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模板有助于教师合理安排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这是一份经过多方面检验和实践的教案模板,希望对教师们有所启发。
积善云有报,夷叔在西山。
善恶苟不应,何事空立言!
九十行带索,饥寒况当年。
不赖固穷节,百世当谁传。
据说积善有善报,
夷叔饿死在西山。
善恶如果不报应,
为何还要立空言?
荣公九十绳为带,
饥寒更甚于壮年。
不靠固穷守高节,
声名百世怎流传?
这首诗通过对善恶报应之说的否定,揭示了善恶不分的社会现实,并决心固穷守节,流芳百世。深婉曲折的诗意之中,透露着诗人愤激不平的情绪。
(1)云有报:说是有报应。指善报。夷叔:伯夷、叔齐,商朝孤竹君的两个儿子。孤竹君死后,兄弟二人因都不肯继位为君而一起出逃。周灭商后,二人耻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指野菜)而食,最后饿死。(见《史记?伯夷列传》)西山:即首阳山。
(2)苟:如果。何事:为什么。立言:树立格言。《史记?伯夷列传》:“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耶?积仁絮行如此而饿死。”
(3)九十行带索:《列子?天瑞)说隐士荣启期家贫,行年九十,以绳索为衣带,鼓琴而歌,能安贫自乐。况:甚,更加。当年:指壮年。
(4)固穷节:固守穷困的节操。《论语?卫灵公》:“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世称靖节先生,汉族,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辞赋家。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田园诗派创始人。
陶渊明的'诗和辞赋散文在艺术上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极高的造诣,开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新的境界。作品平淡自然,出于真实感受,影响唐代诗歌的创作。
唐人避唐高祖讳,称陶深明或陶泉明。大约生于365年。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自做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有《陶渊明集》。被称为“千古隐逸之宗”。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军功卓著,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做过太守。(父名史不载,存疑。)。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你们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陶渊明的《饮酒》,下面我从五个方面说一下我对这堂课的设计:
一、分析教材《饮酒》是陶渊明弃官归隐后陆续写成的一组五言古诗,为酒后即兴之作,大多直抒胸臆,挥洒真情,实际上是借“饮酒”的题目,写对世事人生的感慨。这一首是写诗人如何从大自然里悟出人生的真正意义,获得恬静的心境。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在语文知识的积累、语文素养的提高,浅层次的理解诗歌方面已经有一定的基础,所以应在这一时期引导学生会鉴赏古诗词,指导他们鉴赏的方法,并立足课本,拓宽视野,在读懂本诗中陶渊明心情后,通过综合知识积累,把握陶渊明诗歌的风格进而理解陶渊明的性格特征。
三、教学目标。
2、重难点:(1)、重点: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难点:对诗人的整体评价。
3、过程与方法:以读—议—赏—研—练的方法学习鉴赏诗歌,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
加深学生对诗歌意境、语言的感悟。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古代诗人对时代和生活的认识,领会诗人的情感和理想,
能结合创作背景体会诗歌丰富的内涵。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古往今来,官场上多少人为了仕途而争名夺利,为了升迁而不择手段,甚至扭曲人性,残害亲人,但是却有少数文人墨客鄙弃世俗,厌恶官场,辞官回乡,隐田园,过着“世与我相违,复驾言兮求,人生行乐耳,何须富贵时”的恬淡生活。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人生追求,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活方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陶渊明的一首田园诗《饮酒》。
(二)作者简介学生学过他的《归园田居》,可以让学生回忆、搜集相关内容,然后进行课堂展示,有必要的话老师再做适当补充。
(三)赏析诗歌。
1、读首先是老师范读要求学生听清字的读音、诗句的节奏,然后学生自由诵读,进行诵读比赛,要抓住节奏,读出韵律。
2、议小组讨论,理解诗歌内容。各小组分别派出代表,梳理诗歌内容,师生给予评价,学生对诗歌也会择优理解。
3、赏赏析每句诗歌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从字面去感悟内涵。一二句深情而自得其乐;三四句恬静而闲适;五六句满足而得意;七八句陶醉而悠然;九十句深长而感慨。
4、研问题探究(1)、诗歌前四句写“身居闹市,一尘不染”,其根本原因是“心远”那么为什么“心远”?远离什么?诗人身居人世,但无俗事纷扰,不为名利所惑,不为荣禄所累,拥有平和的生活。远离官场,远离尘俗。“心远”包含:心志高远,淡泊名利,宁静处世。
这种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崇高精神境界,达观的生活态度(酌贪泉以觉爽,处涸泽而犹欢)这就是陶渊明不朽的精神堡垒。
(2)、理解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句刻画了一个情景交融的优美意境,又刻画一个采菊的形象,人与自然诗情画意,脍炙人口,千古流传。
(3)、“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两句描写什么?有何深意?
夕阳西下,山色迷人,飞鸟结伴,知倦还巢,景物描写。鸟飞倦了,也知还家,可有些人仍奔波官场,追名逐利,乐不思返美丽宁静的大自然怀抱。诗人《归园田居》中写到“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此二句虽写景,实则抒怀悟理,用飞鸟相与还的现象类比人应知“反璞归真”。
(4)、最后两句的理解。
本诗的主旨句,抒怀。
忘言是指不知道用什么语言形容出来,只可意会,妙不可言。万物运转,各得其所,人生真义,反璞归真,辞官归隐及人生的真谛。
5、背背出情感、背出内涵。
6、练。
五、小结拓展。
陶渊明弃官归隐,淡泊名利洁身自好,独善其身,与黑暗的官场决裂,选择适合自己生存方式生活,具有一定的积极的意义,我们要学习他这种乐观的人生态度,但也要辩证地看待他的归隐,要洁身自好,并不一定要归隐田园,与世俗决裂,而应该积极参加社会生活,学会生存。
板书设计:
饮酒。
心远地偏---------远离尘世、超凡脱俗。
采菊见山---------热爱自然、心境恬淡。
山气飞鸟---------自然之景、归隐之意。
真意忘言---------人生真义、反璞归真。
衰荣无定在,彼此更共之。
邵生瓜田中,宁似东陵时!
寒暑有代谢,人道每如兹。
达人解其会,逝将不复疑;。
忽与一樽酒,日夕欢相持。
衰荣:这里是用植物的衰败与繁荣来比喻人生的衰与盛、祸与福。无定在:无定数,变化不定。更:更替,交替。共之:都是如此。
邵生:邵平,秦时为东陵侯,秦亡后为平民,因家贫而种瓜于长安城东,前后处境截然不同。
代谢:更替变化。人道:人生的道理或规律。每:每每,即常常。兹:此。
达人:通达事理的人,达观的人。会:指理之所在。逝:离去,指隐居独处。
忽:尽快。筋:指酒杯。持:拿着。
衰荣没有固定在,彼此相互的。邵先生瓜田中,难道像东陵时!寒暑有代谢,人的思想总是这样。乐观的人明白他会,我将不再怀疑。忽然给一杯酒,日夕畅饮着。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作者简介。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这首诗大约作于诗人归田后的第十二年,即公元四一七年,正值东晋灭亡前夕。作者感慨甚多,借饮酒来抒情写志。这是其组诗《饮酒二十首》的第五首诗。
朗诵者手记。
野兽一般地回归自然。
因为性格的不争与自由生活状态的缘故,我有时候会被朋友们称之为散仙儿——散漫的生活快活似神仙。其实这只是口头戏谑而已,现实是:我不仅每天要为稻粱谋,而且也会有为四斗米折腰的时候。毕竟有家人、孩子,毕竟不是只为自己活着,忍辱负重是常态,狂放不羁属偶尔。因此,快活似神仙只能如共产主义理想那样,只是一个奋斗目标而已,至于能否达成,那就要看各种因缘和造化了。
还没有退休,很多人就开始谋划退休后的生活。未雨绸缪中多了几分期待和对未来的希望。可就像很多鸡汤文说的那样,很多时候我们总是会说等以后怎么怎么,等我有时间了怎么怎么,等我有钱了怎么怎么,殊不知,这一个“等”字,如同一锅温水,慢慢地就把我们理想的青蛙给煮熟了。面对父母往往是“子欲养而亲不待”,对于孩子往往是“青春小鸟一去不回来”——等ta长大了那个陪伴ta成长的时间段你再也回不去了。因此,行动派才是所有理想最好的伙伴,唯有行动,才得“始终”,就像陶渊明那样,种豆南山下,如同野兽一般的回归自然。
我有一个朋友,卖掉了深圳的公司去到黄山脚下的.山村过起了地道的农民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里,少了尘世间的利益纷扰,多了田园里的许多野趣,他在那个叫坑上的村落里任自然描摹着自己凡俗的心,把平常生活过成了一幅幅画卷,让仍在红尘中煎熬着的我等艳羡不已,在烟熏火燎的城市里像看画展一样,看着他遥远的青山绿水的生活。
每个人都可以是陶渊明,只是看你是否有决心与既有的一切“断舍离”,能否在进退之间找到无须言辨的真意,找到自己的桃花源。
我想,我暂时还是不能的,所以,只能继续歌颂陶潜!
积善云有报,夷叔在西山。
善恶苟不应,何事空立言!
九十行带索,饥寒况当年。
不赖固穷节,百世当谁传。
〔注释〕。
(1)这首诗通过对善恶报应之说的否定,揭示了善恶不分的社会现实,并决心固穷守节,流芳百世。深婉曲折的诗意之中,透露着诗人愤激不平的情绪。
(2)云有报:说是有报应。指善报。夷叔:伯夷、叔齐,商朝孤竹君的两个儿子。孤竹君死后,兄弟二人因都不肯继位为君而一起出逃。周灭商后,二人耻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指野菜)而食,最后饿死。(见《史记?伯夷列传》)西山:即首阳山。
(3)苟:如果。何事:为什么。立言:树立格言。《史记?伯夷列传》:“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耶?积仁絮行如此而饿死。”
(4)九十行带索:《列子?天瑞)说隐士荣启期家贫,行年九十,以绳索为衣带,鼓琴而歌,能安贫自乐。况:甚,更加。当年:指壮年。
(5)固穷节:固守穷困的节操。《论语?卫灵公》:“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译文〕。
据说积善有善报,
夷叔饿死在西山。
善恶如果不报应,
为何还要立空言?
荣公九十绳为带,
饥寒更甚于壮年。
不靠固穷守高节,
声名百世怎流传?
你们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陶渊明的《饮酒》,下面我从五个方面说一下我对这堂课的设计:
《饮酒》是陶渊明弃官归隐后陆续写成的一组五言古诗,为酒后即兴之作,大多直抒胸臆,挥洒真情,实际上是借“饮酒”的题目,写对世事人生的感慨。这一首是写诗人如何从大自然里悟出人生的真正意义,获得恬静的心境。
八年级在语文知识的积累、语文素养的提高,浅层次的理解诗歌方面已经有一定的基础,所以应在这一时期引导学生会鉴赏古诗词,指导他们鉴赏的方法,并立足课本,拓宽视野,在读懂本诗中陶渊明心情后,通过综合知识积累,把握陶渊明诗歌的风格进而理解陶渊明的性格特征。
1、知识与能力:能流畅地有感情地诵读,能准确地背诵,理解陶渊明追求平静自由生活的志趣,学习诗人的高雅志趣,高尚节操。感受诗歌语言的美、节奏的美,感受诗歌的意境美,感受诗人的人格美。
2、重难点:
(1)重点: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难点:对诗人的整体评价。
3、过程与方法:以读—议—赏—研—练的方法学习鉴赏诗歌,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加深学生对诗歌意境、语言的感悟。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古代诗人对时代和生活的认识,领会诗人的情感和理想,能结合创作背景体会诗歌丰富的内涵。
(一)导入新课古往今来,官场上多少人为了仕途而争名夺利,为了升迁而不择手段,甚至扭曲人性,残害亲人,但是却有少数文人墨客鄙弃世俗,厌恶官场,辞官回乡,隐田园,过着“世与我相违,复驾言兮求,人生行乐耳,何须富贵时”的恬淡生活。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人生追求,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活方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陶渊明的一首田园诗《饮酒》。
(二)作者简介学生学过他的《归园田居》,可以让学生回忆、搜集相关内容,然后进行课堂展示,有必要的话老师再做适当补充。
(三)赏析诗歌。
1、读首先是老师范读要求学生听清字的读音、诗句的节奏,然后学生自由诵读,进行诵读比赛,要抓住节奏,读出韵律。
2、议小组讨论,理解诗歌内容。各小组分别派出代表,梳理诗歌内容,师生给予评价,学生对诗歌也会择优理解。
3、赏赏析每句诗歌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从字面去感悟内涵。一二句深情而自得其乐;三四句恬静而闲适;五六句满足而得意;七八句陶醉而悠然;九十句深长而感慨。
4、研问题探究。
(1)、诗歌前四句写“身居闹市,一尘不染”,其根本原因是“心远”那么为什么“心远”?远离什么?诗人身居人世,但无俗事纷扰,不为名利所惑,不为荣禄所累,拥有平和的生活。远离官场,远离尘俗。“心远”包含:心志高远,淡泊名利,宁静处世。
这种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崇高精神境界,达观的生活态度(酌贪泉以觉爽,处涸泽而犹欢)这就是陶渊明不朽的精神堡垒。
(2)、理解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句刻画了一个情景交融的优美意境,又刻画一个采菊的形象,人与自然诗情画意,脍炙人口,千古流传。
(3)、“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两句描写什么?有何深意?
夕阳西下,山色迷人,飞鸟结伴,知倦还巢,景物描写。鸟飞倦了,也知还家,可有些人仍奔波官场,追名逐利,乐不思返美丽宁静的大自然怀抱。诗人《归园田居》中写到“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此二句虽写景,实则抒怀悟理,用飞鸟相与还的现象类比人应知“反璞归真”。
(4)、最后两句的理解。
本诗的主旨句,抒怀。
忘言是指不知道用什么语言形容出来,只可意会,妙不可言。万物运转,各得其所,人生真义,反璞归真,辞官归隐及人生的真谛。
5、背背出情感、背出内涵。
6、练。
(1)、诗中表明远离官场,不慕荣华,只求反璞归真超脱自然的诗句是:
(2)、诗中写归隐之乐的诗句是:
(3)、诗中表明作者结庐人境,悠然自得的诗句是:
陶渊明弃官归隐,淡泊名利洁身自好,独善其身,与黑暗的官场决裂,选择适合自己生存方式生活,具有一定的积极的意义,我们要学习他这种乐观的人生态度,但也要辩证地看待他的归隐,要洁身自好,并不一定要归隐田园,与世俗决裂,而应该积极参加社会生活,学会生存。
表达了作者厌倦官场腐败,决心归隐田园,超脱世俗的追求的思想感情。
人活在世上,总要找到生命的价值,否则人就会处在焦虑和不安之中。而社会总是有一套公认的价值标准,多数人便以此为安身立命的依据。拿陶渊明的时代来说,权力、地位、名誉,就是主要的价值尺度。但陶渊明通过自己的经历,已经深深地懂得:要得到这一切,必须费尽心机去钻营、去争夺,装腔作势,吹牛拍马,察言观色,翻云覆雨,都是少不了的。在这里没有什么尊严可说。他既然心甘情愿从官场中退出来,就必须对社会公认的价值尺度加以否定,并给自己的生命存在找到新的解释。
这诗前四句就是表现一种避世的态度,也就是对权位、名利的否定。开头说,自己的住所虽然建造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所谓“车马喧”是指有地位的人家门庭若市的情景。陶渊明说来也是贵族后代,但他跟那些沉浮于俗世中的人们却没有什么来往,门前冷寂得很。这便有些奇怪,所以下句自问:你怎么能做到这样?而后就归结到这四句的核心——“心远地自偏”。精神上已经对这争名夺利的世界采取疏远、超脱、漠然的态度,所住的地方自然会变得僻静。“心远”是对社会生活轨道的脱离,必然导致与奔逐于这一轨道上的人群的脱离。
那么,排斥了社会的价值尺度,人从什么地方建立生存的基点呢?这就牵涉到陶渊明的哲学思想。这种哲学可以叫作“自然哲学”,它一方面强调自耕自食、俭朴寡欲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重视人和自然的统一与和谐。在陶渊明看来,人不仅是在社会、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存在,而且,甚至更重要的是,每一个个体生命作为独立的精神主体,都是面对着整个自然和宇宙而存在的。从本源上说,人的生命是自然的一部分,只是由于人们把自己从自然中分离出来,在虚幻的、毫无真实价值的权位、名利中竞争、追逐不已,生命才充满了一得一失喜忧无常的焦虑与矛盾。因而,完美的生命,只能在归复自然中求得。
这些道理,如果直接写在诗里,就变成论文了;真正的诗,是要通过形象来表现的。所以接着四句,作者还是写人物活动和自然景观,而把哲理寄寓在形象之中。诗中写到,自己在庭园中随意地采摘菊花,无意中抬起头来,目光恰与南山(庐山)相会。“悠然见南山”,这“悠然”既是人的清淡而闲适的状态,也是山的静穆而自在的情味,似乎在那一瞬间,有一种共同的旋律从人心和山峰中同时发出,融合成一支轻盈的乐曲。所见的南山,飘绕着一层若有若无的岚气,在夕阳的照耀下,显出不可名状的美,而成群的鸟儿,正结伴向山中飞回。这就是自然的平静与完美,它不会像世俗中的人那样焦虑不安,那样拼命追求生命以外的东西。诗人好象完全融化在自然之中了,生命在那一刻达到了完美的境界。
最后二句,是全诗的总结:在这里可以领悟到生命的真谛,可是想要把它说出来,却已经找不到合适的语言来表达。实际的意思,是说人与自然的和谐,根本上是生命的感受,逻辑的.语言不足以表现它的微妙与整体性。
陶渊明的诗,大多在字面上写得很浅,好象很容易懂;内蕴却很深,需要反复体会。对于少年人来说,有许多东西恐怕要等生活经历丰富了以后才能真正懂得。
开头四句,以具体的生活体验,用一问一答的形式,揭示出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很有理趣的生活现象——“心远地自偏”。“采菊”四句,即由“心远地自偏”生出,言东篱采菊,在无意中偶然得见南山,于是目注心摇,又为南山傍晚时出现的绚丽景色所吸引。结庐人境,而采菊东篱;身在东篱,而又神驰南山,全篇主旨总在显示“心远”二字。最后两句所说的“真意”在此,“忘言”亦在此。所谓“真意”,其实就是这种“心运”所带来的任真自得的生活意趣;所谓“忘言”,就是在陶渊明看来,世间总有那么一些趋炎附势,同流合污的人是无法体验到这种生活理趣的!
表达了作者厌倦官场腐败,决心归隐田园,超脱世俗的追求的思想感情。
人活在世上,总要找到生命的价值,否则人就会处在焦虑和不安之中。而社会总是有一套公认的价值标准,多数人便以此为安身立命的依据。拿陶渊明的时代来说,权力、地位、名誉,就是主要的价值尺度。但陶渊明通过自己的经历,已经深深地懂得:要得到这一切,必须费尽心机去钻营、去争夺,装腔作势,吹牛拍马,察言观色,翻云覆雨,都是少不了的。在这里没有什么尊严可说。他既然心甘情愿从官场中退出来,就必须对社会公认的价值尺度加以否定,并给自己的生命存在找到新的解释。
这诗前四句就是表现一种避世的态度,也就是对权位、名利的否定。开头说,自己的住所虽然建造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所谓“车马喧”是指有地位的人家门庭若市的情景。陶渊明说来也是贵族后代,但他跟那些沉浮于俗世中的人们却没有什么来往,门前冷寂得很。这便有些奇怪,所以下句自问:你怎么能做到这样?而后就归结到这四句的核心——“心远地自偏”。精神上已经对这争名夺利的世界采取疏远、超脱、漠然的态度,所住的地方自然会变得僻静。“心远”是对社会生活轨道的脱离,必然导致与奔逐于这一轨道上的人群的脱离。
那么,排斥了社会的价值尺度,人从什么地方建立生存的基点呢?这就牵涉到陶渊明的哲学思想。这种哲学可以叫作“自然哲学”,它一方面强调自耕自食、俭朴寡欲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重视人和自然的统一与和谐。在陶渊明看来,人不仅是在社会、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存在,而且,甚至更重要的是,每一个个体生命作为独立的精神主体,都是面对着整个自然和宇宙而存在的。从本源上说,人的生命是自然的一部分,只是由于人们把自己从自然中分离出来,在虚幻的、毫无真实价值的权位、名利中竞争、追逐不已,生命才充满了一得一失喜忧无常的焦虑与矛盾。因而,完美的生命,只能在归复自然中求得。
这些道理,如果直接写在诗里,就变成论文了;真正的诗,是要通过形象来表现的。所以接着四句,作者还是写人物活动和自然景观,而把哲理寄寓在形象之中。诗中写到,自己在庭园中随意地采摘菊花,无意中抬起头来,目光恰与南山(庐山)相会。“悠然见南山”,这“悠然”既是人的清淡而闲适的状态,也是山的静穆而自在的情味,似乎在那一瞬间,有一种共同的旋律从人心和山峰中同时发出,融合成一支轻盈的乐曲。所见的南山,飘绕着一层若有若无的岚气,在夕阳的照耀下,显出不可名状的美,而成群的鸟儿,正结伴向山中飞回。这就是自然的平静与完美,它不会像世俗中的人那样焦虑不安,那样拼命追求生命以外的东西。诗人好象完全融化在自然之中了,生命在那一刻达到了完美的境界。
最后二句,是全诗的总结:在这里可以领悟到生命的真谛,可是想要把它说出来,却已经找不到合适的语言来表达。实际的意思,是说人与自然的和谐,根本上是生命的感受,逻辑的.语言不足以表现它的微妙与整体性。
陶渊明的诗,大多在字面上写得很浅,好象很容易懂;内蕴却很深,需要反复体会。对于少年人来说,有许多东西恐怕要等生活经历丰富了以后才能真正懂得。
开头四句,以具体的生活体验,用一问一答的形式,揭示出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很有理趣的生活现象——“心远地自偏”。“采菊”四句,即由“心远地自偏”生出,言东篱采菊,在无意中偶然得见南山,于是目注心摇,又为南山傍晚时出现的绚丽景色所吸引。结庐人境,而采菊东篱;身在东篱,而又神驰南山,全篇主旨总在显示“心远”二字。最后两句所说的“真意”在此,“忘言”亦在此。所谓“真意”,其实就是这种“心运”所带来的任真自得的生活意趣;所谓“忘言”,就是在陶渊明看来,世间总有那么一些趋炎附势,同流合污的人是无法体验到这种生活理趣的!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原文。
其一。
衰荣无定在,彼此更共之。
邵生瓜田中,宁似东陵时!
寒暑有代谢,人道每如兹。
达人解其会,逝将不复疑;
忽与一樽酒,日夕欢相持。
译文。
其一。
衰荣没有固定在,彼此相互的。邵先生瓜田中,难道像东陵时!寒暑有代谢,人的思想总是这样。乐观的人明白他会,我将不再怀疑。忽然给一杯酒,日夕畅饮着。
创作背景。
陶渊明的组诗《饮酒二十首》并不是酒后遣兴之作,而是诗人借酒为题,写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田园生活的喜爱,是为了在当时十分险恶的环境下借醉酒来逃避迫害。他在第二十首诗中写道“但恨多谬误,君当恕罪人”,可见其用心的良苦。
陶渊明的时代,是门阀士族的时代,政治黑暗,官场腐败,且易招来杀身之祸,他痛感世道的险恶,生活的艰辛,又不愿为五斗米折腰,终于在义熙元年(4),他四十一岁时,当了八十余日的.彭泽令后弃官归隐,长归园田,不再出仕,亲执耒耜,躬自劳作。由于社会的长期分裂和动荡不安,再加上统治者的荒淫奢侈,许多敢于批评朝政的士大夫文人,动辄被无辜杀戮。因此,当时文人们惧谈政治,尽是躲开政治,有的以游山玩水,隐逸不仕,酗酒放浪,玄学清谈等方式来表示自己没有政治野心,免得被统治者猜忌,以招来人身伤害。横祸难料的黑暗现实造成的这种畸形的社会风气,不能不影响破落贵族出身的陶渊明。他从二十九岁第一次出仕江州祭酒到四十一岁解去彭泽令,前后几仕几隐,实际做官时间不到三年,他的理想火花就这样在黑暗现实里稍纵即逝。因此,他借“醉人”的语言,指责黑暗社会,揭露政治危机,鄙弃虚伪世俗。
组诗《饮酒二十首》前有小序,这是研究陶渊明的思想和创作的重要资料。“闲居寡欢”、“顾影独尽”,可见诗人是在极度孤寂、痛苦的心境下写《饮酒》诗的。“纸墨遂多,辞无让次”,可见这中间有个由少到多,逐渐积累的过程,并非一时所作,而是诗人把他平时积聚在胸中的所想所感,借“既醉之后”这个最恰当的时机抒发出来的。
关于《饮酒二十首》的写作年代,至今尚无定论。历来大致有六种说法:元兴二年癸卯(4)说、元兴三年甲辰(4)说、义熙十年甲寅(4)说、义熙二年丙午(4)说、义熙十二三年(416、4)说、义熙十四年戊午(4)说。
积善云有报,夷叔在西山。
善恶苟不应,何事空立言!
九十行带索,饥寒况当年。
不赖固穷节,百世当谁传。
据说积善有善报,
夷叔饿死在西山。
善恶如果不报应,
为何还要立空言?
荣公九十绳为带,
饥寒更甚于壮年。
不靠固穷守高节,
声名百世怎流传?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翻译。
我家建在众人聚居的繁华道路,然而没有烦神去应酬车马的喧闹。
要问我怎能如此超凡洒脱,心灵避离尘俗自然幽静远邈。
东篱下采撷清菊心情徜徉,无意中见到南山胜景绝妙。
暮色中缕缕彩雾萦绕升腾,结队的鸟儿回归远山的怀抱。
南山仰止啊,这里有人生的真义,已经无需多言。
赏析。
陶渊明是东晋开国元勋陶侃的后代。只是到了他这一代,这个家族已经衰落了。他也断断续续做了一阵官,无奈靠山不硬,脾气却分外高傲,玩不来官一场中钻营取巧的一套,终于回家乡当隐士去了。《饮酒》诗一组二十首,就是归隐之初写的,大抵表述醉中的乐趣和对人生的感想。本篇是其中最有名的一首。
人活在世上,总要找到生命的价值,否则人就会处在焦虑和不安之中。而社会总是有一套公认的价值标准,多数人便以此为安身立命的依据。拿陶渊明的时代来说,权力、地位、名誉,就是主要的价值尺度。但陶渊明通过自己的经历,已经深深地懂得:要得到这一切,必须费尽心机去钻营、去争夺,装腔作势,吹牛拍马,察言观色,翻云覆雨,都是少不了的。在这里没有什么尊严可说。他既然心甘情愿从官一场中退出来,就必须对社会公认的价值尺度加以否定,并给自己的生命存在找到新的解释。
这诗前四句就是表现一种避世的态度,也就是对权位、名利的否定。开头说,自己的住所虽然建造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所谓“车马喧”是指有地位的人家门庭若市的情景。陶渊明说来也是贵族后代,但他跟那些沉浮于俗世中的人们却没有什么来往,门前冷寂得很。这便有些奇怪,所以下句自问:你怎么能做到这样?而后就归结到这四句的核心——“心远地自偏”。精神上已经对这争名夺利的世界采取疏远、超脱、漠然的态度,所住的地方自然会变得僻静。“心远”是对社会生活轨道的脱离,必然导致与奔逐于这一轨道上的人群的脱离。
那么,排斥了社会的价值尺度,人从什么地方建立生存的基点呢?这就牵涉到陶渊明的哲学思想。这种哲学可以叫作“自然哲学”,它一方面强调自耕自食、俭朴寡欲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重视人和自然的统一与和谐。在陶渊明看来,人不仅是在社会、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存在,而且,甚至更重要的是,每一个个体生命作为独立的精神主体,都是面对着整个自然和宇宙而存在的。从本源上说,人的生命是自然的一部分,只是由于人们把自己从自然中分离出来,在虚幻的、毫无真实价值的权位、名利中竞争、追逐不已,生命才充满了一得一失喜忧无常的焦虑与矛盾。因而,完美的生命,只能在归复自然中求得。
这些道理,如果直接写在诗里,就变成论文了;真正的诗,是要通过形象来表现的。所以接着四句,作者还是写人物活动和自然景观,而把哲理寄寓在形象之中。诗中写到,自己在庭园中随意地采摘菊花,无意中抬起头来,目光恰与南山(庐山)相会。“悠然见南山”,这“悠然”既是人的清淡而闲适的状态,也是山的静穆而自在的情味,似乎在那一瞬间,有一种共同的旋律从人心和山峰中同时发出,融合成一支轻一盈的乐曲。所见的南山,飘绕着一层若有若无的岚气,在夕阳的照耀下,显出不可名状的美,而成群的鸟儿,正结伴向山中飞回。这就是自然的平静与完美,它不会像世俗中的人那样焦虑不安,那样拼命追求生命以外的东西。诗人好像完全融化在自然之中了,生命在那一刻达到了完美的境界。
最后二句,是全诗的总结:在这里可以领悟到生命的真谛,可是想要把它说出来,却已经找不到合适的语言来表达。实际的意思,是说人与自然的和谐,根本上是生命的感受,逻辑的语言不足以表现它的微妙与整体性。
陶渊明的诗,大多在字面上写得很浅,好像很容易懂;内蕴却很深,需要反复体会。对于少年人来说,有许多东西恐怕要等生活经历丰富了以后才能真正懂得。
阅读练习。
1.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记结庐之事,写田园之景,抒隐居之情,以纯朴自然的艺术风格表现了诗人闲适的.生活和对自然风光的喜爱。
“心远”,是思想远离官场的意思。
“而无车马喧”,写自己居住的地方非常安静,没有什么人前来打扰。
诗人住的地方并不是很偏僻,却没有什么有地位的人来拜访他。这是什么原因呢?心既远离尘嚣,那么处于众人集聚之境,也就如同偏僻清净之地了。诗人归隐后,停止了和旧日仕途友人的来往,天长日久,自然是门前冷落车马稀了。
诗人在自家的菊园里采菊以佐酒,悠闲地抬起头来欣赏南山美丽的景色,表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和高尚的情致。
“见”是无意间看见,如好友相见,表现了诗人把心和大自然融为一体,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看”和“望”是有意欣赏,使人和物拉开了一段距离。
5.说说“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景物描写的含义。
山间的云气到傍晚的时候显得很美,这时飞鸟也结伴归巢了。诗人从自然景色中领略到无限的乐趣。而飞鸟归巢自然会勾起诗人辞官归隐的联想。
6.诗的最后两句说“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诗人为什么“欲辨”而又不辨?
有人认为留给读者一个思考和品味的余地;也有人认为是一种避祸的遁词,陶渊明迫于当时严酷的政治,不能明说自己的感受。
陶渊明。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翻译。
我家建在众人聚居的繁华道路,然而没有烦神去应酬车马的喧闹。
要问我怎能如此超凡洒脱,心灵避离尘俗自然幽静远邈。
东篱下采撷清菊心情徜徉,无意中见到南山胜景绝妙。
暮色中缕缕彩雾萦绕升腾,结队的鸟儿回归远山的怀抱。
南山仰止啊,这里有人生的真义,已经无需多言。
赏析。
陶渊明是东晋开国元勋陶侃的后代。只是到了他这一代,这个家族已经衰落了。他也断断续续做了一阵官,无奈靠山不硬,脾气却分外高傲,玩不来官一场中钻营取巧的一套,终于回家乡当隐士去了。《饮酒》诗一组二十首,就是归隐之初写的,大抵表述醉中的乐趣和对人生的感想。本篇是其中最有名的一首。
人活在世上,总要找到生命的价值,否则人就会处在焦虑和不安之中。而社会总是有一套公认的价值标准,多数人便以此为安身立命的依据。拿陶渊明的时代来说,权力、地位、名誉,就是主要的价值尺度。但陶渊明通过自己的经历,已经深深地懂得:要得到这一切,必须费尽心机去钻营、去争夺,装腔作势,吹牛拍马,察言观色,翻云覆雨,都是少不了的。在这里没有什么尊严可说。他既然心甘情愿从官一场中退出来,就必须对社会公认的价值尺度加以否定,并给自己的生命存在找到新的解释。
这诗前四句就是表现一种避世的态度,也就是对权位、名利的否定。开头说,自己的住所虽然建造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所谓“车马喧”是指有地位的人家门庭若市的情景。陶渊明说来也是贵族后代,但他跟那些沉浮于俗世中的人们却没有什么来往,门前冷寂得很。这便有些奇怪,所以下句自问:你怎么能做到这样?而后就归结到这四句的核心——“心远地自偏”。精神上已经对这争名夺利的世界采取疏远、超脱、漠然的态度,所住的地方自然会变得僻静。“心远”是对社会生活轨道的脱离,必然导致与奔逐于这一轨道上的人群的脱离。
那么,排斥了社会的价值尺度,人从什么地方建立生存的基点呢?这就牵涉到陶渊明的哲学思想。这种哲学可以叫作“自然哲学”,它一方面强调自耕自食、俭朴寡欲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重视人和自然的统一与和谐。在陶渊明看来,人不仅是在社会、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存在,而且,甚至更重要的是,每一个个体生命作为独立的精神主体,都是面对着整个自然和宇宙而存在的。从本源上说,人的生命是自然的一部分,只是由于人们把自己从自然中分离出来,在虚幻的、毫无真实价值的权位、名利中竞争、追逐不已,生命才充满了一得一失喜忧无常的焦虑与矛盾。因而,完美的生命,只能在归复自然中求得。
这些道理,如果直接写在诗里,就变成论文了;真正的诗,是要通过形象来表现的。所以接着四句,作者还是写人物活动和自然景观,而把哲理寄寓在形象之中。诗中写到,自己在庭园中随意地采摘菊花,无意中抬起头来,目光恰与南山(庐山)相会。“悠然见南山”,这“悠然”既是人的清淡而闲适的状态,也是山的静穆而自在的情味,似乎在那一瞬间,有一种共同的旋律从人心和山峰中同时发出,融合成一支轻一盈的乐曲。所见的南山,飘绕着一层若有若无的岚气,在夕阳的照耀下,显出不可名状的美,而成群的鸟儿,正结伴向山中飞回。这就是自然的平静与完美,它不会像世俗中的人那样焦虑不安,那样拼命追求生命以外的东西。诗人好像完全融化在自然之中了,生命在那一刻达到了完美的境界。
最后二句,是全诗的总结:在这里可以领悟到生命的真谛,可是想要把它说出来,却已经找不到合适的语言来表达。实际的意思,是说人与自然的和谐,根本上是生命的感受,逻辑的语言不足以表现它的微妙与整体性。
陶渊明的诗,大多在字面上写得很浅,好像很容易懂;内蕴却很深,需要反复体会。对于少年人来说,有许多东西恐怕要等生活经历丰富了以后才能真正懂得。
阅读练习。
1.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记结庐之事,写田园之景,抒隐居之情,以纯朴自然的艺术风格表现了诗人闲适的.生活和对自然风光的喜爱。
“心远”,是思想远离官场的意思。
“而无车马喧”,写自己居住的地方非常安静,没有什么人前来打扰。
诗人住的地方并不是很偏僻,却没有什么有地位的人来拜访他。这是什么原因呢?心既远离尘嚣,那么处于众人集聚之境,也就如同偏僻清净之地了。诗人归隐后,停止了和旧日仕途友人的来往,天长日久,自然是门前冷落车马稀了。
诗人在自家的菊园里采菊以佐酒,悠闲地抬起头来欣赏南山美丽的景色,表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和高尚的情致。
“见”是无意间看见,如好友相见,表现了诗人把心和大自然融为一体,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看”和“望”是有意欣赏,使人和物拉开了一段距离。
5.说说“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景物描写的含义。
山间的云气到傍晚的时候显得很美,这时飞鸟也结伴归巢了。诗人从自然景色中领略到无限的乐趣。而飞鸟归巢自然会勾起诗人辞官归隐的联想。
6.诗的最后两句说“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诗人为什么“欲辨”而又不辨?
有人认为留给读者一个思考和品味的余地;也有人认为是一种避祸的遁词,陶渊明迫于当时严酷的政治,不能明说自己的感受。
文档为doc格式。
。
阅读陶渊明《饮酒》这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填空。
陶渊明,又名______,生活在____朝代。他所作的诗文,内容多描写_________,抒发他热爱田园风光、安贫乐道、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感情,但也包含了乐天知命、清高自赏与消极遁世的因素。
(2)你能体会出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吗?
(3)如果把“悠然见南山”中的“见”改成“望”好吗?你能说明理由吗?
解析:
(1)潜东晋末期农村生活。
(2)表现了诗人摆脱世俗干扰,归隐后悠闲欢快的心情。
(3)不好。“见”更能突出目遇南山的不经意,若改为“望”,好像是有意去看南山,悠然之情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1.引导学生感悟诗歌意境,体会诗人悠然洒脱的心境,读出诗歌的情感。
2.将诵读与传统吟诵相结合,通过品读诗句,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
3.体悟陶渊明摆脱世俗名利的羁绊,回归自然田园,追求精神自由的人生态度。
重点:以品带读,引导学生读出诗歌的情感。
难点:理解陶渊明远离世俗名利,追求精神自由的人生态度。
诵读法、吟诵法、品析法、小组合作法。
1.激趣导入:
以酒引入本诗。
2.初读感知,“酒”意微醺。
(1)学生自由诵读。
(2)全班齐读。
3.品析感悟,“酒”后心声。
(1)【小组合作交流】品析诗意,思考如何读出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朗读技巧:语气、语调、重音、语速。)。
预设:悠然_____南山(换字品析)。
描绘写景句的画面,感悟意境及情感。
(2)拓展思考:请结合理解,为本诗再拟一个题目。
(根据学生回答,归纳拟标题的方法。教师简单讲解“饮酒”为题目的妙处,落脚朗读要读出酒后的逍遥自在,无拘无束,语速舒缓,语气轻松愉悦。)。
4.吟诵品味,“酒”韵悠长。
【小组合作读】设计一个诵读或吟诵展示。(个人及小组形式均可)。
(几位同学展示其他诗歌的吟诵。)。
教师指导吟诵本诗方法:依字行腔,依义行调,入短韵长。
(小组合作展示诵读或吟诵。)。
全班一起吟诵。
唐令西。
陶渊明是历史上第一个大量写作饮酒诗的,他的饮酒诗内容丰富,思想深刻,广泛地反映了他的人生经历及其感悟,是文学园地里很宝贵的珍品。
陶渊明的经历并不复杂,但隐而仕,仕而隐,几经曲折,终于他明白了自身的人生定位,在饮酒与作诗中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乐趣。先生的`饮酒诗饱含了他对人生的深刻感悟,体现了他豁达大度的人生态度,亦可领略到诗人纯真而又质朴的个中乐趣。
一.隐居纵情之乐。
陶渊明一生都在追求“真实、淳朴、自然”。尽管出于生计考虑他常常不得不出仕为官,但是他并不能纵情尽兴。他给自己的评价是“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认为自己的为官生涯是“误落尘网中”,可见诗人对于“吾生梦幻间,何事绁尘羁”的轻松自在是多么向往。陶渊明每一首饮酒诗都从自然之景或者闲适生活中得出自己的领悟,表明自己的心志。《饮酒》其一表明他已经参透了天道和人道,所以并不将一己的穷达放在心上,而能安平守拙,躬耕自乐,尽情追求内心的平静欢乐。他以故秦东陵侯邵平入汉成为瓜农的史实为例,来说明荣衰不定之意。认为人道每如天道,寒暑既有代谢,人事亦有荣衰,贤明的人明察时机,誓将不再疑惑。又比如“幽兰生前庭,含熏待清风。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觉悟当念还,鸟尽废良弓”,以幽兰自喻,希望有清风吹来。重复以往的的道路或许可以通达,然终非良计,鸟尽而良弓藏,归隐才是唯一出路。其实,清风难至,任道难通,幽兰终处幽谷,贤人终当隐居。当陶渊明明白了这人生至理后,他就捧起酒杯,在饮酒中忘却了世俗的利害,抛弃了名缰利锁,即使所谓人之常礼对他来说也是多余的,隐居就不需要卑躬屈膝,饮酒就能释放心中的郁结。陶渊明放纵不羁的性格受阮籍影响很大,但是较之阮籍,他的思想平静得多,显得更超脱,也更真纯。
二.农忙稼穑之乐。
陶渊明没有采取传统的隐居山林的方式。隐居之后没有避世不出,他不像中朝名士那样或身居高位而不务实务,或者占有山水庄园徜徉其间,也不像江左名士那样有距离地欣赏自然,而是将自己融入自然之中,在山水田园里体会稼穑之乐。“晨曦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忽焉复醉”,陶渊明的农耕主要目的应该不是为了生计,他想要的是那种寄情山水、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境界。他整日介于沉醉清醒之间,开荒南山,稼穑扶锄,像一般农民那样在田间忙碌,劳作之后“斗酒聚比邻”。尽管此时生计难以维持,但诗人的心境眼界却是开阔的,他依然说“恐此非名计,息驾归闲居”。酒酣之时,感慨韶华易逝,人生苦短,于是众人通宵达旦,把酒共饮。正如孙人龙缉《陶公诗评注初学读本》卷一所言:“田家真景,令人悠然”。此时的他不是一个居庙堂之高的高官,而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务农老汉,与酒为伴,体会着四季交替的简朴的快乐。在《饮酒》诗中:“故人赏我趣,挈壶相与至。班荆坐松下,数斟已复醉。父老杂言乱,觞酌失行次。不觉知有我,安知物为贵。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醉酒后物我两忘是诗人毕生追求的人生境地,所以可谓之醉翁之意不在酒。在劳作之中或之余,与邻居村民在田间地头饮酒欢乐,彼此之间没有上下级的关系,也不需繁文缛节。想喝多少就喝多少,想怎么称呼就怎么称呼,毫无讲究,不存在“不敬”之罪。这种劳动中建立起来的感情与乐趣,纯而又纯,没有互相利用之虞,没有心机巧诈之虑,但是这恰恰是人世间最纯真的感情与乐趣,也包含着人生至理。在《陶渊明集序》中,梁昭明太子萧统第一次说出:“有疑陶渊明诗篇篇有酒,吾观其意不在酒,亦寄酒为意焉”,以其独特的视角道出了陶渊明诗中的深意。
三.三教并存之乐。
宗教一般是“不二法门”,信奉了某一宗教就不得再染指其他类别的宗教。古代中国也有儒教中人诋毁释道的,自然也有释道互相批评的现象,但是对于陶渊明来说似乎“来者不拒”。陶渊明生活在玄学、佛学盛行的时代,其思想以儒家为本,同时也接受了老庄与佛教的影响。其诗文中所体现出来的儒家的浩然正气与安贫乐道、道家的避世隐遁与生寄死归,历来为众人所津津乐道。道家思想对陶渊明的影响学术界公认。陶渊明归隐后也潜心自然,开创了田园诗派,他也会不自觉地用一些词语来表达自己的信仰,“采菊”、“东篱”、“悠然”、“南山”、“自然”等词就表明了他接受了崇尚自然天籁的道家思想的影响。诗人对自然的追求是对形体和精神双重自由的渴求。生活在东晋的庐山脚下的陶渊明,和当时的佛界领袖慧远关系甚密,浓郁的佛教氛围对他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陶渊明诗中最大的特点就是“空”,这与佛学中的四大皆空具有相似性。陶渊明最终回归自然、走向田园,固然有其道家因素,当然也离不开佛教的影响。陶渊明平静看待生死,这种人生参悟也极具佛教意味。佛的四大皆空、看破生死,可以化解人生各种烦恼,使人以一种平静的心态面对生死。“虽留身后名,一生亦枯槁。死去何所知?称心固为好。各养千金区,临化消其宝”。陶渊明一生坎坷,三仕三隐,面对世事、祸福、得失,能以一种豁达的胸襟泰然处之。特别是对于生死问题,他能淡然处之,不以生死为累。他认为人有生必有死,这纯属自然规律,人应该正确看待生死。而陶渊明虽然隐居,却并不推崇老子“老死不相往来”的小国寡民思想,他没有一味地追求超凡脱俗,反而乐于与人沟通,追求自然之乐。他于人世之间出而入,入而出,这种介于出入之间的状态正是儒道释三教并存无碍的境界。也正是这个原因,陶渊明的饮酒诗体现了思想无界,胸怀无限的无限阔大之乐。
陶渊明的饮酒诗诗风独特,冲淡平和,将自己与自然融为一体,把一生的感情都寄托在酒里。靖节先生人格之高洁,襟怀之超旷为后代树立了典范,也为我们构筑了一个至真至善的理想王国。他诗中之乐几乎囊括了人生的所有方面,蕴含着深邃的思想。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miekuo.com/fanwendaquan/yanjianggao/5942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