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心得体会

电话的发明教学设计(专业23篇)

电话的发明教学设计(专业23篇)



教学计划的制定需要综合考虑教学目标、学生特点、教材内容和教学环境等因素。下面是一些教学计划的范例,供大家在编写教学计划时参考和学习。

《打电话》教学设计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132~133页。

1、通过对“打电话”(综合应用)的探究,初步感受运筹思想以及对策论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习在问题情境中应用优化思想解决问题。

3、指导学生用画图、表格等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4、使学生学会运用“化繁为简”的数学思想解决问题。

1、亲身经历寻找最优方案的全过程。

2、通过图表的方式发现“打电话”隐含的规律。

课前谈话:

师讲故事:印度有一个古老的传说,国王要奖励国际象棋的发明者——他的宰相,就让他提一个要求。当时正闹饥荒,老百姓没饭吃。宰相说:“我向大王要米,您只要把我的棋盘上的第一个格里放1粒米,第二个格里放2粒米,第三个格里放4粒米,每一格均是前一格的2倍,以此类推,直到把这个棋盘放满就行了。”国王哈哈大笑说:“就依你说的。”

当放第一排的8个格时,1、2、4、8、16、32、64、128粒米,旁观者大笑着,指指点点。但放到第二排中间时,笑声渐渐消失了,而被惊讶声所代替,因为小堆的米不久就增成了小袋的米,然后倍增成中袋的米,再倍增成大袋的米……你猜猜看,国王要给宰相的米会有多少?请你简单形容一下。

其实,这是我们数学中的倍增问题,今天我们要研究的问题也和它有关。

一、情境导入:

师:学校的“小蜜蜂”艺术团,为有文艺特长的孩子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从学校到中央电视台她们一路成长,也获得了不少奖项。当然,这都源自于她们平日里辛勤、认真地练习。这不,在一个周末,学校又接到紧急任务,合唱队的老师要尽快通知63名队员来学校参加排练,请你说说老师会用什么办法通知呢?(打电话、发校讯通、qq群发、写信……)。

师:哪种办法既方便快捷又能确保对方接到通知呢?(打电话)。

师:是的,老师就是采用打电话的方式来通知合唱队员的。板书:打电话。

二、初构模式。

假设打一个电话需要一分钟,所有队员都在家。

1、逐一打(需要63分钟,太慢了)。

2、分组打(思考:为什么能节约时间?)板书:同时打。

3、教予“化繁为简”的方法。

师:63这个数字有点大,我们研究起来不方便,怎么办呢?

4、先从打给“7”位队员研究起。

三、合作探究。

要求:小组合作学习,设计打电话的省时方案,并用通俗易懂的记录方式把方案写在本子上。

1、四人小组讨论,在本子上呈现方案;。

2、展台展示方案,确定用画图的方式比用文字叙述的方式更为直观、简单。

四、优化方案。

1、生说方案,师将方案展示在黑板上。

方案一(7分钟)方案二(5分钟)方案三(3分钟)。

2、对比方案,为什么方案二和方案三都比方案一更省时呢?(没有同时打)。

3、为什么方案二比方案三多用时间呢?(有人没有打电话)板书:不闲着。

五、总结规律。

2、学生完成表格。

3、发现规律:每过一分钟知道消息的人数就比前一分钟知道消息的人数多一倍。第n分钟,知道消息的人数就是n个2相乘。

4、继续完成表格:每一分钟通知的总人数。(用知道消息的总人数—1)。

5、告诉合唱队的老师,通知63名队员需要用6分钟,应注意:同时打,不闲着,不重复。

六、巩固规律。

1、舞蹈队老师通知33名学生需要多少分钟?(使学生产生疑问,到底是5分钟半,还是6分钟)。

3、翻开书第132——133页,看看今天学习的知识,并解决书中的问题。

七、应用规律。

八、总结全课。

你收获了什么?

《电话的发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11个生字和生词。会写田字格里的10个生字。

2.通过小组讨论对课文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体验。

从秋儿为完成妈妈交给的任务,克服恐惧独自在家的经历中,受到启迪,学习做个勇敢的孩子。

3.反复阅读,读悟结合,理解课文,体验情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电话的发明》教学设计

课时划分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观看实物,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电话:同学们这是什么?

2、它有什么作用呢?(指名问答)。

3、教师:电话是亚历山大?贝尔在1876年设计成功的。

4、学生出示资料,介绍亚历山大?贝尔。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教师导读:那么电话是怎么发明的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电话的发明》。

2、教师出示有关阅读要求。

(1)画出本课的生字词。

(2)找出文中你不理解的词语。

(3)课文中哪些自然段具体介绍的是电话的发明过程。

3、检查反馈生字学习的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读一读。

(2)教师强调部分生字在读音和书写上的要点。

(3)学生开火车读生字。

(4)用生字组词练习。

(5)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学生读一读。

4、反馈不理解的词语,联系课文内容或是查词典,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偶然、哭笑不得、顿时、喜不自禁)。

5、读课文。

三、弄清文章的条理。

1、指名反馈:哪些自然段具体介绍的是电话的发明过程。

2、让学生按起因、发展、结果把发明电话的过程分成三层。

3、指名反馈。

起因:产生发明电话的新奇设想。

发展:具体写贝尔经过艰苦的实验、研究、发明电话的过程。

结果:电话进入了人们的生活。

四、感情朗读课文,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巩固旧知,导入新课。

1、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指名读一读。

2、全班读一读。

3、指名分段读课文。

二、提纲导读,合作学习。

1、贝尔决定发明电话是受什么的启发?

2、课文讲了贝尔发明电话的几件事?

3、互相讨论,说一说贝尔是怎样研究和发明电话的?

4、说说贝尔是一个怎样的人?

5、学了这篇课文,你们的心里有什么感想?

三、反馈交流,理解课文。

(一)了解起因,感悟发明在于大胆地设想。

1、指名反馈:贝尔决定发明电话是受什么的启发?

2、指名读课文第2自然段,其他思考:从中你们想到了什么?

3、指名反馈。(引导学生体会一切的发明创造来自于生活,源于人类大胆的幻想。)。

(二)体会实验的艰苦,贝尔的执着。

1、指名反馈:课文讲了贝尔发明电话的几件事?

(1)一次实验失败,贝尔哭笑不得。

(2)拆船板做音箱。

(3)硫酸溅到人腿。

2、从这几件事情中,你觉得发明的过程是怎样的?你们是从哪些具体的语句中体会到的?

3、引导学生从关键的语句中体会实验的艰苦,人物的精神。

《纸的发明》教学设计

1知道纸是中国人发明的。外国人懂得造纸比中国人迟一千多年,感受做一个中国人的自豪。

2学会课文生字14个,区别形近字导异,代化;能给生字确定部首,并用部首查字法;理解课文中异口同声自豪不禁等词语的意思。

3会按谁怎么样地说什么的句式写句子;学会用怎么来提问。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对话,了解纸的发明过程。

5能用学懂课文的基础上,写一段赞叹中国人了不起的话。

确定左右和上下结构生字的部首。

在字典部首目录中较快地找到要查的部首。

课件录音机。

2课时。

教学目标:

学会课文生字和部首查字法,能正确确定部首;读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

教学过程:

一、质疑揭题(5分)。

1、同学们,你知道书上的纸是怎么来的吗?谁能说一说?今天我们来学习纸的故事。(出示课题)。

2、读一读,说一说,你想知道些什么?还想知道些什么?

二、学习单元提示(3分)。

1、读一读,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

2、交流。教师归纳板书:用部首查字法的步骤:

(1)、定:定部首。

(2)数:部首笔画。

(3)找:检字表中找部首。

(4)再数再找,数除部首外笔画,在字典正文中找字。

3、教师举例说明,学生跟着试练。絮(系),且(|)。

三、练习(10分)。

1、出示课文中的生字。(课件:生字学习)。

2、让学生确定生字的部首。绸(糹)。

3分两组用部首查字法查生字,每组各查7个生字并写出字典页码,比一比哪组快。

4、结合完成作业本第1题。价(单人旁)异(已)故(父)薄(草字头)错(金子旁)问(门)。

5、教师小结:确定字的部首,独体字一般查起笔,合体字一般查偏旁。

6、(看课件)指名读生字,齐读词语。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0分)。

1、听课文录音(课件:课文朗读),思考你知道了什么?

2、交流。(课件练习3)填空:纸是()发明的,他利用()造纸,后来人们就把这种纸称为()。

3、给课后习题1的四幅图排顺序,并讲一讲纸的发明过程。

4、自由读课文,提出你不懂的问题?交流并梳理。

五、学习课文15自然段(10分)。

1、用手势表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2、自由读课文,哪几节写了纸发明以前?(1-5)。

4、交流。抓住以下句子:

(1)在纸发明以前,书是用竹片做的呢!

(2)人们就把字写在丝绸上面。

课件出示:竹片丝绸做的书。

同桌讨论各自的缺点:笨重,贵。

板书:竹片丝绸。

笨重贵。

5、同桌相互说,

6、齐读1-5自然段。

7、师生对读1-5自然段。

六、课堂小结(2分)。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部首查字法等)。

七、作业:(1分)。

1、熟读课文。

2、抄写生字词语3遍。

3、完成作业本2、3题。

教后感:

教学目标:

1、知道纸是中国人发明的,感受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激起学生热爱自己祖国的情感。

2、了解纸的发明过程和蔡侯纸的特点。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

4、围绕纸的话题,结合所学的所感的,尝试写话练习。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第15自然段。(10分)。

1、边读边思考,世界上没有纸以前,书是用什么做的?他们有什么特点?(学生脱离课本说一说)。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定向(1分)。

三、学习第6自然段。(10分)。

1、你们想了解的正是课文中我与玲玲想问的。请大家自由读课文第6自然段。

2、了解异口同声的意思。

(1)用部首查字法查异,说说字意,理解词义。

(2)设景说话,加深词义理解;什么情况下,大家异口同声地说过些什么?

(3)读好问句。

四、学习第7自然段(15分)。

1、自由朗读。

2、汇报:你学懂了什么?

(1)重点了解纸的发明过程。(看课件理解)。

(3)重点理解:蔡侯纸是什么样的纸?点击课件(蔡侯纸是东汉时。

期的蔡伦发明的,它以树批和破布为原料,又轻又薄,价钱便宜。)。

课件:认识蔡伦、欧洲;理解又轻又薄。

教师提示归纳:用发明时间、发明者、造纸原料、

纸张特点这几点来回答。

3、指导朗读。

(1)自由读,想想:你觉得该怎样读?为什么?

(2)理解自豪,思考:为什么是自豪的?

(3)抓关键句体会。

纸是咱们中国发明的。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代,我国就已经有纸了。

过了一千多年,中国的造纸方法传到欧洲,外国人才懂得造纸呢!

小组讨论:听了妈妈的介绍,又经过你自己的学习,你想说写什么?

(4)课件:你能用自豪造句吗?

五、学习第8自然段(6分)。

1自由读。

2、理解不禁,想想:为什么是不禁齐声赞叹?

3、比较句子。我们的祖先了不起。

我们的祖先真了不起。

4、讨论:你认为我们的祖先真了不起体现在哪里?

(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发明了纸,使中国成为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比外国人早一千多年用上纸,而且外国造纸的方法是从中国传出去的;不断改进造纸技术和方法。)。

5、板书:边板书边理解轻薄棉絮和麻做纸树皮、破布做纸。

(粗厚)(轻薄便宜)。

六、拓展说话(4分)。

1、学生说说四大发明,进一步体会中国人民的伟大。

课外阅读:

火药的发明毕升发明印刷术指南针蔡伦造纸术。

3、写话练习,把自己最感动,最想说的或很感兴趣的话写下来。

七、作业:(1分)。

1、完成作业本上剩余部分。

2、把纸的发明过程回家说给父母听一听。

板书:

竹片做成丝绸当纸棉絮和麻做纸树皮、破布做纸。

(重)(贵)(粗厚)(轻薄便宜)。

《打电话》教学设计

通过各种活动形式体验或再现打电话的乐趣与麻烦,养成良好打电话的文明行为习惯,从小学做“文明人”。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真切感受到电话确实给我们日常生活带来很多方便。

1、课件

2、玩具电话机等

今天,有这么多位老师到我们班来听课。你们感到高兴吗?赵老师也感到特别高兴。还特地给小朋友们带来了谜语。(出示谜语)

一个东西生得巧,

十个数字身上装,

有耳朵,有尾巴,

没鼻子,没眼睛。( 打一家用电器)电话机

师:还有其他答案吗?那我们来看看,到底是什么呢?(确实是电话机,小朋友真行。) 师:电话在我们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有了电话,即使我们相隔很远很远,也可以通过电话来相互了解各自的信息。但要学会正确使用电话,学问可多着呢!今天这节课咱们就来学习学习怎样打电话(出示课题)

师:这里有几个小朋友正在打电话,他们打的怎么样呢?看看哪个小朋友最会观察、最会发

现其中的问题?(课件出示打电话画面)

看了后,你有什么想说的吗?(没礼貌)

师:你从哪里看出没礼貌?应该怎么说?(没有说清楚爸爸叫什么名字、浪费电话费、) 师:对呀。打电话时,要有礼貌,电话找人要说清楚找的人的姓名,聊的时间不要太长,事情说清楚了就可以挂机。)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圆圆和盼盼是怎样打电话的。(课件出示)

师:打得怎样?(很有礼貌)

你从哪里看出他们很有礼貌呢?(请问、您好、)

那我们小朋友平时打电话时,可能还会用到哪些礼貌用语?

(再见、稍等、对不起、谢谢等等)

师:确实,打电话时,使用这些礼貌用语会让我们小朋友变得更文明、更有礼貌。

反思:通过辨一辨后,使学生初步懂得打电话时首先向对方问好:“您好”,挂电话时说“再 见”等礼貌用语。电话找人时要说清楚你找谁、有什么事,并且做到电话用语尽量简洁别罗 嗦,事情说清楚就可以挂机。这样的设计便于让学生感受到我们从小要学做一个文明人。

师:当你在接电话时,遇到这些情况。你会解决吗?

出示:1、单位的李叔叔打电话找爸爸,可爸爸又不在家……

(师:您好。小朋友,请问你爸爸在家吗?生:(不在)请问您是谁?师:我是您爸爸的同事。生:找我爸爸有什么事?师:有点急事。生:请您打我爸爸的手机。师:麻烦一下,你能告诉我你爸爸的手机号码吗?生:好。师:谢谢,再见!)

(师:您好,请问是王怡同学家吗?生:不是,您打错了。师:对不起。生:没关系。师:谢谢,再见!)

1、师生表演。

2、赵老师和这位小朋友演得怎样,谁来评评看?(生:演的非常好)

师:这位小朋友确实演得很有礼貌。

3、第二个情景我想请坐的最好的小朋友跟赵老师一起来表演。

师:我们演得不错吧!

反思:通过师与生模拟打电话的表演,不但激发了学生参与的欲望,使课堂教学更富有生活 气息,而且还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师:想演吗?(想)好,考考大家。

出示:一天下午,当你做完了作业,想约好朋友一起去公园玩。(课件)

这个电话该怎样打呢?

(1)同桌试试

(2)谁愿意和同桌一起上来表演

(3)演得怎样?(演得真棒、真不错、给他们来个掌声)

老师知道还有很多小朋友愿意到上面来表演,别急,大家都有机会。老师这儿还有三个题目(出示题目)

1、星期天,你主动打电话,邀请同学和你一起去书城看书。

2、打电话问候爷爷奶奶。

3、有一天,我生病了。不能到校上课,向班主任老师打电话请假。

师:这里有三个情景,你可以挑选自己最感兴趣的一个,和好朋友一起演一演。

(1)、找伙伴,模拟表演。(2)、哪组小朋友愿意到上面来演一演。(3)评价、

反思:将学生身边熟悉的事,设计成不同层次的情景,并通过与好朋友演一演(用模拟表演的形式),这样更能使孩子们真正地融入到打电话的情景体验中,让学生真正掌握一些打电话的技巧和常识,真切地感受到电话确实给我们带来很多方便。这样的教学,既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又不再只是简单地从教材到课堂,而是有效地引导孩子们向课程目标发展。只有这样,我们的品德课堂才会独具魅力。

师:小朋友们已经学会打电话,真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

师:哦,突然想起来了,赵老师把一个信封忘在办公室桌子上。可赵老师现在急着要用,该

怎么办呢?(去拿)

师:可以。想想看,有更好的办法吗?

生::打个电话

错)

那就请你替赵老师给办公室的孟老师打个电话。

(学生打电话给孟老师)

师:小朋友,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谢谢孟老师。

(孟老师:刚才是哪位小朋友给我打电话?打得真有礼貌,咱们握握手。)来到现场。 小朋友,你们知道信封里是什么吗?这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些特殊号码。

出示(120)谁知道这是什么号码?(急救电话)

110这个号码呢?(报警电话)119是什么号码呢?(火警电话)114呢?(电话查询)121呢?(天气预报)

120 110 119114 121

小朋友,这些号码叫做专用号码。我们应该把它们牢牢记住,但千万不能乱拨,不然的话麻烦可就大了!

反思:通过“真实再现”打电话这一情景,不但激发了他们的好奇性,而且使他们掌握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特殊号码。通过实践再次锻炼了学生的能力。这一环节的创设不但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使课堂教学更富有生活气息。

师:老师送你们一首儿歌,(出示儿歌)我们边打拍子,边来念。

我会打电话

打电话,有学问,

您好您好,有礼貌,

话儿简单,别罗嗦,

人不在,记姓名,

打错了,对不起,

说声“再见”再挂机。

师:读的真好。

八、采摘智慧果

(附:1、渗透区域号码 我们城市所在的电话区号范围(绍兴地区)0575,若拨打杭州的电话,应在电话号码前先拨区号0571,若拨打手机应在前面加一个0;2、渗透“三八”节日的思想教育 小朋友,今天是三月几号?(三月八日)对呀,三月八日快给婆婆、奶奶、妈妈或老师打个电话,祝她们节日快乐)

反思:

“打电话”这件看似平常的小事,其中蕴涵着许多德育因素。只有根植于学生的现实生活,让孩子在原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生成新的感悟,直入心灵的体验,才能使道德教育成为最有魅力的教育,使品德学科成为最有魅力的学科。

《电话的发明》教学设计

教学建议:

这篇课文塑造了一个极具启发意义的形象----秋儿,秋儿的经历,学生们熟悉,因而秋儿的胜利对学生的启迪也是非常深刻的,它可以启示孩子们怎样面对责任,怎样面对恐惧,怎样做一个勇敢的人。在教学中,使学生产生与文章的情感共鸣则尤为重要了,教师要重视文章中的心理描写,启发学生通过对秋儿心里的揣摩感受秋儿心理变化的历程。

《电话的发明》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生活情景导入。

师:孩子们,你有过独自一人在家的经历吗?你当时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如果没有,假如让你独自在家你会怎么想?怎么做?)。

生答。

师:有一个叫秋儿的小姑娘也有过和你们一样的经历,今天我们就以来读一读她的小故事吧!

板书课题:重要电话。

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导入课题,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自然地进入学习情景。

二、初读课文。

1.生初读课文,明确读书要求: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把字音读准,画出生字,把句子读通顺。

2.生自读课文。

3.同桌互读课文,互纠字音。

4.排火车指名读课文。在学生读书过程中适时指导读音。

5.认读生字生词,指导书写。

6.师:这篇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7.生答。

8.师小结。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采用多种方式读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的能力。

第二课时。

一、合作探究、研读课文:

1.师:读了这篇课文,你觉得秋儿是个怎样的小女孩?从哪看出来的,画出文章中有关的内容,读一读,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2.小组交流。

3.班内交流。

教学预设:

1.秋儿是个胆子很小的.女孩。(2、4、5、6、7自然段)。

相机指导学生对秋儿心理描写的体会,指导朗读。

2.秋儿是个听话懂事的好孩子。

3.秋儿是个能克服困难的孩子。

…………。

要找到相应的句子反复读一读。

4.师:秋儿终于战胜了恐惧,那她等的是一个怎样重要的电话呢?

生答。

师:妈妈为什么要打这个重要电话呢?

生答。

发表学生的个性化想法,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说的情况,及时发现学生中有价值的见解。

让学生多读,提倡个性化的朗读,读出秋儿的害怕及心里的矛盾。让学生在充分的朗读中体会秋儿心里的变化,发现秋儿身上的优点。

引导学生全面的理解文章。

二、拓展延伸:

师:秋儿是一个勇敢的孩子,那你们觉得的什么是勇敢呢?

生畅谈自己的想法。

从秋儿这件事上受到启迪,学习做一个勇敢的孩子。

鼓励学生战胜自己的恐惧与不足,不断进步。

指导书写:

1.读单字、词语、句子,认读生字。

2.交流记字的好方法。(可以和原来学过的字对比记忆)。

3.描红书写,之后小组互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通过互评,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并提高识字写字兴趣。

《电话的发明》教学设计之二

教材分析:课文讲述了不锈钢的发明经过,虽然初衷与结果不相吻合,但这项“歪打正着”的发明,意义却十分重大。

学情分析:学生对科学存有浓厚的兴趣。

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培养学生理解和朗读能力。

3、激发学生对科学事业的崇敬与热爱。

重、难点:1、在阅读中了解和复述不锈钢发明的过程。

2、感悟作者表达准确、语言简洁的写作方法。

教法:讨论法。

第一节。

时间:

过程:。

一、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导入新课。

(1)可以从资料入手,请学生介绍搜集的有关不锈钢的资料。

(2)初读课文。

一是请学生自由读课文,强调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二是请学生把课文中出现的生词用笔划出来,读一读。

三是说说不锈钢的发明过程。

(3)深入精读。

了解不锈钢的特点、主要成分及用途。

了解不锈钢的发明过程。

理解“歪打正着”的意思。

回归全文。

可以引导学生小结,说说从不锈钢的发明过程中想到里什么。

作业:自选。

板书设计:防腐耐高温。

不锈钢的发明发明过程。

歪打正着的世界发明。

第二节。

时间:

过程:

一、积累内化。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课本上写下自己的.阅读感受,三言两语即可。

二、迁移练习。

(1)识字写字。

要注意把写字指导到位。

“治”引导学生与“冶”区别、“诺”的读音要准确。

(2)读下面的句子,体会加点词语在表达方面的作用。

(3)除了课后出示的两个句子外,还可以引导体会其他句子。

布诺雷本来是研制枪膛用钢,结果研制出了不生锈的钢,所以,人们戏称不锈钢是布诺雷“歪打正着”的一项发明。

三、语文实践。

阅读发明家的故事。

五、作业:自选。

板书:防腐耐高温。

不锈钢的发明世界发明。

发明经过。

《电话的发明》教学设计之二

1、初步了解社会需求、生活需求和个人希望是推动创造发明的基本动力。

2、通过对?“希望孕育其中”、“缩小为我所有”、“模仿也可发明”三大创造技法的认识及应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探究欲望和创新思维。

3、指导学生学会从身边的事物中寻找小发明课题,进一步激发学生开展小发明、小创造活动的兴趣。

4、通过实例分析,设计或改进一种物品,指导学生尝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而体验创造发明的快乐和意义。

5、根据实际需要,尝试指导学生运用一种创造发明技法,进行有针对性的主题小发明设计活动,培养学生综合应用发明技法的能力。

6、在小发明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发明习惯,遇事会动脑、善思考,做一个勇于创新、勤于实践的人。

教学准备。

1、课前制作在教材设计中涉及的各种表格和多媒体课件。

2、“希望孕育其中”单元必备学具:各种笔、各种课桌多媒体课件。选用教具:“童装的发展”或“椅子的`变革”方面的图片及影像资料。

3、“缩小为我所有”单元必备学具:剪刀、胶水、折叠杯制作图。选用教具:相关图片、折叠杯范例、多功能螺丝刀、组合工具、保温杯、折伞、卷尺等等。

4、“模仿也可发明”单元必备学具:每个学生一张32开纸或纸飞机制作图。选用教具:《飞行器的变迁》录像资料。

5、其他小发明技法的影像资料。

活动重难点:

1、分析几件根据人们生活需要而改进的日用品。

2、设计或改进生活用品。

一、活动引入。

二、活动过程:“希望孕育其中”

1、研究根据社会需要设计的几件产品。

(1)双肩书包。

讨论、比较“单肩书包”与“双肩书包”的优缺点。

小结归纳:通过讨论让学生知道,双肩包是为了保证青少年骨骼的正常发育而设计、推广使用的,从而认识社会需求是创造发明的基本动力。

(2)现代旅行包。

放映“拉杆旅行箱”和“带轮旅行箱”投影片。

组织谈论:旅行箱的设计有什么特点?它们的设计依据是什么?

小结归纳:由于人们生活不断改善,旅游者日益增多,人们都希望旅行箱轻巧、方便、美观,于是拉杆旅行箱、带轮旅行箱等应运而生。

(3)常见的相册。

出示插袋相册和粘胶相册,提出设问:“这两种相册有什么不同?各有什么特点?”

小结归纳;插袋相册插入、取出都很方便;粘胶相册有利于组合不同尺寸的照片。这两种相册都是根据社会需求而设计生产的。

(4)电子灭蚊拍。

出示电子灭蚊拍实物并提出设问:“你用过电子灭蚊拍吗?指导它为什么受消费者的欢迎?”

小结归纳:电子灭蚊拍使用方便,灭蚊效果好,不会污染墙壁等。它符合生活需要,所以受到欢迎。

总结:以上几个实例都说明社会需求是生产和推动创造发明的基本动力。抓住生产、生活中的某一需要,下决心进行分析研究,就会提出创造发明的课题。

2、设计“防风衣架”

师:晾衣架是常见的生活用品。一般的晾衣架很容易被风吹掉。请你们设计一个“防风衣架”。可在普通晾衣架的基础上改进。

结构越简单越好,材料要易得,使用要方便。

“缩小为我所用”

(1)读一读,说一说:缩小省略法含义。

(2)做一做、试一试:我们利用缩小省略法来做一个玩具――折叠杯的改进。

(4)归纳小结:缩小省略法是创造发明的一种技法。

(5)课后自主活动:观察生活中哪些物品还可以缩小或增减功能,并记录下来;

在杂志、报纸、网络上收集用缩小省略法发明的新产品资料,照例子填表。

“模仿也可发明”

1、师:模仿联想也是人们进行创造发明的一条有效地途径。我们不仅可以向生物模仿,还可以向其他物体或现象模仿。

2、举出生活中这样的例子;观看教材,让学生认识模仿发明法。

3、指导学生完成纸飞机的制作、试飞,在做做玩玩的游戏活动中进一步体会模仿发明法的奥妙。

综合实践。

设计制作综合实践课程。

理论预设课教学设计。

菜园镇同庄学校。

李海青。

《电话的发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15个生字。

2、了解贝尔研究和发明电话的过程,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敢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处理:

本文课文中涉及到很多术语,学生理解有困难。采用略读的形式,只要求学生了解贝尔发明电话的过程,并积累文中的一些词汇。

预习要求:

1、自读课文,借助字典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了解课文的内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电话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电话到底是谁发明的?是怎样发明出来的呢?我们今天就一起来读一读《电话的发明》这篇文章。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了解课文大概内容。

1、自由读课文,想办法认识生字。

2、学生以同桌为单位,认字表生字互相检查并组词。

3、默读课文,从课文中你知道了些什么?

4、交流关于贝尔的资料。

第二课时。

一、理解课文,引导讨论。

1、理请层次。

哪个自然段写的是贝尔发明电话的原因?(第二自然段)。

哪个自然段写的是遭遇失败?(第四自然段)。

哪几个自然段发明成功?(5--8自然段)。

2、读第二自然段。

贝尔是怎么想到要发明电话的?你觉得贝尔是个什么样的人?

3、读第四自然段。

“沃特森苦笑不得,他们的实验又失败了。”这个“又”字说明了什么?

4、读5--8自然段。

理解“欣喜若狂”

5、讨论:电话进入了我们的生活,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方便?

二、、指导写字。

文章来源莲。

《电话的发明》教学设计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贝尔研究和发明电话的过程,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4、在阅读中想像贝尔搞实验研究的艰苦状况,懂得科学探索之路是伟大而艰苦的。

5、说一说电话给人们带来的方便。

重难点、关键。

1、了解贝尔发明电话的过程。

2、在学文中体会贝尔热爱科学,刻苦钻研,勇于实践的精神。

课时划分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观看实物,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电话:同学们这是什么?

2、它有什么作用呢?(指名问答)。

3、教师:电话是亚历山大?贝尔在1876年设计成功的。

4、学生出示资料,介绍亚历山大?贝尔。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教师导读:那么电话是怎么发明的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电话的发明》。

2、教师出示有关阅读要求。

(1)画出本课的生字词。

(2)找出文中你不理解的词语。

(3)课文中哪些自然段具体介绍的是电话的发明过程。

3、检查反馈生字学习的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读一读。

(2)教师强调部分生字在读音和书写上的要点。

(3)学生开火车读生字。

(4)用生字组词练习。

(5)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学生读一读。

4、反馈不理解的词语,联系课文内容或是查词典,理解部分词语的意思。(偶然、哭笑不得、顿时、喜不自禁)。

5、读课文。

三、弄清文章的条理。

1、指名反馈:哪些自然段具体介绍的是电话的发明过程。

2、让学生按起因、发展、结果把发明电话的过程分成三层。

3、指名反馈。

起因:产生发明电话的新奇设想。

发展:具体写贝尔经过艰苦的实验、研究、发明电话的过程。

结果:电话进入了人们的生活。

四、感情朗读课文,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巩固旧知,导入新课。

1、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指名读一读。

2、全班读一读。

3、指名分段读课文。

二、提纲导读,合作学习。

1、贝尔决定发明电话是受什么的启发?

2、课文讲了贝尔发明电话的几件事?

3、互相讨论,说一说贝尔是怎样研究和发明电话的?

4、说说贝尔是一个怎样的人?

5、学了这篇课文,你们的心里有什么感想?

三、反馈交流,理解课文。

(一)了解起因,感悟发明在于大胆地设想。

1、指名反馈:贝尔决定发明电话是受什么的启发?

2、指名读课文第2自然段,其他思考:从中你们想到了什么?

3、指名反馈。(引导学生体会一切的发明创造来自于生活,源于人类大胆的幻想。)。

(二)体会实验的艰苦,贝尔的执着。

1、指名反馈:课文讲了贝尔发明电话的几件事?

(1)一次实验失败,贝尔哭笑不得。

(2)拆船板做音箱。

(3)硫酸溅到人腿。

3、引导学生从关键的语句中体会实验的艰苦,人物的精神。

教学建议:以学生的自读自悟为主,教师根据具体的句子进行引导,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

例如:“经过两年的艰苦实验,他们终于做好了一台电话样机”

(1)引导抓关键词语,说说自己的体会。

(2)鼓励想像,说说他们两年中遇到的种种困难。

(3)感情朗读。

四、总结全文。

1、指名反馈:贝尔是怎样研究和发明电话的?

2、指名反馈:从发明的过程中你觉得贝尔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学生结合课文的内容自由发言:坚持不懈、热爱科学、大胆想像、敢于实验探索。)。

五、拓展延伸。

1、小组交流:说说电话给人们带来了什么便利?

2、集体交流、反馈。

3、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移动电话的发展给人们带来的方便,从而鼓励学生不断地努力,争取科学上的再进步。

《打电话》的教学设计

1、边听录音边浏览课文,了解相声的艺术特点和语言特色。

2、通读课文,体会故事中的人说话啰嗦的特点,明白简洁明快地说话的重要性。

3、了解相声是以说、学、逗、唱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语言表演艺术,能对相声感兴趣。

在笑声中得到启迪;说话不仅要把话说明白,还要说得简练得体。

了解相声语言表达上的特点。

一个挂钟。

事先录制相声《打电话》片断。

2、揭题:打电话。

3、谈打电话。

(1)导语:同学们一定都打过电话,电话使人们的交流变得方便快捷,打电话的时候最需要注意的问题是什么呢?(尽量地节约时间)

(3)模拟计时表演。

(两个学生上台模拟表演,教师计时。)

板书特写:_______分钟

小结板书:简练、得体、明白。

(4)这么一点儿事,如果有人打了两个多小时,你们信不信?让我们一起欣赏相声《打电话》。

1、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了解相声主要内容。

(1)学生自学,自由读课文。

(2)检查自学,正音。呃、耗子、啰嗦、嘚儿啷

(3)交流:这个相声说的是一件什么事?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通顺。

(1)找一个小伙伴分角色练习对话,并互相评价。

(2)擂台赛:各小组推荐两人,竞赛读。(教师、他生当评委)

1、讨论:甲、乙说话各有什么特点?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来?

(1)甲:不知道你猜猜。猜不着?猜不着使劲猜。呃,猜不着我告诉你。我姓啰,我叫啰嗦。

乙:是够啰嗦的。

甲:对,是我,我找小王讲话,我的未婚妻,她是女的呀。

乙:废话,可不是女的嘛。

(2)甲:我正找你呢。今天晚上有什么事吗?学习吗?不学习呀。开会吗?不开会。

乙:废话。

甲:讨论吗?不讨论。

乙:人家没事。

甲:太好了。我请你听戏好不好?票都买好了。长安大戏院,楼下十排三号五号,咱俩挨着。票价八毛一张的,我买了两张,一块六,我给了他五块,他找了我三块四。

乙:他在这报账呢!

2、归纳:作者在这里极尽夸张之能事,把一个啰嗦者说话啰嗦表现得淋漓尽致。

3、小组练习:小组内练习表演《打电话》

4、集体推荐两人上台表演相声《打电话》,教师计时。

板书特写:_______小时

小结板书:啰嗦、耗时、误事。

5、畅所欲言:通过观看相声《打电话》,你受到了什么样的启迪?

6、小结:说话太啰嗦不但浪费自己和他人的时间,还会耽误事情,我们平时说话不仅要把话说明白、得体,还要说得简练才行。

1、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片断浏览,体会相声特点。

2、学生谈自己对相声语言特点的感受。

3、教师小结:通俗易懂发,如话家常;幽默、风趣、夸张。

4、欣赏表演,进一步感受相声艺术的魅力。

播放事先录制的`该相声表演录像,一边欣赏一边感受相声艺术的魅力。

(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项完成)

1、创设情境,尝试创作

(1)语言情境一:甲没有太高的文化水平,而又喜欢夸夸其谈显示自已有知识,仅就海马一词,就出入意料地闹出了一连串的笑话。

(2)语言情境二:悦悦是一个冒失鬼,又是一个机灵鬼,他常常用机智巧妙的语言帮自己摆脱困境。

(3)语言情境三:有两个小朋友常常在一块比吹牛,谁也不服谁,这不,他们又吹上啦。

(4)语言情境四:小明是一个很具幽默感的孩子,同学们常被他逗得开怀大笑。

选择自己喜欢的话题,和同桌一起创作几句。

2、熟读《打电话》,想象当时的情景,用叙述的方式写下来,并表达自己对此种现象的看法。

打电话教学设计

(1) 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2) 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3) 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2. 教材分析

口语“打电话”由四部分组成 :首先提出问题:“你打过电话吗?”“应该怎样打电话呢?”这不仅是提示学生回忆自己“打电话”的经历,思考应该怎样打电话,也十分明确地告诉学生这次口语交际的要求和内容。

3.学情分析

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基本上已有打电话的体验,但可能礼貌用语不够规范,不太会倾听,还不太会在听后做出恰当的评价。

4、教学目标

1、学会打电话的方法,说话内容要清楚,语言要简洁,有礼貌。

2、初步养成良好的说话习惯。

3、在轻松、自然的氛围中培养学生兴趣,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5、评价任务:

1.借助“打电话”这首歌,让学生回忆打电话的情景。(达成目标一)

2.通过小组情景练习,模拟打电话等方式。(达成目标二)

3. 通过交流、表达、联系生活等积累语言。(达成目标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板书设计:

打电话

内容 清楚

语言 简洁、有礼貌

语气 得当

表情、动作 自然、大方

《打电话》教学设计

1、浏览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特点。

2、体会相声语言的艺术特点,认识到说话简明扼要、不说废话的重要意义。

一、学习提纲。

1、浏览课文,用四要素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2、这个故事刻画了打电话的人特点。

3、交流讨论:

这段相声的语言艺术有什么特点?

4、分小组合作表演这段相声。

二、练习提纲。

选择话题,自创一个相声段子。

1、甲没有太高文化水平,而又喜欢夸夸其谈,仅就“海马”一词就闹出了一连串笑话。

2、两个小朋友常在一块儿比吹牛,谁也不服气,这不,他们又吹上了。

3、小明是个很幽默的孩子,同学们常被他逗得哈哈大笑。

一、模拟表演打电话,让学生明白说话要讲语言艺术,要简练、得体、明白。

二、自读课文,概括主要内容,体会人物特点。

长安街一人打电话约朋友看戏用了两个多小时,耽误了他人,也错过了看戏的时间(说话啰嗦,无社会公德)。

三、学生选读喜欢的相声片断,了解相声的艺术特点。

1、以说、学、逗、唱为主,通俗易懂,如话家常。

2、语言幽默、风趣、夸张、讽刺。

四、指导学生分组表演这段相声。

五、转换迁移,训练运用。

打电话教学设计字

2、能确定商的小数点的位置。

3、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教学重点: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方法。

1、复习旧知,为新课做铺垫。孩子们,我们来个开火车游戏。真不错,我们的火车顺利到达。合理的运用数学规律能帮助我们很快地解决数学问题。

2、创设情境,引出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课件出示教材情境图,引导学生找出数学信息,并发现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观察笑笑和淘气打电话,笑笑打国内长途,每分0.3元,共花5.1元;淘气打国际长途,每分7.2元,共花54元。

3、提出问题:谁打电话的时间长?设计意图:把情境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估算。(先估计谁打电话的时间长)。

(1)小组讨论说说你是怎样估计的。

(2)分组汇报估算过程。学生汇报:国际长途每分7.2元,大约是国内长途每分0.3元的`二十几倍,如果笑笑和淘气打电话的时间相同,那么淘气的电话费应该是笑笑电话费的二十几倍,但是54元大约是5.1元的10倍,所以笑笑打电话的时间长。5.1大约有十几个0.3,那么笑笑打电话的时间是十几分,而54里没有10个7.2,那么淘气打电话的时间一定不到10分,所以笑笑打电话的时间长。

2.列式并计算。

学生理解题意后列出算式:5.1÷0.3,54÷7.2。

(1)学生独立试算5.1÷0.3。

(2)组织学生交流算法。

方法一:把0.3元化成3角,5.1元化成51角,变成51÷3,是我们以前学过的除数是整数的除法,51÷3=17(分)。

方法二:利用商不变的性质,把除数0.3变成整数,扩大10倍,要使商不变,被除数也要扩大10倍变成51,被除数的变化随除数的变化而变化。51÷3=17(分)。方法三:用竖式计算。

(3)理解用竖式计算的算理。指导学生在教材7页的小数直观图上圈一圈,理解0.3是3个0.1,那么5.1就是51个0.1。要看5.1中能圈出多少个0.3,也就是看51中有多少个3。讨论如何用竖式计算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师指出:除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除数就变成整数了,为了使商不变,被除数也要扩大到原来的10倍。然后示范竖式的书写方法。引导学生进行验算。

(4)总结计算方法,指名汇报:将除数扩大,使除数变成整数。除数扩大几倍,被除数也应该扩大相同的倍数。按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进行计算。

5.比较谁打电话的时间长。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自主探究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不同的学生思考的角度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同,在学生独立思考后,给他们一段交流的时间,互相启发,互相学习,共同解决问题。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对计算方法的理解,也有助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打电话教学设计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102页内容。

课程标准中指出:综合与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它有别于学习具体知识的探究活动,它是教师通过问题引领、学生全程参与、实践过程相对完整的学习活动。因此,本节课我努力做到引导学生广泛参与实践,这里的“广泛”,既是指“过程的广泛”,也包括“形式的多样”,还包括“交流的充分”。

《打电话》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的一节综合与实践应用课。学生在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中,通过沏茶问题、烙饼问题等简单事例,初步尝试了在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的方案,初步体会了运筹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对策论方法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本节课主要通过打电话这一生活常见事例,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优化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识解知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还通过画图的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

从生活经验看,学生大都有通知多人的经验。从知识储备看,参与完成此任务及画图表示、计算等综合知识,但都是较简单的计算。从思想方法看,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中已安排了有关优化思想的学习。这节课旨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优化思想在生活的应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画图的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培养学生归纳推理的思维能力。

1.通过实际的事例,进一步体会优化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并能用符号表示。

2.经历从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过程,进一步学会探索数学规律的方法,培养学习数学兴趣爱好。

3.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探究和理解“打电话”的最优方案。

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发现隐含的规律。

多媒体课件、表格、画图白纸等。

一、课前互动,引入新课。

1.观看旬阳美景视频。

2.引入:“五一”歌咏比赛,老师接到紧急通知:要求合唱队的15名同学到广场参加彩排,你认为可以用哪些方式通知呢?揭示并板书课题:打电话。

二、设计活动,学习新知。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我们来发挥集体智慧帮老师设计一个打电话的方案。

2.自主探究,发现规律。

(1)出示小组合作学习要求:

b.说一说:把你想到的方案和小组内的同伴交流。

c.画一画:小组四人合作,设计一个打电话方案(画图表示)。

d.算一算:你们设计的方案共需要几分钟?

(2)学生自主探究,设计方案,教师巡视指导。

3.汇报并比较得出最优方案。

(1)学生汇报。

逐个通知。

分组通知(对比分组通知方案,根据方案,思考:是不是分的组越多用的时间就越短呢?)。

全员通知。

(2)比较方案,总结最优方案。

(3)学生用学具展示最优方案。

(4)讨论:你们认为怎样做,才能使通知的时间最少呢?

4.小组合作:结合最优方案,完成表格,并观察表格,看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1)根据示意图填表,师巡视指导。

(2)交流发现的规律。

三、应用规律,学以致用。

1.5分钟最多可通知多少人?6分钟呢?

2.我班有xx学生,最少需要多少分钟通知到每一位同学?

4.介绍几何倍增学。

四、总结学法,延伸拓展。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2.还记得我们是怎样学习的吗?

3.夸夸自己或同伴吧。

打电话。

立即不空闲。

磁铁树状图(略)。

打电话教学设计

1.了解文章大意,学说相声。

2.抓住典型语句,体会相声语言的艺术特点。

3.认识到说话要简明扼要、不说废话的重要意义。

1.

啰里啰唆废话连篇拐弯抹角婆婆妈妈寡淡无味。

简明扼要斟字酌句直截了当言简意赅风趣幽默。

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3.这个相声对自己有什么启示?

《打电话》教学设计

1、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

2、让学生认真倾听他人发言,学会交流,培养表达、应对能力。

3、培养大胆、大声、大方用普通话进行口语交际的习惯。

4、使学生知道打电话这种交际手段的一般常识和基本要求。

5、培养有礼貌的说话态度,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

把事情说清楚,说完整,正确使用礼貌用语。

说话简洁、明了。

师生活动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1、今天,老师带来一位朋友,请同学们猜一猜它是谁?经常丁零零,十个数字不离身,有耳朵,有尾巴,没鼻子,没眼睛,一边说来一边听。谁先来猜?(电话)师出示电话实物。

2、家里有电话的请举手。老师这里有几部电话,大家请看(课件),这是老式电话,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话的种类已经越来越多,座机、无绳电话、手机等。

过渡:电话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许多方便,这节课老师就要和小朋友们玩这个打电话的游戏。(板书课题:打电话)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

1、过渡语:打电话时一定要把事情讲清楚有礼貌。

2、课前老师让同学们回家预习了99页内容,现在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课件)指名读。检查预习:

(1)谁给谁打的电话?

(2)为什么事打电话?

(3)电话中会说什么?

三、进入情境,双向互动。

1、师当记者,采访同学们打过电话的情况。主要采访话题可以是:你打过电话吗?该怎样打电话?你们交谈的是什么内容,可以告诉我们吗?……通过采访对话,让学生进一步了解:

(1)打电话要知道对方的电话号码,如果不知道,可以通过拨通“114”台查号或查阅电话号码簿得到(当然必须是上面登记了的)。

(2)如果拿起电话机,当听到“嘟、嘟、嘟”短促的“忙音”时,应放下稍等候再拨号。如果听到“翁——”的“拨号音”时,便可以拨号。拨完号码后,如果听到“忙音”,说明对方电话占线,仍要稍等再打。

(3)打电话前,先想好要说什么,再拨电话。内容要简短清楚,还要有礼貌。

2、提出要求:语言规范,用普通话,态度大方,大胆、大声,有礼貌。记住一定要把事情说清楚。

3、组长组织学生四人一组开始玩打电话的游戏。

4、学生进入游戏状态,并在组内进行评价。(两人打电话,两人评价)

四、展示个性,了解打电话要求。

两名学生在台前表演,其他评议,师板书:说清楚有礼貌

3、礼貌用语不仅打电话时要用,平时生活中也有经常使用,这样人与人之间才能更友好的相处。

4、观动画片:打电话(学生评价)

5、课间休息。(课件)师带读,生齐读。

电话歌:打电话,先拨号;问声你好,把名报;说事情,要简要;人不在,记姓名;打错了,对不起;说再见,再挂机。

五、拓展延伸,引向生活。

1、学习了电话歌,知道了打电话的要求,那你现在会不会打电话了?

训练内容:

(1)你生病了,打电话向老师请假。

(2)忘了作业,打电话向好朋友或老师询问。

(选选一题和同桌练一练。)

2、同桌合作练习表演。

3、汇报表演,师生点评。奖励。

4、在生活中,如果我们遇到了紧急情况,该打什么电话呢?(课件)师读、生汇报。

紧急情况:火灾险情(119)突发疾病(120)交通事故(122)抢劫报警(110)

5、这几个电话号码,不能随便拨打,只有在紧急情况下,我们才能拨打。

6、再次播放《电话歌》。

六、做一做:1、晚上回家别忘了给在外地打工的父母或亲戚打电话问候一下。2、星期天打电话邀请你的朋友到你家做客。

板书设计:

说清楚

打电话

有礼貌

打电话教学设计

1、通读课文,体会故事中的人说话啰嗦的特点,明白说话要做到简洁、明快的重要性。

2、能对相声感兴趣,喜欢听相声,试着说相声。

在笑声中得到启发:说话不仅要把话说明白,还要说得简练得体。教学难点:

了解相声在语言表达上的特点。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最喜欢什么样的电视节目呢?

(唱歌、跳舞、小品、戏剧等)。

好,那你们说了这么多,我们今天来学习另外一种艺术表演形式——相声,简洁相声这一艺术形式,引出本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疏通生字词:呃、啰嗦、耗子等。

2、读相声,想想相声主要说了一件什么事?

3、故事里的甲说话有什么特点?

三、再读课文,深入感悟。

1、正像同学们说的,这个打电话的人说话非常啰嗦、废话连篇,你是从哪里感受到的呢?请从课文中找到你的依据,说说你的理由。

2、学生自主学习。

3、师生探讨:(这样的例子文中比比皆是,下面我们来看几个例子。)。

甲:老张呀。哎呀,我没听······呃,不是老张,是。

老刘呀。呃,不是老刘?

甲:是耗子呀。这人外号叫耗子。

甲:四害之一,接电话来了,好哇。前些日子消灭。

四害你没敢出来吧?嗯,我是谁?我是谁你不。

知道?

甲:不知道你猜猜。猜不着?猜不着使劲猜。呃,

猜不着我告诉你。我姓啰,我叫啰嗦。

甲:对,是我,我找小王讲话,我的未婚妻,她是。

女的呀。

(说话和主题无关——啰嗦)。

甲:喂,小王,我是啰嗦呀!

甲:我正找你呢。今天晚上有什么事吗?学习吗?

不学习呀。开会吗?······不开会。

甲:讨论吗?······不讨论。

甲:太好了,我请你听戏好不好?票都买好了。长。

安大戏院,楼下十排三号五号,咱俩挨着。票。

价八毛一张的,我买了两张,一块六。是一块。

六,我给了他五块,他找了我三块四。

甲:什么戏呀?你猜猜?

甲:嗯,京戏?不——对。嗯,评戏?不——对。

越剧?哎!

甲:不——对。

(说事语言不精练——啰唆)。

小结:作者在这里极尽夸张之能,把一个说话啰嗦者说话啰嗦、废话连篇表现得淋漓尽致。所以把他取名为啰嗦,真是名副其实,让人不由得发笑。

4.甲这样打电话,听电话的小王会是什么感觉?

(无奈、烦躁)。

5.如果你此时站在甲的旁边,正等着打电话,你心里会怎么想?你会怎么做?

(这人说话真啰嗦,浪费自己和他人的时间,还耽误了事情,真是缺乏公德心。)。

四、播放视频《打电话》,了解特点。

1、播放视频,学生观赏。

2、相声的语言特点:通俗易懂、贴近生活、风趣幽默、极其夸张,有很浓的讽刺意味。

3、启发:要有时间观念及公共道德,打电话与人交流要简明扼要。

打电话。

啰嗦。

害人害己更误事。

六、作业布置。

同桌之间分角色朗读相声《打电话》。

《打电话》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课文。

课时:两课时。

授课对象:一年级学生。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1)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2)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3)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2.教材分析。

口语“打电话”由四部分组成:首先提出问题:“你打过电话吗?”“应该怎样打电话呢?”这不仅是提示学生回忆自己“打电话”的经历,思考应该怎样打电话,也十分明确地告诉学生这次口语交际的要求和内容。

3.学情分析。

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基本上已有打电话的体验,但可能礼貌用语不够规范,不太会倾听,还不太会在听后做出恰当的评价。

4、教学目标。

1、学会打电话的方法,说话内容要清楚,语言要简洁,有礼貌。

2、初步养成良好的说话习惯。

3、在轻松、自然的氛围中培养学生兴趣,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5、评价任务:

1.借助“打电话”这首歌,让学生回忆打电话的情景。(达成目标一)。

2.通过小组情景练习,模拟打电话等方式。(达成目标二)。

3.通过交流、表达、联系生活等积累语言。(达成目标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板书设计:

打电话。

内容清楚。

语言简洁、有礼貌。

语气得当。

表情、动作自然、大方。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打电话》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

2、让学生认真倾听他人发言,学会交流,培养表达、应对能力。

3、培养大胆、大声、大方用普通话进行口语交际的习惯。

4、使学生知道打电话这种交际手段的一般常识和基本要求。

5、培养有礼貌的说话态度,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

教学重点:

把事情说清楚,说完整,正确使用礼貌用语。

教学难点:

说话简洁、明了。

师生活动。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1、今天,老师带来一位朋友,请同学们猜一猜它是谁?经常丁零零,十个数字不离身,有耳朵,有尾巴,没鼻子,没眼睛,一边说来一边听。谁先来猜?(电话)师出示电话实物。

2、家里有电话的请举手。老师这里有几部电话,大家请看(课件),这是老式电话,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话的种类已经越来越多,座机、无绳电话、手机等。

过渡:电话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许多方便,这节课老师就要和小朋友们玩这个打电话的游戏。(板书课题:打电话)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

1、过渡语:打电话时一定要把事情讲清楚有礼貌。

2、课前老师让同学们回家预习了99页内容,现在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课件)指名读。检查预习:

(1)谁给谁打的电话?

(2)为什么事打电话?

(3)电话中会说什么?

三、进入情境,双向互动。

1、师当记者,采访同学们打过电话的情况。主要采访话题可以是:你打过电话吗?该怎样打电话?你们交谈的是什么内容,可以告诉我们吗?……通过采访对话,让学生进一步了解:

(1)打电话要知道对方的电话号码,如果不知道,可以通过拨通“114”台查号或查阅电话号码簿得到(当然必须是上面登记了的)。

(2)如果拿起电话机,当听到“嘟、嘟、嘟”短促的“忙音”时,应放下稍等候再拨号。如果听到“翁——”的“拨号音”时,便可以拨号。拨完号码后,如果听到“忙音”,说明对方电话占线,仍要稍等再打。

(3)打电话前,先想好要说什么,再拨电话。内容要简短清楚,还要有礼貌。

2、提出要求:语言规范,用普通话,态度大方,大胆、大声,有礼貌。记住一定要把事情说清楚。

3、组长组织学生四人一组开始玩打电话的游戏。

4、学生进入游戏状态,并在组内进行评价。(两人打电话,两人评价)。

四、展示个性,了解打电话要求。

两名学生在台前表演,其他评议,师板书:说清楚有礼貌。

3、礼貌用语不仅打电话时要用,平时生活中也有经常使用,这样人与人之间才能更友好的相处。

5、课间休息。(课件)师带读,生齐读。

电话歌:打电话,先拨号;问声你好,把名报;说事情,要简要;人不在,记姓名;打错了,对不起;说再见,再挂机。

五、拓展延伸,引向生活。

1、学习了电话歌,知道了打电话的要求,那你现在会不会打电话了?

训练内容:

(1)你生病了,打电话向老师请假。

(2)忘了作业,打电话向好朋友或老师询问。

(选选一题和同桌练一练。)。

2、同桌合作练习表演。

3、汇报表演,师生点评。奖励。

4、在生活中,如果我们遇到了紧急情况,该打什么电话呢?(课件)师读、生汇报。

紧急情况:火灾险情(119)突发疾病(120)交通事故(122)抢劫报警(110)。

5、这几个电话号码,不能随便拨打,只有在紧急情况下,我们才能拨打。

6、再次播放《电话歌》。

六、做一做:1、晚上回家别忘了给在外地打工的父母或亲戚打电话问候一下。2、星期天打电话邀请你的朋友到你家做客。

说清楚。

打电话。

有礼貌。

打电话教学设计

生:可以先打给某某几个同学,这些同学再打给其他同学。

师:学生回答后,课件出示“分组打”。

想一想:

课件出示“逐个打”示意图。

师:观察示意图,想一想,逐个打要几分钟?(15分钟)。

师:分组打又要几分钟呢?

师:请同学们拿出“思考一”,想一想,连一连,需要几分钟?

师:调整每组人数,想一想还有更节省时间的方法吗?

打电话教学设计

师:你们听清楚了他介绍的方法吗?怎样让别人了解得更清楚?(画图、小组内演示)。

1.学生上台画示意图。

评判学生上台画出的示意图,并指导学生画出让人更好观察的示意图来。

2.小组演示这一方案。

(根据老师的口令来模拟打电话)。

师:1(第一分钟)扮演教师的学生叫一位同学上台,表示和他(她)打了一次电话。

师:2(第二分钟)这时几个人知道了消息可以打电话告诉他人。(2个人,老师和生1)。

师:3(第三分钟)这时又有几个人知道了消息可以打电话告诉他人。(4个人,老师、生1、两个生2)。

……。

小结:这个方案是每个队员接到通知后马上通知别人,接下来他(她)再继续通知其他人……,这样每个人都不空闲。

(三)比较优化。

师:老师要尽快通知到每一个队员,应采用哪种打电话方案?

生:应采用“方案三”,接到通知后马上通知别人。

师:为什么你会选择这种打电话的方案呢?

(生:这种方案没有人空闲,而逐个打和分组打都有人空闲。)。

学生汇报:(4分钟)说说你是怎样想到是4分钟的?

小结:(师)通过求证,这种方法最省时。

三、发现规律,应用规律。

(一)指导填表。

师:如果要通知更多的人,用这种画示意图的办法麻烦吗?(麻烦)。

师:那怎么办?

师:我们来找一找这种“方案三”有什么规律?

第n分钟。

1

2

3

4

5

6

7

第n分钟新接到通知的队员数。

到第n分钟所有接到通知的队员和老师总数。

从1――3分钟师生共同完成,目的是让学生明确填表内容,指导填表方法;从4――7分钟由学生独立完成。

(二)发现规律。

学生独立思考,完成上表:

1.思考:通过填表,你发现了什么?

2.小组交流发现的规律。

3.小结:后一分钟知道消息的人数是前一分钟知道消息人数的2倍,即知道消息的人数是成倍增加的。接到通知的总人数比知道消息的总人数少1人。

4.(师生)用算式表示知道消息的总人数和时间的关系(填空)。

第1分钟(2)人;第2分钟(2×2)人;第3分钟(2×2×2)人……。

(三)运用规律。

师:观察上表,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你还有什么疑问?

生1:按每分钟通知1人计算,要通知31名同学最少要几分钟?50人呢?

生2:按每分钟通知1人计算,第7分钟时共通知了多少人?

四、延伸拓展,总结学法。

(一)延伸拓展。

1、欣赏名言名句“一传十,十传百”。

2.细胞的分裂与生长:第一次分裂由1个分为2个,第二次由2个分为4个,每次分裂都是成倍增长。

(二)总结学法。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知道了哪些学习和研究方法?

2.还有哪些问题?

3.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众人拾柴火焰高,人人参与效率高。”

[设计意图: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同时,也让学生的情感、价值观得到提升。]。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