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行政公文

高二数学公开课教案设计(通用12篇)

高二数学公开课教案设计(通用12篇)



良好的高二教案能够提升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小编整理了一些实用的高二教案范文,供教师参考和借鉴。

中班公开课数学《有趣的图形》教案设计

1、在认识图形的基础上,使幼儿初步感知图形之间的转换关系。

2、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自制的“小路”,上面镂刻出大小不同的几何图形;供幼儿操作的图形、小筐若干;小熊头饰、小动物的家;音乐磁带等。

一、引入环节,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1、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发现“石头”的不同。

2、引导幼儿捡起自己喜欢的石头,并与同伴进行交流。

二、创设情境,引发幼儿探索、操作。

1、以小熊摔跤的故事情境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2、引导幼儿观察小路,说说小路上的坑是什么样子的,启发幼儿想办法把坑填好。

3、幼儿思考并尝试操作,教师根据情况适时引导。

4、引导幼儿发现,用几个不同形状的图形能变出一个新的图形来。从而理解图形之间存在的转换关系。

三、伴随着音乐,幼儿和教师一同欢快地走出活动室。活动自然结束。

《有趣的图形》是我们中班教研组的一次数学研课活动,教学目标是通过对比,让幼儿感知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基本特征,能够区分三种几何图形。活动前我们对活动的内容进行了讨论,在确定这一内容时,教研组的老师们都觉得这一内容很简单,但经过对中班幼儿认知特点的分析发现,中班的幼儿已有了粗浅的几何概念,这一阶段的幼儿虽然能正确地认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但他们不是从这些形状的特征来认识,而是将其和自己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物体相对照。因此,我们最终确定了《有趣的图形》这一活动,让孩子在游戏探索中对图形产生兴趣,并通过观察、比较、想象、动手等,感知不同图形的不同特征。本次活动,除了让幼儿感知图形特征外,还有一个活动目的是探索两种不同导入方式在同一教学内容中的课堂运用实效。因此,执教的两位老师在基本确定了活动过程后,对导入环节进行了重点的设计。

高二公开课化学教案设计模板

“二氧化硫”是人教版化学新教材必修1“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第一课时内容。

本单元放在基本实验和基础理论、以及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之后,我认为教材这样的用意有三: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一方面可以形成完整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体系,一方面以元素化合物为载体巩固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基础知识,另一方面为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元素周期表的形成以及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的感性认识积累材料。

本单元的化学学科知识体系遵循着:硫——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对大气的污染——三氧化硫——硫酸。学生可形成对硫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总体认识,形成知识网络。实现了课程标准对本部分教学内容的要求.

(二)《课标》规定。

《课程标准》对本节课做了立体性的要求:“通过实验了解硫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关注人类面临的与化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参与意识和决策能力。”指出了本节教学的价值,给教学留出了灵活的空间。

新教材对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编排有了较大的调整,打破了按照族的编排方式,从物质分类的角度对元素化合物进行处理,使元素其化合物知识压缩为两章内容。这就要求教学中使学生夯实基础,严格控制教学内容的深广度,彻底解决教学中出现的繁、难、偏的现象,以保护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三)学情分析。

学生系统的学习了典型的金属及非金属元素中的硅和氯,无论在元素化学的感性认识还是在理论学习的积累上都具备了一定的基础。这时候来研究难度较大的硫元素正是恰到好处,但学生的思维、探索和评价能力尚不成熟,还不能成为完全独立探索和评价主体,探索和评价活动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

二、教学策略的制定。

依据高一学生的知识储备、心理特点,我确定本课。

(一)教学重点:1、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2、学生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二)教学难点: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的整体分析和学生情况的综合考虑,我确定本课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如下:三维目标中知识与技能是载体,过程与方法是核心,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本课学习效果终端体现。

(四)教法与学法:

现代教学认为,教学过程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它不仅是一个认识的过程,而且是一个交流、合作的过程。《化学课程标准》指出“善于与人合作,具有团队精神”。这要求高中化学课堂的教学要以学生为本,构建合作、评价等新教学模式。

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本节课采用评价式教学。教师设置评价任务,引导学生有目的的开展调查、探究,通过评价的标准,让学生自己检验任务的完成情况。评价不仅是教师的教法,更是学生的学法。评价是学生认知目标的水平,鼓励学生参与评价活动,形成学生互评,学生既能变换角度审视自已的学习,又能在实践中确立并提高自己的评价意识、评价能力,有利于学生的认知发展。

这样设计的好处:引领学生通过亲身参与评价活动来学习,是一种能真正体现学生主动性的学习方式。同学们在评价的要求下,更加主动地学习化学,自觉地将所学的化学知识应用于学生评价之中,逐步形成以问题为动力、以探究为形式、以评价为主体的、以学习能力的养成为目标的学习方式。体会学习的快乐,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教学过程的运行。

(一)教学思路:依据上诉教学方法,我设计了本课教学思路如下,主要围绕以评价任务驱动学生展开活动,通过对学生自己学习成果的四次互相评价:查阅资料、设计方案、交流合作的评价——探究二氧化硫重要化学性质的评价——总结性质、展示二氧化硫的利与弊的评价——反思活动中的表现,树立环保意识的评价,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过程:共分五个环节。

第一环节:设计问卷,引入问题。

等问题!

1、使学生对二氧化硫引起的环境问题和食品安全问题的产生共鸣。

2、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通过问卷让学生理清思路,确定学习目标。

第一次评价设计意图:

有针对性的设计评价方案,学生在评价任务的驱动下,主动展开对二氧化硫重要性质及其危害的自主性学习,目标明确,重点突出。

课前的准备给予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自己独立”和“小组合作”解决了能够解决的绝大部分问题,建构起初步的二氧化硫的知识结构,发现并提出了需要教师指导、分析、提升的问题;教师通过与多组同学的交流,充分了解了学生,清楚了学生存在的疑惑和需提升的“点”。

前期的充分准备工作,为课堂的高效奠定了基础。

第三环节:实验探究交流评价。

课堂之中:让学生展示收集的关于二氧化硫的环境问题和食品安全问题的资料。交流以组为单位进行,每个小组选出代表,向全体师生介绍课前准备的成果。

介绍完毕,学生可以评价这一小组调查的成果是否真正找到了形成酸雨和食品不安全的原因。

在这样的氛围下,学生对二氧化硫这种物质充满了好奇。

进而引入二氧化硫的形成原因和物理性质,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对这部分内容已有很大程度的了解。让学生自己总结,幻灯展示,教师在黑板写标题即可。

追问:1、正常的雨水和酸雨有什么区别,为什么?

2、为什么二氧化硫可以使银耳变得雪白?

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入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首先让学生分析二氧化硫具有的性质(通过刚才的引入,学生顺理成章的想到二氧化硫的酸性氧化物和漂白性两个重要的化学性质)。

此外,让学生从化合价的角度分析二氧化硫的性质,由于学生此前的氧化还原的知识在金属化合物及非金属硅和氯中经常应用,学生分析出二氧化硫具有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进而追问你设计了什么方案来验证这些性质,学生有准备的回答。让学生展示探究实验,观察学生实验仪器的连接和实验的操作,以及小组成员的配合情况。每一个性质让一组学生完成,实验结束让学生总结实验现象,解释原因,得到相应结论。用相关的化学反应和离子反应解释:

其他小组针对这一小组的实验,在以下方面评价:

以学生自评为主,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成果进行第二次评价,使学生对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有更深刻的认识。

第二次评价设计意图:

1.通过评价内容指导学生有目的性的进行二氧化硫的性质探究实验。

2.通过恰当的评分比例,强调了核心的内容,使学生清楚本节课的重点为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3.通过自评与他评,交流促进学生对自己的探究方案和二氧化硫重要化学性质的反思,在实际操作中落实二氧化硫知识中的难点。

4.通过相互评价使学生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表达自己的观点,分享到参与评价的快乐。通过第二次表现性评价的设计,突出重点,让学生在交流评价中突破难点。为了使学生对二氧化硫有更系统的认识,设计第四环节。

实践应用形成认识本环节设计两次评价。

二氧化硫性质小结性评价二氧化硫的污染及用途的评价。

例如:总结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能否提出几点大气污染的防治措施?二氧化硫是否一无是处,二氧化硫的用途等第三次评价设计意图:

1、使学生对二氧化硫的内容有整体性的把握;。

2、使学生能以辩证的眼光来看待二氧化硫利和弊。

通过以上三次评价,学生基本掌握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第五环节:评价反馈反思提升。

设计例如:实验探究中我做了些什么?本实验中的感受和收获是?关于二氧化硫你有了那些更深的了解,你是否愿意为环境保护作义务宣传等问题。

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打分,进而给出评语和等级。

第四次评价设计意图:

1、使学生对环境和食品安全关注的提高。

2、使学生逐渐树立环保意识。

3、学生能够了解自己目前的学习状态,反思自己的成长和不足,可以得到老师、同学对改进学习所提出的建议,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发展。

四次表现性评价:以评价内容为任务,以落实评价标准为目标,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为主体,通过对学生课前准备、课中展示和课后反思的四次评价,不仅落实了本节课既定的教学目标,而且使学生在互评中,合作精神、探究能力、认知水平以及表达交流技能等方面得到了进步与发展,进行了全方位的自我审视,有助于学生更全面的认识自我。

(三)纸笔性评价:设计目的:检测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

幼儿园中班数学课教学设计:一样的小熊在哪里幼儿园中班数学公开课教案

(一)教学内容分析。

《一起一起分类病》是一本数学绘本,讲述了一开始房间乱糟糟的马克在得了分类病后,将生活中的衣服、玩具、饼干、人等都要找一找相同和不同,并将它们分类的故事。它是一本图画书,栩栩如生、直抵心灵;它也是一本数学书,精确严谨,有趣实用。我截取了其中“按物体的二维特征进行分类”的内容作为本次活动的重点,合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让幼儿在网页游戏中操作、探索、验证、构建,不断丰富自己的分类经验与数学知识。

(二)教学对象分析。

中班幼儿已经能够根据物体的一种特征进行简单分类,如将班上的小朋友分成男生和女生,将建构区的雪花片按照颜色放到不同的玩具筐里等。但是“根据物体的二维特征进行分类”对于中班幼儿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同时,中班幼儿的思维具有具体形象的特点,因此在整个过程中采用情境化的活动方式,导入生动有趣的二维分类网页小游戏,让幼儿在趣味游戏中掌握数学知识,发展数学思维。

(三)教学环境分析。

以无线局域网、html5网页游戏、airplay同屏镜像功能、西沃5代操作系统、电子白板一体机、平板电脑、视频、音频、录屏软件等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支撑此次活动,利用其直观、可交互、操作性强等特点,充分发挥其对教学活动的支撑、整合作用,使教学过程更加形象化、生动化、有趣化。突出、突破“学习按物体的二维特征进行分类”这一重难点是本次活动的重要任务。html5网页游戏设计和平板电脑的支持,实现了人机互动;网页游戏中分类标准的多重组合使得幼儿端每次接收到的分类表都有所不同,幼儿在趣味游戏中自然地学习二维分类。最后,我将百度搜索引擎服务于教学,通过网络幼儿进一步认知分类并感知互联网的强大功能。

二、教学目标。

1.会看标记,在按物体的某一特征进行分类的基础上,学习按物体的二维特征进行分类。

2.积累各种分类方法的经验,在观察比较中,提高思维的正确性、敏捷性。

3.了解分类使我们的生活更有序、整洁、方便、舒适等。

三、教学准备。

1.电子白板教师演示课件一套;

2.电子白板一体机、苹果平板电脑10台;

4.经验准备:幼儿已经掌握了一维分类的相关方法,有去过水果店、超市等地方的经验;

5.幼儿编号1--10号。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情境中感知和认识事物的多样性,积累各种分类方法的经验。

难点:会看标记,学习按物体的二维特征进行分类。

五、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激发兴趣。

导入语:小朋友你们生过病吗?那你们生过什么病,有什么感觉?

(二)共读绘本,积累分类经验。

1.衣服分类:马克在做什么?他把什么和什么放在一起?

【媒体运用:利用电子白板的圈画笔功能】。

2.玩具分类:后来马克看到自己的玩具,又想要分类了。那他是怎样分类的呢?

【媒体运用:利用电子白板的即时性触发动画功能】。

3.对“一起一起分类病”的`了解。

师:现在你们对这个分类病有没有一点了解呢?幼儿说说自己的理解。

小结:“一起一起分类病”是对周围的事物都要分类的一种病。得了这种病的人无论看到什么东西,都会把相互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找出来,分类并起出新名字。

【媒体运用:视频+解说、班级优化大师】。

(三)情境操作,自主学习。

1.自主尝试。

后来看到家里这么多的东西,你觉得得了分类病的马克会怎样来分类呢?请你们每个人拿出自己的平板试一试,分一分。

2.师幼同评。

师:都分好了,我们来看看分得对不对呢?

(2)小朋友,有没有发现这前面还有两个标记呢?这个标记是鞋柜,这个标记是洗手间。把分类错的圈出来。

【媒体运用:利用airplay投照片功能、圈画笔功能】。

(四)巩固运用,举一反三。

1.讨论二维分类标准。

马克在操场上遇到了一群小朋友,他会怎样分类呢?

小结:男孩女孩分一分,衣服不同分一分,一个分类表就出现了!提醒你们哦,你们每个人的分类表可能不一样,一定要看清楚标记再分。

【媒体运用:白板的动画触发功能】。

2.幼儿情境操作,教师巡回指导;师幼评价。

【媒体运用:利用html5网页游戏、airplay镜像投屏功能;班级优化大师】。

(五)经验迁移,拓展分类。

1.续读绘本,水果店的老板也有分类病。

你们觉得水果店的老板有没有得“分类病”呢?为什么?幼儿回答并说出理由。

【媒体运用:音频】。

【设计意图:通过音频,再次激发幼儿的兴趣,拓展对“分类病”的经验。】。

2.其他有分类病的人。

(六)联系生活,感悟分类的价值。

1.师:平时我们认为“病”都是不好的,那你觉得我们今天说的这种“分类病”是好还是不好呢?后来马克醒了,原来他做了一场梦,他并没有生病,而是养成了分类的好习惯。

2.百度也有分类的好习惯,搜索“动物”、“水里的动物”等。

【媒体运用:百度搜索引擎】。

3.分类与生活。

其实生活中很多地方都用到分类。分类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有序、方便、整洁和舒适。

【媒体运用:视频】。

【设计意图:观看视频,直观感知分类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有序、方便、整洁和舒适。】。

结束:现在我们去幼儿园里找一找,看看有没有哪些东西也是这样分类摆放的,看看幼儿园里有哪些人也有这种分类的好习惯。走吧!

初中数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知道圆各部分的名称。

2、掌握圆的特征及同一圆内半径与直径的关系。

3、会用圆规按指定的要求画圆。

4、通过观察、操作、讨论,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教学重点:圆的特征及半径与直径和关系。

教学难点:圆的特征。

教学具准备:

学具:大小不同的圆片各2个,直尺、圆规。

教具:圆形纸片,圆规,实物投影仪,自制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堂启发,自选学标(感动是学习的动力)。

利用多媒体展现各种不同形状的平面图形并提问:

1、找出你认为最与众不同的图形,为什么?你最想学哪种图形?

2、板书课题:圆的认识。

3、揭示学标:你最想学习圆的什么知识?(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会画圆)。

二、预习思考,实践操作(感觉是学习的入门,知识来源于生活)。

对比思考:我们以前学习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等都是平面图形。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圆也是一种平面图形,它和我们以前学的平面图形有不同之处,你们发现了吗?(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等都是由线段围成,而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

体验圆的形成:你认为用什么方法可以得到一个圆?你认为哪种方法好?你会画圆吗?用你最喜欢的方法画出来吧!

1、学生操作: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画任意一个圆(不限定用圆规)。

(学生画出的可能有些不是圆)。

2、圆规画圆。

教师:请大家拿出手中的圆规,认真观察一下圆规的样子,并用它尝试画一个标准的圆。(学生初次画圆)。

教师:请你介绍一下你用的是什么工具,是怎么画圆的?

3、讨论:画圆的步骤是分哪几步?

教师在黑板是演示怎用圆规正确地画一个圆,作教学使用。

4、小结:(1)画圆的步骤是:一是定好两脚的距离;二是固定一点;三是旋转一周。

设悬:学会了画圆,你想不想进一步了解圆?圆的大小跟什么有关,圆的位置跟什么有关?(为下面学习圆的特征做铺垫。)。

三、问题讨论,认识圆心(感知是学习的基础)。

1、举例说说日常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形的?

2、动手操作:(1)你手中的圆片是怎样得来的?

(2)对折打开,连续3次。还可以折下去吗?

3、观察讨论:折过若干次后你发现了什么?

4、归纳小结:这些折痕都相交于一点,正好在圆的正中心,我们把圆中心的一点叫作圆心,用字母“o”来表示。画圆时,圆心在哪里,圆就画在哪里,所以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5、验证内化:在你手中的圆片上标出圆心,并用字母表示。

四、教材分析、探索特征(感悟是学习的升华)。

过渡导入:学习了圆心,那么同学们能不能自学其它有关圆的(知识?(小组合作自学)。

1、认识圆的半径。

教师:刚才同学们画的圆都比较好,现在大家拿出直尺画出从圆心到圆上的任意一点的线段并量一下它们的距离看看你们发现了什么?这样的线段你能画多少条出来?(这些线段的长度都相等;画不完,这样的线段有无数条。)。

提问:你是怎样观察得出在一个圆内这样的线段有无数条的?(因为围成圆的曲线是由无数个点组成的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有无数条)。

教师: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有无数条,这样的线段我们把它叫做半径(齐读: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圆的半径。)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示。

由于圆周上有无数个点,所以半径就有无数条。

说明半径的特征并板书:在同一圆内,半径有无数条,并且长度都相等。

2、认识圆的直径。

(1)除了半径以外,在圆中还有没有像这样比较特殊的线段能决定圆的大校学生讨论后回答(直径)。

教师:请学生同学们动手画一画直径。画得越多越好。画时要注意什么?(过圆心,两端在圆上)齐读:通过圆心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圆的直径。直径一般用字母d表示。

(2)让学生观察自己画的直径,找出直径的特征。

(3)直径的特征。学生动手操作量一量数一数在同一圆内,直径的长度有什么特点,直径能不能画完?为什么?说明理由。(引出半径和直径的关系,动手验证。或直尺量,或用圆纸片对折)。

3、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师生讨论:

(1)把你学到的知识告诉老师与同学们?

(3)学习了这些特征,你知道圆的大小由什么决定了吗?(前后呼应)。

小结:在同圆或等圆里,[半径有无数条,直径也有无数条,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也都相等;直径是半径的2倍,半径是直径的一半]。

4、操作内化:把刚才学到的知识在圆片上表示出来。

五、课堂练习,学以致用(感恩是学习的境界,知识又服务于生活)。

多媒体展示:

1、判断:

(1)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作直径。--()。

(2)直径是半径的2倍,半径是直径的一半。---()。

(3)直径和半径都是直线。()。

(4)用两脚之间的距离是2厘米的圆规画出的圆,它半径是2厘米。()。

2、选择正确的半径、直径:bad。

3、讨论操作:ce。

(1):画几个圆心在同一点而半径不相等的圆;画几个圆心不在同一点而半径相等的圆。

趣味数学公开课教案设计

2.培养学生数学思维中的发散性。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另类的思维性。

教学难点:开拓学生是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要使自己更聪明,就要经常训练自己的头脑,在多观察、多思考问题中使思路灵活,就。

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愿这一节课能使你的头脑更灵活。

二、知识新授与应用。

1.第一题-白袜、黑袜。

2.第二題-坚强的兔子。

3.第三題-4公升的水。

4.第五题-金币。

5.巧排队列。

24个人排成6列,要求5个人为一列,你知道应该怎样来排列吗?

6.数学谜语。

猜一数学名词:1、五四三二一2、每份一样多3、手算。

7.打一成语:

8.拿硬币游戏。

如图所示,有13枚硬币排成一排,两人进行游戏,每个人轮流拿硬币。每个人一次可以拿一个或相邻的两个硬币。谁拿到最后的硬币,谁就赢得了比赛,可以得到全部13枚硬币。

9.拓展练习:

游戏:桌上放着15枚硬币,两个游戏者(你和你的一位同学)轮流取走若干枚。规则是每人每次至少取1枚,至多取5枚,谁拿到最后一枚谁就赢得全部15枚硬币。

10:一道真正让你动脑的数学题!

一天有个年轻人来到王老板的店里买了一件礼物,这件礼物成本是18元,标价是21元。结果是这个年轻人掏出100元要买这件礼物。王老板当时没有零钱,用那100元向街坊换了100元的零钱,找给年轻人79元。但是街坊後来发现那100元是假钞,王老板无奈还了街坊100元。

现在问题是:王老板在这次交易中到底损失了多少钱?

分析:本题进行学生模拟实验。

三、回顾小结:学生谈收获。

学前班数学公开课教案设计

活动目标1、根据不同的画面进行讲述,并列出相应的算式,从而感知加法算式所表达的数量关系。

2、理解交换规律,懂得运用互换规律列出另一道算式。

3、积极探索数学活动,乐于讲述探索结果。

活动准备:

1、教具:城堡图一副(分为三层,每一层分别有表示7的加法的三副图,用纸覆盖)、水果单一张。

2、学具:城堡图人手一份、水果单人手一张。

活动重点:看图学习7的加法活动难点:能根据不同的画面进行讲述,并列出相应的算式活动过程:

一、开火车:复习7的组成师:城堡王国的国王邀请我们去他的国家玩,你们愿意吗?那让我们快点乘上7次列车(出示数字7)出发吧。

师:嘿嘿,我的火车x(1)点开,你的火车x点开?

幼:嘿嘿,我的火车x(1)点开,我的火车x(6)点开。

2、师:我们先登上城堡的一楼,原来这层楼上有三幅图,谁愿意来讲讲呀?

国王想考我们的是看了这三幅图谁能列出一道算式?回答出来后就可以上二楼、三楼。

3、幼儿操作师:那我们每人都去一个城堡回答问题吧,速度慢的呢,可以只在一楼回答,速度快的可以去二楼三楼。别忘了把你的答案写的清楚一点。

4、总结:

师:你刚刚碰到了什么问题?(用三句话表达三幅图)你是怎么回答的?(幼儿列的算式)老师记录请幼儿观察这些算式"它们有个小秘密,看谁能先找出来?"师总结:这些算式的得数都是7,而且都是加法,那么这6道算式就是7的加法算式。

公开课数学教案

1.在观察和猜想中积累日常生活中对形的感知。

2.能按照物体的形状进行分类。

3.乐意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4.知道按事物不同的特征进行排序会有不同的结果,初步了解排序的可逆性。

5.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好饿的小蛇》。

2.小蛇图片、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食物卡片若干。

3.房子图、小树草地背景图等。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朋友,你们想认识它吗?它是谁?

2.这是一条小蛇,是一条好饿的小蛇。

(二)观察猜测,积累感知。

1.感知圆形。

(1)肚子饿的小蛇也想找东西吃,我们来看看小蛇找到了什么?

(2)好饿的小蛇吃了苹果后,肚子变什么样了?为什么?

(3)小结:好饿的小蛇吃了圆圆的苹果,肚子就变圆的了。

2.感知三角形。

(1)猜猜好饿的小蛇吃了什么东西?它的肚子为什么会成三角形呢?

(2)它吃了什么?还有哪些东西是三角形的?

(3)小结:小蛇吃了三角形的饭团,肚子就变成了三角形。

3.感知正方形。

(1)猜猜好饿的小蛇找到了什么好吃?它的肚子为什么会成正方形呢?

(2)它吃了什么?还有哪些东西是正方形的?

(3)小结:小蛇吃了正方形的三明治,肚子就变成了正方形。

4.感知弯弯的形状。

(1)猜猜好饿的小蛇找到了什么好吃?它的肚子为什么会变成弯弯的呢?

(2)它吃了什么?还有哪些东西是弯弯的?

(三)操作体验,巩固提升。

1.观察比较。

(1)出示粘贴在纸板上的小蛇,集体观察比较。

小蛇的朋友有什么不同?

(2)引导幼儿从帽子形状不同进行观察。

小结:原来小蛇朋友头上戴的帽子形状不一样,有的是圆圆的圆形,有的是三角尖尖的三角形,有的是四四方方的正方形。

2.请一幼儿示范。

(1)请你帮这条小蛇去找一样它喜欢吃的东西好吗?

(2)你的小蛇吃了什么呀?为什么要给它吃一个圆圆的蛋糕呀?

3.集体操作。

(1)提出要求:帮助小蛇找出和它的帽子一样形状的食物。

(2)幼儿自由操作。

(四)分享交流,积累经验。

1.分享交流:你给小蛇吃的是什么呀?为什么?

2.游戏“送小蛇朋友回家”。

3.小结:小朋友们都帮助小蛇朋友们找到了它喜欢吃的东西,而且圆形帽子小蛇回到了圆形房子里,三角形帽子小蛇回到了三角形的房子里,正方形帽子小蛇也都回到了正方形的房子里。小蛇朋友们好开心哦,它们说:“谢谢小朋友,请小朋友们到我的家里玩玩吧。”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数学公开课教案

确定物体位置的条件。(教材第19页例1)

1、使学生明确可以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

2、使学生了解确定位置的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重难点:初步掌握运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教师准备:三角尺、课件。

学生准备:量角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师:我们学过了哪些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引导学生回顾用“东南西北”和数对的方法确定物体位置。

数学公开课教案

1.感受几何图形拼搭组合的变化,发展空间方位知觉能力。

2.尝试将三角形装入盒子,在移动、翻转、拼接几何图形的过程中,体验几何图形变化的乐趣。

ppt课件,小三角形人手12个,三角形底座、正方形底座、长方形底座各六个。

一、播放课件:指认几何图形出示三角形"我是快乐的三角形,我最喜欢和我的朋友一起玩游戏了。看看我的哪些图形朋友来了。"指认几何图形,并说出它们的名称。请幼儿指认旋转后的几何图形。

二、拼搭几何图形,感受三角形拼搭组合的变化。

1.玩游戏:三角形碰碰乐。

播放三角形声音,请问你们听到了什么?

2.怎样才算2个三角形碰在一起了?(幼儿回答 老师在电子白板上演示,然后播放操作视频)3.归纳小结。一个三角形的一条边和另一个三角形的一条边要完全重合在一起,两个三角形才快乐。

三、引导幼儿进行拼搭活动。

1.介绍操作规则。

第一,听清楚是"几个三角形碰碰乐"。第二,一个三角形的一条边和另一条边要全部"碰"在一起。

2.教师播放课件录音 "碰碰乐、碰碰乐,2个三角形碰碰乐。你碰我,我碰你,碰在一起真快乐。"观察幼儿拼搭情况。

3.提问:2个三角形"碰出"了什么图形呢?

4.归纳小结。

5.教师再次播放课件录音 "碰碰乐、碰碰乐,4个三角形碰碰乐。你碰我,我碰你,碰在一起真快乐。"请用4个三角形拼出一个大的长方形。

四、送三角形回家。

1.出示几何图形底座: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

2.提问:你觉得12个三角形的家是哪一个底座?见你的名字贴贴到相应的图形中。然后请你来说说你的理由。

3.请幼儿选择自己认为的底座去操作。

4.提问:你们刚才送了之后,哪个底座才是正正好好12个三角形的家呢?请你说说理由。

5.归纳小结:三角形底座太小,有几个没有放进去,正方形底座又太大,要再多几个小三角形才行;长方形底座不大不小刚刚好。

6.刚才选择三角形和正方形底座的幼儿重新找一个长方形底座再次将12个三角形都送回家。

数学公开课教案

1、感知数字在生活中的运用,体验数字的不同组合带来的乐趣。

2、学习对给定的3个数字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

3、乐于与同伴、老师交流自己的发现,能在讨论的基础上发现问题。

4、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5、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教具:图片一张。

学具:数卡、记号笔、记录表。

一、出示图片,进行观察,引出课题。

师:我们来看看小兔和小猫的门牌号码一样吗?它们都有数字几啊?

总结:虽然它们的门牌号码都有数字3和5,但由于它们数字排列顺序不同,门牌号码也不同。

二、第一次操作,学习3个数字的不同排列组合。

幼儿自己排列数卡并记录操作结果。

师小结规律,总结3个数字的6种排列组合。

三、第二次操作,加深幼儿对3个数字排列规律的印象。

活动延伸:

进行4个数字的排列组合。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数学公开课教案

1、认识正方形,感知其特征。

2、喜欢参加数学活动,能从生活中找出含有正方形的物品。

1、教具“正方形”“火车”;

2、正方形,非正方形卡纸若干,呼啦圈6个;

3、圆形,方形饼干若干。

一、初步感知正方形:游戏“神秘袋”。

教师出示“神秘袋”,让幼儿猜一猜,摸一摸里面有什么。

出示正方形卡纸,并提问:

1、正方形有几个角?

2、正方形有几条边?

教师指导幼儿在观察,触摸的过程中认识正方形。

二、认识正方形,了解其主要特征,操作学具“火车”。

教师出示学具:没有车厢的“火车”,让幼儿观察发现火车车厢的形状是正方形的,车厢的大小不一样,请幼儿找出大小与车厢匹配的正方形,在操作中发现:正方形,四个角,一样大,四条边,一样长,转一转,不变样。

三、游戏“小企鹅跳冰块”,能从众多图形中找到正方形。

场景布置:教师将呼啦圈平放在地上当作冰块,正方形与非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的卡纸图标各放入呼啦圈中心,没放呼啦圈的地面假设是水。

听指令:全体幼儿扮演“小企鹅”,教师说指令,“小企鹅”先在水里游泳,当听到“有风浪了”时,就必须找含有正方形标识的冰块站上去。因为只有含有正方形标识的冰块是安全的,其它形状的冰块站上去会破掉,就会掉到水里去,所以站在其他形状上的就是失败了。当听到“风停了”,“小企鹅”可到水里游泳。游戏可反复进行。

四、分享“饼干”,从生活场景中感知正方形的存在

教师准备圆形与正方形的饼干若干。

小朋友们的表现非常棒,教师想请小朋友“吃饼干”,但吃饼干是有要求的,今天我们要吃正方形的饼干,请幼儿来取饼干。

请小朋友观察一下我们的教室,找一找含有正方形的物品,如:正方形折纸,布书,小毛巾,地垫,地板砖等等。

请小朋友再找找我们生活中含有正方形的物品。

运用游戏的形式开展数学活动,符合小班的年龄特点,在整个活动中幼儿始终沉浸在游戏的欢乐中,兴趣很高。

老师针对低年龄的幼儿的特点,以出示神秘袋的方法吸引幼儿仔细观察老师出示的图形,幼儿果然变得专心了,进行对比之后,之后出示孩子们比较喜欢的交通工具火车,让孩子们进一步感知活动内容,继而通过游戏巩固所学知识点,在选饼干的过程中,使活动内容分回归生活。

本次活动的选材十分适合小班幼儿的认知年龄特点,抓住了他们的最近发展区,用多种形式达到了一个目标,逐层推进、逐步提高要求。各环节环环相扣,紧密联系,使幼儿的注意力始终处于集中状态。教师还注重了低年龄幼儿的语言、社会能力的发展。若在最后环节添上一些让幼儿的情绪得到高涨的游戏活动会更贴切小班幼儿的心理。

数学公开课教案

1、通过“黑白棋大赛”帮助幼儿学习6的加法。

2、初步培养孩子们的合作精神。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1、大棋谱两副,黑白棋子若干。

2、红、黄、绿、紫队标志一份,每队准备一副棋谱,若干黑白子。

3、数字卡片“6”以内加减算式若干。

一、分队推选小队长

“分成四队,每队4个孩子,自己选出小队长”

二、黑白棋对抗赛

1、规则:每队选2名小队员先后参加比赛,第一名队员用黑子,第二名队员用白子,要求黑子和白子合起来我给你的数。

2、幼儿比赛,教师总结比赛情况。

三、合作摆“6”

1、规则:请一组的小朋友合作摆“6”,一行一种摆法列一道算式,要求算式不能重复,比比看规定时间哪一队找到的6的加法算式最多,最正确。(幼儿摆“6”)

2、相互检查

现在请你们相互检查,先看看他们列了几道算式,是否正确,如果有错错再哪?每队选一位小朋友告诉大家结果。(总结比赛情况)

3、“6子通”抢答赛

我这里有一张大棋谱,里面藏着许多6子通的6的加法算式,能能找到吗?

4、总结得分评出第一名。

四、个人竞赛:猜猜看

1、规则:我给你5个数字“2、5、1、3、4”请你用三十秒的时间记住,然后我把数字翻过去,请你指出和2加起来是6的数。

2、幼儿比赛,答对发奖。

五、延伸

数学能为幼儿动手、动口、动脑,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创设最佳情景,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身心潜能,省时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同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心理素质,使智力和非智力品质协调发展。引导学生在“玩"中学,“趣"中练,“乐"中长才干,“赛"中增勇气。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组织纪律性。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