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模板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步骤、教学资源和评价方式等内容,能够帮助教师有条不紊地进行教学。如果你需要一份简洁明了的教案模板,那么请看看下面这些被广大教师推崇的范文。
1.能正确区分凸透镜和凹透镜;。
2.能在图中标出凸透镜的主光轴、光心、焦点和焦距;。
3.能说出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
4.能正确解释会聚、发散。
过程与方法。
1.学习用太阳光测凸透镜的焦距的方法,体会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
2.通过观察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实物,得出两种透镜形状的不同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爱护光学仪器的好习惯;。
2.培养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的主人翁意识;。
3.通过师生双边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好与和谐。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测量凸透镜的焦距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会聚、发散。
教学工具。
凸、凹透镜、演示用光学器件组一套、老花眼镜、近视眼镜。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展示透镜,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与透镜有关的内容,老师现在手里拿的是透镜,透镜一般是玻璃或树脂制成的、透明的镜子,我们学习的透镜至少有一面是球面,或者两面都是球面。球面透镜只是透镜中的一种,例如散光眼眼镜的镜片就是柱面镜。光透过透镜发生了折射,折射光线有什么规律没有?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研究透镜。
二、新课讲授。
(一)透镜的种类。
[活动1]。
下面大家垫面巾纸用手摸一摸桌子上老师给的两个透镜,它们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呢?
引导学生小结归纳刚才的交流,得出透镜分两种:一种是中间厚,边缘薄,叫凸透镜;一种是中间薄,边缘厚,叫凹透镜。
指导学生把凸透镜凹透镜的定义在教材上画出来。
结合凸透镜、凹透镜实物,指出哪是透镜的`中间,哪是透镜的边缘,强调区分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关键就是比较透镜的中间和边缘的薄厚。
指导学生练习区分凸透镜、凹透镜:见导学案。
(二)主光轴和光心。
[活动2]阅读教材,理解主光轴、光心。
什么是光心?光心在哪?强调光心在透镜上。两个表面对称的透镜的光心就在透镜的正中心。
透镜的光心有什么重要的性质?通过凸透镜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呢?请画出通过凸透镜光心的光线。
教师巡视指导。
通过凹透镜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呢?请画出通过凹透镜光心的光线。
教师巡视指导。
多媒体展示,强调通过光心的光线不改变方向。
咱班有戴眼镜的同学,是近视眼还是远视眼?
那么近视眼镜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
找戴眼镜的同学摸自己的眼镜并说出是哪种透镜。
许多器材上用的透镜是不能用手摸的,那有没有其它办法来区分凸透镜和凹透镜呢?
(三)透镜对光的作用。
我们先来研究凸透镜对光的作用。
1、凸透镜对光的作用:
观察导学案图中的入射光线在位置上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思考入射光线与主光轴的位置关系。
猜想平行主光轴的光线透过凸透镜的折射光线沿什么方向传播,你猜想的依据是什么?我们怎么才知道我们的猜想对不对,用实验验证。
演示实验1:利用激光笔在磁性黑板上演示三条平行光线,根据演示实验在黑板上描出入射光线,再放凸透镜。
引导学生观察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位置关系。我们把凸透镜对光线的这种作用就叫会聚。
板书: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
指导学生用作图法把上面实验中的折射光线在导学案中画出来。
引导学生理解会聚: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比较,向中间偏折,中间的位置其实就是主光轴。因此,会聚就是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比较,靠近主光轴。
2、凸透镜的焦点和焦距。
[活动3]结合上述实验,阅读教材:
在学生在教材上找到焦点的基础上,提问凸透镜的焦点在哪?老师边指着演示实验中的焦点,边强调透镜的焦点在主光轴上,在透镜外。
由于这个焦点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所以我们叫它实焦点。
指导学生在导学案上画出焦点。
凸透镜有几个焦点呢?同学们设想一下,如果让一束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从凸透镜的右面射向左面,它是否也能会聚于一点呢?让我们一起来观察实验。
演示实验2:用激光笔和凸透镜在磁性黑板上演示,激光从凸透镜右边射向左边。
ppt演示,凸透镜的两个焦点。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看谁能最快说出谁到谁的距离是焦距,用什么表示?
强调焦距是从光心到焦点的距离,请在导学案对应的图上标出焦距。
小结:(1)凸透镜有两个实焦点。
(2)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另侧通过焦点。
讨论:不平行于主光轴的光透过凸透镜是否会聚?让我们一起来验证。
演示实验3:利用激光笔和凸透镜在磁性黑板上演示,教师根据演示实验在黑板上描出入射光线。
不平行于主光轴的光透过凸透镜是否会聚?引导学生判断是否会聚的标准: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比较,是否靠近主光轴。
小结:凸透镜对所有光线都起会聚作用。
3、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演示实验4:利用激光笔在磁性黑板上演示三条平行光线,根据演示实验在黑板上描出入射光线,再放凹透镜。
引导学生类比凸透镜,观察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位置关系。
板书: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
指导学生用作图法把上面的实验画出来。
结合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解释发散:
发散: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比较,远离主光轴。
4.凹透镜的虚焦点和焦距。
[活动4]光经过凹透镜后的发散是不是也有规律可循?
结合上述实验,阅读教材92页焦点和焦距。
提问:折射光线相交吗?那把折射光线反向延长呢?教师利用演示实验,把折射光线反向延长,引导学生观察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在哪。
ppt演示平行于凹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通过焦点。
引导学生小结:平行于凹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通过焦点。
讨论:不平行凹透镜主光轴的光透过凹透镜是否发散?
演示实验5:利用激光笔和凹透镜在磁性黑板上演示。
不平行凹透镜主光轴的光透过凹透镜是否发散?引导学生观察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比较,是靠近主光轴还是远离主光轴。
小结:凹透镜对所有光线都起发散作用。
提问:如何解决活动4的问题,哪条是折射光线?
(四)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焦距是凸透镜的重要参数,不同的凸透镜可能焦距不同。
1、我们可以把太阳光看做平行光。同学们能不能想办法利用太阳光粗测凸透镜的焦距呢?
小组讨论后说明你的测量方法。
2、视频:粗测凸透镜的焦距。
3、提出问题:
能否利用凸透镜获得平行光呢?说出你的具体做法。
课后小结。
根据检测总结这节课内容,明确重点、难点。
1、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透镜的光心、主光轴、焦点和焦距;。
2、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会测量凸透镜的焦距。
日常生活中用的镜子是平的,叫做平面镜。
像是虚像,像和物关于镜面对称(像和物的大小相等,像和物对应点的连线和镜面垂直,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上下相同,左右相反(镜中人的左手是人的右手,看镜子中的钟的时间要看纸张的反面,物体远离、靠近镜面像的大小不变,但亦要随着远离、靠近镜面相同的距离,对人是2倍距离)。
平静的'水面就好像一个平面镜,它可以成像(水中月、镜中花);对实物的每一点来说,它在水中所成的像点都与物点“等距”,树木和房屋上各点与水面的距离不同,越接近水面的点,所成像亦距水面越近,无数个点组成的像在水面上看就是倒影了。(物离水面多高,像离水面就是多远,与水的深度无关)。
物体射到平面镜上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没有会聚二是发散的,这些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画时用虚线)相交成的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只能通过人眼观察到,故称为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
注意:进入眼睛的光并非来自像点,是反射光。要求能用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像、物关于镜面对称)和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同一物点发出的光线经反射后,反射光的反向延长线交于像点)作光路图(作出物、像、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
1、能列举生活中的平面镜。
(2)过程与方法。
1、体验用“替代法”确定像的位置的研究方法。
2、通过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探究过程,培养学生描述现象、归纳结论的能力。
3、通过交流汇报,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4、通过让学生“找错误”、“解决视力表的距离问题”,让学生学会应用所学的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欣赏图片,让学生领略大自然中“平面镜成像”现象的对称美与和。
谐美,培养学生乐于探究自然奥妙的兴趣和愿望。
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归纳得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教学难点】利用“替代”的方法确定像的位置。
【教学媒体设计】。
(1)自制多媒体课件:录像、ppt课件、风景图。
(2)教师器材:镜子、玻璃板、刻度尺、旋转展示台、蜡烛、火机。
学生器材:小镜子、玻璃板、支架、刻度尺、纸、象棋子等。
1、下列光路图中,正确的是()。
2、一束光经过凸透镜后。
a一定是平行光b一定会聚于一点c一定是发散光线d一定较入射光线会聚一些。
3、下列光学仪器,对光线起会聚作用的是。
a.凹透镜b.平面镜c.凸透镜d.凸面镜。
4、小星同学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方法如图所示。他注意到让凸透镜正对阳光,但没有仔细调节纸片与透镜的距离,在纸片上的光斑并不是最小时,就测出了光斑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l,那么,凸透镜的实际焦距()。
a.一定小于lb.一定大于lc.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d.可能等于l。
5、如果把一个玻璃球分割成五块,其截面如图所示,再将这五块玻璃a、b、c、d、e分别放在太阳光下,那么能使光线发散的是()。
a.ab.bc.dd.都不行。
6、一束光在空气中经凹透镜折射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是平行光束;b.一定是会聚光束;。
c.一定是发散光束;d.一定比原来光束发散.
7、下列关于透镜的说法错误的是()。
a.凸透镜是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b.凹透镜可以将平行光发散;。
c.凸透镜可以将平行光会聚于一点;d.凸透镜摔成两半,其中任何一块都会失去会聚作用.
二、填空题。
8、凸透镜对光有作用,凹透镜对光有作用。(填“会聚”或“发散”)。
4题图5题图1题图。
10、小华让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拿一张白纸在它的另一侧前后移动,直到纸上的光斑变得最小、最亮,这个点叫做凸透镜的__________。
11、透镜是利用光的折射现象制成的,凸透镜对光线有作用。
13、关于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是,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___。平行主光轴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___焦点;通过焦点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__主光轴.
上.
三、作图题。
16、根据图中。
17、(1)完成图甲中的光路图.(2)根据入射光线和出射光线,在图乙的方框中画出适当的透镜.
17题图甲乙《生活中的透镜》练习题。
一、填空题。
缩小的_____像(选填“实”或“虚”)。
2、幻灯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__,透明的幻灯片到镜头。
的距离比镜头的_______稍大,用强光照射幻灯片,可以把幻。
灯片上的画面放映到银幕上,形成_____立______的______像,为了使观众看到正立的像,幻灯片要_____着插在架上,聚光镜的作用是增加照到幻灯片上的_________。
3、如图所示,对于左边的大写字母“f”,选择正确的字母代号填空。
(1)在照相机底片上成的像为_____;
(2)用放大镜看字母,看到的该字母的`像的形状为。
______。
4、放大镜的原理是:当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______焦距时,透过凸透镜,可以看到一个__________________像。
5、有一次,小明在他家的写字台玻璃台板上面滴了一滴水,透过水滴看过去,他发现压在台板下报纸上的文字变大了。这是因为此时的水滴相当于—个________,报纸上的文字经过水滴折射后形成一个放大的________(填“实”或“虚”)像。
6、观察圆形鱼缸中的鱼,看起来比真实的鱼要大,这是因为圆形的鱼缸相当于一个_________,看到的鱼实际上是鱼的_______像。
二、选择题。
7、既能成实像、又能成虚像的镜子是。
a.平面镜b.凸面镜c.凸透镜d.凹透镜。
a.手影——光的直线传播b.摄影——光的反射。
c.电影——凸透镜成像d.倒影——平面镜成像。
9、一个同学用照相机拍摄自己在平面镜中的像,其结果是。
a.拍摄不出,因为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b.拍摄不出,因为平面镜发生的是镜面反射。
c.能拍摄出,但照片上的像左、右与人相反。
d.能拍摄出,但照片上的像上、下、左、右与人相反。
a.正立放大的像b.正立缩小的像。
c.倒立放大的像d.倒立缩小的像。
11、下列光学仪器中没有凸透镜的是。
a.照相机b.反光镜c.放大镜d.幻灯机。
a.手机靠近同学b.手机远离同学c.手机适当向左移d.手机适当向右移。
13、小明拍完毕业照合影后,想拍一张单身照,摄影师应采取的方法是。
a.使照相机靠近他,同时镜头往后缩,离胶片近一些。
b.使照相机靠近他,同时镜头向前伸,离胶片远一些。
c.使照相机远离他,同时镜头往后缩,离胶片近一些。
d.使照相机远离他,同时镜头往前伸,离胶片远一些。
14、用放大倍数为3倍的放大镜来观察一个10°的角,看到的角度为。
a.10°b.30°c.60°d.均有可能,取决于透镜与角之间的距离。
三、简答题。
33、“一滴水珠可能引发一场火灾”,这是危言耸听还是真知灼见?请从光学的角度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见解。
参考答案第一节。
adccbdd。
8.会聚发散。
9.凸透镜会聚。
10.焦点。
11.会聚。
12.13.2。
13.不变会聚平行于。
14.11cm。
15.焦点。
第二节。
1、凸80实。
2、凸透镜焦距倒放大实像倒亮度。
3、c;d。
4、小于正立、放大的虚像。
5、答案:放大镜(或凸透镜)虚。
6、放大镜、虚像。
cbcdbbba。
33、水珠相当于凸透镜,它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在一些特定的条件下,会因为会聚阳光恰好使易燃物因温度升高而燃烧,发生火灾。
34、答:把手放在杯后,透过杯子观察手指,能使手指变大的是装有水的杯子。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是来伊通第五中学的钱小平。今天我说课的内容选自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光现象第三节《平面镜成像》的教学内容。为了使本次说课清晰流畅,明了直观。我将从以下几方面(教材分析、学情分析、以及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设计和板书设计)来进行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首先我们来看教材,平面镜成像是对光现象的进一步认识,与此同时它是在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与光的反射的基础上,学习认识平面镜成像,是前两节课知识的应用;另外本节课学生将首次较完整的研究“像”这个概念。它的一些研究方法和思路,为后面一章研究凸透镜成像奠定了基础,所以,它具有重要的承上启下作用。
2、教学目标及确定教学目标的依据。
通过以上对教材的分析,我确定了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首先我的知识与技能目标确定为一下三点(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了解平面镜能成虚像;理解平面镜在实际中的应用)。接着是过程与方法目标确定为以下两个方面(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意)。最后,是情感目标确定为以下三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感受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这三个目标中,情感目标是动力保障,知识与技能目标是基础,过程与方法帮助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
3、教学重点与难点的确定。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在确定了教学目标之后,结合本节课所学知识的特点,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本节课的重点是:探究并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难点有两个:知识方面虚像概念是一个难点,因为“虚像”比较抽象,本身“看得见,摸不着”,这构成了本节的一个难点;而在探究活动中由于学生缺乏经验,思维能力不强,预计对于采用两个相同的物体,并且用玻璃板替代平面镜的研究方法感到不易理解,这就构成了本节课的探究设计中的难点。
二、学情分析。
接下来,我们来看学生的情况。本节课教学对象是八年级的学生,学生在本课之前已经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定律,已经具有前提知识。平面镜成像是学生在生活中接触非常多,也是他们感兴趣的现象。加之学生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时期,对身边的事物存在着好奇心,具有强烈的操作兴趣,这使本节课探究活动的实施具有了很好的基础。另一方面学生对平面镜成像虽然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他们往往容易受生活经验的主观影响,得出一些错误的认识。
三.教法、学法分析。
由于初二学生的思维主要是由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他们对于物理的兴趣主要是直观认识,还没有能过向抽象认识转化,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演示实验和学生探究实验让学生直观体验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如何研究虚像的环节中运用平面镜和平板玻璃的对比让学生更直观感受虚像。因此,这节课采用直观演示法、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等教学方法。
四、教学过程设计。
本节课的教学由以下的教学流程展开(新课引入、新课教学、总结归纳、实际应用、反馈练习、布置作业)。
为达到教学目标,教学中以了解、学习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为基础,掌握知识为中心,培养能力为方向,紧抓重点突破难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探究性,具体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1.首先是第一环节:新课引入。由于本人教学物理的同时兼班主任工作,经常会有调皮的孩子在课堂上照镜梳妆,要不就趁着科任老师不注意偷偷地在有阳光时用镜子,钢尺在墙上或是黑板上反射光斑。很多老师都很困扰,虽然学生对平面镜很熟悉,但对于成像规律及特点不很清楚,为了使学生对本节课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我从教参四个引入方案中选择了第一个,也就是最简单的一个。我用一块较大的平面镜,同时让学生自带小镜子,让学生观察自己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进而引导学生思考并提出一些他们感兴趣的问题:
例如:。
(1)你的像在平面镜中的什么地方?
(2)在平面镜中,你的像大小跟你的大小一样吗?
(3)当改变你与平面镜的距离时,你的像的大小改变吗?你的像到镜面的距离怎样变化?本设计方案中提出的相关问题,并不要求学生立即回答,只是为了引起研究兴趣,为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提出问题”作必要的铺垫。
2.此时,学生已经非常迫切的希望能够进一步探索,所以第二个环节我将进行新课教学,组织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的教学。为了使学生从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角度去认识熟悉而又陌生的平面镜,我提出一系列问题让同学们进行讨论,提出猜想。由于学生的积极主动,将提出下列不同猜想(像与物左右相反;物体离平面镜越近像越大;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在此基础上我引导学生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由于这是突破探究过程中难点的关键,首先由我提出:“如何来探究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呢?”以明确探究目的。紧接着,启发学生思考,让同学们进行讨论,分析自己之前的猜想,在设计中,学生可能对“怎样比较像与物的大小”感到困难,如果是这样,我将提出启发性的问题,“我们怎样比较两个物体大小是否相等呢?”再经过一番讨论,使学生明确关键就是找一个跟镜前物体完全相同的物体[替身物体]与像进行比较。到这里确定可行的实验方案,学生就可以进行实验了。同学们选定器材:平面镜、平面镜固定底座、两支蜡烛(模型)、白纸、刻度尺、用白纸充当光屏,进行实验。
虚像的概念和平面镜成像原理是初中光学的一大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为后续学习扫除障碍,我引导学生通过作图来理解他们,这样既巩固了对反射规律的认识,又培养了学生研究新问题的能力。
小组展示实验并在课堂上交流探究结果时。此环节由学生自己总结,教师做适当引导,然后师生共同整理探究结果:
(1)虚像。
(2)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3)像和物的大小相同。
(4)物、像的连线跟镜面垂直。
(在这里学生会得到像不能用白纸呈接到的结论,暂不急着说是虚像,而是提出疑问,为什么像用纸接不到呢?从而进入平面镜成像原理的教学。之后再回来补充虚像的特点。)。
3.总结归纳:实验结束后师生一起总结归纳,得出平面镜成像特点。
4.接下来展示平面镜成像之美,使学生体会到平面镜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美丽。其实,平面镜的作用远远不止这些,那么,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那些应用平面镜的例子呢?我可以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讨论一些平面镜成像的应用,例如水面倒影等。同时我用多媒体向同学们展示平面镜在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应用,师生进行交流生成了动态的课堂效果,使课堂变得更精彩。
5.并进行针对性反馈练习。加深对平面镜成像特点的理解与记忆。
6.最后一个环节是布置作业:作业包括必做题和选做题。根据农村中学学生现状,我一直坚持分层次作业。必做题是对本节课知识的巩固和反馈;选做题是学优生对本节课知识的综合和拓展,同时,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延伸。
六、板书设计。
最后是我的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包括四方面的内容。
板书的设计意图是突出重点、再现过程。
以上是我对《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的一些认识,有不妥之处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本节课主要有三个内容:
2、虚像的概念;
3、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它在光的直线传播与光的反射定律之后,学习、认识平面镜的成像,是前两节所学知识的应用;另外,学生将首次较完整的研究“像”这个新概念,为进一步学习凸透镜成像奠定基础。同时,通过平面镜成像的探究活动,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增强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本节课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是这一章的重点内容之一。
根据新课程标准重视过程与方法、重视科学探究的要求,结合教材的内容以及学生认知发展的水平,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三个维度:
知识与技能:能说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过程与方法: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有用信息的记录;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义。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探究过程中,领略平面镜成像现象中的对称之美,体会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喜悦。
科学探究活动,有利于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学习、体验科学方法,因此,“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本节课的重点。由于“虚像”比较抽象,“看得见”,却“摸不着”,因此,虚像的概念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由于学生缺乏经验,思维能力不强,很难提出确定虚像位置的方法,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是探究活动中的又一个难点。
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对身边的事物充满好奇心,具有强烈的操作兴趣。同时,学生在生活中经常接触平面镜,容易使他们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根据学生这些心理特征,结合教材内容的编排,我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为教师引导发现,学生自主探究的方法;另一方面,学生虽然对平面镜成像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由于思维定势的影响,往往得出一些错误的结论,例如:他们会认为“物体离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就越大”;把“像”与“影”混淆等,这些先入为主的错误观念,对本节课的学习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对于这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则通过多媒体动画展示、演示实验、教师讲解等教学手段,来突破难点。
在教师的引导下,要使学生领会物理学的基本方法之一——科学探究,让学生从观察现象入手,在质疑、探究、观察、思考、讨论、交流中学到知识,同时,体验实验的基本思想方法,学习科学探究。
首先通过一个魔术视频引入新课。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起他们的有意注意;还暗示出将“平面镜改为玻璃板”有助于确定虚像的位置,为学生设计探究方案搭建一个“支架”。
第二个环节我将组织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按照提出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得出结论的顺序进行。考虑到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和教学时间的限制,探究活动的重点放在设计探究方案上。
(1)提出猜想:
在板书课题之后,展示一幅平静的水面成像的图片。这样,一方面可以拓展平面镜的概念,还可以使学生感受到大自然之美。然后,让学生观察自己在平面镜内所成的像,并对成像的特点提出猜想,将猜想一一列在黑板上,作为后面探究的课题。
(2)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引导学生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是突破探究过程中难点的关键。首先提出:“如何来探究像与物体大小的关系呢?”以明确探究目的。如果学生感到困难,可以适时提出启发性的问题,“我们怎样比较两个物体大小?”使学生明确解决问题的关键。然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实验方案。之所以以小组为单位,一方面是由于该探究活动与以前接触到的探究活动相比,难度要大一些,以小组为单位,便于学生随时交流、相互启发,共同获得发展;另一方面,通过交流,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合作能力。
(3)进行实验。
提供实验器材时,将平面镜和玻璃板同时给出,让学生自主选择。直接选平面镜的学生在实验中会发现一个问题:无法同时看到物体的像与替代物,所以无法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学生就会陷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思考。此时,可能会有学生受到“水中蜡烛”的实验启发,想到把平面镜改为玻璃板做实验。如果学生没有想到,可以提醒学生回想该演示实验。这样,学生通过实验的亲身体会,产生认知冲突,再联系已有信息,解决冲突,体会更加深刻。这样就突破了探究过程中的难点。
在得出像与物体大小相等的关系后,近一步提出“怎样研究像距与物距的关系?”以引导学生进行下一步的探究。由于学生在前一步的探究活动中已掌握了确定虚像位置的方法,学生完全可以自主进行探究。
(4)交流探究成果,及时矫正。
各小组在教师指导下,对实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像物等大等距”的结论,同时对学生掌握知识、参与实验的态度和效果进行反馈,在这一阶段,通过教师的引导和针对性反馈练习,学生将完成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
首先借助多媒体课件,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作图,进行动态分析,使学生从理论上知道平面镜成像是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形成的。并由非实际光线相交形成。
接着再演示:把蜡烛点燃放在玻璃板前,把白纸放在玻璃板后面的“像”的位置上。会发现纸上并没有像,从而说明并没有光到达成像的位置,再次证明平面镜所成的像确实不是实际光线相交而成的,使学生从实际中感受什么是虚像。这样,通过理论分析、实验验证等教学手段变抽象为形象,变静为动,突破“虚像”这一难点。
为了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认识到平面镜成像在生活中的应用,播放一段有关平面镜成像应用的影片,通过这段影片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使学生认识到科技对生产、生活产生的重要影响,加深他们对科学的理解和认识。
(1)等大:像物大小相等;
(2)等距:像与物到镜面距离相等。
(3)虚象:像与物连线与镜面垂直。
反射光线的方向延长线形成虚像。
以上是我对《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的一些认识,有不妥之处恳请各位专家老师批评指正。
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是虚像,像和物关于镜面对称(像和物的大小相等,像和物对应点的连线和镜面垂直,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上下相同,左右相反(镜中人的左手是人的右手,看镜子中的钟的时间要看纸张的反面,物体远离、靠近镜面像的大小不变,但亦要随着远离、靠近镜面相同的'距离,对人是2倍距离)。
2、水中倒影的形成的原因:平静的水面就好像一个平面镜,它可以成像(水中月、镜中花);对实物的每一点来说,它在水中所成的像点都与物点“等距”,树木和房屋上各点与水面的距离不同,越接近水面的点,所成像亦距水面越近,无数个点组成的像在水面上看就是倒影了。(物离水面多高,像离水面就是多远,与水的深度无关)。
3、平面镜成虚像的原因:物体射到平面镜上的光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没有会聚二是发散的,这些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画时用虚线)相交成的像,不能呈现在光屏上,只能通过人眼观察到,故称为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
2、能选择合适的实验器材,设计实验方案。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小组讨论,养成分析、概括的能力,设计实验方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感知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能从日常生活中提炼出物理现象。
【重点】。
实验方案的`设计。
【难点】。
器材的选用和方案的选择。
环节一:导入新课。
【问题导入】。
首先我会让学生思考:我们照镜子时,我和镜子里的“我”有什么区别?
由于学生自身的经验,学生很快答出:一样。那么我和镜子里的“我”到底有哪些地方相同呢?导入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解决这个问题。
环节二:建立规律。
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根据日常生活的感知,介绍与平面镜成像中光的几个术语:
物:平面镜之外的物体。
像:平面镜里可以观察到的物体。
【提出问题】:
平面镜成像时,物和像有什么特点?
【作出猜想】。
(1)物比像大。
(2)物与像等大。
(3)物比像小。
【设计实验】。
(1)实验器材:两只相同的蜡烛,刻度尺,玻璃板,白纸。
(2)实验方案:
在桌面上放白纸,纸上竖着放一块平面镜,在玻璃板前点燃一支蜡烛,可看到镜中的像。
拿未点燃的相同蜡烛,在玻璃板后移动,直到蜡烛和像完全相同。
用刻度尺测量像和物的位置关系。
改变点燃蜡烛的位置,多测量几次。
【记录数据】。
环节三:巩固提高。
为什么在实验中只点燃一支蜡烛?
答:一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关系,二是便于观察。
环节四:小结作业。
略。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二力平衡的条件。
(2)知道二力平衡时物体的运动状态。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例了解认识二力的平衡。
(2)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活动和阅读感受科学就在身边。
教学重点。
知道二力平衡的条件,并能解释物理问题。
教学难点。
学生设计实验探究二力平衡条件。
教学器材:
视频光盘、木块、带滑轮的长木版、细线、勾码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复习提问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思考:凡是静止的物体就不受力吗?凡是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也不受力吗?举例说明。
(1)静止放在水平面上的粉笔盒。
(2)吊着的吊灯。
(3)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
那为什么生活中的这些物体受力也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进入这节课的学习,探究其原因。
(二)新课教学。
一、探究:力的平衡。
1、实验:让学生提着书包不动。
2、提问:如果将手松开,书包将落到地上,为什么?(因为只受重力的作用)。
3、思考:那为什么现在没有落地,而是静止?请画出受力示意图(1)。
4、讨论:因为除了受竖直向下的重力,还受竖直向上的拉力,两个力的作用效果相互抵消了,跟没受力一样,所以书包静止。
同样在平直公路上匀速匀速行驶的汽车,在水平方向上牵引力和阻力,二者的作用效果相互抵消了,跟没有受力一样,所以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实际物体往往同时受多个力作用,而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5、结论:象这样,物体在受几个力作用时,如果几个力的作用效果相互抵消,使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
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叫做“平衡状态”。
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物体受两个力作用时保持平衡状态,叫做二力平衡,是最简单的平衡。
问题:物体受两个力作用一定就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吗?
举例:放在光滑斜面上的书,受重力和斜面的支持力但要沿斜面向下滑;电梯受重力和向上的拉力,起动时,速度越来越快。
(1)猜想:二力平衡需具备什么条件?
(可能与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有关)。
(2)让学生根据给出的实验器材设计实验。
(3)提示:研究一个因素对二力平衡的影响,要控制其他条件不便,既“控制变量法”。
(4)选择合理方案,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
a、在木块两端的挂钩上挂数量相同的勾码,观察现象。(此时小车静止,处于平衡状态)。
b、在木块两端的挂钩上挂数量不同的勾码,使木块受到的力大小不等,观察现象。(小车象勾码多的一端加速运动)。
c、在木块两端的挂钩上挂数量相同的勾码,将线移到一端,使木块受到两力方向相同。
d、在木块两端的挂钩上挂数量相同的勾码,转动木块,使木块受的力不在同一直线上。
根据实验请同学总结二力平衡的条件。
(5)结论: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四个条件)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即平衡状态)。
三、二力平衡的应用。
1、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受平衡力:
例题:重力为6n的木块在水平桌面上静止时,桌面对木块的支持力多大?
a、确定研究对象:木块。
b、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重力(g),支持力(n)。
c、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为平衡状态:静止---平衡状态。
d、分析物体所受力的关系:二力平衡。
e、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得出:n=g=6n方向:竖直向上。
练习:
此时汽车只受这两个力吗?是“二力平衡”吗?
2、物体受平衡力——处于平衡状态:
练习:“动手动脑学物理”第5题。
判断:物体受平衡力作用时,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总结:原来静止的物体,受平衡力,则保持静止;
原来运动的物体,受平衡力,则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四、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力的平衡和二力平衡的条件,应用二力平衡的条件有两种情况:可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受力情况,也可根据受力情况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五、拓展:“二力平衡”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别。
六、作业:
“动手动脑学物理”:3、4题。
一课三练:基础练习。
七、板书设计:
-、力的平衡:
1、物体在受几个力作用时,如果几个力的作用效果相互抵消,使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
2、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叫做“平衡状态”。
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1、物体受两个力作用时保持平衡状态,叫做二力平衡,是最简单的平衡。
2、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四个条件)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即平衡状态)。
三、二力平衡的应用。
1、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受平衡力:
2、物体受平衡力——处于平衡状态:
八、反思:
从教材编排看:本节是在学了光的直线传播与光的反射的基础上,学认识平面镜成像,它是前两节课知识的应用;另外本节课学生将首次较完整的研究“像”这个概念,本节课的一些研究方法和思路,为后面一章研究凸透镜成像奠定了基础,所以,本节具有重要的承上启下作用。因此《平面镜成像》是这一章的重点内容之一,在整个几何光学中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本节教材主要安排了一个《平面镜成像》的探究实验,这是培养学生重视实验和归纳,提高学能力的好素材。为今后做光学实验作了必要的准备。
2、目标。
课标对本节的要求是: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对教材的理解。我将此课教学目标定为:
3、通过探究物、像和镜面三者之间的关系,领略平面镜成像中的简洁对称之美,体会克服困难、解决问题的喜悦,增进学生探索自然奥妙的好奇和欲望。
3、重点和难点。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节课的重点是:探究并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难点有两个:知识方面虚像概念是一个难点,因为“虚像”比较抽象,本身“看得见,摸不着”,这构成了本节的一个难点;而在探究活动中由于学生缺乏经验,思维能力不强,预计对于采用两个相同的物体,并且用玻璃板替代平面镜的研究方法感到不易理解,这就构成了本节课的探究设计中的难点。
二、学情分析。
平面镜成像是学生在生活中接触非常多,也是他们容易发生兴趣的现象。加之学生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时期,对身边的事物存在着好奇心,具有强烈的操作兴趣,这使本节课探究活动的实施具有了很好的基础。另一方面学生对平面镜成像虽然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他们往往容易受生活经验的主观影响,得出一些错误的认识,例如:他们会认为物体离平面镜越近,物体的像就越大,这是教师在授课时要注意的。
三、教学方法。
我将采用“统放结合”的半开放处理思路(对于学生理解普遍感到困难的“虚像”和“虚像的位置”,要“统”;对于平面镜成像的其他特点采取“半放”甚至“全放”的方法;所以本节课将主要采取学生自主探究实验和教师引导发现法以及集体思考法的教学方法。
教学辅助手段主要是多媒体课件。
四、学法指导。
通过本节课的学,要使学生领会物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之一——科学探究,让学生从观察现象入手,在质疑、探究、观察、讨论、交流中学到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五、教学过程的设计。
1、引入新课。
首先我将通过一个“水淹蜡烛”的实验引入新课(这一部分时间大约是5分钟)。
实验桌上竖直放一块闲板玻璃,玻璃前放一只杯子内有一点燃的蜡烛,玻璃后面也放一只杯子,其内没有放蜡烛。这是我在课前准备好的,提前调节好,使学生通过玻璃可以清晰地看到前后杯中都有一支“点燃”的蜡烛。往后面的杯中倒水,当水面漫过烛焰时,发现烛焰并没有熄灭。“为什么?”这时学生可能猜到是“像”;如果没有猜到:我就拿走后面的杯子,再让他们观察,他们会发现在原位置仍能看到一只装有点燃蜡烛的杯子.这时他们会恍然大悟:原来是“像”!
由此引入课题。
这样设计的意图有三:第1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起他们的有意注意;第2引入平面镜、像、物体这些名词;3为后面在设计实验过程中顺利突破的将“平面镜改为玻璃”这一难点做一暗示,起到分散难点的作用。
2、组织探究。
第二个环节我将组织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的教学,按照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发现问题、再完善实验设计、再进行实验、得出结论的顺序进行(时间大约是30分钟)。
面镜成像的特点角度去认识熟悉而又陌生的平面镜,从而产生探索的欲望,启发学生进行“猜想”。)。
学生经过讨论、归纳]可能有下列猜想:(1)像与物左右相反;(2)物体离平面镜越近像越大;(3)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将这些猜想一一列在附板书上,因为这时后面探究的课题。
在猜想之后就是引导学生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这是突破探究过程中难点的关键。
首先由我提出:“如何来探究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呢?”以明确探究目的。
学生:思考、讨论、分析]在设计中,学生可能对“怎样比较像与物的大小”感到困难,如果是这样,我将提出启发性的问题,“我们怎样比较两个物体大小是否相等呢?”、“我们怎样来比较像与物的大小是否相等呢?”再经过一番讨论,使学生明确关键就是找一个跟镜前物体完全相同的物体替身物体]与像比较。
到这里学生就可以进行第1次实验了,在此我也设了一个埋伏:
同学们会在实验盒发现所需的器材:有平面镜、两支相同的笔、两只相同的棋子注意玻璃板并没有出现在实验盒里]。
当他们做了一段时间后我就问:“同学们成功了吗?有什么障碍?”
学生在实验中会发现:从平面镜的正面看见了像,当想把“替身物体”放到平面镜后面的像位置上时,从正面只能看见像,看不到替身物体;从平面镜的背面呢,又只能看到“替身物体”,而看不见像,所以无法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接着一个问题:“怎样才能同时看见像和镜后的“替身物体”?”
学生重新陷入思考、分析、讨论]。
此时可能会有同学受到引入新课时的“水淹蜡烛”的实验启发,想到把平面镜改为玻璃板做实验,就会同时看见像和镜后的“替身物体”。如果学生没有想到,可以提醒学生回想开始时的实验。
在这里我使学生通过实验的亲身体会,产生认知冲突,再联系已有信息,解决冲突,使之领会深刻,突破探究过程中的难点问题。
好!现在分发玻璃板,让学生重新实验,探究出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在得出像与物的关系后,立即用多媒体进行一个反馈练,以纠正学生由经验得出的错误认识,加深像与物是等大的这一正确结论的印象。
在此之后我再提出问题“能否验证平面镜成像的其他猜想呢?”以引导学生进行下一步的探究。这些我将放手,让学生进行自主实验探究,教师巡视指导。
实验后教师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结论。并进行针对性反馈练。加深对平面镜成像特点的理解与记忆。
从而完成本节教学的重点。
3、第三个环节学虚象概念。(时间大约6分钟)。
我将利用理论分析、实验验证等教学手段把抽象化为形象,突破“虚像”这一学难点。
首先借助多媒体课件,根据光的反射作图,进行动态分析,使学生从理论上知道平面镜成像是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形成的。并非实际光线形成。
接着再次演示把蜡烛点燃放在玻璃板前,并且用白纸放在玻璃板后面的“像”的位置上。会发现纸上并没有像,说明并没有光到达成像的位置,再次证明平面镜所成的像确实不是实际光线相交而成的,使学生从实际中感受什么是虚像。
到此本节的新课内容学结束。
4、课堂小结:
让学生概括本节课授课内容,概括出知识要点,提醒学生理解识记成像特点,并运用它解答目标中的有关内容。(时间大约5分钟)。
5、布置作业:(时间大约1分钟)。
1、布置课题为〈生活中的镜子〉这一研究性作业,让学生作有关的调查。
2、完成课后练。
6、板书设计。
(1)像物大小相等;光的反射规律。
(2)像与物到镜面距离相等。
(3)像与物连线与镜面垂直。
以上是我对《平面镜成像》教学设计的一些认识,有不妥之处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选自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光现象第三节《平面镜成像》的教学内容。为了使本次说课清晰流畅,明了直观。我将从以下几方面(教材分析、学情分析、以及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设计和板书设计)来进行我的说课。
首先我们来看教材,平面镜成像是对光现象的进一步认识,与此同时它是在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与光的反射的基础上,学习认识平面镜成像,是前两节课知识的应用;另外本节课学生将首次较完整的研究“像”这个概念。它的一些研究方法和思路,为后面一章研究凸透镜成像奠定了基础,所以,它具有重要的承上启下作用。
通过以上对教材的分析,我确定了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首先我的知识与技能目标确定为一下三点(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了解平面镜能成虚像;理解平面镜在实际中的应用)。接着是过程与方法目标确定为以下两个方面(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意)。最后,是情感目标确定为以下三点:(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感受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这三个目标中,情感目标是动力保障,知识与技能目标是基础,过程与方法帮助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在确定了教学目标之后,结合本节课所学知识的特点,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本节课的重点是:探究并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难点有两个:知识方面虚像概念是一个难点,因为“虚像”比较抽象,本身“看得见,摸不着”,这构成了本节的一个难点;而在探究活动中由于学生缺乏经验,思维能力不强,预计对于采用两个相同的物体,并且用玻璃板替代平面镜的研究方法感到不易理解,这就构成了本节课的探究设计中的难点。
接下来,我们来看学生的情况。本节课教学对象是八年级的学生,学生在本课之前已经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定律,已经具有前提知识。平面镜成像是学生在生活中接触非常多,也是他们感兴趣的现象。加之学生正处于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时期,对身边的事物存在着好奇心,具有强烈的操作兴趣,这使本节课探究活动的实施具有了很好的基础。另一方面学生对平面镜成像虽然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他们往往容易受生活经验的主观影响,得出一些错误的认识。
由于初二学生的思维主要是由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他们对于物理的兴趣主要是直观认识,还没有能过向抽象认识转化,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演示实验和学生探究实验让学生直观体验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如何研究虚像的环节中运用平面镜和平板玻璃的对比让学生更直观感受虚像。因此,这节课采用直观演示法、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等教学方法。
本节课的教学由以下的教学流程展开(新课引入、新课教学、总结归纳、实际应用、反馈练习、布置作业)。
为达到教学目标,教学中以了解、学习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为基础,掌握知识为中心,培养能力为方向,紧抓重点突破难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探究性,具体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1、首先是第一环节:新课引入。由于本人教学物理的同时兼班主任工作,经常会有调皮的孩子在课堂上照镜梳妆,要不就趁着科任老师不注意偷偷地在有阳光时用镜子,钢尺在墙上或是黑板上反射光斑。很多老师都很困扰,虽然学生对平面镜很熟悉,但对于成像规律及特点不很清楚,为了使学生对本节课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我从教参四个引入方案中选择了第一个,也就是最简单的一个。我用一块较大的平面镜,同时让学生自带小镜子,让学生观察自己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进而引导学生思考并提出一些他们感兴趣的问题:
例如:
(1)你的像在平面镜中的什么地方?
(2)在平面镜中,你的像大小跟你的大小一样吗?
(3)当改变你与平面镜的距离时,你的像的大小改变吗?你的像到镜面的距离怎样变化?本设计方案中提出的相关问题,并不要求学生立即回答,只是为了引起研究兴趣,为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提出问题”作必要的铺垫。2、此时,学生已经非常迫切的希望能够进一步探索,所以第二个环节我将进行新课教学,组织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的教学。为了使学生从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角度去认识熟悉而又陌生的平面镜,我提出一系列问题让同学们进行讨论,提出猜想。由于学生的积极主动,将提出下列不同猜想(像与物左右相反;物体离平面镜越近像越大;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在此基础上我引导学生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由于这是突破探究过程中难点的关键,首先由我提出:“如何来探究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呢?”以明确探究目的。紧接着,启发学生思考,让同学们进行讨论,分析自己之前的猜想,在设计中,学生可能对“怎样比较像与物的大小”感到困难,如果是这样,我将提出启发性的问题,“我们怎样比较两个物体大小是否相等呢?”再经过一番讨论,使学生明确关键就是找一个跟镜前物体完全相同的物体[替身物体]与像进行比较。到这里确定可行的实验方案,学生就可以进行实验了。同学们选定器材:平面镜、平面镜固定底座、两支蜡烛(模型)、白纸、刻度尺、用白纸充当光屏,进行实验。
虚像的概念和平面镜成像原理是初中光学的一大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为后续学习扫除障碍,我引导学生通过作图来理解他们,这样既巩固了对反射规律的认识,又培养了学生研究新问题的能力。
小组展示实验并在课堂上交流探究结果时。此环节由学生自己总结,教师做适当引导,然后师生共同整理探究结果:
(1)虚像。
(2)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3)像和物的大小相同。
(4)物、像的连线跟镜面垂直。
(在这里学生会得到像不能用白纸呈接到的结论,暂不急着说是虚像,而是提出疑问,为什么像用纸接不到呢?从而进入平面镜成像原理的教学。之后再回来补充虚像的特点。)。
3、总结归纳:实验结束后师生一起总结归纳,得出平面镜成像特点。
4、接下来展示平面镜成像之美,使学生体会到平面镜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美丽。其实,平面镜的作用远远不止这些,那么,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那些应用平面镜的例子呢?我可以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讨论一些平面镜成像的应用,例如水面倒影等。同时我用多媒体向同学们展示平面镜在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应用,师生进行交流生成了动态的课堂效果,使课堂变得更精彩。
5、并进行针对性反馈练习。加深对平面镜成像特点的理解与记忆。
6、最后一个环节是布置作业:作业包括必做题和选做题。根据农村中学学生现状,我一直坚持分层次作业。必做题是对本节课知识的巩固和反馈;选做题是学优生对本节课知识的综合和拓展,同时,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延伸。
最后是我的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包括四方面的内容。
板书的设计意图是突出重点、再现过程。
1.教材内容:
本节内容为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一节,内容包括摄氏温度、温度计原理、温度计及体温计的使用。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是本章知识结构的核心,本章的教学首先是围绕“温度”和“温度计”进行的,它不仅是本章的预备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物态变化是围绕“温度是否变化”进行的。特别在后面的实验探究以及人们的生活、生产、气象测量中,温度计的使用也将是其中重要的角色。
3.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要求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测量温度,能尝试对环境温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依据课标我制定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温度计的原理。
了解并能记住一些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
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结构和原理。
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4.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温度计原理及使用方法。
难点:使用温度计易错之处。
二、说学生。
课前调查学生对本节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一般学生均知道物体的冷和热常会用温度的低与高来表达,知道热胀冷缩的特点,会说温度但不太清楚其规定及意义,对于零下温度值容易读错,温度计使用中不能规范测量,对体温计只知道用前摔几下。所以针对教材内容,结合学生实际体会,在课堂教学时间上做相应的调整。
三、说教法。
结合课标的要求,在各个环节中都要注意引导学生参与制作和体验,把自己的感受说出来;培养对生活环境温度的感知能力,对摄氏温度的规定只作初步了解,重点锻炼学生的认读能力和温度计的规范使用。教学中体现新课程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究作用。能做的一定要让学生亲自去做,让学生用自己的体验来说,不能用教师的一味说教代劳。
四、说学法。
带着对科学的热情,有组织的进行探究与体验,用心观察,仔细体会。大胆讲读,认真规范的操作,养成良好的习惯。
五、说教学程序。
1.首先创设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学生对冷热程度的表述自然过渡到本章第一节温度的教学。
2.合作探究,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1)自学讨论,学生通过阅读“摄氏温度”这段内容,了解其规定,教师根据回答适当补充。
(2)学生利用提供的器材,观察并体会液体热胀冷缩的特点。这时教师要引领学生观察常用的温度计,了解其原理、里面的液体、名称等。
正确示范再次引导学生规范测量(测热水温度),正确认读。
(4)多媒体展示,从对体温计的了解感受科技的发展。此处可以问答的形式,边问边解答体温计的相关知识。
3.课堂小结,当堂练习。师生共同小结本节内容,掌握知识脉络,辅以温度计的读数练习检查学习效果。
六、预测教学效果。
1、学生在小组学习中的自主性、表述、交流、讨论、互动、互助可能与教师的教学设想存在一定的距离。
2、不同层面的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在本节课中可能难全以解决。
《温度计》教学反思。
冷与热是学生的身体时刻能感受到的,和他们的生活有着密的关系。虽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于物体的冷热变化已经有了很多的感知,对于温度计的了解也不太陌生。但是学生在感知冷热的过程中,容易将错觉当作科学,同时对于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也仅仅限于表层。本节课的重点是观察和研究温度计的主要构造,并能识读温度计的刻度,能把温度计上的数字和物体的冷热联系起来。
本节课新的课程标准有四项要求:(1)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2)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3)会测量温度。(4)有关注环境温度的意识。与旧的教学大纲相比,新教材将旧教材中《温度计》和《温度计测液体温度》合为一节,容量更大,课标的第4条要求是旧的大纲所没有的。虽然本节容量较大,但要求都不太高,学生对本节内容原来就有一定的基础,理解起来并不困难,所以将培养学生设计能力作为本节的重点,这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的教育理念。
一年中冬冷夏热温度不同,在理论上是无可置疑的。因此,教师通过列举日常生活中的事例去说明这一“事实”。但是,我在这一个教学过程中却在学生的发现中,把握住亮点,促进学生开展了新一轮的学习研究。在教学中为了一槌定音的给学生留下正确的深刻的印象,利用多媒体软件以及语言上的强调突出温度计的原理.摄氏温度的单位等物理知识.,从而落实教学大纲.
在课改热潮的推动下,科学教师都希望通过“思中做,做中思”的科学探究方式,为学生设计一个良好的科学探究平台,培养和发展学的科学思维能力。但是,真正做起来难度比较高。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真正做到认真“把握学生的发现,激励学生进行科学研究”故此,第一,教师要善于捕捉有价值的问题:对于课堂中学生突然出现的不同声音不能以一句简单的话语轻描谈写地放过。教师要设法机敏地抓住那些产生于动态中的问题,将一个学生的问题化为全班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这样才能使课堂具有探究性,富有创意和动感,使学生感受到自己思维的价值,产生不断创意新的求知欲望。二是教师要善于引导,使课堂上产生思维的碰撞,在老师的引导,使其自己去探究,找出解决方法,这样学生感到的不只是自己积极的思维得到尊重,更重要的是他们的能力在教师的引导下发挥得淋漓尽致,使教学活动步步深入,富有活力。而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又有效地运用可利用的资源及科学方法去进行学习和研究,在行为参与的过程中,逐步习得科学思维方法的形成,这正是“思中做,做中思”的理念的所在。
文档为doc格式。
。
这是我说课的流程,共六部分,分别是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流程和设计思路。
20xx年审定的人教版新教材,本节与以往教材不同之处有两点,一是从学生的亲身体验入手感知物理知识,二是增加了一些更直观的有关摩擦力的彩色插图,更多的从生活中理解摩擦力。这是本节的知识体系,包括认识摩擦力、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和生活中的摩擦力三部分。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1)摩擦力是学习了弹力、重力后的又一种重要而常见的力,是力学的基础。
(2)这不仅是二力平衡的应用,而且为后面的功和简单机械的学习,甚至高中学习做好铺垫,在力学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3)不但使学生学习到摩擦力的有关知识,而且是学生对探究、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升华,同时也逐渐培养学生养成科学探究和重视知识应用的好习惯。
初二学生虽具备了初步的归纳能力,但探究能力有差异,知识应用能力有待提高,在探索过程中乐学、会学,提高能力是关键。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摩擦力。
(2)知道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3)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增大和减小摩擦的具体问题。
2、过程与方法:
感受体验实验探究、归纳总结定义结论、巩固应用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加强团队合作、培养创新精神。
重点:
(1)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2)解释生活中摩擦现象。
难点: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难点突破的措施:激趣诱导,以多种方式指导教学,把时间教给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通过游戏引入、激发兴趣;创设情境,形成新知;设疑启发,引导探究;辩论比赛,巩固新知,对学生进行适时正确的引导。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利用对教材的预习,通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最终形成物理知识、技能和方法。
教学流程分六个环节,分别是游戏引入、感受体验、科学探究、知识应用、回顾反思、作业布置。
1、游戏引入:
初二学生活泼好动,对知识的渴求欲强,在新课开始我采用游戏引入,男生用一个涂油的碗,女生用一个干净的碗,在学生都不知情的情况下,比赛抓碗游戏,而力气小的女生却出乎意料的赢了。创设情境教学,引人入胜,引出新课,为这节课顺利的进行打下基础。
2、感受新知:
问题是知识的产生点,通过自己的亲身感受体验,教师用拟人的口吻,类比拔河,提出问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便于学生接受,使师生间的距离拉近。
生生合作,说出摩擦力的定义,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然后采用抢答的方式说出作用点和方向,不仅巩固新知,还活跃了课堂气氛。
摩擦力的方向是理解摩擦力的一个难点,学生对运动方向和相对运动方向混为一谈,而且生活中的一些经验使学生总认为摩擦力就是阻力,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人走路,同时解决了上面两个问题。而采用举手指的形式增加学生的参与度。
我设计了摩擦力大搜索这一环节,把学生分成两大组进行举例比赛,在这种交流中学生的表现欲被调动,使两个知识点顺利衔接,为突破难点做好铺垫。
3、科学探究:
根据学习金字塔的理论,只有让学生动手操作,甚至是教别人或马上应用才是最高效的学习方法。在本环节学生说出自己想探究的问题,从生活经验进行多方位的猜想,拓展学习思路,小组自行合作设计实验方案,特别是如何探究影响摩擦力的因素,通过生生交流学会,通过我设计的火眼金睛环节等多种方式,真正学会控制变量法这一科学的探究问题的方法,学生在尝试成功的喜悦之后,信心更足了,而教师此时及时肯定他们的'猜想,,鼓励他们合理分工后动手去验证,引导他们进行数据分析,而对于学生的其他猜想,也广泛讨论实验,本实验根据学生的猜想变量太多,小组合作分两个阶段有秩序的进行实验,使课堂活而不乱,得出规范的结论,最后交流与评估。教师不仅仅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而且还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即使是失败了,反思后再实践验证,这也是一种收获。本环节,我采用小组实验比赛的方式,选出几个优胜小组来。
目的一是学会科学的探究问题的方法,增强学习信心;二是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三是突破了本节课的难点。
为了让学生多角度、多方法解决问题,开拓学生的思维,我设计了通过手和桌子探究摩擦力的方法,简单且可操作性强,有利于学生对影响摩擦力的这两个因素的进一步理解。
4、知识应用:
根据学生学习注意力不持久的现象,在此掀起课堂的高潮,我设计了辩论赛这一环节,主要有四个目的,一是在课堂中引用竞争机制,以新颖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二是增强学生的应用物理知识的能力;三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四是顺利的进行知识点间的过渡。
再薄的一张纸也有它的两面性,通过上面的辩论我们知道了生活中的摩擦力的两面性,所以要增大有益摩擦,减小有害摩擦,通过实例说出了具体的方法,从系鞋带到磁悬浮列车,加上老师展示的一些图片,使学生大开眼界。这样不仅教会学生辩证的看问题,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激发了对知识的渴求和对科学的热情。通过聪明屋的这一环节,,等到知识的升华。
5、回顾反思。
达标测试环节,检验学生在本节课的学习效果。
小结部分,先让学生主动总结,学生交流,看谁的收获多,查漏补缺,让学生学会知识的梳理,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
作业题设计注重知识的应用和创新,简单而新颖,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
这时我的板书设计,一目了然。
我们学校一直推行“1525高效生命课堂”教学模式,目的是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在这节课中,教师激趣诱导,情景教学;学生探索发现,合作探究,同时加强合作交流,打造高效而有生命力的课堂。
以上是我对这一节课的看法,非常希望得到各位专家、同仁们的指点、帮助,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1.教材内容:
本节内容为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第一节,内容包括摄氏温度、温度计原理、温度计及体温计的使用。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是本章知识结构的核心,本章的教学首先是围绕“温度”和“温度计”进行的,它不仅是本章的预备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物态变化是围绕“温度是否变化”进行的。特别在后面的实验探究以及人们的生活、生产、气象测量中,温度计的使用也将是其中重要的角色。
3.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要求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测量温度,能尝试对环境温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依据课标我制定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温度计的原理。
了解并能记住一些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
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结构和原理。
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4.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温度计原理及使用方法。
难点:使用温度计易错之处。
二、说学生。
课前调查学生对本节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一般学生均知道物体的冷和热常会用温度的低与高来表达,知道热胀冷缩的特点,会说温度但不太清楚其规定及意义,对于零下温度值容易读错,温度计使用中不能规范测量,对体温计只知道用前摔几下。所以针对教材内容,结合学生实际体会,在课堂教学时间上做相应的调整。
三、说教法。
结合课标的要求,在各个环节中都要注意引导学生参与制作和体验,把自己的感受说出来;培养对生活环境温度的感知能力,对摄氏温度的规定只作初步了解,重点锻炼学生的认读能力和温度计的规范使用。教学中体现新课程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究作用。能做的一定要让学生亲自去做,让学生用自己的体验来说,不能用教师的一味说教代劳。
四、说学法。
带着对科学的热情,有组织的进行探究与体验,用心观察,仔细体会。大胆讲读,认真规范的操作,养成良好的习惯。
五、说教学程序。
1.首先创设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学生对冷热程度的表述自然过渡到本章第一节温度的教学。
2.合作探究,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1)自学讨论,学生通过阅读“摄氏温度”这段内容,了解其规定,教师根据回答适当补充。
(2)学生利用提供的器材,观察并体会液体热胀冷缩的特点。这时教师要引领学生观察常用的温度计,了解其原理、里面的液体、名称等。
正确示范再次引导学生规范测量(测热水温度),正确认读。
(4)多媒体展示,从对体温计的了解感受科技的发展。此处可以问答的形式,边问边解答体温计的相关知识。
3.课堂小结,当堂练习。师生共同小结本节内容,掌握知识脉络,辅以温度计的读数练习检查学习效果。
六、预测教学效果。
1、学生在小组学习中的自主性、表述、交流、讨论、互动、互助可能与教师的教学设想存在一定的距离。
2、不同层面的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在本节课中可能难全以解决。
《温度计》教学反思。
冷与热是学生的身体时刻能感受到的,和他们的生活有着密的关系。虽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于物体的冷热变化已经有了很多的感知,对于温度计的了解也不太陌生。但是学生在感知冷热的过程中,容易将错觉当作科学,同时对于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也仅仅限于表层。本节课的重点是观察和研究温度计的主要构造,并能识读温度计的刻度,能把温度计上的数字和物体的冷热联系起来。
本节课新的课程标准有四项要求:(1)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2)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3)会测量温度。(4)有关注环境温度的意识。与旧的教学大纲相比,新教材将旧教材中《温度计》和《温度计测液体温度》合为一节,容量更大,课标的第4条要求是旧的大纲所没有的。虽然本节容量较大,但要求都不太高,学生对本节内容原来就有一定的基础,理解起来并不困难,所以将培养学生设计能力作为本节的重点,这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的教育理念。
一年中冬冷夏热温度不同,在理论上是无可置疑的。因此,教师通过列举日常生活中的事例去说明这一“事实”。但是,我在这一个教学过程中却在学生的发现中,把握住亮点,促进学生开展了新一轮的学习研究。在教学中为了一槌定音的给学生留下正确的深刻的印象,利用多媒体软件以及语言上的强调突出温度计的原理.摄氏温度的单位等物理知识.,从而落实教学大纲.
在课改热潮的推动下,科学教师都希望通过“思中做,做中思”的科学探究方式,为学生设计一个良好的科学探究平台,培养和发展学的科学思维能力。但是,真正做起来难度比较高。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真正做到认真“把握学生的发现,激励学生进行科学研究”故此,第一,教师要善于捕捉有价值的问题:对于课堂中学生突然出现的不同声音不能以一句简单的话语轻描谈写地放过。教师要设法机敏地抓住那些产生于动态中的问题,将一个学生的问题化为全班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探究,这样才能使课堂具有探究性,富有创意和动感,使学生感受到自己思维的价值,产生不断创意新的求知欲望。二是教师要善于引导,使课堂上产生思维的碰撞,在老师的引导,使其自己去探究,找出解决方法,这样学生感到的不只是自己积极的思维得到尊重,更重要的是他们的能力在教师的引导下发挥得淋漓尽致,使教学活动步步深入,富有活力。而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又有效地运用可利用的资源及科学方法去进行学习和研究,在行为参与的过程中,逐步习得科学思维方法的形成,这正是“思中做,做中思”的理念的所在。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可能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那么什么样的说课稿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八年级物理《运动快慢》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教材的地位、作用、分析。
本节课所要讲授的运动的快慢是在学习了机械运动的知识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运动的有关知识。这节课既是对运动的描述的深化,又是学习牛顿第一定律的基础,它担负着承前启后的作用。速度的概念是中学物理运动学中最基本的概念,理解并掌握了速度的概念,就可以利用所学的知识去处理解决简单的实际生活问题,因此,这节课在本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体验分析在运动路程相同时,通过比较时间来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在运动时间相同时,通过比较运动路程来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在运动路程和时间都不相同的情况下,通过比较在单位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长短来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从而理解并建立起速度的概念及单位,通过利用公式的简单计算来掌握速度单位的换算;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了解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区别,以及平均速度的概念。
2、学情分析。
速度是一个比较抽象的物理概念,限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不可能很全面具体的探讨。因此,在教学中,我根据我们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的降低教学梯度,注重基础教学,同时,尽量运用实物演示、多媒体课件等使教学形象直观。每个知识点都尽量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出发,经过分析归纳形成概念,以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中学有所得,享受到获得知识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根据上述情况,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
(2)、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能进行速度单位间的换算。
(3)、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能简单描述所观察的现象的主要特征,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
(2)、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具有初步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科学与艺术结合所带来的美感,具有对科学求知欲。
重点:
1、速度概念的建立过程。
2、理解和掌握速度的概念。
难点:
1、速度单位的换算。
2、利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下面我重点讲一下教学过程。
本节课将从以下几个环节展开教学: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播放有关运动的视频资料。
这样,利用视频通过生活中常见的运动的实例分析入手,来引出要解决的教学问题,易于学生轻松的融入到课堂气氛中去,以此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2、故事激趣,观察比较,形成概念。
利用多媒体播放动画片:龟兔赛跑。
以小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上的气氛,让同学们畅所欲言,积极参与,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比较,并互相讨论,充分的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己的分析、比较、讨论中得出结论,使学生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并能描述所观察现象有什么主要特征,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学生从交流讨论中找到了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开始阶段兔子跑得快,是因为在运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跑的路程长。最后裁判认为乌龟赢得比赛,是因为在整个比赛过程中,路程相同而乌龟花的时间少。
这样,采用边观察、边引导分析,层层设疑,步步深入的方法组织教学,通过教师有目的的引导学生“看”、“想”、“说”等一系列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物理教育的教学目标。
老师不断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步步激疑启思,采用启发式教学,启迪学生的智慧,使学生通过演练得出:可以比较他们在1秒内或1分钟内通过的'路程,由此引出什么是单位时间,得出并理解速度的物理意义是什么,这样逐步的建立起速度的概念,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高度,慢慢的体会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
根据速度的定义直接得出速度的计算公式和单位以及它们的符号含义,并能进行单位换算。
在讲解单位换算时,要引导学生根据时间单位和长度单位来逐步的推导出米/秒与千米/小时之间的换算关系,使学生慢慢的领会和理解单位之间是如何换算的,而不是一味的死记硬背。物理注重的是理解,要学会理解的记忆,只有掌握了学习方法,才能以不变应万变。
3、应用新知,加强巩固,体验成功。
利用多媒体展示例题:
解:v=s/t=100m/10、75s=9、30m/s。
答:美国田径运动员琼斯百米短跑的速度为9、30m/s。
已知:s=220km,v=55km/h。
求:t。
解:根据公式v=s/t得。
t=s/v。
=220km/55km/h。
=4h。
答:这辆汽车4小时后可以到达海口。
解:
利用公式v=s/t计算出刘翔的速度为。
v1=s/t=110m/12、88s=8、54m/s。
摩托车的速度为。
v2=30km/h=30/3、6m/s=8、3m/s。
所以,刘翔的速度比摩托车的大。
第一道题是公式v=s/t的直接应用,这道题比较简单易懂,目的是让学生能够顺利的做出来,感受到成功的喜悦。第二道题是根据五指山市本地的实际情况编写的,目的是懂得公式如何变形,学会变形公式的应用,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在生活中的应用无处不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第三道题涉及单位之间的换算,教学难度稍大一点,目的是让学生领会速度的物理意义。
通过这三道习题的讲解,让学生养成先分析题意,再规范解题的良好习惯。
匀速直线运动的引入:
利用多媒体展示想想议议的内容,使学生知道频闪摄影也是研究物理问题的一种方法,引导学生分析两幅图中两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的不同,通过比较分析来引出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
同时指出,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在日常生活中几乎见不到,因为它是一种理想化的运动。我们有时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简化物理问题,会近似的把一些运动看做是匀速直线运动。
老师简单介绍变速运动、平均速度,使学生注意区分平均速度和速度的平均值。
知识技能方面,学生在第七章中已学习了欧姆定律,通过本章前两节的教学,学生对电能、电功率知识已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于一些探索性问题,学生已有了初步的探究意识,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心理方面,初二学生对很多科学问题总是有很浓的兴趣,很想探究这些问题,但却不知从何下手,实验设计能力有待提高。
按照新课程三维目标要求和本节课内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以下三个方面:
(1)知识与技能。
a、知道电流的热效应。
b、知道焦耳定律。
c、知道在电流相同条件下,电能转化成热时的功率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等。
d、知道电热的利用和防止。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索电流的热效应与哪些因素有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通过学习电热的利用和危害,学会辨正地看待问题。
b、通过讨论和交流培养合作学习地态度和意识。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特点,我把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放在教材的第一部分。即电流产生热效应跟什么因素有关,这是知识的重点,同时为了增强学生的过程意识、体验意识和实践意识,因此,我把学生的探究过程也列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如何让学生提出与本节课相关的问题,如何进行探究实验设计,如何推导公式q=i2rt以及q=w=pt则是本节课教学的难点。
根据本节课教材内容,学生心理特点和新课程理念,本节课我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本节课探究的问题是:电流产生热效应跟什么因素有关,这里我将采取了探究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提出问题,提出猜想或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得出结论等,教学中完全遵循科学探究的步骤,采取这种教学方法的好处首先是问题是学生自己提出来的,学生很愿意针对自己的问题进行一系列探究,或者说这样能迎合学生心理,其次采用探究教学法,教学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教学总体思路明析。当然在探究教学中,也不能做到面面俱到,而应有所侧重,提出问题和进行实验设计是本次探究实验应侧重的两个环节。
演示实验好处是形象、直观,能快速切入主题,深受学生欢迎。同时演示实验也可揭露事物的来龙去脉,引发学生思考等。电流的热效应学生是有生活体验的,教师若能把学生的生活体验搬到课堂来,展现在学生的面前,那么学生将产生浓厚的兴趣,学习欲望将有所提高。此外,电流相同时,电流产生热的功率跟什么有关,这个本节课将要探究的问题如果要学生提出来,简直太难了,怎么办呢?要解决这个矛盾,最好的办法是借助实验演示。当然教师还要运用巧妙的语言进行启发和引导。
谈话就是坦诚地面对面的交流,本节课中,创设情境,引入新课需要谈话,实验探究需要谈话,学生自我展示需要说话,课堂探究需要谈话,教学中恰当地运用谈话教学法,能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民主的课堂气氛,符合新课程倡导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发展的教学理念。
科学探研既是一种教学方法,也是一种学习方法。在探究电流的热效应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我在这里通过启发、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比如提出问题、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得出结论等都是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这样可以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
合作学习是学生在小组中为完成共同任务,从而形成一种协作互助的学习方式。同时通过有效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学会交往,学会参与,学会倾听,学会尊重。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一章第1节的内容。本节的主要内容为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让学生通过对长度和时间这两个物理量的了解,了解国际单位制并学会基本的测量方法,第一次科学正确的对物体进行测量并且读数,而且在中考中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为后面运动的快慢的学习做好铺垫。
2.教材的特点。
教材从测量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入手,通过“测量活动”贯穿教学。“测量活动”的选择可以为教师组织教学提供参考。本节给出了一些具体的测量活动,如用刻度尺测量长度。鉴于初中生已具有一定的测量知识和技能,教材编写的思路是以“测量活动”为核心展开。使学生在测量的实践中,通过教师指导、阅读以及师生之间的讨论与交流等方式进行教学。
3.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长度的国际单位及单位换算;(2)会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3)知道测量的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4)知道测量有误差。
2、过程与方法目标:
3、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
(1)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2)培养动手、动脑的好习惯,体验成功的快乐。
4.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1)刻度尺的正确使用和长度的测量;(2)误差和错误的区别。
突出物理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教学,仔细观察,勤于思考,倡导学生的主动学习、乐于探究、勤于动脑、善于表达、体现教育的全面性、个性化。
教学重视三性:生活性、主体性、实践性。即联系生活实际,从生活需要引出测量的实质创设教学情境,充分开发学生的生活经验。尽量利用学生身边的物品为材料探究长度测量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从生活到技术多角度、全方位认识长度的测量,在动手操作实践中发展学生探究、分析、归纳、迁移的能力。
(一)引入新课。
通过问题导入法引入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进而引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问题一:让学生列举生活中常用的长度测量的工具,教师总结。
1.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如直尺、卷尺、三角尺。
问题二:请学生回顾小学所学到的长度单位及其换算,教师补充。
3.长度的单位。
还有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它们关系是:1千米=1000米=103米;1分米=0.1米=10-1米1厘米=0.01米=10-2米;1毫米=0.001米=10-3米1米=106微米;1微米=10-6米。
问题三:请学生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和宽,教师总结。
4.刻度尺的正确使用:会认、会放、会看、会读、会记。
认:认清刻度尺上标注的单位、量程、分度值和零刻度线的位置。
放:刻度尺要放正并使有刻度值的一侧紧贴被测物体。
看:视线应垂直于被测物体及刻度尺读:读出准确值,估读出分度值的下一位。
记:记录的数据要有数字和单位。
问题四:让学生回答裁判是怎么判断出长跑运动中的冠亚军的,教师总结。
5.时间的测量。
时间的单位:秒(s)、分(min)、时(h)。
测量的仪器:秒表、电子表、钟。
问题五:让学生回答我们测量所得的值就一定和真实值完全一样吗?
教师总结并引入误差。
6、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这种差别就是误差。
错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读取、记录测量结果时粗心等原因造成的。
两者区别:误差不能消除,但可以减小,例如多测量几次错误可以消除。
(三)课堂小结。
(四)课堂巩固练习。
(五)学后反思。
(六)板书设计。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一长度的测量。
1测量工具直尺、卷尺、三角尺。
2单位国际单位米1千米=1000米=103米;1分米=0.1米=10-1米1厘米=0.01米=10-2米;1毫米=0.001米=10-3米1米=106微米;1微米=10-6米。
3刻度尺的正确使用会认、会放、会看、会读、会记。
二时间的测量。
时间的单位:秒(s)、分(min)、时(h)。
测量的仪器:秒表、电子表、钟。
三误差。
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
错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读取、记录测量结果时粗心等原因造成的。
两者区别:误差不能消除,但可以减小,错误可以消除。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miekuo.com/fanwendaquan/zhufuyu/1390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