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心得是我对学习中的收获和成长的总结和归纳,能够让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进步和不足之处。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学习心得范文,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种写作形式。
通过大众传媒载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引导有利于实现强势传播。以大众传媒为载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指通过传媒手段,向广大群众传导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使之在接受广泛的社会信息的同时,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和引导,从而全面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所谓大众传媒载体,一是指传播信息的媒介、渠道(报纸、书籍、广播、电视以及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二是指使用媒介工具、手段的专事传播的机构,诸如报社、通讯社、出版社、广播电台、影视制作单位、互联网站等等。当下,我们正处在全媒体时代,传统媒体、新媒体呈现媒体融合态势。通过大众传媒载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引导,有利于实现强势传播。
以电视为例,自20__年以来,中国各城市观众每日收看电视的时间长度基本维持在3小时以内。由于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发展,播放视频内容的终端范围扩大,传统电视观众被分流。尽管如此,观众每日收看电视的时间长度是166分钟,20__年,达到169分钟。
从观众规模来看,20__年平均每天有74.5%的人收看电视,20__年每天有68.4%的观众收看电视。20__年每个电视忠实观众每日收看电视236分钟,20__年观众每日收看电视247分钟。收视量在增长。晚间收视高峰为19:00-22:00。其中央视在19:00---20:00收视最突出,省级卫视则在20:00---24:00。
再观网络。20__年1月15日,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发布《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至20__年12月底,中国网民人数为5.64亿,全年新增网民509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42.1%,手机网民4.2亿。
50集电视系列片《正道沧桑》于5月上旬至7月中旬在北京电视台新闻频道19:50、北京卫视22:15播出(期间周一至周五每天播出1集,每集15分钟),与此同时,在传播上,制作全媒体内容,形成系列化多样化载体,宣讲家网、千龙网、新浪网、搜狐网、优酷网等网络媒体同步播放,此种媒体融合态势的播出,有助于强势传播,达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党的以来,以同志为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继往开来、高瞻远瞩,着眼于中国的长远发展,明确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并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中国梦,不仅需要有社会物质基础的极大发展,而且要有坚强的思想道德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生命之魂。中国共产党人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应当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奉者和模范践行者。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及其科学内涵。
一般来说,价值观是人们从价值角度对国家、社会、人生所持有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社会处于主导地位、最重要、最根本、最能集中反映最大多数人的价值取向和价值共识的价值观。历史表明,核心价值观引领国家的发展和进步,保障社会的和谐和有序,判定事物的是非和美丑,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操守。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表明了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理论创新的智慧和勇气。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极大地激发了社会活力,社会财富快速增长。与此同时,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引发社会结构、利益格局、就业方式、生活方式,乃至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的深刻变化。空前的社会变革带来空前的思想活跃,也带来前所未有的社会矛盾和价值冲突。在当今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是什么?全社会的道德规范是什么?精神力量和精神纽带是什么?尖锐地摆在每一个社会成员面前。现实生活中出现的理想信念动摇,思想道德滑坡,社会诚信缺失,价值观混乱和价值追求失衡,使许多人产生忧虑和困惑。
我们党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和党的执政理念,又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既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又借鉴吸收人类文明的共同优秀成果;既具有社会主义的质的规定性,又反映了时代特征和时代要求;既充分关注每个社会成员的利益诉求和价值愿望,又妥善处理在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条件下的价值冲突,找到人们能普遍接受的最大公约数,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中形成社会价值共识。
10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最早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命题,并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党的十七大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进一步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并且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党的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高度,提出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任务,“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首次完整地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层次结构和丰富内涵,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的最新认识,体现了我们党高度的理论自觉和文化自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三个重要来源:一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二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三是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的,而不是别的什么主义的,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我们说的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我们说的法治,是社会主义法治;我们说的文明,不仅指物质文明,还包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我们说的富强,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我们说的自由、平等、公正,是体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意愿,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适应、相协调的自由、平等、公正。马克思说过,人们奋斗所做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马克思、恩格斯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和罪恶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目的是为了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以,社会主义,无论作为一种理论、一种运动,或者一种制度,对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来说,都意味着是一种与他们的生存和发展,与他们的自由、解放和幸福息息相关的根本价值。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集中华民族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之大成,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人类历史留下的每一种文明,都有其历史必然性。提出:“我们应该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为人们提供精神支持和心灵慰藉,携手共同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挑战。”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简单回归,而是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是一种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也不是对西方文明的生搬硬套,而是立足中国实际对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学习和借鉴,对西方文明的一种包容和超越。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髓,吸收国外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在紧密结合中国实际、时代特征、人民愿望的基础上形成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历史责任、执政方式和精神追求。
(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和历史责任。
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实现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写进党的纲领和章程,融入党的全部奋斗实践中。正因为这样,我们党才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拥护支持,凝聚起巨大的前进力量。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建立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三件大事,为中国人民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共同理想奠定了政治基础、制度基石和物质保证。“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发展的要求,表现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的统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与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和历史责任是高度一致的。
(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执政理念、执政方式的体现。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人类共同追求的理想和目标,也是共产党人的崇高价值追求和执政理念的体现。我们党的发展历史,就是为民族求解放,为社会求进步,为人民求幸福的历史。自由,是人类进步的共同要求,也是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追求。我们党提出的“三个有利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成果,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思想。平等、公正是最能体现社会主义制度和意识形态性质的价值理念。党的十七大指出:“实现公平正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主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党的强调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提出要在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和执政风格,也是共产党人赖以生存的价值追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既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执政方式的生动体现。
(三)“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基本价值追求与行为准则。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涵盖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主要方面,是每一个公民的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也是对中国共产党人的基本要求。“爱国”反映的是每一个公民与祖国之间应有的关系,是衡量个人与国家价值关系的准则。“敬业”是以负责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是公民职业道德最起码的要求。“诚信、友善”是个人道德的本源,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任何社会的核心价值观,都是对国家、社会、个人三者关系的规范。重要的是,这种价值观要融入社会生活,使人们在实践中能感知它、领悟它、接受它,从而产生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作用。爱国、敬业、诚信、友爱,就是这种容易为人们所感知、领悟和接受,从而形成认同感和归属感的价值理念。它既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追求,也是正确处理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基本道德规范。共产党人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首先要从这里开始。
三、共产党人要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在于实践。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对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而且也是对我们党自身的要求,对每一个共产党员的要求。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广大党员、干部带头学习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和高尚人格感召群众、带动群众,广大人民群众就会信任我们,就会产生巨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大力倡导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坚定对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多次强调:“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理想信念坚定,骨头就硬,没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共产党人要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共产党人要善于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现实任务结合起来,不断增强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脚踏实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目标任务的奋斗。共产党人在复杂的社会实践中要牢记使命,用坚定的理想信念练就“金刚不坏之身”,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在利益诱惑面前立场坚定,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加强共产党人的党性修养。加强党性修养,增强党性观念,是每个共产党人终身面对的重大课题,也是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根本需要。要牢固树立宗旨观念、党员意识,强化群众观念,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想问题、作决策、干事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深入基层一线直面问题和困难,迎难而上,推动工作,在艰苦复杂的工作环境中锻炼党性,自觉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在解决矛盾、克服困难的过程中使党性不断地得到锻炼提高。共产党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始终把自己置身于党组织之中,参加党的活动,接受党的监督,在党内生活中正确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和强烈的自省自律意识,认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自我提高。
——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共产党人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对待和行使手中的权力,保持崇高的精神境界,自觉把个人的价值追求与党肩负的历史责任统一起来,把个人的价值目标融入为祖国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奋斗之中,积极投身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尽心竭力地工作,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大力弘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求真务实、真抓实干,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敢于担当、勇于奉献。在实际工作中要顾全大局,统筹兼顾,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以自己的艰苦奋斗创造经得起历史、人民和实践检验的实绩。
——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保持共产党人的道德情操。共产党人加强思想道德的修养要从自身做起,从自身严起,从点滴抓起,一方面在服务人民群众的道德实践中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操、磨炼道德意志、提升道德境界,另一方面以自己带头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道德规范,感染和影响广大群众,促进全社会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良好风尚。要自觉加强道德品质和思想修养,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道德情操,模范践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个人品德和家庭美德。凡是要求群众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禁止群众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以共产党员的表率作用带动广大群众自觉地提高道德素质,以共产党员的道德力量来推进社会整体道德水平的提高。
——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彰显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邓小平同志指出:“共产党人干事业,一靠真理的力量,二靠人格的力量。”共产党人的人格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自然生成的,而是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积淀传承下来的政治品格和精神气质。共产党人要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努力做到胸襟开阔,先公后私,大公无私;要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树立良好的社会道德风范,体现高尚的人格追求。共产党人要做到为民、务实、清廉,一身正气、两袖清风,通过自己的日常言行树立风范,引导人、教育人、感染人、鼓舞人,以模范行为和高尚品质感召群众。共产党人要牢记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坚持公正用权、依法用权、阳光用权,始终保持秉公办事的正气、敢说真话的勇气、勇于创新的胆气,以良好的精神风貌和高尚的人格力量凝聚人心、带领群众,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掀起学习《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的高潮正逢其时2月10日,中宣部中组部发出通知,要求认真组织学习《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党员干部读本)》(以下简称《五百年》)。笔者认为,在党的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全国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掀起学习《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的高潮正逢其时。
践行群众路线需要加强对党史的学习。“一切从群众中来,一切到群众中去,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是我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有社会主义的性质所决定。党的群众路线是在长期的奋斗历程中逐步形成的。不学党史和世界社会主义历史,就不能深刻理解群众路线的形成过程、丰富内涵和重要意义,就难以做到扑下身子为人民群众服务。《五百年》不仅阐述了空想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列宁时期等阶段的发展史,而且重点阐述了我党成立90多年来的历史,为深刻认识我党的群众路线提供的良好平台。学好《五百年》对于党员熟知党史、主动践行群众路线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加强对五百年的学习。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西方没落腐朽的.思想不断传入,社会价值观日益多元化,媚外思想抬头,各类思想充斥网络、报纸等各类媒体,()给意识形态工作带来严峻挑战,也使少数党员干部的理论自信、制度信心、道路自信明显锐减。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更需要保持政治定力和道路自觉。学习《五百年》,有助于党员明白,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会选择,社会主义制度是五百年来国内外无数先哲和马克思主义者反复摸索实践的历史结晶,从而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增强道路自觉、制度自觉,确保改革不偏离正确的政治方向。
“历史好比一艘船,装载着现代人的记忆驶往未来”;“史乃“述往以为来者师也,经世之大略”······这些名言告诉我们,学社会主义五百年发展史,既可以让我们增强对历史的了解,也可以增强对未来的责任。党的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面深化改革亟需我们通过了解历史来增强政治自信,发展维护好人民的利益,学习五百年正当其时!
季羡林老人在《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一文中说“人生的意义与价值恐怕就在于对人类发展的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责任感“。因此让我们勇担生活之责,勇担工作之责,勇担国家责任,以爱国之心为社会添上一抹暖色,去实现自我价值。
今年党的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字准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部分概括,而责任心即爱国之心又何尝不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一种体现。
曾经有一位美国意大利移民弗兰克,他开了一家小银行,之后却遭到抢劫,当他带着妻儿准备从头开始时,他决定去偿还那天文般的数字。有人问他:你是不是疯了为什么要这样,这也不是你的错,他却说:”在法律层面上,我或许没有责任,可是于道义层面,我却是有责任的。”简短的一句话,却折射出无限光辉,令人敬重。这种勇于担当的精神,何尝不是一种对自我价值观的一种省视。然而回观当今社会,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上班族想着下班干嘛,淘宝什么时候开团,想着什么时候才能周末,总是想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谈何责任感?早已将责任感,价值观抛之脑后,使自己隐逸于所谓的安逸的生活当中。
“不知今是何世”,爱国之心也更无寻求。
看看过往那个拿着砍刀冲进幼儿园的那个男子,他有何尝想过什么是爱国,面对手无缚鸡之力,面对那群可爱的孩子们,他又何尝于心不忍,何尝手下留情。
看看三月初**的火车站,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瞬间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29具冰冷的尸体,和满地令人颤栗的鲜血。
看看今年的四五起女大学生失踪被害案件,在这正直青春年少,如花似玉的年纪被这样残忍地杀害。
所谓爱国,则离不开责任心,而责任心是指个人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更是对国家和社会所负责的认识,情感和信念,以及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
回顾过往,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兵败被俘,坐了三年之牢,多次严词拒绝敌人的劝降。元世祖忽必烈亲自来劝降,他毫不动摇。在过去像文天祥这样的爱国志士数不胜数。
蔡元培面对乌烟瘴气的北大,以其担当责任之心引进德国理念,在北大提倡学术民主,思想自由。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状语,饱含爱国之情,学成回国,以其出众的才华投身于中国革命,勇担责任。无论蔡元培还是周,他们都用于担当,力挽狂澜,扶大厦以将倾,这般的责任心,怎令人不钦佩。
忆往看今,我们的爱国热情在不断减弱,我们的责任意识也在不断减弱,作为中华儿女,我们应该都有爱国热情,有责任心,不管在生活中还是工作中,我们都应该严格要求自己。
作为一名刚刚加入铁路建设的一名普通职工,我努力学习巴山精神,学习被誉为新时期的“延安精神”。艰苦奋斗,不怕吃苦、不怕累、遇难则强、坚持不懈、迎难而上。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作为新时期一名普通职工的我,在以后的工作中会牢记这种精神,会严格要求自己,爱岗敬业、积极上进、认真工作、不断学习业务知识,多像老师傅们请教,不断地给自己充电,提升自己的业务技能,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对自己的工作负责,在生活中也会牢记诚信,友善,责任、人无信而不立,所以在以后的生活中要时刻提醒自己,诚信是一个人的名牌,不要让自己的名牌变成一张废纸。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用为担当。作为新时期青年,珍惜青春的责任吧!爱国、我们责无旁贷,在这硕果金秋,让我们灵动的生命开始一场关于责任、爱国、诚信、团结、和谐的旅程吧!
平台资源与社会资源相嫁接是成功的关键。《正道沧桑》由中国共产党北京市委宣传部、中国共产党北京市委讲师团、北京电视台联合首都社科理论界权威专家学者共同参与创作,吸纳了全国近百位理论界的专家学者,在片中为观众解疑释惑。该片由专家学者写理论、编辑记者写故事,仅仅用了三个多月时间就将一部跨度5,展示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发展,历经高潮与低潮,成功与挫折,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的电视系列片搬上了屏幕,与广大观众见了面,这是传播机构的平台资源与社会资源相嫁接的结果,是成功的关键。纵观如今许多成功的省级卫视,多是采取了或与国外机构合作、或与企业合作,电视与网站合作、宽频、移动——三频融合,互相借力,实现共赢。平台资源相互嫁接,创作更多更好的令广大受众满意的作品,可以说大有作为。
苏格拉底说过“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理想就是路线,失去了路线,只好停止前进。作为参政议政部的一员,我义无反顾的选择:爱岗敬业,让理想在民主党派的事业中闪闪发光!把一点一滴的小事做好,把一分一秒的时间抓牢。搞好每一项内勤工作,做好每一次归档整理,填好每一张备案记录。古人说: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善小事,何以成大器。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兢兢业业完成民主党派事业的未竟之业!
当接到领导交办工作的时候,是讨价还价能推就推,还是尽职尽责努力完成不讲任何理由?当你在工作中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是等待观望半途而废,还是自我激励攻坚克难无往而不胜?当你自觉晋级升迁没有达到期望值的时候,是牢骚满腹怨天忧人,还是自我反省加倍努力厚积而薄发?自从学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后极大的改变了我的工作思路和工作动力,鼓舞了我的士气,提高了自身的'能动性,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增强了吸引力和感召力。
接人待物,为官处世,你是喜欢拿着放大镜百般挑剔找外因,还是常常拿着显微镜自我剖析找内因?也许有人会说,人之初,性本惰,能修炼到默默奉献无怨无悔的境界,古往今来能有几人?我要说:非也!在我们民主党派机关工作中心,就有许多感人的例子,象全国劳模同志,十年如一日在岗位上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努力为公司节约每一分材料费用。又如十佳员工师傅,甘当老黄牛在一线上默默奉献着自己的青春。
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使我受益匪浅。使我明白一个人的价值取向决定人生的奋斗目标,也是人生进步的动力所在。我的价值观其实很简单:兢兢业业,用点点滴滴滴超越梦想。这就是我在平凡工作岗位上无怨无悔的动力所在。理想是一个人进步的动力,它孕育着荣誉,力量乃至生命,理想是世间万物的主宰,它对人生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我们要树立自己的理想,明确自己的目标。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火花;理想是灯,照亮前行的路;
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路,引你走向黎明;
理想是一股动力,引领我们走向梦想的彼岸;投身到伟大而神圣的住房公积金事业。
作为一名基层岗位的职工,我要形成学习先进、争当先进、提升质量、服务奉献的精神,立足岗位、勤奋工作,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真正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落脚到干好本职工作、提升办事效率上来,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来检验学习的效果。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需要我们在工作、生活各方面都要有所体现。要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自觉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改造,提高运用科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要认真学习全面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不断增强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只有这样,才能把国家兴旺、民族复兴与个人发展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我们仍然应把这千百年来的古训当作指引我们行动的准绳。因为“小事情”维系着“大荣辱”。作为民主党派机关工作人员,小事情上的失信行为,将会带来大事情上的不和谐,如果任其发展,就会对理想、道德产生不利的影响,带来思想上的混乱,甚至人格上的扭曲。这就必然对未来的工作造成不利影响。一个人的品德好坏往往决定他行事结果的正负。我们必须对机关负责,对人民负责,对祖国的未来负责,提高自身的修养,兢兢业业完成每一件事情。
在当代中国,只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积极参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实现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也只有这条道路才能把我们国家各团体、各阶层、各民族团结和凝聚起来。所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缩涵盖的内容,对于我们来说,无论从政治立场和政治信仰上看,还是从思想道德修养来看,都是必须人身学习和努力践行的。认真学习和努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每一个工作人员的“必修课”!
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意识,争创一流业绩,是保持先进性的必备品质,是干事创业的应有作风。这不仅需要不断学习下去的勇气,更需要永不懈怠的精神,也是共产党人勇往直前优良传统的具体表现。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克服安于现状、因循守旧、不思进取、无所作为的思想观念,以改革的精神去战胜困难,始终保持强烈的进取心,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已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虽新时期的新农村标准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但不管如何,安居才能乐业,俗话讲“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特别是经济发达地区,往往是人多地少,老百姓富裕后,建房需求得不到满足,就无视《土地管理法》、《城市规划法》和《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擅自在原有房屋加层,在空闲(荒)地、自留地、耕地甚至是基本农田上建设房屋,同时一部分村民为追求经济利益也借机擅自建设房屋,致使农村违法建筑渐成泛滥之势,严重阻碍了新时期的新农村建设。村民违法建筑对以后村庄规划建设和和谐社会多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首先,浪费宝贵而有限的土地资源。虽然农村土地资源相对丰富,但村民无序无规划建设,会造成村内宅基地规划无法落实,使规划有序的宅基地出现残缺不全,如一幢规划是八间,因村民违法建筑的擅自移位,可能整幢宅基地规划得不到完整实施,无形中造成土地浪费。也会出现村内宅基地分配不公,人为造成多占土地建房。
其次,道路不畅,村容零乱。违法建筑是村民自行定位施工建设的,根本无法考虑村庄规划和所建房屋与周边存在房屋的协调一致,也不会考虑违法所建房屋的道路进出和村里其他村民的通行,直接影响整个村的道路畅通。村民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垃圾、污水不能统一排放和收集,影响村庄环境卫生和村容村貌。
再次,所建房屋质量存在隐患。村民在违法建筑施工过程中,受到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阻止,采取加班加点突击施工,根本不顾建筑工程的施工规范和质量要求,快速建好放,以既成事实,让政府及相关部门难以拆除。如果拆除损失太大,村民的一生积蓄可能毁于一旦,让其继续使用,因房屋质量存在隐患,给村民以后的居住和使用寿命带来影响,间接浪费了自己挣来不易的'金钱。
最后,村内纠纷不断,影响和谐社会建设。中国人特别是中国农民对自己房屋是十分看重的,住房是家庭主要财产,如别人阻止他施工或别人施工的违法建筑对他们的房屋有影响,都会导致村民激烈反应。如自己违法建筑施工时被执法部门停工、拆除,他往往不找自身原因,而是打听谁向执法部门举报的,如是村里人举报就会引起打击报复;如别人的违法建筑对自己有影响,就会纠集他人“武力”解决,阻止违法建筑施工。在村民违法建筑施工过程经常引起治安、甚至刑事案件,给平静、和谐的村庄带来不安宁、不团结。
基于违法建筑在农村的不断涌现,给新农村建设带来诸多不利影响,防止违法建筑在农村的遍地开花,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加强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加强宅基地规划和管理,向农民免费提供经济安全适用、节地节能节材的住宅设计图样”,已为遏制违法建筑指明方向。各级政府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两手抓,一手抓服务,为应建村民及时安排宅基地、建好房。各级政府主要是县级政府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和城乡规划部门要有公仆意识、服务意识,及时满足村民迫切建房要求。有些地方政府在规划为工业区、工业园、大学城等区域,为以后建设时拆迁方便和降低费用,下文件人为冻结该区域的村庄规划,随着政府领导的变更,这些区域的建设暂搁,村庄规划一冻就五年十年,随着时间推移村民家庭成员增多,住房困难,由于没有规划无法正常报批,迫使其搞违法建筑。现在有国家建设新农村的好政策,政府加大对农村村民建房的服务,违法建筑就会在源头逐渐减弱,直至消失。
一手抓查处,依法公平公正处理村民违法建筑。各级政府主要是县级政府,应整合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城乡规划部门、乡镇人民政府和新农村建设办公室等力量,进驻各村全面展开调查,凡是有违法建筑的村民和处理结果多在村里张榜公布,让村民监督,让被处理当事人感到法律的公正。查处过程中,要积极调动村干部的积极性,虽然村民违法建筑不断出现与村干部管理不力有很大关系,但是为了村庄建设,改善村容村貌,还是要依靠村干部的各种优势,发挥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向村民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宣讲国家新农村建设的各项政策,宣传建房的土地、规划法规。
有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加强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的规定,通过各级政府和基层组织的共同努力,及时遏制违法建筑的势头,让村民走上合法建房之路,使其安居乐业,加快乡村经济发展。
《社会主义500年》采用的历史叙事涵盖了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设想与探讨、马恩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及工人运动在欧洲的发展、社会主义实践在苏联的成功直至苏东剧变、新中国成立后对社会主义的探索以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现当代的发展,内容丰盈,气势磅礴,思想厚重,形态鲜活。
继x卫视黄金强档播出后,大型电视系列片《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又于近日开始在中央二套晚八点热播。系列片分六个部分、总计50集,生动地再现了500年来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现实、从西方到东方,从一国到多国波澜壮阔的历史,并从理论和实践经验出发,论证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系列片采用的历史叙事涵盖了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设想与探讨、马恩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及工人运动在欧洲的发展、社会主义实践在苏联的成功直至苏东剧变、新中国成立后对社会主义的探索以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现当代的发展,内容丰盈,气势磅礴,思想厚重,形态鲜活。系列片对人类社会丰富的社会主义实践历程做了精彩呈现,并对社会主义的未来做了合乎逻辑的分析和预测。系列片一经播出,即引起广泛关注,好评如潮。
社会主义产生于人们对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无情批判和对美好世界的向往。因此社会主义的发展史始终伴随着同资本主义的斗争。根据马恩理论,资本主义经历数百年的发展,在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达到鼎盛,然后逐步走向衰亡。而从1917年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建政至今尚不足百年。其鼎盛时期,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社会主义苏联崛起为超级大国,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建立以及东欧多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兴起,并同资本主义世界形成鼎力之势。然而在70余年后的1991年,社会主义强国苏联轰然倒塌,除了中国、朝鲜、越南、古巴、老挝诸国,其他社会主义均选择了西方“自由民主”,社会主义遭遇重大挫折。这被西方学者视为资本主义的重大胜利和共产主义的失败。著名日裔美国学者福山甚至声称“历史的终结”,即西方自由民主制可能是“人类意识形态发展的终点”和“最后一种统治形式”。
。
这条路曲折又漫长,这条路风骤雨又狂,五百年的探索,五百年的理想,五百年的接力,五百年的拓荒。走路不能走错路,走对了路就别彷徨。你和我一起走下去,路的前头灿烂辉煌。”伴随着那充满激情、响遏行云的歌声,我们沉浸在50集大型电视系列片《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中,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乌托邦岛上,英国人莫尔在苦思冥想,为何会发生“羊吃人”的悲剧,怎样才能人人平等;太阳城里,意大利人康帕内拉在黑暗中顽强不屈地寻找光明,如同盗天火的普罗米修斯;叛逆贵族圣西门,为了探索真理,毁家破产,义无反顾,由显贵变成战士,由阔商变成穷人;法国哲学家傅立叶异想天开,大胆进行“法郎吉”试验,创造了“和谐社会”最早的雏形;美国印第安纳州,欧文呕心沥血,建立了第一个“共产主义新村”……电视片就这样用人物带悬念,用悬念带故事,用故事带道理,真实展现了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的艰难探索、大胆实践。运用大量生动鲜活的历史资料和珍贵镜头,对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深刻而精到的诠释。并通过主持人讲述、视频短片、权威专家访谈等形式,全面而形象地为我们展示了社会主义500年的宏伟历史画卷。
清末启蒙思想家龚自珍有一句名言:“欲知大道,必先为史。”意思是说,要掌握“大道”,必须先研究蕴含着“大道”的历史。其所谓“大道”,即历史发展规律。社会主义的历史不仅蕴含着人类的“大道”,而且深刻影响着社会主义的现在和未来。对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经验教训进行深入挖掘、认真梳理、总结升华,将会是我们巨大的精神财富。《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就是对社会主义历史兴替得失的一次集中总结和深入回顾,是一部大气磅礴的电视政论片佳作。
古希腊阿波罗神殿的石柱上赫然刻着“认识你自己”!一个人要认识自己,一个民族要认识自己,正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亿万人民群众同样需要认识自己,即要认清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你在干什么,该怎样干。有了这样的认识,我们才能头脑清醒,意志坚定,不被困难所压倒,不被迷雾遮住双眼,不为各种流言蜚语而心神不定,不因暂时的低谷而惊慌失措,《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就是在教我们如何认识自己。这部电视片以翔实的史实告诉我们,在社会主义500年的发展历程中,既有成功,也有挫折;既有高峰,也有低谷。我们就是这样走过来的,我们还将继续走向远方,我们的事业是人类最宏伟的事业,我们的事业是不可战胜的。深入了解这些历史,以社会主义探索道路上无数激动人心的故事来励志,以艰难创业历程中众多叱咤风云的人物为楷模,将有助于我们明了自己的历史责任,激励我们为完成历史使命而自强不息,奋发有为,并且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著名历史学家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就是说,今天发生的一切,都可以在历史上找到影子;历史上发生过的一切,都可以作为今天的镜鉴。《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站在时代的高度,从浩如烟海的历史中挖掘提炼,艺术地再现了社会主义500年从空想到科学,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发展,历经高潮与低潮,成功与挫折,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既描述了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辉煌发展、气势如虹,也毫不掩饰地记述了我们曾走过的弯路、付出的代价。认真学习社会主义500年的发展史,以史为鉴,我们才能居安思危,盛不忘衰。一方面发扬行之有效的宝贵经验,坚持被实践证明成功的做法,另一方面尽量避免前人走过的弯路,不再重犯过去犯过的错误。我们就能以排山倒海之势,雷霆万钧之力,把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完成我们的伟大历史使命,写下21世纪的辉煌篇章。就像该片主题曲所唱的那样:“这条路越走越宽广,这条路越走越阳光,这条路凝聚我们的力量,这条路能实现中国梦想。”
为帮助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学习社会主义发展史,进一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组织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专家编写了《五百年》。
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形成、发展及其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是前人各种知识、经验和智慧的总汇。重视对历史的学习和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与运用,善于从不断认识和把握历史规律中找到前进的正确方向和道路。这是我党92年来之所以能够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不断取得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
《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党员干部读本)》(后文简称《五百年》)就是这样一本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社会主义”发展规律为线索的读本。《五百年》从对未来社会的美好憧憬阐释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展现了“社会主义”实现质的跨越的历史一页;讲述了列宁领导十月革命胜利并实践社会主义,开辟人类历史和社会主义发展的新纪元;结合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苏联模式的兴衰描述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和挫折;而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实践,社会主义改变了中国的命运;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和发展标志着社会主义在中国发展中揭开了新的篇章,而沿着这条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必将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
正如习近平所言,“学习和总结历史文化、借鉴好运用历史经验是我们党一贯重视并倡导的做好领导工作的一个重要思想好方法。领导干部不管处在哪个层次和岗位,都应该读点历史,从重汲取有益于加强修养、做好工作的智慧和营养,不断提高认识能力和精神境界,不断提高领导水平。”
领导干部学习《五百年》,深入了解我们伟大祖国经历的刻骨铭心磨难、我们伟大民族进行的感天动地奋斗、我们伟大人民创造的彪炳史册伟业,深刻认识社会主义与中国国情的结合和中国社会发展规律,深刻认识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道路、选择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性。可以增强励精图治、奋发图强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继承和发扬前辈共产党人建树的优良革命传统,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持续奋斗。
社会主义产生于人们对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无情批判和对美好世界的向往。因此社会主义的发展史始终伴随着同资本主义的斗争。根据马恩理论,资本主义经历数百年的发展,在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达到鼎盛,然后逐步走向衰亡。而从1917年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建政至今尚不足百年。其鼎盛时期,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社会主义苏联崛起为超级大国,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建立以及东欧多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兴起,并同资本主义世界形成鼎力之势。然而在70余年后的1991年,社会主义强国苏联轰然倒塌,除了中国、朝鲜、越南、古巴、老挝诸国,其他社会主义均选择了西方“自由民主”,社会主义遭遇重大挫折。这被西方学者视为资本主义的重大胜利和共产主义的失败。著名日裔美国学者福山甚至声称“历史的终结”,即西方自由民主制可能是“人类意识形态发展的终点”和“最后一种统治形式”。
系列片采用的历史叙事涵盖了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设想与探讨、马恩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及工人运动在欧洲的发展、社会主义实践在苏联的成功直至苏东剧变、新中国成立后对社会主义的探索以及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现当代的发展,内容丰盈,气势磅礴,思想厚重,形态鲜活。系列片对人类社会丰富的社会主义实践历程做了精彩呈现,并对社会主义的未来做了合乎逻辑的分析和预测。系列片一经播出,即引起广泛关注,好评如潮。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竞争的最新发展,是自由资本主义集大成者美国走向相对衰落和社会主义中国的快速崛起。尤其是20__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资本主义世界受到巨大冲击,西方国家所笃信的自由经济模式黯然失色。但中国的改革开放则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以_为代表的中共领导人破除了左倾教条主义束缚,导入市场因素,改革阻碍经济发展的体制性因素,从而使生产力得到解放,群众创造性提高。经过三十年的发展,中国已经成长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第一大贸易国和外汇储备国,其国内生产总值已达超过美国的50%。国际社会普遍预期,中国将在不久的将来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这或许是当代社会主义对“历史终结论”的最好回应。面对中国的发展,福山也被迫修正了其“历史的终结”的观点,先后通过多场合对中国的发展道路表示充分的肯定。这些在系列片中均有体现。
上下五百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自1516年《乌托邦》诞生至今已近500年,距1917年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建立至今也近100年,而我国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又到了新时期、新发展的历史关口。圣西门、欧文、傅里叶等所憧憬的富庶、公平、正义,在部分资本主义国家已经成为现实,而社会主义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遭遇重大挫折,现今尚存的几个社会主义国家——古巴、朝鲜、越南和老挝仍然积弱。中国仍沿着其改革开放设计师_指引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前行,成绩斐然,然也应注意到两极分化、环境污染、资源短缺、食品安全、道德滑坡等社会问题不容忽视,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制度,而非另起炉灶。这是自_“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至_“不折腾”和习“不走回头路,不走邪路”所体现的内在一致性。
从形式上,系列片采用一段主持人解说、一个核心故事、一个专家点评的“三个一”体例,有效保证了系列片的统一性、完整性和深刻性。系列片没有晦涩和空洞的理论讲解,没有意识形态浓厚的宣传话语,而是融入了大量的珍贵视频和音像资料,大大增强其知识性和真理的震撼作用;节目主体故事部分则包含了诸多并不为人所熟知的细节,引人入胜;在表现手法上,融入较多的艺术元素,部分采用了现代特效,使故事鲜活、生动具体、深刻有趣。系列片由多个北京高校和研究机构的权威专家学者、媒体人、影视制作人协力完成,仅仅三月就完成了策划、组稿、拍摄和后期制作任务,并顺利完成了同样主题书籍的编纂与出版,再次体现了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也体现了北京市委宣传部讲师团较强的统筹能力。
系列片在保持其思想性的同时,力保评价客观、开放。从空想到实践,有高潮,也有低潮;有发展,也有曲折;有成就,也有教训;有坚持,也有反思。这使其基本观点较为可信。
。
《世界社会主义500年》这本书就是值的我们党员干部认真研讯的优秀文化书籍,并可作为推进学习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创建的学习内容。本人结合党的_大和_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及目前开展的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此书籍进行了仔细研读,并从以下方面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通过学习,提高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识。
我们学习《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一个基本任务,就是要通过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学习,在历史与逻辑的结合上,提高广大党员干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认识。《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从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讲起,先后介绍了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列宁领导十月革命胜利并实践社会主义、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苏联模式的兴衰,重点讲述了中国怎么样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实践,并最终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通读全书,我们可以更加深切地体会到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二、通过学习、增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素养。
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深入学习和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就是要通过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学习,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素养。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也遇到了许多思想认识上需要克服的障碍,遇到了许多思想理论和实际工作中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归结起来,主要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还是中国特色资本主义或国家资本主义;中国既然坚持科学社会主义,为什么还要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这个实践是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的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近_年的实践、中国改革开放_多年的实践,亦即中国和世界人民伟大的历史实践。《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提供给我们的,就是这样一部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就是这样一部反映社会主义发展客观规律、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而又适合中国基本国情和时代特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史。
三、通过学习,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信念。
今天我们党所处的新的历史方位,使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和风险。在这种新形势下,更需要党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坚定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有许多工作要做。学习社会主义发展史,就是一个重要的举措。因为,一些党员干部出现理想信念动摇的问题有许多原因,其中一个重要的认识论原因,是他们不了解科学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科学,就在于科学社会主义不仅是置于现实基础上的,而且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不能因为科学社会主义有些结论在实践中与时俱进了,就以为科学社会主义失灵了。因此,读一读《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可以帮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科学社会主义是在什么样的历史条件下提出来的,哪些是基本原理,哪些是随着社会实践发展提出的新观点,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和生命力究竟在哪里。在这样科学认识的基础上,就可以形成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形成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就是要通过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学习,把党的最高理想同党的现实奋斗使命和当前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结合起来,坚定广大党员干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透过社会主义运动陆续上演的一幕幕有声有色的活剧,总感到眼前像有一支理想的火炬在熊熊燃烧,无论是黎明还是黄昏,是风狂还是雨骤,它都始终引导着人们向着崇高的目标奋然前行。空想社会主义者虽然没有找到正确的道路和支持自己的力量,但美好的理想还是鼓舞着他们一直走到了人生的终点,留下了令人至今感动的人生。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之后,巴黎公社社员对资产阶级堡垒的首次攻击虽然失败了,但《国际歌》唱出的"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奈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雄壮歌声,一直激励着各国无产阶级向旧世界发起一次接一次的猛烈战斗。
而在列宁的直接领导和指挥下,等到"冬宫炮声"响起的时刻,资本主义的链条终于被炸得断裂开来,社会主义理想第一次结出了轰动世界的果实。十月革命的伟大意义,正如电视中那位接受采访的专家所言:"十月革命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使科学社会主义由理论成为现实,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然而在十月革命胜利74年之后,就在俄罗斯原来升起镰刀铁锤图案旗帜的那块土地上,苏联共产党却丢失了执政权,社会主义的旗帜在1991年的12月31日,又黯然飘落了。于是不少人提出疑问:这样悲哀的结局,是不是证明马克思主义不灵了?社会主义不行了?有人甚至坦言:"早知今日,何必当初,白白浪费了七十多年时间!"他们对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这一长段历史,完全采取了虚无主义的态度。
究竟如何看待社会主义历史上发生的这种曲折?十月革命开创社会主义道路究竟是功是祸?对于今天这类困惑人们的问题,列宁其实于十月革命胜利后的1918年8月20日在《给美国工人的信》中,就作出了回答。他说:"伟大的俄国革命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历史活动并不是涅瓦大街的人行道。谁认为无产阶级革命必须一帆风顺,各国无产者必须一下子就采取联合行动,事先必须保证不会遭到失败,革命的道路必须宽阔、畅通、笔直,在走向胜利的途中根本不必承受极其重大的牺牲,不必‘困守在被包围的要塞里’,或者穿行最窄狭、最难走、最曲折和最危险的山间小道,谁认为只有‘在这种条件下’才‘可以’进行无产阶级革命,谁就不是革命者".
列宁讲得多么深刻、多么生动啊!历史不是涅瓦大街的人行道,必然有不平,有曲折,甚至有迂回,一厢情愿地想着"骏马坦道""顺风扬帆",不过是幼稚的幻想。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符合历史要求的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它总要代替过时的旧事物,不可阻挡地为自己开辟出前进的道路。但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从来都不是笔直的,而是螺旋形上升、波浪似发展,走着否定之否定的"之"字形道路。在这个过程中,暂时性的曲折,局部性的倒退,都是不可避免的。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不过是一种剥削制度代替另一种剥削制度,在英、法等国还是都发生过封建王朝的复辟。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种从根本上消灭剥削制度的伟大革命。它诞生以后必然会遇到一切剥削阶级的拼死抵抗,再加上缺乏经验,人为失误,所以出现一些波折是不奇怪的。社会主义经历一个漫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人类社会发展中不可逆转的总规律、总趋势。所以_同志在苏东剧变后不久即明确指出:"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收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因此,不要惊慌失措,不要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消失了,没用了,失败了。哪里有这回事!"。
苏联的红旗倒下了,但今天中国特色有社会主义旗帜飘入云霄,给全世界带来了新的希望,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光。这个事实,为_同志的预言作出了最令人信服的证明。
欲知大道,必先知史。《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用丰富的历史事实告诉我们,崇高的理想是引导人类社会前进的火把。没有理想,就没有方向,没有希望;没有理想,就没有追求,没有动力。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所以我们一定要不断地从历史中汲取精神养料,坚决像十八大要求的那样:"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共同创造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
马克思和恩格斯早就意识到,“社会主义革命的最终胜利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中也明确指出,“社会主义作为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只能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不断探索前进。”
放眼世界,经历了上世纪苏东剧变后,社会主义国家数量仅有中国、越南、朝鲜、老挝、古巴寥寥5个,而这些国家境况迥异,有的国家之间也不同程度存在纠葛。在资本主义的汪洋中,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必将遍布阻力、充满曲折。但实现社会主义的梦想和实践,没有止步。
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繁荣发展,创造出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独特创造力和强大生命力。”我们选择不了时代,但我们正逢这个充满奇迹的时代。作为亲历者,我为是一名中国人而自豪,为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而自豪,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能够奉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而自豪。
梦有多远,路有多远;追逐梦想,永远在路上。
五百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荡气回肠,近百年中国社会主义奋斗史气势恢宏。面对伟大的时代和伟大的变革,面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现在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有信心、都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正像电视政论片《百年潮中国梦》中说的:“梦想的太阳,不再像一个半世纪前那样遥远,甚至也不像一甲子前可望而不可即,它已经在东方地平线上喷薄而出,万道朝霞正光耀在我们的眼前……”
虽然前行的道路崎岖不平、蜿蜒迂回。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的实践中,历尽艰辛、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接力驰骋、顽强拼搏,咬定青山不放松。作为其中的一分子,当前,就要始终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三个自信”,积极投身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努力让改革和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主动融入到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自我净化、纠正“四风”,在平凡的岗位上,无私奉献、秉公用权、取信于民。
“道路决定命运。”
世界和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前程光明。
掀起学习《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的高潮正逢其时2月10日,中宣部中组部发出通知,要求认真组织学习《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党员干部读本)》(以下简称《五百年》)。笔者认为,在党的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全国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2014年,掀起学习《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的高潮正逢其时。
践行群众路线需要加强对的学习。“一切从群众中来,一切到群众中去,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是我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有社会主义的'性质所决定。党的群众路线是在长期的奋斗历程中逐步形成的。不学和世界社会主义历史,就不能深刻理解群众路线的形成过程、丰富内涵和重要意义,就难以做到扑下身子为人民群众服务。《五百年》不仅阐述了空想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列宁时期等阶段的发展史,而且重点阐述了我党成立90多年来的历史,为深刻认识我党的群众路线提供的良好平台。学好《五百年》对于党员熟知、主动践行群众路线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加强对五百年的学习。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西方没落腐朽的思想不断传入,社会价值观日益多元化,媚外思想抬头,各类思想充斥网络、报纸等各类媒体,给意识形态工作带来严峻挑战,也使少数党员干部的理论自信、制度信心、道路自信明显锐减。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更需要保持政治定力和道路自觉。学习《五百年》,有助于党员明白,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会选择,社会主义制度是五百年来国内外无数先哲和马克思主义者反复摸索实践的历史结晶,从而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增强道路自觉、制度自觉,确保改革不偏离正确的政治方向。
“历史好比一艘船,装载着现代人的记忆驶往未来”;“史乃"述往以为来者师也,经世之大略”······这些名言告诉我们,学社会主义五百年发展史,既可以让我们增强对历史的了解,也可以增强对未来的责任。党的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面深化改革亟需我们通过了解历史来增强政治自信,发展维护好人民的利益,学习五百年正当其时!
文化大革命对我党和我国的顺利发展打击巨大,以邓小平为中心的第二代领导人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翻开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崭新的一页。
我们要感谢党的第二代领导人,在当时我国封闭的社会大环境下,富有创造性的提出改革开放,这是我党、我国在执政理念和社会管理方面的创新,是我国向全球化迈进的一大步,是我党根据变化着的国际形势,引领我国向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跨越。这一代领导人坚持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为思想指导,坚定的以社会主义为一切行动的出发点和检测点,但又能在此基础上灵活运用各种手段发展国家实力,增强国际影响力。
邓小平理论揭示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具体体制的内在联系,指出基本制度虽然不同于具体体制,但要通过具体体制加以实现,要受到各种体制的制约。我们说社会主义制度较之于资本主义优越,就在于其基本制度能为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开辟广阔的空间,但如果具体体制偏离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要求、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就会影响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及其优越性的发挥。因此,针对我国长期以来僵化体制严重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情况,邓小平曾痛心疾首地指出:“如果在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内,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速度比资本主义国家慢,还谈什么优越性?”他认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所以,改革也是革命,也是解放生产力。在这里,邓小平指出了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一个偏颇之处,即只强调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保护和发展生产力,而没有看到整个体制上存在的问题,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体制以解放生产力,致使生产力不仅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反而受到严重阻碍。所以邓小平说,“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
由此可见,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具体体制的区别和联系的论述,成为他判断社会主义改革性质的两个内在依据。讲区别在于强调不能因为具体体制和运行机制存在弊端而否定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由此决定了改革只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讲联系在于强调不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僵化体制,就显示不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优越性,甚至社会主义制度的生死存亡也将成为问题,由此决定了必须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决定了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领袖邓小平提出的韬光养晦,在国际关系中绝不出头的做法延续至今。现今,我国周边的个别国家对我国公然进行挑衅,我外交部一直在国际领域公开对这种行为进行谴责,这种做法可能引起了很多热血青年的不满,认为我国不能一直只用语言谴责,而不采取强有力的军事行为。但我们要看到,正是这种韬光养晦的行为,使我国能将军备方面需要的庞大资金转移到社会发展和基础型设施建设中去,减少西方强国对我国的敌对情绪。俄罗斯的发展历程就是一个警示,这个社会主义大国将巨大的资金投入到军备中去,造成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偏低,社会情绪极不稳定,这样才会给资本主义国家以“和平演变”的机会。我们要吸取这种惨痛的教训,以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为执政之本,而不逞一时之勇。而且战争会恶化投资环境,动摇各投资方的投资信心,造成外资流失,进出口贸易受阻,极大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所以要理性、全面的看待我国的外交策略。
总之,在邓小平的改革理论中,改革既是对旧体制的革命,又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前者讲的是改革的对象,后者讲的是改革的目的,两者最终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国人民的幸福x。
透过社会主义运动陆续上演的一幕幕有声有色的活剧,总感到眼前像有一支理想的火炬在熊熊燃烧,无论是黎明还是黄昏,是风狂还是雨骤,它都始终引导着人们向着崇高的目标奋然前行。空想社会主义者虽然没有找到正确的道路和支持自己的力量,但美好的理想还是鼓舞着他们一直走到了人生的终点,留下了令人至今感动的人生。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之后,巴黎公社社员对资产阶级堡垒的首次攻击虽然失败了,但《国际歌》唱出的"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奈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雄壮歌声,一直激励着各国无产阶级向旧世界发起一次接一次的猛烈战斗。
而在列宁的直接领导和指挥下,等到"冬宫炮声"响起的时刻,资本主义的链条终于被炸得断裂开来,社会主义理想第一次结出了轰动世界的果实。十月革命的伟大意义,正如电视中那位接受采访的专家所言:"十月革命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使科学社会主义由理论成为现实,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然而在十月革命胜利74年之后,就在俄罗斯原来升起镰刀铁锤图案旗帜的那块土地上,苏联共产党却丢失了执政权,社会主义的旗帜在1991年的12月31日,又黯然飘落了。于是不少人提出疑问:这样悲哀的结局,是不是证明马克思主义不灵了?社会主义不行了?有人甚至坦言:"早知今日,何必当初,白白浪费了七十多年时间!"他们对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这一长段历史,完全采取了虚无主义的态度。
究竟如何看待社会主义历史上发生的这种曲折?十月革命开创社会主义道路究竟是功是祸?对于今天这类困惑人们的问题,列宁其实于十月革命胜利后的1918年8月20日在《给美国工人的信》中,就作出了回答。他说:"伟大的俄国革命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历史活动并不是涅瓦大街的人行道。谁认为无产阶级革命必须一帆风顺,各国无产者必须一下子就采取联合行动,事先必须保证不会遭到失败,革命的道路必须宽阔、畅通、笔直,在走向胜利的途中根本不必承受极其重大的牺牲,不必‘困守在被包围的要塞里’,或者穿行最窄狭、最难走、最曲折和最危险的山间小道,谁认为只有‘在这种条件下’才‘可以’进行无产阶级革命,谁就不是革命者".
列宁讲得多么深刻、多么生动啊!历史不是涅瓦大街的人行道,必然有不平,有曲折,甚至有迂回,一厢情愿地想着"骏马坦道""顺风扬帆",不过是幼稚的幻想。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符合历史要求的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它总要代替过时的旧事物,不可阻挡地为自己开辟出前进的道路。但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从来都不是笔直的,而是螺旋形上升、波浪似发展,走着否定之否定的"之"字形道路。在这个过程中,暂时性的曲折,局部性的倒退,都是不可避免的。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不过是一种剥削制度代替另一种剥削制度,在英、法等国还是都发生过封建王朝的复辟。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种从根本上消灭剥削制度的伟大革命。它诞生以后必然会遇到一切剥削阶级的拼死抵抗,再加上缺乏经验,人为失误,所以出现一些波折是不奇怪的。社会主义经历一个漫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人类社会发展中不可逆转的总规律、总趋势。所以_同志在苏东剧变后不久即明确指出:"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收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因此,不要惊慌失措,不要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消失了,没用了,失败了。哪里有这回事!"。
苏联的红旗倒下了,但今天中国特色有社会主义旗帜飘入云霄,给全世界带来了新的希望,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光。这个事实,为_同志的预言作出了最令人信服的证明。
欲知大道,必先知史。《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用丰富的历史事实告诉我们,崇高的理想是引导人类社会前进的火把。没有理想,就没有方向,没有希望;没有理想,就没有追求,没有动力。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所以我们一定要不断地从历史中汲取精神养料,坚决像十八大要求的那样:"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共同创造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
来源:网络整理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content_2();。
有人曾唱道:仿佛是约定五百年的情缘,深深地爱痴痴地恋。五百年是长是短,时间与感情的对决,从未停止过,爱情总要加期限,可是真正的爱情怎会有期限,真正的爱情谁又能说得清道的明呢。又有人说道:愿烟火人间,安得太平美满,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若世间太平,一片祥和,再活五百年又何妨,俗人如我定是这么想。可是生逢乱世的英雄们,总觉得时间还不够,还未曾使出浑身本事,安国定邦,便要奔向黄泉路。怎能甘心,我真的还想再活五百年,让我站在风口浪尖,抵达那世间狂乱。最令人扼腕嗟叹的是那句:前世五百年的'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不去管谁说出的这句话,只知道字里行间隐含的情意太沉重,太无奈。五百年,五百年,谁能许下这么久的诺言,谁能承受如此悲苦的爱恋,或许有人会吧。・。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miekuo.com/fanwendaquan/xindetihui/6781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