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计划可以帮助教师合理安排时间,确保教学进度的顺利进行。教学计划范文二:小学科学教学计划,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教学要求: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有一定含义的诗句,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懂得只有把自己融进集体中才有力量,有智慧,有胆略,才能创造一切的道理。
教学重点:理解有一定含义的诗句,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懂得只有把自己融进集体中才有力量有智慧才能创造一切的道理。
教学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1、指导读准字音,结合课文理解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根据课后字词读准字音。
我/虽是一朵花,却/扮不出烂漫的春色。
如果——我们是花,才有花的世界。
(读时间隔时间较长一些,以引起听者的想象,后半句应以自豪、赞叹的`语气来读)。
熟读课文。
教学内容: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理解有一定含义的诗句,懂得只有把自己融进集体中才会有力量,有智慧,有胆略,才能创造一切的力量。
教学过程:
你们已经知道了自己在班级体中的重要作用,没有你集体中就不在完整,那么你生活在这个班级体中,你应该怎么样做呢?(学生畅所欲言)。
1、自由读课文。
想一想:“我们”和“我”分别指什么?(集体和个人)。
2、轻声读全文小组之间讨论学习1——5小节。
3、汇报学习情况集体学习(自由发言畅所欲言教师指导)。
4、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我们是一个新组成的集体,你就是集体中很重要的一员,缺少你不可以,但只有我们每一个人都为班级体做出贡献才能使我们班级体的列车前进不停。
朗读、背诵课文。
虽------却献身。
集体创造一切。
如果------才奉献。
1、了解课文内容,感受校园环境的美丽和学校生活的快乐。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做到声音响亮,比较自然。
3、在学生自主探索的基础上学会1 个生字。
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做到声音响亮、自然。
通过读表达自己喜爱学校的感情。
一、激情导入:我们从今天开始就要学习课文(一)的第一课,《我们的学校》是课题,课题的下面是课文的内容,课文中有许多有趣的故事,还有美丽的插图,你们想学吗?听老师读课文。
二、新授:
1、根据拼音,通读全文,把课文读正确。
2、小组互相检查读音。
三、指导朗读:
1、指生读一读,学生试着评价朗读情况。
2、认识逗号,句号。
3、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时注意不同标点间的停顿,并标出句序。
4、检查。
四、朗读课文,了解句意。
1、通过第一句你能知道什么?(学校在哪?)
2、那么第二句呢?(写学校周围美丽的环境。)
3、第三句哪?(孩子们对学校的爱。)
4、你是怎样想的?
5、你喜欢我们的学校吗?请读出来喜欢的感受来。
六、课件:说说咱们的学校什么样?用自己的话说。
七、学习生字:开。
1、读拼音,看笔顺跟随表,说一说这个字怎样写?你会组词吗?
2、指导书写:你想提醒大家点什么?注意指导学生的书写姿势。
八、课堂小结:把我们的学校介绍给你的朋友。
九、教学反思: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写本课的生字和词语。
3.学习以“是”为比喻词的比喻句,并能仿写。
4.体会“手”所象征的感情,进行仿写活动,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1.充分利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
2.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3.深切体会文中对手的比喻,从而感知手也能传递人们美好的情感。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1.同学们,请伸出你们的小手,看看你们的小手像什么?再想想我们的手都能做些什么啊?(写字、画画、翻书、叠被子、系鞋带……)再想想爸爸、妈妈的手能做什么?手的功能有很多很多,能做各种各样的事情。今天,我们来学习《我们的手》,看看作者还发现了手的哪些功能。(板书课题)。
2.请同学们齐读课题。读完课题后,想一想“我们”的手应该是指哪些人的手?
1.学生自由读课文,划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出示课件,听朗读录音后集体读。
2.出示课件,认准“幸”“星”“彼”“帆”“翔”的读音,掌握“传递”“跨越”等词的意思。
1.学生自由读课文,找找“手”都是什么?
(1)指名读第一小节,其他同学思考:我们的手是什么?(电线)讨论:为什么说我们的手是电线?读第一句“我们的手,是电线。”后说我们的手起到了什么作用。介绍“我们的手,是电线”所采用的修辞手法是比喻。
(2)指名读第二小节,想,为什么说我们的手是桥?起到了什么作用?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谈谈自己对“我们的手,是桥”的体会。
(3)齐读第三、四节,边读边思考:我们的手又是什么?起到了什么作用?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说说我们的手是电线、桥、船、小鸟,那么手的神通广大的本领到底是什么呢?(传递美好的感情)。
3.我们的手还会是什么?要求学生简单说一说,课后再仿写。
1.全体读课文,一边读一边观察,它的每一小节有什么相同之处呢?(每小节都有“是”字。)谁能把“是”字换掉,看看句子的意思和感情变没变?然后介绍这是比喻句中的暗喻。暗喻的一般格式为“甲是乙”。
2.读了这首诗歌,你最喜欢哪个段落呢?谁来读一读?然后感悟手是电线、桥,船,小鸟,传递着友好,真诚,快乐。
出示课件,读《母亲的手》,谈谈自己的想法。
1.出示课件,进行课后练习。
2.回去把这首诗读给爸爸妈妈听。
3.手还会是什么?仿照课文,再续写一段。
板书设计:
电线。
船
小鸟。
《我们成功了》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制第三册第十一课的教学内容,这篇课文写的是北京终于获得 2008 年奥运会举办权,人们得知喜讯聚集在一起欢庆北京成功的情景。因此,在教学申不宜采用理性研读的方式,甚至对文章的结构也无需梳理,而是应通过反复的有感情地朗读品味,从而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1 、认识 14 个生字,会写 10 个字。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们在申奥成功时的激动、欢乐和自豪。
3 、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点: 认识生字,规范书写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体会人们在申奥成功时的激动、欢乐和自豪。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教学课时: 2 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2 、大家说的都属于个人成功,有没有什么成功的事情是很多人甚至是几千、几万人、几亿人共同努力的结果呢?出示北京申奥成功的画面。
(点击出示句子: 2001 年 7 月 13 日 的夜晚,北京申办 2008 年奥运会成功了。)啊,北京终于成功了!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大家吧。(自由读,指名读)
这个喜讯传来,中国十三亿的儿女是多么的自豪啊。今天就让我们去看看全国人民是如何欢度这激动人心的'时刻的。(播放申奥成功的课件图像:并解说: 2001 年 7 月 13 日 的夜晚,亿万双眼睛在电视机前等待着萨马兰奇最后的宣布,当他说到 2008 年的奥运会将在北京举行时,在场的中国人都跳了起来,热情地欢呼着。顿时,喜讯传遍了中国的每一个角落,人们纷纷涌上街头庆祝,北京更是成了欢乐的海洋。工人、学生;老人,小孩都挥舞着国旗,热情的高喊着:我们成功了,我们爱北京。人们相互拥抱,击掌。领导人也来到了欢乐的人群中。北京度过了一个欢乐的不眠之夜。在电视机里,“我们赢了,我们成功了”的字幕一遍遍地放大。)
4 、“我们成功了”,自豪地告诉大家吧!学生读题。
5 、课文用生动的语言记下了这振奋人心的时刻,让我们一起去读一读吧。
二、初读课文。
1 、自己读课文,读准字音,把下面的生字圈出来读读。遇到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2 、同桌读课文,读通句子,碰到对方读错了马上帮助并接读。
3 、你能读流利了就起立读。
三、自学交流,再读课文
1 、认读生字词
( 1 )指名当小老师到前面领读读得准和喜欢的生字。
( 2 )(点击课件逐个出示生字)齐读生字。
( 3 )自由读生字,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些生字的?
( 4 )课件出示词语:喜讯、传来、不约而同、聚集、挥舞、锣鼓、欢呼、击掌、拥抱、泪水、奥林匹克、飘扬。)学生自由读,同桌比赛读。
你们真能干,做成功手势表扬自己。
2 、带着成功的喜悦请大家再读读课文中你喜欢的段落。
( 1 )把你喜欢读的段落读给大家听一听。
( 2 )听了你们的朗读,老师很感动,也想加入你们的队伍,欢迎吗?那么老师读下去,读到你觉得非常激动兴奋的段落,你就跟着读吧。
四、指导记字、写字
2 、教师范写学生认为难把握的字,提示要注意的地方。如:“京”的上横、“互”的下横是长横;“申”、“洋”二字的竖为主笔;“互”字中竖折的竖和横折的折笔应该向左边斜;“匹”字的笔顺是:横、撇、竖弯钩、竖折。
3 、学生练写其他生字。
一、谈话导入
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喜欢的体育项目以及你知道的奥运会比赛项目。
二、指导朗读课文,感悟课文。
1 、举办奥运会也一直是中国人的梦想。在十多年前的 1993 年中国北京曾经申请举办 2000 年的奥运会,在最后的投票选举中,北京仅以两票之差,输给了澳大利亚的悉尼,确实非常可惜。但是中国人民并没有气馁,不断地建设祖国,我国的实力一天天的强大,北京也成为了举世瞩目的美丽城市。北京申办 2008 年的奥运会成功了。当申奥成功的喜讯传来,人们都是怎么做的?点击出示句子:喜讯传来,人们不约而同地涌上街头,北京立刻变成了欢乐的海洋。
自由读一读,你有什么不理解的吗?(“不约而同”,比如:我们班在拔河比赛中取得了第一名,我们不约而同地……;涌:就是象潮水一样快速的冲过去。因为人们听到这个好消息太激动了。都急着要去街上庆祝。)指名读,齐读。
2 、让我们走进这欢乐的海洋,加入到庆祝的队伍中吧。瞧天安门广场多热闹啊,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点击出示第二段:天安门广场聚集了几十万群众。人们挥舞着国旗,在欢庆的锣鼓声中一遍遍高呼:“我们成功了!”“我们爱北京!”“祖国万岁!”)指名说。让我们一起高呼吧!(学生入境演一演)指导朗读:用你的朗读来表现你的心情吧!指名读,小组读,全体朗读。
3 、让我们再去中华世纪坛看一看吧!(点击出示句子:中华世纪坛人如海,歌如潮。人们相互击掌,相互拥抱,任激动的泪水尽情流淌。)你又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朗读句子。
科学概念:。
1、由于观察工具的改进,使人类观察的范围扩大,发现了仅靠肉眼无法发现的自然界的许多秘密。
2、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生活的改善。
过程与方法:。
1、总结人类在观察工具开发及探索范围扩大方面的成果,并用流程图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2、根据学习主题查阅相关资料,并进行整理归类、交流。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热爱科学技术,敬佩人类在探索微小世界过程中不断追求和善于追求的精神。
2、知道我们周围还有许多没有被发现的物质及自然界的秘密。
知道人类探索微小世界已取得的一些成果。
收集整理资料,并进行展示交流。
课前布置学生进行相关专题的资料收集,安排多媒体教室让学生进行汇报交流。运用多媒体的学生需在课前将汇报材料放到教室电脑的桌面上,并进行试演示,以节省准备时间。
一、导入语。
这一单元,我们经历了人类对微小世界的认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学会使用了两种工具——放大镜和显微镜。
让我们用流程图来表示人类在认识微小世界上的发展过程(师一边解说,一边板书):。
在放大镜发明前,我们用“肉眼”观察我们周围的世界,那时我们所能观察到的便是蚂蚁等较小的动物。使用放大镜最多能放大25倍,能使我们看到更细小的东西,看到更多的细节,如印刷品及屏幕上的合成色彩的色斑。而显微镜的使用则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了细胞和微生物,光学显微镜最大的放大倍数为1500倍左右,分辨率达到0.02微米。电子显微镜的最大放大倍数为1000000倍,分辨本领达到30埃。扫描遂道显微镜放大倍数为3亿倍,分辨率可达0.1埃。在人类的不懈努力在观察工具越来越先进,我们在微小世界领域所取得的成果也是卓着的,下面就请各组同学为大家介绍人类在微小世界领域的成果。
(nm是纳米,um是微米1千米=1000米;1米=1000毫米;1毫米=1000微米;1微米=1000纳米;1纳米=10埃?)。
二、各组汇报展示。
1、课前布置学生分医学、农业、电子、冶金、生物学……等不同领域寻找相关资料。
2、资料内容可以是人类对微生物、细胞、晶体、电子等微小物质的最新发现、研究成果及对它们的利用。
3、将收集到的资料根据自己所学的专题进行整理归类,然后以书面或电子作品的方式进行展现。可以是文字、图片或图文结合。也可以是录音、录相等音像内容。录音、录像及电子作品需当堂展示,书面作品如有时间可以展示。时间紧张的话可在教室里张贴。
4、在展示汇报的过程中,汇报的小组可与下面的同学进行互动,可以提问或回答在座同学问题的方式进行。
三、总结。
1、听了看了各组的展示内容,大家有什么想法?(让学生自由地发表感想,感叹微小世界的`神奇,感叹人类的不懈努力与聪明智慧)。
微小世界和我们。
肉眼能看清蚂蚁等较小的动物。
放大镜能看清小于1毫米的肉眼看不清的东西。
光学显微镜能看清细胞和微生物。
电子显微镜能看清能看到更小的组成物质的原子、分子。
……。
教学内容:
苏教版第九册26~27页《校园的绿化面积》。
教学目标:
1、通过计算、测量、设计,进一步巩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等平面图形的计算方法,掌握用割补法求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树立与他人合作的意识。
3、在创新设计活动中,激发学习兴趣以及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时,采用割补法,把它转化成几个基本图形再进行计算。
教学预案:
一、课前导入、激情引趣。
1、到现在,我们都认识了哪些图形?
2、把你最喜欢的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告诉大家。
〔设计意图〕5年级的孩子,情感日趋成熟,让他们自己说出喜欢的公式并用自己的经验把这个公式需要特别注意的细节跟大家提醒,代替老师一问一答的旧知复习,充分展示课堂的开放、大气。
二、合作探索、掌握新知。
(一)学测量,说解法。
1、我们学习的这些计算公式,今天要在生活中派上用场了(出示课件)。这是我们校园里的一块花圃,同学说认真观察。
思考:要计算出它们的面积,需要哪些条件。如果老师只给你们一把米尺,要怎么测量?
思考和指明回答。
(二)学会探究、挑战难题。
2、同桌合作,探究,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把算式写出来。
3、指明汇报结果,师展示他们的结果。
4、结合课件,师小结解决这个问题的割法和补法,并说明:解决一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会得出很多种不同的方法,就像刚才这道题。
〔设计意图〕课标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这一环节中,我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学会与同学探究、交流、学会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他人,同时也学会认真听取别人建议,真正做到学生新知的获得不仅教师的告诉和训练,而更是学生的探究与交流。
三、联系巩固,强化方法。
1、校园里还有两块花圃,都是像我们刚才研究的不规则图形。同学们,不管你们喜欢割法还是补法,用你自己喜欢的一种方法求出它们的面积,现在就动手吧。
2、展示学习成果,优化解题方法。
3、总结提升:通过刚才的探究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把你的收获告诉大家。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完成这两道习题,既有利于优化解题策略,更有利于让学生的知识从操作到语言的飞跃,让学生的思维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升华。
四、拓展练习,争当小小设计师。
为了把我们的校园建设得更美好,校长决定在建一做教学楼,教学楼前的花圃让我们来帮忙设计,看谁的花圃设计的美丽又大方,校长就采用谁的设计。那样,你就真正成了一个设计师了。拿出我们的格子图,动手设计吧!
2、展示设计成果。
3、利用课间时间思考:我还可以怎么设计使花圃更合理更美丽。
〔设计意图〕让每个学生当小小设计师,既有利于学生综合应用已学的知识,更有助于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体会到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懂得责任来源,明确自己在校园生活中的责任,并用实际行动来承担责任。
学会承担责任,努力履行责任的能力。
努力用实际行动践行自己对集体的责任。
学会承担责任,努力履行责任的能力,懂得责任来源,明确自己在校园生活中的责任。
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设计设计意图
导入:几部反映校园生活的影视作品剪辑或者是师生自己录制的学生校园生活的录像。学生观看录像,初步了解自己在学校生活的内容,感受学校生活的丰富,并初步体验学校生活中责任与义务的存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
描绘理想的班集体开展如“教学活动设计”中的“我心目中理想的班集体”活动。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考虑。
我向往这样的班集体:
同学关系____________
师生关系_____________
班级氛围____________
其他______________明确优秀班集体的标准,形成对美好班集体的向往之情,为后面建设良好的班集体打好基础。
找差距我现在的班集体是这样的:
同学关系___________
师生关系___________
班级氛围___________
其他_______________寻找本班与自己心目中的优秀班集体之间的差距。
补差距
在以上活动的基础上,学生根据班集体存在的差距寻找解决的办法,提出自己的建议。最后将大家的意见进行综合,列出班级存在的几大问题和需要努力的几个方面。为建设优秀班集体出谋划策,并落实到行动中。
班级形象设计开展“教学活动设计”中的“班级形象设计”活动,让学生真正地将对美好班集体的向往变成行动,将自己的班集体建设成理想的乐园。
1.明确建立一个优秀的班集体首先要有明确的奋斗目标。
2.明确建立一个优秀的班集体需要班集体的每个成员承担起责任和义务,尽心尽力为班集体做贡献。
3.懂得如何建设自己的班集体。
板书设计1.校园事务你我他
1)、为班级和学校的事务奉献出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2)、为班级和学校做贡献体现在哪些方面?
教学反思
领导审阅意见
签名:
爬上山。
四五六,
翻筋斗。
七八九,
拍皮球。
十个手指头,就是两只手。
教学目标:
1、通过音乐欣赏安抚幼儿情绪,增强秩序感。
2、通过反复阅读加深理解,提升幼儿阅读兴趣。
3、通过游戏化形式加深幼儿理解巩固记忆同时训练幼儿动手能力。
4、通过绘本阅读丰富幼儿想象空间,加深心里感触,使幼儿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活动准备:音乐《雪之》、《春野》、《嘉禾舞曲》,卡纸,水彩笔,固体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看看今天来了几位小朋友,让我们来数一数,1234,四位小朋友。首先欢迎大家,那现在我们来听一首好听的音乐吧。请小朋友轻轻的闭上眼睛。老师播放《雪之梦》。引导幼儿安静倾听。
2、师:现在请大家睁开眼睛,和老师一起来做一个手指游戏。小手拍一拍。生:拍一拍。师:播放《嘉禾舞曲》。大家一起边说边做。
二、儿歌学习。
师:那刚才我们的手指游戏里面有几个数字啊?生:10个。师:他们是?
生:12345678910。
师:好,真棒。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数字歌好不好?生:好。师:现在请小朋友先看看你的儿歌上面的图画,数一数有几个手指。生:10个。师:好那现在请跟老师读一遍。
1、老师教读。
2、幼儿集体朗读。
3、分角色朗读。
4、个别幼儿朗读。
5、师生集体朗读。
三、儿歌巩固。
师:1、那刚才小朋友表现的都很好,我们给自己一个鼓励的掌声!接下来请小朋友跟老。
师来学动作。
2、那现在我们带着音乐来做一遍。
3、请幼儿分别上台表演。
4、集体表演。
四、绘本《鼠小弟的小背心》,音乐《春野》。
讨论:(1)谁都穿了鼠小弟的小背心,穿上后是什么表情?
(2)最后小背心变成什么样子了,为什么?
五、手工:
撕纸粘贴画:百变鼠小弟。音乐《雪之梦》。
文档为doc格式。
。
1、还记得那首关于风的小诗吗?一起来回忆回忆。背《风》。
2、从秋天飘落的树叶,二月里开放的鲜花,江面上激起的浪花,竹林里树木的倾斜,都能让我们找到风的踪迹。
3、今天,老师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小诗,是我特别喜欢的.,一起去看看。
1、老师范读课文。(配音背诵)。
2、学生自读课文。提出自读要求:小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学习。
3、检查认字情况。
师:生字宝宝都认识了吗?用课件打出生字,请学生当小老师教读。
师:记住了吗?去掉拼音,还能读准吗?读要写的字。
师:孩子们,再去读读最后两个字。读读红色的部分,再去读读这个字,有什么发现吗?其实汉字中有许多这样的字,只要你掌握了这样的学习方法,你就能和更多的生字宝宝交上朋友。
4、检查读文情况。
师:把生字宝宝放回课文能读好吗?第一小节谁来?谁喜欢第二小节?三小节谁能读得最准,最流利。
评价。
5、孩子们那我们向我们班的朗读能手学习读课文。齐读。(初步感受课文)。
1、学习第一节。
(1)师:是呀!谁也没有看见过风,不用说我和你了。风这么的神秘,谁来读读一、二行。任何人都没有看见过,谁谁再来读。太神秘了,一起来。
小结:风真的是太神秘了。所以叶在二、三小节用了相同的句子,再读。
(2)风这么神秘,我们能发现它吗?读三、四行。
这两行诗告诉了我们风再哪里?再读。
读着这两行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自己再去读读。(说感受,多种形式的读)。
小结:再来感受风儿吹过枝头的轻柔,齐读。风就在那儿,多有趣呀!就想我们的小伙伴一样,再读读。
2、学习二、三小节。
师:风就像我们的小伙伴一样,我们在哪里能找到它,发现它,见到它呢?去读读二、三小节,把你喜欢的句子划下来,多读读。
汇报。注意:老师提醒,还有谁喜欢这一小节,有补充吗?
3、背诵。(配音乐)。
1、既然风向顽皮的孩子一样,你们能做的事它也能做,那想想它还能做什么呢?
2、想当小诗人吗?用自己的喜欢的方式把风娃娃写下来,画下来。
3、展示汇报,交流作品。
4、是呀,孩子们,风太有趣了!捧起你们的诗行高声朗读。
5、是呀,风太有趣了!让我们一起走出教室,到操场上,草坪边和风做游戏吧!
知识与技能:通过自读感悟,交流讨论,理解重点诗句的意思,了解象征手法。
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课文;准确把握课文的思想内涵。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味诗人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树立自信心、开拓自己的人生之路。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课文;准确把握课文内涵。
体味诗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树立自信心,开拓自己的人生之路。
教法:情境创设法、朗读感悟法、自主探究法。
学法:说一说,读一读,写一写。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课前聆听歌曲《童年》,引导学生谈自己印象最深刻的童年往事;。
2、师:是啊,童年是人生的黄金时期,童年有许许多多美好的回忆,童年充满着令人感动的丰富情感……然而,童年时光再美好,时间老人的脚步也不会为我们作多一刻的停留。如今,我们就要告别童年、告别父母、告别呵护,独自“上路”了。今天,我们共同学习第八单元“告别童年”的第一课——《我们上路了》。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指名朗读自己最喜欢的小节,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三、品读诗歌,体会感情。
(一)学习第一节。
1、优美流畅、充满诗意地朗读;。
2、师:本节告诉我们什么事情?从哪句体会到“稚嫩”的?
3、指出“刚刚露出那嫩嫩的芽尖儿,刚刚染上那一抹淡淡的粉红,
刚刚才捡到一张很小的邮票,”运用了象征的写作手法。提问:这些事物象征着什么呢?
4、启发:除此之外,还有什么事物也能象征我们人生的刚起步?
(初升的朝阳、展翅的雏鹰……)。
5、师生配合表演:早晨,要上学了,临走时,妈妈会说些什么?你怎样回答?
6、体会“反正我们是上路了,一步一步地上路了。”应读出什么感情?(自豪、骄傲、摆脱束缚的快乐……)。
7、齐读、轮读最后一句:“反正我们是上路了,一步一步地上路了——上路了——上路了!”
8、过渡:是啊,我们就要告别童年,成为少年了。我们的双手变得有力,我们的思想逐步成熟,尽管路上会有风雨飘摇,但不管怎么样,我们上路了!路上会遇到哪些情况呢?请喜欢第二节的同学朗读。
(二)学习第二节。
1、部分学生朗读本节;。
2、生反馈:本节告诉我们人生路上会有哪些可能性?(师相机板书)。
3、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生活、学习的实际,谈谈当遭遇打击、困难时,会以什么样的态度来面对,会怎么样去处理?(生畅所欲言)。
(三)学习第三节。
1、承接学生的满怀豪情,引读第三小节;。
2、师:哪句写人生路上的“美丽”?
3、学生结合文中小资料及课件理解“相思鸟、金孔雀、橄榄树、曼陀铃”的象征意义;。
4、遇到美丽的事应该怎么办?从这小节中找到一个关键词语。
(走下去)(师板书);。
5、师:哪句写人生路上的“挫折”?
6、生体会“风、雨、雷鸣电闪”的象征意义,并说说怎样面对挫折。(师相机板书)。
7、(课件出示)人生之路,你准备怎样走下去?
学生按照“人生之路,……走下去。”的形式说一说,并齐读。
课件所示例句。(师板书)。
8、师:读得真好!读得人心情激荡,读得人斗志昂扬!让我们痛痛快快地抒发一下自己的感情吧!配乐齐读第三节。
四、回顾全文,创作诗歌。
请学生大胆地仿写“告别童年”的小诗,朗读、赏析。
五、阅读推荐,拓展延伸。
1、帕特里夏·舍洛克的《写给快十三岁的梅格》;。
2、赵丽宏《岁月和青春》。
六、赠送寄语,总结全文。
课件出示“成长寄语”,师在《明天会更好》的歌曲声中总结: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要告别父母,告别呵护,告别童年独自“上路”开弓没有回头箭,人生的车站不售返程车票,不管什么样的路,都是一种经历,一种收获,相信大家都能开辟出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我们明白了我们要告别父母,告别呵护,告别童年独自“上路”人生的路靠自己踩出,人生的际遇顺逆交错但不能因此畏缩不前,要勇往直前,开辟出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祝福同学们的人生之路明天会更好!
美丽—走下去脚踏实地。
挫折—不退缩勇往直前。
1、会认六个生字,会写一个字。
2、使学生初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会给本首诗歌续编,培养创编的能力。
检查预习情况。指导朗读课文。
指导续编诗歌。
1孩子们,老师请了一位老朋友来到我们的课堂上?你们猜猜他是谁?谜语:花儿见它点头,小树见它招手,小草见它弯腰,云儿见它就跑。(风)。
2对!它就是风板书单元主题词风。
3昨天,我们才学了一首诗,才的题目就是风,我们一起背一背吧!生背诵。
二自读感知。
1翻开书,请孩子们自己读一读这首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你不认识的生字生词要特别注意。
2读够了吗?那句话还不太熟悉的,你再练一练!
3这首诗一共有几个小节?(三个)。
(1)请你们仔细找一找,我们的生词宝宝就躲在诗歌里面呢!谁来和生字宝宝打个招呼?
这两个字都是——(翘舌音)。
生词读得准,句子也一定能读好,来,齐读这一句——(学生朗读)。
(2)谁来读读第二节的生字?
这个微字笔画真多!谁能想个办法记住他?(生汇报),
真是会想办法的好孩子,我们伸出小手指,一起写写这个微字吧!特别注意,不要写错了(书空)。
女孩子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吧!——(生朗读)。
(3)瞧!最后一节生字有点多,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好吗?——(读)。
男孩子来读读这个句子吧!——(生朗读)。
生齐读全诗。
5拿出小铅笔,把刚才你找到的句子勾出来。(生勾画)看看,你和老师勾的一样吗?(生自检)。
6风躲起来了,想和我们捉迷藏呢!可是,细心观察的孩子们总能找它吧!我读前一句,你们读后一句,我们一起找找风的足迹。(师生合作读。)。
三精读品悟。
第一节:
1当树叶在枝头颤动的时候,那顽皮的风到底在哪儿呢?(在枝头,在树叶上)。
板书哪儿?
你怎么知道风在那儿呢?板书那儿!
哦,我知道了,树叶颤动的时候,风在枝头——那儿呢!
走过去,拉起一个孩子的手:哟!这个枝头上长着好几片可爱的小树叶呢!
2金色的阳光洒在你们身上,这时,一阵微风吹过,树叶们,你们都轻轻的颤动起来啦!
3指导学生自学。
4你们在枝头颤动得那样欢快,那样自在,我听到了沙沙沙,沙沙沙的声音,喂!你们在说什么悄悄话呀?(我听到你们在对风儿说——对蝴蝶——)。
5小树叶们,让我们随着风儿,在枝头轻轻舞动吧!齐读这一节——。
第二节:
(1)小树叶们,你们优美的舞蹈,吸引了更多的风的伙伴,他们手拉手来到树林间,林木见到他们就——(微微点头)?我们知道,风变大了,女生来读第一节,全班来读第二节,让我们来感受一下风儿的变化,带给树叶和林木的变化吧!
第三节。
(1)风儿拂过树梢,走过树林,他又来到了小河边啦!他和小河在干什么呢?板(做游戏)。
(2)让我们一起去参加吧!你看到风和小河在做什么游戏呢?他们怎么做的呀?(捉迷藏,赛跑……)?(他们你追我赶的赛跑)。
(1)你跟他玩得很快乐,你觉得他们的游戏有趣吧?热闹吧?来!把你自己的感受放进诗句去读一读。
四尝试背诵。
1(指板书)小结:刚才我们跟着风儿,拂过了树梢,走过了树林,和小河一起快乐的游戏,你们一定有很多很多快乐的感受吧?拿起书,把这首诗读给你的好朋友风儿听听看吧!
配乐朗读。
3找到了这个规律,你一定能很快的把这首小诗记下来。请你自己先记一记,再背给同桌的孩子听一听。
4谁已经会背啦?来!让我们一起把这首诗,还有对风儿的喜爱,都留在脑海里吧!背诵。
五想象拓展。
风不仅在树叶上跳舞,在林木间走过,和小河做着游戏,它还会去那里?干什么呢?我们继续跟着风的脚步,去看看吧!
风很温柔,也很调皮,他撞响了窗口的风铃,叮叮当当,多好听啊!这时候,我们知道风来了。风在——(唱歌)。
我们来到操场上,你看,红旗——,我们知道,风在——。
花坛里的玫瑰花跳起舞来了,我们知道,风——。
孩子们,你还从哪些地方找到风儿了?
孩子们,其实呀,把你们刚才的话写下来,也是一首很美的诗歌呢,不信你看看:
谁也没有见过风,
不用说我和你了。
但是风铃摇动的时候,
谁也没有见过风,
不用说我和你了。
但是玫瑰花点头的时候,
谁也没有见过风,
不用说我和你了。
但是风筝飞上天空的时候,
六生字游戏。
1、知道科学探究需要收集大量信息,对不同的研究对象需要有合适的获取信息的手段。
2、学习画统计图和解读图表信息。
每个学生测量自己的身高;向数学老师请教画条形统计图(或折线统计图)的知识。
1、引入。
2、从大树开始。
组织讨论:
我们是怎样观察大树的?
我们是怎样知道家乡的水资源是不是受到了污染的?
我们又是用怎样的方法弄清接线盒里电线的连接方式的?
(出示:西红柿、石头、泡沫塑料等)这些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
推测的依据是什么?
设计了怎样的活动来验证?
没有这样的活动,我们能下结论吗?
我们设计这些实验活动的目的是什么?
3、我们的身体有多高。
我们的身体有多高?这个问题怎么回答?
课前同学们测得了自己的身高,分组统计并根据小组的数据说说我们的身体有多高。
汇总全班同学的身高记录表,完成一张“六()班学生身高(条形或折线)统计图”。
讨论:
4、思考讨论。
《我们的手》是四年级下册第4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是以“手”为主题的组合单元。手是劳动的工具,是创造的凭借,也是传递情感的介质。《我们的手》一课则是从友爱的角度选编的课文。全诗共4个小节。作者采用比喻的手法,借“手”这一意象,把手分别比做电线、桥、船、小鸟等,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把幸福、友好、真诚、快乐等人性中美好的情感传递给热爱生活的人们。各小节的结构相同,读起来琅琅上口,有音韵美和构图美。诗的内容浅显,但意境深远,是一首文质兼美的诗。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本校以“大语文教学观”为基础,承担了省级科研课题“小学生阅读心理的研究”,我们四年级教研组成承担了子课题之一的“小学生阅读情感的研究”。已取得了初步的成果。经过近两年的探索,学生已能从已知经验、情感世界和想象世界出发,对文本加深理解和体验,享受审美乐趣。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并会写本课生字和词语。
(2)学习以“是”为比喻词的比喻句,并能仿写。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
2、过程与方法
(1)充分利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
(2)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3)结合本单元“金钥匙”默读思考,学习作批注笔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深切体会文中对手的比喻,从而感知手也能传递人们美好的情感,心手相连,会使整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同学们,伸出你的手,看看你的手像什么?(枫叶、海星……)你用你的手做些什么?(剪纸、画画、写字……)看来同学们有的拥有灵巧的手,有的拥有能干的手,有的拥有智慧的手。不过,我们的手还有神通广大的本领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们的手》,看看作者还发现了手的哪些功能。(板书课题)
请同学们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1、请同学们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怎么读就怎么读。看看你读懂了哪些。在书上做出简单的批注。
2、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要是遇到生字或难读的句子怎么办?(遇到生字可以查生字表或者查字典,还可以请老师和同学帮忙;遇到难读的句子就画下来,多读几遍。)你们的.办法都不错!聪明的孩子最会学习。开始学习吧!
3、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齐读。
1、学习第一节。
(1)指名读第一小节,其他同学思考:我们的手是什么?(电线)
(2)现在,我们依*集体的力量,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为什么说我们的手是电线?
每位同学说时,其他同学认真听,做出评价。小组汇报。
(3)(出示第一句)“我们的手,是电线。”齐读这句话。谁能把加点的字换掉,句子意思不变?(像)由此看来,这也是比喻句。(出示课后的“金钥匙”。)
2、学习第二节。
(1)指名读。思考:我们的手是什么?(桥)
(2)为什么这样比喻?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3)你们能把自己的体会读出来吗?指名读。比赛读。
3、学习第三节、第四节。
(1)自由读第三、四节。边读边思考:我们的手是什么?
(2)齐读。
(3)有感情的朗读。
(1)指名有感情的朗读。我们的手是电线、桥、船、小鸟,那么手的神通广大的本领到底是什么呢?(传递美好的感情)
(2)男女生对读。
(3)师生接读。
同学们说得好极了。最美好的时刻,是心贴心的时刻,是手拉手的时刻。人们心手相连,会使整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愿我们能将人们美好的感情传递下去。
手还会是什么?仿照课文,再写一段。
本诗清新明朗、意境丰富、图文并茂、富有想象空间。林琳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始终围绕新课改理念所倡导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导入新课时首先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让学生看看自己的手像什么?用手做些什么?在激发学生想象探究的过程中自然导入。然后老师顺着学情,因势利导,充分利用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边读边思考,从中获得感悟,读得入情入境。在此基础上老师提出了“我们的手是电线、桥、船、小鸟,那么手的神通广大的本领到底是什么呢?”这一问题,让学生充分讨论,同时展开更深一层的朗读感悟,体会文章的内涵。在此基础上老师提问:“我们的手还会是什么?”先师生互动,再让学生合作创编,接着又采用生生互动的方式进行交流。这既是对课文理解的延伸,又是对学生情感的熏陶,也是对语言、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同学们喜欢这首诗吗?让我们翻开课本,自由朗读,把句子读通顺。
初读课文,你有什么学习生字的方面要提醒大家。
六.学了生字,让我们把课文读得更准,全班齐读全诗。
七.作者要让我们知道什么?(风来了)。
用铅笔、直尺勾出风来了的句子每一节第二句马上在多媒体上显示出来。
八.老师读没有风的句子,同学们读有风的句子师生共同合作读全诗。
(学生:微风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舒爽)。
十.你最喜欢三节小诗中的哪一小节的内容,美美地读一读,谈谈你的感受、自由汇报》)。
说说为什么?引导理解颤动。
b你们就是这片林木,看到林木微微点头了吗?再读读。
十一.刚才欣赏了三处风,带着你的体会读全文再读这首诗,你有什么发现?有什么共同点?(第一句都相同)。
尝试着记,背全诗。
十二.老师把微笑送给你,诗是美的,但是写在这,你能再补充接着写吗?
学生作品:仿照格式,每人说一节就可以了。
但是风车在转动的时候,我们就知道风在跳舞了。
十三.让我们把风车和纸飞机拿到外面的世界去,你会有新的发现,新的火花。
生字的解决?板书的问题。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miekuo.com/fanwendaquan/ziwojieshao/667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