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已。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从来没有过的感觉,这种感觉不是北方大雪般壮烈的情感;不是江南小雨般柔美的情感;不是两情相悦般酥麻的情感;不是关怀备至般细腻的情感……这种感觉,好似一道闪电直击内心深处所有的细胞,从头发尖到脚趾的触动之情,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好像在那1869页的中国汉语字典中都找不到任何一个词来形容它。这就是这本书带给我的感觉。
初读这本书源于我的教师,在一次课外话题中,无意提了这本书,由于好奇心,驱使我买下了这本书,于是,就踏出了我对狼认识的第一步。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竟想不到我穿越了,穿越到了_时期的内蒙古大草原。湛蓝的天空下,一望无际的油油碧草。成群结队的草原狼、悠闲自得的旱獭。远处白色的蒙古包和那袅袅炊烟构成了一幅美丽洁白的画卷。
远方那个是主人公陈阵吗?我真的在这个山美水美的额仑草原上吗?我真的要去窥视狼群狩猎、见识狼群偷袭羊群、挖狼洞、养狼崽、面临狼灾吗?我和陈阵跟随睿智、崇尚腾格里的毕利格老人和一些见多识广的蒙古人,渐渐地崇拜上了狼图腾。我们在这个与狼共生存的环境里,仿佛看见了一个勇敢、智慧、顽强、忍耐、谨慎、有冒险精神的一个似乎有形却无形的灵魂。这灵魂让我们着迷,让我们不停的探索狼的奥妙。
当我们看见老练的狼王带领身经百战的狼群,睿智的狩获很多的猎物时,我们被狼群的超群智慧所吸引,也被狼群种种奇怪的举动所迷惑;当我们看见狼群陷入一个个艰难的窘境,却丝毫不胆怯,反而齐心协力共同解决困难,我们又为狼群非凡的组织本事和智慧而赞叹。狼是一种多么神秘的动物!它那幽幽的眼睛就会告诉我们它们的智慧无人能比,它们的组织本事超于寻常,还有它们无与伦比的军事天赋仿佛与身俱来!它们是团结的,很少各自为战,所有的行动都是在狼王的统一调度下进行。从不产生逆反心理,忠于狼王,因而团结,他们团队合作意识强,所有事情都是有规划,有计划地去做。
它们懂得知己知彼,在每次攻击前都会去了解对手,而不会轻视它,所以狼一生的攻击很少失误;狼,懂得同进同退,虽然通常独自活动,但却是最团结的动物!它们虽然凶残,可是母狼却是母性最强的动物之一。能够为了孩子放弃猎物,能够为了孩子饥肠辘辘,能够为了孩子不惜一切甚至是舍弃生命!为什们成吉思汗带领了一小部分人,却能征服地域西达中亚、东欧的黑海海滨?因为狼,就是因为他们,使得成吉思汗从中获取狼的精华及一身,所以他能成功。其实,在蒙古族人的眼里,狼是毅力、勇敢、智慧、团结等众多品德的化身。而并不是所谓的“残忍种群”。
看《狼图腾》这本书,给我最深的感触便是,在那个充满血腥的年代为什么成吉思汗及其子孙,竟然仅用区区十几万骑兵就能横扫欧亚?创造了人类有史以来世界上版图的帝国呢?答案就是千万年来,游牧的草原人和草原狼,在腾格里这方神气的热土上时魂归时,怎样来到的草原,去时草原还是怎样。能摧毁几十个国家巨大城墙城堡和城市的草原勇士的生命,在草原上却轻于鸿毛。最后完全回归于大自然的。他们彼此缺一不可,当肉体的生命消失后,终于与草原完全融为一体。
几乎在每一个汉族人心中,狼都是狡猾、贪婪、残忍、丑陋的化身,老虎也猎杀动物,也吃过人,大家却说那是王者风范,威风凛凛,高大威猛,五彩斑斓……多少美丽的形容词都给了其他猛兽,这对狼也是一种歧视!
原因很简单:狼对汉族的威胁超过任何一种猛兽,比猛虎、狮子、熊、豹都来得凶猛,来得气势汹汹,具有人类才有的攻城掠地的实力。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国人对待对手的态度,对于最有威胁的对手没有给予应有的尊重,而是对其诋毁和谩骂,以致长久以后,当狼民族衰退以后,历史的_被湮没在滚滚黄沙之中。但狼对人类的教导却是永远无法被湮没的。
狼做的事情之所以会十拿九稳,是因为他们做每件事情前都会先想好策略。
《狼图腾》很吸引人的地方就在于,它向我们展示了草原狼丰富多彩的杀敌方法。开篇就是一个草原狼围捕黄羊的大战役,波澜壮阔,纵横捭阖,动静结合,一气呵成。
真正的作战时间不过十几分钟,但作战前狼群耐心的伏击、精妙的设围、细致的观察,营造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压抑、紧张而又亢奋的氛围;而作战时的迅雷不及掩耳、放掉还有战斗力的黄羊而击其余部分的智慧,颇有些卑鄙却极其实用的狼抓黄羊的绝招,又让我们拍案叫绝,赞叹不已。这动静之间,却将草原狼卓越的智慧、耐性、组织性和纪律性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狼的智慧也是非常惊人的,几乎可与人媲美。在生活中,他们会运用各种各样的本领与智慧来克服生活中遇到的种种困难。狼的本领狼的智慧也不是从来就有的,它们也是在几千年艰苦的草原生活中磨炼出来的。变幻莫测的草原气候、恶劣的草原环境、各种动物的逃生本能还有来自人的巨大威胁,使得狼始终生活在险境之中,随时都处在被饿死、冻死、打死的境遇中。
人不是狼,狼的各种策略也是在艰苦的斗争中磨炼出来的,但我们的确可以从狼身上借鉴很多东西,但学习草原狼也不能拘泥于具体的战术,而是要锻炼自己勤于思考、善于应用策略的能力。
主动的去观察和学习,积极的思考,在面对不同的情况时采用不同的方式,在实战中磨炼自己,这就是狼的智慧源泉。
现代社会是竞争的社会,只要你有丝毫的放松,就可能会被社会淘汰,这很像狼群生活的大草原,公平而又残忍。所以我们也得有狼的危机意识,严格要求自己时时给自己加压,正如张瑞敏所言“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往往不利的形势更能激发一个人的潜能。“背水一战”,“破釜沉舟”,正是这个道理。
狼之所以可怕是因为他们是野兽中最有集群优势和团队意识的动物,一条狼是一个优秀的单兵,而一群狼就成了一支牢不可摧的特种部队,在《狼图腾》里,作者亲眼见到的狼识天文懂地理能看云知道天气,组织打围,在战略战术上都是无懈可击,再加上坚忍的意志,实在是太完美了。
读《狼图腾》,看那些让人血脉喷张的狼群的捕食故事,更是能鲜明的看到狼群的威力。狼群由狼王统一指挥,进则同进,退则同退,协同作战,无往不利。比如围捕黄羊的时候,有狼去寻找大雪坑,有狼去_扰,有狼去伏击,在总攻的时候也是井井有条,狂而不乱。
更让人称绝的是,狼群即使在撤退的时候也井然有序,猛狼冲锋,狼王靠前,巨狼断后,完全没有鸟兽散的混乱。当狼逃生时,它甚至可以咬断伤腿,刮骨疗毒是治伤,而狼是自伤,颇有壮士断腕的壮烈。当狼袭击马群时,它甚至可以选择最危险的自杀式打法。
当搬迁时,小狼宁愿被勒死也不屈从,让人感慨训老虎易,训小狼难。狼与生俱来的血性和傲气,帮助它们在恶劣的草原环境中生存下来。草原上以前也有老虎等其它动物,之所以只有狼独存,原因就在于此吧!
孙子兵法“云倍则敌之,十则围之”,可就是这几十条狼就敢围猎几千条黄羊,充分利用了天时地利人和。名动历史的长平之战,秦将白起空前绝后的等而围之已经是军事史的绝唱,而狼却更胜一筹。秦人本是游牧民族,长期和狼征战,也许这正是狼教给秦人的兵法吧。
是不是能给失败者真正的怜悯和体恤呢。自古就有自然的成败法则,狼坚持不懈地贯彻这一法则,我们应当敬佩,甚至以狼为师才能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诠释“适者生存,弱者淘汰”的自然法则。
狼的坚韧是最值得佩服的,一个民族如果有这样坚韧的性格,那么它一定会强大。的例子莫过于毛主席领导时期的中国,生活环境恶劣,物资匮乏,国内征战,国外封堵,以气候论不亚于蒙古高原的酷冷寒冬。正是有那一份狼的坚韧,才有了现在的国际尊重。我要学习狼,就要学习他的坚韧,对命运的挑战残忍,也敢对自己残忍,残酷的锻炼才有了蒙古战狼非同一般的犀利。
社会如战场,危机四伏,如果没有应对困难的勇气,你就很难生存下去。有了勇气,还要有狼一样的血性,积极的主动的去迎接挑战。只有在不断的面对困难战胜困难的斗争中,人才能进步,才能成长。
《狼图腾》是对我的一次洗礼,闪烁智慧狡猾的光芒,我喜欢向往着狼的坚韧,狼的团结,狼的狡黠,狼的意志力和狼的生命力。只有具备这些条件,才能在社会上立足,才能适应这个“弱肉强食”的社会。
感谢本书的作者姜戎先生。30多年前,作为一名北京知青,他自愿到内蒙古边境的额仑草原插队,长达11年。直到1979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研究生院。在草原,他钻过狼洞,掏过狼崽,养过小狼,与狼战斗过,也与狼缠绵过。并与他亲爱的小狼共同患难,经历了青年时代痛苦的精神“游牧”。蒙古狼带他穿过了历史的千年迷雾,径直来到谜团的中心。
有关狼的种种细节,均使作者沉迷于其中,写出了这部有关人与自然、人性与狼性、狼道与天道的长篇小说。如今,正值中国社会转型,而农耕文明衍生的国民性格已成其沉重羁绊之时,姜戎终于为他这一部倾其半生心血的鸿篇巨制画上句号,最终完成了他再现“狼图腾”的使命,成为“有关狼的真理的终结者”。
古代中原王朝用犬戎来指代北狄,即古代北方的突厥系游牧民族。北狄一直是华夏的心腹大患,狼子野心就是取自犬戎。《国语·周语》提到周穆王征犬戎,得四白狼,四白鹿以归。自是荒服者不至。而周幽王和西周就亡于以狼为图腾的犬戎。直到隋唐,汉民族还把一切北方游牧民族统称之为“犬戎”和“戎狄”,也仍然用豺狼比喻北狄胡人。
在唐代宗年间,太常博士柳伉上疏说:“犬戎犯关度陇,不血刃而入京师……”在唐德宗年间,大臣柳浑对德宗说:“戎狄,豺狼也,非盟誓可结”。李白《古风》有云:“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皇甫冉《太常魏博士远出贼庭江外相逢》则云:“烽火惊戎塞,豺狼犯帝京”。李曾伯《满江红:得襄阳捷》:“狼吻不甘春哨衄,马蹄又踏寒滩入。向下洲,一鼓扫群胡,三军力”。清代更有“狼子野心,信不诬哉!”一说。而华夏的图腾是龙。
然而狼并不是与中国传统的真善美能够联系在一起,并且与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思想相悖,也许在农耕条件下发展的华夏文明,华夏子女永远不可能将狼作为自己的信仰,唯有龙图腾才是中国炎黄子孙的代表。狼的贪婪、凶狠、狡猾,无疑我们永远不能接受。
然而我们从作者的痕迹中看到了中华龙与狼的相似之处,而唯我们的欠缺,部分狼精神的欠缺,使我们的社会发展有了局限,我们需要的是一只现代狼。我们与西方的国家的差距、与日本的差距,无法例举了。然而我们同样的渴望大唐盛世、贞观之治,同样渴望只时弯弓射大雕的成吉思汗,一统江河,同样渴望清朝的康乾盛世,希望国家强盛屹立在世界之列,为了这一梦想,我想我们不该拒绝,不能拒绝狼之精神,树立自己内心真正之图腾。
做为男人就应该像狼一样,有着狼的野心狼的气魄和狼的霸气,让我们狼奔狼啸,狼子野心地做一番狼的事业,开创狼的时代吧!
那一夜,我梦见百万雄兵,金戈铁马,战马嘶鸣,铺天盖地的喊杀声在我的耳边久久回荡,回荡!我知道这是狼的血液在我的身体复苏,燃烧,燃烧。
《狼图腾》读书心得2
《狼图腾》是一部以狼为叙述主体的小说,讲述了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一位知青在内蒙古草原插队时与草原狼、游牧民族相依相存的故事。
1971年起腹稿于内蒙古锡盟东乌珠穆沁草原,1997年初稿于北京,2003年岁末定稿于北京,2004年4月出版。该书在中国出版后,被译为30种语言,在全球110个国家和地区发行。
截至2014年4月,在中国大陆再版150多次,正版发行近500万册,连续6年蝉联文学图书畅销榜的前十名,获得各种奖项几十余种。海内外报刊和网络新媒体对《狼图腾》的研究论文和论著有上千篇、种。
内容简介
故事的背景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末,中国大陆内蒙古最后一块靠近边境的原始草原。这里的蒙古牧民还保留着游牧民族的生态特点,他们自由而浪漫地在草原上放养着牛、羊,与成群的强悍的草原狼共同维护着草原的生态平衡。他们憎恨着狼――狼是侵犯他们家园的敌人;他们同时也敬畏着狼――草原狼帮助蒙古牧民猎杀着草原上不能够过多承载的食草动物:黄羊、兔子和大大小小的草原鼠。草原狼是蒙古民族的原始图腾。狼的凶悍、残忍、智慧和团队精神,狼的军事才能和组织分工,曾经是13世纪蒙古军队征战欧亚大陆的天然教官和进化的发动机。
正是蒙古民族的历史和神秘,草原的广阔和浪漫,将本书的主人公、一个叫陈阵的北京青年带进了草原。很快,陈阵发现草原并不全是浪漫和自由。牧民们为了保护自己的财产必须和狼进行战斗。他亲眼目睹蒙古的女人和小孩与偷袭羊群的狼――像豹子一样大的狼――徒手搏斗。也曾误入狼群、并亲眼看见群狼怎样在头狼的指挥下,调兵遣将围猎几百只黄羊。但是,人却抢了狼储存的食物。为了报复人的贪婪,狼利用冬季风雪和夏季蚊灾的掩护,发动了两次大规模的偷袭军马群的残酷而壮烈的战役。于是人又被激怒了。来自于农耕民族的干部不顾蒙古牧民的反对,开始了大规模的围猎狼群的战斗。狼在死亡前的尊严和牺牲精神震撼了陈阵。陈阵和他的朋友亲自掏了一窝小狼,并且养了其中的一只。他要通过一只小狼的成长,探索狼的习性和狼的哲学。通过一系列的令人陶醉的有趣的故事,陈阵发现狼是动物中不可驯服的、十分神秘的动物。比如,第一次面对食物或者面对大批食物的时候,会举行跑圈,类似现代宗教的感恩仪式或者祭祀;比如,狼一旦离开大地就会颤抖无力,又像希腊神话中的安泰。进而,陈阵又发现蒙古民族不仅将狼作为自己民族的图腾崇拜的对象,而且,死后又将自己的尸体放到狼出没的地方,实施“天葬”。蒙古牧民相信狼会将他们的灵魂带上“腾格里”(蒙语:天)。狼是蒙古人敬畏的敌人,也是他们相伴一生、甚至是来生的朋友。正是蒙古人带着狼的精神征服了差不多半个地球,开通了东西方商业贸易与文化的交流。
人类失去的不仅是草原不仅是狼,真正失去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价值观;失去的是中华民族早期的图腾:自由、独立、顽强、勇敢的精神、永不屈服、决不投降的性格、意志和尊严。这是《狼图腾》的主题和作家悲怆的呼唤。
影响评价
孟繁华:《狼图腾》在当代中国文学的整体格局中,是一个灿烂而奇异的存在:如果将它作为小说来读,它充满了历史和传说;如果将它当作一部文化人类学著作来读,它又充满了虚构和想象。作者将他的学识和文学能力奇妙地结合在一起,这就是作品的独特性。它的具体描述和人类学知识相互渗透得如此出人意料、不可思议。因此,这是一部情理交织、力透纸背的大书。是现实的狼,也是历史的狼。因之,这是一部狼的赞歌,也是一部狼的挽歌。
张抗抗:这部书是一席丰厚的文学细节飨宴。该书随手翻来,满页皆是过目难忘的文学细节。其“质地”的独特、真实、密集、生动、准确,令人慨叹。千年的原始草原风貌、暴风雪白灾黑灾、四季草场的变迁、蒙古族牧民的生活习性、狼群的残忍与温情,小狼的纯真与智慧;草原马、牧羊狗、羊群、忙牛、旱獭、野兔、草原鼠、天鹅、老鹰各自的生活形态与相互关系……形成了各自独立又紧密相关的无数个精彩故事,勾勒出一幅幅真实的草原生活图景,逼真而艺术地再现了原始游牧草原的残酷与美丽。
滴呐:《狼图腾》文章篇幅大,文字朴实近人,故事可读性极强。且《狼图腾》一书中——狼,的诱惑;狼,的精明;狼,的果敢等等,也都表现得淋漓尽致,算是难得的畅销佳作!
周涛:这是一部因狼而起的关于游牧民族生存哲学重新认识的大书。这个命题已存在了几千年,拥有儒教文化的汉民族却从来未敢正视过它,因为它直逼儒家文化民族性格深处的弱性。
《狼图腾》读书心得5
狼那深邃的眼睛饱含仇恨。
那是一双情感复杂的眼睛。
然而却透露出凶狠得大义凛然的目光。
人类是残忍的,他们想要狼皮,但他们从不赶尽杀绝。
他们最终会将一生所吃的肉归还给狼,将自己的灵魂归还给腾格里。
腾格里下的草原是柔美的,它总会在狼遭遇危难时,象老母鸡一样张开翅膀将狼呵护在它的羽翼下。
狼凶狠,却是聪明的。
人聪明,却是残忍的。
狼那深邃的眼睛饱含仇恨。
那是一双情感复杂的眼睛。
然而却透露出凶狠得大义凛然的目光。
人类是残忍的,他们想要狼皮,但他们从不赶尽杀绝。
他们最终会将一生所吃的肉归还给狼,将自己的灵魂归还给腾格里。
腾格里下的草原是柔美的,它总会在狼遭遇危难时,象老母鸡一样张开翅膀将狼呵护在它的羽翼下。
狼凶狠,却是聪明的。
人聪明,却是残忍的。
《狼图腾》读书心得3
狼,在汉人眼里,是天下最坏最凶恶最残忍的动物。但是,当我看了《狼图腾小狼小狼》之后,让我彻底改变了对狼的看法。
主人公陈阵一直想养一只狼,一来可以摸透狼的习性帮助打狼,二来可以等小狼长大后配狼狗。陈阵经过老人的指点和杨克一起带了二条狗——二郎和黄黄上山掏狼崽去了。他们见一只母狼进了一个洞,就以为里面有狼崽,就想去打母狼,然后好掏狼崽。谁知道里面一只狼崽也没有。
原来母狼在山包上发现了人影,突然改变了线路,把他们骗到了空洞。还装了真的一样与两只狗拼命,好像是在舍命护犊子。狼的凶残让他们恐惧,狼的智慧却让他们震惊。最后靠黄黄灵敏的鼻子找到了真洞。找到了7只狼崽。陈阵留下了一只,其它6只被送到了腾格里。
为了养活小狼,陈阵用母狗的奶来喂养小狼。小狼一进狗窝就占有了母狗伊勒两个最大的奶头。把肚子吃了圆滚滚,把正在一边吃奶的小狗一个个挤倒,就这霸道充分体现了狼的竞争能力和凶残、顽强的性格。
小狼慢慢长大了,陈阵为了小狼不咬伤羊、狗、人。小狼小狼开饭了“时候,小狼就会窜出来吃饭。在搬家之时,陈阵只能把小狼关在笼子里,不然谁也拉不动。小狼的脖子被牛车拉出血来。半夜,小狼的狼嚎声嚎出了狼的野性。为了不再让小狼受苦,陈阵只好把小狼打死。
每次翻开此书,我的心与小说中的情节跌宕起伏。天兽人草合一,哪个动物没有了,都会带来灾难。狼,一只为自由而奋斗的动物,是蒙古人最尊重的动物,狼身上的许多高尚的品德,是我们汉人需要学习的,我们恨狼,不接触狼,让狼的很多优点被我们抛弃,而蒙古人天天与狼”共舞“在与狼奋斗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学会了狼的优点,这一定是游牧民族比华夏民族更胜一筹的原因!
如果我们华夏民族真的有龙图腾也有狼图腾,那我们会更加坚强,更加独立,更加有勇气!我觉得我们学生要向狼学习:有一个学习的目标,严格要求自己,积极进取向这个方向前进。
学习狼的团队精神,不参与无谓的纷争与冲突,与身边的伙伴共同进步。
它们是一个整体,又是各个不同的个体,每一条狼都以其独特的方式为集体出一份力。每条狼都有自己的声音,也都尊重整体的声音。
深夜里狼群的嗥叫是极度阴森、凄楚而可怕的,此种声音会让露营者或猎人异常惊奇,并且那种嗥叫会让人误以为被多条狼所包围。
其实狼群中也只包含5~8条狼,由于狼能模仿其他狼的声音,因而显得声势异常浩大。每条狼都有一个独特的声音并尊重狼群成员的特色。虽然音符像一切悠扬的歌曲一样会变换,但是每条狼都不会重复其他狼的声音。
反而,如此地尊重个体反过来却增强了整体性与一致性。它们是一个整体,又是各个不同的个体,每一条狼都以其独特的方式为集体出一份力。每条狼都有自己的声音,也都尊重整体的声音。
狼嗥叫的另外一个原因也许是为打破一切等级界线提供时间、场合和机会。狼群中有着牢固的社会秩序,每一条狼都有独立的地位和作用。我们观察狼群进食时,能看到类似屈膝行礼、鞠躬、哀叫和拥抱的声音和动作——一切都依每个成员在狼群中的地位而定。但是当狼在一起嗥叫时,一切等级界线都消失了,它们仿佛在宣告:“我们是一个整体,但是各个都与众不同,所以不要惹我们。”任何听过狼群奇妙的合唱的人都能从中体会到这种信息。
狼群以突出自身的嗥叫会更让人听而生畏。难怪入侵者往往疑惑自己闯进了一大群狼的地盘,往往会吓得四处逃散。
朝花夕拾
反观人类的组织和家庭中,个性往往被扼杀,如果能反其道而行之,相信会更让人敬畏。每位成员都应通过发挥特有的才智和力量来肩负起对团体应尽的义务。通过表现个体的独特性以及尊重、鼓励其他成员表现自我,整个集体定会变得强大而令人敬畏。
《狼图腾》读书心得4
最近我读了《狼图腾小狼小狼》一书。(共26万7000字)从这本书中我知道了好多关于蒙古草原的知识和令人难忘的哲理故事。
《狼图腾小狼小狼》讲的主要故事是:有几个北京知青到蒙古草原学习,其中一个叫陈阵的男孩对蒙古狼着了迷,想亲手养一只小狼。后来陈阵虽然克服了种种困难真的养了一只小狼,但却不能如愿地驯服小狼,而最终将小狼害死了。
通过读这本书,改变了我对狼的看法,从凶猛、残忍的狼变成了一只神圣而高贵、团结而聪慧的狼。从书中我感受到狼的自由自在,狼超常的智慧、卓越的才能和坚不可摧的团队意识,以及狼的亲情、友情。我喜欢狼的每一次侦察、布阵、伏击、奇袭的作战战术,更喜欢他那股血性,不屈不挠的性格,它使我懂得男儿当自强,做人当自强,勇敢地去竞争、去拼搏,去成长!
小狼的品质已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我要像小狼那样从小学会独立,有自己的自尊和不屈不饶的精神,让自己的内心因此变得更加坚强,学习小狼,像它一样不服输地走到最后!
最后,我要学习狼的智慧:学会利用自己,使自己变得更加智慧,就像我们如何更巧妙地去获取知识,让自己更加爱上学习;学习狼的团结:我们二(2)班是个大家庭,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也要团结一致,万众一心,为我们的班级团队作出贡献。学习狼的勇敢:有了勇气,还要有狼一样的血性,积极主动地去迎接挑战。只有在不断地面对困难、战胜困难的过程中,自己才能进步、才能成长。
读过了《狼图腾》,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草原狼把我从平静的生活一下子带到了西部草原的深广与另类的生活感受,让我觉得我的血液在扩张、在膨胀、在向往。
在环环相扣的“狼故事”的紧张氛围中,蒙古狼卓越的智慧、机警的作战、坚强的意志、忘我的忠义、浓厚的亲情历历在目,还有以毕利格老人为代表的蒙古草原的游牧文化也是文明悠长。主人公陈阵养的小狼活灵活现,把狼性的热爱生命与顽强的忍耐力更刻画的栩栩如生:在对待食物上,小狼对喜爱的食物居然可以先观察再偷袭;对烈日的暴晒,小狼能想出用挖洞的方法隐藏身体;对脱离家园的迁移小狼可以一次次宁死不屈的和牛马车抗争也不妥协。对着野性十足的小狼,我却油然而生敬意与怜爱之情。
难忘《狼图腾》中狼的自由强悍的进取精神,也更难忘狼为了胜利宁可玉碎不可瓦全的牺牲精神,在狼性中,我感悟到了人性生存的精神意义。
草原上,草原狼是最团结的群体。这种团结是在千百年实地作战的经验中得出的生存之道。因为在强者生存的大草原上,孤军奋战只能是自取灭亡。蒙古狼争夺食物的战场就是死亡的前线,群狼有组织、有纪律、有忍耐、有章法、有配合,在头狼的指挥下,从容作战,不抢功,也不贪利,个个凶猛强悍,杀气腾腾,这种气势就压倒了弱者。
从书中的描写中可以看出,狼的集体作战攻势锐不可挡,对战果也是力求最大,也决不盲目贪多恋战,不乱阵脚。狼群在头狼的统一指挥下,进则同进、退则同退、协同作战、无往不利。为了集体的胜利,狼的牺牲精神更让人钦佩有嘉。当发现猎人时,为了保护大批的狼群,会有两只狼做诱饵把猎人引开,以牺牲自己来保全集体;还有丧子的母狼,可以用自杀式的攻击方式重重的悬挂在马的侧腹做最后的殊死的拼杀。这种不计较个人利益,把生死置之度外的高度集体主义精神真是让我可敬可佩。
人类社会,我们也是生活在集体的大家庭中,为了集体的荣誉,我们更应该学习狼的团队精神。我们要随时以集体利益为重,放弃自己的小利益。在学习生活中学会对自己负责,对于学习我们应该尽心尽力,在学校、在班级中,我们应该团结有爱,不脱离集体。无论做什么事情我们都应该团结,发挥团队的最大优势。只有这样,才能做出最好的成绩。
草原狼在冬季漫长、冰天雪地的恶劣环境中学会了在冰窖雪窖中储存食物;在捕杀猎物中学会了气象与战术;在生存的危机中学会了选择生育地点的隐蔽与逃生;在精装减负中选择了残杀弱病伤员。狼,凶猛、强悍;狼,也更智慧与善战。在生与亡的死亡线上,强者存,弱者亡,这就是自然的生存法则。
这本书讲了一个传奇的故事,主人公北京知青陈阵来到内蒙古草原牧场生活,从不喜欢狼到爱上狼研究草原狼,并像淘气的小孩掏鸟窝一样,冒险从狼洞里掏得了一群小狼,顶着草原养狼不敬、养狼为患的多种矛盾和压力直至将其中一只抚养长成大狼的经历——这是我最喜欢的一条线索。
作者说离开草原以后的二十多年里他不停地做着关于小狼的梦,可是每一次的梦里,小狼都没有怨恨过他,看他的眼神里始终都是充满爱意的,那爱意古老荒凉,温柔天真。我相信作者没有撒谎。可是,我还是为小狼难过,因为这样的结局,不论作者给它怎样的理由,都是让人心痛的。
小狼生活的那个世界叫做草原。还记得儿时的曲子: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种美的意象伴随着每一个没有见过草原的人的童年直至长大。文中有大量对草原生态的描写,比如那个天鹅湖,美得我几乎要怀疑那是作者的遐想了;然而草原上还有人,对草原生态的破坏也像作者笔下的用字一样触目惊心,那只天鹅的死,那群狼的死,那片草场的消失,直叫人心痛和无奈。
读《狼图腾》不仅让我感受到了草原的美,狼的团结,狼的智慧,还让我真正的了解了狼,更重要的是从狼的身上我学到了许多。当然当读到农耕民族去破坏草原时,是非常心痛的。总之,我认为《狼图腾》是一部非常值得读的书。
读这本书,是源于好友的不断推荐,她说这是本好书,值得一看,于是我就借了一本,花了三个月的时间,最终看完了。虽说读得不是很精细,可是有几个精彩的环节还是留在了我的脑海中,也引起了我对人生的一点点思考。
《狼图腾》向我们展示了草原狼丰富多彩的杀敌方法。开篇就是一个草原狼围捕黄羊的大战役,波澜壮阔,纵横捭阖,动静结合,一气呵成。真正的作战时间可是十几分钟,但作战前狼群耐心的伏击、精妙的设围、细致的观察,营造了“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压抑、紧张而又亢奋的氛围;而作战时的迅雷不及掩耳、放掉还有战斗力的黄羊而击其余部分的智慧,颇有些卑鄙却极其实用的狼抓黄羊的绝招,又让我们拍案叫绝,赞叹不已。这动静之间,却将草原狼卓越的智慧、耐性、组织性和纪律性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狼做的事情之所以会十拿九稳,是因为他们做每件事情前都会先想好策略。这一点是值得我们人类学习的。
狼的智慧也是十分惊人的,几乎可与人媲美。狼的本领、狼的智慧不是从来就有的,它们也是在几千年艰苦的草原生活中磨炼出来的。变幻莫测的草原气候、恶劣的草原环境、各种动物的逃生本能还有来自人的巨大威胁,使得狼始终生活在险境之中,随时都处在被饿死、冻死、打死的境遇中,狼的各种策略就是在这种艰苦的斗争中磨炼出来的。人不是狼,但我们却能够从狼身上借鉴很多东西。学习草原狼不能拘泥于具体的战术,而是要锻炼自我勤于思考、善于应用策略的本事。主动的去观察和学习,进取的思考,在应对不一样的情景时采用不一样的方式,在实战中磨炼自我,这就是狼的智慧源泉。
现代社会是竞争的社会,只要你有丝毫的放松,就可能会被社会淘汰,这很像狼群生活的大草原,公平而又残忍。所以我们也得有狼的危机意识,严格要求自我,时时给自我加压,正如张瑞敏所言“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往往不利的形势更能激发一个人的潜能。“背水一战”,“破釜沉舟”,正是这个道理。
这个世界始终是弱肉强食的世界,即便厮杀的工具不再是尖牙利齿,不再是刀剑枪戟,可是本质是不会变的。有本事的人就能用他的本事用他的新的厮杀利器来赢取最大的利益。难道不是么,考试升级如斯杀,商场勾斗如斯杀,官场暗涌也是如斯杀,向往人道主义乐土的人士也不妨扣心自问一下,自我是不是这种厮杀格斗后的胜利者?是不是能给失败者真正的怜悯和体恤呢。自古就有自然的成败法则,狼坚持不懈地贯彻这一法则,我们应当敬佩,甚至以狼为师才能真正掌握自我的命运诠释“适者生存,弱者淘汰”的自然法则。
社会如战场,危机四伏,如果没有应对困难的勇气,你就很难生存下去。有了勇气,还要有狼一样的血性,进取的主动的去迎接挑战。仅有在不断的应对困难战胜困难的斗争中,人才能提高,才能成长。
《狼图腾》是对我的一次洗礼,我喜欢狼的坚韧,狼的团结,狼的狡黠,狼的意志力和狼的生命力。仅有具备这些条件,才能在社会上立足,才能适应这个“弱肉强食”的社会。
早就听说《狼图腾》是一本热门书,好评如潮,曾引起不小的轰动效应,连续6年蝉联文学图书畅销榜的前十名。于是,带着对这本书的向往,我利用暑期的宝贵时间,把此书匆匆读完。读完后,确实给我以很大的震撼,使我受益匪浅。
书中的主人公陈阵是一名北京知青,他自愿到内蒙古边境的额仑草原插队,长达11年。刚到草原,陈阵就意外的遇到狼群,差点送了命。第一次与狼群的遭遇,使他对蒙古草原狼有一种着了魔的恐惧、敬畏和痴迷。
由于草原上的放牧经常受到狼群袭扰,陈阵就跟随所在牧场的猎手毕利格老人打狼护场。在毕利格老人的引导下,他逐步学会了一些打狼的本领。在与狼不断地厮杀搏斗,使陈阵慢慢领教了狼的勇敢、强悍、智慧、狡猾、凶残、贪婪、狂妄、野心、雄心、耐性、机敏、警觉、体力、耐力等品性,使他不断认识到狼性中的优越部分,逐渐消除了对狼的成见和憎恨,也逐渐理解了草原民族把狼作为图腾进行崇拜的文化。
在草原,他钻过狼洞,掏过狼崽,养过小狼,与狼战斗过,也与狼缠绵过、患难过,深刻领悟狼和狼的精神对草原民族的重要性。狼在草原上实际统领着一切,站在草原各种错综复杂的关系的制高点上。狼和狼的精神深刻地影响着草原民族的生存哲学、生态哲学和精神文化,甚至对中华民族和世界的历史、文化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作为一个来自农耕民族、具有儒家思想的知识青年,陈阵在不断了解狼性和草原文化的同时,也在深刻地反思着自身民族的一些不足。他逐渐领悟到: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民族性格,差别很大。
千百年来,占据正统主导地位的鸿学巨儒,畏狼如虎、憎狼为灾,汉文化中存在着太多对狼的误解与偏见。中国汉族是农耕民族,有着顽固不化而又难以自知的小农意识,崇拜的是主管农业命脉的龙王爷——龙图腾,只能顶礼膜拜,诚惶诚恐,逆来顺受,而骨子里就怕狼恨狼,难以理解狼图腾。中国汉人不敢像蒙古人那样学狼、护狼、拜狼又杀狼。
狼图腾才真能对他们的民族精神和性格,直接产生龙腾狼跃的振奋作用。他感到草原民族不仅在生存智慧和军事智慧上,刚强勇猛的性格上远远强过农耕民族,而且在许多观念上也远胜于农耕民族。这些古老的草原逻辑,一下子就抓住了食肉民族与食草民族、几千年来杀得你死我活的根本。
通过后来的研究,陈阵进一步认识到华夏的农耕文化和华夏民族的国民性,基本弄清“中国病”的病根。他认为“中国病”的病根就在于农耕和农耕性格。中国儒家本质上是一个迎合农耕皇帝和小农的精神体系。农耕土壤,只出皇帝和专制,不出民主和共和,不适竞争和社会进步。
过去知识界也有不少人认为中国病的病根是在这里,但是就是批判得不深不透,还遭遇强烈的抵抗和反批判。他认为,这场关系到中国命运的思想斗争,之所以持续了近一个世纪还没有结束,不仅是因为中国农耕性格的势力太深厚,还因为批判阵营没有找到有力的批判武器。
对于中国农耕意识的深厚传统的批判,零敲碎打不行,必须进行历史的、系统的分析、批判和清算,最关键的是必须使用比农耕历史更悠久、更有生命力、更有战斗力的游牧精神武器。而这种游牧精神是以强悍的游牧性格、特别是狼性格为基础的。
华夏农耕文明的致命缺陷就在于,这种文明内部没有比阶级斗争更深层更广泛的残酷激烈的生存竞争。可是游牧文明恰恰相反,游牧生活内部的生存竞争太残酷,也太普遍。农耕社会哪有草原这样不间断的激烈生存竞争。严师出高徒,严酷的竞争出强悍的狼群、战马和民族。两种生存环境一对比,两个民族的性格差异就对比出来了。难怪草原民族一直把自己比作狼,把农耕民族比作羊。“中国病”就是“羊病”,属于“家畜病”的范畴。
华夏先圣,怀着善良朴素的愿望,受到历史发展阶段的限制,力图实现克己复礼,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以为只要铲除人性中的狼性就能逐步实现这一理想。因此,在性格教化方面,儒家孔学千年淳淳教导:“其为人也,温柔敦厚”,然而,普天之下牛羊的性格最“温柔敦厚”,儒家教义具有鲜明崇羊灭狼的农耕性质。到后来的宋明理学那就更极端了,大力鼓吹“存天理,灭人欲”,连正常的人欲都要灭,就不要说消灭人性中存留的兽 性狼性了。
在农耕民族存在的基础上,经过千年的教化驯牧,华夏的知识层充满温柔敦厚的谦谦君子,华夏下层布满了软弱可欺的良民顺民,羊性几乎成了华夏的国民性。这条道路走得太极端,敦厚的华夏“文明羊”遇上了凶悍的西方“文明狼”,两种文明相撞,撞翻的当然是羊。所以,古老的华夏道路必然被西方道路打垮,最后变成了西方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而西方民族,人口少,靠海近,牧地多,农业不占绝对优势。
狩猎业、牧业、农业、商业、贸易、航海业齐头并进;草原狼、森林狼、高山狼、陆狼、海狼一直自由生活。西方民族强悍的游牧遗风和性格顽强存留下来,而且在千年的商战、海战和贸易战中得到不断加强,后来又进入到现代工业残酷的生存竞争之中,狼性越发骠悍,所以西方民族强悍进取的性格从来没有削弱过。民族存在决定民族性格,而民族性格又决定民族命运。这种性格是西方后来居上并冲到世界最前列的主观原因。
读完此书,让我对狼和狼性有了深入地认识,对我们的民族性格和文化有了另一个角度的理解,对周边人物和社会文化的看法增加了理性批判的意识,同时对自己的性格和缺点进行了一定的反省,对孩子的教育上也开始注意避免过分溺爱。
总之,《狼图腾》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优秀书籍,也许作者的观点不一定全面和正确,但是他让我们对于民族的历史、文化、性格有了一个崭新的,不同于以往的认识,开阔了视野,对突破自身性格局限确实有促进作用。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miekuo.com/fanwendaquan/xindetihui/8126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