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心得体会

小学古诗说课万能(模板13篇)

小学古诗说课万能(模板13篇)



通过学习范本,我们可以丰富自己的词汇量,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的范文范本,希望能够为大家的写作带来一些灵感和启示。

小学生古诗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小学古诗教案万能模板

1.打破串讲的传统古诗教学模式,试图避免逐字逐词逐句讲析的呆板做法,给学生以自主学习的权力,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在参与中自悟自得,使学生充分体察个人感受,以学生自身的个性、生活背景、阅读积累等生活情景为基础,从诗中有所感悟。从而进行有个性的阅读。

2.领会诗歌的意境是古诗教学的关键。教学中想方设法让诗中的画面和诗人的感情在学生脑中“活”起来,进而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其情感,把诗人创造的意境在学生的心中再现。

3.课后作业收集其他诗篇,使学生由此及彼,不局限于一节课,一本书,在激发学生学习古诗兴趣的同时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认识生字二十三个。

3、完成“课堂作业”中“我来试一试”。

4、理解诗句的内容,感受诗句中渲染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气氛。

教学难点: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全诗。

2、理解语句的意思。

教学准备:春节家人年饭的照片,生字、词卡片;过年时家中门上的对联和一些有趣的春联。

课型:古诗。

教学方法:讨论、小组合作式。

教学过程:

一、谈春节激趣入课题:

同学们,是否还记得去年的春节吗?那时的热闹,那时的亲人相聚,那时火红的对联?

(出示一组春联和过年的画面)。

二、初读感知,想像画面。

1.听老师配乐朗读,看书上的插图,看这篇课文图上有什么?

2.轻声自由朗读,读准字音。

生字游戏――教师:课文上说,过年的时候放鞭炮,这鞭炮,用了什么词?

预设:爆竹。

教师:对啊,大家写上这个词,想象它怎么就是鞭炮呢?

预设:在竹子里安装火药,爆炸,出花,出响。

教师:没错!那,这“爆”字该怎么写呢?

预设:火药的“火”作形旁,暴躁的“暴”作声旁,两个熟字,合起来,很好记。

教师:真棒!下面,同座互相用刚才这样的方法学习其他的生字新词。

爆屠童换符。

3.指生朗读全诗。

4.说说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三、进入情景,自主学习。

1.对于这首诗,同学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能用自己的话描绘诗句景象的,可以试着说一说;喜欢朗读的可以有感情地读一读;擅长画画的同学可以画一画。

2.学生交流。

(1)播放音乐,指生描述:(诗的意思)。

(2)刚才这位同学描述的好在哪儿?(强调用自己的语言,自然生动有创造性地描述。)。

(3)你有什么补充的?

预设学生说话―――(感叹句)(比喻句)(反问句)等。

注意激发学生个性的感受,把学生生活中过年的景象予以再现。

重点点拨――教师:“总把新桃换旧符”。一个“总”字,把春节这一民族传统文化生动的表现出来。来,把你们家中的春联,还有你比较喜欢的春联展示展示,看看这个“总”字,有着什么样的含义。

预设:家家户户、各有千秋、更新换代、种类繁多、喜气洋洋......(老师注意把学生各不相同的感受加以归纳,并对学生的个性化体会予以鼓励。)。

教师:还有什么词,能这样传神地表现节日的气氛?(除、入、换、)四人小组互相交流一下。指名在全班交流。

(1)展示有代表性的简笔画。

(2)用诗句来描绘自己的画。

(3)引导讨论:“千户万户童童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是如何在画面上表现出来的?

(1)指生读。

(2)集体评议。(师指导读好停顿、节奏、韵脚。)。

(3)练读。

想同学所描述的情景,边想边读。

看同学的简笔画,边看边读。

听音乐感受诗的意境,边听边读。

(4)指生背诵。

课外延伸。

作者的优秀诗文还有很多。课后同学们从他的作品中再找。

一、二首自己喜欢的诗,下节课,你们来做老师,给大家介绍。

小学古诗文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是我们民族的精神支柱,而古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体验,是人类精神园地里永不老去的童心梦幻,是文学的源头,是艺术审美金字塔的顶端,是个性抒发的最近途径。古诗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认识,增强文化素养;有助于发展学生健全的人格。那么,在教学中,怎么引导学生体会古诗的思想感情呢?以下我主要从四个环节进行古诗教学,提高古诗教学质量。

诗必有感而发,优秀的诗作都是诗人感情被现实生活激发点燃后抒写的。由于作者所处的时代、社会生活及个人际遇、经历、创作意图、个性气质不同,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也不一样。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有助于学生走近作者的内心世界与作者谈心。古诗和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有着密切的联系,只有了解时代背景,使学生了解诗的作者及生活的年代,才能更好地理解诗的内涵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例如:杜甫的《春望》,当时正值安史之乱,首都长安被叛军占领。杜甫被捕,在长安城里,目睹了叛军的种种倒行逆施,第二年三月,春回大地,鸟语花香,草木茂盛,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但这只能增加忧国忧民的诗人的痛苦和伤感,所以诗人的忧国思家之心就跃然纸上。教学中只有比较详细地介绍作品背景,才能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把握诗人的感情脉络。

感情是诗的生命,诗歌以抒发真实的,带有普遍性情感为主要特征的。诗人描写的人、事、物、景时都注入了他的喜怒哀乐的情感,注入了他的思想主张,所以我们要重视古诗的思想感情分析,分析它的思乡怀人,离愁别绪,忧国伤时,寄情山水等感情。那该如何做呢?就应该有必要抓诗眼知感情了,即抓住诗中的重要字词句和重要章节,围绕重点词句分析诗歌的思想感情。如李商隐的《无题》诗,诗眼就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抓住这两句诱导,可以提挈全篇,领悟诗人忠贞不渝的感情;如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极其完美地表达了诗人舍生取义、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想象对于审美能力的培养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一件艺术作品,是艺术家想象力的创造物,欣赏者的艺术接受活动也必须有一定的想象力,这样才能更好的去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

小学古诗文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诵读有利于学生去感受诗音律之美、声调之美、节奏之美。通过诵读能调动学生的发声器官、视觉器官、和思维器官多种器官共同参与我们的教学活动。巴金曾说过:“读多了、读熟了常常可以顺口背来,也就慢慢地摸到文章的调子……”他曾认为自己成功的“秘诀”就是“小时候背了220篇《古文观止》”。茅盾能把长120回的《红楼梦》背得纯熟,正是这些诵读的积累,才使他们有自己杰作的诞生。

一、因人施教,诵读为主。

教师应根据不同年级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方法,如低年级学生他们的认识和思维是形象的、具体、平面、静止的。要让七八的岁的孩子体会诗中的百般滋味是很难的,教师不必字字疏通、句句领会、去精讲细究、咬文嚼字,只要作适当的讲解,以免学生理解句子产生歧义。对中高年级的学生要求可以比低年级的高一些,让他们读准、认清、了解一些生僻的字,读出语气、节奏、感情来。可以让他们了解一些诗中的典故,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来体会作者的情绪与感情,体会诗中的意蕴和意境。

二、创设意境,激发情趣。

在古诗文的教学中,教师用自己对古诗的喜爱之情来感染学生,唤起学生对学习古诗的兴趣,就要求老师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诗的美在意境,根据古诗的特点创设意境,把学生带入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想象诗人的作诗的情境,从而使学生与诗人拉近距离产生共鸣,是古诗文教学的有效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诗意配上精美的彩色国画,对小学生进行深浅适度,简明流畅的文字浅析,使实画浑然一体,不仅能使学生有受益匪浅的收获,而且还能让他们感受到无穷的乐趣。

如在教李绅的《悯农》时,可以向学生展示两幅画面,一幅是盛夏时节,中午的炎炎烈日把正在田里劳作的农民晒得挥汗如雨,辛苦万分。另一幅画面是一家人正吃饭的画面,然后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可以提问学生;“在夏天的中午你走在上学的路上,或是上体育课时,或是坐在教室里,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学生回答“太热了!口渴”,这样就更能让他们体验农夫们的辛劳。再回到诗末二句人们吃饭时,谁能想到盘中的饭食,每一粒都是农民血汗种出来的呢?让他们明白颗颗粮食都来之不易,应该珍惜每一粒粮食,不要糟蹋浪费粮食。我实习期间在教杨万里的《小池》时,利用多媒体课件配上一段《高山流水》的纯音乐,向学生展示诗人站在水流岸边的一棵大树旁边欣赏风景,在前晴空下,水面上树阴掩映,在柔风的吹动下轻轻的流动着,荷叶的一个小小的叶角刚刚露出水面,一只可爱的蜻蜓却伏在上面。让他们看到一幅幽静而又生机勃勃的画面,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角和听角来体会诗的意境,这样的导入更有利于我们的教学,使我们的教学内容更形象深刻不空洞。又如教学高鼎的《村居》,这是一首清新活泼的儿童诗,可以引导学生想象或是向学生呈现;早春二月,杨柳和小草欣欣向荣,万物复苏,春光明媚,学早归的儿童,一路说说笑笑,高兴地向家中跑去,把从家中拿来的风筝高高的放飞到了天上。让学生看到一幅情景交融的生动画面,进而从中得到美的享受。再如教学孟郊的《游子吟》,首先可以将诗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感受和体会母亲的爱:每天上学路上的叮嘱,每次你生病时母亲的担心和关怀,每次母亲外出对你的不放心,每天为你作饭洗衣服等,默默的为你付出的一切。再依诗意欣赏两幅画面;一幅是一位年迈的母亲坐在暗淡的小油灯旁,正一针一线的缝制着衣服。另一幅是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草木旺盛、鸟语花香,生机勃勃的春境图。让他们明白“寸草”好比子女,“三春晖”好比母亲的博大、崇高、深厚。

三、引导诵读,理解感悟诗情。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说的是多读有助于对文中意思的理解,古人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明了多读与写作的关系。所以要注重多读,对古诗要能熟读成诵,把古诗的教学重点放在诵读上,让学生在诵读中感知、体验、理解、感悟诗所传达的主题思想和感情。在上述创设诗意境的基础上,引导诵读,进一步让学生理解诗意,感悟诗情。古诗具有音律之美、声调之美、节奏之美,读起来朗朗上口的特点,通过反复的诵读可以欣赏诗的语言艺术,品位诗中有画、言外有音、寓情于景、思想深远的特点,往往给人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美感,古诗教学以诵读为主,能更好的让学生整体把握一首诗。虽然有些诗传达的主题思想和感情,对于小孩子来说他未必能完全理解,但可以让他们慢慢地去消化,随着他们人生阅历的增长,知识的丰富,情感世界的拓宽,他们就会对它的深刻的内蕴会有所理解。

教师可以放配音的诗歌朗诵给学生听,也可以让学生或老师范读给学生听,“教师或学生在教学开始时诵读一遍,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让学生个体诵读,可以使学生展示自己的才华,调动文化积累,生活经验”,也可以使学生的个性在集体中张扬。可以根据诗的不同内容、不同意境、不同思想感情采取不同的诵读方法,应用多种多样的诵读方法,如齐读能培养他们团体合作的能力,男女轮流读、赛读,看谁读的最有感情,让全班同学来评价看谁读的最好等,应用不同的诵读方式,给学生带来更多的诵读乐趣。

在诵读过程中要让学生把握诗的感情基调,也就是要读出感情来,只有读出感情来才能让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怀,与诗人产生共鸣。要求学生大体能读出诗的节凑、重音、感情,正确处理好停顿、语速、重轻音以及语气。诵读的节凑一般情节紧张,情绪欢快激扬时快,情节舒缓,情绪忧郁悲伤时慢些。教师可以先告诉学生诗句的节凑和停顿,并让他们做好标记,然后再引导学生讨论每句诗的重音所在,这样学生就能把握诵读的语气,读出感情来。在诵读过程中要抓住重点难点的字词,帮助学生理解,如《草》一诗中“荣”和“枯”二字对小学生来说是理解的难点,可以先叫学生描述春夏秋冬小草的样子,引导学生说出每个季节小草的特点,就能让学生很容易理解“荣”和“枯”的意思,抓住这两个字了解了,整句诗的意思自然能正确的理解。

小学生古诗

5、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塞下曲》卢纶。

8、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9、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池上》白居易。

15、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越。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所见》袁枚。

17、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悯农》李绅。

18、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寻隐者不遇》贾岛。

22、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乐游原》李商隐。

23、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蜂》罗隐。

24、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江上渔者》范仲淹。

29、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风》李峤。

3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登鹳雀楼》王之涣。

33、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春晓》孟浩然。

43、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鹿柴》王维。

46、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李白。

古诗小学

有人算了小学到高中学习的诗词将近500首,下面是小编找到的其中一部分古诗大全500首小学到高中学习的诗词。

1. 诗 经《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2. 诗 经《汉广》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之子于归,言秣其驹。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3. 诗 经《相鼠》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

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

4. 汉乐府《陌上桑》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

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水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来归相怒怨,但坐观罗敷。使君从南来,五马立踟蹰。使君遣吏往,问此谁家姝?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罗敷年几何?”“二十尚不足,十五颇有馀。”

“使君谢罗敷,宁可共载不?”罗敷前致辞:“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青丝系马尾,黄金络马头。

腰中鹿卢剑,可直千万余。十五府小史,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

为人洁白皙。鬑鬑颇有须。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趋。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5. 古 诗《行行重行行》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6. 曹 操《步出夏门行·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踊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粲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7. 曹 植《七步诗》

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8. 陶渊明《饮酒》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还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9. 陶弘景《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

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寄君。

10. 王 湾《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1. 张九龄《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12. 王之涣《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光不度玉门关。

13. 孟浩然《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筵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4. 王昌龄《从军行》

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15. 王昌龄《从军行》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16. 王昌龄《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7. 王昌龄《从军行》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18. 王昌龄《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9. 崔 颢《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20. 王 翰《凉州词》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21. 高 适《塞上闻笛》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22. 李 白《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23. 李 白《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24. 李 白《金陵酒肆留别》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25. 白居易《花非花》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26. 白居易《暮江吟》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27. 白居易《卖炭翁》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上一尺雪,晓驾炭车碾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赦,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28.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29. 刘禹锡《金陵五题·石头城》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30. 刘禹锡《金陵五题·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31. 温庭筠《望江南》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32. 王安石《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33. 王安石《登飞来峰》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34. 王安石《江上》

江北秋阴一半开,晚云含雨却低回。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

35. 陆 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36. 陆 游《沈园二首》(其一)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37. 陆 游《沈园二首》(其二)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38. 李 煜《望江南》

多少泪,沾袖复横颐。心事莫将和泪滴,凤笙休向月明吹。肠断更无疑。

闲梦远,南国正芳春。船上管弦江面绿,满城飞絮混轻尘。愁杀看花人。

39. 李 煜《乌夜啼》

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烛残漏滴频欹枕,起坐不能平。

古诗教学反思万能简短

古体诗格律自由,不拘对仗、平仄,押韵较宽,篇幅长短不限,句子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体和杂言体。古诗教学反思万能简短有哪些你知道吗?一起来看看古诗教学反思万能简短,欢迎查阅!

古诗两首历来都是可难可易的教学内容。说它难,是因为做老师的既想把作者背景、古诗大意、重点词语、诗的意境都灌输给学生,让学生有个全面细致的了解,又想把诗的背诵、默写同时完成。

说它易,是指完成古诗的背诵、默写即可,应付考试、作业绝对没有问题。

就我班学生而言,大部分学生对于背诵都能在较短的时间段内完成,即使后进生也能在一天之内追上其他同学。但是以往的测试中,古诗的默写是个难点,总有一部分学生掌握不住某些字的书写,究其原因是以为对易错字的意义掌握不牢。

结合这种实际,我在教学时把两首古诗用大字板书在黑板上,讲到重点诗句、字词时我就在黑板上相应字词的旁边写上意思等知识点,同样要求学生和我一样在书上记笔记,这样我才可以觉得踏实。记完之后,我在课堂上不断地强化提问他们,以增强学生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

对于书写,我先教他们按照诗歌的格式在本子上抄写,等背会之后,再教他们默写。

我想这种方法,能够使他们对古诗的学习有新的理解。

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秋天也是一个五彩缤纷的季节。

《秋天》是诗人王宜振书写的一首对秋天的赞歌。本课语言优美,很有童趣。秋天离我们很近,孩子们很喜欢秋天,在他们眼里是各种各样的秋天。所以在学习这首诗歌前,我让孩子们留心一下上下学上,找找秋天的影踪。学习《秋天》,我由秋天的太阳为什么会“更红更娇”?空气会“更甜更好”?让学生质疑,激发学生探究下文的兴趣.学习诗歌,主要采用反复诵读,体会文字所描述的场面两个步骤去学习。这个是我听了俞教导的课后的收获。我觉得教学应从扶到放,教会学生学习诗歌的方法。让孩子们自己尝试去学习。

样的语文训练非常扎实。于是在我的课上现学现卖,尝试着把课堂回归学生,踏踏实实的让学生通过诵读,去体会诗歌的文字。特别是三、四、五小节。这一部分文字浅显易懂,可以完全让学生去合作探究,只在一些难句上稍加指点。只是我还是没有放手让学生去说,总怕他们不会说。

然而我明白,只有让学生大胆的说,鼓励他们说,这样的课堂才是扎实有效的。

学习古诗,读出韵味是最难的,又是最重要的,说它难是因为不好读,说它重要是因为只有读,才能让学生懂,才能体会到古诗的魅力。秉着这一观点,在课文的感知环节中,我舍得花时间让学生按照读通课文——读好课文——理解课文的程序好好的读书。

学生初读课文语速过快,停顿不准确。于是我采取教师示范朗读,并告诉孩子们正确的诵读方法:读古诗时,要注意停顿,语速要慢。然后课件出示正确的停顿方法,让学生再读。然后我又范读。

我会引导学生总结以前学习古诗的方法(看注释、联系上下文、查找资料书、多读)。

在学生理解古诗的内容后,我适时问道:你觉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于是,我播放背景音乐,学生很快地投入进去,既读出了喜欢的感受,还读出了古诗的韵味。

没有注重学生的发散思维,如果能让孩子们演一演朋友分别的情景,这节课的效果会更好,孩子们对古诗的学习也会更感兴趣。

教完了《古诗两首》,学生似乎对《春晓》的学习更为积极些,因为在理解与领悟上,孩子们对第二首的学习略胜一筹,理解起来,也相对简单些,所以,现在就《春晓》的教学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的想法。《春晓》这首古诗给我们展现的是一幅雨后清晨的春景图。它看似平淡却韵味无穷。

作者把那不经意的一瞬间感受到的浓浓春意勾勒得淋漓尽致。诗人由喜春而惜春,用惜春衬爱春,言简意浓,情真意切。从那“夜来风雨声”中,我们可以尽情地想象那莺歌燕舞、百花齐放的烂漫春光,从而使孩子们喜欢春天,珍惜春天的大好时光。在教学中,我能根据课前准备的教学设计进行教学,并能按定的教学思路基本完成教学目标。本节课的目标是通过读的指导,在学生熟读诗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掌握本课的生字,并会背这首诗。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课标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

而在以前的教学中,我试着一些简单的教学,把句子或词语硬生生的拿出来让孩子们去理解,结果孩子们不仅不理解,而且往日课堂上那一双双高举的小手,此时却放得规规矩矩的,可见,低年级的孩子学古诗,光靠老师的逐句讲解,根本行不通,必须要更多地是借助读,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识字、学词、析句、理解内容,培养阅读能力及习惯。

本节课所学的两首古诗,通过预习以及学生的知识积累,大部分同学都已经会背,因此教学起来相对轻松。在教学本课时,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师生互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

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兴趣爱好,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学习,而教师要适时指导、相机点拨,主动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去,在师生互动的和谐氛围中,实施教学。要努力为学生营造自读自悟的环境和交流讨论的机会,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古诗,如学习杜甫的《绝句》时可以让学生读一读、说一说、画一画等。通过自学、质疑、讨论等环节的有效调控,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合作者,又要注意发挥主导作用,当好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

二、以读为本,引导学生读中感悟。

古诗教学要强调诵读。让学生充分地读,从读中发现问题,由读来解决问题,把读和想象、读和理解结合起来,在诵读中感知形象,体味语言,赏诗中景,悟诗中请,揣摩诗歌意境,感受诗词魅力。启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引导学生进入诗人描绘的画面、境界。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可以引导学生体会色彩、动静等描写,激发想象,再现画面,充分感受生机勃勃的大好春色,想象诗人闲坐草堂欣赏清丽明快的优美景色的情形,体验诗人愉快的心情。

两首古诗中都有不少生动传神的动词,应该通过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味,体会其艺术魅力。

教学时还要注意朗读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准确把握节奏和重音,努力体会语感。如第一首诗的后两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朗读时要一口气读下来,读出庐山瀑布撼人心魄的磅礴气势。第二首诗的后两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朗读时语速要稍缓,要传达出诗人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之情。

这节课的开始,我启发学生领读,充分尊重了学生的已有经验,注重了资源开发;在生字教学中,抓住字词,扎实训练,夯实基础。然后让学生自由质疑,引发自主学习,师生互动学习交流,促进学生知识的建构和生成。符合学生心理需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抓住“读”的根本,结合古诗情境美的特点,积极创设情境,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理解感悟。

然后让学生反复吟诵,感悟诗句的意境,培养读书能力,激发阅读兴趣。

写字教学环节,让学生自主写字,注重提高学的生观察能力和书写水平。

1、老师的语言不够简练高效。

认真观看了自己的上课视频,最大的一个感觉就是,自己好紧张,总怕学生不会,导致自己的语言不够简练。很多时候,我的一个提问明确提出了,可是发现自己总在重复,一再解释,非常罗嗦。还有,学生的回答,我也是怕其他孩子听不到或听不懂,自己总在重复。到了最关键,让孩子们充分发言时,我仍然不放心!一句话,老师的课堂讲述太多了,语言不够简练,占据了孩子们的自主学习时间。

2、课堂的学习内容整合度有待提高。

现代教育,要求给孩子们肩负,要实现这一点,语文课堂内容的选择和整合就尤为重要。一篇课文,一首古诗,可讲可学的内容多得是,但是我们的课堂时间就非常有限,高效课堂就需要高效整合。在这一方面我做的非常不足,我总是按部就班地一项一项地上课,教学时间远远不够。在《宿新市徐公店》,我设置孩子们充分口头语言表达后,就写话练习,把口头表达整理转换成书面文字。这样一操作下来,直接一课时变成两课时了。试想想,如果不整合读、讲、写,课堂时间如何有效保证!

3、全面关注学生。

从教学视频中,我发现一旦遇到稍微难度较大的语言表达题目,举手发言的学生寥寥无几,而且总是那几个学习比较好的孩子举手发言。我特别留意到,从不肯举手发言的都是学习有困难的孩子。所以,我认真反思,一堂课精心设计一个又一个环节,可是在关注学生的程度上,还是忽略了学习困难的他们,那么他们从何提高呢。关注学生不难,全面关注学生是我做得不够好的地方。

······。

一堂课,是实验也是经验,看着自己的课堂录像,更是直观地了解自己的教学状态!反思自我,从这节课开始,向着高效课堂而努力!

根据学校的课程安排,我们继续开展以“经典古诗文鉴赏”为基本教材的校本课程。经过半个学期的学习,学生的古诗文背诵和鉴赏都取得了不少的进步。回顾半学期的教学历程,我总结出古诗教学中要注意的几点方法:

一、反复吟诵,陶冶性灵。

古人云:“七分诗三分读”,可见在学习古诗时朗读是多么重要。吟诵古诗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还能增加其艺术修养。因此,在古诗教学中要重视反复朗读,让学生读得琅琅上口。

二、巧妙分析,理解诗意。

1、借助历史,使学生正确、深刻地理解诗意。

在唐宋浩瀚的诗海中,有大量的古诗是诗人对当时社会状况所产生的一种心声,及对人生遭遇的一种感慨。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在了解创作背景后,才能对诗意有全面、正确地领悟。有了一定的历史知识,我们便可以正确理解到“山外青山楼外楼”,并不是南宋的繁华景象,而是苟且偷安的证据;“西湖歌舞”并不是升平气象,而是亡国之音;“游人醉”并不是对太平盛世的陶醉,而是乐不思蜀的醉生梦死之态。教师如能恰如其分地引导学生搜集资料,适当补充一些与诗歌有关的历史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消除一些由时代造成的'隔阂,还可锻炼学生课外积累能力和自学能力。学生学习古诗时,是有历史的“东风”可借的。

2、围绕重点词句展开分析。

大部分诗,它的内容是围绕一个词或一句话展开的,这就是诗中的重点词句,这些词句往往是诗人思想感情的一个集中点,抓住重点词句有利于理清全诗的思路及诗人所要表现的思想。例如在教学古诗《送孟浩然之广陵》中,体会作者的感情是教学的难点。学生通过分析理解词语的意思,想象李白所描写的情景,想象李白站在江边有多久才能看到孤帆远景碧空尽的情景?李白为什么站在江边那么久?他在想什么?学生了解了诗人所描写的意境,体会到诗人与老朋友分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这样描绘了诗歌的“境”,点出了诗人的“情”,学生的想象自然会进入诗歌的意境,和诗人的感情产生共鸣。

三、适时拓展,提高能力。

我国古代有许多优秀的诗歌都充满了诗情画意,古诗的教学,一定要将学生领入诗的意境,体验诗人的感情,诗情画意地教古诗,教出古诗的诗情画意。如:教学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黄四娘家花满蹊)一诗时,我引导学生在充分理解每一句诗意的同时,把诗句变成一幅优美的风景画,让他们自己动手绘出一幅彩画,使他们在体验创作乐趣的同时,从中受到美的熏陶。在学生动手绘图以后,我再引导学生演一演“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中的蝶和莺,让画面在学生面前立体化起来、活起来;学生在扮演诗中角色的时候,充分调动了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把诗句没有绘出而生活中有的声音动态想象出来,极大地丰富了画面,也成功体验了诗的意境。

四、古诗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古诗教学中既要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也要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对诗歌有充分地理解,才能有力地驾驭全诗,才能正确引导学生掌握诗中“有生命的东西”,才能给学生一个充分施展主动性的天地。教材入选的古诗多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程度而选定,容易理解接受的五言或七言绝句居多。但唐宋毕竟是遥远的过去,在社会环境、生活特点,语言习惯等方面与现在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学生这方面知识的欠缺,造成了学习古诗的障碍,这就要求教师对唐宋诗歌的特点,诗人的生平及文学风格,特定的历史背景要有所了解,这将有利于古诗教学的顺利进行。

譬如,了解唐诗“以情景为主,即叙事说理,亦寓于情景之中,出以唱叹含蓄”,宋诗是唐诗的延续,它侧重于“运思造境,炼句琢字,皆剥去数层,透过数层”,并“以清奇生新深隽瘦劲为尚”的特点,则有利于在研究唐宋诗教学时有所侧重,有的放矢;了解历史,了解诗人,则有利于把握诗歌的情感动脉;掌握古诗的语言特点,则有利于扫清教学过程中的语言障碍。

在教学古诗《咏柳》其中的两行诗“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时”时,我启发学生发挥想象:“在这美好的春光里,似剪刀的二月春风除了剪出细嫩的柳条外,还剪出了什么?”一经“点燃”,学生精彩纷呈的各异思维就展现出来:

“剪出了火红的桃花”,“剪出了活泼可爱的小燕子”,“剪出了大地的胡须——小草”??预料之中的答案让我满意,正当我打算收场时,一位孩子说:“还剪出了这一大片春光。”语出惊人,使我一愣,心中盘算该如何评价这样的答案,如果按照常理思考:“春光”这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如何能用“剪”呢?但多年的教学实践又提醒我:“要小心对待学生萌芽中的创新思维”。

也许是受到了我的鼓舞和这个富有创意孩子的启发,接下来一个个孩子的发言则完全超出了我的意料之外,带给了我更大的震动:“剪出了花的香味”“剪出了宛转的鸟语”“剪出了草地上我们嬉戏的姿态”“剪出了春光中孩子们的一张张笑脸。”“剪出了风中悠扬的歌声”??最后一位同学俨然在做着精辟的总结“剪出了空气中快乐的气息”。

回到办公室,望着窗外美好的春光,我又在回味学生刚才的话语,发现这竟带给了我那么多享受的画面。我明白了:有时候千万不要自以为是,给孩子强加成人的思想,儿童的世界是可以尊重的。我又很庆幸:就是因为自己的顺势而导,才使诗意喷薄。

中国,诗的国度,在我国亿万人民的血脉里奔流着诗的灵感,诗的激情。从《诗经》到《楚辞》,从陶渊明到“建安七子”,从唐诗到宋词直至元曲,名家辈出,璀璨夺目。那些千古传诵的诗词名篇,不仅是我国民族文化和人文精神的瑰宝,也是全人类共同的艺术珍宝和精神财富:歌江山美,吟边塞情;或纤柔卑弱,或明快清新;有悲凉慷慨,亦缠绵宛转;有诗仙李白的豁达,更有诗圣杜甫的沉郁……而当今二十一世纪的孩子们生活在如此高科技的信息时代,电视、网络等现代化媒体是他们了解社会、接受知识的重要途径,改革开放的今天,各国文化的冲击更是一浪高过一浪,但孩子对于我们中华民族艺术宝库的瑰宝——古诗词却知之甚少,或仅能吟诵几首,而对于诗中那优美的意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和对古诗的喜爱、研究之情却谈不上。长此以往,我们祖先留下来的文化瑰宝岂不要烟消云散了?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有责任传承文明,让中华古诗文绽放她的魅力,为学生的一生奠基。

一、重视日常教学。

古诗文绝大多数由文言文向言简意赅、琅琅上口方向转变,但不能否定,由于时代和学生年龄的局限,有些古诗文对学生来说,仍是词句晦涩,语法繁杂,哲理深远,即使记住了每句诗的意思,也是牵强附会,这使得许多学生对古诗词“望而生畏”,加大了古诗文教学的难度。而我们古诗文教学的课堂现状并不乐观,一些教师在讲授古诗时,仍然改不了满堂灌,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写、学生抄的弊病,致使老师讲得很累,学生学得很烦,这种现状学生、家长、社会不满意,就连语文老师自己也感觉别扭。我认为小学阶段的古诗教学可通过这些途径“创设情境”,以达到“培养兴趣”的目的:a、讲(把诗意变成故事讲出来);b、写(改写、扩写、续写、仿写古诗词,自创小诗词,写读后感);c、演(排课本剧把诗意表演出来);d、画(给诗配画,给画填诗);e、唱(自选曲子,吟唱古诗词)。

二、强化诵读工程。

纵观语文新课程标准,在小学阶段要求背诵的古诗文就有一百六十多篇。要让学生一味背诵,枯燥且容易忘记,我们不妨把它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抓。首先,在班上成立古诗词兴趣小组,由他们负责每周向学生推荐一首到两首诗词,写在教室前面醒目的地方,组织大家利用课前课后背诵,日积月累,学生在无压力的情况下会积累大量古诗词;其次,利用板报、专栏、标语向同学推荐一些经典诗句,利用班会时间举办赛诗会、古诗接龙、对诗句等活动,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另外,教师可以在课余和学生一起从某方面研究:a、古诗词的文学常识(创作常识、平仄规律,绝句、律诗的特点)b、研究某一位诗人(如他的生平、写作风格、社会背景、趣事等)c、研究某一类作品(田园诗、边塞诗、送别诗、写景诗等)以此把古诗词诵读工程引向深入。

三、开展演绎活动。

好多古诗词都有曲谱,如果我们将“读”、“唱”、“舞”融汇在一起,采用多种形式(齐诵、分角色朗诵、唱伴诵、舞伴诵等)进行演绎,不但具有视听效果,还会将诗词的意境及思想感情挖掘再现,使学生铭记不忘,获益无穷。如《生查子元夕》中欧阳修所抒发的“物是人非,泪湿春衫”之忧;《虞美人》中李煜作为昔日皇帝,今日阶下囚的惆怅断肠之愁;《钗头凤》里堂堂男儿陆游的一腔悔怨,其前妻唐琬的咽泪装欢;《短歌行》中曹操横槊赋诗,纳贤平天下的雄心壮志;《水调歌头》中苏轼对人之悲欢离合,月之阴晴圆缺的感慨;《满江红》中岳飞预洗前耻,收复河山的必胜信念……这一个个动人的场景若被孩子演绎了出来,就等于刻入他们的骨子,永生难忘。

总之,要做好古诗文启蒙教育,我认为在课内,与日常语文教材相结合,适时地渗透古诗词;在课外,有效地组织活动,组建诗词兴趣班;在校园,创设古典的文化氛围,让教师和学生一道“诗情画意”般地成长。

小学古诗写夏天的古诗

万物葱绿的春天过去了,弹指一挥间。月日到了,太阳直射立于北回归线,夏天这个流火的.季节又来到了。

《初夏》。

唐·李世民。

一朝春夏改,隔夜鸟花迁。

阴阳深浅叶,晓夕重轻烟。

哢莺犹响殿,横丝正网天。

佩高兰影接,绶细草纹连。

碧鳞惊棹侧,玄燕舞檐前。

何必汾阳处,始复有山泉。

《诉衷情初夏偶成》。

金·段克己。

东风帘幕雨丝丝,梅子半黄时。

玉簪微醒醉梦,开却两三枝。

初睡起,晓莺啼。倦弹棋。

芭蕉新绽,徙湖山,彩笔题诗。

《夏日山中》。

唐·李白。

懒摇白羽扇,裸体青林中。

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

《夏日登车盖亭》。

北宋·蔡确。

纸屏石道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

睡起莞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

《省试夏日可畏》。

唐·丘为。

赫赫温风扇,炎炎夏日徂。

火威驰迥野,畏景烁遥途。

势矫翔阳翰,功分造化炉。

禁城千品烛,黄道一轮孤。

落照频空簟,馀晖卷夕梧。

如何倦游子,中路独踟蹰。

《仲夏风雨不已》。

宋·陆游。

南陌东阡自在身,一年节物几番新。

鲥鱼出后莺花闹,梅子熟时风雨频。

冠盖敢同修禊客,桑麻不减避秦人。

夕阳更有萧然处,照影清溪整葛巾。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夏夜宿直》。

唐·白居易。

人少庭宇旷,夜凉风露清。

槐花满院气,松子落阶声。

寂寞挑灯坐,沉吟蹋月行。

年衰自无趣,不是厌承明。

《六月三十日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得潭字)》。

唐·岑参。

亭晚人将别,池凉酒未酣。

关门劳夕梦,仙掌引归骖。

荷叶藏鱼艇,藤花罥客簪。

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

失路情无适,离怀思不堪。

赖兹庭户里,别有小江潭。

《夏夜叹》。

唐·杜甫。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

安得万里风,飘飖吹我裳。

昊天出华月,茂林延疏光。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虚明见纤毫,羽虫亦飞扬。

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

念彼荷戈士,穷年守边疆。

何由一洗濯,执热互相望。

竟夕击刁斗,喧声连万方。

青紫虽被体,不如早还乡。

北城悲笳发,鹳鹤号且翔。

况复烦促倦,激烈思时康。

小学古诗写夏天的古诗

夏天热乎乎的,人们的`心也由此变热。每一个互相鼓励的眼神,每一阵小小的风,每一个关心的问候,都可以点燃一朵小小的火花。

《夏吟》。

宋·戴石屏。

乳鸭池塘水浅深,熟梅天气半晴阴。

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

《夏景》。

明·朱瞻基。

景雨初过爽气清,玉波荡漾画桥平。

穿帘小燕双双好,泛水闲鸥个个轻。

《曲院风荷》。

清·陈璨。

六月荷花香满湖,红衣绿扇映清波。

木兰舟上如花女,采得莲房爱子多。

《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夏雨后题青荷兰若》。

唐·施肩吾。

僧舍清凉竹树新,初经一雨洗诸尘。

微风忽起吹莲叶,青玉盘中泻水银。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喜晴》。

宋·范成大。

窗间梅熟落蒂,墙下笋成出林。

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

《三月晦日偶题》。

宋·秦观。

节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儿女挽留春。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仲夏》。

唐·樊旬。

江南仲夏天,时雨下如川。

卢桔垂金弹,甘蕉吐白莲。

《闻蝉》。

唐·耒鹄。

绿槐影里一声新,雾薄风轻力未匀。

莫道闻时总惆怅,有愁人有不愁人。

《山亭夏日》。

唐·高骈。

绿树浓阴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

《夏日对雨》。

唐·裴度。

登楼逃盛夏,万象正埃尘。

对面雷嗔树,当街雨趁人。

檐疏蛛网重,地湿燕泥新。

吟罢清风起,荷香满四邻。

《夏日南亭怀辛大》。

唐·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芝劳梦想。

《始夏南园思旧里》。

唐·韦应物。

夏首云物变,雨余草木繁。

池荷初帖水,林花已扫园。

萦丛蝶尚乱,依阁鸟犹喧。

对此残芳月,忆在汉陵原。

《夏意》。

宋·苏舜钦。

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花开透帘明。

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

《客中初夏》。

宋·司马光。

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鹧鸪天》。

宋·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

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

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幽居初夏》。

宋·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初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余谁共午瓯茶?

《夏日六言》。

宋·陆游。

溪涨清风拂面,月落繁星满天。

数只船横浦口,一声笛起山前。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小学古诗写夏天的古诗

夏天是一个突飞猛进的季节。一切都在肆无忌惮地疯长,尤其是那夏天的.绿色,又浓又深,霸占得漫山遍野。

《夏末留别洞庭知己》。

唐·朱庆馀。

清秋时节近,分袂独凄然。

此地折高柳,何门听暮蝉。

浪摇湖外日,山背楚南天。

空感迢迢事,荣归在几年。

《夏末野兴》。

宋·陆游。

半世天涯倦远游,还乡不减旅人愁。

数声相应鸠呼雨,一片初飞叶报秋。

山坞风烟僧院路,河梁灯火酒家楼。

绝知雪鬓宜蓑笠,分付貂蝉与黑头。

《夏日》。

唐·韦应物。

已谓心苦伤,如何日方永。

无人不昼寝,独坐山中静。

悟澹将遣虑,学空庶遗境。

积俗易为侵,愁来复难整。

《夏日山中》。

唐·李白。

懒摇白羽扇,裸体青林中。

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

《夏夜叹》。

唐·杜甫。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

安得万里风,飘飖吹我裳。

昊天出华月,茂林延疏光。

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虚明见纤毫,羽虫亦飞扬。

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

念彼荷戈士,穷年守边疆。

何由一洗濯,执热互相望。

竟夕击刁斗,喧声连万方。

青紫虽被体,不如早还乡。

北城悲笳发,鹳鹤号且翔。

况复烦促倦,激烈思时康。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夏花明》。

唐·韦应物。

夏条绿已密,朱萼缀明鲜。

炎炎日正午,灼灼火俱燃。

翻风适自乱,照水复成妍。

归视窗间字,荧煌满眼前。

《山亭夏日》。

唐·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夏日登车盖亭》。

北宋·蔡确。

纸屏石道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

睡起莞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

《省试夏日可畏》。

唐·丘为。

赫赫温风扇,炎炎夏日徂。

火威驰迥野,畏景烁遥途。

势矫翔阳翰,功分造化炉。

禁城千品烛,黄道一轮孤。

落照频空簟,馀晖卷夕梧。

如何倦游子,中路独踟蹰。

《仲夏风雨不已》。

宋·陆游。

南陌东阡自在身,一年节物几番新。

鲥鱼出后莺花闹,梅子熟时风雨频。

冠盖敢同修禊客,桑麻不减避秦人。

夕阳更有萧然处,照影清溪整葛巾。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夏夜宿直》。

唐·白居易。

人少庭宇旷,夜凉风露清。

槐花满院气,松子落阶声。

寂寞挑灯坐,沉吟蹋月行。

年衰自无趣,不是厌承明。

《早夏》。

唐·钱起。

楚狂身世恨情多,似病如忧正是魔。

花萼败春多寂寞,叶阴迎夏已清和。

鹂黄好鸟摇深树,细白佳人着紫罗。

军旅阅诗裁不得,可怜风景遣如何。

《初夏且幽庄》。

唐·卢照邻。

伺有高踪客,耿介坐幽庄。

卞哩人事少,风烟鸟路长。

瀑水含秋气,垂藤引夏凉。

苗深全覆陇,荷上半径塘。

钓诸青鬼没,才田白鸳翔。

知君振奇藻,还嗣海隅芳。

《初夏》。

唐·李世民。

一朝春夏改,隔夜鸟花迁。

阴阳深浅叶,晓夕重轻烟。

哢莺犹响殿,横丝正网天。

佩高兰影接,绶细草纹连。

碧鳞惊棹侧,玄燕舞檐前。

何必汾阳处,始复有山泉。

《诉衷情初夏偶成》。

金·段克己。

东风帘幕雨丝丝,梅子半黄时。

玉簪微醒醉梦,开却两三枝。

初睡起,晓莺啼。倦弹棋。

芭蕉新绽,徙湖山,彩笔题诗。

《夏日杂诗》。

清·陈文述。

水窗低傍画栏开,枕簟萧疏玉漏催。

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

小学古诗写秋天的古诗

秋天,是一首静美而又婉转的诗,碧水映晴空,清夜画月明,盈一怀婉约,将一笺心语吟成满纸风情,让斑驳的印迹诉说着秋水长天的故事。

《渔家傲》。

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唐·刘长卿。

古台摇落后,秋入望乡心。

野寺来人少,云峰隔水深。

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

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自今。

《秋夜曲》。

唐·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山居秋暝》。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子夜秋歌》。

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秋登宣城谢眺北楼》。

唐·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

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秋登兰山寄张五》。

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秋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唐·白居易。

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

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

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

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

《长安秋望》。

唐·杜牧。

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

南天与秋色,气势两相高。

《秋风引》。

唐·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秋词》。

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

《秋日》。

唐·耿玮。

返照入闾巷,忧来谁共语?

古道少人行,秋风动禾黍。

《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秋夜曲秋登兰山寄张五》。

唐·孟浩然。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试登高,心飞逐鸟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苏幕遮》。

宋·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

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

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

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小学生古诗

胜日寻方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2、《题临安邸》。

南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3、《游园不值》。

南宋·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支红杏出墙来。

4、《乡村四月》。

南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5、《墨梅》。

元·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6、《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7、《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8、《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越。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9、《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10、《秋浦歌》。

唐·李白。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小学生古诗

唐·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2、《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3、《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4、《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5、《鹿柴》。

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6、《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7、《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8、《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9、《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0、《赠汪伦》。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1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12、《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13、《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14、《风》。

唐·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15、《长歌行》。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曦。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6、《敕勒歌》。

北朝民歌。

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17、《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18、《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19、《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20、《别董大》。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21、《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22、《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23、《绝句》。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24、《江畔独步寻花》。

唐·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25、《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26、《滁州西涧》。

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27、《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8、《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29、《渔歌子》。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30、《塞下曲》。

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31、《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32、《浪淘沙》。

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33、《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凄凄满别情。

34、《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35、《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36、《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钓,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37、《悯农·其一》。

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38、《悯农·其二》。

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39、《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40、《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41、《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42、《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43、《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44、《蜂》。

唐·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45、《江上渔者》。

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里。

46、《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47、《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