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祝福语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课酸教学设计(汇总19篇)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课酸教学设计(汇总19篇)



教学计划还应该包括教学评价的方式和标准,以确保教师可以客观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下是一些成功教学计划范例,通过学习这些范例可以提高教师制定教学计划的思路和方法。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复习资料

1.试管:试管应与桌面成45错误!未找到引用源。角。

2.烧杯、锥形瓶、烧瓶:加热时应垫石棉网,使之受热均匀。

3.广口瓶:盛放固体试剂。细口瓶:盛放液体试剂。

托盘天平: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到托盘上。称量干燥的固体药品前,应在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张质量相同的纸;称量潮湿或易潮解或有腐蚀性的药品必须放在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里称量。5.夹持试管:试管夹(不是坩埚钳)。

4.取用固体药品用药匙,有些块状药品可用镊子夹取。7.液体倾倒的时候试管要微微倾斜(如右图)。

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1.取用药品的规则。

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能把鼻孔凑到容器口闻药品;不能尝任何药品的味道。若没有说明用量,按最少量取用:液体1—2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2.取用固体药品的方法。

粉末或粒状药品:一斜二送三直立。

块状药品或密度较大的金属颗粒:一横二放三慢竖。

3.浓酸:立即用较多的水冲洗,再用3%—5%的碳酸氢钠溶液冲洗。浓碱:要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入眼:立即用水冲洗,不要用手揉眼睛,洗的时候要眨眼睛,必要时请医生或个人医师治疗。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学设计

1、概念: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有其它物质生成的变化。

2、判断依据:是否有其它(新)物质生成。有则是化学变化,无则是物理变化。

3、相互关系:常常伴随发生,有化学变化一定有物理变化,有物理变化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4、化学变化伴随现象:放热、吸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和生成沉淀。

二、物质的性质。

硬度、溶解性、挥发性、延展性、、导电性、吸水性、吸附性等。

腐蚀性、毒性、金属活动性等。

三、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联系:在变化语句中加“能”或“可以”或“易”等词语,变成了相应的性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复习资料

1.物理变化是分子运动的结果;化学变化是原子运动的结果;离子运动的结果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

2.同位素的原子的化学性质是相同的,如12c、14c等。

3.同种元素的离子,因带电荷数不同,性质不同。如fe2+、fe3+。

4.同种原子组成的分子的化学性质完全相同,例如金刚石、石墨。

5.元素周期表:周期表每一横行叫做一个周期,共有7个横行,即7个周期。周期表中有18个纵行,除第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外,其余十五个纵行,每一个纵行叫做一族,共16个族。

6.注意错误:“mno2中有两个氧原子”是错误的!

二、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确切地说,凡是发光放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都可以叫做燃烧(可燃物燃烧一定有发光发热的现象)(发光不等于有火焰,燃烧不一定产生火焰,例如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

加,例如黑火药燃烧发生爆炸就不需要氧气参加反应。

2.原子团在化学反应中不一定不变。如分解kclo3的反应,氯酸根经化学反应后就不复存在了。

3.碘(i)不溶于水,但溶于酒精。

三、化学用语和化学量。

1.书写化学式的时候,+价在前,-价在后。有机物(c)元素写在前。

2.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4个。非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一般4个。

3.地壳中含量较多的四种元素依次是:o、si、al、fe。

4.人体中含量较多的元素有11种,是:o、c、h、n、ca、p、k、s、na、cl、mg。

四、溶液。

1.物质溶解时的吸热、放热现象:

溶质的分子或离子的扩散过程,吸收热量,是物理过程;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和水分子作用,形成水合分子或水合离子的过程,放出热量,是化学过程。

nh4no3溶于水吸热;h2so4(浓)和水混合、固体..naoh溶于水放热。

2.蔗糖的水溶液、乙醇溶液不能导电,是因为不存在能自由移动的带电的粒子;而不是因为不存在..自由移动的粒子(事实上蔗糖溶液中含有自由移动的蔗糖分子和水分子)。

但凡是酸、碱、盐的水溶液都能导电,因为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带电),而不是自由移动的电子。纯硫酸是共价化合物,不存在阴、阳离子,故不能导电。当它溶于水形成硫酸溶液后产生自由移动的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才能导电。

3.生理盐水就是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氯化钠溶液。

4.浓盐酸和浓硝酸有强挥发性。在空气中溶质会挥发(h2o挥发的很慢可以忽略),所以溶液质量变小,溶质的质量分数也变小。

九年级化学《

首先我要感谢各位评委老师,谢谢你们,希望你们对我的课提出宝贵的意见。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酸碱盐的复习。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设置、教学方法选择、教学过程设计以及教学反思等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及中考分析。

酸碱盐的复习是初中化学复习的重点,也是难点,在教材中有很重要的地位,酸碱盐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是中考中基础题(如填空题、选择题)、实验探究与开放性题、信息题型的知识区域,考查学生知识的形成过程与方法,实验探究能力,渗透理论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常见酸碱盐的通性和用途,认识酸碱的腐蚀性;初步了解稀释浓硫酸的方法;知道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了解食盐、纯碱等盐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知道一些常用化肥的名称和作用;知道复分解反应及发生的条件;会用酸碱指示剂和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2.过程和方法:通过酸碱盐知识的讨论、归纳小结,培养学生总结知识,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的学习能力;在知识迁移题、实验探究性问题、开放性试题、趣味性题、信息题的解决过程中培养学生应用酸碱盐知识全面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建立学科内多知识点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保持和增强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树立保护环境、关心爱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酸碱盐的概念,通过常见的酸碱盐的性质进行对比总结,归纳出酸碱盐的通性,掌握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和应用,培养学生对类似酸碱盐的性质进行推测的知识迁移能力。

2、教学难点:理解酸碱盐的概念,掌握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和应用,根据酸碱盐的性质分析常见离子的检验,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发散思维能力。

四、教学方法选择。

为达成以上教学目标,我准备采用包括问题和实验探究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归纳法等过程式教学方法。采用“问题探究式”和“讨论式探究”的复习法,即先给出题例,通过对题例的探究暴露错误,讨论发现问题,带出知识点,引出方法,由此教会学生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和科学探究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用能力,实现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复习。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下面谈谈授课过程的设计,围绕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精心设计编排一些具有针对性的提问,习题,在练习、讨论探究中让学生复习酸碱盐的知识的同时,能力和思维得到提高,科学素养得到升华。

引入课题:由前面物质分类中的化合物引入,这节课复习化合物中的酸碱盐,重点掌握它们的性质和用途,酸碱盐之间要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1、常见的酸碱盐。

课件展示活动探究一,让学生讨论回顾常见酸碱盐,提出问题:你对它们有多少认识?让学生了解它们的俗名和化学式,并探究这些物质的类别,引导学生如何认识酸碱盐,让学生分组讨论之后分析阐述,再请一个代表按要求写在黑板上,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写,老师给予及时评价。再展示认识酸碱盐的对比表格,让学生理解记忆其规律,能识别常见酸碱盐;接着展示课件了解常见酸碱盐的物理性质和用途,突破重难点之一。

2、酸碱盐的通性和反应发生的条件。

再由用途体现性质过渡到化学性质的复习。首先提问:同学们你对常见酸碱盐的化学性质有哪些认识?如盐酸、氢氧化钙、碳酸钠、硫酸铜分别能跟哪些物质发生反应?学生在查阅教材、讨论分析中复习常见酸碱盐的化学性质。老师分别展示出酸碱盐的通性,并引导学生利用双手形象记忆。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分析金属与酸,金属与盐反应的类型,并简要分析置换反应的条件。再分析其他反应除碱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外的类型,并重点引导学生分析记忆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以及酸碱盐溶解性规律,突破重难点之二。

3、探究应用。

展示另一个探究活动题目,提问,下面这个探险队员硫酸怎样走出小山?请你帮帮忙给他指指路。根据学生讨论分析并给以适度的引导,在探究中复习巩固酸的化学性质。再由学生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巩固复分解反应和置换反应发生的条件,在兴趣、讨论、质疑中愉快的学习,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后让学生利用碱、盐的化学性质帮助氢氧化钙、硫酸铜顺利通过小山,作为课后探究,让学生巩固酸碱盐的知识让学生学会审题,学会探究,学会解答开放性题,培养探究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总结评价与反思。

让学生对本节课知识进行自我总结回顾,不但要弄明白学到了什么?明白了什么?还有哪些问题没弄清楚?通过展示板书设计进行反思回顾,整理归纳,并通过精选的练习拓展延伸,并提示下节课将从物质的鉴别,推断,实验研究,除杂等反面进行综合复习。

六、教学反思。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复习资料

一、认识溶解现象,溶液的组成与特征;。

二、知道水、酒精、汽油等是常见的溶剂(如何用简单的方法将衣服上的油污洗去)。

三、能说出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

(1)举例说明乳化现象;(2)用洗涤剂去油污与用汽油去油污的原理有什么不同?

四、了解溶液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1)化工生产与化学实验;(2)无土栽培的营养液;(3)医疗上各种注射液。

五、知道一些物质在水溶液中是以离子的形式存在的。

蔗糖溶液和食盐水中溶质分别以什么形式存在?

六、探究naclnh4no3naoh溶解时的温度变化。

七、了解饱和溶液。

(1)了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有什么区别?如何判断溶液是否饱和?

(2)一瓶接近饱和的nacl/kno3/ca(oh)2溶液分别可以采用什么措施变成饱和溶液。

八、了解溶解度的涵义?查看溶解度性或溶解度数据绘制溶解度曲线?

(1)什么叫溶解度?“20摄适度,kno3的溶解度为31.6g”的含义是什么?

(3)温度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可分为哪三种情况?各举一个例子?

九、知道气体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

(1)气体的溶解度受哪些因素的影响?举例说明?

(2)20摄适度,o2的溶解度为0.031表示什么意义?

十、了解结晶现象,胆矾晶体的形成,海水制盐?

(1)常见的结晶方法有哪些?分别适用于什么类型的溶液?

(2)如何将kno3和少量nacl的混合物中分离出较纯净的kno3晶体?

(3)过滤和结晶这两种分离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分别适用于什么样的混合物?

十一、初步学会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

(1)需要哪些仪器?主要步骤?

(2)固体作溶质和液体作溶质(或浓溶液稀释)的区别?

十二、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的计算。

(1)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剂质量*100%;。

(2)稀释:溶质质量不变。

m浓*c浓%=m稀*c稀%或m浓*c浓%=(m浓+m水)*c稀%。

(3)与方程式的综合计算。

反应后溶液质量=反应前溶液质量(不含不溶性杂质)+-生成气体质量-生成沉淀质量。

第十单元酸和碱。

(1)常用的酸碱指示剂有哪两种?它们遇酸性或碱性溶液分别显示什么颜色?

(2)什么样的花朵汁液适合做酸碱指示剂?

二、认识酸碱的腐蚀性。

(1)酸和碱都有不同程度的腐蚀性;。

(2)浓h2so4和naoh不慎沾到皮肤上或衣服上应如何处理?

三、初步学会稀释常见的酸或碱溶液:如何稀释浓硫酸?

四、实验探究酸的重要性质和用途。

(2)盐酸的用途有哪些?

五、实验探究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六、学会通过实验探究naoh和ca(oh)2的化学性质?

七、知道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1)了解溶液的酸碱性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有哪些重要意义?

八、会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1)如何用ph试纸测试溶液或土壤的酸碱性?

九、熟练掌握本单元的化学方程式。

第十一单元盐化肥。

一、了解nacl、naco3、nahco3、caco3等盐的名称、俗称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三、如何检验co32-?常见的沉淀有哪些?

四、初步认识常见的复分解反应,能用于解释与日常生活相关的一些现象。

(1)复分解反应在什么条件下可以发生?

(2)学会判断一些物质能否发生复分解反应?

五、知道一些常见化肥的名称和作用。

(1)植物生长需求量较大的几种元素是什么?

(2)氮肥/磷肥/钾肥的作用分别什么?什么叫复合肥?举几例?

(3)如何鉴别氮肥/磷肥/钾肥?

第十二单元化学与生活。

一、了解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的有机物,如:糖、淀粉、油脂、氨基酸、蛋白质、维生素等。

(2)氨基酸在体内的作用是什么?(3)淀粉的代谢过程。

二、知道某些物质(co、甲醛、黄曲霉毒素有损人体健康,认识掌握化学知识能帮助人们抵御有害物质的侵害。

(1)co如何使人中毒?(2)甲醛使人中毒的原因是什么?

(3)黄曲霉毒素使人中毒原因是什么?

三、了解某些元素如:ca、fe、zn、i、f等对人体健康的作用。

人体缺乏ca、fe、zn元素对人体分别有什么影响?

四、初步认识在化学科学的发展在帮助人们战胜疾病与营养保健方面的重大贡献。

五、能从组成上区分有机物和无机物。列举生活中一些常见的有机物,认识有机物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六、了解常见的合成纤维、塑料、合成橡胶及其应用;了解合成材料对人和环境的影响;认识新材料的开发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七、用简单的实验区分棉线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织成的不料?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教学设计与反思

一堂课,就像一池水,表面波澜不兴,内部却蕴含着不可估量的力量。课堂上学生的回答经常会闪现一些亮点,像投入一颗石子,激起层层涟漪。这些亮点是学生学习的顿悟,是灵感的迸发,是瞬间的创造。这些精彩稍纵即逝,我们如果能及时捕捉并运用这些鲜活的课堂元素,就会使平淡无奇的课堂绽放出无穷的魅力。

如在复习“灭火方法及原理”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可以用什么方法熄灭火柴?并解释理由。面对问题,学生的答案纷纷亮相…这时,有一个平时比较调皮的学生回答说:“我玩儿火柴的时候发现,只要把火柴给倒过来,让火柴头朝上,不一会儿就灭了。”听完,同学们都哈哈笑了起来,该同学表现很尴尬。很显然,这个方法很多同学并没有想到,惯性的以为他又捣乱了。此时,我表扬了这位同学的细心观察,并做了一个简单的实验,同学们发现火柴确实很快就熄灭了,接着同学们围绕“头朝上梗在下的火柴为什么会熄灭”展开讨论。

正是这个学生的.回答,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形成了学生对于日常最常见的现象及做法的深一层认识,对学习的理论知识有了更深的理解,使教学获得了精彩的生成,使课堂焕发了生机。

这节课,更让我意识到抓住课堂上学生智慧的闪光,鼓励一个学生,可能会激发一批学生,让化学课堂展现特有的吸引力。

九年级化学《

一、教学设计思路。

酸碱盐部分的知识因其知识点多,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紧密而成为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难点,而和酸碱盐有关的考题又在中考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中考题中有不少题型都需利用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学生在做酸碱盐的题目时,不懂得利用酸碱盐的性质规律分析题目,做题时与物质的性质又联系不上,即使做出来也不清楚自己为什么这样做,没有清晰的解题方法和思路,全凭做题经验套解习题。所以这节酸碱盐的复习课首先要让学生识别物质类别,然后在解决实际问题之中,总结酸碱盐的化学性质,体会酸碱盐的化学性质的应用。旨在帮助学生梳理酸碱盐部分的知识点,加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然后通过学案的例题分析,引导学生在解题时能将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应用在解题中。在解题时有一个较为清晰的思维过程,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1.掌握酸碱盐的化学性质;

2.掌握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总结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培养学生归纳总。

结的能力和学习方法,学会从个别到一般,从一般到个别的归纳推。

理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结合的过程和乐趣。

重点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及应用。

难点引导学生能积极主动的利用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判断反应的发生,对物质进行鉴别、讨论离子共存问题。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

意图。

展示教学情境一的内容:

将提供的物质按类别进。

行分类整理。回忆所学的。

酸碱盐知识,将。

各物质类别进。

行分类整理。复习物质分类,辨认物质所属类别。

组织学生讨论,展示教学。

情境二内容,然后完成学案的内容:填写鉴别稀硫酸和石灰水的方法。完成填充,复习酸、

碱的性质复习酸碱盐。

的化学性质、

培养从一般。

到个别的演。

绎能力。

组织学生讨论教学情境三,然后完成教学案的内容:填写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的内容。

完成填充,复习。

复分解反应发生。

的条件。复习利用复。

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培养从一般到个别的演绎能力。

组织学生完成反馈练习引。

布置课后练习。巩固练习。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教学设计与反思

《乡愁》是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是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作品,诗中表现的是许多文学作品共同的主题--乡愁。《乡愁》借助时空的变化来推进诗情的抒发,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对家乡的深情思念。通过“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可感的意象将抽象的情感具体化,是一首游子思乡的深情恋歌,是一首如泣如诉、动人心魄的真挚情诗。意象独特,构思精巧,形式完美,表达了一个深刻的主题,给我们极强的审美感受。

二、教学目标。

2、理解诗人以独特的意象抒发思乡之情的手法及借助时空变化来推进抒情的特色。

1、通过诵读品析、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准确理解诗歌的主题。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1.学生一周回家一次,对“乡愁”有较深的感受。

2.学生都是十四五岁的学生,思维活跃,语文学习兴趣较浓厚。

3.学生有一定的理解和感悟能力,能感受浓浓的乡愁。

4.学生结合以前讲过的诗歌鉴赏技巧,能够理解和感悟本诗。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1.自主学习策略,学生提前预习,掌握字词,初步感受本文情感。

2.合作交流策略。

3.以问题研究和学生活动为中心的策略。

4.学教并重。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教学环境:多媒体。

资源准备:1.自制的《乡愁》ppt教案《乡愁》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走近乡愁(循环播放《故乡的原夜》的曲子)。

对于背井离乡、漂泊在外的游子来说,“回家”是他们最大的愿望、最美的梦想。然而,因为种种原因,一些人却有家不能回、有亲不能见,于是,就有了那一首首流传千古、满载思乡之情的诗章。今天,我们一起欣赏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大屏幕显示课题)。

(二)、倾听乡愁(循环播放《故乡的原夜》的曲子)。

1、首先我们一起熟悉本文的作者。(点击余光中)。

余光中,当代著名诗人。祖籍福建,1928年生于南京,1950年赴台。(大屏幕显示)虽然,诗人的后半生是在台湾度过的。但他却与大陆有割不断的血脉联系。由于特殊的政治原因,大陆和台湾长期阻隔,诗人有家难回,思乡之情也愈来愈浓。《乡愁》就是诗人思乡的代表作。现在,我们一起倾听《乡愁》。

2、多媒体播放《乡愁》(在听的过程中,仔细体会诗中蕴含的感情)。

3、深情的诵读,让我们感受到浓浓的乡愁。朗读是语文的基本功之一,读诗,更要注意把握节奏和重音。下面,我们一起来看这首诗的节奏和重音。斜线表示停顿、着重号表示重音。我先为大家诵读一遍。

4、我们再次倾听《乡愁》,同学们可以小声跟读。下面分组朗读,注意感情。

(每组推荐一个同学,朗读可一人独立完成,也可两人或三人合作)。

(三)、品味乡愁。

1、诗人借助时空的变化层层推进诗情,请把表示时间变化的词找出来。

明确:这四个词分别是: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板书)。

四个时间序词,代表了人生的四个阶段。而这四个阶段,恰恰是诗人的整个一生。

远离家乡,远离亲人,远离故土,所以,这浓浓的乡愁牵动了诗人的一生。

明确:作者用比喻手法,把浓浓的乡愁浓缩在四个具体的事物上:

邮票、船票、坟墓、海峡。(板书: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4、这些形象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邮票:(返回画面,女同学读一节)小时候离家读书,外出求学的少年思念母亲,可路途遥远,只有让这枚小小的邮票把心中的思念带给远方的母亲。真是邮票小小,含情依依。(板书:邮票小小,含情依依)。

船票:(返回画面,男同学读第二节)长大后,为生活所迫而奔走他乡,这时候,除了对母亲的思念,又增加了对爱人的惦念。那缕缕的乡愁,只能寄情于那窄窄的船票。真是船票窄窄,相思殷殷(板书:船票窄窄,相思殷殷)。

请同学们结合画面,仿照前两节的形式,用自己的话把三四节的内容讲给小组里的人听。(学生发言后,老师可做总结)。

坟墓:(教师读第三节)不管是小时候,还是长大后,乡愁都有所寄托与排遣。可是,当诗人回到朝思暮想的家乡时,却再也看不见母亲慈爱的笑容。一方矮矮的坟墓把我与母亲永远的隔开了。所以坟墓矮矮,哀痛深深!(板书:坟墓矮矮,哀痛深深)。

海峡:(齐读第四节)而现在,这浅浅的海峡,又把我与祖国隔开。它阻断了多少亲人的团圆梦,它又使多少人骨肉分离;这浅浅的海峡之水,是游子的思乡之泪,是中华民族、炎黄子孙的乡愁之泪!所以海峡浅浅,乡愁浓浓(板书:海峡浅浅,乡愁浓浓)到这里,诗人把乡愁推向极至,暗示了只有祖国统一,心中的乡愁才得以了结。由个人的思乡念亲推广到普遍的家国之思。

小结:诗人从生活中选取了“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物象来寄寓情感。邮票虽小,牵系绵长母子情(屏幕显示:母子情),船票虽窄,负载浓浓夫妻情(屏幕显示:夫妻情),坟墓虽矮,却是生死别(屏幕显示:生死别),海峡虽浅,更使游子乡愁无尽(屏幕显示:故乡情)。看似平常、单纯的事物,蕴涵着饱满的诗情。这就是诗人常用的技巧之一:托物寄情(板书:托物寄情)。这种方法的最大特点就是把抽象的感情表达的形象、具体。

5、让我们再一次倾听《乡愁》(多媒体播放《乡愁》)。

6、下面,我们带着感情来背诵这首诗。之后,每组推荐一个代表为大家背诵。

(背诵可一人独立完成,也可两人或三人合作)。

(五):作业:

1、熟读、背诵余光中的《乡愁》。

2、搜集并整理思念家乡的古诗词。

板书设计。

乡愁。

小时候--邮票小小含情依依母子情。

长大后--船票窄窄相思殷殷夫妻情。

后来--坟墓矮矮哀痛深深生死别。

现在--海峡浅浅乡愁浓浓故乡情。

托物寄情。

教学反思。

于雪。

[《乡愁》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九年级化学《

复习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教学环节,复习课的深度、广度和容量是新授课教学所难以达到的,它不仅仅是帮助学生整理知识、形成知识系统的过程,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提高实践能力的好机会。以往的复习课,我很注重知识点的串讲和知识点的运用,但我发现学生只是习惯于做笔记,没有真正理解,所以复习效果不尽人意,更谈不上思维的创新和能力的提高。我想只要改变这种以老师为主的复习方法,将思维的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探讨、自主总结、自主实验,学生就不会乏味,而且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等多方面都得到提高。

教学过程。

本课学习目标是复习酸、碱、盐的性质,以及由性质引出来的酸、碱、盐的区别方法。

课前我做了大量准备工作,精心挑选了4组物质:

a.稀硫酸、石灰水、硝酸铵溶液。

b.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

c.稀硫酸、石灰水、碳酸钠溶液。

d.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钠溶液。

将每组物质在区别时可能涉及的物质名称和仪器列出名单,交给实验老师准备好实验用具。我想通过创设生动的情境,设置巧妙的问题,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考,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达到低起点、高要求的复习设想。

课堂上,我将事先设计的4组物质写在黑板上,问:“4组物质在类别上有什么共同点?”同学们都回答:“分别是酸、碱、盐的溶液。”我说:“你们能将它们区别出来吗?”学生开始分组讨论。

当同学们讨论结束后,我让同学说出他们的方案:

我将同学们的方案写在黑板上,不加评论。只是说:“这些方案的`对与否,请同学们自己动手检验一下。”同学们开始动手实验。

创设情景,再次探究,先动脑,再动手。有的同学边做实验,边发感慨:“这个方案简单,这个方案操作复杂,这个方案很妙,我没有想到……”也有的同学通过做实验对黑板上的方案提出了不同看法:例如a组中的(7);d组中的(5)……对于同学们提出的看法,我让他们说出理由,并再次质疑:“如何加以改正呢?”有了前面的讨论和实验,同学们很快说出了正确的方案。

实验结束后,我指着黑板上的方案,问:“每组的方案很多,大家能不能从诸方案中找出一个最佳方案?”学生本以为做完实验后就万事大吉,思维陷入一种停滞阶段。

再设置一个问题,让学生的思维掀起一个高潮。当出现一个新的问题后,他们马上活跃起来,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指出别人的不足,课堂辩论气氛热烈,一个好的方案引起全班鼓掌喝彩,一个繁复的方案让同学们修理得一目了然。

已经下课了,同学们的情绪仍然很兴奋,于是把书写有关的化学方程式当成自主课后作业。本节课表面上没有复习罗列酸、碱、盐的性质,但学生学会了用酸、碱、盐的性质解决一个具体的问题,从而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能力,化学复习课充满活力和智慧。

说明。

本节课我改变以往的教学方法,采取创境设疑、诱思探究的策略,注重创设生动的情境,设置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的问题,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考,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和研究解决问题,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但是由于实验分组太少(班上学生很多),有的学生没有动手实验,是这次探究活动的不足。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复习提纲与资料有哪些

1、金刚石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可用于制钻石、刻划玻璃、钻探机的钻头等。

2、石墨是最软的矿物之一,有优良的导电性,润滑性。可用于制铅笔芯、电极、润滑剂等。

3、c60分子形似足球,这种结构很稳定。

4、焦炭,木炭,活性炭,炭黑等,主要成分也是碳单质,它们的结构与石墨类似。

5、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6、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用来写字、绘画。

7、干冰是固体二氧化碳,用于人工降雨、制冷剂。

8、人类消耗的化石能源急剧增加,森林资源不断减少,导致二氧化碳过多排放引起温室效应增强。

9、一氧化碳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

一氧化碳有毒,吸进肺里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缺少氧气而中毒。

10、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将待测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或把澄清的石灰水倒入集气瓶中),若石灰水变浑浊,则该气体是二氧化碳。

11、二氧化碳的验满方法:将点燃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立即熄灭,则满。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1、燃烧的条件:(缺一不可)可燃物,氧气(或空气),温度达到着火点。

2、氧气的浓度越高、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越大,燃烧越充分越旺盛。

3、放热反应:如所有的燃烧,氧化钙与水反应,镁条与稀盐酸反应等。

4、吸热反应:如一般条件为“加热”或“高温”的反应。如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

5、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都是混合物且不可再生能源)。

6、so2、no2溶于雨水引起酸雨:

7、两种可再生能源:沼气(主要成分是甲烷ch4)、乙醇。

8、车用乙醇汽油的优点(1)节约石油资源(2)减少汽车尾气。

9、新能源:氢能、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生物质能。

10、氢气作为新能源的优点:资源丰富,燃烧值大,无污染。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复习提纲

它是快速,准确解答化学试题的重要环节。仔细研读题目,把题目中的关键字眼看清楚。

二、合理分配时间。

要合理安排答题时间,稳中求快。考试时间紧,不可草草完成试卷,不要想着等做完了再检查再修改,要力争一次成功。时间安排要合理,同时严格按照理化规定时间答题(化学答题时间不少于50分钟,不多于55分钟),切不可做物理时想着化学还没做,做化学时想着物理还没做完。遇到难题可先放下,不要因为这一小题而使整套试卷不能完成。可把不会做或不能确定答案的题目记下来,等全套试卷做完若有剩余时间再回来做。

三、字迹清楚卷面整洁。

切不可为省时间对一看就会的题草草作答,这样容易使会做的题丢分,不会做的题也得不到分。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复习提纲

内容基础知识在中考中所占比重很大,也是综合应用的前提。在复习过程中要从知识梳理入手,从课本入手,依据考纲。通过知识梳理一方面把学过的知识进行唤醒,另一方面把各部分相应的知识点按其内在联系进行归纳和整理,将散乱的知识串成线、连成片、织成网,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之中,从而形成一个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

还要记忆常见元素符号、化合价口诀、金属活动性顺序、重要物质的俗名、颜色、溶解性以及重要的化学方程式和反应现象等。例如:只有记忆了元素符号和化合价口诀,你才能利用化合价书写化学式,然后才能利用化学式书写化学方程式,最后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知识之间不是孤立,是环环相扣,你在哪个环节薄弱,都有可能导致你失败。

联系实际,关注热点。

近几年中考试题以联系实际,联系社会和学生生活为基本点,人文化、情境化,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思想,蕴含浓浓的家乡意识。这样不但贯彻了新课标精神,同时很好展现化学这门学科源于生活,与生活密切联系,展示化学使生活更美好的主题。

因此同学们在复习时要注意联系实际问题——低碳经济、新能源开发和利用、环境问题(雾霾)、食品和药品安全等。这类题目既体现了化学学科的应用性,又培养了学生关心社会、关心自然的情感和品质。

重视实验,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实验探究题是近几年中考必考题型,也是决定同学们能否获得高分的关键题型。实验探究题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考察:

1、提出猜想的能力。同学们应该根据题目提出的问题,运用所学知识和题目反馈给你的信息进行合理的猜想。

2、考查利用化学知识设计实验的能力。设计上要注意实验的目的性、合理性和可行性,并且在设计对照实验时要注意变量控制。

3、考察对实验的分析和评价能力。要求学生从实验方案、实验操作、实验装置、实验结论、实验误差以及环保、能源等角度对实验进行分析和评价,考察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和科学创新意识。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复习提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兴趣很关键。在孩子的初中化学学习中,兴趣对他们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是其根本内驱力的源泉所在,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新初三的同学们,可以从搜集有趣的化学幽默、化学与生活联系紧密的故事、一些化学实验,甚至可以自己尝试在家里做一些既具有趣味性,又安全简易的小实验,来培养自己对化学的认识和兴趣。

2、牢记化学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是每一次考试的重中之重。你可以去分析你所经历的所有考试,你会发现,在你不会做的题目中,有60%以上是因为化学方程式不会写造成的。特别是化学的计算题,更是与化学方程式息息相关。因此,可以断言:只会写化学方程式,可能得不到高分,但是能准确书写方程式,肯定不会及格。所以,牢记化学方程式可以让你在化学考试中提高成绩。

3、将知识进行汇总。

化学是一门更强调循环记忆和理解的学科,在学习的过程中,家长可以引导孩子进行阶段性总结,例如一个月、两个月等,更或者是按照章节进行总结。家长需要注意的是,这样的总结是需要以孩子的思维和语言进行总结的,只有根据属于孩子的总结产出,才能真正了解孩子对知识理解的程度。

4、联系实际。

化学课程中有很多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知识。跟物理类似,很多化学知识对于你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和提高生活的质量都是大有裨益的。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要经常去搜集生活中的素材。例如:饮食中的各种营养成份及其含量和作用,就需要你多多观察生活中的食品包装,把它们收集起来进行阅读和研究-----钢铁生锈、食盐成分等等。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复习提纲与资料有哪些

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生成新的物质。化学变化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不伴随化学变化。

物理性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溶解性、挥发性、硬度、熔点、沸点、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等。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如铁易生锈、氧气可以支持燃烧等。

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如n2o2co2p2o5等。

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如空气、蔗糖水等(里面的成分各自保持原来的性质)。

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n2o2sp等。

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洁物。如co2kclo3so2等。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中,其中一种元素的氧元素的化合物。如co2so2等。

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a+bab。

分解反应:由一中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aba+b。

氧化反应:物质与氧的反应。(缓慢氧化也是氧化反应)。

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反应中所起的作用。

氧气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密度略大,不易溶于水。在一定的条件下可液化成淡蓝色液体或固化成淡蓝色固体。

氧气的化学性质: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氧化性,是常见的氧化剂。

能支持燃烧: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木条复燃。

氧气与一些物质的反应:(硫、碳、铁丝、磷)。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复习提纲

1、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2、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3、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是分子、原子、离子。

4、构成的原子基本微粒是质子、中子、核外电子。

5、在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6、元素的化学性质由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

7、元素的种类是由质子数或核电荷数决定。

8、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由质子数和中子数决定。

9、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10、镁离子和镁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11、空气是由几种单质和几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

12、黑色物质的是木炭c,氧化铜cuo,二氧化锰mno2,四氧化三铁fe3o4。

13、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

14、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15、浓硫酸敞口放置质量会增加,因为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浓盐酸敞口放置质量会减少,因为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氢氧化钠(naoh)敞口放置,质量会增加,因为氢氧化钠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潮解,而且可以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

16、浓盐酸在空气里会生成白雾,是因为从浓盐酸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接触,形成盐酸的小液滴的缘故。

17、用石灰浆(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抹墙,逐渐变硬的原因是由于石灰浆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碳酸钙。

18、煤、石油、天然气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化石燃料。

19、由饱和溶液到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是升高温度或增加溶剂。

20、不饱和溶液到饱和溶液的方法是降低温度、增加溶质或蒸发溶剂。

21、溶液的基本特征是均一性、稳定性、混合物。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

22、燃烧、缓慢氧化、自燃的相同点是都是氧化反应。

23、在化学反应前后,肯定不变的是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元素的种类、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肯定变化的是物质的种类和分子的种类。可能改变是分子的数目。

24、物质燃烧的三个条件是(1)该物质必须是可燃物;(2)与氧气充分接触;(3)燃烧时温度达到着火点。

26、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的物质是h2、c、co。点燃前须验纯的物质是h2、ch4、co。

27、溶液在稀释前后保持不变的是溶质的质量。

28、假酒可导致人失明,甚至死亡,假酒中含有甲醇。

29、粗盐提纯的步骤是溶解、过滤、蒸发。

30、配制溶液的步骤是计算、称量或量取、溶解。

31、浓硫酸在稀释时,应将浓硫酸慢慢注入水中,并不停搅拌。

32、常见物质(离子)的检验方法。

物质。

使用试剂。

现象。

hcl或cl。

-

agno。

3溶液和稀hno。

3

生成不溶于稀hno。

3的白色沉淀。

h

2so。

4或so。

4

2-。

bacl。

2溶液和稀hno。

3

生成不溶于稀hno。

3的白色沉淀。

co。

3

2-。

稀盐酸和澄清的石灰水。

生成白色沉淀,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铵态氮肥(nh。

4

+)。

碱(naoh、ca(oh)。

2)和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加热。

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

淀粉。

碘水或碘酒。

变蓝色。

匍萄糖。

新配置的蓝色沉淀cu(oh)。

2,加热。

产生红色沉淀。

h

2o。

无水硫酸铜粉末。

白色固体变蓝色。

co。

2

澄清的石灰水。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33、hcl和h2so4检验方法:bacl2溶液。

34、h2o和co2检验、除掉。

(1)检验:先检验h2o(无水硫酸铜粉末),再检验co2(澄清的石灰水)。

(2)除掉:先除掉co2(naoh溶液),再除掉h2o(浓h2so4)。

35、可以用酒精灯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

36、白色沉淀是agcl、baso4、caco3、baco3、mg(oh)2;蓝色沉淀是cu(oh)2;红褐色沉淀是fe(oh)3;红色沉淀是cu2o。

37、地壳中含量居前四位的元素是:氧、硅、铝、铁。

38、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在做此实验时,应预先在瓶底放水或细砂,原因是防止熔融的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

39、用墨书写的字画常年不褪色,是因为碳在常温下具有稳定性。

40、硫酸铜晶体的俗称是蓝矾或胆矾。固体二氧化碳的俗称是干冰。氢氧化钠的俗称是烧碱、火碱、苛性钠。碳酸钠的俗称是纯碱。氢氧化钙的俗称是熟石灰、消石灰。氧化钙的俗称是生石灰。

41、在氧气、稀硫酸、熟石灰、干冰四种物质中,可用来金属除锈的是稀硫酸;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是熟石灰;可用于潜水、抢救病人的是氧气;可用作人工降雨的是干冰。

42、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天然气、沼气的主要成分是ch4,ch4在空气中燃烧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物质是氢气,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

43、做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在进行操作时,应先通氢气,后加热,原因是排净试管中的空气,防止混合气体加热时爆炸。实验结束时,应先停止加热,后停止通氢气,原因是防止灼热的铜再次被氧化。

44、氧气的收集方法是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氢气的收集方法是向下排空气法和排水法。二氧化碳的收集方法是向上排空气法。

45、煤气中毒实际上就是一氧化碳co中毒,co在氧气中燃烧,火焰呈蓝色。

46、若要分离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明显增大的物质,应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法;若要分离溶解度随温度影响不大的物质,应用蒸发溶剂法。

47、物质溶解于水使温度升高的是:浓h2so4、、naoh固体、cao;物质溶解于水使温度降低的是:kno3、铵盐。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复习提纲

寒假期间,由于没有在校集体学习的氛围,考生往往不按时作息,导致生物钟紊乱,影响整个复习状态。所以考生不能随性而为,要把作息时间及学习计划安排制成一份详细的表格贴在书桌前,提醒自己按时按量完成,也可以和同学或好友结成联盟,共同制订计划并取长补短,相互督促并肩协作,把学习任务落到实处。

2、系统复习,夯实基础。

《北京卷考试说明(化学)》是高考的风向标和指路灯,其中对高考考查的核心内容划分为了解、理解、综合应用三个等级。考生要利用寒假比较充裕的时间,针对所罗列的知识点逐一筛查复习,结合教材、笔记等全面梳理知识点,特别要多留意常考易错的核心考点,比如电化学原理、速率和平衡及其图像、电解质溶液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现象、有机物的相互转化关系等,有的放矢,提高复习效率。

经过期末考试的训练和强化,考生对考题的类型、主干知识、薄弱项目、答题技巧等都有了初步认识,但往往屡做屡错,因此寒假期间整理和重温错题是强化基础知识的有力措施。考生要具体分析错题考查什么知识点,出错的根源在哪里。为了避免再次犯错,考生可以准备一个小记录本随时积累,及时记录出错频率较高的考点。考生要通过反复温习和揣摩错题,强化对知识点的记忆,争取错题不再错,这是提升成绩的快捷有效方式。此外,考生每天设定适量习题练手热身也十分必要,既检验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又训练答题的规范性。

3、重在落实,把握技巧。

考生经常会感觉明明听懂了知识点,遇到实际问题时却不会解决。其实考生可以将备考过程称为“3m”过程,即“模式、模仿、磨合”,意即考生先了解相关问题的解决模式,继而善于模仿,看老师或同学如何用该模式解决相关问题,最后通过不断磨合逐渐达到熟能生巧。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复习提纲与资料有哪些

1、水的净化方法有:沉淀、吸附、过滤、蒸馏等,净化程度最高的是蒸馏。

4、鉴别硬水和软水方法:加入肥皂水,泡沫少,浮渣多的是硬水;泡沫多,浮渣少的是软水。

5、硬水软化的方法:日常生活中用煮沸;实验室或工业上用蒸馏。

6、水通电后,正极氧气,负极氢气(正氧负氢);产生的氧气和氢气体积比是1:2(氧1氢2)。

7、化学符号周围个数字的含义(2的含义)。

2h+表示两个氢离子2oh-表示2个氢氧根离子3co32—表示3个碳酸根离子。

3zn2+中的2表示1个锌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与前面的数字3无关)。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复习提纲

中考化学的重中之重就是细节,中考中许多女生的成绩要比男生高,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女生比较细心,对细节把握的好。

说到把握细节,不单单指考场上不粗心,同时更要强调平时学习时要细心,基本概念要理清,不能想当然。

例如题目中说到某某某物质怎么怎么样,有的同学就想当然地认为这个物质是纯净物,结果丢了分。

究其原因,就是没有注意“物质”这个基本概念,物质本来就包括纯净物和混合物,的确平时做题做到的几乎都是纯净物,但这不能成为忽略混合物的借口。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复习提纲

一、碳的几种单质。

1.金刚石(色散性好,坚硬)。

2.石墨(软,有滑感。具有导电性,耐高温)。

3.c60(由分子构成)。

性质:1.常温下不活泼。

2.可燃性c+o2==(点燃)co22c+o2==2co。

3.还原性c+2cuo==2cu+co2。

4.无定形碳1.木炭和活性炭吸附性。

2.焦炭炼钢。

3.炭黑颜料。

二、co2的实验室制法。

1.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大,能溶于水。

化学性质: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

与水反应co2+h2o==h2+co3。

与石灰水反应co2+ca(oh)2==caco3+h2o。

2.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

3.原理caco3+2hcl==cacl2+h2o+co2。

4.实验装置:固液常温下。

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

5.检验:(验证)用澄清石灰水(验满)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6.用途:灭火,做气体肥料,化工原料,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及做制冷剂。

三、co的性质。

1.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

化学性质:可燃性2co+o2==2co2。

还原性co+cuo==cu+co2。

毒性:使人由于缺氧而中毒。

燃料及其作用。

一、燃烧的条件。

1.可燃物。

2.氧气(或空气)。

3.达到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

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2.隔绝氧气和空气。

3.是温度降到着火点一下。

三、化石燃料:煤,石油和天然气。

化石燃料对空气的影响:煤和汽油燃烧对空气造成污染。

四、清洁燃料:乙醇和天然气。

五、能源1.化石能源2.氢能3.太阳能4.核能。

这些能开发和利用不但可以部分解决化石能源面临耗尽的问题,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金属和金属材料。

一、金属活动顺序表:

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金属活动性依次减弱。

二、金属材料1.纯金属铜铁铝钛。

2.合金定义:在金属中加热和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就可以制得具有金属特征的合金。

3.常见合金:铁合金,铝合金,铜合金。

三、金属性质。

1.物理性质:有光泽,能导电,能导热,延展性,弯曲性。

2mg+o2==2mgo;2cu+o2==2cuo。

金属与酸反应mg+2hcl==mgcl2+h2↑。

mg+h2so4==mgso4+h2↑。

2al+6hcl==2alcl3+3h2↑。

2al+3h2so4==2al2(so4)3+3h2↑。

zn+2hcl==zncl2+h2↑。

zn+2h2so4==znso4+h2↑。

fe+2hcl==fecl2+h2↑fe+h2so4===feso4+h2↑。

金属与溶液反应2al+3cuso4==al(so4)+3cu。

cu+al(so4)==cu(no3)+2ag。

四、金属资源的利用。

1.铁的冶炼:1.原料:铁矿石,焦炭,空气,石灰石。

2.原理:fe2o3+3co==2fe|+3co2。

3.设备:高炉。

2.金属的腐蚀和防护:铁生锈的条件与氧气和水蒸气等发生化学变化。

2.防止铁生锈地方法:1.干燥,2.加一层保护膜3.改变其内部结构。

如何学好初中化学。

1.预习。

预习是学习的第一步,就是在上课前把要讲的内容先通读一遍,阅读时,对重要概念和定律要反复阅读,逐字逐句仔细推敲,对关键字、词、句应认真钻研,确实弄懂所读内容,了解本节课的基本知识。

分清哪些是重点,难点和关键,哪些通过自己看课本就能掌握,哪些自己看不懂、想不通,就在旁边记上记号,这样在听课时才能有的放矢,有张有弛,在轻松愉快中接受知识,取得较好效果。

2.常复习,多记忆。

课后应及时复习,认真做好作业,这是学好化学的重要环节。复习可采用课后复习、周后复习、单元复习、章节复习、综合复习等。复习的方法有复述、默写、做联系等。只有通过多次复习才能牢固地掌握知识。现行初中化学课本中有多个基本概念和原理,要求掌握的元素符号二十多个,还有许多的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以及其他一些知识。这些内容都需要大家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它们多为学习化学的基础,若不能熟记,便会感到在“化学王国里”行走困难。

3.多做实验。

初中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是开展科学探究活动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在日常学习中,不仅要熟悉每个实验的实验原理、实验手段,还要重视对实验过程的体验,知道实验所包含的科学方法,了解实验有待改进的地方,尤其要注重利用化学实验探究身边的物质与现象。这样就能在实验学习和探究活动中,发展化学观念,丰富科学素养。

中考化学怎么快速提分。

回归课本。

化学是初三加入的新课程,在预习时要订好计划,可以分章节学习,比如熟悉化学元素周期表、了解化学仪器的使用要求或将同族元素分成板块,简单地了解元素性质、方程式等基础知识。

先要将课本上的内容初步理解,提前背一些需要记忆的内容。

专项训练,集中强化。

打破套题训练模式,按照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专题训练,这不仅有助于考生某一题型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也有助于发现自身答题过程中的弱点,集中突破。

整理错题,查漏补缺。

错题本是一个很重要的复习工具,在平常的考试和模拟之后,把常错的,易错的题目整理起来,不断地去翻阅去练习这些题目,把自己遗漏的知识点补上。这样不用做海量的题目,提高自己的复习效率。

理解化学反应的微观实质。

能总结出各离子不共存的规律,掌握基本做题方法,做题时熟练运用几个公式,也即是把课本内容学透彻,其实也不难,只要即将要上初三的同学在假期里做好预习,到了初三一步一步扎实得学好化学,毕竟中考(微博)化学也只有初三一年的内容,内容不多。这样一来,57、58不成问题。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