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可以记录下我们的成长轨迹,让我们更清楚地看到自己的进步和提升。接下来,小编将为大家分享一些心得体会的写作心得和经验,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提供一些建议。
转眼间,忙碌的一年又转瞬即逝了。以往的忙碌、以往的欢乐还历历在目。下头我将从教育、教学、主要成绩、年级组四个方面分析我的工作情景。
本学年度我继续担任六2班的班主任工作,这个班级是我从五年级带上的班,学生在许多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大多数学生热爱班团体,团体荣誉感强。从我自身而言,我是爱学生的,这一点我从来没有过质疑,但那是我的爱只是一种职责,而不是内心迸发出来的。最初带领这个班级时,一向好强的我有些毛躁,也有情绪失控的时候。
有几次一向在孩子面前从不流泪的我竟然当着学生的面控制不住情绪,是他们一双双纯真的眼睛鼓励了我,这使我深思:爱该怎样才能从容我变得平和了,有耐心了。
对于中国北京来说,这是忙碌的一年,为了备战奥运,有多少人征战于战前建设对于中国来说,这是悲伤与感动的一年,5.12汶川大地震,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离我们而去,使我们既有撕心裂腹的疼痛也唤起了所有中国人空前的团结。我也想把我内心深处所经历的一次次升华与洗礼呈现出来,让大家分享我的收获。爱的升华作为教师,以前我认为心中应当有爱,我爱我的学生,对于这一点我自我从来没有过质疑。我一向认为自我的爱学生能懂,却从来没有想过他们是否能够理解。仅有他们愿意亲近我,才爱得有价值。
我是个具有承受力的人,越有困难越不肯服输。从年初家里的事接二连三发生,我真得快要崩溃了。可是,学生面临毕业,时间不允许我停下来调整自我。以前,在学生面前,我从不轻易流泪,今年有所不一样,当我把孩子们当成亲人一样并任泪水横流,学生们用真诚的眼神看着我、鼓励我,我明白,那些眼神是炙热的,它使我感动也使我深思。学校领导和教师们对我的关心也使我深思,从此,我平和了,对学生的爱升华了,我愿意爱他们,这个爱是从心底迸发出来的。
爱学生就应当从细节做起!对我们教师来说,有些事,也许只是举手之劳,抬眼之累,却能慢慢地渗入学生的心灵,深深地印在他们的脑海里,影响他们的一生!爱学生,更能激励他们奋进!有了发自内心的爱,我和学生之间真的变得亲密无间。在班里,我们像朋友一样相处,孩子们愿意和我说心里话,愿意告诉我一些小秘密。
我期望他们成为自尊、自强、自爱的人。我毫不吝啬班队会的时间、每一天的晨检时间,我一向认为:仅有先学会做人,才能学会做事。所以,我利用一切机会激发学生的上进心,激发学生的团体荣誉感。在我和学生的努力下,这个以往的问题班级在今日四月被评为北京市优秀班团体。
我是一个好强的人,学校布置我的工作我从不遗余力地去做。无论是教育教学还是卫生工作。学生的毕业典礼我用了整整两天进行构思,用了整整两周时间策划、修改,我想给学生们留下完美的记忆,我想告诉她们我有多么的爱他们,我让他们懂得感恩,我让他们明白我舍不得他们,我明白,在毕业典礼上,孩子们的泪水是真挚的。我善于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因为我深知,要想做好一件事,先要学会做人。
孩子们也是爱我的,这种爱会一向陪伴我。我所做的这一切,比起汶川中为学生献出生命的教师又算得了什么他们有的用自我的生命实践了人生的真正价值,那些在地震中为救学生而牺牲的教师们,正是用自我的生命来捍卫了自我的职责,实践了自我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英雄教师的事迹,使我感慨万千,使我的心灵得到了新的洗礼。虽然毕业的复习压力很大,但我这个学期几乎没有对学生发过火。就在这个不一样寻常的学期,我升华了自我的师爱。
本学期我承担本班语文、数学的教学任务。有了五年级一年的教学基础,大多数学生已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明白了学习的重要性。
(一)认真钻研教材。
此刻的人教版是我比较喜欢的教材,数学教材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语文教材每个单元具有独立的主体,寓教于文中。在上课前我把知识点、本事点都力争把握到位,再结合班上学生的特点进行备课。在备课中我还有意识的针对班上不一样的学生设计了不一样层次的'练习,经过这一学年的坚持,不一样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二)课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本事。
在我的眼里,每名学生都有其闪光的地方,所以在课堂上我会捕捉孩子的闪光之处,我常常对孩子们说的话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这个班级的孩子单纯、热情,可是做事却不顾后果,不懂得友善的对待同学。所以,在课堂上尽管有些学生愿意进取举手回答问题,可一旦回答错了,又顾虑重重。当务之急是树立良好的班风,仅有风气正了,学风正了,学生才能够在这样的班团体中畅所欲言。
每一节课,我都有意识的让每名学生有发言的机会,每名学生回答的问题看似简单,其实我都是有目的的叫不一样的学生。基础差一些的孩子,我会安排一些简单的问题让他们能够经过自我的思考回答上来,思维开阔的学生我会在每一节课上涉及一些开放题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这样既树立了学生的信心,又大大满足了不一样学生的需求,使他们在每节课上都能够得到提高。当然,有时当一名学生回答错误时,个别人会笑话他,这时我会及时制止并严厉的告诉他这样做是错的。
课下,我会与这样的学生沟通,让他明白怎样与团体中的其他人相处,所以,此刻我们班的课堂是和谐的,当哪一名学生回答问题有障碍时,别的学生会举手说:“我来帮忙他。”就是这样的一句话,使孩子们热爱这个课堂,因为他们明白这样的课堂属于他们自我。当然,声音洪亮、说完整话及认真倾听这是我一贯对孩子们的要求,如果哪名学生回答问题声音小,我会让他再重新回答并直到听清楚为止。
xx教师在一年前的培训时上的那节课我至今记忆犹新,那句“你听清他说什么了吗,你能再说一遍吗”使我受益匪浅,所以在课堂上我借鉴了孙教师的这句话,这句话既让学生们认真倾听别人发言,又在重复别人的话中提高自我的本事。
本学年我们班获得了北京市先进班团体;本学年我被评为学区语文骨干教师;xx年获得学校师德标兵;《让每一名学生生活在阳光下》学术论文二等奖;全国字理识字知识竞赛答题一等奖;《渴望读书的大眼睛》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中二等奖;《浅谈阅读教学中学生个性化朗读的指导》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参评论文三等奖。所带班级在学区专项测试和期中、毕业考试中取得了较优异的成绩。
我不仅仅自我所带班级有很大提高,还能够带领组内教师携手共同出色的完成了教育教学任务。应对学生的毕业压力,我没有退缩,在我的带领下,本分校组内所有教师团结一致,群策群力毕业考试。我带领组内教师梳理知识点,反思每一次的测试问题。工作中我们相互鼓励,共同研究教学,共同应对困难与压力,在最终的毕业考试中,我们年级的语文、数学成绩均名列全学区第一名,为我校争得了好的声誉。更为可喜的是,本部年级之间的与最低的分差也在2分以内。
我深知:没有爱的人生是不完美的,仅有爱学生的教师才是好教师,才能赢得学生的爱,得到学生的信任。仅有心与心的交融才能撞击出生命的火花,学生是一个有知觉的群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这样才能和学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和学生一齐成长,一齐提高。我期待着下一个崭新的学期。
最近拜读著名教育家李镇西先生的《做最好的班主任》一书,让我受益匪浅、心潮澎湃!读李老师的书犹如观看一部让人回味良久的电视剧,里面有各种生动的人物形象,他们共同向我们展示出一个个鲜活的教育案例,发人深省,作为一名班主任是幸福的,这是我们终生难忘的一笔财富。我也是一名班主任,幼儿园大班班主任,35个娃娃的“贾爸爸”,现将读书点滴感悟与大家分享。
这个世界正是因为有爱所以美好,人与人之间也正是有爱才显亲近,作为一名班主任,对教育的爱、对学生的爱、对班级的爱,缺一不可,当然这种爱是相互的,班主任的爱会时刻影响着他的学生们,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学会爱自己、爱他人、爱学习、爱社会,这是一种无形而有力的教育力量。
爱,是教育行业永远谈不完的话题,虽然有些老生常谈,但我一直认为这是一个教师、一个班主任最基本的师德,因为爱,李老师赢得学生的喜爱、赢得家长的认可、赢得社会的褒奖、赢得了一般教师体会不到的幸福。
经常有同事说:“下辈子再也不做老师了,做老师也不当班主任了。”为啥?因为班主任工作辛苦呀!要管理班级,要上传下达,要做学生工作,要做家长工作,还有教研工作等等。可我们可以转变角度来想:正是因为做班主任,我们有更多的机会与时间和孩子们在一起,相互了解、心灵相通,曾经被借调在小学带一年级,说实话,小学老师很少自愿主动做一年级班主任,因为一年级的学生规则意识、集体意识都不强,同学之间很容易发生矛盾,而他们又不会用正确的方式去处理,这时班主任的身份又成了法官,带一年级琐事很多,我经常开玩笑说,做这个班主任是既当爹又当妈,可为以后自己的子女教育打下基础了。想起给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一天学校领导临时通知我去市里听课,等我下午回来路过班门口时,班里的孩子立即沸腾起来,叽叽喳喳地争相喊着“贾老师,你去哪了?”“贾老师,我们都想你了”。说实话,当时我进班板起脸假装生气,批评他们不该活动课上乱喊,但事后心里还是偷着乐,能够被孩子们喜欢、挂念是一种真切的幸福,这就是我的孩子们、可爱的孩子们!现在回归幼儿园,更是多重身份:教师、警察、医生、法官、修理工、爸爸等等,一直享受这份独特的职业幸福!
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必定首先要成为一名优秀的任课教师。班主任都是从任课教师做起的,教育是一件很实实在在在的事情,来不得半点浮躁。李镇西老师是一位语文教师,他又是一位聪明的老师。我想他的学生们真是幸福!听他的课一定是一种享受,正是拥有这样的人格魅力,学生喜欢他这位老师,必然喜欢他的学科、他的课堂,学习成绩自然不言而喻!
写到这里突然想到上高中时的一位语文老师,他上课从不带教案,轻轻来,轻轻去,不带走一片云彩,因为他的头脑就是词典,而且是一本百科全书,上他的课仿佛在听相声,谈古论今,旁征博引,不知不觉四十分钟在意犹未尽中过去。上这位老师的课,谁能舍得错过每一个细节?这就是古人所说的“术业有专攻”,专家型教师也应该成为我们的榜样,专业是永远不可放下的!
范文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写心得体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能感染读者呢?以下......
今年暑假我认真拜读了李镇西师写的《做最好的班主任》一书,一方面被李老师朴实又有激情的语言所吸引;另一方面,被李老师班主任工作的热情与乐趣所鼓舞。虽然也做了十几年的班主任,但是读了这本书,很想说,为什么不在自己担任班主任工作之初,就读一下这本书,会让自己更好地做好工作。由此,我觉得,这本书应该推荐给所有的年轻班主任们来读一读,会有很多收获的。
李老师在第一讲“寻求教育的大智慧”中讲了新时代班主任必须经历的八个转变——由经验型向科学型转变;由技巧型向智慧型转变;由专制型向民主性转变;由单向型向双向互动型转变;由封闭性向开放型转变;由老黄牛型向成功人士转变;由严师型向良师益友型转变;由专业化向个性化转变。
李老师还说:把“三座大山”变为“三座靠山”,说的是班主任要处理好与学校领导、家长与科任老师的关系。其实,每一个教师都应该处理好这三个关系。作为每一个任课的老师,都应该时时处处把教育学生,放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中,来恰当地运用好多方面的力量,来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才能起到更好的教育作用。
还有在“宝贵的课前两分钟”中,谈到学生课前准备的问题。确实,在现实的学校中,很多班级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学生在预备铃响时,还是不能安静下来,非得到任课教师来到教室,才可能安静下来,甚至有时要到任课老师开始上课才静得下来。李老师说:“我理想中的班级,应该是打了预备铃,学生就迅速地坐到自己的座位上,立即把书本等物品摆好,安静地等待着老师来上课……”这就需要班主任老师,或者相关任课老师不断地教导的,特别是班主任老师是最应该负责的。要不断向学生说明:课前准备好了,教师一走进课堂,神清气爽,心无杂念,马上能进入状态,把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要让学生知道,这就是尊敬老师,这也是为自己上好课的必要行动,这应该成为自觉行动。
李老师的“评选先进不用愁”,也是现在各校都碰到的评选三好生等先进的评比工作。李老师的做法,不得不说有独到之处,即用电子表格来统计学生平时的各项表现,用各项得分来得出表现好的前几名学生,这也是我们现在用得比较多的“量化考核”办法,很有一点科学性。相比现在通行的做法:老师说了算,或以成绩说了算,抑或以学生投票决定的方法,李老师的做法应该更有说服力。李老师说是“自动生成的三好学生”,真的是有道理!
李老师做班主任工作真是认真又仔细的,如他制订班级公约、打造班级名片、创建最美丽的教室、集体过生日等,体现的是方法民主、关爱学生、从小事做起、教育有落脚点,事事都能从激发学生的自信心,鼓励学生克服困难,指导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一点一点地走出落后,不断地走向进步,走向成功。就说李老师让学生为包干区保洁的事,从动员学生做好卫生工作,到安排学生常去捡拾垃圾,到发现没人动手后的教导,坚持把这个看似小事的“卫生工作”做好了。这就是“从小事做起”,这也是教育的“坚持不懈”。
李老师书中还有很多让人感动的事例与话语,值得人深思,令人很有启发。书看完了,我的耳边还时时听到这样的声音:永远不要对你的学生扬起你的拳头;永远不要用刻薄的语言对你的学生说话;宁可让学生欺骗十次,也不要冤枉学生一次;无论你的教育遇到了多么大的困难,都千万不要对学生说“你是不可救药的”。
总之,教育是一门科学,在工作中只有讲科学、讲创新、讲艺术,才能使我们的学生在各方面有所进步、有所发展。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的学习先进教师的经验,多读书,多学习。不断改进,不断提高,积极探索,善于总结,使自己的工作水平不断提高。
纪伯伦曾在诗中说过:生活是黑暗的,除非有了渴望;所有渴望都是盲目的,除非有了知识;一切知识都是徒然的,除非有了工作;所有的工作都是空虚的,除非有了爱。半年的班主任工作,让我在爱与不甘的交织下对“班主任”这个词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读了李镇西老师的这本书,我犹如春风拂面,被细腻的文字和认真的态度所打动。
我一直都很认同,工作需要有归属感、认同感、获得感和幸福感。初读这本书,第一章写到寻找班主任的幸福感,我回想当班主任的幸福,就是学生给我带来的一个个小小的感动,一句句关切懂事的话语,一次次的进步……每一件细微的事情凑在一起就是我的幸福吧。
凡事都有两面性,班主任之所以被冠之以“容嬷嬷”的称号也不是不无道理的。新学期刚开始的时候,家里人纷纷发我的牢骚,说我关心他们的时间太少了,陪他们的时间太少了,瘦了,气色变差了,老是忙忙忙,脾气也变差了。后来,当家里的人理解了我这么做的原因后,他们也渐渐地转变了,学会了将心比心去理解我,也会给我一些教育学生的建议。就像李镇西老师的亲身经历一样:享受这个职业,才会有成就感和获得感,才会赢得尊严,家长学生认同爱戴,同行的认可和敬佩,家庭也会更加幸福和谐,自身得到更大的发展和提高,最终实现自己的价值。
喜欢学者张端的一段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在这个假期,严重疫情当前,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师,既要开眼看世界又要坚持学习,立足平凡岗位,做好本职工作!愿我终有一天,能做最好的自己,也能做到最好的班主任!
在这个寒假假期中,我读了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班主任》,这本书中的内容我感觉在工作中非常实用,李老师的教学经验,让我们在工作中有了借鉴经验。
这本书讲述的都是他在做班主任期间遇到的真实事件,我们在工作中都会碰到,因为都是在工作中常见的小事情,一名教师,一名班主任,就是在这样的小事中实现我们的价值,在与学生相处的小事中我却能看到李老师在教育工作中的大智慧,这是值得我们年轻教师学习的。与学生的相处是需要教育机智的,李老师善于抓住每一次教育学生的机会,比如说在新生报到的时候发教材,碰到一本破了封面的音乐教材,学生都主动要领取这本教材,让出自己完好的教材,教育学生“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让学生都有了为班集体奉献自己力量的热情,使学生能够迅速融入新的班集体,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唤醒孩子对真善美的追求,实现自己的价值。
与学生的相处中,我发现李老师从不以先生居高临下,相反,他总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新生开学时他就问学生,你们希望李老师是怎样的人?而我们在工作中大多数教师都是要求学生应该是怎样的,刚开始的时候,学生因为刚到一个新的环境,在班主任的权威震慑下,表现会好一些,可是慢慢地学生可能不再怕你,有了逆反心理,学生就不好管理了,师生之间有了距离感。李老师在讲自己的经历时说,他深受陶行知和苏霍姆林斯基的影响,“你越忘记了你是先生你就变成了学生心目中最好的先生”,通过这句话,我知道了李老师的师生观--平等和民主!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的教育才会发生奇妙的反应,我们的思想被学生接纳,我们的行为被学生模仿,教育的目的才能达到!
这本书中还有很多亮点需要我们年轻教师去细细品味,反思!
教育需要爱,教育还需要智慧。这句话是写在《做最好的班主任》一书序言中的一句话,教育智慧的产生离不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本书是李镇西老师用自己的亲身经历,通过记述自己的教育故事来说明有关的教育理念。
在书的一开始写到了20年前毕业的学生组织的同学聚会,在这场聚会中很多同学都回忆起了当年李老师做过的一些事。
包括当年李老师暑假出行给每一位同学都写一封信分享自己的旅途,指导同学办小报,将同学的故事写在书中等等。从这一场聚会的情境中可以看出李老师对于学生的热爱,时时刻刻都想着每一位同学。
任何一个领域的人才首先是自我培养而不是别人培养的。写教育随笔是自我培养提高专业化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想要提升自己的教育能力首先要能从自己的实践中反思总结。
书写教育随笔的过程就是我们反思、审视、总结、提炼、升华自己的教育过程,并且能更好的激起我们对教育事业的热情。在对学生的管理中,很容易会出现“厌倦感”,这种现象的产生往往是因为在管理学生的过程中与学生的距离在不断加大并且不愿意改变已有的经验。
每天生活在一种消极的情绪中,不仅不能改变现实,还会让自己变得更加累。如何能够增加自己教育学生的幸福感?首先要享受自己的职业,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工作。随时调整好自己的心态,遇事冷静、宽容,对待领导的评价、同事的议论以及家长和学生的意见要胸怀坦荡,豁达宽容。
只有自己的情绪调整好了,才能够更好的享受自己的职业。在对待学生时应具备童心、爱心和责任心,以学生的情感去理解学生的心灵世界,回答学生所关心的问题,多想一想学生正在想的。
这一封短信不仅能够给老师提供学习的素材,同时也能够让学生们初步形成集体意识。在书中李老师提到,组织第一次活动时要淡化“教育痕迹”,动员全员参加,利于展示学生个性并且最好能够让学生自己设计。这样不仅能促进学生参与集体活动的积极性,也能够更好的让学生展示自己,增加对集体活动的兴趣。
教育中的惩罚最好是学生自己对自己的惩罚,这样带有自我约束色彩的惩罚实际上是学生自我教育的一种形式。李老师对于班级的管理是将“人治”变为“法治”。让学生们自己制定班规,并且与学生们一同遵守班规,实现让学生们自治。
在学生自治的过程中不仅让学生们团结了起来,还能够培养学生们的民主思想。这样一种同学们自己制定起来的班规收到了很好的成效,学生们基本都能自觉遵守规定,在老师出差时也能够保持住,让同学们在民主生活中学民主。
书中的第三部分写到如何能够赢得学生的心灵。要想走进学生的心灵首先要发自内心的尊重孩子,要重视来向老师倾诉的学生,要能够真诚的去帮助学生给学生带来安全感。当有学生来找老师倾诉时,要耐心的倾听学生的想法,不要随意打断学生的诉说。
学生能够将自己的困惑、悲伤表达出来,老师要用诚恳的态度聆听,通过一些眼神和动作的示意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老师是理解自己的。
师生同时也是平等的朋友,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理解学生的问题,遇到学生有困难需要帮助时要多给学生提建议,积极的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少一些对学生的训斥。并且要认识到每一个孩子的灵魂都是自由独立的,对学生的教育并不是要将学生完全塑造成一个样子,而是在保持学生个性的基础上与学生沟通,引导学生。与学生的沟通不仅仅是在发现了问题之后才进行,而是在平常的日子里多一些与学生的交谈。
在对于“优生”的培养中,李老师写到对于“优生”的定义是指品德、学习和各方面能力都优于同龄人的学生。对于这些学生的'培养,首先要引导他们树立自己的志向,帮助他们保持自己的童心,激励他们超越自己并且要训练“优生”的受挫心理。
在写到转化“后进学生”时,李老师写到面对这些学生犯的错误,要引导学生自己一步一步改变,多一些耐心少一些火气,多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特长。注重对这些学生的感情倾斜,先帮助他在同学中树立起自己的尊严,融入自己的集体,对自己能够进步有信心。
在书中这一部分内容李老师具体举了两个学生的例子。从这两个例子中不难看出,其实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潜力,犯错并不可怕,重要的是犯了错误以后如何以正确的方式让这些学生有所改变。这需要老师耐心去关注学生,并且通过集体的教育来引导学生。
首先可以通过阅读来让家长有一些启发,能够让他们在平常对孩子的教育中有一些借鉴的好方法。其次,要时常保持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多交流多关注。
最后可以通过孩子以及其他学生家长来转化家长。让家长与学生一起成长,从生活中的各个小事关心着孩子,时刻关注孩子发生的事,及时纠正家长的错误做法。同时可以将一些家长的优秀做法分享出来,让其他家长能够借鉴,从而更好的教育自己的孩子。
在这个寒假假期中,我读了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班主任》,这本书中的内容我感觉在工作中非常实用,李老师的教学经验,让我们在工作中有了借鉴经验。
这本书讲述的都是他在做班主任期间遇到的真实事件,我们在工作中都会碰到,因为都是在工作中常见的小事情,一名教师,一名班主任,就是在这样的小事中实现我们的价值,在与学生相处的小事中我却能看到李老师在教育工作中的大智慧,这是值得我们年轻教师学习的。与学生的相处是需要教育机智的,李老师善于抓住每一次教育学生的机会,比如说在新生报到的时候发教材,碰到一本破了封面的音乐教材,学生都主动要领取这本教材,让出自己完好的教材,教育学生“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让学生都有了为班集体奉献自己力量的热情,使学生能够迅速融入新的班集体,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唤醒孩子对真善美的追求,实现自己的价值。
与学生的相处中,我发现李老师从不以先生居高临下,相反,他总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新生开学时他就问学生,你们希望李老师是怎样的人?而我们在工作中大多数教师都是要求学生应该是怎样的,刚开始的时候,学生因为刚到一个新的环境,在班主任的权威震慑下,表现会好一些,可是慢慢地学生可能不再怕你,有了逆反心理,学生就不好管理了,师生之间有了距离感。李老师在讲自己的经历时说,他深受陶行知和苏霍姆林斯基的影响,“你越忘记了你是先生你就变成了学生心目中最好的先生”,通过这句话,我知道了李老师的师生观--平等和民主!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的教育才会发生奇妙的反应,我们的思想被学生接纳,我们的行为被学生模仿,教育的目的才能达到!
这本书中还有很多亮点需要我们年轻教师去细细品味,反思!
寒假期间读了李镇西老师写的《做最好的班主任》这本书,感受颇深,这本书是李镇西老师20xx年班主任工作经验和教育智慧的精华集萃,全方位的阐述了他的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家长观,在此分享读书。
暑假期间,我拜读了李镇西先生的《做最好的班主任》这本书,这本书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事例介绍了班主任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这本书写得很实在,读着他的文章,感觉就像是看着一集集连续剧一样,书中的人物仿佛就在眼前。有的故事感人至深,让我禁不住热泪盈眶。
在《做最好的班主任》这本书中,李镇西老师以一个语文老师的优美文笔与才华折服了我。读懂社会,读懂教育,读懂学生,读懂自己。远离浮躁与平庸。做一个阅读者,生命将更加精彩。
李老师对班主任的那份执着,对爱那份坚持让人感动。他把教育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把带给学生一生的幸福当成一生的追求。他对学生付出的是满腔的爱心。他不仅是学生的老师,更是学生的朋友,而且是知心的朋友。正因为他知学生们的心,他就赢得了教育引导的主动权,同时也赢得了学生对他的尊重。的那份坚持让人感动。
书中的观点深深吸引了我,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必须具备“三心”,即童心、爱心和责任心。这对我们低年级的班主任尤为重要。
一、童心。
工作中常觉得自己的思想和言语和学生有一道无形的隔阂,总是不能学生和很好的沟通,换来的是自己感叹这是一种代沟。
李镇西老师在关于童心的论述帮我解决了这个问题。他说作为一名班主任,要用童心理解童心,要善于在某种意义上把自己变成和学生同年龄的一个学生,这不但是教师是最基本的素质之一,更是班主任对学生产生真感情的心理基础。所谓把自己变成一个学生,是指我们应努力使自己与学生的思想感情保持一致,甚至某种意义上尽可能让自己有同年龄学生般的情感,同年龄般学生的兴趣和纯真。当我们努力保持这一份童心时,其实我们已经融入到了孩子们的心灵世界中去。我们便够建了一条通往学生心灵深处的途径。当学生发现老师和自己变得“一样大”时,他们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把老师当作朋友。当老师撕下成人的面具,在与学生嬉笑游戏时,学生越会对老师油然而生亲切之情,这正是教育成功的起点。
我想当我们怀着李老师所说的用童心理解童心时,我们就能够发现学生的可爱。即使学生做错了事时也是如此,因为孩子们总是怀着善良而美好地动机去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总是怀着渴望得到周围人的赞扬、理解的心理去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或许会好心办坏事,当是我们用童心去衡量时,自己就会变得平易近人,会使学生觉得你亲近,具有亲和力。
童心决定着童心,教育者的童心,是我们当好班主任的必不可少的“精神软件”。
二、爱心。
李老师说“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以谈起”,可见教育离不开情感。
常听到现在的一些班主任抱怨说:我付出那么多,我把心都掏给了学生,可我的学生为什么不领我的情,难道我还不具有爱心吗?其实他们片面理解了爱心的涵义。李老师告诉我们,爱心应该是是日常生活(即常态的条件下)所自然而然的一种情感和行为。
对学生的爱,并不一定需要什么催人泪下的“爱的奉献”,平平淡淡才是真。那些常抱怨的班主任说这样的话的原因或许是他并不懂得“爱心”的内涵,他们把爱心建立在成绩的高低的基础上来,“爱心”化作了分数,不会去考虑学生是是否承受的了这种爱之重……其实质正如李镇西老师所言:“以厚此薄彼的态度对待学生,并不是真心爱学生。所爱的一部分学生实际上成了班主任的私有物,因而这种爱是自私的。”李老师的话自己使我明白,只要我们真心爱学生,从日常教育教学中,把爱化在平常的一言一行上,用我们平常的言行去感动学生,那么,我们就算成功了。所以让我们真正做到爱学生吧!爱每一个学生。
李老师书中有一个例子最能说明我们怎样付出爱心。苏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学》一书中曾深情地描述“水上旅行”的情景。苏霍姆林斯基为了孩子出去的快乐,自己攒钱买船带孩子去旅行,他说“买船是出于我想给孩子们带来快乐,而孩子们的快乐,对于我就是最大的幸福”。我想就就是“爱心”。
三、责任心。
常认为责任心就是从早到晚一直陪着学生,学生成绩好这就是责任心的表现。李老师让我明白,所谓真正的责任心既是班主任在日常的点点滴滴的工作中,认真细致和绝不敷衍地做好每一件事,更是着眼于未来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品质和行为习惯。
未来社会需要有责任心的人。为国家培养现代人才,是我们每个教育者神圣的使命,更应该是班主任的自觉意识和行为。班主任每天在学生面前所展示的言谈误举止,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成长,进而影响着国家的未来。我们今天怎样对待学生,今天作学生怎样的榜样,明天的学生就怎样对待他人,我们手中诞生的是未来的人才,我们的责任重大。
教育者具有怎样的思想行为就会培养出怎样的人,因此,我们应该追求理想的教育和教育理想,以把学生培养成为现代化建设有用人才为目标,只有站在这样的高度看待班主任的责任心,我们才无愧于教师的历史使命。
我想当我们真正懂得了“三心”含义,明白班主任是“心”的事业时,我们跟优秀班主任的距离就在咫尺之间了。
我知道做班主任是很难的,要做一个好的班主任就更难。书中以班主任作为坐标原点,分别以学生,科任老师,学校,家长为坐标轴来阐述班主任的工作。重点是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引导。我觉得除了以上提到的“三心”,我还总结出三个词语:师爱,耐心,科学。整本书的思想都是围绕这三个来展开的。
作为一个老师特别是一个班主任,师爱是必不可少的。缺少师爱的老师谈不上是一个合格的老师。我认为具有师爱就必须至少做到一下:第一,发自内心地关心,保护每一个学生;第二,不能偏心,特别是对差生。不要放弃每一个学生(除非超出你的能力范围之内);第三,要主动走进学生的生活,深入了解关心每一个学生的生活;第四,对学生的犯错要准确到位,但是内心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
耐心也是班主任不可缺少的素质。作为一个班主任,特别是在教育学生的时候,如果没有耐心是根本没有你想要的效果的。李老师教育学生很有耐心,他从来就是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想问题的。他认为,要一个平时习惯迟到的同学改掉这个缺点不是一两天就行的,要让学生慢慢适应的时间。特别是对一些问题诸多的学生,更应该要有耐心。要知道教育是需要过程的,欲速则不达。
科学,班主任拥有师爱和耐心还不够,他还要拥有科学的方法。没有科学的方法即使对学生多爱,对学生多耐心地教育都没有很好的效果的。只有在拥有师爱和耐心的基础上,利用科学的方法才能把学生教育好。
我认为,师爱,耐心,科学三者是缺一不可的。要做好一个班主任,就必须拥有这三方面的素质。书中通过例子表达了李老师的育人思想,他的思想就像人们前进的路标一样给我们指明方向。他指出,要做好班主任光靠和学生打好交道是不够的,还要和学校,科任老师,家长他们打好交道。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是,也是孩子终身的老师,所以班主任一定要和家长共同合作。班主任同样要和科任老师沟通好,因为他们的态度将会直接影响到一个班的好坏。班主任和学校更要沟通好,因为学校给你一个自由的环境你才有发挥的余地。
我觉得这本书值得每一个想做老师的人读。
在读李老师的书的过程中,我还有一个深刻的感受,那就是李老师对于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
名言。
简直是如数家珍,对陶行知等老一辈教育家的教育理论那也是随手拈来。我想,李老师之所以能在自己的文章中这样自然地引经据典,娓娓道来,正是他长期阅读、积累的结果。
受到书中的启发,我通过网络搜寻了一些有关李镇西其他书籍的资料,还浏览了李老师的博客《与青春同行》,以后准备读一读他写的《心灵写诗》和《做最好的家长》等其他书籍。
书看完了,我的耳边还时时听到这样的声音:永远不要对你的学生扬起你的拳头;永远不要用刻薄的语言对你的学生说话;宁可让学生欺骗十次,也不要冤枉学生一次;无论你的教育遇到了多么大的困难,都千万不要对学生说“你是不可救药的”。
李老师教的是中学,我教的是小学,他的方法我们未必拿来就能用。所以,读他学他,用他的话说就是要评判与超越。对于我而言,我要学的他寻找做班主任的幸福感,科学民主地管理班级,努力走进学生的心灵。希望有一天,也可以说:班主任,让我的生活如此精彩!
最近拜读著名教育家李镇西先生的《做最好的班主任》一书,让我受益匪浅、心潮澎湃!读李老师的书犹如观看一部让人回味良久的电视剧,里面有各种生动的人物形象,他们共同向我们展示出一个个鲜活的教育案例,发人深省,作为一名班主任是幸福的,这是我们终生难忘的一笔财富。我也是一名班主任,幼儿园大班班主任,35个娃娃的“贾爸爸”,现将读书点滴感悟与大家分享。
因为爱所以爱:
这个世界正是因为有爱所以美好,人与人之间也正是有爱才显亲近,作为一名班主任,对教育的爱、对学生的爱、对班级的爱,缺一不可,当然这种爱是相互的,班主任的爱会时刻影响着他的学生们,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学会爱自己、爱他人、爱学习、爱社会,这是一种无形而有力的教育力量。
爱,是教育行业永远谈不完的话题,虽然有些老生常谈,但我一直认为这是一个教师、一个班主任最基本的师德,因为爱,李老师赢得学生的喜爱、赢得家长的认可、赢得社会的褒奖、赢得了一般教师体会不到的幸福。
经常有同事说:“下辈子再也不做老师了,做老师也不当班主任了。”为啥?因为班主任工作辛苦呀!要管理班级,要上传下达,要做学生工作,要做家长工作,还有教研工作等等。可我们可以转变角度来想:正是因为做班主任,我们有更多的机会与时间和孩子们在一起,相互了解、心灵相通,曾经被借调在小学带一年级,说实话,小学老师很少自愿主动做一年级班主任,因为一年级的学生规则意识、集体意识都不强,同学之间很容易发生矛盾,而他们又不会用正确的方式去处理,这时班主任的身份又成了法官,带一年级琐事很多,我经常开玩笑说,做这个班主任是既当爹又当妈,可为以后自己的子女教育打下基础了。想起给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一天学校领导临时通知我去市里听课,等我下午回来路过班门口时,班里的孩子立即沸腾起来,叽叽喳喳地争相喊着“贾老师,你去哪了?”“贾老师,我们都想你了”。说实话,当时我进班板起脸假装生气,批评他们不该活动课上乱喊,但事后心里还是偷着乐,能够被孩子们喜欢、挂念是一种真切的幸福,这就是我的孩子们、可爱的孩子们!现在回归幼儿园,更是多重身份:教师、警察、医生、法官、修理工、爸爸等等,一直享受这份独特的职业幸福!
术业有专攻:
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必定首先要成为一名优秀的任课教师。班主任都是从任课教师做起的,教育是一件很实实在在在的事情,来不得半点浮躁。李镇西老师是一位语文教师,他又是一位聪明的老师。我想他的学生们真是幸福!听他的课一定是一种享受,正是拥有这样的人格魅力,学生喜欢他这位老师,必然喜欢他的学科、他的课堂,学习成绩自然不言而喻!
写到这里突然想到上高中时的一位语文老师,他上课从不带。
教案。
轻轻来轻轻去不带走一片云彩因为他的头脑就是词典而且是一本百科全书上他的课仿佛在听相声谈古论今旁征博引不知不觉四十分钟在意犹未尽中过去。上这位老师的课谁能舍得错过每一个细节?这就是古人所说的“术业有专攻”专家型教师也应该成为我们的榜样专业是永远不可放下的!
寒假期间读了李镇西老师写的《做最好的班主任》这本书,感受颇深。这本书是李镇西老师20xx年班主任工作经验和教育智慧的精华集萃,全方位的阐述了他的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家长观。从这本书中让我深深体会到要构建和谐师生关系非常重要而且也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热爱学生。“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灵魂。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正确对待,宽容学生所犯的错误,才能耐心的去雕塑每一位学生。特别是对待班上的后进生,更要给他们多一些的爱。要经常找他们谈心,多发现他们的优点,及时地给予表扬,督促他们不断前进。
2、给学生以尊重。尊重比热爱更为重要。因为给学生以尊重学生才能感受师生的平等,才能感受自尊的存在。一旦他们认为失去自尊他们就会失去向上的动力,精神的支柱,由此导致消沉。反之,他们就会获得向上的动力源泉。为此,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意愿,隐私权等等,采用一切的方式肯定学生,赏识学生。
3、让学生当主人。知识最终要靠学生自己去掌握,做人最终要学生自己去做。这就决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应该让学生主动参与实践,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成才,才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展示。
4、改变自己。师生关系是对立统一的,教师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在运动变化中起着主导作用。因此,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关键在于教师。作为教师首先应该结合自身的工作转变观念,加强自身修养,提高师德素养和教学能力,以高尚的品格和过硬的素质去感染学生,征服学生。很多教师就是因为这点让他们每到一个新的班级都会获得学生的一片欢呼。其次,应该做好角色的转换。在素质教育中教师不再是独奏者而应是伴奏者,舞台的中心应该是学生,教师的任务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不是学生的监督者。
。
又一次打开了李镇西老师《做最好的班主任》这本书,我深深地被他对教育的执着与付出而感动,更为他身为教师、班主任二十多年来恒久的幸福与充实而感染着。我想他对教育的热爱以及一如既往的痴情源于他富于激情、永不服输的人格魅力,高瞻远瞩、敢想敢为的豪迈情怀,以及他对于人的崇敬与自身的责任感,而这些正是一个好教师必备的素质。他全身心的付出让他得到了来自学生纯真的爱,在良性循环下,这种职业幸福最终成了以后教育工作不竭的原动力,成就了他今天的幸福和事业。而这些品质也正是我所缺少的东西。长期以来的墨守成规,不求钻研让我一点点地失去了教育的激情、追求的勇气。看来,真该反省一下自己的“恶习”,以这些伟大的教育家为榜样,与学生一起迅速成长起来。
回想前几年的教育之路,不,是教学之路,弯弯曲曲、迂回盘旋、充满矛盾、装满困惑,苦思冥想却苦于教不得法。我想主要原因是我的保守封闭,没有“拜师学艺”。这里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周围的技艺高超的各学科的同行。我没有悉心听课、请教,他们的言传身教定会让我少走很多弯路。二为教育专家和教育论著。由于我不去研读这些走在时代前列的教育论著,所以就很难做到高屋建瓴,也就不可能用一种先进、科学的思想指导自己的教学,从而获得教育上的成绩。因为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只有广泛的阅读才能超越时空,获得教育大师们的支持和指导,让自己插上一副无形的翅膀,在教育领域展翅高飞。
李镇西老师一直把自己定位成学生的朋友。想想我自己的形象,就像一个蹩脚的警察,企图像征服囚犯一样,通过专制、强迫去制服一群朝气蓬勃、渴望赏识的孩子。我的字典里很少民主,缺乏沟通。更多的是一堂堂单调的,缺少真情的,无法打动学生的教学脸谱,只有沉重的责任感才能一点点地推动他们前行的脚步。这样的课堂注定是没有生命力的。师生之间在这冷冰冰的课堂上更是丧失了起码的温情。而之前我一直无法理解的学生对小卢老师的首肯也在此有了一个满意的答卷。作为一个班主任,他一直勤于与学生交流、沟通,学生任何一个小事都能成为他心中的大事;而真诚、民主更为他赢得了学生的尊重与爱戴;他的课堂富于激情与创新,与同事的交流及虚心的请教帮助他得到了更大进步。相比之下,我的努力太微不足道了。
我想我自身存在的问题还很多,但是在不断的反思中,在这些优秀的教育家及教师的引领之下,我会取得进步的。
最近拜读著名教育家李镇西先生的《做最好的班主任》一书,让我受益匪浅、心潮澎湃!读李老师的书犹如观看一部让人回味良久的电视剧,里面有各种生动的人物形象,他们共同向我们展示出一个个鲜活的教育案例,发人深省,作为一名班主任是幸福的,这是我们终生难忘的一笔财富。我也是一名班主任,幼儿园大班班主任,35个娃娃的“贾爸爸”,现将读书点滴感悟与大家分享。
因为爱所以爱:
这个世界正是因为有爱所以美好,人与人之间也正是有爱才显亲近,作为一名班主任,对教育的爱、对学生的爱、对班级的爱,缺一不可,当然这种爱是相互的,班主任的爱会时刻影响着他的学生们,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学会爱自己、爱他人、爱学习、爱社会,这是一种无形而有力的教育力量。
爱,是教育行业永远谈不完的话题,虽然有些老生常谈,但我一直认为这是一个教师、一个班主任最基本的师德,因为爱,李老师赢得学生的喜爱、赢得家长的认可、赢得社会的褒奖、赢得了一般教师体会不到的幸福。
贾老师,我们都想你了”。说实话,当时我进班板起脸假装生气,批评他们不该活动课上乱喊,但事后心里还是偷着乐,能够被孩子们喜欢、挂念是一种真切的幸福,这就是我的孩子们、可爱的孩子们!现在回归幼儿园,更是多重身份:教师、警察、医生、法官、修理工、爸爸等等,一直享受这份独特的职业幸福!
术业有专攻:
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必定首先要成为一名优秀的任课教师。班主任都是从任课教师做起的,教育是一件很实实在在在的事情,来不得半点浮躁。李镇西老师是一位语文教师,他又是一位聪明的老师。我想他的学生们真是幸福!听他的课一定是一种享受,正是拥有这样的人格魅力,学生喜欢他这位老师,必然喜欢他的学科、他的课堂,学习成绩自然不言而喻!
写到这里突然想到上高中时的一位语文老师,他上课从不带教案,轻轻来,轻轻去,不带走一片云彩,因为他的头脑就是词典,而且是一本百科全书,上他的课仿佛在听相声,谈古论今,旁征博引,不知不觉四十分钟在意犹未尽中过去。上这位老师的课,谁能舍得错过每一个细节?这就是古人所说的“术业有专攻”,专家型教师也应该成为我们的榜样,专业是永远不可放下的!
文档为doc格式。
。
最近两个月,有幸拜读了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班主任》,好久都没有爱不释手的感觉了,但是,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却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什么叫爱不释手!
在这本书中,我感受最深的是李老师的耐心!他在班主任应具有的素养里提到了童心、爱心、责任心。但我觉得,这一切,都源于他对学生的耐心,对学生不厌其烦的教诲,对学生的错误一次又一次的谅解。这在我们这些年轻的班主任身上,是很难得的。他在”培养优等生,转化后进生“一文里,写到了从颓唐走向优秀的凌飞同学。面对一次又一次犯错的凌飞,李镇西老师一次又一次选择原谅,一次又一次找凌飞谈心,最后甚至用书信交流。他的这一系列的言行,终于感化了凌飞,让凌飞同学终于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学生!不敢想象,我遇到这样的学生,是否会有相同的耐心。
想跟各位讲述我工作中的一个事例。2011年12月8日,高二学生进行学业水平测试的计算机上机考试。考试过程中,我发现有一些女同学心理素质特别不好,遇到问题时,不去积极的想办法,而是在那里面红耳赤,用手捂着脸,毫无斗志。看到这些情况,我心里非常生气,这么一个小小的上机考试都应付不了,将来怎么面对高考?考试结束后,我对全班同学进行一次总结,语气生硬,情绪激动。这时候,班级里的王波同学忽然大声说道,”你不就是在说我吗,我不就是没考好吗,干嘛这么说我呀?“我被这突然的声音惊呆了,但很快我就开始”施展“我作为班主任的权威,”你以为你是谁?我稀罕说你,我点你名字了吗?老师平时怎么对你,你为什么跟老师顶嘴?“王波同学哭得更厉害了,我情绪激动到极点,心跳加速,浑身发抖。记不清训斥了多长时间,只是知道王波不支声了。后来,我走出教室,王波也跟了出来,她得向老师承认错误。但是,孩子真的错了吗?在这种情况下,学生需要的是耐心的抚慰,而不是无端地训斥。在《做最好的班主任》这本书中,我看不到任何李老师这样训斥学生的话语。所以,李镇西老师是我最好的老师!
作为一名班主任老师,我们会遇到形形色色的学生,这中间有听话的,有捣蛋的,有成绩优秀的,有犯了错误屡教不改的。学生犯了三次错误之后,我们可能会选择放弃。也许就是这轻易的放弃,导致了一些同学彻底地走向堕落。所以,我们不要轻言放弃!
在书中,李老师还谈到了”做一个善于倾听的朋友“。只有耐心地倾听,才能赢得孩子的信任。
在当今形势下,我们应该怎样做教师?好多人都觉得现在当老师太难了,常常内心茫然,手足无措。最近我在学校图书馆看到《做最好的班主任》这本书时,如获至宝,认真捧读,自感获益非浅。
教育是一种实践活动,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既想做好一个德育教育者,又想当好一个学科老师。可是这样的两手抓,似乎在实践当中没有收到我想象的结果,往往顾此失彼!
读了李镇西老师写的《做最好的班主任》这本书,感受颇深。这本书是李镇西老师26年班主任工作经验和教育智慧的精华集萃,全方位的阐述了他的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家长观、班级管理、学生思想工作、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的理念和实践。从这本书中让我深深体会到要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同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灵魂。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正确对待、宽容学生所犯的错误,才能耐心的去雕塑每一位学生。特别是对待班上的后进生,更要给他们多一些的爱。要经常找他们谈心,多发现他们的优点,及时地给予表扬,督促他们不断前进。对犯错误的学生应该和风细雨地批评,而不是暴风骤雨批评。
尊重比热爱更为重要。因为给学生以尊重学生才能感受师生的平等,才能感受自尊的存在。一旦他们认为失去自尊他们就会失去向上的动力,精神的支柱,由此导致消沉。反之,他们就会获得向上的动力源泉。为此,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意愿、隐私权等等,采用一切的方式肯定学生,赏识学生。
真诚关心和爱护学生,不仅在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等给予关心,而且要具体体现在实际行动上,我就让学生写《老师我想对你说》,把平时不敢当面跟老师说的话通过写的形式告诉老师,让老师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学习、生活和想法,使得学生更能感受到教师的亲切与平易近人。
初中学生尽管年龄小,但他们也是感觉敏锐、有独立想法的个体。教师的为人、责任心和爱心、学识和教学能力水平、对学生的态度等,都会在平日的言行举止中传达给学生。教师付出的爱心和奉献,会得到学生的真情回报。
知识最终要靠学生自己去掌握,做人最终要学生自己去做。这就决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应该让学生主动参与实践,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成才,才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展示。
师生关系是对立统一的,教师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在运动变化中起着主导作用。因此,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关键在于教师。作为教师首先应该结合自身的工作转变观念,加强自身修养,提高师德素养和教学能力,以高尚的品格和过硬的素质去感染学生,征服学生。很多教师就是因为这点让他们每到一个新的班级都会获得学生的一片欢呼。其次,应该做好角色的转换。在素质教育中教师不再是独奏者而应是伴奏者,舞台的中心应该是学生,教师的任务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不是学生的监督者。
总之,看了这本书,为他的人格魅力所折服。在以后的教育工作中我会不断地提醒自己,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给学生更多的关爱。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工作是是一项永无止境的工作,尤其是班主任工作更加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作。那么,看了李镇西的《做最好的班主任》这本书后,并结合自己的班主任工作实际,我有以下几点深刻的体会。
班干部是班级和学生联系的桥梁,是学生的精英,是教师的助手,是自我管理体现最明显的一部分。在选择班干时,我遵循两个原则,首选那些责任心强,办事公正,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活动能力,易与他人沟通的学生。其次使用各类特色学生,扬长避短,最大程度地展示他们的能力。
主题班会是班级教育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通过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主题班会来澄清是非、提高认识、开展教育,对良好班风的形成,及至学生的健康成长,都起着重要作用。那么根据学校的指导精神,结合学生实际,每学期我都会开展不同类型的主题班会,如诚信、责任、感恩、文明礼仪等不同的主题班会。而实践证明,它是行之有效的,不仅弘扬了集体主义精神,提高了学生素质,也促进了班集体成员之间的相互了解和相互沟通。
一个班级,就是一个大家庭,所以对待学生,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我们所做的一切要向他们负责。在班级管理中,我努力将自己“与人为善”的爱心和班集体“普遍的友爱”倾注给后进生,给他们以更多的关注、更多的投入,并充分发掘他们的闪光点,让他们看到自己的长处,进而自我肯定;对待优等生,我从不宠爱,不迁就,时时提醒他们“做学问得先做人”,不单学业要优,更重要的是人品好、心理健康;班里的中等生往往被忽略,对他们,我始终如一地尊重、理解、信任,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因素。
对于一些有进步或有违纪、学习不认真等现象的学生,除了及时表扬、耐心教育引导外,我还通过发校讯通、打电话等方式,及时与家长沟通,取得家庭的力量支持。虽然繁琐,但是效果是明显的,不仅解决了学生的问题,而且也拉近了与家长的距离,增进了学生与家长的感情。
以上几点是我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如有不当,请大家批评指正。我相信,只要我们认真工作,真诚地对待孩子,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而付出,那么我们的学生一定会更优秀。
。
今年暑假我认真拜读了李镇西师写的《做最好的班主任》一书,一方面被李老师朴实又有激情的语言所吸引;另一方面,被李老师班主任工作的热情与乐趣所鼓舞。虽然也做了十几年的班主任,但是读了这本书,很想说,为什么不在自己担任班主任工作之初,就读一下这本书,会让自己更好地做好工作。由此,我觉得,这本书应该推荐给所有的年轻班主任们来读一读,会有很多收获的。
李老师在第一讲“寻求教育的大智慧”中讲了新时代班主任必须经历的八个转变——由经验型向科学型转变;由技巧型向智慧型转变;由专制型向民主性转变;由单向型向双向互动型转变;由封闭性向开放型转变;由老黄牛型向成功人士转变;由严师型向良师益友型转变;由专业化向个性化转变。
李老师还说:把“三座大山”变为“三座靠山”,说的是班主任要处理好与学校领导、家长与科任老师的关系。其实,每一个教师都应该处理好这三个关系。作为每一个任课的老师,都应该时时处处把教育学生,放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中,来恰当地运用好多方面的力量,来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才能起到更好的教育作用。
还有在“宝贵的课前两分钟”中,谈到学生课前准备的问题。确实,在现实的学校中,很多班级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学生在预备铃响时,还是不能安静下来,非得到任课教师来到教室,才可能安静下来,甚至有时要到任课老师开始上课才静得下来。李老师说:“我理想中的班级,应该是打了预备铃,学生就迅速地坐到自己的座位上,立即把书本等物品摆好,安静地等待着老师来上课……”这就需要班主任老师,或者相关任课老师不断地教导的,特别是班主任老师是最应该负责的。要不断向学生说明:课前准备好了,教师一走进课堂,神清气爽,心无杂念,马上能进入状态,把最好的一面展现出来。要让学生知道,这就是尊敬老师,这也是为自己上好课的必要行动,这应该成为自觉行动。
李老师的“评选先进不用愁”,也是现在各校都碰到的评选三好生等先进的评比工作。李老师的做法,不得不说有独到之处,即用电子表格来统计学生平时的各项表现,用各项得分来得出表现好的前几名学生,这也是我们现在用得比较多的“量化考核”办法,很有一点科学性。相比现在通行的做法:老师说了算,或以成绩说了算,抑或以学生投票决定的方法,李老师的做法应该更有说服力。李老师说是“自动生成的三好学生”,真的是有道理!
李老师做班主任工作真是认真又仔细的,如他制订班级公约、打造班级名片、创建最美丽的教室、集体过生日等,体现的是方法民主、关爱学生、从小事做起、教育有落脚点,事事都能从激发学生的自信心,鼓励学生克服困难,指导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一点一点地走出落后,不断地走向进步,走向成功。就说李老师让学生为包干区保洁的事,从动员学生做好卫生工作,到安排学生常去捡拾垃圾,到发现没人动手后的教导,坚持把这个看似小事的“卫生工作”做好了。这就是“从小事做起”,这也是教育的“坚持不懈”。
李老师书中还有很多让人感动的事例与话语,值得人深思,令人很有启发。书看完了,我的耳边还时时听到这样的声音:永远不要对你的学生扬起你的拳头;永远不要用刻薄的语言对你的学生说话;宁可让学生欺骗十次,也不要冤枉学生一次;无论你的教育遇到了多么大的困难,都千万不要对学生说“你是不可救药的”。
总之,教育是一门科学,在工作中只有讲科学、讲创新、讲艺术,才能使我们的学生在各方面有所进步、有所发展。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的学习先进教师的经验,多读书,多学习。不断改进,不断提高,积极探索,善于总结,使自己的工作水平不断提高。
纪伯伦曾在诗中说过:生活是黑暗的,除非有了渴望;所有渴望都是盲目的,除非有了知识;一切知识都是徒然的,除非有了工作;所有的工作都是空虚的,除非有了爱。半年的班主任工作,让我在爱与不甘的交织下对“班主任”这个词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读了李镇西老师的这本书,我犹如春风拂面,被细腻的文字和认真的态度所打动。
我一直都很认同,工作需要有归属感、认同感、获得感和幸福感。初读这本书,第一章写到寻找班主任的幸福感,我回想当班主任的幸福,就是学生给我带来的一个个小小的感动,一句句关切懂事的话语,一次次的进步……每一件细微的事情凑在一起就是我的幸福吧。
凡事都有两面性,班主任之所以被冠之以“容嬷嬷”的称号也不是不无道理的。新学期刚开始的时候,家里人纷纷发我的牢骚,说我关心他们的时间太少了,陪他们的时间太少了,瘦了,气色变差了,老是忙忙忙,脾气也变差了。后来,当家里的人理解了我这么做的原因后,他们也渐渐地转变了,学会了将心比心去理解我,也会给我一些教育学生的建议。就像李镇西老师的亲身经历一样:享受这个职业,才会有成就感和获得感,才会赢得尊严,家长学生认同爱戴,同行的认可和敬佩,家庭也会更加幸福和谐,自身得到更大的发展和提高,最终实现自己的价值。
喜欢学者张端的一段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在这个假期,严重疫情当前,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师,既要开眼看世界又要坚持学习,立足平凡岗位,做好本职工作!愿我终有一天,能做最好的自己,也能做到最好的班主任!
在这个寒假假期中,我读了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班主任》,这本书中的内容我感觉在工作中非常实用,李老师的教学经验,让我们在工作中有了借鉴经验。
这本书讲述的都是他在做班主任期间遇到的真实事件,我们在工作中都会碰到,因为都是在工作中常见的小事情,一名教师,一名班主任,就是在这样的小事中实现我们的价值,在与学生相处的小事中我却能看到李老师在教育工作中的大智慧,这是值得我们年轻教师学习的。与学生的相处是需要教育机智的,李老师善于抓住每一次教育学生的机会,比如说在新生报到的时候发教材,碰到一本破了封面的音乐教材,学生都主动要领取这本教材,让出自己完好的教材,教育学生“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让学生都有了为班集体奉献自己力量的热情,使学生能够迅速融入新的班集体,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唤醒孩子对真善美的追求,实现自己的价值。
与学生的相处中,我发现李老师从不以先生居高临下,相反,他总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新生开学时他就问学生,你们希望李老师是怎样的人?而我们在工作中大多数教师都是要求学生应该是怎样的,刚开始的时候,学生因为刚到一个新的环境,在班主任的权威震慑下,表现会好一些,可是慢慢地学生可能不再怕你,有了逆反心理,学生就不好管理了,师生之间有了距离感。李老师在讲自己的经历时说,他深受陶行知和苏霍姆林斯基的影响,“你越忘记了你是先生你就变成了学生心目中最好的先生”,通过这句话,我知道了李老师的师生观--平等和民主!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的教育才会发生奇妙的反应,我们的思想被学生接纳,我们的行为被学生模仿,教育的目的才能达到!
这本书中还有很多亮点需要我们年轻教师去细细品味,反思!
教育需要爱,教育还需要智慧。这句话是写在《做最好的班主任》一书序言中的一句话,教育智慧的产生离不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本书是李镇西老师用自己的亲身经历,通过记述自己的教育故事来说明有关的教育理念。
在书的一开始写到了20年前毕业的学生组织的同学聚会,在这场聚会中很多同学都回忆起了当年李老师做过的一些事。
包括当年李老师暑假出行给每一位同学都写一封信分享自己的旅途,指导同学办小报,将同学的故事写在书中等等。从这一场聚会的情境中可以看出李老师对于学生的热爱,时时刻刻都想着每一位同学。
任何一个领域的人才首先是自我培养而不是别人培养的。写教育随笔是自我培养提高专业化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想要提升自己的教育能力首先要能从自己的实践中反思总结。
书写教育随笔的过程就是我们反思、审视、总结、提炼、升华自己的教育过程,并且能更好的激起我们对教育事业的热情。在对学生的管理中,很容易会出现“厌倦感”,这种现象的产生往往是因为在管理学生的过程中与学生的距离在不断加大并且不愿意改变已有的经验。
每天生活在一种消极的情绪中,不仅不能改变现实,还会让自己变得更加累。如何能够增加自己教育学生的幸福感?首先要享受自己的职业,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工作。随时调整好自己的心态,遇事冷静、宽容,对待领导的评价、同事的议论以及家长和学生的意见要胸怀坦荡,豁达宽容。
只有自己的情绪调整好了,才能够更好的享受自己的职业。在对待学生时应具备童心、爱心和责任心,以学生的情感去理解学生的心灵世界,回答学生所关心的问题,多想一想学生正在想的。
这一封短信不仅能够给老师提供学习的素材,同时也能够让学生们初步形成集体意识。在书中李老师提到,组织第一次活动时要淡化“教育痕迹”,动员全员参加,利于展示学生个性并且最好能够让学生自己设计。这样不仅能促进学生参与集体活动的积极性,也能够更好的让学生展示自己,增加对集体活动的兴趣。
教育中的惩罚最好是学生自己对自己的惩罚,这样带有自我约束色彩的惩罚实际上是学生自我教育的一种形式。李老师对于班级的管理是将“人治”变为“法治”。让学生们自己制定班规,并且与学生们一同遵守班规,实现让学生们自治。
在学生自治的过程中不仅让学生们团结了起来,还能够培养学生们的民主思想。这样一种同学们自己制定起来的班规收到了很好的成效,学生们基本都能自觉遵守规定,在老师出差时也能够保持住,让同学们在民主生活中学民主。
书中的第三部分写到如何能够赢得学生的心灵。要想走进学生的心灵首先要发自内心的尊重孩子,要重视来向老师倾诉的学生,要能够真诚的去帮助学生给学生带来安全感。当有学生来找老师倾诉时,要耐心的倾听学生的想法,不要随意打断学生的诉说。
学生能够将自己的困惑、悲伤表达出来,老师要用诚恳的态度聆听,通过一些眼神和动作的示意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老师是理解自己的。
师生同时也是平等的朋友,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理解学生的问题,遇到学生有困难需要帮助时要多给学生提建议,积极的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少一些对学生的训斥。并且要认识到每一个孩子的灵魂都是自由独立的,对学生的教育并不是要将学生完全塑造成一个样子,而是在保持学生个性的基础上与学生沟通,引导学生。与学生的沟通不仅仅是在发现了问题之后才进行,而是在平常的日子里多一些与学生的交谈。
在对于“优生”的培养中,李老师写到对于“优生”的定义是指品德、学习和各方面能力都优于同龄人的学生。对于这些学生的'培养,首先要引导他们树立自己的志向,帮助他们保持自己的童心,激励他们超越自己并且要训练“优生”的受挫心理。
在写到转化“后进学生”时,李老师写到面对这些学生犯的错误,要引导学生自己一步一步改变,多一些耐心少一些火气,多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特长。注重对这些学生的感情倾斜,先帮助他在同学中树立起自己的尊严,融入自己的集体,对自己能够进步有信心。
在书中这一部分内容李老师具体举了两个学生的例子。从这两个例子中不难看出,其实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潜力,犯错并不可怕,重要的是犯了错误以后如何以正确的方式让这些学生有所改变。这需要老师耐心去关注学生,并且通过集体的教育来引导学生。
首先可以通过阅读来让家长有一些启发,能够让他们在平常对孩子的教育中有一些借鉴的好方法。其次,要时常保持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多交流多关注。
最后可以通过孩子以及其他学生家长来转化家长。让家长与学生一起成长,从生活中的各个小事关心着孩子,时刻关注孩子发生的事,及时纠正家长的错误做法。同时可以将一些家长的优秀做法分享出来,让其他家长能够借鉴,从而更好的教育自己的孩子。
假期无事,静静地品味李镇西《我这样做班主任》,慢慢地消化其中的故事,尽可能多地吸收丰富的营养。
读完此书,感受最深的就是爱,一页页,一行行,字里行间都渗透着满满的爱,我被深深地感动了。我为教育界有这样的班主任而高兴,同时,也为自己上学时没有被李镇西这样的老师教而深表遗憾。
李镇西,一位坦荡为真,至诚乃善,朴素即美的老师。他懂得教育是科学又是哲学,教育是技术又是艺术,他和谐完美地将它们融会起来,做到了即教书又育人,教而重树德,授业又讲人生的境界。他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是成功的。他认为,教育不仅仅是分数,它有现实的一面更应该有理想的一面;它应该面对学生今天的需要,更应该想到学生的明天后开的发展;它应该给学生知识,更应该着眼于学生丰富健全的人格的培养。他用他的行动爱着他的学生,学生也爱着他回报着他,他们共同编撰了珍贵的有纪念意义的“班级史册”,这六本沉甸甸的班级史册记载了他以往教学中的点点滴滴还有满满的爱。
李镇西是一位真正的教育思想者,是我们所有老师,所有班主任学习的榜样。
每个人不论职位高低,不论在什么岗位,都能够尽自己的所能做出奉献。奉献不是痛苦,不是丧失,不是剥夺,而是爱心的流露,善意的升华,美德的弘扬。
拿到这本书,我第一想到的就是李开复的《做最好的自己》,但红色背景上鲜红的“党员”二字赋予了这本书特殊的意义。一开始,我以为又是那种跟通常的党政读物一样,通篇理论知识,枯燥空洞地灌输一些党的思想。可是读了几页后发现,自己被里面的内容吸引住了。这本书用浅显易懂的语言来讲述深刻的道理,案例鲜活,学习的榜样不再是“高、大、全”式的人物,而是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普通人;不再是一味地强调应该怎么办,而是用鲜活的事例让我们自己认识如何面对工作中的困难。
一张张一页页地读下去,我被深深地震撼了……其中,“最好的党员能奉献”一章让我久久沉思。
奉献需要大爱。作为一名党员,要多奉献、爱奉献。“28年如一日,像牛一样默默奉献,像草一样朴实无华。”这是在报道《全国敬业奉献道德模范邓前堆》里的一句原话。邓前堆,一个普通的怒族乡村医生,28年来他过溜索、翻垭口,风里来雨里去,出诊5000多次,步行60多万公里,为乡亲送医送药,守望百姓健康。他的脚下有悬崖峭壁,他的前方有惊涛骇浪,然而他不惧艰险,凭“索道医生”这个称呼,在党和群众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
奉献需要真本领。作为一名党员,要能奉献、爱奉献。一名共产党员,如果本领平平,有时就算有奉献的欲望,也没法在关键时刻顶上去,所以奉献是需要与时俱进、与“岗”俱进的。徐虎干的是水电维修工作,如果没有过人的技术本领,如何几十年如一日为别人维修水电?秦文贵如果没有高深的油田知识,如何实现在2个月打成一口井的梦想?又如何实现青海油田在高海拔地区创造的5630米的钻井井深最高纪录?包起帆如果不乐意钻研技术,如何能被称为“抓斗大王”、“工人发明家”的美誉?所以奉献的前提是必须能奉献,其次才是爱奉献、多奉献。
党的历史,本身就是一部无数党员甘于奉献,从而成就革命和建设伟业的历史。几年前,电影《孔繁森》让无数人热泪盈眶;今天,话剧《郭明义》又收获了人们的感动与泪水。为什么取材于普通共产党员的真实的故事,能让各地争相邀请,场场座无虚席?最重要的原因是,是他们无私奉献的一生具有强大的精神感召力。孔繁森用生命书写了共产党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新篇章,为新时期党员领导干部树立了光辉榜样;郭明义用6万毫升的无偿鲜血、12万元的捐款、身故后的遗体捐献志愿书……生动地表明了,共产党人应“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奉献”。
奉献,似乎一直是共产党员的“名片”。从选择加入中国共产党、宣誓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的那一刻起,我们就选择了奉献。“奉献”意味着“付出”,她是人类最纯洁、最崇高的道德品质之一。
有人说,这是一个缺少英雄的时代,没有战争,没有硝烟;还有人说,这是一个很少需要牺牲的时代,奉献是英雄和模范们的事情,不是普通人所能做到的。其实这是对奉献的误解。奉献既是一种高尚的情操,也是一种平凡的精神;奉献既包含着崇高的境界,也蕴含着不同的层次。奉献的实质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奉献既表现在国家和人民需要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慷慨赴义,也融会和渗透在人们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李大钊为追求真理而捐躯,白求恩为人类正义而殉职,董存瑞为人民解放而牺牲,雷锋将有限的生命投入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是一种奉献;在本职岗位上恪忠职守、爱岗敬业、持之以恒、埋头苦干,也是一种奉献。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千千万万的人向失学儿童献一份爱心,向灾区群众捐几件衣物,为保护环境尽一份微力,乃至为孕妇或老人让一次座位,也都体现了奉献精神。可以说,奉献无所不在,无时不有。每个人不论职位高低,不论在什么岗位,都能够尽自己的所能做出奉献。奉献不是痛苦,不是丧失,不是剥夺,而是爱心的流露,善意的升华,美德的弘扬。奉献使人充实,使人快乐,使人高尚。奉献就在人间,就在身边。我们在奉献中生活,在生活中奉献。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德育是一个大话题,德育的课堂却是小处着手的,德育的课堂在卫生角里,德育的课堂在草坪拐角处,德育的课堂在红绿灯下。当我们自己都闯红灯的时候,又在做着怎样的“上所施下所效”呢?中国的传统文化不能丢,从坐立行走的礼仪开始,从为人处世的规矩开始。教孩子走路吧,学会走路,走出绅士风度。学会走路,走出淑女风范。学会走路,走出一代与时俱进的中国人。
爱心,可以救一个教师,救一个被职业倦怠附身的教师;教师,可以救教育,因为每一个教师都是教育的一部分;教育,可以救国。
一个班主任,管理班级最好的方式就是管理好自己,因为上所施下所效。我们应该做学生的榜样。教师的追求在哪里,做中国最好的班主任。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吧,因为优秀教师本身是最好的课程,是最鲜活的教材。回顾过去,有多少曾经熟知的事实,却正在被我们渐渐淡忘。
不知不觉中,我们被牵了牛鼻子,忘记了教育的本真。被牵久了,你还有最初的信念吗?教育,应该是完整的,是幸福快乐的,只有生活精彩,才有工作精彩的可能。即日起,不再抱怨大环境的恶劣,从改变自己开始,就是推动教育发展,因为你和我,都是教育的一部分。
通过读书我改变了一些观念,也从中领略了好多思想,也获得了一些经得起实践考验的科学的管理方法,真是受益匪浅。
李老师的观念之一——教育需要爱,教育还需要智慧!这里的爱包括我们给了学生多少爱,我们给了学生什么样的爱,这些爱是怎么给的,那最终学生又感受到了多少爱,其实真正的爱只是学生感受到的那部分爱,换句话说就是学生感受到的爱才是爱,那我们在教育的过程中要问问自己,我的学生感受到了我多少爱!我认为这里的智慧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需要我们从实践中发现并提炼;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因为任何真理都得禁得起实践的考验。
李老师那种对教育事业、对学生无比热爱的感情深深地打动着我,他作为一位男班主任的认真和细腻感动着我!让我从心底里一遍遍的问自己,当初你选择教育行业是真的处于喜欢热爱吗?反复的辩驳之后我告诉自己不管是出于初衷还是源于偶然,既然跨进了教育行业的大门,我就得承担起祖国赋予我们的使命,把教书育人当做自己的事业来干,我要把我的爱倾注给教育事业,倾注给我的每一位学生,全心全意、认认真真带好每个班级、每个学生。虽然我没法像李老师那样成为大的教育家,但只要我每天从最平凡的小事做起,就算我成不了红花,也能成为衬托红花不可缺少的那篇绿叶。
李老师还教我们去发掘、去寻找做班主任的幸福感。现在的好多老师都把“班主任”作为辛苦、劳累的代名词,包括我自己也有一些畏惧,做班主任真的那么难、那么苦啊!但是李老师用他的成就改变了我对班主任这个角色的看法,“作为教师,永远面对的是朝气蓬勃的脸庞,这多么令人欣喜;作为班主任,永远面对的是晶莹的童心,这多么令人骄傲;作为教育科研工作者,永远面对的是挖掘不尽的宝藏,这多么令人自豪!献身于这平凡而崇高的事业,一切辛苦都是甜蜜的。”“我要让我教的每一位学生都有一种幸运感。让他们感到,在李老师班上的日子,是生命中最值得骄傲,也最值得怀念的一段光。”这段发自肺腑的话让我体会到李老师是幸福的,学生也是幸运和幸福的。李老师的这种幸福感让我内心充满渴望,我也要亲自尝试这种幸福!所以我要告诉现在身为教师的同仁及将来要成为教师的你们,不要畏惧、不要退缩,你的孩子们肯定就是你幸福的源泉!让我们一起去寻找这种幸福吧!
李老师在班级管理中的`科学、民主,也深刻影响了我。从第一次见到学生开始,他就注意每一次和学生相处的机会,不放过一次和学生培养感情的机会。比如:从给学生良好的第一印象;给学生写一封热情洋溢的欢迎信,给学生一份有意义的见面礼,给学生一个做主人的机会以及开一个记者招待会等等,他更是细心准备,让每个孩子体会到老师的爱心、关心。李老师连第一次给学生安排座位都不放过,他给学生安排座位的原则是:“尊重学生,有力学习,小组固定,每周轮换。”那当我自己做了班主任之后,我也要将科学、民主带入我的班级。李老师这本书中还有好多精髓,还需要我细细品味。
启示:一个学生,尤其是“差生”,如果我们一位地批评,只会让他感到学习讨厌。如果没有鼓励,一个学生只能发挥潜能的百分之二十,如果进行适时的鼓励,则能发挥百分之八十的潜能。所以,在平时的教育中,要多进行正面的鼓励,即使学生犯了什么大错,也要在批评之后进行鼓励。巴班斯基:对差生的学习习惯的最优化也应引起老师的足够重视。
政者,正也。予帅以正,孰敢不正?
启示:我觉得孔子所说的”身教“就是指老师要成为学生的楷模。如果一个班主任从一开始就和学生一是一、二是二,学生就会养成按规章做事的习惯。反之。如果一个老师一味的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就和学生在办公室谈天说地,吹牛打诨,时间长了,学生肯定会变“甩”和油腔滑调、转空子等等毛病。
指的是一个班级必须要进过全体同学的通过后,形成规章制度,这个制度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书面的,但是,有了之后一定要严格按照执行,说一不二。同时培养强有力的班干部,培养干部是机关单位的首要任务,也是班主任的重中之重。班干部要细心引导,帮助其提高管理能力,不能对干部提出过高或者过低的期望,只能在长期实际工作中告诉他处理各种问题的方法。
收班费和伙食费说明天带就得明天带,忘了带的不能姑息,一定要让他喊家长送来,经过几次之后他就知道这个规定,同时树立老师的威信。古罗马昆体良说“教育就是要能培植个人的天赋特长,要沿着学生的自然倾向最有效地发展他的能力,所以,在适当时机,要让学生自己学、自己做、教。就是为了不教。还有些观点,如多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善于换位思考都很有实际操作的可行性。
如果可以重新选择职业,你愿意当班主任吗?一直以来,我都认为自己是用心来做教育工作,是爱学生的。但面对这个问题时,扪心自问,我不敢做出肯定的回答。在思考答案的瞬间,学生的进步,学生的热爱所带来的幸福感可能在心头轻轻荡漾。但我更多的想到了班主任的披星戴月,想到了班级每天都要面临的繁杂琐事,于是,我动摇了。也许,动摇之后会有很多的不舍,会有暂时的失落,甚至还会有后悔的一刻。
李镇西,一位著名的教育家,一个坦言“真的非常愿意当班主任”的人。说实话,初读他的著作《做最好的班主任》中所描述的他的教育教学经历时,我的反应只有四个字:不可思议!我有些读不懂他的选择,我甚至有个浅薄的猜测,他是不是只是一个理想化、模式化的教育者的形象。但读着读着,在一个个细腻鲜活,绝非杜撰出来的教育故事中,我读懂了他。他说,我所做的一切和境界、精神无关,是和兴趣有关。居里夫人几天几夜废寝忘食地提炼镭,人们赞美居里夫人富有牺牲精神,有着顽强的毅力,却不知道,这恰恰是居里夫人最幸福的时刻。
我利用闲暇时间拜读了李镇西先生的《做最好的班主任》这本书,这本书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事例介绍了班主任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这本书写得很实在,读着他的文章,感觉就像是看着一集集《李镇西的故事》连续剧一样,书中的人物仿佛就在眼前。
李镇西先生说:在学生从幼年、童年、少年到青年的成长过程中,我们应该给他们的心田依次播下三粒人生的种子:“善良”、“正直”和“机智”。教师要善待学生,才能使学生善良之心逐渐占据主要位置。教师要用自己的人格积极影响学生,让学生成为正直的人。教师要引导学生多学习文化知识,才能使学生成长为有智慧的人。在课堂上,如果想与学生交流对话,没有真爱是实现不了的。
李老师对班主任的那份执著,对爱那份坚持让人感动。他把教育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把带给学生一生的幸福当成一生的追求。他对学生付出的是满腔的爱心。他不仅是学生的老师,更是学生的朋友,而且是知心的朋友。正因为他懂学生们的心,他才赢得了教育引导的主动权,同时也赢得了学生对他的尊重。
从他的教学中,感觉最大的是:他不仅仅是在教书,而更多是在育人,教会本领。他多年如一日认真负责地对待学生,不管优生差生,真不容易。更难能可贵的是他都能把自己的体会写下来,传播出去。当初也不是想着要出书什么的,只是一种习惯,一种责任,现在看来却是无价之宝了,是一份上佳的教育记录。
积极领悟和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实际行动去当一个最优秀的党员,做学生喜欢的教师,无疑是广大党员教师献给党的最好礼物。那么具体如何去做呢?本书如知时节的好雨,给我们很大的帮助和启示。本书最大的特点,总结起来就是四个字:好看、管用。它摒弃了那种高高在上,板起面孔一味灌输给你的写法,以新颖的观点,鲜活的案例以及有效的操作性,能给我们以实际的指导。本书以一种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表达:
第一用大白话讲大道理,观点新颖,“大白话”通俗易懂,“大道理”则有真知灼见,两点结合,更能引人思考,而且更容易记住。如白话“一流主动、二流被动、三流不动”、“问题只会有一个,方法却有千万条”、“要搞好团结,先解开‘心结’”。在谈到“自由的代价是自律”时,本书总结三条:“给特权心态念‘紧箍咒’”、“给膨胀心态浇‘冷静水’”、“给侥幸心态灌‘醒魂汤’”娓娓道来,让我们这些读者有很强的亲切感,更容易联系实际,改进自己的工作。
第二没有命令语言“应该”,多了一些办法“怎么办”,我们普通党员都很想像优秀榜样学习,在重视觉悟和热情的基础上,总结了许多各种各样可行有效的办法,更有实效性和针对性。如特别能负责一章,将负责精神体现在“不缺位,能到位,不越位,能补位”。学校的教育教学相对比较稳定,但也有变化紧缺老师的时候,如有危急情况出现,身为党员,要毫无条件的能补位。
第三故事生动,有血有肉。典型党员也是普通人,并非不食人间烟火的“高、大、全”人物,而是有普通情感的普通人,只是他们在面临各种困难和挑战时,能积极想办法去解决问题,能不断超越自我去服务人民,象大家熟悉的安徽小岗村党支部书记沈浩的故事,让我觉得他们就在身边,很亲切,让我们学习和效仿的更容易。
第四结构简单鲜明,一目了然,便于掌握和消化。四个单元:怎么想,怎么做,怎么说,怎么学。把思想境界,工作能力,讲话技巧,学习艺术四个方面紧密相连,缺一不可,循序渐进,照此学习,可以学的更有效率。
学校党支部倡导我们,一个党员,一面旗帜,让我们继续象优秀党员学习,做一面高高飘扬的旗帜!虽然工作平凡,但我们的境界不平凡,我们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自觉做好人,做好事,干实事!
这个世界正是因为有爱所以美好,人与人之间也正是有爱才显亲近,作为一名班主任,对教育的爱、对学生的爱、对班级的爱,缺一不可,当然这种爱是相互的,班主任的爱会时刻影响着他的学生们,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学会爱自己、爱他人、爱学习、爱社会,这是一种无形而有力的教育力量。
爱,是教育行业永远谈不完的话题,虽然有些老生常谈,但我一直认为这是一个教师、一个班主任最基本的师德,因为爱,李老师赢得学生的'喜爱、赢得家长的认可、赢得社会的褒奖、赢得了一般教师体会不到的幸福。
经常有同事说:“下辈子再也不做老师了,做老师也不当班主任了。”为啥?因为班主任工作辛苦呀!要管理班级,要上传下达,要做学生工作,要做家长工作,还有教研工作等等。可我们可以转变角度来想:正是因为做班主任,我们有更多的机会与时间和孩子们在一起,相互了解、心灵相通,曾经被借调在小学带一年级,说实话,小学老师很少自愿主动做一年级班主任,因为一年级的学生规则意识、集体意识都不强,同学之间很容易发生矛盾,而他们又不会用正确的方式去处理,这时班主任的身份又成了法官,带一年级琐事很多,我经常开玩笑说,做这个班主任是既当爹又当妈,可为以后自己的子女教育打下基础了。想起给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一天学校领导临时通知我去市里听课,等我下午回来路过班门口时,班里的孩子立即沸腾起来,叽叽喳喳地争相喊着“贾老师,你去哪了?”“贾老师,我们都想你了”。说实话,当时我进班板起脸假装生气,批评他们不该活动课上乱喊,但事后心里还是偷着乐,能够被孩子们喜欢、挂念是一种真切的幸福,这就是我的孩子们、可爱的孩子们!现在回归幼儿园,更是多重身份:教师、警察、医生、法官、修理工、爸爸等等,一直享受这份独特的职业幸福!
术业有专攻:
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必定首先要成为一名优秀的任课教师。班主任都是从任课教师做起的,教育是一件很实实在在在的事情,来不得半点浮躁。李镇西老师是一位语文教师,他又是一位聪明的老师。我想他的学生们真是幸福!听他的课一定是一种享受,正是拥有这样的人格魅力,学生喜欢他这位老师,必然喜欢他的学科、他的课堂,学习成绩自然不言而喻!
写到这里突然想到上高中时的一位语文老师,他上课从不带教案,轻轻来,轻轻去,不带走一片云彩,因为他的头脑就是词典,而且是一本百科全书,上他的课仿佛在听相声,谈古论今,旁征博引,不知不觉四十分钟在意犹未尽中过去。上这位老师的课,谁能舍得错过每一个细节?这就是古人所说的“术业有专攻”,专家型教师也应该成为我们的榜样,专业是永远不可放下的!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miekuo.com/fanwendaquan/xindetihui/690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