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心得体会是对所接受培训内容和学习过程的总结和概括。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培训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激发大家在写作中的创造力和思考能力。
5月8日至11日,我代表试验学校参与了全市中学校音乐老师专业提升班培训班,受益匪浅。虽然只是短短几天时间,但我觉得实充而开心。这次培训,我学到了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学问,熟悉了许多优秀的老师,使我受益匪浅。这次我们培训的内容有:
2、合唱指挥技能,方法培训。
3、音乐新课程标准解读。
首先,这次培训,使我从观念上、理论学问水平上和教学方法与技巧上都有了新的熟悉与提高,在某些方面有了质的进步。
其次,通过这次培训,促使我深刻的反思自己的音乐教学。古语说:“吾日三省吾身。”是指道德层面,一名老师能成为教学上的能手,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经过长期的磨练,在反思中不断地成长起来的。过去我对教学中的深层次的思索熟悉不足,反思不够。通过培训,我看到了老师们的严谨的'教学态度,授课的专致,看到了同行们的仔细钻研与孜孜不倦的学习劲头,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在今后的教学与学习中,我会对自己每节课的的教学进行反思,做一名反思型的老师。我要用新的教学理念进行教学,多钻研,敢创新,在艺术训练方面作出自己应做的贡献。
第三,通过这次培训,我对音乐有了更深的熟悉,在今后的音乐唱歌教学中,我会结合实际,运用这几天学习中学到的珍贵学问,尽量根据老师教的方法进行教学。同时还要不断地创新,使我校的音乐教学上一个新的台阶。老师们的讲座给我们带来了心智的启迪、情感的熏陶和精神的享受,让我们饱享了高品质的“文化大餐”。
音乐课教学中怎样才能准确及时地做到课堂教学的改进任务。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呢?通过这次教训培训,浅谈几点体会。下文是初中音乐参加教学。
欢迎阅读。
我们都知道:中小学生生性活泼好动,表现欲特别强,富于幻想,敢于创造,而音乐活动的设计的出发点正是使学生不受约束完全出于内心感受、内心需要。它能使学生大胆地、无忧无虑地在音乐的天地中表现自己,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兴趣性,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性。
因此,音乐课堂活动的开展能够开发中小学生的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开放学生的智力潜能,使学生成为具有创造力的开拓性人才。在中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每一次音乐活动又是一项多种感知器官协调工作的感知活动,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音乐课堂活动体现了中小学生新课程教学理念,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弘扬民族文化,理解多元文化,完善评价机制。
音乐课堂活动教学模式的建构体现了全员参与,师生互动,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创新求异等基本理念。
通过培训,让我深刻地理解课堂教学实录重要性,譬如一堂音乐课教学中怎样才能准确及时地做到课堂教学的改进任务。在新课改的教学中,课堂观察不仅是教师及时获得教学反馈信息、捕捉教学复杂现象,分析研究教学情况,以及准确调整教学思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一种重要手段;同时它也是充分发挥教师教学智慧,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依据。
初中生既不象小学生那样对自己的主观情感体验不深,遇事经常会破涕为笑,也不象高中生那般老练,遇事有自己的主张,他们往往是既懂得一些事理,又不能彻底了解,缺少一种情感意志上的自主调控能力,较多地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和支配,表现出情感和意志的相对脆弱。面对挫折,容易产生厌学情绪、甚至还会产生破罐子破摔的逆反心理。
学习了音乐课后,我觉得以下几点对我启发很大:
1、营造和谐、轻松、有序的课堂气氛。
在课堂上应时刻关注学生学习的情绪变化,用亲切、幽默、诙谐、委婉的言语或技巧营造和谐、轻松、有序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在积极的情绪下,最大限度的获取知识。
2、正确看待学生的闹,鼓励学生的创造。
本案例中,该同学表面上随意“瞎唱”,其实是他内心真情的自然流出,表现了他本能的创作兴趣。我们不能随意地将本能的创作兴趣扼杀在摇篮之中。
3、创新教学应从学生音乐创造天性和实际经验出发,循序渐进。
音乐可以不依赖谱而存在,音乐才是生来就有的。对于他们来说,哼唱比写谱容易得多。如果要求缺乏感性经验的创作,势必会扼杀他们的创作兴趣,影响教学的实效性。本案例中,从学生出发,根据学生实际的识谱经验,从感性到理性,先让学生哼唱,再引向对比学习,较好的落实了“双基”教学。从整个教学过程来看,从一个学生到每个成功的创作,我们不难看出孩子们的音乐创作能力、音乐感受能力、音乐表现能力的特殊性。
4、开放教学过程,实施生成教学。
课堂教学永远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位教师在课前都不可能完全预测课堂上所要发生的一些突发事件。这就需要我们教师们有迅速捕捉到学生输出的各种信息,随时反思,随机应变,这种能力。传统教学以教学过程的“程序化”。课改倡导“开放教学”,倡导实施“生成教学”。本案例把定位转变为“以生成为本位”,不只是忠实的实施课前所制定的计划,而是根据实际需要,随时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策略进行调整,使教学过程有明显的变化,有所提高。
5、教师要学会宽容、学会欣赏学生。
成长中的学生难免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但是只要不是原则性的错误,宽容、谅解、用巧妙的方法加以化解与引导,用鼓励的方式激励学生发现错误,案例中委婉地指出了他的错误,因此,他能非常乐意的接受。同时,教师把他的闪光点放大,引导其他学生像他一样来进行编唱,从而使他获得了自信,欣赏换成了指责、批评,我想我们都将会看到另一种情景:他肯定会有逆反,对课失去兴趣。
因此作为一名教师来讲,需要不断地掌握新知识,才能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我有信心我能够成为一名称职的人民教师。
今年初一音乐教材改版了,作为一名初中的音乐教师,在面临新课程改革时,除了要认真解读、领悟新知识,要适应新课程的需要,就必须转变角色,学习掌握新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不断地自我的更新与发展。研究了一番,以下是通过学习获得的感想与心得体会。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程评价应充分体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贯彻《标准》的基本理念,着眼于评价的教育、激励与改善的功能,以音乐课程价值和基本目标的实现为评价的出发点,评价指标不仅要涵盖音乐的不同教学领域,更应关注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情感反应、参与态度和程度。
新编教材给我们提供的音乐作品在思想、音乐形象方面都是接近学生的生活,富有较强的参与、表现潜力,这些为我们音乐教师在教学方法上提供的较大的发挥空间,我们可以从学生身边发生的事情入手与学生产共鸣,来提高学生的兴趣。专心倾听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思考的基础,也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前提。因此,要培养学生上课专心倾听的习惯;培养他们合作交流的习惯,在教学中,必须使学生积极开动脑筋,乐于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逐步养成与同伴交流的习惯;培养他们从生活中发现音乐、应用音乐的习惯。音乐来源实际生活,教师要培养学生从从平时看得见、摸得着的周围事物开始,在具体、形象中感知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
音乐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提高鉴赏好审美能力。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用音乐作品加强学生对真、善、美、假、恶、丑得认识和理解。以审美为核心,充分调动学生听觉、视觉、动觉等感官的参与,引导学生欣赏美、表现美、感悟美、创造美,还要加强不同学科间的联系,在教学中渗透不同的文化知识,塑造健全的人格。同时,鼓励学生尝试音乐的创作,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创作新人,提高学生的艺术综合能力和个人品德的修养。
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密切音乐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要真正把新课标落实到每一节音乐课上,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认真钻研教材,抓住音乐形象,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多一些理性的去思考,让学生能静心体验音乐的美,用心去表现音乐的美,使音乐课真正成为学生美育的途径,学生的人格的得到更好的发展。
通过培训,让我深刻地理解课堂教学实录重要性,譬如一堂音乐课教学中怎样才能准确及时地做到课堂教学的改进任务。在新课改的教学中,课堂观察不仅是教师及时获得教学反馈信息、捕捉教学复杂现象,分析研究教学情况,以及准确调整教学思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一种重要手段;同时它也是充分发挥教师教学智慧,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依据。
初中生既不象小学生那样对自己的主观情感体验不深,遇事经常会破涕为笑,也不象高中生那般老练,遇事有自己的主张,他们往往是既懂得一些事理,又不能彻底了解,缺少一种情感意志上的自主调控能力,较多地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和支配,表现出情感和意志的相对脆弱。面对挫折,容易产生厌学情绪、甚至还会产生破罐子破摔的逆反心理。
学习了音乐课后,我觉得以下几点对我启发很大:
1、营造和谐、轻松、有序的课堂气氛。
在课堂上应时刻关注学生学习的情绪变化,用亲切、幽默、诙谐、委婉的言语或技巧营造和谐、轻松、有序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在积极的情绪下,最大限度的获取知识。
2、正确看待学生的闹,鼓励学生的创造。
本案例中,该同学表面上随意“瞎唱”,其实是他内心真情的自然流出,表现了他本能的创作兴趣。我们不能随意地将本能的创作兴趣扼杀在摇篮之中。
3、创新教学应从学生音乐创造天性和实际经验出发,循序渐进。
音乐可以不依赖谱而存在,音乐才是生来就有的。对于他们来说,哼唱比写谱容易得多。如果要求缺乏感性经验的创作,势必会扼杀他们的创作兴趣,影响教学的实效性。本案例中,从学生出发,根据学生实际的识谱经验,从感性到理性,先让学生哼唱,再引向对比学习,较好的落实了“双基”教学。从整个教学过程来看,从一个学生到每个成功的创作,我们不难看出孩子们的音乐创作能力、音乐感受能力、音乐表现能力的特殊性。
4、开放教学过程,实施生成教学。
课堂教学永远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位教师在课前都不可能完全预测课堂上所要发生的一些突发事件。这就需要我们教师们有迅速捕捉到学生输出的各种信息,随时反思,随机应变,这种能力。传统教学以教学过程的“程序化”。课改倡导“开放教学”,倡导实施“生成教学”。本案例把定位转变为“以生成为本位”,不只是忠实的实施课前所制定的计划,而是根据实际需要,随时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策略进行调整,使教学过程有明显的变化,有所提高。
5、教师要学会宽容、学会欣赏学生。
成长中的学生难免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但是只要不是原则性的错误,宽容、谅解、用巧妙的方法加以化解与引导,用鼓励的方式激励学生发现错误,案例中委婉地指出了他的错误,因此,他能非常乐意的接受。同时,教师把他的闪光点放大,引导其他学生像他一样来进行编唱,从而使他获得了自信,欣赏换成了指责、批评,我想我们都将会看到另一种情景:他肯定会有逆反,对课失去兴趣。
因此作为一名教师来讲,需要不断地掌握新知识,才能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我有信心我能够成为一名称职的人民教师。
今年初一音乐教材改版了,作为一名初中的音乐教师,在面临新课程改革时,除了要认真解读、领悟新知识,要适应新课程的需要,就必须转变角色,学习掌握新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不断地自我的更新与发展。研究了一番,以下是通过学习获得的感想与心得体会。
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程评价应充分体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精神,贯彻《标准》的基本理念,着眼于评价的教育、激励与改善的功能,以音乐课程价值和基本目标的实现为评价的出发点,评价指标不仅要涵盖音乐的不同教学领域,更应关注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情感反应、参与态度和程度。
新编教材给我们提供的音乐作品在思想、音乐形象方面都是接近学生的生活,富有较强的参与、表现潜力,这些为我们音乐教师在教学方法上提供的较大的发挥空间,我们可以从学生身边发生的事情入手与学生产共鸣,来提高学生的兴趣。专心倾听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思考的基础,也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前提。因此,要培养学生上课专心倾听的习惯;培养他们合作交流的习惯,在教学中,必须使学生积极开动脑筋,乐于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逐步养成与同伴交流的习惯;培养他们从生活中发现音乐、应用音乐的习惯。音乐来源实际生活,教师要培养学生从从平时看得见、摸得着的周围事物开始,在具体、形象中感知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
音乐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提高鉴赏好审美能力。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用音乐作品加强学生对真、善、美、假、恶、丑得认识和理解。以审美为核心,充分调动学生听觉、视觉、动觉等感官的参与,引导学生欣赏美、表现美、感悟美、创造美,还要加强不同学科间的联系,在教学中渗透不同的文化知识,塑造健全的人格。同时,鼓励学生尝试音乐的创作,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创作新人,提高学生的艺术综合能力和个人品德的修养。
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密切音乐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要真正把新课标落实到每一节音乐课上,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认真钻研教材,抓住音乐形象,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多一些理性的去思考,让学生能静心体验音乐的美,用心去表现音乐的美,使音乐课真正成为学生美育的途径,学生的人格的得到更好的发展。
。
通过尚老师的专项培训,我了解到奥尔夫音乐的材料应该是多样性的,学习的方式也应该是多样性,画面中有节奏、节奏中有律动、律动中有欣赏,各种多样性的结合,形成了奥尔夫音乐的综合性,这种综合性不但培养孩子的感受、欣赏、表现能力,而且还综合提高孩子们的.语言能力、理解力和表演能力。通过这次培训,我对音乐欣赏课的教学也有了一些新的想法,可以在欣赏课的教学中参加奥尔夫的元素,尚老师对《匈牙利舞曲(第五号)》进展教学时,采用情景教学以小矮人的故事代入音乐,使孩子们更形象的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图谱的欣赏以视觉与听觉相结合的方式感受音乐;在与舞曲比照时,分别从情绪、色彩、旋律线来分析音乐。这些方法都是值得学习的,在今后的欣赏课中都是可以借鉴的。在音乐课中是可以通过语言、声势、律动、旋律、打击乐器、舞蹈、情景表演等方式来进展学习的。我认为,奥尔夫教学是一种过程性的教学,是以孩子们为主体的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教学,你学会了不一定会教好学生,它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音乐素养以及深厚音乐功底,才能通过崭新的教充理念和教学方法给孩子们全面有效的、生动有趣的音乐教育。因此,今后我在音乐教学上要不断去实践,不断去探索,进一步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使孩子们感受音乐的魅力并热爱音乐。
20xx年12月11至12月30日,我有幸参加了国培计划福建省薄弱学科小学音乐教师的培训学习,这次培训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过聆听专家老师们精彩的讲座,与专家及本省的同仁面对面的观点交流,经验分享,使我在教育科研方法、课堂教学艺术、教研活动形式等方面都获益匪浅。
这次培训每天的日程安排得很充实。期间共听了15场专题讲座;5节典型的课例观摩。无论是讲座还是授课,都让人耳目一新,让我感受到了一个全新的教学舞台。老师们在教育科学理论方面的阐述简要而精辟,为我们的教育科学理论注入了源头活水。老师们的讲座给我们带来了心智的启迪、情感的熏陶和精神的享受,让我们饱享了高品质的“文化大餐”。尤其是听了陈秀鸿老师的《教师师德新探》、张含功老师的《音乐教师与教育科研》及林家凌老师的《音乐教育新体系》,令我们受到一次教育的洗礼,精神的震撼。张老师的语言幽默、诙谐、生动,从他的举手投足中让我们感受到他朴素的人格魅力和务实的工作作风,听他们讲座真的是一种精神享受。
在转变观念,丰富理论知识的同时,老师们从实际工作中大家经常遇到的问题入手,主要讲解了音乐教育教学等方方面面的内容。我们印象最深的是吴老师的《音乐教学设计及片段教学研究》、刘老师的《多媒体课件制作》、李小瑜老师的《图谱教学法》的讲座。李xx针对如何上好结合图谱进行音乐教学课,把自己多年来所积累的宝贵经验毫无保留的倾授给我们,让我们做学生感受、体验音乐课的一些经验和做法。吴蔚老师为大家讲解了的教学设计流程,通过观看片段教学的录像,让大家对教学设计的手段和方法有了更多的了解。
印象最深的是林家凌老师指导的三位参加中央音乐学院国培回来的厦门老师为我们带来的三节不同课型的音乐课为我们传授了许多音乐教学方法受益极大。她们让全班同学全面参与、体验、实验。把这些知识变化性地运用到我们的音乐课堂中,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为了使学生能轻松、愉快地上音乐课,她们多用鼓励的方式使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品质。努力做到用好的设计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在教学中,她们尽量避免那种生硬的、繁难的技巧技能性训练,而是从学生出发,多为他们营造一些发现美、创造美的自由空间,以激发起他们热爱美、传播美的热情,从而使美能在学生的心灵中生根、发芽、成长、壮大。
这些鲜活生动的教学课例,让我们受益匪浅。课例背后的思考与解读,更是让我们教师深受启发,大开了眼界。最后,就是老师们高深独到的理论见解,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各具特色的授课风格,深深地吸引了我们学员。
学员之间的互动交流成为每位培训人员提高自己业务水平的一条捷径。在本次培训中,我们音乐班学员共上了5堂片段教学和2节完整课进行交流与学习,我也有幸在福州市钱塘小学上了一节省级音乐公开课《快乐的小熊猫》,这节课得到了与会专家的高度评价。通过这些实际演练,我们不断的交流,真正做到彼此之间的“教学相长”。在讨论中,学员们畅所欲言,提出的许多观点和问题都是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这些问题得到了与会老师们的重视,他们的回答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对我们今后的音乐教育教学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培训是一个反思进步的过程。二十天的培训学习是短暂而辛苦的,但留给我们的记忆和思考却是永恒的。通过这次培训,我进一步提高了认识,理清了思路,学到了新的教学理念,找到了自身的差距和不足。我要把汲取到的先进理念、思想运用到工作中去,让此次培训的价值在工作中得到的体现。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们要努力发挥自己的专业素质,把爱与知识播送给每一位孩子,让他们健康、个性地成长。使用各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去感受、理解、表现音乐;给他们富于旋律的人生,享受人生的旋律。
在当代社会,音乐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尤其是流行音乐更是年轻人的最爱。因此,流行音乐教学培训逐渐兴起,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投身这一事业。在我参加流行音乐教学培训的过程中,我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下面将与大家分享一些心得体会。
第二段:培训内容。
我参加的流行音乐教学培训课程包括了多个方面的内容,比如声乐训练、音乐理论、演唱技巧等等。在声乐训练部分,老师们教会了我如何正确运用呼吸,如何唱出清晰的音准和正确的嗓音。音乐理论课程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分析音乐作品,提高了我的音乐素养。此外,老师们还教我如何正确地表达情感,如何在演唱中展现自己的个性。这些内容不仅丰富了我的知识,也提高了我的能力。
第三段:互动学习。
在流行音乐教学培训中,我发现互动学习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老师们不仅是传授知识的者,更是与我们学员们紧密互动的伙伴。在课堂上,我们进行了很多合唱、即兴演唱和互动练习,这不仅让我们更加融入音乐中,也增强了我们之间的感情。同时,我们也相互观摩学习,通过观察和听取他人的优点和不足,我们能够更好地改进自己的演唱技巧和表现力。这种互动学习的氛围非常有利于我们的成长和提高。
第四段:培训考核。
在流行音乐教学培训中,考核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通过考核,老师们可以评估我们的学习情况,同时也给了我们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在我参加的培训中,我们经常会进行课堂表演和作业考核。通过这些考核,我意识到自己对于音乐的理解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我对自己的要求也更加严格起来。考核激发了我的学习动力,让我更加专注和努力地学习,从而取得了更好的成绩。
第五段:培训收获。
通过流行音乐教学培训,我获得了很多宝贵的收获。首先,我提高了自己的演唱技巧,在舞台上展现出更好的表演能力。其次,我对于音乐的认识更加深入,学会了如何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最重要的是,我结交了很多志同道合的伙伴,我们一起分享音乐的乐趣,一起成长和进步。这些收获不仅将对我以后的音乐事业有所帮助,也让我更加珍惜这段宝贵的经历。
结尾:
总而言之,流行音乐教学培训是一段充实而有意义的经历,通过培训,我收获了丰富的知识和宝贵的经验。在未来的音乐事业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并将所学所得传播给更多的人。流行音乐教学培训促使我不断进步,不断追求音乐的艺术,我相信,只要坚持不懈,一定能够取得更好的成就。
工商管理学院赵宏强。
国职教专家托马斯〃胡格教授及其团队。胡格老师及其团队以其教学法来教我们教学法和展示他们的教育理念,让我们耳目一新,受益匪浅。简单总结一下自己的心得体会,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转变理念,切实以学生为关注焦点。
德国的职业教育目标表述为:独立、负责任的在团队条件下有效完成工作任务。这一目标描述很具体,有较强的操作性。针对我国高职教育的现状,应转变理念,从教学和管理两大方面都切实以学生为关注焦点,真正为培养学生的能力服务。作为一线老师来讲,即使再能讲课的老师,也都要认识到学生到底学到了什么,而不是自己表演得多精彩。我们不仅仅是在教人,更是在育人。对于管理者而言,应该帮助老师和学生完成高质量的教学工作进而达到学生能力的培养目标。举办这样的培训活动足以说明我们的理念正在转变。
二、配套政策,强化长效机制引导行动。
互认可。有了好的政策,重点在于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
三、打造团队,创建持续改进的学习型组织。
无数现实的例子证明,如今“单打独斗”最多能做好事情,而无法成就事业。教书育人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所有教职员工一起团结协作、各尽其能才能做好。所以,持续改进的学习型组织的创建意义深远。通过课程教学团队、教科研项目团队、专业教学团队以及各层级的行政管理团队的不断精心建设和打造,将我院建成“持续改进的学习型高职院校”。
四、推进改革,领导要顶住压力。
教育体制、机制和方法的革新,都可能会触及原有的利益均势,对于既得利者可能形成的阻力应充分认识,需要各级领导,特别是上层领导思想统一并顶住压力。
楚雄职中张仕勤。
为贯彻落实国家教育部《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和省教厅的课改要求,有效推进职业学校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改革,提高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省教科院于2013年12月5-6日举行了“2013年云南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改革研讨暨世行贷款云南职教项目成果推广活动”,为期2天。我作为培训中的一员对这次培训感受颇深。下面我就谈谈此次培训的感受和收获。
首先,此次培训准备充分,领导重视。开班前省教科院就对此次培训做了大量的工作。对培训人员提前通知,培训人员的住宿、伙食做了精心安排,培训内容提前做了安排、订购,对培训期间的工作周密的做了计划。同时领导高度重视,开班时省教厅(教科院、职成教处、外资办)相关领导到会,并且作了重要讲话,对此次培训也作了严格要求。培训人员从思想上就高度重视、积极参与,每天坚持签到制度,无特殊情况做到不请假、不迟到、不缺席准时参加每天的学习活动。省教科院领导坚持在一线指导培训学习、广泛听取教师意见。
其次,培训人员多,培训内容广,讨论时间足,效果显著。此次培训有校长、中层领导和一线骨干教师。培训内容丰富,主要是听取了省教厅成教处处长段剑新《职教现状分析》,教育部新世纪教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职教学会教学工作委会会副主任、秘书长王军伟《职教教学改革专题报告》,腾冲一职中李正洪“现代学徒制”的实践探索,云南旅游职业学院王开洪老师的《说课竞赛的研讨与交流》等。再次,通过此次培训充分认识到了课堂教学改革的必要性。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传统的教学观念已经不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因此以现代教育思想和新课程理论为指导,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效率,实行课堂改革势在必行。只有树立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是认知主体和发展主体的思想,致力于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主体的回归和学习能力的提高,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把发展空间还给学生,最大限度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堂教学改革时间紧迫,因此课堂教学改革要从你我做起,要从现在做起。
最后,通过此次培训,使我对如何有效地展开教学有了新的思路。新的课改理念告诉我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教师心中始终要有学生”。因此要求教师备课时要认真分析学生情况,这次学习中我对此理解特别深刻。第一、备课中教师要遵循:主体性原则;差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第二、具体方法是:深入研究学生,找准教学起点;关注个别差异,设计不同要求(设计课堂教学分层、设计课堂练习分层、设计作业分层);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组建合理的学习小组。同时对如何进行课堂教学有了深刻的认识。课堂教学的基本流程是:前景创设——自主、合作、探究——能力达标。
鸡场坡乡中心学校:杨庆飞。
3月29日和30日,我很荣幸参加了贵阳名师堂开展的这次新作文教学培训,作为一个作文教学经验匮乏的教师来说,我感觉真是受益匪浅。从管建刚老师、吴勇老师等几位老师的作文教学和相关讲座中,我进一步了解了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一些方法,反思了自己教学工作中的不足。作为语文教师,不是只懂一些语文理论知识就行,我们要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培养自身良好的人文精神,这样才能把自己的人文精神渗透到学生身上。而且语文教师还要学高为师,有较高的艺术鉴赏能力和艺术修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引导学生发现教材、生活中的美,才能引导其去感受,去创造美。通过这次的学习,我有以下几点感悟:
一、不断学习,做一个博学的老师。
通过这次走进名师的课堂,我被他们思维的敏捷、语言的风趣所打动,他没不仅有着独特的教育视角,丰富的教育经验??,从他们的语言中,我还能感受到他们一个个都是博学多才的。他们怎么会这么有才呢?我觉得应该离不开阅读,所以我认为教师应该要多读书,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想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就必须有源源不断的活水注入。不仅是语文知识方面的,还得学习科学、社会、新闻等方面知识。
二、教学作文应从解决“温饱”过渡到“美”。
从管建刚老师的作文教学课和他的讲座中,我了解到平时我们纳闷的学生写作时找不到内容可写,于是便编、重复的编的这种现象,应该正确引导,让他们由写的内容多到写得美。明确写作文时如何把内容写丰富的同时,还得注意不能重复。
三、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发表。
结合我校的学生实际,多数学生都只是为了完成作业而作文,一提到写作文,很多学生都是唉声叹气,只要一听到说这次测验不写作文,学生边欢声雀跃。面对这一情况,我觉得管建刚老师的方法很不错,利用发表的机会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我们学校校刊,但我觉得语文老师可以自己创建班刊,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发表,从而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让他们爱上写作。
四、教作文离不开阅读,学作文也离不开阅读。
他们的一生都大有益处。激发阅读兴趣,鼓励他们多看一些有趣的故事、寓言,多读一些词句优美、情节感人的诗词文章。把自己在阅读中学到的佳词美句抄录下来。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写作素材,也激发了学生写作兴趣,提高了学生写作水平。
五、进行头脑风暴,引发创意。小学生的想象力是丰富的,是有无限创意的,听了张祖庆老师的课,我幡然醒悟:原来对适时的对学生进行头脑风暴,刺激他们的创意,也能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
在语文教学的生涯中,也可以谈得上“路漫漫其修远兮”了,我们能做到的只有边学边用,边用边学了。
奥尔夫音乐教育强调让学生自主参加音乐活动,而不是一味地观看或听。通过学生自由的,自主的设计音乐活动才能真正体验、感受音乐,才会从中有效地到达音乐的教学目的。如在探索声音课堂上,安吉丽娅老师幽默的表演了一段声音戏剧,让我们开怀大笑了一阵,但是我们从中很快知道了声音的魅力,接着她从中选五个人到台上盘腿坐下,每人心中想一个声音,如嗡嗡,喵喵,哎呀,哦,啊等等,但是声音不能与别人相同,而安吉丽娅那么当起了乐手,每拍一个人的头时,就会发出一个声响,连续的按节奏拍的'话,就成了一曲美妙的乐曲。这个游戏让大家都想跃跃欲试,老师说光只有声音不行,还要有情节。于是大家七八个人一组,自己分工,一些人做声响,一些人表演。展示时,每一组都表现的超乎想像。三打白骨精,嫦娥玉兔,腊笔小星都搬上了舞台,用自己的声音和动作表演了一幕幕精彩纷呈的故事。在这堂课中,老师并没有告诉我们应该如用声音,这个声音应该表现什么,如何适当的参加声音,全是学生自己去想像去创编。得到的效果却极佳。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流行音乐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追捧,在青少年之间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为了满足这一需求,流行音乐教学培训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我曾参加过一次流行音乐教学培训,下面我将分享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流行音乐教学培训的内容非常丰富多样。在培训期间,我们学习了很多流行歌曲的演唱和伴奏技巧。老师们耐心地教我们如何正确运用发声技巧,如何选择合适的音乐曲风和调式。此外,我们还学习了音乐创作和编曲的基本知识。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我们不仅能够提高自己的演唱水平,还能够不断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其次,流行音乐教学培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在课堂上,老师们鼓励我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尝试新的音乐元素和创作方式。同时,他们还组织我们进行团队合作,让我们互相合作、协作,共同完成一首流行歌曲的创作和演唱。通过这样的培训方法,我们不仅能够体验到音乐的乐趣,还能够培养出创造力和团队精神。
第三,流行音乐教学培训注重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课堂上,老师们会给我们讲解音乐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音乐的节奏、和弦、曲式等。但他们不仅仅停留在讲解的层面,还会安排我们进行实际操作和演练。通过这样的实践,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并将其应用到演唱和创作中。
第四,流行音乐教学培训还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和情感表达能力。在课堂上,老师们会向我们介绍各种不同的音乐曲风和风格,让我们感受到不同音乐对情感的表达和传递。同时,他们还会引导我们用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心情,培养我们的音乐审美和情感表达能力。
最后,流行音乐教学培训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才华的平台。在培训结束后,我们有机会参加音乐会和比赛,向大家展示自己的音乐才华。这不仅是对自己学习成果的一种肯定,还能够增加自己的自信心和表演能力。
总之,参加流行音乐教学培训给了我很大的收获。通过培训,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音乐水平,还培养了自己的创造力、团队合作能力、音乐审美和情感表达能力。我相信这些能力将在我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我非常感谢这次培训给我带来的一切,我会继续努力,成为一名出色的流行音乐人。
参与了这次网络远程培训,听了专家们的视频讲座,我心里有着很多的感受,收获颇多!
通过专家们的引领,关心我们老师进一步领悟新课程教学理念,对学校音乐教学有更深化的理解与思索;通过参加学习、反思体会,关心我们老师精确把握音乐学科的新课标的要求;通过对音乐学科的分析与研讨,关心我们老师熟悉并把握教学的新方法、新手段,并能够有效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去;通过培训,使广阔老师留意到参加教学研修的重要性,进一步提高其参加研修的乐观性和爱好。
老师是人类文化科学学问的继承者和传播者,在社会的连续和进展中起着不行缺少的桥梁和纽带作用。音乐训练要把激发同学的学习爱好贯彻到教学的始终。老师是训练过程的组织者,必需具有较强的组织、领导、监督和调整力量。
同学都有向师性,其受训练的过程是人格完善的过程,老师的人格力气是无形的、不行估量的,老师要真正成为同学的引路人。学校的音乐教学同样要从育人的目标动身,对同学进行审美训练。
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学更有效率,更能促进同学的进展。为了使同学能轻松、开心地上音乐课,我从创设情境动身,多用鼓舞的方式使同学表现出良好的品质,让同学在开心的气氛中接受审美训练。
老师要在教学中树立以同学为本的现代训练观念,给每个同学供应思索、制造、表现及获得胜利体验的机会。做到这一点,老师要学会观赏每一位同学,发觉每一位同学的闪光点。
教学是门艺术,多在备课上下功夫。教学中肯定要仔细地贯彻新的教学理念,以同学进展为本,以新的.教学姿势迎接新的挑战。音乐训练--不是培育音乐家,我们要全面提高同学的素养,培育完善的人格,音乐训练首先要教会同学学会做人。在教学方法上,一切从儿童动身,提倡学习元素性音乐,注意培育制造力,使儿童能以最自然的方式进入音乐,并从中获得共性的进展。
现代的学校音乐训练,是开放的、综合的和可持续进展的。我们的素养训练需要孩子的德、智、体、美、劳全面进展,而音乐作为远培,让我能以更宽敞的视野去看待我们的训练工作,让我学到了更多提高自身素养和训练教学水平的方法和捷径。
通过这一次培训,我将带着收获、带着感悟、带着信念、带着满腔热忱,在自己的教学岗位上锐意创新,制造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二期课改后的初中音乐课已划分为预初一和初一年级的音乐课和初二、初三的艺术课,与综合性、多元化的艺术课相比,音乐课应该更强调学科本位的特点,运用音乐的手段和方法,最终达到培养学生审美体验能力的核心教育目标。
1、以音乐为主线,合理组织、整合教材内容。
2、抓住音乐的基本元素,把音乐的手段综合运用于各个教学版块。
虽然教材中每课都分为听、唱、表演、常识、探究等多个版块,但我们在处理版块教学中不能孤立地使用这些音乐手段。例如在欣赏教学中,除了听之外,加入节奏模仿、声势律动或歌唱;在歌唱环节中强调听觉先导、动觉切入;用欣赏浏览的方式引出音乐人文或回顾小结---实践证明,在不同的教学版块中综合运用各种音乐手段,都能明显地加深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对旋律的记忆,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3、用音乐的方式进行师生互动与交流学习。
在新课改的教学中,课堂观察不仅是教师及时获得教学反馈信息、捕捉教学复杂现象,分析研究教学情况,以及准确调整教学思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一种重要手段;同时它也是充分发挥教师教学智慧,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依据。
初中生既不象小学生那样对自己的主观情感体验不深,遇事经常会破涕为笑,也不象高中生那般老练,遇事有自己的主张,他们往往是既懂得一些事理,又不能彻底了解,缺少一种情感意志上的自主调控能力,较多地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和支配,表现出情感和意志的相对脆弱。面对挫折,容易产生厌学情绪、甚至还会产生破罐子破摔的逆反心理。因此,我觉得以下几点对我启发很大:
1、营造和谐、轻松、有序的课堂气氛。
在课堂上应时刻关注学生学习的情绪变化,用亲切、幽默、诙谐、委婉的言语或技巧营造和谐、轻松、有序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在积极的情绪下,最大限度的获取知识。
2、创新教学应从学生音乐创造天性和实际经验出发,循序渐进。
音乐可以不依赖谱而存在,音乐是生来就有的。对于他们来说,哼唱比写谱容易得多。如果要求缺乏感性经验的创作,势必会扼杀他们的创作兴趣,影响教学的实效性。在教学中,从学生出发,根据学生实际的识谱经验,从感性到理性,先让学生哼唱,再引向对比学习,较好的落实了“双基”教学。从整个教学过程来看,从一个学生到每个成功的创作,我们不难看出孩子们的音乐创作能力、音乐感受能力、音乐表现能力的特殊性。
3、开放教学过程,实施生成教学。
课堂教学永远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位教师在课前都不可能完全预测课堂上所要发生的一些突发事件。这就需要我们教师们有迅速捕捉到学生输出的各种信息,随时反思,随机应变,这种能力。传统教学以教学过程的'“程序化”。课改倡导“开放教学”,倡导实施“生成教学”。本案例把定位转变为“以生成为本位”,不只是忠实的实施课前所制定的计划,而是根据实际需要,随时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教学策略进行调整,使教学过程有明显的变化,有所提高。
4、教师要学会宽容、学会欣赏学生。
成长中的学生难免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但是只要不是原则性的错误,宽容、谅解、用巧妙的方法加以化解与引导,用鼓励的方式激励学生发现错误,案例中委婉地指出了他的错误,因此,他能非常乐意的接受。同时,教师把他的闪光点放大,引导其他学生像他一样来进行编唱,从而使他获得了自信,欣赏换成了指责、批评,我想我们都将会看到另一种情景:他肯定会有逆反,对课失去兴趣。
因此作为一名教师来讲,需要不断地掌握新知识,才能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我有信心我能够成为一名称职的人民教师。
我们都知道:中小学生生性活泼好动,表现欲特别强,富于幻想,敢于创造,而音乐活动的设计的出发点正是使学生不受约束完全出于内心感受、内心需要。它能使学生大胆地、无忧无虑地在音乐的天地中表现自己,充分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兴趣性,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性。
因此,音乐课堂活动的开展能够开发中小学生的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开放学生的智力潜能,使学生成为具有创造力的开拓性人才。在中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每一次音乐活动又是一项多种感知器官协调工作的感知活动,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音乐课堂活动体现了中小学生新课程教学理念,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弘扬民族文化,理解多元文化,完善评价机制。
摘要:课堂导入环节是课堂教学结构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巧妙引人入胜的课堂导入不但能够起到画龙点睛、启迪思维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本文通过对小学音乐课堂导入的内涵、方法,以及导入应遵循的原则进行分析,从而使音乐教育工作者能够重视课堂导入的重要性,精心设计导入,让音乐课堂赢在起跑线上。
关键词:小学音乐;巧妙导入;精彩课堂。
一台好戏,往往拉开序幕就引人入胜;一堂好课,往往一开始就能把学生的心牢牢地牵住。音乐课课堂教学的导入是一种教学艺术,是指教师在新课或教学内容开始前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行为,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一、知彼知己,正确理解课堂导入的内涵。
一堂生动的音乐课,在教学过程中巧妙有效的“导入”是非常关键的,它对于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那么,什么是课堂导入呢?“导入”可以分别理解为“引导”和“进入”,即“教师引导”和“学生进入”,也就是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教学情境的行为方式。
随着学生生理心理的逐渐发展、音乐知识的不断积累以及网络技术媒体的日益普及,学生音乐视野是越来越广,看到的艺术形式也越来越新,因而学校音乐教育也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步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勇于创新,打破原有的传统型单一化的教育模式,运用恰当有效的教学方法,适时牵引重在保持,使学生能够自始至终的融入到音乐意境中去。因此,笔者认为,设计好音乐课的导入非常重要,教师要做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深入挖掘教材内涵,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善于抓住有利时机,精心设计导入环节,演好“开场白”,为上好整节课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巧妙导入,成功音乐课堂的起点。
“好马还需配好鞍”,好的内容还需要好的形式表现。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小学音乐课堂的导入方式多种多样,归纳起来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激趣导入法。
优美的音乐能激起美好的情怀,产生无尽的遐想,展现生动的意境。通过让学生欣赏经典名曲导入新课,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对要学唱的新歌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如在教学歌曲《法国号》时,笔者设计了这样的导入。首先让学生趣说生活中的乐器,然后教师接着说:“在音乐王国中,不同的乐器具有不同的音色,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两首好听的乐曲,请你仔细聆听,乐曲给你到来了怎样的心情?它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你能用动作模仿这种乐器的演奏姿势吗?”我用多媒体播放了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和钢琴独奏曲《牧童短笛》的两个精彩片段,同学们立刻被美妙的音乐所吸引,他们边听边“奏”,尽情地享受着音乐带来的快乐。我夸奖道:“同学们的耳朵可真灵,刚才聪明的你己经用动作表现出了这两首乐曲的演奏乐器。今天,老师还要和大家再来认识一种乐器,这是什么乐器呢?答案就藏在歌曲中。”音乐响起,同学们都仔细聆听起来,他们都想快点儿知道是什么乐器。歌尽乐止,同学们找到了答案,从而巧妙地导入了新课。
就这样,学生动情于曲,移情于器,而后潜情于“新”,即为学习新的歌曲、认识新的乐器而孕伏下情感。
2.习旧导入法。
孔子曰:“温故而知新”。习旧导入法也称为复习导入法,是指教师通过帮助学生复习与即将学习的新知识有关的旧知识,从中找到新旧知识的联结点,合乎逻辑、顺理成章地引起学生学习新知识的一种导入方法。利用旧知识导入的方法是课堂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在四年级的音乐课《唱脸谱》中,我是这样导入的:
生:生、旦、净、丑。
师:很好,那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哪个行当勾画脸谱?(ppt播放脸谱图片)。
师:净和丑角。
师:没错。脸谱在京剧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主要表现了不同性格人物的特点。那么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的这首歌曲叫《唱脸谱》,是京剧行当中净角的脸谱。
上新课前,教师并不是直接安排欣赏《唱脸谱》,而是先让学生回顾了京剧的行当,从净这一行当入手,进入今天的学习内容,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这样的导入建立在教师对教材的宏观把握及对学生原有知识结构比较了解的基础上的。因此,找准新课知识基础相联系的旧知识点是使用习旧导入法的关键。
3.游戏导入。
游戏是儿童最喜欢的活动形式,在上课前运用儿童日常喜欢的游戏导入,能大大激发他们的兴趣,易于调动他们的参与热情。运用恰当定会使他们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其实,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新课导入的方法还有很多,像问题导入、故事导入、舞蹈导入、谜语导入等等,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作出科学的设计。
三、遵循原则,让导入更加精彩有效。
既然课堂导入这么重要那么我们在实际的教学中就要重视导入的方式,所以笔者认为应该遵循以下的原则:
(一)课堂导入要有趣味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会引导学生步入知识的殿堂,收获丰收的喜悦。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成功的艺术就在于使学生对你所教的东西感到兴趣”。精彩的导入会使学生如沐春风,如饮甘露,进入一种美妙的境界。
(二)课堂导入要有新意。音乐是一门艺术,因此音乐课堂的导入环节也应具有新意艺术性。教师应具有创新精神,在设计导入时,内容要新颖、奇特,有新鲜感。所以教师必须不断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底蕴,注意使用富于科学性、形象性、鼓动性和教育性的语言,避免使用干巴枯燥、刻板平淡、催人欲睡的无力语言。
(三)课堂的导入要有针对性。小学的音乐课课堂导入必须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要求以及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学习特点,在不同年纪、不同班级、不同条件下,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导入方法。特别是根据现代音乐教学论的要求,音乐课要从“静”转向“动”,转换的方式多种多样。因此导入方法要做到与课堂目的、内容有机结合,自然导入。当然,这首先要求在设计上巧妙自如,并要充分体现针对性。
导入,是一扇美丽的门,在小学音乐课教育中,课堂导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选用哪种导入方式比较合适、恰当,这就要求教师在遵循课堂导入的设计原则的前提下,根据授课内容认真研究、精心构思、找准切入点,运用最有利的方法来设计课堂导入。只有这样才能发挥课堂导入的作用以及音乐的综合效力,使音乐课上得生动有趣,保证了音乐课堂教学的高效率。
“绽放璀璨的生命之花,谦学省培智慧的成果,收获十天有意义的人生!”带着这样的座右铭我一路前行!一路凯歌!我有幸参加了小学音乐骨干教师培训。这次培训专家讲座引领;有教学实地的考察,有学员间的互动交流等。以下是我参加培训学习的几点体会:
音乐是一种崇高而深刻的艺术,它具有强烈的感人魅力,作为一线的教师必须安心坚守岗位,这是道德的底线。只有安心,才能思变、才能发展,这是生命的意义。怎样对待自己、怎样对待学生、给学生什么教育、给学生什么影响,这是教师的责任。因此,在今后的实践期间,我永远铬记自己的责任与使命,它让我更安心地从事教育事业。
教学应是一种体现人的生命性的活动。教学过程是师生生命存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因而关注生命价值,引导学生心灵的健康成长是课堂教学的一个内在品质。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应是对话的、和谐的关系。教学要真正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释放学生的内心能量,发掘学生的生命潜能,倡导师生之间的相互沟通与交流。教学过程应是一个不断生成及提升人的生命价值的过程。教师要用一颗灵动的心,要用一双锐利的眼,去把握与发现学生的生命律动,唤醒学生内在沉睡已久的意识和潜能。学生是主体性的生命体,教育的目的是提升人生命的价值和质量,而不只是实现社会功利主义的工具、手段。教学就是对学生的每一次生命活动进行关怀,学习过程就是一种享受生命的过程。收获的是美的和声!
苏霍姆林斯基这样说:“理想的教育是培养真正的人,让每一个从自己手里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这就是教育应该追求的恒久性、终极性价值。”幸福不仅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它同时也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在当今这个“以人为本”的社会,幸福是人的追求,也是人的需要。然而人的幸福的获得需要教育来实现。幸福在教育方面不仅包括学生的幸福,也包括老师的幸福。教学过程中要有幸福,接受教育之后的人更要有幸福。现实教育的幸福与理想教育的幸福的实现有一定的距离,但是幸福的教育有实现的可能。因此可以说幸福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是教育对人的发展的理解的深化与把握。幸福教育就是以人的情感培养为目的的教育,通过这种教育培养能够创造幸福、拥有幸福的人。今后我会体验我幸福的音乐教育人生!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我们努力发挥自己的专业素质,把爱与知识播送给每一位孩子,让他们健康、个性地成长。使用各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去感受、理解、表现音乐;给他们富于旋律的人生,享受人生的旋律。
印象最深的课程是程碧霞程老师为我们传授了许多音乐教学方法(达尔克洛兹教育体系、柯达伊教育体系、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受益极大。特别是洁净的教学方式——丹麦的七式音阶,让全班同学进全面参与、体验、实验。把这些知识变化性地运用到我们的音乐课堂中,收到很好的教学效应。例如:在教授二年级的音乐课程中,其中《大自然的声音》这课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利用天气变化来认识声音的强弱,根据各种天气变化,来引导学生用报纸制造声音及音乐的强弱。学生用轻轻撕纸来表示下绵绵细雨的声音(表明很弱),把报纸来回飘飘表示下小雨沙沙的声音(弱),把报纸用力撕破表示闪电的声音(强)等。从生活中感知强弱,再切入到音乐当中,再用各种声响效果和打击乐器来加强对强弱的认识。又如:教授音乐的长短时,我让学生用肢体动作(手势、脚、报纸等方法来体验),学生很感兴趣。同时需要我们根据各年级特点设置简易的体验方法。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欣赏和创造美的能力。努力做到通过音乐教育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激发学生对美的爱好与追求。注重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愉快的音乐实践活动(听、看、唱,讨论、联想、想象及律动)中,主动地去发现、去探究,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并在一定基础上创造音乐。引导学生去感受、欣赏、理解美,启迪学生去想象美与创造美,从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能力,建构起以“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型音乐教学模式。
我真的希望将来我的学生一千个孩子就是一千个懂音乐的哈姆雷特!创设轻松的音乐课堂,营造和谐氛围。为了使学生能轻松、愉快地上音乐课,多用鼓励的方式使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品质。努力做到用好的设计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在教学中,我尽量避免那种生硬的、繁难的技巧技能性训练,而是从学生出发,多为他们营造一些发现美、创造美的自由空间,以激发起他们热爱美、传播美的热情,从而使美能在学生的心灵中生根、发芽、成长、壮大。在教授欣赏《野蜂飞舞》这首歌曲时,我让学生闭上眼睛初次聆听歌曲所表现的情绪,再重听、分层感受,理解音乐元素的塑造作用:速度——急(表现飞来飞去)、力度——强(表现野蜂跳舞的猛烈)、音色低沉。最后听音乐,为野蜂飞舞创编舞蹈动作(摇摆舞),用不同方式的三步曲来感受音乐之美。这样的设计,学生乐于参与,不会盲目欣赏歌曲,使音乐之美流淌于孩子心中。用专业知识理论来引领开展音乐科研与教研活动。注重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我还坚持以博客的形式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认真的总结与反思,汲取经验教训。
新时代、新知识、新课程都要求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目标,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学习不仅仅只学专业方面,要扩充到各个领域,不断的提升自身的修养和素质。首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把不断学习作为自身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其次,教师应把学习贯彻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将学习与实际教学结合起来,努力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通过总结经验,提高自身,向更完善的目标努力。注重与其他教师和专家的合作探讨,教师要秉承终身学习的教育理念,以适应教育改革的浪潮。
这次培训,为我们营造了一个互相学习的环境,从根本上改变了原先的传统学习模式,更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学习观念、学习方式和教学理念,为我们今后的教育人生开辟了新天地。我要把汲取到的先进理念、思想运用到工作中去,让此次培训的价值在工作中得到最大的体现。短暂的集中学习虽然结束了,但网上远程学习还在继续,我相信骨干教师培训带给我们的将是不断探究,不断发展,不断完善自我的永远的研修平台。
第二天,潘老师给梅园小学二年级和四年级的学生各上了一节音乐课,让我们看到奥尔夫教学法直接作用在学生身上的效果。(只是课前我满心期待着进来50个学生后,看看一些游戏会不会让学生失控,没想到进来也只有20个学生。看来奥尔夫教学法进入音乐课堂,人数问题确实是让人头疼。)其余的时间潘老师一直在跟我们做游戏,围绕着:唱歌、舞蹈、律动、语言(节奏)、乐器(身体乐器)展开。三天的学习非常愉快,老师们已经体验到奥尔夫教学法的独特魅力。虽然说奥尔夫教学法不能直接套用在音乐课堂,但它的精髓很值得借鉴。让我感受最深的有两点:一是教师超高的音乐素养,二是非常适合孩子的教学目标。
在一节音乐课里我们不需要看到一个音乐老师像演奏家或者歌唱家一样展示自己的专业,那音乐老师的专业素养能体现在哪些方面呢?通过这三天的学习,我觉得教师素养充满了整个教学过程,在细节处体现。
首先,教师是作曲家。奥尔夫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使用的是一个个短小的音乐素材,通过教师的引导,一个小素材加入各种元素,发展成为较长的乐曲。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创作过程,期间教师需要用自己的专业素养去判断,如何让乐曲的声响达到更好的效果。比如,木质乐器和金属乐器音量上是否平衡,各个节奏声部的松紧等等。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曾经设计过的乐器伴奏的环节,大多也只是走个过场,没有从学生的演奏中得到反馈,一方面是因为对未知的“创作”没有把握,所以不会预留很多时间在这个环节,另一方面是自己没有关注到“创作”的音乐上。一个没有关注音乐的老师,如何让孩子去关注音乐呢?一个不能帮助孩子提高演奏效果的老师,演奏的环节,能让孩子得到什么呢?(走了,面壁思过3分钟……)。
再次,教师是指挥家。三天的课程中,我看到的潘老师是全情投入的。每个游戏,不论面对老师,还是学生,潘老师都用自己的眼神、肢体……所有可以用到的一切向我们传递着讯息。就像指挥家一样。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我也会给学生做渐强和渐弱的拍手示范,可我从来没想过渐强的时候可以通过手部的渐渐抬高使得学生能不单在听觉感受到变化,而能够结合视觉感受。(这也是奥尔夫教学法常提到的听视觉结合)教师的体态、肢体语言如此重要,以后不能偷懒了,还有太多太多可提高的空间了。(走了,面壁想想哪里还能做得更好……)三次,是让人钦佩的应变能力。我想,如果课前要跟潘老师要一份上课的详案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整个教学过程中,太多的“生成教育”。所有的教学环节,可能根据一个学生或者几个学生的一个小念头而即兴发生。学生不但参与了音乐创作过程,甚至参与了课程设置。可谓是真正的“以学生为本”了。比如,潘老师在四年级《回声》这一课,在乐句中间穿插的学生回答“云”,和“o,yeah——”,完全是偶然。只是因为一个学生的答案,而最后的效果却是这两个地方成了整课的亮点。
最后,教师是心理学家。面对孩子,教师必须很好地把握每个年龄段孩子的心理特征。设置的游戏,要适合孩子的年龄和能力,要关注细节。适合孩子,潘老师提到,所有游戏如果太难,会让孩子有挫败感而不愿意玩下去。所有游戏,应该从简单到难循序渐进。并且遵循“进三退二”(我自己起的名字)理论。就是说我们不能一味要求学生进步,我们要允许孩子进一大步,退一小步。而整个过程中孩子是在进步的就可以了,而不能要求孩子只进步不退步。学习的过程,不论是大人还是小孩,不论是音乐还是别的科目,甚至人生,都遵循着“进三退二”的原则。
总结:奥尔夫教学,在歌曲教授过程中,几乎不会用到现成的伴奏音乐,这给学生参与创作留下了足够的空间,同时也对教师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有作曲家的创作能力,指挥家的控制能力,判断能力,和超人的应变能力。还要能够结合每个年龄段孩子的心理特征。我想,一个好的音乐老师,都离不开这些素养,并且我们需要从学生身上,得到反馈,参与修正,得到提高。不单外出学习是学习,我们面对学生的每节音乐课,都是学习。前提是,认真上好每节音乐课,做好反思。这才是教学经验的意义所在。(走了,学习去……)。
很喜欢奥尔夫的教学目标,所以记下:1、帮助孩子累积音乐经验。2、帮助孩子发展其潜在的音乐性。非常简单,又是那么地适合学生。
音乐只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我们不必纠结一节课里面要有一首曲子,还是要有好多曲子,不必纠结一节课上完,这首歌可能还没学会唱。(潘老师四年级的课《回声》上完,学生并没有学会演唱,但学生充分体验了音乐,甚至参与了音乐的拓展创作)只要我们关注的是学生,关注的是音乐,而不是课程本身、不是把学生当成课程的道具,相信学生必有所获。
3月1-3日三天,在梅园小学参加了奥尔夫教学法的培训。来自中国台湾潘老师授课。没记错的话这应该是我第三次参加奥尔夫教学法相关的培训。庆幸的是每次都有不同的收获。
潘老师应梅园小学的要求,在第一天为我们介绍了所有的奥尔夫乐器。才发现还有那么多乐器不认识,比如:棘齿、海鼓、自响筒、多音筒、牛铃……。
第二天,潘老师给梅园小学二年级和四年级的学生各上了一节音乐课,让我们看到奥尔夫教学法直接作用在学生身上的效果。(只是课前我满心期待着进来50个学生后,看看一些游戏会不会让学生失控,没想到进来也只有20个学生。看来奥尔夫教学法进入音乐课堂,人数问题确实是让人头疼。)。
其余的时间潘老师一直在跟我们做游戏,围绕着:唱歌、舞蹈、律动、语言(节奏)、乐器(身体乐器)展开。三天的学习非常愉快,老师们已经体验到奥尔夫教学法的独特魅力。虽然说奥尔夫教学法不能直接套用在音乐课堂,但它的精髓很值得借鉴。让我感受最深的有两点:一是教师超高的音乐素养,二是非常适合孩子的教学目标。
一、课程中体现出教师超高的音乐素养。
在一节音乐课里我们不需要看到一个音乐老师像演奏家或者歌唱家一样展示自己的专业,那音乐老师的专业素养能体现在哪些方面呢?通过这三天的学习,我觉得教师素养充满了整个教学过程,在细节处体现。
首先,教师是作曲家。奥尔夫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使用的是一个个短小的音乐素材,通过教师的引导,一个小素材加入各种元素,发展成为较长的乐曲。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创作过程,期间教师需要用自己的专业素养去判断,如何让乐曲的声响达到更好的效果。比如,木质乐器和金属乐器音量上是否平衡,各个节奏声部的松紧等等。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曾经设计过的乐器伴奏的环节,大多也只是走个过场,没有从学生的演奏中得到反馈,一方面是因为对未知的“创作”没有把握,所以不会预留很多时间在这个环节,另一方面是自己没有关注到“创作”的音乐上。一个没有关注音乐的老师,如何让孩子去关注音乐呢?一个不能帮助孩子提高演奏效果的老师,演奏的环节,能让孩子得到什么呢?(走了,面壁思过3分钟……)。
再次,教师是指挥家。三天的课程中,我看到的潘老师是全情投入的。每个游戏,不论面对老师,还是学生,潘老师都用自己的眼神、肢体……所有可以用到的一切向我们传递着讯息。就像指挥家一样。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我也会给学生做渐强和渐弱的拍手示范,可我从来没想过渐强的时候可以通过手部的渐渐抬高使得学生能不单在听觉感受到变化,而能够结合视觉感受。(这也是奥尔夫教学法常提到的听视觉结合)教师的体态、肢体语言如此重要,以后不能偷懒了,还有太多太多可提高的空间了。(走了,面壁想想哪里还能做得更好……)。
三次,是让人钦佩的应变能力。我想,如果课前要跟潘老师要一份上课的详案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整个教学过程中,太多的“生成教育”。所有的教学环节,可能根据一个学生或者几个学生的一个小念头而即兴发生。学生不但参与了音乐创作过程,甚至参与了课程设置。可谓是真正的“以学生为本”了。比如,潘老师在四年级《回声》这一课,在乐句中间穿插的学生回答“云”,和“o,yeah——”,完全是偶然。只是因为一个学生的答案,而最后的效果却是这两个地方成了整课的亮点。
最后,教师是心理学家。面对孩子,教师必须很好地把握每个年龄段孩子的心理特征。设置的游戏,要适合孩子的年龄和能力,要关注细节。适合孩子,潘老师提到,所有游戏如果太难,会让孩子有挫败感而不愿意玩下去。所有游戏,应该从简单到难循序渐进。并且遵循“进三退二”(我自己起的名字)理论。就是说我们不能一味要求学生进步,我们要允许孩子进一大步,退一小步。而整个过程中孩子是在进步的就可以了,而不能要求孩子只进步不退步。学习的过程,不论是大人还是小孩,不论是音乐还是别的科目,甚至人生,都遵循着“进三退二”的原则。
总结:奥尔夫教学,在歌曲教授过程中,几乎不会用到现成的伴奏音乐,这给学生参与创作留下了足够的空间,同时也对教师素养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有作曲家的创作能力,指挥家的控制能力,判断能力,和超人的应变能力。还要能够结合每个年龄段孩子的心理特征。我想,一个好的音乐老师,都离不开这些素养,并且我们需要从学生身上,得到反馈,参与修正,得到提高。不单外出学习是学习,我们面对学生的每节音乐课,都是学习。前提是,认真上好每节音乐课,做好反思。这才是教学经验的意义所在。(走了,学习去……)。
二、奥尔夫的教学目标。
很喜欢奥尔夫的教学目标,所以记下:
1、帮助孩子累积音乐经验。
2、帮助孩子发展其潜在的音乐性。
非常简单,又是那么地适合学生。
音乐只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我们不必纠结一节课里面要有一首曲子,还是要有好多曲子,不必纠结一节课上完,这首歌可能还没学会唱。(潘老师四年级的课《回声》上完,学生并没有学会演唱,但学生充分体验了音乐,甚至参与了音乐的拓展创作)只要我们关注的是学生,关注的是音乐,而不是课程本身、不是把学生当成课程的道具,相信学生必有所获。
贝多芬说:“音乐应使人类的精神爆发出火花。”作为音乐的表现者,首先自己的精神要爆发出火花,而音乐教育者则是火花的点燃者。在这堂上,我首先让学生听赏南京合唱队演唱的《美丽的太阳花》,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然后用不同的力度和演唱形式体会歌曲情绪和歌曲的高潮部分。点燃学生歌唱的火花,使学生用歌声表达热爱生活的感情。
综合教学是教和学的双边活动,整个教学过程没有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教学就无法进行。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取决于教师的主导作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互相信任是教学成功的重要保证,教师要用自己的行动来赢得学生的信任。如,学唱《美丽的太阳花》、欣赏《花儿与少年》时,我用自身的力量对学生产生影响。一个好的范唱与讲解会使产生敬佩与崇敬心理,从而信任教师、接受指导。
《音乐课程标准》提出: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听是基础,音乐教学首先应解决的是让学生学会聆听,培养聆听的习惯从而使学生拥有音乐的耳朵以至生活身边的音乐。本课的设计中未涉及视觉媒体,而是让学生在一次次聆听中感受音乐的内涵,“你听得真仔细,歌词都注意到了”“音乐的耳朵对学习音乐很重要”,“做一个文明的观众”等都有意识地在引领学生专注投入地听,养成聆听的习惯。实践证明,突出音乐本位的听,用音乐创设情景的做法,能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关注与喜爱,聆听习惯的培养离不开对生活中音乐的仔细聆听。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者能同时打开多个感知通道,才能让学生对音乐欣赏做到真正的主体参与,激发起他们的情感因素,发展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表现能力、创造能力,本课教师在欣赏《花儿与少年》时,开通多渠道让学生动中感悟乐曲的特点,教师真正是音乐欣赏动中感悟美的启发者。
这节课有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学习方式,一首演唱,一首欣赏,时而演唱,时而聆听,时而律动……在学习活动中,学生既不感到枯燥单调又打开了学生多个感知渠道,使他们兴趣盎然。
理解是学习的钥匙,所以在对儿童进行音乐教育时,要让儿童理解学习的内容,才能让他们积极主动的学习,快乐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在很多歌曲中,由于歌词的含义比较深刻,有些不是孩子经常接触的语言,因此如何帮助孩子理解歌词、有效识记歌词显得非常重要。
例:在一年级歌唱教学《星光恰恰恰》中,比如老师范唱完歌曲后,让孩子说说“你听到歌曲里唱了什么?”孩子们说出歌词后,我会及时地出示相对应的图谱,如“一颗星两颗星”,我会用星星来表示;“恰恰恰”,用节奏型来表示,这样加深了孩子对歌词的理解和记忆。之后发现,孩子们和原来相比更容易记住歌词了,很多孩子也表示这种记忆形式形象而又深刻,即使暂时遗忘了,再借助回忆图谱中的内容也能很快联想到歌词的内容。而且当学生理解这些图谱的含义后,在接下来有类似图谱出现的时候,他们很自然地将知识进行迁移,容易而有趣。
有助于提高儿童的听赏能力。
(1)音乐欣赏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儿童对音乐的感受力、理解力和表现力,即儿童的音乐审美能力。因此图谱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2)例:在二年级音乐欣赏《狮王进行曲》中,在音乐的开始部分,是小动物欢迎狮王的一段音乐,我们将这段音乐用粗细不同的竖线来表示,而且几声就用几条竖线,“重音用粗线条,弱音用细线条”,这样儿童既了解音乐引子的变化,又能了解音乐中强、弱音的变化。在音乐速度很快的情况下儿童容易看清楚有几条线,说出几个乐句或者几小节了。狮王走路的音乐用狮王的脚印来表示,狮王大吼的音乐用弧形锯齿,儿童在音乐背景的烘托中,再加上图谱的帮助就很容易联想到音乐表现的情景了。
能帮助儿童有效的控制节奏。
(1)打击乐教学是小学低段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而打击乐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求孩子对于节奏的把握,但对于低段的孩子来讲,节奏是比较抽象的,怎样让孩子理解不同的节奏,是我们老师感觉比较困难的事情,我们常常会通过机械枯燥的反复练习来进行训练,从而使教学显得枯燥、没有生气。而运用图谱,则能很形象地将摸不着的抽象概念演变成形象的图示。
(2)例:在打击乐《剪羊毛》这个教学活动中。我们分别用圆舞板和铃鼓来表现歌曲。此时圆舞板就用拳头来表示,而且还用疏密大小来表示音乐的快慢和强弱;铃鼓用手掌来表示,这些不同的抽象符号也区分了音乐性质的不同。就这样,复杂的节奏变得简单化、形象化、生动化了,孩子们也轻松愉快地掌握了这部分的节奏。
我们在小学低段歌唱活动中一般只注重为儿童挑选一些旋律动听,节奏明快,词曲结合自然,易于上口,内容与形式统一,有一定艺术性的齐唱歌曲。而较少将各种合作性的歌唱题材,各种艺术表演形式的双声部歌曲作为歌唱活动的主要形式完整呈现。主要是双声部歌曲的特性决定儿童在学、唱的过程中容易跑调、抢调、跟调等混乱状态,对教师来说是一个挑战。双声部歌唱活动,能为儿童提供发展合作态度以及合作能力的活动,因此,以合作学习为主体的组织设计方式,是小学低段开展各种合作性歌唱教学活动的重要组织方式,它可以为儿童提供更多更好的享受交流合作愉快的,提高交流合作水平的歌唱实践机会,为以后的合唱奠定基础。
如,在上三年级歌曲《柳树姑娘》前,我准备了背景图、大图谱以及小图谱,活动中,我先利用大图谱来学习歌曲的第一声部,在用小图谱来学习歌曲的第二声部,吸引、调动孩子来参与活动,并通过摆一摆、看一看,使孩子们从中理解了歌词,记忆了歌曲。对于第二声部的切入,孩子们不能很好地把握节奏,所以在活动中我利用图谱来提示孩子,被分成两部分的孩子一看就能很好地演唱歌曲了,在轻松自如的过程中学会了合作性的双声部演唱,也为以后的合作演唱打下基础。
不同的歌曲,它内在的性质和所要表现的情感是不一样的,即使在同一首歌中,不同的段落也可能存在着不同的性质。比如有的歌曲或段落是抒情性的,那么就要求用柔美舒展的声音来表达,而有的是轻快活泼的,歌唱时则要强调欢快、跳跃、而且有节奏感。传统的教学往往以单调讲解记忆和说教以及老式的跟唱教学引导孩子把握歌曲情感,理解歌曲内容。这样的学习不仅老师累,孩子更累。
而如果以具体形象的图谱形式呈现给孩子,看到图谱他们可以马上反应出歌曲所要表现的情感。
如:在《老鼠画猫》教学中,这首歌曲中有一个很特殊的音乐符号,就是滑音。于是设计小老鼠图谱时,我们把小老鼠的尾巴夸张地往上翘,活动时孩子们一看到翘翘地尾巴等图谱就开心的笑了,有的还笑得捂住了嘴巴。可见通过图谱,孩子已经充分地感受到歌曲诙谐幽默的曲风了,而翘翘地尾巴同时也提醒孩子在演唱到小老鼠时,声音要往上滑,也就是这样孩子们轻松地演绎了诙谐、幽默。这样的教学方式比起单调的讲解记忆有趣的多,儿童能创造性的通过自己直观形象的观察图谱理解感情、处理感情。
音乐课堂不应该仅仅是听觉的感知活动,而应是多种感知协同活动的感知活动。图谱的正确运用,对于儿童音乐的感知活动起到了支持和强化的作用。以图谱为手段吸引儿童主动投入到音乐活动中,帮助儿童体验和感受音乐,感受音乐活动中的快乐,激发儿童独特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因此我们必须合理、有效地运用图谱,从而达到提高儿童整体素质的目的,真正的充分发挥图谱在歌唱活动中的有效作用。
音乐是最富情感的艺术,是提高个人艺术修养,树立正确审美观的重要手段。黑格尔就曾说:“音乐是精神,是灵魂,它直接为自身发出声音,引起自身注意,从中感到满足……高中艺术欣赏课教学大纲明确地把“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感受、体验、鉴赏音乐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放在教学目的的第一位,这就为我们上高中音乐欣赏指明了方向,高中的“音乐教育――不是培养音乐家,而是培养人。”是“别的学科不能代替的”审美教育。下面我就谈谈我的教学体会。
俗话说的好,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首先要有“一桶水”。作为一名音乐教师,除了对本专业的歌唱、演奏、指挥、音乐相关理论等掌握之外,还必须对文学、历史、美学、地理、社会学等诸方面的边缘学科知识也要有所了解,博学多才可以使教师个人魅力得以提升,还会获得学生的“崇拜”,课堂教学则显得自如而流畅,更富有张力,和迂腐陈旧、形式呆滞的课堂教学模式相比,它更能赢得学生的欢迎。因此,我们只有不断地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才能真正胜任高中音乐欣赏课教学工作。
高中生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心理逐步趋向成熟.凡事都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和看法,但这些见解、看法不一定完全是正确的。比如他们对一个人是否具有音乐才能往往喜欢这样说:“我没有音乐细胞”、“我不懂音乐”。他们把是否能掌握与表演音乐作品的能力作为一个人是否具有音乐才能的标准,而不知对音乐的感受、体验、悟解的能力也是音乐才能的重要体现。另外高中音乐欣赏课内容繁多,涉及到古今中外各种各样的音乐作品,受阅历和知识的制约,学生不可能对这些内容都很感兴趣。他们往往是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对不同的乐曲采取不同的学习态度。喜欢的就抱积极的态度去欣赏;不喜欢的,就表现出厌烦情绪,以消极的态度去应付,不认真听,不动脑想。这就要求我们的音乐老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具代表性的优秀作品作为范本加以分析、解释、评价,有意识地指导学生的审美体验和审美评价,让学生在“操千曲”的审美实践中,由浅入深地知晓音乐艺术特有的审美性质、手段和方法,提高审美敏感性,从而达到培养音乐审美力的教育目的。
音乐欣赏仅仅停留在兴趣阶段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进一步深刻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充分体验作品所反映的情感,才能达到欣赏的目的。这就是欣赏音乐的三个阶段:直觉(感官)欣赏——感觉(情感)欣赏————理智的欣赏。不同体裁的音乐欣赏的要求、方法也不同:
对于歌曲的欣赏:一般可以借助歌词较直观地理解歌曲内容,结合速度、力度、音色、旋律等音乐要素,体会歌曲表达的意境和情感,从而达到欣赏的目的。对一些歌词内涵较深或者寓意较朦胧的作品进行欣赏,要求要有一定的文学及文化素养。而对于一些古代的、其他民族的、外国的艺术歌曲、歌剧、咏叹调等作品的欣赏,除了必须具有一定的音乐素质之外,还要对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创作动机、民族习俗、作曲家的个人风格等有充分的了解,才能更好的理解作品的内容。
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为了交际。因此英语情境的创设要围绕交际的目的'进行。切忌为求“活”而片面强调形式多样化,在学生唱、跳、玩中忽视教学情境为内容服务的本质。那样小学生英语情境教学就完全失去其意义。
情境教学就是一种促使教学过程变成一种永远能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能激发学生向知识领域不断探索的教育方法。正如布鲁姆所说:“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当在课内创设更多的情境,让学生有机会运用已学到的语言材料。”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会探索、会学习、会运用英语。
优质的英语课堂不能单以教师传授给学生有效信息的多少来衡量,还要注重学生信息内化及运用能力的大小。单纯直接的课堂教学乏味无趣,容易使学生感到压抑,产生心理疲劳,阻碍学生对语言信息的内化。因此,教师要创设轻松活泼的教学情境,在情境中呈现新内容,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自然地实现语言的感知、理解、内化、运用,并能因材施教,开发学生学习潜能,使其获取成功的体验。
在英语课堂中引入竞争机制,营造比、学、赶、帮、超的学习氛围,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掘学习潜能,提高他们的学习自觉性和思维水平,使学生体验到竞争成功的喜悦。可以在课堂上采用比分制,开展学生个人争优和小组比赛争胜的教学形式,如在练习i’dlike??句型中,在小组内展开竞赛,比一比谁会的多。学生就会争抢地说:i’dlikesomeeggs。i’dlikesomemilk??有效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情绪饱满,团队合作精神得以增强。更重要的是给学习优秀的学生创造了表现的机会,给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铺垫了台阶,增强了他们的学习信心和动力,提高了课堂效率。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它具有实际性和交际性。实际生活水平是语言学习的试金石。英语的教学时空必须由课内延伸到课外,把学习迁移拓展到我们的生活中。教师要设法增加学生的语言实践机会,帮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创造英语环境,鼓励学生大胆开口,敢于大声和老师用英语打招呼,交谈;鼓励他们尽量用所学的常用表达方式和同学相互问候,对话。也可以开展各类英语活动,如英语角、英语演讲赛、英语故事比赛等,为学生提供创造的机会,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大胆放手去思考、去探究、去体味。学生一旦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外实践,必定会爆发出无限的创造力火花,必定能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既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使学生产生仿佛置身于英语世界的感觉,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积极地学习,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加深了语言信息输入,产生语言内化,做到了学以致用,从而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英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书中讲了不少怎样营造教学情境的策略,究其几点,以及根据小学生这一特点,我认为在设计教学的时候应特别注意迎合小学生这种好动、爱玩、爱画、富于想象力等特点,使他们的语言习得从轻轻松松、富于乐趣的教学活动中得来。
动或交换位置,听命令唱歌,听命令说话,用手势表示对错,听命令比划词语,听命令指出某物,听命令画画等等。在设计教学活动时我们还要充分考虑到如何利用教师本身的动作、身体语言和表情或眼神来帮助孩子们明白每个活动的操作,并尽量设计出易于孩子们掌握的动作或活动,以使孩子们易于恢复记忆,使孩子们见到或听到某一特定动作或命令时,立即可以唤起某一特定语言的再现,如教师做一个喝水的手势,孩子们立刻说出“drink”或“drinksomewater”的反应。
众所周知,孩子们的想象力丰富,但如何利用孩子们的这一特性来设计教学活动呢?我们可以利用表演对话、讲故事,读诗歌,唱歌曲等活动创造机会让孩子们充分去想象故事、诗句、歌曲里所叙述的物品、事件等。在设计这些教学活动时,教师应该考虑如何引导孩子们去想象,是利用特殊的语音语调呢,还是事先把东西藏起来以让孩子们去猜想?如在教学体积较小的实物单词时,可以把实物装进一个袋子里,让孩子门猜,孩子们非常乐意用玩这种游戏;在进行故事教学后,可以让学生们展开想象来猜测故事的结局;有时,也可以让孩子门把所学内容画出来,孩子的想象力是很丰富的,他们画出的同一个内容可能大不相同。
玩、乐是孩子们的天性,因此,我们可以设计一些既可给孩子们以乐趣又可以学到语言知识的教学活动,如设计节律顺口溜、“let’schant”,“let’sdo”游戏、制作物品活动和进行有趣的调查活动等,这些活动要做到既满足孩子们爱玩爱乐的心理,又可以通过活动把孩子们引导成为学习英语的推动力,使枯燥的、机械的东西都变成生动的、活泼的以至趣味无穷的过程,给孩子们的语言学习带来快乐,把他们带到一个美好的知识王国,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这个王国里来。教师只需将所学内容设计得“活”起来,让孩子们在做、玩、画、说、猜、看等过程中体会英语学习的乐趣。这就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地学习与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以求教学更多元化,更适合孩子们不断成长变化的需要。
首先,我很庆幸自己能拥有参加这次小学音乐教师培训的机会。在培训中,我一直要求自己做一个认真、优秀的学员,要把握机遇,努力学习。我毕业所学并不是音乐专业,教学经验不够丰富。但听了几位专家的讲座,我才真正意识到自己在平时的教学中还存在很多的不足,不由让我深思;21世纪的音乐课,应该教给孩子们什么?这也是备受广大音乐教师关注的一个热点课题。随着新一轮音乐课程改革的推广与实施,在经过多天的培训学习后,自己逐步树立了新的教学思想与教学理念,彻底转变了旧的教学观念,在几位培训老师的理论指导下,在自己的反思下,我深刻地感受到新课改、新教材、新教法带来的课堂新气象。现将自己的几点心得体会以及今后的打算总结如下:
多年来,我们音乐教师都不断地述说着教材老、线谱难等实际教学困难,寄希望于教育部门及早更改教材。现在,终于盼来了新课改。但当我们欣喜地拿到“新课标”和“新教材”的时候,我们的脸上并没有洋溢出喜悦的笑容,因为对于“新标准”和“新教材”的大变革,我们一时还无法领悟,教学中感到无所适从。与传统音乐教育相比,“新标准”无论是从音乐教育的理念、还是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均作了全方位的改革,这对于已习惯了传统音乐教学的广大教师来说,无疑是一场革命,一场挑战。
畴内理解,而是要把“让每一个学生个性获得充分发展”的价值观视为根本,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素质教育思想。
有了充分的理论作指导,教学实践就有了一定的方向性。今后我会注意用新思想、新理念来支配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力求全面贯彻课改精神,让每一个学生在教师积极有效地引导下,都生动活泼地学习,促使他们全面发展。具体构思方案如下。
(一)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新的教学理念提出: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让学生的身体和思维真正地“动”起来。心理学研究证明:一个人的感知、注意、记忆、思维、想象等智力因素,都受主体情绪的影响。在轻松自如的环境下,人的自主探索和体验的状态最富有开拓性和创造性,也就是说,只有课堂充满生动活泼的心理气氛时,学生的精神才会饱满,情绪才会高涨,兴趣才会浓厚,思维才会活跃,学习效率才能提高。因此,在教学中我将尝试对学习环境与氛围的创设,以求取得较好的效果。
1、改变老套的座位模式。
座位模式是教学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行为有着深刻影响。传统的“秧田式”座位排列,单调刻板,只能让学生感到纪律的约束,大大限制了学生的活动与思维,扼杀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为了让学生在每堂课走进教室都能感受到强烈的音乐气氛,唤起学生们的学习愿望,我将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科学地设计半圆形、方形、台阶形等座位模式,有时因活动需要,干脆移开方凳,师生围圈坐在地中央,尽情地唱啊、跳啊,我知道学生们肯定会非常喜欢这种全新、自由的座位编排方式。
2、精心设计板书。
音乐教育是实施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运用独具匠心的板书设计,能够为学生营造轻
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与多层次美的教学氛围,还能使学生在课堂教学的板书中感受到音符的形态美、结构美;音乐语言的简捷美;音乐表现的形象美。在以往的教学中,自己不重视板书的设计,认为音乐课重在教唱歌曲,进行表演,再加之自己缺少美术细胞,很少去设计、构画板书。在新一轮教改中,把音乐审美摆在了核心位置。所以我会结合教学内容,每堂课都尽可能地去变换花样地设计板书,为学生营造一个优美和谐的学习氛围,这样既体现了新课标“潜移默化培养美的情感”精神,又极大地吸引了学生,激发了兴趣,更重要的是为培养学生表现美、创造美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形式不拘一格,面向全体学生教学;
新的教学理念提出:面向全体学生。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的任务,不是为了培养音乐的专门人才,而应使每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每一个孩子的天性都喜欢音乐,乐于自我表现。可如果总是单调呆板地教学,就违背了孩子的年龄特征与认知特点,时间长了,孩子的兴趣就会丧失,大部分的孩子就会产生厌学情绪,每堂课只有少部分的好学生来勉强配合老师完成教学活动,长此下去又怎能达到新课改的要求呢?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恶性循环,我们在备课中就要注重备学生、备教法,采用灵活可行的教学形式来组织进行课堂教学,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提供可能和空间。
1、师生互动,主动参与。
传统的教学是以教定学,即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绕教师转,让学生配合教师的教,长此以往,学生习惯被动学习,学习的主动性渐渐丧失,不愿学也不会学。新课程倡导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要让学生学会学习。所以我们在课堂中要摆正教师的主导位置,主动自觉地做好角色转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则成为学生学习的同行者与促进者,和学生们一起学习与发展,让自己的课堂建立起师生平等互动的学习氛围,让每一个学生都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
2、合作学习,鼓励创造。
音乐学科是一门综合艺术,它不仅需要学生的各个感官都积极参与,而且更需要学生形成一股合力,用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来完成。尤其是处在倡导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今天,如何在课堂上给学生留点“交往”空间,引导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优势,进行良好的交往与合作,共同去探究新知、获得新知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可以注重学生小组学习与竞赛的环节设计,抓住教材中生动有趣味性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鼓励学生大胆地合作创造,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集体学习的乐趣,都分享集体合作成功的喜悦。
3、重视实践,培养能力。
轻松愉快的音乐实践活动,可以引导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同时又增强了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对发展其想象力、创造力及其他各种能力很有益处。为此,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各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开展一些轻松有趣的游戏活动,为学生创设一个自由、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玩中认识、体验、创造音乐,培养了各种能力,达到新理念的最终目的。
培训时间虽短,但正是经过这几天的培训学习,使我从根本上改变了原先的传统教学模式,更给我带来了新的学习观念、学习方式和教学理念。我深深地喜欢上新课标、新教材,也深刻地意识到肩上的责任和使命。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会主动去迎接各种挑战,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不断充实完善自我,积极投身于音乐教学的改革,为提高全体学生的音乐素质,改进音乐教学做出自己应有的一份贡献!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miekuo.com/fanwendaquan/xindetihui/763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