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作计划可以帮助我们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接下来,请大家一起来看看小编整理的教学工作计划范文,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发和借鉴。
知识目标:理解、积累“贪婪、堕落、点缀、冉冉、雏形、繁弦急管、红灯绿酒、玲珑剔透、具体而微”等词语。学会在散文中寻找中心句,并以此理解文章的主旨,辩证地理解行道树的“忧愁和快乐”;体会“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但新鲜而刺激,使人回味无穷”“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的含义。背诵奥斯特洛夫斯基关于生命的名言。
能力目标:抓住议论性的文眼,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培养独立质疑和探究的能力,培养合作研讨的习惯。
情感目标:体会、拓展短文表达的人生哲理,获得教益,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抓住关键语句。探究、把握课文主旨,领会写作意图。
教学难点:联系生活体验,辩证理解关键词语的含义。
教学方式:朗读教学法。研讨点拨法。《行道树》借行道树的形象表达无私奉献的人生信念;《第一次真好》则通过两个事例抒写人生的一种体验。两篇短文有叙有议。引导学生探究文中的.精辟议论,调动积极思维,并适时适当地点拨指导,使学生深入全面地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反复朗读《行道树》,把握短文点睛之笔、扣题抓尾,引导探究,理解篇目主旨。联系人生体验,融会贯通,获取生命体验。
行道树。
张晓风。
教学过程:
[4][5][6][7][8][9][10]...
1.知识与能力:通过对“行道树”平凡物象的描写,阐释了勇敢执著、无私奉献的生命价值。
2.过程与方法:自主检测字词、了解作者;读议结合,体会精彩语言中奉献必将有牺牲、有快乐的人生哲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尊重并关注默默奉献的人,争做人们需要、社会需要的人。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在自主、合作学习中品味语言,走进“行道树”的内心世界。
难点:引导学生把握主旨,理解奉献精神,培养奉献意识。
三、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高朗读能力。
2,学习抓住议论性文眼,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3,培养探究质疑课文的能力。
教学安排:两课时。
教学步骤 :
一、预习:
1,正音、义、词、形。
堕落:(思想、行为)往坏里变。
装饰:在身体或物体的表面加些附属的东西,使美观。
点缀: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事物更美好。
繁弦急管:各种各样欢快的音乐。弦,指弦乐器;管,指管乐器。
红灯绿酒:形容繁荣热闹的夜生活。
贪婪:贪得无厌,不知满足。
冉冉:慢慢地。
苦熬:忍受疼痛或艰苦地生活。
自豪:因为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集体或个人具有优良品质或取得伟大成就而感到光荣。
污浊:(水、空气等)不干净、混浊。
2,朗读课文,思考课后练习。
3,就课文不理解处质疑。
[4] [5]。
2理解文章中形象而又深刻的语言。
3学会在散文中寻找中心句,并以此理解文章的主旨。
二、教学重点:
在理解和体验散文阅读方法的同时,训练并形成一种阅读散文的方法。
三、教学安排: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
2、正音:课件展示。
堕落,点缀,苦熬,贪婪,姊妹,冉冉,雏形。
3、朗读:
解决两个问题:1、文中的行道树象征着什么?2、寻找文章的中心句。
这个中心句写得非常含蓄,其中有几个点非常值得我们来深深的思考。
4、默读:
思考三个问题:
(1)、“神圣的事业”指的是什么事业?
(2)、为什么说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
(3)、如何理解“深沉”的含义?
5、讨论这三个问题:(10’)。
注意几个问题:(1)、每个人都要记笔记。(2)、联系上下文。
6、分析解决三个问题:
(1)、“神圣的事业”指的是什么事业?
(3)、如何理解“深沉”的含义?
它们为神圣的事业,为人们的幸福,承受着牺牲。
他们有所经历,有所磨难,有所付出,最终,有所获得。
这些获得就是一种经验,一种人生的体验。
7、过渡:
(如果没有时间则让学生读一遍即可。)。
8、《梧桐》欣赏。
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初步体会学习散文的方法。即通过线索感受文章的思想。
9、作业 :
(1)、按照课堂上所学方法学习《梧桐》及《第一次真好》。
(2)、写第九课生字词。
(3)、完成《新学案》第七课。
生:知识无边际,探索无穷尽,学法无限制,快乐无止境。老师好!
师:同学们好!请坐。
师:行道树是指什么?
生(齐):道路两旁的树。
下面请一位同学朗读课文。
生a(男):朗读一部分。
师:好,声音响亮,发音标准,饱含感情,下面再请一位女同学。
生b(女):朗读到结束。
师:真让老师欣慰,可以说不分高下。
课前我们已经进行了充分的习读,再加上刚才的朗读,谈一谈文章写了什么内容?
师:仅仅是为了写树而写树吗?
生d:借行道树的自白来赞美无私奉献的人的崇高精神。
师:这种写法叫做?
生(齐):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象征手法。
师:谁能找出点明文章主旨的一句话?
生e: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也唯有这种痛苦才能把深沉给予我们。
师:何谓神圣的事业?
生f:牺牲个人利益,满足社会需要,人民需要的事业。
生g:总是一身抖不落的烟尘。
生h:夜晚孤独、寂寞。
师:谁能将文中原句读一下。
生k:商家往它上面贴广告,钉钉子。
生l:树上的灯烧灼着它,车失事撞着它。
生m:有时为了道路的畅通或大地采光,被修剪、压枝,不能让它长得太茂盛。
师(笑):很有创见,也就是要听凭人的摆布。
这种痛苦是谁造成的?
生(齐):人。
师:能否改变。
生(齐):无法改变。
生(齐):应勇敢战胜它。
师:勇敢地向命运发出挑战,像石缝间的生命,还有?
生(马上说):砖缝里的香瓜子。
生:县崖峭壁上的奇松、怪柏。
生n:海伦·凯勒。
生o:霍金。
生p:张海迪。
生(齐):集体利益为重。
现在老师有个问题要和大家探讨一下,神圣的事业就是痛苦的,毫无幸福可言吗?
师:回答得多么精彩。你能举例加以说明吗?
生s:非典一线的白衣天使们。
生t:抗洪前线的解放军。
师:他们永远受到人们的关心和爱戴。
师: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好!谁来谈谈?
师:这句和文中的哪句相照应?
生x:“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
(屏幕显示:《乞丐和露珠》《铺路石》)。
生y:它们和行道树一样都代表着生活中的普通人。
生z:它们同样采用了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象征手法。
运用以上所学的知识,我们来做几道习题。
(屏幕显示)。
分组研讨,把你们组内最精彩的展示出来,看哪一组完成的数量最多,质量最高。
假如生命是一株小草,我愿为春天献上一抹嫩绿。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古桥说:“当我把人和车渡过彼岸,我在沉重中感受到快乐!”
(山泉、小溪……)说:______________。
师:暂时落后的小组不要恢气,还有机会争夺冠军,请看。
精彩夺魁:
1、学完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悟,能否总结出一句精神格言或回想一句名人名言。
2、生活中有许多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富有象征性的事物,你能列举出来吗?
生:阐述。
师: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生a:无论我们个体生命多么普通,都要在奉献中努力实现自己的价值。
生b:学了一种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象征手法。
作业 :写一篇托物言志的小短文。(150字左右)。
师:生活中有很多事物值得我们去思索,我们要仔细观察、感悟,做生活的有心人。
附:课外阅读。
乞丐与露珠。
乞丐看了一会儿,把手掌递到唇边,对露珠说:“你知道我将干什么呢?”
“你将把我吞下去。”
“看来你比我更可怜,生命是操纵在别人手中。”
铺路石。
我是女娲补天时落下的一颗五彩石。
我的伙伴自由地飞在天上。
我孤独地躺在地上。
那么多人从我身上踩过。
那么多车从我身上碾过。
我开始抱怨自己怀才不遇……。
有一天。
我忽然意识到。
我的伙伴点缀着美丽的星空。
我铺展着广袤的大地。
这不都是在实现着自己的价值吗?
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
我和我的伙伴遥隔万里。
诉说着衷肠。
附:选题答案。
1、假如生命是一株小草,我将为春天献上一点嫩绿。
假如生命是一棵大树,我将为大地(夏日)撒下一片绿阴。
假如生命是一朵鲜花,我将为世界奉上一缕馨香。
假如生命是一枚果实,我将为人间留下一丝甘甜。
3、铺路石说:“当人和车从我身上碾过时,我在沉重中感到快乐。”
露珠说:“当我滋润了一个生命时,我在牺牲中感到幸福。”
玫瑰树根说:“当我滋养了美丽的花朵时,我在丑陋中感到自豪。”
行道树说:“当我为城市创造着清馨时,我在不被理解中感到生命的价值。”
教材简介: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短文两篇》之一——《行道树》。
教材分析。
借行道树的自白,抒写奉献者的襟怀,赞美奉献者的崇高精神。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品读课文,理解文章蕴含的哲理。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无私奉献者的襟怀及崇高精神。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2、教学难点。
体会文中“深沉”的涵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教师多媒体出示行道树的图片,要求学生概括什么是行道树。
明确:立在城市的飞尘里,站在双线的马路边的树。
二、整体感知。
1、简介作者。
《这杯咖啡的温度刚好》 《步下红毯之后》《我知道你是谁》。
2、检查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牙龈 烟囱。
2、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字组成成语。
繁弦急管 红灯绿酒 玲珑剔透 具体而微。
3、听读课文,思考问题。
1、文中通过什么方法体现行道树精神品质?
2、课文中有哪些句子值得你回味?
明确:1、对比手法。
生活环境情况。
生活态度。
作用。
山上的伙伴。
不见天日的原始森林。
吸露 玩云。
展现了行道树自我牺牲与乐于奉献的崇高精神,突出了行道树的形象.
行道树。
马路边 烟尘中。
城市里的人们。
繁弦急管 红灯绿酒。
习惯污浊。
行道树。
寂静 黑暗 孤独。
迎接太阳 制造清新。
2、理解: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
神圣?痛苦?深沉?各指什么?
明确:神圣指社会需要,人们需要。
痛苦指一身烟尘 孤独寂寞 夜晚苦熬。
深沉指默默奉献 以苦为乐。
快乐指a、为城市制造新鲜空气,制造清新;
b、夏日能献出浓阴,黎明能迎接太阳,迎来光明而快乐。
这是无私奉献者的形象。
三、拓展延伸。
现实生活中有像行道树一样具有奉献精神的人吗?怎样看待他们的价值?
这些人都像行道树一样,默默奉献自己的青春和人生。
四、小结。
你觉得张晓风只是为写行道树而写行道树吗?她歌颂的是什么人的形象?
以苦为乐的勇敢者 默默无闻的奉献者。
五、作业。
1、抄写字词 2、完成练习册第二课时。
《行道树》(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短文两篇》之一)是张晓风一篇短小而精美的散文。如何实现“短文厚教”、“小文富教”呢?从笔者教学实践看,要紧扣“短”的特点,组织反复整体诵读,移步换景,“读”径通幽。
一、初读,整体感知,填写“我们是一列的树”
学生自由诵读,勾画圈点,并根据自己的观察角度,提取信息,组织语言,完成思考和填空。教师组织交流。师生在尊重个性化认识、开放性认识的原则下,共同补充完善。
生1:是一列立在城市飞尘里的树。
生2:是一列离开了原始森林大家庭,不能吸露玩云的树。
生3:是一列自己选择了自己命运的树。
生4:是一列春天勤生绿叶、夏日显出浓阴的树。
生5:是一列给城市迎来光明的树。
生6:是一列给人类制造清新的树;还是一列忧愁而快乐的树。
二、细读,独自默诵,感受形象,填写“行道树是一群的形象”
这个空的填写,需要找准文本相关语段,扣住关键词句,进行品味。还得下一番概括、归纳、联想、抽象之功,进而才会有所得,有所表达。
同学们交流了以下感受:
生1:行道树是一群生活在艰苦环境里,默默地无私奉献者的形象。
生2:是一群寂寞孤独者形象。
生3:是一群以自己的方式实现人生价值的奋斗者形象。
生4:是一群主动放弃安逸生活,承受痛苦的牺牲者形象。
生5:是一群心甘情愿、无怨无悔的劳动者形象。
生6:是一群创造者的形象。
生7:是一群自豪的幸福者形象。
三、赏读,深思品悟,填写“这群形象具备的品质”
这是关键的一步,需要学生在前两次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理解“形象”的本质特点。当然,要完成这一步,依然离不了对文本语言的推敲。作者用语言能够巧妙的表达这样的信息,我们自然也可以从字里行间得以领悟。学生结合前面的形象把握,从语句中不难读出“行道树”的品质。教师也可适当点拨,促成学生认识升华。
生1:“苦熬,牙龈咬得酸痛”——具有坚持的品质。
生2:“如果别人都不迎接,我们就负责把光明迎来”——具有负责任的精神。
生3:“我们仍然固执地制造不被珍惜的清新”——对工作、事业的执着。
生5:也体现了只讲给予,不求回报的品质。
生6:“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具有豁达乐观的品质。
生7:为人类习惯污浊而忧愁,为自己从事高尚的工作(事业)而自豪——深沉的品质。
生8:这是一群具有用自己的辛勤和汗水为人类创造财富的品质。
生9:这群形象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品质。
四、美读,陶醉地读,领会情意。填写“抒发作者的感情”
学生在陶醉的诵读中,结合前面所获得的“形象”及“形象的品质”,自然而然领悟作者所发现的行道树的“独特美”和在字里行间所流露的情感态度。在学生的交流和师生互动中,可以形成一些共识:
生1:抒发对行道树精神的歌颂与赞美之情。
生2:抒发对行道树品质的崇尚之情。
生3:抒发对具有行道树品质的人的崇尚之情。
生4:抒发自身具有行道树精神品质的自豪感。
生5:由“树”到“人物形象”——以物喻人;由“树”、“形象”到“品质”、“感情”——托物言志、借物抒情。
师:一语中的,精练、简洁。
五、比读,类文比较。填写“两文共同点是,不同点是。”
老师提供《一棵树的悲悯》,同学们阅读比较。学生读的虽然是另一篇文章,要完成比较,心中依然要对课文进行一次“默念”。
一棵树的悲悯。
传说,在古印度,有一个极为专横的国王。有一天,国王忽然想要新造一个皇宫。工匠的头目禀告国王说,若要把宫殿修建得坚实而华丽,必须选用一棵千年老树做材料。于是,国王传令下去,无论如何,也要寻得这样一棵老树。
在茂密的原始森林,国王的使臣果然找到了一棵千年老树。那是一棵参天大树,气宇轩昂地屹立在众树之间。使臣前来禀报国王,说他们找到了一棵大树,只是那树年代久远,砍了会不会太可惜。
国王才不管那么多,当下命令工匠,翌日就去伐了那树来,修建宫殿。然而,那毕竟是一棵千年老树,它已经吸纳了天地之灵气,化作一个树中精灵。当天夜里,趁国王熟睡之际,老树走进了他的梦里,恳求国王手下留情,别让它千年修行,毁于一旦。
“既然你有千年的道行,我就更要砍你来修建宫殿了,要知道,再怎么样你不过是一棵树!”国王傲慢地说。老树一声叹息,说:“唉,我老也老了,死了也就罢了。只是陛下,您能不能在砍伐我的时候,别从根部下斧,您让人从我头上往下砍吧。”
国王大为不解:“从上往下伐你,岂不使你肢体寸断,更为痛苦?哪有从根部砍了你干脆?”
“陛下,从上往下伐我自然倍加痛苦,可您瞧我这般高大,若从根部伐了我,倒下之时,势必压死压伤无数小树……请陛下成全我吧。”
因为是刚跨入初中的学子,要求不必过高,能够有一点发现、一点认识,都应予以肯定。
师:先说说相同点吧。
生1:两文都以“树”作为写作对象,歌颂“树”的品质。
生2:都写了树给人的启示,阐述生活哲理。
生3:都在文章中借“树”来表达作者自己的主张和追求,寄托自己的理想。
师:不同的方面呢?
生4:课文刻画“群体”;此文突出“个体”。
生5:课文主要写实;此文重视虚构。
生6:课文侧重写“奉献精神”;此文主要写“悲悯情怀”。
生7:课文是写景散文,侧重于描写抒情;此文是记叙文,侧重于叙事说理。
师:大家抓得很准确,水平很高。鼓掌祝贺。
六、悟读,融会贯通,模仿创作,进入新境界。
学生自由读,将各种思绪、体会汇聚文本,使各方面信息融会贯通,形成一个整体的积累。然后,迁移运用,模仿创作,再一次走高,进入新的境界。至此,明确文章是作者有情而发、因情而发的结果,不是空洞地无病呻吟。作者有表达的原因、表达的冲动、表达的欲望,这样自然成文。
从读文到表达、运用的提升,把阅读与写作(表达)很好地结合了起来。要求联系生活,联想想象,拓展延伸,创造创新。用下列形式托物言志,借物抒情:
“我准备描写(物)。
“这种(物),在我心中是一种形象。
“这种形象具有品质。
“描写它抒发我的感情。
个人完成以后,先小组交流,在广泛的分享借鉴中,强化对课文表达技巧的领悟。最后布置为课外练笔活动。
阅读教学的关键是要调动学生,激活思维,体现梯度,启迪悟性。本课教学引导学生出入文本,入有“深度”,出有“高度”,移步换景,“读”径通幽,进行了一次“心灵的旅行”。学生的读诵境界有了,教学的境界也就有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理解生字词在特定环境中的深层涵义。
(2)过程与方法:思考与体验。
(3)价值观:对行道树的精神与自己的理解与感悟。
教学重点:
(1)理解形象,生动而含蓄的语言。
(2)学习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
课前准备:
熟悉生字词及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大家和我一起回忆一下,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女作家宗璞的散文《紫藤萝瀑布》,紫藤萝为我们展示了人生的画卷。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台湾女作家张晓风的散文《行道树》。
(二)生字词(每人依次读词,以接龙方式,不准的音,先同学之间校,最后老师校音)。
(三)朗读环节:挑战经典!
有人准备好了吗?(每次选出一个读的较好的,作为本次的朗读经典)。
(四)整体感知课文:
听了几位同学动情的朗读,我想,大家的心中一定都充满了对行道树的感慨,那么就试着来完成老师的题目吧!
例如:无私奉献,默默无闻,自我牺牲,忧愁而又快乐,心系社会,为人类造福……。
口说无凭,课本为证!从文中找到支持你观点的情节吧!
(五)七嘴八舌:我的地盘我做主!
一篇好的文章要有精湛的语言文字,巧妙的谋篇布局,深刻的思想内涵。那么我们这篇文章是否符合这些条件呢?你是否对其中的语言文字,写作技巧,思想内涵等有你独特的见解呢?尽情的表达你的想法吧!
提示:(1)重点语句:
“站在这双线道的马路边,这无疑是一种堕落”
“我们的存在是一种悲凉的点缀”
“立在城市的飞尘里,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
……。
(2)写作技巧:
对比的写作手法,与原始森林中的树木,与人类的生活对比。
(六)进入角色:
说了这么多,你们真正了解行道树了吗?
你们说了解了,那么就用你们自己的文字来帮它表达心声吧!
分为三组:分别代表行道树,原始森林中的树木,人类(讨论后派代表发言)。
(七)感悟与体验;
(八)总结;
无论是《紫藤萝瀑布》还是《行道树》都在告诉我们:只有经历过苦难的人才会更加珍惜生活,珍惜生命,找到你的位置,发掘自己的闪光点,你就是强者!
最后,老师还想把自己的座右铭与大家一起分享:要想拥有与别人不同的结果就不要奢求与别人同样的生活。
作者邮箱:wangmeili2@。
师:上课!
生:知识无边际,探索无穷尽,学法无限制,快乐无止境。老师好!
师:同学们好!请坐。
今天我们来共同研究探讨一下台湾著名散文作家张晓风的《行道树》,请看两幅图片。(屏幕显示两幅行道树图片)。
师:行道树是指什么?
生(齐):道路两旁的树。
下面请一位同学朗读课文。
生a(男):朗读一部分。
师:好,声音响亮,发音标准,饱含感情,下面再请一位女同学。
生b(女):朗读到结束。
师:真让老师欣慰,可以说不分高下。
课前我们已经进行了充分的习读,再加上刚才的朗读,谈一谈文章写了什么内容?
生c:文章写行道树被立在城市的飞尘里,虽承受诸多痛苦,但不以为苦,反以为乐,因为它觉得自己做的是神圣的事业,是为人类做出了贡献。
师:仅仅是为了写树而写树吗?
生d:借行道树的自白来赞美无私奉献的人的崇高精神。
师:这种写法叫做?
生(齐):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象征手法。
师:谁能找出点明文章主旨的一句话?
生e: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也唯有这种痛苦才能把深沉给予我们。
师:何谓神圣的事业?
生f:牺牲个人利益,满足社会需要,人民需要的事业。
生g:总是一身抖不落的烟尘。
生h:夜晚孤独、寂寞。
师:谁能将文中原句读一下。
生i:我们的同伴都在吸露,都在玩凉凉的云。而我们呢?我们唯一的装饰,正如你所见的,是一身抖不落的烟尘。
生j: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整个城市都是繁弦急管,都是红灯绿酒。而我们在寂静里,我们在黑暗里,我们在不被了解的孤独里。我们苦熬着,牙龈咬得酸痛,直等到朝霞的彩旗冉冉升起,我们就站成一列致敬。
师:既有身体上的,又有精神上的。谁还能再设想一下,除此之外,还会承受哪些痛苦?
生k:商家往它上面贴广告,钉钉子。
生l:树上的灯烧灼着它,车失事撞着它。
生m:有时为了道路的畅通或大地采光,被修剪、压枝,不能让它长得太茂盛。
师(笑):很有创见,也就是要听凭人的摆布。
这种痛苦是谁造成的?
生(齐):人。
师:能否改变。
生(齐):无法改变。
生(齐):应勇敢战胜它。
师:勇敢地向命运发出挑战,像石缝间的生命,还有?
生(马上说):砖缝里的香瓜子。
生:县崖峭壁上的奇松、怪柏。
生n:海伦・凯勒。
生o:霍金。
生p:张海迪。
生(齐):集体利益为重。
师:我们是时代的弄潮儿,是国家的栋梁,是社会的主人,当国家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应以国家为重,不要计较个人得失,这才是神圣的、崇高的事业。
现在老师有个问题要和大家探讨一下,神圣的事业就是痛苦的,毫无幸福可言吗?
生q:不是的,应该是既是痛苦、又是幸福的,看你追求什么,追求的是个人的享受,那么这种付出就认为是痛苦的;追求的是崇高的神圣的事业,那就觉得是幸福的。
师:回答得多么精彩。你能举例加以说明吗?
生r:雪域高原的战士为保护边疆的安定,缺氧、吃不上新鲜蔬菜,文化生活单调……。
生s:非典一线的白衣天使们。
生t:抗洪前线的解放军。
师:他们永远受到人们的关心和爱戴。
生u: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白岩松写一本《痛并快乐着》,生活中有很多事都是喜忧参半……为了国家的事业,神圣的事业,做出点个人牺牲也是快乐的,幸福的。
师:你的境界非常崇高,体会得也非常深刻。生活中有许多像行道树一样虽饱受痛苦的煎熬,但始终没有改变自己的初衷,默默地在奉献着,既然选择了,就义无反顾地走下去。应了那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生v(举手站起):老师,既然行道树不惜牺牲个人利益为我们创造清馨,又怎么说“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
师: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好!谁来谈谈?
生w:因为城市的人们已习惯于污浊,对环境污染已麻木不仁了,虽然行道树在努力制造着新鲜的空气,但毕竟心有余而力不足,改变不了大局,所以说,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
师:这句和文中的哪句相照应?
生x:“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
师:行道树愁的也是如此,它是在为人类而愁,替世界而愁,从这种意义来说,这更是一种可贵。
(屏幕显示:《乞丐和露珠》《铺路石》)。
生y:它们和行道树一样都代表着生活中的`普通人。
生z:它们同样采用了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象征手法。
师:无论我们个体生命多么渺小、普通,我们都应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要让人生过得有意义。
运用以上所学的知识,我们来做几道习题。
(屏幕显示)。
分组研讨,把你们组内最精彩的展示出来,看哪一组完成的数量最多,质量最高。
1、请仿照下面句子的形式和修辞手法,再选择两个作为“生命”的喻体展开叙写,构成一组排比:
假如生命是一株小草,我愿为春天献上一抹嫩绿。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让自己的生命为别人开一朵花:一次无偿的献血是一朵花;一句关切的问候是一朵花;________;________;……能为别人开花的心是善良的心,能为别人生活绚丽而付出的人是不寻常的人。
3、假设你是自然中的某一处景物:古桥、山泉、小溪……,你与游人互诉心声,你将会说什么呢?试试看,相信你能说得很好。
例:古桥说:“当我把人和车渡过彼岸,我在沉重中感受到快乐!”
(山泉、小溪……)说:______________。
师:暂时落后的小组不要恢气,还有机会争夺冠军,请看。
精彩夺魁:
1、学完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悟,能否.总结出一句精神格言或回想一句名人名言。
2、生活中有许多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富有象征性的事物,你能列举出来吗?
生:阐述。
师: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生a:无论我们个体生命多么普通,都要在奉献中努力实现自己的价值。
生b:学了一种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象征手法。
作业:写一篇托物言志的小短文。(150字左右)。
师:生活中有很多事物值得我们去思索,我们要仔细观察、感悟,做生活的有心人。
师:让我们像行道树一样,尽自己的微薄之力点缀美好的社会,使自己的人生在无私奉献中更加绚丽多彩。
附:课外阅读。
乞丐与露珠。
一个乞丐很早上路了。当他把米袋从左手换右手,正要吹一下手上灰尘时,一颗大而晶莹的露珠掉到了他的掌心。
乞丐看了一会儿,把手掌递到唇边,对露珠说:“你知道我将干什么呢?”
“你将把我吞下去。”
“看来你比我更可怜,生命是操纵在别人手中。”
“你错了,我还不懂什么叫可怜。我曾滋润过一朵很大的丁香花蕾,并让它美丽地开放。现在我将滋润另一个生命,这是我最大的快乐和幸运,我此生无悔了。”乞丐一下子停住了脚步。
铺路石。
我是女娲补天时落下的一颗五彩石。
我的伙伴自由地飞在天上。
我孤独地躺在地上。
那么多人从我身上踩过。
那么多车从我身上碾过。
我开始抱怨自己怀才不遇……。
有一天。
我忽然意识到。
我的伙伴点缀着美丽的星空。
我铺展着广袤的大地。
这不都是在实现着自己的价值吗?
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
我和我的伙伴遥隔万里。
诉说着衷肠。
附:选题答案。
1、假如生命是一株小草,我将为春天献上一点嫩绿。
假如生命是一棵大树,我将为大地(夏日)撒下一片绿阴。
假如生命是一朵鲜花,我将为世界奉上一缕馨香。
假如生命是一枚果实,我将为人间留下一丝甘甜。
3、铺路石说:“当人和车从我身上碾过时,我在沉重中感到快乐。”
露珠说:“当我滋润了一个生命时,我在牺牲中感到幸福。”
玫瑰树根说:“当我滋养了美丽的花朵时,我在丑陋中感到自豪。”
行道树说:“当我为城市创造着清馨时,我在不被理解中感到生命的价值。”
教材简介: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短文两篇》之一――《行道树》。
《行道树》教案设计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请注明出处!
一.整体感知:
行道树的形象就是无私奉献者的形象。作者借行道树的自白,抒写奉献者的襟怀,赞美奉献者的崇高精神。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这是一个人生哲理,这篇短文就是表达这个哲理的。
行道树认识到,自己的事业是神圣的事业。为什么神圣呢?社会需要、人们需要的事业就是神圣的事业。居民需要新鲜空气,行人需要绿阴,城市需要迎接太阳,行道树甘愿立在城市的飞尘里,从事神圣的事业。
行道树认识到,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他们甘愿自我牺牲。跟原始森林的同伴相比,他们抛弃了优越自在的生活条件,总是一身烟尘。跟城市欢度夜生活的人们相比,他们寂寞、孤独、苦熬。他们还时时为城市的污浊而忧愁。
行道树认识到,为神圣事业而承受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他们为自己的奉献而自豪快乐。
一切神圣的事业都是这样,需要你为此承受牺牲,但是为人们的幸福而牺牲个人幸福的人,他们是神圣的,他们也是幸福的,这种幸福是更深沉的幸福。
二.引导学生自读《行道树》,抓住一个哲理性语句,从三个方面把握课文内容。一个哲理性语句就是:“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
三个方面就是:为什么行道树的事业是神圣的?行道树忍受了哪些痛苦?“深沉”的含义是什么?“神圣”“痛苦”“深沉”是全文三个关键词,抓住这些,全文就能融会贯通,把握住精神实质。
引导学生自读《行道树》,注意两个对比,体会他们的自我牺牲精神一个对比,是行道树与原始森林同伴的对比,要准确理解所谓“堕落”;一个对比是,行道树与沉浸于夜生活欢乐之中的市民的对比。注意两个对比,可以体会“痛苦”二字,体会他们的自我牺牲精神。
三.质疑与提问。
——为什么行道树认定自己的事业是神圣的事业?
——行道树承受了哪些痛苦?既然痛苦,为什么“自己选择”这种命运?
——怎样理解“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为什么说是“深沉”?
——语句上几处疑难:“堕落”“悲凉的点缀”“忧愁”的含义。
四.问题研究:
1.“堕落”一词是从什么意义上说的?
“堕落”的用法确实跟我们的语感不能相合,怎么说是“堕落”呢?下文明明说,“这种命运事实上是我们自己选择的”,那怎么说“堕落”呢?查词典,“堕”,落、掉。“堕落”的一个义项是沦落、流落。行道树离开了家,离开原始森林,立在城市的飞尘里,生活条件和自身形象是大大跌落了。堕落是在这个意义上说的。
2.为什么说“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
这一句前面说“充满车辆与烟囱的城市”,车辆、烟囱不断制造烟尘,污染城市。城市居民早已麻木不仁,早已习惯于污浊了,他们并不珍惜清新。树木的感觉是非常鲜明的,在他们看来,城市充满烟尘,实在令人悲凉,一行绿树只是点缀,改变不了悲凉的。局面,所以说“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
3.末句说“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为什么忧愁?忧愁什么?
上文说,“或许所有的人都早已习惯于污浊了,但我们仍然固执地制造不被珍惜的清新”,污浊严重损害着市民的健康,遗憾的是,人们竟然习惯了,麻木不仁了,不想办法治理污染。行道树尽管尽力制造清新,但是毕竟有限,改变不了大局,他们为城市空气污染而忧愁,为市民健康而忧愁。
知识目标:理解、积累“贪婪、堕落、点缀、冉冉、雏形、繁弦急管、红灯绿酒、玲珑剔透、具体而微”等词语。学会在散文中寻找中心句,并以此理解文章的主旨,辩证地理解行道树的“忧愁和快乐”;体会“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但新鲜而刺激,使人回味无穷”“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的含义。背诵奥斯特洛夫斯基关于生命的名言。
能力目标:抓住议论性的文眼,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培养独立质疑和探究的能力,培养合作研讨的习惯。
情感目标:体会、拓展短文表达的人生哲理,获得教益,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抓住关键语句。探究、把握课文主旨,领会写作意图。
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体验,辩证理解关键词语的含义。
教学方式:朗读教学法。研讨点拨法。《行道树》借行道树的形象表达无私奉献的人生信念;《第一次真好》则通过两个事例抒写人生的一种体验。两篇短文有叙有议。引导学生探究文中的.精辟议论,调动积极思维,并适时适当地点拨指导,使学生深入全面地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反复朗读《行道树》,把握短文点睛之笔、扣题抓尾,引导探究,理解篇目主旨。联系人生体验,融会贯通,获取生命体验。
行道树。
张晓风。
教学过程 :
《行道树》(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短文两篇》之一)是张晓风一篇短小而精美的散文。如何实现“短文厚教”、“小文富教”呢?从笔者教学实践看,要紧扣“短”的特点,组织反复整体诵读,移步换景,“读”径通幽。
一、初读,整体感知,填写“我们是一列的树”
学生自由诵读,勾画圈点,并根据自己的观察角度,提取信息,组织语言,完成思考和填空。教师组织交流。师生在尊重个性化认识、开放性认识的原则下,共同补充完善。
生1:是一列立在城市飞尘里的树。
生2:是一列离开了原始森林大家庭,不能吸露玩云的树。
生3:是一列自己选择了自己命运的树。
生4:是一列春天勤生绿叶、夏日显出浓阴的树。
生5:是一列给城市迎来光明的树。
生6:是一列给人类制造清新的树;还是一列忧愁而快乐的树。
二、细读,独自默诵,感受形象,填写“行道树是一群的形象”
这个空的填写,需要找准文本相关语段,扣住关键词句,进行品味。还得下一番概括、归纳、联想、抽象之功,进而才会有所得,有所表达。
同学们交流了以下感受:
生1:行道树是一群生活在艰苦环境里,默默地无私奉献者的形象。
生2:是一群寂寞孤独者形象。
生3:是一群以自己的方式实现人生价值的奋斗者形象。
生4:是一群主动放弃安逸生活,承受痛苦的牺牲者形象。
生5:是一群心甘情愿、无怨无悔的劳动者形象。
生6:是一群创造者的形象。
生7:是一群自豪的幸福者形象。
三、赏读,深思品悟,填写“这群形象具备的品质”
这是关键的一步,需要学生在前两次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理解“形象”的本质特点。当然,要完成这一步,依然离不了对文本语言的推敲。作者用语言能够巧妙的表达这样的信息,我们自然也可以从字里行间得以领悟。学生结合前面的形象把握,从语句中不难读出“行道树”的品质。教师也可适当点拨,促成学生认识升华。
生1:“苦熬,牙龈咬得酸痛”——具有坚持的品质。
生2:“如果别人都不迎接,我们就负责把光明迎来”——具有负责任的精神。
生3:“我们仍然固执地制造不被珍惜的清新”——对工作、事业的执着。
生5:也体现了只讲给予,不求回报的品质。
生6:“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具有豁达乐观的品质。
生7:为人类习惯污浊而忧愁,为自己从事高尚的工作(事业)而自豪——深沉的品质。
生8:这是一群具有用自己的辛勤和汗水为人类创造财富的品质。
生9:这群形象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品质。
四、美读,陶醉地读,领会情意。填写“抒发作者的感情”
学生在陶醉的诵读中,结合前面所获得的“形象”及“形象的品质”,自然而然领悟作者所发现的行道树的“独特美”和在字里行间所流露的情感态度。在学生的交流和师生互动中,可以形成一些共识:
生1:抒发对行道树精神的歌颂与赞美之情。
生2:抒发对行道树品质的崇尚之情。
生3:抒发对具有行道树品质的人的崇尚之情。
生4:抒发自身具有行道树精神品质的自豪感。
生5:由“树”到“人物形象”——以物喻人;由“树”、“形象”到“品质”、“感情”——托物言志、借物抒情。
师:一语中的,精练、简洁。
五、比读,类文比较。填写“两文共同点是,不同点是。”
老师提供《一棵树的悲悯》,同学们阅读比较。学生读的虽然是另一篇文章,要完成比较,心中依然要对课文进行一次“默念”。
一棵树的悲悯。
传说,在古印度,有一个极为专横的国王。有一天,国王忽然想要新造一个皇宫。工匠的头目禀告国王说,若要把宫殿修建得坚实而华丽,必须选用一棵千年老树做材料。于是,国王传令下去,无论如何,也要寻得这样一棵老树。
在茂密的原始森林,国王的使臣果然找到了一棵千年老树。那是一棵参天大树,气宇轩昂地屹立在众树之间。使臣前来禀报国王,说他们找到了一棵大树,只是那树年代久远,砍了会不会太可惜。
国王才不管那么多,当下命令工匠,翌日就去伐了那树来,修建宫殿。然而,那毕竟是一棵千年老树,它已经吸纳了天地之灵气,化作一个树中精灵。当天夜里,趁国王熟睡之际,老树走进了他的梦里,恳求国王手下留情,别让它千年修行,毁于一旦。
“既然你有千年的道行,我就更要砍你来修建宫殿了,要知道,再怎么样你不过是一棵树!”国王傲慢地说。老树一声叹息,说:“唉,我老也老了,死了也就罢了。只是陛下,您能不能在砍伐我的时候,别从根部下斧,您让人从我头上往下砍吧。”
国王大为不解:“从上往下伐你,岂不使你肢体寸断,更为痛苦?哪有从根部砍了你干脆?”
“陛下,从上往下伐我自然倍加痛苦,可您瞧我这般高大,若从根部伐了我,倒下之时,势必压死压伤无数小树……请陛下成全我吧。”
因为是刚跨入初中的学子,要求不必过高,能够有一点发现、一点认识,都应予以肯定。
师:先说说相同点吧。
生1:两文都以“树”作为写作对象,歌颂“树”的品质。
生2:都写了树给人的启示,阐述生活哲理。
生3:都在文章中借“树”来表达作者自己的主张和追求,寄托自己的理想。
师:不同的方面呢?
生4:课文刻画“群体”;此文突出“个体”。
生5:课文主要写实;此文重视虚构。
生6:课文侧重写“奉献精神”;此文主要写“悲悯情怀”。
生7:课文是写景散文,侧重于描写抒情;此文是记叙文,侧重于叙事说理。
师:大家抓得很准确,水平很高。鼓掌祝贺。
六、悟读,融会贯通,模仿创作,进入新境界。
学生自由读,将各种思绪、体会汇聚文本,使各方面信息融会贯通,形成一个整体的积累。然后,迁移运用,模仿创作,再一次走高,进入新的境界。至此,明确文章是作者有情而发、因情而发的结果,不是空洞地无病呻吟。作者有表达的原因、表达的冲动、表达的欲望,这样自然成文。
从读文到表达、运用的提升,把阅读与写作(表达)很好地结合了起来。要求联系生活,联想想象,拓展延伸,创造创新。用下列形式托物言志,借物抒情:
“我准备描写(物)。
“这种(物),在我心中是一种形象。
“这种形象具有品质。
“描写它抒发我的感情。
个人完成以后,先小组交流,在广泛的分享借鉴中,强化对课文表达技巧的领悟。最后布置为课外练笔活动。
阅读教学的关键是要调动学生,激活思维,体现梯度,启迪悟性。本课教学引导学生出入文本,入有“深度”,出有“高度”,移步换景,“读”径通幽,进行了一次“心灵的旅行”。学生的读诵境界有了,教学的境界也就有了。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1、理解行道树的喻意:无私奉献者。
2、理解文章中形象而又深刻的语言。
3、学会在散文中寻找中心句,并以此理解文章的主旨。
在理解和体验散文阅读方法的同时,训练并形成一种阅读散文的方法。
一课时。
当我们每天早上乘坐公交车,或者骑在自行车上,或者舒适的坐在小轿车上,穿越在现代都市中的大街小巷的时候,能够吸引我们目光的,只能是一幢幢拔地而起,高耸云端的大厦,只能是那来来往往的名牌车辆,或者也只能是那些装修的富丽堂皇的宾馆、酒店、超市、商场和公园等等。而真正距离我们最近的,常常被我们视而不见的,就是那行道树。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台湾作家张晓风写的这篇散文《行道树》。看看究竟行道树为什么能吸引作者的目光。
课件展示:
堕落 点缀 苦熬 贪婪 姊妹 冉冉 雏形
解决两个问题:
1、文中的行道树象征着什么?
2、寻找文章的中心句。
(让同学思考两分钟。对于中心句的找法,可以先将文中你认为关键的句子画出来,对比各句,看看哪个更能概括文章的中心意思。)
文中的行道树象征着无私奉献的人。文章的中心句出现在第三段:“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
这个中心句写得非常含蓄,其中有几个点非常值得我们来深深的思考。
思考三个问题:
1、“神圣的事业”指的是什么事业?
2、为什么说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
3、如何理解“深沉”的含义?
注意几个问题:
1、每个人都要记笔记。
2、联系上下文。
1、“神圣的事业”指的是什么事业?
社会需要,人们需要的事业就是神圣的事业。居民需要新鲜的空气,行人需要绿阴,城市需要迎接太阳,行道树甘愿立在城市的飞尘里,从事神圣的事业。总而言之,为人们的幸福而牺牲自己个人幸福的人所从事的事业就是神圣的事业。
2、为什么说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
(关键是要找出文中行道树感到痛苦的地方在哪里?)
因为跟原始森林的同伴相比,它们抛弃了优越自在的生活条件,总是一身烟尘。跟城市欢度夜生活的人们相比,它们寂寞、孤独、苦熬。除此之外,行道树们还感到忧愁,因为所有的人都早已习惯于污浊,早已不珍惜清新了。
3、如何理解“深沉”的含义?
它们为神圣的事业,为人们的幸福,承受着牺牲。
他们有所经历,有所磨难,有所付出,最终,有所获得。
这些获得就是一种经验,一种人生的体验。
正是由于这些东西沉淀在了行道树的心中,深深地印在了它们的头脑中,所以它们在观察这个世界,思考各种问题的时候能够更有深度,更有远见。
就像作者张晓风,他的深沉体现在哪里呢,就体现在这篇课文里,一般人在行道树面前视而不见,而他却能由此联想到生活中为人们的幸福而无私奉献的人们,将他们的崇高精神与行道树紧密的结合在一起。
这就是深沉,它能让你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想到别人想不到的方面。同样的,张晓风不仅在《行道树》这篇文章中体现他的深沉,在《梧桐》中,也有他深沉的影子,现在就让我们一同来欣赏这段深沉的影子。
(如果没有时间则让学生读一遍即可。)
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初步体会学习散文的方法。即通过线索感受文章的思想。
1、按照课堂上所学方法学习《梧桐》及《第一次真好》。
2、写第九课生字词。
3、完成《新学案》第七课。
教学目标:1,学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高朗读能力。
2,学习抓住议论性文眼,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3,培养探究质疑课文的能力。
教学安排:两课时。
教学步骤:
一、预习:
1,正音、义、词、形。
堕落:(思想、行为)往坏里变。
装饰:在身体或物体的表面加些附属的'东西,使美观。
点缀: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事物更美好。
繁弦急管:各种各样欢快的音乐。弦,指弦乐器;管,指管乐器。
红灯绿酒:形容繁荣热闹的夜生活。
贪婪:贪得无厌,不知满足。
冉冉:慢慢地。
苦熬:忍受疼痛或艰苦地生活。
自豪:因为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集体或个人具有优良品质或取得伟大成就而感到光荣。
污浊:(水、空气等)不干净、混浊。
2,朗读课文,思考课后练习。
3,就课文不理解处质疑。
[4][5]。
教学目标:
1、通过自由朗读、为课题加修饰语,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2、能提出自己的疑问,并选择最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探究,结合生活体验感受行道树无私奉献的精神。
3、以“我是一棵树”为题说一段话。
教学重点:
学生提出问题,进行自主探究,感受行道树的奉献精神。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流程。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想。
导
入
新
课
假设自己是一棵树,说说自己更喜欢在怎样的环境中生活。
出示森林、盆景的.图片。
问学生你愿意来到城市做一棵行道树吗?
揭示课题。
启动简洁有力,激发学生的兴趣。
整
体
感
知
学生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
遇到读不准的字查字典,并注上拼音。
学生自读课文。
为课题加上修饰语。
引导学生大声朗读课文。
[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理解、积累“贪婪、堕落、冉冉、红灯酒绿、繁弦急管”等词语;体悟文章的深刻内容。
2、过程与方法目标:整体把握课文,反复朗读,读中领悟文章中心,感知内容。培养合作研讨的学习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体会行道树默默奉献的牺牲精神,正确看待奉献与索取的关系。
【教学重点】:
准确理解短文的.思想内容、词句积累。
【教学难点】:
文中的哲理句“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的理解。
【教学方法】:采用对话形式,读读、讲讲、议议。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配乐展示多幅行道树的课件)。
教师语:我们每天漫步在街头,会看到街道两旁种着许多树,我们叫它“行道树”,刚才大家看到的树,就是行道树。它是我们熟悉的朋友。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行道树。(简评学生的发言)从同学的介绍中,我们对行道树有所了解。但行道树是如何介绍自己的呢?大家想不想听听它的心理话呢?好,下面让我们跟着台湾著名作家张晓风,一起走进行道树的内心世界,倾听它的诉说。
二、配乐朗读,整体感知。
1、由老师配乐朗读课文,学生认真听,初步感受文章内容。
2、认读字词:读准加点字的音,并解释词语。
3.结合课文内容,以第一人称说说行道树是什么样的一棵树。(以课文内容为依据)。
参考示例:我是一棵忧愁而又快乐的树。我为人们不珍惜我的劳动、不珍爱生存的环境而忧愁,我为能替人类作贡献而快乐。
我是一棵无怨无悔的树。……。
我是一棵不被别人理解的树。……。
我是一棵能承受痛苦的树。……。
学生可能还可从其他方面来说,只要合理,即以肯定。
三、生成探究,品味语言。
1.师:同学们对文章已经有了整体的初步的了解,接下来我们还要深入理解课文,对课文内容进行具体探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精心品味语言,思考人生哲理。
2、能力目标:培养合作学习及探究生成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感悟行道树象征的奉献精神。
教学重点:
在合作探究中品读语言,走进行道树的精神境界。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把握主旨,学习奉献精神,培养奉献意识。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联系现实,对比导入。
今天让我做一回导游,带领我们博才一(3)班的同学们,一起去散步,一起去感悟,一起走进《行道树》的世界。
二、配乐朗读,整体感知。
1、一生朗读,同学们提意见,并学习重点字词。
2、应该用怎样的`语速、语气来朗读课文比较合适?
(明确:语速适中、语气深沉而坚定)。
3、全班配乐齐读,并思考:行道树是一列___________的树(填入相关的词语)。
三、合作探究,品读感悟。
1、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填充,明确:行道树是一列忧愁而快乐的树。
2、忧愁和快乐从词义的角度看是一组反义词,用它们来形容行道树矛盾。
吗?仔细品读文章,找出:行道树为什么忧愁,表现在哪里?行道树为什么快乐,表现在哪里?(合作学习)。
各自思考2分钟,然后小组交流,推举代表发言,引导学生精读文章,明确如下:
忧愁的是:a、离开了原始森林,抛弃了优越自在的生活条件;
b、城市的污染,损害着人们的健康,自己又无力改变;
c、不被人理解。
快乐的是:a、为城市制造新鲜空气,制造清新;
b、夏日能献出浓阴,黎明能迎接太阳,迎来光明而快乐。
3、设疑引导把握主旨。
默默无闻,心甘情愿立在城市的飞尘里,为居民提供新鲜空气,为行人献出绿阴,为城市迎接太阳,他们是以为人们服务为乐,以奉献为乐!
(2)行道树这种牺牲是什么精神的体现?以苦为乐,奉献精神。
(3)具有这种精神的人叫什么人?好人伟大的人大写的人奉献者。
(4)行树象征了这种奉献者。在生活中有这样的人吗?
引导学生讲:古人,今人,名人,身边成功人士,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例子。
(5)学习本文你思想受到触动了吗?
启示:奉献是一种牺牲,也是一种快乐!
4、到此为止,你还有不能解决的问题吗?(继续探究,品味语言,深入学习)。
四、温故知新,作业延伸。
1、教师总结:本文是一篇优美有富有哲理的散文,通过倾听行道树的自述,对平时司空见惯的行道树有了新的认识,我们了解行道树是一列忧愁而快乐的树,行道树的事业是神圣而痛苦的,行道树象征了那些具有无私奉献精神的人。现在我们再一起饱含深情地朗读课文,一起在行道树下,感受千古传诵的奉献精神。
2、布置作业:
(1)、以如果我是__________________,我愿___________________的句式造三个句子。
(2)、搜集具有奉献精神的动植物的例子,并说明原因。
(3)、采蜜:摘录本文中优美的或具有哲理性的语句,并反复品读。
行道树认识到,为神圣事业而承受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他们为自己的奉献而自豪快乐。
一切神圣的事业都是这样,需要你为此承受牺牲,但是为人们的幸福而牺牲个人幸福的人,他们是神圣的,他们也是幸福的,这种幸福是更深沉的幸福。
二.引导学生自读《行道树》,抓住一个哲理性语句,从三个方面把握课文内容。一个哲理性语句就是:“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
三个方面就是:为什么行道树的事业是神圣的?行道树忍受了哪些痛苦?“深沉”的含义是什么?“神圣”“痛苦”“深沉”是全文三个关键词,抓住这些,全文就能融会贯通,把握住精神实质。
引导学生自读《行道树》,注意两个对比,体会他们的自我牺牲精神一个对比,是行道树与原始森林同伴的对比,要准确理解所谓“堕落”;一个对比是,行道树与沉浸于夜生活欢乐之中的市民的对比。注意两个对比,可以体会“痛苦”二字,体会他们的自我牺牲精神。
三.质疑与提问。
——为什么行道树认定自己的事业是神圣的事业?
——行道树承受了哪些痛苦?既然痛苦,为什么“自己选择”这种命运?
——怎样理解“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为什么说是“深沉”?
——语句上几处疑难:“堕落”“悲凉的点缀”“忧愁”的含义。
四.问题研究:
1.“堕落”一词是从什么意义上说的?
“堕落”的用法确实跟我们的语感不能相合,怎么说是“堕落”呢?下文明明说,“这种命运事实上是我们自己选择的”,那怎么说“堕落”呢?查词典,“堕”,落、掉。“堕落”的一个义项是沦落、流落。行道树离开了家,离开原始森林,立在城市的飞尘里,生活条件和自身形象是大大跌落了。堕落是在这个意义上说的。
2.为什么说“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
这一句前面说“充满车辆与烟囱的城市”,车辆、烟囱不断制造烟尘,污染城市。城市居民早已麻木不仁,早已习惯于污浊了,他们并不珍惜清新。树木的感觉是非常鲜明的,在他们看来,城市充满烟尘,实在令人悲凉,一行绿树只是点缀,改变不了悲凉的局面,所以说“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
3.末句说“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为什么忧愁?忧愁什么?
上文说,“或许所有的人都早已习惯于污浊了,但我们仍然固执地制造不被珍惜的清新”,污浊严重损害着市民的健康,遗憾的是,人们竟然习惯了,麻木不仁了,不想办法治理污染。行道树尽管尽力制造清新,但是毕竟有限,改变不了大局,他们为城市空气污染而忧愁,为市民健康而忧愁。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miekuo.com/fanwendaquan/xingzhenggongwen/2161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