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行政公文

雨说教学方案设计(热门19篇)

雨说教学方案设计(热门19篇)



计划书是对所要进行的工作或活动进行详细规划的重要文件。6.我们整理了一些经典的计划书范文,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参考和指导。

教学方案设计

通过学习了解美术作品形式构成的基本要素,区分美术作品的绘画类别,掌握区分具象美术、意象美术、抽象美术的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游戏、欣赏图片、自主思考、合作探究学习过程,让学生充分掌握美术作品的构成要素,能够区分美术作品的绘画类别。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够让学生充分了解美术作品的种类,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喜爱之情,拓展学生的'审美观念。

了解图像的基本构成要素,掌握欣赏美术作品的方法,区分美术作品的类别。

掌握区分具象美术、意象美术、抽象美术的能力。

图片导入法、讲授法、小组讨论法等

ppt课本等

图片导入:

1、教师展示几张图片,考考同学们的眼力。提问同学们图片上的变化。

2、柱子是圆的还是方的?图片上有几个黑点?它是动的还是静的?

通过欣赏图片,让同学寻找图像的变化,吸引同学们对图像的注意力,增加对本次课题的兴趣。再次展示两张图片通过问题提问引出本次课题。

2、展示苹果图片,利用苹果无限缩小的列子向同学们讲述美术作品的构成要素点。教师利用线的形式绘画苹果,并且从苹果出发,分别找到面、色彩、明暗、体积等要素。

3、讲解美术作品主要有三大类,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找出作品形式关键词,并让学生写在黑板上,教师先不公布答案。

4、通过欣赏《贵妇人像》《生日》《红黑黄蓝灰的构成》等图片,教师分别讲解具象、意象、抽象美术的概念。讲解完毕最后公布之前的答案。

通过对知识点的层层推进,利用苹果为出发点,积极引导学生思考,结合小组合作竞赛的方式,培养学生对知识观察的敏锐度,以及团队合作精神。在寻找关键词环节,充分培养学生对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教师展示三张图片,图片包含有具象美术、意象美术、抽象美术三大类。通过连一连的方式让学生为这三张美术作品找到正确的类别。活动环节采用连一连的方式,加深学生们对美术作品三大类的印象,进一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

1、美术作品的构成要素:点、线、面、色彩、体积、明暗、构图等

2、美术作品三大类及特点:具象美术(真实)、意象美术(夸张)、抽象美术(形式美)

通过再现的方式,再次小结本次课程的知识点,加深学生印象。

图像与眼睛

1、构成要素:点、线、面画苹果

2、三大类:具象美术意象美术抽象美术

《桥》教学方案设计

1、板题质疑:桥,让你想到了什么?(学生或许会说:桥是连接河两岸的建筑,有铁桥、木桥等)。

2、一读课题,课文为什么以桥命题,究竟这是一座什么样子的桥呢?

1、自由朗读课文,想,文中的“桥”是一座怎样的桥?

2、交流,可以初步说说文中依据,随机层层点拨:

窄窄的木桥不结实的木桥又窄又不结实的木桥。

3、二读课题。说到这里,再读课题,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可以是沉重的,郑重的)。

就是这样一座又窄又不够结实的桥,成了洪水突然袭击时的唯一的逃命桥。那么它是否真的能那么轻易地救老百姓的性命呢?当时的情况又是怎样的呢?划出描写大雨和洪水的句子,选择其中感受最深的一句作批注。

1、交流。

2、适时解疑:“像泼。像倒。”为什么独立成句?引导:凝重的笔调。两字却字字千钧,脑海里可以是一幅活的声势兼备的画面。更突出了雨非同寻常的大。致使洪水泛滥成灾。

7、朗读写人们反应的句子。读了这些句子,你感受到了什么?把你的恐惧不安送进句子中去。

读好“你拥我挤疯了似的跌跌撞撞”

8.读着读着,我的眼前出现了逃难队伍中的一个——。

9.出示: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拥去,其中有一个——。

按这个句式写一写你眼前出现的这一人物,注意写好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

10、面对疯狂袭来的洪水,人们几近疯狂崩溃,几乎失去了理智,试想,这样的又窄又不结实的桥——?(怎能承载得了疯狂的拥挤踩踏?)急需要什么?(沉稳的组织者,有序地疏散)。

11、老汉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场的———。

蜜蜂教学方案设计

辨别不同的乐段,表现不同的动作。

激发幼儿学习奥尔夫的兴趣,学习并认识基本舞步小碎步和蜜蜂飞舞的姿态。

活动准备。

奥尔夫音乐《蜜蜂》,蜜蜂图片两张,丝巾若干、道具花若干。

活动过程。

一、暖身活动。

开场舞。

1、大家一起围圈随音乐拍拍手。

2、大家一起围圈随音乐节奏踏踏脚。

3、全体手拉手围成一个圈慢慢后退成大圈。

4、全体手拉手慢慢前进成小圈。

二、出示蜜蜂图片引出主题。

1、师:小朋友们,今天有许多客人老师来和我们一起上课,我们一起来和客人老师问个好!(客人老师好!)老师还带了一个特别的朋友来和大家认识呢!

2、出示蜜蜂图片一,播放歌曲《蜜蜂》。

蜜蜂蜜蜂生得真美丽,头带着金丝身穿花花衣。

你爱花儿花也爱你,你会跳舞花又甜蜜。

三、学习基本舞步---小碎步。

1、师:蜜蜂漂亮吗?

2、出示图片二哪里漂亮了?

3、师:蜜蜂是怎么飞的呢?幼儿自由想像各种蜜蜂飞的`样子。

教师总结。

1、飞的时候后跟离地,小脚尖点地,飞起来的时候轻轻的,小脚轻轻点地踏步。我们把这种脚的动作叫做“小碎步”。

2、教师示范飞这边飞那边,飞高飞低;转圈;中间间接音乐蹲下来休息。

3、请能干的小朋友上来和老师示范表演。

4、全班小朋友配上音乐跟随教师一起来表演一遍小碎步。

四、围绕花朵飞舞。

1、教师示范跳一小段蜜蜂舞。

师:我们的小朋友真能干,下面老师来当蜜蜂妈妈,你们来当小蜜蜂,蜜蜂们!妈妈会跳一支蜜蜂舞,学好这个舞以后你们就可以跟妈妈去花园啦,先来看妈妈跳蜜蜂舞!(教师出示绑着红黄蓝三种颜色花的凳子,围着花朵跟随音乐完整演示,以花朵布置一个花园的情景,激发幼儿学习蜜蜂的欲望。)。

2、请三名幼儿跳蜜蜂舞。

师:这支蜜蜂舞好不好看,请两只能干的蜜蜂上来和蜜蜂妈妈一起来表演蜜蜂舞吧!(两个小朋友上来跟随音乐一起表演奥尔夫)。

3、集体跟音乐跳一遍蜜蜂舞。

师:蜜蜂们,我们一起来为去花园跟音乐跳蜜蜂舞吧!(以提问引发幼儿思考及学习蜜蜂飞的兴趣,在幼儿自己想像飞、的动作后,教师总结动作,并以蜜蜂跟蜜蜂妈妈学本领这一情节,来带领幼儿跟随音乐做相应完整的奥尔夫动作。

五、持丝巾飞舞动作。

师:我这里有很多花衣裳,蜜蜂们穿上花衣裳跳舞吧!教师示范拿丝巾。

每人有一条~2条丝巾,在教室内自由飞舞,一下高一下低。(请注意不要再原地,尽量让幼儿有空间感,在中途可略作停顿.乐句共4个乐句,在第三乐句时,蹲下当花,其余走动。

六、结束活动。

音乐教学方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聆听本单元乐曲作品,使学生了解欧洲音乐一般特征,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逐步积累欣赏音乐的经验,促进学生对音乐文化多样性的认识。

2、聆听《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查尔达舞曲》《梦幻曲》《大进行曲》《小步舞曲》《鼓手的战争》,了解西洋管弦乐队及各个乐器组中的乐器,能够辨别主要乐器的外形、音色特点。了解乐器的不同构造、性能、演奏特点、表现力及在乐队中的地位和作用。

3、分析乐曲《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初步了解变奏曲等基础知识。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音乐欣赏:《查尔达什舞曲》《梦幻曲》。

2.音乐知识:西洋管弦乐队、弦乐器组。

3.认识音乐家:维托里奥。蒙蒂、舒曼。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使学生初步懂得欧洲的一般特征,理解作品丰富的情感内涵,增强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讲解、合作、探究等教学法,了解西洋管弦乐队的组成,使学生初步熟悉欧洲音乐的一般特征。

2.通过聆听、对比、讨论等教学方法欣赏《查尔达什舞曲》《梦幻曲》,提高音乐的感受力。

三、知识与技能。

认识各种弦乐器,了解音质、音色、表现力在乐队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西洋管弦乐队的组成以及西洋管弦乐队中的弦乐器组。

教学难点:

听辨不出弦乐器在不同音区的音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约翰.施特劳斯的《蝙蝠序曲》片段。请学生说出此去由何种乐队演奏?能否说出具体乐器的名称?(此段视频片段为动画片《万能指挥家》)。

二、新课教学。

1.简介西洋管弦乐队。

西洋管弦乐队也叫交响乐队,是一种大型乐队形式。它的音域宽广,音色对比鲜明,表现力极为丰富,通常用来演奏大、中型乐曲。管弦乐队中使用的乐器虽然很多,但根据乐器的构造。性能和演奏方式,可以将整个管弦乐队分为四个乐器组:弦乐器组、木管乐器组、铜管乐器组、打击乐器组。

2.自学指导,了解弦乐器组。

(1)出示乐器图片,请学生判断下图中那些乐器属于弦乐器组?

a小提琴b双簧管c圆号d低音提琴。

e定音鼓f中提琴g大提琴h竖琴。

(2)归纳总结。

弦乐组由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竖琴组成。

3.辨别音色。

(1)音色的概念。

音色:指乐器或人的嗓音的音质。在器乐音色中,可分为单一音色和混合音色。

单一音色:在乐队中一种乐器的音色。

混合音色:两种或两周以上乐器的音色。

(2)依次欣赏作品片段,了解弦乐器组乐器的特点。

4.合作探究,欣赏作品。

(1)欣赏《查尔达什舞曲》。

a.聆听两部分的音乐主题,说出主奏乐器及感受。

b.聆听两部分的音乐主题,判断在那些音乐要素上的鲜明变化形成了情绪上的对比变化。

第一部分:慢而忧郁的“拉绍”速度徐缓,情绪低沉而忧郁,旋律带有歌唱性。

第二部分:快而热烈的“弗里斯”热烈而奔放,音乐富于动感,具有舞蹈性。

c初听全曲。小组合作,划分段落。

d介绍作曲家——维托里奥。蒙蒂。

e对比欣赏不同演奏家和演奏的此曲,了解演奏家二度创作的特点:由于演奏技法、人文背景等情况的不同,对作品的诠释和表现也不相同。

(2)欣赏《梦幻曲》。

a.聆听《梦幻曲》音乐主题,划旋律线,谈谈感受。

b.随琴声轻声模唱音乐主题,边唱边打4/4拍指挥图示。

c.聆听《梦幻曲》全曲,感受乐曲的音乐情绪。

d.分析作品,分组讨论,进一步加深对管乐器组的认识和了解。

e.简介音乐家——舒曼。

欧洲浪漫主义时期德国著名作曲家、音乐评论家。舒曼从小就表现出超人的音乐天赋,师从著名的钢琴教育家佛里西学习钢琴。后师从德伦学习作曲技巧并开始走上浪漫主义音乐大师的道路。代表作品有:钢琴套曲《童年情境》、协奏曲《a小调钢琴协奏曲》、交响曲《降b大调第一交响曲》、声乐套曲《诗人之恋》、戏剧配乐《曼佛雷德》序曲等。

f.实践检测。

g.归纳总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音乐欣赏:《大进行曲》《小步舞曲》《鼓手的战争》。

2.认识的乐器:铜管乐器组、木管乐器组、定音鼓。

3.认识音乐家:威尔第、比捷。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不同音乐作品的欣赏,丰富学生对音乐的感受。

2.通过二声部的节奏练习,训练并体验如何进行合作。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聆听、对比、讨论等教学方法欣赏《大进行曲》《小步舞曲》《鼓手的战争》听辨出不同乐器音色,为进一步了解各乐器打下基础。

2.通过不同的节奏练习,增强对不同节奏的把握,体验二声部节奏练习。

三.知识与技能。

认识定音鼓及铜管乐器组、木管乐器组的主要乐器,并能够听辨不同乐器音色。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识别铜管乐器组、木管乐器组及打击乐器组的主要乐器,并能够听辨出不同乐器音色。

教学难点:

通过节奏练习,体验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三连音等节奏,加强学生对不同节奏的`把握,体验二声部节奏练习。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二、新课教学。

1.欣赏《大进行曲》。

(1)聆听音乐回答问题:何种乐器演奏?乐曲表现的是何种形象?

(3)介绍主奏乐器——小号。

小号音色清晰嘹亮,音量较大,加弱音器可使音响更为柔和。可以表现辉煌壮丽的情景,加强乐队和声气势,又能演奏抒情有没的歌唱性乐段,并常担任独奏的角色,是交响乐队、管乐队、轻乐队及爵士乐队中重要的音高管乐器。

(4)聆听乐曲,回答问题:乐曲的音乐风格是什么样的(进行曲)。

(5)介绍进行曲。

(6)介绍曲作者——威尔第。

意大利作曲家,19世纪意大利歌剧复兴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歌剧作曲家。他的创作以民族民间音乐为渊源,借鉴外国先进经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的作品以歌剧为主,一生工创作了26部歌剧,《茶花女》《阿依达》等是其代表作,他把意大利歌剧推向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峰,为世界歌剧艺术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7)节奏练习。

(8)再次聆听音乐,背唱音乐主题旋律。

(9)介绍铜管乐器组,并通过看图或看实物认识主要乐器。

音色的主要特点是:雄壮、辉煌、热烈,虽然音质各具特色,但宏大、宽广的音量为铜管乐器的共同特点。主要包括:小号、长号、大号、圆号等。

(10)聆听《龙舌兰》辨别乐曲的主奏乐器。

2.欣赏《小步舞曲》。

(1)聆听音乐、回答问题:何种乐器演奏?乐曲表现的是何种形象?

比捷的歌剧《美丽的波斯姑娘》中的间奏。美妙的竖琴以及轻巧的琶音伴奏,更衬出长笛明澈的音色。

(2)介绍主要演奏乐器——长笛。

音色清澈优雅,最适于吹走华丽欢快的曲调。长笛家族包括短笛,高、中、低音长笛等,最常用的是c调标准笛。多用于独奏、重奏或管弦乐队中,有时也用于军乐队。

(3)介绍曲作者——比才。

法国作曲家,又名比才。9岁学钢琴,同年考入巴黎音乐学院,后又碎骨诺学习。比捷的第一部独幕音歌剧《医生之家》受韦伯和意大利歌剧的影响较深。1856年他完成了《c大调交响曲》,这部作品形式严禁,旋律清新,色彩明快,充分显示了他的创作才华。代表作品:歌剧《卡门》、戏剧配乐《阿莱城姑娘》等。

(4)介绍木管乐器组,并通过看图或实物认识主要乐器。

包括长笛、短笛、单簧管、双簧管、大管。

3、欣赏《鼓手的战争》。

(1)介绍主奏乐器——定音鼓。

(2)分组做节奏练习感受二声部。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音乐欣赏:《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

2.音乐知识:西洋管弦乐队编制、变奏赋格。

3.认识音乐家:布里顿。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作曲家布里顿的独具匠心,用高超的作曲技巧结合寓教于乐的方式,为青少年打开欣赏西洋管弦乐的大门,在轻松愉悦的心情中感受音乐的美。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聆听、归纳等方法对西洋管弦乐队的形成、发展及编制进行进一步的了解和研究。

2.通过引导、分析等方法熟悉作品各部分的表现内容。

三、知识与技能。

掌握有关变奏和赋格的基础知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欣赏《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启发学生体会和感受大型管弦乐队作品。

教学难点:

初步了解赋格。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二、新课教学。

1.介绍西洋管弦乐队编制。

2.出事波塞尔主题曲谱,让学生模唱波塞尔主题。

3.聆听《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第一部分——珀赛尔主题部分。

4.分析讨论珀赛尔主题部分所表达的音乐情绪(这个主题庄重宏伟,具有十分雄壮的气势)。

5.介绍作曲家布里顿。

6.聆听第二部分——珀赛尔主题变奏。

7.聆听第三部分——赋格曲。

(1)初听赋格曲,谈感受。

(2)简单了解赋格(赋格是起源于15世纪末的复调声乐曲,后在器乐曲创作中也出现了这样的作品。它是复调音乐中最复杂、最严谨的曲式,采用模仿及对位的方法创作的)。

(3)讨论作曲家在此处运用赋格曲来结束作品的妙处。

8.聆听全曲、分析作品。

9.拓展建议。

(1)推荐西洋管弦乐作品,如贝多芬《第一交响曲》等。

(2)介绍我国西洋管弦乐队的建立与发展。

10.归纳总结。

音乐教学方案设计

教学目标:

2、通过学唱歌曲《美丽的朝霞》,带给同学美的感受,并引导学生发现大自然中的美。明白一天之计在于晨,启发学生懂得珍惜时间把握幸福。

教学重难点:

1、三拍子的强弱规律;2、歌曲情绪和强弱的处理;3、声音的处理。

教学准备:课件、电子琴。

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课堂:师生问好!

二、课堂引入。

同学们,音乐时常带给我们美的享受,那么今天,老师要带你们走入大自然的怀抱,渡过一段美丽而难忘的旅程。

播放多媒体课件《朝景》并听赏管弦乐曲。(1分20秒)。

三、教学过程。

1、提问:谁来回答老师这首歌曲的情绪怎样呢?(中速,抒情,柔美。。)这是一首3/8的前南斯拉夫歌曲,通过赞美朝霞,表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下面我们再听一遍,听听看有没有特别难掌握的地方。(播放歌曲)。

2、教唱。

4、老师带唱,学生填词唱。(三段)。

5、咱们争取把整首歌完整的唱下来好不好。

6、同学们完成得非常好,那我们再来听一遍磁带,听听他们唱的好在哪里。

7、好了,现在我请同学回答我这些记号的意思。(细讲怎样处理强弱的关系)。

8、强调歌曲的要求(声音,情绪,强弱),带着要求把三段完整的唱下来。

四、总结。

五、小结:

教学方案设计

1、顺畅朗读,了解人物,分析概括段意。

2、了解包拯为官刚正、执法严明等优秀品质。

重点:整体感知课文,分析人物性格、品质。

难点:文言词句的分析讲解。

一、导入新课。

“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大家对包公这个人物再熟悉不过了,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他的传记。

二、全班齐读课文,列出生字。

三、串讲课文。

1、第一节。

解词:

知,主持,掌管。诉,告状。第,尽管。

寻,不久。何为,为什么。惊服,震惊,服气。

指名朗读并翻译。

简析:这一节写包拯为官机智。文字简洁、生动,几十个字就交代了智服盗贼的过程。

2、第二节。

解词:

徙,调职。迁,调动官职,一般是升官。遗,送。

才,仅仅。岁,一年。

指名朗读,同桌翻译。

简析:这一节写包拯为官清廉,他煞住了利用端砚"以遗权贵"的不正之风,而且带头不受端砚,"岁满不持一砚归",表现了他廉洁的作风。

3、第三节。

解词:

使,出使。谓,告诉,对……说。诱,引诱,诱惑。

刺,刺探。遂,于是,就。

全班朗读,指名翻译。

简析:写包拯出使契丹,面对契丹典客的带有挑衅的质问,包拯反唇相讥,严词反问,不辱使命。

4、第四节。

全班朗读。

解词:

召,召令权,权且,暂且。敛,收整,约束。

惮,畏惧。径,直接。造,到,往。

陈,陈述。曲直,是非。

指名翻译。

简析:通过写贪官污吏、皇宗国戚对包拯的惧怕,百姓对他的赞扬之声,从侧面表现他为官刚正,执法严峻的可贵性格。

5、第五节。

解词:

恶,憎恶,讨厌。苛刻,待人狠而刻薄。敦厚,待人忠厚温和。

未尝,不曾。推,推行,施行。务,追求。

苟,随便。悦,取悦。从,听从。

志,意志。若,和。

指名朗读并翻译。

简析:写出包拯的鲜明性格:克己奉公,品行端正,诚信待人,身居高位而不奢华。他对子孙为官者的告诫,掷地有声,表现出他的无私。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

1、请同学复述故事内容。

2、全班齐读课文,要求顺畅,正确句读。

3、讲评思考题一。

4、考察翻译准确与否,请数名学生逐段翻译课文。

二、分析本课刻画人物的表现方法。

1、提问:第一节写了包拯破获割牛舌案件,表现了他的什么性格,在写法上有何特点?(讨论)。

回答:写出他的聪明机智,语言十分简洁,运用了人物的语言描写来体现人物性格。

点拨:包拯的`两句话很简单却给人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回味无穷。第三节也是通过人物语言突出人物巧言善辩,不辱使命的性格。这些都是正面描写。

2、提问:第四节与其他段相比,有什么特点?(讨论)。

回答:这一段写人们对他的看法和评价,写他为官刚正不阿,这主要是通过侧面描写来表现的。

3、小结:

全文五节,每段重点写人物的一个性格特点,有详有略,文中有正面描写:1、2、3、4节;有侧面描写:第4节。从不同角度刻画人物鲜明性格。作者把概括描写第2、4、5段与具体描写第1、3节结合起来,相互配合,富于变化。

三、本课小结。

这篇文章通过写包拯的典型事例,给我们展示了一个为民请命的好官形象。写人离不开写事,写事运用正侧面相结合的手法,表现效果更佳。

后记:人物的性格特点要讲清楚,多朗读。

微课教学方案设计

听本微课之前需了解的知识:算法初步。

系统的复习算法的基本知识结构,涵盖了算法初步的全部内容算法与程序框图;算法语句;算法案例。

内容:大家好,本节微课重点讲解算法初步的基本理论。

第一部分内容:

第二部分内容:

第三部分内容:

算法案例是算法的实际应用,通过具体的`典型事例:求最大公约数、秦九韶算法和进位制来说明算法、程序框图和编写程序的操作方法。

我练我掌握,给出一道练习题,对本讲的内容进行简单应用,巩固提升,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一节微课复习一章的内容,很难做到面面俱到,只是想在最短的时间里让学生所学内容进行回顾和加强,只是一个尝试,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思考。

教学活动方案设计

活动目标:

1,在看看讲讲中,认识猫头鹰的主要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知道猫头鹰是益鸟,激发幼儿关爱动物的'情感。

活动重点:知道猫头鹰是益鸟,要保护它。

活动难点:能讲出猫头鹰的主要外形特征。

活动准备:认知准备:已经看过猫头鹰图片。

材料准备:课件、范例。

活动过程:

一,猜谜语:猫头鹰。

1,谜语:看上去像只猫,其实是只鸟,夜晚去放哨,田鼠跑不了。

2、看图片讲讲猫头鹰。

·你发现了吗,猫头鹰什么地方像猫?什么地方像鹰?

·它喜欢呆在什么地方?最喜欢干什么?(生活习性)。

·猫头鹰有什么奇特的地方?(听觉灵敏,晚上不睡觉)。

3、观看视频,进一步了解猫头鹰抓老鼠的全过程。

小结:猫头鹰在夜晚利用月光就能抓田鼠,他有着雷达般的听觉,而且飞翔没有声音,这样田鼠就跑不掉了,一只猫头鹰一年能抓到一千只田鼠,所以它是益鸟,我们要保护它。

二,制作手工作品——猫头鹰。

1,出示头饰,介绍制作方法。

·示范剪镂空的圆眼睛,(沿着线剪,不要剪坏)。

·剪下眼睛条和猫头鹰,进行拼装。

·给猫头鹰穿上美丽的衣服(运用对称涂色法)。

三,延续活动,

游戏:猫头鹰抓老鼠。

家教学方案设计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

2.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学会本课8个生字,认识绿线内的2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笔画:弯钩。

3.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自然界事物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爱家、爱国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理解“祖国就是我们的家”的意思。

三、教学策略。

1.教法选择:a、指导看图,训练观察。b、启发想象,训练思维。c、引导赏析儿歌,培养初步的阅读能力。

2.学法引导:a、看懂图意,并结合图理解字词。b、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歌描绘的画面。c、小组合作,发挥想象,培养热爱生活的意识。

3.课堂组织形式: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4.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利用学生原有认知(对“祖国”的了解和对生活的观察),激趣生情。

5.教具媒体组合应用:教学光盘、生字卡片、祖国风光图片和vcd《娃哈哈》。

四、课时安排: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提出学习目标。昨天我们学习了第五课:家,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板书课题、出示挂图)。

(二)复习检查。上节课学习的字词还记得吗?依次出现:蓝天、祖国、泥土、大家,齐读两遍。

(三)读词贴图,整体感知。

1.黑板上还有几个词,谁想上来把它们翻过来,读一读?(课前将“白云、种子、鱼儿、小鸟”四个词做成小房子形状贴在黑板上)请大家认真听,他读对了,咱们跟他读一遍;如果读得不对,请你举手告诉他。

2.同学们,你们知道它们的`家在哪儿吗?请大家翻开书本第83页,找一找哪几行诗告诉我们它们的家在哪儿。

3.大家都知道:蓝天是……树林是……小河是……泥土是……(引读前四行诗)。

(四)精读训练。

2.讨论交流,启发想象,创设情境,指导朗读,组织点评。

(1)要让学生知道:一边读一边想象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以后大家在读书时可以经常采用这种方法。

(2)读后评议:谁来说说他读得怎么样?

3.四行诗写得多美啊!咱们把它连起来读一读吧。(注意停顿和连贯,提醒读书姿势。)。

(1)讨论交流。

(2)欣赏祖国风光图片。看后简单交流感受。

(3)听歌表演有一首唱出了我们生长在祖国大家庭里的快乐。(播放vcd《娃哈哈》)同学们可以坐在座位上唱,也可以站起来表演,有没有同学想上台来表演的?(鼓励大胆展示自我的孩子。)。

(4)指导朗读最后两行诗。

5.朗读整首诗。

(五)指导背诵。

1.试试看,能不能不看书,把这首诗背给你的同桌听?

2.边欣赏画面边背诵,会背的同学大声背,不会背的同学跟着背。

3.请大家站起来,配上动作再背一遍。

(六)总结全文,扩展练习。

1.做“找家”的游戏。(教学光盘“我要做”中第二个游戏)。

2.学做小诗人昨天老师让大家回去搜集有关“家”的资料,现在请四人小组合作,用“什么是谁的家”的句式每人说一句话,小组作出一首诗。

(八)指导写字:土、种、子。

1.翻到书本84页,昨天我们练习写了前五个生字,剩下三个生字,请一个同学把它们读出来。

3.利用课件演示“土”字笔顺,师范写,生描红。

4.同法学习“种”“子”,注意“种”的第四笔是“点”,“子”的最后一笔“横”要长些。

5.学生在《习字册》上练习写生字:土、种、子。师巡视指导,提醒书写姿势。

6.利用投影展示学生写字作业,师生评价。

六、教学点评(三明市教科所副所长、小学中学高级教师陈强)。

1.诗中“祖国”是一个抽象的词,对于低年级小学生来说,尤其不容易理解。卢老师让学生通过课外搜集资料、课上交流汇报的教学设计,将抽象的“祖国”化为具体可感的事物,突破了学生理解上的难点,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地学习的意识。

2.课中设计游戏环节“学做小诗人”,以课文为凭借,把语文课的视野延伸到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不仅巧妙地进行语言训练,丰富了对诗歌的理解,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潜能,而且体现大语文观教学,培养他们观察世界、热爱生活的意识。

3.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卢老师在阅读教学中,十分重视写字教学,且扎实有效,同时重视写字的兴趣和良好习惯的培养,并倡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字形,逐步培养学生独立识字能力。

《静女》教学方案设计

学生分析:一般特征:高一学生处在十六七岁的花季年龄,对于爱情已有朦胧的感知,学习时会有相应的感受。入门能力:高中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审美力,能从不同角度去理解一首情节跳跃、人物朦胧的诗歌;由于《诗经》年代久远,阅读上会有一定困难,幸好诗歌篇幅短小,借助注释应能扫除字词障碍。学习风格:学生对于爱情的话题会有发表意见的热情,所以本课的学习不宜教师讲授,而用讨论法来研究人物形象、了解诗歌特点。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设置问题情境,鼓励学生从多角度思考、探索、交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主动学习的欲望;2、欣赏纯洁健康的爱情。

三、知识与技能。

1、掌握《诗经》的基本知识;

2、积累文言字词;

3、理解诗歌的主旨,读懂人物形象;

4、了解重章叠句的表达效果和诗歌叙事的跳跃性。

二、过程与方法。

1、朗读感知课文;

2、合作探究,情感交流,理解文意,分析形象;

3、在探究中了解“诗无达诂”的诗歌特点。

教学重点:人物形象的把握和多角度理解诗歌;

教学难点:理解诗歌情节的跳跃性和从多角度去理解诗歌。

教学过程。

一、介绍《诗经》;梳理文意。

1、 介绍《诗经》。(略)。

2、 听朗读,纠正字词读音。

3、 据课文注解梳理文意。

4、 请学生整理字词。

再朗读课文,巩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二、分析人物性格:从哪些诗句可以看到人物的性格?

1、探讨男主角的形象。学生讨论交流。

(参考:“搔首踟蹰”,心急难耐,又无计可施,是个憨厚淳朴的小伙子。

“说怿女美”“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是个痴情的小伙子。)。

2、探讨女主角的形象。

(1)讨论:为什么女主角“爱而不见”?这使你觉得这是位怎样的女子?

(参考:或者是因为害羞、矜持;或者是因为女的先到了不好意思,故意躲起来制造男子先到的假象;或者是因为调皮,制造一点情趣;或者是因为善于体贴人心,先到了却故意后出现,免得男子有“迟到”的内疚感……)究竟是害羞矜持还是调皮活泼?让男主人公琢磨不透,也让读者琢磨不透,如雾里看花,朦胧绰约,越发引人暇想。

(2)讨论:女主人公究竟是位怎样的女子?还有哪些诗句可以给我们一些思路?(贻我彤管、自牧归荑:以物传情,未听其语已暗传情,含蓄温婉,聪慧可人。)。

3、这是一段怎样的爱情?

讨论:(1)讨论:女主人公有没有出现过?

a、有。下文馈赠物品时出现。

b、没有。下文馈赠物品只是男子的回忆。

以上两种意见同学们同意哪种?说说你的理由。

(参考:这涉及到对诗歌的情节的理解。可作多种假设。一,女主人公走出来了,并且赠送男子彤管,而且两人一面说笑一面散步到了野外,女子又送了荑草。二,这只是男子等待女子的一个场景,因为“爱而不见”,男子“搔首踟蹰”,不知女子心意,于是前思后想,回忆种种情事,以揣测女子“不见”的因由,揣测女子对自己的心意。三,这是三个恋爱场面,感情一步步加深。)。

小结:“诗无达诂”,所以成就了诗歌的朦胧美、含蓄美。这也体现了诗歌情节的跳跃性,需要读者加上自己的想象,把情节连贯起来,于是也就引发了不同的联想,诗歌了就因此而有了无穷的魅力。

(2)讨论“城隅”的解释:

质疑:城隅有两种理解,一是“城边角落”,一是“城上角楼”,你愿意取哪种解释?为什么?(为什么课文注解首选的是城上角楼?)。

提示:a、两个见面地点有什么不同?如果是你,你会选择哪个地点?

小结:一词“两解”甚至“多解”,无“定解”,留给读者较大的想象空间,使诗歌朦胧而耐人寻味。

四、诗歌的表现手法。(直接传授)。

1、重章叠句的形式的表达效果达既加强了诗意的表达达又层层拓展诗境拓增加了抒情效果;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琅琅上口,有音韵和谐之美。

2、《诗经》“三义”,这首诗歌主要运用什么手法来写?(直言其事,赋。)。

五、作业(拓展迁移)。

1、同学们还接触过《诗经》里写爱情的诗句吗?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2、琼瑶把《蒹葭》改编成一首曲子,邓丽君把它唱红了,听过吗?请你欣赏一下。(出示歌词)请同学们也把这首《静女》改编成现代歌词,也就是写成一首现代诗歌,注意要体现出诗歌体裁的特点,体现出意境之美和音韵之美。会谱曲的同学最好能同时谱上曲子。

太阳教学方案设计

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喜欢阅读的兴趣和感受阅读的乐趣。

认识12个生字,会写4个字,认识两种笔画和一个偏旁。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感受阳光的美好与宝贵。

本课的学习重点是识字、写字和练习朗读,理解河面闪着阳光,小河就像长长的锦缎了这句话。

生字卡片录音机本课录音带。

2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老师提出一个问题,看看谁能最快猜出答案:每天早晨从东方升起,傍晚在西方落下的是什么?(太阳)。

2、你们知道太阳对我们大家有什么作用?(学生讲太阳的作用)。

3、今天就一起学习第8课《太阳》,看看阳光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一)学生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要求读准字音。

(二)认识生字。

1、出示带拼音的12个生字。

a自由读。

b齐读。

c指名读。

d男女生分组比赛读。

2、去掉拼音读。

a自由读。

b齐读。

c指名读。

d男女生分组比赛读。

3、出示12个生字人读。

a自由读。

b齐读。

c开火车读。

三、朗读感悟。

1、放课文录音。

2、学生自由练习朗读,要求将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3、指名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注意读出感情,教师随机指导朗读,重点指导读好关键词语:金子更绿了更高了长长的等。

4、指导朗读第二小节第三句话,帮助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5、再读课文,想一想你知道了什么。

四、拓展活动。

1、学生讨论交流(同桌为一组):假如没有阳光,世界将会是什么样子?

2、介绍有关太阳的知识:

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恒星,是能够自己发光发热的巨大球体,太阳的表面温度约6000摄氏度,内部温度高大1500万度,太阳的体积很大,大约有130万个地球那样大,距地球约1.5亿公里,地球和其他行星一样都围绕着它旋转。

太阳是地球的能量源泉,地球表面的光和热主要来自太阳,太阳的光和热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活动的源泉,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的世界。

五、作业布置。

搜集有关太阳的知识,下节课同学互相交流。

数学教学方案设计

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验证等活动,找出简单事件的排列数或组合数。

2、培养学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小组整理回顾本周学习内容,然后小组内交流。

2、全班交流,引入课题,板书课题。

二、探究体验。

1、借助操作活动或学生易于理解的事例来帮助学生找出组合数。师生共同分析练习二十五第5题。

(1)让学生小组讨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2)利用直观图示帮助学生有序地、不重不漏地找出角色搭配的组合数。

2、出示练习二十五第7题。

(1)学生看题后,四人小组讨论出有多少种取法。

(2)通过活动的方式让学生不重不漏地把所有取钱的情况写出来。

(3)全班汇报交流,集体订正。

3、完成练习二十五第9题。

(1)同桌讨论,说一说可以通多少次话?

(2)生独立用线连一连。

(3)集体汇报交流。允许有的学生把所有的情况逐一罗列出来,只要他通过自己的方法探索出所有的组合数,都是应该鼓励的。

三、实践应用。

1、生独立完成练习二十五第6题。然后集体交流。

2、生独立完成练习二十五第8题,然后指名说一说。

四、全课总结。

1、通过今天的练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2、师总结。

示儿教学方案设计

《示儿》(六年制第十二册)写于嘉定三年(12)春。当时陆游已是89岁高龄了,是重病在床时写给儿子看的一首绝笔诗,也是遗嘱。这首诗,意境高远,情感浓郁,至今仍放射着烛照天地的爱国主义思想的光芒。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这两句写诗人临终前的心情。人死之后,形神俱无,万事皆空,无牵无挂了,但诗人偏有一桩横亘心头留于死后的悲事:“但悲不见九州同”。这句表明,诗人在即将离开人世的时候,他不悲;在即将与家人永别的时候,他也不悲,而只悲“不见九州同”。中原沦落敌手,祖国山河破碎,沦陷区人民惨遭蹂躏,才是他心中唯一悲伤的事情。九州原本是“同”的,如今“不同”了,是谁使它“不同”的?又为何至今仍然不见它“同”的迹象?悲中含愤,悲愤之情,溢于言表。其中既充满对侵略者的深仇大恨,又包含对屈辱求和、偏安江左的'南宋王朝的不满和谴责。这种拳拳爱国之心,殷殷爱民之情,感动天地,荡人心怀。在涛人的眼里和心里,九州是至上的,人民是至亲的,外敌是可恨的,屈辱求和是可卑的!句中的一个“但”字,突出了诗人完全以国事为念,而置家事于九霄的宽广高洁的情怀,悲中见壮,既催人泪下,又令人振奋。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诗人早在前的病中就叹息过:“死前恨不见中原”,于今这种期盼收复中原的心情更加强烈。诗人知道,收复中原,自己是看不到了,但他相信,中原总有一天会收复的。因此,他披肝沥胆地嘱咐着儿子:宋朝军队收复中原的那一天,你们在家祭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把这一胜利的消息告诉给你们在九泉之下的父亲!一个“定”字,表明他对收复中原的坚信不疑,对九州统一满怀信心,并深切地表述,自己身前“不见九州同”,遗恨终身,死不瞑目,只有收复了中原,九州统一了,洗尽了国耻,才会含笑于九泉之下。诗人对祖国对人民的感情,是何等之深,何等之真,何等之浓,已经到了“死而不已”的程度厂!家祭本来是家庭一般的祭祖习俗,但在诗人的笔下,却把它变成收复中原的祝捷活动,这实在是一个异乎寻常而又别开生面的具有积极意义的家庭祭奠。它感人至深地反映了诗人炽热、深沉的爱国真情。

音乐教学方案设计

教学目的:学习美国风格的歌曲《假如你高兴》;在唱游活动中培养同学即兴创作的能力。

重点: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表达和即兴创作扮演的引导。

难点:歌曲中弱起小节和歌唱气息的处置。

课型:唱游课。

准备:图片、打击乐、竖笛、录音带。座位设定圆形。

歌曲分析:歌曲为美国保守歌曲风格,节奏以八分音符为主,乐句规整;可根据演唱需要即兴编配歌词。歌唱与活动结合不时反复,充沛体现少年儿童愉快活泼的心情。

教学过程:

一、同学在《木偶进行曲》的音乐中做律动入教室。

二、师生互致问候,并随同呼吸训练。

三、导入。

出示画有小朋友载歌载舞图样的图片。同学观察并讨论:

1、图片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2、小朋友的心情如何?

3、同学们高兴时会干什么?

师:我们来听听录音里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四、歌曲学习。

1、听歌曲录音范唱。

同学体会歌曲内容、情绪、速度等。

2、节奏(略)读拍。

弱起是本课节奏特点之一,引导同学适当运用气息。

3、听唱歌曲。

按节奏读歌词,在每次句末配上相应动作。

4、跟随伴奏歌唱。

句末动作处竖笛分别吹奏衬音(略)。

五、歌扮演。

1、在同学学会歌曲的基础上,引导其即兴创作歌词动作与扮演。如点点头、挥挥手、打打鼓、敲敲铃等。

2、游戏:歌曲接龙。

先设邀请者一人即兴上台演唱,凡要参予活动的地方,同学们一起模仿着做。歌曲最后一句时邀请者随意对一位同学作邀请状,该同学立即即兴接应下一段歌词。

3、全班小朋友围成圆圈而立,或持乐器或吹竖笛,跟随伴奏音乐绕圈跑跳;动作处脚步停并以乐器响应,然后继续前行。

六、结束教学。

在《假如你高兴》的音乐中跑跳步出教室。

《绝句》教学方案设计

鹭:一种水鸟名,鹭鸶。

西岭:指岷山。

千秋雪:终年不化的积雪。

泊:停泊。

这首诗是杜甫在成都浣花溪草堂闲居时写的,共写绝句四首,本诗是其中的第三首,描写了草堂门前浣花溪边春景。

本诗由两联工整的对偶句组成。前两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写的是动景。首句堂前黄鹂鸣于翠柳间,是近景;次句白鹭飞上青天,是远景。这些景物的画面,色彩艳丽:嫩黄的小鸟,翠绿的柳林,雪白的鹭鸶,蔚蓝的青天,四种色彩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不仅有色还有声,有那婉转动听的莺歌,真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明丽的景象。

后两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写的是静景。前两句两个动词是“鸣”“上”,后两句是“含”“泊”,一动一静。第三句写西岭积雪,是远景。“含”字运用拟人手法,十分贴切生动;“千秋”点出时间的久远,更显出其静。第四句写门前的船只,是近景。“泊”,停泊着,但这停泊的是将要驶往东吴的船,静中包含着动;“万里”点出空间的辽阔。

这首诗,每句一景,其中动景、静景,近景、远景交错映现,构成了一幅绚丽多彩、幽美平和的画卷,令人心旷神怡,百读不厌。

杜甫,字子美,公元712年生于河南巩县(现巩义市)。二十岁起,漫游吴越、齐赵。746年赴京应试,落第后旅居长安十年。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后,逃往风翔投奔肃宗拜为左拾遗。故世称杜拾遗。后因得罪肃宗,被贬华州。759年弃官西行,经天水同谷入蜀,于成都西郊浣花溪畔筑茅屋而居。前后住了四年,写诗两百四十余首,其中包括《蜀相》、《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名篇。一度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765年携家经水路出蜀,至夔州又滞留二年。出三峡后飘泊于荆、湘,以舟为家。770年病逝于湘江舟中,卒年59岁。

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转折时期,战乱的时局把他卷入颠沛流离的人群中,使他真实而深刻地接触和认识了当时的种种社会景象。他忧国忧时,挥毫赋诗,直书情怀。留传至今的一千四百五十多首诗歌,思想与艺术造诣极高,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后世誉为“诗史”。他是我国诗坛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集大成者,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尊为“诗圣”。

1、初步了解诗歌写作的时代背景、杜甫简单生平以及他的几篇著作。

2、初步读懂诗歌的含义,理解诗句中“鸣”、“上”、“含”、“泊”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的意思,体会作者喜悦的思想感情。

3、激发学生学习积累杜甫名诗的兴趣,能背诵学到的一到二首课外杜甫的诗。

读懂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对诗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的理解。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课外自由学习积累杜甫的诗作若干首。

1、在“春之声圆舞曲”的伴奏下,学生汇报寻找春天的收获。

2、导:今天,我们新学习一首古诗,看看古人是怎样用诗的语言描绘春天的美景。

1、读古诗。

(1)师轻快地范读古诗,学生谈谈听后的感受,体会诗歌欢快的意境。

(2)谁知道杜甫在怎样的情况下写下这首诗的?请学生简单介绍作者写这首诗的历史背景。(当时,安史之乱平定了,天下太平,诗人回到了自己居住的成都草堂,看到草堂前生机勃勃的景色,情不自禁地写下了这首诗。)整体感受诗歌的意境,了解写作背景,为以下的学习做铺垫。

2、按古诗学习的要求,小组同学讨论学习,理解诗句的意思,找出不懂的或难理解的地方质疑释疑。(教师可巡回指导,了解学习情况)

3、各小组提出不懂的或难理解的问题集体讨论释疑。(利用多媒体课件突破重难点:“窗含西岭千秋雪”。)以学生自学为主,独立学习古诗,积累古诗学习的方法。

4、读懂这首诗的意思了吗?咱们选一到二句来解释一下,如何?

5、同学评析诗中写得好的地方,师帮助归纳:“有声有色,”有远有近“。

6、朗读、背诵诗歌。

导:杜甫的作品中还有一首描写春天美丽景色的绝句——

7、学生自由朗诵绝句(迟日),思考诗句的含义。

8、学生质疑问难,讨论解疑。

9、学习小组共同解释诗句的意思。

10、读、背、积累古诗。(第二首古诗的学习以学生独立学习为主。)

导:同学们只花了分钟时间就学会了两首古诗,真是省时高效呀。老师猜想,现在咱们大脑里的小管家一定有些累了,就来轻松一下吧!

学生欣赏或跟唱三首杜甫的名作:《春望》、《登高》、《蜀相》。(激发学生学唱的愿望。)

1、反复听《前出塞》的古诗演唱,背诵或跟唱均可。

2、自由背诵,男女生比赛背诵。

3、铿锵有力地跟唱一遍。

导:今天,我们在这儿能欣赏到这么多优秀的古诗,真的要好好感谢一个人——杜甫。

1、学生自由说说自己了解的有关杜甫的知识。

2、自由交流自己积累的杜甫的诗作。

3、看电脑老师的介绍,请学生说说自己知道了哪些知识。(了解诗人的生平知识,认识“现实主义”诗人的典范)

4、出示诗歌《兵车行》,教师范背并解释,帮助学生理解现实主义。

5、出示小红旗,鼓励学生课外积累。

古诗具有语言凝炼含蓄,韵律和谐优美,意境深邃高远等特点,是陶冶学生情感,增强语言文字修养,提高审美鉴赏能力的好教材。大量阅读优秀的古诗,能使学生掌握中华语言的精华,为语文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在进行“大量读写,双轨运行“的实验中,我改变传统的古诗教学一节课学习一首古诗的习惯,尽可能地增加课堂学习密度,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注意课内外结合,使学生在课堂中接触大量的古诗,读背积累二、三首,了解更多诗人优秀的诗作,带领学生遨游诗作的海洋。这样,同学们的眼界开阔了,诵读古诗的兴趣也增加了。此时,再鼓励诵读诗人其他诗篇,使学生由此及彼,不局限于一节课、一本书,就可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蜜蜂教学方案设计

重庆市九龙坡区课程标准(人教版)实验教科书适用性研究课题组。

教学目标。

1.通过看图和理解课文,认识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学习在观察中展开联想。

3.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难点。

1.图文结合,理解长城的气势雄伟和高大坚固,感悟课文的思想内容,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之情是教学重点。

2.展开想象,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教学难点。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学生谈谈对长城的认识。

2.学生自由补充。

3.老师给以肯定。

二、学习生字。

1.学习会认的字。

2.学习会写的字。

3.学生书写。

三、出示图画,边看边说。

(1)说说这幅图是从什么地方观察长城的?看到的景物是什么?

(2)从图上你还看到什么?

(3)小组讨论,并说说。

2.出示第二幅图。

(1)这幅图与第一幅图有什么不同?

(2)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

3.对照课文,读课文。

(1)小声朗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课文。

(2)联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四、小组学习,思考。

仔细对照课文内容,想想哪些内容图上已经画出来,哪些内容没画出来。

五、巩固练习。

(1)复习巩固本课生字。

(2)指导朗读。

第二课时。

一、复习。

二、全班讨论,理解课文内容。

1.学生谈谈对第一幅图留给自己的突出印象。

2.找出描写长城样子的一个句子,说说他的.作用。

3.出示第二幅图,想想这幅图的观察点有什么变化?

4.学生发言。

5.齐读第三段的课文,思考。

(1)一边读一边想像当时的劳动场面。

(2)找出你体会最深的句子,先读一读再说说自己的体会。

6.全班齐读。

7.讨论:为什么说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个伟大的奇迹?

三、总结学习体会。

1.感情去朗读课文。

2.谈谈你的体会。

四、巩固练习。

1.指导朗读。

2.讲讲有关长城的故事或传说。

数学教学方案设计

使学生认识梯形,掌握梯形的特征。

三角板,直尺。

1.四边形有几条边?几个角?

(四边形有四条边,四个角。)。

2.怎样检验两条直线是否平行?(用直尺和三角板仿,照画平行线的方法进行检验。)。

第一步使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一条直线重合。固定三角板;

第二步用直尺紧靠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固定直尺。然后紧靠直尺向另一条直线平移三角板:

第三步一如果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另一条直线能完全重合、那么这两条直线就平行,教师在带领学生检验的同时.还要强调每一步应该注意些什么?从而加深学生对画平行线的认识。

1.教学什么是梯形。

让学生打开教科书第144页,观察书上所画的梯子、堤坝、沟渠的横截面。

让学生自己动手找特点,教师注意巡视。同时注意观察学生是否会用检验平行线的方法进行检查.

教师同时在黑板上用直尺和三角板规范地画出一个梯形;

指名学生回答自己检查的结果,引导大家归纳出这样的四边形.上下两边平行,左右两边不平行:

由此给出: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指名让学生回答后.指出: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而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

2.教学梯形各部分的名称和作梯形的高。

指出:在梯形里,互相平行的一组对边叫做梯形的底。通常把较短的底叫做上底,较长的底叫做下底。不平行的一组对边叫做梯形的腰。

教师边叙述边结合黑板上的梯形进行说明,并写上梯形各部分的各称。

再提问:梯形的高又该怎样来画呢?

在黑板上画出梯形的高来。

然后指出:梯形的高实质上就是上底和下底之间的距离。

3.做第144页做一做的第1题。

先指名学生回答第1问,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行间巡视,注意观察学生是否正确使用三角板作垂线,对操作不正确的学生要及时给予指导。

4.教学等腰梯形。

先让学生思考,再指名回答。

由此指出:像这样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做第144页做一做的第2题。可以让学生围三四个梯形,同时要注意巡视,发现问题及时个别指导。

1.判断正误。

(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3)从梯形上底的一点到下底引一条垂线叫做梯形的高。()。

2.做练习三十二的第4题。

第3个图只有一组对边平行,因此也是梯形。实际上是一个直角梯形。当然不必向学生讲它的名称。相互平行的两边中的短边是上底,长边是下底。

3.做练习三十二的第5题。

学生能拼出几种算几种,不必举全,例如:

4.做练习三十二的第6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如果细分,这道题的答案是:直角三角形有6个,等腰三角形有1个,正方形有1个,长方形有2个,平行四边形有2个,各种梯形(等腰梯形、直角梯形)有9个。但不要求学生举全。

5.整理和复习。

数学教学方案设计

通过对生活空间相关问题的解决。

1.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与生活空间相关的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2.使学生学会利用已有的知识、技能去解决不同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

〖单元设计意图与教学建议。

本单元包括粉刷墙壁、铺地砖、密铺、折叠、方向与位置、他在哪里六个问题。期望通过上述问题的解决,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图形面积和方向与位置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对本单元内容的教学提出以下建议:

1.教师可以当地城市发展、学校或学生家庭的有关材料为素材(如城市绿化、房间和地面装修等)作为教学内容进行教学,增强数学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2.注重人人参与数学活动,鼓励学生探究,要求每一个学生动手算、动手画、动手折,以促进学生计算能力和空间观念的发展。

3.要举一反三,善于提出各种变式问题和挑战性问题,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思维能力。

4.密铺是教学的难点,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和对密铺原理的思考。

本单元建议课时数:9~10课时,其中。

问题1粉刷墙壁:1课时问题2铺地砖:1课时问题3密铺:2课时。

问题4折叠:2课时问题5方向与位置:1课时问题6他在哪里:2~3课时。

〖单元评价建议。

本单元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宜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着重评价学生在解决有关生活空间问题中的方法的'多样性和最优选择。如粉刷墙壁中涂料的选择和铺地砖中地砖需求量的计算方法等。

2.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评价着重评价学生四则运算技能的准确性、熟练性,在方格纸中画简单多边形的技能、绘方位图与理解方位图及比例尺的相关计算。

3.思维能力的评价着重评价推理能力、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和创造性及提出问题的能力。

4.情感态度的评价通过观察,着重评价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对本单元内容是否感兴趣,是否积极参与学习、乐于探究等行为表现。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教学活动方案设计

一、情况分析:

再过一个学期,孩子们就要结束幼儿园的学习生活升上小学,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对学前幼儿来说是人生的一大转折,有教育家甚至认为这种转变的跨度是人生中最大的一次,要比高考、中考都要变化巨大。这个阶段的家长和孩子在短时间内有着太多的不适应,作为家长面临孩子人生的第一次考核,诸多家长有着太多的无奈和困惑。对于幼儿来说从幼儿园的小朋友成长为学校的小学生,角色变了,要求也变了,小学和幼儿园的生活又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如活动的组织形式,学习的习惯等,面临着许多不适应,所以幼儿园应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社会性适应与学习适应教育,促进幼儿在入学前具有良好的心理准备,养成良好的生活能力和学习习惯,认真做好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工作,帮助孩子们顺利度过这个转折期,减少家长的焦虑和担忧,为幼儿入小学学习从多方面打好基础。

二、衔接目标:

1、从心理准备入手,培养孩子入学前良好的心理品质。(情感、兴趣、注意力、意志、责任感、自信心等)。

2、以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为重点,帮助孩子适应幼小过渡中的断层问题。

3、加强幼儿园与小学的互动观摩交流,为幼儿做好入学前必要的心理准备。

4、家园同步,增强教师与家长的交流沟通,共同为幼儿入小学做好准备。

三、具体方案。

1、身体方面的准备:

(1)保证每天幼儿再园内户外活动一小时的活动,通过户外活动,增强幼儿体质,使他们能够身心健康地迈入小学。

(2)为了让幼儿能够较快地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生生活,我们将采取适当延长幼儿上课时间、减少游戏时间等。

(3)在日常活动中培养幼儿正确的读书、写字、握笔姿势,同时,让幼儿懂得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及各种感觉器官。

(4)注重安全方面教育,让幼儿懂得并遵守交通规则,学会看红、绿灯,走人行道;有困难找警察,记住各种急救电话;知道不能玩水、玩火,玩电。

2、独立生活能力的准备:

(1)、良好的作息习惯。

让幼儿养成遵守作息时间的习惯,如:不迟到早退、不随便请假等。

要适当调整孩子的作息时间,每天6:50左右起床,早晨8:30以前入园。晚上9:00上床入睡。晚饭前后与孩子共同商量一些活动内容,如画画,弹琴,玩玩具,看书等,动静搭配,使孩子每天的生活富有节奏,与小学生的生活相接近。

(2)、自己收拾东西的习惯。

学习整理自己的书包、铅笔盒,爱护并看管好自己的物品,学会使用剪刀、铅笔刀、橡皮、刨铅笔和其它学习工具。每晚还要让孩子养成检查学习用品的习惯。同时我们老师会在离园时,检查孩子的书包整理情况和学习用品保管情况。并对做的好的幼儿提出表扬。

3、学习方面的准备:

(1)培养孩子的效率意识。现代社会是一个高效社会,机会无处不在,却又转眼即逝、生活节奏愈来愈快,所以教孩子学会做人的第一步是做一个适应现代社会的具有高效率的人,首先让孩子学会管理时间,这一点很重要,比方说,这个时候该为孩子买个小闹钟,天天晚上自己上好闹钟,第二天自己起床,每个人都是有懒性的,何况是小孩,闹钟响了,没起床,咱们就又去叫了,这时候我介意您沉住气,让他睡,睡到他认为合适,让老师去评价他的迟到行为,让他们从小懂得,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2)孩子做作业要有质有量,这方面我们在班内要求幼儿不仅要写好而且必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对完成好的幼儿提出表扬,完成不好的进行指导。

(3)、做事专注的习惯。

培养幼儿专注的习惯是一年级孩子最为重要的学习习惯。我们班开设了红花台,每节课评选一名幼儿,并以红花表示奖励,每周做一小结看看谁的红花最多,并把照相贴在红花台上,从而激发孩子的好胜心理。

(4)学习习惯中最重要的是倾听习惯。

好多孩子进入小学后第一不适应,就是记不住老师布置的作业,在幼儿园作业公布,家长记录。到了学校完全凭孩子自己记,有的孩子回来了,忘了作业是什么,急得直哭,忙得家长又给同学打电话又给老师打电话。倾听能呼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习效率,为了孩子更好的适应小学生活,我们班开展了”比比谁的记忆好"的活动,要求幼儿每晚自己记作业,并回家复述给家长听。通过第二天幼儿完成作业情况,来表扬幼儿。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