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行政公文

最美档案员先进事迹材料(模板16篇)

最美档案员先进事迹材料(模板16篇)



事迹材料的写作需要注重语言的简练流畅,条理清晰,让读者易于理解和接受。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的事迹材料范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一些推荐。

最美档案员先进事迹材料[]

孟xx,男,汉族,中共党员,大专文化程度,1968年10月出生,xx市华xx红岩村人。1991年7月毕业于西航工学院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专业,1991年9月分配至xx市档案局工作,1996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7年11月任xx市档案局副局长至今。

28载档案老兵。

该同志自1991年参加工作后,二十八年坚守档案工作岗位,勇于担当,乐于奉献,甘于清贫,无怨无悔,被领导同事亲切地称为档案战线上的一名老兵。特别是自2007年担任xx市档案局副局长以来,坚决执行上级各项决策部署,时刻将本职工作抗在肩上、拿在手上、放在心上,在分管档案业务、机关安全、防汛创卫、包村帮扶等工作中付出了艰辛努力,高质量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中倾力书写兰台人的价值与梦想。

60天档案宣传执法。

多年来,坚持组织开展三月份“归档月”、科技之春“三下乡”及“6。9国际档案日”宣传活动和档案执法检查工作。2014年在xx电视台《科技视窗》栏目制作了专题访谈节目――《走进档案》,从档案的渊源,档案在现实社会中的意义和作用,今后档案管理模式创新举措等方面进行宣传。

8小时狠抓关键节点。

狠抓档案馆及基层档案归档和认证工作。多年来,坚持以局馆库档案规范和基层档案归档认证工作为抓手,促进全市档案工作上台阶。

一是规范入馆档案,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强化安全措施,确保馆库档案完整安全。具体组织落实创建省aaa级档案馆工作,先后完成征集、编研等各项艰巨工作任务;起草制定档案馆消防安全应急预案,馆藏档案分类大纲,馆藏简介,基础数字,利用实例汇编,存放示意图、馆档案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和数据库建设方案等;组织完成馆存档案的鉴定,销毁及开放工作,确保了市馆aaa级认证顺利达标。

24小时坚守岗位。

多年来,能团结班子,爱护同事,勇挑重担,局里女同志多,男同志少,加之以前仅有他一个副职领导,除主管业务外,其他各项工作,都要参与,可以说工作上几乎不分份内份外班内班外,既是领导又是干事,经常来得早,回去迟,晚上周末加班已是习惯。许多时候,尤其每当两位80高龄年迈多病的父母有病多次需要住院治疗,几次大病动手术,孩子学业关键时期,他都能舍小家顾大家,主动给工作让路。

2017年正是全省地方方言建档关键之年,渭南市档案局(馆)又是全省试点市,渭南各级地方方言建档工作任务艰巨,担任xx市地方方言建档指导的孙立新教授,由于同时承担兼任指导全省多县市工作,时间紧,来一次xx不容易。但他的父亲当时因长期患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导致糖尿病并发症白内障严重,双眼面临失明,xx市人医院已不接诊,叮咛家属不能延误应尽快去西安大医院急诊治疗。后经熟人介绍在西京医院眼科施行手术时,指导我市方言工作的孙立新教授突然打电话说,明日能抽出时间来xx指导方言工作,他二话没说,即刻答应,让姐一人照管父亲,当晚返回xx并通知村上各发音人做好准备开展工作,直到工作完后才返回医院。事后,孙教授很受感动,并倾心xx、优先指导,使xx档案局的方言建档工作如期高质量按期率先完成任务。

不忘初心再出发。

他热爱档案工作,与档案事业结下深厚情谊,立足兰台,无悔人生。作为一名档案老兵,档案工作已成为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视档案为生命,不论身处何时何地,时刻情系档案,心系档案,永做档案事业的宣传者,继承者,传播者。即使现在作为身处扶贫一线――驻村工作队队长,也时刻探究思考档案工作如何支持脱贫攻坚,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如何服务大局、服务中心,在这项工作中该同志愿付出余生心血!

最美档案员先进事迹材料[]

张xx,女,1968年7月生,中共党员。1989年7月学校毕业后,分配到本县xx镇担任妇干,1995年11月调到本县醍醐乡,先后担任纪委书记、计生副乡长、副乡长等职务,2002年元月调入xx县档案局,先后担任副局长、支部副书记等职务,现任xx县档案馆副馆长。

她是一个政治坚定的人。她始终牢记“档案工作姓党”,坚持党建引领档案工作。通过每月一次的主题党建活动,有针对性的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组织开展“我为党旗添光彩”演讲赛,经典诵读,清明节组织进行“祭奠英烈,传承遗志”活动等,凝聚全体党员思想,激励大家干事热情。2018年,指导制作了“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机关文化墙。激发了机关干部“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的主人翁意识。

她是一个乐于奉献的人。2009年由于旧馆年久失修,档案馆库房墙面有明显的裂痕,已无法承担档案存放需求,恰逢国家发展改革委员办公厅,国家档案局办公室联合下发《关于做好中西部地区县级综合档案馆建设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一文,时任领导将项目立项前的准备工作交付给她,接受任务后的张xx不敢松懈,加班加点,连续几个月往返于省、市、县档案局、发改委、国土、城建、环保各部门之中,联系旧馆危房鉴定、新馆建成所需资金的初步预算,承建土地的审批、环境卫生评定等事项。经常是白天晚上连轴转,几过家门而不入。经过不懈努力,xx县综合档案馆建设项目在“十二五”期间首批立项成功,为xx县综合档案馆的建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现在一座高标准、功能齐全的现代化综合档案馆已经投入使用,可满足未来50年档案存放需要,极大地改善了档案保管条件和办公条件。

她是一个有责任心的人。2016年市档案局下达了《关于在全市开展方言语音建档的通知》,由于特殊原因,全市工作开展几个月后,张xx同志“临危受命”,接受任务后,立即马不停蹄的行动起来。首先到兄弟县市学习,寻找着力点。其次联系专业人员大学教授进行专门指导,确保不走弯路。第三进行调查研究,确定调查点和发音人。

历时4个月,通过对7位调查对象培训、试讲,确定2位发音人,赴渭南电视台进行视频录音,并请渭南师范学院教授姚亦登进行国际音标标注。多次校核,制成高清dvd,并编纂成《xx方言语音建档资料汇编》。这项工作,不仅对xx方言进行了充分地挖掘、抢救和保护,而且为进一步繁荣和发展地方文化做出了新的贡献。

她是一个追求卓越的人。在2018年市档案局举办的“兰台宝藏,解读档案”活动中,她组织人员精心查阅馆藏档案,摘录上级重要文件,认真研究,把xx人民的支前活动做了认真的整理与解读,得出了大西北从xx走向解放的主要论断,本次“兰台宝藏,解读方案”活动获得优异成绩,被渭南市档案局通报表扬。

她是一个求真务实的人。2017年,在省档案局精准扶贫档案工作会议召开之后,张xx同志立即向县上主管领导进行了专题汇报,及时与县扶贫办进行了衔接,制定了实施方案,组织聘用专业队伍,按照精准扶贫档案管理办法,结合我县实际,将庄头镇和提胡村确定为全县扶贫档案示范点,她和大家一起,边工作边讨论、请示,高标准地完成了这两个示范点的档案整理,并总结出符合国家要求和我县实际的归档范围和档案整理要求。随后将通过示范引领辐射全县,确保我县精准扶贫档案齐全完整、分类准确,助推全县脱贫摘帽,此项工作的开展得到了市局的认可。

她是一个乐观从容的人。她从不以领导自居,始终认为自己是一名业务工作者,在各项业务工作中,从来不做特殊党员,从来不做甩手“掌柜”。2018年,原局长因为某种原因休假半年,她来主持机关工作。为了保证机关正常运转,她争取县财政资金8万元,争取国投资金10万元,争取省级项目资金15万元,期间各项业务工作以及县上中心工作都进展良好。

18年来,她负责及分管的各项工作,连年受到市、县表彰,她本人连年被县委、县政府命名为先进工作者、优秀公务员,被县妇联命名为“三八红旗手”,以实际行动和工作业绩践行着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宗旨!

最美档案员先进事迹材料[]

杨xx,女,2010年2月从事档案管理工作,一干就是九年。这九年,让她从一个初识档案的门外汉蜕变成了一名优秀的档案人。她先后在档案保管利用股、信息宣传股、信息编研股等科室工作,多年来她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爱岗敬业,以良好的职业道德,娴熟的业务素质,优质热情的服务,做出了档案人应有的贡献,受到群众的点赞。

一、加强学习,主动工作,打造管理新品牌。

自2010年到印台区档案局工作以来,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以“工作争先、服务争先,业绩争先”为目标,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各项工作出色完成。

做为信息宣传的负责人,时刻关注国家、省市档案局(馆)新政策、新动态,准确把握档案工作新动向,为领导决策提供第一手的资料。一是认真学习,来到档案局的第一周,老前辈就拿来了《档案学概论》《中国档案史》等书籍让她仔细研读,特别是《档案工作业务必备》是她的启蒙老师,也是她的行动指南,同时还学习了《村级档案管理办法》《企业档案管理规范》等业务知识,夯实了业务基础,开拓了视野。二是在信息宣传股工作期间,独立布置了印台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展览内容,完成了图片收集、板块编排、实物展品摆放、解说词的撰写等,先后接待上级领导观摩、兄弟单位参观学习百余人次。三是组织设计了印台档案信息网网页模块,完善各模块的内容,并负责网站的日常维护。及时上传更新网站内容,认真筛选,保证信息来源可靠,时间及时,内容准确,既方便服务群众,又便于宣传展示。同时重视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牢固树立网络安全观念,加强安全保密意识,准确把握哪些内容可公开,哪些内容需要保密。对重点部位及重要网络信息系统平台安全运行情况定期进行自查。多年来,档案数据库服务器运行正常,存储的档案数据有效,确保了档案信息化数据安全。

二、创新服务,埋头苦干,树立服务新标杆。

她在负责档案保管利用工作中,精心思考、创新工作、合理设置查档室的布置,为查档者提供舒适整洁的服务环境,提升了群众的认可度和满意度。坚持对查档群众热情服务,让他们高兴而来满意而归。查档量从接手时的每年接待600人次,增加到每年1100多人次,累计服务3500余人次,调卷11200多卷。严格按照标准和流程做好档案的检查入库工作,累计接收档案6331卷,61305件。她还不断健全完善档案管理流程、提档手续等各种管理制度,设计改进档案查阅登记表、涉密档案查阅登记表、档案资料接收清册等10余种表格,设置了五种账务登记簿,清点核实馆藏档案62个全宗,25个类目,共计32845卷46897件,完成724册图书资料编目入库工作,档案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包抓了两户贫困户。作为扶贫工作队的成员,为了保障贫困户如期顺利脱贫,在怀孕后身体不适的情况下依然没有间断包抓工作,入户走访、实地考察、政策宣传、根据贫困户家庭实际情况制定脱贫计划,精准施策,为他们树立了强大的脱贫自信心。

在2017年创卫工作中,正值三伏天,孕期依然顶着炎热的天气坚守在包抓片区,每天与社区干部一起四处查看、巡逻,及时发现并处理卫生死角。

三、科学管理,严格把关,建设标准档案馆。

在单位一期、二期、三期档案数字化加工工作中,积极协调各方面人员,严把质量关,针对检查过程中出现的录入错误、漏标漏录、图文不对应等问题及时纠正,克服种种困难保证录入速度,确保每个工期保质保量完成。

2017年印台区开始编纂《印台志》,需要提供本局1980年―2010年档案部分的具体资料。为做好这一工作,她翻阅本局前后30年的档案,并认真研究《铜川市档案志》,最终编写出《档案志》,提供本局机构变迁、档案事业发展等内容共计7511字,力求把档案局30年来发展变迁过程详实、具体、真实的内容呈现出来,为编写区志提供有力保障,负责区志编写的编辑都说在他手里负责的十几个单位报送的资料只有档案局的最完整,基本不用改动。

2011年被评为全市档案宣传通讯工作先进个人。2013年撰写的论文《浅谈档案信息化发展过程中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的优劣性》获市级三等奖。2017、2018年撰写12篇档案利用效果实例,通过这些有典型性的利用成果实例充分展示了档案的利用价值。

最美档案员先进事迹材料[]

罗xx,1971年出生,大学文化程度,共产党员,自1993年至今在xx县档案局(馆)工作,从事档案工作27年。

27年来,罗xx在档案局(馆)的各个股室工作都干过。工作从陌生到熟悉,从熟悉到热爱,成了档案工作的行家里手。她时刻将工作放在心上,从不言弃,勇于承担任务,善于开拓创新,多次被评为优秀党员、先进工作者。2014年荣获xx县特色旅游宣传广告语征集活动优秀奖。2013、2015年度被县文化局评为文艺创作先进个人。2015年被全国促进传统文化发展工程工作委员会、中国东方文化研究委员会、中国民间文史研究会、北京暹化研究所评为传统文化研究、开发、传承、推广工作先进个人;所著《舌尖上的xx》一书荣获首届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主题实践活动成就(成果)展金奖。2015年荣获秦东联坛十强称号。编写的《xx方言语音建档资料汇编》在省市档案会议上做经验介绍。2016年40首诗词作品入选《陕西诗林撷秀》一书,成为渭南市唯一人选。2016年《xx方言调研》荣获省档案论文优秀奖。2017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脱贫攻坚路上最美的她”;2017、2018年连续两年被城关街道办评为脱贫攻坚优秀第一书记。

1

专心学习。

罗xx始终将学习摆在首位,学政治、学理论、学业务,更不忘虚心地向专家和老同志请教,并坚持自学,积极参加省市县举办的培训班,不管是全国推行新的文书归档方法、会计档案管理、居保档案、退耕还林档案、社区档案管理办法、土地确权档案管理等,还是国家档案局8、9、10号令的实施,她都率先垂范,刻苦钻研,并将所学知识得以运用,培训全县文档人员。近几年,她培训的居保、林业干部,各部门文书及全县村级“两委”班子成员、大学生村官累计超过1000人次。工作之余,她学习古典诗词,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2

潜心业务。

多年来,罗xx积极组织开展“归档月”活动及科技之春“三下乡”及“6・9国际档案日”宣传活动,通过下发手机短信,进广场、校园、社区、企业、镇办、村组、农户等形式广泛进行宣传活动。在档案宣传方面,她积极投稿,在《中国档案》《陕西档案》《渭南档案简讯》等报纸期刊等几十家网站和媒体刊发各类稿件百余篇。带领同志在全市档案局举办的档案业务知识大赛中获得了三等奖的殊荣,为单位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在指导基层档案室创建工作中,罗xx多次深入单位、镇村、社区,进行现场指导整理,完成了检察院、国土局、规划局、百良镇等10单位aaa级目标管理认证;完成了民政局、老干局、同家庄镇、南社村、环北社区等20多个单位aa级目标管理认证;完成了县煤炭局、610办公室、坡赵村等35个单位a级目标管理认证。对安坪、堡崖水库,平政煤矿资源整合项目建设工程等重点建设单位的档案进行了验收。开展“乡村记忆”建档,进村带领村干部开展“村庄记忆”建档和抢救保护工作,指导建立村级档案室、村史馆、乡贤馆、民俗馆、乡情展等,将“村庄记忆”建档成果更好地传播出去并造福于民。多次组织开展档案执法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累计下发整改通知书30余份,杜绝了档案违法事件的发生。加大档案征集接收工作力度,深入基层采取接收、征集、捐赠、寄存等形式,加强对全县重大活动、重点工程、名人档案、民生档案及反映xx历史文化的各种特色档案资料,改善了馆藏结构,丰富了馆藏资源。开通服务绿色通道,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利用电视台、qq档案群发公告、在单位门口张贴告示等形式,为人民群众提供方便、快捷、满意的服务。

3

用心编研。

在创建“国家二级综合档案馆”中,她负责编研工作,出色地完成了《xx档案志》《档案利用实例汇编》《概说印光》《历任xx县委书记、县政府县长(副县长)、县人大主任(副主任)、县政协主席(副主席)人员一览表》《xx县档案馆指南》《xx县创建国家二级综合档案馆资料汇编》等编研任务。在纪念抗战胜利70年之际,她和局馆同志赴省、市、周边县、村、田间、沟边寻找第一手资料,从民间出资征集抗战史料进馆,利用这些丰富的资料,制作了《陕西・xx抗日战争史料展览》版面七大部分、43幅,其中图片150余幅,文字达1。2万余字。举办的《xx抗战史料展》在渭北规模最大,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放。协助编写《xx抗日战争史略》一书,35万余字,图片300余幅。

全省方言语音建档试点开始,她下镇入村调研,选取方言建档点和方言建档发言人,和农民朋友同吃同住同研究,试点就是创新,她夜以继日,加班加点地挖掘、分类、考证、记录、录音、整理、校对、剪辑,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了《xx方言语音建档资料汇编》任务。工作过程中,完成了1000个单字例字、224个例词读音、334条规定词汇、66条短句、规定故事;地方自选词汇896个,地方戏曲2段、歌谣2个花花7个、故事2个。2017年3月,她以“开展方言语音建档记录传承古莘文明”为题在陕西方言语音建档工作培训会上做经验介绍。6月份,全市方言语音建档培训会在xx举办,她又在会上做经验介绍。

4

痴心文学。

罗xx是一名业余文学爱好者,中国诗词会员,渭南市作协会员。渭南市楹联会员、摄影协会会员。她更是一位对外宣传xx的使者。历经两年,利用星期天和节假日,走访调查,了解家乡各种饮食小吃的做法、吃法,撰写xx民俗文化系列作品《舌尖上的xx》,在xx《虹媒资讯》刊登,家乡的地方特产,在她的笔下通过各种媒体飞向了全国各地。2015年与范德元先生合著出版《舌尖上的xx》一书由新华出版社出版发行,是xx历史上第一部图文并茂的书籍。该书由百篇文章、百首诗词、千幅图片串连起来,成为对外宣传xx的一张靓丽名片!她和民俗专家、摄影人员走村入户,走访编写《xx民间社火》,收录40篇文章,1。2万字,为弘扬社火文化、传承历史文明做出了特殊的贡献。

5

爱心扶贫。

罗xx是爱心自愿者,节假日、星期天和自愿者们一起捡拾垃圾、清除杂草,亮化美化我们的家园。去农村学校给小学生送爱心书包,给灾区群众捐送衣服。给贫困户周爱芳送轮椅。

现在的她,是脱贫攻坚驻村第一书记,常驻城关镇大庄头社区。如何提高自身素质,带领全村群众特别是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是她近年来经常思考的问题。为了吃透政策,尽到职责,她始终坚持学习党章、党规,学习总书记系列讲话,学脱贫攻坚政策,做笔记、写心得,为了确保57户贫困户如期脱贫,创设了“党支部+产业+贫困户”“党支部+市场+贫困户”的工作模式,以党建促脱贫,以脱贫助党建,不断开创脱贫攻坚工作的新局面。如今,全社区水通了,路通了,电通了,卫生室建立了。50户贫困户已脱贫。发展药材480亩,核桃500亩,花椒600亩。养鸡2万羽,养羊100只。家家有产业、人均一亩园。

6

诚心待人。

做人踏踏实实,做事诚实守信是罗xx的人生信条。生活上,与同事诚信交往,他答应同事的事情都努力做到,看到谁需要帮忙,就主动去帮。工作上,主动和同事们交流,探讨,把同事当作自已的亲人,把知识和技术当作共同的财富,与同事共进步、同成长。尤其就档案业务工作,他言传身教,使得同事们的业务水平和工作激情有了很大的提高。她的待人诚恳、谨言慎行、率先垂范赢得了同事和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赞扬。

平凡方显本色,无华所以闪光,躬身力行,痴心不悔;砥砺奋进,不忘初心,正是她的真实写照。

最美村医先进事迹材料

“谭长榆医生为村里捐款捐物,日日守在三平村防疫一线,精神可嘉!”村委主任梁献溪说。

谭长榆是贵港市港南区医药卫生界政协委员,新塘镇卫生协会会长,也是一名村医。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谭长榆不畏艰险,以共产党员的本色、救死扶伤的仁心,坚守在抗击疫情一线,守护一方平安。一提起谭长榆,村民都为谭长榆竖起大拇指。

谭长榆是家中长子,兄弟姐妹全部从医。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他觉得作为一名政协人和村医生,应当承担社会责任。他对家里的兄弟姐妹们说:“国家有难,谭家人不能缺位”。俗话说“长子如父母”,他的话很快得到兄弟姐妹的赞同。1月24日正是大年夜,万家灯火吃团圆饭之时,谭长榆却在带领兄弟姐妹紧张忙碌地工作着。弟弟谭长强出任董事长的药店向港南区政府捐赠一批值10万元的口罩、酒精、消毒液等防疫物资,由于公司已经放假,一时找不到人力搬运物资。为了尽快把抗疫物资捐到一线,谭长榆带领儿子,妻子、兄弟姐妹和弟媳、侄子,一家人齐心协力才把一卡车防疫物资装车发往抗疫一线。当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除夕团圆饭时,已经是晚上10点多钟了。提起除夕夜的义举,谭长榆说,作为政协人、村医,在危难时刻,能为人民健康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再苦再累也值得。

“不要出门,不能串门,千万不要到处逛”“就在家待着,不要出去,出去就可能带病毒回来”……疫情防控期间,谭长榆耐心劝解村民不要出门,偶有一时不听劝的,他也能春风化雨般劝其回家。谭长榆携其同为村医的妻子,从年初二开始,带上红袖章,走遍全村,挨家挨户宣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防治知识和有关规定,逐户排查新冠肺炎疑似患者,在700多户4000多人的村子里,排查出10多名从疫区返乡的大学生和务工人员和活动轨迹。他们夫妻二人主动对村里公共场所进行全面消毒,每天早晚两次到重点人员家中检测体温排查,坚持参加村口防疫点值守,并向该村经批准外出购买生活必须品的群众宣传防控知识,测量体温,筑牢防控疫情防线。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谭长榆了解到防控物资异常短缺后,2月27日向港南区红十字会、三平村委捐款800元;向新塘镇三平村委捐赠了2000只口罩、3件消毒液和酒精、体温针、探温仪等一批防控物资;看到防控工作人员不辞辛劳坚守岗位,又给三平村、山边村的抗疫工作人员送去40件矿泉水。谭长榆作为新塘政协委员联络室副主任,身先为范,组织发动联络室委员捐资捐物,在他的示范带动下,委员纷纷踊跃捐款捐物。截至3月12日,联络室委员捐资39160元,捐消毒液40桶,电动喷雾器2台,价值12000多元;发动三平村村民控捐款25091多元。

“这些都是很细的工作,如果疏忽了就会后患无穷,只有把工作做好,心里才踏实。”疫情防控期间,谭长榆和党员志愿者一起并肩作战,不叫苦不叫累,不顾个人安危。每当获知有外地返乡村民,他都第一时间电话联系,第一时间到村民家中排查,询问和记录返乡人员的活动轨迹,做到滴水不漏。

最美村医先进事迹材料

王春茹,1961年出生,高中学历,中共党员。1985年担任渤海镇莲花一村村医,2003年兼任村妇女主任。行医37年,王春茹走村串户,默默奉献,热心为村民服务;身患重病后依然坚持工作;新型冠状病毒病毒肺炎疫情肆虐时冲在一线,被当地群众誉为“贴心大姐”,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一个共产党人的铮铮誓言。

小时候,王春茹最崇拜的就是身穿白大褂的白衣天使,做梦都幻想着带着听诊器给病人看病。高中毕业后通过学习她如愿以偿的成为了村里的一名村医。从此,不论白天黑夜,不论刮风雨雪,只要病人有需要,她都亲自上门,田间地头,荒山野郊,到处都有她的身影,她把自己的青春、热情都献给了家乡人民,她以一颗赤子之心,受到了乡亲的交口称赞。她就像干涸土地上的涓涓细流,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改变着农村医疗条件差的现状。谁家有个头疼脑热,疑难杂症,第一时间想到的一定是她!村里85岁高龄老人王军患脑梗卧床多年,王春茹经常义务上门行医,帮老人量血压,做护理,陪老人唠家常,自己家做好吃的不忘给老人送一份,老人有什么好吃的也想着她,就这样,处着处着就变成了亲人。像这样的事还有很多很多,她经常说:“我是一名党员,村里人都是我的亲人,我有责任为大家服务好!”

2008年,王春茹检查出了乳腺恶性肿瘤,依然没有放弃她喜欢的村医工作,在患病之后心里最惦记的仍是身边那些淳朴善良的乡亲。她每天除了要与病魔做斗争,其余时间还坚持像往常一样,穿梭在乡村小路上。所幸的是乳腺肿瘤切除后恢复良好。

2018年一场意外导致王春如腰椎骨折,卧床半年,在治疗检查的过程中发现罹患骨癌,再一次的打击也曾让她灰心失望!但是她马上从难过中醒悟过来,她说:“人的生命长短是上天定的,而做的事是否有意义自己说了算”就这样,一个朴实的农村党员,拖着病痛的身躯一边放疗一边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

“王姐,听说您得病了,我都不敢相信,你怎么也不告诉我们啊?”得知王春茹生病,村民们都陆续来看望王春茹。“我们都希望你早日好起来,大家都离不开你啊。”大家深切的关心更让她有了战胜病魔的信心。镇党委在得知她的情况后,第一时间慰问并关心她有什么困难,乐观朴实的王大姐说道:“我没有什么困难,党和政府培养我这么多年,不能给政府添麻烦!这是一份属于共产党人的“倔强”,也正是有着这份“倔强”才让她能够满腔热忱的投入到基层卫生事业中去。

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席卷了2020年的春节。面对严峻的疫情,60岁的王春茹带病坚守岗位、恪尽职守,义无反顾地站在了基层抗击疫情的最前线。

莲花一村距离渤海镇较远,人口密集,乡亲对疫情防治意识低,春节期间又有疫区返乡人员,王春如很担心乡民们的生命安全,时刻关注最新官网消息,掌握正确防护常识,不断提高自己的疫情防控能力。

每天她都积极的通过广播、微信和村宣传栏进行防疫工作宣传,教给大家正确的消毒方式和防护方式;跟党员志愿者们一起做好重点路口的排查工作;时刻做好对就医的病人进行发热检查以及有关的应急措施,给他们免费发放消毒水和口罩;每天跟隔离人员沟通,及时掌握返乡人员信息,实时关注是否有发热情况、有无咳嗽、胸闷等不适症状,并将信息及时上报。在给隔离人员送生活用品时,怕他们无聊,还耐心的开导他们,鼓励他们坚持14天,健康一家人。

村民们都纷纷为她点赞,向她致敬。她却说:“我也没干啥,我是一名党员,我做的都是我应该做的!

大爱无疆!王春茹就这样时刻将人民群众利益放在首位,舍小我、顾大家,无私无畏,任劳任怨,以一位乡村医生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在平凡的岗位上谱写着一首新时代的奏章!

最美档案员先进事迹材料[]

孙xx,女,中共党员,1991年7月参加工作。从事档案工作20余年,多次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岗位目标责任考核优秀工作者,受到表彰。多次获省市表彰,2016年被评为全市首届“兰台标杆”称号。

在学习方面,她虚心好学,勇于创新,始终将学习摆在首位,能够虚心地向专家和老同志学习,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并坚持自学。在全县做到最早精通掌握档案法律法规及业务规范。

在档案业务方面,她注重档案业务和信息化建设,优化服务社会水平,凭借多年档案工作经验,她认识到要使档案充分利用,必须创新方式,与时俱进地开展档案业务,建立和完善信息化工作。

在工作中,她始终坚持以档案业务建设、工作队伍建设和档案安全为重点,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档案工作为契机,带领业务人员收集档案资料,跑遍了全县各企事业单位,乡镇、对全县机关、乡镇和企事业单位的档案业务指导作了大量工作,太要镇窑上村成功通过省aaa档案工作目标管理认证,成为全市唯一通过省aaa认证的村。在她的带领下全面完成了市局下达的“双十工程”任务。

自工作以来,她始终用“任重道远”的格言鞭策自己,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坚守、追求卓越、苦干实干、勤政清廉,在“清冷”的岗位上干出了“火热”的事业。由于她把竞争激励机制引入档案工作并身体力行,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使潼关县档案工作得以有序开展,档案事业年年有进步。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潼关县档案局获得省“档案宣传通信先进单位”;2012年、2013年获得市“档案宣传通信先进单位”;2012年获得市“档案先进集体”;2013年通过了省aaa级目标认证;获得市“档案教育培训先进单位”;2014年、2015年获得省、市“优秀县档案局”;2016年获得市级“全市档案业务技能大赛组织奖”、“方言建档工作先进单位”;2018、2019年被市局评为先进单位,这些荣誉的取得都与孙xx同志的努力是密不可分的。

她团结协作,平易近人,一心为了档案事业。从大局出发,集分管领导与办事员于一身,亲自草拟各种文件、材料,填报各种表格;亲自打印材料、表格和校稿,实行的是“一条龙服务”。档案部门条件艰苦,出门挤公共汽车或者冒着风雨,甚至顶着酷日。多年来,她带领同志们跑乡镇、走部门、下农村、进企业,早出晚归,加班加点,指导档案业务,不知流了多少汗。但她从没喊过一声苦、叫过一声累。2015年5月份,县档案局对办公楼进行改造修缮,孙xx同志放弃假期时间,自告奋勇辛苦坚守40天,直到修缮完工,给大家提供了良好的办公条件;同时为了提高办公的自动化水平,局里购买了电脑、扫描仪、传真机等设备,但却找不出懂行的操作人员。孙xx同志看在眼里急在心上,自告奋勇挑起了这份重任。通过近一年的刻苦学习,她硬是熟练地掌握了电脑操作、文字输入、表格制作、文件传送、网页制作、图象处理等技术,在全局树立起了勤奋好学的典范。

孙xx同志凭借对档案事业的忠诚和热爱,面对取得的成绩不骄不躁,始终如一地默默奉献着,继续以高昂的热情,带领所有档案人,为新的更高的目标奋斗着。

“干就要出彩,做就当表率”这是孙xx同志给自己提出的要求,作为新时代的档案人,她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深学细研、融会贯通,塑造了自己政治坚定、能力过硬、奋发有为的形象。

最美档案员先进事迹材料[]

陈xx,女,1966年出生,中共党员,现任xx市档案馆四级调研员。从事档案工作近20年来,她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投入工作,敢于担当、恪尽职守是她工作的写照,苦练本领、服务群众、紧跟党走是她坚守的信念。她默默奉献、认真负责、努力实践,在工作中提升了为民服务本领,丰富了工作经验,得到了领导同事和群众的纷纷点赞,先后获得省市宣传工作先进个人、优秀公务员等荣誉称号。

一是勤学善思强本领。要干好本职工作,更好的服务群众,过硬的本领是前提。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她始终把学习作为一种精神追求,作为个人生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档案工作业务知识。特别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她学在深处、严在经常、做在实处,学做结合,理论联系实际,经常组织科室人员开展研讨,将理论学习转化为干好工作的不竭动力。她在日常中坚持向群众学、向基层学、向同事学,边学边干边思考,有效地将理论知识和工作实际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学习,开启思维,破解难题,进一步提升了工作水平和业务能力。

二勤勉务实有实效。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忠诚担当、敬业守真、创新开放、淡泊清廉”的兰台职业精神。2000年从部队转业到xx市档案馆工作以来,她先后在办公室、法规科、管理科、宣传科等不同的岗位工作,不管岗位如何调整,她始终坚持“履行岗位义务,立足本职工作”的原则,在平凡的岗位上取得了不平凡的成绩,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所在科室也多次获得“文明示范岗”荣誉称号。尤其是在宣传科担任科长的几年间,她任劳任怨、不辞辛苦。每年组织开展十余项活动纪念“6。9国际档案日”,定期开展档案业务培训提升全市档案工作管理水平,在各类媒体广泛宣传,发出了档案声音。在所开展的“进机关、进社区、进校园、进广场、进企业”等五进宣传活动中,不论寒冬酷暑,她次次参加、从不缺席;对待来咨询的热心群众,她始终不厌其烦,耐心细致,总是能让咨询的群众满意而归,她用自己的本色工作,维护了兰台人敬业、严谨、热情的工作作风。

2018年xx首次联合省市县三级档案部门举办“档案见证改革开放40年”专题展出,从方案拟定到安排部署、从展板制作到实地展出、从接待领导到服务群众,内容繁多,任务很重,工作强度之大前所未有。在科室人员少的情况下,面对困难,她没有退缩,而是迎难而上。当时正值高温酷暑天气,骄阳似火,热浪如涌,在这样的“桑拿天”里,她自始至终都保持着高昂的工作热情,脸上挂满了汗水,工作服湿了一遍又一遍,不停地奔波在第一现场,展出时晚上无人值守,为确保展板安全完整,她拖着病体自觉顶上。从组织到展出,近一月时间里,她用意志和汗水诠释了对档案工作的热爱和担当。

三是真情实干暖民心。档案工作相对清苦,但却少了许多诱惑,多了历练。20年来,她淡泊名利,甘心情愿,没有惊天动地的感人誓言,没有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没有鲜花簇拥,没有掌声雷动,有的却是加班加点的生活常态和惯性。她作风坚定,无私奉献,把组织赋予的责任看得比泰山还重,干工作从来不分“白天还是黑夜”,每天都“来得最早、走得最晚”;她舍小家顾大家,在母亲因脑溢血生病住院期间,她晚上到医院通宵照顾家人,白天仍全身心扑在工作上。她诚心帮助贫困群众,她所包联的贫困户一家四口,其中三个人或残疾或身患重病,无法从事劳动。在生活中她尽心尽力,每个扶贫日都要买些生活用品前去慰问关心,协调解决贫困户就业困难等实际问题;在精神上她关心鼓励,每逢节假日都要打电话问候,真正把困难群众当成了自家人、贴心人,2018年被评为扶贫工作先进个人。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虽然没有亮丽光环,没有耀眼的业绩,更没有显赫的地位,但她在自己的岗位上,坚守如一、默默奉献,以推动档案事业发展、改革和奋进中发挥着自己的一点光和热。

最美医生先进事迹材料

xx,东区银江镇卫生院预防接种工作人员。

1995年,毕业于湖北医科大学的xx,毅然放弃了在大医院工作的机会,投身于基层卫生事业,这一干,就是20个春秋。

银江镇卫生院是攀枝花市东区唯一的乡镇卫生院,地处城乡结合部,服务区域包括9个村卫生站和4个社区,肩负着辖区社区常住人口16883人、农村常住人口11065人和流动人口5749人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的使命和责任。

20xx年正值创卫工作需要,xx积极服从领导安排,担任起了预防接种、传染病管理、卫生监督等公共卫生工作。一干就是12年,在这12年里她的足迹遍布了银江镇的每个村、每个社,除每月11日、12日、21日、22日在社区接种外,无论刮风下雨,其余都定时定点到达各村进行预防接种工作。且平时利用电话、短信、入户宣传等方式加强与老百姓的联系和沟通。因地处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聚集,xx经常利用各种下乡机会深入流动人口聚集地进行预防接种证查验及宣传工作,争取做到一个不少。

弄弄沟村卫生站地处大山深处,只有一条乡村小路,每次下队,xx都只能坐公共汽车到达凉风坳洞口站下车,再搭村民的顺风车上山。记得xx年1月17号,已经下了一上午的雨了,打完预防针已经12点半了,此时寒风凛冽,路上连个人影都看不到,饥肠辘辘的xx只好顶着雨徒步下山。左手提着注射器、急救药品、接种资料,背上背着疫苗箱,右手拿着一根棍子和雨伞,撵着路边的野狗,一路慢慢下山,希望在路上能遇到一辆顺风车。可惜正值中午,天又冷,走了近一个小时终于走到了公路上,浑身上下基本都湿透了,回来大病了一场,但她仍每天坚持走在银江的每个村社里。这样的付出还很多很多,虽然很苦很累,但每次看到村里那些孩子的家长那一张张朴实的笑脸,腼腆的冲她说声谢谢,认为这一切是那么的值得。

xx年卫生院与原倮果社区服务站合并。预防接种工作从原来管理的九个村社,又增加了4个社区。但当时很多群众对预防接种工作极其不认可,认为打不打预防针都无所谓,甚至还说,打得越多越容易出事,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借着健康建档工作之机,每天下午五点到九点,走家串户敲响社区内每户人家的大门,向群众宣传预防接种的好处,正常的不良反应等等。记得倮果社区一户居民,她一个月内就上门了三次,经过耐心的讲解,热情的服务。该居民转变了态度,积极参与预防接种,还帮着向其他家长宣传起了预防接种的好处。

xx总说,不努力,不以心相交,就永远不可能将工作干好。

最美婆婆先进事迹材料

来自益阳沅江市爱心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龙浪,作为一名“85”后,在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勇于担当,为社会奉献青春力量。

春节前后疫情刚开始时,许多沅江市民还没意识到疫情的严重性,去集贸市场、超市等人流密集的地方也不戴口罩。龙浪内心十分焦急,毅然走上抗疫前线,用自己的方式助力疫情防控,守护居民安全。

1月23日,龙浪从沅江市区的几家药店购得医用口罩5500只,免费发放给市民。之后,龙浪多次到沅江各药店买口罩。面对限购,他四处寻找口罩供应商,并不顾口罩价格高,通过朋友订购了5万只口罩,自己贴运费原价卖给市民。“危难之际,只有互相帮助才能共渡难关。人家笑我忙活一个春节只在家吃过三顿饭,赔了油钱、赔了力气、赔了关系,我却一点不后悔。这才是志愿者该做的事。”龙浪说。

沅江市民给龙浪起了外号“口罩哥”。在他的影响下,更多爱心人士参与抗击疫情。爱心企业和个人捐赠的上万只口罩都在志愿者的帮助下送到抗疫一线。

3月份,益阳疫情得到控制,复工复产逐步启动。龙浪发起志愿者招募,42天时间里招募志愿者800多名,投身社区、小区疫情防控及帮扶工厂复工复产。他自己每天加班到凌晨三四点,做好调度,安排后勤,全力以赴承担一名志愿者的责任和使命。他用鲁迅的一句话与大家共勉:“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份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最美家庭先进事迹材料

对老人她是一个好儿媳,对丈夫她是一个好妻子,对孩子她是一个好母亲。她,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她,一个平凡的农家媳妇;她用自己瘦弱的肩膀扛起了一个贫穷和不幸的家庭。她的一言一行,都向身边的人传递着正能量;她的一举一动,都是全村村民学习的新榜样,她就是辛店镇苟家山村四组的龚彩琴。

她老实淳朴、温柔贤惠,她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在父母的教育熏陶下,自幼就是一个乖巧懂事、善解人意、尊敬长辈的好女孩。1996年22岁的她从邻村嫁到了苟家山村周家湾社,与丈夫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并有了一双儿女。公公婆婆也是地道的农民,纯朴热情。日子虽然清苦,但一家人日子过得红红火火,让全村的人都羡慕。

然而,好景不长。他们一家人幸福的日子还没有过够,上天好像跟他们开了一个玩笑,20xx年丈夫突然患病,病情越来越严重,最后瘫痪在床。一个年轻力壮的顶梁柱倒下了,对于这样的一个不算富足的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家里上有年老体弱的老人,下有噢噢待哺的孩子,丈夫还要治病。这样的苦日子,她一个女人和自己体弱多病的公婆咬着牙一直坚持过了五六年。她希望这样一直坚持下去,丈夫的身体会康复。但是往往事与愿违,丈夫最后还是离开了他们。这样的结果对原本患有胃病的公公来说就是晴天霹雳。公公的身体也越来越差,丈夫去世一年后,公公也离开了她们。

她没有放弃对这个家庭的希望,她更没有放弃对婆婆和孩子关心,而选择改嫁,她选择了留下。婆婆患有心脏病,不能替她分担农活。不管地里的活多忙,她总能按时让婆婆和孩子准时吃上热腾腾的一碗面。遭遇了不幸,她瘦了,她憔悴了。她原本细致的手,都裂开了缝。这些婆婆都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婆婆一次次劝她找个上门女婿,为她分忧解难。她何尝不想找个人,在她困难的时候拉她一把,在她累了的时候能借个肩膀靠靠。但她有她的顾虑,就怕找的人对婆婆和孩子不好,让他们受委屈。

在婆婆和左邻右舍的一再劝说下她同意了,她愿意找个人,共同将这个家撑起来。经过她们两口子的共同努力,近几年来,随着药材种植逐渐形成规模,家里的情况有了明显好转。

走进院子,院子收拾得干净利落。5间土木结构的房子,虽说建成十多年了,但收拾得一尘不染;踏进屋子,电视柜、茶几、沙发、彩电,不该少的一样都没少。屋子走廊里摆满了今年的收成——黄芪和党参,一捆捆,一行行,此情此景都呈现出暖色。从无到有,树立了夫妻携手能致富的新榜样;从穷到富,翻开了幸福生活的新篇章。

龚彩琴为全村人民树立了尊老、敬老、爱老、养老的好榜样,当听到别人的夸奖时,年近花甲的婆婆含着泪说:这些年苦了彩琴了,龚彩琴边帮婆婆擦泪边说:命里注定一家人,就该拉帮着好好过日子,他不在了,他的活就该我干。

最美医生先进事迹材料

今年42岁的xx,自1994年6月从学校毕业后,一直在xx县xx卫生院工作。xx年,医院预防接种工作面临困难,xx毅然挑起了全镇儿童预防接种以及传染病防治的重担。在预防接种的岗位上,她一干就是16年。

位于xx南部的xx,辖5个行政村、43个自然村,总人口一万多人。虽然离县城只有十几公里,但距离最远的村也有二十多公里。由于山区交通十分不便,进村入户全都要骑自行车或电动车,有些地方甚至得靠步行。16年来,xx的足迹遍及全镇的家家户户。由于镇周边企业密集,流动、留守儿童较多,尤其外来人口多,预防接种面临意想不到的困难。为了提高疫苗接种率,xx经常不辞辛苦地背起冷藏箱,到村民和外来户住处接种疫苗。

xx来临溪卫生院工作时,xx经济还不发达,一些乡亲们的健康意识不强,对预防接种工作不十分重视,有的儿童得不到及时接种,她就根据农村农时特点,起早贪黑,进村入户,苦口婆心地普及预防接种知识。

xx年8月,距镇卫生院约9公里的永常坑村有一位不满2岁名叫邵志安的女孩,父亲得了脊柱结核正在医院治疗,母亲低智商,她从小就跟着一位将近80岁的奶奶,对于这样特殊家庭的儿童,xx主动上门接种;20xx年12月,正值隆冬季节,离镇医院将近5公里的洪星村有一位两岁多名叫翁佳琪的幼儿,父母是外来人员,又一直跟70多岁的爷爷奶奶生活,老人家不懂得接种疫苗的重要性,多种疫苗未得到及时接种。她在下村摸底工作中发现后,即刻返院背起了冷藏箱和急救箱上门……xx就是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冬去春来,风雨无阻,冒着酷暑与严寒,坚守在皖南山区的乡村里,为了儿童的健康,奉献着青春岁月,把最真挚的爱献给了临溪的乡里乡亲。

最美家庭先进事迹材料

在高台县城关镇,有这样一户家庭,他们生活并不富裕,却践行着“为民服务”的宗旨,“急社区居民所急,解社区居民所困,想社区居民所想”,他们一家老少,热心助人,用平凡的举动、真挚的情感,谱写着对居民群众的奉献之歌。他们就是城关镇北河新村李耀君、周秀兰家庭。

“社区居民健康就是我的幸福”,这是李耀君常说的一句话。现年60岁的李耀君是城关镇新建东村社区诊所的一名医务工作者。自开办诊所以来,他经常为辖区内孤寡老人、低保户看病的行为得到了广大患者的一致好评,他的善举也带动着家里的其他成员,一家人齐心为社区居民无悔奉献着服务着,他们的感人事迹也被人们广为流传。

开办诊所 为民义诊

1998年,李耀君因为身患多种疾病,被迫离开了工作20年的岗位,在家养病期间,他发现他所居住的北河新村,大部分是进城务工人员和农村搬迁户,生活普遍比较困难,经常面临着“看病难、看病贵,怕得病、怕看病”的困境。看到这样的状况,李耀君感到有些痛心,作为一个饱受病痛折磨的医生,对于周围邻居们的困境他能够感同身受。同时,出于一个医者之心和共产党员的责任感,他萌生了在自己身体条件允许的状况下为附近居民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医疗服务的念头,他拿出了自己所有的积蓄,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1999年初他的诊所开门营业了。

李耀君诊所服务的对象主要是老人、中低收入居民。为了帮助困难家庭看的起病,他从不乱收费,一直坚持能不收的费用坚决不收。看病行医17年以来,他只收药费,从不收出诊费、服务费,行医至今他还沿用着2005年医疗卫生收费标准,从不涨价。考虑到新建东村社区困难家庭多、孤寡老人多,李耀君主动和社区联系,每年为社区60岁以上的老人免费体检一次,并为120名老人建立了健康档案,从2004年开展免费体检活动至今已经整整10几个年头了,除了称体重、测血压等普通的身体体检,他还隔几年就与县上的相关医疗部门联系,为居民开展血压测试、心电图测试、血常规测试、b超等多种体检项目,在体检的时候他还一一对体检的老人讲解老人的病症,平时怎么保养,让老人们随时了解自己的身体情况。

治病救人 甘于奉献

李耀君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医生,他认为自己做的一切是一名医生应该做的事情,从不宣扬自己。人们无从知道,他在家乡行医的17年间为北河新村的居民减免了多少费用,人们无法知道,他为父老乡亲们奉献了多少个不眠之夜。人们知道的是他用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赢得了尊重。无论白天晚上,不论过年过节,一个电话或口信,无论多远,李耀君都会带着针药赶去,行医至今,春节期间他从来没有休息过。遇上居民买药时手头紧没钱的时候,他就让病人先将药拿回家吃,并说“没事,等你有钱了再付。”

20xx年寒冬的一个晚上,低保户贾俊武夫妇煤气中毒,情况十分危急,李耀君得知后,立即前往现场进行抢救,因抢救及时,夫妻双方脱离了危险。忙活了大半夜的李大夫刚回到家又接到粮食局家属区一突发心脏病患者的求救电话,他放下电话,急忙背起药箱赶去救治。那天他整整忙活了一个晚上,挽救了几条生命。一个下着雪的深夜,李耀君接到病人电话,说感冒了肚子疼。他骑着摩托车花了两个小时才赶到病人家中,一诊断发现是另一种病症。为了救命,李耀君又骑车回来拿了对症的药品送到病人家中。来回折腾两趟,等他终于忙完回家时,天已经亮了。他顾不得自己休息,心里都是为病人着想……。离李耀君诊所不远住着一位80多岁孤寡老人,老人身体不好,行动不便,平时照顾老人就成了李耀君夫妻俩的事,他们经常上门为老人检查身体,陪老人聊天,老人的药长期来都是他们免费送。老人称:“没有李大夫夫妻的照顾,自己恐怕早见阎王了。”社区里一位患有白内障导致双目失明的80岁老人,她的两个儿子都不在身边,只有儿媳照顾她,知道老人的情况后,李耀君夫妻经常上门去看望老人,免费诊病,直到老人去世,附近的六七个老人从生病到去世都是李耀君在诊治。

言传身教 家庭和美

李耀君的妻子周秀兰今年57岁,常年在家照顾孙子,洗衣做饭,照顾这一大家人的日常起居便成了她最大的事,也是她觉得最幸福的事!她几十年如一日,细心照料着家人,为这个家忙里忙外,默默付出着,免去了丈夫、儿子儿媳的后顾之忧,让他们安心在外打工挣钱!周秀兰在丈夫的带领和影响下,常常用心帮社区和周围邻里做些力所能及的实事和好事,奉献着自己的余热!并且,由于平时受丈夫的耳濡目染,周秀兰也掌握了基本的医疗保健知识,她经常深入社区和居民区开展卫生宣传和健康教育,引导广大居民提高保健意识和防病能力。

李耀君的儿子李大鹏常年在新坝种地,他一直秉承着父亲的人生理念,与人为善,乐于助人,勤劳善良,恪守本分。儿媳濮丽娟在公公的诊所从事医护工作,公公李耀君的所作所为,平凡之举,点点滴滴,对于儿媳濮丽娟来说,却是感人至深的举动,她常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我们都要向爸学习,发扬他的精神。我们帮助别人,其实就是帮助我们自己,我们付出的同时,也在收获,收获的是社区居民的称赞和认可,这一切都值啊!”李耀君的孙子如今已是解放街小学的一名小学生,在爷爷的潜移默化和言传身教下,乖巧懂事,爱心满满,传递和延续着这一家人的美德!

热心公益 乐于助人

李耀君一家还是热爱公益事业的热心人。社区组织的志愿者服务活动,每一次活动都能看到他们一家人的身影。看到居民赵俊杰精神状况不太好,家里只有他一个人,李耀君就主动与赵俊杰结成了帮扶对子,定期为他做身体检查,过年过节为他送去衣物。看到北河新村附近的居民没有活动场地,儿子李大鹏就和社区商量,组织人员配合社区铺垫场地,先后为社区门球场拉送黄沙20立方,联系专用机械平整门球场,并多方联系协调篮球架一副,建起了北河新村篮球场。2012年7月份,附近爱好曲艺的老年人商量着成立一个合唱队,专门开展一些曲艺演唱活动,成立之初,一切活动都不规范,李耀君就帮着合唱班起名字,制定规章制度,协调社区帮助制作演出时的横幅,打印节目单,编排节目顺序,指导动作,还负责敲鼓,在他的帮助下,合唱队运行的渐渐规范起来了。

在工作之余,李耀君还特别注重对年轻人的教育,他发现了一些不务正业,小偷小盗的小青年,就总是去找他们谈心,耐心教导,并和他们成了朋友,在他的教导下,那些小青年们也都痛改前非,踏实做人。他还是一名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热心人,看着春秋季来他诊所里就诊的幼儿越来越多,20xx年夏天,他主动走进东苑幼儿园为小朋友和家长讲解幼儿春季卫生防疫知识,免费为东苑幼儿园中(4)班撰写印发《幼儿园春、夏季卫生知识》宣传资料90份,发放《公民卫生健康知识》手册45份,在他的讲解与帮助下,幼儿园的每一位家长都对幼儿卫生疾病预防知识有了深入了解,通过和幼儿园的小朋友接触,他发现,现在的小孩子对家乡的植物、蔬菜等都不认识,于是他立刻萌发了为幼儿园制作植物标本、让幼儿学习动植物知识的想法,想以此来丰富幼儿教学内容,从20xx年的夏天到20xx年夏天,他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采集了100种植物标本,捐给了东苑幼儿园。

这么多年,李耀君一家人不忘初心,默默奉献着,没有鲜花和掌声,但他们得到的是社区居民群众感激的目光和钦佩的心声。对李耀君、周秀兰一家来说,舍小家顾大家,正是他们所奉献的精神所在。在李耀君的带领下,在这个温暖和美的家庭里,一家人身上都闪耀着至情至爱的人性最美光芒!

最美医生先进事迹材料

说起xx,不得不说他最擅长的专业-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和治疗。

20xx年,他师从国内小儿先心病丁文祥教授学成归来。有一天在门诊接待了一位辗转多家医院来诊的14岁女孩,详细询问病史,仔细体格检查,审阅有关医院的检查单后,心里咯噔一下,坏了,这个孩子失去手术机会了。原来这个孩子从小就检查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由于父母早亡,只有爷爷一个人带,家庭困难,所以延误了治疗。现在出现了动脉导管的双向分流,肺动脉,这在医学上是个手术。但是假如不能手术治疗,不久就会出现艾森门格综合征最终导致死亡。当他介绍病情的时候,一脸忠厚的爷爷绝望的眼神紧盯着他的嘴唇,坐在旁边那么乖巧懂事的孩子以无助的眼神望着他的.眼睛,他不忍心再说下去了,沉思了良久,他也怯生生的说了句“要不,咱们试试?”当这句话说出口的时候他也有点后悔了,真的,确实没有把握。当他读懂爷孙倆听到这句话从绝望的眼神中透露出希望的时候,他知道他应该怎么做了。孩子住院后,他亲自带着孩子做xx项有关检查,认真评估每一项指标,xx整个医疗团队多次仔细研判病情,反复演练术前、术中、术后的每一个环节,终于顺利成功手术。果然术后孩子躁动不安,剂难以凑效,出现严重高血压、肺不张、肺气肿、肺出血、胸腔积液等严重并发症,这些并发症每一项都可能是致命的。他艺高人胆大,临危不乱,7天7夜紧盯监护仪,监测每一项指标,按照原先的预案果断处置,最后转危为安。当孩子拔除呼吸机,睁开眼睛的时候,他看到孩子眼里充满了感激的泪水,嘴唇动了几下,他知道他又成功了。他抚摸着孩子的头,附在孩子耳边“孩子,我们赢了!”,之后一下瘫坐在椅子上喜极而泣。

这就是我们可爱可敬的最美医生xx。

善谋,描绘杏林奇葩。

xx常说:一木独秀不成林。凭我个人的能力、体力和精力终究有限,只有提高整个儿科医疗团队的力量,才能保障祖国未来花朵的健康成长。记得他刚开始上班的时候,他的一个老主任曾经告诉过他,作为一名儿科医生,不仅在乎你会看多少病,能看多少病人,更重要的是你能培养出多少更加优秀的儿科医生。所以他在平时的临床工作当中,认真践行老主任的嘱托,严格带教每一位见习、实习、进修及年轻医生。走上儿科主任的岗位后,为儿科的,提升医疗技术服务水平,他着力儿科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到国外和国内知名医院进修学习、邀请国内外儿科专家权威来院合作交流、老专家对青年医生“传帮带”等措施,促进了人才成长,建立了一支技术精湛、医德高尚、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同时,他着力学科体系建设,20xx年将儿科专业细分出呼吸、神经、感染、心血管、肾脏免疫、消化、内分泌遗传代谢、血液肿瘤等亚专业,实现了专病专治。同时,优势互补,整合picu、cicu成立儿科综合icu,提高了重症患儿救治水平,保障了重症患儿的安全。在他的带动下,每名中级以上职称的医师均有比较明确的专业方向,增强了专业的活力,促进了专业纵深。

杏苑花开悬壶济世,医者仁心大医精诚。xx用救死扶伤的理念培育医道,用无私奉献的精神鏖战病魔,在平凡的岗位上,在他所热爱的儿科医疗战线上精心守护着祖国的花朵,谱写着一曲曲动人的生命赞歌!

最美家庭先进事迹材料

xx市xx新区xx村的xx一家,是一个温馨幸福的七口之家。他们家和大多数家庭一样,只是一个平凡的家庭,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迹,但是全家人互敬互爱,积极进取、乐于助人,家庭和睦、温馨,深受邻里和社会的好评,是xx村人人羡慕的“最美家庭”。

什么样的家庭算得上“最美家庭”,首先它一定是一个充满爱、和谐的家庭。构建这样一个家庭首先要做到心中有爱,有爱才可倾力营造家的和谐,家的温馨,有爱才能同享甘甜雨露,同抵狂风暴雨。xx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2014年初,他携妻赴沪看病,住院期间他充当起了妻子的私人护理,打饭、倒水、擦身、帮小便,晚上为了陪伴照顾好妻子,他还特意买了把躺椅搁在病床旁,回想起那无数个在这把躺椅上度过的夜晚,他没有抱怨只是做着自己该做的”。术后,妻子还不能讲话,想干什么他只能一半猜,一半通过眼神交流,虽然两人不能讲话但每次都能很好的进行交流。期间丈母娘怕他累坏了,来“替岗”,但一天下来丈母娘自愧不如道“还是你了解她,我猜了半天都不知道她想干嘛,哎!”xx道:这叫“心有灵犀一点通”!次月,他带着妻子去上海复查,回想起那些日子,他感慨道:“上海看病真是难,四点多排队,到下午五点多才轮到,各项检查把我们折腾得筋疲力尽,正常人都受不了,更别说刚刚手术不久的她。”照顾到妻子的身体情况,大家决定在医院房租个小屋住下,接下来的一段日子里,他便当起了炊事员,买菜做饭。老婆怕他太辛苦,虽然身体不好,但是也主动承担起了洗衣服的任务,两个人相互关心。说到做饭,老婆和他开玩笑道:“你在家从来没烧过饭,你确定你做的可以吃?”他笑道:“你别小看我,现在不是特殊情况嘛,你就等着吃好了。”在这期间,他忙得不可开交,家庭、单位有很多事情,每天总是电话不断,他在照顾妻子的同时,也不忘把本职工作做好。干不完的活,他带回家做到很晚还利用双休加班。领导的关怀和家人的支持让他坚信再苦都能挺过,就这样他们一起在上海他们度过了一段最艰辛、难忘的日子。也许爱就是担当,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大家一起度过,这就是男人的担当,这就是在共同的经历下成长。共同的生活经历使他们的心贴的更近,也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生活让他感悟互敬互爱是家庭和睦的基础,是家庭幸福的源泉。平时的生活中,他和妻子之间也是互相照顾,互相信任,互相支持。在家里时常交流思想,互相取长补短,遇到困难互相开导,遇到磨难他们一起克服,遇到意见不一用理智的态度去沟通,这种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常常引来邻里和同事的羡慕和称赞。

比尔盖茨说过,人生有最不能等的三件事:孝、爱和善,它们才是幸福的源泉。孝敬长辈是处理人际关系的第一台阶,也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家里爷爷奶奶平时很节俭,老人家平时不舍得吃不舍得穿,总是把好吃的东西留小辈吃。孙媳生病的时候,爷爷还把人家送他的一直不舍得吃的补品拿出来给她补身体,平时也对小辈嘘寒问暖,关心备至。爷爷奶奶的好,xx小夫妻也深深知道,二人出去的时候,总不忘记给爷爷奶奶也买一点面包或者饼干,还帮他们买新衣服、新鞋子。爷爷奶奶虽然嘴上不说,但是老两口甜在心里。农忙时,照顾到爷爷奶奶年纪大了,xx和爸爸虽然一天工作很累,但总是帮着分担农活,帮着老人挑水,收割等。对待家中老人xx夫妇总是主动关心其温暖,时刻关心其健康,主动分担其忧愁,充分理解其絮叨。一家人相互关心、照顾,其乐融融。也许生活就是这样,在一件件的小事中,让人慢慢意识到家的温暖,家的力量。

有人说,爱如果只停留在一家人之间,那么这种爱是小爱,可是把这种爱、这份情延伸到亲朋邻里以及陌生人身上,成就的就是一种大爱。一个家庭的和睦不光是要对自己家人要关心、关爱,而且还要处理好邻里关系,和邻居们也要和睦相处。在对待邻里关系上,xx全家人都一直坚持着“邻里关系亲如弟兄,情同手足”的.理念,邻居家只要谁有了困难,他们知道的,就一定会伸出友爱之手,主动去帮助大家,为大家排忧解难,只有大家都幸福了,才是真正的幸福。多年来,我们与邻居和谐相处,相互间彼此尊重,也结下了很好的人缘,赢得了良好的口碑。。除了关心邻里,他们家还热心公益事业,积极参与、支持配合社区工作。xx家庭每年都会积极主动参加无偿献血,一家人主动参加各种爱心捐款活动。他们一家人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微薄之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创造美丽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家和万事兴”,一个和睦的家庭,之所以和睦,xx一家总结出一条经验,就是“真诚待人、和睦相处、互敬互爱”。相识是一种缘份,而能在同一屋檐下共度一生,则是上辈子修来的福气,所以xx经常告慰自己要懂得知足常乐,善待自己与家人,而他的努力也让他收获了幸福和温暖。

最美医生先进事迹材料

在预防接种工作中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为保障辖区儿童的身体健康自己做出了积极贡献,多年来以用情工作、用心服务,赢得了社会和被服务对象的一致好评,连续6年社区居民满意度调查100%,多年被院内评为优秀个人。

东新街辖区常住人口约10万人,计划免疫服务人员6人,由于工作人员少,这里的被服务人员流动量大,承担的责任、风险更大,需要得到的服务水准更高,因此,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业务知识,通过上网自学了解相关知识,提高技术理论水平,工作中尽职尽责,任劳任怨,一丝不苟地完成免疫工作任务及工作指标,网证相符率100%,常规免疫接种率、补种接种率均达95%。

在预防接种工作中我感受到不仅有熟练的业务素质,还应有高度的工作责任感,敏锐的观察力,良好的医德医风,热心、耐心、细心的服务,我根据不同的年龄儿童的心理特点,进行不同心理护理,特别是学龄前期儿童紧张恐惧情绪大不好配合,根据他们初具个性特点,有一定的自我意识,喜欢受到表扬,智能发育更完善,好奇、多问、好模仿,言语和思维能力进一步发展,容易受工作人员的言语影响,因此与儿童建立友好信任的关系,给他们留下热情、和蔼、耐心、亲切的良好印象,接种后及时进行表扬和鼓励,增强其自信心,使其今后的预防接种能更好地配合,使预防接种工作在轻松的环境及气氛中进行,对预防接种工作,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接种门诊的工作琐碎而繁杂,每天接待儿童和家长几百人,每个儿童基本三四个家长陪同,每天答复家长的询问不计其数,说的话,无法用数字来计算,经常说着说着,嗓子就哑了,尽管如此,从无怨言,工作中接种疫苗出现一定的不良反应属于正常现象,但由于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儿童就是家中的小皇帝,尽管事先做了大量解释说明工作,事后部分家长还是不能理解,说出一些过激的话,面对误解和不公正的态度自己总是高姿态去应对,用微笑、用爱心、用耐心、用真诚、用科学知识去换取心灵的沟通,赢得家长和儿童的理解和信任,以博大的胸襟,坦荡的情怀,包容挫折,包容误解。

在管理岗位上,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认真抓落实,安全有效做好接种,做好一人一针一管,从未发生过不良事件和差错事故,管理上注环节、重质量,抓好质量监测,作为科室负责人以身作则,勤勤恳恳,带动组员将预防工作更加规范化、科学化,使技能服务优质化,爱心活动经常化,理论联系实际,搞好预防工作。几年来18项公共卫生考核成绩全区始终名列前茅。

在与同事相处中处处以团结为重,真诚相待,把方便让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对同事做到工作上体贴照顾,生活上关心帮助。

回顾过去,从事预防保健工作中取得了点点滴滴成绩这些成绩都是上级领导同志们对我工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的结果,成绩只是代表过去,我将在今后工作中为东新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免疫工作尽绵薄之力。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