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自我介绍

逃避自由读后感(优秀16篇)

逃避自由读后感(优秀16篇)



读后感是一种思维的延展和再创造,让我们以读书的视角去关注生活和社会,同时培养出批判性思维和独立见解的能力。接下来,我为大家准备了几篇精彩的读后感范文,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

《逃避自由》读后感

摆脱束缚,获得自由,似乎历来是人们的本能之一,在现代却成了人们的本能之一。弗洛姆在《逃避自由》一书中从人的心理、社会因素和人性结构三者相互影响的总体探讨了自由对现代人的意义,以及现代人因极度自由而产生的无能为力感而逃避自由的方式。

他指出人类从自然,从母体中分离出来,在获得自我意识、个人化、自我发展的同时,却又陷入了一种“日益的孤独”,产生一种无权力和焦虑的感觉。这种无权力和焦虑的感觉,使得人们逃避自由(需要事先说明的是,我不会从社会历史的角度对自由方面作出相关分析,这是我力所不能及的,而仅以对看完本书后的所思所想作为文章的主要内容)。什么是自由?随着时代的越是发展,它的概念越是让人感到模棱两可,它表面上是行为与意识自己做主不受约束与控制的状态,而实质却如弗洛姆所说的:“人的意志,良心,理性征服了人的自然倾向,建立起其个人对自然的部分统治,这似乎成了自由的本质。”我丝毫不会怀疑这句话的准确性与合理性,因为在现代的自由确实受到了外在的或是更多来自内在权威的束缚,这种权威来自伦理道德,法律以及自己的良心等等,而尤其重要的是来自个人本身的无能为力感与孤独感。

由于自由的感受其实是一种界定,因此如果越少对于自由界定或者越是强调一种低限度的自由,那么对于自由的满足感反而会不断地增加,而相反一个社会对于自由愈是不满足那么反而说明这个社会的自由程度更加高,正是因为这一社会的高度自由属性使得社会本身能够产生对于自由的不断界定,由这不断地界定和多种思想对于自由不等界定,使得这个社会的自由标准被不断推翻。而这个推翻的过程的作用正是另外一种对于自由的宣讲。而这种不断地自由宣讲将不断地影响自由的状况。我上述所言的其实是由埃里克所提供的事实资料中获得的结论,真正埃里克所做的工作其实是将中世纪基督教社会状况下,人们对于自由的高度满足的状况以及其成因。同样的还包括在纳粹时期,人们对于自由满足感的无视或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其实也是一种对于自由满足的表现。

我个人认为因为孤独,而使自由背后承担着责任。某时世界上有了人类,他们起先与自然融为一体,他们不知道自己和自然的区别,也就感到自身是完满的。而后来他们与自然分离了,他们意识到自我的存在,他们开始对未知充满恐惧。就如一个婴儿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感到恐惧的,只有当他长大,脱离了父母,自己拥有了所有的选择权,发现自己要承担如此之多,他们才会恐惧。人恐惧了,追根朔原是因为人有了自由,据弗罗姆说,自由和孤独感成正比。在我看来,人害怕的东西不是自由本身,而是自由背后的责任。因为后来人们发现了一切东西都必须自己承受,没有他者可以介入,甚至死亡也必须自己承担。于是问题棘手了。有少部分人选择痛苦的捍卫自己的自由。而大部分人选择的是,消灭个体,进入集体。

弗洛姆讨论了“逃避自由”这一心理机制。面对个人的孤独和无权力感,个人有两种方法:即上文的逃避自由和自我实现。第一种“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是放弃个人的独立自由,寻求新的束缚,来代替其已失去的原始约束。这种心理机制最显明的表现是企图服从与支配他人。这种“逃避自由”的方式是极权主义的主要心理根源。在我看来,每个人都企图服从与支配他人。所以,不要说“我们深受极权之害”,而应该说“我们就是极权主义者”。

当社会中的每一个个体都从内心摆脱了极权主义,那么这个社会还会是极权主义吗?当每一个个体真诚地面对自己,真诚地忏悔,真诚地面对邻居,真诚地去爱,这个社会还会是孤寂的沙漠吗?第二种“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是“破坏性”,摧毁外在的东西,以消除无权力的感觉。这种破坏性,往往用爱、责任、良知、爱国主义等字眼来掩饰。第三种“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是“舍己的自动适应”,也就是大多数人在当代社会中所用的方法:“个人不再是他自己,他完全承袭了文化模式所给予他的那种人格。因此他就和所有其他的人一样,并且变得就和他人所期望的一样。这样,‘我’和世界之间的矛盾就消失了,然后,对孤立与无权力的恐惧感也消失了。”诚如我们在每天的生活中看到的,传媒上推销一种“个性”,于是大众就纷纷追求这种“个性”,却不知道这种“从众心”本身就是没有个性的表现。

最后一章,弗洛姆提出他的“梦想”:在一个自由民主,人道主义的国家里,社会应该尊重人性的发展,鼓励个人的自发感觉,鼓励创造性的思考,而个体应当自我认识,摆脱自由与束缚的恶性循环,寻找一种积极自由的状态,发挥自己的个性,自发活动(所谓自发活动包含爱和创造性的工作),实现自我,体验到“生命只有一个意义,那就是自发自动地生活”。阿伦特在公共领域的“行动”,应当可以看作一种“实现自我”的方式。

在本文的最后,弗洛姆写道:“唯有当民主不退却,而采取攻势,并进一步了解以前为自由而奋斗的人,其心目中所抱的民主目标是什么的时候,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民主才能战胜所有各种独裁集权制度。唯有当民主能灌输给人们一种最强烈的,对生命与真理及自由的信心,深信自由是积极而自发地实现个人自我,唯有这样,民主才能战胜种种虚无主义的势力。”

《逃避自由》读后感[本站]

弗洛姆在《逃避自由》一书中从人的心理、社会因素和人性结构三者相互影响的总体探讨了自由对现代人的意义,以及现代人因极度自由而产生的无能为力感而逃避自由的方式。

他指出人类从自然,从母体中分离出来,在获得自我意识、个人化、自我发展的同时,却又陷入了一种“日益的孤独”,产生一种无权力和焦虑的感觉。这种无权力和焦虑的感觉,使得人们逃避自由(需要事先说明的是,我不会从社会历史的角度对自由方面作出相关分析,这是我力所不能及的,而仅以对看完本书后的所思所想作为文章的主要内容)。

什么是自由?随着时代的越是发展,它的概念越是让人感到模棱两可,它表面上是行为与意识自己做主不受约束与控制的状态,而实质却如弗洛姆所说的:“人的意志,良心,理性征服了人的自然倾向,建立起其个人对自然的部分统治,这似乎成了自由的本质。”我丝毫不会怀疑这句话的准确性与合理性,因为在现代自由确实受到了外在的或是更多来自内在权威的束缚,这种权威来自伦理道德,法律以及自己的良心等等,而尤其重要的是来自个人本身的无能为力感与孤独感。

他谈到,自由的帷幕拉开欧洲黑暗时代的中世纪,那时人没有竞争,不感到孤独和孤立,有安全感和相属之感,却唯独没有自由,人们却为此抗争,文艺复兴和中世纪宗教改革接踵而来,其结果可想而知。表面上,人们的抗争胜利了,但是他们胜利的果实变成了牢笼再次把他们束缚了,而这次的束缚比以前也更加牢固。其原因在于,欧洲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使个人无法正常适应而与发展,个人面对冷酷无情的经济竞争变得力不从心。因此,一个个无能为力的个人产生了并把他们束缚在了无能为力感与孤独感的状态。有人会问,自由为何会产生在欧洲,我想我前面已经提到是资本的主义的发展开拓了自由的道路,而资本主义的发展是源于资本的积累,资本的积累在欧洲始于掠夺。

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通向自由的道路被开拓成了一条康庄大道,到了现代,自由似乎发展到了巅峰。在这极度自由的空间与时间里,人们时刻注意并充分发挥着自己的个性,更积极进取,更有责任心,更加享受自由这肥硕的果实,然而,大部分人对这份果实是无福消受的,我所说的的大部分人所指向的是逃避自由的人,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关系和越来越冷漠人际关系无法正常适应,他丧失了自己的个性,变得跟大部分人毫无差别,乃致用放大镜也无法找出他与他们的不同点,甚至,他被同化并消失在了人群里。接下来我将引入弗洛姆所提到的“逃避自由”心理机制,即逃避自由和自我实现。

是他的,到头来他将发现一切都不是他的而一切也都是他的,更可悲的是这一切是可悲还是可幸他却不能判断,如同我们一样。

《逃避自由》读后感

弗洛姆在《逃避自由》一书中从人的心理、社会因素和人性结构三者相互影响的总体探讨了自由对现代人的意义,以及现代人因极度自由而产生的无能为力感而逃避自由的方式。

他指出人类从自然,从母体中分离出来,在获得自我意识、个人化、自我发展的同时,却又陷入了一种“日益的孤独”,产生一种无权力和焦虑的感觉。这种无权力和焦虑的感觉,使得人们逃避自由(需要事先说明的是,我不会从社会历史的角度对自由方面作出相关分析,这是我力所不能及的,而仅以对看完本书后的所思所想作为文章的主要内容)。

什么是自由?随着时代的越是发展,它的概念越是让人感到模棱两可,它表面上是行为与意识自己做主不受约束与控制的状态,而实质却如弗洛姆所说的:“人的意志,良心,理性征服了人的自然倾向,建立起其个人对自然的部分统治,这似乎成了自由的本质。”我丝毫不会怀疑这句话的准确性与合理性,因为在现代自由确实受到了外在的或是更多来自内在权威的束缚,这种权威来自伦理道德,法律以及自己的'良心等等,而尤其重要的是来自个人本身的无能为力感与孤独感。

他谈到,自由的帷幕拉开欧洲黑暗时代的中世纪,那时人没有竞争,不感到孤独和孤立,有安全感和相属之感,却唯独没有自由,人们却为此抗争,文艺复兴和中世纪宗教改革接踵而来,其结果可想而知。表面上,人们的抗争胜利了,但是他们胜利的果实变成了牢笼再次把他们束缚了,而这次的束缚比以前也更加牢固。其原因在于,欧洲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使个人无法正常适应而与发展,个人面对冷酷无情的经济竞争变得力不从心。因此,一个个无能为力的个人产生了并把他们束缚在了无能为力感与孤独感的状态。有人会问,自由为何会产生在欧洲,我想我前面已经提到是资本的主义的发展开拓了自由的道路,而资本主义的发展是源于资本的积累,资本的积累在欧洲始于掠夺。

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通向自由的道路被开拓成了一条康庄大道,到了现代,自由似乎发展到了巅峰。在这极度自由的空间与时间里,人们时刻注意并充分发挥着自己的个性,更积极进取,更有责任心,更加享受自由这肥硕的果实,然而,大部分人对这份果实是无福消受的,我所说的的大部分人所指向的是逃避自由的人,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关系和越来越冷漠人际关系无法正常适应,他丧失了自己的个性,变得跟大部分人毫无差别,乃致用放大镜也无法找出他与他们的不同点,甚至,他被同化并消失在了人群里。接下来我将引入弗洛姆所提到的“逃避自由”心理机制,即逃避自由和自我实现。

《逃避自由》读后感作文逃避自由译本

《逃避自由》这本书是费罗姆的著作之一,起初看书的名字的时候,我感到很疑惑,对自由的渴望想必是人人都有的,从古至今人们为争取自己自由的权力付出了诸多努力,为什么要“逃避自由”呢?看了此书以后,我发现原来自由与孤独之间是有着不可分割的一些关联的。

书中有句话是这样的“自由虽然给他带来了独立与理性,但也使他孤立,并让他感到焦虑与无能无力”,对于这句话,我的理解是这样的,我们每个人作为社会的一个个体,难免会被束缚,因为我们需要一个规律来进行社会活动,但是当给予我们极度的自由的时候,人本身所具有的依赖感臣服感便会有所减弱,虽然独立是好的,但是难免会因为无法与社会相容而感到一种“孤独”与“不安全感”。

所以,人所具有的依赖感是我们有时候逃避自由的原因,也许我们在认为自己没有自由的时候,加倍的渴望自由,但是书中则提出自由会不会成为沉重的`负担,使人无法承受,因为人还有一种天生的臣服愿望。这不禁让我想到了子女对于父母要求的自由,正如书中也有提到胎儿与母亲之间的联结与割裂。每一个人的成长都是一个不断独立的过程,在年幼时我们有父母的庇佑,那时候自由这个概念尚未在意识中出现,而在青少年时期自我意识开始逐渐形成的时候,我们又不断的想要脱离开父母,想要过一种自己所谓的自由,而在完全脱离开父母的时候,我们又渴望他们的管束,希望听见他们的叮嘱,甚至希望他们对我们再次进行管教,因为我们心中对此有中天然的臣服与依赖。

我们害怕自由以后的孤独感,所以不断的想要与周遭链接在一起,有时候自由与孤独原来是可以很贴近的。“个体化进程日益加剧的一方面为自我力量的增长,而它的另一方面则就是孤独日益加深”,自我力量的增长就我的理解看来,是对自由的争取和渐变独立的过程,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孤独日益加深则是不可避免的。人在宏观看来虽然与这个社会有所联结,但在微观看来,他就是一个独立的人,自由与孤独也都需要自己去一一品尝,争取一种自己所谓的自由的同时也意味着在品尝一种孤独。

在未读此书前,从没有把自由与孤独做一个联系,甚至觉得自由是极度美好的,但是从此书中我看到,原来自由与孤独是贴近的,逃避自由的人实质上就是在逃避孤独,因为作为一个社会中的人,都会有一种天然的依赖感和臣服感。

《逃避自由》读后感字

书中说的自发性我很赞同,就比如,某一天,你突然发现动一下手指,你会发现手指为什么会动,从小到大接受的教育告诉自己,是因为大脑里的神经冲动以及感受器效应器等等生物因素,但是你有没有想过抛却这些因素,从直观角度上观察过,“手指为什么会动?”会不会有另一种因素在其中,是神在指引我动吗?当然世界上有没有神这是一个无法回答的问题。

我好奇死后的世界是怎样的?人死了精神还会存在吗?精神可以独立于物质吗?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黑塞的《山口》写道:“世界已变得更加美丽。我独自一人,并且不因为孤单而苦恼。我别无其他愿望。我准备让太阳把我煮熟。我渴望成熟。我准备去死,准备再生。世界已变得更加美丽。”

生于斯,长于斯,虽然有人会好奇外面的世界,但是每个人的生活都是固定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周围都是熟人,不用担心生计,。

然后资本主义出现了,出现资本家雇佣劳动阶级进行生产,这时候劳动人民就会想他从事的劳动不仅仅是神的旨意,他可以通过更多的劳动获得更多金钱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也就是说资本家和劳动人民都开始为自己的利益考虑,中古教会时期的人生产不仅仅是为了赚钱,同时也是一种兴趣。

《逃避自由》读后感[本站]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逃避自由》读后感(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摆脱束缚,获得自由,似乎历来是人们的本能之一,在现代却成了人们的本能之一。弗洛姆在《逃避自由》一书中从人的心理、社会因素和人性结构三者相互影响的总体探讨了自由对现代人的意义,以及现代人因极度自由而产生的无能为力感而逃避自由的方式。

他指出人类从自然,从母体中分离出来,在获得自我意识、个人化、自我发展的同时,却又陷入了一种“日益的孤独”,产生一种无权力和焦虑的感觉。这种无权力和焦虑的感觉,使得人们逃避自由(需要事先说明的是,我不会从社会历史的角度对自由方面作出相关分析,这是我力所不能及的,而仅以对看完本书后的所思所想作为文章的主要内容)。什么是自由?随着时代的越是发展,它的概念越是让人感到模棱两可,它表面上是行为与意识自己做主不受约束与控制的状态,而实质却如弗洛姆所说的:“人的意志,良心,理性征服了人的自然倾向,建立起其个人对自然的部分统治,这似乎成了自由的本质。”我丝毫不会怀疑这句话的准确性与合理性,因为在现代的自由确实受到了外在的或是更多来自内在权威的束缚,这种权威来自伦理道德,法律以及自己的良心等等,而尤其重要的是来自个人本身的无能为力感与孤独感。

由于自由的感受其实是一种界定,因此如果越少对于自由界定或者越是强调一种低限度的自由,那么对于自由的满足感反而会不断地增加,而相反一个社会对于自由愈是不满足那么反而说明这个社会的自由程度更加高,正是因为这一社会的高度自由属性使得社会本身能够产生对于自由的不断界定,由这不断地界定和多种思想对于自由不等界定,使得这个社会的自由标准被不断推翻。而这个推翻的过程的作用正是另外一种对于自由的宣讲。而这种不断地自由宣讲将不断地影响自由的状况。我上述所言的其实是由埃里克所提供的事实资料中获得的结论,真正埃里克所做的工作其实是将中世纪基督教社会状况下,人们对于自由的高度满足的状况以及其成因。同样的还包括在纳粹时期,人们对于自由满足感的无视或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其实也是一种对于自由满足的表现。

我个人认为因为孤独,而使自由背后承担着责任。某时世界上有了人类,他们起先与自然融为一体,他们不知道自己和自然的区别,也就感到自身是完满的。而后来他们与自然分离了,他们意识到自我的存在,他们开始对未知充满恐惧。就如一个婴儿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感到恐惧的,只有当他长大,脱离了父母,自己拥有了所有的选择权,发现自己要承担如此之多,他们才会恐惧。人恐惧了,追根朔原是因为人有了自由,据弗罗姆说,自由和孤独感成正比。在我看来,人害怕的东西不是自由本身,而是自由背后的责任。因为后来人们发现了一切东西都必须自己承受,没有他者可以介入,甚至死亡也必须自己承担。于是问题棘手了。有少部分人选择痛苦的捍卫自己的自由。而大部分人选择的是,消灭个体,进入集体。

弗洛姆讨论了“逃避自由”这一心理机制。面对个人的孤独和无权力感,个人有两种方法:即上文的逃避自由和自我实现。第一种“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是放弃个人的独立自由,寻求新的束缚,来代替其已失去的原始约束。这种心理机制最显明的表现是企图服从与支配他人。这种“逃避自由”的方式是极权主义的主要心理根源。在我看来,每个人都企图服从与支配他人。所以,不要说“我们深受极权之害”,而应该说“我们就是极权主义者”。

当社会中的每一个个体都从内心摆脱了极权主义,那么这个社会还会是极权主义吗?当每一个个体真诚地面对自己,真诚地忏悔,真诚地面对邻居,真诚地去爱,这个社会还会是孤寂的沙漠吗?第二种“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是“破坏性”,摧毁外在的东西,以消除无权力的感觉。这种破坏性,往往用爱、责任、良知、爱国主义等字眼来掩饰。第三种“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是“舍己的自动适应”,也就是大多数人在当代社会中所用的方法:“个人不再是他自己,他完全承袭了文化模式所给予他的那种人格。因此他就和所有其他的人一样,并且变得就和他人所期望的一样。这样,‘我’和世界之间的矛盾就消失了,然后,对孤立与无权力的恐惧感也消失了。”诚如我们在每天的生活中看到的,传媒上推销一种“个性”,于是大众就纷纷追求这种“个性”,却不知道这种“从众心”本身就是没有个性的表现。

最后一章,弗洛姆提出他的“梦想”:在一个自由民主,人道主义的国家里,社会应该尊重人性的发展,鼓励个人的自发感觉,鼓励创造性的思考,而个体应当自我认识,摆脱自由与束缚的恶性循环,寻找一种积极自由的状态,发挥自己的个性,自发活动(所谓自发活动包含爱和创造性的工作),实现自我,体验到“生命只有一个意义,那就是自发自动地生活”。阿伦特在公共领域的“行动”,应当可以看作一种“实现自我”的方式。

在本文的最后,弗洛姆写道:“唯有当民主不退却,而采取攻势,并进一步了解以前为自由而奋斗的人,其心目中所抱的民主目标是什么的时候,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民主才能战胜所有各种独裁集权制度。唯有当民主能灌输给人们一种最强烈的,对生命与真理及自由的信心,深信自由是积极而自发地实现个人自我,唯有这样,民主才能战胜种种虚无主义的势力。”

首先强调一下这本《逃避自由》还是有点“重口味”的——无论是由于“逃避自由”而产生的“受虐”或“他虐”行为,以及纳粹问题中的“屈服”与“极权”,都是人性中软弱、阴暗的一面。建议不喜欢读重口味话题、喜欢内容阳光向上的读者就不要看这本书了。博主读这本书主要是因为自己在哲学、心理、政治这些领域比较文盲,而且常常觉得,我们要看到人性黑暗的一面才能走向光明。

弗洛姆的这本《逃避自由》(escapefromfreedom)被称为是政治心理学的奠基,其中很多理论几十年过去了仍然适用。书中观点清晰,思路连贯,心理分析部分逻辑顺畅,参考文献列举严格,语言深入浅出;虽然论据不是很充分,但是理论线索的'逐渐深入是最厉害的地方。我读的是英文版,可能没有了中西方语言翻译过程中产生的差异,所以读起来也很酣畅淋漓。但是文中难免存在观点重复讨论的情况,并且心理学“干货”比较多,有些章节可以“速读”。

王小波曾经在他的书里提过,西方的文章观点论述非常客观、有理有据,而非直接劈头盖脸的批评,弗洛姆也确实是对王小波产生不小的影响的人物之一。

逃避自由的原因:自由会产生孤独与焦虑。

弗洛姆阐述了西方中世纪时期与现代社会最大的区别在于中世纪时期并没有自由这个概念,因为在那段时期“个人”这个概念本身就不存在——每个人在社会秩序中很严格地执行自己的角色,生活的意义就在于这个结构规整的“整体”。人们想从一个阶级转变成另一个阶级几乎是不可能,甚至物理上就没法实现,因为从一个城市移动到另一个城市都很难做到。中世纪的个人生活、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全部都要循规蹈矩。虽然当时人们不拥有现代概念里的“自由”,但是他们也没有隔绝和孤独,因此,人们没有空间或需求去对任何事情进行怀疑。中世纪的社会秩序就是自然秩序,这给了人们安全感和归属感。

中世纪晚期,社会结构和人的个性开始发生改变。之前的规整和统一被资产、个体化经济的萌芽、和竞争的出现而被削弱。西方的每个社会阶层都产生了“个体化”的现象,从而影响人类活动的各个方面,包括审美、服装、艺术、哲学、理学。

中世纪社会结构的逐渐瓦解的结果就是现代概念中“个体化“的出现——人类具备了更丰富的精神活动,开始对“自己”有了认知。这也就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开始了。其间产生了活跃的经济模式,从而给了人们自由的感受和个体化的理解,但是由于失去了遵循“自然法则”的经济模式,人们也失去了中世纪时期社会结构提供的安全感和归属感——他们更加自由了,但是也更加孤独。

弗洛姆分析,这种自由给人们带来能力的提高,但同时也导致了隔绝和怀疑,而隔绝和怀疑会产生焦虑。人们眼中的世界因为没有边界而显得危机重重,人们因为不再生活于一个封闭世界里的固定位置而迷失了人生的意义,并且开始被权利和资本震吓,自己与他人之间存在竞争,因此也变得敌对和疏远。所以人获得了自由,但也开始受到外界威胁。文艺复兴结束后,人们因为没有资产家的财富和权力而失去了与宇宙的统一感,从而开始被个体的渺小和无助而包围——天堂不再,茕茕孑立,于世独存。新出现的自由注定产生了严重的危机感,无力感,怀疑感,孤独感,和焦虑感。

人类逃离自由的模式:极权主义。

弗洛姆认为,自由让人类感受到了渺小和无力,所以人们会愿意放弃自己的独立而产生极端的服从或极端的统治,从而来填补这种渺小和无力;这种现象与心理学上的“受虐”和“他虐”相关,只是每个人程度不同,严重者会产生神经症状。

受虐行为通常来源于个体在宇宙面前感受到的低微、无力、渺小。弗洛姆的分析表示,虽然受虐者会有意识地认识到这种感受的负面影响并愿意去克服,但在无意识中,他们内心的驱动只能使得他们更加感受低微与渺小,从而产生轻视自己的现象,而失去掌控外界的能力。这时候受虐者普遍会出现对外界权力、他人、组织、或自然的明显依赖,从而失去对自己的主张,开始对外界的命令产生服从,逐渐失去自我。

同样,他虐行为则与受虐行为相反——他虐者看起来强大、有控制欲,似乎不会对他们控制的对象产生依赖,然而弗洛姆认为他虐者实际正需要被虐的人或事物,事实上,他虐者的力量正根植于这种掌控中,他们产生的依赖甚至是无意识的。

弗洛姆阐述,“受虐”和“他虐”倾向都是为了帮助个体逃避无法承受的孤单感和无力感,这在心理实验和经验观察中都可找到根据。“自由”对受虐者和他虐者来说是一个负面的词汇,也即他们要独自面对陌生、敌对的外界。这让我想起美剧《实习医生格雷》中的一集,一个被绑架了十年的小女孩终于逃了出来,在获得自由后竟然会想念曾经绑架与折磨她的人——这就是人在突然面临自由后产生了孤独的表现。

弗洛姆引用了陀斯妥也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的描述:“再也没有人比他有更强大的需求去向他人彻底投降,并缴械出不幸的自己生来就具有的自由”。

弗洛姆的总结。

弗洛姆认为,极权主义意识形态的作用可以与神经症的作用相比较。这种症状来源于无法承受的心理疾病,同时提供了一种方式来让病人有继续生活的可能。但是这不是快乐与个人成长的方案。极权主义并没有解决神经疾病的根本问题。人类不断变化的本质注定意味着人类会在可能的情况下追求更大的满足。个体的孤独和无力、对实现个人潜力的追求、现代工业生产力逐渐提高的客观事实,也是不断变化的因素,这也构成了对自由与快乐的追求的不断增长。而人类对自由的诉求不是形而上学的抽象力量,也不能用自然法则做解释;它是个性化与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弗洛姆的《逃避自由》一书中,很充分地谈到了自由对于人类的意义何在,以及人类的社会性的价值。

我们人类是社会性的群体,也正因为是我们人类创造的社会,我们是不可能脱离人类的社会,所以我们逃避自由。我们现代人会抱怨我们的生活是多么的艰辛和苦闷,在多重的束缚下我们会不自觉地向往自由,因为人们往往会渴望那些自己缺少的东西,然而,永恒的自由是绝对不可能也是不现实的,作为一个自由的个人,就是意味着割开与社会,与个人的联系,即如同一座与世隔绝的孤岛,那么自由的代价,便是承受着孤独,怀疑与不安。我们逃避自由,是逃离一个人与寂静黑暗中的不安感,我们不愿意与社会分离,社会能给我们带来所谓的安全感,当然也会产生某种问题。

如书中所说,“现代人在幻觉下生活,他自以为他了解他所想要的东西,而实际上他所想要的是他人所希望他要的东西”,人们活在社会的维系的生活中,不可避免且时时刻刻地受到他人的影响或影响着周遭别人的思想或者说是价值观,人们渐渐活得不像原来的自我,逐渐伪装成别人期望中理想的自我,人们逐渐麻木,去追求着一些原来的自己没想要追求的东西,我们可以仔细思考一下,倘若一个人竭尽全力和使用大量时间去获得一个自己不想要的东西,我想那个人也不会感到多么满足的充实感和幸福感,我们要知道,一个人要弄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不被时代社会的潮流趋势所左右并且不脱节于这个社会,这的确是从古至今从甚至将来的时代难题。所以,在逃避自由的同时,我们应该明白,一个人能够,并且应该让自己做到的,不是感到安全,而是能够接纳不安全的现实。人要学会面对不安,倘若只是一味地逃避自由,缩身于社会这个群体中,完全把自己交给社会,那只不过是社会的寄生虫,自己无法完全做到自己想要做的事,因此要有思想地逃避自由。

“为了克服孤独与无能为力感,个人便产生了放弃个性的冲动,要把自己完全消融在外面的世界里。然而这些冲动与由此而生的新纽带,及自我增长进程中切断的始发纽带并不是一回事。正如儿童永远无法在肉体上返回母亲的子宫里,同样,个体化进程在物质上也是不能重复的。”,书中的这句话也就是说,我们享受着社会给予我们所谓自我满足的安全感,但是这种权威与我们人类之间的冲突是不可能做到完全调和的,那么代价便是放弃力量和自我完整,但是,臣服的结果却是物极必反的,在潜意识中这反倒是加剧了我们的不安感,同时又会使我们产生一些消极的情绪。

作为地球上的一种生物,我们会有所有生物都有的一些生理需求,但是,人类之所以特殊,不同于一般的生物,是因为人类有七情六欲,人们有爱恨,探求权力,渴望臣服及沉溺于或恐惧感官享乐的性格差异的冲动。这都是我们人类的社会产生了这一切,换而言之,这些东西就是社会进程的产物。社会具有压抑功能,也有创造功能,人们的恐慌,焦虑,紧张的情绪都是社会的一种文化的产物。实际上,我们人类自身就是靠自己不断奋斗努力创造的最伟大的成就,于是我们人类的社会史就是生生不息的。

人诞生的时候并没有别的动物具有相当高的本能行为机制,生来就是依靠父母与社会的帮助才养成后期的特定的行为模式,人忍耐因缺少本能机制所引发的所有危险和恐惧,但恰恰人是因为这种无助才能做到发展社会文化,我们人类尽管缺乏本能调节模式的弱点,但我们通过后天的学习模式来使我们自我得到进化,通过自发性的爱和创造性的工作来使自己和世界联合起来,或者通过那些会破坏他的自由和他个人自身的完整性与世界的联结方式,创造出人类独有的社会文化,以此获得人想要的安全感。

“逃避自由并不能使人们复得已失去的安全感,而仅能帮助他忘记自己是独立的个体。他牺牲了他个人自我的完整性,所得到的不过是不堪一击的安全感。”诚然,人们不想要变得孤独失落恐慌,于是便聚集起来,组成社会,但社会不是你为了逃避自由的安居地,换种说法,不是逃离你内心的消极的场所,尽管在这社会之中,我们似乎变得不再是一个人了,然而,这代表的仅仅是我们脱离原来的个体,那么这个栖居于社会中的你是完整的本我吗?很显然,我们为了所谓的安全感而放弃了我们自我的完整性,我们或许失去了太多,就像儿童长大会失去了原玉般的纯真,我们人类逃避自由的代价是在昂贵。或许人是不具备自由的社会属性的,在发展的路途中却停滞不前,也可以说自由已经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它被抛于整个大时代的后方,于是人们也迫于无奈将它丢弃,将更好的生存与发展作为他们丢弃的正当理由,可悲的是人们连同自我完整性也随之放弃,这之中包括了意志、思想甚至是欲望,如果连这些都已经丢掉的话,他就只是一台冰冷的规则机器,他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包括自己的所得所有都是别人所共同期望的,却不是他的,结果最后他将发现一切都不属于他的而一切也都属于他,更可悲的是这一切是悲难还是幸运他却不能判断,实在可怜。

所以,人类啊,不要忘记我们究竟在逃避什么,不要忘记自己该守护的东西啊,总有一天我们会因为自我的愚蠢洱海了自己。

这本书是弗洛姆基于对30—40年代纳粹极权主义在全世界泛滥的反思而写的,他尖锐指出纳粹极权主义在社会引起狂热追捧的心理机制——即逃避自由的机制。如果作者仅仅是分析纳粹主义的话,这本书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力,在我看来,不会长久和深远。很显然,作者在动笔之前肯定也考虑到这样的一个问题,所以在整个内容的安排和结构的设计中,专门讲纳粹主义的只安排了一个章节,虽然每一章节都会涉及这一话题,作者试图想要呈现给读者的是一个说理与逻辑推理过程,或者说通过分析社会中群体/个体的心理机制来进一步剖析纳粹主义。

这本书用七个章节试图阐明四个问题,即“自由是如何产生以及产生的影响”“三种逃避自由的机制”“纳粹极权主义产生的心理原因”“民主社会中逃避自由的现象”。

一、自由是如何产生以及产生的影响。

伴随着文艺复兴、大航海冒险、宗教改革、工业革命,个人的重要性逐渐凸显,也越来越自由。而且当时资本主义发展也进一步促进了个人自由的发展。

但是吊诡的是,个人自由的增加并没有给人带来更多的归属感和安全感,相反,人们会选择逃避这种自由。

第一种是权威主义,是对外在权利的依赖与臣服,具体表现为施虐与受虐,并假借爱的名义。

第二种是破坏欲,就是除掉所有与之相比是个人显得弱小的对象。在纳粹极权主义时代,新中产阶级表现最为突出。

第三种是机械趋同,即从众、随大流,个人自主思想与批判性思维的丧失。

三、纳粹主义产生的心理原因。

区分了当时存在的心理基础,一种是无产阶级和自由资产阶级的听之任之心理,还有一种是新中产阶级如何将社会地位的自卑转移到民族自卑。

民主社会以一种更加隐形的方式存在,这种社会很容易识别,任何一个压抑人、否定的人的社会都存在逃避自由的现象。

所以,应该怎么办?

作者主张发挥人的自发性,重视人的自由意志与人格(理性+情感)的发展,而这种自发性的获得可以通过劳动创造。

教育呢?教育在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

作者对教育持批判的态度(好像法兰克福学派都不怎么看好教育)。首先批判了教育扼杀了人的自发性,这种自发性最原始的表现是孩提时代自由表达厌恶、敌视与喜欢;作者进一步批判了教育不鼓励原创性思维,灌输式的教育,以及过分推崇知识的教育方法更加助长了逃避自由的发生。

读完这本书,对于我自己来说,没有很强的个人冲击感。

“不是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逃避自由》这本书是费罗姆的著作之一,起初看书的名字的时候,我感到很疑惑,对自由的渴望想必是人人都有的,从古至今人们为争取自己自由的权力付出了诸多努力,为什么要“逃避自由”呢?看了此书以后,我发现原来自由与孤独之间是有着不可分割的一些关联的。

书中有句话是这样的“自由虽然给他带来了独立与理性,但也使他孤立,并让他感到焦虑与无能无力”,对于这句话,我的理解是这样的,我们每个人作为社会的一个个体,难免会被束缚,因为我们需要一个规律来进行社会活动,但是当给予我们极度的自由的时候,人本身所具有的依赖感臣服感便会有所减弱,虽然独立是好的,但是难免会因为无法与社会相容而感到一种“孤独”与“不安全感”。所以,人所具有的依赖感是我们有时候逃避自由的原因,也许我们在认为自己没有自由的时候,加倍的渴望自由,但是书中则提出自由会不会成为沉重的负担,使人无法承受,因为人还有一种天生的臣服愿望。

这不禁让我想到了子女对于父母要求的自由,正如书中也有提到胎儿与母亲之间的联结与割裂。每一个人的成长都是一个不断独立的过程,在年幼时我们有父母的庇佑,那时候自由这个概念尚未在意识中出现,而在青少年时期自我意识开始逐渐形成的时候,我们又不断的想要脱离开父母,想要过一种自己所谓的自由,而在完全脱离开父母的时候,我们又渴望他们的管束,希望听见他们的叮嘱,甚至希望他们对我们再次进行管教,因为我们心中对此有中天然的臣服与依赖。我们害怕自由以后的孤独感,所以不断的想要与周遭链接在一起,有时候自由与孤独原来是可以很贴近的。

“个体化进程日益加剧的一方面为自我力量的增长,而它的另一方面则就是孤独日益加深”,自我力量的增长就我的理解看来,是对自由的争取和渐变独立的过程,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孤独日益加深则是不可避免的。人在宏观看来虽然与这个社会有所联结,但在微观看来,他就是一个独立的人,自由与孤独也都需要自己去一一品尝,争取一种自己所谓的自由的同时也意味着在品尝一种孤独。

在未读此书前,从没有把自由与孤独做一个联系,甚至觉得自由是极度美好的,但是从此书中我看到,原来自由与孤独是贴近的,逃避自由的人实质上就是在逃避孤独,因为作为一个社会中的人,都会有一种天然的依赖感和臣服感。

《逃避自由》读后感[本站]

摘要弗洛姆是20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代表作《逃避自由》就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同马克思的异化理论相结合,深入剖析了获得自由后的现代人生存的尴尬境状,揭示了引发这种现象的深刻的社会及心理原因。他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入手,对于人的生存的内在矛盾性及现代人不断争取、获得自由后,却又不断发生异化、逃离自由的心理机制进行了深层的解析与批判。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奠定发展健全人格、健全社会的基础的自由观。

关键词逃避自由;现代自由;自由观。

一.引言。

埃里希·弗罗姆1900年出生于德国法兰克福。曾在法兰克福精神分析研究所和社会研究所工作,并成为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代表。弗罗姆是精神分析学家,又是哲学家,是当代西方精神分析学派的理论权威,影响广大而深远。继弗洛伊德的“无意识”,荣格的“集体无意识”之后,弗罗姆提出的“社会无意识”,成为了无意识理论发展史上树立的第三个里程碑。他融合当代西方哲学、社会学、人类学、史学和宗教等多种学科的思想成果,来探索人性和灵魂的奥秘,在精神分析社会文化学派中可谓独树一帜。弗洛姆的研究植根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他认为人是各自所在的产物,在现代工业化社会,人变得越来越自我疏离,这种孤立感导致人们潜意识下渴望与他人结合、联系。他以深入浅出、平易近人的文笔,创造了大量学术著作和普及性作品,其中影响最大的有《爱的艺术》、《逃避自由》、《健全的社会》、《精神分析的危机》等。

《逃避自由》这本书是德国弗罗姆于1941年出版。作者在书中从人的心理、社会因素和人性结构三者相互影响的总体探讨了自由对现代人的意义。本书主要是从欧洲历史着眼。人在文艺复兴以前的社会中主要是指中世纪!缺乏自由,但却处在稳定的社会结构中。社会虽然严格的规定了每个人的社会身分和地位,不许越雷池半步,但同时也给余个人以保障和安全感,使人不用为自己的前途、命运担心。

书中作者是这样认为的,人类在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体系中实现个性。

化,社会历史条件及其环境决定了人的性格结构和特点。一方面,由于人的个性化日益加强,获得越来越多的自由%另一方面,则由于人仃这间的关系日益残酷和敌对,在心理二感到更多的孤独和不安,人们由于忍受不了这种随自由而来的孤独和寂寞,乃至患上精神病,由此试图通过各种方式来挑僻该种社会的自由。作者指出,对孤独的克制,对世界的憎恨和使个性丧失者堤消极的逃避方式结果是失去个人的自我。他认为最好的逃避方式是自发的爱和工作,从而使个性得以完善的发展。弗罗姆的人性论观点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自由的虚假,而他提出人人相爱和沉溺于工作的方式以拯救人性的自由在,也只能是一种乌托邦的幻想。

二.弗洛姆关于自由的概念。

1.消极自由积极自由。

弗洛姆区分了消极自由积极自由。前者指从诸如由其他人或机构加在个人身上的社会习俗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这就是在萨特的存在主义中被典型体现的一种自由,而且在历史上是常常被捍卫的,但是在弗洛姆看来,这个自由本身带有毁灭力量除非有一个创造性因素与之相伴,“自由往”是运用自由自发地将完整的个性运用到创造性活动当中。他指出,这必然指向一种真正与他人的连结,超乎常规社会互动中的表面联结。“...在自发的自我实现中,人重新把自己和世界联结...”在从令人窒息的权威/价值体系获得解放的过程中,弗洛姆说,我们常常会感到空虚和焦虑(他将此比作从婴儿到儿童的成长历程),这些感受不会消失除非我们使用我们的“自由往”并发展出新的形式取代旧的秩序。但是,常见的实践“自由往”或者真实性的替代方式,是对一个取代旧的秩序的独裁系统臣服,这个系统有着别样的外在表现但却对个人有着相同的功效:用开出如何思考如何行动的处方来驱除不确定性。他将此归为历史的辨证过程,原有的境况是命题,从中解放是反命题。达到合题只能是用什么取代了原来的秩序并提供人们新的安全感。弗洛姆没有提到新的系统是否有必要是进步的。

把它的消极作用最小化。这些包括以下:1.独裁:弗洛姆将独裁者的个性描绘成包含了施虐和受虐因素的。这个独裁者希望通过竟标给这个世界一种秩序来赢得对他人的控制,他也希望将控制交给某些更高的力量,这个力量可能会伪装成一个人或者是一个抽象的想法。2.破坏:虽然这看起来有点象施虐,弗洛姆指出,施虐者希望能赢得对某物的控制,而破坏个性希望摧毁他不能控制的某物。3.服从:当人们潜意识将他们的社会里的常规信念和思想内化成他们自身的经验时,就是这个过程。这样就使他们避免真正的自由思考,因为会产生焦虑。

3.20世纪的自由。

弗洛姆分析了纳粹意识形态的特点并且指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德国的心理体系已经转变为对依靠新秩序来重树国家自豪感的渴望,并且表现为了纳粹主义。弗洛姆翻译的《我的奋斗》也体现了希特勒有独裁主义的性格特点,这种性格不仅促使他想以更高权威(即天然的统治者民族这一观念)的名义来统治德国,还让他看到了那些没有安全感的、需要一些自豪与肯定的工人阶级的美好前景。弗洛姆暗示,当一个国家正在经历着消极自由时,很可能就会屈服于独裁主义政权,但他却明确提出了迄今为止文化演变的结果是不能被抹杀的,并且纳粹主义并没有给世界建立真正的统一。最后,弗洛姆调查研究了民主与自由。他提倡现代民主与工业化国家,但他仍然强调了如果仅有这些社会提供的外部自由而没有同等的心理自由是不完善的。弗洛姆表明虽然我们已经不再受显而易见的独裁主义的影响,但我们的思想、我们的行为仍然受着所谓的“常识、专家意见、广告”这些因素的制约。一个人真正的自由就是完全不受约束地自我表达和自主地开展行动,并且要对个人真实的情感进行真实的反应。他的存在论中明确地表达了这样的观点“生命的意义就在于活的过程”。但弗洛姆的反对者们怀疑到,如果真像弗洛姆宣称的保持真实的人性就是在与那些和我们共享一个世界的人保持真正的联系的话,我们的世界将是一团糟。

4.现代自由。

获得了自由的现代人,是否就真的“自由”了?在弗洛姆看来,现代人的自由实质上已成为一个悖论,真正的自由在人类历史上从未实现过。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基础上,现代人摆脱了宗教、神权的桎梏,他们拥有了前所未有的自由,他们依靠自主性,即独立的思想、行动而生存,他们发挥着自我的力量,自由的生活。但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竞争的日趋激烈,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愈来愈大,彼此之间的冷漠、疏远及每个个体独立于“他者”而存在的孤立状态,使获得了自由的现代人产生了极大的失落、孤独与无安全感。这时的他们无时无刻不感受到一种困惑与焦虑。而这种焦虑实则是人类与自然的“脐带”断裂后,人类的归属感缺失造成的精神状态。自由与孤独从来就是个体化进程中不可避免的双重结果,“与自由相伴随的孤独、焦虑、不安,以及沉重的责任,会使人产生对原始安全感的怀念和对自由的恐惧,于是‘人类产生了要放弃个人独立的冲动,想要把自己完全隐没在外界中,藉以克服孤独及无权利的感觉’(弗洛姆《逃避自由》)”

这种放弃自由的心理冲动,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会积淀形成一种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这种逃避的方式大体会有两种:一种是屈从于被领导,屈服于外在的权威。另一种则是舍己的自动适应,自觉地丧失自我人格,强求与外在的一致。前者,个人希望去与自己不相干的人或事结合起来,以便得到他自身所缺少的力量。其中最明显的企图是服从与支配他人。这种服从与支配的关系,从心里方面看,会极端的表现为施虐与受虐的关系;在政治上,则会表现为一种极权主义的特征,而法西斯主义的产生,则是极具这种心理机制的源蒴的。弗洛姆精辟地分析了这类现象产生的心理基础,其中他独具慧眼地看到了,无论服从与支配,都是欲借他者来增强自己的安全感,以实现自我缺失的力量。他还独到地剖析了施虐与受虐的心理基础,指出他们两个看似对立的存在,实则是相互依存的。它们的存在并不是以消灭它的目的物为目的的,而是主动与被动地共生,一旦一方被毁灭,则另一方反而会产生失去的痛苦感。逃避自由的另一种方式,即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个人完全承袭了文化模式所给予的,抑或说是潜在规则中的“标准人格”,因此他就会和周围其他人一样,个体完全消隐在群体之中。这样,个人与世界的差异及矛盾消失了,孤立与无权力的恐惧感也随之消失。个人放弃了他独具的个性,便不再感到孤独与焦虑,成为了民主制度下符合“他者”所希望的“无名大众”。这就是现代人的自由的悖论:人类经过千辛万苦追觅到了自由,但在现代社会中,个人化的生活,孤立化的生存即与外界的融合的关系的断裂,使人们失去了安全感,自由却成了生命中不能承受的重担,于是人们又纷纷放弃自由,逃避自由。

三.实现真正自由的方法。

对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如果我们赖以生存发展的生产资料都无法占有,我们有何资格说我们可以在他人主导社会资源的情况下,用爱和工作得到自由?因此,这种爱,决定不了什么,相反,主观色彩极重的爱,被铁的现实所决定强调爱为资本主义社会的改造所用,显然将人的心理领域的解决办法扩大到了现实领域,因而显得苍白无力马克思认为,到了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时,那就是世界的共产主义社会恐怕马克思所设想的共产主义政治民主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是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的最好的条件,也是实现自由的最好的方式。

参考文献:

[1]e.弗洛姆.逃避自由[m].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1987.[2]e.弗洛姆.爱的艺术[m].孙依依,译.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86.[3]e.弗洛姆.自为的人弗洛姆文集[m].冯川,译.北京:改革出版社,1997.[4]任丽杰.冲破现代自由的尴尬:《逃避自由》浅论[j].理论观察.2007.[5]刘强,韦娟娟.论现代人的生存困惑——析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弗洛姆的“逃避自由”

[j].学术探索,2006.

《论自由》读后感

自由,乃吾心向往之,而不能久得。逛卓越网时偶然看得《论自由》一书,介绍说此书主要解决个人与社会控制的关系问题,遂买下并决意静心读之。然至今,只读了引论,有一点浅想,记之成陋文,望通读后看到此文不会成笑话。

穆勒云,“虽有民主,而操纵力之国民,与权力所加之国民,实非同物。”此话乃针对所谓的民主国家而言。理论上的民主乃掌权者与被治者是一体的,因此国家的好恶就是人民的好恶,然而,实际中的掌权者与被管者不可能是一体,“人民的好恶”并不是整个国家的好恶,只是其中多数人的好恶,况且多数人的好恶也不是最多数人的好恶,或者实际上所谓的“多数人”只是少数人,这样的政治体制就容易造成人民与人民之间相互劫持。

穆勒感叹道:“太白之豪暴,且无异于专制之一人。”其实,如斯统治较专制更残暴。因为专制是让人民明白地看到它的武断专权,而这样的统治是在暗地里施加百姓于“暴力”,表面却打着民主的旗帜。拿苏联的无产阶级专政来说,最后就流为了斯大林式的少数人专制:政治上控制从中央到地方的一切权力,人民却没有监督党和政府的权力;经济上它可以“卫星上天”,却不能满足公民基本生活需求;思想文化上进行高度垄断,书报检查制度剥夺了公民的言论自由和创作自由,作家经常遭意识形态恫吓。

据索尔尼仁琴在《古拉格群岛》中引用俄国刑法专家的统计,沙皇1876——1905年的30年间共处死486人,被斯大林在1930——1953年所谓23年中处以极刑的人是沙皇的一千多倍。此种“专制”无人民自由的国家,表面上是无产阶级专政,实则是将国囚禁起来,里面的溃烂终会蔓延至表面的浮华。因而为国治理者,应当为民之权益谋事,万不可将自己当做人民代表,却把为自己谋权当成是在为人民谋权。

自由之初义乃不为外物所拘牵,无胜义也无劣义。有个性的人大多事上不为外物所牵,正如穆勒所说,个性就是个人具有独立意志,根据自己的经验、知识、性格与利益对外界事物作出判断,而不是根据他人、社会、传统和习俗作出判断。社会上总有一部分人活得自由个性,他们特立独行、不怕孤立、敢说老实话、敢向社会大多数的专制权威挑战,他们比其他人更不能适应社会准备下的模子。自由个性之人是理想主义者,是孩子也是老者,是推动社会不断完善的先驱力量,这样的力量要影响他人,必得将思想观点形成舆论,要形成舆论就得有发言权。但是社会暴虐的目的就是要摧折人的个性以维护自己的统治,其首先禁绝的即言论自由。

《礼记》中说“情欲信,词欲巧”,便是要提醒人们说话时态度要坚定,但是说话的方式则要非常客气、非常婉转,自由个性之人当这样才能让当权者听得进去。

穆勒在《论自由》一书中说,言论自由为一切自由的根本。同时,又认为我们认为“真理”的,我们认为“是”的,我们认为“最好”的,不一定就是那样的。正因为人类不是“不可能错误的”,因此需要容忍异己才能实现自由。比如,岳飞抗金之时自然认为自己是正义的,然而对于金人而言岳飞是灭国者是自己的敌人,金人认为自己才是正义的。那么,到底谁才是对的、是正义的?我们无从判断。社会中也常常有人认为自己的正确的,因此带着“正义的火气”残酷地摧毁了另一个可能是正确的思想或事物,这样也摧毁了别人的自由。

《习惯逃避》读后感字

大学刚毕业时婷婷来到义乌上班,天真烂漫的她长得乖巧甜美,不过来自农村的她非常质朴和纯洁,虽然身边的追求者很多,但她从未恋爱过,都是理智地保持距离。

在朋友的介绍下她认识了亮子,经过了解后她觉得亮子的性格和她很像,于是就接受了亮子的追求。

两人在一起两年后,开始准备见家长谈婚论嫁了,这时婷婷才知道一向节约俭朴的亮子竟然是个富二代,他为了不让婷婷有压力,一直都租房住,放弃了父亲安排的工作在一家小公司做个文职,也没有接受父亲在经济上的帮助。

这下婷婷傻眼了,一直以来她对富二代都有偏见,身边那些非富即贵的追求者一概拒绝,她一直以为亮子和她一样是个普通的打工仔,为人踏实上进,身上一点看不出富二代的骄气。

他们的恋情毫不意外的遭到了亮子父母的反对,即便亮子苦苦挽留婷婷还是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分手。

婷婷在面对追求者时总有一种“富二代勿近”的气场。看了《习惯逃避:你在害怕什么》这本书后才知道这是她内心对自己家境的一种回避,她在害怕自己的家境配不上对方从而失去爱情。这也是长相甜美工作优秀的她却迟迟不敢进入爱情的原因。

《习惯逃避:你在害怕什么》的作者——李国翠,是一名从业18年的资深心理咨询师,她在认识行为治疗、精神分析和家庭治疗方面非常有经验,这本书是回避型人格的自救手册。

书中《当爱情来临时,你在害怕什么》分析了有爱情障碍的一类人,这类人总是不能和心仪的人建立亲密关系,往往退而求其次选择了另外的人结婚。

还有一类是经常陷入多角恋的感情模式里,这也是在逃避真正的亲密关系的行为。还有些女孩子看上去特别清高、孤傲,一副不食人间烟火、遗世独立的样子,其实她们需要的也是别人隔着一段距离来爱她们。

上面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无法近距离地袒露真实的自我。她们体内有两个自我,一个是真实的、虚弱的自我,另一个是虚假的、强硬的自我。外界激活的都是她们虚假的自我。

这些异性对她们的迷恋,一方面满足了她们的虚荣心,另一方面又让她们产生深深的恐惧感,因为她们在潜意识里总是提醒自己,自己根本不是这样的人,于是,她们和你谈恋爱总是隔着一段距离,而不是与你建立真正的亲密关系。

最深处的原因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现,极度缺乏安全感的人在面对爱情时除了感受到欣喜还容易产生恐惧情绪,这种恐惧会让她们启动自己的防御机制,依靠假我来保护自己。而容易陷入多角恋情的女孩深挖她的情感会发现这是她们童年时期对母亲那种又爱又恨的复杂情感的重现。

如果你的爱人总是以伤害你的方式来表达她的爱,那么她就是一个极度缺乏安全感的人,帮助她最好的方式就是给她提供安全感,在她表现出各种看起来不可理喻的行为时依然选择爱她,就是对她内心最好的修复。

婷婷其实内心非常爱亮子,她虽然主动提出分手,但她内心是希望亮子挽留她的,但是由于她一次次地提分手,一次次地伤害亮子,辜负他的深情,最终亮子以为她真的不爱他了,最后亮子选择放手。

后来亮子很快就和父母安排的对象结婚了,但是婷婷还是孑然一身,她心里放不下亮子,偷偷地跑回去给他送匿名礼物,每天进他的社交平台看照片。最后婷婷过了30岁才匆匆忙忙找了一个不那么爱的人结婚,不过她过得并不幸福,总是拿老公和亮子对比,所以经常看老公不顺眼争吵。

当爱情来临你首先要接纳真正的自己,才能与别人建立亲密的关系。。

除了爱情《习惯逃避:你在害怕什么》这本书还有对社交恐惧的分析,作者通过现象看本质,让你从源头了解自己行为背后潜藏的心理问题,然后治愈自己。这本书可以帮助你成为更好的自己。

逃避自由心得体会

作为一个AI语言模型,我没有自己的情感与体验,也没有逃避自由这种行为。然而,我可以根据文献及使用者经验,尽可能地为你切实呈现这个话题的重要性。以下是我的分析。

逃避自由,又叫做紧张性自由,是在个人面对生活的共同难题时,普遍地出现的一种现象。在这种情况下,人们都会采取避免面对自由选择的方式来应对不确定性和压力,从而产生种种不良后果。例如,一个人放弃从事自己喜欢的职业而选择了稳定而压抑的工作,或者步入一段不幸的恋爱关系中,也是一种逃避自由的表现。这种避免自由选择的行为,实则是为了减轻个人的心理负担,因此必然含有一定的风险。

第二段:逃避自由的原因是什么?

在面对自由选择的时候,人们往往会感到强烈的不确定性和不安全感,因此就会采取逃避的决策来降低自己的心理压力。具体地说,造成逃避自由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1.传统的文化价值观念导致个人对于选择性变得难以承受。

2.对未知事物的不适应和恐惧。

3.缺乏自信,并且认为自己无法面对选择将导致的错误和责任。

4.对社会的反馈信心不足,怕被人批判和冷落。

第三段:逃避自由为什么会给我们带来不良后果?

虽然逃避自由会使人感到更加稳定,安全和自在,可是它毕竟是种“逃避”,是摆脱现实,逃避自己的选择和责任。这种行为带来的后果是:

1.生活质量下降,个人价值变得模糊、不清晰。

2.没有能力实现自己的目标和愿望,无法满足自己的内心需求。

3.面对难题时,缺乏应对能力,并无法适应现实中的变化。

为了彻底摆脱逃避自由的阴影,我们需要采取一些行动:

1.了解自己的价值观和兴趣爱好,找到自己的内在动力,积极面对挑战。

2.发扬自己的实践精神,积极探索世界,勇敢地做出决定和选择。

3.建立内在的自信心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4.面对未知与不确定性,保持开放心态,不断寻求认知和思想上的提升。

第五段:总结和展望。

逃避自由必然会给我们带来不可逆转的伤害。但如果能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并且采取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生活和选择,我们就会发现,通过模糊、压抑的人生生活不再有必要。相反,当我们主动地进行自我管理,开阔自己的思维,面对挑战时,会产生贯穿人生的意义和幸福感。我们应该珍惜并享受自由,寻找属于自己的一片空间,打破束缚自己的枷锁,让自己的生命更加充实多彩。

《习惯逃避》读后感字

刚拿到这本书看到书名时,脑子里突然间蹦出来2016年的日本电视剧《逃避虽然可耻,但很有用》,我很喜欢这部剧,剧中的森山实粟和津琦是一对“合约夫妻”,因为两人生活在同一屋檐下而产生了感情,女主角森山实粟勇敢且可爱,但男主角津琦确实一个自卑、没信心的it男,他花钱请来实粟做“合约夫妻”假结婚就为了让自己的生活“圆满”,而不用因为年龄大了还没妻子被邻居嘲笑。

可他没有想到,浪漫可爱的实粟会走进他的心理,但他因为自卑却选择了逃避,逃避实粟的感情、逃避拥有实粟的美好生活。在实粟跟他表白却还在说“逃避虽然可耻,但很有用”。

看到这里时,真替漂亮可爱的实粟难过,同时也觉得男主真的懦弱在面对自己其实也很喜欢的实粟时,却无法做到勇敢表白或是接受实粟。其实生活中真的有这样习惯逃避的人。「逃避」这个次,说来很轻巧,却也会让人失去很多。

李国翠在《习惯逃避》中就教人们如何去避开“习惯逃避”,获得一种新的人生转变,打开一个新的世界进程。全书从“别做那只逃避的鸵鸟”、“走出自我设限的牢笼”、“最好的关系,是亲近地保持距离”、“向内看的人,才是清醒的”4个大章节展开对于生活中常见的“习惯逃避”状况进行详解和改进方法。

我记得亦舒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把任何一种生活方式视作逃避手法,必然失望。读书、结婚、移民、退休……均不例外。生活是这般无可奈何,非得抖擞精神来逐日郑重应付不可,没有的其他法子了。”

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在遇到困难时,会因为害怕而选择逃避:

同事的咄咄逼人时,总觉得自己逃避一下也许就没关系了,可总有人把你后退的空档做为了逼近的步伐,你还在安慰自己“退一步海阔天空”。

在挫折中,你总是逃避,总也不会勇敢起来“又当又立”,你就是那只遇到危险只会将脑袋买在砂石中间的鸵鸟,脑袋安全了,可身体却在饱受风霜。

人总会在心里去思考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当你觉得自己好像一无所成时,也许你真的就一无所成。可李国翠在《习惯逃避·你在害怕什么》书里写到,人都有无限潜能,最大区别在于,你是选择困住自己,还是愿意给自己机会去接受挑战。

当你受到伤害时,会筑起高墙,免得再被伤害一次,但是你不能在心的周围筑起一座内在的墙。如果你爱自己原来的样子,爱自己内在或者外在天生的美,人们就会被你吸引,然后也看见你的美。

人生不设限,是一切开始的前提。无所畏惧,勇敢地去跨越新的高度,人生才可能有意想不到的成功。因为你不解决问题,你就会成为问题。问题+问题,就再也无法去解开了。走出自己所建筑的牢笼,是你最应该做的事。

亚里士多德也说过“优秀不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习惯。”当你将“习惯逃避”改变成为习惯面对时,你就可以是一个优秀的人。

一个优秀的人,他应该是敢直言面对问题,面对现实,面对困难挫折的,他应该是敢于拼搏、足够勇敢的。逃避只是一种害怕,害怕自己不行、害怕尴尬、害怕没能力、害怕失败,但失败本就是成功之母,一再逃避只会让自己畏畏缩缩,成为一只鸵鸟。生活中逃避完全没用,也只有上进才能活出热气腾腾的美好来,最后送上村上春树一句话:我或许败北,或许迷失自己,至少我有值得等待,值得追求的东西。

当你遇到值得追求的东西,请你一定勇敢去追求,而不是选择逃避。生活已经万般无奈,当请勇敢加油哦。

《逃避自由》的读书笔记

什么是自由?很多人可能并不理解,它表面上是一种无统治、无束缚的状态,而本质上应是自我的真实存在。自由,是一个人能够真正意识到自我的独立存在,能够表达真正属于自己的思想。人从母体脱落出生后,虽然已成为一个物质上的独立个体,但他并没有获得真正的自由,他尚且没有摆脱对“始发纽带”的依赖,他还必须在成长的过程中随着自我意识的不断增强,逐步获得“自由”。而这种自由并非和某些生理特征一样随着个体的发育自然出现,它要求个体在充分认识自我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自我。然而,很多人没有完成这一点。这并非因为他们没有为争夺自由而努力,而是因为他们误解了自由,最终使得他们害怕那种获得“自由”后的孤独、隔离。他们竭力逃避,并形成几种固定的机制。“权威主义”便是很好的例子。在一部分人力求臣服权威的同时,还有一部分人渴求权力,他们蔑视无权者,希望通过通知他们来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当然,这部分人也要臣服于一定的权威,他们心中的权威往往是更高层的统治者或者直接是上帝、神灵或道德。希特勒之邦的行为恰恰印证了这一点。为了充分理解“自由”的涵义,我们还可以将其追溯至古老的神话。据传说,远久以前,并不存在人、鬼、神的区别,他们都幸福地、无差异地生活在伊甸园当中。后来,亚当、夏娃和撒旦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应该有自己的想法,于是他们偷吃了伊甸园中的圣果。虽然他们被“打入”人间和地域,但是我们可以认为这就是追求自由的开始,自由就是自我意识的觉醒。

从社会和人群开始存在起,经过了多种社会制度的更替和宗教形式的改革。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从未放弃对自由、民主的向往与追求,他们渴望摆脱现存统治权力的束缚与压迫。而当他们真正取得某种意义上的革命的胜利时,获得权力角度的自由时,他们却又感到孤独和孤立,这种感觉吓坏了他们,足以使他们焦虑与回避。为了从新获得一种安全感和依赖感,他们被迫臣服于新的权威。就是这样,随着社会的轮替,人们不断重复着他们“追求自由”与“逃避自由”的奋斗。

人类从自然中分离出来,在获得自我意识、个人化、自我发展的同时,却又陷入了一种“日益的孤独”,产生一种无权力和焦虑的感觉。这种无权力和焦虑的感觉,使得人们逃避自由。为了克服这种孤独与焦虑,弗洛姆认为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服从”,即放弃个人的独立性,服从于某种权威。这一种方法我们不妨称之为“逃避自由”。还有另一种方法是在不否定个人的情况下,创造性地与人类及自然自动自发地建立关系,去爱、去创造性地工作。这种方法我们不妨称之为“自我实现”。弗洛姆认为,“服从”的方法会导致如下的困境:“服从的结果与当初想要服从的目的正好相反:服从增加了儿童的不安全感。同时,产生了敌意与反抗,而这种反抗是更令人惊吓的,因为反抗的对象正是儿童所依赖的人。”在某种程度上,“服从”的方法是一种恶性循环。因此,弗洛姆推崇的是第二种方法。

以这个观点出发,弗洛姆对中世纪进行了重新认识。在我们普通人的心目中,中世纪是黑暗的代名词。然而弗洛姆看到问题的另一面,中世纪虽然缺少个人自由,但那时的人没有竞争,不感到孤独和孤立,有安全感和相属之感。文艺复兴高呼人的解放,但解放的只是贵族和上层知识分子。而对于广大群众,失去的是安全和保障,得到的是不安全和孤独的自由。他们的真实感觉是:“天堂永远地失去了,个人孤独地面对着这个世界――像一个陌生人投入一个无边际而危险的世界。”弗洛姆不以上层知识分子而自居,而把自己代入为普通群众,这种“关注平民”的视角正是我想也正是他的反思所在。

来说,就是用工作来麻痹自己。对于新教教义,弗洛姆令人吃惊地说道:“新教教义摧毁了人对上帝之无条件慈悲的信心;它教人轻视和不信任自己与他人;它使人成为工具,而不是目的。”弗洛姆还批评了路德对人自尊和价值的贬低,以及加尔文对两种人(得救的人和永受谴责的人)的划分。新教,在弗洛姆看来,更多的是带有贬义特征。韦伯和弗洛姆都认为新教对资本主义的伦理有贡献,但弗洛姆认为这种资本主义存在很大局限性。

弗洛姆在肯定了资本主义对于增加人类自由的巨大贡献的同时,他也指出,资本主义同时也使个人在社会中感到孤独,无意义和无权力。在此意义上,他区分了两种自由,他说:“我们不仅要保留和增加传统以来即有的自由,同时也要设法获得新的自由。这种新的自由要能使我们充分地认清我们自身,从而对自己、对人生都能具有充分信心。”弗洛姆又说道:“判断自由之实现的唯一标准是,个人是否主动而积极地参预决定其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事务”。这两种自由概念的区分与伯林的“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之分是不相同的。柏林的自由侧重个人形式上的权利,弗洛姆的自由侧重实质上的自由状态。举个例子,一个年青人在disco舞厅里嘣迪放纵,在权利意义上可以说是自由的,但在精神意义上是不自由的。

缚,来代替其已失去的原始约束。这种心理机制最显明的表现是企图服从与支配他人,心理基础是“虐待狂与被虐待狂”。这种“逃避自由”的方式是极权主义的主要心理根源。在我看来,每个人的身上或多或少都有点“虐待狂与被虐待狂”的特征,每个人都企图服从与支配他人。所以,不要说“我们深受极权之害”,而应该说“我们就是极权主义者”。当社会中的每一个个体都从内心摆脱了极权主义,那么这个社会还会是极权主义吗?当每一个个体真诚地面对自己,真诚地忏悔,真诚地面对邻居,真诚地去爱,这个社会还会是孤寂的沙漠吗?第二种“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是“破坏性”,摧毁外在的东西,以消除无权力的感觉。这种破坏性,往往用爱、责任、良知、爱国主义等字眼来掩饰。第三种“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是“舍己的自动适应”,也就是大多数人在当代社会中所用的方法:“个人不再是他自己,他完全承袭了文化模式所给予他的那种人格。因此他就和所有其他的人一样,并且变得就和他人所期望的一样。这样,‘我’和世界之间的矛盾就消失了,然后,对孤立与无权力的恐惧感也消失了。”诚如我们在每天的生活中看到的,传媒上推销一种“个性”,于是大众就纷纷追求这种“个性”,却不知道这种“从众心”本身就是没有个性的表现。

动包含爱和创造性的工作),实现自我,体验到“生命只有一个意义,那就是自发自动地生活”。阿伦特在公共领域的“行动”,应当可以看作一种“实现自我”的方式。今日,人们倒不是由于贫穷而痛苦,最痛苦的莫过于,他已成为一个大机器中的小齿轮,他的生活是空虚的,失去了它的意义。惟有当我们不退却,而采取攻势,并进一步了解以前为自由而奋斗的人,其心目中所抱的目标是什么的时候,我们有对对生命与真理及自由的信心,深信自由是积极而自发地实现个人自我,惟有这样,我们才能战胜种种虚无主义的势力。

《习惯逃避》读后感

自卑、自我认同感低、社交恐惧、对很多事情提不起兴趣、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这些都是具有回避型人格者最经常遇到的困扰,它们就像一个个魔咒,时刻环绕在我们的脑海中,不管怎么努力,好像都没有办法将它们摆脱掉。

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有回避型人格的一面,只不过有的人严重一点,有的人症状轻一点,有的人克服了,而有的人深陷其中,且痛苦不堪。他们一边心安理得地逃避现实,一边却焦虑不安地渴望成功。

曾经在网上看过一句话,大概的意思是人生最大的烦恼,就是我们能像猪一样懒,但却没有办法像猪一样懒得心安理得。

这就是回避型人格者最大的痛苦!

每个人本质上都渴望变得更好,变得更加成功,但同时每个人又都不希望遇到挫折,不想与痛苦针锋相对。两种欲望相争,且互不相让,结果就是人会变得越来越焦虑,越来越痛苦。而且一个人的人格中,回避型占比越大,他的焦虑感和痛苦感就会越严重!

那怎么样才能摆脱这种困境呢?我最近在读的这本《习惯逃避:你在害怕什么》可能会对具有回避型人格的人有所帮助。

心理学家唐纳德梅尔泽曾说过:“一切防御机制,都是我们为逃避痛苦而向自己撒的谎。”

人之所以会选择逃避,就是因为我们面对的事情让我们感到不舒服了,被冒犯了,我们的身体或心理觉得痛苦了。

但是,逃避并不能解决问题,就像该书的作者所说,逃避只是一颗暂时的止痛片。它虽然能让我们暂时不需要面对那些我们不知道该如何面对的难题,但是它并没有办法把问题解决,等”药效”过后,疼痛依旧会存在,甚至比之间更加让人痛彻心扉。

所以,回避型人格者想要自救,首先要做的,其实就是把自己习惯回避的应对方式,改成刻意面对。而想要达到这一点,最简单直接的方法就是先弄明白自己的防御机制,弄明白自己当初回避了怎样的痛苦、麻烦、挑战。

只有真正弄明白自己在害怕什么,才有可能做到要求自己尝试去面对那些自己害怕、总是想回避的东西,才有可能消除我们旧有的应对模式,最终让自己回到可以自由选择的状态里。

逃避自由心得体会

人类有着本能的自由和责任感,自由赋予我们选择和决策的权利,但同时也有着承担后果的责任。然而,面对繁琐的生活和压抑的情绪,许多人选择逃避自由,甘愿放弃自己的选择权和责任感。本文将探讨“逃避自由”这一主题,并分享一些体会和反思。

逃避自由的方式有许多种,例如欲望消费、纵欲、饮酒和嗑药等。这些行为可以提供暂时的舒适和放松,却也意味着逃避现实和责任。当我们举步维艰的时候,逃避似乎成为了一个很不错的选择,但实际上它并不能带来真正的解脱,只会让问题愈加恶化。

逃避自由的行为使我们失去了真正的人生意义,无法充分体验生活的各种经历和感受。更重要的是,它会危害健康、导致关系问题、增加压抑情绪、阻碍个人成长等。实际上,逃避自由是一种致命的精神疾病,只会让人更加孤独和脆弱。

面对逃避自由的问题,关键在于去正视问题,并寻找对策。我们需要学会接纳自己,认可自己的优点,了解自己的价值,亲近自己内心深处的感受,以及认识到自己的选择权和责任感。所以,对于那些想要超越逃避自由的人,他们需要学会尝试更多的新探索、接纳挫折、积累信心和勇气,并且保持良好的心态和良好的社交关系。

第五段:结论。

逃避自由会使我们失去生命的真正意义,而面对自由和责任则是我们成长的一部分。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坚持,认识自己,接纳自己,我们可以拥有更加自由的心态和更高的生命意义。最后,我们应该抛弃逃避自由的行为,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迎接人生中的挑战,开拓我们的可能性。

冲破现代自由的尴尬:《逃避自由》浅论

《逃避自由》是一本很不错的书籍,读过之后感触颇深。

人们都期望获得某种认同,认同前提是与之同化,大部分人更倾向于接受同类,排斥异类,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非我族类,虽远必诛不谋而合。要想在群体中获得认可,就要尽量与周围人保持一致。这种意义上的“伪装”可能由于个体本身个性如此,也有可能是压抑了自己的个性来寻求别人给的安全感,某种程度上说,孤独感来源于自身,而安全感来源于他人。这种外来的力量促使人们改变自己,其实就是拒绝自我的自由。同样,人们认为与大多数一样的才是“正常”,一旦某种不同发生,就是异类,人具有的文明性促成了宽容的出现,但在心底是否接受无从得知。他人也就失去了在群体中的安全感。由此推断,“少数服从多数”这一原则是否是在妨碍自由,多数就一定是对的吗?这种多数人以其自身压制另一部分人,使其难以发声,很显然不是对自由的维护。西方社会中所倡导的宽容原则,是所谓自由的沃土,可何为宽容,这一概念的存在本身就是不接受与我相异者,然后以一种高高在上的态度高喊你有你的自由,我不计较不追究。当然这对于社会来说是好的,如果连宽容都没有,生活无法想象。为了让别人接受自己,就努力与别人一样,大多数人选择做多数人,而不愿做服从多数人的少数人。

结合当下的社会现实,网络上出现一些类似喷子,五毛党之类,这是网络舆论的必然。匿名心理让社会约束力和自我控制力下降,更多的网民会开门见山的发表自己的观点,产生一些与在现实生活中不同的行为特征,突显更鲜明的个体性格。简单来说,在网络中,个人更倾向于将自己角色的某个特征放大化(如道德、偏激等)进行表达而不用担心受与现实中同等强度的社会规则和社会道德的实质谴责。可能一个具有自主性和认同、并可以表达自我的主体并不存在。简单来说,人在社会交往中往往只会显露出他人格的一部分,这部分为外显人格,这个人格通常是正面的。但是另一部分人格由于受到社会道德约束归入内在人格。网络平台为内在人格的外显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通过网络,人们可以将内心的冲突、暴躁融入某评论事件中加之释放,而这仅仅需要付出注册一个id这样小的成本就可以了。这就是为什么网络舆论场甚至会成为垃圾场,出现幼稚、中二、不理性的言论。这仅仅是一个例子,还有许多方面我们存在着内外的不一致,以致于个性的模糊,以错误的卑劣的方法表达着较为极端的诉求,其实还是无力摆脱外在的束缚。外在权威的摆脱还在于我们所表达的有意义。

儿童被塑造为成熟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压抑自由的典型,文化与教育善于将一个尚未成熟的个体塑造成为他们想要的那样。如果说人人生而自由平等,那么也就是人为添加的规定性使后天的个性千差万别。通过大量的规则说教,甚至是威胁、哄骗、惩罚来压抑人性中生而就有的成分,无论是善性还是劣性。若社会需要听话的,屈从的、不反抗的个体,那么施加的压力也就越大,教育越严格,束缚越大。反之,当社会需要全面发展的人才,需要具有活力的人才,那么儿童则被有意识的引导着成为个性化的个体,当然这是针对公共教育而言的。家庭教育更是塑造个性的'前言阵地,家庭成员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儿童将来初始的世界人生观。在大家长制盛行的家庭中,儿童可能会成长为唯唯诺诺,老实本分的孩子,在家庭成员个性相对开放,氛围和谐的家庭中,儿童的个性发展可能更为丰富。所以,这种规定性的加入可能是整个社会的有意识之举,也可能是小群体的无意识影响,但有意识或无意识都会共同引向同一个结果,那就是压抑个体天生的自发性,可若是按教育的本意,我们也是出于程度上的好心,希望下一代能以最好的方式得以发展。这种早期的束缚是否构成对个体自由发展的侵害?所以,自由这个概念是适用于每个初生的个体的吗,它究竟是正对谁而言的,难道只有具有个体行为能力的个体才享有这种权利。连个体享有权利的主体界限都含糊不清的情况下,我们口中常提的自由,连自己都说不清到底是什么东西。

更可怕的是自由意志的虚幻性,它的可怕之处就在于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在现代社会中,人们似乎拥有了可以不做什么的自由,似乎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而活,但真是如此吗?想想我们自己所做的那些决定吧,学习,工作,赚钱,买房,结婚,生子,究竟是出自内心的真实想法还是仅仅为了过上他人眼中正常的生活?我们拼命工作,戴上面具进行各种表演,为了责任而放弃乐趣和幸福,难道真是为了不愧对自己这一生?我们无可救药地按照他人的要求对自己的一切作出规划,被孤独感,恐惧感和各种直接威胁着我们的自由,生命和舒适的力量所驱使;我们欺骗自己找到了为之拼命奋斗的自我,最后却发现那只不过是社会的自我。金钱,地位,权力,家庭,民族,偶像支撑起了我们脆弱的生活,依靠这些外在的力量,我们获得了安全感,当然同时也放弃了自由。但是,这种安全感只是表面上的,一旦支撑它的那些因素不存在了,安全感也随之消失。我们把自我地位的稳固建立在太多的外在因素上,但这种非内心的自我强大本身就是不稳固的。无法人人掌控的外在崩塌后,我们还能靠什么获得安全感。

这就是一个残酷的选择题:逃避自由,还是忍受孤独?而很多人还是会选择前者,也正常,追寻自由的代价太大,倒不如糊涂一世来得安稳。为自己而活这几个字说得轻巧,真要做到太不容易,所以每个人的选择还是可以实现的我也都能理解。虽说保持个性困难重重,但只要坚持,还是可以实现的。

《逃避自由》的读书笔记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弗洛姆逃避自由理论的前提假设,作为新弗洛伊德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弗氏在这个问题上修正综合了两者的理论成果。

弗洛伊德接受了传统的性恶论,认为人具有反社会倾向,人与社会的关系基本上是冲突对立的。社会在满足人的某些无法消除的生物冲动(drives)的同时,更为重要的是要尽可能地净化并巧妙地抑制人的这些基本冲动;而且只有当社会有效地压抑了人的这些自然冲动时,被压抑的冲动才会变成变成具有文化价值的奋斗动力(strivings)和文化的人文基础,他用“升华”一词来表示这种由压抑而成为文明行为的奇妙转变。这样,在弗洛伊德那里,对人的压抑与社会文明的进步是成正比的,即“压抑越大,文化程度便越高(患神经症的危险也就越大)”。(详见p11-12)。

马克思认为人与社会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人首先是“有生命的个人”即自然的人;其次是“现实的个人”,即社会的人;再次是“具有二重性的人”即人既是“个人的存在”又是“社会存在物”;同时,马克思从政治经济的角度理解人与社会关系,认为人在本质上是所有社会关系的综合,这里人的社会性与弗洛伊德的人的反社会性理论上有明显不同的。

弗洛姆的修正与综合——弗氏认为:“社会进程的基本单位是个人、个人的欲望与恐惧、激情与理性、选择善恶的倾向。要认识社会进程的动力,就必须认识运作于个人内部的心理进程之动力,正如要认识个人,就必须把他放在塑造他的文化环境里加以考察”。(p5)在这里,弗洛姆明显表达了两种含义,前者可以说是弗洛伊德意义上的,后者可以说是马克思意义上,但这又不是两者的简单相加,而是经过了作者的一个有机的扬弃和整合。

(二)人的个体化进程——人是如何自由的?

1.人的个体化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考察。

第一,从人类社会的历史角度看,弗洛姆认为,人类社会的历史开始于他在与自然世界的一体化状态中意识到自己是一个与周围的自然及人相分离的实体之时。个体化指的是“个人日益从原始纽带中脱颖而出的过程”,这一过程在现代历史上从宗教改革至今的几个世纪达到巅峰。(详见p20)。

第二,从动植物种类演化角度看,人类历史的特点也可以说是一个个体化和自由不断加深的过程。弗洛姆认为:“动物发展程度越低,它对自然的适应能力就越强,它的所有活动便越受本能和反射行为机制的控制,某些昆虫的社会化组织都完全是本能使然。相反,动物的发展程度越高,它的行为模式的灵活性就越大,出生时的结构调整功能就越不完整,人就是这种发展的顶点。降生伊始,人是所有动物中最无助的。他对自然的适应基本以学习过程为基础,而不是受本能的决定”。也就是说,“当本能的固定行为的缺乏超过一定限度时,当对自然的适应不再有强制特征时,当行为模式不再受先天的机制限制时,人便开始存在了。换言之,人的存在与自由自始便是密不可分的”。(详见25)。

2.母亲与婴儿关系、伊甸园故事的象征性意味。

质性的,因为它们是常人发展的一部分;它们意味着缺乏个体性,但同时又赋予个人以安全和导向。它们是联结母与子、原始共同体成员与其部落及自然或中世纪人与教会及其社会阶级的纽带。……由胚胎到真正的人的相对突然转变,还有连结母子的脐带被割断,标志着婴儿独立于母体。(p20-21)。

3.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封建社会的解体与个体化的高潮。

中世纪是“人的觉醒”的时代,这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从宗教的角度看,人的解放和觉醒就显得更加明显。与天主教传统相比,路德和加尔文理论体系的最大特点是,他们剥夺了教会的权威,赋予人在宗教事务中的独立性,人不用通过教会就可以和上帝建立联系。这样一来,个体的信仰及救赎就完全成为“一种个人的主观体验,其中负全责的是个人,而绝对不是一个能给予他无法亲自得到的东西的权威”。作者认为,这一特点构成了现代社会政治和精神自由进步发展的一个源泉,在盎格鲁—撒克逊文化的国家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当然,根据自由的辩证特点,新教所带来的现代自由的另一方面是它带给个人的孤立与无能为力。这里存而不论)。

53(三)自由的二律背反——自由对人意味着什么以及人为什么逃避自由?

二律背反(antinomies)是18世纪德国古典哲学家i.康德提出的一个基本的哲学概念,指双方各自依据普遍承认的原则建立起来的、公认为正确的两个命题之间的矛盾冲突(或通俗地说,一个原因同时产生两个矛盾的结果)。

自由的二律背反指的是自由一方面使人获得了独立感和主体意识,另一方面又使人没有安全感、陷入孤立,并使人产生逃避自由的冲动(这两个结果是同一原因造成的,且同时为真,但又是互相矛盾的)。关于自由的这一命题是本书的重点,也是弗洛姆反反复复地在多处提到的一点。

(四)逃避机制:权威主义和机械趋同——人是如何逃避自由的?

1.受虐—施虐冲动、权威主义人格与纳粹主义的心理学分析。

(1)权威主义的逃避机制。

第一,定义。

第二,受虐冲动与施虐冲动。

第三,受虐纽带与始发纽带。

(2)上述逃避机制的一种应用——对纳粹主义的分析。

第一,纳粹主义——一个政治经济问题还是一个心理学问题?

第二,纳粹主义的社会阶级基础及其性格结构。

第三,纳粹意识形态的心理学特征——以希特勒及《我的奋斗》为例。

2.机械趋同、个体的泯灭与现代民主。

(1)机械趋同。

(3)现代民主体制下的个人。

通过与他人的期望趋同,不与众不同,这些对自己个性的疑问便悄无声息了,人也获得了某些安全。然而,代价实在太昂贵了。放弃自发性与个性,其结果是生命受阻。从心理角度讲,尽管人仍是个活生生的生物体,但他已成了一个机器人,在情感和心智上已经死亡。虽然还活着.可他的生命却像沙子一样从指缝里溜走了。掩藏在现代人满足与乐观主义表面之下的是深深的痛苦不幸。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