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也收获了一些重要的心得体会。工作中的困难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我们如何从中学习和成长。
一位知名教育家说得好:“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掌握在执政者手里,不如说掌握在父母手里”孩子的教育和培养是一门很复杂的学问,让我们家长与老师、学校共同合作,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人才来。
在家庭教育方面,通过这几年的生活与实践,陆续把点滴感悟写下来,一则如实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想,二则希望与家长们交流,共同提高。我认为,夫妻要想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应注意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夫妻合作协调。首先,夫妻二人在教育原则和思想上要高度一致,比如,严格要求,不溺爱,诚实,不贪不便宜,等等;其次,相互配合,孩子犯错误之后,一方严厉批评,也许当时孩子想不明白,或不好接受,另一方则在私下和言悦色地指出孩子的错误所在,并说刚才爸爸或妈妈严厉地批评你因为太爱你了。正所谓一个唱黑脸,一个唱红脸,这样一唱一和,孩子自然会从内心深处接受批评,承认错误。
2、把礼貌教育贯穿始终。礼貌是当代社会文明的基本标志。礼貌教育一定要从生活小处着手,首先父母要身体力行,为孩子做好榜样,孩子会在潜移默化中养成文明习惯。其次,必要时适当给予孩子指点和教育,切记,不要说的过多,让孩子反感。
3、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首先,教育孩子早睡早起,适当锻炼身体,绝不能熬夜;其次,饮食科学,不要偏食和吃的`过饱,也不能营养过剩。让孩子知道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人的健康、学习、工作等各方面的作用很大。
4、讲究原则,不能溺爱孩子。高尔基说:爱孩子是连母鸡都能做到的事情。没有哪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的,重要的是如何爱。孩子长大以后发展的结果各不相同,从小到大家庭的影响和教育起着重要作用。一些父母,孩子提出不合理的要求,如果不满足就哭闹,父母心痛,于是就满足,其实这正助长的孩子的不良品质。其实,提出不合理要求,已经不应该,不满足就闹,更是错上加错。当孩子提高不合理要求时,家长应坚决拒绝,孩子也许就不那么哭闹了。孩子的哭闹往往是家长态度的助长结果。
5、排除或减少来自祖辈的干扰。中国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溺爱孩子,是一个普遍现象。如果不住一起最好,如果一家三代四代同住,年轻的父母也许会操更多的心,因为一方面要教育孩子,另一方面还要教育老人,而且教育老人比教育小孩难度往往更大。
6、教孩子学会宽容和大度。多鼓励孩子到孩子中去,在孩子与孩子交往中,鼓励孩子懂得谦让、宽容和大方在。可以让孩子邀请朋友到家里做客,家长就热情接待,这样能让孩子学会热情待人,同时家长的热情也让孩子在朋友中很有“面子”,很有自信。切不可怕把家里搞乱而不让孩子的朋友来家里,更不能对孩子的朋友冷淡,那样会让孩子很丢面子,让自己在朋友中抬不起头,同时也疏远了孩子与父母的关系。
7、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劳动观念和吃苦精神。现在最普遍的现象,就是多数青少年不会劳动,没有吃苦精神,缺乏责任感,可以说99%的原因都来自家庭教育。让孩子吃的好,穿的好,不劳动,过度保护,这都是孩子没有责任感、不爱劳动、不能吃苦的根源。
周四受邀参加了x县x小学杜主任主讲的《家庭教育》专题讲座,杜老师围绕“用心呵护,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这个主题,深入简出的阐述了孩子学习、日常行为习惯和安全教育等方面的内容。听完了杜老师的讲座,作为家长的我感触颇多,在孩子到学校的这段时间里,孩子学到了很多知识,也比以前懂事了很多,这些都要感谢老师们的关爱和教诲,也离不开学校给家长的培训。自己也通过和老师的配合,悟出一些教育孩子的方法:
1、家长的一言一行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想法和行为,以后我们对待孩子要言行一致,一切从有利于孩子的心灵健康出发。
2、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按各科的教学目标引导孩子,使孩子乐于学习,勤于思考,善于观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以及安全意识。教会孩子认真遵守交通规则,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快快乐乐的生活、学习,做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为以后成功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3、合理安排孩子的课余时间,在完成家庭学业的前提下,给予其他兴趣爱好培养,让他做个全面发展的孩子。
4、要时刻保持与学校的沟通,尤其是班主任的沟通,对于一个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他还不具备自学能力,凭借着的是个人的兴趣爱好接受教育。孩子大部分时间在学校里,只有时刻保持与学校的沟通,才能更全面的了解孩子,通过学校和家长的努力,让孩子快乐的接受教育。
5、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良好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培养孩子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增进父母与孩子心灵的沟通。
一个人命运的好坏,取决于一个人的性格,而完善性格的培养取决于好习惯的养成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品德修养。但是这些东西从小就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尤其是在孩子成长的黄金时期,多方面的因素都会影响到孩子,主要有家庭、学校、社会等。所以,我们大家要群策群力,努力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
感谢x小学的领导和老师提供了这样一个让家长提高进步的平台。正是因为你们的不辞辛劳,无私付出,牺牲自己宝贵的休息时间为我们提供这样的培训讲座,真正的体现了老师们教书育人、无私奉献的崇高品德。
中学生是当今社会中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正处于由儿童向成人转变的过渡期,有其独特的心理发展特点及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因此,这一阶段的家庭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对孩子的一生有重要影响,而且对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也有十分深远的影响。
在当今这个以升学率来衡量教育成果的时代,家庭教育的实质往往被学业成绩所掩盖。大多数家长只关心中学生的分数,而不懂得如何去引导中学生在学习中不断进步、不断完善自我,从而走向成功。其实,对于每个学生来说,并不都是学习成绩好、考试分数高,就一定能体验到成功。是体验到成功,还是体验到失败,还取决于学生对考试成绩的态度。因此,父母应该告诉孩子,只要平时上课用心听讲,学习认真、努力,无论最后考试得多少分,只要比以前进步了,就都应该感到满意。因为,进步即是超越自我,而超越自己就是一种成功。
专家齐大辉老师做了一个关于家庭教育的讲座。在讲座中,他提到家长应该让孩子学会独立自主地解决自己的问题。他说家长们应该对孩子说:“孩子都已经高中了,爸妈相信你,你自己的事自己定,爸妈给你说的事都做参考”.给孩子足够的信任,给孩子多一点自由。尊重他们的各种需要,尊重他们的兴趣和爱好,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遇事多跟他们商量,多听他们的意见,允许他们自己做选择和决定,容忍孩子有与父母不同的见解。放手让孩子接触社会生活,让他们在社会生活中经受磨练,增长才干,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齐大辉老师在讲座中提到,家长要多和学校、老师进行沟通和商议,要有宽容的态度对待学校,对待孩子。学校教育也是中学生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版块。家长只有多和老师沟通,才能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思想情况和生活情况,从而更好地与孩子进行沟通,帮助孩子解决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碰到的困难和挫折,促进其独立、健全人格的形成。在这点上,新东方国际高中做的非常好。该校特设了一个家长与孩子、学校的互动平台:pta家长教师协会。它包含了家长活动委员会、学员活动委员会、学校安全委员会等分会,以共同激发孩子学习兴趣,促进孩子学习效果为目标。且推出了各种各样的活动,如:教育专家讲座、教育经验分享等。通过加强家长与学校之间的联系和交流,为学生的健全人格的形成创造了良好的家庭环境和学习环境,促进了学生的进步,值得广大家长和教育界人士借鉴。
家庭教育既是一门综合性很高的艺术,又是一项异常复杂的过程,它不仅要求家长有个方面的知识和见识,而且要求家长懂得怎样更好地与孩子进行沟通,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让孩子在求知、交友、做人、自我修养等各方面获得良好的教育,促使孩子把潜力完全发挥出来。
教育孩子是一项十分复杂的事情,也是一项伟大的事业。“望子成龙,盼女成风”是普天之下为人父母者最大的心愿。这种心愿从小处看,可以成就一个人的骄傲与辉煌,从大处看,可能造就一个民族的自豪,甚至成为一种文明与进步的代表。遗憾的`是,就一些父母而言,望子女成才的心愿却很难实现,下面就我个人在教育孩子方面的一点粗浅的看法。
在生活中要尊重孩子,以平等的身份对待孩子,与孩子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孩子的信任。做父母的要爱孩子,也许你会说这个道理再简单不过了,哪个做父母的会不爱自已的孩子呢?但有些父母的爱并不能被孩子接受和认可,我就常常给我懂事的女儿一个个亲切的拥抱,一个个浅浅的微笑,一次次循循善诱的开导,一件件小小的礼物,这会使孩子很自然的感受到父母给予她的爱,也增强了她对父母的信任感,所以我们家长都应该用爱心去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父母要放下高高在上的姿态,学会平等地与孩子交流,静下心来倾听孩子要诉说的一切,哪怕此时你在忙、再累,也要专心致志地倾听,不时地询问孩子:“在学校有什么有趣的事吗?上课时你对自已的表现满意吗?今天你的笑脸又增加了吗?每当我这样问女儿的时候,她总是十分兴奋的向我汇报一切,当她说出自已对事情的看法时,我也会尊重她的意见,与她商量办,给了她足够的信心和自信,我认为这对培养孩子的品格十分重要,倾听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学问。
当今时代是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所以从小就要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敢于迎接挑战的精神,学习上我常鼓励女儿说:你太棒了,真聪明这么难的知识你都能答对,老爸好佩服你啊,她一听就很高兴,而且还调动了她的学习积极性,当她遇到困难时,我不断地给她打气,此时我也会和孩子一起努力,用实际行动感染她,也达到了品德教育的目的。
在实践活动中,针对发生变化的客观形势运用自已的智力等诸因素进行自我控制,自我改造,实现主观与客观相融,从而保证实践活动正常进行的能力,自古以来,它就是求得生存的基本能力,今天人类社会迅速变化和激烈竞争的时代,需要人们更强的适应能力,谁的适应能力强,谁就能生存下去,就能更好地发展下去,就能迈向成功的彼岸。
没有容身之处,宽容不仅需要广阔的胸襟,更需要很高的智慧。
申辩也是一种权利,有的父母喜欢那种腑首帖耳“听话”的孩子,父母怎么讲,孩子就怎么做。一旦发现孩子做错了,就会不分青红皂白地训斥,打骂孩子。不允许孩子申辩,这样不但不能使孩子心服口服,还会使孩子滋长一种抵触情绪,为谎,推脱责任埋下恶根,孩子申辩本身是一次有条理地使用语言的过程,也是父母交流的过程,如果父母能意识地找一些问题来与孩子辩论,孩子的思维能力和口语能力可以得到很好的训练。
作为父母不要整天盯着孩子的分数,做孩子分数的晴雨表。孩子得了高分就心花怒放,得了低分就心灰意冷。弄得孩子整天心情紧张,诚惶诚恐,无心学习,父母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孩子的品德培养上,放在创造能力,学习能力的培养上,让孩子将来即使上不了大学,也能够自食其力。
家长总爱将教育孩子当成风筝,任其高飞,线绳终端不离手心才踏实,而孩子却愿当只小鸟,渴望飞翔,家再温暖,也总是孩子练飞的首站,而不是她飞翔的天空,不能将其终生关在小天地里,家长的双手不是用来使劲捆绑孩子手脚的,而应该是用来磨练孩子翅膀的。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从兴趣出发,才能让孩子乐学,现在社会上有种怪现象,那就是小小年纪,大多数孩子要学很多门知识,很多家长不去考虑孩子学习效果如何,好象是学的内容越多,孩子就离成才就越近,完全不考虑孩子是否愿意去学,有没有兴趣,结果造成浪费金钱,浪费经历,更浪费孩子天真的快乐时光,所以我希望父母从平时的生活学习中捉孩子的兴趣点,加以引导,然后再给她们的兴趣去点温加油,让她们燃烧起来,这样才会获取更加的效果。
一位知名教育家说得好:“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掌握在执政者手里,不如说掌握在父母手里”孩子的教育和培养是一门很复杂的学问,让我们家长与老师、学校共同合作,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人才来。
在家庭教育方面,通过这几年的生活与实践,陆续把点滴感悟写下来,一则如实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想,二则希望与家长们交流,共同提高。我认为,夫妻要想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应注意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夫妻合作协调。首先,夫妻二人在教育原则和思想上要高度一致,比如,严格要求,不溺爱,诚实,不贪不便宜,等等;其次,相互配合,孩子犯错误之后,一方严厉批评,也许当时孩子想不明白,或不好接受,另一方则在私下和言悦色地指出孩子的错误所在,并说刚才爸爸或妈妈严厉地批评你因为太爱你了。正所谓一个唱黑脸,一个唱红脸,这样一唱一和,孩子自然会从内心深处接受批评,承认错误。
2、把礼貌教育贯穿始终。礼貌是当代社会文明的基本标志。礼貌教育一定要从生活小处着手,首先父母要身体力行,为孩子做好榜样,孩子会在潜移默化中养成文明习惯。其次,必要时适当给予孩子指点和教育,切记,不要说的过多,让孩子反感。
3、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首先,教育孩子早睡早起,适当锻炼身体,绝不能熬夜;其次,饮食科学,不要偏食和吃的过饱,也不能营养过剩。让孩子知道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人的健康、学习、工作等各方面的作用很大。
4、讲究原则,不能溺爱孩子。高尔基说:爱孩子是连母鸡都能做到的事情。没有哪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的,重要的是如何爱。孩子长大以后发展的结果各不相同,从小到大家庭的影响和教育起着重要作用。一些父母,孩子提出不合理的要求,如果不满足就哭闹,父母心痛,于是就满足,其实这正助长的孩子的不良品质。其实,提出不合理要求,已经不应该,不满足就闹,更是错上加错。当孩子提高不合理要求时,家长应坚决拒绝,孩子也许就不那么哭闹了。孩子的哭闹往往是家长态度的助长结果。
5、排除或减少来自祖辈的干扰。中国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溺爱孩子,是一个普遍现象。如果不住一起最好,如果一家三代四代同住,年轻的父母也许会操更多的心,因为一方面要教育孩子,另一方面还要教育老人,而且教育老人比教育小孩难度往往更大。
6、教孩子学会宽容和大度。多鼓励孩子到孩子中去,在孩子与孩子交往中,鼓励孩子懂得谦让、宽容和大方在。可以让孩子邀请朋友到家里做客,家长就热情接待,这样能让孩子学会热情待人,同时家长的热情也让孩子在朋友中很有“面子”,很有自信。切不可怕把家里搞乱而不让孩子的朋友来家里,更不能对孩子的朋友冷淡,那样会让孩子很丢面子,让自己在朋友中抬不起头,同时也疏远了孩子与父母的关系。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父母要用科学的心理学、教育学、生理学等理论指导自己的家庭教育。对别人的经验和常识要进行分析。
父母应注意在家庭中不能包办代替,减少孩子的依赖性。当孩子断然做出某个决定或承诺时,告诉他,要对自己的。做法及所能产生的后果负责。这样可以避免事后不必要的埋怨和牢骚。例如,如果在星期天孩子执意要9点以后起床,那么在午饭前不能给他吃任何东西。因为吃早点的时间已经过了,如果想吃早点,就必须在8点钟以前起床。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为大家带来的7篇《中小学生家庭教育讲座心得体会》,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更多精彩的范文样本、模板格式尽在。
当我们受到启发,对学习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时,马上将其记录下来,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相信许多人会觉得心得体会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辛苦为大家带来的中小学生家庭教育讲座心得体会最新4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白话文给您最好的朋友。
首先,非常感谢邱老师每周发在qq群的家庭教育视频。每次我都会抽空认真观看,并自我检视反思,受益匪浅。
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唠叨让孩子情绪化;威胁使孩子学会撒谎;过分听话不会变得自律;强迫孩子听话、过度控制,会让孩子没有思想自由。
尤其是,孩子上初中进入青春期后,更有自己的主见,讨厌被掌控。我们要如何与青春期的孩子相处及有效沟通呢?分享一下我的教育心得:
记得小学中低年级时,我对孩子要求较严格,规定,晚上八点半后不可以做作业。有一次,孩子没按时做完,我让他停下反思为什么没做完,孩子当时会有些抵触,双方当时很不愉快。然而,第二天早上5点多,孩子自己起来做完了。慢慢的,他也养成了回家先完成作业的习惯。
随着孩子的长大,用强迫命令的方式孩子不一定接受。到了高年级,需要转换成“教练”的角色,并做好榜样。因此,我时常提醒自己:我正在做示范。
当孩子有错时,给他一些空间,更多的是理解、包容。先与孩子沟通商量,定期开家庭会议,一起制定规则,互相监督提醒并遵守。
当自己有错时及时跟孩子道歉,让孩子知道父母有时也会犯错。
我和孩子一起成长,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也接受孩子的不完美。当遇到事情会想幸好没有更糟,用积极心态去看待每件事,每天睡前感恩总结,并自我反思,面对孩子谨言慎行,用行动去影响孩子。
孩子上小学后,我基本取消了应酬,每天晚上和周末都尽量在家陪孩子。
刚开始的陪伴只是在家看电视,后因太太爱学习,在她的影响下,我家没交电视费,也就不看电视了。我开始看家庭教育的书,并在喜马拉雅听了近五年的教育相关音频。这让我知道高效陪伴的重要性,并在睡前和孩子一起亲子阅读,让孩子养成阅读的习惯。
晚上孩子完成作业后,我们一起在小区散步,和他一起聊聊时事,听他说天马行空的想法等,周末尽量带孩子们一起去郊外游玩。
现在回想起来,这真是一段快乐的亲子时光。
以前孩子做错事时,我的情绪有时会控制不住打骂孩子。自从学习了如何有效沟通,了解abc理论(a、表示事件,b、对此事件的看法,c、自己产生的情绪和行为的结果。决定c的,是a还是b呢?事件a只是引起情绪及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而我们对事件的看法b才是引起行为反应结果c。),让我学会遇到事情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
倾听,用心听孩子说话。80%时间用于倾听,20%用于引导,不敷衍孩子,让孩子感觉受重视。每次和孩子在一起基本是他说我听,我会用提问的方式多问,不否定他的观点。有时也会跟孩子分享自己工作、心情感受,或新闻等,让孩子感受真实的社会。
这次考试,孩子有科成绩不理想。我跟他说,我理解你,你顶着压力,我相信你也想考好,只是暂时没找到方法或兴趣,没调动起来。你找出原因调整好,下次一定会有进步。
他自己心态好,说,下次有更大的进步空间。但我感觉到他也有压力。在国庆期间不愿出去玩,在家用心学习。虽然我希望他能多出去走走,但想起讲座中说的过份听话不会变得自律,所以还是尊重他自己的决定。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这样让他养成自律的习惯。
沟通的前提是尊重,非暴力沟通是一种生活态度,会让尊重、理解、欣赏、慈悲融入生活中。让我们理解、尊重他人和自己。
家是孩子温暖的避风港,和谐的家庭生活是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我和太太都很重视家庭,若有不开心的事,会通过写信的方式来沟通,尽量给孩子创造有爱的家庭,并经常会把学习的收获一起交流。
其中《爱的五种语言》让我很有感触,它们分别https:///是:
1、肯定的言词(多认可和赞美)。
2、精心的时刻(双方共享的美妙时刻,在这段时间里面,放下手机,把你的全部注意力都给予对方)。
3、接受礼物(重要的节日交换礼物是一件很有仪式感的事情)。
4、服务的行动(做对方想让你做的事,通过生活中的服务使对方高兴)。
5、身体的接触(拥抱)。
以前觉得家人生日时简单的祝福就可以,现在我会订蛋糕、买花、写祝福卡等,让家人有仪式感。
正如,我常和孩子交流说到:“无论您学习如何,我们都爱你,家永远为你留门。”
这就是我的一些心得与见解——用爱陪伴、仔细聆听、为孩子营造民主、和谐的家庭关系,这在家庭教育中尤为重要。同时,希望我们的孩子都能沐浴在有爱的家庭环境中,并能成为一位温暖、积极、向上的阳光少年。
家庭教育既是一门综合性很高的艺术,又是一项异常复杂的过程,它不仅要求家长有个方面的知识和见识,而且要求家长懂得怎样更好地与孩子进行沟通,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让孩子在求知、交友、做人、自我修养等各方面获得良好的教育,促使孩子把潜力完全发挥出来。
教育孩子是一项十分复杂的事情,也是一项伟大的事业。“望子成龙,盼女成风”是普天之下为人父母者最大的心愿。这种心愿从小处看,可以成就一个人的骄傲与辉煌,从大处看,可能造就一个民族的自豪,甚至成为一种文明与进步的代表。遗憾的是,就一些父母而言,望子女成才的心愿却很难实现,下面就我个人在教育孩子方面的一点粗浅的看法。
在生活中要尊重孩子,以平等的身份对待孩子,与孩子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孩子的信任。做父母的要爱孩子,也许你会说这个道理再简单不过了,哪个做父母的会不爱自已的孩子呢?但有些父母的爱并不能被孩子接受和认可,我就常常给我懂事的女儿一个个亲切的拥抱,一个个浅浅的微笑,一次次循循善诱的开导,一件件小小的礼物,这会使孩子很自然的感受到父母给予她的爱,也增强了她对父母的信任感,所以我们家长都应该用爱心去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父母要放下高高在上的姿态,学会平等地与孩子交流,静下心来倾听孩子要诉说的一切,哪怕此时你在忙、再累,也要专心致志地倾听,不时地询问孩子:“在学校有什么有趣的事吗?上课时你对自已的表现满意吗?今天你的笑脸又增加了吗?每当我这样问女儿的时候,她总是十分兴奋的向我汇报一切,当她说出自已对事情的看法时,我也会尊重她的意见,与她商量办,给了她足够的信心和自信,我认为这对培养孩子的品格十分重要,倾听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学问。
当今时代是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所以从小就要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敢于迎接挑战的精神,学习上我常鼓励女儿说:你太棒了,真聪明这么难的知识你都能答对,老爸好佩服你啊,她一听就很高兴,而且还调动了她的学习积极性,当她遇到困难时,我不断地给她打气,此时我也会和孩子一起努力,用实际行动感染她,也达到了品德教育的目的。
在实践活动中,针对发生变化的客观形势运用自已的智力等诸因素进行自我控制,自我改造,实现主观与客观相融,从而保证实践活动正常进行的能力,自古以来,它就是求得生存的基本能力,今天人类社会迅速变化和激烈竞争的时代,需要人们更强的适应能力,谁的适应能力强,谁就能生存下去,就能更好地发展下去,就能迈向成功的彼岸。
没有容身之处,宽容不仅需要广阔的胸襟,更需要很高的智慧。
申辩也是一种权利,有的父母喜欢那种腑首帖耳“听话”的孩子,父母怎么讲,孩子就怎么做。一旦发现孩子做错了,就会不分青红皂白地训斥,打骂孩子。不允许孩子申辩,这样不但不能使孩子心服口服,还会使孩子滋长一种抵触情绪,为谎,推脱责任埋下恶根,孩子申辩本身是一次有条理地使用语言的过程,也是父母交流的过程,如果父母能意识地找一些问题来与孩子辩论,孩子的思维能力和口语能力可以得到很好的训练。
作为父母不要整天盯着孩子的分数,做孩子分数的晴雨表。孩子得了高分就心花怒放,得了低分就心灰意冷。弄得孩子整天心情紧张,诚惶诚恐,无心学习,父母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孩子的品德培养上,放在创造能力,学习能力的培养上,让孩子将来即使上不了大学,也能够自食其力。
家长总爱将教育孩子当成风筝,任其高飞,线绳终端不离手心才踏实,而孩子却愿当只小鸟,渴望飞翔,家再温暖,也总是孩子练飞的首站,而不是她飞翔的天空,不能将其终生关在小天地里,家长的双手不是用来使劲捆绑孩子手脚的,而应该是用来磨练孩子翅膀的。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从兴趣出发,才能让孩子乐学,现在社会上有种怪现象,那就是小小年纪,大多数孩子要学很多门知识,很多家长不去考虑孩子学习效果如何,好象是学的内容越多,孩子就离成才就越近,完全不考虑孩子是否愿意去学,有没有兴趣,结果造成浪费金钱,浪费经历,更浪费孩子天真的快乐时光,所以我希望父母从平时的生活学习中捉孩子的兴趣点,加以引导,然后再给她们的兴趣去点温加油,让她们燃烧起来,这样才会获取更加的效果。
一位知名教育家说得好:“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掌握在执政者手里,不如说掌握在父母手里”孩子的教育和培养是一门很复杂的学问,让我们家长与老师、学校共同合作,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人才来。
在家庭教育方面,通过这几年的生活与实践,陆续把点滴感悟写下来,一则如实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想,二则希望与家长们交流,共同提高。我认为,夫妻要想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应注意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夫妻合作协调。首先,夫妻二人在教育原则和思想上要高度一致,比如,严格要求,不溺爱,诚实,不贪不便宜,等等;其次,相互配合,孩子犯错误之后,一方严厉批评,也许当时孩子想不明白,或不好接受,另一方则在私下和言悦色地指出孩子的错误所在,并说刚才爸爸或妈妈严厉地批评你因为太爱你了。正所谓一个唱黑脸,一个唱红脸,这样一唱一和,孩子自然会从内心深处接受批评,承认错误。
2、把礼貌教育贯穿始终。礼貌是当代社会文明的基本标志。礼貌教育一定要从生活小处着手,首先父母要身体力行,为孩子做好榜样,孩子会在潜移默化中养成文明习惯。其次,必要时适当给予孩子指点和教育,切记,不要说的过多,让孩子反感。
3、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首先,教育孩子早睡早起,适当锻炼身体,绝不能熬夜;其次,饮食科学,不要偏食和吃的过饱,也不能营养过剩。让孩子知道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人的健康、学习、工作等各方面的作用很大。
4、讲究原则,不能溺爱孩子。高尔基说:爱孩子是连母鸡都能做到的事情。没有哪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的,重要的是如何爱。孩子长大以后发展的结果各不相同,从小到大家庭的影响和教育起着重要作用。一些父母,孩子提出不合理的要求,如果不满足就哭闹,父母心痛,于是就满足,其实这正助长的孩子的不良品质。其实,提出不合理要求,已经不应该,不满足就闹,更是错上加错。当孩子提高不合理要求时,家长应坚决拒绝,孩子也许就不那么哭闹了。孩子的哭闹往往是家长态度的助长结果。
5、排除或减少来自祖辈的干扰。中国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溺爱孩子,是一个普遍现象。如果不住一起最好,如果一家三代四代同住,年轻的父母也许会操更多的心,因为一方面要教育孩子,另一方面还要教育老人,而且教育老人比教育小孩难度往往更大。
6、教孩子学会宽容和大度。多鼓励孩子到孩子中去,在孩子与孩子交往中,鼓励孩子懂得谦让、宽容和大方在。可以让孩子邀请朋友到家里做客,家长就热情接待,这样能让孩子学会热情待人,同时家长的热情也让孩子在朋友中很有“面子”,很有自信。切不可怕把家里搞乱而不让孩子的朋友来家里,更不能对孩子的朋友冷淡,那样会让孩子很丢面子,让自己在朋友中抬不起头,同时也疏远了孩子与父母的关系。
感谢学校搭建平台,给家长们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听完专家讲座,真是受益匪浅。
家庭教育是最重要的教育。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环境是孩子成长的重要基石。作为家长要努力营造温馨、舒畅,充满包容和爱的家庭环境,让孩子身心健康成长。努力做到:
1、多陪伴,多理解孩子。家长的陪伴是孩子成长的精神食粮和温暖港湾。陪伴会让孩子减少焦虑,消除孤独,喜欢与我们在一起。理解会促进沟通,让孩子感到温暖、幸福。
2、多沟通,少说教。良好的沟通有助于亲子关系的和谐,和谐的亲子关系是孩子身心健康的保障。学会倾听孩子说话,多和孩子交流,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尊重与关爱。
3、制定规则,管理好手机与读物。孩子从小要有规则意识。特别是手机和不健康的读物,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制定规则,会促进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迷恋,不越界,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特征。
4、和孩子一起面对压力。孩子是一个活生生的个体,会遇到许多压力。作为家长,不能忽视,不能责怪,要和孩子一起面对,并教会孩子在压力面前不抱怨,不逃避。必要时,学会求助。只有家长的接纳与帮助,才能最大程度的保护孩子,提高孩子的心理弹性。
愿我们通过学习,成为更好的家长。愿我们的学习,成就更好的孩子!
学了视频,收获颇多。现在的孩子压力越来越大,随之而来的心理问题也越来越多,有来自于学校同学排挤的,学业成绩的,家长要求的,所以心理健康尤为重要。偶尔的一个小问题可能酿造大错误。
首先,作为新时代的家长应该与时俱进,学习心理健康相关的知识,化解孩子们学校里抑或家里遇到的疑惑与不快。观察孩子的心理情况,小小的关心给的是满满的安全感和信任感。要维持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让孩子放学后全身心的放松,退去一天的疲惫,毕竟家是温暖的港湾。
其次,成绩只是衡量孩子一个阶段的掌握情况,有好坏非常正常,我们不应该把成绩看的太重要,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提高为人处事的技巧和树立正确的三观都会为之后的成长起着铺垫作用。我们要教导孩子不惹事也不怕事。学校是一个大集体,任何人都有,对于小人退一步海阔天空,品格好的人要学习他的优点。任何学校带回家的好事坏事都可以跟家长分享,让我们及时了解学校的情况。最后家长要让孩子足够的安全感时刻保持满满的正能量,做一个积极乐观的好学生。
来源:网络整理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content_2();。
10月28日下午,试验小学明德楼能容纳三四百人的大会议室里济济一堂。家长们有幸受学校邀请,倾听国家级心理询问师、培训师、家庭教育指导师张志刚老师的“做真正会爱孩子的家长〞家庭教育讲座,各位家长专注倾听、主动互动、认真笔记,获益颇丰。
讲座中,张老师以幽默幽默、接地气的语言、亲子沟通的真实案例,向各位家长传递家庭教育的阅历。在两个小时轻松愉悦的气氛中让我有以下感悟:
1、家长的成长比孩子的学习更重要。
孩子是每个家庭的盼望,所以我们把更多的留意力放在孩子身上,关注孩子的成果、关注孩子的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正因为过度的关注造成了很多意识不到的问题,而我们的用心良苦,往往达不到想要的结果。听了张老师的讲座,我茅塞顿开,其实孩子远比我们想象的更优秀,我们是忽视了自己的成长和学习,造成了确定程度的焦虑。
2、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和受挫实力更重要。
在日常的生活中,留意树立良好的家风和典范。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先做一做。擅长学习,懂得孩子进展的规律,渗透正向的能量。家庭和谐是孩子健康成长的保障,爱自己、爱家人,在孩子面前维护配偶的正面形象,营造和谐华蜜的`家庭气氛,使孩子获得平安感、华蜜感。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杜绝过度溺爱,教会孩子任何状况下都不能损害自己,不破坏环境,不损害他人。让孩子知道出现错误就要接受惩办。
3、学会真正的爱孩子。
因为懂得,所以慈善!天下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但是我们的方式是否正确?要做到在同一时间,同一空间,和孩子做同一件事,做到真正意义上的陪伴。变更自己的观念,改掉焦躁的习惯,变更语言模式,努力培育拥有好玩的灵魂、健康的身体、会探究的孩子,而不是听话的孩子。
短短两个小时的讲座,家长们听的兴致勃勃,许多阅历之谈让我如醍醐灌顶,感慨良多。借用张志刚老师的话“让自己快乐是一种美德,让别人快乐是一种功德!〞让我们从爱自己、快乐自己起先,做一名情愿学习、情愿成长的家长,从如今起先变更自己、改善家庭环境、呵护孩子健康成长!
学了视频,收获颇多。现在的孩子压力越来越大,随之而来的心理问题也越来越多,有来自于学校同学排挤的,学业成绩的,家长要求的,所以心理健康尤为重要。偶尔的一个小问题可能酿造大错误。
首先,作为新时代的家长应该与时俱进,学习心理健康相关的知识,化解孩子们学校里抑或家里遇到的疑惑与不快。观察孩子的心理情况,小小的关心给的是满满的安全感和信任感。要维持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让孩子放学后全身心的放松,退去一天的疲惫,毕竟家是温暖的港湾。
其次,成绩只是衡量孩子一个阶段的掌握情况,有好坏非常正常,我们不应该把成绩看的太重要,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提高为人处事的技巧和树立正确的三观都会为之后的成长起着铺垫作用。我们要教导孩子不惹事也不怕事。学校是一个大集体,任何人都有,对于小人退一步海阔天空,品格好的人要学习他的优点。任何学校带回家的好事坏事都可以跟家长分享,让我们及时了解学校的情况。最后家长要让孩子足够的安全感时刻保持满满的正能量,做一个积极乐观的好学生。
家庭教育既是一门综合性很高的艺术,又是一项异常复杂的过程,它不仅要求家长有个方面的知识和见识,而且要求家长懂得怎样更好地与孩子进行沟通,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让孩子在求知、交友、做人、自我修养等各方面获得良好的教育,促使孩子把潜力完全发挥出来。
教育孩子是一项十分复杂的事情,也是一项伟大的事业。“望子成龙,盼女成风”是普天之下为人父母者最大的心愿。这种心愿从小处看,可以成就一个人的骄傲与辉煌,从大处看,可能造就一个民族的自豪,甚至成为一种文明与进步的代表。遗憾的是,就一些父母而言,望子女成才的心愿却很难实现,下面就我个人在教育孩子方面的一点粗浅的看法。
在生活中要尊重孩子,以平等的身份对待孩子,与孩子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孩子的信任。做父母的要爱孩子,也许你会说这个道理再简单不过了,哪个做父母的会不爱自已的孩子呢?但有些父母的爱并不能被孩子接受和认可,我就常常给我懂事的女儿一个个亲切的拥抱,一个个浅浅的微笑,一次次循循善诱的开导,一件件小小的礼物,这会使孩子很自然的感受到父母给予她的爱,也增强了她对父母的信任感,所以我们家长都应该用爱心去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
父母要放下高高在上的姿态,学会平等地与孩子交流,静下心来倾听孩子要诉说的一切,哪怕此时你在忙、再累,也要专心致志地倾听,不时地询问孩子:“在学校有什么有趣的事吗?上课时你对自已的表现满意吗?今天你的笑脸又增加了吗?每当我这样问女儿的时候,她总是十分兴奋的向我汇报一切,当她说出自已对事情的看法时,我也会尊重她的意见,与她商量办,给了她足够的信心和自信,我认为这对培养孩子的品格十分重要,倾听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学问。
当今时代是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所以从小就要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敢于迎接挑战的精神,学习上我常鼓励女儿说:你太棒了,真聪明这么难的知识你都能答对,老爸好佩服你啊,她一听就很高兴,而且还调动了她的学习积极性,当她遇到困难时,我不断地给她打气,此时我也会和孩子一起努力,用实际行动感染她,也达到了品德教育的目的。
在实践活动中,针对发生变化的客观形势运用自已的智力等诸因素进行自我控制,自我改造,实现主观与客观相融,从而保证实践活动正常进行的能力,自古以来,它就是求得生存的基本能力,今天人类社会迅速变化和激烈竞争的时代,需要人们更强的适应能力,谁的适应能力强,谁就能生存下去,就能更好地发展下去,就能迈向成功的彼岸。
没有容身之处,宽容不仅需要广阔的胸襟,更需要很高的智慧。
申辩也是一种权利,有的父母喜欢那种腑首帖耳“听话”的孩子,父母怎么讲,孩子就怎么做。一旦发现孩子做错了,就会不分青红皂白地训斥,打骂孩子。不允许孩子申辩,这样不但不能使孩子心服口服,还会使孩子滋长一种抵触情绪,为谎,推脱责任埋下恶根,孩子申辩本身是一次有条理地使用语言的过程,也是父母交流的过程,如果父母能意识地找一些问题来与孩子辩论,孩子的思维能力和口语能力可以得到很好的训练。
作为父母不要整天盯着孩子的分数,做孩子分数的晴雨表。孩子得了高分就心花怒放,得了低分就心灰意冷。弄得孩子整天心情紧张,诚惶诚恐,无心学习,父母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孩子的品德培养上,放在创造能力,学习能力的培养上,让孩子将来即使上不了大学,也能够自食其力。
家长总爱将教育孩子当成风筝,任其高飞,线绳终端不离手心才踏实,而孩子却愿当只小鸟,渴望飞翔,家再温暖,也总是孩子练飞的首站,而不是她飞翔的天空,不能将其终生关在小天地里,家长的双手不是用来使劲捆绑孩子手脚的,而应该是用来磨练孩子翅膀的。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从兴趣出发,才能让孩子乐学,现在社会上有种怪现象,那就是小小年纪,大多数孩子要学很多门知识,很多家长不去考虑孩子学习效果如何,好象是学的内容越多,孩子就离成才就越近,完全不考虑孩子是否愿意去学,有没有兴趣,结果造成浪费金钱,浪费经历,更浪费孩子天真的快乐时光,所以我希望父母从平时的生活学习中捉孩子的兴趣点,加以引导,然后再给她们的兴趣去点温加油,让她们燃烧起来,这样才会获取更加的效果。
一位知名教育家说得好:“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掌握在执政者手里,不如说掌握在父母手里”孩子的教育和培养是一门很复杂的学问,让我们家长与老师、学校共同合作,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人才来。
在家庭教育方面,通过这几年的生活与实践,陆续把点滴感悟写下来,一则如实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想,二则希望与家长们交流,共同提高。我认为,夫妻要想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应注意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夫妻合作协调。首先,夫妻二人在教育原则和思想上要高度一致,比如,严格要求,不溺爱,诚实,不贪不便宜,等等;其次,相互配合,孩子犯错误之后,一方严厉批评,也许当时孩子想不明白,或不好接受,另一方则在私下和言悦色地指出孩子的错误所在,并说刚才爸爸或妈妈严厉地批评你因为太爱你了。正所谓一个唱黑脸,一个唱红脸,这样一唱一和,孩子自然会从内心深处接受批评,承认错误。
2、把礼貌教育贯穿始终。礼貌是当代社会文明的基本标志。礼貌教育一定要从生活小处着手,首先父母要身体力行,为孩子做好榜样,孩子会在潜移默化中养成文明习惯。其次,必要时适当给予孩子指点和教育,切记,不要说的过多,让孩子反感。
3、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首先,教育孩子早睡早起,适当锻炼身体,绝不能熬夜;其次,饮食科学,不要偏食和吃的过饱,也不能营养过剩。让孩子知道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人的健康、学习、工作等各方面的作用很大。
4、讲究原则,不能溺爱孩子。高尔基说:爱孩子是连母鸡都能做到的事情。没有哪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的,重要的是如何爱。孩子长大以后发展的结果各不相同,从小到大家庭的影响和教育起着重要作用。一些父母,孩子提出不合理的要求,如果不满足就哭闹,父母心痛,于是就满足,其实这正助长的孩子的不良品质。其实,提出不合理要求,已经不应该,不满足就闹,更是错上加错。当孩子提高不合理要求时,家长应坚决拒绝,孩子也许就不那么哭闹了。孩子的哭闹往往是家长态度的助长结果。
5、排除或减少来自祖辈的干扰。中国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溺爱孩子,是一个普遍现象。如果不住一起最好,如果一家三代四代同住,年轻的父母也许会操更多的心,因为一方面要教育孩子,另一方面还要教育老人,而且教育老人比教育小孩难度往往更大。
6、教孩子学会宽容和大度。多鼓励孩子到孩子中去,在孩子与孩子交往中,鼓励孩子懂得谦让、宽容和大方在。可以让孩子邀请朋友到家里做客,家长就热情接待,这样能让孩子学会热情待人,同时家长的热情也让孩子在朋友中很有“面子”,很有自信。切不可怕把家里搞乱而不让孩子的朋友来家里,更不能对孩子的朋友冷淡,那样会让孩子很丢面子,让自己在朋友中抬不起头,同时也疏远了孩子与父母的关系。
今天,我按学校要求收看了由著名教育专家xx主讲的《xx》教育专题节目,xx专家结合生动的案例,深入浅出地从家庭教育的点滴讲起,平铺直叙中挖掘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看完节目我感受颇深,孙老师的讲解让我对家庭教育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和更深的理解。下面就此次家庭教育的责任与未来讲座,我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说起孩子,大概每个父母都有说不完的话题,孩子的成长倾注了我们太多的心血与爱,当然她们也给我们带来了数不清的欢乐。孩子一天天在成长,从牙牙学语、蹒跚学步,再到幼儿园、小学时期,她们的变化给我们带来了一个个惊喜。其实孩子的成长过程也是我们为人父母的成长过程,我们在父母这个角色里也是在不停地学习与进步。
家庭教育是终身教育,是人生整个教育的基础和起点,是对人的一生影响最深的一种教育,它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着一个人人生目标的实现。xx专家《家庭教育的责任与未来》的讲座,对于我来说是一次提高和重塑,具有很强的指导和引领作用。
本期节目的开头xx专家就提出一个问题,要思考家长自己的角色是什么?答案是毋庸置疑的,努力成为孩子终身的导师。这句话深深触动了我。家庭和环境与沟通、引导将是我今后要做的最重要的工作,要潜移默化地对孩子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树立孩子远大的理想,平日里多与孩子亲近沟通,聊天就像朋友一样,有些事情也可以让孩子多发表自己的意见,大家一起商量,这样孩子就会更加信赖父母。
家庭是孩子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过程非常重要,所以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要多关注孩子的心理和思想,不要只谈论学习、只关注成绩。要学会尊重孩子、欣赏孩子,发现孩子进步要及时表扬。不做保姆式的父母,过度地溺爱孩子,而要做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导师。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作为父母要言行合一、以身作则,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给孩子树立榜样。
家庭教育是一项复杂的工程,说不完,倒不尽,今日我只是简单地谈了下我的'收获和感想,最后我还想分享一句我很喜欢的一段话。
每个孩子都是种子,只不过每个人的花期不同,有的花一开始就灿烂绽放,有的花需要漫长的等待。不要看着别人的花怒放了,自己的那颗还没有动静就着急,相信是花都有自己的花期,细心地呵护自己的花,慢慢地看着他长大,陪着他沐浴阳光风雨,这何尝不是一种幸福。相信孩子,静待花开,也许你的种子永远都不会开花,因为他本身就是一棵参天大树。
首先很感谢学校为我们家长精心安排的这次家庭教育讲座。
听了张局长的讲座,受益匪浅。张局长用深入浅出的语言、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法、自己的亲身经历,向我们家长传授了孩子在教育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及教育方法,让我感慨颇深,深刻领悟到了言传身教,一朝为父母,终身为老师,家长所承载的责任与重要意义。教育的关键就在于养成好习惯、与孩子更好的沟通、增加阅读方法等几个方面。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我们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中都在深刻地影响着孩子,家庭的和睦、浓郁的亲情氛围等都是一个孩子健康成长的客观条件。从小让就孩子树立独立的人格,其次就是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孩子虽然很小,但却有着强烈地自尊心,大人的言行他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特别是当着外人的面不留情面的指责或是埋怨都会给孩子带来心灵上的伤害。通过收听这次讲座,还有几点体会与大家分享:
一、能有一个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的养成是非常必要的,它应该体现在生活的细节中。要有好的习惯,首先要让孩子在思维上习惯,要给孩子足够的自由,不能管太死,否则精神上就会有叛逆,我们就要从孩子小时候起,从小事做起,仔细观察,及时发现孩子生活中的不良行为,加以纠正和引导;对孩子生活中好的行为给予肯定和鼓励,使之成为习惯,让孩子在好习惯的陪伴下学习、生活。
二、做好与孩子的沟通。家长与孩子的沟通,要注意讲究科学方法:首先要善于倾听。只有倾听孩子的心里话,知道孩子想什么,关注什么和需要什么,才能有针对性地给予孩子关心和帮助,也会使以后的沟通变得更加轻易。孩子向您诉说高兴的事,您应该表示高兴;孩子向您诉说不高兴的事,您应该让他尽情地宣泄,并表示同情;当孩子向您诉说您不感兴趣的话题,您应该耐着性子听,表示您关注他的谈话内容。这样,不仅使孩子更乐意向您倾诉,也可以提高他的语言表达能力。其次,家长要学会和孩子做朋友。家长如果总是高高在上,就很难和孩子交知心朋友,也就谈不上真正的沟通。这就要求家长和孩子谈话时,要以孩子的心态和孩子能理解的语言进行。再者要有耐心。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年龄、心理和思想感情等各方面都存在着巨大差异,理解需要一个过程。如果过于急躁,沟通就会成为泡影。
三,要培养孩子大量的阅读。读书是开阔孩子的视野,获得知识的一种学习方法。也是一种给孩子带来无限乐趣的娱乐活动。所以首先要给孩子营造一个浓厚的阅读氛围。使阅读成为他的一种生活方式,让孩子认为阅读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所以,在家里,每天晚上总是会有一个固定的时间去看书,不管是何种书籍,给他带一个头,营造一个学习的氛围。慢慢地,孩子也就喜欢了上阅读,阅读不仅成了一种生活习惯,而且它也成了我们的良师益友。
文档为doc格式。
。
今天晚上听了一节家庭教育指导课,由康玉洁老师主讲,课讲得很好,干货满满。从后来听众不断打赏就能看出来。尽管课间服务老师一再提醒大家不用打赏,专心听课就好,但大家都是识货的,真心诚意地表达对老师的喜爱和赞赏。
我是一名老师,也是一名家长,自认为自己家孩子教育得还行,但是看到班上一些有问题的孩子,想帮他们,有时候又觉得自己不够专业,于是,看到公众号宣传广告后就扫码进了直播间看看。希望能有所收获,增加一些自己的力量。内心强大还要靠知识来武装。两个多小时的课,我听得很认真,全程做了笔记。有些来不及记的,都手机截屏,等课后补上笔记。打铁需趁热,赶紧写下今天的学习感悟。
康老师今天讲了三个问题:
一、如何提高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二、我们为什么缺乏安全感?
三、如何给孩子提供无条件的爱?并且给出了比较有价值的思考和建议。结合笔记总结如下:
结合马丁·赛里格曼的习得性无助研究,给出了定义,分析了原因和表现,如:自我评价降低;产生无助感;依赖心增强;逃避问题,害怕失败等。
如何抗挫折,康老师给出两个建议:
(一)归属感和价值感,让孩子变得更好。
1、无条件接纳和包容,让孩子有归属感我的理解是无论家庭还是班级,要让学生有归属感,意识到我是家庭或班级的一份子,我愿意为家或班级贡献自己的力量,我愿意展示自己,为家或集体出份力。比如说“双减”后,我们学校六年级正在举行一些学科活动,培养孩子学科素养,无论是英语歌曲合唱比赛,还是课本剧表演或者即将举行的五子棋比赛,都让孩子从各个方面参与其中,展示自己。我刚接手的这个六年级毕业班,对学生还不太了解,仅从平时的课堂学习和作业中,对学生有个初步印象。但自从举办了这些活动,我对学生的了解大为改观。有的学生可能学习成绩一般,但街舞跳得很棒,或者很有演唱天赋,有的学生学习不够积极主动,但参与活动却热情积极,有主人翁意识。有的学生虽然调皮,但值日工作认真负责等等,真的是多一把尺子,就多一个好学生。
2、让孩子意识到自己是有价值的人如何让孩子意识到自己是有价值的人?首先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生命的宝贵,任何时候都不要伤害自己的身体。康老师举了个案例:“不值得”!其次告诉孩子生命是时间组成的,不要浪费时间。第三,家长要给孩子做事的机会!让他认为对自己对建设家庭有贡献,是个有用的人。比如我自己的小儿子,很小,才六岁,我经常带他去菜鸟驿站,请他帮我拿快递,每次帮了我的忙,都对他表示感谢,他就很开心。第四,不要交换条件,告诉他(做事情)带给周围人的价值。还以我儿子为例,吃过晚饭后,先生想带儿子出去散步,正好我今天晚上七点半想听家庭教育学习讲座,我就特别希望孩子和先生出去,结果孩子不肯。先生就说,你和爸爸一起出去散步,我回来还给你买今天上午送你的认字玩具,他这才同意了。(这其实是谈条件)儿子和先生散步回来后,我讲座也听得差不多了,就诚恳地和儿子说:“感谢你今天和爸爸出去散步,有你陪,爸爸很开心!妈妈听课也没受到打扰,真好,对不对!”儿子点点头。像这样经常给孩子合适的夸赞和鼓励,孩子的自尊水平就会很高。自尊水平越高,孩子越能管好自己。
(二)孩子做正确事情的时候,才是教育的最佳时机!
这个观点我早就认同了,大部分家长可能都以为,孩子做错的时候是教育孩子的时候,其实不然,教育的最佳时机是孩子做对的时候。心理学上有个“正强化”,每次孩子做对了,你鼓励赞美他,他下次还会这样做。所以有这样一句话:“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当然怎么夸是有艺术和技术含量的,也是需要家长不断学习的地方。我举个我班上的例子,我们每周都要健康码、行程码打卡上传,有个女同学总是不能按时上传,不断提醒效果也不明显。我其实感觉到了一点家长对打卡的为难和不配合情绪,家长是做夜店烧烤生意的,属于晚上通宵工作,白天睡觉补精神。看不到老师的短信和电话也能理解,但是问题就没法解决吗?我后来找了这个学生了解情况,告诉她,办法总比困难多。可以请家里的爷爷或奶奶帮助打卡,老年人不善用智能手机,你作为一个六年级的学生,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很强,也可以帮到家人。并且我还主动请这个学生帮助我准备姓名贴,贴在同学作业本上,并全班表扬了她,当然也对她的一些小缺点提出改进意见。我后来就发现,孩子父母对学校的工作逐渐配合了,态度也好了不少。中午学校吃饭,这个女孩还在和我一起就餐时,主动给我打汤。孩子是有心的,作为老师能感受到那份温暖。我自己本身就是一位家长,从心里知道,没有哪位家长愿意和老师过不去,让自己孩子为难的。所以换位思考一下,工作就好做多了。
这里提醒家长的是,父母给孩子挑的毛病越多,孩子的毛病就会越来越严重。另外不要条件反射式的否定孩子的要求。比如,孩子周末跟你提出想玩一下手机,你怎么应对。如果直接拒绝,恐怕会引起反感,不如和孩子谈一谈游戏的益处和影响,以及如何把控游戏上瘾的问题。
康老师分析了三点:
(一)来自父母的威胁、恐吓;
(二)带来终身恐惧的冷暴力(关在门外,毁坏东西……)。
(三)那些藏在潜意识里的童年创伤。
谈到上面的第二点时,康老师安排了一个小互动:如果你给孩子打个分,满分10分,你会打几分?孩子会给你打几分?我看到互动屏幕里不少听众在打分,不少人给自己的孩子打的5分、6分、8分、10分的也有,孩子给自己打的分我看到大部分是10分,也有9分、8分,5分的,估计有家长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我也在思考,从骨子里,我非常想给自己的孩子打十分,因为我觉得他是那么天真、可爱,但又觉得好像不太完美,有点夸大了孩子的好,这孩子身上还是有不少缺点的,比如见人不爱打招呼,不太乐意和别人交流等。还有,我有时对孩子也挺凶的,孩子会百分百喜欢我吗?我正犹豫着,康老师放出了一段采访视频,全是亲子打分的真实对话视频,那一个个鲜活的真实的对话,让我们听众意识到:孩子对父母的爱和依恋,远胜过父母对孩子的爱。于是互动群里的分变了,不少家长给孩子打10分,大概是想到了孩子的诸般好(我暗想,赏识教育无形之中开始了)。
巧得很,楼下传来儿子的大声呼喊:“妈妈,我们散步回来啦!我还给你带来一个礼物!”咚咚咚,儿子很快上楼了。他举着一朵白色小野花,递给我:“妈妈,这是我送给你的礼物!”“谢谢!”正在听讲座的我,顺势提出那个问题:“如果满分是10分,你给妈妈打几分?”儿子一脸懵,说:“不知道。”我又问了一遍,“想想看?”儿子笑着说:“我打20分,哦,不是,是100分!”我瞬间眼眶湿了。正因为他知道我喜欢花,才会在散步时摘了一朵小野花给我。不要觉得别人对你的爱理所当然,念念不忘,必有回响,若无回响,必有一伤。孩子对父母的爱也是如此。
在谈到第三点,潜意识里的童年创伤时,又播放了一段视频采访,采访问题是原生家庭对你造成了哪些伤害?你是如何摆脱原生家庭的影响的?我不得不佩服这个讲座的专业化。家庭教育的不少方面都涉及了。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或多或少带着原生家庭的烙印,有的是积极的,有的是消极的,甚至是毁灭性的,如何走出不利的影响,我的想法是:加强学习,理解沟通,放下过去,握手言和。孩子永远在等父母的那一句“对不起”,父母永远在等孩子的那一句“我爱你”!很多时候,父母碍于自己的认知和情面,死活不肯说出“对不起”,孩子也觉得想对父母说“我爱你”不容易。
(一)有条件的爱是控制,不要把爱变成一场交易。我又举我孩子的例子了,小朋友想要买玩具,我给列了加分表,加到30分才能买一个玩具,加分表上的项目都是一些行为举止、习惯要求。孩子一开始很配合,后来就质疑我:“妈妈,我很小的时候,你给我买玩具,怎么没用加分表呢?”我竟被问住了,情急之下,回答:“因为那时候你还没有争分买玩具的能力,妈妈买什么你就玩什么,现在你有自己想要玩的玩具了,就必须靠自己努力获得。”“为什么我想要的玩具,你就不能不用加分就给我买呢?”我想了一下,我试图通过玩具控制孩子行为,对孩子的爱与要求其实是有条件的。亏我还读过《无条件养育》这本书,看来全忘了。又想起以前读过的一篇文章《你满嘴说爱,却面目狰狞》,就是读这篇文章,才突然明白有种父母之爱其实是为了控制孩子,只是双方都没有意识到而已。
(二)别让不爱进入认知(奇怪的行为、讨好型人格)。这段没听懂哈,以后再补课。
(三)接受孩子的不完美(温柔而有边界的爱)。这点可以参考《正面管教》,对孩子的错误,温柔而坚定地指出,让孩子乐于接受,愿意改变。其实夫妻之间相处也是如此,接受对方的不完美。很多夫妻吵架,总觉得自己说赢了对方才显出自己厉害,家庭地位高,其实不然,有时候恰恰相反,赢了吵架,却输了感情。
(四)学习成长型思维,允许失败和挫折(把注意力放在过程和动机上)。比如,班上最近正在排练课本剧《荆轲刺秦王》,学生排了几天,我听了两遍,感觉很糟糕。我对学生说:“这部剧我看过两届学生表演,不容易获大奖,但我希望你们能有所突破。”什么意思?这部剧本旁白太多,你们表演发挥的空间不大,所以,你们不要怕失败,老师有心理准备,但是,要多想办法,你们可以尽情发挥拼一回。比如多听听语文老师的意见,或去抖音上看看人家演的视频,再把剧本琢磨着改改,勤排练。不管最后的比赛结果如何,这个排练的过程我们是认真的,全力以赴的。孩子们果真很积极,单独建了表演群,还利用周末时间排练,真是好!这种好既体现了对一件事的上心,有责任感,也体现了自我价值和归属感。
伊坂幸太郎说:“一想到为人父母居然不用经过考试,就觉得实在是太可怕了。”孩子身上诸多问题源自于什么?源自于父母没有提前进行系统学习。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父母改变1%,相当于孩子改变99%。养孩子是一场修行,让我们陪孩子一起成长。
孩子上小学后,我基本取消了应酬,每天晚上和周末都尽量在家陪孩子。
刚开始的陪伴只是在家看电视,后因太太爱学习,在她的影响下,我家没交电视费,也就不看电视了。我开始看家庭教育的书,并在喜马拉雅听了近五年的教育相关音频。这让我知道高效陪伴的重要性,并在睡前和孩子一起亲子阅读,让孩子养成阅读的习惯。
晚上孩子完成作业后,我们一起在小区散步,和他一起聊聊时事,听他说天马行空的想法等,周末尽量带孩子们一起去郊外游玩。
现在回想起来,这真是一段快乐的亲子时光。
首先,非常感谢邱老师每周发在qq群的家庭教育视频。每次我都会抽空认真观看,并自我检视反思,受益匪浅。
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唠叨让孩子情绪化;威胁使孩子学会撒谎;过分听话不会变得自律;强迫孩子听话、过度控制,会让孩子没有思想自由。
尤其是,孩子上初中进入青春期后,更有自己的主见,讨厌被掌控。我们要如何与青春期的孩子相处及有效沟通呢?分享一下我的教育心得:
记得小学中低年级时,我对孩子要求较严格,规定,晚上八点半后不可以做作业。有一次,孩子没按时做完,我让他停下反思为什么没做完,孩子当时会有些抵触,双方当时很不愉快。然而,第二天早上5点多,孩子自己起来做完了。慢慢的,他也养成了回家先完成作业的习惯。
随着孩子的长大,用强迫命令的方式孩子不一定接受。到了高年级,需要转换成“教练”的角色,并做好榜样。因此,我时常提醒自己:我正在做示范。
当孩子有错时,给他一些空间,更多的是理解、包容。先与孩子沟通商量,定期开家庭会议,一起制定规则,互相监督提醒并遵守。
当自己有错时及时跟孩子道歉,让孩子知道父母有时也会犯错。
我和孩子一起成长,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也接受孩子的不完美。当遇到事情会想幸好没有更糟,用积极心态去看待每件事,每天睡前感恩总结,并自我反思,面对孩子谨言慎行,用行动去影响孩子。
孩子上小学后,我基本取消了应酬,每天晚上和周末都尽量在家陪孩子。
刚开始的陪伴只是在家看电视,后因太太爱学习,在她的影响下,我家没交电视费,也就不看电视了。我开始看家庭教育的书,并在喜马拉雅听了近五年的教育相关音频。这让我知道高效陪伴的重要性,并在睡前和孩子一起亲子阅读,让孩子养成阅读的习惯。
晚上孩子完成作业后,我们一起在小区散步,和他一起聊聊时事,听他说天马行空的想法等,周末尽量带孩子们一起去郊外游玩。
现在回想起来,这真是一段快乐的亲子时光。
以前孩子做错事时,我的情绪有时会控制不住打骂孩子。自从学习了如何有效沟通,了解abc理论(a、表示事件,b、对此事件的看法,c、自己产生的情绪和行为的结果。决定c的,是a还是b呢?事件a只是引起情绪及行为反应的间接原因,而我们对事件的看法b才是引起行为反应结果c。),让我学会遇到事情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
倾听,用心听孩子说话。80%时间用于倾听,20%用于引导,不敷衍孩子,让孩子感觉受重视。每次和孩子在一起基本是他说我听,我会用提问的方式多问,不否定他的观点。有时也会跟孩子分享自己工作、心情感受,或新闻等,让孩子感受真实的社会。
这次考试,孩子有科成绩不理想。我跟他说,我理解你,你顶着压力,我相信你也想考好,只是暂时没找到方法或兴趣,没调动起来。你找出原因调整好,下次一定会有进步。
他自己心态好,说,下次有更大的进步空间。但我感觉到他也有压力。在国庆期间不愿出去玩,在家用心学习。虽然我希望他能多出去走走,但想起讲座中说的过份听话不会变得自律,所以还是尊重他自己的决定。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这样让他养成自律的习惯。
沟通的前提是尊重,非暴力沟通是一种生活态度,会让尊重、理解、欣赏、慈悲融入生活中。让我们理解、尊重他人和自己。
家是孩子温暖的避风港,和谐的家庭生活是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我和太太都很重视家庭,若有不开心的事,会通过写信的方式来沟通,尽量给孩子创造有爱的家庭,并经常会把学习的收获一起交流。
其中《爱的五种语言》让我很有感触,它们分别是:
1、肯定的言词(多认可和赞美)。
2、精心的时刻(双方共享的美妙时刻,在这段时间里面,放下手机,把你的全部注意力都给予对方)。
3、接受礼物(重要的节日交换礼物是一件很有仪式感的事情)。
4、服务的行动(做对方想让你做的事,通过生活中的服务使对方高兴)。
5、身体的接触(拥抱)。
以前觉得家人生日时简单的祝福就可以,现在我会订蛋糕、买花、写祝福卡等,让家人有仪式感。
正如,我常和孩子交流说到:“无论您学习如何,我们都爱你,家永远为你留门。”
这就是我的一些心得与见解——用爱陪伴、仔细聆听、为孩子营造民主、和谐的家庭关系,这在家庭教育中尤为重要。同时,希望我们的孩子都能沐浴在有爱的家庭环境中,并能成为一位温暖、积极、向上的阳光少年。
文档为doc格式。
。
优秀作文推荐!今天晚上听了一节家庭教育指导课,由康玉洁老师主讲,课讲得很好,干货满满。从后来听众不断打赏就能看出来。尽管课间服务老师一再提醒大家不用打赏,专心听课就好,但大家都是识货的,真心诚意地表达对老师的喜爱和赞赏。
我是一名老师,也是一名家长,自认为自己家孩子教育得还行,但是看到班上一些有问题的孩子,想帮他们,有时候又觉得自己不够专业,于是,看到公众号宣传广告后就扫码进了直播间看看。希望能有所收获,增加一些自己的力量。内心强大还要靠知识来武装。两个多小时的课,我听得很认真,全程做了笔记。有些来不及记的,都手机截屏,等课后补上笔记。打铁需趁热,赶紧写下今天的学习感悟。
康老师今天讲了三个问题:一、如何提高孩子的抗挫折能力?二、我们为什么缺乏安全感?三、如何给孩子提供无条件的爱?并且给出了比较有价值的思考和建议。结合笔记总结如下:
家是孩子温暖的避风港,和谐的家庭生活是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我和太太都很重视家庭,若有不开心的事,会通过写信的方式来沟通,尽量给孩子创造有爱的家庭,并经常会把学习的收获一起交流。
其中《爱的五种语言》让我很有感触,它们分别是:
1、肯定的言词(多认可和赞美)。
2、精心的时刻(双方共享的美妙时刻,在这段时间里面,放下手机,把你的全部注意力都给予对方)。
3、接受礼物(重要的节日交换礼物是一件很有仪式感的事情)。
4、服务的行动(做对方想让你做的事,通过生活中的服务使对方高兴)。
5、身体的接触(拥抱)。
以前觉得家人生日时简单的祝福就可以,现在我会订蛋糕、买花、写祝福卡等,让家人有仪式感。
正如,我常和孩子交流说到:“无论您学习如何,我们都爱你,家永远为你留门。”
这就是我的一些心得与见解――用爱陪伴、仔细聆听、为孩子营造民主、和谐的`家庭关系,这在家庭教育中尤为重要。同时,希望我们的孩子都能沐浴在有爱的家庭环境中,并能成为一位温暖、积极、向上的阳光少年。
记得小学中低年级时,我对孩子要求较严格,规定,晚上八点半后不可以做作业。有一次,孩子没按时做完,我让他停下反思为什么没做完,孩子当时会有些抵触,双方当时很不愉快。然而,第二天早上5点多,孩子自己起来做完了。慢慢的,他也养成了回家先完成作业的习惯。
随着孩子的长大,用强迫命令的方式孩子不一定接受。到了高年级,需要转换成“教练”的角色,并做好榜样。因此,我时常提醒自己:我正在做示范。
当孩子有错时,给他一些空间,更多的是理解、包容。先与孩子沟通商量,定期开家庭会议,一起制定规则,互相监督提醒并遵守。
当自己有错时及时跟孩子道歉,让孩子知道父母有时也会犯错。
我和孩子一起成长,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也接受孩子的不完美。当遇到事情会想幸好没有更糟,用积极心态去看待每件事,每天睡前感恩总结,并自我反思,面对孩子谨言慎行,用行动去影响孩子。
。
今天,我和妈妈一起观看了《家庭教育宣传片》。几十分钟的教育片,却让我热泪盈眶,让我感触良多。
回想我刚上小学不久,可爱的妹妹来到了我们这个幸福之家。曾几何时,我也片面的理解为,妹妹出生后,爸妈就不再爱我了。那时的自己感觉家人们所有的爱和目光都聚在了妹妹身上,她受到百般宠爱,我受尽冷落。印象里的父母总是重复着一句话:“妹妹还小,你是姐姐,要让着妹妹,她什么都不懂。”这句话更让我深以为,爸妈不爱我了。只要妹妹打坏了东西,爸妈都会怪罪在我头上,都会说:“你怎么搞的?妹妹这么小,怎么不好好看着她?”当我据理力争时,爸妈就会骂我反嘴。有时,当我难过沉默时,爸妈就会骂我哑巴或是嘴里含着核桃。种种这些行为都让我十分反感,甚至有了离家出走的想法。
现在回想起来,父母纵有教育方式上的千般不对,但他们总归是爱我的,只是刚好把脾气发出来了而已。这也许是我也是没做好一个乖女儿的原因。不是吗?我也有回家不换鞋弄脏地板,衣服乱扔不雅观,喜欢抬着手机玩游戏不做作业的坏习惯,这些怎能不让父母生气呢?有时自己也认为,爸妈也在我的学习上过于严苛,让我增加了不少压力,觉得自己快失去自由了。爸妈越是对我严厉,我越变得叛逆。
现在想想爸妈确实是为我好的。经过我的努力,学习成绩还是上升了一些。爸爸虽然工作忙,但他一直鼓励好好学习,按时认真完成作业。这些都是父母们呵护我成长,爱我的表现。妹妹长大后,他们也一样会严格要求妹妹的。只有在父母和老师的严格教育下,我们才会成长得更加茁壮。
看了家庭教育宣传片,回想自己走过的路和遇到的事情,我才知道原来有这么多和我一样遭遇的朋友。我也在试着长大,理解父母的不易。但也希望爸妈和我一起共同进步,共同走好人生道路上的每一步。
首先,非常感谢邱老师每周发在qq群的家庭教育视频。每次我都会抽空认真观看,并自我检视反思,受益匪浅。
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唠叨让孩子情绪化;威胁使孩子学会撒谎;过分听话不会变得自律;强迫孩子听话、过度控制,会让孩子没有思想自由。
尤其是,孩子上初中进入青春期后,更有自己的主见,讨厌被掌控。我们要如何与青春期的孩子相处及有效沟通呢?分享一下我的教育心得:
(一)有条件的爱是控制,不要把爱变成一场交易。我又举我孩子的例子了,小朋友想要买玩具,我给列了加分表,加到30分才能买一个玩具,加分表上的项目都是一些行为举止、习惯要求。孩子一开始很配合,后来就质疑我:“妈妈,我很小的时候,你给我买玩具,怎么没用加分表呢?”我竟被问住了,情急之下,回答:“因为那时候你还没有争分买玩具的能力,妈妈买什么你就玩什么,现在你有自己想要玩的玩具了,就必须靠自己努力获得。”“为什么我想要的玩具,你就不能不用加分就给我买呢?”我想了一下,我试图通过玩具控制孩子行为,对孩子的爱与要求其实是有条件的。亏我还读过《无条件养育》这本书,看来全忘了。又想起以前读过的一篇文章《你满嘴说爱,却面目狰狞》,就是读这篇文章,才突然明白有种父母之爱其实是为了控制孩子,只是双方都没有意识到而已。
(二)别让不爱进入认知(奇怪的行为、讨好型人格)。这段没听懂哈,以后再补课。
(三)接受孩子的不完美(温柔而有边界的爱)。这点可以参考《正面管教》,对孩子的错误,温柔而坚定地指出,让孩子乐于接受,愿意改变。其实夫妻之间相处也是如此,接受对方的不完美。很多夫妻吵架,总觉得自己说赢了对方才显出自己厉害,家庭地位高,其实不然,有时候恰恰相反,赢了吵架,却输了感情。
(四)学习成长型思维,允许失败和挫折(把注意力放在过程和动机上)。比如,班上最近正在排练课本剧《荆轲刺秦王》,学生排了几天,我听了两遍,感觉很糟糕。我对学生说:“这部剧我看过两届学生表演,不容易获大奖,但我希望你们能有所突破。”什么意思?这部剧本旁白太多,你们表演发挥的空间不大,所以,你们不要怕失败,老师有心理准备,但是,要多想办法,你们可以尽情发挥拼一回。比如多听听语文老师的意见,或去抖音上看看人家演的视频,再把剧本琢磨着改改,勤排练。不管最后的比赛结果如何,这个排练的过程我们是认真的,全力以赴的。孩子们果真很积极,单独建了表演群,还利用周末时间排练,真是好!这种好既体现了对一件事的上心,有责任感,也体现了自我价值和归属感。
伊坂幸太郎说:“一想到为人父母居然不用经过考试,就觉得实在是太可怕了。”孩子身上诸多问题源自于什么?源自于父母没有提前进行系统学习。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父母改变1%,相当于孩子改变99%。养孩子是一场修行,让我们陪孩子一起成长。
作为一名家长,我很期待这次学习机会,随着孩子的长大,对孩子的教育我感到越来越困惑,常常觉得力不从心,高洋老师的讲座让我感触颇多,受益匪浅。
首先,高老师让家长思考,你希望自己为孩子做哪些改变?并告诉我们为人父母的不同境界:肯为孩子花钱、肯为孩子花时间、肯为孩子学习、肯为孩子改变。我感觉自己只能做到肯为孩子花时间,偶尔肯为孩子学习,自己的境界不够高,经常站在大人的角度去强制要求孩子做什么,忽略了孩子心中真正的想法。当我们对家庭教育理念知道的越多,我们才可能做得更好。优秀的父母应该和孩子一起成长,一起进步。
其次,高老师向我们进行了新高考政策的解读,让我们清楚了高考的变化,帮孩子提前做好规划。
最后,高老师向我们详细介绍了台湾资深心理咨询师黄锦敦“儿童叙事治疗”的一些理念和做法。“把孩子和问题分开”,给了我很大启发,用“问题是问题,人不等于问题,人是自己问题的专家”的态度来和孩子互动,孩子在和我们对话时,我们就能站在一个有力量的位置,好好看待问题对自己的影响,以及自己和问题之间的关系,这时探讨问题的来龙去脉就会变得生动又有趣。
高老师还介绍了一些教育方法,比如让孩子写能量卡、写成功日记、画画等。很多的孩子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画画能帮助他们表达心情和想法,我们也能从孩子的画中看出他们的情绪,帮助他们从困境中走出来。从高老师展示的班级能量卡和思维导图中,我看到了关注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也明白了好的教育方法是循循善诱的教育,这样才会给孩子带来巨大改变。
为人父母,要有一颗平常心,在子女的教育上,看待子女的分数上,更要有一颗平常心!而这正是包括我在内的多数父母所没有做到的。其实想想,我们也是很普通的父母,但却为什么希望我们的孩子是出类拔萃的呢?我们自己是成功的吗?也许当我们用一颗平常心要求孩子时,他反倒会成为一个让我们欣慰的孩子,健康、活泼、幸福!
总之,这次讲座教会了我很多,让我转变了观念,不再那么焦虑与不安,心态变得平和。接下来我要把高老师介绍的几本非常好的教育书籍买来看一看,按照教育规律来配合学校的教育,按照科学的方法去教育孩子、引导孩子,从而激发他们的潜能。虽然真正做起来着实不易,但我会一点一滴的去改正,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与孩子一起学习、共同进步,让孩子在面临困境时,能被温暖的善意所款待,能陪孩子遇见最美好的自己!
感谢学校提供了这样一个让家长提高进步的平台。希望今后学校能给家长多提供这样的学习机会,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引导我们成为称职的家长。
家庭教育既是一门综合性很高的艺术,又是一项异常复杂的过程,它不但要求家长有个方面的知识和见识,而且要求家长懂得怎样更好地与孩子进行沟通,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让孩子在求知、交友、做人、自我修养等各方面获得不错的教育,促使孩子把潜力完全发挥出来。
教育孩子是一项十分复杂的事情,也是一项伟大的事业。“望子成龙,盼女成风”是普天之下为人父母者最大的心愿。这种心愿从小处看,可以成就一个人的骄傲与辉煌,从大处看,可能造就一个民族的自豪,甚至成为一种文明与进步的代表。遗憾的是,就一些父母而言,望子女成才的心愿却很难实现,下面就我个人在教育孩子方面的一点粗浅的看法。
在生活中要尊重孩子,以平等的身份对待孩子,与孩子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孩子的信任。做父母的要爱孩子,也许你会说这个道理再简单不过了,哪个做父母的会不爱自己的孩子呢?但有些父母的爱并不能被孩子接受和认可,我就常常给我懂事的女儿一个个亲切的拥抱,一个个浅浅的微笑,一次次循循善诱的开导,一件件小小的礼物,这会使孩子很自然的感受到父母给予她的爱,也加强了她对父母的信任感,因此我们家长都应该用爱心去培养孩子不错的行为习惯。
父母要放下高高在上的姿态,学会平等地与孩子交流,静下心来倾听孩子要诉说的一切,哪怕此时你在忙、再累,也要专心致志地倾听,不时地询问孩子:“在学校有什么有趣的事吗?上课时你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今天你的笑脸又增多了吗?每当我这样问女儿的时候,她总是十分兴奋的向我汇报一切,当她说出自已对事情的看法时,我也会尊重她的意见,与她商量办,给了她足够的信心和自信,我认为这对培养孩子的品格十分重要,倾听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学问。
当今时代是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因此从小就要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敢于迎接挑战的精神,学习上我常鼓励女儿说:你太棒了,真聪明这么难的知识你都能答对,老爸好佩服你啊,她一听就很高兴,而且还调动了她的学习积极性,当她遇到困难时,我不断地给她打气,此时我也会和孩子一起努力,用实际行动感染她,也达到了品德教育的目的。
在实践活动中,针对发生变化的客观形势利用自己的智力等诸因素进行自我控制,自我改造,实现主观与客观相融,从而保证实践活动正常进行的能力,自古以来,它就是求得生存的基本能力,今天人类社会迅速变化和激烈竞争的时代,需要人们更强的适应能力,谁的适应能力强,谁就能生存下去,就能更好地发展下去,就能迈向成功的彼岸。
人性最深切的渴望就是获得她人的赞赏,孩子当然也不例外,来自父母的赞美会激起孩子内在的自我价值和尊严感,促使她们进一步加强不错的行为,直至养成好性格。
没有容身之处,宽容不但需要广阔的胸襟,更需要很高的智慧。
申辩也是一种权利,有的父母喜欢那种腑首帖耳“听话”的孩子,父母怎么讲,孩子就怎么做。一旦发现孩子做错了,就会不分青红皂白地训斥,打骂孩子。不允许孩子申辩,这样不但不能使孩子心服口服,还会使孩子滋长一种抵触情绪,为谎,推脱责任埋下恶根,孩子申辩本身是一次有条理地使用语言的过程,也是父母交流的过程,如果父母能意识地找一些问题来与孩子辩论,孩子的思维能力和口语能力可以得到很好的训练。
作为父母不要整天盯着孩子的分数,做孩子分数的晴雨表。孩子得了高分就心花怒放,得了低分就心灰意冷。弄得孩子整天心情紧张,诚惶诚恐,无心学习,父母应该把注意力放到孩子的品德培养上,放到创造能力,学习能力的培养上,让孩子将来即使上不了大学,也能自食其力。
家长总爱将教育孩子当成风筝,任其高飞,线绳终端不离手心才踏实,而孩子却愿当只小鸟,渴望飞翔,家再温暖,也总是孩子练飞的首站,而不是她飞翔的天空,不能将其终生关在小天地里,家长的双手不是用来使劲捆绑孩子手脚的,而应该是用来磨练孩子翅膀的。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从兴趣出发,才能让孩子乐学,现在社会上有种怪现象,那就是小小年纪,大多数孩子要学很多门知识,很多家长不去考虑孩子学习效果如何,好象是学的内容越多,孩子就离成才就越近,完全不考虑孩子是否愿意去学,有没有兴趣,结果造成浪费金钱,浪费经历,更浪费孩子天真的快乐时光,因此我希望父母从平时的生活学习中捉孩子的兴趣点,加以引导,然后再给她们的兴趣去点温加油,让她们燃烧起来,这样才会获取更加的效果。
一位知名教育家说得好:“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掌握在执政者手里,不如说掌握在父母手里”孩子的教育和培养是一门很复杂的学问,让我们家长与老师、学校共同合作,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人才来。
在家庭教育方面,通过这几年的生活与实践,陆续把点滴感悟写下来,一则如实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想,二则希望与家长们交流,共同提升。我认为,夫妻要想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应注意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夫妻合作协调。首先,夫妻二人在教育原则和思想上要高度一致,例如,严格要求,不溺爱,诚实,不贪不便宜,等等;其次,相互配合,孩子犯错误之后,一方严厉批评,也许当时孩子想不明白,或不好接受,另一方则在私下和言悦色地指出孩子的错误所在,并说刚才爸爸或妈妈严厉地批评你因为太爱你了。正所谓一个唱黑脸,一个唱红脸,这样一唱一和,孩子自然会从内心深处接受批评,承认错误。
2.把礼貌教育贯穿始终。礼貌是当代社会文明的基本标志。礼貌教育肯定要从生活小处着手,首先父母要身体力行,为孩子做好榜样,孩子会在潜移默化中养成文明习惯。其次,必要时适当给予孩子指点和教育,切记,不要说的过多,让孩子反感。
3.养成不错的生活习惯。首先,教育孩子早睡早起,适当锻炼身体,绝不能熬夜;其次,饮食科学,不要偏食和吃的过饱,也不能营养过剩。让孩子知道不错的生活习惯对人的健康、学习、工作等各方面的作用较大。
4.讲究原则,不能溺爱孩子。高尔基说:爱孩子是连母鸡都能做到的事情。没有哪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的,重要的是如何爱。孩子长大以后发展的结果各不相同,从小到大家庭的影响和教育起着重要作用。一些父母,孩子明确提出不合理的要求,如果不满足就哭闹,父母心痛,于是就满足,其实这正助长的孩子的不良品质。其实,明确提出不合理要求,已经不应该,不满足就闹,更是错上加错。当孩子提升不合理要求时,家长应坚决拒绝,孩子也许就不那哭闹了。孩子的哭闹往往是家长态度的助长结果。
5.排除或减少来自祖辈的干扰。中国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溺爱孩子,是一个普遍现象。如果不住一起最好,如果一家三代四代同住,年轻的父母也许会操更多的心,因为一方面要教育孩子,另一方面还要教育老人,而且教育老人比教育小孩难度往往更大。
6.教孩子学会宽容和大度。多鼓励孩子到孩子中去,在孩子与孩子交往中,鼓励孩子懂得谦让、宽容和大方在。可以让孩子邀请朋友到家里做客,家长就热情接待,这样能让孩子学会热情待人,同时家长的热情也让孩子在朋友中很有“面子”,很有自信。切不可怕把家里搞乱而不让孩子的朋友来家里,更不能对孩子的朋友冷淡,那样会让孩子很丢面子,让自己在朋友中抬不起头,同时也疏远了孩子与父母的关系。
父母要用科学的心理学、教育学、生理学等理论指导自己的家庭教育。对别人的经验和常识要进行分析。
父母应注意在家庭中不能包办代替,减少孩子的依赖性。当孩子断然做出某个决定或承诺时,告诉他,要对自己的。做法及所能产生的后果负责。这样可以避免事后不必要的埋怨和牢骚。例如,如果在星期天孩子执意要9点以后起床,那么在午饭前不能给他吃任何东西。因为吃早点的时间已经过了,如果想吃早点,就必须在8点钟以前起床。
结合马丁・赛里格曼的习得性无助研究,给出了定义,分析了原因和表现,如:自我评价降低;产生无助感;依赖心增强;逃避问题,害怕失败等。
如何抗挫折,康老师给出两个建议:
(一)归属感和价值感,让孩子变得更好。
1、无条件接纳和包容,让孩子有归属感我的理解是无论家庭还是班级,要让学生有归属感,意识到我是家庭或班级的一份子,我愿意为家或班级贡献自己的力量,我愿意展示自己,为家或集体出份力。比如说“双减”后,我们学校六年级正在举行一些学科活动,培养孩子学科素养,无论是英语歌曲合唱比赛,还是课本剧表演或者即将举行的五子棋比赛,都让孩子从各个方面参与其中,展示自己。我刚接手的这个六年级毕业班,对学生还不太了解,仅从平时的课堂学习和作业中,对学生有个初步印象。但自从举办了这些活动,我对学生的了解大为改观。有的学生可能学习成绩一般,但街舞跳得很棒,或者很有演唱天赋,有的学生学习不够积极主动,但参与活动却热情积极,有主人翁意识。有的学生虽然调皮,但值日工作认真负责等等,真的是多一把尺子,就多一个好学生。
2、让孩子意识到自己是有价值的人如何让孩子意识到自己是有价值的人?首先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生命的宝贵,任何时候都不要伤害自己的身体。康老师举了个案例:“不值得”!其次告诉孩子生命是时间组成的,不要浪费时间。第三,家长要给孩子做事的机会!让他认为对自己对建设家庭有贡献,是个有用的人。比如我自己的小儿子,很小,才六岁,我经常带他去菜鸟驿站,请他帮我拿快递,每次帮了我的忙,都对他表示感谢,他就很开心。第四,不要交换条件,告诉他(做事情)带给周围人的价值。还以我儿子为例,吃过晚饭后,先生想带儿子出去散步,正好我今天晚上七点半想听家庭教育学习讲座,我就特别希望孩子和先生出去,结果孩子不肯。先生就说,你和爸爸一起出去散步,我回来还给你买今天上午送你的认字玩具,他这才同意了。(这其实是谈条件)儿子和先生散步回来后,我讲座也听得差不多了,就诚恳地和儿子说:“感谢你今天和爸爸出去散步,有你陪,爸爸很开心!妈妈听课也没受到打扰,真好,对不对!”儿子点点头。像这样经常给孩子合适的夸赞和鼓励,孩子的自尊水平就会很高。自尊水平越高,孩子越能管好自己。
(二)孩子做正确事情的时候,才是教育的最佳时机!
这个观点我早就认同了,大部分家长可能都以为,孩子做错的时候是教育孩子的时候,其实不然,教育的最佳时机是孩子做对的时候。心理学上有个“正强化”,每次孩子做对了,你鼓励赞美他,他下次还会这样做。所以有这样一句话:“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当然怎么夸是有艺术和技术含量的,也是需要家长不断学习的地方。我举个我班上的例子,我们每周都要健康码、行程码打卡上传,有个女同学总是不能按时上传,不断提醒效果也不明显。我其实感觉到了一点家长对打卡的为难和不配合情绪,家长是做夜店烧烤生意的,属于晚上通宵工作,白天睡觉补精神。看不到老师的短信和电话也能理解,但是问题就没法解决吗?我后来找了这个学生了解情况,告诉她,办法总比困难多。可以请家里的爷爷或奶奶帮助打卡,老年人不善用智能手机,你作为一个六年级的学生,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很强,也可以帮到家人。并且我还主动请这个学生帮助我准备姓名贴,贴在同学作业本上,并全班表扬了她,当然也对她的一些小缺点提出改进意见。我后来就发现,孩子父母对学校的工作逐渐配合了,态度也好了不少。中午学校吃饭,这个女孩还在和我一起就餐时,主动给我打汤。孩子是有心的,作为老师能感受到那份温暖。我自己本身就是一位家长,从心里知道,没有哪位家长愿意和老师过不去,让自己孩子为难的。所以换位思考一下,工作就好做多了。
这里提醒家长的是,父母给孩子挑的毛病越多,孩子的毛病就会越来越严重。另外不要条件反射式的否定孩子的要求。比如,孩子周末跟你提出想玩一下手机,你怎么应对。如果直接拒绝,恐怕会引起反感,不如和孩子谈一谈游戏的益处和影响,以及如何把控游戏上瘾的问题。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miekuo.com/fanwendaquan/xindetihui/6692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