时代诗人李贺的评价:“鲸吸鳌掷,牛鬼蛇神,不足为其虚荒诞幻也。

”(《李长吉歌诗序》)比喻诗文、作品的虚幻怪诞。

又如清. 刘献廷《广阳杂记》卷四:“牛鬼蛇神,纷然满纸,不复可以寓目矣。

”也比喻歪门邪道、阴暗丑恶的东西。

如《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至于外省那班作幕的,真真叫牛鬼蛇神,无般不有,这都是我领教过的。

【火中生莲】比喻虽身处烦恼中而能得到解脱,达到清凉境界。

源出佛教《维摩诘经. 佛道品》:“火中生莲华,是可谓稀有,在俗而行禅,稀有亦如是。

”谓火中生莲是难得的,在有俗的世间行禅亦是难得的。

俗语中常比喻稀有难得的事物。

唐. 罗虬《比红儿》诗之三五:“常笑世人语虚诞,今朝自见火中莲。

”宋. 苏轼《陆莲庵》诗:“陆地生花安足怪,而今更有火中莲。

”【心花怒放】佛教以清净的本心譬为莲花,故名“心花”。

《圆觉经》:“若善男子,于彼善友,不起恶念,即能成就正觉,心花发明,照十方刹。

”唐译《华严经》卷六六:“又如满月出现虚空,令可化者心花开敷。

”南朝梁简文帝《又请御讲启》:“俾兹含生,凡厥率土,心花成树,共转六尘。

”后来多用“心花怒放”比喻心情开朗愉快。

【正宗】佛教禅宗称初祖达摩所传的嫡系学派为正宗。

宗,指禅宗。

禅宗自称“宗门”、“宗下”,称其他佛教流派为“教”。

《云峰悦禅师语录序》:“不受然灯记莂。

自提三印正宗。

”宋陈师道《清岩化禅师疏》:“绍云门之正宗,入慧林之半座。

”后泛指学业技术的嫡传正派。

【功德无量】佛家泛称念佛、诵经、布施、持戒、了生死、度众生等一切善事为功德。

惰慧远《大乘义章十功德义三门分别》解释:“功谓功能,能破生死,能得涅磐,能度众生,名之为功。

此功是其善行家德,故云功德。

”如请僧人做佛事,称为“做功德”;护法神吉祥天女,称为“功德天”;礼敬佛、法、僧“三宝”,称为“种功德田”等。

一桩善事圆满结束,称为“功德圆满”。

【本来面目】指不加饰伪的真相。

“本来面目”原是禅家语,源于《坛经行由品》,谓六祖惠能接受衣钵后,南行到大庾岭,被惠明和尚追上。

惠明声明“我为法来,不为衣来”。

惠能先让他“屏息诸缘,勿生一念”。

然后,惠能说:“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

”惠明当下大悟。

“本来面目”在禅门中指真心、本性;见到“本来面目”也就是“明心见性”。

从《坛经》的故事中可知,不思是非善恶,一念不生,即所谓“本来面目”。

【因果】佛教用以说明一切事物联系、影响和生灭变化的基本理论之一。

释迦牟尼曾驳斥了古印度“外道”所持的邪因邪果、无因有果、有因无果、无因无果等说法。

宋知礼《妙宗钞》谓:“了达因果皆是实相,名为深信。

”深信因果是佛教徒的基本信念。

佛教认为,一切事物均从因缘而生,有因必有果。

隋智Kal《摩诃止观》卷五之下谓:“招果为因,克获为果。

”因又称因缘,果又称果报。

因和果辗转相生,谓之因果报应。

佛教的因果说通于过去、现在和未来,谓之“三世因果”。

“已作不失,未作不得”(《瑜伽师地论》卷三八)是因果说的主要特点。

随着佛教的弘传,因果报应之说深入民间。

今广泛运用因果一词,泛指原因和结果及其内在联系。

如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因为他们有丰富的经验,不但懂得现状,而且明白因果。

”【导师】最早见于佛经,其本义是引路人。

如《百喻经杀商主祀天喻》:“入大海之法,要须导师,然后可去。

”佛为让众生迷途知归,指示通向“彼岸”的正道,故称“大导师”。

正如《佛报恩经对治品》所说:“夫大导师者,导以正路,示涅磐经,使得无为,常得安乐。

”菩萨亦可称“大导师”。

如《华严经》谓:“一切菩萨为大导师,引诸众生,入佛法门。

”今通常指在学校中负责指导学生学习和教育的老师。

【劫后余生】佛教认为世界经历一次“成住坏空”的循环,为一大劫。

在“坏劫”之末,世界将发生大火灾。

此时,地狱、人间等下界众生均修习“无觉无观”而躲避到色界三禅天──光音天。

于是,大海枯竭,世界空旷,七日并出,劫火从地狱一直烧到色界二禅天。

待世界进入新的一轮循环又重新生成时,光音天的部分众生陆续进入下界,地狱、人间等重又充满了各类众生。

这就是佛经所描绘的“劫后余生”的。

图景。

【别具只眼】另有一番独特的眼力与高超的见解,与众不同,俗谓之“别具只眼”。

如宋·杨万里《送彭元忠》诗:“近来别具一只眼,要踏唐人最上关。

”“别具只眼”顾名思义,就是比常人多了一只眼。

在佛书上,指的“色究竟天”,天主摩醯首罗(Mahes-vara)竖生在额头上的那只“顶门眼”。

《在智度论》卷二描绘道:“摩醯首罗天,秦(汉)言大自在,八臂三目骑白牛。

”神话小说中“灌口二朗神”的三只眼的形象,当源于此。

那只“顶门眼”不是肉眼而是“天眼”,“天眼所见,自地及下地六道中众生诸物,若近若远,若粗若细,诸色莫不能照”(《大智度论》卷五)。

意即超尘脱俗、非同一般的。

【忍辱】梵语Ksanti,音译“羼提”,意即“忍辱”。

是大乘菩萨所修“六度”之一。

所谓“六度”(又名六波罗密),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和智慧。

这在佛经中是屡见不鲜的。

如《维摩诘经·佛国品》说:“忍辱是菩萨净土。

”《法华经·序品》说:“见佛子住忍辱力,增上慢人恶骂捶打,皆悉能忍,以求佛道。

”这就是说,修忍辱的人,能够忍受外来的一切侮辱和恼害而不生嗔恚之心,真正能做到象《大集经》中所说的“忍辱如大地”,能承受一切。

俗话说:“逆来顺受”(语见《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张协状元》十二),也就是这个意思。

对出家修行者来说,不论是大乘还是小乘,修“忍辱”是极其重要的。

因为大小乘修持者的目的是了生死、成佛果。

要达到此目的,就必须断烦恼。

如果修行者对于外来逆境不能忍受,就必然产生烦恼。

这就没有了生死、成佛果的希望。

所以忍辱,关系到他一生修持的成败。

今引申为有事业心的人,若遇到意外挫折、打击和困难而不能忍受,则将一事无成。

孔子曾曰:“小不忍则乱大谋”(见《论语·卫灵公》)。

忍辱一词在《三国志·吴志·陆逊传》中引申为“忍辱负重”,形容一个人忍受屈辱并承担重任。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佛教语,谓停止作恶,立成正果。

后成为一句劝人改恶从善的俗谚。

如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夫佛法广大,容人忏悔,一切恶业,应念皆消。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汝不闻之乎”原来,在宋代的禅宗“灯录”中,已经广泛引用这句俗谚了。

最初,《景德传灯录》卷二五谓“抛下操刀,便证阿罗汉果。

”到了《续传灯录》和《五灯会元》中,改成了“飏下屠刀,立地成佛。

”意义升格了。

其实,“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北凉译出的《涅槃经梵行品》:“波罗倷国有屠儿名曰广额,于日日中杀无量羊。

见舍利弗,即受八戒,经一日一夜。

以是因缘,命终得为北方天王毗沙门之子。

”“八戒”中的第一戒为“不杀生”。

佛教认为杀生属于应受地狱报应的最大恶业之一。

放下屠刀就是不杀生,亦泛指不造一切恶业。

不造一切恶业,就能得到种种福报,进而摆脱轮回,直至成佛。

禅宗好谈立地成佛,同慧能所传顿悟之法有关。

“立地”是唐宋时的口语,犹言立刻,当下。

【单刀直入】禅宗高僧启发学者须直截痛快,斩尽“葛藤”(分别杂念),故以单刀直入为喻。

《景德传灯录》:“灵佑曰:‘单刀直入,则凡圣尽露真谛。

’旻德曰:‘若是作家战将,便须单刀直入,更莫如何如何。

’”以后常用来比喻说话、办事直接了当,不兜圈子。

【净土】“土”即国土、世界。

佛教认为,“土”是由“心”而现的,心秽则现“秽土”,心净则现“净土”。

一类业报相类似的众生共同感现一个国土,称为“依报”。

众生的心识和业报千差万别,因此,国土、世界也是形形色色,无穷无尽。

净土相对于秽土而言,其间没有生死烦恼、污浊痛苦。

也称为佛土、清净世界。

经上说到的净土很多,如西方净土、弥勒净土、灵山净土、密严净土、琉璃净土等。

影响最大的是西方净土,也就是西方极乐世界。

一般所说的净土,即特指阿弥陀佛依其 “四十八愿”所建立的西方净土.《阿弥陀经》说:“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经中还描绘了西方净土的胜妙景像。

唐白居易《画西方帧记》也说:“有世界号极乐,以无八苦四恶道故也;其国号净土,以无三毒五浊业故也。

”净土思想从汉末即传入中国。

东晋慧远在庐山创建莲社,弘扬净土法门。

后形成净土宗,专以念佛求得往生西方净土,是流行最广的宗派。

俗语中或把未受到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的美好之地称为净土。

【现在】《俱舍论》卷二十指出:“有作用时,名为现在。

”意谓事物正在发生作用的刹那间,谓之“现在”。

《维摩诘经· 弟子品》谓:“若现在生,现在生无住。

”又《金刚经》谓:“现在心不可得。

”无住、不可得,均指出“现在”的特点是刹那变迁,不可滞留。

佛教还有“三世”之说,即过去世、现在世和未来世。

如《百喻经· 煮黑石蜜浆喻》:“受苦现在,殃流来劫。

”今常用“现在”一词,泛指目前、此刻。

【现身说法】佛菩萨均有法身、报身和化身。

化身是法身的妙用,能够自在变现,度化众生。

化身能够根据众生的机缘,随时随地应现于世,所谓“千百亿化身”。

佛菩萨出于大悲心,不住于涅槃寂静中,出生入死,方便宣教,普渡众生,称为“现身说法”。

释迦佛昔在兜率天为菩萨时,“于十方界,现身说法”(见《五灯会元》卷一)。

观世音菩萨自称:“我与彼(众生)前,皆现其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楞严经》卷六)所现之身,包括人、天、龙、鬼乃至禽、鸟,花、树;所说之法,多至“八万四千法门”。

后来,人们用自已的亲身经历和行为去劝说别人,也叫做“现身说法”。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释迦牟尼说法之初,便讲“苦谛”。

佛教认为,众生在“生死轮回”中,遭受着种种“苦报”;生死之苦茫茫无边,称为苦海。

《法华经· 寿量品》谓:“我见诸众生,没在于苦海。

”佛教为了救渡众生出于苦海,指出了一个超越生死的“彼岸”作为修行的归宿。

苦海是由无数恶业造成的。

那么,要出离苦海,到达彼岸,就要回头修一切善事,所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民谚“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正是劝人去恶向善的话。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miekuo.com/juzi/haoju/22473.html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