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行政公文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通用18篇)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通用18篇)



教学工作计划不仅是教学过程中的指南,也是教师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的重要体现。以下是一些教学工作计划的典型案例,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

板书设计1.1计算机概述。

1.2计算机系统教学过程课程导入。

主要内容介绍什么是计算机,计算机的特点,计算机的应用与发展:

什么是计算机;

结合具体实例进行讲解;

举例说明计算机的软件系统,使学生对这一抽象概念有较深刻的印象。

详细内容及要求一、教学内容:1、了解计算机的发展;

2、了解计算机系统的组成以及各部分的`主要功能;

3、掌握键盘的使用,熟练掌握标准指法操作;

4、了解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编码。

二、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计算机的特点、发展史(包括微型计算机的发展史)、类型、应用领域及前景;(教案)掌握计算机软件系统及硬件系统构成,了解微机的硬件系统,包括掌握微机系统硬件组成及主要性能指标。了解微机的软件系统,包括掌握机器指令与计算机语言(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的概念、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的概念;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及编码,包括了解二进制数概念、计算机内采用二进制数的优点。

三、

重点与难点。

难点: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及编码。

四、课时分配:讲授4学时、实验2学时。

五、教学方法:讲授(ppt)。

六、教学过程:

第一讲、计算机概述(1学时)。

1、什么是计算机(概念)。

巨型化、高性能、开放式、多媒体化、智能化、网络化。

科学计算、数据处理、计算机控制、计算机辅助系统、人工智能、办公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

注:记住一些专用名字的缩写。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

多数学生并不清楚多媒体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但却对多媒体作品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以学生兴趣作为新课的切入口是个不错的选择。多媒体更新之快让人目不暇接,品种繁多的`多媒体设备更是让人眼花缭乱,考虑到学生一般不会走入市场去了解这些新产品,因此把新的资讯在课堂上传递给学生同样也会激发学生的学习意愿,一举多得。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多媒体技术及其软件的应用与发展,体验多媒体技术对生活和学习的影响。

2、掌握常用获取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素材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健康、良好的审美观;

2、通过对项目内容的引导,进行集体主义教育。

重点:使学生切实体验到多媒体带给我们的精彩世界;掌握图像、音频、视频素材的获取。

难点:图像、音频、视频素材的获取。

课前分配好合作小组。学生在课前到ftp下载学习资源包,新建文件夹,以自己的学号+姓名命名。

教学环境:计算机网络教室、电子教室、ftp服务器。制作好的助学资源包,为学生提供的制作素材,ppt课件、学习任务单,综合评价表。

(一)情景导入。

时会有一种制作起来很困难的感觉,但又希望自己也能制作这样一个丰富的作品。接着教师展示一幅自制的作品《最是一年春好处》旅游宣传片,告诉学生其实并不难。在观看两段多媒体作品的时候,引导学生注意观察作品中包含哪些元素?作品之所以吸引我们的原因是什么?以此引出何为多媒体,多媒体的特点等理论性内容。同时配合课件展示。

(二)新课展开。

情景重现:《最是一年春好处》宣传片播放。

【问题】在这幅作品中,包含了哪些多媒体素材呢?

提示引导学生回答出有:文本、图片、音频和视频,继而引出本节课就以这四种素材的获取作为四个主要的任务。

1、任务一:采集文本。

【问题1】一般来说我们怎么找到自己想要的文本信息呢?

〖学生活动〗学生讨论回答(上网找,自己写文章)。

教师肯定学生的回答,【问题2】如果要我们自己写需要的文字信息,我们都是通过键盘进行输入的。那么,如果我不会使用输入法进行文字的录入,我该怎么办呢?有没有什么设备能帮助我们解决这一问题呢?(手写笔)。

【学生自学】考虑到对于学生群体而言,键盘输入没有问题,手写笔应用不多,所以提供助学视频或说明文档,留给学生课后自学完成。

2、任务二:采集图片。

【教师示范】。

要点:用【printscreensyarq】键截取图像——当前屏幕内容。

用hypersnap截图软件截图(提供助学视频)。

【教师示范】要点:取景对焦,拍摄照片,照片输出。

有些图像需要我们亲自动手进行绘制,这样的软件有很多,其中windowsxp自带的“画图”程序就可以用来绘制和编辑图像。我们这就动手来绘制一幅图画。

【动手练习】用windowsxp自带的“画图”程序绘制一幅指定的图画。

【探究与合作】针对任务一和任务二的拓展内容。

探究问题:若所需要的文字素材存在于书籍、报刊或纸张中,怎么进行文字的素材?还有以前没有数码相机,都是老照片,怎么把冲好的照片变成能在电脑中处理的图片文件?合作内容:利用扫描仪和ocr软件组内同学共同合作完成教师评价并总结。.。.。.。

3、任务三:采集音频。

师:通过网络获取音频(了解常见音频文件格式,课件中体现)。

音频,这时候网络就不能满足我们的要求了,怎么办呢?

使用windows自带录音机录制旁白(教师示范为主,配以助学视频)。

4、任务四:采集视频。

师:通过网络获取视频(了解常见视频文件格式,课件中体现)。

(一):记录正在进行的活动,记录有意义的一刻,都离不开摄像机,学习数码相机的使用。

提示:现在手机也可以拍视频的。

(二):了解windowsxp自带的moviemaker的使用(教师演示,提供助学视频)。

【动手练习】根据教师提供的素材,模仿教师演示的过程,练习使用moviemaker制作简单的短片。

【探究与合作】组内用摄相机拍一段视频录像,然后将其视频输出,选择的采集软件为windowsmoviemaker,利用该软件进行简单的视频编辑。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

作为信息化技术的核心――计算机技术的地位不断提高,成为教育教学的核心课程。

同时,计算机系统的升级与计算机软件的更新要求计算机教学不断突变创新。

然而现实是,计算机教学与行业发展脱节,往往学生一毕业就面临“失业”。

针对这个问题,笔者实施相应的改革,以期提高学员毕业后的实际使用能力。

一、教学目标重定位。

1.培养动手能力。

计算机基础应用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对人才的培养目标也侧重于实践操作,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动手能力,及时适应岗位需求。

2.加强实用训练。

计算机基础应用的实用训练包括:各种操作系统的安装与应用训练,图形、图像处理软件和办公软件应用训练,加强计算机软件与硬件故障检测和排除的处理训练,计算机网络通信应用训练和多媒体应用技术。

3.提高应用能力。

学习者应提高应用能力,学以致用,在办公软件、图形设计、硬件维修、通信技术、多媒体应用等方面有专业的水准,且获得一定高级的证书。

二、教学内容重改革。

1.紧跟软硬件更新与发展。

要紧跟软件更新与发展的步伐,需要学习者认真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计算机技术课程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课程。

其中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一门基础的专业课,看似简单,其实对学习者的要求较多,尤其是课程内容重理论基础,相对比较枯燥,且系统性较强。

后两门课则侧重实践操作,包括先进操作系统、软硬件的使用,能够帮助学习者迅速掌握行业尖端信息,与时俱进。

2.课程内容实用改革。

在课程内容上以实用为原则,对日常工作和学习中常用的软件维护和硬件维修重点进行介绍,着重讲解。

计算机应用实践是我们教学的主旨,因此在教学内容上一定要贴合实际的技术问题,以问题或项目串联知识点,强调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组织实践操作。

计算机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应用专业的学员培养方向最终目的就是能够培养出具有高素质、高技术含量的学员来,所以我们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学以致用”,最后达到“举一反三”。

在教学中应以实验课为重点,保障学员上机操作时间,通过反复练习,体会操作过程,自己寻找实践操作的技能技巧,以达到综合运用的效果。

三、教学方式重创新。

1.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改革。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求知需求,也不适应当前的教学规律。

同时,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对教学是渗透,让教学方式趋向多元、立体。

在教学时,必须充分利用多媒体和互联网技术,“强强组合”,强调课堂的互动性,发挥图、文、音、视对知识传播的优势作用。

2.分层次教学促提高。

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一片叶子,因此,课堂里也没有相同的学员。

每个人的差异性,决定了他们对知识的领悟能力、应用能力的不同。

因此,为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我们在教学时可以进行分层,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在教学基础上有所延伸创新,而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则加强良性辅导,以便练好“基本功”。

3.加强主动学习能力。

计算机技术发展迅速,知识更新加快,“一招鲜吃遍天”的时代早已过去,只有通过不断加强自身学习、不断更新计算机知识,才能跟上计算机快速发展的步伐。

这就需要教师把“权力”下放,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在互帮互助中,培养学生的大局观。

同时,要以兴趣为出发点,挖掘学生的潜能,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我成长,帮助他们在学习之余,提升职业综合能力。

四、教学评价重实效。

1.对学员学习评价内容的改革。

学习评价在教学中可以起到“倒逼”学生的作用,因此,教师要积极发挥学习评价的作用,强调评价的过程性,把平时的练习归入总体考核中去,并占据主要的评价比重。

这可以扭转学生“一考定终身”的思想观念,让他们重视日常的练习,重视学习的过程性。

2.对学员学习评价方式的改革。

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

1.1计算机概述。

板书设计1.1计算机概述。

1.2计算机系统教学过程课程导入。

主要内容介绍什么是计算机,计算机的特点,计算机的应用与发展:

什么是计算机;

结合具体实例进行讲解;

计算机软件系统:

举例说明计算机的软件系统,使学生对这一抽象概念有较深刻的印象。

详细内容及要求一、教学内容:1、了解计算机的发展;

2、了解计算机系统的组成以及各部分的`主要功能;

3、掌握键盘的使用,熟练掌握标准指法操作;

4、了解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编码。

二、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计算机的特点、发展史(包括微型计算机的发展史)、类型、应用领域及前景;(教案)掌握计算机软件系统及硬件系统构成,了解微机的硬件系统,包括掌握微机系统硬件组成及主要性能指标。了解微机的软件系统,包括掌握机器指令与计算机语言(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的概念、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的概念;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及编码,包括了解二进制数概念、计算机内采用二进制数的优点。

三、重点与难点。

难点: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及编码。

四、课时分配:讲授4学时、实验2学时。

五、教学方法:讲授(ppt)。

六、教学过程:

第一讲、计算机概述(1学时)。

1、什么是计算机(概念)。

巨型化、高性能、开放式、多媒体化、智能化、网络化。

4、计算机的分类:

1)、根据规模大小分类:巨型机、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微机、

2)、根据用途分类: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

科学计算、数据处理、计算机控制、计算机辅助系统、人工智能、办公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

注:记住一些专用名字的缩写。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

引导语: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的实践性较强,涉及到的辅助工具(包括软、硬件)比较多,是以学生掌握如何获得不同形式的多媒体素材为目的,以教师示范为主,配合大量的助学视频。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ppt,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多数学生并不清楚多媒体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但却对多媒体作品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以学生兴趣作为新课的切入口是个不错的选择。多媒体更新之快让人目不暇接,品种繁多的多媒体设备更是让人眼花缭乱,考虑到学生一般不会走入市场去了解这些新产品,因此把新的资讯在课堂上传递给学生同样也会激发学生的学习意愿,一举多得。

1.了解多媒体技术及其软件的应用与发展,体验多媒体技术对生活和学习的影响。

2.掌握常用获取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素材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健康、良好的审美观;。

2.通过对项目内容的引导,进行集体主义教育。

重点:使学生切实体验到多媒体带给我们的精彩世界;掌握图像、音频、视频素材的获取。

难点:图像、音频、视频素材的获取。

课前分配好合作小组。学生在课前到ftp下载学习资源包,新建文件夹,以自己的学号+姓名命名。

教学环境:计算机网络教室、电子教室、ftp服务器。制作好的`助学资源包,为学生提供的制作素材,ppt课件、学习任务单,综合评价表。

教学过程(2课时)。

时会有一种制作起来很困难的感觉,但又希望自己也能制作这样一个丰富的作品。接着教师展示一幅自制的作品《最是一年春好处》旅游宣传片,告诉学生其实并不难。在观看两段多媒体作品的时候,引导学生注意观察作品中包含哪些元素?作品之所以吸引我们的原因是什么?以此引出何为多媒体,多媒体的特点等理论性内容。同时配合课件展示。

情景重现:《最是一年春好处》宣传片播放。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如何提高学习效果的办法,提出了对该门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的途径。

信息技术的发展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带来了深刻的变化,人们的生产生活无处不与计算机息息相关,所以,计算机应用基础也就成为了中等职业学校各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是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入门课。

本文在分析该门课程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改革和创新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设想。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更适合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教学呢?这就要求教师深入分析中职学生特点、教材特点、课程知识结构特点等,做到因材施教,才能充分地激发出学生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浓厚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地学、轻松地学,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教师要大胆对传统教学观念、教学模式和陈旧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与创新。

一、转变观念,着力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培育活力课堂。

按照基于学生、调动学生、激励学生、教会学生、发展学生的原则,打造活力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大力推行以项目特别是真实项目为载体的教学方法,将学生的学习和工作任务紧密联系起来,实现一体化教学。

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的能力,而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其应用计算机能力培养要求也不尽相同。

对汽修、机电、服装等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课程内容以提高计算机使用水平为出发点,结合本省计算机等级考试要求,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如:键盘、鼠标等硬件的操作使用,word文字处理软件、excel2003电子表格软件的操作使用,windowsxp的操作使用等基本知识和概念,以及因特网、浏览器的使用方法等,教学重点定位在计算机常识的普及和生活技能的培养上。

而对于计算机专业或与计算机关联程度高的专业的学生,教学要求除了掌握上述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获取“双证书”需求外,还要学习计算机常见的软件、硬件应用知识,重点应定位在工作技能和能力的培养上。

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专业和实际情况,采取分层教学模式,调整内容以及教学课时。

在教学中,教师要灵活推行运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教学等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二、加强上机实操训练,强化技能培养。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强调实用性和操作性,强化上机操作训练,是学生提高技能的重要条件。

为了提高上机实操训练教学的效率,教师针对实训任务,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指导学生,认真设计实习步骤、程序、方法,按综合实训的要求上机,并及时对学生进行提问、辅导、答疑,注意检查每一个学生的操作情况及对项目技能的掌握程度,要求学生认真完成上机报告。

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教师要放手让他们钻研下去,为他们提供尽可能多的实践机会,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提高能力。

在实操训练过程中,教师要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和交流。

当教师发现具有创意的作业时,应通过多媒体演示给学生;也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作业进行示范、讲解,并请其他同学进行评论、提出改进意见,以达到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三、建立网络教学资源库,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资源平台。

在教学改革过程中,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仅凭课堂是不够的,必须加强课后的教学延伸。

可将电子教案、各模块习题及答案、模拟试卷及答案、上机实验案例及素材、在线测试和计算机等级考试模拟试题等教学资源存放在网络上,供学生自主下载,进行学习和练习。

通过网络自主学习,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形式多样的教学资源,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之,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基础课,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已不适应现代计算机技术发展的需要,也不适应企业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必须更新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改变教学理念,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真正让学生愿意学、学得好、学得轻松愉快,让学生毕业后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一线技术人才。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

3、电子表格、演示文稿;

4、浏览器应用、电子邮件应用;

其中文字处理与电子表格部分占整体试题的较大分值,按每年已考的分值比例,文字处理和电子表格各占20%左右。

1、计算机的基本概念,计算机的发展过程、分类、应用范围及特点;信息的基本概念;

2、计算机系统的组成,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各部件的主要功能,数据存储的概念;

3、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微型计算机硬件的组成部分;

4、windows基本知识,windows操作系统的运行环境及相关知识;

5、文字编辑,word文档的。主要功能和使用,熟练掌握字体和段落设置;掌握表格格式和内容的基本编辑;excel工作簿的建立、保存与打开;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创建、编辑、动画、播放、保存并发送、打印等基本操作知识。

6、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网络的概念、发展、基本拓扑结构、网络协议及网络的组成和功能,internet的概念、作用、应用和特点,ip地址、网关、子网掩码、域名的基本概念。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

以下是结合我的教学经验,在20xx年--20xx年第一学期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中的一点心得:

1、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

在计算机基础的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环境往往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兴趣以及最终的学习效果。因此,在平时教学中,我力求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而又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用知识的学习情境。如:每次上课时,我首先会向学生展示案例的效果,将课前精心准备好的ppt文稿式样用计算机演示出来,告诉学生这就是他们将要学习的而且要求每人完成的,以增进学生一些感性上的认识,让他们有个准备。

2、设立互助小组,组织学生讨论。

我们需要明确的是为什么要学习该课程呢?在当今这样一个信息飞速发展、迅速传递的信息时代,不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也就不能够抓住快速传递的信息的能力,势必会被时代所淘汰。因此每位学生无论是哪个专业都应该初步掌握使用计算机技术去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的动力和源泉。在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是我们计算机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首要的任务。而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关键在于让学生觉得他们所学的东西有用有价值,一方面要逐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理,另一方面要让学生有更多尝试和实践的机会。我发现,一旦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兴趣的话,他们就会锲而不舍地钻研下去,以致掌握熟练的操作技能。

实践证明,这种做法有助于增进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这些作用往往是教师所无法取代的。

4、鼓励学生学以致用。

结合实用需求,讲解课本外的计算机知识。比如:因为生活质量提高,好多家庭配有电脑,所以在介绍主机时,给学生讲解主机背段接口(如键盘,鼠标,usb等接口),并打开主机箱,让学生认识机箱内的硬件设备。讲到网络应用时,教学生下载手机铃声,图片等。因此,只要学生能把所掌握的知识加以运用,在运用中再学习、再发现,不断创新,就能不断发展。

我鼓励和支持学生利用计算机去做自己愿意做的事情,去完成其他学科的作业、做实验或进行辅助学习等等。此类做法,确实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又充分发挥了他们自主创新的劳动和集体智慧的创造,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5、让学生领会到这是一种美的教育。

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不仅仅要使得学生掌握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到美的陶治,使他们认识到学习是一种享受,鼓励他们追求美、创造美,从而激发他们创作的热情,注意培养他们的艺术观点和美的鉴赏能力,以及他们想象的直觉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的智力发展完善,成长为创造型人才。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还要求学生编辑出版自己的小报刊以及广告设计策划等,引导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欣赏美、鉴赏美,也享受由劳动而来的快乐和美的熏陶。

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是艺术,艺术的发展是无止境的,它需要我们不断地去实践、探索、创新。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

多数学生并不清楚多媒体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但却对多媒体作品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以学生兴趣作为新课的切入口是个不错的选择。多媒体更新之快让人目不暇接,品种繁多的`多媒体设备更是让人眼花缭乱,考虑到学生一般不会走入市场去了解这些新产品,因此把新的资讯在课堂上传递给学生同样也会激发学生的学习意愿,一举多得。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多媒体技术及其软件的应用与发展,体验多媒体技术对生活和学习的影响。

2、掌握常用获取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素材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健康、良好的审美观;

2、通过对项目内容的引导,进行集体主义教育。

重点:使学生切实体验到多媒体带给我们的精彩世界;掌握图像、音频、视频素材的获取。

难点:图像、音频、视频素材的获取。

课前分配好合作小组。学生在课前到ftp下载学习资源包,新建文件夹,以自己的学号+姓名命名。

教学环境:计算机网络教室、电子教室、ftp服务器。制作好的助学资源包,为学生提供的制作素材,ppt课件、学习任务单,综合评价表。

(一)情景导入。

时会有一种制作起来很困难的感觉,但又希望自己也能制作这样一个丰富的作品。接着教师展示一幅自制的作品《最是一年春好处》旅游宣传片,告诉学生其实并不难。在观看两段多媒体作品的时候,引导学生注意观察作品中包含哪些元素?作品之所以吸引我们的原因是什么?以此引出何为多媒体,多媒体的特点等理论性内容。同时配合课件展示。

(二)新课展开。

情景重现:《最是一年春好处》宣传片播放。

【问题】在这幅作品中,包含了哪些多媒体素材呢?

提示引导学生回答出有:文本、图片、音频和视频,继而引出本节课就以这四种素材的获取作为四个主要的任务。

1、任务一:采集文本。

【问题1】一般来说我们怎么找到自己想要的文本信息呢?

〖学生活动〗学生讨论回答(上网找,自己写文章)。

教师肯定学生的回答,【问题2】如果要我们自己写需要的文字信息,我们都是通过键盘进行输入的。那么,如果我不会使用输入法进行文字的录入,我该怎么办呢?有没有什么设备能帮助我们解决这一问题呢?(手写笔)。

【学生自学】考虑到对于学生群体而言,键盘输入没有问题,手写笔应用不多,所以提供助学视频或说明文档,留给学生课后自学完成。

2、任务二:采集图片。

【教师示范】。

要点:用【printscreensyarq】键截取图像——当前屏幕内容。

用【alt+printscreensyarq】键截取图像——当前窗口的屏幕图像。

用hypersnap截图软件截图(提供助学视频)。

【教师示范】要点:取景对焦,拍摄照片,照片输出。

有些图像需要我们亲自动手进行绘制,这样的软件有很多,其中windowsxp自带的“画图”程序就可以用来绘制和编辑图像。我们这就动手来绘制一幅图画。

【动手练习】用windowsxp自带的“画图”程序绘制一幅指定的图画。

【探究与合作】针对任务一和任务二的拓展内容。

探究问题:若所需要的文字素材存在于书籍、报刊或纸张中,怎么进行文字的素材?还有以前没有数码相机,都是老照片,怎么把冲好的照片变成能在电脑中处理的图片文件?合作内容:利用扫描仪和ocr软件组内同学共同合作完成教师评价并总结。.。.。.。

3、任务三:采集音频。

师:通过网络获取音频(了解常见音频文件格式,课件中体现)。

音频,这时候网络就不能满足我们的要求了,怎么办呢?

使用windows自带录音机录制旁白(教师示范为主,配以助学视频)。

4、任务四:采集视频。

师:通过网络获取视频(了解常见视频文件格式,课件中体现)。

(一):记录正在进行的活动,记录有意义的一刻,都离不开摄像机,学习数码相机的使用。

提示:现在手机也可以拍视频的。

(二):了解windowsxp自带的moviemaker的使用(教师演示,提供助学视频)。

【动手练习】根据教师提供的素材,模仿教师演示的过程,练习使用moviemaker制作简单的短片。

【探究与合作】组内用摄相机拍一段视频录像,然后将其视频输出,选择的采集软件为windowsmoviemaker,利用该软件进行简单的视频编辑。

计算机应用基础论文

: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各大高校都很重视计算机课程的建设,对计算机应用领域的重视度随着市场需求增长而逐渐提高。本文以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为例,对目前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整合和教学改革措施进行论述。

根据计算机专业学生教学的特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既要保证实用性,还要保障其先进性。因此对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整合而言,可以将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网页制作、办公自动化、多媒体技术与photoshop图形图像处理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进行整合,并将整合后的课程作为目前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学的基本知识体系和基本知识框架,从而使高校计算机专业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如今社会对计算机能力的要求。对课程整合后的课程内容,应当继续坚持知识充实和技能实用的教学原则;并在课程整合下,实现对基础知识教育的良好分层,以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作为主要层次,为高校计算机专业学生更好地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和计算机应用技术打下基础。

随着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建设和教学都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尤其是在我国教育教学新课标的改革要求下,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教学水平大幅度提升,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专业技术能力也都得到了较好的提升。不过,目前计算机应用基础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下面笔者就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整合下存在的教学问题进行简要的论述。

1、缺乏实操课程建设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整合发展过程中,很多学校还是采取传统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模式,对教学课程整合下的实践教学内容重视度相对比较低,对于一些实操类课程如多媒体技术与photoshop图形图像处理、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等实操开展不足,导致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整合的效果得不到较好的体现。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学生的发展,使得学生只有理论知识,但缺乏良好的应用技能。

2、教学内容缺乏创新性且教学模式单一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整合的过程中,缺乏对课程内容的更新。在如今社会科学技术发展的带动下,计算机产品的更新速度很快。在快速更新的趋势下,目前的课程教材比较落后,即使开展课程整合工作,但始终取得不了较好的发展成效。而且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整合的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教学模式单一、教学内容缺乏创新性等问题。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和听课效率,甚至影响到学生对计算机课程的.学习兴趣。加之在课程整合下,教学的内容和信息量日渐增多,留给学生们消化的时间却越来越少,因此更需要对课上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进行提高,进而实现学生课下学习压力的缓解,让学生能够在课下进行自主发展。

3、缺乏对学生学习特点的掌握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整合下,原本多方面的教学内容被整合到了这一本书中,因此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掌握程度的考验比较大。而高校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计算机知识的储备上,因为受到了地域教学特点和教学模式差异性的影响,计算机应用水平参差不齐,导致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学生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再加上受到课程安排的影响,教师在进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的时候,因为课程内容比较综合,加之教师对整合下的教材的解读不到位,导致目前计算机教学主要是针对于一些学习基础相对比较稳固的学生,对于计算机基础薄弱的学生的关注度相对较低,这就导致了两极分化问题愈演愈烈。

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整合下,各方面的问题不断显现出来。为了实现课程整合效果的提升,教师就需要正视这些问题并积极寻找解决的对策。下面笔者就针对上文中提到的几点问题,谈一下如何进行课程教学改革,旨在通过本节的论述为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发展打下理论研究基础。首先,作为高校的教师,要学会引导学生融入如今的教学环境下,教师要建立良好的计算机学习环境以及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够在较为稳定的环境下,实现学习思想和学习模式的转变,并让学生逐渐对计算机学习产生兴趣。其次,对于目前的两极化问题,教师可以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将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与新型的教学方法结合,从而尽可能地缩短两极分化的差距。在计算机课堂上,教师的多媒体控制台可以进行个别演示以及分组播演的教学,教师可以在上课前选择做好相应的教辅课件,然后通过控制台进行分层教学的实施,并随时随地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引导学生正确解决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而实现在同步教学的同时进行分层教学模式的应用。其次,在具体的教学课程中,教师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单元和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改革,例如在word、excel、powerpoint等课程的教学上,可以选择实验教学法;对于一些理论知识的教学,可以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和多媒体教学方法。通过实验教学法,让学生一边学习一边练习,进而实现学习和练习的同步发展。实验教学法加上教师的深入研究,设置多个知识点的教学案例,再通过对案例进行分析和讲解,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计算机教学之中。最后,在课程考核的改革上,教师可以设置分层测试、合作测试、技能测试等考核方法,转变目前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存在的考核机制缺失的问题。对于分层测试,教师可以采取当堂考核或者课下线上答题等方式,让学生能够感受到不同学习阶段上自己的提高,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合作测试而言,可以针对一些大型的设计类考核项目,如用vep设计一个管理系统等等。这样学生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学会分工,学会合作,进而在考核学生水平的同时实现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对于技能测试而言,主要是将测试与现代社会需求结合,根据现阶段大学生职业技能需求情况,结合行业特点进行技能考核,主要是对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进行考核。

随着目前计算机产业的不断发展以及计算机技术的不断革新,高校计算机教学尤其是基础知识的教学一定要帮助学生夯实基础,进而保障学生能够在走向工作岗位的时候快速进行新知识的学习和基础技能的应用。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推进,高校一定要注重计算机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要通过师生交流、师企交流来保障教学模式与时俱进,保证高校的计算机教学能够取得长足的发展。

计算机应用基础培训方案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课程,通过培训学习,不仅要求社区工作人员掌握计算机的初步知识,更要求社区工作人员具有使用计算机的基本能力。培训的目的是培养社区工作人员的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为普及和推广计算机在日常工作中的应用奠定良好的基础。

靠山办事处社区干部。

培训的内容是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操作系统、word20xx文字处理软件、excel20xx电子表格处理软件。

1.掌握计算机的初步知识;

2.了解微机系统的基本组成;

3.了解操作系统的功能,掌握windows的基本操作方法;会正确使用邮箱开展工作。

4.掌握可以实现文字图表混排的实用文字编辑软件。

5.了解使用电子表格处理软件excel20xx处理各种报表的基本方法;

通过管理员授课,采取理论授课与培训人员自己上机实习相结合的培训方法。

全体社区干部,其中事业编社区干部只参与培训考试,不参加考核。

为适应新形势下社区干部工作需要,举行本次培训考核。本次培训考核主要由办事处副主任邢锋负责,纪工委书记赵贵斌全程监督。为了加强此次培训考核工作,成立领导小组如下:

组长:白永军靠山街道党工委书记。

成员:张玉海靠山街道人大工委主任。

赵贵斌靠山街道纪工委书记。

邢锋靠山办事处副主任、人武部长。

崔晓军靠山办事处副主任。

左琳靠山街道组宣部部长。

马朝蒙靠山办事处综合办主任。

宋业刚靠山办事处工会主席。

林凤发靠山办事处爱卫办主任。

于华靠山办事处劳动保障所所长。

高翔靠山办事处计生办主任。

罗焕荣靠山办事处民政办主任。

节综合考评)占比40%,结合考核程序评比结果,对于考核结果较差者,经集体研究予以辞退。

附:课程体系。

计算机应用基础求职信

、大学生个人简历网http://下面提供一篇为写简历时参考。大学生个人简历网还为求职者推荐这份为模板,更多的求职信在大学生个人简历网。祝每位求职者好运!

尊敬的领导:

您好!
感谢您给我这个机会并在百忙之中抽出您宝贵的时间来阅读我的材料!在此,我祝您工作愉快,万事如意!我是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电子商务专业的一名年应届毕业生,来自素有“楚蜀咽喉”之称的宜都。

在校其间,我通过认真、努力的学习,并修完电子商务专业的`所有课程,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我们所修的课程主要涉及:计算机应用基础、电子商务概论、电子商务英语、互联网数据库、基础会计学、经济学、市场营销、网页设计与制作、网络营销与企业管理、物流管理等学科。我不仅学习了各种科学理论专业知识,还增进了不少社会实践经验;并且也提高了自己在信息技术领域的交流和发展这也与学校和和老师的培养和教育息息相关,我才能有这样好的成绩,我非常感谢母校和教育我的导师。

思想上,我积极要求向上,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也很感谢党组织对我的栽培,在党校坚持不懈的学习,并顺利结业。平时,我也在不断地思考,自我反省和提高自己,做到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取长补短,积极、乐观、向上,热爱生活。注重自己的为人处事及道德修养的培养,坚持以诚信为本,时刻追求自己人格的升华,自我素质的提高以及不断地学习和获得新的知识和信息。

丰富多彩的四年大学生活,让我学到了扎实的基础知识,也更清楚的了解和认识了自我,为日后的自我发展和回报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我也相信,踏入社会后我会继续不断的努力,挑战自我。有勇气的人不怕风险,而愿冒风险的人往往有机会得到更好的回报。当您考虑是否聘用我的时候,不妨客观地做个风险和回报的对比!

计算机应用基础心得体会

为了提高自身的计算机管理业务素质,促进信息技术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我于20月份在中小学继续教育网上选学了《计算机应用基础》的课程学习。这次培训非常适合我们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它给了我们一个掌握现代教育媒体技术的好机会。当前,计算机行业是个飞速发展的行业,日新月异,因此,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拓展知识领域,进行知识更新,是我们当前最为迫切的任务。由于我们农村教师长年工作在教学一线,工作任务繁重,没有时间外出参加培训活动,需要一种能够适合个人工作形式的培训方式,中欧项目为广大农村教师提供了这样一个场所,在这个场所里,教师可以借助配置的学习资源和自身的经验,开展有组织、以自学为主的培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上级部门组织了这一次学习。

培训中我们学习了以下这样一些知识内容:

1、计算机的基础;

2、计算机的硬件安装与维护;

3、系统软件的安装与维护;

5、网络的维护;

6、卫星接收;

7、光盘刻录。

虽然这次培训的时间很短,但对我来说受益匪浅,以这次培训为契机,积极接收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更新了观念,开阔了教学研究的视野,充分认识到了现代教育教学媒体的特点和重要性。主要有以下这几个方面的体会:

1、培训学习让我了解了计算机的硬件与系统软件的安装、维护知识。在学习这一部分内容时授课老师深入浅出,让我们自己积极动手操作,结合实践来提高自己的操作能力,使每个学员得到了一次锻炼的机会。

2、学习了常用的办公软件,主要有office、word、excel、powerpoint等,以及常用的几种软件的应用技巧,同时也学习了一些解决实际应用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的方法,相信这次学习,会让我在今后的工作中运用电脑时能够得心应手。

3、在我们农村小学,大家对网络方面的知识较为贫乏,大多数人还从未接触过网络知识,还不能超前地认识到网络带来的好处。因此为了提高大家的认识,老师不仅采用实物演示的办法,而且还为我们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来为大家讲解有关组建局域网以及网络维护方面的知识,介绍了一些平时我们很少用到的网络检测命令,对我今后维护学校自己的局域网络有很大的.帮助。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我始终认真学习,把知识及时作以整理和复习,以便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以适应信息时代对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要求。

计算机知识更新是很快的,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和教育理念的更新,以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如何接受新的教育理念,转变我们传统的教育观念,来充实我们的专业技能,已经成为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掌握最新的知识,把工作做得更好。我们也渴望能够参加更多的这类培训活动,以便更好地为各位老师提供学习的机会,使我县的教育教学水平能更上一个台阶,由此教育教学法质量的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

自考计算机应用基础

从2005学年度上学期开始,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对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进行了教学模式的改革,具体方式如下。

1、实行分级教学。

所谓分级教学是指根据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或水平而采取的分模块、分快慢等级的教学方式。

在入学初,首先对学生进行模拟测试,成绩优异的同学可自愿申请办理免修免考或免修不免考手续,再对其他同学进行分级教学。

如2006-2007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计划安排2006级经济管理系、艺术系和酒店管理系的23个行政班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课,根据学生水平拆分成二个模块22个教学班,其中第一模块为经管酒店系分a级(快班)2个教学班,b级(中班)6个教学班,c级(慢班)3个教学班;第二个模块为经管艺术系分a级(快班)2个教学班,b级(中班)6个教学班,c级(慢班)3个教学班。

同一模块安排相同时间上课(不同模块上课时间可根据学校的机房情况错开安排),不同教学班上课地点、任课教师不同,不同等级教学内容不同。

经过分级后,任课教师则可根据不同级别班的特点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如快班学生水平较高,一般基础已经过关则以加强、提高为主,目前我们采用机房上课形式,可采用每周以大班讲座一次,集中二次上机练习;中班学生大多数对计算机有所接触,但不熟练则按正常的教学进度及要求来上课;而慢班学生水平相对较差,基本上没有操作过计算机,则以加强基础操作为主,并且补加上机课时。

根据学生自身水平层次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通过分级教学,原来基础好的学生,在知识和能力上得到提高、扩充,基础差的学生因加强了基础的操作,操作熟练了,学习的自信也增强了。

分级教学使教学得到整合,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2、教学内容模块化。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应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自学能力为目的,使他们适应信息化社会的需要,在本专业的学习、研究乃至今后在工作岗位上能够熟练地应用计算机。

《计算机应用基础》的传统教学方式,已不能很好地将知识点连贯,使学生全面撑握知识的运用。

采用模块化教学,即教师要把基本目标分解成为包括几个相关知识点或技能要点的若干子目标,然后根据各个子目标来设计教学,安排作业,教授学生的独立操作技能。

目前顺德学院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育根据课程性质和内容大致分成了三类:计算机文化基础(初级的理论知识),这个模块使学生了解计算机文化;计算机技术基础(强化动手能力),这个模块以学生掌握常规的计算机操作为目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理论与实践结合),这个模块要求学生能较深人的掌握计算机理论与操作知识。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基本操作、offiee办公自动化(word、excel、powerpoint)、汉字输入、网络基础、internet应用、计算机安全、病毒预防及常用工具软件几大模块,教学版本也从win2000发展到win2003及更高级的winxp。

具体的教学内容上根据分级教学采用“一纲多本”模式,即在统一大纲的基本要求下,允许a级班教学内容高于大纲,中级班教学内容符合大纲,而c级考试教学内容基本符合大纲。

通过教学内容模块化,学生掌握知识点的能力提高了,知识点一一攻破,起到了循序渐进作用。

3、开发新教材。

计算机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内容也随着计算机软、硬件发展不断更新变化,市场上各式各样的教材品种繁多,各高校应根据本校的学生实际水平选择定位准确、内容先进、取舍合理、体系优化、风格优良、将复杂问题简单化的教材。

为了使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内容与高职高专自身的特点相适应,顺德学院自编并出版了《计算机应用教程》作为教材。

教材中既注重传统内容的介绍,也注意新知识的补充,突出实用,兼顾考级。

配套的练习册与教材紧密结合,让学生的上机练习有针对性、目的性,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配套实验教材《计算机应用基础巩固与提高指导》以重基础、重综合、重系统为指导思想,结合计算机应用基础技术的发展精心编写。

废书与课程教学教材紧密结合,引导学生从最基本的技术开始学习,并逐步加深与扩展,直到掌握较为复杂的技能,这种方法让学生的上机练习有针对性、目的性,同时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和拓宽知识体系,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因此取得了较为显着的成效。

同时,它也体现了学院实验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路,反映了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改革所取得的成就。

4、改革考核方式。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实践和应用。

传统的笔试只适合于测试学生对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及原理的掌握情况,因此,单独进行笔试考核,并不能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

而上机考核则主要侧重于测试学生对软件或程序的实际操作的掌握情况,有利于促进学生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增设上机考核已是大势所趋。

所以有条件的学校该课程的考核方式应采用上机考核或笔试加机试相结合的方式考核,这样才能全面反映一个学生的实际水平。

顺德学院的考试方式使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组自主开发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考试及自动评卷系统(网络版)”进行,该系统能实现根据设定的题只难度随机组合考试题目,自动评改考题并给出考试成绩,完全实现了考试的无纸化、网络化、自动化,体现了考核的公平、公正。

现代社会,计算机的发展日新月异,新的技术不断产生,旧的技术很快被淘汰,计算机教育,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就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要做到灵活多变,不断创新。

顺德学院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分级化、教学内容模块化、改革考核方式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取得了较好成绩,使全体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文档为doc格式。

计算机应用基础论文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已经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社会对高校毕业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虽然高校对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都开设了计算机课程,但课程效果没有达到预期,毕业生计算机应用能力没有得到提高。如何提高大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改革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是我们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在当今时代,掌握计算机基础操作技能格外重要。熟练操作计算机已成为如今大学生步入社会的必备技能。高等教育中,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学习此门课程的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占95%以上。它的目标是使大学生成为既能掌握本专业知识,又能熟练操作计算机技术的复合型人才。随着全国中小学计算机课程的普及,大部分学生在进入高校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时,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但一些来自偏远地区或信息技术教育不发达地区的学生,接触计算机比较少,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了解有限。因此,学生基础能力参差不齐。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中,熟练掌握计算机基本技能,除了与教师的教学有关外,还与使用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有关,它将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当前部分高校使用的教材,内容大多陈旧。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一门公共必修课,这门课程的主要内容不仅包括了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和办公软件的使用技巧(如文字处理软件、电子表格软件、演示文稿制作软件),还包括一些计算机的核心内容,比如计算机的数制与编码、数制之间的转换、ip地址、域名等。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内容繁琐,知识更新快,课本的内容更新没有跟上发展。

大多数完成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学习的学生,仍然对计算机基础操作不熟练,比如:硬件软件安装能力差,打字速度慢,文字排版不熟练,excel操作缺乏技巧等。这都说明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训练还不够。学生都明白,计算机已成为当今社会必不可少的学习和办公设备,熟练计算机基础操作是毕业生必备技能之一。但在学习计算机课程当中,很多学生上课只是为了拿学分或应付等级考试拿证书,并未花更多心思练习计算机基础操作。部分高校教师在教学中还是采用讲授法,只是把老式的授课方式“黑板+粉笔”变成了现代多媒体技术“ppt+投影仪”教学。高校教师因科研项目多,教学任务重,课后没有太多的时间同学生交流。部分教师也忽视了“知识”与“能力”的区别,忽视了信息化教学设计,而信息化教学设计恰恰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为学习者提供良好的信息化学习条件,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系统方法”,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和综合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并使他们最终成为具有信息处理能力的、主动的终身学习者。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有许多困难。比如:学生个人差异明显,起点参差不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考虑学生个人差异又要力求学生全体发展,教学任务较为艰巨;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更新快,教材教学内容滞后,无法满足时代的`发展要求,学生学习体系无法及时补充完善;教学资源主要为教材文字描述,配合图片和相应教材教辅上的内容,表现形式单一,优质的教学资源较少;计算机课程学习时间短,学习内容多、任务量大,没有太多时间去练习操作。改革创新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应当注重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将课程分2个学期教学。第一学期以学习计算机基础操作、计算机网络安全等基础知识为主,同时鼓励学生加强计算机基础操作的训练,为第二个学期学习办公软件打下基础。第二学期主要学习word,excel,powerpoint等软件工具。

2.考核方式。从“理论+上机”考核,变成各个章节的综合操作。每一章节设计好题库,学生只有把每一章节要求的相关题目成功完成后,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才算顺利通过。考核内容应与社会实际需求接轨,比如员工工资表、企业产品登记表、销售表、企业ppt简介、word的字体编排等。

3.采用目标教学法。根据工作岗位要求的目标进行案例设计,设计问题情境,让学生主动进行分析和探索,最后对知识、技能进行归纳总结。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目标是提高学生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教学中,教师应该加强师生间的相互交流,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这样可以提高计算机教学质量,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1]南国农.信息化教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

[2]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

计算机应用基础论文

近年来,职业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日益显著,国家出台各类政策促进就业和升学。其职业性的特点越来越突出,传统的中职教育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需求,那么中职学校必须做出调整和改革。《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中职学校为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开设的公共基础课,使学生掌握必备的计算机应用知识和基本技能,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应用计算机解决工作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可以为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1]。由此看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十分必要。

模块化教学法大大增加了组织教学内容的灵活性,能有目的地培养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能力;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能更好地把控教学过程;能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学习实践中。

1.模块划分。在模块化教学过程中要“按需施教”,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技能解决其他专业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各专业学生的接受能力,满足各层次、各专业学生的学习需求,并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以提高学生岗位应用能力,从而大大提高就业竞争力[2]。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分为以下五个模块:计算机基础知识模块:模块内容包含计算机的发展史;计算机组成;各种进制间转化;操作系统。模块目标是使学生更进一步了解计算机;熟悉计算机基本操作;熟悉计算机操作系统的管理功能等。文字处理软件应用模块:模块内容包含文字录入、字符和段落设置、页面设置和打印、word表格、图文混排的技能训练。模块目标是使学生具备文字处理能力,掌握文档排版技巧。电子表格处理软件应用模块:模块内容包含表格基本操作、字符和表格的格式化、数据计算和处理等,模块目标是使学生具备数据处理能力,能够熟练进行数据计算、排序、筛选、汇总等操作。演示文稿软件应用模块:模块内容包含幻灯片基本操作、幻灯片版式设计、插入对象的编辑、动画设置等,模块目标是使学生具备演示文稿制作能力,能够独立设计演示文稿电子作品。网络应用模块:模块内容包含信息检索、电子邮件收发。模块目标是使学生具备使用网络处理日常事务的能力。

2.教学案例。以电子表格处理软件应用模块为例,设计教学案例。

(1)案例导入:新年在即,各商场计划统计一年来商品的销售情况,建立数据档案,以备来年参考。建立“某电器商场20xx年度销售统计表”,以excel数据处理为依托,完成每季度电器的销售额、各电器年度总销售额、各电器年度平均销售额、各电器销售额的年度百分比、本年度销售前三名的电器名称等操作。

(2)案例分析:对比excel电子表格与word表格的异同点,引导学生体验电子表格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通过执行表格中数据录入和计算处理任务的过程,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有针对性的掌握各部分的知识与应用能力。

(3)教学目标:学会创建电子表格及其基本操作,掌握数据录入的方法,掌握并熟练运用电子表格数据处理功能。

(4)教学步骤:首先给出样表让学生建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在此过程中掌握电子表格建立、编辑等技能;其次分析数据,以便在计算时选择正确的函数,在进行数据处理时理清思路,按照正确的操作顺序进行。

3.效果评价。为了证明模块化教学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在进行教学时分别设置了对照班和实验班。两个班由同一老师授课,学生情况相同,班级人数大致一样,教材相同,课时相同,教学内容相同。通过模块化教学法的实施,实验班学生期末测试成绩及格率比对照班高,而且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比对照班强。在进行实验教学前,对实验班的学生就使用计算机的基本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在学期末,同样的问卷却有不同的结果,可以看出学生自我评价高了很多。

模块化教学法能把专业理论和操作技能有机地、系统地结合在一起,它在理论学习和操作技能训练之间找到了的切入点,并注重教学内容的实用性,但在实践时还应注意:。

1.模块划分要以学生为中心。一切教学方法都是为育人服务的,教学过程中应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所以划分模块时务必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知识水平和专业特征,设置难易适中的模块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不断加强教师自身素质建设。在模块化教学过程中教师虽不再占主体地位,但模块化教学的自主性和灵活性,反而对教师的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运用最新的教学理念,最先进的教学手段,精心设计大量教学案例。所以教师有必要通过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来提高自身素质,以便更灵活地开展教学。

3.注重多种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单一的教学方法不足以体现教学成效,需要与其他教学方法有机结合,从各方面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4.完善评价体系。改变一贯以教师根据学生任务完成情况给予评价的模式,增加学生评价、小组互评等形式,可以考虑从知识迁移能力、创新能力、逻辑能力等多维角度进行评价,在评价标准上也不要执行“一把尺子”,要根据授课对象知识水平、专业要求等因素设置不同的标准,让每个学生都切实感受到获取知识的快乐,从而为模块化教学提供更有价值的参考数据。

[1]周南岳.计算机应用基础(第三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

[2]张大均.教育心理学(第二版)[m].人民教育出版社,20xx.。

计算机应用基础论文

中职学校项目教学是中职师生通过实施项目工作进行的教学活动,把学生融入有意义的任务完成的过程中,让学生积极地学习,文章主要探讨了项目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期望能够对于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项目教学,计算机教学,教学方法。

《计算机基础》课程具有很强的基础性,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本课程培养学生操作计算机的基本技能和信息处理的能力,使学生具有一定的信息素养,是计算机应用技术在各个学科中的应用基础,是学生在今后工作与生活中有效解决问题的基础,是学生在未来社会中自我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项目教学法在该课程中的应用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即通过解决学生身边一些实际问题来实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兴趣是学生探索、创造的力量源泉,是学生的最好老师。《计算机基础》作为一门基础课,所涉及的学生人数多、专业面广。掌握必要的计算机应用知识和技能已成为学生必备的素质要求。《计算机基础》的教学要求是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计算机应用操作能力,注重计算机应用技术与学生各自的专业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在未来岗位上熟练地使用计算机从事自己的工作,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所以,项目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该项目任务是否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是否能够调动学生的兴趣,是否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项目任务应是开放的,即给学生充分创造和发展的空间,使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思维得到发展。项目任务应是真实的`,即将学生置生于真实的社会情境中,在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项目任务应是结构不良的,即这个问题是一个未加明确说明的既定状态,一个并不十分明确但希望达到的目标状态,而且不一定有现成的、普遍赞同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和确定方法。结构不良的任务往往有多个可接受的结论,要求学生必须对整个问题进行综合的分析和思考,然后才能得出一个可行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它对思维能力的要求比较高,而在解决问题后,学生各方面得到的提高也很大。

这一阶段是学生按照制订的计划收集解决问题资料的过程,这一阶段可以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方法和技巧,还要保证小组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要参与并很好的合作。在项目教学中,要为学生提供与项目问题解决有关的各种信息资源,包括文本、图形、声音、视频、动画和案例等。其中案例是重要而典型的资源,它可以支持学生回忆相关知识,为学生提供一系列的经验,有效弥补学生在项目完成过程中经验上的欠缺,有利于学生与要解决的项目任务加以比照和模仿。例如:在powerpoint演示文稿制作这部分中,先展示一个事先做好的演示文稿《我的家乡》,让学生在幻灯片中看到真实的照片和相应的介绍,美丽的画面和动画效果,再加上背景音乐,无一不引起同学们的赞美和好奇,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使他们明确了学习的目标,为项目任务的学习提供了参考。

这一阶段是项目教学是重要阶段,是项目教学区别于传统教学的具体体现。在这一阶段学生根据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并形成自己的作品。在作品制作过程中,学生运用在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来完成作品的制作。项目教学中的小组是“由两个以上成员组成的团体,成员之间相互信赖且彼此通过面对面或网络媒介进行交流,具有调节小组成员行为的价值与规范,小组个体根据所完成的项目任务扮演特定的角色。因此,在项目教学中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小组成员之间的充分沟通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而虚拟环境下的交流实际上是非常普遍的。

《计算机基础》课程借助网络做好了教学资源平台,使学生获取更多感兴趣的内容,为学生后续学习服务。学生上课用的教室是多媒体教室,实现了多种媒体教学的功能,符合教学的要求。学生上机用的实验室是由学生用机和教师用机构成。机器中装有教师讲课、辅导用的和供学生学习使用的各种教学软件,如:有电子教学用的电子多媒体网络教室软件;供学生练习使用的考试系统,这样学生可以自己检测和教师检测学生掌握的情况。另外,可以创建自己的精品课程网站,学生可以从网上下载或浏览丰富的资料,以及教师制作的课件、授课录像及优秀作品,还有供学生练习使用的各种题库和常用的一些软件,为学生项目学习创造了一个优越的环境。

项目教学这种在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得学习了计算机知识的方式很有效。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去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面对的不再是枯燥的知识,而是实际存在的工作任务,他们在做具体工作的时候可以即时获得行为的反馈、接受老师和同学的指导,以及参与对完成任务的方法和途径的创造。完成了项目后,他们了解了实际工作流程中应掌握的技能,获得了完成任务的成就感,对个人在工作中所起的作用也进行了自我的认可,建立起了自信心,培养了良好的职业心理。经过学习对计算机知识很感兴趣。因在学习中学生拥有更多的主动权,这样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思维就会活跃起来,学习效果就会大大提高。并且让学生自主控制学习过程,激发了学生对探究新知识的兴趣,引起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学习效率。

计算机学科不同于其它学科,它有很强的实践操作性。理论上的知识,如果单凭课堂讲解和演示操作来教学,学生只是去死记一些理论知识和操作步骤,很难达到知识的消化和吸收。况且本门课程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掌握在实际应用中,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手能力。所以,只有让学生在实践中亲自动手操作,解决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才会把概念理解得更好。

[1]许长斌。对中等职业学校实施项目教学法的研究[j]。江苏教育,20xx,(9)。

[2]舒荣。浅谈项目式教学法在网络综合布线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科协论坛(下半月),20xx,(6)。

[3]贾秀香。项目教学法在落叶树种冬态识别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技术教育,20xx,(11)。

[4]马百年。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项目教学法应用[j]。考试周刊,20xx,(44)。

计算机应用基础论文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论文

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已经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到各个领域中,如科技、医药、工厂、学习等。而计算机应用基础是高校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也是引导学生进行计算机知识入门学习的学科。本文在分析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能力本位下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改革对策。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高职中专学生的必修课,涉及的范围非常广,多年来是人们一直关注的问题。高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对于计算机专业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计算机应用基础是学生入门学习的基础,主要阐述了一些计算机基础知识。

能力本位教育,产生于二战之后。其最主要的思想就是要从岗位实际需要出发,明确能力发展目标。职业学校通常要聘请行业中一些具有权威性的专家学者来组成专业的委员会,通过岗位群的要求,进行详细的分解,明确从事行业岗位工作所要具备的能力,以此来树立正确的培养目标。能力本位教学则是通过职业活动中所具备的实际能力,通过在职业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课程的组织、教学的开展以及教学评价。通过全方位的分析职业活动里从业者的活动内容、素质要求为出发点,以提供学生完成工作任务所需要的能力为基本原则,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里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拥有从事某一职业所具备的实际能力。能力本位思想的目的就是要求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要突出培养学生的能力,注重学校和社会、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关联。

1.教学方面

其一,很多学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都是在计算机机房中使用多媒体来教学的,大多数教师都是将课程内容做成ppt课件后进行播放,使用ppt课件的好处是教师可以避免大量的板书书写,减少因书写板书而浪费的时间,课堂内容更多更充实。缺点是,这种授课方式信息量过大,学生不易全部吸收,导致学生对课堂内容掌握肤浅,也不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其二,教学内容不能时时更新,课件中的内容虽然均是节选自教科书中,但是信息科技的发展是迅速的,教科书更新的速度却是有限的。所以会导致学生学习内容滞后,学生在步入社会后无法适应岗位的要求。其三,很多高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评定标准是期末考试,学生只需要掌握最常见的一类题型便可顺利过关,学生往往只是在期末的时候针对某一类题型进行机械学习,这样不利于学生全面的掌握知识,也不利于日后对于所学知识的应用。

2.学生方面

其一,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学习目标不明确。大部分学生对于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不够了解,不清楚这门课程与日后需要从事的工作之间有何关联。所以对这门课程的学习报以无所谓的态度,不求甚解,只求“不挂”。其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低,自学动手的能力差。在大部分的高职中专课堂上,由于学生的基础差,自制能力弱,导致学习氛围不够浓厚,在课堂上都是在玩手机、聊天等,在实际操作演练的环节中也多是以应付教师为主。其三,学生的文化基础薄弱,理解能力低。一些高职高专的学生,由于自身文化课较差,对于语言的理解能力与数据的分析能力较差。

1.加强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运用

任务驱动教学法主要指的就是在进行信息技术学习的时候,学生一定要在教师的帮助下,围绕一个任务活动,以这个活动为中心进行学习的开展,在问题动机的驱动下,学生根据运用学习资源,进行学习探索和配合,然后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任务驱动是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一种教学方式,其主要的目的就是要进行任务目标以及教学情境的创设,让学会在探索中带着任务去进行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的探索来对任务进行解决,以此来获得成就,这样的话就非常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的欲望和求知的欲望,逐渐培养学生的自学的能力。运用这种学习方式,使之前的被动式学习变为主动式学习,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主角不再是教师也不再是教师的ppt。

2.上机操作的改革

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对于计算机应用基础部分的知识不再是纸上谈兵。“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学生学习的注意和兴趣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浓厚的学习兴趣是调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使学生具备“能源”,使大脑处于积极活动状态,促进观察力、注意力、思维力等智力因素的高效率活动;教师通过各种示例,创设“旧知识不能解决新问题”的情景,从而揭示矛盾,促使其产生探究心理和强烈的求知欲,积极动脑思考。教师将新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在上机操作时进行探究学习,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3.理论教学的改革

高职中专学校的计算机理论教学最后还是需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要想教学能够取得不错的.效果,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一定要充分的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及教师的引导作用,因时代的飞速进步,教材研发缓慢,导致学生学习的教材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学生无法学习到最新的知识。所以这就要求学校具备自主研发的能力,根据信息技术的发展情况自主编写教材,达到与时俱进的目的,这也需要学校具备一流的教研团队。具备了“一手”的教材、课件后,还需要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学习,认真的去练习实践,达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只有达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才能对教学中“满堂灌”的教学形式予以改变,将知识的形成过程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能够更容易的获得知识,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方法能够提高,让学生获得主动的知识。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各行业广泛的对计算机进行应用。突出了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重要性,也提高了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要求。这需要学校在原有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对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进行改革,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院校的教育教学水平,也提高学生的综合竞争力。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