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行政公文

剪角和数角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教案设计(专业16篇)

剪角和数角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教案设计(专业16篇)



教学过程是指教师根据教学设计和教材,有计划地组织和展开的教学活动。在这里,为大家提供一些二年级教案参考,希望对大家的备课工作有所帮助。

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时间1课时(40分钟)。

学习者分析本课内容的学习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并开始接触到了的一个抽象的图形概念。对于刚上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如此抽象的图形会让他们感到很难理解,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如折叠、画、测量、制作学具等,来帮助学生学习几何知识。

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数学与生活紧密相联,生活中处处都滲透着数学知识。

2.积极参与、探索角的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二、过程与方法。

1.本课从学生比较熟悉的钟面、剪刀、折扇等实物图形引入,通过观察,对角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

2.整堂课由学生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口交流的学习活动串起来,让学生在活动中自己在大脑中形成角的表象。

三、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学会用尺子画角。

教学重点、难点1.认识角。

2.从直观感知中抽象出角的图形和正确的画角。

教学资源课件三角板制作活动角的材料圆形的纸。

教学活动1一、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几位我们的老朋友,一起来看大屏幕,如果你认出了它们,就大声地喊出它们的名字好吗?(课件出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其实在这些图形中还藏着我们的一位新朋友,它也是一种图形,它叫“角”,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角。

教学活动2。

二、观察实践、探究新知:

角真是无处不在,只要小朋友善于观察,你就能发现更多数学知识。(多媒体演示:剪刀上的角、钟面上的角、红领巾上的角)。

3、画角:教师示范画角,边画边讲解怎么画角并介绍角的各部分名称。

之后要求学生画角,展览评议。

4、折角:用课前准备的圆形的纸折出角。之后,同桌互相指指哪是顶点,哪是边。最后在全班展示交流。

5、想角:闭上眼睛再来想想角,角是怎样的?角的形状,动口说一说。之后,课件演示。

教学活动3三、拓展练习。

设计了一组闯关练习:

第一关:判断哪些图形是角,为什么?

第二关:用两张纸条和一个图钉做一个活动角。

讨论:1、活动角有什么特点?

2、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汇报得出:角的两边张口越大,角越大。角的两边张口越小,角越小。

课件出示结论。

第三关:比较下面两个三角形中三个角的大小,你发现了什么?

让学生拿他的小三角板和老师的大三角板比。

得出结论:角的大小与两边的长短无关。

教学活动4四、课堂小结。

我这里也有一个角在作自我介绍呢,一起来看看。(课件出示一首角的小诗)。

2、最后,请大家欣赏一组图片,(课件展示)这些都是人们发挥聪明才智建造出来的,在这些图片中,我们都可以发现角,这些优美的角,可以美化我们的生活环境,愿我们大家也能用自己学到的知识来美化我们的生活。

《角的初步认识》一课,是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学习的,由于角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难以理解,因此,教学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我将观察、操作、实验、自学讨论等方法有机地贯穿于教学各环节中,引导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通过找一找、折一折、做一做、画一画、说一说等教学形式,让学生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此外,在教学中,我还充分应用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通过形象生动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抽象的知识直观化,使学生的眼,脑,手,口协调活动,为学生创设愉快、和谐的学习环境和气氛,力求使课堂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实践能力的广阔天地。

但是,本节课也有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学生倾听意识不够,在学生汇报的过程中,其他很多学生往往不认真听讲,沉浸在自己的活动当中,在学生的学习中要培养学生听取伙伴的发言,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认识方向3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认识直角,通过折折、拼拼、比比等活动加深学生对直角的认识。

2.使学生学会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会用已知的直角比一比的方法判断直角。

3.使学生在认识角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发展数学思考。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

老师这里有这样一些图形,你们认识吗?叫什么?

2.角有什么特点?

3.今天我们就来继续研究角。

二、观察思考,探究新知。

(一)初步认识直角。

1.出示一张正方形纸。

这是一个特殊的角叫做直角。(板:直角)。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直角。

通常我们会在直角上标上一个这样的符号“”,这就是直角符号。

请大家在找到的这个直角上标上直角符号。

2.出示纸工袋。

纸工袋是什么形状的?上面有几个角?

请你找到这个角?将这个角与正方形纸上的这个直角重叠,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

两个角一样大,说明纸工袋上的这个角是什么角?请你也标上直角符号。

3.请你拿出这样的三角尺。

看看三角尺上的角,你能找到直角吗?

谁能上台指一指。

这三个角都是直角。

4.猜猜看,这三个直角的大小会怎样?可以怎样来验证呢?学生动手试一试。

6.我这儿有一个大的三角尺,你们尺上的直角和它一样大吗?点名上台比一比。

7.刚才我们比较了那么多的直角,你有何发现?把你的发现在小组里说说。

指出:所有的直角都是一样大的。

(二)折一折。

出示一张不规则的纸。

每人按要求折纸,并在折出的直角上标上直角符号。

小组4人比一比折出直角的大小怎样?

指出:所有的直角都是一样大的。

(三)找一找,比一比。

1.判断是否是直角。

请各组组长将自己的数学书放在小组中间。

用什么方法能找出数学书封面上的直角?你准备借助怎样的工具呢?

(1)独立思考。

(2)小组交流(先说方法,再动手试试。)。

比一比哪组想的方法多?汇报,展示。

2.刚上课时,我们在正方形纸上找到一个直角,那其他三个角是怎样的呢?

请组长将你的正方形纸放在中间,每个人比比*你最近的角,然后把结果告诉组长。

谁来说说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怎样的?

那长方形呢?纸工袋放中间,再进行比较,组员把结果告诉组长。

3.那你能在教室里用“比一比”的方法找找哪些物体的表面上有直角吗?学生活动,汇报。

(四)做直角。

1.你能用两个同样的三角尺拼出一个直角吗?

学生拼,看看哪组想的方法多?要求用“比一比”的方法验证拼出的是否是直角。

3.同桌拨完,互相验证,汇报。

(五)画直角。

1.我们可以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来画。

要求:在点子图上任选一点作为直角的顶点,把三角尺上的直角顶点对准这一点,然后沿着三角尺直角的两边画去,这就是一个直角。

2.请组长拿出点子图,大家动手画。展示各组图。

指出:直角的位置不同,但都是直角。

三、认识锐角、钝角。

指出:第2个角比直角小,叫锐角。第3个比直角大,叫钝角。

2.出示活动角,转一个直角,这是什么角?请你用活动角也转一个直角。

用活动角转一个锐角,锐角比直角怎样?

回到直角,转一个钝角,钝角比直角怎样?

说说怎样的角是锐角,怎样的角是钝角?

3.想想做做4。

先看看,看不出来,就用三角尺上的角去比一比。

四、巩固练习,深化理解。

1.想想做做5。

你能看出第一副图中哪个是直角吗?标上直角符号,你能照样标出其他各图形中的直角吗?

你能看出图形中哪些角是锐角,哪些是钝角吗?

2.想想做做6。

下面的四边形中,哪几个图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给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图形打勾。

3.想想做做7。

在右边的图形中,你能找到几个直角,几个锐角,几个钝角?

各组1号找直角,2号找锐角,3号找钝角,4号当裁判。全班汇报。

五、总结回顾。

通过今天一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哪些收获?

认识方向3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教案设计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43~45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认识东、南、西、北的基础上认识东北、东南、西北和西南,并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来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

2.让学生在观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过程。

教室里学生的座位排列如下图,每组都有醒目的标记。

讲台。

第一组第四组第六组。

第二组第五组第七组。

第三组第八组。

一、引入。

通过对“四面八方”这个成语中“四面”的讨论,引导学生明确“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并在教室的四个墙面分别贴出东、南、西、北四个字。

出示例1图,其中超市、体育场、人民桥和公园图片暂不出现。要求学生说出怎样在地图或者平面图上表示这四个方向,然后要求说出学校的东、南、西、北面各有些什么。

引导学生说说对“四面八方”这个成语中“八方”的理解,引入新课。(板书:认识方向)。

二、展开。

1.提出问题,小组讨论。

(1)提问:在学校的这一面有一个超市,你知道超市在学校的哪一面吗?小组讨论一下,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讨论汇报。

(2)指出:通常,我们把东面和北面的中间称做东北,超市在学校的东北面。

(3)提问:这里有一个公园,这里是体育场,这里还有一座人民桥,它们又分别在学校的哪一面呢?小组同学讨论一下。

学生讨论汇报。

2.归纳小结。

上学期我们认识了东、南、西、北,今天我们又认识了东北、东南、西北和西南。我们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能很快记住图上的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那么怎样才能很快记住今天学习的东北、东南、西北和西南这四个方向呢?请大家在小组里讨论一下,说说你想怎样记。

学生汇报记忆方法。

三、解决问题。

1.指导完成“试一试”。

(出示“试一试”中指南针的图)。

提出要求:这是一个指南针,红色箭头指向北面。你能把指南针上的八个方向填写完整吗?先想一想怎样填得快,再在书上填一填。

学生在书上填完之后汇报结果。

2.指导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图)。

(1)谈话:小动物在体育场参加运动会后要回家了,你能帮助它们找到各自的家吗?

(2)播放题中四个小动物所说的话,并在图中呈现相应的文字。

让学生根据要求在书上连线。

(3)出示正确答案,反馈、订正。

3.指导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出示一些成熟水果的实景照片)。

说明:青山乡是一个美丽的水果之乡,在水库周围一共种植了8种水果。

(出示水库及8种水果的图片,水库在中间已贴好,8种水果依次排列在一边)。

提出要求:水果先后成熟了,有许多游客来游览水果之乡。你愿意为来游览的游客制作一张水果种植的示意图吗?每个小组同学合作完成。小组在活动时,首先要听清楚老师讲的是什么水果,并找到应该摆放的位置,然后把图片贴上去。

说明:桃园在水库的北面,葡萄园在水库的东面,梨园在水库的东北面;水库的西南面是苹果园,水库的西北面是西瓜园,水库的西面是山楂园;橘子园在水库的南面,樱桃园在水库的东南面。

根据教师提供的信息,学生制作平面图。完成后进行展示。

四、应用。

1.游戏。

(2)示范:伸出右手指向北面,伸出左手指向西面,两手同时向中间拍一下,这时手就指向西北面。

要求学生用这样的方法,找到西南、东南和东北这三个方向。

学生讨论汇报。

启发思考:都是和第五组比,为什么每个组说的都不一样呢?

自由活动:在小组里说说你们组和其他组的位置,看看黑板上贴的方向,想想说对了没有。

2.制作方向板。

谈话:找到了一个方向,怎样才能很快找到另外的七个方向呢?我们可以自己来制作一个方向板。

教师提示制作方向板的基本方法。学生制作方向板,并写出八个方向。

使用方向板:把方向板中的“北”对着北面,指一指,东北在哪里?东南呢?西北和西南呢?(教师说,让学生指方向)。

3.小结。

布置课外活动:现在我们许多住房都有朝南的阳台和朝南的窗户。回家在你的房间里先找到北面,再用方向板看看其他几个方向各有什么。也可以在你家的客厅里先找到北面,再用方向板看看其他几个方向各有什么。明天来说给同学听一听。

4.跳棋游戏。

说明:甲乙双方各派一名代表,甲方代表提出跳法,乙方代表在方格中移动棋子,玩一次后,甲乙双方交换角色。组长做裁判,每次移动符合要求的得1分。

学生自由活动。

五、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这一堂课的学习,我们又认识了东北、东南、西北和西南这四个方向,对“四面八方”里的“八方”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我们在电视里、报纸上经常看到、听到开发大西北。今天回去后,找一张中国地图,看看我国西北有哪些省,再看看我国的东北有哪些省。找一找南京大约在上海的哪一个方向,上海大约在北京的哪一个方向。

角的初步认识

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经历从现实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创新思维。

过程与方法:通过找一找、做一做、比一比等活动让学生直观地认识角,感受角有大小。

情感态度价值观:结合生活情境,感受生活中处处有角,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掌握画角的方法,使学生通过直观演示,初步感知角有大有小。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圆形纸片长方形纸板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二引导发现活动探究。

(一)找角:(出示红领巾)这是什么?是什么形状的?红领巾是我们少先队员的标志,在红领巾上你能找到角吗?试试看。

师: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我们要爱护国旗,爱护红领巾。

师:其实在我们身边的许多身上都有角,你能找到吗?试试看。

生:分小组找角。说一说、指一指。

师:(打开一把折扇,指扇柄与纸扇上沿的连接处)这是不是角呢?(多数学生会回答是角)。

师:这不是角。为什么呢?待我们知道了角的基本知识后,大家就会明白了。(教师补充完整课题,“角的初步认识”到板书)。

(二)折角:

师:刚才,同学们从实物中找到许许多多的角,看一看,你们桌子上的圆形纸片上有角吗?你能想法折出一个角吗?请同桌间相互帮忙完成。

生:折角活动。

师:巡视指导。

师:(手拿锐角)有这样的吗?举起来让同学们看看。(另手拿直角)为这样的吗?举起来。

师:(教师将两个角重叠)你们知道哪个大哪个小吗?将“锐角”贴在黑板上,手中留下“直角”。

师:(拿一个钝角)有这样的吗?举起来。(将“直角”和“钝角”重叠)这两个谁更大些?(把“直角”和“钝角”贴在黑板上)。

教师引导学生描画出角的边和顶点并说明角的各部分名称。

释疑:扇子的扇柄与纸扇上沿的连接处不是角的原因.

判断角的练习。

(三)做活动角。

跟老师做角变大变小的游戏,你们知道角的大小和谁有关吗?

学生实践比较归纳出角的大小和边张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四)画角。

电脑小博士教我们画角,观察一下:先画什么?然后又画什么?

你自己能画一个角吗?说一说怎样画角?出示儿歌:小小角真简单,一个顶点两条边;画角时,要记牢,先画顶点再画边。

三.闯关游戏巩固新知。

生:愿意。

师:你们认为可能剩下几个角呢?我们分小组剪剪看。

生:小组分工合作完成。展示作品、汇报。

四总结评价引发反思。

说的可真精彩,下课时间到了,我们快和机器猫说再见吧!

剪角和数角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教案设计

现在的奥数,其难度和深度远远超过了同级的义务教育教学大纲。而相对于这门课程,一般学校的数学课应该称为“普通基础数学”。特此为大家准备了二年级奥数试题---剪角。

1、一张长方形纸片,用剪刀沿直线剪下一个角,想一下还剩几个角?

点拨:按常规很容易想到4-1=3(个),还剩3个角。如果只这样想,就不全面了。题中只要求剪去一个角,并没有限制怎样剪,由于剪法不同,结果也会不同。可以亲手操作一下,答案就很容易得出了。

解:有三种可能,可能剩下3个角、4个角,也可能剩下5个角。

说明:像这样的题,可以按照题中要求实际做一做,动手剪一剪。因为没有限制怎样剪,就要把剪得可能考虑周全,不要以为找一种答案就完了,要把各种情况都想到。另外,要严格遵守题中规定,只许剪去一个角,剪去多个角不行。规定沿直线剪,剪成曲线或折线也不行。

剪角和数角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教案设计

教学要求:

1.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使学生初步学会做角,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3.使学生知道角有大小,会用重叠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

4.使学生在认识角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5.创设平等和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相互协作的精神。

教学准备:三角尺、小棒、纸、钉子板、橡皮筋、扇子、剪刀、五角星、吸管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新知。

师:今天我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位好朋友,你们看:。

蓝猫:小朋友,你们知道我是谁吗?(多媒体演示:带着红领巾的蓝猫,一只手拿数学课。

本,另一只手拿一只插着吸管的杯子)。

师:蓝猫今天非常想和大家一起学习新本领:认识角。(出示课题)。

(评析:从学生喜闻乐见的卡通动物蓝猫引入课题,激发了学生学习情绪,使学生对所要学的知识产生兴趣和期盼。)。

二、组织活动,探究新知。

1、找一找。

让学生边观察自己的数学课本边找出蓝猫手中数学课本封面上的角。

指导学生用手势正确地比划出角。(首先由教师用手势演示第一个角,接着让举出数学课本,与教师一起用手势表示出第二个角,然后让一名学生演示第三个角,最后让全体学生一起书空比划出多媒体上的第四个角。)。

生:有三个角。

让学生用手势表示红领巾上的角。(多媒体边演示)。

师:我们刚才在数学课本的封面上、红领巾的面上都找到了角,你们看看还有角吗?(多媒体演示吸管。请学生上台用手势表示出吸管上的角。)。

蓝猫:小朋友你们可真聪明,对,这些都是角。(多媒体演示:隐去三件物品显出三个角。)。

请学生拿出三角板。

师:那么你们能找出三角板面上的角吗?找出角,并用手势表示给你的同桌看,好吗?

(评析:教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因势利导,精心安排了学生的实践活动,使学生通过对实物的观察以及手势演示初步体会角的含义,加强感性认识。同时,在抽象角的图形时,应用媒体让学生清晰地看到由实物的角变化为图形的角的过程,促使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转化。)。

2、摸一摸。

师:(让学生摸一摸角的顶点处)有什么感觉?

生:尖尖的。

师:(在多媒体里出示第一个角的顶点)对,尖尖的地方我们叫它“顶点”。

师:(再让学生摸一摸角的两条边)有什么感觉?

生:直直的。

师:(在多媒体里出示第一个角的边)直直的,我们叫它“边”。

那么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呢?

(板书: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让学生分别指出第二、第三个角的顶点和两条边。

3、辨一辨。

师:蓝猫的好朋友都来了,他们都画了一个角,你们看看它们画的对吗?

(评析:让学生通过触摸感受角的顶点和边,突出了角的本质特征,再通过判断所画角的正误,自然地引入“画角”的教学)。

4、画一画。

首先请学生自己动手画角,同时让一名学生上黑板板演,然后让多媒体演示蓝猫画角过程,接着让学生按蓝猫画角的方法再画一个角,并将自己所画角的顶点和两条边指给同桌看一看。

(评析:创设条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先鼓励学生尝试画角,其间充分体现了教学的民主,可以自己画,也可以讨论,还可以看书,尊重学生的主观意愿;针对画角中出现的问题,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评价,鼓励学生自己想办法寻找画角的正确方法;在此基础上,运用媒体动态演示,使学生形象地看到角的画法,从运动的观点来加强对角的认识。)。

5、数一数。

蓝猫:你们真棒!我想邀请大家去我家做客,好吗?(多媒体演示出蓝猫家的外景)。

师:蓝猫又遇到难题了,开门的密码忘了,门打不开,怎么办?你们愿意帮它找密码吗?(多媒体出示蓝猫家窗户、屋顶和门的边框图形)。

师:只要你们能正确找出下面的图形中各有几个角,就能知道密码了。

让学生用手势表示出每个图形中角的个数。

(评析:沟通了“角”与“多边形”之间的联系,渗透联系的观点,加深对角的认识。)。

6、做一做。

师:哈哈,门打开了,咦,桌子上放了一个信封,里面写的是什么内容呢?

(展示信纸内容:小朋友,你们好!刚才你们认识了角,现在我为大家准备了吸管、小棒、彩色纸等材料,请你任选一个你喜欢的材料做一个角。加油吧!)。

让学生各自选用吸管、小棒、活动角、彩色纸等物品做一个角。

学生上台演示自己的作品。

(评析: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材料和方法做一个角,在实践中探索不同的做角方法,给学生留出了充分的思考及表现自我的时间和空间。)。

7、玩一玩。

学生活动后交流,初步建立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开的大小有关的概念。

8、比一比。

师:你们做一个比周老师的角大的角吗?再做一个比它小的角,可以吗?

师:你们能做出一个和它一样大的角吗?

教师取一名学生做的角来比较大小。(介绍重叠法)再请一名学生自己上台比较大小。

(评析:由学生自己操作活动角的模型,既训练了学生的操作能力,也加深了他们对角的认识,蕴含了边的*开程度决定角的大小的道理,还为将来从运动(旋转)的观点理解掌握角的定义埋下伏笔,完全是一举多得!)。

师:刚才我们比一比角的大小,有的角我们可以用眼睛就可以看出哪个角大,哪个角小,但是有的时候不能一眼看出,我们就要用重叠法来比较了。

师:(多媒体演示蓝猫的墙上挂着四个钟面)时针和分针转动就形成了角,这四个钟面上的角,哪个角最大?哪个角最小?其余两个呢?怎么判别这两个角的大小呢?看看哪个小组想出来的办法多。

学生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多媒体演示两种比较方法。

三、回到生活,拓展新知。

蓝猫:今天和小朋友一起学本领可真开心啊,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谢谢大家。

师:蓝猫很开心,你们开心吗?说说你学到了什么知识。(让学生在小组和班内谈收获)。

师:对,我们今天通过找一找、摸一摸、辨一辨、画一画、数一数、做一做、玩一玩、比一比来认识了角。在我们周围其实也藏着很多角,你们能在教室里找一找角,用手势比划出来,并指出这个角的顶点和两条边。

小组集体找角。

师:小朋友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在我们周围找到了很多角,,课后我们还可以利用书本、网络继续探索角的奥秘。

(评析:通过从生活引入学习,在学习后回到生活,使学生充分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进学生对数学价值和作用的认识,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师:今天小朋友学得太棒了,我送给大家一份礼物--五角星。你们知道它的面上也藏着角,有几个角呢?请大家课后可以一起讨论研究。

总评:

这节课的设计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卡通情境,让学生在趣中悟、乐中学。

“注意选择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材料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快的数学学习体验。”这是国标本实验教科书的一个特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周老师以学生喜爱的卡通动物“蓝猫”为主线设计教学活动。在新课的导入时,让学生在活泼可爱的蓝猫身上“找角”并揭示课题;然后通过判断蓝猫的好朋友画的角的正误,让学生学会“画角”的正确方法;接着在到蓝猫家做客的过程中一步步展开教学:在帮蓝猫找密码的过程中,沟通“角”与“多边形”之间的联系,渗透联系的观点,加深对角的认识;从蓝猫的信引出“做角”,并明确要求;通过观察蓝猫家墙上的四个钟面,让学生初步学会比较角的大小。课堂上学生始终乐此不疲、兴趣盎然,整个数学活动充满童趣,学生在趣中悟、在乐中学。

2.安排自主活动,让学生在动中悟、做中学。

这节课自始至终贯穿了学生的动手操作与实践,这不仅符合低年级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特点和几何初步知识直观性、操作性强的知识特点,更重要的是充分体现了以活动促发展的活动教学思想。周老师把原有的知识传授设计成了一连串的活动:找一找、摸一摸、画一画、做一做、比一比,在多种感官协调参与下让学生初步认识角,经历知识的形成和探究过程。同时通过分组合作讨论,全班展示交流,让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既发展了求异思维,又在交流中深化了各自的认识。整个教学过程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自主活动为基础,学生真正动了起来,课堂真正活了起来。

3.妙运用媒体,变抽象为直观,发展空间观念。

在初步认识角时,周老师巧妙地运用媒体,先在实物上闪动角,再除去实物中非本质的属性,抽取出角的本质属性,变抽象的知识为直观的画面材料,很自然地把实物中的角与几何图形中的角联系起来,既帮助学生清晰地建立角的表象,又增强了角是源于生活的知识。在学习画角时,周老师又运用媒体的动态演示,使学生形象地看到角的画法,从运动的观点来加强对角的认识。在比较角的大小时,运用媒体演示比较过程,直观形象地介绍了重叠法和数格子法。

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

课本p38、39、例1、例2及练习八中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2、结合生活情景能辨认角。

教学重点:

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教学难点:

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教学准备:

情景图,剪刀、吸管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出示主题图:小朋友请你观察这幅图,你了解到哪些信息?说给同桌听。

学生观察图,交流信息。

2、教师用线标出球场的角。再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观察后全班交流。

3、这些都是角,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角。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二、观察实践,探究新知。

1、认识角。

(1)、出示剪刀、拉罐、水龙头等物品。请小朋友找找这些物品上的角,说说这些角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学生观察物品寻找角。

(2)、同桌交流。

(3)、全班汇报。教师画出角。问:你能给角的各部分取个名称吗?

在学生给角取的名称中归纳得出角的名称。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4)、你能从我们的生活中的哪些地方找到角?并指出这些角的顶点与边。

学生寻找生活中的角,并指出角的顶点与边。

2、制作角。

(1)、教师:刚才我们认识了角,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制作一个角?

思考一下,你可以通过哪些方法制作出一个角?

学生独立思考制作角。

(2)、把你制作的角在小组内展示,并说说你是怎样做的。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小组内展示角,交流制作过程。

(3)、全班交流。谁来向全班小朋友展示你制作的角,并指出角的顶点和边。

(4)、教师演示将角的两条边叉开、收拢。问:你发现了什么?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与什么无关?

3、画角。

(1)、我们已经认识了角也制作了角,现在我们来画角。你认为角该怎么画?

(2)、教师示范画角,并说明:先画一个顶点,再从这个顶点向不同的2画两条线,就画成了一个角。

(3)、学生练习画角。

请小朋友在练习本上画角,画好后与同桌说说你是怎么画的,画角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总结画角的方法。

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1、完成p40页的1、2、题。

2、创作画。教师出示用角创作的画,问:这些图画美吗?美在哪儿?你们能用角创作出这样美丽的图案吗?试试看。

3、学生创作画。

四、回顾全课,总结提高。

今天的这堂课你知道了什么?学会了什么?

以后我们要仔细观察,生活中有许多的数学知识。

角的初步认识

义务教育教科书二年级上册数学《角的初步认识》。

知识点描述。

观察实物图案,抽象出数学意义中的角,了解角的组成部分,初步建立角的概念,知道角有大有小。

设计思路。

导入角――感受角――认识角――比较角――小结。

教学过程。

内容。

画面。

一、导入。

1、在几何王国里的点线之家呀,有一群小伙伴正在快乐的做游戏,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课件出示动画视频,停顿1分钟)。

2、看,它们都组成了一些什么平面图形啊?哦,有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一个我们以前没见过的图形。

3、这是一种新的平面图形,它的名字叫做角。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角、探索角的秘密。

二、教学过程。

1、你知道图片中哪些地方有角吗?相信观察仔细的你一定能够找到,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生活中处处都有角,请拿出你的`数学书,找出数学书上的角,再用手摸一摸、扎一扎,你有什么感觉呢?是不是感觉到这里尖尖的,有点扎人,这里直直的?嗯,这个尖尖的地方,就叫“顶点”,直直的地方叫做“边”。

3、我们再来观察这些实物图,找出它们的角。通过观察,我们发现,这些角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是什么呢?你发现了吗?如果还没发现,那你就再认真观察想一想,不然我就要说答案咯,好了,我要说了,它们啊,都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4、下面,我们来认一认,下面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呢?

5、好了,现在我们已经认识角了。在几何王国里有一对好朋友,它们都是角,一个叫蓝角,一个叫红角.可是有一天,他俩吵起来了。为什么呢?(课件出示动画,停顿1分钟)。

角的两边张口越大,角就越大;角的两边张口越小,角就越小。

7、你能看出这两个角谁大谁小吗?我们用重叠法来比一比,哈,它们是一样大的。好,那这两个角哪一个大呢?我们继续来用重叠法比一比,咦?原来,这个黑角大,红角小哦。

三、小结。

1、好了,现在我们来回顾一下今天的学习内容:

我们学习了角各部分的名称,知道了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2、而且还知道了,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无关。

角的大小与角的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开口越大,角就越大,开口越小,角就越小。

剪角和数角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

课本p38、39、例1、例2及练习八中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2、结合生活情景能辨认角。

教学重点:

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教学难点:

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教学准备:

情景图,剪刀、吸管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出示主题图:小朋友请你观察这幅图,你了解到哪些信息?说给同桌听。

学生观察图,交流信息。

2、教师用线标出球场的角。再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观察后全班交流。

3、这些都是角,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角。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二、观察实践,探究新知。

1、认识角。

(1)、出示剪刀、拉罐、水龙头等物品。请小朋友找找这些物品上的角,说说这些角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学生观察物品寻找角。

(2)、同桌交流。

(3)、全班汇报。教师画出角。问:你能给角的各部分取个名称吗?

在学生给角取的名称中归纳得出角的名称。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4)、你能从我们的生活中的哪些地方找到角?并指出这些角的顶点与边。

学生寻找生活中的角,并指出角的顶点与边。

2、制作角。

(1)、教师:刚才我们认识了角,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制作一个角?

思考一下,你可以通过哪些方法制作出一个角?

学生独立思考制作角。

(2)、把你制作的角在小组内展示,并说说你是怎样做的。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小组内展示角,交流制作过程。

(3)、全班交流。谁来向全班小朋友展示你制作的角,并指出角的顶点和边。

(4)、教师演示将角的两条边叉开、收拢。问:你发现了什么?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与什么无关?

3、画角。

(1)、我们已经认识了角也制作了角,现在我们来画角。你认为角该怎么画?

(2)、教师示范画角,并说明:先画一个顶点,再从这个顶点向不同的2画两条线,就画成了一个角。

(3)、学生练习画角。

请小朋友在练习本上画角,画好后与同桌说说你是怎么画的,画角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总结画角的方法。

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1、完成p40页的1、2、题。

2、创作画。教师出示用角创作的画,问:这些图画美吗?美在哪儿?你们能用角创作出这样美丽的图案吗?试试看。

3、学生创作画。

四、回顾全课,总结提高。

今天的这堂课你知道了什么?学会了什么?

以后我们要仔细观察,生活中有许多的数学知识。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统计》参考教案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智能目标: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l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解决简单的问题。

3.情感目标:通过对学生身边有趣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用l格表示2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动物卡片。

学具准备:动物卡片、统计图表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位新朋友,想不想见见它?

(演示)小朋友们好!我是小西。咦!刘老师,您不是还请来了四位杂技高手吗?听说他们的表演非常精彩,我和同学们都快等不及了!不要着急,不要着急,你们瞧,他们不是来了吗?(演示)。

小动物们的表演精彩吗?请同学们从自己手中的四张动物卡片中选出你最喜欢的一个高高的举起来。谁来说说,你最喜欢四种动物中的哪一个?(学生汇报,教师板贴卡片。)看来同学们都有自己喜欢的小动物。那么,你觉得喜欢哪个小动物的人数最多?(学生汇报。)有的说喜欢小猴的最多,有的说喜欢小狗的最多,到底喜欢哪种小动物的人最多呢?用什么方法就能知道?(板书:统计)。

二、探索新知。

1.搜集、整理数据。

统计时,你准备用什么符号来记录?(学生汇报。)。

请同学们先把你最喜欢的动物卡片交到小组长手里,小组长再把你们组的动物卡片交到老师的手里。(学生活动。)。

用不同的方法整理数据。

2.制作统计图表。

填写统计表(注意统计人数是否和实有人数一致)。

(小西)除了统计表以外,还有没有其他的统计方法能让我一眼就看明白?(学生汇报。)。

请同学们把喜欢各种小动物的人数在统计图上画出来。(学生用“l格表示1个人”的方法画图。)。

一格表示一个人,格子确实不够用。还是这么多格子,请每组的几个同学研究研究,怎样表示就能画下来。(小组讨论汇报。)。

我们用“一格表示两个人”的方法再来画一画。(学生活动。)。

展示学生作品。(注意单数的画法。)。

(小西)这下,我一眼就看明白了。

猜一猜,通过统计图,小西一眼看出了什么?(学生汇报。)。

根据这幅统计图,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汇报。)。

三、巩固深化。

1.统计喜欢各种体育活动的人数。

2.统计喜欢各个旅游景点的人数。

四、课后延伸。

全班同学旅游时,我们还需要统计什么?(天气、交通工具、男女生人数、喜欢吃的食品等)。

小朋友们想的可真周到,那就请你们在课下把我们班男女生的人数情况,还有喜欢交通工具的情况统计一下,并按屏幕上的地址寄给我,刘老师在河南焦作欢迎你们的到来!

《克和千克》教学设计与评析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课本第85~87.

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1.、在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在建立质量单位的基础上,能选择合适的单位表示物品的质量,培养学生估量物品的质量。

3、使学生知道简单的用秤称物品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1、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估量物品的质量。

设计特色:注重突出学生的活动过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让学生去体验、感知,在生活中感悟数学知识的含义。教学立足于现实自己动手实践操作活动,使学生不仅参与了知识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同时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还可以运用于生活。

教具准备:天平、盘秤、盐每组2袋用黑袋包装、每组1袋重1千克的沙子、每生自准备1个苹果、1个2分硬币。

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做手指操。

师:上课之前,我们先来活动活动小手,老师教你们做做手指操好吗?真不错一下就学会了,相信你们呆会儿会把最棒的一面展示出来的,现在我们开始上课。

一、生活引入,感知轻重。

1、谈话:

师:刚才老师发现大家的手特灵巧,现在再来考考大家的反应,一起来判断老师说的话是对还是错。注意了:

教鞭长,粉笔短;

男同学多,同学少;

老师高,这位同学矮;

老师轻,这位同学重;

师:果然聪明!看来生活中的物体有长有短,有多有少,有高有矮,还有轻有重。

2、汇报老师课前收集的资料。

师:课前老师在超市收集了一些物品的轻重(出示挂图)。

师:仔细观察这些物品轻重的数量,你发现了什么?

生:有些物品的单位是克,有些是千克。

师:真能干!生活中说物品的轻重就是物品的质量。孩子们发现的克与千克就是质量单位,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克与千克。(揭示课题)克和千克是全世界统一使用的质量单位。克可以英文字母g来表示,千克用kg来表示。

师:有关克与千克你还知道些什么?大多数小朋友的表情告诉我,你们对克和千克比较陌生是吗?不过我相信通过呆会儿的学习,你会与克和千克交上好朋友的。

二、感知经历,加深认识。

1、掂一掂。

小结:通过掂一掂质量是1千克和1克的物品,我们都觉得1克很轻,1千克比较重。

2、找一找。

师:好,把1克和1千克的感觉记在心里,下面我们就用感觉来找一找大约重1克和1千克的物品。请听要求:在你们的桌上找出重大约1克的物品放一堆,大约重1千克的物品也放一堆。比一比那个小组最快。

师:(指一小组)告诉大家,大约重1克的物品有哪些?大约重1千克的物品有哪些?这些物品你们是怎样找的?(通过掂一掂,凭感觉找出来的)其他小组同意吗?究竟它们的重是不是1克和1千克呢?我们可以怎样验证?(用秤来称)。

3、称一称。

(2)师:现在我们就用秤来称一称找出的这些物品。这是一粒花生米,应选用什么秤来称?(天平)这是一架调好的天平,在使用天平时,把物品放在天平的左盘,右盘放入砝码,当天平平衡时,物品的质量和砝码的质量相等。花生米太轻了,我们不需要使用砝码,只要移动标尺就行了,(师演示)看,平衡了,说明花生米的质量就就1克。

(3)师:我们再来验证这袋物品(黑色包裹的两包盐),放在天平上合适吗?为什么?那选用什么秤?(盘秤)(出示盘秤并介绍如何认秤)。

师:来,看看这包物品到底有多重?演示(板书:1千克)。

师:一包盐500克,那两包同样的盐合在一起是多少克?(板书:1000克)你是怎样算出来的?看来1千克和1000都是这袋盐的重量,它们中间可以用什么符合表示?(=)1千克=1000克(范读)。

4、估一估。

师:孩子们,你们见过“一刀砍”的本领吗?(没有)就是有一个卖肉的屠夫,他卖肉时不需使用秤。如果你需要1斤肉,他眼瞅一下,一刀砍下去就是一斤;需要2斤,一刀砍下去就是2斤,不多也不少。厉害吧?你想不想练就这样的本领?那我们也来练练吧。

1)、请拿出你们准备的苹果,请估一估它有多重?你是怎样估的?(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估)。

2)估一估你的铅笔有多重?(生估汇报)怎样估的?其实在课前老师称了一下这样的一支没卷的铅笔,它的质量大约是10克,请你再次估一估你的铅笔有多重,你是通过什么方法估的?(通过对比长短)。

3)估一估书包有多重?(把学生分为男女两大组,各选一名代表竞赛,最后验证。)。

小结:生活中这么多的物品,轻的我们可以用什么做单位?较重的可以用什么做单位?

6、猜一猜。

小结:看起来大的物品不一定重,有时不能光用眼估,还需用手掂一掂或称一称。

三、应用提高。

师:孩子们,你与克和千克交上好朋友了吗?老师要考验考验你们。请看第一题。

(一)填空我最棒。(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只公鸡重2()一瓶牛奶重250()一个西瓜重4()一个梨重200()。

(二)抢答我最快。

2千克=()克5千克=()克。

3000克=()千克70000克=()千克。

(三)、认秤我最准。(课本88页第1、2题)。

四、全课总结。

看来你们与克和千克成了铁杆好朋友了,孩子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听说过斤和两、公斤,它们也是质量单位,只不过在我们国家使用,1斤就是500克,1公斤就是1千克。当我们称非常重的物体,还可以使用更大的质量单位,我们以后会学习,今天我们就学习到这。

附:板书设计。

克和千克(质量单位)。

gkg。

(轻)(比较重)。

1000克=1千克。

认识米认识线段

课题乘法的初步认识课型任课教师黄传钢。

教学内容课本p44~46页,例1。

教学目标过动手操作等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乘法的含义。

2、认识乘号、因数、会读写乘法算式。

难点。

教具学具及多媒体应用小棒、练习本、题卡课时1第几课时第1课时。

教学环节教师教学设计学生活动备注。

一、激趣引入。

二、认识乘法建立概念。

三、尝试练习。

1、出示插图数一数:摩天轮上共有几人。

2、分小组讨论一下:怎样数?怎样算?

3、请分组汇报说说你们是怎样算的?

20个1相加。

3)2+2+2+2+2+2+2+2+2+2=20。

10个2相加。

4)6+6+6+6+6+6=36。

6个6相加。

4、师小结:像上面算法来算,你觉得怎样?

板书:“乘法”

5、同学来观察一下黑板上面的加法算式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1)1+1+……+1+1=20×1或1×20。

2)4+4+4+4+4+4=5×4或4×5。

3)2+2+2+2+2+2+2+2+2+2=2×10或10×2。

4)6+6+6+6+6+6=6×6。

即:几个几相加写作:几×几。

读作:几乘几。

6、小组活动,集体评价乘法算式和乘号的写、读。

刚才学习了写、读乘法算式,学到这里,你还想知道什么?

1、看游乐园过山车上共有几人?

加法算式:

算式中有()个()相加。

乘法算式:或。

小火车上共有几人?

加法算式:

算式中有()个()相加。

乘法算式:或。

荡秋千共有几人?

加法算式:

算式中有()个()相加。

乘法算式:或。

学生板演:

刚才拼图游戏中的4号同学摆的房子和树用了几根小棒?14+6这与其他算式有什不同?是呀,像这样只有出现相同数连加的时候,可以把加法算式简写成乘法算式,但加数不相同时就只能用加法算,不能用乘法算。

3、归纳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乘法,具体学了些什么?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充分利用教科书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在这些情景中感受生活中大量相同加数求和的事例,从而感受乘法意义。

利用正、反例子增强对概念的辨析,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对每个环节有针对性的小结,加深了对乘法的认识。

作业布置随堂练习: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认识米认识线段

《认识线段》是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的一个内容。可能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较抽象,学生不太好理解。对此我将教学过程大体分四个层次来进行。第一个层次,想办法将一根毛线拉直,两手之间的这段就是一条线段。引入线段,使学生感知“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这两个特征;进而呈现线段的图形,使学生初步建立线段的直观表象。第二个层次,结合学生熟悉的物体,让学生明白直尺、黑板、课本的边以及纸的折痕等都可以看成线段,在此基础上,通过让学生折出不同长短的'折痕,引导学生体会“线段是有长短的”,从而既使学生丰富了对线段的感知,又使学生进一步完善了对线段的认识。第三个层次,教学用直尺或其它合适的工具画线段。第四个层次,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来完成课后“想想做做”,进一步巩固对线段的认识。

这节课讲完,我感觉比较成功,学生掌握的较好,并且每个在课堂上表现非常踊跃,思维不止一次达到升华。

我认为本节课有三个亮点,(1)想办法拉直毛线,体现线段的“直”和“有两个端点”的特征,(2)画线段,用合适的工具画线段,比比谁画得对、画得多。体现线段的特征,还告诉学生线段可以横着画、竖着画、斜着画;(3)数线段,这个环节是由课堂中的一个“小错误”引出的,在比赛完画线段以后,进行反馈。我发现×××在一条线段中间点了一个点,我就和同学一起数他画的线段,并且了解该同学是不是真的这样想的,当他说出是自己出错了,我在表扬他诚实的基础上,也感谢他给了我们一次探讨数线段的机会。即在一条线段上点两个点、三个点……一共有几条线段?接着继续探讨平面上的三点、四点、五点,每两个点连起来,一共有几条线段?这时学生兴趣积极性高涨,很轻易地得出数线段的规律——一个奥数中问题。

三位数减三位数退位减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教案设计

(一)使学生掌握不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计算万以内数不连续退位的减法。

(二)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

(三)培养学生遇到困难积极动脑筋想办法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教学不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法则。

难点:理解计算法则第三条的含义。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板演。

2.同时口答。

(1)10个一是多少?(2)10个十是多少?

(3)10个百是多少?(4)100里面有几个十?

3.口算。

(1)20以内的退位减。

14-7=11-3=13-5=15-6=12-4=。

18-9=10-4=16-8=12-5=11-7=。

13-8=14-5=16-9=17-8=10-5=。

(2)4-1-2=7-1-6=8-1-6=5-1-2=。

2+10-4=3+10-7=5+10-6=1+10-9=。

3.订正板演。

师说:怎样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学生说过程,教师贴出笔算法则)。

(1)相同数位对齐。(2)从个位减起。(3)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个位加10再减。师说:今天我们就利用这些知识,学习更大的数的笔算减法,你们有信心学会吗?(板书课题:不连续退位减)。

(二)学习新课。

1.学习例1。

(1)出示皮筋图。

师问:图131画了几捆100根的皮筋?几捆10根的?几捆1根的?一共是多少根皮筋?(376根)376里面有几个百几个十几个一?板书:

师问:用虚线圈起几个100根?几个10根?几个1根?一共用虚线圈起多少根?(132根)虚线圈起表示什么?(减去)132里面有几个百几个十几个一?继续板书: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然后请同学说一说计算过程。教师在复习准备过程中贴出的计算法则前两条上用红线画出。

师说:不退位的笔算减法前两条法则和以前我们学的百以内笔算减法是一样的。

(2)练一练。

2.学习例2。

(1)出示方块图。

师问:图上画了几个100的方块?几个10个的方块?几个1个的方块?一共有多少个方块?老师要从319个方块里面拿走176个方块,怎么拿?板书:

学生动手操作,叙述拿的过程:先从9个一中拿出6个一;从1个十里拿7个十没法拿从百位退1个百作10个十,把10个十加上1个10是11个十,再从11个十中拿走7个十;3个百退1个百剩2个百,从2个百中拿走1个百还剩1个百。学生边说,教师边在图上演示。

(2)看竖式学法则。

师说:谁能看着竖式说说计算过程?重点让学生说十位上是怎么算的,老师在复习准备过程中贴出的第三条法则上用红笔修改。((3)。

(3)练一练。

3.学习例3。

出示例3:求1230与425的差。

让学生在本上独立完成,重点让学生说说十位和百位是怎么算的。用红笔在第三条法则上继续修改。

师问:千位、十位上相减都得0,为什么十位上要写0,而千位上就不必写了呢?(十位上的0起占位作用,而千位上的0写了没意义)。

4.小结。

师说: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万以内数的笔算减法,计算方法前二条与百以内数的笔算减法法则一样,大家看第三条,比较乱,老师改一改大家看着就很清楚了。(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在本位上加10再减)。

让学生一起读一遍法则。

(三)巩固反馈。

1.做一做。

2.笔算下面各题。

247-181=740-570=3472-3380=。

3.被减数是1368,减数是295,差是多少?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这节课是在一年级已经学过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基础上,学习万以内数的不退位及不连续退位的笔算减法。

在复习准备中,先安排了三道百以内笔算减法,以复习百以内笔算减法法则,然后安排了四道口答,以复习数位之间的十进关系,最后是口算练习。

在学习新课中,例1是通过皮筋图引出的,由于没有退位,比较简单。例2是有退位的减法,通过学生动手操作,体会减法法则第三条,在此基础上,学习例3学生就不会感到太困难了。

在巩固反馈中,安排了大量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知识,了解学生哪些地方还不清楚,及时给予帮助。

板书设计。

阿德的梦

一、教材分析:

乘坐飞船可以到火星上旅游了;月球上可以定居了;手提电话不仅能到天上,而且能看见通话的人了;地球上购物可以不出家门,在地球上也可以预订月球上的物品了……哦,原来这是阿德的梦!这个梦多么有趣啊!如果我们先带着孩子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与他们一起进入阿德的梦境,分享阿德的幸福与快乐,然后让孩子们闭上眼睛来个“白日做梦”,再向小伙伴们说说自己的“梦”,课堂气氛该是非常活跃的吧。

本文是连环画形式的略读课文,要把重点放在训练学生默读课文、粗知文章大意、展开想象,以及借助图画识字等方面。

二、学情分析:

喜爱幻想是低年级孩子们共有的特点,课文内容符合儿童的年龄实际。教学中应抓住感情朗读,引导学生在读中走进阿德的梦境,体会和分享他的幸福与快乐。然后启发学生结合当前的科学发展,展开丰富的想像,在说“梦”中训练语言,培养语感。激发学生了解现代科技的兴趣和培养科学幻想的意识。

三、学习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

2.默读课文,知道课文的大意。

3.有科学幻想意识。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

自读课文,放手让学生从自读中自悟。

五、教学难点:

默读课文,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有幻想意识。

六、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1、生字卡片;。

2、课件(插图、课文、课外资料)。

学生准备:

1、预习,读书。解决生字;。

2、查找有关太阳能、掌上电脑的资。

七、教学时间:

一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3、师过渡: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位小朋友,他的名字叫阿德。有一天,他做了一个特别奇妙的梦。(板书课题)。

4、师:“德”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字,请同学们看清楚这个字,把课题在齐读两遍。

二、初读课文。

1、先标出自然段,大声自读课文,借助书下的代拼音的生字,把课文读通顺。

2、用手势告诉老师课文有几个自然段(8个)。

3、同桌合作读课文一人读一段提出要求:

读的同学注意要读准每一个字的音。

听的同学要仔细听,纠正同桌读错的字音。有困难的请你帮帮他。

我们看看那一对同桌合作的最好。

师过渡:梦是五彩缤纷的,梦是稀奇古怪的,阿德的'梦是怎样的呢?

三、课文内容学习。

1、边看图边默读课文。

提醒默读的要求:不动唇、不出声、不指读。

2、课件出示插图学生根据图说说没个自然段的大概内容(训练学生概括的能力)。

[老师在这个环节上要给于学生鼓励和帮助,这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是个难点]。

师:阿德先梦到了……接着又梦到了……然后又梦到了……最后梦到了……他惊醒了。

(生没说完一个自然段都再次问,课文的那个自然段讲的是你说的内容)。

3、默读课文。

要求:默读的速度要加快了。

师:你觉得阿德的梦哪里最奇妙,请你用笔划下来。(板书:奇妙)。

知识点:

第一自然段。

1、“载人飞船”“载”读音四声课件出示“神州六号”的图片帮助记忆。

师:其实我们中国人已经乘坐着载人飞船飞向太空了,中国人实现了飞向太空的梦想了(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的自豪情感顺势指导朗读)。

2、“新型”:读音前后鼻音的提醒(词卡出示)。

师:阿德梦里的载人飞船更先进,2个小时就能够飞到月球上去了,因为他的飞船是新型的。

3、“移居”:理解词义(词卡出示)。

师:移居就是地球上的人搬到其他的星球上去居住。

指导朗读师:多奇妙呀,人居然能到月球上去生活,谁愿意把这句话读给大家听。(评价:从你的读中我听出来了奇妙!听了你的读我也好想去月球上去看看!)。

第二、三段。

1、“可视电话”:理解电话上有屏幕,打电话时可以看见通话人的脸。(出示可见:可视电话)。

2、词卡出示:屏幕后鼻音正音齐读两遍。

3、师:阿德多孝顺呀,去火星旅行还不忘去月球看望外婆。

词卡出示:“外婆”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个“婆”字吗?(评价:你真是聪明!你的方法老师都没想到!)。

4、同桌分角色朗读第3自然段。

师:一位扮演阿德,一位当慈祥的外婆。

5、汇报朗读同桌师生共同合作。

第四自然段。

1、“无污染”:词卡出示。

2、太阳能汽车:好处是什么?(不用汽油,无排放烟。学生可以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例:太阳能热水器)。

3、说话练习:太阳能可以……可以……还可以……。

(评价:刚才的同学们从生活中、课外资料中获取了很多知识,帮助我们解决了难题,真是聪明。同学们知识就是我们飞向天空的翅膀。板书知识)。

第六自然段。

1、“掌上电脑”:看图阿的手上拿的和手掌一样大小的电脑就是掌上电脑。

2、“网上销售中心课件出示网址。

3、“预定”:书上哪个词是说提前把想要的东西订下来,找一找(评价:你的速度真快,眼睛好亮呀!)。

师过渡:如果你觉的阿德的梦里还有奇妙的地方,请给你的同桌说一说。

四、总结内容体会人物。

1.阿德的梦里出满了奇思妙想,看了他的梦你觉的他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五、展开想象。

1.师:现在请你们也大胆的展开想象的翅膀,说说你心中的未来世界是怎样的呢?(四人小组交流)。

2.谁愿意把你心中的未来世界讲给大家听(教师注意评价语言)。

师:你们心中的梦想真是太奇妙,有了奇思妙想和丰富的知识这对翅膀,你们的梦想就能实现(板画一对翅膀)。

六、知识拓展积累。

1.师:最后老师想送给同学们一份有关梦想的礼物(书上第149页语文园地八中的读读背背最后一句话)。

2.师范读。

3.学生齐读。

教师结语,同学们大胆想象,用勤奋和知识去事项你们的梦想吧,相信你们一定会梦想成真(板书画翅膀)。

板书设计:

阿德的梦。

奇梦科。

思想学。

妙成知。

想真识。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统计》参考教案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教案设计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三年级共有学生人,其中男生人,女生人,他们的年龄大多数在10岁左右,是一群活泼、天真、烂漫的少年儿童。虽然村籍不同,但是他们却关系融洽,团结一致,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思想方面:本班这些同学天真伶俐,品德良好,乐于助人,能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多数学生有强烈的进取心。他们通过学习课本的有关文章,受到一定的教育:如热爱劳动、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奋发向上,关心他人,做事一丝不苟,待人真诚,做事认真负责等。多数同学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不学习就落后,就没有本领,将来就无法建设自己的家园。但个别同学认识不够,纯粹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这样的学生应该给予正面引导。

纪律方面:大部分同学能够遵守学校纪律和学校的规章制度,按时到校上课,不迟到,不早退,定时上好早读,遵守《教室规则》和《小学生守则》,同学之间不打架,不骂人,尊敬师长,文明守纪。

学习方面:经过五年多的学习,大部分同学掌握了一定的独立学习的方法,数学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计算、理解能力也具备了一定的水平,他们不需要教师监督,就指导应该学什么,应该怎样学,能自觉主动的学习,上课时,他们思维敏捷,迅速,回答问题积极踊跃,能按时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并自觉的预习功课,是些优秀学生,像韩啸林、刘蒙蒙、韩英胜等同学。大部分学生,上课时能比较积极的回答问题,但思考问题较慢,作业需老师叮咛才能完成,有凌日盛、韩凤云等同学。当然,也有一部分同学,头脑灵活,思维敏捷,但缺乏稳定性,自立意识不强,懒于动脑,有韩超、张鑫等;还有一部分学生,头脑思维较慢,反映不灵活,基础知识掌握特不好,虽然干劲比较大,但成绩总是提不高,有张倩倩等。

总体上,从上学期成绩分析看,成绩较理想但还需继续努力,本学期要因材施教,分别对待。对于自己认为聪明得很,平时懒读、懒写、懒做题,成绩也不会好到哪儿去的学生,可以引导多自学,自己悟出道理,小组展开讨论,比教师苦口婆心的说教会更有效。对于基础很差、干劲更差,上课不遵守纪律,作业叮嘱再三都不能完成的十多个同学,更要认真对待,发现他们思想、学习中的闪光点,鼓励他们的点滴进步,与家长联系沟通,与优生结对子,力争使他们成为砌墙的砖头--后来居上。

在小学阶段的最后一个学期,要继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位置与方向,面积,年、月、日,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用数学解决问题,数学广角和数学活动等等。

二、本册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1、会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2、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3、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初步知道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初步认识小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4、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5、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并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6、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各月以及全年的天数;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7、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初步了解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位置与方向,年、月、日,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

教学难点:位置的确认,计算的算理,时间的计算。

四、全册课时安排:(约60课时)。

单元。

章节。

课时。

位置与方向。

4课时。

口算除法。

3课时。

笔算除法。

9课时。

整理和复习。

1课时。

简单的数据分析。

3课时。

平均数。

2课时。

年、月、日的认识。

2课时。

24时计时法。

2课时。

制作年历。

1课时。

口算乘法。

3课时。

笔算乘法。

4课时。

整理与复习。

1课时。

面积和面积单位。

2课时。

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

3课时。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3课时。

小数的初步认识。

3课时。

小数的简单计算。

3课时。

八解决问题4课时。

九数学广角2课时。

十总复习4课时。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