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心得体会

教育心理学读书心得(精选20篇)

教育心理学读书心得(精选20篇)



读书心得是在阅读一本书后对其中所获得的思考和体会进行总结和概括的一种文字表达方式,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消化书籍的内容。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选的几篇读书心得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通过这些范文,能够帮助大家提升写作水平,更好地总结自己的阅读体验和心得收获。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教育心理学》读书心得

这就要求我们要时时留心周围的一切,要自觉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分析和解决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要本着教什么、研究什么的原则,紧密结合本职教学工作去开展教研活动,使教学工作和教研工作能融为一体,只有这样才能收到教研相长的效果。

2.要找准教研活动的突破口。当前相当一部分的教师不知道怎样去搞教研,特别是对一些教改实验、专题研究更感到无从下手。因此,找准教研活动的突破口就显得至关重要。教研活动的突破口,就是以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作为课题开展研究。这就要求我们要树立起问题就是课题的意识,善于把一个又一个教育教学中有意义的实际问题,经过设计转化为一个又一个富有个性特色的教研活动课题,再通过攻克一个又一个研究课题,来解决一个又一个教育教学中的问题。这种研究,最易达到同步推进教育教学教研工作、稳步提高教育教学教研质量的目的。

二教研活动要为提升教师自身素质服务。

1.教研活动对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有重大意义。如今已不是一个只要有知识或文凭就能当教师,靠经验和汗水就能当好教师的时代,而是一个要求教师必须尽快从教书匠向教育家转变的时代。这就要求我们无可选择地要具备与时俱进的能力。这种能力,除了终身学习的能力、教书育人的能力,还有一个重要的能力就是教育科研的能力,也就是教研活动的能力。我们如果缺乏教研活动能力,那就意味着缺少创新精神和工作潜能,就意味着很难适应新课程的需要。

6

文档为doc格式。

《教育心理学》读书心得体会

在假期中,我通过校视通学习了《教育心理学》这门课程,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学到了很多专业知识,也对学习中的很多方面有了新的认识,下面是我学习的心得体会: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介于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和规律,包括受教育者的各种心理现象及其变化和发展规律,以及教育者如何通过这些规律对受教育者进行行之有效的教育。本学科的研究有助于促进整个心理科学的发展,对教育实践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这也是心理学专业的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课,在整个心理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我先谈谈对教与学的心理学的认识,当然这些是来自对书上内容的吸收和思考。学与教的心理学是一门把学习心理和教学心理两个分支学科结合起来,阐明学生的知识、技能和品德的习得过程,以及教师如何为学生有效学习创设适当条件,促进学生的知识、技能和品德学习的心理学新学科。它是研究学校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活动及与之相关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它涉及学校教育过程中的一切心理现象和规律。一方面深刻的体会到教与学这是两个相互影响和促进的过程,对于我们重点研究学校教学或更细些的课堂教学和我们这么多年的学习生活体会是一致的;另一方面,我也认识到教学它是一个完整的过程,而在每一个过程都应当有正确的理论去指导,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教学。教与学的心理学与教育学不同:教育学研究的是教育过程的一些基本规律,而相对应的,教与学的心理学则研究在教育教学条件下教师与学生心理活动的规律及应用。

个人收获和体会:

《学与教的心理学》揭示出教育过程中应当了解学生的特点,并且阐述了这些特点对教学过程会产生何种影响。作为一名教师,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学习,学会如何有效指导学生学习将是他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事情。

教与学应是不分离的,它就是一个共同体,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清教学的实质。学会全面地去洞察一切,学会将教学置于“共同体”中,学会在整体中去把握;不再教学分离,既要认识到自我的局限,又要善于去发掘自身的潜能。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逻辑能力、表达能力、思辩能力、交际能力和创新精神则永远是教学最本质的核心。

anitawoolfolk莫雷《教育心理学》读书心得

读了《教育心理学》这本书,感想深刻。我认识到了教育不仅仅是教学,教学过程中的心理输导也是至关重要的。下面是本站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教育心理学》读书心得,欢迎大家阅读。

阅读了《教育心理学》,觉得很有收获,对自己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很有帮助。本书是以教育心理学为主线编写的,但也用一定的篇幅讲述了学习教育心理学所必需的普通心理学和儿童心理学的有关知识,其内容紧密结合中小学实际,且针对性强实用性强,便于自学.在通读本书后,对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向,原因及研究方法将会有一定的了解,另外关于书中涉及的普通心理学及儿童心理学方面的知识,相信对于理解教育心理学方面的内容也是有帮助的,因此我对本书中有关教育心理学方面的内容谈谈我的理解及感受。

我在书中没有找到作者对教育心理学的明确定义,而是通过介绍教学过程,通过与邻近学科的比较向我们展示教育心理学的性质作用和意义。

教育心理学与教育学不同:教育学研究的是教育过程的一些基本规律,而相对应的,教育心理学则研究在教育教学条件下学生心理活动的规律及应用。这两个学科比较好区分,我的认识是教育学更多的是重宏观的角度去研究我们的教育教学,而教学心理学已经进入到了我们的教学过程。教育心理学和普通心理学、儿童心理学的关系可以说是十分密切。教育心理学是以它们为学科基础的,却不好说谁包含了谁,谁从属于谁。教育心理学更好的帮助了我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估的理论和实践。

在通读这本书后,我对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主旨,研究方向,原因及研究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另外关于书中涉及的普通心理学及儿童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对于我在理解教育心理学方面的内容也有很大的帮助。

首先,关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向。心理学作为研究人的心理现象,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其内容是丰富多样的。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体系中与教育工作关系最密切的一个分支,要想知道它是研究什么的,就需要对它的对象,性质,内容,范围和任务做全面的考察和了解。

这本书谈到教育心理学的对象,是由于受教育体质发展和心理发展是紧密相关的,所以教育心理学也要联系到体质发展方面的有关问题。此外,教育过程也可以说是师生协同活动的过程,而且教师在这种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因此,关于教师的心理学问题,也是教育心理学应该研究的一个特殊领域。而教育心理学的性质应该是由它的研究对象决定的,即“教育心理学是兼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两种性质,而且是以前者为主的一门边缘科学”。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教育,对心理学的要求也共同点和不同点,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影响了教育心理学的内容和范围。根据我国的教育方针和目的,我们的教育心理学的内容和范围是完全适应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的。教育心理学的任务就是揭示教育实践过程中的心理活动的规律和促进整个心理科学的发展。由此可见,教育心理学是以教育对心理学的要求为出发点,以解决教育实践中的心理学问题为目的的。

最近学习了皮连生的教育心理学,通过学习,使我进一步了解到教师职业的神圣,同时也感责任的重大。我们不仅学到了丰富的知识,还进一步提高了业务素质,下面我从以下几个个方面谈谈我对学习的心得:

一、热爱教育事业,献身教育事业是师德的思想基础。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事业。"人们常把教师比喻为"红烛"、"人梯"、"春蚕"、"铺路石",意在表达教育这一职业的无私和伟大。所以,教师从自己执教之日起,就该对教师这一职业有充分的认识,才能彻底清除"拜金主义"."仕爵主义"观念,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奉献给自己所人事的教育事业,象陶行知所说的那样:"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无论何时,都能够理直气壮地说,投身教育事业,我终生无悔。

二、热爱、尊重学生是师德的基本要求。

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和心的呼应。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可以说,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对学生冷漠,缺乏热情,决不是一个有良好师德的好教师。教师爱学生体现在"严"和"慈"上。常言道:"严师出高徒。"又说:"严是爱,宽是害。"对学生不严格要求,严格训练,是难以培育出跨世纪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的建设者。"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所以,对学生不严不行。当然,严要得法,严要有度,不能按法西斯式的训练来要求。慈,就是对学生要关心、爱护、宽容、尊重。充分鼓励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关心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进步,使学生全面发展。

三、为人师表是师德的核心。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为人师表"是教师最崇高的荣誉,也是教师的神圣天职。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不仅在经济发展上将上一个新台阶,而且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上更将跃上一个新高度。作为一个人民教师,负担着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提高全体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一代文明程度的直接责任。"教育者先受教育"。只有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师为人师表的水平,才能胜任人民教师的历史使命,无愧于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这就要求教师要时时处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凡要求学生做的自己必须先做到做好。比如要求学生不迟到早退,教师自己就不能迟到早退;要求学生文明礼貌,教师自己言谈举止切切不可粗鲁;要求学生遵守行为规则,教师应自觉遵守教师守则。否则,光要求学生,而自己又不身体力行,反而胡作非为,学生就认为这样的老师言行不一,出尔反尔而不可信赖。正如孔子所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正说明这个道理。

四、教好书是师德的关键。

教师要把自己的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就必须把书教好。这就要求教师要具渊博知识。在知识的海洋里,宇宙间的任何事物都只有其中的一朵浪花,一粒泥沙,而教师如同一叶扁舟,常年累月航行于其中,将一批又一批渴望成才的求知者送达理想的彼岸,风雨无阻,无怨无悔。浪头上行舟,难免惊心动魄,但也有欣慰与欢畅,谁说不是呢?选择了教师职业就选择了艰辛和挑战。胸无点墨,混迹社会,腰缠万贯者大有人在,但我们无法想象,更不能容忍一个滥竽充数的教师堂而皇之立于那些求知若渴者目光聚焦的神圣讲坛。

首先一点,我从感性上认识到教育心理学是一门很博大精深的学问,而不是我以前所想象中的那样简单。比如说处理学生个性和共性之间的关系,怎样从个性中提炼出共性,又怎样在对共性的总结中充分尊重学生个性。还有怎样实现学生学习的最优化,怎样教学才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不让其对某些枯燥的只是感到厌烦;还有怎样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不同心理特点对其施以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方法,如此等等。在书中介绍到了很多不同时代的著名学者的观点,各有利弊,都很值得思考。读了这些,我才逐渐认识到教育心理学是一个备受重视,被广泛研究的学科。

不光是理论,书中很多地方也提到了怎样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这对于教学的实践活动有很直接和现实的意义。书中举到了很多这样的例子,让我发现原来生活中很多看似司空见惯的事其实就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成果。比如应该怎样让小学生克服坐不住的问题,还有怎样不动声色的纠正学生的语法错误又不至于引起学生反感。其实对于这些问题我也是早就有所想法,读了教育心理学后,这些原先模糊不清的想法才渐渐明白起来,真的感慨颇多。

第三,教育心理学给我提供的不只是一个研究结果,它所提到的更多的是一种研究方法,指导你怎样利用这些看起来书面化的大理论,把他们真正变为指导你教学的利剑。其实每个学生都是特别的,都有值得你特别去关注的地方,而每个学生又都是相似的,都有共性让你总结规律,更好的认识教学。教育心理学为我所提供的这些科学的研究法我认为不管今后是否从事教育事业都是让人从中受益良多的。原来一直不明白所谓量表是什么东西,现在才开始懂得原来心理学是这样一门精密的科学,要求很强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才能懂得如何从数据中了解人内心的世界。

第四,对自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心理学以教与学互动作用为主线,以学习心理为核心,对学习动机、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学习策略与教学策略、学习迁移、智力与创造力、品德心理、群体心理、个性差异与因材施教、心理卫生与教师心理等方面作了较为系统、深入浅出的分析。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判断学生是否热爱学习以及引导学生学习的能力。教师是文化的传递者,“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从知识传递的角度来反映教师的重要性。教师是榜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学生受教育的过程是人格完善的过程,教师的人格力量是无形的、不可估量的,教师要真正成为学生的引路人。教师要有较强的组织领导、管理协调能力,才能使教学更有效率,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要富有"爱心",作为一名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无私的、平等的,就像父母对待孩子。教师还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和发展需要。

最后,教师是学生的心理辅导者。因此,教师必须要懂教育心理学、心理学,应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选择科学合理的、适合本班学生的学习策略,并在上课过程中多加思考,适时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以艺术的眼光去对待教学,争取精益求精。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一定要认真地贯穿新的教学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新的教学姿态迎接新的挑战,使学生的身心都能得到健康的发展。

《教育心理学》读书心得

1.明确教研活动最主要的特点和目的,就是要解决当前教育教学中的各种实际问题。也就是说,教研活动的课题不在大而在小,不在深而在实,应想教育教学之所想,急教育教学之所急。否则,教研活动就是瞎研究、空研究。

其次,要做教研活动的有心人。学校丰富的研究机会、独特的研究情景、鲜活的研究问题、最佳的研究位置,为教师开展教研活动提供了优越的研究条件。

5

教育心理学读书心得

读了《教育中的积极心理学》,我被深深吸引:在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都存在着两股抗争的力量:积极力量和消极力量。这两股力量就像太极中的阴阳两极,此消彼长。所以,作为教师,应该学一点积极心理学的知识,努力给自己注入积极的正能量,做一个幸福完整的人。

通常,幸福的人大多热衷于奉献,奉献的'时候可以拥有更多的幸福,这是一种良性循环。如果教师能够成为播种幸福的人,则不仅自身可以拥有幸福,在生活当中充满活力,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将更有幸福感和创新活力。

一直以来,作为一个从事教育工作多年的教师,在学生犯了错误时总是大声训斥或冷脸相对,导致学生在课堂上不敢发言,生怕触怒了我,课后学生也不敢和我沟通,总是绕道走。这种不良好的师生关系也曾经让我烦恼、反思,可一直没有找到良好的改善方法。读了这本书之后,播种幸福是教师存在的价值,让我感触特别大。教师传递给学生的幸福不单单只有知识,更多的是做人的品德、理想、激情和乐观的心态。所有能让孩子感觉幸福的体验,都能体现我们的价值,所以,在接下来的教学时光,我希望能成为一个传播幸福的人,让我的学生因为老师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教师的人生是有榜样效应的,某种意义来说教师的生活对全社会的人来说是一面镜子,当教师生活幸福、工作顺利的时候说明我们的社会发展文明和谐。书中说:“对于所有的教师来说,想拥有幸福快乐的人生是需要用积极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来规划自己的人生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调整自己:

2、保持规律而充足的睡眠;

3、保持稳定的友谊;

4、经常与好友聚会;

5、为自己认定的有价值的目标而努力工作。

化学教育心理学读书心得

本人认为教研活动不是冰冷枯燥纯粹的教学研究,应该要有血有肉,要让大家有进步让大家欢喜。因此在语言上的暗示作用很总要,从任务布置的温馨提示到活动后的及时反思,及时写下心得,总结成功亮点,考虑失误不足,思考创意闪光点。这样形象的字眼让我们的教研更有爱,更有指向性,同时在教研中能正确对待生成的问题,还将这些问题变成新的教研资源,从而提高教研资源,把原先可能的难点转化成教学的亮点。这样的教研更有效。只有有效的有爱的教研,我们教师才能按照新课程理念要求,不断用教学专业标准要求自己,并且关注学生终身发展的高度,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积极地营造民主、有爱、和谐的教学氛围,才能达到有效教学的最佳境界。

2

教育心理学读书心得

阅读了《教育心理学》,觉得很有收获,对自己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很有帮助。本书是以教育心理学为主线编写的,但也用一定的篇幅讲述了学习教育心理学所必需的普通心理学和儿童心理学的有关知识,其内容紧密结合中小学实际,且针对性强实用性强,便于自学。在通读本书后,对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向,原因及研究方法将会有一定的了解,另外关于书中涉及的普通心理学及儿童心理学方面的知识,相信对于理解教育心理学方面的内容也是有帮助的,因此我对本书中有关教育心理学方面的内容谈谈我的理解及感受。

我在书中没有找到作者对教育心理学的明确定义,而是通过介绍教学过程,通过与邻近学科的比较向我们展示教育心理学的性质作用和意义。

教育心理学与教育学不同:教育学研究的是教育过程的一些基本规律,而相对应的,教育心理学则研究在教育教学条件下学生心理活动的规律及应用。这两个学科比较好区分,我的认识是教育学更多的是重宏观的角度去研究我们的教育教学,而教学心理学已经进入到了我们的教学过程。教育心理学和普通心理学、儿童心理学的关系可以说是十分密切。教育心理学是以它们为学科基础的,却不好说谁包含了谁,谁从属于谁。教育心理学更好的帮助了我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估的理论和实践。

在通读这本书后,我对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主旨,研究方向,原因及研究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另外关于书中涉及的普通心理学及儿童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对于我在理解教育心理学方面的内容也有很大的帮助。

首先,关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向。心理学作为研究人的心理现象,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其内容是丰富多样的。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体系中与教育工作关系最密切的一个分支,要想知道它是研究什么的,就需要对它的对象,性质,内容,范围和任务做全面的考察和了解。

化学教育心理学读书心得

本学期化学教研组在学校以及教科室的指导下,开展了很有成效的教研活动,很多老师都反映,活动有层次,有主题,有内容,体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校本研修。反思这些教研活动,我总结了这么两点有效的提高活动效率的策略。

我很担心说不好将想法说出来。

化学教研组有一定的科研意识和能力,多名老师有着很多荣誉,大家也都很有经验。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换成其他学校的教研组,可能有一些老师在组内讨论时会很沉默、不说话;担心自己说不好,不能在讨论时聚拢老师们的思维,并将讨论引向深入。

应该说在这一点上,鳌江中学化学组一直有着优良的传统,本学期在组长的带领下,化学组每次都是畅所欲言,每次的讨论都不是讲空话,是对具体课堂的研讨,因为我们只是想把正在探讨的东西表达出来,并不是接受专家的考评。

当然,在参加活动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比如指定主评人,或者是参加说课的人选等。

谁先来发言话语顺序调整出效果。

4

教育心理学读书心得体会

教育心理学与教育学不同:教育学研究的是教育过程的一些基本规律,而相对应的,教育心理学则研究在教育教学条件下学生心理活动的规律及应用。下面是本站为大家准备的教育心理学读书。

希望大家喜欢!

读了《教育心理学》这本书,感想深刻。我认识到了教育不仅仅是教学,教学过程中的心理输导也是至关重要的。

教师学习教育心理学,是为了系统而全面地掌握学生认识过程的规律和年龄特征,根据中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选择适当的教法,采取相应的措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或许你认为不经意的一句话,但在学生的眼里分量是多么重,甚至会影响他们的一生。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老师的赞扬和鼓励,就是对他们的赏识,就是对他们的认可,就能给他们信心和勇气,让他们迈出成功的第一步。一两个月,仅仅一两个月,奇迹就会这样出现了,经过老师的鼓励和表扬,那位受鼓励和表扬的同学将带着这个信念,去不断的努力,总有一天他会真正成功的。我也会永远带着这个信念:“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去关爱我的学生,最后我要说的是:赏识你的学生,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天才,欣赏孩子的长处,肯定他们的每一个细微进步,让他们不断体验成功的喜悦,找到学习的快乐和自信,并真诚地帮助他们,那么,奇迹就会发生,坏学生、后进生都会变成好学生!

教师为什么必须学习教育心理学呢?

第一,是因为教师要形成优秀的心理品质必须学习教育心理学,本书所要强调的是,教师只有认真学习教育心理学,才能知道作为一位人民教师,必须具备哪些优秀的心理品质,从而自觉地培养这些心理品质。

第二,是因为教师要提高教育业务水平必须学习教育心理学,这本书对此作了比较精简的归纳和概括:1、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心理学问题比比皆是。但教师只有学习了教育心理学,才能系统而全面地掌握学生认识过程的规律和年龄特征,才能选择适当的教材,采取相应的措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2、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共产主义品德。学习过教育心理学的教师,就能够掌握学生品德形成的规律,及在各种因素影响下形成的心理特点,按照共产主义的面貌来塑造一代新人。3、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因材施教。.也就是说,教师了解了不同时期、不同年龄学生的心理,才能助长学生的优点,矫正学生的缺点。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发掘学生的优点,克服学生的缺点。4、可以科学地总结教育经验,我觉得这也是第一点的基础,是为提高教学质量作准备的。

通过读《教育心理学》这本书,我将会心理学里面的知识,正确运用有效的评价和适当的表扬等正面引导的外因作动机的诱导,促使学生的认知兴趣得到发展,形成稳定的、积极进取的人格特征。让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从而健全他们的人格和品德。

本书是以教育心理学为主线编写的,但也用一定的篇幅讲述了学习教育心理学所必需的普通心理学和儿童心理学的有关知识其内容紧密结合中小学实际,且针对性强实用性强,便于自学.在通读本书后,对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向,原因及研究方法将会有一定的了解,另外关于书中涉及的普通心理学及儿童心理学方面的知识,相信对于理解教育心理学方面的内容也是有帮助的.但是鉴于我们教育心理学的学术沙龙主要关注教学心理.学生心理及差异心理,因此我就主要对本书中有关教育心理学方面的内容谈谈我的理解及感受.

首先,关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向.心理学作为研究人的心理现象,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其内容是丰富多样的.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体系中与教育工作关系最密切的一个分支,要想知道它是研究什么的,就需要对它的对象,性质,内容,范围和任务做全面的考察和了解.

其次,关于学习教育心理学的目的.教师为什么必须学习教育心理学呢?我在读完以后有这样的认识:第一,是因为教师要形成优秀的心理品质必须学习教育心理学.本书所要强调的是,教师只有认真学习教育心理学,才能知道作为一位人民教师,必须具备哪些优秀的心理品质,从而自觉地培养这些心理品质.第二,是因为教师要提高教育业务水平必须学习教育心理学,本书对此作了比较精简的归纳和概括: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只有学习了教育心理学,才能系统而全面地掌握学生认识过程的规律和年龄特征,才能选择适当的教材,采取相应的措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2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品德.学习过教育心理学的教师,就能够掌握学生品德形成的规律,及在各种因素影响下形成的心理特点;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因材施教;可以科学地总结教育经验,我觉得这也是第一点的基础,是为提高教学质量作准备的.

此外,本书还提到了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如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总结法等,可以说从理论上归纳出了研究教育心理学的具体,有效的方法.总的来说,本书对于学习教育心理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了解普通心理学和儿童心理学的相关知识是非常有帮助的.

阅读了《教育心理学》,觉得很有收获,对自己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很有帮助。本书是以教育心理学为主线编写的,但也用一定的篇幅讲述了学习教育心理学所必需的普通心理学和儿童心理学的有关知识,其内容紧密结合中小学实际,且针对性强实用性强,便于自学.在通读本书后,对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向,原因及研究方法将会有一定的了解,另外关于书中涉及的普通心理学及儿童心理学方面的知识,相信对于理解教育心理学方面的内容也是有帮助的,因此我对本书中有关教育心理学方面的内容谈谈我的理解及感受。

我在书中没有找到作者对教育心理学的明确定义,而是通过介绍教学过程,通过与邻近学科的比较向我们展示教育心理学的性质作用和意义。

教育心理学与教育学不同:教育学研究的是教育过程的一些基本规律,而相对应的,教育心理学则研究在教育教学条件下学生心理活动的规律及应用。这两个学科比较好区分,我的认识是教育学更多的是重宏观的角度去研究我们的教育教学,而教学心理学已经进入到了我们的教学过程。教育心理学和普通心理学、儿童心理学的关系可以说是十分密切。教育心理学是以它们为学科基础的,却不好说谁包含了谁,谁从属于谁。教育心理学更好的帮助了我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估的理论和实践。

在通读这本书后,我对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主旨,研究方向,原因及研究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另外关于书中涉及的普通心理学及儿童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对于我在理解教育心理学方面的内容也有很大的帮助。

首先,关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向。心理学作为研究人的心理现象,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其内容是丰富多样的。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体系中与教育工作关系最密切的一个分支,要想知道它是研究什么的,就需要对它的对象,性质,内容,范围和任务做全面的考察和了解。

这本书谈到教育心理学的对象,是由于受教育体质发展和心理发展是紧密相关的,所以教育心理学也要联系到体质发展方面的有关问题。此外,教育过程也可以说是师生协同活动的过程,而且教师在这种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因此,关于教师的心理学问题,也是教育心理学应该研究的一个特殊领域。而教育心理学的性质应该是由它的研究对象决定的,即“教育心理学是兼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两种性质,而且是以前者为主的一门边缘科学”。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的教育,对心理学的要求也共同点和不同点,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影响了教育心理学的内容和范围。根据我国的教育方针和目的,我们的教育心理学的内容和范围是完全适应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的。教育心理学的任务就是揭示教育实践过程中的心理活动的规律和促进整个心理科学的发展。由此可见,教育心理学是以教育对心理学的要求为出发点,以解决教育实践中的心理学问题为目的的。

《教育心理学》读书心得

作为积极心理学创始人之一,马丁·赛利格曼曾说:“积极心理学之目的即促进心理学发生变化,从只修复生活中最坏之事到锤炼生活中最好之品质。”积极心理学改变了心理学只是用来治病和解决问题的一般看法,其致力于让人们过上良好的生活,提升幸福感。由此,积极心理学提出了积极人格主要包括6大美德和24种积极品质。

《写给教育者的积极心理学》一书,共有七个章节。前两个章节向读者介绍了积极心理学的概念以及带来的理念更新,最后一个章节以案例形式表现了积极心理学的作用,其他四个章节从四个角度介绍了教育者如何利用积极心理学进行教育。

首先,孩子的心理资源是教育成败的一个秘密。万事万物运行,都有支撑的能量,而所谓的心理资源即心理能量,用来支撑一个人各种有意识的心理活动或外在行为。情绪的调节、思想的抑制以及抗拒诱惑都会大量消耗心理资源,处于这几种情况下的孩子们心理资源耗竭十分严重,会产生一些非理智行为,心灵也会十分敏感。作为教育者,我们要在这个时候十分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也要引导孩子储存和增加心理资源。比如,在孩子经历一件十分影响情绪的事件后,我们要学会给孩子一点时间,冷静过后再去慢慢引导;学会了解孩子的喜好才能更好的与孩子沟通;帮助孩子学会分清任务的轻重缓急,以便把最多的心理资源用在最需要和最重要的地方;引导孩子保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加强体育锻炼等。教育是爱的事业。作为教育者,我们要引导孩子学会不断创造心理资源,增加积极情绪,获得幸福的人生。

其次,教育者的用武之地在孩子的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念,着眼于孩子的发展水平,倡导教学中要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才能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本书将人的心理变化分为四个区域,即zpf(原始状态区)、zsd(自我防御区)、zoh(外力援助区)和zbm(崩溃区)。当外在刺激强度落在自我防御区时,波动是短暂的,只需要消耗少量的心理资源,可以自行愈合。当外在刺激强度超出自我防御区落在外力援助区时,需要外力的援助,但请谨记,外在援助只有落在孩子的最近发展区之内才能够有效。但是“过度援助”,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都会或多或少的使孩子产生心理问题。心理自我防御区和外力援助区不是一成不变的,有两种转化方向。一是“钢化效应”,即孩子心理承受力增加,自愈水平得到提高;一是“敏华效应”,即孩子心理变得愈加脆弱,自愈水平降低。教育是爱的事业,我们要充分了解孩子的最近发展区,拿捏好分寸,帮助孩子提升心理承受力。

第三,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儿童教育新思路。本章节中,作者提供了几种新的教育思路。一是做孩子积极的榜样。不管是父母、教师还是其他教育者,你的生活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的发展。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作为父母不仅要给孩子创造良好的物质环境,更要创造丰富的精神世界,以滋养孩子的心灵。二是使孩子获得和提高心理免疫力。所谓的心理免疫力,是孩子处理各种问题的能力。不要把孩子的时间和空间限制住,给予一定的自由,孩子才能健康茁壮的.成长刺猬的故事告诉我们,只有在适当距离的情况下,双方才能实现共赢,我想教师与孩子的关系也不例外。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往往存在一个迷茫区,想要和孩子打成一片,却发现没有了作为教师的尊严,这其实就是一个距离问题,更是本章节中所阐述的“自己人效应”。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既要和孩子做“自己人”,自身要有良好的个性品质,了解孩子们的喜好,与孩子们平等对话;也要跳出“自己人效应”,合理的进行表扬,给孩子必要的惩罚。三是培养孩子的积极态度。个体的积极态度对其未来的成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培养孩子的积极态度,帮助孩子意识到适当的焦虑是有益的;善于利用心理学推崇的abcde模式。四是利用仪式和故事促进孩子的心理发展。学校的仪式承载着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的使命,作为教育者,要善于利用优秀传统文化及其仪式,增强仪式感,促进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在家庭教育中,要树立积极的家庭教育观。教育是爱的事业。我们要通过不断地学习更新教育理念,掌握新的教育方法。要记住:爱可以是无条件的,但表扬必须有条件!

最后,孩子的可改和不可改之处。教育或许可以改变一个孩子的一生,但绝不会决定孩子的一生,我们不能过分夸大教育的作用。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卢布明斯基经过漫长的的研究得出一个结论:人的性格中50%是由基因决定的,10%是由生长环境决定的,40%是由后天的教育、培养、个人努力等因素决定的,而这一部分是可以癌变的重点。由此作为教育者,也必须要认清孩子的哪些方面可以被改变,哪些方面不能被改变,否则做的都是无用功。塞利格曼认为能够改变的涉及在情绪和人格方面,要培养孩子的积极人格。当孩子做错事或者抱怨的时候,请作为教育者的我们停止与他们一起抱怨!事情已成定局,再多的抱怨也无济于事,要学会给他们分析问题的缘由或者帮助他们从失败中找到曙光,传递给他们积极正能量的信息,要相信语言的力量!塞利格曼认为不能改变的是那些与先天的遗传因素紧密相连的东西。本书中告诉我们,从教育者的角度来看,不能矫正的最重要的心理品质是儿童的气质,因为个体的气质主要由先天的神经构造决定的。不能改变之处并不意味着教育者无所作为,可以引导孩子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或者引导孩子扬长避短。教育是爱的事业。作为教育者,在孩子可改变之处,引导其积极向上;在孩子不可改变之处,也要尽可能的发挥自己的作用。

教育是一种慢艺术,需要我们坚持不懈。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运行法则,每个孩子也都有自己的方向,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成为孩子。爱是教育的出发点,但绝不意味着放纵、放任自流、无原则的迁就和随心所欲。

化学教育心理学读书心得

的老师先讲,再由经验丰富的老师补充,这样会更多的把机会留给年轻人,更多的让他们得到锻炼。大家也会意识到,青年老师们讲得蛮好的,重视我们年轻老师。

让年轻老师先发言,请经验丰富的老师压台,表面看是打破了以往的规则,其真实的意义是为群体对话提供了一个有益的空间。因为,这使得讨论中的话语控制权不再仅仅掌握在经验丰富者手中,而是掌握在整个团体中,让参与活动的每一个成员的独立思考都成为一种资源,成为对摆在桌面上的不同见解的一种迎接方式,进而使团体中的每个成员都有可能在自己原有的水准之上有所长进。

总的来说,教研活动本质上是一种同伴互助的集体学习,它的有效展开关涉到有着同样的问题或者对同一件事情有着热情的工作伙伴的参与,如何让参与的每个人都卷入进来,需要一定的策略,也需要有个培植能力和习惯的过程。应该说,要使教研活动有效,我们需要在一定的理念指导下,对方法进行选择,对过程进行调控。

教育心理学心得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教育事业认识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学生、家长,乃至教师已经对“填鸭式”的“教”和“说教式”的“育”持否定态度。更倾向于要求教师全面掌握学生的心理、注重师生的互动等教学心里技巧,掌握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并将其运用于教学实践中,这对于教师来说,单纯的“教好书”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发展,时代赋予了教师更艰巨的历史任务和使命。以教育心理学为基础,改进教学效果,满足现代教育的要求,教师应从创新教学方法方面入手做到以下几点。

多少年来,人们思想中根深蒂固的思想是,教师是教学生读书的,教师的职责是把自己掌握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但是,就长远的教育发展方向和趋势来看,任何一个学生、家长都希望教师是一个有感情的人,而不仅是一架教书的机器。韩愈曾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其真正内涵并不单单在于传道和授业,更为重要的是解惑。这不仅需要教师了解学生不懂的知识,为学生解决他们所不明白的学习疑问,更需要教师理解学生的心理。郭沫若说“书是死的,人是活的,死读书把活人读死,活读书把死书读活”。为了教学生读好书,教师仅仅有课本的知识还远远不够,还应该懂得心理学。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抓住学生的心理状态对教育的长期效果非常关键。

俄罗斯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过:“如果教育者想从各方面去教育一个人,那么,这就应当从各方面了解这个人……教育者应当努力了解一个人,看他在实际上究竟是怎样的人,了解他的一切优点和缺点,他平素的一切琐细的需要以及他的一切崇高的'精神要求等等……”。所以说,教学的中心与重心是人,教师首先要了解教育对象,才能有效地实施教育、教学。多渠道接触学生,全面掌握每个学生的家庭背景,经济状况,家庭教育,社会影响,思想动态,知识层次以至个人性格、特长、交往、爱好等等,做到对学生的思想、学习心中有数。要做到这一点,不仅要求教师要有热爱教育事业、寓教于乐的敬业精神,更要求教师要从学生心理的角度去认识学生,全面、全局的把握学生的心理动态,通过各种渠道认识每一个学生的不同之处,不能笼而统之地把所有的教育对象都认为是相同的“学生”,要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和心理反应,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教育心理学心得

《教育中的积极心理学》这本书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讲教师的成长,立足点就在于积极心理;第二部分讲教师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困惑和应对的策略。整体风格偏理论化,其中也包括不少案例和指导措施。但不知道是因为自己还没带班的缘故,感觉应对措施不是特别能明白。

摘抄:

1.在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都存在着两股抗争的力量:积极力量(好气、幽默、善良等)和消极力量(愤怒、怨恨、自卑等)。这两股力量就像太极中的阴阳两极,此消彼长。所以,作为老师,应该学一点积极心理学的知识,努力给自己注入积极的正能量,做一个幸福完整的人。

2.人的情绪情感体验总是优先于大脑皮层的智力活动,当学生认为自己在做无意义、无价值的工作之后,他们对自己的生活会产生负面评价,从而对其未来人生产生不良影响。

3.教师如果能够设计好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持续地努力学习,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重要条件。

4.适度的体育锻炼,良好的锻炼习惯,是大脑发育的基础,有良好体育锻炼习惯的人,大脑会发育得更好。

5.教师工作的重要任务就是要在工作和生活中寻找快乐。

6.慧眼识人逐渐成为教师的核心能力之一。教师要能敏锐地发现每个学生的才能、优秀品德,并且在互动工程中进行培养、强化。

7.每个学生都是出色的,只是出色的方面不一样。

8.教育工作者首先应该做的是播种幸福。让每一个教师培养出来的人都能幸福地度过一生,这就是教育者应该追求的.恒久性、终极性的价值。

9.某种意义上说,教师的生活对全社会的人来说是一面镜子,当教师生活幸福,工作顺利的时候,说明我们的社会发展文明和谐。

后记:

就像我之前提到的,我很容易受到别人的影响。我朋友圈的老师们有七分之一做了微商,每天都不停地发发发;看到更多的老师充满怨气地生活,我也很惊惶;看到有的老师变成了朋友圈只剩下学生局限在小圈子里,我也很无措。

我觉得不应该这样,然后又陷入焦虑中。受一位诗人的影响,也受尼采等哲学家思想的影响,我更习惯用消极地一面去看待这个世界。(大概也是因为自己的无知。懂得太少,想得太多,最后变成了这样)

事实上,我们所看到的,不一定就会发生在我们身上。毕竟,人生都是由自己掌控的。

教育心理学读书心得

学思想。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思想中,有很多提倡积极乐观心态的思想,培养优势和美德的理念。“人之初、性本善”的思想,儒家的“满足常乐”的人生态度,提倡“仁、义、礼、智、信”的道德寻求,和儒家提出的关于智力国家的一些思想方法都是积极心理学4喜那个的体现。《中庸》有这样的一句话:“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意思是”中“是人人都有的本性,”和“是大家遵守的原则,到达”中和“的境地,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道家思想也强调了积极的人格品质。”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体现了诚实、善良、勤奋、正直、仁慈等多种积极的人格品质。中国的孝文化也体现了积极心理学中”感恩“这一美德。常怀感恩之心的人常常具有诸如温暖、自信、坚定、仁慈等等这些美好的处世品格。

塞利格曼认为,心理学的一更更加重要的使命应是让普通人生活得更有意义和更幸福,过分关注“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而忽视人类本身所具有的`积极气力和品质,会使得心理学不能真正发挥出它的价值。由此,心理学的关注焦点应当从”心理疾病“转向”人类的积极品质“,通过大力提倡积极心理来帮助人类真正具有幸福。他在《延续的幸福》一书中提出了幸福2。0理论,提出幸福由5个元素决定————积极情绪、投入地工作、目标和意义、和谐的人际关系、成绩感。指出,人类寻求的终纵目标就是幸福人生,这与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天下大同“的立项也有不谋而合的地方,积极心理学找到了天下大同的心理基础————我们人类共同具有的积极品质,也发现了人类共同寻求的目标———幸福。

今天的教师们遇到了比之前更多的挑战,积极心理学给了我们。

新的视野和方法,当我们聚焦于消极面的时候,我们看到的都是问题和失望,当我们聚焦级级面的时候,我们就看到了进步和希望。

教育心理学读书笔记

“先入为主”一词,大家都不太喜欢,在教育中也常常是被批判的。一般而言,先入为主,是个贬义词,指先听进去的话或先获得的印象往往在头脑中占有主导地位,以后再遇到不同的意见时,就不容易接受。可是《每天读点教育心理学》一书给我们一种全新的解释:先入为主,在教育中是个关键词,抓住了这个关键词,有助于我们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成为一名幼儿喜欢的教师。

“先入为主”在我们成年人身上很常见,而且我们很容易陷入“先入为主”的圈子。比如,面试时,主考官对你的第一印象即将决定你能否入职;相亲时,对方看你的第一眼即将说明你们两个有没有可能在一起;购物时,看到商品的第一眼即将决定你是否喜欢它。在幼儿身上也存在“先入为主”的现象,比如,第一次跟幼儿见面,会出现不同的场面:乐乐来园的时候,她看见你在洗碗,那么她会认为你是个保育员,不是老师;你表扬了滔滔,并告诉他,你喜欢他,因为他很有礼貌,主动向老师问好,那么他也会很喜欢你,以后每天都会主动向你问好;今天你批评了豆豆,因为他淘气,把肥皂扔进下水道,堵住了下水道口,那么他就觉得你很严厉,以后可能会“害怕”你会不喜欢他。在不同的`情景下,你对幼儿建立不同的印象,幼儿也会对你产生不同的印象,这种印象会影响你跟幼儿之间的关系,影响到教育的实施及效果。倘若形成好的印象,将有助于师幼之间良好关系建立,有助于教育的实施和幼儿的健康成长;反之,形成了不好的印象,不仅会影响师幼关系,还会危害幼儿心理健康和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因此,抓住“先入为主”这个关键词,给幼儿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建立和谐的师幼关系,对幼儿教师,尤其是新教师来说至关重要。

记得我刚进入幼儿园的时候,正值我们园实行“三教轮保”,第一个月我做保育员。班上的幼儿都以为我是专职保育员,不会带着他们教育活动、户外活动或其他活动,对我的态度也不像班上其他老师一样热情。早上见面,有时候打招呼,有时候不打招呼;我说的话,有时候听,有时候不听。再加上我跟幼儿彼此之间都不熟悉、不了解,所以我们之间的关系很冷淡,这让我产生了很大的危机感。

为了解除幼儿对我的“刻板印象”,我利用就餐时间、洗漱时间、户外活动和午睡之前的时间,主动跟幼儿交流,谈谈我的经历和对每个幼儿的了解,问问幼儿的爱好;让幼儿说说对我的看法;告诉他们为什么要睡午觉,为什么吃饭不能讲话,为什么要端端正正坐在椅子上等等;午睡和放学之间,我会讲故事给幼儿听;户外活动时间,跟幼儿一起做游戏;通过这些活动让幼儿知道我也是他们的老师,无论是生活还是各种活动我们都在一起,逐渐加深我跟幼儿之间的了解,改变幼儿因“先入为主”对我产生的偏见。随着时间的推移,幼儿自然解除了对我的“刻板印象”,开始主动跟我打招呼,找我聊天,喜欢听我讲故事。我说的话,他们也愿意听、愿意做。抓住“先入为主”这个关键词,打破了幼儿跟我之间的冷淡关系,让我们的师幼关系变得融洽、和谐,对我之后的教育活动也有很大帮助。

不要讨厌“先入为主”,不要逃避“先入为主”,这是每个教师尤其是新教师必须要面对的。“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只有抓住“先入为主”这个关键词,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才能建立和谐的师幼关系,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

教育心理学读书心得

《数学教育心理学》是我们大学要学的一个科目,但读大学时,没有经过教学,没有实际的操作,所以当时读书时学得没有不好,现在,随着自己教学遇到越来越多的问题,越来越感觉自己的心理学知识太薄弱,徐老师给我们看的书中,恰好有这本书,所以,现在,我又拿起这本书,细细阅读,虽然,还是感觉不是很能看懂,觉得很高深,但结合教学实际,还是有一些体会。

该书有一段话对数学老师出题(例题、习题、考题等)较有指导性,因为它介绍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有哪几种深度,于是启发了我们可以出哪几种难度的数学题:

“如何判断学习者对知识的理解深度?标准大致有:

(1)能否用自己的语言去解释、表述所学的知识;

(2)能否基于这一知识做出推论和预测,从而解释相关的现象,解决有关问题;

(5)能否将所学的知识迁移到实际问题中去,在实际生活中广泛而灵活地应用知识,是建构主义的重要初衷,这同样要依赖学生对知识的深刻理解。

对知识形成深层次理解,这是建构主义学习和教学的核心目标,建构主义的许多主张都与此相关。‘为理解而学习、教学’是建构主义的一条重要信条。当然,深层理解是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第71页)。

下面试着把这五个难度概括地予以表述,并略作些解释或补充:

(1)转述:即用自己生活化的语言表达教科书对知识点的严谨表述,目的是防止非理解性的死记硬背。比如“什么是加法对乘法的分配律?那就是:一个数去乘一个加式时,可以先一个个乘,再把每个结果加起来”。此时不必过分追求逻辑严谨性,能基本说对就可以了。

(2)揭示:把具体问题中隐藏的数学知识揭示出来。给出算式45-78+55=100-78=22,问:“这里运用了什么算律?”[45-78+55=45+(-78+55)=45+(55-78)=45+55-78=(45+55)-78=22,用了两次加法结合率、一次加法交换律]。又如可问:“你觉得最近全校各班之间的足球赛中有哪些数学知识?”

(3)变式:该书指出“变式可以区分为概念性变式和过程性变式两类”。

“概念性变式”有两种:一种是我们熟悉的,即符合概念定义但外表与标准式不同,如底边没在水平方向的等腰三角形;另一种即常说的“反例”,即外表相似但不符合概念定义,如有某两条边形成凹口的“多边形”(几何学里的多边形只指凸多边形)。

“过程性变式”该书没给出严格定义,我理解它是指“得出某概念或某原理的多种数学过程”。综合该书第118—119页和第166—167页内容,过程性变式无非是“化一为多”和“化多为一”两种:

化一为多:得出或表达概念、原理的方法是多样化的。如导出方程概念时,表示未知量的可分别是黑框、空框、任意拼音字母、最后是x,它们等价;又如从一般四边形变到正方形可以有多条途径,先变成菱形或先变成矩形等。

化多为一:把多样化的数学知识化归为一。如学了简易方程之后,争取把过去那些用算术方法做的题目化为用方程方法来做。又如弄懂只要会做分数题,百分数、比和比例之类的题就不难。

运用过程性变式的意义在两方面:一方面可让学生通过多种过程获得概念或原理,从而达到更好的理解;另一方面让学生对多样化的数学知识融会贯通,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记忆深、好应用。

(4)综合:让一道题里综合多个数学知识点。

(5)实践:设置符合实际生活情境的问题。

读书过程中,我们慢慢地就提高了自己的思想,充实了自己,即使培训结束,我都要坚持读书。

教育心理学读书心得

教师这一职业是一种特殊的职业,是一种用心灵浇灌心灵的职业,教师工作的这一特殊性决定了教师着心理素,首先要教师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通过学习《积极心理学与教师心理学调适》,使我认识到,一个教师的心里是否健康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学业完成集合人格发展。作为一名教师,要从内心深处把自己的职业当作快乐的事业去经营,明白了要用积极的心态去看待孩子,去从事工作。具体可以这样做:

一名教师,要有一个健康的心态,不要把工作定性为工作,不要把任务定性为任务,要用轻松的心态面对工作、任务,当作一种快乐的游戏来经营。把工作当成游戏。卖鱼人把枯燥的工作当作游戏,所以他们乐此不疲。孔子说:“学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以乐学为最高境界。孔子之所以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不就是因为他乐在其中吗?童年时谁不喜欢玩游戏?长大后谁不喜欢旅游?我们在玩中完全放松,放弃功利,找到真我。但是,多数人把工作只当成工作,玩和工作是截然分开的。这个世界上,在工作中找到乐趣的人有几个呢?常常听到老师们抱怨:当教师又苦又累,比鸡起得早,比牛干得累。但是,如果老师们改变心智模式,把工作当成游戏,把学生看成最美丽的风景,我想,笑容会时常挂在你们脸上。

在一次同学聚会,听到同学牢骚:“我要是能选择,就不当老师。”我不解地问:“为什么?”她说:“工作压力大,还要经常学习,具体的事太琐碎,没有意义……”说了很多,还比较慷慨激昂。一个同学说:“每次走进教室就烦,出教室就轻松了。”我忽然觉得很可悲:我们每天都要走进课堂,如果进课堂就不快乐,我们为什么还要做这个职业?单纯的人是幸福的,我们这样整天活在矛盾中有什么意思?要么快刀斩乱麻,辞职不干;要么,干一天就要全身心投入,人在心在,并且从中得到快乐。心智模式改变了,很快,我找到了做教师的乐趣。于丹老师、百家讲坛的教授们工作是辛苦的,但是,他们的快乐来自于他们的投入,当他们的眼睛看着下面的时候,当他手舞足蹈地讲故事的时候,你会说:他是多么投入又多么快乐啊!

教育是神圣的职业,是用心理经营的事业,只要心态改变了,摆正了,内心充满愉悦的幸福感,还能再说做教师累吗?是啊!改变你的想法,你就改变了世界。让我们用积极的心理调适,在愉悦的心态下做好教师的工作,定会享受阳光的温暖,教师的幸福。

教育心理学读书笔记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培养21世纪人才的需要。一个真正的老师不应只是传授知识的教书匠,而且应该成为学生人生道路的引路人,成为育人的艺术家。以下是我看完书后的一些观点:

(一)加强交流,了解学生。

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一些学生难得向老师白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这就要求每一个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要经常深人班级,利用适当的机会和场所,让学生自由自在地表达思想情感,从中了解学生的心理现状,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通过个别谈心,可以发现、掌握某些同学的不健康心理,再“对症下药”,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调节,帮助他们克服缺点,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要使个别谈心取得良好的效果,班主任只有做学生的知己、朋友,才能取得学生的信任,学生才能将自己的烦闷向老师倾诉。当一些学生在学习上遇有困难,家庭生活受挫折时,他们心情苦闷,情绪失衡时,老师要及时帮助他们,安慰他们,开展谈心活动,老师应以诚恳的态度耐心倾听他们的诉说,让他们把心里的积郁情绪渲泄出来,摆脱不良情绪的困扰。

(二)尊重学生,关爱学生。

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尽管角色不同,但人格上是平等的,教师应该在保证教学工作正常进行的前提下,民主治班,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包括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劳动,尊重学生的成绩,尊重学生的隐私等。

(三)创造环境,多样教育。

为了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除了常规教育外,更要注意言传身教。老师在教学实践和日常生活中,要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保持积极向上、平和开朗的心境,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模仿老师。心理学的模仿,指在没有外在压力条件下,个体受他人的影响,仿照他人,使自己的行为与他人相同或者相似的现象。

(四)因材施教。

不同学生有不同的气质,心理学的气质是指人的心理活动表现在强度、速度、稳定性和灵活性等方面动力性质的心理特征。教师应该学好心理学基础知识,分清每个学生的气质类型,因材施教。

相信做好这些,教师学生都会有很大的收获。

教育心理学读书心得

本书是以教育心理学为主线编写的,但也用一定的篇幅讲述了学习教育心理学所必需的普通心理学和儿童心理学的有关知识其内容紧密结合中小学实际,且针对性强实用性强,便于自学.在通读本书后,对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向,原因及研究方法将会有一定的了解,另外关于书中涉及的普通心理学及儿童心理学方面的知识,相信对于理解教育心理学方面的内容也是有帮助的但是鉴于我们教育心理学的学术沙龙主要关注教学心理.学生心理及差异心理,因此我就主要对本书中有关教育心理学方面的内容谈谈我的理解及感受.

首先,关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向.心理学作为研究人的心理现象,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其内容是丰富多样的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体系中与教育工作关系最密切的一个分支,要想知道它是研究什么的,就需要对它的对象,性质,内容,范围和任务做全面的考察和了解.

教育心理学读书心得

当我们积累了新的体会时,可以将其记录在心得体会中,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育心理学读书心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最近学习了皮连生的教育心理学,通过学习,使我进一步了解到教师职业的神圣,同时也感责任的重大。我们不仅学到了丰富的知识,还进一步提高了业务素质,下面我从以下几个个方面谈谈我对学习的心得: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事业。"人们常把教师比喻为"红烛"、"人梯"、"春蚕"、"铺路石",意在表达教育这一职业的无私和伟大。所以,教师从自己执教之日起,就该对教师这一职业有充分的认识,才能彻底清除"拜金主义"."仕爵主义"观念,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奉献给自己所人事的教育事业,象陶行知所说的那样:"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无论何时,都能够理直气壮地说,投身教育事业,我终生无悔。

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和心的呼应。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可以说,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对学生冷漠,缺乏热情,决不是一个有良好师德的好教师。教师爱学生体现在"严"和"慈"上。常言道:"严师出高徒。"又说:"严是爱,宽是害。"对学生不严格要求,严格训练,是难以培育出跨世纪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的建设者。"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所以,对学生不严不行。当然,严要得法,严要有度,不能按法西斯式的训练来要求。慈,就是对学生要关心、爱护、宽容、尊重。充分鼓励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关心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进步,使学生全面发展。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为人师表"是教师最崇高的荣誉,也是教师的神圣天职。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不仅在经济发展上将上一个新台阶,而且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上更将跃上一个新高度。作为一个人民教师,负担着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提高全体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一代文明程度的直接责任。"教育者先受教育"。只有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师为人师表的水平,才能胜任人民教师的`历史使命,无愧于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这就要求教师要时时处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凡要求学生做的自己必须先做到做好。比如要求学生不迟到早退,教师自己就不能迟到早退;要求学生文明礼貌,教师自己言谈举止切切不可粗鲁;要求学生遵守行为规则,教师应自觉遵守教师守则。否则,光要求学生,而自己又不身体力行,反而胡作非为,学生就认为这样的老师言行不一,出尔反尔而不可信赖。正如孔子所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正说明这个道理。

教师要把自己的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就必须把书教好。这就要求教师要具渊博知识。在知识的海洋里,宇宙间的任何事物都只有其中的一朵浪花,一粒泥沙,而教师如同一叶扁舟,常年累月航行于其中,将一批又一批渴望成才的求知者送达理想的彼岸,风雨无阻,无怨无悔。浪头上行舟,难免惊心动魄,但也有欣慰与欢畅,谁说不是呢?选择了教师职业就选择了艰辛和挑战。胸无点墨,混迹社会,腰缠万贯者大有人在,但我们无法想象,更不能容忍一个滥竽充数的教师堂而皇之立于那些求知若渴者目光聚焦的神圣讲坛。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