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计划应该定期进行评估和调整,以适应学生的发展和学校的改革需要。以下是一些教学计划实例,希望能够帮助到正在编写教学计划的老师们。
第一课就是和一年四季有关的《春夏秋冬》,在词语中学生感悟了一年四季天气的变化和不同,本单元是识字单元,还应以识字为主。
讲完《春夏秋冬》这一课,我有很多反思,这节课的教学有优点有缺点,教学中我充分发挥了教材优势,促进了学生发展,觉得以下两点做得还是比较好的。
第一点,借助插图,联系实际想象画面,轻松快乐识字。教学中,我充分利用课文中的优美插图,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想象画面。学生对四季的特点有了充分的感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识字的热情。
第二点,教给识字方法,促进自主识字。部编版实验教材在识字的编排上,注重渗透汉字的构字方法,不断引导学生发现新的识字方法。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就抓住了汉字的构字规律,引导学生主动掌握识字方法。教学时,让学生通过观察去比较,发现异同。同时鼓励学生根据自我经验,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这样学生不但能很快记住这些字,而且会慢慢地根据这个特点去认识更多的汉字,培养了识字能力,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有趣。
这节课虽然我也叫了不少学生回答问题,但是课后我发现对于学生的回答,我给予的有效评价真是微乎其微,这样的课堂学生听起来也觉得索然无味。还是那句话,不能一味只顾讲课,还要及时跟学生互动,针对学生的回答做出恰当的反馈,重在估计,增强学生的信心,提高积极性。
这节课的内容不是很多,大部分是我在读、说,缺少了学生说的机会。学生课前进行了预习,我完全可以用检查学生预习的方式让学生自己来读,比一比谁读得好,这样学生应该会读得更认真。这节课的末尾显得有些应付,我完全可以指导学生把这一部分要求会写的字写一写,这样第二课时也会相对于宽松一些。
教学是一种艺术。“课堂教学是一门缺憾的艺术”。我深知我做的不够好,我应该不断的努力,多向有经验的老教师请教,平时多听课,多思考,多积累经验,多上网看看成功的案例。结合别人成功的`经验总结自己不足的地方加以改正,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文档为doc格式。
。
教学目标:
会认8个生字,正确认读本课词语,认识雨字头和双耳旁。
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能主动积累四季的词语。
体会四季景色的不同。
教学重难点:识字理解词意。
课前预习:
1)读词语。
2)给生字口头组词。
教学过程:
一、课前检测:
揭示课题:出示学习目标:
三、自主学习:
1、自由读课文,不会的字多读几遍,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字。
2、同桌互读课文(纠正错误读音)。
3、同桌互查(认读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四、检查自学情况:
(一)读词识字:
1、出示文中四季图。
(1)观察图说说看到了什么,先跟同桌说一说。
(2)根据交流出示词语: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3)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词语。
(4)指名读、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重点指导读好后鼻音:风冬翘舌音:霜。
2、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个景物,说出这些景物的特点。
(二)借助偏旁识字:霜和雪。
(1)交流:生活中大家见到过“霜、雪”这两种自然现象吗?
(2)讲解有关霜的小知识。雨字头的字大都是一种天气现象。
(3)相机识记生字“霜、雪”。认识部首“雨字头”,你还知道哪些带雨字头的生字?
说说“雨”作部首时,在写法上有什么变化。
(三)读词解词识字:春风吹夏雨落秋霜降冬雪飘。
(1)出示短语,学生借助拼音自读。
(2)说说春风吹过来的感觉。比较被夏天的风、秋天的风、冬天的风吹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3)说说夏天下雨的情景,读出雨下得大的感觉,读好“落”。
(5)了解“霜降”。认识部首左耳旁。交流自己积累的带有这个部首的其他字。
(6)指名说说下雪时的情景,感受雪花的轻盈。有感情地齐读第二组词。
(四)教学词串:青草红花游鱼飞鸟。
池草青山花红鱼出水鸟入林。
(1)出示图,引导学生按照一定顺序观察图上画了哪些景物。
(2)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话交流。
(3)小组合作,借助拼音等方法朗读词语,相互正音。
(4)指名朗读,开火车读,齐读。
(五)组内互相交流好方法。
换偏旁法:如“雪—霜”比较识记法:如“入—人”加一加:如“洛—落、票—飘”
通过形象演变识记:如“飞”字,可以想象成鸟的形状等。
五、多种形式读。
1、开火车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2、读给同桌的小伙伴听。
六、课后检测:
春风吹夏雨落秋霜降冬雪飘。
池青草山花红鱼出水鸟入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复习巩固本课生字、新词,会写7个生字。
教学过程:
课前检测:
复习生字:
1、做游戏:我读你指。
2、小组长检查识字情况。
3、给生字组词。
4、反复朗读,加强巩固。
1)小组内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可以按照课文顺序读,也可以打乱顺序自己调整读。
2)班内交流读。
方法1:按照词语——词组——词语——词组的顺序。
方法2:调整次序,如:春风—春风吹夏雨—夏雨落秋霜—秋霜降冬雪—冬雪飘。
3、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方式读。
三、小小书法家,书写要规范。
1、出示要写的生字,自由“读帖”,说说你的发现。
2、师范写生字,学生仿写、练写。师生评价。
四、课堂检测:
学情分析。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积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学应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的有效的引导极为重要。
教学目标。
1、认识:霜吹落降飘游池入8个生字。认识新偏旁雨字头和耳刀旁。
2、初读课文,感受四季的特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一年四季中大自然及人们生活所发生的变化,从心底里去感受自然的美好,感受生活的美好。
教学重、难点。
重点:会认生字,背诵课文。
难点:读中感悟四季的美好,和四季的特点。
教学理念。
在教学中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积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学应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教学策略。
教学本课应该围绕识字这个重点,把识字和看图、学词结合起来,和生活结合起来。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情境导入。
1、创设情境导入:小朋友们,今天老师把春天、夏天、秋天、冬天请到了教室里,请看他们来了(出示图片)。
2、你们喜欢四季吗?你最喜欢那个季节?
3、欣赏课文朗读。
学生欣赏图片。
说出自己喜欢的'季节。
生听范读。
利用挂图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了特定的情境之中,让学生在情感体验中引发情感冲动,为进入新课学习储备必须的情感因素。
二、初读课文识字、合作探究解疑破疑。
1、请根据自学提示初读课文。
2、展示学习成果,认读生字。
3、提示学习生字过程中,互相给出提示,提示认读多音字。
4、出示生词卡片,认读生字卡片。
5、指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最具有代表性的自然现象?板书。
6、学习新偏旁:雨字头。
7、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见过霜雪这两种生按提示朗读课文,完成自学提示。
指名读、开火车读。
生交流自然现象提高学生小组合作能力。
交给学生识字方法,积累学习更多的生字。
自然现象吗?
8、认识更多带有雨字头的生字。
9、雨字头生字的书写,教师范写生字。
10、请找出词组中表示动作的词。
11、认识新的偏旁耳刀旁。
学生认读学生书空学生认读生字。
四、展示交流深化理解。
1、读中体会练习朗读。
2、谁能用动作来表现出这些动词?
3、让我们把这些动词加上动作来读一。
读,教师指导朗读。
4、教师做示范朗读,师生共读。
5、请同学们观察图你发现了什么?
6、谁能形容一下你发现的草、花、鱼、鸟?
7、再次仔细观察形容一下你发现的草、花、鱼、鸟?
8、下面请小组合作读一读,读准字音,小组相互正音。
学生展示生练习朗读。
仔细观察图片。
再次仔细观察。
小组合作朗读。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五、实践提升。
形成能力。
1、教师范读课文。
2、师生共同朗读。(加上动作朗读)。
3、给同学们增加难度根据插图和板书,加上动作试着背诵课文。
师生共读。
生背诵课文。
有的感情的朗读是本课的重点。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重视并加强了对读书的主导训练。通过让学生模仿读、自由读、表演读等感受四季的美丽,体会语言文字的魅力。
六、课堂总结。
1、学了这课,你知道了什么?了解了什么?
2、教师总结:一年有四个季节,春夏秋。
冬,通过学习我们知道了有关四个季节的。
自然现象,那就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保护大自然,爱护大自然,好好的感受四季给我们带来的美景吧!
生交流学习收获。
九、教学反思。
授课对象:一年级学生。
目标确定的依据。
(1)结合语言环境、联系生活实际,认识8个字。通过田字格和已有的写字方法会写7个生字。
(2)通过师范读、生生对读等方式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这篇课文是一年级下册的第一篇识字课文。本课以词串识字的形式出现,围绕着“四季”这个主题,勾画出了一年不同的四季画面。全文共有8个词语,8个短语,分成四组,第一组、第三组,揭示了四季的代表性天气以及四季的景物,第二组、第四组则告诉了我们这些景物的特点。课文浅显易懂,插图优美,从儿童的生活出发,因此学生对于本课内容的理解难度并不大。《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识字教学中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因此,本识字课建立在“趣味”的基础上,借助插图,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经历识字过程,获得识字体验,最终准确识字。同时,本课词串读起来有一定的节奏感,因此教师还要放手让学生多读,反复接触文本语言,感受文本的韵律美。
《春夏秋冬》本课开始时由四个季节的不同事物入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孩子们对春夏秋冬比较熟悉,配上漂亮的插图,能很快融入课文的氛围中。
1.学生能够正确认读“霜、吹、落”等8个生字,会规范、端正正确书写“春、风”等7个生字。
2.通过领读、自读等朗读形式,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1、结合动作识记、换偏旁识字等方法,会认8个生字,会写7个字。
2、通过领读、自读等朗读形式,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1.教师谈话:小朋友们,一年有哪几个季节?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
2.出示图片,做游戏。猜猜出示的图片分别是哪个季节。设计意图:低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声音、图画、颜色等都会引起他们的注意,令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顺应儿童的心理,开课伊始,创设新奇有趣的情景,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使他们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
1.出示课文中的四季图。说说你喜欢什么季节,为什么?
3.书写“春、冬”二字。
4.齐读四季的名称。
认识“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1)仔细观察插图,说说看到了什么。先跟同桌说一说,然后告诉老师。
(2)根据交流出示词语:
(3)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词语。
(4)指名读、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
其中重点指导读好后鼻音:风冬翘舌音:霜。
2.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个景物,说出这些景物的特点。
3.出示:霜和雪。
(1)交流:你们生活中见到过“霜、雪”这两种自然现象吗?
(2)教师讲解有关霜的小知识。雨字头的字大都是一种天气现象。大家看,借助字的偏旁,我们还能认识这些字。
(3)相机识记生字。认识部首“雨字头”。
(4)仔细观察,说说“雨”作部首时,在写法上有什么变化。
(5)教师范写生字“雪”,学生书空,并口头说出笔顺。
4.教学词串:春风吹夏雨落秋霜降冬雪飘。
(1)出示短语。学生借助拼音自读。
(2)说说春风吹过来的感觉。
(3)比较被夏天的风、秋天的风、冬天的风吹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4)说说夏天下雨的情景,读出雨下得大的感觉,读好“落”。
(5)了解“霜降”。认识部首左耳旁。交流自己积累的带有这个部首的其他字。
(6)指名说说下雪时的情景,感受雪花的轻盈。
(7)有感情地齐读第二组词串。
5.教学词串:青草红花游鱼飞鸟。
池草青山花红鱼出水鸟入林。
(1)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按照一定顺序观察图上画了哪些景物。
(2)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话交流。
(3)出示词串三和四。
(4)小组合作,借助拼音等方法朗读词串,相互正音。
(5)指名朗读,开火车读,齐读。
6.仔细观察,自主识记生字。
(1)仔细观察本课的生字,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的。
(换偏旁法,如“雪”,可以通过换偏旁变成“霜”识记;比较识记法,如“入”字,通过和“人”比较识记;通过形象演变进行识记,如“飞”字,可以想象成鸟的形状等;加一加法,如“落、飘”,可以用部件加一加的方法记忆。)。
(2)小组内互相交流好方法。
设计意图:教给识字方法,促进自主识字。有层次性地、有目的性地把识字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之中,与认识事物结合起来,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识字,在识字的同时,发展语言,提高认识能力。可以说,在语言环境中学到的字词是活的,带着感情记忆的东西是牢固的,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1.指导书写生字“花、入、风、雪、飞”。
(1)学生抽读生字,复习巩固生字的读音。
(2)分析生字,记忆生字,了解结构。
(3)示范指导,学生书空笔顺,认真练写。
重点关注“入”的第二笔要长,并且要出头。
“风”和“飞”的横斜钩要写得稳当。
复习书写姿势:书写时要做到哪“三个一”?(胸离桌子一拳远;眼离书本一尺远;手离笔尖一寸远。)。
3.学生完成书中的写字练习,先书空笔顺,再观察每一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重点看清难点笔画的写法,然后描红,最后练习书写。(提醒学生注意书写姿势。)。
了解四季的变化与地球的公转有关。2.认识四季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通过阳光直射与斜射的对比实验,观察并了解阳光的直射与斜射不同的效果。
四季形成的原因。
两块大小一样的金属片,每块的背面粘贴一支温度计、大镜子、手电筒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为什么夏天的太阳火辣辣的,冬天的太阳暖洋洋的?
二、新课:
一)直射与斜射有什么差异?
出示一个手电筒,分别在黑板上演示直射和斜射,引导学生观察直射和斜射时光束有什么不同。
(直射时光线集中,照射面积小;斜射时光线不集中,照射面积大。)直着照和斜着照,得到的光束有什么不同?被照射区域的温度有什么区别?直射和斜射是否会形成不同的温度呢?做书上的实验,边实验边记录。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阳光在同样的高度直射与斜射会形成明显不同的温度。
二)四季的成因我们已经知道,阳光在同样的高度直射与斜射会形成明显不同的温度,地球以一年为周期围绕太阳公转,由于地球始终是倾斜着身子在公转,所以对某一地区来说,每年夏季和冬季太阳光照射地表的角度就出现了明显的差异,也就形成了明显不同的温度。
三)四季变化与我们的生活。
我们通常是如何躲避严寒酷暑的呢?四)动植物怎样抵御严寒酷暑?
动植物寒冬没有棉衣,酷暑没有空调。他们是如何抵御严寒酷暑的呢?介绍动植物抵御严寒酷暑的典型方式。
三、作业。
查找资料,了解更多动植物抵御严寒酷暑的方式。
一、直射与斜射有什么差异?
二、四季的成因。
三、四季变化与我们的生活。
四、动植物怎样抵御严寒酷暑?
1、认识“霜、吹、落、降、飘、游、池、入”8个生字和“雨、阝、风”三个偏旁,正确美观地书写“春、风、冬、雪、花、飞、入”7个汉字。
2、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词语,理解课文内容。
3、初步认识四季的季节特点和美丽的大自然,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识字写字,理解短语意思。
激发学生对美丽自然的热爱之情。
春夏秋冬四季的精美彩图,课件,生字卡片。
1、认识五个汉字,正确书写“春、风、冬、雪”四个汉字。
2、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短语,并理解其意思。
3、了解大自然一年四季的不同景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朗读韵文,能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理解短语的意思。
课件,词语卡片。
1、师导入:时光老人有四个孩子,他们的名字分别叫做:春、夏、秋、冬,今天我们就来和这四个孩子交朋友。(相机板书课题,指名学生朗读,注意读准字音。)。
2、多媒体出示有关春、夏、秋、冬的四幅图片,给予学生直观的认识。
3、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自主交流对这四个季节的了解。
1、学生自主观察课文插图,借助汉语拼音朗读词语和短语,多读几遍,并与同桌互相检查朗读情况。
2、检查学生的自读情况。师出示词语卡片“春风”“夏雨”“秋霜”“冬雪”,指名学生认读,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相机正音,强调“风、霜”是后鼻音,“春”是翘舌音。
3、图文结合,理解词语。
(1)师多媒体出示相关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图上都有什么。
(2)指名学生交流,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把句子说清楚,读完整。
(4)游戏巩固:找朋友(把“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四个词语和相应的图片连起来)。
1、学生自读四个短语,读准字音,同位相互检查。
2、指名学生朗读,注意正音:“吹”是翘舌音,“落、降、飘”都是三拼音节,读准确。
3、引导学生发现四个短语和刚才学习的四个词语有什么不同之处,学生比较交流,师小结:不同之处是短语比词语多了一个,这个字都是表示动作的。
4、学生再读短语,结合自己的理解配上相应的动作。
5、指导学生朗读短语,并配上相应的动作,说说这四个动作的不同之处。
6、师小结:春风很轻很温柔,所以用了“吹”;夏雨很有力气,从空中往下掉,所以用了“落”;而秋霜是因为气温下降才形成的,所以用了“降”;雪花就像快乐轻盈的小天使,在填空中飘来飘去,所以用了“飘”。相机再出示这四个要求会认的汉字卡片,全班齐读。
7、学生交流记住这些汉字的方法。如:“霜”是一种天气,用了雨字头;“飘”好像是被风吹起来的,所以用了风字旁;“降”是左右结构,双耳旁(左耳刀)。交流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充分的鼓励,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识字方法。
8、学生练习有节奏地朗读这四个短语。
1、出示本节课要求会写的四个生字:春、风、冬、雪,指名生再次认读,口头组词。
2、学生自主观察,交流识记方法和写字要领。
3、教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小结:“春”字的撇画和捺画要舒展;“风”字是半包围结构,外框空间要大一些;“冬”字下面的两点要居竖中线上,上点略小,下点略大;“雪”字是上下结构,雨字头略宽,各部分要写得扁一些才好看。
4、师范写,生观察书空后自主描红、临写。
5、师巡视指导,强调学生正确的握笔姿势和坐姿。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认识了时光老人的四个孩子,了解了他们各自的特点,还结交了很多有趣的汉字朋友,收获可真多呀!
了解四季的变化与地球的'公转有关。2.认识四季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通过阳光直射与斜射的对比实验,观察并了解阳光的直射与斜射不同的效果。
四季形成的原因。
两块大小一样的金属片,每块的背面粘贴一支温度计、大镜子、手电筒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为什么夏天的太阳火辣辣的,冬天的太阳暖洋洋的?
二、新课:
一)直射与斜射有什么差异?
出示一个手电筒,分别在黑板上演示直射和斜射,引导学生观察直射和斜射时光束有什么不同。
(直射时光线集中,照射面积小;斜射时光线不集中,照射面积大。)直着照和斜着照,得到的光束有什么不同?被照射区域的温度有什么区别?直射和斜射是否会形成不同的温度呢?做书上的实验,边实验边记录。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阳光在同样的高度直射与斜射会形成明显不同的温度。
二)四季的成因我们已经知道,阳光在同样的高度直射与斜射会形成明显不同的温度,地球以一年为周期围绕太阳公转,由于地球始终是倾斜着身子在公转,所以对某一地区来说,每年夏季和冬季太阳光照射地表的角度就出现了明显的差异,也就形成了明显不同的温度。
三)四季变化与我们的生活。
我们通常是如何躲避严寒酷暑的呢?四)动植物怎样抵御严寒酷暑?
动植物寒冬没有棉衣,酷暑没有空调。他们是如何抵御严寒酷暑的呢?介绍动植物抵御严寒酷暑的典型方式。
三、作业。
查找资料,了解更多动植物抵御严寒酷暑的方式。
板书设计:
一、直射与斜射有什么差异?
二、四季的成因。
三、四季变化与我们的生活。
四、动植物怎样抵御严寒酷暑?
1.借助汉语拼音,能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词语、词串的意思,感受了解四季各自的气象特点。
3.认识偏旁雨字头、左耳旁,能正确认读“霜”等8个生字新词。
1.能正确朗读课文(词语、词串)。
2.能正确认读“霜、吹、落”等8个生字新词,正确读写“春、风、花”等7个生字。
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词语、词串的意思,感受了解四季各自的气象特点和春季的某些物象。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教师谈话:小朋友们,一年有哪几个季节?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
2.出示有关四季的图片,做游戏。猜猜出示的图片分别是哪个季节。
二、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1.出示课文中的四季图。认识“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1)仔细观察插图,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先跟同桌说一说,然后告诉老师。
(2)根据交流出示词语:
(3)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词语。
(4)指名读、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
2.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个景物,说说这些景物的特点。
3.出示:霜和雪。
(1)交流:你们在生活中见到过“霜、雪”这两种自然现象吗?
(2)教师讲解有关霜的小知识。霜是水汽在温度很低时,一种凝华现象,跟雪很类似。雨字头的字大都是一种天气现象。
(3)相机识记生字。认识部首“雨字头”。
(4)仔细观察,说说“雨”作部首时,在写法上有什么变化。
(5)教师范写生字“雪”,学生书空,并口头说出笔顺。
4.教学词串:春风吹夏雨落秋霜降冬雪飘。
(1)出示短语。学生借助拼音自读。
(2)说说春风吹过来的感觉。
(3)比较被夏天的风、秋天的风、冬天的风吹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4)说说夏天下雨的.情景,读出雨下得很大的感觉,读好“落”。
(5)了解“霜降”。霜降,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公历10月23日左右,霜降节气含有天气渐冷、初霜出现的意思,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意味着冬天即将开始。认识部首左耳旁。
(6)指名说说下雪时的情景,感受雪花的轻盈。
(7)有感情地齐读第二组词串。
5.教学词串:青草红花游鱼飞鸟。
池草青山花红鱼出水鸟入林。
(1)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按照一定顺序观察图上画了哪些景物。
(2)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话交流。
(3)出示词串三和四。
(4)小组合作,借助拼音等方法朗读词串,相互正音。
(5)指名朗读,开火车读,齐读。
6.仔细观察,自主识记生字。
(1)仔细观察本课的生字,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的。
(换偏旁法,如“雪”,可以通过换偏旁变成“霜”识记;比较识记法,如“入”字,通过和“人”比较识记;通过形象演变进行识记,如“飞”字,可以想象成鸟的形状等;加一加法,如“落、飘”,可以用部件加一加的方法记忆。)。
(2)小组内互相交流好方法。
三、反复朗读,加强巩固。
1.学生组成四人学习小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可以按照课文顺序读,也可以打乱顺序自己调整读。
2.班内交流读。
方法1:按照词语——词组——词语——词组的顺序。
方法2:调整次序,如:春风——春风吹夏雨——夏雨落秋霜——秋霜降冬雪——冬雪飘。
3.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方式读。
4.教师总结。
四、积累有关春天的词语。
各种形式读四字词语(带音节拼读、去音节读、男女比赛读),适时纠正不规范的读音。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
柳绿花红莺歌燕舞。
冰雪融化泉水叮咚。
百花齐放白鸟争鸣。
这篇课文是一年级下册的第一篇识字课文。本课以词串识字的形式出现,围绕着"四季"这个主题,勾画出了一年不同的四季画面。全文共有8个词语,8个短语,分成四组,第一组、第三组,揭示了四季的代表性天气以及四季的景物,第二组、第四组则告诉了我们这些景物的特点。课文浅显易懂,插图优美,从儿童的生活出发,因此学生对于本课内容的理解难度并不大。《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识字教学中激发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因此,本识字课建立在"趣味"的基础上,借助插图,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经历识字过程,获得识字体验,最终准确识字。同时,本课词串读起来有一定的节奏感,因此教师还要放手让学生多读,反复接触文本语言,感受文本的韵律美。
1.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预习生字,做字卡。(学生)
课时安排
1课时。
语
1.教师谈话:小朋友们,一年有哪几个季节?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
2.出示图片,做游戏。猜猜出示的图片分别是哪个季节。
设计意图:低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声音、图画、颜色等都会引起他们的注意,令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顺应儿童的心理,开课伊始,创设新奇有趣的情景,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使他们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
1.出示课文中的四季图。认识"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1)仔细观察插图,说说看到了什么。先跟同桌说一说,然后告诉老师。
(2)根据交流出示词语:
春风 夏雨 秋霜 冬雪
(3)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词语。
(4)指名读、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
其中重点指导读好 后鼻音:风 冬 翘舌音:霜
2.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个景物,说出这些景物的特点。
3.出示:霜和雪
(1)交流:你们生活中见到过"霜、雪"这两种自然现象吗?
(2)教师讲解有关霜的小知识。雨字头的字大都是一种天气现象。大家看,借助字的偏旁,我们还能认识这些字。
(3)相机识记生字。认识部首"雨字头"。
(4)仔细观察,说说"雨"作部首时,在写法上有什么变化。
(5)教师范写生字"雪",学生书空,并口头说出笔顺。
4.教学词串:春风吹 夏雨落 秋霜降 冬雪飘
(1)出示短语。学生借助拼音自读。
(2)说说春风吹过来的感觉。
(3)比较被夏天的风、秋天的风、冬天的风吹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4)说说夏天下雨的情景,读出雨下得大的感觉,读好"落"。
(5)了解"霜降"。认识部首左耳旁。交流自己积累的带有这个部首的其他字。
(6)指名说说下雪时的情景,感受雪花的轻盈。
(7)有感情地齐读第二组词串。
5.教学词串:
青草 红花 游鱼 飞鸟
池草 青山 花红 鱼出水 鸟入林
(1)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按照一定顺序观察图上画了哪些景物。
(2)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话交流。
(3)出示词串三和四。
(4)小组合作,借助拼音等方法朗读词串,相互正音。
(5)指名朗读,开火车读,齐读。
6.仔细观察,自主识记生字。
(1)仔细观察本课的生字,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的。
(换偏旁法,如"雪",可以通过换偏旁变成"霜"识记;比较识记法,如"入"字,通过和"人"比较识记;通过形象演变进行识记,如"飞"字,可以想象成鸟的形状等;加一加法,如"落、飘",可以用部件加一加的方法记忆。)
(2)小组内互相交流好方法。
设计意图:教给识字方法,促进自主识字。有层次性地、有目的性地把识字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之中,与认识事物结合起来,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识字,在识字的同时,发展语言,提高认识能力。可以说,在语言环境中学到的字词是活的,带着感情记忆的东西是牢固的,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1.指导书写生字"春、冬、花、入、风、雪、飞"。
(1)学生抽读生字,复习巩固生字的读音。
(2)分析生字,记忆生字,了解结构。
(3)示范指导,学生书空笔顺,认真练写。
重点关注"春、冬":两字的撇和捺要舒展。"冬"的两点要在竖中线上。
"入"的第二笔要长,并且要出头。
"风"和"飞"的横斜钩要写得稳当。
复习书写姿势:书写时要做到哪"三个一"?(胸离桌子一拳远;眼离书本一尺远;手离笔尖一寸远。)
2.学生当小老师给老师讲一讲每一个笔画应该占田字格的什么位置。遇到学生说不准的地方,教师重点讲解。
3.学生完成书中的写字练习,先书空笔顺,再观察每一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重点看清难点笔画的写法,然后描红,最后练习书写。(提醒学生注意书写姿势。)
4.教师巡视,对个别学生予以指导。
5.利用投影仪进行书写展评。
设计意图:抓住汉字的构字规律,掌握识字方法。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了解生字的结构。一年级的识字教学要扎扎实实地落到实处,教师要注重多示范,一笔一笔地教,力求让学生把每个笔画写正确、写规范、写到位。
四、反复朗读,加强巩固
1.学生组成四人学习小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可以按照课文顺序读,也可以打乱顺序自己调整读。
2.班内交流读。
方法1:按照词语--词组--词语--词组的顺序。
方法2:调整次序,如:春风--春风吹夏雨--夏雨落秋霜--秋霜降冬雪--冬雪飘
3.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方式读。
4.教师总结。
设计意图:这里采用了多样的朗读形式,通过重组朗读,使识字语境更加丰富多彩,更加生动有趣,更具有清晰的画面感。
本课的教学,我充分发挥了教材优势,促进了学生发展,觉得以下两点做得还是比较好的。
1.借助插图,联系实际想象画面,轻松快乐识字。
教学中,我充分利用课文中的优美插图,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想象画面。学生对四季的特点有了充分的感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识字的热情。
2.教给识字方法,促进自主识字。
人教版实验教材在识字的编排上,注重渗透汉字的构字方法,不断引导学生发现新的识字方法。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就抓住了汉字的构字规律,引导学生主动掌握识字方法。教学时,让学生通过观察去比较,发现异同。同时鼓励学生根据自我经验,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这样学生不但能很快记住这些字,而且会慢慢地根据这个特点去认识更多的汉字,培养了识字能力,使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有趣。
1、过冬了,惟有松树不怕寒冷冰雪,随着凛冽的西北风,摇晃着身子,发出尖刻刺耳的呼啸。
2、生物在春晨中醒来,展示着生命的可贵、诱人。
3、炽热的火伞高张在空中,热得河里的鱼不敢露出水面,鸟也不敢飞出山林,就是村中的狗也只是伸长舌头喘个不休。
4、赤热的火伞高张在空中,热得河里的鱼不敢露出水面,鸟也不敢飞出山林,就是村中的狗也只是伸长舌头喘个不休。
5、天是那样地蓝。日光是那样地明媚。蓟草在飞上飞下,似乎是被秋风熏醉了。炎热只剩下余威,毕竟使人感到气爽惬意了。
6、盛夏,天热得连蜻蜓都只敢贴着树荫处飞,好像怕阳光伤了自己的翅膀。
7、烈日当空,道路两旁,成熟的谷物在炎热下弯着腰,低着头。
8、初夏时节,各色野花都开了,红的、紫的、粉的、黄的,像绣在一块绿色大地毯上的灿烂斑点;成群的蜜蜂在花从中忙碌着,吸着花蕊,辛勤地飞来飞去。
9、夏:遍体如焚的大地上,只在这些白杨树下残留着一段阴影了。
11、啊,我见到了春天。远处的群山连绵起伏,变得苍绿了。近处山坡上的小草也悄悄地钻出地面,它们嫩生生,绿油油的。肥胖的小叶儿,像一个个刚刚睡醒的胖娃娃。这一片,那一簇,点缀着这陡峭的山坡。山坡上的树木也在不声不响地抽出新的枝条,长出了像小草一样的新芽。柳树的枝条向下垂着,就像一条条线挂在树上。那嫩黄色的小叶片,就像在线上系的花瓣儿。杨树开了花,这些花一串串的,是紫红色的。身上长满很软的小毛,像一只只毛毛虫,真有趣。山桃花展瓣吐蕊,杏花闹上枝头,梨花争奇斗艳。
12、阳春三月,江南正是莺飞草长,柳绿花红的美好季节。
13、初夏的早晨,东涌村笼罩着薄薄的微雾。太阳没有出来,珠江河上吹来的暖风,带着潮湿的凉意。木棉花开过了,桃花开过了,雪豆花和各种色泽的菜花,都开过了,东涌村外的平坦的田畴,青青欲滴的软柔柔的稻苗,苍苍翠翠的丛丛蕉叶,在风中摇曳,呈现了一片生意。
14、春:当春带着她特有的新绿,海一样地漫来时,真能让人心醉;当春携着她特有的温煦,潮一样地涌来时,也能让人断魂。新绿、嫩绿、鲜绿、翠绿,满眼的绿色呀,温柔着我们的视线。还有那星星般闪动的一点点红、一点点黄、一点点粉、一点点紫呀,也惊喜着我们的目光。
15、夏天是慵懒惬意的,鸟语花香,偶尔的阵雨带来难得的凉爽,大多数时候,火辣的太阳让一切都慢了下来。
16、田野里的麦子,在不知不觉间由青色而变成枯黄,使一片原野顿换了一副面目。风儿带着微微的暖意吹着,时时送来布谷鸟的叫声,这是告诉我们“春已归去”而是初夏四月的季节了。
17、烈日当空,道路两旁,成熟的谷物在热得弯下腰,低着头。蚱蜢多得像草叶,再小麦和黑麦地里,在小麦和黑麦地里,在岸边的芦苇丛中,发出微弱而嘈杂的鸣声。
18、那天,天热得发了狂。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着了火,一些似云非云、似雾非雾的灰气,低低地浮在空中,使人觉得憋气。
19、秋:秋雨打着她们的脸。一堆堆深灰色的迷云,低低地压着大地。已经是深秋了,森林里那一望无际的林木都已光秃,老树阴郁地站着,让褐色的苔掩住它身上的皱纹。无情的秋天剥下了它们美丽的衣裳,它们只好枯秃地站在那里。秋天带着落叶的声音来了,早晨像露珠一样新鲜。天空发出柔和的光辉,澄清又缥缈,使人想听见一阵高飞的云雀的歌唱,正如望着碧海想着见一片白帆。夕阳是时间的翅膀,当它飞遁时有一刹那极其绚烂的展开。于是薄暮。晚秋底澄清的天,像一望无际的平静的碧海;强烈的白光在空中跳动着,宛如海面泛起的微波;山脚下片片的高粱时时摇曳着丰满的穗头,好似波动着的红水;而衰黄了的叶片却给田野着上了凋敝的颜色。
20、清晨,拉开窗帘、推开窗户。微风吹来,一阵清新、幽香、淡雅的泥土气息迎面而来。
21、七月盛夏,瓦蓝瓦蓝的天空没有一丝云彩,火热的太阳炙烤着大地,河里的水烫手,地里的土冒烟。
22、初夏的阳光从密密层层的枝叶间透射下来,地上印满铜钱大小的粼粼光斑。
23、寒风像一把锋利的剑在夜空里飞舞,吹打着树叶,发出尖厉的叫声,时令已经是寒冷的冬季了。
24、春天随着落花走了,夏天披着一身的绿叶儿在暖风儿里跳动着来了。……街上高杨树的叶子在阳光底下一动一动的放着一层绿光,楼上的蓝天四围挂着一层似雾非雾的白气;这层绿光和白气叫人觉着心里非常的痛快,可是有一点发燥。
25、入了秋之后,天气日冷一日。枯树上两三片黄叶,还在朔风中颤抖着,挣扎着。
26、七月,透蓝的天空,悬着火球似的太阳,云彩好似被太阳烧化了,也消失得无影无踪。
27、空中没有一片云,没有一点风,头顶上一轮烈日,所有的树木都没精打采地、懒洋洋地站在那里。
28、青草、芦苇和红的、白的、紫的野花,被高悬在天空的一轮火热的太阳蒸晒着,空气里充满了甜醉的气息。
29、夏:七月,透蓝的天空,悬着火球似的太阳,云彩好似被太阳烧化了,也消失得无影无踪。春天随着落花走了,夏天披着一身的绿叶儿在暖风里蹦跳着走来了。初夏的阳光从密密层层的枝叶间透射下来,地上印满铜钱大小的粼粼光斑。风儿带着微微的暖意吹着,时时送来布谷鸟的叫声,它在告诉我们:“春已归去。”
30、天气闷热得要命,一丝风也没有稠乎乎的空气好像凝住了。
31、春天来的好快,悄无声息、不知不觉中,草儿绿了,枝条发芽了,遍地的野花、油菜花开的灿烂多姿,一切沐浴着春晨的曙光,在春风中摇弋、轻摆,仿佛少女的轻歌曼舞,楚楚动人。
32、整个城市像烧透了的砖窑,使人喘不过气来。狗趴在地上吐出鲜红的舌头,骡马的鼻孔张得特别大。
33、冬:送走了五谷丰登的秋天,雪花飞舞的冬天终于来临了。
34、冬天是凛冽的,是萧索的,单调的灰色覆盖了一切,动物们也都长眠了,只有期待纷扬的大雪带来一些纯洁的愿望。
36、小燕子拖着剪刀似的尾巴,回到北方的家乡,它们“叽喳,叽喳”地叫着,好像在说:“春来了,春来了!”
37、秋:秋天是一种廓然空阔的心绪,秋天是一种淡然惬意的闲适。
38、秋天,斑斓的,果实累累的,高调又安静的金色,黄色调慢慢取代了上一季的五彩。
39、冬:冬天的风,是个爱吹口哨的淘气的小男孩儿。他一会儿吹到东,一会儿跑到西,他到了哪儿,哪儿就会活跃起来。冬天的风,特别爱跟人开玩笑。小棕熊特别怕冷,一到冷天他就钻在家里烤火炉。冬天的风使劲儿地拍打他的窗户,催他到外面做游戏打雪仗。
40、春晨点染心中的希望,激发着人生的热情。
41、冬天来,大雪覆盖,世界一片洁白,饱览高寒地区的风尘,可滑雪,可打猎。
42、春:田野上,麦苗反青,一望无边,仿佛绿色的波浪。
43、春天随着落花走了,夏天披着一身的绿叶儿在暖风里蹦跳着走来了。
44、太阳像个老大老大的火球,光线灼人,公路被烈日烤得发烫,脚踏下去一步一串白烟。
45、冬天,北风怒吼。天阴地冻,只见寒鸦乱飞,声声凄惨。
46、春天来了,冰消雪融。草地绿了。树木葱茏了,河水流动得也快了。
47、可爱的春姑娘,迈着轻盈的步子来到人间,那一片生机的景象便随之来到四面八方,整个世界像刚从一个漫长的睡梦中苏醒过来。
48、冬色爷爷送走了大地的严寒,春姑娘踏着轻盈的脚步来到了人间。春天的景色十分美丽,就像一幅栩栩如生的画。
49、秋天一到,风便顺着西方向东方吹。犀利的风,从树枝里刷过去,半青半黄的叶子便纷纷飘落。
50、冬天,狂风呼啸,大雪纷飞,银白色的一片孕育着来年的又一轮回。
春夏秋冬伴我成长(歌曲)
1、初步体验一年中四季显著的特点,知道自己在四季中逐渐长大。
2、感受歌曲旋律的变化(欢快与抒情),有跟唱歌曲的愿望。
幼儿小时候的照片、磁带等
一、 复习歌曲:我怎样才能长大
1、一个人在爸爸妈妈的关爱下,不怕困难,努力学习,走过春夏秋冬,就会渐渐长大。
用哼鸣的方法、有表情地朗诵歌词。
初步学习轮唱歌曲后半段
二、 歌曲:春夏秋冬伴我长大
(一) 熟悉旋律
1、介绍音乐的名字,春夏秋冬伴我成长。欣赏旋律
在每一个季节,小朋友在干些什么?
2、 出示四张小路(四季的小路),请幼儿根据颜色判断是什么季节?
你怎么知道是这个季节?
——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夏天是火热的季节、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冬天是冰冷的季节。
你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
在每个季节可以做些什么?
3、 在音乐的伴随下,教师变换顺序出示四季的小路,请幼儿来跟随音乐的节奏,表现四季中孩子们做的事情。
第二遍时,引导幼儿结伴表现
4、 小结音乐的变化:前面是欢快的,后面是抒情的。就好象一年四季不同的变化。
(二) 了解歌曲内容
1、 有个孩子歌唱让他长大的四季,让我们听听他经历的是怎样的四季?每个季节是怎样伴随他成长?(范唱歌曲)
你听到他看到的四季是怎样的?(解决四季象什么)
2、 每个季节给他带来了什么?(再次听赏,结合画面)
欢畅(开心)——拓展:春天看到了什么?
秋天你闻到了什么?
3、 师生对对碰
——教师说季节的特征,幼儿将给大家带来的东西(注意两个节奏:后16分、小附点)
(第二遍时相反)
4、 跟唱歌曲
着重引导:唱清歌词
这是本学期的第一篇课文,所以学生显得相当兴奋,由于学生已初步具备认读生字的能力,教学时我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有利于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识字的能力。再者,我严格要求学生按照笔画顺序来书写,同时还注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鼓励他们运用各种方法来识记生字。另外学生边说笔画名称边书空,增加学生对生字的记忆力,然后我对关键笔画进行点拨,最后让学生描红、临写。我在巡视过程中适当指点,并给学生写得好的字画个小红星,这对学生起到较大的激励作用。
我在指导学生认识大自然现象时,图字结合,更加形象、直观,教学环节的设计上,我采用听说读等手段来帮助学生尽快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利用课件播放相关春天的美丽景色,让学生在观察中体会到这些词语的含义。另外,我以猜谜游戏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讲述一个大意,让学生比赛猜出相应的词语,至于读的方面,采用全班齐读、大组朗读、小组比赛等多种形式的朗读方式。总体说来,这堂课还是比较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和所设定的教学目标。
但不足之处在于调控学生的纪律方面还有待增强以及如何延迟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这些都是我需要在日后的教学过程中加以改进的。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1.能正确认读“霜、吹、落、降、飘"5个生字,学写“春、冬、雪”3个字。
2.借助插图,想象画面等方法,了解词语和短语的意思,感受四季不同的特征。
3.在多种形式的诵读中积累语言,感受语言的音韵美。
1.能正确认读“霜、吹、落、降、飘"5个生字,学写“春、冬、雪”3个字。
2.借助插图,想象画面等方法,了解词语和短语的意思,感受四季不同的特征。教学难点:
在多种形式的诵读中积累语言,感受语言的音韵美。
一、谈话揭题,学习“春、冬”
1.说说喜欢什么季节?为什么?
出示词语:春、夏、秋、冬。
2.学生认读“春、夏、秋、冬”。
3.书写“春、冬”二字。
(1)仔细观察“春”字,发现它由哪几个部件组成。
(2)老师范写,讲解书写要点:先写三横,左低右高,间距均等,中间一横最短。再写一个“人”字,撇捺要舒展。最后,再写一个‘旧”字,贴住撇,不碰捺。
(3)学生练习书写。
(4)教学书写“冬”字:横撇和捺交叉在中心点上。上点小,下点大,对齐写在中线上。教师示范书写后,学生练写。
4.齐读四季的名称。
设计意图:要求书写的字可以根据生字的分布情况,分散进行。课题中就有两个要求写的汉字,在导入课题时就进行书写指导,时机恰当。
二、借助插图,读词识字。
2.相机出示词卡:春风、夏雨、秋霜、冬雪。请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拼读。
3.正音:请学生读词语,教师根据学情差异,指导生字读音。其中“风、霜”的读音重点正音。
4.去掉拼音,采取多种形式读词(自由读—指名读一一领读—齐读)。
5.认识秋霜。
(1)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说一说见过的“霜”是怎么样的?
(2)呈现画面,教师小结:在寒冷的清晨,树叶上,车窗上、地面上,常常会出现一层薄薄的结晶,这就是一一霜。认读生字,巩固读音。
(3)观察“霜”字,识记字形,认识“雨字头”。
(4)小结:霜常常在深秋出现,所以把它称为一一“秋霜”。
(5)出现词卡,复现词语,巩固读音。
设计意图:秋霜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陌生,先联系生活所见交流,再借助图片简介,可以加深学生对秋霜的认知。同时结合汉字字形教学,使形义结合,便于学生掌握生字。
三、动作演示,认读短语,识记生字。
1.出示短语,采取多种形式读词正音。(自由读一一指名读一一齐读)。
2.圈画动词,引导学生发现春风、夏雨、秋霜、冬雪来到人们身边的方式。(交流:吹、落、降、飘)。
3.借助拼音,读准生字读音:吹、落、降、飘。
引导学生交流是怎么记住这四个生字的。
(1)识记“吹”字。结合动作发现:吹要用上口。
(2)识记“落”字。结合动作,发现夏雨是从天上掉下来。(指名读—齐读)。
(3)识记“降”字。认识“双耳旁”。结合动作,发现和“落”字的意思相近。所以它们可以放在一起变成一个词—“降落”。(指名读一一齐读)。
(4)识记“飘”字。引导学生做做动作,发现雪轻轻柔柔。
的,一会儿飘到东,一会儿飘到西,这都是“风”的功劳(凸显“风字旁”)。
4.读读四个生字,请学生将这四个生字宝宝,送到正确的词语中:
雪花飘春风吹?秋霜降?夏雨落。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运用已学的识字方法进行自主识字。根据生字的特点分类教学,突出难点。借助动作演示落实四个动词,巧妙地将生字的音形义结合。
5.课间操(师生一边拍手,一边合作读)。
师:什么吹?生:春风吹。
师:什么落?生:夏雨落。
师:什么降?生:秋霜降。
师:什么飘?生:冬雪飘。
男生,女生问答读。
设计意图:将学习内容与课间操结合起来,既复习了课文内容,又帮助学生缓解了紧张的学习。问答式的合作读,揭示了短语的结构,渗透了语文知识的学习。
四、巩固练习,学习写字。
1.认读生字卡片:吹、落、霜、降、飘。
2.书写生字。
(1)教学“雪”字书写:观察“雪”字。比较“雨”和“雪”,交流发现。重点观察:“雨”字变成“雨字头”后的变化。
(2)教师示范书写;学生练习书写。
(3)学生书写反馈,评议交流。
我们教师只要把语文的课堂教学深入到生活中,把学习语文的快乐释放到生活实际中去欣赏品味,由此再由生活的快乐返回到对语文学习的钟爱和快乐中,不断循环往复!真正让孩子享受学习语文的快乐、生活的丰富多彩,把语文和生活紧紧地联系起来!
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我特别注重和学生心与心的交流,心与心的碰撞。通过与音乐、美术等学科的整合,不断使主题得以升华,让学生充分感受文中所蕴含的真情。同时,非常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一个可以自我展示的平台:可以自由选择识字方法,可以自由选择读书方式,可以发表自己读文后的独特感受……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体现其个性,体现快乐学习。
课前准备。
1、词语卡片,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投影,歌曲《童年》。(教师)。
2、赞美大海的好词佳句,预习生字,朗读课文;童年玩耍的照片、纪念品、画。(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感受美。
1、学生用课前搜集的好词佳句赞美大海。
师:孩子们,你们眼中的大海是什么样子的?能不能用你搜集到的好词好句来描绘一下。
2、引入课文题目。
(教师播放海浪及笑声的录音)师:听,这是什么声音?(海浪声)听,这是什么声音?(笑声)今天让我们下海好吗?脱下鞋子,光着脚丫,一同体验一下踩在松松软软的海滩上是怎样的一种感觉,去感受那里带给我们的快乐。板书课文题目,美读课文题目。
设计意图:本课起始体现了读和说的相互联系,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然后抓住孩子年龄小、爱玩的特点,让他们觉得这节课又要去游玩了,精神先愉悦、轻松起来,让学生对本课学习充满兴趣。
二、领略美。
1、课件播放课文内容和朗读动漫。
2、问:大海好玩吗?小娃娃快乐吗?同学们,此时你们想读一读这篇课文吗?自己读一读吧,注意读准字音,再把圈画的字词读一读。
3、标出自然段。
4、同桌分段读一读,纠正读错的字音,再把圈画的字词一起读一读。
设计意图:描画面,想意境,让学生初步感受美,感受快乐,从而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愿望和学习兴趣。利用学生的阅读期待,实现学生读的愿望,达到流利读课文的目的。
三、集中识字。
1、出示本课生词卡片。
师:词语宝宝来到了我们的黑板上,你们试着认识认识它们。
2、师:选择你喜欢的生字记一记。
3、师:把你记的字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互相学习。
4、师:把你喜欢的字和我们大家说一说吧,其他同学应该认真倾听,并且继续补充。
预设:
形声字:蓝、笑、和、活、金。
数笔画:又、向。
加一加:蓝、笑、和、娃、挂、活。
减一减:又(叉)、白(的)。
形近字:娃――挂、贝――见。
换一换:着(看)。
反义词:笑――哭。
同音字:向――象、又――右、和――合。
师随机引导:
挂:做动作“挂”。
一、学会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二、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了解,作者是怎样抓住猫的性格特点进行具体细致描述的,并体会作者的爱猫之情。
指导学生学习老舍先生语言的条理性、准确性、生动性,增强学生的语感。【教学过程】。
一、审课题,揭示学习要点。
(一)文中哪里可以看出猫的可爱?
(二)文章是怎样表达爱猫之情的?
(三)学习具体明确的表达方法。
二、理思路,认识结构特点。
(一)指名读课文。
(二)根据本文总起分述的特点,给文章分段,画出中心句,写出小标题。
三、抓古怪,品大猫之三怪。
(一)大猫第一怪紧扣教材泡泡:“为什么说猫的性格古怪呢,我要好好体会体会。”指导学生阅读。1.理解“古怪”。(推测、存疑,进一步结合课文理解“古怪”。)2.默读课文,思考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写猫的性格的。
(板书:老实、贪玩、尽职)3.课文中是用哪一个表示转折的连词,把这三方面的性格特点连接起来的?(可是)。
4.每一方面性格后都用了一个语气词,把它圈出来。5.读课文感悟“可是”“吧”对表达“古怪”的作用。说老实话吧它很老实比较(“说它老实吧,可是有时贪玩,说它贪玩吧,可是有时又很尽职。”这里两次用“可是”转折,表现出了猫的性格让人捉摸不透。句末用“吧”使语气不十分确定,更让人感到猫的性格让人难以捉摸。)板书:
可是。
可是。
老实————贪玩————尽职吧。
吧
6.通过品味、感悟,悟出“古怪”在课文中的意思是“令人难以捉摸”。
7.分层品味作者遣词造句之妙。
(猫在捉老鼠时尽职的表现是:“憋住气,聚精会神”是专心;“一连„„”表示有耐心;“非„„不可”表示有决心。)8.感悟“古怪”的猫最可爱。如果只允许你从猫的“老实”“贪玩”“尽职”这三种性格中,选独有一种性格的猫养,你选哪种?(成天睡大觉的猫是“懒”猫;整天不回家的猫是“野”猫;整日逼老鼠,纹丝不动的猫是“呆”猫。只有既“老实”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职”性格“古怪”的猫最可爱。)。
(二)大猫第二怪。
1.从猫的情绪上看,写了两个方面,找出词语概括。(高兴:温柔可亲;不高兴:一声不出。)。
(板书:温柔可亲——一声不出)2.用了几个细节把“温柔可亲”写具体的?(用身子蹭你的腿;伸脖子让你抓痒;在稿纸上踩印小梅花;丰富多腔地叫唤。)。
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在不叫的时候,它还会咕噜咕噜地给自己解闷。(3)发现下面加点的词语,用词之妙了吗?(“不同”“各异”“多端”都是“不一样”的意思,可想象猫的叫声“丰富多腔”,可见作者词汇之丰富。)。
(三)大猫第三怪。
可是。
可是。
老实——贪玩——尽职。
吧
吧
温柔可亲——一声不出。
什么都怕——那么勇猛。
引导学生小结:紧紧围绕“大猫古怪”写了“三怪”让我们觉得“古怪”的猫,实在是可爱。
四、抓可爱,品小猫三淘气。
(一)齐读中心句。(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
(三)你发现“耍”“撞”“抱”三字之妙吗?(都是动词,都写淘气,都当孩子来写。)。
五、回全篇,
总结。
全文特色。
(一)你发现老舍先生仅用哪一字就把“大猫古怪”与“小猫可爱淘气”衔接起来了吗?
(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用“更”衔接起来的)为什么不用“很”呢?(“更”不但写出小猫十分可爱,而且写出小猫比大猫更可爱,并且将前面写大猫古怪与后面写小猫淘气可爱的内容连成了一体。这些都是“很”不能代替的。)。
(二)老舍先生写的猫非常可爱,他是怎样表达爱猫之情的?1.把猫人格化。2.抓住了猫的性格特点写。
3.结构上。大猫“三怪”与小猫的“三淘”用“更”连成一体;不但使文章的结构严谨,而且使我们看到了猫的多方面的性格,更觉得猫可爱。
六、小练笔,动笔写小动。
围绕一个特点,举两三个事例,写一个小动物。
一、谈话导入,引起思考。
1、回顾一下,本单元我们都学过了哪几篇文章?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是什么?
2、谈话:是呀,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只有一个,它多么需要我们的保护呀!可是生活中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现象却屡见不鲜。在这里,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幅漫画。
3、老师出示漫画,学生看后谈发现。它们都有什么共同特点呢?
4、小结:是的,漫画非常有趣。可是在笑过后往往又发人深省。那么漫画的含义是怎么表现出来的呢?我们来了解一下漫画的定义。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一)、谈雪景,引入新课,揭题:
引导学生描绘雪景,并用一两句话表达自己的情感。(学生交流)相机引入1936年2月,抗日战争爆发前,在陕北的清涧县,毛泽东同志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观赏风光。面对苍茫大地,胸中豪情激荡,写下咏雪的词。词中展现了塬上怎样的雪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呢?(教师揭示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明确学习任务:
(目标同上)引导学生明确。
(三)、诵读诗词,整体感知,感受其音乐美:
1.教师范读全词(或放朗诵录音),学生聆听范读,客观评价优点及不足。
2.学生明确字音及停顿,自由朗读诗词,读出诗词的节奏美、韵律美、情感美,并想象诗词所描绘的景象,初步体会诗词所表达的感情。请学生多次齐读这首词,教师把握学生的理解程度和朗读问题。
教学过程。
一、交流预习心得导入。
1.结合本地的气候特征,引导学生展开对“雪景”的描绘。学生畅所欲言,想象大地披白、青松傲雪、堆雪人、打雪仗等雪景。
2.不同的人、不同的心境、不同的时代环境,会赋予雪景不同的特点,1936年2月,抗日战争爆发前,在陕北的清涧县,毛泽东同志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观赏风光。面对雪原壮景,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词,抒发了无产阶级革命英雄的壮志豪情。1945年发表于重庆《新民晚报》,引起极大轰动。
今天我们有幸来欣赏学习这“伟大的篇章”——《沁园春雪》。
(学生接触古典诗词不多,对此的兴趣爱好尚未形成,对毛泽东的了解恐怕也只停留在政治家的层面。设计这段导语的目的在于引起同学们对古典诗词的'兴趣,了解毛泽东作为古典诗词爱好者和伟大诗人的一面。)。
二、听范读,正读音,感受气势。
1.学生出示生字词,教师选有代表性的用实物投影展示,请学生读准每个字音,教师示范,学生纠正自己的读音,重点注意下列字的发音。
2.听第二遍时,请想象一下词所描绘的景象,初步体会词所表达的情怀。
(在扫除文字障碍的同时,让学生对全词有一个初步的整体感知,这样可以一开始就给学生形成感性上的认识,通过范读给全词定下一个磅礴大气的基调,也为学生即将进行的朗读树立一个较好的模仿的范例。)。
三、读课文,理解词意。
(一)学生自由朗读全词,要求读准确、流畅。
(二)齐读上阕,感知内容。
1.大家看上阕写了什么内容?
上阕主要描写北国雪景。学生可能用找上阕中心句的方法直接答“北国风光”,教师可从准确性的角度引导学生明确“风光”可指春、夏、秋、冬四季景象,太宽泛,不准确。
2.哪个字在上阕中起到了引出主要内容的作用?
“望”字。在古诗词中,这叫“一字领起”,俗称“领字”。一般上下阕各有一个,读诗词要注意找出领字。
(“望“字应该好找,但教学不应停留在找出这个领字,教师还是应当适当传授一些有关知识,但应点到即止,不可深究。)。
3.那么,“望”字在文中领起了哪几句话?作者抓住哪些具体的事物来写的?
从“长城内外”到“试比高”。长城、大河、群山、高原。
想象。
5.想象仅限于这几句吗?
还有后三句。
6.那么,同学们能不能展开想象,最好是闭上眼睛想,把诗人所描绘的雪景由文字变成形象的画面在“大屏幕”上呈现出来,然后再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著名作家雨果说:“想象是人类思维中最美丽的花朵。”著名哲学家黑格尔说:“想象是最杰出的艺术本领。”现在看哪位同学的脑海中绽开的想象的花朵最美丽。
可以让学生先在小组中说,然后再在全班描述。
(这是一个很好的在引导学生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训练学生想像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契机,学生在想象和表达的过程中作者蕴涵其中的情感也能得到感悟。语文学习的三维目标能够在此有机融合。)。
(三)齐读下阕,感知内容。
“惜秦皇汉武……射大雕”
2.作者在文中评论的历代帝王中,你都了解他们吗?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
请几位学生简单介绍,其他同学和教师都可作补充。
(相应历史知识的介绍有助于理解词的内容,也应帮学生建立文史哲不分家的概念。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发挥平等中的首席的作用,在充分肯定学生历史知识丰富的同时为学生不完善的介绍作补充。)。
3.作者在评论这些帝王时又用了哪个领字?管到哪句?
惜。“只识弯弓射大雕”。
4.结合原文与你自己的理解,体会一下这个“惜”字都有那些意味?(讨论)。
5.请部分学生代表小组发言。
学生的发言可能不够全面,教师可通过引导学生体会重点字词的方法全面的看问题。如:从“略输文采,稍逊风骚”、“只识弯弓射大雕”,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在武功方面还可以,但在“文学才华”(这里不仅指个人的文学才华,还指治理国家方面)方面就差一些。从“略输”、“稍逊”又可看出作者在文中也肯定了这些古代帝王的丰功伟绩,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他们曾起过一定的作用。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英雄、大豪杰。学生的发言还可能不够深人,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原因,结合时代背景等方法使思考更深入。如:这些古代帝王的不足是由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造成的。作者惜前人(对前人表示惋惜),就包含着后来者必然居上的伟大气概。自信自己必定胜过前人。
6.在下阕中,作者有没有直接抒发这一观点的句子?
有,“俱往矣……今朝”。
(当学生的发言或片面或肤浅时,教师不应一概否定或越俎代庖直接说出答案,而应在部分肯定的基础上指出其不足,同时教给方法,注意引导,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继续主动积极的思维,并在今后的思考中运用这些方法举一反三。)。
学生可能直接从注释中照搬“指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要引导学生结合时代背景说具体。“无产阶级及其革命领袖和人民大众”或“当代英雄”。
作者是怎样将上阕的写景与下阕的议论有机的结合起来的?(从文中找出)。
“江山……折腰。”
9.这句话在文中其了什么作用?
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江……”承接上文的写景,总结上文,“引无”领起下文,正因为有了这句话,才使这首词的上下阕更加浑然地有机的成为了一个整体。
(过渡句的作用应具体分析,避免学生形成只会说空洞的套话的习惯。)。
四、全班齐读全词,读出感情。
中考真题。
1.请概括选文上阕和下阕的主要内容。
2.选文的前三句,点明了________、________。其作用:
3.如果让你给这首词配乐朗诵,你会选择哪一首曲目?说说理由。
4.选文的第四句到第十句,描写了湘江大自然的寒秋景色。一个“________”字,领起了下文景色的描写。写景层次分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依次写来;远眺、近看、仰视、俯视、上下、高低、动静结合,写出了寒秋中国江山呈现的美丽画面和万物在寒流里争取生存自由的斗争情景。请仔细体会揣摩。
5.词句“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在结构上起________作用。
7.结尾三句,如果让你写一段话表达出作者的豪情壮志,你会怎样写?
答案。
1.上阕:通过湘江秋景的描写,展现出当时蓬勃发展的革命形势,提出了“谁主沉浮”的问题。下阕:通过对往昔斗争生活的回忆,回答了“谁主沉浮”的问题。号召人们发扬勇敢无畏的精神,坚定无产阶级立场,为了民族的解放,担当起“主”中国革命“沉浮”的历史责任。
2.观看大自然景色的季节地点在内容上显示了诗人在激烈斗争的风暴中昂扬豪迈的革命风度和坚韧刚毅的英雄气概,为全文奠定了感情基调;在结构上,为下文抒情作了铺垫,也以“独立”与下文的“百舸”遥相呼应映衬。
3.示例:《命运交响曲》因为这首曲子充满着与命运抗争的豪情与力量,这与本词的意境情感相类似。
4.看山江天水。
5.承上启下的过渡。
6.“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7.大家肯定记得当年我们革命青年激流勇进,一往无前,力挽狂澜的豪迈气概;肯定会记得当年那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大无畏革命精神。让我们继续发扬这种精神,坚定革命立场,为了使中国人民从水深火热中解放出来,担当起“主沉浮”的历史重任吧。(能答出大意即可)。
教学目标:
分析形象,探究主题。
教学重点:
创造性复述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文章详略安排的巧妙用意。
教学资源及手段准备:
学生日记中想象的画面朗读法背诵法讨论法。
教学思路:
先检查学生背诵课文情况,并让两位学生谈自己的背书心得;再分享学生日记中描述的想象故事情节的画面,让学生学习创造性复述,学会在阅读中融入自己的体会,实现个性化阅读;最后,解决本课的问题――“文章为什么这样安排详略?”
为解决此问题,先让学生归纳故事情节,从中体会文章表现了木兰怎样的优秀品质;接着,让学生找出文章是怎样安排详略的?最后,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详略?从而,得出文章的主题:赞美了花木兰的优秀品质,表达了爱国爱家的思想感情,歌颂了巾帼不让须眉的情怀。
在教学的拓展延伸环节,引导学生树立爱国之情,思考自己爱国的方式。
一、抽查背诵:
请学生举手背诵,并请两位学生介绍自己的背书心得。
二、创造性复述故事情节:
展评学生日记。
按照段落顺序,依次展示七位学生的日记,并点评其想象的优点,如加入“心事重重”的心理,突出了思念之情,体现了人物品质,运用了对话、动作描写,添加了人物神态等。
三、分析文章详略安排的剪裁特色:
(一)请一生朗读后概括故事情节。
(二)思考:
你喜欢本文塑造的木兰形象吗?你特别欣赏她的哪一点?请结合诗中描述,用下面句式来发表你的意见。
“我喜欢木兰,因为她____,你看____。”
由此,归纳出木兰的优秀品质:机智勇敢、忠孝两全、勤劳朴实、热爱生活、深明大义、不慕名利等。
(三)讨论:
对木兰的描写,哪些详写?哪些略写?
明确:除“征战沙场”略写外,其余详写。
(四)探究:
为什么这样安排详略?用意何在?
明确:1、围绕“木兰是女郎”安排详略,以丰富女英雄形象。
2、突出主题:赞美了木兰的优秀品质;歌颂了“巾帼不让须眉”的爱国爱家之情。
四、拓展延伸:
(一)你还知道哪些知名女性?与大家交流。
学生发言。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8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3、初步了解课文,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重点:识记本课的生字。
难点:理解课文。
关键:认字、识字。
课时:2课时。
教具:课件、卡片。
学具:教材等。
相关知识点:对麻雀的一些了解教学突破点: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感悟道理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同学们,你认识它吗?(出示一只小麻雀的图片)大家看它与普通的麻雀没什么两样,其实啊,这是一只与众不同的小麻雀呢!想知道吗?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语句。
2、议议: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小组合作自主识字:
1、出示生字:责、丝、刮、悄、救。
2、把生字卡分给各学习小组。小组成员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学习生字。
3、小组汇报学习成果。对于合作学习效果较好的学习小组给予表扬,奖励果实。
四、指导朗读培养语感。
1、老师读课文。
2、教师领读。
3、指名读。
4、分角色朗读课文。
五、练习。一字开花。
六、小结。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何收获?
板书设计:与众不同的麻雀。
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
一、复习:开火车读下列词语。丝毫、妨碍、继续、人群、刮目相看、七嘴八舌、耳目一新、与众不同。
二、导语:这篇课文写的是一只与众不同的小麻雀。从课文中哪些地主可以看出它与众不同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三、精读课文理解内容,读对话,注意读出人物语气。
1、麻雀们说:“我们全都是迎风站立,为什么你跟我们相反?”
2、小麻雀说:“我喜欢这样,我并没有防碍你们呀!”
3、麻雀们谴责道:“和我们大家不一样,你真是一个不合群的人!”
4、小麻雀大叫道:“猫来了!猫来了!快逃!”
四、练习:
1、自己试着说一句带有这种语气的句子。
2、同学生们表演课本剧。
五、小结:你们喜欢这只与众不同的麻雀吗?学习完这篇课文对你有何启发?
六、特色作业设计:把《与众不同的麻雀》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霜、吹、落、降、飘"5个生字,学写“春、冬、雪”3个字。
2.借助插图,想象画面等方法,了解词语和短语的意思,感受四季不同的特征。
3.在多种形式的诵读中积累语言,感受语言的音韵美。
教学重点:
1.能正确认读“霜、吹、落、降、飘"5个生字,学写“春、冬、雪”3个字。
2.借助插图,想象画面等方法,了解词语和短语的意思,感受四季不同的特征。教学难点:
在多种形式的诵读中积累语言,感受语言的音韵美。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学习“春、冬”
1.说说喜欢什么季节?为什么?
2.学生认读“春、夏、秋、冬”。
3.书写“春、冬”二字。
(1)仔细观察“春”字,发现它由哪几个部件组成。
(2)老师范写,讲解书写要点:先写三横,左低右高,间距均等,中间一横最短。再写一个“人”字,撇捺要舒展。最后,再写一个‘旧”字,贴住撇,不碰捺。
(3)学生练习书写。
(4)教学书写“冬”字:横撇和捺交叉在中心点上。上点小,下点大,对齐写在中线上。教师示范书写后,学生练写。
4.齐读四季的名称。
设计意图:要求书写的字可以根据生字的分布情况,分散进行。课题中就有两个要求写的汉字,在导入课题时就进行书写指导,时机恰当。
二、借助插图,读词识字。
2.相机出示词卡:春风、夏雨、秋霜、冬雪。请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拼读。
3.正音:请学生读词语,教师根据学情差异,指导生字读音。其中“风、霜”的读音重点正音。
4.去掉拼音,采取多种形式读词(自由读—指名读一一领读—齐读)。
5.认识秋霜。
(1)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说一说见过的“霜”是怎么样的?
(2)呈现画面,教师小结:在寒冷的清晨,树叶上,车窗上、地面上,常常会出现一层薄薄的结晶,这就是一一霜。认读生字,巩固读音。
(3)观察“霜”字,识记字形,认识“雨字头”。
(4)小结:霜常常在深秋出现,所以把它称为一一“秋霜”。
(5)出现词卡,复现词语,巩固读音。
设计意图:秋霜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陌生,先联系生活所见交流,再借助图片简介,可以加深学生对秋霜的认知。同时结合汉字字形教学,使形义结合,便于学生掌握生字。
三、动作演示,认读短语,识记生字。
1.出示短语,采取多种形式读词正音。(自由读一一指名读一一齐读)。
2.圈画动词,引导学生发现春风、夏雨、秋霜、冬雪来到人们身边的方式。(交流:吹、落、降、飘)。
3.借助拼音,读准生字读音:吹、落、降、飘。
引导学生交流是怎么记住这四个生字的。
(1)识记“吹”字。结合动作发现:吹要用上口。
(2)识记“落”字。结合动作,发现夏雨是从天上掉下来。(指名读—齐读)。
(3)识记“降”字。认识“双耳旁”。结合动作,发现和“落”字的意思相近。所以它们可以放在一起变成一个词—“降落”。(指名读一一齐读)。
(4)识记“飘”字。引导学生做做动作,发现雪轻轻柔柔。
的,一会儿飘到东,一会儿飘到西,这都是“风”的功劳(凸显“风字旁”)。
4.读读四个生字,请学生将这四个生字宝宝,送到正确的词语中:
雪花飘春风吹?秋霜降??夏雨落。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运用已学的识字方法进行自主识字。根据生字的特点分类教学,突出难点。借助动作演示落实四个动词,巧妙地将生字的音形义结合。
5.课间操(师生一边拍手,一边合作读)。
师:什么吹?生:春风吹。
师:什么落?生:夏雨落。
师:什么降?生:秋霜降。
师:什么飘?生:冬雪飘。
男生,女生问答读。
设计意图:将学习内容与课间操结合起来,既复习了课文内容,又帮助学生缓解了紧张的学习。问答式的合作读,揭示了短语的结构,渗透了语文知识的学习。
四、巩固练习,学习写字。
1.认读生字卡片:吹、落、霜、降、飘。
2.书写生字。
(1)教学“雪”字书写:观察“雪”字。比较“雨”和“雪”,交流发现。重点观察:“雨”字变成“雨字头”后的变化。
(2)教师示范书写;学生练习书写。
(3)学生书写反馈,评议交流。
1、认识3个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3个汉字。
2、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词语和短语,想象它们描绘的美景。
3、了解大自然的常见景物,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在认识事物特点中学习汉字,练习语言表达。
抓住四季的不同特点进行语言训练。
课件。
1、出示上节课学习的生字词卡片,指名学生认读。
2、师过渡:大自然是一位美丽的画家,每一个季节都有自己的美景,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欣赏她的美丽景色吧!
3、师配乐播放美丽自然的图片,生欣赏。
1、学生自主观察课文插图,借助拼音认读课文中的词语和短语,与同位相互检查。
2、多媒体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图上都有哪些景物,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表达引导学生将口头语言表达完整、流畅。
3、根据学生的表达情况,相机出示词语卡片“青草”“红花”“游鱼”“飞鸟”,指名多生认读,全班齐读,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读正确。
4、鼓励学生用这四个词语练习说句子。如:春天到了,小河边长出了绿绿的青草。
5、师过渡:课文中是怎么来写这四种景物的呢?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四个词语。
6、指名学生朗读者四个短语,根据学生的朗读及时正音:“池”是整体认读音节,翘舌音。
7、多种方式练习朗读短语:同位互读,拍手读,男女生对读,全班齐读。
8、游戏巩固识字效果:出示本节课的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交流识字方法(如:“游”“池”都和水有关,用了“氵”旁),并练习口头组词。
1、师过渡:大自然这位神奇的魔术师,宝盒里还藏着许多美景呢!不信,你们瞧!(师多媒体播放相关大自然的美丽图片,生欣赏。)。
2、师引导学生根据刚才看到的图片,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大自然还有哪些景物,如:太阳、小河、大山、田野、蚂蚁等,师适当板书。
3、鼓励学生用刚才说的词语学着课文中的短语说一说,如:太阳照、小河清、大山高、田野美、鸟唱歌、蚁钻洞等,师适当板书,学生自由朗读。
1、出示本节课中要求会写的三个汉字:花、飞、入,指名认读,口头组词加强理解。
2、学生自主观察这三个汉字的笔顺,想想用什么好办法可以记住这些汉字的写法。
3、指名学生交流笔顺和字形记忆方法。如:“花”是草字头下加个“化”,“入”和“人”要注意区别。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想法给予充分的鼓励和指导,以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4、师范写讲解,生观察并书空。“飞”字第一笔横折斜钩要呈俯势,“入”字撇短捺长。
5、生描红、仿写、书空,师巡视指导,强调正确的坐姿和握笔姿势。
同学们,大自然是一幅美丽的画,大自然是一位神奇的魔术师,只要我们用心观察体验,就能体会到更多的生活的乐趣。这节课,我们在大自然的宝库中又学到了很多生字和词语,大自然真是我们的好朋友啊!
美丽自然:青草红花游鱼飞鸟。
开始上课,我开门见山开始了讲课。询问一个学习后进生一年有几个季节,谁知到该学生却声音响亮的回答四个季节,我随机让孩子们表扬了他。当问到都有哪四个季节时该学生就不知道啦,但是我还是和颜悦色的和同学们一起说出了答案:春夏秋冬,并随机板书课题。
在板书课题时我认真的在田字格里给孩子们书写了春夏秋冬,我感觉课堂的每个字的书写都有一定的作用,再则“春和冬”字还是本课的生字。书写春字时我内心想到了曾经听过的一节课,老师书写课题就把生字写了,虽然我认真的给孩子讲述加书写,但是我却内能让孩子拿出本子写一个或者描一个,这是我需要努力的地方。以后课堂要拿出练习本了。
教材与学情分析《项链》犹如一段优美的风光片:大海蔚蓝,宽阔无边;沙滩金黄,绵软细长;浪花雪白,哗哗而来。几个小娃娃赤着脚,拾海螺,捡贝壳。他们脸上写满快活,嬉笑着,奔跑着,享受着美好的生活。
课文如同影视拍摄一般,从大海远景切入,慢慢推至近景,逐一展现海边最富特色的沙滩、海浪、海螺、贝壳,并对之作色彩描绘;然后又呈现脚印、沙滩、大海的远景,很有动感。其中,对小娃娃动作的描写先后有序,一气呵成。篇末把小娃娃的脚印比作大海的项链,非常传神。作者巧妙构思,把从生活中捕捉到的美好画面加以诗意表现,学生从中可以受到潜移默化的美的熏陶。
我们教师只要把语文的课堂教学深入到生活中,把学习语文的快乐释放到生活实际中去欣赏品味,由此再由生活的快乐返回到对语文学习的钟爱和快乐中,不断循环往复!真正让孩子享受学习语文的快乐、生活的丰富多彩,把语文和生活紧紧地联系起来!
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我特别注重和学生心与心的交流,心与心的碰撞。通过与音乐、美术等学科的整合,不断使主题得以升华,让学生充分感受文中所蕴含的真情。同时,非常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一个可以自我展示的平台:可以自由选择识字方法,可以自由选择读书方式,可以发表自己读文后的独特感受……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体现其个性,体现快乐学习。
目标与重难点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蓝又等11个生字和禾木旁1个偏旁;会写白的等1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小娃娃海边玩耍的快乐。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合理搭配的字词语。
教学难点:读准蓝金活等生字的字音;会写的等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海的项链是什么能合理搭配的字词语。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合理搭配的字词语。
教学难点:读准蓝金活等生字的字音;会写的等字。
教学准备1.词语卡片,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投影,歌曲《童年》。(教师)。
2.赞美大海的好词佳句,预习生字,朗读课文;童年玩耍的照片、纪念品、画。(学生)。
第一课时。
一、感受美。
1.学生用课前搜集的好词佳句赞美大海。
师:孩子们,你们眼中的大海是什么样子的?能不能用你搜集到的好词好句来描绘一下。
2.引入课文题目。
(教师播放海浪及笑声的录音)师:听,这是什么声音?(海浪声)听,这是什么声音?(笑声)今天让我们下海好吗?脱下鞋子,光着脚丫,一同体验一下踩在松松软软的海滩上是怎样的一种感觉,去感受那里带给我们的快乐。板书课文题目,美读课文题目。
设计意图:本课起始体现了读和说的相互联系,丰富了学生的语言。然后抓住孩子年龄小、爱玩的特点,让他们觉得这节课又要去游玩了,精神先愉悦、轻松起来,让学生对本课学习充满兴趣。
二、领略美。
1.播放课文内容和朗读动漫。
2.问:大海好玩吗?小娃娃快乐吗?同学们,此时你们想读一读这篇课文吗?自己读一读吧,注意读准字音,再把圈画的字词读一读。
3.标出自然段。
4.同桌分段读一读,纠正读错的字音,再把圈画的字词一起读一读。
设计意图:描画面,想意境,让学生初步感受美,感受快乐,从而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愿望和学习兴趣。利用学生的阅读期待,实现学生读的愿望,达到流利读课文的目的。
三、集中识字。
1.出示本课生词卡片。
师:词语宝宝来到了我们的黑板上,你们试着认识认识它们。
2.师:选择你喜欢的生字记一记。
3.师:把你记的字和你的同桌说一说,互相学习。
4.师:把你喜欢的字和我们大家说一说吧,其他同学应该认真倾听,并且继续补充。
预设:
形声字:蓝、笑、和、活、金。
数笔画:又、向。
加一加:蓝、笑、和、娃、挂、活。
减一减:又(叉)、白(的)。
形近字:娃――挂、贝――见。
换一换:着(看)。
反义词:笑――哭。
同音字:向――象、又――右、和――合。
师随机引导:
挂:做动作“挂”。
5.指导书写:(1)白(第一次书写):先观察“白”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再仔细看老师范写;学生书写后临写,教师强调每笔的位置和笔顺;学生自己书写一个。
(2)和:认识新偏旁“”。
(3)学生练写“的”“又”。
6.去掉拼音读一读。
7.师:都学会了吗?接受挑战吧!
(开火车检验词语卡片)。
(开火车检验生字卡片)。
设计意图:识字、写字是一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教师以学生为主体,遵循识字、写字规律,用充满童趣的语言和方式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学生先观察,再临帖、再观察、再默写,最终熟练掌握本课会写字。
四、布置作业,课后延伸。
找找描写大海的小,读一读并能介绍给小伙伴们。
设计意图:作业内容提高了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提高了阅读能力,同时也丰富了积累。这种开放性的作业,既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又在学习方法和习惯上有了方向的指引,这对于一年级的小同学来说是十分有益的。
1、初步体验一年中四季显着的特点,知道自己在四季中逐渐长。
2、感受歌曲旋律的变化(欢快与抒情),有跟唱歌曲的愿望。
3、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4、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幼儿小时候的照片、磁带等
一、复习歌曲:我怎样才能长
1、一个人在爸爸妈妈的关爱下,不怕困难,努力学习,走过春夏秋冬,就会渐渐长。
重点引导:用哼鸣的方法、有表情地朗诵歌词。
初步学习轮唱歌曲后半段
二、歌曲:春夏秋冬伴我长
(一)熟悉旋律
1、介绍音乐的`名字,春夏秋冬伴我成长。欣赏旋律在每一个季节,小朋友在干些什么?
2、出示四张小路(四季的小路),请幼儿根据颜色判断是什么季节?
你怎么知道是这个季节?
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夏天是火热的季节、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冬天是冰冷的季节。
你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
简单讨论:在每个季节可以做些什么?
3、在音乐的伴随下,教师变换顺序出示四季的小路,请幼儿来跟随音乐的节奏,表现四季中孩子们做的事情。
分享交流自己的表现第二遍时,引导幼儿结伴表现
4、 小结音乐的变化:前面是欢快的,后面是抒情的。就好象一年四季不同的变化。
(二)了解歌曲内容
1、有个孩子歌唱让他长的四季,让我们听听他经历的是怎样的四季?每个季节是怎样伴随他成长?(范唱歌曲)你听到他看到的四季是怎样的?(解决四季象什么)
秋天你闻到了什么?
3、师生对对碰教师说季节的特征,幼儿将给家带来的东西(注意两个节奏:后16分、小附点)(第二遍时相)
4、跟唱歌曲着重引导:唱清歌词
本节教学活动的多媒体课件我进行了自创,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可以让孩子们自主选择季节,谈论季节,创编儿歌。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霜、吹、落、降、飘“5个生字,学写“春、冬、雪”3个字。
2.借助插图,想象画面等方法,了解词语和短语的意思,感受四季不同的特征。
3.在多种形式的诵读中积累语言,感受语言的音韵美。
教学重点:
1.能正确认读“霜、吹、落、降、飘”5个生字,学写“春、冬、雪”3个字。
2.借助插图,想象画面等方法,了解词语和短语的意思,感受四季不同的特征。教学难点:
在多种形式的诵读中积累语言,感受语言的音韵美。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学习“春、冬”
1.说说喜欢什么季节?为什么?
2.学生认读“春、夏、秋、冬”。
3.书写“春、冬”二字。
(1)仔细观察“春”字,发现它由哪几个部件组成。
(2)老师范写,讲解书写要点:先写三横,左低右高,间距均等,中间一横最短。再写一个“人”字,撇捺要舒展。最后,再写一个‘旧”字,贴住撇,不碰捺。
(3)学生练习书写。
(4)教学书写“冬”字:横撇和捺交叉在中心点上。上点小,下点大,对齐写在中线上。教师示范书写后,学生练写。
4.齐读四季的名称。
设计意图:要求书写的字可以根据生字的分布情况,分散进行。课题中就有两个要求写的汉字,在导入课题时就进行书写指导,时机恰当。
二、借助插图,读词识字。
2.相机出示词卡:春风、夏雨、秋霜、冬雪。请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拼读。
3.正音:请学生读词语,教师根据学情差异,指导生字读音。其中“风、霜”的读音重点正音。
4.去掉拼音,采取多种形式读词(自由读—指名读一一领读—齐读)。
5.认识秋霜。
(1)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说一说见过的“霜”是怎么样的?
(2)呈现画面,教师小结:在寒冷的清晨,树叶上,车窗上、地面上,常常会出现一层薄薄的结晶,这就是一一霜。认读生字,巩固读音。
(3)观察“霜”字,识记字形,认识“雨字头”。
(4)小结:霜常常在深秋出现,所以把它称为一一“秋霜”。
(5)出现词卡,复现词语,巩固读音。
设计意图:秋霜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陌生,先联系生活所见交流,再借助图片简介,可以加深学生对秋霜的认知。同时结合汉字字形教学,使形义结合,便于学生掌握生字。
三、动作演示,认读短语,识记生字。
1.出示短语,采取多种形式读词正音。(自由读一一指名读一一齐读)。
2.圈画动词,引导学生发现春风、夏雨、秋霜、冬雪来到人们身边的方式。(交流:吹、落、降、飘)。
3.借助拼音,读准生字读音:吹、落、降、飘。
引导学生交流是怎么记住这四个生字的。
(1)识记“吹”字。结合动作发现:吹要用上口。
(2)识记“落”字。结合动作,发现夏雨是从天上掉下来。(指名读—齐读)。
(3)识记“降”字。认识“双耳旁”。结合动作,发现和“落”字的意思相近。所以它们可以放在一起变成一个词—“降落”。(指名读一一齐读)。
(4)识记“飘”字。引导学生做做动作,发现雪轻轻柔柔。
的,一会儿飘到东,一会儿飘到西,这都是“风”的功劳(凸显“风字旁”)。
4.读读四个生字,请学生将这四个生字宝宝,送到正确的词语中:
雪花飘春风吹?秋霜降??夏雨落。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运用已学的识字方法进行自主识字。根据生字的特点分类教学,突出难点。借助动作演示落实四个动词,巧妙地将生字的音形义结合。
5.课间操(师生一边拍手,一边合作读)。
师:什么吹?生:春风吹。
师:什么落?生:夏雨落。
师:什么降?生:秋霜降。
师:什么飘?生:冬雪飘。
男生,女生问答读。
设计意图:将学习内容与课间操结合起来,既复习了课文内容,又帮助学生缓解了紧张的学习。问答式的合作读,揭示了短语的结构,渗透了语文知识的学习。
四、巩固练习,学习写字。
1.认读生字卡片:吹、落、霜、降、飘。
2.书写生字。
(1)教学“雪”字书写:观察“雪”字。比较“雨”和“雪”,交流发现。重点观察:“雨”字变成“雨字头”后的变化。
(2)教师示范书写;学生练习书写。
(3)学生书写反馈,评议交流。
文档为doc格式。
。
了解四季的变化与地球的公转有关。2.认识四季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
通过阳光直射与斜射的对比实验,观察并了解阳光的直射与斜射不同的效果。
四季形成的原因。
两块大小一样的金属片,每块的背面粘贴一支温度计、大镜子、手电筒教学过程:
为什么夏天的太阳火辣辣的,冬天的太阳暖洋洋的?
(一)直射与斜射有什么差异?
出示一个手电筒,分别在黑板上演示直射和斜射,引导学生观察直射和斜射时光束有什么不同。
(直射时光线集中,照射面积小;斜射时光线不集中,照射面积大。)直着照和斜着照,得到的光束有什么不同?被照射区域的温度有什么区别?直射和斜射是否会形成不同的温度呢?做书上的实验,边实验边记录。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阳光在同样的高度直射与斜射会形成明显不同的温度。
(二)四季的成因我们已经知道,阳光在同样的高度直射与斜射会形成明显不同的温度,地球以一年为周期围绕太阳公转,由于地球始终是倾斜着身子在公转,所以对某一地区来说,每年夏季和冬季太阳光照射地表的角度就出现了明显的差异,也就形成了明显不同的温度。
(三)四季变化与我们的生活。
我们通常是如何躲避严寒酷暑的呢?
(四)动植物怎样抵御严寒酷暑?
动植物寒冬没有棉衣,酷暑没有空调。他们是如何抵御严寒酷暑的呢?介绍动植物抵御严寒酷暑的典型方式。
查找资料,了解更多动植物抵御严寒酷暑的方式。
板书设计:
(一)、直射与斜射有什么差异?
(二)、四季的成因。
(三)、四季变化与我们的生活。
(四)、动植物怎样抵御严寒酷暑?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miekuo.com/fanwendaquan/xingzhenggongwen/599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