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方案的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制定者的智慧和能力,更取决于执行者的积极性和执行力。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实施方案的相关信息,不妨关注以下案例,或许能够帮助你解决实际问题。
课堂是学校教育教学发生的最主要场所,课堂教学是学校最基本的形式和最主要的渠道,是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教学质量的最根本的途径。紧紧抓住课堂教学的主阵地,学习与借鉴先进教学理念,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探索适合我校实际的有效的教学方法,保证课堂教学的低负高效。以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为保证,突出重点,深入研究,全面提高我校的课堂教学质量。
二、主要工作思路。
1、“一个中心”:要始终围绕提高教学质量这一中心,创办优质教育为目标。把握住课堂教学、教材的重点,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效率。抓课堂教学质量,开展一系列的课堂教学的观摩、比赛、研讨、交流等活动。
2、“一条原则”:不放弃每个学生的原则。让每个学生都有所学,有所发展。
3、“五项工作”:抓好教学常规的科学管理与质量;强化落实并抓好备课组集体研究教材备课的`管理;抓好课堂教学中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环节的基本要求;强化课后反思及教学问题的研究与解决;抓好青年教师的管理与校本培训的工作。从这五项工作入手,科学、细致、有重点的开展活动,逐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三、具体实施措施。
1、切实抓好校本研究,有针对性的开展课堂教学的一系列活动。如学科组活动,以学习先进理念、经验、优秀教学设计等内容为主,开展说课、评课、交流、讲座研讨活动;教研组活动,以问题研讨、教后交流等内容为主,开展有主题的组内研讨活动,使组内教师互相学习;备课组活动,以集体研究教材、集体备课为主,共同设计教学方法及学习方法,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2、建立校级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1)备课:作到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相结合,超时备课。备课的个环节完整,每一课后有针对自己教学设计的短小的课后反思;单元后有全面的客观的教学反思,及时分析教学中的得与失,改进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
(2)课堂教学: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全面性。严格执行侯课制度。课堂上教师精讲,学生多练,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在每一节课上都有收获。杜绝教师的随意课和一言堂。
(3)作业布置:作业布置作到少而精,分层布置,让各类学生有所学。
3、加强备课组的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资源共享”,使学校教师均衡发展,每月的前两周时间的各学科组集体备课活动。有发言人,组内成员和分管领导积极参加,探讨教学重难点,以及教法、学法和精典问题的设计,真正作到多人一备,一课多备,达到深钻教材、资源共享的效果。
4、领导以“推门课”为主渠道,深入课堂听课评课。
学校领导班子成员,每周要深入课堂进行听课和一对一的评课指导。对于个别教师在一段时间内进行跟踪辅导指导,使其进步。领导班子成员要不断学习,与教师共同成长,在业务上学校内上下形成学习、上进、提高的氛围。
5、课后反思细思量。
每一堂课后,教师要及时对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反思,在一段时间内对发现的教学问题进行研究与反思,解决问题,得到提高。如学校一直坚持的教师一月一次的教学病例收集,针对典型问题进行的交流研讨等。这些都是对课堂教学质量提高的有效促进。
6、使用现代教育技术。
充分使用现代教育设备和技术进行备课和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7、校内培训练本领。
学校对青年教师进行基本功的培训。如演讲、钢笔字、粉笔字的现场书写比赛,课例分析、课件制作等。通过这些培训,一学期一赛,提高教师的个人素质,练就扎实的基本功。
8、外出学习开眼界。
“低头拉车,不抬头看路”会走许多弯路,所以对青年教师,学校派出学习,吸取先进的教学经验,改变观念,提高个人的执教水平,形成个人的教学风格。
9、教师自学充能量。
作为一名教师,只有自己有渊博的知识,才能教给学生知识。所以学校提倡教师并规定教师自学业务方面的有关知识,充实自己,提高业务水平。
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最主要阵地。学校通过切实有效的各项措施,保证并促进课堂教学的改革,向课堂教学要质量,全面提高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真正作到为了一切的学生和为了学生的一切。
文档为doc格式。
。
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全面落实学院第三次党代会精神和学院20xx年教育大会精神,培养学生强健的体魄、健全的人格,形成有活动、能活用、显活力,具有苏州经贸特色的校园体育文化。依据教育部印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和学院《制订学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的相关要求,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体育课程性质。
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开展体育课程教学,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体育课程结构。
改变传统课堂教学的单一模式,在集中课程教学的基础上,通过分类辅导的形式,将体育活动(包括早锻炼)、运动训练和体育竞赛纳入体育课程教学计划,形成有机衔接的“四位一体”体育课程教学体系。
一、二年级开设体育课程,共计108学时,其中集中教学36学时,分类辅导72学时。第一、三学期每学期26学时(8学时集中教学、18学时分类辅导),第二、四学期每学期28学时(10学时集中教学、18学时分类辅导),每学期1.5学分,共6学分。
(四)体育课程人数。
教学组人数规模设定50人以内。
(五)体育课程项目。
根据学生需求、师资和场馆情况,动态设置体适能a、体适能b、足球、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武术、散打、太极、健身气功、瑜伽、健美操、定向越野、健身健美、拓展、柔力球、击剑等18个体育运动项目。
针对身体异常和病、残、弱及个别高龄等特殊群体的学生,设置体育保健课程。
体育课程教学按照体育运动类型设置,实行项目化管理,跨学院、跨专业、跨年级选课随机编组制。
(一)自主选择课程内容。
1.新生入学后第一教学周开始,组织全体新生参加体质健康测试,根据测试结果,结合学生自身兴趣爱好,组织学生有针对性选择加入1个体育运动项目部参加体育课程学习。
2.学习满一年后,学生可自主选择留在原体育运动项目部参加中高级班学习或者调选其他体育运动项目部。申请调选条件须满足下列条件之一:
(1)体质健康测试成绩良好以上;
(2)体育课程考核成绩良好以上;
(3)因个人原因不适合继续参加原体育运动项目部学习,须经过原项目部负责人审核同意。
(二)自主选择任课教师。
同一体育运动项目部有多名教师授课,执行统一课程标准。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任课教师。
(三)自主选择上课时间。
体育教学活动从第二教学周开始,学生可以按照所在体育运动项目部的教学计划,结合自身情况选择上课时间。
1.体育课程的集中教学时段,安排在每周二、五下午。
2.体育课程的分类辅导时段,安排在非集中教学的任意时段。具体辅导时间由各体育运动项目部根据学生需求、师资和场馆情况,组织任课教师确定并相对固定。
集中教学与分类辅导有机结合并统一纳入体育课程教学计划,分类辅导内容主要包括体育活动(包括早锻炼)、运动训练和体育竞赛等,由各体育运动项目部有计划、有组织开展。
1.集中教学,执行教案、精讲多练,组织学生通过比赛来练习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
2.分类辅导,开展本周教学重点的预、复习,专项技能练习、运动训练、比赛、体育锻炼和提优补差等。
(五)体育课程教学要求。
1.初级班(学时一年)。
教学目标:学生体质健康测试达标,能适应专项运动技能学习;初步掌握1项运动技能,每学期至少能参加1次教学比赛。
教学内容:身体素质练习为主与运动技能练习为辅相结合。
2.中、高级班(学时一年)。
教学目标:学生体质健康测试达标;熟练掌握1项运动技能,养成体育锻炼习惯,每学年至少能参加1次运动竞赛。
教学内容:身体素质练习为辅与运动技能练习为主相结合。
(六)体育课程实施要求。
各体育运动项目部制定完善体育课程教学计划,组织学生按照要求积极参加体育运动,确保“每天锻炼1小时”。
1.学生每周参加体育锻炼不少于6次,其中早锻炼不少于3次。体育锻炼包括参加集中教学、分类辅导或者课外活动。
2.体育运动项目部要保证学生参加集中教学的课时数量,1、3学期各是8课时,2、4学期各是10课时。
3.体育运动项目部要保证学生每周体育锻炼中能有1次参与任课教师的面授,包括集中教学或者分类辅导,每次不少于90分钟。
4.体育运动项目部任课教师每周辅导学生早晨锻炼不少于1次,每次不少于45分钟。
(一)体育保健课修读。
对部分病、残、弱等身体异常特殊群体的学生,不适宜参加体育运动的学生,须于开学2周内申请,填写《修读体育保健课申请表》(附件1),附上县(市)级医院诊断证明,报送所在二级学院、学院医务室、体育与军事教学部审核,教务处审批后执行。
(二)体育课程调选。
体育课程选定后不得随意更改。因特殊原因退、补、改选的,须在选课2周内申请,填写《体育运动项目部调整选课申请表》(附件2),经相关体育运动项目部、体育教研室审核,体育与军事教学部审批后方可进行退、补、改选。
体育课程的组织管理与运行,统一由体育与军事教学部负责,具体由体育教研室组织各体育运动项目部组织实施。
(一)体育课程项目化。
体育课程教学实行运动项目化,依托体育运动项目部形式实行项目部负责人制。项目部负责人全面负责本体育运动项目部运行管理,围绕学院“三教”改革实施,制定本项目部的建设方案、课程标准、授课计划和教案,创新教学方法、编写课程教材;组建项目部教学团队,打造一支由专兼职体育教师、体育特长生和校外体育专家组成的教学团队,做好教师聘课和课程教学安排;做好集中教学与分类辅导有机衔接,统一纳入体育课程教学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实施。
(二)发挥“三员”角色。
体育课程任课教师要做好“教练员”,高效利用集中教学,做到精讲多练,教会学生掌握基本运动技能技术;做好“陪练员”,充分利用分类辅导,指导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包括早锻炼)和训练,以练促教,培养学生养成“坚持每天锻炼一小时”的习惯;做好“裁判员”,实施项目化教学比赛,通过“赛中学、学中赛”,多维度、全过程评估学生的体育成绩,做到以赛促教。
体育场馆实施项目部负责制,各体育运动项目部负责人统筹本项目部的场馆开放使用和设施、器材的管理。
(一)开放时间。
非集中教学时段,各体育运动项目部根据教学计划统筹,安排所管辖的体育场馆及设施设备面向全体学生免费开放,室内场馆开放时间:6:30--21:00,室外场地,为全天时开放。
(二)设施保障。
体育课程教学中,学生使用的公用体育设施器材由各体育运动项目部负责维护管理,相关维修保障纳入体育与军事教学部统一管理。不适合公用的体育器材由学生自备。
创建多元评价学生体育课程的'考核模式,将身体素质、运动技能和学习过程统一纳入考核体系,综合评定学生的体育成绩。考核内容与标准,由各体育运动项目部制定并纳入课程标准,体育教研室审定,体育与军事教学部审核后统一实施。
(一)考核内容和方式。
1.身体素质考核。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评分办法》执行,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合格作为体育课程成绩及格必备条件。
2.运动技能考核。主要包括所选体育运动项目的技能技术和体育健康知识。通过课堂提问、课外作业、动作演示、教学比赛等多形式综合考核。
3.学习过程考核。按照各体育运动项目部的规定执行,主要包括课程教学、体育活动(包括早锻炼)、运动训练、体育竞赛、项目部辅助工作等方面的参与度、进步幅度、考勤情况以及取得成绩等多维度综合考核。
(二)考核办法和要求。
1.考核时间。由体育教研室组织各体育运动项目部按照教学计划实施。
2.考核成绩。采取百分制形式评定后,由各体育运动项目部组织任课教师录入成绩。同时,做好体育课程项目考核记录备案。考核成绩包括:身体素质考核成绩(50分)、运动技能考核成绩(40分)和学习过程考核成绩(10分)。
3.课程缓考。学生须本人提交申请,由学院医务室出具相关证明(因伤、病缓考学生),经所在二级学院和教务处批准后,统一由所在项目部提交给体育教研室审核后方可缓考,并报体育与军事教学部备案。
4.课程补考。体育课程考核成绩不及格者,须由所在项目部进行补考,并报体育教研室备案。
5.课程免修。退役、体质特异学生体育课程免修执行学院规定:参加学院组织的校内外体育竞赛获奖或参与学校体育工作表现突出的体育特长生,可申请当学期体育课程免修和学分认定,并根据获奖或工作业绩获评体育课程成绩。
教师参与体育运动项目部发展建设、教师教学质量评价作为推荐参加学院年度考核评优的重要依据。
(一)体育运动项目部考核评价。
按照体育运动项目部特点,主要从项目部开展运行状况、学生参与情况、体质健康测试及格率、校内体育竞赛开展情况、校外体育竞赛参赛获奖情况等方面开展年度考核,考核结果作为项目部年终绩效分配依据。
(二)教师教学质量评价。
结合项目部特点设置差异化评价标准和评价手段,开展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考核结果作为学院教师教育教学质量评奖评优依据。
《中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过去的一些传统教育模式已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更新教育模式迫在眉睫,同样学校教学也跟着时代步伐不断进步,体育课改革也势在必行,体育教学也要改革过去的传统教育模式,建立能够充分体现我校:“和谐、扬长、互助、发展”个性特点的体育教学新模式。
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健康为出发点的素质教育,促进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寓思想品德教学,文化科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于身体活动并有机结合的教育过程。
我们学校将要把体育教学定位在具有时代性、先进性和发展性,从学生出发,充分体现我校所倡导的“追求科学、发展个性、创造卓越”建设具有实验特色的体育课程,我们将突破传统的思路,建立宏观大体育观,我们将体育教学实施健康教育,淡化竞技,注意健身,运用启发式、自主式、互动式、参与式教学方法,将自选“套餐”式教学模式代替传统式教学。
传统式与自选“套餐”式体育课的对比:。
传统体育课的不足之处。
1、学生参差不齐,学生的身体素质,兴趣爱好各不相同。
2、体育教师自身素质存在差异,不可能精通各个项目的教育。
3、课的内容枯燥无味,学生都不感兴趣,学生喜欢体育运动但不喜欢体育课。
自选“套餐”式的体育课优点:
将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健康为出发点,一改传统式教学内容及方法,从学生的自身情况、兴趣爱好出发,能充分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将让学生自主选择运动项目,按项目分组上课,能充分展示每个学生的特长,以便更好地发展,这种上课形式也能充分展示我们每位体育教师的专长,创设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合作学习的良好教学氛围。
1、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体验运动乐趣,培养体育意识。
2、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掌握保健与锻炼身体的方法,提高自我保健和自我锻炼的能力,学会自主学习,挖掘潜能,增强责任感。
3、掌握一项自己喜欢的运动并具有一定的技术水平及理论基础知识,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积极的竞争意识、自我超越的精神及自我评价感,树立自尊、自信。
4、树立群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培养团结协作,养成规范的行为习惯及终生从事体育锻炼的习惯。
1、为实现体育课程目标,采用课堂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有机结合,充分利用学校先进资源,在课余时间各项场馆向学生全面开放。
2、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自身发展特点,及学校总体要求和体育课程的自身规律,打破原有的班级建制、年级界限,重新组合上课,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兴趣的需要,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扩大体育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自身能力。优点;由于打破班级建制、年级界限,同学之间互不熟悉,通过这种上课形式可使年级之间、同学之间增进沟通,塑造学生的个性,使学生身心诸多方面得到发展,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3、充分发挥教师的专长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展示教师的专长、学生的特长,努力倡导开放式、探究式教学,自主性、创造性学习,努力拓展体育课程的时间、空间。
4、把校运动队、有运动特长的学生的专项运动纳入体育课堂中,有利于校各个运动队的建设.
设想一:
(一)课程设置。
1、分别在三个年级每周开设3学时体育课(每学年每个班级96学时)修满学分,达到基本要求是学生毕业的条件之一。
2、依照大纲的要求,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及自身特点出发,在学校三个年级开设必修课和选修课,分别设三套“套餐”,每周有一节课上必修课,另两节上选修课,身体素质练习随课堂进行。
(二)“套餐”内容的设置。
课程内容充分体现健身性与文化性,选择性与实效性,通过对全校学生的调查,学生比较感兴趣的项目:篮球、足球、排球、棒垒球、羽毛球、乒乓球、体操、健美操、武术、散打、跆拳道、游泳、轮滑、健美这些项目。我们从这些项目中选出供三个年级选修的项目,三个年级选修的项目可重复。如乒乓球项目无论男生还是女生都特别喜欢,那麽每个年级都设该项,每个年级设两套套餐供学生选择,另外给特殊学生设一套适合他们学习的套餐,在三个年级同时还开设必修课(田径和体操)身体素质练习贯穿每节课。
初一年级开设项目。
必修课:田径、体操。
套餐一:乒乓球游泳、排球、健美操。
套餐二:羽毛球轮滑、排球、跆拳道。
套餐三:跳绳、排球、游泳有氧健身操(适合身体较胖的学生)。
初二年级开设项目。
必修课:田径体操。
套餐一:足球、乒乓球游泳、健美操。
套餐二:篮球、棒垒球散打、健身拳。
套餐三:跳绳、乒乓球游泳、有氧健身操(适合身体较胖的学生)。
初三年级开设项目。
必修课:田径、体操。
套餐一:篮球、乒乓球、手球、防身术。
套餐二:足球、羽毛球、游泳、太极拳。
套餐三:跳绳、游泳素质练习、有氧健身操。
(适合身体较胖的学生)。
以科学的教育观为指导,以新课改理论为依据,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以学习洋思、杜郎口中学等中学先进理念为依托,紧紧围绕把“课堂还给学生、提高课堂效率”这一目标,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二、理论构建。
根据我校目前学生状况、教学实际,经层层论证,决定将“自学探究,当堂评价”教学模式概括为“一三五·六九五”:
一个理念: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三个阶段:自主预习、合作探究、达标检测;
六个环节:目标认定、自主先学、合作探究、展示质疑、点拨升华、达标检测六个教学环节。
五项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习惯养成教育、法制道德教育、感恩孝心教育;
三、操作过程。
“自学探究,当堂评价”的课堂教学操作模式要求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进行自主探索新知识、学习新技能、训练利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它不仅着眼于当前知识掌握和技能的训练,而且注重于学生能力的开发和未来的发展,其教学策略主要包括: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习的基础;培养创新思维是学习的`核心;教师的导学是学习的前提;探究讨论质疑是学习的方法;更新教学手段,开展多媒体教学是学习的有力保证。要树立卓越的教学观念,把课堂教学过程作为构建学习主体的过程。学生是主体,教师主导,教为不教,学为创造,教师的作用是导向(引导学习方向)、导学(诱导学习方法)、导用(辅导应用知识)、导评(指导自我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表现在学生的自主学习上,自主才能创新,才有卓越的教育质量。
(一)三个阶段。
“自学探究,当堂评价”的课堂教学新模式,可简化为“三个阶段”:
1、自主预习阶段:主要任务是教师预先设计预习案,发到学生手中,学生利用自习时间,根据老师发的预习案进行自学,这一阶段主要是让学生进一步明确下节课的学习目标、生成本课的重点、难点,找出新课存在的疑点,为下节课的合作探究做好准备。
2、合作探究阶段:主要任务是展示、交流自主先学的学习成果,并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和对感悟进行提炼提升。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展示预习、合作交流情况,进行组内、全班的展示和交流。通过形式多种多样的师生、生生的互动学习、感受交流。本环节尤其要突出“弱势群体”,让他们说、谈、演、写,进一步检查三维目标的落实情况。利用好“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战略,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
3、达标测试阶段:教师根据学习目标,设计好达标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通过检测发现问题,及时补救。对表现好的学生要及时表扬和鼓励,同时确定好课后要辅导的对象,便于有的放矢的进行课外辅导。
(二)六个环节齐陵一中“自学探究,当堂评价”课堂教学新模式图点拨升华目标认定自主先学达标检测合作探究展示质疑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反馈互动六个环节的具体操作规程:
1、目标认定。
教师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学生的学力水平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制定目标要做到三维目标的统一,重点在知识的生成、学习方法的学习过程,在于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培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__—20__年)》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信息技术的作用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__—20__年)》指出:“实现教育信息化的手段是要充分利用和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途径、方法则是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是将信息技术融入到教育教学全过程,在信息化条件下的“翻转课堂”实现了以知识传授为主向以能力素质培养为主的教学方式的转变,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能够适应目前数字化、信息化发展,具有探究意义和实践价值。
二、实施目标。
运用信息技术逐步改变传统教育的教学过程与模式,进行“翻转课堂”等方面的教学研究,深入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创新的有效融合,构建符合教育现代化要求的信息化学习环境,促进教师教学模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构建生本课堂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课堂”,不断提升教育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三、组织机构。
课改领导小组:
组长:李文。
实验学校(首批):实验初中、七中、六中、十中、实验小学北京路小学、香港路小学、第四实验小学、向阳小学、常州路小学、三里河小学、方井小学。
组织实施:教研室。
实验装备配套:电教站。
实验课题研究:教科所。
四、实施内容。
1、建构各个学科的数字化智慧教学模式,尝试教与学方式的变革。
2、建设数字化教育服务平台,完善实验学校网络环境。实验学校在校园网建设基础上,部署无线网络,满足电子书包网络环境需求。
3、丰富数字化智慧教学课程资源,搭建不同模式下的各个学科的课内、课外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
4、建设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培养一批具有先进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能熟练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的骨干教师。
5、通过数字化作业系统、智能测评系统、电子学档系统,完善实验学校数字化教学评价体系。
五、实施步骤。
20__年至20__年,按照试点探索———总结反思———推广运用三个个阶段,实施电子书包工程,推进“翻转课堂”的实施。
第一阶段:试点探索(20__.5———20__.12)。
前期———成立机构、建章立制,搭建平台,形成机制和规模,配置相应的资源和设备。
中期———确定实验学科,组建实验团队,组织参与实验人员学习与之有关的先进教育理念和有效的教学方法,组织参与实验人员到济南、南京等地参观学习“翻转课堂”教学经验,借鉴他校“翻转课堂”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使参与实验教师深刻认识实施“翻转课堂”的理论意义及实际操作。
后期———进行实验。依据学科—单元—知识点的顺序,将教学内容进行分解,确定每个微视频的教学目标和知识点,编制微视频充分发挥团队的作用,一个视频可由多人共同完成。在实验班级进行“翻转课堂”的实施。
为了有步骤地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尽快改变我校课堂教学传统、落后的教学模式和现状,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成效,特制定《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工作的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
积极贯彻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理念,认真落实课堂教学改革,通过改革教法和学法改变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模式,积极构建生本课堂、学本课堂,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目标任务。
1、推行导学稿。
2、构建“先学后教、讨论提高”的教学模式,积极构建“1:1学本课堂”。
3、转变课堂评价标准。课堂教学评价重点从传统的“教师教得怎样”转移到新课程“学生学得怎样”上来。
三、课改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吴权利王良峰。
副组长:赵刚、刘寻贝。
成员:教研组长及备课组长。
课改工作具体由教学块负责实施,办公室设在教务处,负责人赵刚、刘寻贝。
四、重点环节。
1、导学案。
“导学案”就是对传统所说“预习”环节的一个具体化和思维化,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抓手。“导学案”就是通过学生“先学”确定“教”的目标以及重点和难点,是谓“先学后教”,很有科学性。
导学案的开发原则:“导学问题化,问题思维化,思维品质化”。“导学问题化”将是我校开发导学案的主导思想,意在通过教师的巧妙“设疑”引导学生自学,培养学生思维品质。当然,导学案中适当地配备些习题帮助学生进一步思考是可以的,但习题要精化不能泛化。
教务处负责设计“导学案”模板,任课老师在此基础上根据需要再做补充。
导学案是对教师“教学设计”中“预习设计”部分的一个细化,所以,导学案不能代替教学设计(旧称“教案”),教师上课还必须有教学设计。《教师教案专用本》中要加大导学案“问题设计”和“课堂互动”(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两个重要环节。
2、合作学习小组。
每个教学班级要建立相对稳定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分组原则:“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就是把学习成绩、能力、性别、性格、家庭背景等方面不同的3-4名学生分在一个合作小组内,合作学习的开展基于知识互补、感情相融的条件,保证课堂上每一个学生都有事可干,都是学习的主人。
高桥中学的“合作学习小组”由3人按照“组内异质”的指导思想构建,相对学习较好(充当主持人)的学优生坐在中间位置负责开展活动。当然,各科根据学科及学情特点在课堂可以灵活调整。
“合作学习小组”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由班主任负责在6月初组建到位。班级“合作学习小组”(包括主持人)名单印发每一个任课老师。
3、“错题库”
错题是学生学习路上的“拦路虎”、“绊脚石”,是教学活动中攻坚克难的重点和难点。为了进一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我校要求教师和学生都要建立“错题库”,“错题库”是我校月考检测命题的重要题源和学生平时学习攻坚克难的重点目标。
4、课堂管理及评价。
教师上课是“一岗双责”,即集教学和安全管理于一身。课堂教学要教管并重,只教不管、只管不教或者管理不到位都是失职行为。
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人才观,在课堂讨论、作业和座谈等诸环节中,要对每一个同学的表现及时给予明确评价,以鼓励肯定为主,细心呵护学生的自尊心和参与的积极性,以亲和力等人格魅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在学习目标的确定、作业布置以及评价上,学困生应该与其他学生有所区别,把分层教学管理落实到位。
五、实施方法与步骤。
1、制定《课堂教学改革工作的指导意见》(5月份)。教学块根据校情、教情和学情,并结合相关培训制定《高桥中学课堂教学改革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务处设计导学案初稿,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
2、召开课堂教学改革工作会议(6月初)。申明课堂教学改革的紧迫性和必要性。结合《高桥中学课堂教学改革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学校课堂教学改革具体时间表(__年6月中旬启动),就导学案、课堂讨论小组的建立、课堂教学时间设置(20:20即1:1)、针对学困生的分层教学与管理等环节作出说明和要求。
3、召开专题培训会(6月初)。课堂教学改革工作会议后教学块组织教研组召开课堂教学改革工作培训会,印发重庆沙坪坝区部分学科“导学精要”,特别就我校设计的导学稿模板和课堂教学要求做重点培训。
4、深入一线督查落实(6月中旬开始)。首先,教务处要收查教案和“导学稿”,其次,教学块要深入一线课堂检查落实情况,其次,教学块要通过召开教师会和学生会的方式对各学科推行的课堂改革情况进行调研,据此不断完善导学稿的设计。
5、强化检测和评价工作。“精讲精练”是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课堂的检测和课后的练习要求“精”,要求“有效”,特别对学困生要分层布置作业。把赏识激励每一个学生落实在教师的一言一行中。
6、及时推出样本或者典型课型。课堂改革,是我校的一项战略和战术性目标任务和要求,是学校未来发展的根本保障,将长期、渐进式推进和发展。对在课堂教学改革方面做得好的教师、课堂将及时推介,充分发挥样板的引导作用。
课堂是学校教育教学发生的最主要场所,课堂教学是学校最基本的形式和最主要的渠道,是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教学质量的最根本的途径。紧紧抓住课堂教学的主阵地,学习与借鉴先进教学理念,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探索适合我校实际的有效的教学方法,保证课堂教学的低负高效。以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为保证,突出重点,深入研究,全面提高我校的课堂教学质量。
1、“一个中心”:要始终围绕提高教学质量这一中心,创办优质教育为目标。把握住课堂教学、教材的重点,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效率。抓课堂教学质量,开展一系列的课堂教学的观摩、比赛、研讨、交流等活动。
2、“一条原则”:不放弃每个学生的原则。让每个学生都有所学,有所发展。
3、“五项工作”:抓好教学常规的。科学管理与质量;
强化落实并抓好备课组集体研究教材备课的管理;
抓好课堂教学中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环节的基本要求;
强化课后反思及教学问题的研究与解决;
抓好青年教师的管理与校本培训的工作。从这五项工作入手,科学、细致、有重点的开展活动,逐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1、切实抓好校本研究,有针对性的开展课堂教学的一系列活动。
备课组活动,以集体研究教材、集体备课为主,共同设计教学方法及学习方法,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2、建立校级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单元后有全面的客观的教学反思,及时分析教学中的得与失,改进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
(2)课堂教学: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全面性。严格执行侯课制度。课堂上教师精讲,学生多练,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在每一节课上都有收获。杜绝教师的随意课和一言堂。
(3)作业布置:作业布置作到少而精,分层布置,让各类学生有所学。
3、加强备课组的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资源共享”,使学校教师均衡发展,每月的前两周时间的各学科组集体备课活动。有发言人,组内成员和分管领导积极参加,探讨教学重难点,以及教法、学法和精典问题的设计,真正作到多人一备,一课多备,达到深钻教材、资源共享的效果。
4、领导以“推门课”为主渠道,深入课堂听课评课。
学校领导班子成员,每周要深入课堂进行听课和一对一的评课指导。对于个别教师在一段时间内进行跟踪辅导指导,使其进步。领导班子成员要不断学习,与教师共同成长,在业务上学校内上下形成学习、上进、提高的氛围。
5、课后反思细思量。
每一堂课后,教师要及时对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反思,在一段时间内对发现的教学问题进行研究与反思,解决问题,得到提高。如学校一直坚持的教师一月一次的教学病例收集,针对典型问题进行的交流研讨等。这些都是对课堂教学质量提高的有效促进。
6、使用现代教育技术。
充分使用现代教育设备和技术进行备课和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7、校内培训练本领。
学校对青年教师进行基本功的培训。如演讲、钢笔字、粉笔字的现场书写比赛,课例分析、课件制作等。通过这些培训,一学期一赛,提高教师的个人素质,练就扎实的基本功。
8、外出学习开眼界。
“低头拉车,不抬头看路”会走许多弯路,所以对青年教师,学校派出学习,吸取先进的教学经验,改变观念,提高个人的执教水平,形成个人的教学风格。
9、教师自学充能量。
作为一名教师,只有自己有渊博的知识,才能教给学生知识。所以学校提倡教师并规定教师自学业务方面的有关知识,充实自己,提高业务水平。
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最主要阵地。学校通过切实有效的各项措施,保证并促进课堂教学的改革,向课堂教学要质量,全面提高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真正作到为了一切的学生和为了学生的一切。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为大家带来的4篇《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更多精彩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
课堂是学校教育发生的最主要场所,课堂教学是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教学质量的最根本途径,是决定一所学校办学品位的核心。为了促进我校课堂教学改革,使全体教师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引导教师将课改的先进理念转化为课堂教学改革行为,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和学校办学水平,特制订本方案。
一、基本理念。
1、相信每一个学生能教好。通过课堂教学改革,要使课程适应学生的学习,让课堂适应每个学生的发展。课堂上,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让不同层面的学生都有参加教学活动的机会,尤其要更多地创造机会让低层次的学生参加活动,做到人人过关,不让一生掉队,要始终记住“从最后一名学生抓起”的教学要求。
2、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服务,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3、构建“先学后教,合作探究,当堂达标”轻负高效型课堂教学基本模式。
4、授课必须体现精讲精练,对于难懂的,教师要启发,适当点拨,指点迷津。一堂课学生直接使用的时间不少于20分钟,教师要把课堂中的大部分时间还给学生,使学生充分地自读、自解、练习、纠错、思考等,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和积极性。
二、改革目标,课堂教学改革应致力于提升各学科教师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全面提高课堂的效益;调动全体学生的参与性、积级性、主动性,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摸索出一套适合于学校实际、学科实际的科学、合理并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保证课堂教学的高效,全面提高学校课堂教学质量。特别是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并有个性地学习,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应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三、
实施策略全体教师必须高度重视课堂教学改革工作,充分认识到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必要性和迫切性,把课堂教学改革作为教学工作的重点,作为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建立健全机制,完善制度,加强学习和研究,大胆实践,全面提高我校课堂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益。
1、成立由学校校长,副校长、教导主任及各班主任教师、骨干教师为组员的领导小组引导课堂教学改革。
2、组建由分管领导、各班主任教师组成的课堂教学改革推进工作小组,负责制订学校实施方案,并组织改革的日常工作。
3、抓实校本教研,务实开展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扎实开展研究,努力提升学校科研水平。
4、坚持“自修+反思”型校本培训模式,着力提升教师综合素质。以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加强对教学小现象、现实真问题的反思研究。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策划活动――实施活动――教学方法――。
总结。
提升”的过程,切实通过教研,改变课堂教学行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5、充分发挥各级骨干教师的积极性,坚持骨干先行,典型引路。
6、从学校实际出发,改革课堂教学评价方式,科学制定课堂教学评价表,从而引领课堂教学的发展方向。
四、注意问题。
1、制订的实施方案必须具有可操作性,有目标、有内容、有时间地点和每次活动的负责人。每次活动要有详细的记录,注意活动素材的积累,为总结经验打好基础。
2、必须抓住实施活动的重点。
一是要注重学习和研讨。
要把学习和研讨的过程变为教师进一步解读新课程方案、新课标和更新教育理念、提高专业素养的过程。
二是要注重总结反思积累。
在通过对新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与反思和总结中,引导教师将先进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努力探索新课堂教学改革的方法、策略,基本形成各学科新课堂教学模式。
三是要注重培养骨干。
通过教学评比,发现和培养一批适应新课程改革要求的优秀中青年教师。
四是注重培育团队精神。必须调动和依靠全体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学校课堂是学校教育发生的最主要场所,课堂教学是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教学质量的最根本途径,是决定一所学校办学品位的核心。为了促进我校课堂教学改革,使广大教师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引导教师将课改的先进理念转化为课堂教学改革行为,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和学校办学水平,特制订本方案。
3、学校每个阶段要依据实施方案所制订的学习研讨、实践反思的情况进行全面的总结。前一阶段的总结是后一阶段工作调整提高的依据,使“推进活动”丝丝相扣,一环紧扣一环。
4、在实施过程中,要结合实际,结合学科实际,不唯模式,掌握好“效度”,真正做到实在、有效。
5、课堂教学改革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巩固深化所取得的成果。必须将课堂教学改革作为一项长期任务来抓,切实向课堂教学改革要质量,要效益,求发展。
五、学年活动安排。
(一)第一阶段:准备阶段(9月、3月)。
3、学校组织全体教师学习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初步把握其改革目的和要求。
(二)第二阶段:学习与实践阶段(10月—11月、4月—5月)。
1、以学科组为单位,以课堂教学改革实践活动为载体,形成学科改革实施方案。
2、通过外出听课学习,总结分析,结合学校、学生、年级特点,开展扎实有效的课堂教学改革实践活动。
3、以语数教研组为单位组织新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初步总结语数学科阶段工作成果。
(三)第三阶段:总结交流阶段(12月、6月)。
1、分组对初步构建的模式进行再实践,再研究,并在学校全面推开。
2、中心校与村校间互相借班上探索课,继续探索新课堂教学改革的方法、策略、模式等。
3、召开新课堂教学改革成果展示会,总结“小学学科新课堂教学改革”的方法、策略、模式,以此引导广大小学教师开展新课堂教学改革实践活动向纵深发展。
。
20xx年是教育局提出的教育科研年,区教研室力推集体备课,我们根据上级的有关要求和本校实际确立以集体备课和教育科研为双翼,全面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工作新思路。让集体备课夯实理想课堂的基础,让教育科研为理想课堂插上飞翔的翅膀。
(一)通过课堂教学改革,使课程适应学生的学习,让课堂适应每个学生的发展。课堂上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让不同层面的学生都有参加教学活动的机会,尤其是那些“学困生”。
(二)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服务,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三)树立“先学后教,合作高效、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观念。
(四)授课中体现精讲多练。对于难懂的,教师要启发,适当点拨,指点迷津。一堂课学生训练支配的时间不少于15分钟,使学生充分地自读、自解、练习、纠错、思考等,提高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课堂教学改革应致力于提升各学科教师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全面提高课堂的效益;调动全体学生的参与性、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摸索出一套适合于学校实际、学科实际的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保证课堂教学的高效,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同时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学习,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努力达到课堂操作的基本要求:
(一)落实“三主”—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
(二)倡导“三自”—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交流。
(三)鼓励“三动”—动脑、动口、动手。
(四)实现“三会”—学会、会学、会用。
(五)发展“三维”—认知、情感、技能。
从而达到大容量、快节奏、高效率的课堂教学效果。
学校尝试构建“双五”理想课堂教学模式。“双五”即课堂教学渗透“五主”理念,课堂操作落实“五环节”。
“五主”即“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练习为主线,以探究为主翼,以发展为主题”的理想课堂教学改革理念,促进学生主动、健康、全面发展。
“五环节”即“导、预、探、练、测”。
导: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一个好的导课设计,意味着成功了一半。这里因科目、课型不同,采用复习旧知、迁移类推、谜语、儿歌、讲故事等多种方法,创设情境,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预:预习反馈,找出问题。预习因教学内容不同分课前预习和课内预习两种,但不管是哪一种,教师都要进行预习指导,让学生带着问题预习。教师课内检查预习情况,找出哪些问题学生会,哪些问题学生不会。做到心中有数,为精讲做准备。
探:尝试探究,点拨升华。对找出的疑难问题,采用小组合作探究方式来解答,教师适时点拨指导,对好的做法和困惑之处可以用口头、板书等形式展示给全班同学,集体学习探究。
练:练习展示,巩固新知。教学中要精心设计练习,采用多种形势和方法进行练习,有坡度,有密度,有难度,拓展学生思维向深度发展,做到“放优生、促后进生”,大容量,快节奏,高效率。结合教学内容可选取设计基本练习、对比练习、变式练习、综合练习、实践练习的形式,在小组内展示或部分板书展示来进一步巩固新知。
测:课堂作业,达标测试。把作业权还给学生,师生都减负,要求各年级段不超过10分钟的作业时间。教师批改一般执行一、二年级当堂批改,三、四、五年级当堂做完。
(一)集体备课:
每周三(语文)、四(数学)、五(英语)下午两节课后,每个备课组成员带着自己的先周备课参加学校组织的集体备课,同级部同学科的老师根据自己备课的体会谈对该课的理解,观点,设计思路和方法等。特别是重难点如何突破,学生会出现什么样的问题,掌握到什么程度,老师要作充分、全面的估计。备课组成员之间互评教案的成功与不足,提出改进的方法和措施。预设教学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教改思路。同时确定好授课人员。
(二)下一次集体备课之前进行听、评课。
备课组成员由一人执教公开课(同一备课组成员之间轮流执教),其他人听课,在整个听课过程中,看老师如何突破重难点,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度及对授课内容掌握的程度,集体备课的内容在课堂上是否得以体现。课后授课教师先谈课堂的得与失,提出改进的思路。然后小组成员评课,针对课堂的方方面面表达真实的想法,肯定成绩、指出不足、提出建议,思考自己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其目的一是集体备课中注意的问题是否避免,重难点的突破方式运用是否到位,是否关注了学生?二是从听课中反思自己的教学:我在上课时,哪些是成功的地方,我要与人共享;哪些是失败的地方,我该如何改进。在这种“讨论—上课—反思评价”中,给老师们提供一个良好的`观摩、学习机会,达到了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目的。
(三)指导督促。
每次集体备课时间,教务处人员分工到各备课组去指导,听取老师们的意见和建议,还积极参与展示课和评课反思活动,与大家同摩同研。每个备课组的活动情况每月展示一次,由全校教师为其打分(满分10分),四次记录的平均数按20%纳入老师的考评。若遇上大型教研活动,被推出的备课组酌情加分。“绩”的考核也有所改变:与兄弟学校相比,学校总的成绩占教师个人“绩”的考核的60%,个人成绩占40%,合起来纳入教师个人的“绩”的考核。调动备课组成员的积极性。
全体教师充分发挥教学主人翁精神,合作研讨,集中群体智慧,扬长避短,充分挖掘每一位教师特长,不断提高整体教育教学水平。
学校高度重视课堂教学改革工作,充分认识到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必要性和迫切性,把课堂教学改革作为教学工作的重点,作为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建立健全机制,完善制度,加强学习和研究,大胆实践,全面提高我校课堂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益。
(一)成立由校长为组长,教务处成员及语、数、外教研组组长为组员的改革领导小组,负责制订学校实施方案,并督促实施。
(二)抓实校本教研,务实开展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如:校公开课、推门听课、片际研训、教研组、备课组活动。
(三)坚持“自修+反思”型校本培训模式,着力提升教师综合素质。以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加强对教学过程、学习效率的反思研究。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策划活动―实施活动―总结提升”的过程,改变课堂教学行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四)借鉴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大胆实践,不断创新,构建我校“双五”理想课堂教学改革模式。
(五)充分发挥中层领导和骨干教师的积极性,坚持骨干先行,典型引路。
(六)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努力实现教育思想、教育方法、教育手段、教育资源的现代化。
(七)科学引用区“理想课堂”评价标准,从而引领课堂教学的发展方向。
构建理想课堂活动安排:
时间活动安排。
1、“理想课堂我来谈”专题研讨:
如何构建理想课堂?
如何搞好课堂评价?
如何上好预习课?
2、新调入教师公开课。
1、名师示范课。
2、学校公开课。
1、举办理想课堂研讨会(如何优化课堂教学)。
2、教务处,教科室组织课堂教学调研与反馈。
1、“三课型”练课达标活动。
2、理想课堂总结。
搞好期末复习。
为了适应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进一步提升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我校借鉴国内知名学校的先进经验,结合校情,开展“有效教学—高效课堂”的教学改革,用心探索一条“教育观念新、教学方法活、学生训练实、课堂效率高”的教改新路。
一、指导思想。
从学生的发展出发,构成以“导学稿”为载体的“先学后教,训练提升”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学定教,实现“教学合一”,从而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潜力,使学生不仅仅掌握所学知识,而且掌握获取知识的技能;激励教师进一步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改善教学方法、教学行为和教学手段,增强教科研意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我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构成我校课堂教学特色。
二、理论支持。
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姆提出以“为掌握而教,为掌握而学”为主要思想的学校教学理论。其掌握学习理论的目的在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使大多数学生能取得优秀的学习成绩。其基本观念就是:一个人能学会的东西,几乎人人都能学会。许多学生之所以没有取得优秀的学业成绩,并不是由于他们智力发展不好而是学生没有付出所需的学习时间,教师没有给予学生恰当的教学帮忙,学生学习的策略和方法不对头,如果在这些方面加以注意,就会使每个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业成绩。
基于上述教育理念,教师务必摒弃陈旧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要为学生掌握而教,引导学生为掌握而学,要找到使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的手段,即要有正确的教学和学习策略。正如陶行知所说“与其把学生当做天津鸭儿添入一些零碎的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锁匙,使他们能够自动去开发文化的金库和宇宙之宝藏”。
三、教改资料。
(一)以“导学稿”为载体。
导学稿,顾名思义,强调的是“导”与“学”。“导”指的是引导、指导、辅导,突出的是“导”要落实在学生的“学”上;“学”则指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强调的是学生的主体性。“导学稿”既是老师的教案,又是学生的学案,它把“教”与“学”有机结合在一齐,做到“教学合一”,把学生的有效学习作为教学设计的具体要求,更具有科学性、实效性。“导学稿”的编写构成过程可概括为“提前备课、轮流主备、群众研讨、优化学案、师生共用”。
(二)“先学后教,训练提升”的教学模式。
“先学后教,训练提升”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以“导学稿”为载体,以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潜力、情感态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目的,以“导学、研讨、训练、提升”为特点的学法指导教学策略体系。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较,其突出优点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学生的自学行为,注重学法指导,强化潜力培养,并注重学生间的互助交流,把学生由观众席推向表演舞台。
(三)教学策略。
注重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引导学生的自主发展,透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师生的互动交流,实现教与学的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基本包括:课前预习导学,课堂学习研讨,课内训练巩固,课后拓展提升。
1、课前预习导学。
以学生自学发现问题为出发点,要求学生课前通读下节课所学资料,查找、整理与本课有关的知识,自主解决教材和教学要求中的基础性问题,对疑难问题做好标记,留待在课堂上与同学合作解决或向老师质疑。预习导学的设计,应从学生实际出发,从具体的问题入手,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要具有引导性、启发性、可操作性,体现导学的目的。预习导学要能体现学科特点,难度要适当,量要适中,要能使中等程度的学生基本完成。
2、课堂学习研讨。
课堂学习研讨应以分析和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问题为立足点,透过检查预习,了解学生课前准备状况,及时调整教学思路,把握每一课的重点,着重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借助问题的变化和深入,带给学生进一步思考、探究、交流,引导学生合理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总结学习中的经验,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断培养学生的探究潜力和平等合作的良好学风。
3、课内训练巩固。
从教材要求和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有效学习的要求进行针对性训练,做到精选、精讲、精练。训练资料包括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训练设计要分层次,呈现出各个问题的梯度,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尊重学生学习的差异,做到“同时异步”教学,保证每个学生的有效学习。
4、课后拓展提升。
立足于课内、课外相结合,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透过知识的迁移训练,重在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潜力。课后拓展提升包括:一些综合性和实践性的思考题,供学生课后拓展探究,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带给和本节课学习资料有关的辅助资料和信息资源,使课内学习自然延伸到课外,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学生在“导学稿”上填写学后记,总结本课学习的规律和方法。当日课外作业就是掌握“导学稿”上当天的学习资料,“导学稿”以外没有作业本。
在全面实施课程改革的进程中,我们以人为本,不断地转变教育观念,在努力实践开拓创新的过程中,我们与时俱进,不断地调整教学行为。通过2年坚持不懈的课改与实践。
小学的课程实施方案确定是建立在小学多年的幼儿生活教育实践研究基础上的,也传承并发展了小学的办园经验,有一定的文化积淀。在方案编制的课程实施条件分析中,我们分别从小学所处的地理环境、办园的规模、设备、师资、行政、幼儿、家长的情况以及社区资源等方面所表现出来各自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点、行动策略上加以客观的、详细的、全面的、整合的分析,来说明我园实施以生活为特色的小学课程有其充分的必要性、可行性和条件保障。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白洋是幼儿生活周围熟悉的环境,其充分的人文、教育资源,可以成为幼儿生活教育的活教材。而且,已经具有多个相对固定的教育基地,可供幼儿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2)幼儿家长中有一少部分是外来人员,他们有长期在白洋生活、扎根的愿望,因此迫切希望能尽快融入地方,让自己的子女接受好的教育,学习本地的文化,适应本地人的生活方式,成为讲文明、懂礼仪、守规则、有修养、善交往、亲自然的新人,但家长的美好期望和其习以为常的教养方式、生活习惯之间有比较大的落差,家长期待并依赖着小学的教育。
(3)小学教师经历过课程的改革,承担过课改教材的工作,对幼儿生活教育的内涵和外延的发展也有新的认识和理解,教育观念正在积极地转化为教育行为。
(4)教师和保育员共同掌握着规范的小学幼儿的管理和保育操作方法,在多年的保教相结合的实践研究中积累了丰富且宝贵的幼儿生活教育经验和服务理念。
在整个课程实施方案的形成和发展中,我们分二个阶段:
第一阶段:课程方案编制的雏形阶段。我们重点进行整合性的研究,提出整合性的目标和内容,与学习、游戏、运动进行整合,在整合实践中还提出了“六化”,即:生活化、游戏化、学习化、开放化、个性化、同步化。在方案的编制上,将其分为基础课程(生活、学习、游戏、运动);共建课程(亲子活动、家长老师等)。
第二阶段:教育内涵进一步拓展,课程实施方案的编制进入全面梳理统整阶段。
1、对幼儿进行教育,其方法、途径可以是各种各样的:可以通过专门教育;可以通过日常的生活环节进行教育;也可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类活动中进行教育,这样既体现了专门性和渗透性的统一,又突显了特色和整合性的交融。
2、既是课程的内容,又是课程实施的根本途径,其内容不仅涉及幼儿一日活动中的生活环节,还将与学习、游戏、运动相整合,我们主张幼儿的生活教育在操作中学习、在养成中培养、在游戏中体验、在情境中获得。
基于这样的理解和认识,我们将幼儿教育的目标具体化、系列化;将教育的内容明确化、外延化;将教育的途径多元化、开放化;将教育的方法人本化、整合化。提出教育的目标是:形成自理生活的习惯、学习健康生活的方法、提高适应生活的能力、激发快乐生活的情趣。
我们在课改的引领下研究与实践,探索与进取,在千头万绪的工作中,我们逐步理清思路,明确方向,积累经验,形成特色。
1、规范保育操作细节,优质服务初见成效。
课改的蓬勃推进与全面实施,不仅给全园教师注入了新的理念,也给我园后勤三大员的保育工作带来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我们以课改为契机,重实践、抓细节、创特色,规范了一系列的保育工作制度和操作细节。
保育工作制度化、文本化。为了促进教师能将教养并重的理念很好地落实到具体的行为中,我们出台了教师保育工作制度和与之相配套的操作细则,结合教师的日常考核,将幼儿在园一日活动中各环节要求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不仅告诉老师们我们应该做什么,而且,也明确告诉大家我们应该怎么做,旨在引导和激励我们的老师能够做好每一件平凡的小事,加强责任意识,注重工作中的细节,提高保育工作的能力。
工作目标规范化、专业化。我们保育工作的目标定位是:平凡之中见真爱,细节之中决成败。通过一系列的学习讨论、课题研究、个案分析和实践反思,我们总结了幼儿保育工作中的八个“每日细节关注”,确保每个幼儿在园的安全和健康。我们制定了“小学保育员工作细则”,规范了保育员的操作要求以及协助教师进行的保育工作配合要求,使保育员的工作内容和范围有了新的突破,更加专业化,进一步提升了保育员工作的水准和质量。
保育理念现代化、人性化。在课改的背景下,传统的习惯和新的理念常常会出现碰撞,各种“两难问题”非常棘手:刚入园的小班幼儿不会穿鞋,是教还是帮?孩子挑食,是尊重孩子的选择还是连哄带劝,在思想上统一认识,在行为上进行人性化的操作,将“包、帮、代”变为“导、教、说”,努力使我们的保育工作做到:保中求好、好中求全、全中求细、细中求精。
2、注重生活教育环境,以人为本讲究实效。
《小学保教质量评价指南》在生活活动的`评价内容上出现了这么一些关键词:安全、卫生、温馨、自主、有序、愉快,很明确地告诉我们该为幼儿创设怎样的生活环境?在幼儿的生活环节中应该注意些什么?如何将这些文本上的要求具体地贯彻和落实在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我们开展了重点探索和研究。
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特点创设生活教育环境。我们遵循因地制宜、因年龄而异的原则,根据小、中、大班不同的要求,在早点的组织形式、点心的品种、餐具的提供,以及教师的要求、关注点等方面进行研究,在环境的创设上提出了不同的要求。经过合理化的调整和一段时间的坚持,我们欣喜地发现一个看似不起眼的生活环节,一旦予以充分重视,就会生成许多有价值的教育点:除了有生活习惯、规则意识、自理能力的培养,还提供了文明礼仪、实践操作、友好交往的机会,更渗透着许多学习内容。
环境中有幼儿易于识别的安全、健康、生活等规则提示。活动中的一条标准“环境中有幼儿易于识别的安全、健康、生活等规则提示”展开活动,结合以往的生活教育经验和生活环境创设,我们梳理并总结出了很多环境中可以显现的规则提示,这些提示已经成为我们课程园本化实施中的一种环境创设。有常规动作的步骤图;有宣传画;有图文并茂的温馨提示牌;有正确的图解;不同的“脚印”有着不同的意义。我们发现:只要老师心中有幼儿,那么,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就能真正落实。
3、拓宽特色教育途径,潜心研究取得绩效。
我们主张并强调在小学的一日活动中,多途径、多手段、多通道地利用各种活动对幼儿进行以生活教育为切入口的全面的整合教育。因此,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不断地拓宽着生活特色教育的途径。
幼儿社会实践活动:我们每月一次带领孩子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体验生活,感受生活,注重周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将其作为教育的素材,旨在让幼儿走出校园,走向社区、农村,拓宽幼儿的视野,拓展幼儿的生活空间,让幼儿与开放的社会生活环境互动,培养幼儿共同生活的基本能力。
爸妈老师进课堂活动:生活的特色具体体现在:有的是发挥家长自己职业上的优势,如:理发师爸爸、巡警妈妈、厨师爸爸、医生妈妈等;也有的是将家长兴趣爱好作为我们的教育资源的,如:喜欢旅游、集邮、唱京剧,包粽子等,能弥补老师技艺上的不足和知识点上的不全面,替代老师更好地丰富幼儿的生活。
有一些关系需要我们正确面对和协调,如:幼儿生活活动中能力培养与习惯养成的关系;教育环境中隐性作用和显性作用的关系;教学管理中,特色出彩与普及常态的关系。有一些挑战需要我们去积极应对,如:在幼儿好习惯的养成中,教师如何成为幼儿的榜样和偶偶?在家园同步教育的过程中,如何引导家长进一步走进课程?还有一些能力有待我们不断提高:园长的课程领导力、教师的课程执行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等等。
我们相信,只要我们坚持探索,勇于实践,就会缩短教师的专业能力和课改要求间的落差,就会给幼儿带来规范的行为、良好的习惯、可持续的发展和更美好的人生。
促进大学生身体健康发展,提高机体活动能力,树立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和体质健康水平。从而实现让学生参与运动、提高运动技能、增强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健康的培养目标,努力使学生成为具有竞争意识、协作意识、创新意识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根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基本要求,并结合我校整体教学计划以及体育师资与场地等实际情况,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体育俱乐部制选项课、通识任选课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课等不同类型的体育课程,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实际需要。
1.体育俱乐部制选项课:通识必修课,4学分;面向一、二年级在校生开设,学习时间为两学年。学生通过网络选课后一年内不变,第二学年重新选课;如有特殊情况,学生可于开学初前1周提出换项申请,中途不能转班。以各项目的基本技术、基本战术及基础理论知识为教学内容,以提高学生体育运动能力与体育文化欣赏能力、培养学生体育兴趣与自觉锻炼习惯、树立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为目的。
2.体育通识任选课:根据师资与场地条件以及学生的兴趣需要,对各年级的在校生开设体育保健类通识任选课。学生在第2-7学期通过教务处选课系统选择体育保健类通识任选课。
3.体质健康标准测试:通识必修课,各年级均开设;不记录学生学分,但作为学生毕业条件之一。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进行测试,成绩按毕业当年学年总分的50%与其他学年总分平均得分的50%之和进行评定,达到50分以上者为合格。
1.体育俱乐部制选项课: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健美操、排舞、武术、台球、游泳、桥牌。
2.通识任选课:开设学生喜欢且有条件开展教学的体育运动项目,如:体育舞蹈、瑜伽、咏春、运动健身、体育保健、裁判法等。
3.体质健康测试:50米、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1000米(男)、800米(女)、引体向上(男)、仰卧起坐(女)、身高体重、肺活量体重指数等。
大学体育课内容主要有理论和实践两大部分组成。
1.理论部分教学内容主要包括:
(2)体育基本理论方面:各专项运动的基本知识和技战术原理、运动健身的基本原理与锻炼方法、体育养生与保健知识等。
2.实践部分以运动项目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身体素质项目为主,突出运动技能的学习和锻炼过程,这一过程的学习内容、方法、组织形式始终要与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紧密结合。充分尊重学生的不同需求,在现有教学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满足学生选课和学习的愿望。
3.教学内容安排:教师安排理论教学内容时可有选择性地进行,突出理论教学的灵活性、实用性和针对性,原则上理论时间每堂课不少于10分钟;有关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身体素质项目内容不少于25分钟。
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手段,结合体育项目特点,汇编各项目主要技术动作锻炼方法等,分模块拍摄微视频,设计并制作二维码,通过张贴在校园运动场所,为学生课外学习和自主锻炼提供技术指导。
1.考核方式。
(1)俱乐部选项课技能考核(50分):主要包括各选项综合技术内容。可以采用作业、提问、口试等形式穿插理论知识的考核,成绩包含在选项技能考核中。
(2)平时成绩(30分):主要包括学生的课堂考勤及学习态度等方面,教师根据学生平时学习过程的表现给予评价。课堂考勤具体扣分标准规定如下:
旷课一次扣10分,旷课三次以上(含三次)该学期体育课成绩不及格;
迟到每次扣3分,早退每次扣5分;
因公请假(学校统一安排的工作算公假)每次扣2分,因私请假每次扣5分;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冲突不视为旷课。
服装必须符合体育课的着装要求,穿牛仔裤、高跟鞋、拖鞋等上体育课每次扣5分,游泳课按游泳课的要求执行。
(3)课外锻炼(20分):一是参加校级以上运动竞赛获奖(校级竞赛必须是南昌工程学院体育运动委员会的公章),二是参加中长跑测试(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其评分标准按《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评分办法》执行)。满足以上任何一项要求均获得相应课外锻炼成绩。
2.考试标准。
根据俱乐部选项课教学内容和要求,技能考核采用定量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课堂表现除考勤外,主要以定性评价为主。
3.考核办法和要求。
(1)体育课程考试内容与评分标准,均由体育教学部统一制定,考试时间由各任课教师根据教学进度进行安排。
(2)体育课缓考的学生必须提交申请,经校医院出具医疗证明(因伤、病缓考学生),由院(部)、教务处批准,报体育教学部方可缓考。
(3)成绩采取百分制,教师在教案的成绩评定页中要有俱乐部选项考核成绩、课程平时成绩、课外锻炼成绩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成绩的记录,同时还要有俱乐部选项考核各项的考核记录。
(4)学生因伤、病、事假等,体育课程时数累计1/3(含1/3)以上者,该学期体育课程成绩不予评定,必须进行重修。
小班化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法。小班化教学研究,着眼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构建和谐、高效的数学课堂。学生是有潜力的,有差异的,并且是不断发展的;教师与学生是学习的伙伴,是共同成长的伙伴;让每个学生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
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进一步读懂课标,深度研究教材,善于把握学情,更大胆地开放课堂,让教师设身处地融入到学生的学习共同体中进行指导、引领、激励;让每个学生都拥有平等发言的机会,张扬自己个性的舞台;创新的平台;让课堂真正成为师生生命成长的地方。
1.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活用数学教材,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形成师生对话,生生对话。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数学导学案有效提问的设计能够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会倾听同学发言。能够引发学生倾听、思考、探索、交流、再提问。
3.培养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挖掘其内在的潜能,激发其主动探究的欲望;能够促进每一个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促使人人进步。
4.在1-3年内数学组学科培养2名以上学科带头人或名优教师,并在承担市级以上课堂教学的展示,打造市级精品课例。
“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第一阶段:(201x.3—201x.7):
该阶段制定数学组“小班化”教学研究基地实施方案。主要是环境、氛围、使教师进入状态。研究导学案的设计、小组建设、课堂环节。
课题:“有效提问”
1.教师撰写个人研究课题项目方案。
2.通过隔周一次的数学集体备课时间进行理论学习、开展导学案的有效设计、小组建设、课堂环节研究等活动。
3.组织教师参观学习,交流活动。
第二阶段:(201x.9—2017.7):
课题:“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1.教师撰写个人研究课题项目方案。
2.根据班级特点开展小班化课堂教学研究活动。
3.阶段性总结。
成果展示阶段:(2017.9—2018.12):
1.公开课,活动展示。
2.收集教师论文,组成论文集。
3.收集教师优秀课件,建立课件夹。
4.撰写课题总结。
数学课题组成员:
组长:金xx。
组员(7名):南xx。
五.人员安排:
金xx:写“小班化”研究方案、阶段性总结。
孙xx:收集,整理有关课题材料。
为了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校决定借鉴其他学校的先进办学经验,继续在我校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改革方案如下:
1、以设疑激趣为先导;。
2、以思维训练为核心;。
3、以揭示规律为重点;。
4、以精讲精练为策略;。
5、以学生参与为途径;。
6、以整体教学为目标。
在董事长、校长的直接领导下,由教科室牵头制定改革方案,并会同教研组长一起负责改革方案的落实。除音体美学科外,其余学科均参与这次改革。
1、先学后教:先学,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课前预习和课上自学;后教,是指在学生先学的基础上,教师适当的点拨、解疑、归纳和总结。
2、精讲精练:学生的自学、教师的讲授、学生的练习大致各占三分之一(根据学习内容灵活掌握)。
3、突出主体:课堂上,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
1、教研组下设备课组,由备课组长负责本年级本学科改革方案的实施。
(1)组织本组教师集体备课,确定各单元和每课的重点、难点、授课形式和方法,设计每课的预习题。
(2)组织本组教师分工完成每课训练题的设计,做到资源共享。
(3)负责课堂改革进程的安排、检查和记录。
2、教研组长负责本学科改革方案的督促、协调和管理。
(1)负责“自测题”设计的检查、指导。
(2)组织组内的研讨课和研讨会。
(3)今后学校定期举办校级的研讨课和观摩课,组织形式每大周分两次举行:第一次单周四、第二次为双周三,每次一人;参与人员为本大组的所有本学科老师,参与办法为定期举行但不定人、不固定教研组和不定年级组的办法提前一天通知相关的教研组、年级组及相关老师。这样的目的是让老师把功夫花在平时,始终如一的专心备课、钻研教材加强教研组老师之间的教研氛围。
(5)评课的标准:其他老师先评,主评老师后评;以提出该任课老师在本节课中存在问题为主,提出优点为次;坚决杜绝以往的那种蜻蜓点水、碍于情面和全是好话,套话;要讲真话提真问题和真缺点;目的是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促进青年教师的健康成长和教育教学整体水平的提高;进一步提高我校升学率和社会知名度!办成真正让学生、家长社会满意的全县名校!
1、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和课标,熟练把握教材和知识点的规律性;。
5、把自习课还给学生,分给各科。教师在自习课只许答疑或个别辅导,不许把自习课当成讲读课。
6、备课组长填写备课记录。
7、自测题格式:由教研组长和教研组成员讨论决定。
为了推进我校课堂教学改革,不断学习吸收课堂教学改革先进学校的教改经验,提高我校整体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结合自身实际,制定本方案。
以现代教育思想和新课程理论为指导,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体现以生为本,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断提升教学效率和办学质量,实现课堂教学观念转变、方式转变、结构转变,使学生乐学、会学、学会、学用。
1、课堂教学理念的转变。
把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质疑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课堂教学的突破口,把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作为学生主要的学习方式。
2、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以课堂教学高效化为价值追求,针对不同科目不同授课教学内容采取不同教学模式。即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
4、课堂教学评价转变。
要以学生能否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积极而有效的学习,课堂教学是否与师生的生命发展相和谐为出发点,着重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是否的适宜性、学习组织过程的科学性、教学过程的实效性关注学生课堂的情绪状态、思维状态和目标达成状态。
1、课改领导小组组长:刘建国。
副组长:刘举组员:全体教师。
(一)理念先导,确保课改方向。
1、组织教师学习《张村中心校课程改革实施指导意见》。
2、课改的实施决策、协调运行及时纳入学校实施工作,并列为学校的重中之重。发挥网络管理,确实加强对课改实施的管理、指导,确保课改实施正常有序地进行。
3、在教师培训方面,坚持“理念先行,全员培训”和“边培训、边实施、边研究”的实施原则,进一步利用校本培训,充分提高全体教师对现代课程观、教材观、学生观、教师观、质量观的认识。
1、认真落实《张村中心校课程改革实施指导意见》要求,确保学校课程改革工作有序展开,平稳推进。
2、积极创建课改新风貌,围绕课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结合自身的校情,在重要领域和环节上积极探索,力争在点上有所突破,努力做到在实施课改时间中逐步形成自己的课程教学特点和办学特色。
3、在实施过程中,20xx年上学期进行实验年级和科目为:五年级语文20xx年下学期则以点带面,逐渐铺开。
(三)、转变方式,追求多种学习形式。
学生学习方式转变。让学生学会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掌握基本的技能,具备自主创新能力与自我总结思维能力,具有较强的个人综合素质。
一是小组合作学习,相互支持配合,面对面的促进互动;
二是通过调查、实践操作、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过程,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寻求答案,在这个过程中,无论结果怎样,学生的能力得到了提高,情感获得发展。
(四)、课堂变革,改变课堂教学模式。
1、转变教师的角色行为。教师从课本知识的传授者和管理者,转向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引导者,教师由教学中的主角演员逐步转向导演。
2、注重教师的创新教学。达到“给一个空间,让学生学会发展;给一个权利,让学生学会选择;给一个机会,让学生学会抓住;给一个问题,让学生学会思考;给一个条件,让学生学会创造”的境界。
3、实现学习的方式改变。教师创设一些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索、实践体验、操作领悟、合作交流等方式进行学习的机会和条件,使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教学过程,踊跃发表自己的意见,敢于提出与众不同的问题和看法。通过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来改变学生单一接受式的学习,开始关注自身体验式的学习和研究性学习。
4、以预习、展示、检测反馈为主要环节,打造贴合本校的'富有学科特点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
(五)、注重过程、适时评价。
开展小组评价。每天一小结,小组评价由评价组长负责组织,建议从学习(参与、作业、答问)卫生、纪律进行评价。
一周一小结。实验班由班主任对各组表现,协同任课教师对小组进行一周小结。总结经验,指出问题和提出改进建议。语文“五步”教学模式:
1、自主预习,初步探究。
教师导学,给学生一个预习的提纲,让学生预习时有纲可循。让学生知道自学什么,怎么学,用多长时间,应达到什么要求,如何检测等。要兼顾全体性,又要注意个体性。值得注意的两点:
(1)给学生的预习提纲一定要有坡度。
(2)预习是学生尝试自学的过程,允许学生有错误,要防止学生过度依赖课外教辅书代替自己的思维。
学生自学,把基本易懂的学会,找出难懂不会的问题。
2、汇报展示,检查反馈。
展示汇报阶段,学生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汇报:一是小组内的汇报:
(1)小组内交流汇报自学提纲的内容,小组长要合理分工,让人人都有机会汇报。
(2)小组内交流课文朗读情况,做到人人能读书,个个会评价。
二是班级内的集体展示、检查:
(1)检查预习成果,重点对预习中普遍存在的的难题进行检查;
(2)检查重点段落课文中难读的段落是否都读通顺了;
(3)检查课文的结构是否能初步理清。
3、质疑探究,顺疑导学此环节教师导学的作用在于与学生对问题进行筛选、整合,选出在教学中外延广,内涵深的主问题,作为课堂教学的抓手,然后进行教学。这样就能将课文的内容基本能提领起来,由此生发的许多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4、合作探究,点拔提升主问题出来之后,让学生有自主的潜心会文的时间,让学生在品味语言文字中走得更加深入。在学生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小组内再进行交流,小组长组织小组成员将大家的观点综合,从而得出一个组内的观点。
各小组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可选择一些小组在全班进行汇报,以检查学习成效。课堂上不能弱化教师的主导作用。“课堂平等对话中的首席”,有责任“引领”学生去感悟人类文化的博大,感受人生智慧的深邃,体验人类情感的美好。如果毫无原则的“尊重”就是放任与放纵,学生的认识与精神世界无法得到提升。
教师课堂上至少得引导学生在课文中“走上几个回合”。从课文的内容层面走;引导学生从写作的角度去理解课文;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几个回合的感悟、探讨、点拨、提升,这样的课堂有深度,有广度,“立”起来了。
5、拓展运用,迁移升华。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以课堂为阵地,以课文为凭借,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为目的,以读写结合为突破口,进行扎实有效的迁移性小练笔训练,对语文素养的提升,能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对模式进行再实践,再研究。全面整理、分析、汇编实验资料。
新课程的实施主要体现在课堂上,教师先进的教育理念需要通过课堂实践才能真正落实于教学行为,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更需要在课堂实践中反复磨练,才能见效。因此,学校一切教学工作的落脚点应该是围绕教师的课堂教学。我们围绕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重点是抓好“三类课”研究:
一是常规达标课:要求全体教师人人参与,全程落实,上学期组织所有教师开展达标课听、评活动,要求人人过常规达标课。通过互听互评,各教师收获比较大,90%达常规达标课。依据新课程标准要做到:教师讲课不得超过20分钟,学生活动不得少于20分钟;教学任务当堂完成,不压堂、不拖堂;教学过程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理念,并付诸于教学实践;教师能通过师生、生生互动促进相互间的交往和感情交流。
二是教改研讨课:本学期在上好达标课的基础上,45岁以下的教师全员参与(其余教师鼓励参加,即学校的优质课),组织骨干力量开展教改研讨活动。依据新课程标准要做到:教师课堂上活动时间与学生活动时间为“15+25”;课堂教学中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新课标理念,学法指导突出,教学手段运用适宜;教师有针对性地体现课题,围绕课题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教学效果好,当堂内容堂堂清、消化、不留死角,课堂作业设计能体现教材编写意图,学生训练扎实;教后进行评课、反思,撰写教学后记。三是示范观摩课:在本学期后半段举行。在课堂教学中,要采取典型引路,充分利用学校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进行示范、引领,相关学科教师全员观摩、学习,参与人数不少于三分之一(即获学校优质课教师)。依据新课程标准要做到:教师教学有特色,教学设计科学,学生学习积极性高;课堂上有创新,体现新思想、新理念,学生独立活动不少于30分钟;活动中提供一篇有思考的教学论文,并结合教学实际作一次教学讲座;教学效果明显,学生学得轻松。
集体备课就是为了充分发挥集体智慧,促进以老带新,以新促老,集思广益,博采众长,真正实现脑资源共享,使全体教师切实能从整体上了解教材,提高驾驭教材的能力。立足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以年级学科备课组为单位进行,在充分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前提下,集体商讨教学方法,共同研究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同时兼顾学生的基础和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其基本程序是:个人粗备集体备课个人完善教后反思。组内每位教师在每次活动前熟悉当次备课活动的教材,并在主备教师说课后,各抒已见,充分讨论,统一认识,实行教学上的“四统一”。集体备课时,除主备教师作主题发言外,其他教师也要积极参与,发表自己的教学设想并阐述理论依据,经过“争鸣”,形成比较一致的意见和实施教案。课后记录好教学反思,以便在以后的教学中改进。
初步成效:
一、教师的新课程教育观念得到了改进和提高。课堂教学从过去的只注重课本知识的传授,转向注重学生的学习情感、学习能力、创新精神的培养。课堂教学要由过去只关注结果,忽视过程,转向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后续学习的铺垫。教学要求由过去过多强调共性,转向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个性化发展。课堂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场所,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沟通和交往的过程。把课堂真正还给了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在课堂上只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
课堂上,绝大多数教师都能明显的体现新课堂的特征。教师们在设计教案时,都能注重以下几点:
联系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围绕“问题的产生和解决”展开教学,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感悟、建构,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适时进行知识的拓展,满足不同学生发展的需要,促使学生个性化发展。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交往,提高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根据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各种教学资源和信息技术,完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鼓励为主,将评价渗入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初步建立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多元评价途径和方法。
我们对新课改下教师、学生的评价途径和方法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对学生的评价,既有横向评价,又有着眼于学生发展的纵向评价;评价的内容既看学习的内容,又看学习的态度、学习的方法、学习的效果;结合本学期大力强调的“减负”,我们对学生的评价采用等级加评语,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做全面的评价。同时教师们都能把对学生的评价渗入到课堂教学之中,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教师及时地给予鼓励。课堂上,不仅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还组织学生开展相互间的评价。
20xx年是教育局提出的教育科研年,区教研室力推集体备课,我们根据上级的有关要求和本校实际确立以集体备课和教育科研为双翼,全面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工作新思路。让集体备课夯实理想课堂的基础,让教育科研为理想课堂插上飞翔的翅膀。
(一)通过课堂教学改革,使课程适应学生的学习,让课堂适应每个学生的发展。课堂上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让不同层面的学生都有参加教学活动的机会,尤其是那些“学困生”。
(二)教师的“教”为学生的“学”服务,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三)树立“先学后教,合作高效、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观念。
(四)授课中体现精讲多练。对于难懂的,教师要启发,适当点拨,指点迷津。一堂课学生训练支配的时间不少于15分钟,使学生充分地自读、自解、练习、纠错、思考等,提高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课堂教学改革应致力于提升各学科教师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全面提高课堂的效益;调动全体学生的参与性、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摸索出一套适合于学校实际、学科实际的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保证课堂教学的高效,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同时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学习,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努力达到课堂操作的基本要求:
(一)落实“三主”—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
(二)倡导“三自”—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交流。
(三)鼓励“三动”—动脑、动口、动手。
(四)实现“三会”—学会、会学、会用。
(五)发展“三维”—认知、情感、技能。
从而达到大容量、快节奏、高效率的课堂教学效果。
学校尝试构建“双五”理想课堂教学模式。“双五”即课堂教学渗透“五主”理念,课堂操作落实“五环节”。
“五主”即“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练习为主线,以探究为主翼,以发展为主题”的理想课堂教学改革理念,促进学生主动、健康、全面发展。
“五环节”即“导、预、探、练、测”。
导: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一个好的导课设计,意味着成功了一半。这里因科目、课型不同,采用复习旧知、迁移类推、谜语、儿歌、讲故事等多种方法,创设情境,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预:预习反馈,找出问题。预习因教学内容不同分课前预习和课内预习两种,但不管是哪一种,教师都要进行预习指导,让学生带着问题预习。教师课内检查预习情况,找出哪些问题学生会,哪些问题学生不会。做到心中有数,为精讲做准备。
探:尝试探究,点拨升华。对找出的疑难问题,采用小组合作探究方式来解答,教师适时点拨指导,对好的做法和困惑之处可以用口头、板书等形式展示给全班同学,集体学习探究。
练:练习展示,巩固新知。教学中要精心设计练习,采用多种形势和方法进行练习,有坡度,有密度,有难度,拓展学生思维向深度发展,做到“放优生、促后进生”,大容量,快节奏,高效率。结合教学内容可选取设计基本练习、对比练习、变式练习、综合练习、实践练习的形式,在小组内展示或部分板书展示来进一步巩固新知。
测:课堂作业,达标测试。把作业权还给学生,师生都减负,要求各年级段不超过10分钟的作业时间。教师批改一般执行一、二年级当堂批改,三、四、五年级当堂做完。
(一)集体备课:
每周三(语文)、四(数学)、五(英语)下午两节课后,每个备课组成员带着自己的先周备课参加学校组织的集体备课,同级部同学科的老师根据自己备课的体会谈对该课的理解,观点,设计思路和方法等。特别是重难点如何突破,学生会出现什么样的问题,掌握到什么程度,老师要作充分、全面的估计。备课组成员之间互评教案的成功与不足,提出改进的方法和措施。预设教学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教改思路。同时确定好授课人员。
(二)下一次集体备课之前进行听、评课。备课组成员由一人执教公开课(同一备课组成员之间轮流执教),其他人听课,在整个听课过程中,看老师如何突破重难点,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度及对授课内容掌握的程度,集体备课的内容在课堂上是否得以体现。课后授课教师先谈课堂的得与失,提出改进的思路。然后小组成员评课,针对课堂的方方面面表达真实的想法,肯定成绩、指出不足、提出建议,思考自己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其目的一是集体备课中注意的问题是否避免,重难点的突破方式运用是否到位,是否关注了学生?二是从听课中反思自己的教学:我在上课时,哪些是成功的地方,我要与人共享;哪些是失败的地方,我该如何改进。在这种“讨论—上课—反思评价”中,给老师们提供一个良好的观摩、学习机会,达到了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目的。
(三)指导督促。每次集体备课时间,教务处人员分工到各备课组去指导,听取老师们的意见和建议,还积极参与展示课和评课反思活动,与大家同摩同研。每个备课组的活动情况每月展示一次,由全校教师为其打分(满分10分),四次记录的平均数按20%纳入老师的考评。若遇上大型教研活动,被推出的备课组酌情加分。“绩”的考核也有所改变:与兄弟学校相比,学校总的成绩占教师个人“绩”的考核的60%,个人成绩占40%,合起来纳入教师个人的“绩”的考核。调动备课组成员的积极性。
全体教师充分发挥教学主人翁精神,合作研讨,集中群体智慧,扬长避短,充分挖掘每一位教师特长,不断提高整体教育教学水平。
学校高度重视课堂教学改革工作,充分认识到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必要性和迫切性,把课堂教学改革作为教学工作的重点,作为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建立健全机制,完善制度,加强学习和研究,大胆实践,全面提高我校课堂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益。
(一)成立由校长为组长,教务处成员及语、数、外教研组组长为组员的改革领导小组,负责制订学校实施方案,并督促实施。
(二)抓实校本教研,务实开展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如:校公开课、推门听课、片际研训、教研组、备课组活动。
(三)坚持“自修+反思”型校本培训模式,着力提升教师综合素质。以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加强对教学过程、学习效率的反思研究。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策划活动―实施活动―总结提升”的过程,改变课堂教学行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四)借鉴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大胆实践,不断创新,构建我校“双五”理想课堂教学改革模式。
(五)充分发挥中层领导和骨干教师的积极性,坚持骨干先行,典型引路。
(六)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努力实现教育思想、教育方法、教育手段、教育资源的现代化。
(七)科学引用区“理想课堂”评价标准,从而引领课堂教学的发展方向。
构建理想课堂活动安排:
时间活动安排。
1、“理想课堂我来谈”专题研讨:
如何构建理想课堂?
如何搞好课堂评价?
如何上好预习课?
2、新调入教师公开课。
1、名师示范课。
2、学校公开课。
1、举办理想课堂研讨会(如何优化课堂教学)。
2、教务处,教科室组织课堂教学调研与反馈。
1、“三课型”练课达标活动。
2、理想课堂总结。
借鉴二期课改的指导思想,体现“智慧育人”的教育理念,以科学的发展观审视教学,我校拟开发建设符合学生需求的,展现学生个性,开发学生潜能,磨练学生意志,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多种拓展型课程,使得学生在扎实基础的时候,有自由成长的空间。同时,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讲义(教材)的编写,培养一批专业型的教师,让他们在教学改革的浪潮中大显身手,从而全面推进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加强所学内容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及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以此改进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开发学习潜能,得到全面主动的发展。
1、整体性。拓展课要体现个人、社会、自然的内在整合,体现科学、艺术、道德的内在整合,体现人的个体的内在整合,立足于每一个学生的健全发展。
2、实践性。以活动为主要展开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再“做”“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开放性。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并随学生的生活变化而变化,其课程内容具有开放性。拓展型课程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其评价标准具有多元性,因而其活动过程和结果均具有开放性。
4、生成性。随着活动的不断开展,新的目标不断生成,新的主题不断生成,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兴趣盎然,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创造性的火花不断迸发,这是拓展性活动生成性的集中体现。事先的整体规划和周密计划不是为了限制其生成,而是为了其生成性发挥得更具有方向感,更富有成效。
5、自主性。拓展性课程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对学生的自主性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学生自己选择学习的目标、内容、方式、指导教师,自己决定活动呈现的方式,指导老师对其进行必要的指导,不包揽学生的工作。
1、面向全体学生。拓展型课程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差异,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满足个人需求的社会性发展。
2、注重实践能力。加强学生学习与社会现实之间的联系,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校园环境资源,让学生动态地观察、实验、讨论、调查,体验过程,学会综合地理解和运用知识,并尝试问题的解决。
3、鼓励探究学习。重视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探索性和体验性,由质疑而探究,由自学加请教,由尝试加感悟,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4、突出生动愉悦。促进学生在丰富多彩和精神充实的实践活动中主动学习,获得学习成功的快乐,体验到身心和谐的美感和愉悦。
1、重视发展,淡化选拔与甄别,事先评价功能的转化。
2、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多元化。
3、强调质性评价,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多样化。
4、强调参与和互动,自评与互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5、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并由教导处全面管理课程开展情况,做好过程记录,引导教师学生做好评价,填好有关材料。
我们的拓展型将在原有基础上做以下的计划:
(一)课程内容体现丰富多彩。
1、班级年级层面的拓展型课程,每周三下午安排一至二节课,开设学科类、体育类、科技类、艺术类等20多门课,供学生选择后开展学习,参与率达到100%。
2、选择型拓展课:统称“愉快的周末”
围绕专题进行社会考察、调查访问、动手实验、实践制作等等。有关专题可由学生提出,也可由教师提供,让学生选择确定,并且聘请专家授课,利充分用资源,让学生有所兴趣达到有所专长。
(二)课程管理力求规范有序。
1、三个层面:每一个班级有拓展型课程;年级组和学校层面的拓展课;学校与社会、社区携手开展的拓展型课程。
2、四个原则:
(1)系统性原则:其一是课程的设置依托基础型课程知识,由教师申报科目,学生自主选择,学校适当调控,形成课程系列;其二是拓展型课程知识,通过有针对性的整合、渗透,形成知识系列;其三是通过一学期二次选修对象的调整,形成学生系列。
(2)发展性原则:其一是拓展型课程是学生已有知识的拓展与延伸,而非基础型课程知识的整理与复习;其二是学生的整体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以学生个性的自主发展为主;其三是以培养学生终身学习潜能和发展学生的特殊才能为主。
(3)开放性原则:其一是课型开放,或理论研讨式,或辅导讲座式、或自由辩论式;其二是上课地点开放,或校内调查采访,或校外考察访问,图书馆、实验室、社区等都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场所;其三是教学过程开放。
(4)多样化原则:其一是课程设置多样,必选、自选相结合,突出学生选择课程的自主性与知识学问的层次性;其二是教学方法多样,或师生相互研讨,或教师指导实验,或学生自主实践;其三是评价方法多样,动手实验、卷面测试与撰写论文相结合。
3、五种方式:
(1)形态上,将大型课程与微型课程相结合,实现二者优势互补。
(2)时间上,将长期课程与短期课程相结合,确保学生有序流动,引导学生合理安排时间。
(3)组织上,将指定性课程与自选课程相结合,确保个性与共性协调发展。
(4)方式上,将课表的定时课程与非定时讲座课程相结合,确保课程实施的灵活性与有效性。
(5)内容上,将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智育课程与德育课程、校本课程与社会实践课程相结合,确保课程开设的广泛性与教育的全面性。
(三)教师培训刻不容缓。
教师进行专门培训,能胜任拓展型课程的设计、组织、调控、评价等要求,做到是学生平等的合作者,学习的服务者,方法的指导者,启发而不代谋,引导而不指令,点拨而不强加,解惑而不灌输。
(四)互相学习深入研究。
借鉴兄弟学校的经验,发动全体教师群策群力,整理、开发专题探究课的“项目库”,使之受到学生喜欢,符合小学生的探究兴趣。
(五)资源建设不遗余力。
充分利用校园内的图书馆、阅览室、篮球房、电脑房等资源,在校外用好社区资源,并开发家长资源。
(六)创新意识不断加强。
时代呼吁创造型的教师和学生,因此老师要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评价机制上有更多方法,在总结反思的过程上不断推陈出新,通过案例撰写,微型短课开发,使自己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好。
(一)实施准备。
1、组织管理:以分管校长为组长,教研组长、骨干教师为组员,成立拓展型课程开发的领导小组。
2、课程开发:以知识类型的拓展型课程为突破口,以艺体类型的拓展型课程为重点,逐步向实践类型、综合类型的拓展型课程延伸,构建具有普小特色的拓展课程体系。要求每位教师根据自己特长申报一门课程,学校统筹安排,组织学生进行菜单式选择。
3、教师培训:开设拓展型课程对教师来说都是一个新课题,每个教师都需要学习和培训。为此,学校专门编写了校本课程培训材料,组织教师进行学习,同时还聘请学者和专家来校讲课,更新教师的课程观、教学观、质量观。对一部分有条件的教师进行“送出去”培训,学成之后在校自培,从而使更多教师有能力上好一门拓展型课程,并鼓励教师自编教材或讲义。
4、保障措施:为了确保拓展型课程的各项工作能够顺利开展,我校把拓展型课程的教学打入教学工作量,并按照上级要求排入课表,把工作情况纳入考核,同时与课时工资挂钩,以调动教师参与组织活动的积极性。
(二)具体运作。
1、第一阶段:全面启动阶段。
本学期我们将在以有的基础上全面启动拓展型课程的建设,每位教师在开学初将申报的课程上交,校方进行筛选、归并或更改,统筹安排,开设具有时代特点、儿童特色、生活气息浓厚的课程,然后执教者制定教学要求,整理编写教学内容,设计评价方案,在此基础上,有条不紊地开展下去。
我们还设想开设一些有系列的、成模块化发展的课程,自然组的环境教育、数学组的“数学小天才”已经有了雏形,体育组的乒乓课程更是积累了多年的经验,我们将更多关注与扶持它们,期待成为学校的特色。
2、第二阶段:规范阶段。
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一方面我们要求着力于拓展型课程的开发和配套教材的编写,形成适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拓展型课程体系;另一方面逐步建立科学、规范的拓展型课程的管理、评价体系,做到规范运作,科学评价;第三对教师进行系统的培训,以拓展型课程开发为契机,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3、第三阶段:创特色阶段。
拓展型课程是学校自主开发的一门课程,由学生自主参加,以学生活动为主,它与必修课程一起构成学校课程体系。但它与必修程在内容、要求的深广程度和活动形式的修灵活程度等方面又不尽相同。拓展型课程更突出学生的自主性、自愿性和灵活性,它和学校的教育特色是紧密相联的。为此,在这一阶段中将把学校特色的创建和拓展型课程的开发紧密结合起来,加强和基础课程、研究型课程的整合,形成具有普少特色的学校课程体系,同时进一步完善拓展型课程的运作模式,真正做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课程设置丰富。教师都可以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实施者、评价者。
2、校本教材丰厚。上学期我校的自编教材获得了区的多个奖项,说明这方面的实力,因此我们将再接再厉,组织教师学习优秀的讲义和教材,规范教材编写的要求,教师根据自己的课程要求,收集整理资料,编写符合课堂教学的讲义教材。
3、师生共同丰收。期待拓展型课程能给予师生一块崭新的天地,教师能展现自己特长,朝专业化方向发展,成了这一领域的“领先者”乃至“权威”,而学生在丰富的课程中既能培养兴趣,发展特长,展现个性,又能获得全面的发展。
4、精品课程展风采。在全面开发的基础上,我们将关注并扶持其中的精品课程,对于课堂质量好,内容生动、受学生欢迎的课程将进行展示,起到示范带头作用,而课程理念先进,工作卓有成效,具有开发建设能力的教师委以重任。
总之,新的时代赋予了我们新的任务,我们将刻不容缓,奋发有为,全面发动教师,全面启动课程,切实抓好师资建设,保证课堂质量,落实评价机制,使得普小拓展型课程红红火火开展下去。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miekuo.com/fanwendaquan/xingzhenggongwen/177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