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行政公文

银行风险内控心得(精选14篇)

银行风险内控心得(精选14篇)



作为金融机构,银行在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个人和企业提供了多种金融产品和服务。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银行风险防范措施,帮助你更好地应对危机。

与银行信贷内控潜在风险相关的调研报告银行信贷内控合规心得体会

近几年,我国经济呈现增长疲态,市场需求下滑,企业间的竞争越发激烈,企业经营管理风险也随之不断增加。为了更好地规避内外部风险,越来越多的企业趋向强化企业会计内控与风险管理,以有效地保障企业的平稳运行。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与风险管理的综合运用俨然成为了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成分。为了保障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与可持续发展,有必要对两者的运用进行探讨、研究。企业会计内控不仅能够对企业管理人员进行调控,同时,也能够对企业经济业务活动进行调整,是当下企业较为盛行的一种内部风险管理措施;建立健全的会计内控,有助于企业协调解决内部管理矛盾。风险管理不仅能够指导企业对外部的风险作出识别、评估,还能够帮助企业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策略和控制措施,降低或转移风险。在企业经营管理中,两者缺一不可,相互作用,已经成为了企业经营管理应对内外部风险的一大主流。

企业会计内控即是企业内部为了保证企业内部现金流的安全、利润目标的实现以及会计信息的精准,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实施的旨在达成控制目标的一系列控制方案以及相应控制程序。企业风险管理则是专注于研究企业在运行中风险发生可能性以及风险控制方案,企业进行风险管理的过程主要是由风险管理部门对企业预计会面临的风险进行识别、评估、衡量,然后据此对风险进行决策,确定有效的风险控制策略和控制程序。

三、企业应用企业会计内控的现状。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了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各企业之间竞争持续加大。在此经济环境下,容易导致一个问题:企业对外关注度不断上升,而对内管理程度转而下降;这就难免使企业内部管理出现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会有越来越多的管理漏洞积累,发展到最后,企业生存面临危急。综合分析我国企业在会计内控方面的应用,从而得出以下几点问题:。

(一)企业会计内控制度不够严谨。

企业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存活下来,就必须建立健全企业会计内控制度。由于企业会计内控制度的建立关系到企业内部财务目标、组织体系、流程梳理等多方面,多数企业受限于财务目标不明确、组织体系无法保障、管理流程不清晰、部门制衡失效等种种原因,会计内控制度不够严谨,执行不到位,在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中缺乏全面的认识以及系统观念。另外,在日常经营中,也容易发生一种现象:企业管理者在决策中超越了会计内控,使企业遭受财务损失。现今多数企业都有制定会计内控方案,但在制度的设定上还不够严谨,制度运行上甚至形同虚设。在这种不严谨的制度环境下,容易引起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混乱,影响公司整体经济效益[1]。

(二)企业在监管会计内控方面力度不够。

企业建立了一套会计内控管理机制,并不必然地永葆不失;企业有必要针对会计内控在制度设计和运行上再建立一套相应的监督机制,以弥补会计内控相关方面的不足,减少企业的`管理风险。建立会计内控管理机制的企业,由于职能重叠、专业缺乏、或者出于成本考量等因素,会计内控运行的监督机制一直未得到有效的认可。而已建立监督机制的企业也还存在两方面的不足:一是监督机制与会计内控机制不相适应,难以弥补企业会计内控的不足;二是监督机制不严谨,监督机制的建立,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查,确立没有明显的漏洞,而部分企业却往往忽视了这一点。

(三)企业财会人员职业素养不够。

在我国企业的管理中,对于财会人员的需求量很大,但现实却是国家对于企业财务管理机制建设不够重视,使得财会相关人员整体的职业素养不高。当下,部分企业在选择这一方面的从业人员时,对于人员的相关职业素养要求不高,持证即可上岗。这就使得相关人员在进行财务管理时,由于自身职业素养的原因,难以贯彻会计内控的精髓,无法有效执行会计内控要求,对业务的财务管控力有限,从而影响到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水平。

四、企业会计内控与风险管理分析。

企业会计内控是应对企业内部风险的措施,而风险管理则是应对企业外部风险措施,两者目的相同,都是为了降低企业的风险,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这两者可以等同。为了更好地对企业会计内控与风险管理进行了解,将从二者的相同点以及不同点出发,对二者进行简要分析。首先是共同点,二者对于企业的运营都有促进作用,具体如下:。

(一)保障企业可持续性经营。

企业在进行生产经营中会面临许多的波折、风险,所有的过程都并非一帆风顺,这就使得企业可持续性经营尤为宝贵。风险管理通过对企业面临的风险进行管理和规划,降低企业遭受重大损失的概率,并依据实际情况对风险进行分析、诊断,得出有效方案,来保障企业的可持续性经营。而企业内控则是通过对企业内部组织和流程进行管理,形成良好的运行模式来保障企业的可持续经营。

(二)有助于适应经济市场。

风险经营可以及时的反应经济市场的现状,将经济市场的变化一一呈现,这就可以很好的帮助企业适应经济市场,实现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至于企业内控则是加强企业经济安全措施,对企业财产做出精确评估,进而在经济市场形成良好的优势。

(三)有利于企业提高经济效益。

风险经营有效的降低了企业亏损度,通过实际市场调查,数据收集、资料分析、以及科学决策,就能够很好地反映市场,有利于企业作出适应市场的决策,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内控也可以在企业内部管理方面做出一些贡献,对企业整体运营做出质量的改观,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二者的目标相同,但是具体的实施方案不同,这就是二者本质的区别。除此之外,二者还有的不同点就是企业会计内控主要是对企业内部风险防范,以提前做些预备措施,支持决策,并不能够将风险化解或是转移。风险管理则是通过一系列的环节来应对企业外部的风险,可以对风险进行评估、识别、检测以及应对。

会计内控机制必须保证与企业内部管理机制相适应,保证机制的公平、公正、均衡,对细节进行详细解析以及一些漏洞作出修改,除此之外,还要保障该机制的明确落实。风险管理机制必须保证针对经济市场,具有可变性。经济市场是企业经营管理的一大影响因素,或大或小的风险都有可能会影响到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所以必须制定出一套切合经济市场,并且可以依据经济市场的变化可做出调整的风险管理机制。

(二)加强的会计内控以及风险管理监督力度。

监督是确保这两种机制贯彻落实的重点,因此,必须加强企业的监督力度。一方面建议从组织保障出发,也就是要单独设立一个管理部门,主管这两种机制的落实程度,以免出现相关人员涉嫌干扰;另一方面则是从监督机制来讲,必须设立一套严格的监督机制,明令要求员工以及管理者按照这两种机制执行[2]。

(三)提高相关人员的职业素养。

企业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建设,优秀的人才都有着良好的职业素养,因此,建议企业在招揽该方面的从业人员时,多关注人员的在会计内控和风险管理方面的职业素养。职业素养不仅是一个员工能否出色完成任务的评定标准,还是一个企业是否具备可持续性发展条件的内在因素。企业应不拘于从内部挖掘该方面的人才,并对该方面的人员进行培训,以期能够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以满足企业发展的要求。

六、结束语。

风险在企业发展道路上不可避免的,面对风险,企业真正需要做的是加强会计内控以及风险管理机制的落实力度,强大自身,以降低企业经营管理风险,化危为机,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实现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凤丽.企业常见会计内控风险及其防范[j].财经界(学术版),2016,03(9):236.

[2]郝桂艳.强化会计内控管理防范业务操作风险[j].商场现代化,2014,13(5):162.

风险

风险是在银行业务中一直存在的现象。银行除了要赚取储户和客户的利润,还要承担与其业务相关的风险。然而,风险不是坏事,当银行能够积极应对风险并正确地管理风险时,风险就能变为机遇。在我的工作中,我学习了很多关于风险和应对风险的经验,这对我是很有帮助的。本文将介绍我在工作中的体会和心得,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二段:理解风险。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风险。风险可以定义为某种不确定性的可能性和影响。银行业务中的风险主要有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和声誉风险。银行必须评估和管理这些风险,并做好应对措施。对于银行员工来说,必须深入了解银行的业务及其所承担的风险,以在日常工作中避免引发风险。

第三段:风险管理。

对于银行来说,正确管理风险是其最基本的职责之一。风险管理的过程包括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风险监测和回顾。很多银行都有专门的风险管理委员会来负责监督和管理风险。此外,银行应该制定一套完备的风险管理政策和制度,并不断审查和更新这些政策和制度。银行员工也要积极参与风险管理,认真执行相关的政策和制度。

第四段:应对风险。

在处理风险时,正确的应对方法非常重要。银行需要将风险分配到不同的区域,并建立一套应对措施。对于某些无法消除的风险,银行应该采取减轻风险的措施,如进行合理风险分散、加强内部控制、购买适当的风险保险等。对于银行员工来说,应对风险是一项持续的任务。员工必须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风险,并对可能导致风险的过程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进。

第五段:总结。

总而言之,风险是银行业务中不可避免的现象。正确管理风险可以有效地降低其对银行的影响。银行要制定有效的风险管理制度,并不断完善这些制度,银行员工也要积极参与风险的管理和应对。最后,风险的产生并不可怕,银行员工要具有正确的态度和认识,适当地对待风险,将其变为机遇。

与银行信贷内控潜在风险相关的调研报告银行信贷内控合规心得体会

近年来,随着全民参保工作的深入开展,特别是机关事业单位的全面参保,截止9月底全县机关事业单位已参保8194人,因无编制待参保的还有1748人,其中已经领取养老金的是20xx人。企业参保7627人,其中领养老金的是1666人,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其基金风险防控已经成为各地基金监管部门的头等大事之一,作为设在社保局的纪检组基金监管也是重点之一,近年来根据全国各地开展的经办风险专项检查,也体现出了风险防控的重要性。昨天省上发来的一个文件就是专门就社保基金风险防控的安排即自查和交叉检查的安排。如何作好风险防控,确保基金安全运行,我经过调研和结合我县的基金运行情况分析自己也有了一些思考和想法:。

1,冒领养老金:。

由于现在的离退休人员居住分散,全国各地都有,部分离退休人员在死亡或丧失享受养老金资格后仍然继续领取养老金,死亡家属不报或者漏报,社保部门在生存认证过程中予以掩盖或者利用相似的人顶替认证等,都会造成基金损失。

2,违规办理提前退休.补缴:。

如果某一个人利用虚假材料如;伪造病历,特殊工种证明,利用工作人员修改档案年龄等方式办理提前退休也会造成基金损失,一是减少基金收入,二是增加基金资出。

3.单位虚报缴费基数:

个别企业为减少负担,少报,瞒报漏报缴费基数导致少交社保费,一是损害了职工利益,二是减少了社保基金收入。

4,重复享受待遇:。

目前全国各省份之间养老金是分别开展的,信息不互通,参保人员流动大,当一个人在两个省份参保满后可同时在两个省份领取养老金。

5.经办过程中的风险点:

由于经办人员不足,一人兼办两个人的工作,形成了一定的风险点,也给基金监管带来了难度。

通过以上五个方面的风险分析,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防控:

一.优化经办规程:

严格流程控制,严格线上发放,严禁线下操作。禁止手工办理和现金收付业务,完善认证方式,通过大数据对比,社会化管理;社会化管理包括原单位及居住地乡镇和社区,远程认证等,严格社会保险待遇领取资格核查。全面实现服务信息及时告知和便捷查询,方便参保人员监督,协同推进服务便民和监管方式创新,切实管控服务风险。

二,健全内控体系:

提升防控能力。切实加强内控制度建设,合理配置岗位人员,落实岗位相互监督;业务环节互相制衡机制,执行五个不兼任:即业务和财务岗位不兼任;业务和信息岗位不兼任;会计和出纳岗位不兼任;稽核和业务不兼任;票据和印鉴岗位五个不兼任。待遇的调整和发放责任到人,并落实初审.复审.终审制度,确保授权管理落到实处。待遇发放.基金会计等高风险岗位必须使用正式工作人员,且连续任职不能超过五年。

三,严格财务管理:

降低社保基金风险。严格落实,《社会保险基金财务制度》和《社会保险基金会计制度》;制定严格的基金稽核制度和生存认证制度。落实基金收支分线授权制度和审批制度,加强社保基金账户管理,严禁基金账户对私转账行为。严格审核大额待遇支出;系统控制单笔超过一定额度的待遇支付,未经复核不得发放。建立财务对接制度;每月财务与业务.银行.税务等进行对账,确保账证相符,帐帐相符,业务流与资金流相匹配。

四,对于跨省参保的问题;积极呼吁,待高层解决。

以上是我一些不成熟的调研与思考,尽供参考。

xxxx年xx月xx日。

银行风险心得体会

xxxx年,我国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工作在的高度重视下,以“风险管理年”和“效益优化年”活动为契机,认真开展风险管理工作,不断完善风险管理内容和方法。

风险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风险防范。为此,我们要不断地加强内控制度建设,使我们的内控机制健全、有效地运行并得到有效的控制。

一是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就是要把风险管理工作纳入各项经营管理活动中,做到“有制度、无程序”、“有章法、有规定”,“各环节的岗位职责明确、工作程序清晰、责任到人”,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网络。

二是建立健全制度,健全内控制度。就是要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和措施的有效运行机制。制度的`完善和落实,有利于建设风险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有利于促进经营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因此,我们要把风险管理工作纳入各个部门、各个员工的工作目标之中,形成各项管理制度,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三是建立健全制度,健全内控制度。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就是要健全完善内控制度,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就是要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就是要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内控制度。

一是建立健全员工风险管理制度,包括:员工管理、员工考勤、员工工作情况、员工培训、员工奖惩、员工劳动保护、员工安全保卫、员工工作纪律、员工安全培训记录,使其更有可控性。建立内控机制,就是要建立员工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就是要健全完善内控制度,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形成一套完善的管理程序。

二是建立健全员工安全管理制度,就是要建立健全员工安全管理制度,就是要建立健全员工安全责任目标和安全保卫制度,完善安全管理程序,完善安全监督体系,建立健全员工安全责任和安全奖惩机制。

三是建立健全员工培训计划。就是要加强员工的业务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为员工提供各种培训机会,提高员工的业务能力,增强员工的责任心。

与银行信贷内控潜在风险相关的调研报告银行信贷内控合规心得体会

农村合作银行经过几年的努力,发展迅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进步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农村合作银行在发展的过程中,已建立了一套相对较为完善的内控制度,无论是对内部的监控,对外部的检查都有一套较有效的手段。但是,农村合作银行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存在的问题,特别是信贷内控潜在风险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为加强农村合作银行信贷内控,防范信贷风险,我们就此问题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1、信贷管理认识不够。

2、贷前管理不到位。

避免信贷风险,贷前管理十分重要,但实际情况,农村合作银行贷前管理不到位。比如:目前贷款调查,按制度规定是要求双人调查,但大部分信贷网点均只有一个信贷人员,要落实双人调查,其实是不可能的,这就增加了信贷风险。

3、薪酬制度改革增加信贷风险。

薪酬制度改革后,客户经理的工资可以概括为多做业务,多放贷款,多做中间业务,多拿工资,而工资基本上是当年兑现,而原有的贷款赔偿制度有一定的滞后性,这样容易使客户经理产生重开拓轻制度、重开拓轻管理的思想,使得贷款质量不高,极易产生风险。

4、信贷第一责任人不明确。

要防范信贷风险,明确信贷第一责任人十分重要,只有明确了信贷第一责任人,才会对信贷承担责任,加强信贷管理,减少和避免信贷风险。目前农村合作银行的实际情况是客户经理、副行长、行长、信贷管理部、贷审会之间的责职分工虽然明确,但实行多头管理,反面造成信贷信息不对称,第一责任人不明确,容易产生信贷风险。

二、解决信贷管理存在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1、转变思想观念,树立全程监控风险的理念。

信贷管理是银行全程监控风险的重要环节,必须树立全程监控风险的理念,克服‘重放轻收,重放轻管”,将信贷管理做到实处,处理好贷款营销和风险防范之间的矛盾,以加强信贷管理推动业务的稳健发展。

2、配足人员,加强贷前管理。

为避免信贷风险,必须加强贷前管理。在全面落实贷前管理制度的情况下,要配足人员,贷款调查必须按制度规定实行双人调查,切不要为了节省人员,让一人去做贷款调查,这实际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得不偿失,无形中增加了信贷风险。

薪酬制度改革后,客户经理的工资可以概括为多做业务,多放贷款,多做中间业务,多拿工资,使得客户经理重开拓轻管理,造成贷款质量不高,极易产生风险。所以,薪酬制度改革要与防范信贷风险相结合,在注重信贷绩效考核的同时,明确设置贷款质量的考核指标,对信贷资产质量进行严格控制,对新增贷款形成不良的要从严问责。要及时识别和弥补信贷潜在的风险,把力保贷款的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作为信贷管理的核心目标和根本。

4、明确信贷第一责任人。

为彻底防范信贷风险,要在客户经理、副行长、行长、信贷管理部、贷审会之间的责职分工清楚的基础上,明确单笔信贷的第一责任人,让第一责任人切实负起该笔信贷的责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该笔信贷的安全,起到防范信贷风险的作用。

5、加强信贷管理,增强风险防范意识。

对信贷做到精细化管理,实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客户经理要真正意识到对贷款的监督、检查与管理是提高银行资产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对发放贷款所承担责任和风险的自我保护措施。客户经理在做好贷前管理的同时要加强贷后管理,要积极、主动地与借款人保持密切联系,经常深入企业了解企业状况和经营能力。根据不同的担保方式,定期检查抵押物的完好程度、市场售价的稳定性,对保证人资信主财务的变动情况,以及借款企业所在行业在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地位及变动趋势,作出经营预测分析,做到精细化管理,增强风险防范意识,确保银行资产质量。

6、加强培训,稳定信贷人员队伍。

信贷人员是农村合作银行员工队伍的重要力量,在社会经济发展变化日新月异的情况下,要加大对信贷人员培训学习力度,不断更新知识,提高其业务工作技能。只有培养出高素质的信贷人员,才能培育出高效益的客户。在加强信贷人员培训学习的基础上,要维护信贷人员队伍稳定。信贷管理是专业性强的一个岗位,随着信贷全面风险管理的实行,贷款管理精细化的实施,信贷人员不但要熟练掌握政策、精通各个业务品种并能熟练办理各种信贷手续,还要掌握宏观行业政策的信息,有预见性地预警、化解潜在风险,并在与客户打交道过程中积累丰富的工作经验。为此,应当保持信贷人员队伍的相对稳定,促进信贷工作的全面发展。

与银行信贷内控潜在风险相关的调研报告银行信贷内控合规心得体会

【论文摘要】本文首先对内部审计和内部控制的关系作了个综述,在此基础上又论述了如何通过内部审计强化内部控制,以及在单位内开展内部控制专题审计等问题。最后,基于现代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新理念,探讨了如何发挥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作用。从而达到对现代内部审计和内部控制关系更深的理解和认识。

【论文关键字】内部审计内部控制风险管理。

一、内部审计和内部控制关系综述。

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在其发布的《内部审计实务框架标准》中定义:“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保证和咨询活动,其目的在于为组织增加价值并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它采取系统化和规范化的方法,来对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程序进行评估和改善,从而帮助组织实现它的目标。”可以看出,内部审计职能不仅要考虑传统的监督职能,更要强调通过评价而促进经营管理活动效率的提高。

内部控制,简单来说,就是为实现组织目标而提供合理保证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1992年,coso委员会在其发布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中指出:“内部控制是一个过程,受机构的董事会、管理层以及其他人员的影响,设计内部控制是为以下类别的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的保证:运营的效果和效率;财务报告的可靠性;遵守适用的法律和法规。”并且提出了内部控制五要素内容,即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和沟通以及监督。到,coso又颁布了《企业风险管理总体框架》,发展了内部控制框架,提出了八要素内部控制理论,即控制环境、目标确定、事件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反应、控制活动、信息沟通和监控。

基于以上对内审和内控定义的描述,我们可以得知:首先,作为组织的监督控制职能,内部审计是对内部控制的控制。即内部审计既是内部控制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具有不同于其他内部控制要素的相对独立的身份,它要代表并帮助企业的管理层考核评价组织的其他控制要素。同时,内部审计和内部控制的最终目的是高度一致的。即都是管理风险、提升治理、实现组织目标。

二、如何通过内部审计强化内部控制。

(一)内部审计可以监督内部控制的运行,评价其完整性、合理性、有效性。即企业内部控制系统是否合理健全,关键控制点是否齐全,是否都有认真地得到遵守执行,是否有效地发挥了控制作用等等。而且,检查考核内控制度的运行执行情况应该成为内部审计的日常性工作。一旦发现有问题,内审就要及时指出,及时堵塞漏洞,消除隐患,保证内部控制目标的有效实现。

(二)内部审计可以为内部控制提供管理咨询。一方面是针对内控的建立,内部审计可以参与重大控制程序的制定;另一方面,在内部控制的实施过程中,通过监督和评价,针对管理和内部控制的缺陷,提出建设性意见和改进措施,完善和发展企业的内部控制,以便协助管理层更有效地管理和控制各项活动,从而有助于提高经济效益。

那么,在一个单位内部,如何开展内部控制的专题审计呢?

首先,要明确内部审计对内部控制的评价是基于内部管理的要求。

第二、评价范围是全方位的,包括单位所有的内部控制。即内部审计要以整个单位内部控制系统为评价对象,检查和评价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和执行情况。

第三、审计的内容是内控的完整性、合理性、有效性。通过对内控的完整性、合理性、有效性进行评价,能够不断促进内控的完善,帮助企业内部各部门有效地履行各自管理职能,强化企业管理。

第四、方法。与外部审计类似,即运用检察、询问、观察以及重新执行等程序。检查即是指通过检查交易和事项的凭证来反证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询问和观察是指就企业内部控制设计和执行等方面的情况向相关人员调查、了解,并进行实地观察,从中发现内部控制实际运行情况;重新执行是指选择相应的交易和事项,重新通过要审查的内部控制系统,验证内部控制在运行上是否有效。

第五、程序。外部审计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的`研究与评价分为三个步骤:

(2)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测试;

(3)对内部控制再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确定实质性测试。内部审计对单位的内部控制的评价程序和方法也类似于外部评价。首先,在准备阶段由内部审计人员制定评价实施方案,明确本次评价的目的、范围、准则、时间安排和相应的资源配置,准备必要的工作文件,包括评价问卷、抽样计划、单位内部控制体系文件和相关记录等;其次,由内部审计人员按照既定的评价方案实施评价,对被评价项目进行测试,对有关数据进行确认和分析,并予以记录;最后由审计人员根据评价实施情况,对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综合评价后,撰写并提交评价报告,包括对存在问题的分析和改进的合理建议,还要与管理层沟通,核对数据,确认事实,以帮助其提升管理的效率效果。

最后,关于内部审计人员的配备。现代内部审计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必须具备广博的知识和多元化的技能,不仅要掌握财会审计等专业的知识,还需要掌握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要能够熟悉企业战略、目标和计划,了解企业经营管理的各项职能,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为不同层次以及不同职能部门的管理者提供他们所需要的服务。除此之外,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和技巧也是必需的,只有与被审计单位以及企业管理层和内部各个职能部门保持良好关系,才能使内部审计职能得以发挥,内部审计报告得到重视,内部审计增值目标得以实现。所以,企业一定要重视对内审人员的培训,使其知识结构更加合理,以便能够更好地发挥内部审计的职能,帮助企业提高其管理的效率效果。

三、风险导向内部审计。

20coso委员会的《企业风险管理总体框架》(erm)中定义“企业风险管理是一个过程,它由董事会、管理当局和其他人员执行,应用于战略制定并贯穿于企业之中,旨在识别可能会影响主体的潜在事项,管理风险以使其在风险容量之内,并为主体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这是对内部控制的延伸,同时风险管理的出现彻底改变了内部审计的模式,使得内部审计由传统的被动式及反应式的控制导向转向新的主动式及预期式的风险导向。并且,新的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审计理念:现代内部审计不仅关注风险管理,同时也是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内部审计在组织中扮演的角色不再仅是独立的评估者,更是风险管理与公司治理的整合者;其建议不再仅是强化控制、提高控制的效率效果,而应该是规避、转移和控制风险,通过风险管理的有效化来提高整体管理效率和效果。所以,在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中,风险管理已经成为组织中的关键流程,确认风险及测试管理风险的办法成为内部审计工作重点。

四、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内部审计的边界在不断扩展,层级在不断提升。现代内部审计,确认和咨询是其两大服务领域,以“为组织增加加值,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为宗旨,是融合风险管理审计、内部控制审计和公司治理审计于一体的全面内审,在继续维持其传统领域的同时,还要整合内控、风险管理和公司治理,并且要加强全面沟通,为组织创造更大的价值。所以,对于内部审计和内部控制的关系以及内部审计如何在内控方面风险管理方面更好地发挥作用,仍有很多内容挖掘,本文做的还不够,还需要我们继续不断地探讨。

参考文献。

[1](美)罗伯特莫勒尔《布林克现代内部审计学》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王光远,“现代内部审计的十大理念”,《审计研究》2007。

[3]梁晶《内部控制与现代审计》,《审计研究》第2期。

心得体会内控银行

内控银行是一个成熟的内控体系,旨在帮助银行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合规经营。在我接受内控银行实践的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了内控对于银行的重要性,同时也感悟到了内控是银行长期发展的关键之一。在这份报告中,我将分享我对内控银行的心得体会。

内控银行是一个独立的部门,负责监督和管理银行内部的风险和合规问题。它不仅帮助银行确保遵守法律和法规,而且还确保了银行的财务稳健和业务合规。内控银行的意义在于,它能够帮助银行管理各种风险,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操作风险等,并制定适当的规定和政策以应对这些风险。

内控银行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提高银行的内部管理效率和合规性。具体措施包括完善制度建设、制定清晰的工作流程和流程控制、加强内部审计和风险管理等。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内部交流和沟通,制定标准的风险识别和应对规范,对银行采取项目控制和流程管理,以确保不断提升内部控制的水平。

内控银行实践的结果取决于我们的实践过程和工作质量。通过对内控银行建设的重视和推广,银行可以改善财务状况、提高业务执行效能、加强风险管理和合规性。同时,在内控银行实践的过程中也可以反馈出存在的问题和提供改进的方案,不断提高银行的管理水平和内部控制效果。

第五段:结论和建议。

通过内控银行的实践,我认为银行需要做好以下几点工作:注重制度建设和规章制度的完善;加强内部员工的内控意识培训和培训;制定易于理解和执行的风险控制规范和流程;实现与内部部门和外部监管机构的有效信息沟通和交流。最重要的是,银行需要将内控银行作为长期战略进行推广和实践,以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和竞争能力。

内控

内控是现代企业运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而风险则是内控中不可忽视的因素。通过学习和实践,我对于内控和风险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体会。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的心得体会,希望能对其他人在内控风险管理中有所帮助。

第二段:内控的重要性和作用。

内控是企业管理的基础,也是有效运营的保障。通过实施内控,企业可以规范业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降低风险和损失的发生概率。内控不仅涉及财务方面,还包括管理、运营、合规等各个方面。它可以帮助企业建立健全的管理框架,确保企业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保持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第三段:风险的特点和分类。

风险是无法避免的存在,但我们可以通过内控来降低其影响。首先,风险具有不确定性和多样性,它可以来自外部环境,也可以来源于内部操作和管理。其次,风险可以分为战略、操作、市场、财务等多个方面。对于不同类型的风险,企业需要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并及时应对和处理。

第四段:内控风险管理的关键要素。

内控风险管理涉及多个关键要素,包括风险识别、评估、控制和监测。首先,企业应该建立起清晰的风险识别机制,通过分析和评估来确定潜在风险的影响程度和可能性。其次,企业需要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以减少风险的发生和损失的发生。同时,内部控制还要包括对风险的持续监测和评估,确保内控机制的有效性和及时性。

在实践中,我发现内控风险管理需要全员参与,而不仅仅是由管理层来执行。每个员工都应该具备对内控的认识和掌握风险管理的基本技能。此外,持续的培训和改进也是内控风险管理的关键。企业应该不断学习和引入新的理念和方法,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未来,我希望能够深入研究和应用内控风险管理的相关知识,为企业的发展和稳定做出更大的贡献。

总结:

内控与风险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它们对于企业的发展和稳定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通过对内控和风险的深入理解和实践,我对其重要性和实施的关键要素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只有建立起完善的内控机制和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将持续学习和应用内控风险管理的知识,以提高自己的能力和为企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银行个金业务内控风险自查报告

2017年8月22日我部收到办公室印发“关于印发《**村镇银行“两个加强、两个遏制”回头看自查方案》的报告”的文件。按照文件精神,内审合规部自查要点为“内部控制、风险管理、案件防控”。以下为自查情况报告:

一、我行内控体系较为健全,组织结构设置符合自身特点,明确了内部控制和相关职能部门的责任、权限和信息报告路线。我行主要发起行为**银行,同时吸收当地优质企业和自然人投资参股村镇银行,股权结构较为合理,为良好公司治理奠定坚实的股权基础。

我行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建立了完善以“三会一层”即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及高级管理层为主体的治理结构并设立风险管理委员会、提名委员会、薪酬委员会、关联交易控制委员会、信息科技管理委员会和资产负债管理委员会六个专门委员会。但尚未建立独立董事制度。

我行各个治理主体的职责边界较清晰,并制定了股东大会议事规则、董事会议事规则、监事会议事规则和高级管理层议事规则五项规范的议事规则,但各项议事规则有待进一步完善。

部组织架构不完善,距流程银行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但我行在2017年成立了内审合规部门,随着业务发展,2017年我行将进一步完善组织架构。

二、各部门、各岗位之间职责分离、相互制约,并定期不定期进行岗位测评及意见反馈。认真执行轮岗和强制休假制度,并向监管当局按季度上报人员、安防非现场监管报表。我行在业务领域和部门之间建立了信息交流、信息共享及信息反馈机制。我行建立了《**村镇银行内部控制评价试行办法》,定期对内部制度的健全性等进行评价,但评价效果有待提高。

我行2017年成立内审合规部门,建立了内部审计及合规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并定期聘请发起行进行业务督导及业务检查。我行聘请外部审计机构进行审计,但审计结果未及时上报监管部门。我行的内部控制缺陷被发现和被报告后能够及时得到解决和纠正,并能够及时纠正和整改外部监管机构发现的内部控制方面的`问题和缺陷。我行正逐步建立及完善各项内控制度,完善组织架构,有效开展内外部审计工作,在高管层的科学领导下,2017年我行未发生案件。

项目融资业务管理暂行办法、职能部门设置、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并严格按照相关规章制度开展业务。

四、我行的风险管理能够对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操作风险等各类风险进行较为持续的监控。并制定了相关业务政策、制度和程序。专门设立了履行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和审计职能的部门和岗位。我行虽建立了风险识别评估制度、职责和岗位,但制度和职责未及时更新,手段和技术不够完善。

我行董事会能够根据本行的情况,制定整体风险管理政策、风险限额和重大风险管理制度,但并没有明确的风险偏好;高级管理层制定了监测和管理风险的程序和方法;但没有结合本行特点,开发高效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不能对对各类风险进行准确的计量和管理。

银行

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稳定运行和风险控制是金融稳定的基石。在银行业务中,内控体系的建设和实施具有关键作用。通过近年来在银行内控工作中的实践,我深刻认识到内控对于银行的风险防范和合规经营的重要性,并从中获得了一些宝贵的心得体会,下面将从规范操作、风险防控、信息管理、人员培训以及持续改进等方面进行论述。

首先,在银行内控工作中,规范操作至关重要。银行作为金融机构,所处理的客户资金及信息具有极高的敏感性和风险性。因此,在操作过程中,必须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银行内部规章制度严格执行,确保操作的合法合规性,并对操作进行记录与归档,以备后续审计和追责。在实践中,我发现只有充分运用各项规章制度,最大限度地避免操作风险和违规行为的发生,才能够保护客户利益,维护银行稳健经营。

其次,风险防控是银行内控的关键环节。银行作为金融机构,本身就面临着多种风险,如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等。因此,了解各类风险的发生和影响,明确内部控制风险的重点和关键环节,是内控工作的重要任务。在风险防控中,对于高风险业务和关键环节,需要实施专门的内控措施和风险管理体系,通过风险评估、风险预警、风险控制等手段来保障银行的稳定运行与发展。

另外,信息管理在银行内控中也占据重要地位。银行经营活动离不开大量的信息收集、传输和存储。良好的信息管理可以确保信息的有效获取和准确传递,提高业务处理的规范性和安全性。在信息管理中,应加强对信息系统安全的管理,不断规范操作流程和权限设置,确保信息的保密性和完整性,防范信息泄露与篡改的风险。同时,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完善信息监控和应急管理体系,及时发现和处置潜在安全隐患,切实保障信息管理的安全性。

此外,人员培训是银行内控工作的基础保障。银行作为一个高度依赖人力资源的行业,在内控工作中,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技能是关键因素。要想实现良好的内控效果,首先需要建立科学的人员招聘机制,确保人员的背景和能力与内控岗位的要求相匹配。同时,还需要通过培训和考核等方式,提高人员的风控意识和业务水平,加强风险防范和合规操作能力,从而提高整个银行内控工作的效果与水平。

最后,持续改进是银行内控工作的重要方向。内控工作是一个不断学习和适应的过程,随着金融环境和风险形势的变化,银行内控也需要不断地进行修正与改进。只有通过持续改进,及时总结内控工作的经验和教训,调整工作重点和策略,才能更好地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内部业务的发展,提高内控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总之,银行内控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对银行内控工作的实践,我深刻认识到规范操作、风险防控、信息管理、人员培训和持续改进等方面的重要性。只有做到这些,才能更好地保护客户利益,保障银行的稳健经营,推动金融稳定和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银行内控合规心得

近年来,省行不断推进各项规章制度用以规范我们的思想及行为,从起初的严抓“双十禁”、“双九禁”;到“三严、三化、三高”,“两个前提”,“三个最佳”等科学化管理体系的宣导;到开展“两加强、两遏制”活动;到导入“网点销售服务流程版”的规范动作;再到落实“网点每日十大重点工作”;最后到“银监会20条”、“总行50条风险管控措施”?无一例外是为了教育我们要高度重视合规经营与内控风险不可或缺的重要性。通过这些制度的渗透,使我对依法合规经营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引发了我对自己所在的岗位,所从事的工作的思考。就学习的收获,谈谈我的见解及心得体会:

(1)认清形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银行是一个特殊的行业,特别强调思想素质。要做一名合格的中国银行员工,首先我们要做一个正直诚实的人。做一名思想素质过硬的员工,才能时刻坚守正直诚实的本分,xx利益的诱惑及权势的威压。合规教育活动让我找到了自我正确的价值取向与是非标准,对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的执行制度的自觉性有了更高的要求。

(2)加强合规文化学习,落实合规制度。合规文化所成的规章制度是框架,是我们进行合规操作的前提,是我们百年经营教训的精华,只有按章办事,我们才有保护自己的权益。作为一名基层网点的理财经理,从事网点的理财条线营销及管理工作,面向客户时,如若在销售服务中未充分揭示产品风险、未按规范动作进行销售、未留存必要的销售单据或录音等等,必定会给今后的工作带来隐患。如果每笔业务的每个环节上都能够按照银行的规定工作,严格执行合规要求,那么任何人都无机可乘,发展了业务的同时也保护了自己。(3)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加强风险防范意识。合规的贯彻执行,是以金融业务知识为基础。合规制度的每一个项目,我们都可以从金融业务知识中找到答案,应该说加强自身业务素质的培养,就是从源头上认识合规文化。我们制度虽然健全,但我们的经营在持续,我们的业务在拓展,难免有一些制度不完善,这就要求我们多加强自身的积累,对新业务的风险点有深刻的认识,防范于未然。

(4)强化业务风险管理工作。对岗位设置和人员配置进行合理安排,严格要求不相容岗位职责相互分离,权限按照事权进行划分,对各项业务进行严格的审查和按流程规定办理。

(5)深入开展内控合规教育,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的教育,认真学习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办理业务,不断强化风险防范意识,从思想、经营理念、全面风险管理、职业道德和行为习惯上培育良好的风险控制文化,形成一种风险管理从有责的内控氛围。

各项规章制度就是一道道高压线,时刻在提醒着我们绝不能逾越。加强内控建设,不只是领导的责任,也不只是某个部门的职责,内控是一个单位内部各个部门、各业务条线、各个业务环节、各个流程、每个层面的员工之间的相互牵制和约束,它要求人人都是内控建设的责任者,人人都是规章制度的执行者,人人都是防范风险的一道关!我们一线员工就是第一道防线,要掌握各项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操作流程和业务知识,并运用到业务操作中去,知道一项业务应该怎么做,必须怎么做,不能怎么做,在合规操作与违规操作之间,有一个清清楚楚的界限。

内控

第一段:引言(150字)。

内控和风险是组织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两个概念。内控是指组织根据法律、法规和管理规定,建立的能够保障资产安全、有效实施业务活动、防范风险、促进财务信息真实可靠的管理制度和流程。而风险则是指不确定性因素对组织目标的影响,即可能发生的负面事件和其对组织的影响程度。在过去的工作中,我积累了丰富的关于内控和风险的经验,并从中得出了一些重要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内控的重要性(300字)。

内控对于一个组织来说至关重要。首先,内控可以帮助组织建立起一个完善的管理体系,包括明确的职责分工、合理的流程和有效的制度。这样的管理体系可以有效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降低成本,并减少潜在的风险。其次,内控可以保障组织的资产安全。通过对资产的合理配置、风险的有效防范和安全的保护措施,组织可以有效地规避损失。最后,内控还可以提高财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减少财务舞弊的风险,增强组织的信誉度。

第三段:风险管理的重要性(300字)。

风险管理是组织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首先,风险管理可以帮助组织识别和评估潜在的风险,并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通过及时识别和评估风险,组织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风险的发生,避免可能的损失。其次,风险管理可以帮助组织建立起灵活的决策机制和应对体系,使组织能够迅速应对不确定环境中的变化,并及时调整战略和策略。最后,风险管理还可以提高组织的竞争优势。通过有效管理风险,组织可以更好地应对市场竞争和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从而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第四段:经验与体会(300字)。

在过去的工作中,我深刻认识到内控和风险管理的重要性。首先,我意识到内控是组织管理的基石,它可以为组织提供一个稳定和有序的运作环境,从而推动组织持续发展。在实践中,我注重打造一个规范、透明和诚信的内部管理环境,加强对组织各个环节的监督和控制。其次,我意识到风险是组织发展的必然伴随,只有有效管理风险,才能提高组织的生存和发展能力。在实践中,我注重风险的分析和评估,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并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应对潜在的风险。此外,我还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鼓励员工主动参与内控和风险管理,共同为组织的发展贡献力量。

第五段:总结(150字)。

在今天不断变化和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中,内控和风险管理变得日益重要。通过不断积累经验和总结体会,我深刻认识到内控和风险管理对于组织发展的重要性,并明确了一些重要的实践原则。只有加强内控和风险管控,组织才能稳定运营、持续发展,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竞争优势。因此,我们应该始终重视和加强内控和风险管理,确保组织的健康发展。

银行

第一段:引言(字数:150)。

作为现代金融行业中至关重要的一环,银行内控在保障金融安全、维护信誉、管理风险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过去的工作经历中,我有幸参与并亲身体验了银行内控的实施,积累了一些心得体会。银行内控不仅仅是一套制度和流程,更是一种价值观念的倡导、风险观念的建立,以及全员的共识与努力。在本文中,我将分享我在银行内控方面的一些心得体会。

第二段:全员参与的重要性(字数:250)。

银行内控不是工作部门或个别人员的事务,而是银行全员共同参与的过程。所有人对内控的了解、支持和执行都至关重要。正确认识到银行发展离不开内控的支持,全员参与内控建设是银行走向成功的保障。因此,银行内控的教育与培训应贯穿于各级岗位和各个环节,使员工始终保持对内控的敏感性和责任感。同时,要设立较严格的奖惩机制,激励员工自觉遵守内控要求,并使其内化为自身的行为准则。

第三段: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字数:250)。

银行内控始终与风险管理密不可分。银行业作为特殊的金融机构,面临着各种风险,包括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等。建立科学合理的风险管理模式,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潜在的风险并保证银行的稳定运营。在实践中,银行需要明确风险责任部门,划定风险管理的边界和范围,并形成一系列风险控制的方法和工具。同时,建立风险监测、预警和评估机制,及时识别和处置风险,确保风险不蔓延、不扩大。

第四段:信息技术的应用(字数:250)。

信息技术在银行内控中的应用也至关重要。随着科技的发展,银行内部管理系统越来越依赖于信息技术的支持。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直接影响到银行的内部数据安全和风险控制。因此,银行需要建立健全的信息技术安全管理机制,加强对数据的安全性及隐私的保护,定期进行系统安全性评估与漏洞扫描,确保内部信息系统的完整性和可靠性。同时,银行还应加强对员工的信息技术素养培训,提高其信息安全意识和能力。

第五段:内控的持续改进(字数:300)。

内控总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不断的完善和提升是银行内控的核心要求。银行应建立健全的内控评估体系,定期进行内控评估,及时发现弱点和不足之处,进行改进和完善。内部审计是推进内控改进的重要手段,通过内部审计能够发现和纠正过去的问题,为银行的内控建设提供依据和指导。此外,行业各大金融机构之间的经验交流和学习也是推动内控体系改进的有效途径。银行可以通过与其他银行的对比和借鉴,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

总结(字数:100)。

银行内控是银行运行的基础,也是金融行业谋求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全员参与、风险管理、信息技术应用、持续改进等是银行内控体系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作为一名从业者,我们应当认识到内控对银行的重要性,不断提高自身的内控意识和能力,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追求内控工作的卓越。只有坚守一个稳固的内控体系,银行才能在风云变幻的金融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为客户提供更加安全、便捷的金融服务。

内控风险心得体会

第一段:引言(150字)。

在当代商业环境中,企业的发展面临各种风险挑战。为了有效应对和管理这些风险,内控机制作为一种关键的管理手段被广泛采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实践,我对内控风险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体会。本文将通过探讨内控风险的定义、分类以及管理策略,总结个人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内控风险的定义和分类(250字)。

内控风险是指在企业运营中,由于内部控制不完善或失效而导致的各种不确定性的因素。内控风险可以分为两大类型:外部风险和内部风险。外部风险是由市场环境的变化、法律法规的变化等外部因素所引起的。内部风险则是由于企业内部制度、流程、人员等方面的问题所导致的。在实践中,企业往往会面临各种不同的内控风险,如财务风险、信息技术风险、安全风险等。了解和分类内控风险是有效管理和控制风险的基础。

第三段:管理内控风险的重要性(300字)。

管理内控风险对企业的长期发展至关重要。首先,合理的内控机制可以帮助企业防范各种风险,提升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其次,内控机制可以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第三,完善的内控机制可以提升企业的形象和信誉度,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和合作伙伴。最后,管理内控风险还可以有效遵守法律法规,维护企业的合规性。可以说,管理内控风险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关系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四段:管理内控风险的策略和方法(300字)。

管理内控风险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策略和方法。首先,建立有效的内控制度和流程,明确各个环节的责任和权限,减少潜在风险的发生。其次,加强内控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保障内部控制能够持续有效地运作。第三,加强员工的培训和意识教育,提高员工对内控风险的认识和防范意识。第四,在信息技术方面,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网络安全和信息保护。综上所述,有效的管理内控风险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策略和方法。

第五段:个人的心得体会(200字)。

通过学习和实践,我深刻体会到管理内控风险的重要性和复杂性。首先,管理内控风险需要全员参与,从高层管理者到普通员工都需要全面提升风险管理和控制意识。其次,管理内控风险需要定期评估和持续改进。市场环境和企业内部都在不断变化,管理内控风险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最后,管理内控风险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如财务、法律、安全等,进行风险精准定位和分析。只有全面了解和掌握内控风险,才能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和措施。

总结(100字)。

综上所述,管理内控风险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关系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了解和管理内控风险需要对内控风险的定义、分类和管理策略有深入的了解。通过有效的内控机制和济防措施,可以降低企业的风险,提升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个人在学习和实践中的体会是,管理内控风险需要全员参与、定期评估和持续改进,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进行风险分析和定位。只有全面了解和掌握内控风险,才能有效应对风险挑战,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