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可以表达个人对书籍的喜爱或者不喜爱,以及对其中观点、主题的认同或者质疑。接下来,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些写作大师们的读后感,或许能够帮助大家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
读完这本书,我哭了好几次,泪水打湿了一大片枕巾。第一个让我流泪的地方是有庆给他老师输血时被活活抽死的地方。多么懂事、可爱的小孩,每一天空上学前、放学后都去割草放羊,羊就是他的另一半,而且还那么孝顺好学!这不仅仅让我想起了我的童年生活。我的童年也是和羊一块长大的。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有庆被活活愁死的杯具呢我想可能是这个社会现实造成的吧!作为当时的医生,能救活县长夫人是能得到好多好处的,而救不活却可能招来祸患!而一个平常农家孩子的命能值几个钱臭死了大不了赔几个钱!在他们看来有庆的命就像一只羊、一头猪,用得上已经很好了!这不仅仅有让我想起了几年前看的1篇报道。同坐一辆车的农民和工程师一块出车祸死亡,工程时被补偿了几十万,而农民却只有6000!难道工程师的命是命,农民的命就不是命了吗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距为什么要分等级为什么法律上写着平等公平,而一边又做出违背自己诺言的事我并不是崇洋媚外的人,可在许多方面我们的确就应向西方国家学习!
综观全文,当富贵的父母、儿子、女儿、妻子、女婿和外孙相继一个个去世时,他还活着!但它的活着比死更难,活着在那时需要胆量和勇气!因为只要你活着就要承担职责履行义务,忍受贫困生活与精神的折磨!应对贫困的生活与亲人去世的事实,我敢说有90%的人会失去活下去的勇气,会像县长春生一样选取死亡。其实她那点打击相比富贵又算得了什么而现实生活中,受到打击挫折如工作不顺利、高考落榜、爱人趋势等而选取死亡的有多少人!他们不明白或者才是勇气、才是胜利!他们的命不只属于他们自己,还有父母等等!他们在这个世上还有未尽完的职责与义务!福贵亲手埋葬了六个至亲至爱的人。不知是命运对他的个性眷顾或是另一种惩罚,他活了下来。在历经了那么多另人难以想象的苦难之后,他学会了忍受,忍受生活的重压。他只是很单纯地为了活着而活着。
记得有那样一句话:
生活就是人生的田地,每一个被播种的苦难都会长成为一个期望,他们就是我们的双手。不管身上承受着什么,不管脖子上套着什么,不管肩上负载着什么!
所以或者是一种幸福也是一种煎熬!但不管怎样,生命只有一次,生命是宝贵的!我们要像富贵一样,不管发生什么,都要坚强的——活着!
最近我在看一本书余华先生《活着》,书买了很久,一直没有看,听说老谋子导演了这部电影,口碑很好。最近看完了书,故事太悲惨,看过的人皆不愿再碰第二次。
有人问余华先生“为什么您的小说《活着》在那样一种极端的环境中还要讲生活而不是幸存?”余华先生回答:"对《活着》而言,生活是一个人对自己经历的感受,而幸存往往是旁观者对别人经历的看法。《活着》中的富贵虽然历经苦难,但他是在讲述自己的故事。我用第一人称的叙述,富贵的讲述不需要别人的看法,只需要他自己的感受,所以他讲述的是生活。”
文末段“我知道黄昏正在转瞬即逝,黑暗从天而降了。我看到广阔的土地袒露着结实的胸膛,那是召唤的姿态,就像女人召唤着她们的儿女,土地召唤着黑夜来临。”这段文字再结合富贵动荡和苦难的一生,每次感觉生活会有希望时,灾难就会来临,每次苦难发生总是牵动人的心灵。然而家人都一个个先他而去,富贵仍然坚强的活着,就像余华先生听过的老黑奴的故事,经历磨难他依然友好地对待这个世界,没有一句抱怨的话。生活给了富贵许多的灾难,但他没有怨恨,却感到“踏实”、满足,他是“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我很揪心。
生命的可贵之处可能也是如此,仿佛懂了活着的意义,面对生活中的一切,或喜或忧,也许富贵的活着是家珍、二喜、有庆、凤霞、苦根生命的一直延续......
不同的人,不同的人生经历,不同的时间看到这本书,都会有不同的感触,有些书要有一定的经历和阅历才能读懂,才能产生共鸣,这本《活着》就是如此。豆瓣上对这本书是这样的评价:
这样的一本书,
年轻女子看见生命的悲凉。
年轻男子看见生命的无常。
体会过了熹微和光明。
老人家只是微笑,
说很好。
余华先生说,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我想,他说的是对的,人活着就是一个过程,我们所能感受的也只是活着的这个过程。也许你正经历着或者已经经历了苦难,也许你对活着产生了质疑甚至想到了放弃,那么请你打消这个不良的念头,好好地活下去。生命是父母给的,我们谁都没有权利去践踏它。人生固然有许多不如意之处,但想想你有过幸福和快乐,换一种眼光,用另一种心态去看待不幸,相信一切苦难都会过去,那么你就能坚强地活下去。
阳光依旧明媚,生活依然美好,所以,好好活着。
在一个无所事事的下午,我翻出来一本积了一层厚灰的书,打算消遣一下。书名挺文艺,印刷土了点,作者照片亦忧郁深沉,名字普通到我现在都记不住,只知道介绍上写:
“xx,作家,19xx年生于xx,妇科大夫,前麦肯锡合伙人"。
下面又加一条:“古器物爱好者"。
喔,这个人很牛啊,我想。作家可以爱好古器物,妇科大夫怎么会跑去做麦肯锡合伙人?
在一个更加无所事事的晚上,我读完了这本书,打破了我对文学和笔法的世界观。
真正好的文学体系,不是诗歌,不是传记,不是散文,不是小说,而是随笔。真正好的写作笔法,不是华丽,不是阴郁,不是精致,不是煽情,而是简·畅。
冯唐(我去翻了翻书)的笔法,也正是如此。李敬泽写的序,笔法和他如出一辙。李敬泽说“冯唐的小说不是现实不是梦想,也不是梦想照见现实或现实侵蚀梦想。"我读了冯唐的随笔集,直觉的思想的浪潮汹涌澎湃,带着清新的海风扑面而来,把我淋了个透心凉。
我再看看,发现冯唐不太像情绪激动的人,他的文字嬉笑怒骂散逸不羁,但你就是知道这种酣畅淋漓的文字后面不是个易激动的人。他的文字很少失去控制,再挥洒浩荡敢怒敢骂还是失不去控制,永远在冷静的逗号与句号之间徘徊,让人畅快让人大笑,让人看不清这种平易近人的幽默文字后人是怎样。
唯一一篇激动的文章在第一卷,小猪大道。
冯唐写着写着就激动了,他写了他妈妈,写了那个年代,写了很多往事,灰蒙蒙的,有点忧伤。逗号和句号没变,但文字已然失去控制,他写“我眼圈红了",我在文章外差点哭出来。
原来文字可以这么简单,想什么说什么,只用逗号句号,我也要学冯唐,不矫情不做作不装忧郁,人有多简单文字有多简单,酣畅淋漓一气呵成,大气磅礴得像幅泼墨山水。
我要记住两字真言,“简·畅”。
人越惧怕死亡,人就活的越怯懦。而坚强乐观是对死亡的超越。人因为孤独而痛苦,又因痛苦而孤独,在冥冥中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互为因果。看了余华的《活着》,才开始觉得自己从未真正的活着。
《活着》讲述了福贵一生的悲欢,表达了福贵一生的起落盛衰,读它,我们会顿悟活着的更深层次的意义。
人要靠记忆来慰藉,要靠倾诉来释然,要靠平静来概括,要靠回首来彻悟。
悲怆的残阳微弱的呼吸着,无意感染了那一个午后的黄昏,带着些许的惆怅,带着些许的悔悟,带着些许的淡然,福贵讲述了自己的一生。
枯草衰杨,曾为歌舞场。“曾经”像一部经典被缩成了记忆。年少的福贵是富少,有着刘村人所不能及的生活,享受着他人所不能享的尊宠。人往往在满足和拥有中堕落,福贵也变得焦躁不安了,烟花柳巷像无形的磁场,福贵一步步陷进其中,当他让青楼女子背着穿梭在大街上之时,他不顾一切,包括他妻子的父亲。他也许从未想到此刻的逍遥只是昙花一现,也许他从未感觉到烟花易冷时的凄凉。他不顾娇妻,他忘怀于纸醉金迷的世界。人总是忘乎所以,放浪形骸,当一切浮华都成为过去时,繁华也就悄无声息了,福贵不知道自己正在给自己挖陷阱,这一陷,福贵再也没有出来过。
烟花柳巷太柔情,而金牌赌场才是富少挥手洒金的地方。福贵比钟爱他的妻子还要钟爱于赌场,天下人熙熙攘攘皆为利,而金钱就是利的实体。叹息之余,我感叹人生换位的易,福贵不再是富少了,他的前半生充满了奇幻。当他把家财输地一无所有之时,父亲并没有大打出手,相反他的父亲很平静。其实,人表面的平静是虚伪的,人内心的惊涛骇浪才是真实,福贵父亲的死恰恰给了我们这样的启示。
人一旦被上帝关注,那么他得到的不是垂青,就是遗弃。那一抹悲伤的气氛还未退却,又增加了一份妻离之痛,家珍之父罗鼓声张的接走了女儿,带着福贵未出生的孩子。福贵木讷了,哑然了,没有说一句话。男人一旦犯错就难以让人原谅,男人一旦倾家荡产就少了拥有时的霸气,福贵看着妻子走了,默默耕种着租来的五亩地,他要养活一家人。人往往在容易活的时候不安分地活,而在难以活下去的时候又要竭力地活下去,福贵学会了耕地,看着年迈的老母蹒跚在旁福贵心中也许很痛;看着伶俐的女儿凤霞,福贵也许在狠狠地咒骂自己。
我一直认为:亲情是人内心中无形的线,看着亲人为自己所累时,人的自责会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福贵也如此。福贵的人生轨迹从圆滑优美的弧线变的曲曲折折、颠簸不平了,而他在一直竭力的想要好好的活。此时的福贵叫“富贵”,带有点讽刺性的悲凉,但此时的福贵很真实,很认真的在活着。
人一旦真实得活着,那不真实也变的真实了。
当福贵的妻子家珍带着儿子有庆回来时,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昔日里被自己痛打痛骂的妻子竟好端端的站在门前,带着那份执着的微笑,福贵终于明白了自己有多么的浅薄。女人是水做的,有着太多的柔情和牵绊,而女人又是坚强执着的,有着太多的深情。在人拥有时,人就会很容易忽略她的存在,在他失去时,他才想起她的好,但此时的福贵再也不会不顾妻子了,他开始变的疼爱自己的妻子了。他们的爱情不再是奢侈的形式,而是情深似海的患难夫妻,为了一家人活着,他们真实的在劳作。
而人生总是悲喜杂剧,没有纯粹的喜,也没有纯粹的悲。
他们的母亲因劳累过度卧病在床,请医治疗是必须。福贵进城了,没请到医生却被拉去当壮丁,这就是人生必然中的偶然,福贵欲逃不能,看着离家越来越远,福贵越来越感伤,这也许是上帝故意搞的一处闹剧,活生生的让一个人经历些许的生离死别,尔后彻悟人生。
在战火纷飞时,福贵更想活。之后遇到解放军,他幸免回家,看着那依旧的茅草屋,福贵也许感到从未有过的亲切;看着眼前的一双儿女,福贵也许才真正体会到活着有多么的重要。眼泪是思念的载体,是欢欣的背面,是情意绵绵的流淌,夫妻两人劫后余生相逢是让人感动的人生场景。福贵在死亡中的挣扎是有价值的,是对生的期盼,是超越了孤独和痛苦的勇敢。
但命运似乎并不赞赏他的坚强和勇敢,无情的夺取了有庆年轻的生命,福贵心中那升起的希望之火又被浇灭了,看着静静躺在病床上的儿子,福贵的坚强被失子之痛冲磨的所剩无几了,他也许自责自己给儿子起的“有庆”这样带着嘲弄的名字吧,但福贵还在活着,因为还有家人。随后女儿、妻子、女婿、小外孙相继离去,留下了他孤独一人,怀揣着思念,忍受着寂寞,经历着孤独。但这些并未将他打倒,因为他还有老牛,在凄清的岁月中,他和老牛有着十分的默契,他把思念全都寄托在牛身上。人就是这样,在没有任何人可倾诉、可理解的情况下,他往往将感情转移到他物,人是情感动物,再怎么受打击,也磨灭不了他真实的性情。福贵经历了太多的不幸、悲伤和痛苦,我想,他已经超脱了那样苦楚的生活,他在真正的活,不带半点掩饰痛苦的虚假。
经历的越多,彻悟的就越深。人明白了死亡必然中的偶然,懂得了死其实是另一种的生,那么人就活的真实、宁静、淡然,就像福贵在静静的午后向别人讲述自己的一生。其实,福贵一生的悲摧不是他一个人的,而是一个不成熟时代的,20世纪50—60年代的中国,有着太多的躁动与不安,个人的命运在时代的潮流中显得摇摇摆摆,难以把握。那是一个不成熟、不理性、不民主的时代,而人总是被动的接受那个时代,人权也许遭到了上天都难以容忍的程度,福贵就是那个时代的不幸儿。个人虽然超越了生死。但却难以超越时代,而福贵却在那个悲摧的时代里好好地活着,带着份别人看不懂的释然。
《活着》用最朴实无华、最平铺直述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人生的真谛。书中,生命在不断的接踵而至的死亡中变得异常诡异,死亡之中冥冥不可臆测的成分也就越来越大,越能体会生命的可贵和活着的不易。那层出不穷、一波接着一波的苦难象风一样袭向人的生命旅程之时,才让人更加深刻的体会到坚韧不屈这种难能可贵的品质。生命虽是脆弱而无常的,但在书中,却让生命的坚强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命运,可以感激,也可以仇恨,但是它不可违抗。带着与生俱来的印记。生活的意义与幸福的标准,永远没有答案。《活着》向我们昭示了平静从容生活的可能,绝望的不存在。
“人为什么而活着?”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更是一个众说纷纭而没有结论的话题,余华这样说:活着是生命本身的要求,也是活着的人的最基本的目的,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活着就是这样一种自然而然的过程。
我想起了身残志坚的作家史铁生,年轻时因一次意外,双腿残疾,之后又频发重病,生活坎坷,然而他在《我与地坛》中曾说: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它还说:活着是自己的一种选择,既然选择了活着,为什么还要痛苦的活着!
活着是艰难的,生存是充满苦难的,正是这些许许多多伟大的、平凡的人物,使我们透过泪水观察到了微笑,通过苦难体会到了生存。
福贵一生的悲剧是自身命运与社会变迁的交织,活着,为了什么,为了这让人撕心裂肺的痛楚吗?不!正是这种痛楚才使活着的感觉更加强烈。希望破碎后的痛楚使下一个希望更加真挚,使得来的幸福更加珍贵。人生来就注定要伴随悲伤,但正是悲伤使我们更清醒地活着。正如余华自己说的:“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只要活着就有希望,是他带给我们最重要的信息,坚持活着,再苦再难也要活着,因为只要活着就有希望。
《活着》像一支古老的歌谣,在向我们讲述着一个生命中脆弱与顽强、欢喜与哀伤的真相,让我们懂得卑微生命中蕴藏着些微的却如金子般闪亮的光芒,让我们懂得人性的温情能够一步步把无边的苦难变成继续前进的力量。
其实,自己的生活别人难以懂,别人的生活自己也不会刻意去懂,在这个时代中,我们都要好好地活着,无需惧怕死亡和时代的局限,只需真实的活在当下。
当儿子、妻子、女儿、女婿、外孙一个个地离福贵而去,当他身边只剩下一头老牛,当他孤独而又痛彻心扉地哭在一个个坟头,他的内心该有多么无助寂寞。他是多么想要随他们而去。可是,他没有。他只是活着,活着。看着每天的太阳升起又缓缓落下,看着田地里的人们一次次经过,在他内心小小的平地上活着,活着。
父母死时懊悔遗憾,儿子死时失去理智,女儿死时心如冰般寒冷,女婿和外孙死时却也淡淡麻木了。是啊,一次次打击使得他心如死灰,却也令他看淡了一切。我竟在读书时默默祈祷着,不要再有人离去了、不要再打击他了、不要留他一人,可是结果却也不如人意。这也不禁让我思考那一次次打击,思考那当时的现实,思考中国过去几十年中的一切的一切。
改革初期生活贫困,全部在中国社会的几十年前涌现。那时,有多少人因生活贫困而饿死;有多少人因看不到明天的曙光而失去生活的信心?却也有很多人活了下来,活着,活着,活着……他们一定是抱有强烈信念,正如食指所言:“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相信未来,热爱生命”才使得自己在迷茫的昨天坚持前行。
而当今社会,仍有许多人不珍惜自己的生命。乔任梁因抑郁自杀深深刺痛了人们的心灵。感觉瞬间,一个鲜活的生命就已逝去,留给我们的是一个安详的笑容,也是一个强烈的冲击。他的死也让很多人伤透了心。有些人也因承受不住压力而选择自杀,可是,他们有没有想过自己活着有没有意义呢?有,它有意义。活着,不仅仅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那些已逝世的人,替他们延续生命。
有些人活着,却已经死了;有些人死了,却依然活着。既然活着又何必忧愁,又何必叹息,又何必因不知未来而迷茫?活着,就要活在当下,让自己的活着有价值!
老人和牛的背影渐渐远去,也让我的思绪随之飘向了远方。尽管岁月给了他磨难与打击。尽管他的一生坎坷曲折,可他仍不屈不挠地在他一辈子呆在的那片土地上活着、活着……沉重却又充满阳光。
航班牵扯着亿万人的神经,鲜活的生命随飞机如流星般在空中划过后消失无踪,让人们宁愿相信他们只是被什么掳走而非亡逝。也许是因为有过类似的经历,相对于失踪者,我更关注的是他们的亲人将要如何面对这骤然降临的巨大变故和今后的生活?那种悲痛与茫然是非亲历者不能深刻体会的,可是谁又能说自己一生都不会遇到这类似的劫数呢?带着这样的心情,我再次翻开了余华的《活着》。
余华这么说他写作的缘起——。
“我听到了一首美国民歌《老黑奴》,歌中那位老黑奴经历了一生的苦难,家人们都先他而去,而他依然友好地对待世界,没有一句抱怨的话这首歌深深打动了我,我决定写下一篇这样的小说,就是这篇《活着》”“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叫喊,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于是,人们纷纷在这个叫做“活着”的故事里一一死去。跟随作者的笔调,目睹了少爷福贵的荒诞、破产和艰难;继而又看到一点点美好的希望,让有庆得到长跑第一名,让凤霞嫁了人怀了孩子,让某些时刻有了温情脉脉,有了简陋的欢乐。然而就在我们以为噩梦不再萦绕他们的时候,角色们却迅速以各种方式死去,毫无征兆,近乎残忍,只留下我们错愕当场。
在那些悲伤的情节之间,让我感触最深的却是福贵仍然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述说苦难的时候,眼睛里流出的是“奇妙的神色”,分不清是悲伤,还是欣慰,这个饱尝艰辛痛苦的人,如野草一般地活着,没有抱怨生活,也没有感叹自己的命运,只是近乎平静与悠然。
阖上书本之时,内心似乎也多了一些超越世俗欲望和纷争的平静。现实生活的无情与残忍,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宽广;而活着,纵使要担当诸多难以承纳的苦痛,但是依然要坚忍,顽强。这应当便是生命的力量罢。
正如我们终于会明白,无论现时经历的是措手不及的幸福喜悦,抑或是无可告人的艰辛苦难,其实只要继续活着,它们中的大多数细节和感受都将被我们和时间一一遗忘,只留下苍白的结果。
捧读《活着》的机缘说来惭愧,竟是从网上浏览到“中国作家余华是20xx年诺贝尔文学奖最大热门之一”而慕名买的。
《活着》是一本“写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对世界乐观态度”的书,我利用一个周末读完了它。那是一次艰难、痛苦的阅读过程,除了一早起来读到凌晨那种伤神耗力外,更紧要的是置身书中描述的境遇,感觉自己快被那一连串的灾难压得喘不过气来,甚至在读完后,情不自禁地感叹“活着真好”。既是对当下的宽慰,也是对此书的由衷评价。
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这本是非常简浅的道理和非常实用的宽慰剂。任何一个人都是赤裸裸地来,然后赤裸裸地去,期间的唯一的标志就是活着。此书用重复的死亡将故事推向高潮:儿子因与县长夫人血型相同,为救县长夫人抽血过多而亡;女儿凤霞与队长介绍的城里的偏头二喜喜结良缘,产下一男婴后,因大出血死在手术台上;而凤霞死后三个月家珍也相继去世;二喜是搬运工,因吊车出了差错,被两排水泥板夹死;外孙苦根便随福贵回到乡下,生活十分艰难,就连豆子都很难吃上,福贵心疼便给苦根煮豆吃,不料苦根却因吃豆子撑死……只剩得老了的福贵伴随着一头老牛在阳光下回忆。
一个人只有经历磨难,才会变得强大和成熟。当然,阅读磨难也能令人增益。这是一部沉重的现实主义作品。我们时常听老人讲起那个年代的故事,物质特别匮乏,以菜根、树皮裹腹,甚至生了孩子养不起,不得不考虑将自己的骨肉送人。通读此书,能让人对苦难有更深的理解。书中那一个个灾难读来让人窒息,仿佛梦中被人束住手脚或掉进深渊般痛苦无助,放下书本那一刻就像梦醒时分,一切变得庆幸而释然。
没什么比活着更好,在一切灾难面前唯有活着最为真实,当人对生活有了这等感悟,一切就变得淡定多了。书中用大量的笔墨描述了人对世间的留恋,正如作者在日文版自序中所说,“时间无须通知我们就可以改变一切。”通读此书,能让人对活着有更坚韧的力量——我们任何人都没必要患得患失。
今天我翻开了杂志《读者》,看到引人注目的大标题——人靠什么活着,便把文章读完。看完文章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一个贫穷的鞋匠和他太太收养了一个小孩,这个小孩本是天使,他从近年发生的三件事中,知道了上帝所问的问题的答案,明白上帝已经宽恕他了。
其实人世间的爱很多,我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小男孩为了拯救有生命危险的叔叔,拿着一美元去买“上帝”。他的这种行为感动了一个老头子。老头子卖给了他“上帝”。其实这个老头子是一个富翁,于是他请来专业医生治疗小男孩的叔叔,使他叔叔康复了。
是小男孩对他叔叔的爱,感动了一位富有的老头子,才让他叔叔康复。爱可以让死神望而却步,可以增进彼此的友谊,可以缩短彼此间的距离。曾听过一句歌词“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世界能变得如此生动、美丽、精彩,是因为爱,因为爱是人间的春风,是生命的源泉,是象征幸福的花朵,因为爱无处不在。也因为文中鞋匠及他太太对孩子的爱,令他们家逐渐富裕,也令本是天使的.小孩得到了上帝的宽恕。
无论你身处何地,你都不要感到悲观,因为爱无处不在。你要永远记住,人靠“爱”活着。
如果身边的人一个一个先离开我们,在出乎意料的时候。那么,在他们离开后我们用什么去永远的记住,是否一个人死去后就真的没有了,那些离开的我们爱着的人我们是不是该代替他们更好的活着。活着如果过得孤独,那么是否还要选择活下去。也许现在的我们轻视的生命,是那些挣扎在生死线的人所奢望的未来。不知道从何时起只有死亡才能唤起人性,才能唤起敬畏。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人们用生命去抗议,挽回自己的权益!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生命成为附属品,只为证明愚蠢无知的爱情!
在看完小说《活着》之后,我才稍微明白生命的厚度。主人公福贵在曾经是个不管世事的公子哥,年轻的他败掉了家中的田产和房子,气死自己的父亲。那是的他和现在的许多人一样对生命没有任何定义,直至生活落没,母亲因得病没钱医治而死,儿子为县长老婆献血而死,老婆因生活贫苦病死,就叫女儿也因生孩子而死,女儿为他留下的唯一外孙也因为饥饿而吃豆子给撑死啦!人一生最痛苦的,我想莫过于陪伴你的亲人一个一个的离开消失,而你只能目送着他们一个一个离开。仿佛在福贵的心中,他的家人并没有真正的离开,他们把生的意义交托在福贵手上。每次看到福贵一人在田间伴着老牛耕作,嘴里还念着“家珍、凤霞、有庆”的时候,眼眶总会涌出泪水,中国式的活着不是咆哮,不是挣扎,而是默默忍受。
这个曾经的阔少因为年轻的无所顾忌和为所欲为毁掉了自己和家人的幸福,又在而后的岁月,用自己的双手亲手埋葬了六位亲人。这到底是老天对他的眷顾还是惩罚。而他自己总在床头放上十元钱,村里的人都知道那是给替他收尸的人的,他们也知道福贵在要和他的亲人葬在一起的。活着的背面其实就是死亡,就算最后留下的只有福贵一人,对于死亡他没有恐惧,也没有期待。他只是准备着。
生命正如吃饭睡觉一般平常,如果没有出生的喜悦,没有死亡的痛苦,也许生命真如凡事一样平常。正因为人们敬畏生命,才害怕生命终结。
我妈总是担心我会越活越孤单,怕以后孤身一人,客死于他乡,连一个埋我的人都没有。
我知道她的担心,她太了解我的性格。自卑且自负,孤单又不知道如何融入人群。
她总试图用在我情绪低落时候给我讲些自己周围的事和人,自己种的芝麻谷子今年长的可高了,隔壁邻居搬走了,然后让我放宽心,时日还长,别想太多。讲到最后,以我的不耐烦告终,因为我早已忘了村里的地,地里该怎么种的的种子,我告诉她,别和一个精神病讲道理,你的道理在他那里是把尖刀。
我时常想,或许他们没有送我读书,我会比现在快乐的多,在东山放羊,西山种地,傻呵呵的娶个老婆,生个孩子,在北山的山腰盖个房子,然后平平淡淡过日子。
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活的不开心,我同学说这是矫情。
我原来一直以为自己看了那么多书,知道那么多道理,但是我依旧没能过的很好,我百思不得其解,却依旧到处给人讲道理,劝人好好活。
知道我后来的自以为是,工作后我自以为经历过确切的讲是看过那么的生命流逝,自己应该可以结合那些道理让自己更加阔达,让自己的道理更加深入人心。
于是,我给老l讲道理,我告诉她什么才是好好活,什么才是康庄大道。只是她听不进去,我知道她抑郁症犯了,越说越激动,摔碎边上的盘子,要拉开自己的手腕,我都蒙了。我从来不知道讲道理能杀人,还自以为是的和她讲道理。
或许是太脆弱,或许是性格,也或许是后天经历。
我和人一直举《活着》的例子,结局是牵着牛的李富贵。为什么要牵头牛呢?人性哪有道理可言?一个疯子就更没有道理可言了。
某些人,垮掉了。
悄悄的,像个人是的,悄悄的跨掉了。
l说从来不奢望有个人去深入了解自己,也不需要谁雪中送炭,只是希望那些不了解自己的人留些口德,也不要自以为是,在一场自以为是的道理里杀死一个脆弱的灵魂。
。
清早醒来,在20xx年第二期《读者》读了列夫。托尔斯泰的短篇小说《人靠什么活着》。心里很是温暖。
是的,是什么力量让人珍惜生命,让人不管历经怎样的磨难,都有生存的欲望?老列夫用的是一个神话故事诠释他的观点,想他是信仰上帝的。而我是个无神论者,我同样与他有共鸣。
即使有人不幸自小父母双失,终生未娶(嫁),也至少会有朋友,亲人的照顾。就算这些都没有,那么他总能遇到社会以及陌生人的帮助,因为如果真的不幸到这些都没有,那么这个生命将无法存活。
父母终会老去,亲人也有失去的一天,儿女也有离开你的日子。而我们要做的是,珍惜所有,珍惜眼前,接受被爱的同时,也付出自己的爱。这样轮回中才尽是美好。
不要等到失去父母才想到还没有尽孝,不要等到爱人远去,才想到没有好好珍惜他(她),不要等到孩子长大,才想起对他的教育不够。人生的意义就在于不能彩排,没有往复。
所以不管怎样的人生都精彩!不管怎么的经历都值得拥有!
请珍惜你有限的生命,珍惜爱着你和被你爱着的人!
真希望自己好像从未活过,最好像流星,划过即逝。也可以像夏天的蝉,知知的叫个几天几个星期。
你存在着即是一件苦差事。你得经历许多难以想象的事情,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你无法预知明天的太阳到来之时,他会带着怎样的光色。也许在明天,下一轮太阳升起之时,有些人有些事,就从此与你擦肩而过。
你渴望有个人知道你,了解你,就像月亮了解太阳落下她就要升起一样。
你渴望被照顾,渴望被理解,渴望被安慰。可是很多事情都好像差一点点一样。
很多事你只能暗暗埋在自己的心里,因为新的记忆会随着岁月的增长慢慢吞噬旧的记忆。活着即一种修行,一种历练。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难处,你无法选择自己的身世。不过既然出生,你就得竭力得好好活着,为了自己,为了自己,为了自己。
。
《活着》这本书给我的阅读的体验实在是太讽刺,太戏剧又太过沉默,还掺杂着一些无法理解的苦痛,这让我久久不能释怀。
我跟着福贵看他从一个爱好赌博的公子哥变成一贫如洗的穷光蛋,觉得实在是活该。
可是看到后面,看着他身边的家珍、有庆、凤霞.......一个个死去,看着他一次次受到生活残酷无情地打击,我却开始在盼了,盼着能它有一个转折,盼着福贵最后能有一个被安慰的结局。
可越看后面越没有希望,越看后面甚至想:“接下来福贵也应该要死了吧。”然而出乎意料地,福贵就这么平静的接受了一切,作为家里最后一个人默默地活着。
看到这个结局,我心里的那些郁结像是和他的歌声一起,在空旷的傍晚和风一样飘扬,存在着,却没有那么真实沉重了。
回过神来,是他的活着安慰了我。
“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叫喊,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中国的思想一直是这样的,沉默,温婉,不动声色。
我们讨厌激进地争执,暴力地冲突。“有什么事先坐下来好好谈谈,别激动。”这是我们常挂在嘴边的话语。
“润物细无声”这种中国特有的想法,是来源于无数和福贵一样能忍受生活的幸福苦难的人对它的参透和顿悟。
我们更习惯在“忍受”中去生活。不是说我们不会奋起反抗,中国近百年的斗争已能完全地展现我们的不屈。而是我们对待生活更像是一种“品尝”,我们会细品它其中的酸甜苦辣,认为生活自有“命数”,悲喜都是老天给予我们的体验。
既来之则安之,不怨天尤人,把苦难欢喜都往自己的肩上扛。这应该是刻在骨子里不需要别人教授的思想。
像福贵这样令人敬佩的活着的人,在我们这种常人看起来的确是太通透豁达,但我也明白他们也的确存在于世间,以前有,现在有,未来也会有。
现在想来,我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虽然情绪波动很大,却意外地没有掉下眼泪,是不是我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就像在和福贵一起度过他的一生?一切发生的太过仓促,来不及在这漫长的生命里停下来放置悲伤,就被命运的手无情地推进到下一个猝不及防里,再次轮回。
“生活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感受,不属于任何别人的看法。”
自己真正能做的,只是在承受着生活的重压下,自己去感受活着的幸福的辛苦罢了。但我现在如果回去再看一遍估计会哭得泣不成声吧。
因为哭生活为何如此残酷,哭这样的事情在现实中的确存在,哭福贵无声的坚毅,哭活着的意义。
我会想如果我是福贵我会不会,能不能像他这般活下去?我想不出。
也许福贵把活着本身当成一种恩赐,像曾经引起热议的一位宁波小学生说的话:“如果将我出生的那一刻定义为拥有全部时间的话,时光确实从我手中流逝了;但如果将我死去的那一刻定义为我拥有了自己全部时间的话,那么,我一直都未曾失去过时间,而是一直在获取时间。”
我们一直在从时间0开始获取时间,我们一天天活着,就一天天多出了每一天的时间。
而在“活着”争取时间的途中,又混杂着无数难以忘怀的遇见和悲喜,这是渺小的人从无法抵抗的自然苍天那里得到的独有恩赐。
所以,活着本身就是一件幸运的事情。活着本身,就值得让我们去活着。
曾经用一下午一口气读完了余华的《活着》,好的文学作品就是能让读者不忍放下。《活着》讲述了福贵的一生,富家少爷福贵嗜赌成性,万贯家财一朝亏空。贫困之中,在福贵为生病母亲求医的路上,被国党抓去当壮丁,后来被解放军俘虏,放他回了家。结果回到家中,母亲已经病逝,妻子家珍独自将一双儿女拉扯大,女儿在一次意外中变成了哑巴,儿子尚且活泼机灵。本以为这次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但是悲惨的人生却才刚开始上演,至亲先后离他而去,留他一人和老牛相依为命。作者的自序中有这样一句话,是对这本书最好的诠释:“作为一部作品,《活着》讲述了一个人和他的命运之间的友情,这是最为感人的友情,因为他们互相感激,同时也互相仇恨;他们谁也无法抛弃对方,同时谁也没有理由埋怨对方。他们活着时一起走在尘土飞扬的道路上,死去时又一起化作雨水和泥土”。这是小说所要传达给读者的主旨,当我们把自己和命运之间的关系看成一种友情的时候,生命便不再沉重了,没有必要再为生命的不如意而抱怨,因为我们能更包容一切,接纳所有生命中的不完美。
虽然在读之前从别人口中听到对这本书的评价就是“太悲惨了”,但是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从悲惨的福贵的一生中竟读出了一种莫名的温馨,使我在面对各种压抑结局后,还有抹抹眼泪读下去的勇气。纵观福贵的一生,最悲惨的无非就是亲人都接连惨死先他而去,抛开这个不说,在我看来,他的一生,也并不是一无所有,黯淡无光的。起码,福贵生命中遇到的大部分的人,都对他贴心的好。即便是设计让他输光家财的龙二,在后来也没有对他十分恶劣,甚至在命运的安排下,代替了福贵去死。而其他在福贵生命中充当“反派”的人,也不过是那个害他被抓壮丁的军官,厚着脸皮抢凤霞地瓜的王四和有着丑恶嘴脸抽光了有庆的血的医生。
而福贵生命中和他亲近的人,父母、妻子、儿女、女婿和外孙,都是淳朴善良的好人,还有村里的乡亲,对他也是不薄的。或许输掉家产是福贵命中一劫,却让他感受到了父母给予他的真情,让他幡然悔悟重新做人,甚至让他后来逃过死劫。福贵的妻子家珍,虽然是有钱人家的千金,却从没有大小姐的做派,即使福贵好吃懒做、吃喝嫖赌,可是她却陪着福贵一生共苦难,即使在他被抓壮丁不知所踪的日子,纵然她心中有疑惑、不信任,却也依旧坚守着他们的家。福贵一生最大的福分,就是娶了家珍吧。
说到儿女,也很是听话,懂得替福贵分担。凤霞虽聋哑,生命中除了父母弟弟,也能遇上真心疼爱她的二喜,即便在她身死之后,二喜也依旧放她在心中念念不忘,依旧将福贵视为自己的父亲一样互相扶持。而那机灵的外孙苦根,虽是伶牙俐齿,却也像她的母亲一样,小小年纪便懂得心疼福贵,为福贵分忧。
这些便是书中的温情,而书中最直击人心的悲剧,便是将这些温情从福贵的人生中一一以惨烈的方式抽离,留下福贵孤身一人。到了最后,读者都和福贵一样,觉得他活不长了,身边所有的温暖和人生的盼望都没有了,年纪也大了,又能活多久呢?可是,福贵还是和那与他相伴的老牛一起,活了很久。
他最后对老牛的念叨,他对书中的那个聆听他人生故事的“我”的感激,都是他对人生的回忆,到了最后他已了无对人生的埋怨,而是在那温情的回忆中对自己的人生充满了满足,甚至于自我安慰,亲人的先他而去让他最后能了无牵挂地死去。
这就是“活着”的意义,即使人生满是苦难,满目疮痍,即使人生的最后孤独一人,无人相伴,努力活着本身,就是一种意义。能从那压抑的悲剧中看到温暖,能在漫漫黑暗中看到点点光芒,感受到人生无奈的同时也能坚强信念的力量,这就是这本书的价值所在吧。
读完了以后,觉得自己的人生并没有那么苦,存在于世,已经很不容易了,我们都应该心存感激,好好活着。
每个人都以不同的方式和姿态活着,但是每个人活着的目的不一样,但其实本质上来说都是一样的。只要拥有活着的意念,就能单纯的做到活着,有生命。
福贵经历了太多的苦难,什么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更是被扭曲的,可单单就是这样一个被毁三观的人,却幸运的被扭曲到了一种人生的理想状态。我猜,他也曾崩溃过,也曾麻木过,但是“活着”的意念,这种人的本性从根本上对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经历过生命中难以承受的大悲之后,眼中也就只容得下幸福和快乐了。活着,就是为了追求为了抗争。
逝者已矣,风烟俱净。《活着》是一个人一生的故事,人的一生看上去很漫长,可也许在不经意多年以后看来,也不过如此。会有很多阴差阳错的巧合。比如在打仗时福贵一定没有想过,多年以后,他和春生的相见竟是因为他凄凉落魄的晚景?他的一生有几十年的漫漫岁月,可我们花一个下午便能读个大概。
实际上并不长。我们看见了他的一生,除了年轻时风光的一段日子,就剩下苦难了。不过他不这么认为,他觉得在自己经历的岁月里,有苦难,更有幸福。他相信无论是自己的妻子儿女,还是女婿外孙,都是最好的。因为他曾切实经历过那些人和事,所以他才能在时光的磨砺中乐观坚强地面对世界。
几十年的时间对于历史无足轻重,可是对于他自己,却意味深长久远。在接踵而至的打击中,惟有坚强的意志战无不胜。
从纵情声色到散尽家财,从儿女双全到孑然一身,几番波折来去末了只剩一头黄牛老来伴。这一生的起伏都化作深沉长叹,而长叹沉淀下来,便成了两字:活着。
小说《活着》以老农福贵之口,讲述了他漫长又辛酸的一生:福贵原为富家少爷,却因嗜赌输光家产,不久父亲也意外去世。在为病重的母亲进城寻医时被抓走充军,回乡后又不断遭遇变故,相继失去儿女、妻子和女婿,最后连小外孙也意外死亡,只剩一头老黄牛与他在阳光下回忆过往。可谓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福贵的一生可以说是尘世中千万人一生的缩影,古今中外莫不如是。在历史的长河中,不乏长须短褐、倚仗叹息的“福贵”;在海洋的另一端,也定有金发碧眼、沉浮苦海的“福贵”。他们被生活不断击倒,却未停止前行,无论以奔跑或攀爬。也许有很多人彻底倒下,但从时空的总和上看,人们的脚步却是坚定的。我想并非所有人活着都是因了一份顽强的执念,更多时候是出于骨血中生来就有的惯性,即“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这是全人类共有的属性。因此,《活着》可以是发生在任一时空的故事。它向我们揭示了人类本质的生命规律,足以激起所有人的情感共鸣。
当然,《活着》不仅体现了人类生存的共性,更体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民族气质。福贵的一生从美满到零落,很有“食尽鸟投林,落得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意味,是循了传统说法中的因果轮回之论。而独守黄牛的结局犹如一声深沉又不见重量的叹息。说深沉是因这声叹在沧海桑田间被成千上万次地重复;不见重量则是因为尽管苦难轮番上演,人们却仍在吞咽、消化现实给予的幸福和痛苦,并在叹息后复又前行。这声叹息中外皆有,不同之处在于叹息后的动作。美国的郝思嘉叹息后会扬起下巴亮着绿眼睛说“明天又是新的一天了”;而中国的福贵唯见叹息不见雀跃,苍老的眼睛里也没有涟漪。但你知道,他一定会活下去,哪怕老黄牛也离开他,他也一定会活着。正如回溯我们的五千年时,你会发现这片土地不管经历了多少血雨腥风,中华儿女也从未被真正击倒,硝烟散尽后大地上依然是人们蓬勃的身影。中国人的“活着”是平静而坚定的,如作者余华所说:“‘活着’在中国人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和进攻,而是来自于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的无聊和平庸。”
《活着》打动人心的原因除了有对生命规律的揭示,还有作者对苦难淋漓尽致的刻画。在余华的笔下,苦难被具象化为纷至沓来的死亡。人物的死因有的虽显荒诞,但却都在情理之中,而死亡的叠加与其荒诞性更增加了故事的悲剧性,对读者造成心灵上的冲击。例如,福贵的儿子有庆被活活抽干血而死,小外孙苦根被豆子撑死,儿女、女婿又都死于同一家医院……无不予人以震撼。而对于苦难的描述,作者将悲悯蕴于冷静之下,没有哭天抢地的哀号,而是采用冷静又不致冷漠的笔触。如他所言,“作家的使命不是发泄,而应向人们展示高尚,高尚即对事物理解后的超然,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在平时的语言背后,你能感受到作者深沉的叹息,而苦难也在冷静的刻画下更具冲击力。
“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作和尚”,福贵的一生虽似一声长叹,末端却又系了歌谣般的期盼。这一缕期盼虽非雀跃,但也是一种乐观,为“活着”增添了云淡风轻的超然。书页翻动中,我获得了关于生命的指示,感受到生命在与苦难相依中迸发出莫大力量,指引着我坚定而缓慢地前行。
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拥有生命是多么的幸运,但对有些人来说,想要好好活着却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余华通过《活着》描绘了前半生过得风生水起,后半生跌入社会底层,过着艰苦困难生活的富贵。有些人说,这本书只能看一遍,不敢再反复揣摩,因为深切地感受到富贵生活的悲惨和悲哀,害怕再次感受到活着的艰辛和艰苦。而我认为,余华不仅仅给我们描绘了底层贫困人民的生活困境,还给我们带了一个值得深思的话题:“人为什么活着?”
很多人活着是为了钱以及名利,我想,这大错特错,即使钱和名利都是为了让我们拥有更好的生活,但活着的意义远没那么简单。富贵的生活是贫穷的,但即便是这样,他还是坚持活下去了。为了父母、孩子、朋友而活着?不,富贵一路走来,亲人、好友一个个的离去,生活一次次地将他击倒,可富贵都独自挺过来了,虽然没有亲朋好友的陪伴,但他还是努力地坚强地活着。看完这本书我才明白,活着的意义不是为了任何人、任何事,只是为了活着本身。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经历了几次轮回,才换来了这趟旅程,而这段人生旅程一旦失去就彻底失去了,并不会因为某个人而再来一次。人生很短,转眼就从牙牙学语的幼儿成了风华正茂的青年,再一转眼便满目华发……曾经那些阻挡我们止步不前的困难,回过头来看也不过是人生路上的小小绊脚石罢了。
我们来也是一个人来的,走也是一个人走的。人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就像富贵,即使身边的亲朋好友一个个的离世,而他孤独寂寞,与老黄牛相依为命,还是努力地活着,并没有选择轻生,上天赋予的生命怎能轻易中止?可是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因为一些小小的困难就丢弃生命,想要离开人世间,实在令人叹惋。和富贵相比,我们是幸福的,生在一个和平的年代,没有富贵的贫穷,没有富贵的孤独,我们有好友相伴,有父母的疼爱,有丰衣足食的生活……那还有什么坚持不下去的呢?或许你正遭遇挫折,不要放弃,因为暴雨终将过去,美好的彩虹会在未来等你,如果现在放弃了自己的生命,你将失去看到美好的机会!
“没什么比活着更美好的事,也没什么比活着更艰难的事”,生活自然不可能事事顺意,有许多的困苦等着我们去跨越。但就算这样,我们也要好好地活着。富贵经历了生离死别,在旁人看来他是幸存的,但他深知只有真真切切地活着,才能感受人生的种种体验,品尝命运给予的酸甜苦辣,只有活着一切才有了意义。
生活本该如此,我们要像富贵一样坚强。活着吧,好好活着,坚强地活着,快乐地活着,平淡地活着,不为别人,为自己!
古今中外的书中,福贵可以算是最惨的主人公之一了。作者在书中创造了一个世界,这个世界中有一个人名叫福贵。他年少富贵,吃喝玩乐,五毒俱全。在他的挥霍之下,祖业终落于他人之手。福贵一家成了贫农。这之后,父母先后亡故。妻子得了软骨病,郁郁而终。儿子被抽血抽死,女儿难产而亡,女婿在工地事故中惨死。唯独剩下的外孙,长到能帮自己忙的年纪,却因为吃豆子撑死。冥冥中,仿佛有一只大手把福贵身边的人一个个夺走,最终,福贵的亲人都死去了,偌大天地之间,只余他孑然一身。这样凄惨的命运,就像是被精心设计的一个局,一场实验。一场“生”之于“死”的实验,一场由一个人的人生所组成的实验。这场实验中,生与死密集出现,正面交锋。作者用这样一场极致的人生实验来观察极端境况下生命存在的反应。在这场实验中,福贵所遭遇的种种,都是对自身存在的反复确认,是直击生命本质的暴力叩问。
这更是一种追问,一种自古有之的追问,追问着生命存在的本质如何——生命本身是什么?为了什么而生存?生命的意义在哪里?······而书中福贵的命运呈现就是对这种叩问的回答。回答本身——福贵的存在就是对“存在意义”本身的解构和消解,对荒诞命运的讽刺。他的存在本身就是对生存意义的反叛。在福贵人生满目荒诞的黑色和鲜血淋漓的红色中,生存意义的伪装被撕开,生命的真相被赤裸裸地袒露。而得出这个结论的过程,便是不断否定的过程。举个不恰当的比喻,他好像一个“舍生取义”的侠客,一刀刀砍下了别人给出的一个个答案,从而突出答案本身。为财富而活着?他最终一贫如洗;为爱情而活着?他和妻子更多的是患难与共的亲情;为家人而活着?亲人们接连死去,他仍然生活;为理念而活?福贵历旧社会而入新社会,经历种种却没有信仰,只有活下去的念头(甚至不能说渴望)······。作者为我们抛出了一个个答案,紧接着又亲自否定了它们。
在否定了种种答案之后,答案本身并未凸显,反而由模糊变为一片虚无。作者仿佛忘了给出答案,但这种对生活图景的描写本身也许就是答案。福贵曾大富大贵,最终一贫如洗;曾被倒履相迎,前呼后拥,最终身边只剩一头叫福贵的老牛——只有自己和自己为伴。在遭遇了亲人的逝去,人生的大起大落,在经历这常人难以遭受的厄运之后,他仍然像之前的福贵一样活着,外在的喜悲、贫富在变,但他的生命的内在本质、生活的事实并未改变,好似一颗锤不扁,砸不烂,炒不爆的‘铜豌豆’。他的经历仿佛在昭示着:生命存在本身就是在不断遭遇。将一切的“所谓意义”剥离之后,生命还是生命,活着就是活着。这是一种现象,如同太阳东升西落,月亮阴晴圆缺一样的现象。
正因如此,我在取本篇读后感的题目时,一直在纠结“活着”要不要加书名号,但最终决定不加。因为在这里,“活着”不代表一个书名,而是一种事实,一种自然的、存在着的事实。小说的结尾,福贵仍然活着,他不害怕死亡,但也不迎接它。黄昏中,福贵和福贵一步步踱回家去,田野趋向宁静,光亮四散而去。第二天,太阳会照常升起,福贵和福贵也许会再次踏着晨曦而来,也许不会,但这都不重要。因为无论哪一种结局都是“自然”的结局。生命的意义是主观的,常因人而异,但生命是自为的。活着本身就是不断遭遇,遭遇组成了内容。
从这个角度讲,作者并未否定“爱情”、“信念”·······这些存在的意义,因为在这个世界中,并不只有福贵在活着;因为,这是支撑生存的一种理由;因为,无论一个人为了怎样的理由而活着,只要活着,这种理由就有意义。
因为,活着就是活着,除此之外,别无他物!
余华的小说《活着》是中国当代文学中十分重要的作品,它以个人曲折的苦难经历先是浓缩了波澜壮阔时代的变化,后是上升至存在的个体对命运与巨大系统的冲击的始终乐观。
小说的时间跨度也从解放前到文革后,跨越40余年,描写了从地主阶级下降到农民阶级的徐福贵与其家人的历经苦难的半生,命运的手将福贵身边的人一一夺走,最后余下年老的福贵与同样年老的一头牛。然而,福贵的精神曲线恰恰与现实的下沉相反,呈现上扬的过程,并最终在霞光万丈的大地上顽强如一地存活下去。阅读《活着》的过程是一个深刻的,重新认识人存在维度的体验,但要系统地理解《活着》关于存在的主题,我们需要客观理性地分析,一下将从两个维度对主题进行阐释。
余华在分享本书的创作过程时也曾说过,小说原本是采用第三人称的叙述角度展开的,但以第三人称的写作却让这本书的推进困难重重,而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作者尝试以第一人称“福贵之口”讲述整个故事,“于是奇迹出现了,同样的构思,用第三人称的写作方式时无法前进,用第一人称的写作方式后竟然没有任何阻碍,我十分顺利地写完了《活着》。”这向我们说明,第一人称的讲述对于作品的形式意义非凡。
首先,第一人称让人物面对命运的灾难时呈现更深的心灵活动。比如福贵将有庆的尸体背回家并将他掩埋的情节中,数次闪回到有庆奔跑的情景,这其实是福贵的记忆,而后福贵决定暂时隐瞒家珍时的纠结,也毫无阻碍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其次,福贵的讲述基本都是平白的口语,全书的环境描写大都位于倾听者“我”所处的时间变化,这就使戏剧性的情节发展获得了巨大的真实感。
从更高的结构上,本书还为福贵的讲述安排了一个到田间采集民间歌谣的倾听者,这种安排有什么好处呢?我认为,承接上点,对真实感的加深也体现在这个结构上。作者让“我”去农村碰见老人福贵,以提供了连接我们与福贵经历的桥梁,为故事的讲述创造了一个自然的开口。
再次,作者开篇时说,“我“是十年前到乡下去的,而福贵讲述的又是许多年前的事,这就让讲述发生的时间处在双重的回忆下,当下的时间与讲述的时间通过年轻的“我”相连,讲述的时间与故事发生的时间通过年老的福贵相连,这样时空就始终处于连贯之下,增加了故事的真实感。此外,福贵的故事跨度之长与“我”倾听时间之短也形成强烈的反差,即一个人一生的故事原来也经不起一个下午的讲述,更增加了存在对于时间的渺小。这两条时间线是交织推进的,从中午到下午,从下午到傍晚,分别对应福贵人生的各个阶段,每当读者被福贵的讲述感叹时,作者都会突然地回到倾听者的时间,描写一下貌似是“当下”的环境与时间,以让读者获得暂时的抽离感。这样的安排也能极大把控故事的节奏,使其呈现更富层次的讲述美。
最后,小说的语言是平白的,没有刻意运用文字的各种表达艺术,但作品仍呈现出丰富的感染力。可见,作品的感染力更多地来自曲折的故事本身,作品的语言更多为营造一种真实感和客观感服务,并在平谈的讲述中蕴含巨大的情感力量。
作品以真实平凡的背景设定嫁接了离奇深刻的对活着,即人存在的主题,这一主题隐于每个波澜的情节背后。然而,作者在小说中并没有直接地揭示对活着的理解,相反,讲述貌似始终笼罩在客观理性的氛围之下,对情感的表达也从未超出人物自身的反应。尽管苦难是巨大的,但表述是节制的,这就使得读者需要对活着在文中呈现的本质做进一步思考。
首先,人遭遇苦难后都会思索苦难的成因,这种成因从小到大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个体对另一个个体造成苦难,比如作品开头时福贵自身的败家行为对家珍造成的苦难,就是这个层次。
第二个层次是社会与时代对个体造成苦难,比如由于战争,福贵被国民党军队强征入伍,被迫接受战争对精神与肉体的强烈创伤。
第三个层次也即最高层次,是一种神秘的,或归结为偶然性的,或有些人命名为“命运”的成因。在这种层次中,个体往往无法找到造成苦难的直接的因,或是许多偶然的因综合下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个体所感到的精神挫败是最严重的。比如有庆的死亡,从自身角度,有庆渴望一种争先的责任,因而最快跑步到输血地点,从社会角度,时代的落后使医院缺乏充足的血库等资源,而看似是罪魁祸首的县长春生,经过前文我们已经了解春生这个人本身并非是恶的,而造成血被抽干的直接人物医生,也是为了挽救另一个生命而行动且也并非刻意为之。这样,我们就始终无法找到一个直接的原因来解释有庆死亡这一苦难的原因,也就是第三个层次的表现。
个体对于这三个层次的苦难的反应就构成了《活着》这本书最深层的推进动力。一开始,福贵沉迷赌博造成家境衰败,这是他在经历第一层次的苦难,后来,福贵认识到家人与自身价值的可贵,极大地克服了原来的性格,随着性格的成熟,这种苦难也就被克服了。
随后,战争与时代的苦难降临到福贵身上,他被迫卷入解放战争,离家万里,在尸横遍野的雪地穿行并最终活着回到了家,这是对第二层苦难的顽强抗争,包括后来的大炼钢铁、人民公社和文革时期,福贵的抗争也始终在延续。而全书接踵而来的一个个死亡,虽然个体上可以为每一个找到一个原因,但它们在整体上就呈现出了第三个层次,即一种无序的,循环的宿命感。福贵对于第三个层次的苦难的客服是横贯全书的,也是对活着的个体最高的颂歌。
在“我”于“十年前的那个下午”听老人富贵靠着一头老牛,以清晰平静的语气讲述这围绕它一生的苦难时,在他轻松地对老牛说着那些已故亲人命名的想象出来的其他牛时,在他最后于炊烟和农舍中,歌声在空旷的傍晚如风一样飘散时,我们知道,福贵最后战胜了第三层的苦难,并向我们呈现出这样一个终极的主题,即存在就是存在本身,活着就是终极的目的,就是个体面存在中一切不可预测性的反抗。活着即为目的,而非为了通向任何别的所在的手段。
有的书真真是非买不能读,你等着去图书馆能借阅到,那得猴年?也知看完也就罢了,未必有保留价值,但自新文化报介绍及在网上读了几章后,即生买心且两天读毕。想看阎真的《活着之上》,如饥似渴;看时,很享受,看后,意犹未尽。随着毕业于京华大学,就业在麓城大学的主人公聂志远在爱情、婚姻、事业诸方面,全方位的拼博、求索及始终“上下而求索”徘徊于“活着”与“活着之上”的关系而展开的“灵”与“肉”的挣扎、求索。
妻子赵平平是重点本科毕业,然在当地小学任教多年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入编”,发个奖金也是三六九等的,如:在编的4000元、区骋的800元、校骋的200元。且每逢节假日,在编的可以找各种借口不值班,领导确可以命令式的通知你:“国庆这三天你值三天班吧,埋头苦了”。想入编,考了多年,除第一次笔试没过,其它都是面试刷掉。两口子无奈买了六千元的软中华去区教育局赵副局长家走门路,好在终解决了区骋。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她与他的共性是做事虽有追求(求人),但是有原则、底线。当因“入编”一事请本校年级组长吃饭,对方想乘机“潜规则”一把,她马上说:“那就不麻烦了,我再等等吧。”毅然离开饭店。其老公不也是在评正教授的关键时刻,在掌握了对手破绽——所谓出书是非正规出版社的重要物证时,任可此次评不上,也终不忍上告校方,置对方于“死地”。
再说聂志远吧,始终以屈原、王阳明、雪芹诸君为典范,虽不能致,心向往之。同读博的蒙天舒,拿他的硕士论文稍加修改成就了优博论文并获国家和学校的双重奖金,后又经过与聂两次交换读研、读博的导师(看该导师是否为潜力股而定),并借此留校团委,进而成历史学院院长助理。这人是代表“权”的。
还有读博室友郁明的,头脑精明而非学业,看重古玩字画等的鉴赏,为今后能增其学位鉴定等级而读博,也接一些老板的写自传等活,曾推荐过一单给聂,使其挣了四万(原六万郁拿两万中介)。但当其又接一单写某地铁矿老板的祖孙传时,却因其祖父与日本人合作过满铁的事而坚决不写,本来你要昧着良心写可得十万,立马可拿五万回家,车票也买好了,老板之美女秘书以“别让我为难”劝之,内心挣扎数度,犹如魔来扰佛,可最终还是对先贤信念吧使然,战胜物欲而拒绝了,好嘛,车票也不给送了,女秘书的送站车也免了,自己一个人跌跌撞撞的摸黑打车去了火车站。这就是现实,残酷。
上文说了,就算是人生的紧要处就那么几步的评正高时刻,他也没有以牺牲“学衔敌”来成就自己,选择放弃。人格啊,恐怕我们大多数人做不到吧?然天公地道啊,他这次还真评上正高了,1/4啊,金燕燕比聂早来两年有资历,但学术不灵,而另两个为聂后面的学生少壮派,一为校长弟子,一为院长第子(博士生),聂报着基本没戏的心态,只能寄希望于评委们的公来公正了吧,结果出来后两个年轻候评者,一个嚎啕大哭,一个昏倒了。据说校长、院长都想其第子夺标,反倒成全了聂志远评上正教授。此章节虽具戏剧性,但人间百态,贤愚高下,已经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好书,好文章!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miekuo.com/fanwendaquan/zhufuyu/2743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