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每一个细微的经历都有可能成为我们的心得体会的来源。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选的心得体会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灵感和启发。
大学毕业后,我就很少有机会参加专业而系统的讲座活动,这次随工作室去广东深圳参加“全国中小学高效课堂与有效教学策略论坛”,是一次非常难得而可贵的机会。在三天的学习时间里,非常紧凑的安排了六位专家的讲座,每一场听完我们都会有自己的收获,在茶余饭后的短暂休息时间里,我们都会互相交流着彼此的收获和感受。短暂的学习虽然结束了,可学习后所产生的教学思考却是永远也不会停止的!
几位专家把自己多年甚至毕生的教学研究所得和教学思想精华,都在自己的讲座中展示着、渗透着,并折射出无穷的思考。每当一场讲座结束时,我都会去思考,思考他们所带给我的启发,思考我的教学,思考我自己!在写这个学习心得时,我感觉想写的东西很多,当把所有的关键词写下来并归类后,我看到了三天里我思想收获的主线,那就是:关注学生、关注教师、关注课堂!下面我就从这三个方面谈谈我的思考。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谢利民,在讲座中提到了这样一句话:由“关注学生所学习的知识”转向“关注学习知识的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是教育的基础。对学生的研究就应该放在教学之首,我们在备课环节中,备学生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喜欢看电影,喜欢听音乐,喜欢运动,那是因为我们对这些活动感兴趣,如果不感兴趣你是绝对不会去做,或者很无耐毫无收获的去应付。我们的教学也是一样的,为什么很多学生都不喜欢课堂教学,甚至抵触,理由只有一个他们不感兴趣。如何让学生对自己的课堂感兴趣成为了我们教育工作者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而且要从头做起并持之以恒,而不是想起了做一做。很多老师都会在初一或高一,本门学科开始时给学生一些兴趣点。比如:生物老师展示一下生物的dna模型、上几届学生制作的细胞立体模型、或放一段生物科教片等,在开课前吊足学生的胃口。可是在进行常规的教学后。学生的兴趣慢慢的丧失了,进入了为学习而学习的状态。这样的做法并不能培养学生的兴趣。兴趣应该是发自内心的对某件事物由衷的喜欢和向往,并为之坚持而付出。人为的培养兴趣是很难的,但我们可以去关注学生对本学科涉及到的什么方面感兴趣,然后逐步引导,放大到本学科的学习。我举个例子,在高一上生物课之前,我们可以带学生去参观植物园,参观动物博物馆。回来后让学生谈谈对什么最感兴趣,并展示我们三年要学习的教材的目录,让学生知道我对什么感兴趣,我想学什么。从而建立好学生与课堂的兴趣对接点,然后精心设计每一堂课,除了教学重难点的达成外,要在课堂中穿插学生感兴趣的东西,保持课堂有1至2个兴奋点。千万不要让学生为学而学。
2、需要是学习的动力。在我们每次的备课中,我们一定要思考学生需要什么。你的设计学生喜欢吗?像这样要求合适吗?他们需要吗?他们想听你讲还是他们想展示自己的想法?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一面,都希望得到师长的称赞,同伴的认同。所以把课堂还给他们,让他们在你的教学设计下去充分展示自我,去展示、去点评、去完善。做一个像毛泽东一样的课堂指挥者,让学生去“真枪实战”。做一个像张艺谋一样的电影导演,让学生去“演绎精彩”。这样的课堂才是他们需要的。学生想去展示他们的才华,讲台和课堂成为了他们所向往的地方,因为那里是他们智慧炫耀的舞台!
3、潜能是教学的源泉。教育是一个让个体不断完善的过程,更应该是一个发掘潜能的过程。潜能的激发又在推动着我们的教育,这样才产生了无数的教育家和思想家。潜能的激发,对于个体能力的延伸是无止境的。它能产生的作用和影响也是无法估量的。谢利民教授说过这样一句话:“当学生觉得不难,那难也不难;当学生觉得难,那不难也难。”在我们的教学中,只有不断的给学生设定一个个够一够就能够到的高度,那么当我们回头看时,你会发现他们的潜能是你无法估量的。给学生展示的舞台,他会表演得很精彩,也会发掘到自己身上更多的潜能。多让学生说,你会发现他们个个都很能说很会说。多让学生表现,你会发现他们个个都越来越想展示自己!
4、情感是教学的质量。古话说得好“亲其师,信其道。”学生是否对所学的感兴趣,很多时候都取决于他是否喜欢这个老师,信服这个老师。师生之间良好的情感基础是推动教学的动力,有了这个动力,教学质量也就不言而喻了,所谓水到渠成也就是这个道理了。学生对老师的喜欢是真诚的,是发自内心的,这种喜欢哪怕在他毕业多年后仍然是不会变得。当学生觉得不认真做作业会对不起这个老师,他还会不去做好吗?当学生觉得考不好会没脸见你时,他还会不去加油考好吗?师生的情感是超越教育之上的精华。五年、十年后,还会有学生记起你看望你时,这是一个教育工作者最值得自豪的,也是最大满足感的慰藉。五年、十年后,还会有这样一位良师永远也不会忘记时,这也是一个学生最值得庆幸的,也是成长路上温暖的港湾!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是教学的参与者,更是教学的指挥者、设计者。如何授的精、活、实;学的乐、快、好,离不开教师精心的设计。如何做到课伊始,趣已生;课进行,趣正浓;课结束,趣犹存,更离不开教师用心的思考。设计与思考的呈现,更多的体现出了一位教师的功底与潜能。
1、教师的艺术。
教学有法,可教无定法。在同课异构中,我们可以很多种教学模式,并从中学习到很多的教学艺术。这些艺术的背后可以看出教师自身的艺术魅力。教师教学的语言艺术;教师教学的调控艺术;教师教学的启发艺术;教师教学的评价艺术。这些教学艺术都是做为教师的我们需要不断摸索,不断提升自己的必修课。
2、教师的转型。
刚工作时,我们很多时候都是模仿性教学:执行教材,教师教学生涯的起始。经过5年左右的教学后,我们进入到了合格教师的独立性教学阶段:教师职业成长与发展的关键阶段。到了这个阶段后,教师的教学能力发展将会出现一个“高原期现象”,此时也是一个教师能否成功转型的关键时刻。如果你固守现状,不愿多思考,不愿一次次挑战自己,设计出更好更精的教学,并记录下改革的点滴。使自己从经验型教师转型为研究型与学者型教师。如果转型成功,那就进入到了创造性教学阶段,并逐渐形成独有的教学艺术风格。
3、教师的终身学习。
活到老,学到老。做为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先有一桶新鲜且流动的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要能跟上知识更新的脚步,教师的压力也是不言而喻的,只有秉着终身学习的理念,才不会让自己落伍,也才能成为学生信服的老师。在教育生涯中与学生共同成长!
本学期我读了亚米契斯写的《爱的教育》。让我知道了许多有着教育爱和爱中的教育的故事。
《爱的教育》一书中描写了一群充满活力,积极要求上进,如阳光般灿烂的少年。他们有的家庭贫困,有的身有残疾,当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们从出身到性格都有迥异之外,但他们身上却都有着一种共同的东西—对自己的祖国意大利的深深的爱,对亲友的真挚之情。这里面不能忽视的是每个月老师读给那群少年听的“精神讲话。这一个个小故事,不仅使书中的人物受到熏陶,同样让我这个读者也被其中所体现出的强烈的情感所震撼。而面对我们的教育,爱应该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
透过安利柯的描述,我了解到什么样的师爱才最让学生感到温暖,把学生当亲人的老师。当安利柯的先生说道:”你们以外,我没有别的家属在世界上,除了你们,我没有可爱的人!你们是我的儿子,我爱你们,请你们也欢喜我!我一个都不愿责罚你们,请将你们的真心给我看看!请你们全班成为一家,给我慰藉,给我荣耀!“先生的这些话,让所有的学生都信服与他。虽然我无法做到这位先生的如此坦诚,但想想,我是否用平等的目光看待所有的学生了。两个学生同时犯了错误,有时,我会凭我直觉判断,然后毫不留情的批评那个我心目中的差生。却不知,受了一肚子委屈的学生在暗自垂泪,也许在他们的眼里,我不再是个好老师。宽容和尊重学生,”只要你们有勇气承认自己的错误,我绝不会责怪你们“,这是安利柯的先生们给的我另一个启示。无论是表扬还是批评学生,我们的目的是教育学生,只要目的达到,又何必在意学生是否接受了惩罚。
爱是一种感受,是一种信仰,是一种追求,是无法用准确的文字形容爱的定义,但是我知道,拥有爱的人,付出爱的心,人生必定是充实而无憾的。同样,我们对学生的爱,不应是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而应是发自肺腑的爱,这种爱的表达既是无微不至的,又是不由自主的真情流露。当我们把爱心自然而然地献给学生时,学生会不仅把我们当教师,更会把我们当作朋友,兄弟,父母。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是无从谈起,感情当然不能取代教育,但教育必须充满感情。
总之,爱的教育是治疗心灵创伤的良药,是打开学生心扉的钥匙。被爱的人才懂得去爱人,爱给人力量,给人温馨,也给人美丽的心灵和情感。让孩子们心中拥有爱,很多问题都可能在爱的暖流里溶解。书中给我的启示是,做一个温柔的严师,用充满爱意的语言来严格要求我们的学生。
暑假期间,我阅读了《做不抱怨的教师》一书,我感受颇深。一直以来,教师这一职业被认为是天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独生子女是越来越多,家长对教师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这就无形之中给我们教师带来压力。所以我们教师要调节好自己的心态,对生活充满信心,对工作有较好的满意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样才能生活的简单而充实。
抱怨产生不了任何喜悦,也不会让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添姿加彩,反而会让我们的负面情绪不断叠加,从而产生更多的不快。教育是一种智慧,教师要具有育人的智慧。在我们的教育工作中,如果抛弃让学生人人“灿烂”的想法,顺应自然,那么孩子们的笑脸会不会更多些呢?就像有些老师,学生考了96分还是不够,似乎只有100分才能算优秀。我们教师总是不满足于孩子的成绩。就像有的学生上课稍不认真,一旦被老师抓住,马上就会被批评一顿;下课跟同学有些小摩擦,又被认为是打架。其实冷静下来,仔细想想,一堂课40分钟,谁能保证什么小动作也不做。只要学生改正过来就行了。“很多时候,学生之间的小摩擦,也不那么紧要。”这正如自然万物的生长一样,在摩擦的过程中,学会了与他人相处的艺术。因此,我们教师让学生在摩擦中学会生存,在摩擦中成长,这是一种自然选择的过程,而在此过程中,我们教师不必代劳。
我们教师经常也会抱怨:现在的孩子怎么那么不听话?怎么那么坐不住?怎么那么难教?怎么那么不爱学习?家长怎么也不管管?其实,冷静想想,可能是我们教师有些小题大做了,上课思想开小差,我们提醒一下就行了;和同学闹矛盾,告诉他们要友好相处,不能太冲动。其实转脸他们也就忘了所有的矛盾了。有的同学作业没做齐,可能确实是家里有事,给耽误了,也只是偶尔没有完成。有的同学考试没考好,因为他就只能考成那样,也就那水平,他已经尽力了。当面对学生的问题时,我们教师要试着相信自己的学生,试着控制自己的情绪,这样一来,不但问题能迎刃而解,师生双方都学会了好多道理。
有的事情,我觉得只要跟孩子好好说说就行了。毕竟没有不犯错的孩子,关键是他不要放弃学习,继续努力,我们没必要严加管教,另眼看待,不能带着有色眼镜看学生,对学生要多加鼓励,少些批评,鼓励他们。
每个孩子成长阶段的需要不尽相同,懵懂无知的时候要知道灌输引导;渐渐长大些便要放手;等他完全独立了还有鞭策鼓励。爱不是只用单一的方式一路贯彻到底,爱是讲层次的。只要善于引导,灵活多样的使用教育方法,对症下药,天才可能就出现我们的手中。我们应该更用心的去教学生,去感受学生。去感受生活带给我们的另一份财富。如果用心,是可以教给学生很多东西的,不仅仅是学科知识!学生成不了博士不要紧,使他们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意义更大一些!我们给学生希望,他们就成为我们的希望了。你是笑着面对自己的希望呢,还是苦着面对自己的希望呢?笑着面对希望,希望会越来越多,你会找到越来越多的快乐!
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时时注意,保持快乐的心情,做个阳光老师。用一颗宽容的心对待每一个孩子,把自己的所有精力都奉献在着三尺讲台上。
识字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和关键。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是从识字开始的。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识字不仅是一项新的任务,更是一项重要的内容。但从传统意义上来讲,识字教学是一个单调乏味的过程。如何高效地指导低年级学生识字,是语文教学的关键。笔者认为,要遵循听的懂、读得准、识得真、记得牢这一规律,积极创设识字环境,引导孩子们认识生字,牢记生字。一是通过社会环境识字。社会是一个学习汉字更为广阔的空间,为孩子学习祖国文字提供了广阔的课堂。很多生字的认识渠道来源于社会,如店牌名、商店超市的名称、物品标价牌、电视节目出现频率较高的字,只要有一个学生提出,其余学生也能相继回忆起,并在日后自发加强对社会中字词的注意。例如,在认识“西”的时候,我就引导孩子们,大家知不知道学校北边的马路叫什么名字。很多同学都会说:“西大街”。因为西大街是同学们经常走的马路,对路名也非常熟悉,所以每个同学都能叫上“西大街”的路名。这时再让同学们认识西大街的“西”,就会将“西”字印到学生的脑海里了。再比如在认识“丢”字时,平时大家都会遇到一种社会现象,就是很多人爱乱堆垃圾,严重影响周边环境。我就问同学们:“你们平时有乱丢东西的习惯吗?”很多同学都回答没有,这时就给他们发挥的空间:“那你们看到叔叔阿姨有乱丢东西的现象吗?”同学们都七嘴八舌地说:看到叔叔阿姨乱丢香蕉皮了、垃圾袋了等等。这时就把“丢”字写在黑板上,告诉大家“丢”垃圾会污染环境、危害他人,大家一定要牢记不乱“丢”垃圾,养成爱护环境的好习惯。二是通过学校环境识字。学校环境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场所。一些事物在孩子们心目中会牢记一辈子。比如教“表”时,每个学校都有“表扬栏”。同学们对上表扬栏印象十分深刻。这时就可以问同学们:“我们表现好的时候就会上学校的橱窗,那个橱窗叫什么啊”。同学们就会说:“表扬栏”,这时候就可以问同学们:“你们经常看表扬栏,谁知道表扬的“表”怎么写的?”很多同学都会回忆“表”字的写法,由此就可以牢记“表”。还有学校开展了“营造书香班级、享受快乐阅读”读书活动。让孩子选购适合自己的图书,不但学会了独立阅读、开阔了视野等等,还认识了大量的生字。又比如在班级墙报上开辟“识字园地”,并让学生采用轮流发放作业本的“姓名识字”。引导学生展示自己课外识字的成果,把一个人认识的字变成全班认识的字。经常开展活动,交流识字成果。三是通过家庭环境识字。家庭环境是孩子们最为熟悉的环境,很多生字的认识渠道来源于家庭生活。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事情,对孩子们影响就会很大,因此,识字教学要紧密结合学生生活,创设大家都常见的家庭环境来引导孩子识字。比如说“哭”,在日常生活中,大家都哭过鼻子,认识“哭”的时候,我就找两个学生,一个扮演家长,一个扮演孩子,当“家长”责怪“孩子”的时候,孩子就两只手揉着眼睛,学平时委屈时候学哭的样子,引导大家识字,大家在模仿的过程中就轻松地牢记了“哭”字。
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识字的方法多种多样,不拘泥于一。任何稚嫩的方法,只要能成为学生识字的“良方”,我们都不应该予以否定。当然还是需要对一些好的方法,进行肯定和发扬,这样学生就可以按自己的认知特点和需要来选择自己愿意并能接受的识字方法。一是通过字谜识字。低年级小朋友活泼好动,用猜字谜的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从字谜中牢记了字形。如教“处”时,学生很容易和“外”字混淆。我给他们出了字谜:半个多,腿伸长,一竖一点站腿上。“是个‘处’!”“那你们能变一变,使谜底变成‘外’吗?”“半个多,在一旁,一竖一点站边上。”从此,再也没有学生把这两个字搞错。又如:“一点一横长,口字在中央,大口张着嘴,小口往里藏。(高)”“大火正在烧,一压变熄。(灭)”“大水真不小,他人被冲跑。(池)”。类似这样的字谜很多,谜语猜出来了,字也就会写了。二是通过顺口溜识字。这种方法以幽默风趣、琅琅上口的特殊魅力深受小学生喜爱。它能满足儿童的好奇心,激起他们学习和识记汉字的浓厚兴趣。在教学具有相同声旁字时,根据字形不同编出顺口溜。如在认识青、清、晴、情、蜻、请、精时,教大家朗读顺口溜:牛羊肥壮草儿青,加上“三点”河水清;有“目”变成大眼睛,心里着急有事情;水边飞虫叫蜻蜓,换上“言”字请你进,再换“米”字真精彩。这样,教学显得轻松愉快,学生思维活跃。三是通过游戏识字低年级学生识字学得快,忘得也快。如何解决这个问题?通过实践,我发现在识字教学中,最佳方法是让学生进入“游戏乐园”,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记住汉字,并能有效地防止生字回生。例如“开火车”识字。将同学们分成若干组,组成小火车,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让一组同学按顺序认识汉字。哪个学生读错了,这列火车就不能开下去,发令停下来,修理好后才能继续往下开。这样既认识了生字,有培养了孩子们的集体观念。再例如“送信”游戏。请本节课学得最认真的学生当邮递员,把生字卡片当成信,送到同学的手中。送完信后,请拿到信的小朋友一个个上台来领读,并分析字形,从而全班同学都会记着生字。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学生创造展示自己的机会以激发识字兴趣。给天性爱表现的儿童一个展示的舞台,他们的学习动力就会源源不绝。学生要取得好成绩,需要经常获得成功的体验,并得到公平的奖励和惩罚。一句表扬、一张喜报、一朵红花、一颗红星,都会给孩子带来不尽的喜悦,激起满腔的热情。这种赏识教育手段运用于识字教学,能够不断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产生巨大的激励力量,促进儿童不断的努力,不断的受到赏识,不断的取得进步。如:利用上课之前或者早读时间让学生说说自己又认识了多少字、什么字.有些学生一次能说很多字,教师赶快抓住机会,让这些学生做小老师,学生就有了一种成就感,这样不但给这些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还教会了其他同学,并能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五是通过多媒体识字。一幅幅生动的画面,鲜活的生字吸引着学生。通过多媒体技术,烘托场面,使学生在对课文内容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加深对生字的印象,创设乐学的情境。如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识字一》是一篇看图学文,抓住春天景物的特点,描绘春天的田野美景。课中先播放一段视频(课前结合课文内容制作幻灯片田野景色,配之活泼的钢琴声),将学生引入学习情境,让学生对春天的美景有初步的感知。如先出示蓝天白云图,让学生说出画了什么?接着问:“高高的蓝天上,飘着朵朵白云”中的“白”怎样写?从看图说话、学文自然过渡到识字教学,学生兴趣浓厚,印象深刻。
在识字教学中,引导孩子识字的方法有很多种,可谓五花八门。老师可以用自己独有的方式去认识事物,让孩子们在识字过程中掌握识字技巧,从而更好地体验和创造识字的乐趣,更加积极地去探索新知。一是通过正音识字。我国人口众多,方言现象非常明显,如何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普通话的读音,就成了学习汉字的第一关。在教学过程中,有些同学n和l不分,经常把ni读成了li,很明显,只要区分开了声母,学生自然就会纠正带有这两个读音的汉字,所以,在学生学习了一定量的生字以后,我指导他们制作一张按音序排列的生字表,将学生方言影响重的音节归类整理出来,然后经常带领学生去读,这样一来,学生们普通话读得准多了,同时又减少了学生写错别字的现象。像前面讲的n、l的情况,学生将音节中声母是n、l的生字全部找出来,做成一张生字表,以后遇到新学的汉字又添加到这个表中去。此举使学生对自己的方音情况形成强刺激,因而,学生的生字掌握得更加牢固了,误读、误写情况大大减少。二是通过对比识字。在识字学习的过程中,我注意让学生收集汉字的常见部件,并且进行“按部件归类”的语文实践活动。比如在学到“堆”字的时候,我就有意识地问学生,“堆”字右边的部分我们在哪儿看到过,当学生通过努力回忆,说出“准”“谁”“难”的时候,我及时将它们写在黑板上,再不失时机地让学生抄写在书上。一次,二次,久而久之,使学生在学习汉字的过程中,眼光变得很开阔,不再是一个字一个字地学,而是一组字一组字地学,学一个字,复习一组字。学习的效率大大提高了。三是通过象形识字。中国的汉字有一部分为象形字,它来源于对生活中实物形状的摹仿。如:“山”“月”“田”“羊”“火”“日”……在课堂上,这类象形字不用教,只要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根据字形看看,说说,画画,学生就能一目了然。运用这种方法识字,既让学生自己记住了生字,又锻炼了他们说话的能力,发挥了他们无穷无尽的想象力。四通过查字典识字。勤查字典是主动识字的一个重要有效办法。“查字典”是学生独立识字的一个工具,是语文的一项重要技能。低年级查字典不但能够早日让学生独立阅读,还可以复习巩固拼音,因为学习音序查字法基本与认读拼音是同步的,在学习查字法的同时也巩固了拼音,学生是学中用、用中学、学用结合,取得了拼音与查字典学习效果的是引导探究识字。五是引导探究识字。第斯多惠说过:“知识是不应灌输给学生的,而是应引导学生去发现它们,独立地掌握它们。”引导学生发现汉字的规律,唤起学生主动识字的情感,这是新课标所提倡的。因此,在教学中,我特别注重引导学生发现规律,自主探究识字。如:教学《操场上》一文中的生字时,我先让学生自读词语后,再出示:“拍、打、拔、跳、踢、跑”这几个生字。然后让学生说说你有什么发现?学生们经过小组讨论后,立刻举手如林,说:“拍、打、拔”都有提手旁,都和“手”有关;“跳、踢、跑”都有足字旁,都与“脚”有关。还有的同学说:“我发现了这几个字都是由熟字加偏旁得来的……。孩子们敢于把自己的学习发现说出来,同时又与他人分享快乐,在学习中意识到自己的价值,对自主探究识字的愿望更高了,学习兴趣也更浓了,识字效果也就更好了。
总之,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儿童的认知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教给识字方法,拓宽识字途径,培养识字能力。同时我们也要在识字教学中培植他们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使他们真正喜欢汉字,在自主识字中提高识字效率。
我校的德育工作以坚持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方针,以及“德育就是质量”的理念,全面贯彻落实教育局小学德育工作意见,在学校的领导下,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加强学校的德育基础管理,立足班级教育,全面加强青少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为重点,以养成教育为基本内容,在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上下功夫,加强“三结合”教育,提高教育的针对性、规范性和实效性,使我校的德育工作再上一个台阶,让规范、文明充满着整个校园而不懈努力。现就一学期来我校的德育工作总结如下:
一、进一步加强德育骨干队伍建设。
1、召开每月班主任例会活动,明确学习和工作目标,不断充实学习内容;经常将班主任工作中的新信息传递给班主任,要求班主任多学习、多吸取好的经验和做法,融入自己的工作中。全面关心、爱护学生,杜绝体罚和变相体罚现象,构建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2、狠抓班主任队伍建设。通过理论培训和班主任基本功竞赛等活动,切实提高班主任的管理能力和思想教育水平。根据《市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考核要求》,于6月12日,我校进行了班主任基本功竞赛,书面测试的内容有理论知识、情景案例分析、学生评语撰写。开展校级比赛,参加市级比赛。
二、以活动为载体,注重体验,提高学生道德素养。
1、狠抓养成教育。加强学生“五个好”的常规教育,养成良好的习惯。班主任充分利用晨会、班会要求学生做到:扫好地,读好书,做好操,写好字,吃好饭,三月份重点培养学生“安静用餐”的良好习惯。(1)学生按餐位里外顺序排队。(2)进食堂大门不准讲话。(3)班主任到位,学生安静后,班主任认可才可以开始用餐。(4)用餐时保持安静。班主任都能严格要求学生,大多数班主任都能每天在自己的班级监督学生吃好饭,搞好卫生。
2、抓好每个月的主题教育。根据教育局德育工作意见,四月份我校开展“讲文明、树新风”的主题系列教育活动。邀请中心小学张校长来校作专题讲座,3至4年级进行了“讲文明、树新风”诗歌朗诵比赛,5至6年级进行了“讲文明、树新风”知识竞赛,第10周各班开展了“讲文明、树新风”主题班队活动。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因为有了教师,才有一代又一代的人才,也才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人才的出现。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教师的教学。
心得体会。
欢迎大家学习和参阅。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为祖国的建设与发展培养人才的历史使命。怎样才能不辜负“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一光荣的称号,怎样才能完成党赋予的培养人才的责任,这是每个教师必须认真对待并要用实践作出回答的问题。
我认为,好教师首先必须有敬业精神,要毕生忠诚党的教育事业。要做到这一点,就应充分认识教师工作的意义,从而深深地热爱教育事业。现代的时代是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地区与地区的竞争主要体现为综合区力的竞争,综合区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靠的是教育,靠的是教师兢兢业业的工作。只有深深地认识这一点,才能激发对教师工作的热爱,也才能把这种爱倾注到对学生的教育中去。教师的具体工作在于“传道、授业、解惑”,也就是说教师要通过自身的教学实践,给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懂得、各种事理。这就要求教师应具有“学而不厌,悔人不倦”来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教师要有崇高的理想,完善的道德情操,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品质,并用它们对学生进行浅够默化的影响和熏陶。这样,才能培养出祖国需要的,全面发展的,能适应竞争形势的有用之才。
其次,必须热爱自己的教育对象——学生。教师应该是一位雕塑大师,能将一块坯材,用自己的思想与感情,将它雕塑成一件艺术精品。从本质上看,学生并不存在好与差之分,“差生”之所以“差”,原因在于他们潜能被种种主客观因素所束缚,而未得到充分的释放而已。来自学生自身的主观因素和来自客观的影响。主客观的因素,都会严重束缚学生内在潜能的发挥,都会成为学生健康成长与发展的障碍。正因如此,我们教师对这些所谓的“差生”,更应加备的关爱与呵护。在他们身上,我们要倾注全部的爱,去发现他们学习上每一点滴的进步,去寻找他们生活中,品德上每一个闪光点,然后运用激励机制,加以充分的肯定和激励,恢复感到温暖,增强自信,从而缩小师生间心灵上的距离,使他们产生“向师性”。这样,才会在他们成长与发展的道路上有一个质的飞跃。
第三,一个好教师还必须十分重视“言传”外的“身教”,要以自身的行为去影响学习,真正成为学生的表率使学生从教师身上懂得什么应为之,什么不可为。因此,教师的教学,待人接物,行为举止,一言一行都必须认真、稳重、规范、得体,切不可马虎、轻率、任性、不负责任。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和学生进行经常性的心灵沟通,向学生畅开心灵,既可以向学生谈自己从人生中取得的宝贵经验,也可以向学生坦诚地公开自己的生活教训,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你不仅是良师还是益友。
经过这次师德师风学习周,我受益良多;师德师风的建设对于一个学校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只有师德师风良好的环境学生才能健康茁壮成长;老师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成果。
1、考虑了教学的整体性设计与实施。
知识是一个整体,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对不时期,不同阶段的教学内容与层次,要有一个比较全面的综合性考虑,对教学设计也要有一个整体性思考,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完整的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在本课中,有所体现。例如,掌握正确的“坐、立、行”姿势,坐,立,行是(小学体育水平一)中的体育基础常识部分,它是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日常生活中的身体活动。如果从小不注意养成正确的姿势,时间长了就会形成身体的不良姿态,以后再矫正会很困难。不仅会影响身心健康,也会给生活,学习带来许多不便。一年级儿童对坐,立,行并不陌生,但不一定姿势都正确,也不完全了解正确的坐,立,行姿势的要求。因此,沈老师利用队列练习时间,对学生的这些相关知识进行巩固性练习强化,他对水平一知识的系统性,做了全面考虑,这也是浙江省小学学科教学建议之一,通过知识与动作的结合练习,使学生建构起比较清晰的知识结构,形成真正的能力,在实际的生活中逐步养成良好的身体姿势。
2、采用了符合低年级学生的教学策略。
师生互动的可行性。
低年级小朋友特别依赖教师,在本课中,沈老师抓住了这个学生的心理特点。在教学中,他能主动与学生一起玩,一起跳,时常会看到小朋友围到老师身边,一起活动,在融洽的学习氛围中,学生的学习有了兴趣与依靠。例如,在跳跃教学的起初,沈老师在统一了“剪刀”、“石头”“布”动作后,就提议说:“小朋友,跟老师一起来玩一玩,好吗?”此时的学生都很高兴的答应了,与老师一起尽情地玩起来。沈老师正是抓住了喜欢与老师一起玩的心理特征,通过互动使学生都能活动起来,并利用逐步学习的知识与动作进行一定的锻炼,达到了让学生身体活动开的目的和学习的目的。
语言交流的合理性。
教师在给低年级小朋友在上课时,提问是要注意方法的。我认为,比较直观的、形象的、生活化的语言交流能够更顺畅,而且便于为体育教学服务,为学生动作的学习,技能的掌握奠定基础。例如,在统一“剪刀”、“石头”“布”时,沈老师问:“小朋友,剪刀怎么做呀?”“对,这样做!”学生会后,他做了石头的动作,接着问:“这是什么呢?”学生在教师动作提示下,绝大部分学生能够回顾起相应的“石头”名称。沈老师不忙着做“布”的动作,而是问:“那布是怎么做的?”因为小朋友有了前两个动作的积累,因此,稍做思考与对比,能够想象起“布”的具体动作。再如,在模仿动作做动作阶段,沈老师有这样一段导语:“小朋友,刚才在玩‘剪刀’、‘石头’、‘布’时,我们是用脚跳的,那么,你知道,哪些小动物是用脚跳着走路的?”(学生交流:青蛙、袋鼠、蛤蟆、兔子等)“小朋友,你们都说出了好多小动物,你能像它们一样跳吗?(行)你们自己先去试试吧!”沈老师通过比较直观、生活化的语言,让学生在学习中想一想,练一练,玩一玩,既达到了学习的目的,又使学生在学习中探究知识与动作,显得比较有效。
竞赛游戏的鼓励性。
小朋友都喜欢竞赛,沈老师在自由跳跃后面,设计了“跳跃接力”游戏,通过游戏来带动学生的学习,并巩固“双脚起跳,双脚同时落地”的技术动作,学生印象深刻,主动去学习与掌握。沈老师在教学中,不但评定了小组的练习情况,还对学生个体的动作也进行了对比与强调,因此,在听课过程中,我也听到有的小朋友在说:“×××,是两个脚是先后起跳的,这样犯规……”其实在这样的比较与相互评价中,学生的动作概念的形成更加有效,说明,他们自己有了对动作的区别,体现了教学的价值,对自身动作的正确性也有了新的认识,为以后学习立定跳远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在整堂中,也有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比如,在请一些小朋友示范时,排在后面的部分小朋友看不清楚,我觉得此时可以让示范的小朋友换个位置也去做一下,这样更加体现了人文性,也能够让这样的正确示范更加体现出价值,使全体学生都能够观赏到正确动作,为教学目标实现做好铺垫。再如,在“跳跃呼啦圈接力”中,对不同学生的需要没有完全考虑周到,连续摆放在一起呼啦圈跳跃,对于一部分学生是不适宜的,是不是可以适当拉开距离,使这些学生能够放开手脚,大胆尝试“更高”水平的跳跃,这样也体现了学习的层次性,学生的差异性,为学生的真正需求而去落实教学。
1、考虑了教学的整体性设计与实施。
知识是一个整体,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对不时期,不同阶段的教学内容与层次,要有一个比较全面的综合性考虑,对教学设计也要有一个整体性思考,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完整的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在本课中,有所体现。例如,掌握正确的“坐、立、行”姿势,坐,立,行是(小学体育水平一)中的体育基础常识部分,它是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日常生活中的身体活动。如果从小不注意养成正确的姿势,时间长了就会形成身体的不良姿态,以后再矫正会很困难。不仅会影响身心健康,也会给生活,学习带来许多不便。一年级儿童对坐,立,行并不陌生,但不一定姿势都正确,也不完全了解正确的坐,立,行姿势的要求。因此,沈老师利用队列练习时间,对学生的这些相关知识进行巩固性练习强化,他对水平一知识的系统性,做了全面考虑,这也是浙江省小学学科教学建议之一,通过知识与动作的结合练习,使学生建构起比较清晰的知识结构,形成真正的能力,在实际的生活中逐步养成良好的身体姿势。
2、采用了符合低年级学生的教学策略。
师生互动的可行性。
低年级小朋友特别依赖教师,在本课中,沈老师抓住了这个学生的心理特点。在教学中,他能主动与学生一起玩,一起跳,时常会看到小朋友围到老师身边,一起活动,在融洽的学习氛围中,学生的学习有了兴趣与依靠。例如,在跳跃教学的起初,沈老师在统一了“剪刀”、“石头”“布”动作后,就提议说:“小朋友,跟老师一起来玩一玩,好吗?”此时的学生都很高兴的答应了,与老师一起尽情地玩起来。沈老师正是抓住了喜欢与老师一起玩的心理特征,通过互动使学生都能活动起来,并利用逐步学习的知识与动作进行一定的锻炼,达到了让学生身体活动开的目的和学习的目的。
语言交流的合理性。
教师在给低年级小朋友在上课时,提问是要注意方法的。我认为,比较直观的、形象的、生活化的语言交流能够更顺畅,而且便于为体育教学服务,为学生动作的学习,技能的掌握奠定基础。例如,在统一“剪刀”、“石头”“布”时,沈老师问:“小朋友,剪刀怎么做呀?”“对,这样做!”学生会后,他做了石头的动作,接着问:“这是什么呢?”学生在教师动作提示下,绝大部分学生能够回顾起相应的“石头”名称。沈老师不忙着做“布”的动作,而是问:“那布是怎么做的?”因为小朋友有了前两个动作的积累,因此,稍做思考与对比,能够想象起“布”的具体动作。再如,在模仿动作做动作阶段,沈老师有这样一段导语:“小朋友,刚才在玩‘剪刀’、‘石头’、‘布’时,我们是用脚跳的,那么,你知道,哪些小动物是用脚跳着走路的?”(学生交流:青蛙、袋鼠、蛤蟆、兔子等)“小朋友,你们都说出了好多小动物,你能像它们一样跳吗?(行)你们自己先去试试吧!”沈老师通过比较直观、生活化的语言,让学生在学习中想一想,练一练,玩一玩,既达到了学习的目的,又使学生在学习中探究知识与动作,显得比较有效。
竞赛游戏的鼓励性。
小朋友都喜欢竞赛,沈老师在自由跳跃后面,设计了“跳跃接力”游戏,通过游戏来带动学生的学习,并巩固“双脚起跳,双脚同时落地”的技术动作,学生印象深刻,主动去学习与掌握。沈老师在教学中,不但评定了小组的练习情况,还对学生个体的动作也进行了对比与强调,因此,在听课过程中,我也听到有的小朋友在说:“×××,是两个脚是先后起跳的,这样犯规……”其实在这样的比较与相互评价中,学生的动作概念的形成更加有效,说明,他们自己有了对动作的区别,体现了教学的价值,对自身动作的正确性也有了新的认识,为以后学习立定跳远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在整堂中,也有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比如,在请一些小朋友示范时,排在后面的部分小朋友看不清楚,我觉得此时可以让示范的小朋友换个位置也去做一下,这样更加体现了人文性,也能够让这样的正确示范更加体现出价值,使全体学生都能够观赏到正确动作,为教学目标实现做好铺垫。再如,在“跳跃呼啦圈接力”中,对不同学生的需要没有完全考虑周到,连续摆放在一起呼啦圈跳跃,对于一部分学生是不适宜的,是不是可以适当拉开距离,使这些学生能够放开手脚,大胆尝试“更高”水平的跳跃,这样也体现了学习的层次性,学生的差异性,为学生的真正需求而去落实教学。
。
不少孩子,学习“磨”得很,看书、做作业,心不在焉,时间耗得很多,效益不好。其原因就是没有形成专时专用、讲求效益的习惯。
孩子学习,应该速度、质量并重,在一事实上时间内,按要求完成一定数量的任务。这既要讲清道理,更需要认真训练。
由于孩子年龄不同、个性不一,每次能够集中脑力的'时间长短不一样。要从实际出发提出要求。
比如小学一二年级的孩子,每次学习时间以20分钟左右为宜,以后逐渐延长。开始,孩子往往不会掌握时间,家长要指导他,该学时学,该玩儿时玩儿。
可以教孩子上好闹钟,按定好的时间作息。最重要的是教孩子给自己提出学习内容的数量和质量要求,一旦坐到书桌前,就进入适度紧张的学习状态。
每次学习之后,要评价自己做得如何,家长及时给以鼓励。坚持下去,就能形成专时专用的习惯。
有些家长,只要求学习,恨不得能让孩子老坐在书桌前看书、做作业,没有休息与放松的时间。这样,反而容易形成磨磨蹭蹭、不讲效率的毛病。
本学期我有幸成为区张红琼名师工作室成员,认真阅读了《小学英语高效教学》一书,读完此书,收获颇丰。
《小学英语高效教学》这本书,以《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xx年版)》为指引,全面提升小学英语教学实效性为目标,面向普通一线教师,立足英语常态教学,从语音、词汇、语篇、语法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探讨小学英语高效教学实施策略。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我感到了自己之前教学的诸多不足,怎样才能使自己的课堂更加高效?这本书让我感受到教育专著中那份鲜活的理念,捕捉到最前沿的教育信息与动态。
要进行高效教学,课堂教学中必须多信息、高密度、快节奏。所谓多信息,指的是课堂教学要增加学生接触外语语言材料和信息量。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多听些生动、有趣、幽默的对话和短文,让学生在愉悦中潜移默化地获得信息,积累素材,丰富知识,激发兴趣。
随着教材的加深,逐步提高听和阅读外语语言材料的质和量。通过长时间的积累,学生的视野拓宽,信息量加大,听、说、读、写的能力大大提高。高密度是指学生外语实践的量大面宽。教师讲解多,必然减少学生练习、实践的机会。要改变这种局面,就要激励学生积极学习,提高外语实践的密度。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各项外语活动。高密度要求在同一水平的基础上的教学内容并列和反复地进行语言基础知识和能力的训练,并在理解的基础上从听、说、读、写各种不同角度展开,以增加外语实践的量和外语实践的人数。
快节奏指的是学生学习和操练的节奏要交替紧凑。当然所谓的“快”不是指一味的进度快,而是教学节奏明快,练习转换、环节交替紧凑,语速正常,学生操练外语的内容和学生轮换操练的频率要快速、协调。为了节省组织教学的时间,师生之间要达成一种默契,可借助于一些手势语、体态语和暗示来表达教师的要求。这本书主要阐述了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新课标精要解读:主要引导老师重点分析新修订后的课程标准对于相关英语学习内容的主要目标要求、实施建议等,想方设法让老师做到“标准在胸”。
二.常见问题梳理:就一线普通英语教师教学中最常见、具有代表性及倾向性的误区、问题给予精要提示,以便于改进。
三.高效策略导引:从理念与实践结合,特别是与大多数普通英语教师教学实践结合的角度,指导运用实用、高效、便捷的小学英语新课程实施策略。
四.实用案例透析:选用普通一线教师成功的教学设计、教学案例并评析,使之接近普通教师教学水平的“最近发展区”,易于揣摩领会,且便于“学”,能够“学”。
五.智慧经验链接:精选时效性、操作性强,有见地的相关经验、做法或观点,以期达到拓宽视野、融会贯通的目的。
六.反思讨论实践:结合小学英语教学的具体实践,每节提供两个相异或相反的观点,并提出直指英语教学实践的两个现实问题,以便引发教师结合实践,梳理自己的观点,反思自己的实践,从而提高自身英语教学水平。
领会了这本书的内容,高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所谓“高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我认为高效教学中的“效”字不仅局限在课堂中的体现,还应体现在教师的课前准备工作,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素质与专业知识水平。如果教师在讲课时不具备这些条件,那么即使教师教得十分辛苦,也不能称之为真正高效的教学。只有这几方面都做到了高效,才能算是真正的高效教学。
一、充分的课前准备工作。
课前准备工作通俗的讲就是指教师的备课:教具的准备,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任务的布置,教学环境的设置,以及学生课前应做好的相应的准备工作。比如在教授服饰的课堂上,就要利用学生的衣服来教学,因此,上课前就要求同学们准备好各种衣服。再如为了突出英语学习的氛围,我们还可以在课后让学生布置英语角,办英语手抄报等,让学生活跃在英语的气息中。教学设计这一环节十分重要,它为一堂有效课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1、首先,教师应当了解学生的应有知识和能力水平,以及心理个性年龄特点,并根据学生已有的这些特点确立适当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确立目标要符合学生实际并且难易适度,不能过高或过低。
2、对教材的把握,对课堂活动的设计。现在小学英语教学普遍存在课时紧班容量大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小学英语教师更要抓住教材要点,并根据自己学生的特点从实际水平出发,灵活安排使用教材,从学生的兴趣、学习风格和学习动机出发,设计课堂环节,既不要太过复杂繁琐又要引起学生兴趣调动其参与的积极性,使他们的语言能力有所提高。
二、要进行高效教学,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素质与专业知识水平。
高效教学要求英语教师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具有较广博的世界人文地理知识;同时,教师须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能够自如地驾驭教材和课堂教学过程,了解新教材特点,恰当地制定教学计划,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所以,我们必须不断地学习以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并深入研究教材,研究学生,要多接触名师,学习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和理念,并付诸实施。在提高自己业务水平的同时,必须加强自身修养,对待学生必须循循善诱,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的意识,努力创建平等、民主、和谐、教学相长的新型师生关系,实现人的个性的充分自由发展。
本学期,本人依旧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地做着各项工作。
在班级管理上,注重自我约束和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做到松紧交替。平时多向学生讲课堂纪律、课余活动秩序,课前提醒,课后谈谈心,多与家长沟通,尽量了解学生的所作所为,进而了解班级情况,更好地做思想教育。因为教师经常了解情况,及时教育,学生比较信任老师,能约束自己,对学生的教育比起一年级好多了。继续加强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让学生从小事做起,从按要求穿校服、佩带红领巾、自觉做值日工作入手,教育学生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规定和制度。本班男学生特别贪玩,纪律松散,课前进教室或集队往往吵吵闹闹,不能很快静下心来。在多次批评后仍然如此。于是提出课前纪律比赛,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上课与说笑的关系,做到上课时就安安静静,玩耍时就有说有笑;开展各种班级活动,如读书活动、讲活动、小动物交流会、集体游戏、下棋、练习等,在活动中增加学生的合作机会,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
在教学上,积极参加新课程改革的培训活动,努力学习新课改的资料,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和,时时提醒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尝试让学生围绕课题提出问题,在阅读中自行探究解决问题;加强阅读训练,除了单元口语交际和写话,每星期还安排写、读课外书、写,让学生勤动口、勤动手,给写话写得好的学生加奖“红花”,并把好的看图写话、日记打印出来,张贴出来让同学们猜猜这是谁写的。通过这种做法提高学生的读书和写话的兴趣及水平。由于本人的教学方法不够灵活,教学应急能力不强,教学效率有待提高。今后将想尽办法提高课堂教学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努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学生营造一个书香班级。
也许由于自己这学期参加心理b证培训和“魔灯”学习,事前没有调整好教学安排,以至于教学时快时慢,学生一下子也没有适应过来。从中段测试看,我觉得学生对字词的掌握远远达不到学校的要求,字词一下子学了很多,可是没有及时复习巩固,刚学完新的,旧的又忘了。课文讲得快,没来得及让他们消化又学下一课,对课文的理解只停留在表面,诵读方面也没有得到落实。
这些反馈出来的信息确实值得我反思。在下半学期我要静下心来,认认真真地上好每一节课,让学生实实在在地记好每一个字词,读好每一篇课文。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课堂教学的艺术,把教学工作都落到实处。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本学期我有幸成为区xxx名师工作室成员,认真阅读了《小学英语高效教学》一书,读完此书,收获颇丰。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我感到了自己之前教学的诸多不足,怎样才能使自己的课堂更加高效?这本书让我感受到教育专著中那份鲜活的理念,捕捉到最前沿的教育信息与动态。
要进行高效教学,课堂教学中必须多信息、高密度、快节奏。所谓多信息,指的是课堂教学要增加学生接触外语语言材料和信息量。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多听些生动、有趣、幽默的对话和短文,让学生在愉悦中潜移默化地获得信息,积累素材,丰富知识,激发兴趣。
随着教材的加深,逐步提高听和阅读外语语言材料的质和量。通过长时间的积累,学生的视野拓宽,信息量加大,听、说、读、写的能力大大提高。高密度是指学生外语实践的量大面宽。教师讲解多,必然减少学生练习、实践的机会。要改变这种局面,就要激励学生积极学习,提高外语实践的密度。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各项外语活动。高密度要求在同一水平的基础上的教学内容并列和反复地进行语言基础知识和能力的训练,并在理解的基础上从听、说、读、写各种不同角度展开,以增加外语实践的量和外语实践的人数。
快节奏指的是学生学习和操练的节奏要交替紧凑。当然所谓的“快”不是指一味的进度快,而是教学节奏明快,练习转换、环节交替紧凑,语速正常,学生操练外语的内容和学生轮换操练的频率要快速、协调。为了节省组织教学的时间,师生之间要达成一种默契,可借助于一些手势语、体态语和暗示来表达教师的要求。这本书主要阐述了以下几方面内容:
主要引导老师重点分析新修订后的课程标准对于相关英语学习内容的主要目标要求、实施建议等,想方设法让老师做到“标准在胸”。
就一线普通英语教师教学中最常见、具有代表性及倾向性的误区、问题给予精要提示,以便于改进。
从理念与实践结合,特别是与大多数普通英语教师教学实践结合的角度,指导运用实用、高效、便捷的小学英语新课程实施策略。
选用普通一线教师成功的教学设计、教学案例并评析,使之接近普通教师教学水平的“最近发展区”,易于揣摩领会,且便于“学”,能够“学”。
精选时效性、操作性强,有见地的相关经验、做法或观点,以期达到拓宽视野、融会贯通的目的。
结合小学英语教学的具体实践,每节提供两个相异或相反的观点,并提出直指英语教学实践的两个现实问题,以便引发教师结合实践,梳理自己的观点,反思自己的实践,从而提高自身英语教学水平。
领会了这本书的内容,高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所谓“高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我认为高效教学中的“效”字不仅局限在课堂中的体现,还应体现在教师的课前准备工作,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素质与专业知识水平。如果教师在讲课时不具备这些条件,那么即使教师教得十分辛苦,也不能称之为真正高效的教学。只有这几方面都做到了高效,才能算是真正的高效教学。
课前准备工作通俗的讲就是指教师的备课:教具的准备,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任务的布置,教学环境的设置,以及学生课前应做好的相应的准备工作。比如在教授服饰的课堂上,就要利用学生的衣服来教学,因此,上课前就要求同学们准备好各种衣服。再如为了突出英语学习的氛围,我们还可以在课后让学生布置英语角,办英语手抄报等,让学生活跃在英语的气息中。教学设计这一环节十分重要,它为一堂有效课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1、首先,教师应当了解学生的应有知识和能力水平,以及心理个性年龄特点,并根据学生已有的这些特点确立适当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确立目标要符合学生实际并且难易适度,不能过高或过低。
2、对教材的把握,对课堂活动的设计。现在小学英语教学普遍存在课时紧班容量大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小学英语教师更要抓住教材要点,并根据自己学生的特点从实际水平出发,灵活安排使用教材,从学生的兴趣、学习风格和学习动机出发,设计课堂环节,既不要太过复杂繁琐又要引起学生兴趣调动其参与的积极性,使他们的语言能力有所提高。
高效教学要求英语教师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具有较广博的世界人文地理知识;同时,教师须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能够自如地驾驭教材和课堂教学过程,了解新教材特点,恰当地制定教学计划,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活动。
所以,我们必须不断地学习以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并深入研究教材,研究学生,要多接触名师,学习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和理念,并付诸实施。在提高自己业务水平的同时,必须加强自身修养,对待学生必须循循善诱,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的意识,努力创建平等、民主、和谐、教学相长的新型师生关系,实现人的个性的充分自由发展。
10月25—26日,很荣幸来到x第十五中学(即六中分校)参观学习。25日11点准时来到xx宾馆报到,下午1:30准时开会,会议共分两个阶段:25日下午观摩了三为优秀教师的公开课。26日中午听了两位专家的精彩报告。入会的人员有x市教科研中心的地理教研员,以及x市第十五中主要领导,和来自全x的九县三区各初级中学的地理优秀教师以及兰山区中学的大部分老师。
第一阶段。由x十二中的x老师和x的xx老师,上了一节同课异构课——地形图的判读。两位老师风格不同,但是精彩不断。整堂课,两位老师都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贯彻市“三、五x”教学策略,把每一个问题都处理的淋漓尽致,尽善尽美。尤其是x老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他自身的素质以及对知识的融汇贯通,再加上她的恰如其分的赞扬,整堂课都觉得精彩不断,她简直就是一位引导者,整堂课他都把学生深深的陷入了思维的深渊。x老师的课,是对四种地形图的认识用“妙妙工具箱”把每一种地形图,都做了具体的分析。就像演电影一样把每一个知识讲授给学生。整堂课贯穿“学生先感知———老师给出正确答案———训练———最后强化“的主线。再加上她的幽默的表扬,学生们的积极性都踊跃不断,争先恐后。第三节课是由十五中的朱孝文老师讲授了一节讲评课。是对一张单元试卷做了分析。先从多个方面表扬了大多数同学,然后公布了出错率较高的题目,再让小组之间展开交流解决本组出错的问题,再把交流的题目写到黑板上,重点问题老师进行点拨。最后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强化应用。整堂课朱老师就是一位引导者,就是让学生去表演,小组合作体现的精彩纷呈,参与不断。总之,三位老师都各有特色的上了一节有代表性的课,我真是受益匪浅。
第二阶段。是x市教科研中心的x春光老师对”教师专业发展与高校课堂“做了一个精彩的报告,针对个人工作29年的工作历程,谈了自己的感想和收获。对高效课堂的背景,以及教师的专业发展与高效课堂的两个重要指标:学生的参与度,学生思维的深刻度两个方面作了重要阐述。以及对新教学理念的点滴和实现高效课堂的途径与合力和高效课堂教学从规范开始等方面做了详细的报告。
总之,无论报告还是示范课,都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主动学习,以及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上,让学生自愿去学习,而不是被迫去学习。要重视中差生的学习,让大多数同学喜欢学习自己的学科,让学生觉得你这位老师才是最受尊敬的老师。只有这样才最能调动大多数同学的积极性。只有这样才是最高效的课堂。最理想的课堂。
我很荣幸能去参加x市农村小学数学“关注常态、聚焦高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这短短的三天之内,我觉得自己收获很多,下面简单的介绍一下我的感受!
我是一个刚刚参加工作不到两年的大学生,深处在农村基层!在这以前我从来没参加过数学研讨会,也没到县里听过数学讲课。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都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思路去上课,这次听各位名师的讲课,觉得自己还真像一个处于懵懂的小姑娘,对于教学,对于备课,对于上课,真的是一无所知!
我觉得让我感受最深的是,要渗透理解教参!教参都是每位老师一本,但是,在我们基层的教师,很少重视教参,甚至就把它当成一个摆设,在讲新课之前从来不去看,或是很少看。我自己也是这样。有时间的时候就把教参拿过来看看,对着课本理解本节课是怎么上的。没时间的时候,直接拿着课本就去上课。听了各位老师的讲课之后,才恍然发现,每位老师的教案设计都离不开教参!因此,把握好教材,渗透好教参,是我以后要认真改正的地方!
关于怎么处理好“教什么”与“怎么教”的关系。对于这两个词,每位教师的理解不一样,课的重点及流程就不一样,因此把握好“教什么”与“怎么教”的关系很重要。通过这几天的学习,我的理解是:“教什么”是让学生知道本节课学什么的,能在下课的时候明确本节课内容;“怎么教”就是教师的课堂设计,这包含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流程的.设计,练习题的设计,以及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因材施教及处理课堂上突发事件,一步一步吸引学生认真的听你的课,达到高效的课堂!因此,在这里我重新定义了自己,在以后的每一堂课,要给学生明确传达我这节课教的是什么,以及注重自己的课堂设计!
“同课异构”真的让我领略到了名师的风范!同是一个课题,效果却不一样。她们的语言有的干练,说话不拖泥带水,课堂严而有序;有的幽默风趣,使学生在欢快的气氛下愉快的学习,课堂生动活泼!不管是什么样的课堂,听她们的课,真的是一种享受,视觉和听觉上的享受!我记得非常清楚的是徐银老师的活动操,我没想到在枯燥无味的数学课上竟然可以做一个简简单单的活动操。这让我很受启发。当然,普通老师上的课也很精彩,尽管不是特别出色,但对于我来说,确是非常精彩的。要是我自己站在讲台上,面对台下将近400位听课的老师,或许我根本没有胆量讲下来,但是她们做到了,这很值得我学习!
在这三天中,让我最欣赏的我觉得是各位教研员以及于江美科长对于各位老师课的点评。他们听的很仔细,评价的也很仔细。首先把本课题所处于的基础地位及以后为哪些课做了铺垫都进行了分析。其次,分别点评了本节课的优点和不足之处。我在听完各位老师的讲课之后,就没想到那么多,甚至觉得她们的课上的都很棒,没有什么缺点。但是各位教研员的点评是那么的详细,那么的到位,好像就是他们自己在讲课一样。还有于江美科长,不仅把各位老师的课点评的恰到好处,而且把整个小学阶段关于计算的加减法分析的很独特!从这就可以看出,人的思考至关重要!同是一堂课,同是一个人讲,同是一个时间及地点,为什么人的收获就不一样!
古人有句话,“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也正如于科长说的那样,不管是驻城的还是联小的,都要有一颗为学生负责的心。我很赞同于科长说的话。作为一个老师,就是要为学生负责,而不是为了教而教。我很喜欢学生,也很喜欢我这份职业。虽然成长环境和工作条件相比县城来说不是很好,但是我会尽职尽责教好每一位学生,为每一位学生负责。
这三天的学习,让我受益匪浅!感悟也很多!我还年轻,要走的路还很长,在成长的过程中可能会磕磕绊绊,但是我会坚守自己的信念,爱护每一位学生,不管是优秀生还是学困生,我都会一视同仁!“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我愿意为教育事业献上我的一生!
20xx年4月21日——23日,我很荣幸的参加了在x区举办的,农村小学数学“关注常态、聚焦高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会上13位教师采用“同课异构”的形式为我们展示了身边的计算课的常态课堂。农村联小、村小的教师能走上全市的课堂和省市教学能手同上一节课,近距离的感悟名师的指点,史无前例。与会教师之“多”,实为罕见,整个会场,挤得水泄不通,坐两人的位子都临时安排了3个座位,走道处都挤满了听课的教师。听课教师几乎都提前1个小时到达会场,详细记录,仔细聆听,认真思考,会场秩序之“好”,绝无仅有。在这样激情高涨的会场里,我能欣赏到每一位献课教师的执教艺术,能为课堂中出现的每个问题质疑思考,能领略献课教师们的课前构思及课后反思,更能聆听教研专家高屋建瓴的评课,能够和教研专家们、联小、村小老师们一起关注、反思常态课中的计算课教学,我有以下感悟:
从执教老师的课前思考可以感受到他们是如何利用教参、把握教材的。特别是x老师、x老师谈的课前思考,给我印象最深刻。他们既思考了学生已经学会了哪些知识,找准学生的实际的知识起点,又站在学生的位置思考教材是不是适合学生生活实际,如x老师在执教《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时,因为教材中“八分之三张饼的说法不符合生活实际,不是生活中的自然状态,加之一块饼与八分之一张饼模糊,难以区分,就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学生需要什么,大胆取舍了教学情境。正所谓:情境是知识的外衣,算理是算法的拐棍。
计算课教学本身就乏味,教师不乐意上,学生不喜欢学。x老师为我们指明了上计算课的方向:“有情、有趣、有法、有效。”用数的'组成、直观图形,当拐棍,理解算理;用分层练习、小组竞赛、容易沟通的语言,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复习导入,重视口算;2、尝试解决问题,加强估算,探索交流归纳过程、理解算理;3、巩固应用,分层练习。
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尝试,主动去探索问题,教学可采用“讨论式”、“合作式”等教学模式,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思考和发表意见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几位名师的教学语言,简洁有力,富有鼓舞性和亲和力,给我们的课堂指明了方向。
名师的课堂引领我们注重课堂上的每一个细节,细到每个环节的预设、学生回答问题的每一句话,名师们都用敏锐洞察力,机智的教学方法引导着学生去探索、理解、归纳数学知识。
于科长的每次画龙点睛般的点评,都把会议推向高潮,她一针见血的指出:课堂教学要找准学生的起点,把握本课的切入点,关注知识的重点,抓住课堂生成点,突破知识的难点,落实学生的终点,不可平均用力,教师不要包办,要引导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用自己的方法总结归纳算理,优化算法。
于科长还语重心长地劝勉老师们:要总结梳理数与代数中的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知识体系在各册的分布情况及规律,这正是指引教师增加深厚的知识储备,在课堂的深度和宽度上下功夫,可谓用心良苦啊!我的心灵又一次被震撼了,王善宏老师的“学校而不叫教校”的富有哲理性的话语,令人深思;吕慎光老师的幽默机智的点评,催我们思考;x老师说的:“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之后我们就都拥有了两种思想。”我愿意带着专家们给我们的这些思想,踏踏实实走好教学教研之路。
吴利强。
我们正置身于一个教育改革的时代,正置身于一个使学生成为学习主人的时代。教育根本不像某些人理解的那样“自古华山一条路”,只有一种模式,而是“条条大路通罗马”,多种多样。教育实验和改革是教育科学、教育艺术的生命,为了教育的体内永远流淌着新鲜的血液,我们必须改革。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种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复杂性活动。世界上不能只有一朵花,而应当有多种样式的花。课堂教学应该是各种样式、各种方法。只要它能开放出特色来,它就有生命。在我们倡导的新课程改革下,小学语文课堂究竟应以什么样的姿态才是最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对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认识:
一、导语精妙,能抓住人心。
1、激发兴趣,设置悬念。
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内容很丰富,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导语时首先要考虑如何激发学生对这些课文的学习兴趣,能唤起学生的注意力,拓展学生的思维跨度,使学生处在心求通、口欲言的“愤”、“悱”之中。
2、触及重点,短小精悍。
3、创设气氛,营造氛围。
语文课程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容,对人们的精神领域产生着深广的影响,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学生随时受到语文材料的熏陶感染,并产生独特的体验。人文性和情感性决定了我们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要努力营造出动人的教学情境与氛围。而选进教材的课文,绝大部分是文质兼美、情文并茂的名篇佳作,教师在设计导语时,除了考虑知识的传授外,还必须把握文中的“情”,以创设一种氛围,使学生入情、移情、冶情。
总之,“教无定法”,一堂课的导语设计可根据课文的内容、学生的程度随机应变,但不管采取何种形式,都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导语设计的原则是注意启发性、知识性、趣味性。只要新课伊始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拨动其思维之弦,让他们以最佳的兴奋状态投入学习活动,都是成功的导语。即:能够提高我们的课堂效率,更好的完成教学。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教学过程。
(一)尊重学生,教态亲切,平等待人。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首先应是一篇流淌着诗意的美的散文。对一个老师来说,他不但要有又专又博的知识,还要有敏捷的思考能力和良好的语言素养。教学语言不同于普通语言、它是在逻辑语言、科学语言的基础上提炼升华而形成的、为浓烈的感情浸泡透了的、形象化的、韵律和谐而又优美动听的语言。教师运用这种审美化、情感化了的语言去讲课,就能极大地唤起学生的感情,充分显示出教学语言“以情激情”的巨大美感作用。
对上的课没有预习有两种不同的处理方式,取得的效果却截然不同。一种是埋怨式,居高临下——你们怎么没有预习呢?是不是不感兴趣?还是看不懂?还是„„?一连串的发问,将好端端的一个课堂弄的一片死寂,学生的才气和灵性就这样被扼杀了。另一种则是鼓励式,身临其境——当问及学生没有预习的时候,一句:那很好,既然我们都是一张白纸,那就让我们一起来个第一次接触吧,看谁能够最先画出优美的图画?学生是需要鼓励的,结果士气大振,整堂课如行云流水,对老师所提的问题,学生们一个比一个回答的漂亮,并且大部分学生都积极踊跃、愿意发表自己的见解。
(二)课堂提问的整体优化。
用提问来指导学生学习课文,这是当前语文教学比较流行的一种方法。课堂上问与不问,问什么,怎样问,是关系到教学成败的大事。提问的时机、提问的方式选择得当,能启发思维、发展智力、活跃课堂气氛;选择不当则可能弄巧成拙,破坏课堂气氛。教师教学效率的高低,基本可以从课堂设问的性质和方法上做出评价。提问应掌握火候,选准时机,巧设疑难。具体来说,提问要注意:置问于教材的关键处;置问于教材的疑难处;置问于教材的矛盾处;置问于教材的含蓄处。
课堂提问的作用是相互的,但教的目的是为了学,教学活动的协调和教学水平的提高,仍然是为教学这一活动服务的,其受益者仍然是学生,所以,为了更好地发挥课堂提问对学生的作用,优化我们的语文课堂,我觉得语文教师在处理课堂提问时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1、设计的问题要有明确的目的性,紧扣教学目标,能够激起思考。因此,教师要从教材的实际出发,钻研教材,认清教材的知识内容,把握教材特点,明确教学要求,确定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设计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能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引导他们生动活泼的学习,使他们经过自己独立思考,对知识融会贯通,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问题要大小得当,多少适量,难易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能力。教师对课堂中所提问的问题应在备课时精挑细选,严格控制数量,克服课堂提问的随意性。要做到数量适中,也要避免两种倾向,太多或太少。提问太多,学生没有思考回旋的余地,对所学知识难以理解、消化;提问太少,讲授太多,学生难有参与的机会,最终会产生厌倦情绪。
3、设问要尽量使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思考,使更多的学生有被问到的机会,并激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对答案置疑辨析。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启发学生思维、传授基本知识,控制教学过程,进行课堂反馈的一个重要手段。它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成败。教师必须细细揣摩,问到关键处,问到有用之处,问到学生心里去,问出水平来,才能更好的促进我们的教学,利于学生的发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通过问的技巧与艺术,体现出教学新理念。
(三)根据自己的实际优势,争创个性化的教风。
首先,教师的知识底蕴是教学之本。丰富的学科专业知识是语文教师教好课的基础。深厚的学科专业功底犹如泉水源源不断,始终滋润着我们的教学生命。一位举手投足浸透着文化芳香的语文教师总是有着常人无法企及的魅力,在这样的老师课堂上,你会如沐春风。
其次,小学语文课是欣赏课,它所反映的感情多种多样,或慷慨激昂,亢奋高歌;或如泣如诉,低声吟唱;或淋漓尽致,缠绵哀婉。而有的教师感情充沛,善于以情感人;有的教师思维敏捷,注重设疑问难;有的教师嗓音清脆,通过诵读课文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有的教师表达言简意赅,从不经意处入手引导学生步步深入。语文的学习是美文的欣赏、是情感的交流、是品格的塑造、是素质的培养,课本中的文章都是通过精挑细选,对学生的成长有帮助的经典范文。不同的课文有不同的风格,因此也要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
最后,讲究营造教学气氛艺术。良好的气氛应当是民主、和谐、宽松、愉悦的,它是创设高效语文课堂的前提。教师要满腔热忱地组织教学活动,做到情绪饱满,态度和蔼,语言亲切,富有激情,用教师的情绪、情感、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在自主学习中享受学习的快乐。
三、以趣结尾,余音缭绕。
正如红花还需绿叶衬一样,一堂高效的课除了做到以上几点以外,还必须有一个好的结束,也就是我们的结语。它应该是整堂课的一个凝聚,是概括的高度深化。好的结尾,有如咀嚼干果,品尝香茗,令人回味再三。一堂好课的结尾,不仅可以对教学内容起到梳理概括,画龙点睛和提炼升华的作用,而且能延伸拓展课堂教学内容,取得“课虽尽而趣无穷、思未尽”效果。在语文课的结语中,选取一些趣例作为结尾,往往令人萦怀难忘。
总而言之,语文教学的改革是一项由观念到行动,涉及方方面面的系统性工作,需要教师付出开创性的努力。我们已经迈出了开创性的第一步,但是我们的研究还相对滞后,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创设新课标下小学语文的高效课堂还需要语文老师们不断探索。
2013-6-9。
本学期我有幸成为区张红琼名师工作室成员,认真阅读了《小学英语高效教学》一书,读完此书,收获颇丰。
《小学英语高效教学》这本书,以《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版)》为指引,全面提升小学英语教学实效性为目标,面向普通一线教师,立足英语常态教学,从语音、词汇、语篇、语法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探讨小学英语高效教学实施策略。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我感到了自己之前教学的诸多不足,怎样才能使自己的课堂更加高效?这本书让我感受到教育专著中那份鲜活的理念,捕捉到最前沿的教育信息与动态。
要进行高效教学,课堂教学中必须多信息、高密度、快节奏。所谓多信息,指的是课堂教学要增加学生接触外语语言材料和信息量。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多听些生动、有趣、幽默的对话和短文,让学生在愉悦中潜移默化地获得信息,积累素材,丰富知识,激发兴趣。
随着教材的加深,逐步提高听和阅读外语语言材料的质和量。通过长时间的积累,学生的视野拓宽,信息量加大,听、说、读、写的能力大大提高。高密度是指学生外语实践的量大面宽。教师讲解多,必然减少学生练习、实践的机会。要改变这种局面,就要激励学生积极学习,提高外语实践的密度。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各项外语活动。高密度要求在同一水平的基础上的教学内容并列和反复地进行语言基础知识和能力的训练,并在理解的基础上从听、说、读、写各种不同角度展开,以增加外语实践的量和外语实践的人数。
快节奏指的是学生学习和操练的节奏要交替紧凑。当然所谓的“快”不是指一味的'进度快,而是教学节奏明快,练习转换、环节交替紧凑,语速正常,学生操练外语的内容和学生轮换操练的频率要快速、协调。为了节省组织教学的时间,师生之间要达成一种默契,可借助于一些手势语、体态语和暗示来表达教师的要求。这本书主要阐述了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新课标精要解读:主要引导老师重点分析新修订后的课程标准对于相关英语学习内容的主要目标要求、实施建议等,想方设法让老师做到“标准在胸”。
二.常见问题梳理:就一线普通英语教师教学中最常见、具有代表性及倾向性的误区、问题给予精要提示,以便于改进。
三.高效策略导引:从理念与实践结合,特别是与大多数普通英语教师教学实践结合的角度,指导运用实用、高效、便捷的小学英语新课程实施策略。
四.实用案例透析:选用普通一线教师成功的教学设计、教学案例并评析,使之接近普通教师教学水平的“最近发展区”,易于揣摩领会,且便于“学”,能够“学”。
五.智慧经验链接:精选时效性、操作性强,有见地的相关经验、做法或观点,以期达到拓宽视野、融会贯通的目的。
六.反思讨论实践:结合小学英语教学的具体实践,每节提供两个相异或相反的观点,并提出直指英语教学实践的两个现实问题,以便引发教师结合实践,梳理自己的观点,反思自己的实践,从而提高自身英语教学水平。
领会了这本书的内容,高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所谓“高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我认为高效教学中的“效”字不仅局限在课堂中的体现,还应体现在教师的课前准备工作,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素质与专业知识水平。如果教师在讲课时不具备这些条件,那么即使教师教得十分辛苦,也不能称之为真正高效的教学。只有这几方面都做到了高效,才能算是真正的高效教学。
一、充分的课前准备工作。
课前准备工作通俗的讲就是指教师的备课:教具的准备,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任务的布置,教学环境的设置,以及学生课前应做好的相应的准备工作。比如在教授服饰的课堂上,就要利用学生的衣服来教学,因此,上课前就要求同学们准备好各种衣服。再如为了突出英语学习的氛围,我们还可以在课后让学生布置英语角,办英语手抄报等,让学生活跃在英语的气息中。教学设计这一环节十分重要,它为一堂有效课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1、首先,教师应当了解学生的应有知识和能力水平,以及心理个性年龄特点,并根据学生已有的这些特点确立适当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确立目标要符合学生实际并且难易适度,不能过高或过低。
2、对教材的把握,对课堂活动的设计。现在小学英语教学普遍存在课时紧班容量大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小学英语教师更要抓住教材要点,并根据自己学生的特点从实际水平出发,灵活安排使用教材,从学生的兴趣、学习风格和学习动机出发,设计课堂环节,既不要太过复杂繁琐又要引起学生兴趣调动其参与的积极性,使他们的语言能力有所提高。
二、要进行高效教学,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素质与专业知识水平。
高效教学要求英语教师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具有较广博的世界人文地理知识;同时,教师须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能够自如地驾驭教材和课堂教学过程,了解新教材特点,恰当地制定教学计划,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所以,我们必须不断地学习以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并深入研究教材,研究学生,要多接触名师,学习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和理念,并付诸实施。在提高自己业务水平的同时,必须加强自身修养,对待学生必须循循善诱,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的意识,努力创建平等、民主、和谐、教学相长的新型师生关系,实现人的个性的充分自由发展。
我一直以来对足球这项运动都很感兴趣,这次,我很高兴选修了姚老师的足球课。通过这次的学习,增长了我的足球知识和技能,让我深刻地体会到足球的乐趣。
这次培训我们是足球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并进行了考试。技术课我们首先讲了如何踢球:脚内侧踢球、脚背正面踢球、脚背内侧踢球、脚背外侧踢球。如何接球:脚内侧接球(地滚、反弹、空中)、脚背外侧(地滚、反弹)、胸部接球(挺胸式)。其次是如何运球:脚背正面运球、脚背外侧运球、脚内侧运球。
踢球时一个很重要的话题,我们踢足球最注重的就是这个“踢”字。踢得远近可以决定是否能够进行长传,踢得准确性决定我们长传的精度,也就是我们能不能精准的把球传到自己队友的脚下。踢球也是射门的必需。我们射门的距离影响我们射门的力道和精度。能够踢得远无论对我们的传球和射门都有很大的帮助。姚老师结合2012欧洲杯进球进行讲解指导,使我们加深足球对技战术的理解和运用。
一、踢墙式二过。
一、交叉掩护二过。
一、回传反切二过一;选位与盯人;保护与补位;中路进攻、边路进攻、混合防守;定位球战术:任意球攻防战术、角球攻防战术;等等。
通过这次足球培训,我学到了很多足球理论和实践知识,有助于我在以后学校足球兴趣班的训练。
电气工程学院测控132班王鹏一直以来对足球这项运动都很感兴趣的我,这个学期,我很荣幸地进入了张老师的足球课。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增长了我的足球知识和技能,让我深刻地体会到足球的乐趣。
这个学期我们计划先进行一部分技术课的指导,然后进行一次技术课的考试,理论课基本上张老师是穿插在技术教学课当中的。按照计划我们完成了技术课的教学,并进行了考试。技术课我们首先讲了如何踢球:脚内侧踢球、脚背正面踢球、脚背内侧踢球、脚背外侧踢球。其次是如何运球:脚背正面运球、脚背外侧运球、脚内侧运球。自我认为在我们这学期的课中最重要的就是对球性的熟悉,而最好的熟悉球性的方法就是颠球。我们这个学期重点考察的项目就是踢球。
我们踢足球最注重的就是这个“踢”字。踢得远近可以决定是否能够进行长传,踢得准确性决定我们长传的精度,也就是我们能不能精准的把球传到自己队友的脚下。踢球也是射门的必需。我们射门的距离影响我们射门的力道和精度。能够踢得远无论对我们的传球和射门都有很大的帮助。
首先,关于个人技巧,我在课上学到了很多,停球、短传、长传等等。上了足球课,我才知道自己有很多的动作都是不标准、甚至是不正确的。比如传地滚球,之前总是踢球的中下部,结果总是把球踢飞。老师教给我们要踢球的中上部,这样球就不会飞,而是地滚。
其次,足球很考验耐力。我的体质一直不是很好,也希望通过足球课得到锻炼。足球比赛中的跑动是很必要的。我往往就坚持不到比赛的最后便气喘吁吁了。通过了这一学期的足球课,我觉得自己的体质得到了提升。一场比赛过后,并不像之前那样全身无力酸痛,也不会气喘吁吁了。
最重要的,我在足球课上学会了团队配合,团队意识明显增强了。足球,是需要团队配合的。必要的配合是足球比赛制胜的关键。在团队的配合、传接过程中,我们体味着足球的真谛,享受着足球的乐趣。另外,更重要的是,团队配合意识并不仅仅局限于足球,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拥有团队意识是极其重要的。没有配合,很多的工作不可能按时完成。团队配合也能够提高工作的效率,增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增强自己的沟通交流能力。还有,在足球课上,我认识了一些同学。通过足球比赛,我加深了跟同学间的关系,也丰富了自己的人际关系。足球课,我学会了宽容,学会了道歉,学会了忍耐,学会了很多书本中学不到的知识。
一直以来对足球这项运动都很感兴趣的我,这个学期,我很荣幸地进入了陈老师的足球课。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增长了我的足球知识和技能,让我深刻地体会到足球的乐趣。
这个学期我们原计划先进行一部分技术课的指导,然后进行一次技术课的考试,理论课基本上陈老师是穿插在技术教学课当中的,最后,我们将进行教学比赛。按照计划我们已经完成了技术课的教学,并进行了考试。技术课我们首先讲了如何踢球:脚内侧踢球、脚背正面踢球、脚背内侧踢球、脚背外侧踢球。如何接球:脚内侧接球(地滚、反弹、空中)、脚背外侧(地滚、反弹)、胸部接球(挺胸式)。其次是如何运球:脚背正面运球、脚背外侧运球、脚内侧运球。自我认为在我们这学期的课中最重要的就是对球性的熟悉,而最好的熟悉球性的方法就是颠球。我们这个学期重点考察的项目就是踢球。
一、踢墙式二过。
一、交叉掩护二过。
练给我们看了,我们想学的还有很多很多。希望老师能够在课时允许的情况下多教一些。
我在初中时就开始踢球了,但是在高中的时候因为参加班级的比赛,再一次“校园杯“中不幸被铲伤,休息了长达半年的时间,伤好之后一直不敢参加比赛,有些时候甚至认为足球是一项极为野蛮的运动。每次参加运动都会有些受伤,有些是小伤,有些是大伤。我的心理承受着一点点恐惧。但是经过将近一个学期的足球课,和这么多热爱足球的同学们在一起享受着足球运动带来的乐趣,我的心也被那种激情燃烧。足球从不缺少激情!足球要的就是激情!
这学期我选修了足球,虽然之前对足球不是很了解,但一学期的学习,增长了我的足球知识和技能,让我深刻地体会到足球的乐趣,使我对足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下面谈一下我上足球课的心得。
这个学期我们的足球课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每次上课经过简单热身和准备活动后开始正式上课,第一大部分就是老师对基本技术动作的教授,第二部分则是进行教学比赛。基本的足球技能老师教会了我们脚内侧传接球、脚背射门、运球、过人的技术动作,教我们了一些简单的双人配合。为了熟悉球性老师还教我们怎样掂球。通过足球课我学到了很多相关知识,以前我们踢球只是跟着感觉走,从来不去注意踢球的技术要领,不知道传球,停球的注意事项,现在拿到足球,我便知道踢球时需要注意什么了。基本技术训练完毕之后就会踢教学比赛,在比赛中我们对足球的基本规则有了很多了解,以前看球赛不懂的地方也渐渐懂了。作为足球课的体委,每节课都要提前来到操场取足球,课上整队、带同学们热身、做准备活动,虽然比其他同学稍稍辛苦一点,但是在担任体委的过程中所培养的责任感以及当众讲话能力的提升,是我一生中宝贵的财富。
在这一个学期的足球课学习过程中,我不光学到了足球技术,同时体会到了运动给我带来的快乐。不同学院、不同年级的同学在一起踢比赛,我们认识了好多新朋友,收获了新的友谊。比赛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团结协作,相互配合。大学里大家一起踢球,也将成为我大学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分回忆。
我一直以来对足球这项运动都很感兴趣,这次,我很高兴选修了姚老师的足球课。通过这次的学习,增长了我的足球知识和技能,让我深刻地体会到足球的乐趣。这次培训我们是足球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并进行了考试。技术课我们首先讲了如何踢球:脚内侧踢球、脚背正面踢球、脚背内侧踢球、脚背外侧踢球。如何接球:脚内侧接球(地滚、反弹、空中)、脚背外侧(地滚、反弹)、胸部接球(挺胸式)。其次是如何运球:脚背正面运球、脚背外侧运球、脚内侧运球。
踢球时一个很重要的话题,我们踢足球最注重的就是这个“踢”字。踢得远近可以决定是否能够进行长传,踢得准确性决定我们长传的精度,也就是我们能不能精准的把球传到自己队友的脚下。踢球也是射门的必需。我们射门的距离影响我们射门的力道和精度。能够踢得远无论对我们的传球和射门都有很大的帮助。姚老师结合2012欧洲杯进球进行讲解指导,使我们加深足球对技战术的理解和运用。
一、踢墙式二过。
一、交叉掩护二过。
一、回传反切二过一;选位与盯人;保护与补位;中路进攻、边路进攻、混合防守;定位球战术:任意球攻防战术、角球攻防战术;等等。
黑白足球,彩色人生。
—答“通过对足球课技战术和理论知识的学习,你的最大收获是什么?你最想收获什么?”
一转眼秋冬学期的足球课就接近尾声了,集训、传球、射门??一幕幕像剪辑画一样总在茶余饭后滑过脑海??反思这一个月来的足球训练,可以在两个层面上。
总结。
:一.足球技战术和理论知识的学习;二.足球训练过程中的人生感悟。
一.足球技战术和理论知识的学习。
加入足球初级班时,虽有满腔的热情却缺乏必要的足球技战术及相应的理论知识,而接下来一学期的足球训练就是化解这一矛盾的过程。钱峰老师通过身教与言教并举的教学模式从细微抓起,手把手教会我们足球运动的基本技术,并通过小组合作训练的方式加以强化;每节课都有安排足够的时间进行足球实战练习,并在此过程中指导我们练习相关的战术策略。同学们在足球赛事中即使是对抗却也总能相互帮助,共同讨论和练习足球技术。这样的团体俨然已化为一把永远向上的火焰,热情、进取。
在这样的环境下,通过自身的努力,我的足球技战术和理论知识相比学习前得到了显著的提高。控球、传球、接球,从一个个基本的动作到阵型布置,全场踢法,这些素质在老师的指导及平常的训练下渐渐培养起来。
二.足球训练过程中的人生感悟。
一切都是人生在世面临的种种境遇的映射,而。
这些情愫与感悟正是我最想得到的。
在赛场上,如何去协调与战友的合作,如。
何去处理与敌方队友的关系,如何面对突发的情况,如何在紧急的关头做出正确的决断;赛。
后,如何结合队友的观点对自己做出客观的评。
相关的实际问题一脉相承。所以这里是人生的小舞台。
—答“足球比赛阵型的发展规律,浅谈最喜欢的阵型”
首先谈谈足球阵型的概念:为了适应攻守战术的需要,全队队员在场上的位置排列和职责分工,称为比赛阵型。各阵型的名称是按队员排列的形状而定,如国际上最流行的“四三三”、“三五二”、“四二四”等,以及某些国家所采用的“水泥式”、“锁链式”阵型。
以下是对几种常见阵型及其特点的概括:(相关资料来自百度知道)226阵型。该阵型是足球比赛的起源阵型,重于防守,但进攻较弱。433阵型。该阵型是一种纯进攻类型的足球战术,防守不足。235阵型。该阵型进攻仍占主导位置,配合以局部传球。3223阵型。该阵型基本思想是通过牢固的防守瓦解对手进攻。424阵型。该阵型是一种攻守队员排列极为平衡的阵型。442阵型。该阵型强调频繁套边进攻,队员回位防守。334阵型。该阵型特点是注重于进攻的人数优势,倾向于冒险的打法。
阵型的刻画因素无非攻与防两方面,孰轻孰重集中体现了一个阵型的基本特点。究其历史发展规律,总体上呈现为侧于攻,到侧于守,最后回归为攻守兼重。用数学模型可粗略概括为y?(x?1)(x?2),0。
每一种阵型都能用相应的数学模型来刻画其布局及变化态势。下面以我最喜欢的323阵型为例作相应的阐述。该阵型布局为wm型,可用三角函数来形象描绘,波峰表示在前的运动员,波谷表示位置相对靠后的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随着运动员的移动,该阵型也不断发生着变化,但根据事先各位运动员的定位安排,他们的移动范围不会太大,还是保持基本的前锋、中锋、后卫模式。所以取比赛的任意一时刻的队友阵型,大体上仍为323模式,而其中变化的是前后左右队友的相对距离,则可用三角函数的最值及周期来刻画。一般来说,整体阵列有逼近足球点收缩的特点,即越靠近足球人员越密集,且称此点为“质点”,那么质点的走向将会决定波峰与波谷的收放趋势。323阵型灵活多变,适用于有效进攻与快速防守,所以我比较认可。
从理论上来讲,我们可以建立三维坐标系,x轴与y轴构成足球场平面,z轴为时间,从而对运动员进行路径记录,更直观表现阵型的变化情况。
这里从数学建模的角度来认识足球阵型,但限于相关数据,只能定性分析,无法深入得定量研究。纵使如此,希望读者仍然能从中分享到一些有意义的结论,得到一些启发。
今天,我学习了高效课堂教学的相关文件。通过学习,让我领略了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
一、高效课堂教学给我的印象。
(一)课堂因互动而精彩,学生因自主而发展。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以教师的认真讲,学生的仔细听为主,学生的一切服务于老师的教学;老师是领队,学生是队员,老师领路带学生,最终学生不认路,体会不到其中的乐趣。而高效课堂的课堂教学模式毫无疑问,是让教师转换角色,退到幕后;让学生充分投入到课堂中来,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实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培养。1、预习课中,我要学习什么、了解、掌握哪些知识点,每个人都各不相同却都心中有数。学生们积极地看他们的笔记,找出不会的知识点,遇到的问题先自己去解决,解决不了的找小组长。小组中解决不了的再写在黑板上,全体想办法或老师来解决。
2、展示课中,每个学生将自己负责讲解的知识点以自己设计的方式展示在黑板上,知识结构清晰,重点突出;讲解时过渡自然,表达清晰,这节课中学生们不仅充分地展示了他们的知识水平也充分地展示了他们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思考能力。
(二)为学生的生命质量负责,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通过愉悦的课堂探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从而实现终身学习,注重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思维力、生成力、表达力。
(三)用欣赏的眼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的学习热情是如何调动起来的?是不是有一种精神层面的东西去影响,感染学生呢?这也是我最期望得到答复的问题。在这里我找到了答案,那就是“从人格上去尊重每一个学生。”虽然简单,却正中要害,倒出了教育教学的真谛。教师不岐视每一个差生,让后进生本已自卑的心灵得到安慰。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倾向于学生的参与度。学生得到充分尊重了,学生都有了学习自信心,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那一切的成功就不在话下了。
今后我要取高效课堂的语文教学之长,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在以后的语文教学中,形成自己独特的课堂特色。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尽量做到:
1、让学生做好充分的预习,预习不充分的课不上。在学生预习的同时,我应给他们明确的目标,让学生自行建够起初步的知识结构。
2、开放课堂,自主学习。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尽情地动起来——身动、心动、神动。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才能,展开小组学习、独学、对学、群学;让学生养成独自思考、合作探究、对抗质疑的学习能力。让课堂和谐、民主,学生敢问、敢说、敢动,形成一种积极主动,争先恐后,紧张活泼的学习氛围。
3、教学要面向全体。以往教学只注重面向好生、中等生,忽略差生。在今后教学中,利用学生合作学习机会,让学生承担一部分教学任务,使之成为小老师,形成“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好生带动中等生,中等生带动差生,生生动起来的浓厚学习氛围。高效课堂的成功启示我们,在教学中,要给学生一个足够的空间,从而体现他们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就要把课堂让给学生,让他们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快乐。进一步激发求知的欲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通过对高效课堂的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我深切地体会到,高效课堂是教育发展一种趋势,也是教学改革的一种必然。作为一名教师,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好好讲课,更要注重自己教的方法和交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语文课堂的发展是迅速,复杂又多样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务实高效的。在高效课堂的教学实施过程中我有以下的体会:
一、备好课。
备好课是上好每一节课的重要环节之一。教师必须要做好充分的、切合实际的准备工作。课前要认真研读学科课程标准,领悟语文课标的要旨,研究教材。弄清所授课的重点、难点。研究学生,了解学生的现有学习水平,考虑清楚如何讲,用什么样的语言讲,用什么教法教,学生才会容易明白,如何启发引导,如何指导学生理解课文,设计什么样的练习加以巩固提高,研究可能出现的课堂问题等。备课时,教师要努力使自己成为学生的化身,站在学生角色地位上,用学生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法去洞察学生的学习心理,理解他们的情感、愿望,设计最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兴趣、情感去阅读课文。教师还应广泛阅读书籍,积累相关资料,及时了解所教学科的发展新动向。对教材内容作必要的拓展延伸。才能构建有效的语文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重视课前有效预习。
预习是课堂教学的准备。做好课前预习,既是顺利地进行课堂教学的准备,又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我发现真正能得到思考的只是一小部分学生,很多学生是还没来得及有自己的想法,就被别人的答案替代了。久而久之,他们就形成了一种惰性,上课只是坐着等结果,从不思考。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是他们课前没有预习。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和抓好课前预习。使他们熟悉课堂内容,有思考的时间和空间,都有自己的想法和答案。但是,认识到预习的重要性,未必就能让学生喜欢预习;积极参与预习,更不等于有效的预习,为了提高他们的预习效果,必须做到:一要教给他们预习的方法;二要有针对性的设计适合于不同层次学生的预习项目,三要重视预习的课堂检查,并给予适当的激励。不然学生就会觉得课堂教学与自己课前预习不预习无关,从而降低了学生预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兴趣就好比是点燃火药的导火索。为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题的引入方式,一开始上课就把学生的兴趣给调动起来。如:“设疑引趣”、“悬念引趣”、“谜语引趣”、“故事引趣”、“创设情境引趣”、“小品引趣”等很好的开端引趣方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参与竞争也是引导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如:比一比谁认得快、记得牢,谁组的词多,谁读得有感情,谁发言最积极等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还可以采用分组讨论、说笑话、分角色表演、做游戏等活动等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四、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
在教学中,要多注意学困生的表现,教师要用心去帮助和感动他们,要善于发现其优点,并及时给予表扬。上课回答问题时,不能只局限于好的学生,要使人人都有回答和练习的机会。学困生回答问题时,只要比原来有所进步,都要及时给予鼓励,让他们随时感受到老师的关怀和爱护,使他们重新树立学习的信心。
五、合理利用多媒体。
语文是以培养学生阅读、写作、听话、说话能力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基础课。有的内容比较抽象,难以理解,这仅凭老师的嘴来讲和从字面上是难以让学生理解和感受到的。这时我们就可以利用图片、音乐、视频等多媒体教学来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感官,使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尤其是一些写景的文章,老师在那大讲特讲有多美多美,甚至读了一遍又一遍,可学生还是难以感受到,这时采用视频教学,学生就可以一目了然,直观的感知教学内容,帮助其理解课文内容,从而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六、营造和谐课堂氛围。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中,师生的交往互动才能充分展开,各种智力和非智力创新因素才能充分发挥作用,学生自主创新的潜能才会得以开发。也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构建小学语文有效课堂的办法还有很多,我们只有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地去实践,去总结,去反思,去创新,才能真正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大学毕业后,我就很少有机会参加专业而系统的讲座活动,这次随工作室去广东深圳参加“全国中小学高效课堂与有效教学策略论坛”,是一次非常难得而可贵的机会。在三天的学习时间里,非常紧凑的安排了六位专家的讲座,每一场听完我们都会有自己的收获,在茶余饭后的短暂休息时间里,我们都会互相交流着彼此的收获和感受。短暂的学习虽然结束了,可学习后所产生的教学思考却是永远也不会停止的!
几位专家把自己多年甚至毕生的教学研究所得和教学思想精华,都在自己的讲座中展示着、渗透着,并折射出无穷的思考。每当一场讲座结束时,我都会去思考,思考他们所带给我的启发,思考我的教学,思考我自己!在写这个学习心得时,我感觉想写的东西很多,当把所有的关键词写下来并归类后,我看到了三天里我思想收获的主线,那就是:关注学生、关注教师、关注课堂!下面我就从这三个方面谈谈我的思考。
一、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谢利民,在讲座中提到了这样一句话:由“关注学生所学习的知识”转向“关注学习知识的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是教育的基础。对学生的研究就应该放在教学之首,我们在备课环节中,备学生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喜欢看电影,喜欢听音乐,喜欢运动,那是因为我们对这些活动感兴趣,如果不感兴趣你是绝对不会去做,或者很无耐毫无收获的去应付。我们的教学也是一样的,为什么很多学生都不喜欢课堂教学,甚至抵触,理由只有一个他们不感兴趣。如何让学生对自己的课堂感兴趣成为了我们教育工作者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而且要从头做起并持之以恒,而不是想起了做一做。很多老师都会在初一或高一,本门学科开始时给学生一些兴趣点。比如:生物老师展示一下生物的dna模型、上几届学生制作的细胞立体模型、或放一段生物科教片等,在开课前吊足学生的胃口。可是在进行常规的教学后。学生的兴趣慢慢的丧失了,进入了为学习而学习的状态。这样的做法并不能培养学生的兴趣。兴趣应该是发自内心的对某件事物由衷的喜欢和向往,并为之坚持而付出。人为的培养兴趣是很难的,但我们可以去关注学生对本学科涉及到的什么方面感兴趣,然后逐步引导,放大到本学科的学习。我举个例子,在高一上生物课之前,我们可以带学生去参观植物园,参观动物博物馆。回来后让学生谈谈对什么最感兴趣,并展示我们三年要学习的教材的目录,让学生知道我对什么感兴趣,我想学什么。从而建立好学生与课堂的兴趣对接点,然后精心设计每一堂课,除了教学重难点的达成外,要在课堂中穿插学生感兴趣的东西,保持课堂有1至2个兴奋点。千万不要让学生为学而学。
2、需要是学习的动力。在我们每次的备课中,我们一定要思考学生需要什么。你的设计学生喜欢吗?像这样要求合适吗?他们需要吗?他们想听你讲还是他们想展示自己的想法?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一面,都希望得到师长的称赞,同伴的认同。所以把课堂还给他们,让他们在你的教学设计下去充分展示自我,去展示、去点评、去完善。做一个像毛泽东一样的课堂指挥者,让学生去“真枪实战”。做一个像张艺谋一样的电影导演,让学生去“演绎精彩”。这样的课堂才是他们需要的。学生想去展示他们的才华,讲台和课堂成为了他们所向往的地方,因为那里是他们智慧炫耀的舞台!
3、潜能是教学的源泉。教育是一个让个体不断完善的过程,更应该是一个发掘潜能的过程。潜能的激发又在推动着我们的教育,这样才产生了无数的教育家和思想家。潜能的激发,对于个体能力的延伸是无止境的。它能产生的作用和影响也是无法估量的。谢利民教授说过这样一句话:“当学生觉得不难,那难也不难;当学生觉得难,那不难也难。”在我们的教学中,只有不断的给学生设定一个个够一够就能够到的高度,那么当我们回头看时,你会发现他们的潜能是你无法估量的。给学生展示的舞台,他会表演得很精彩,也会发掘到自己身上更多的潜能。多让学生说,你会发现他们个个都很能说很会说。多让学生表现,你会发现他们个个都越来越想展示自己!
4、情感是教学的质量。古话说得好“亲其师,信其道。”学生是否对所学的感兴趣,很多时候都取决于他是否喜欢这个老师,信服这个老师。师生之间良好的情感基础是推动教学的动力,有了这个动力,教学质量也就不言而喻了,所谓水到渠成也就是这个道理了。学生对老师的喜欢是真诚的,是发自内心的,这种喜欢哪怕在他毕业多年后仍然是不会变得。当学生觉得不认真做作业会对不起这个老师,他还会不去做好吗?当学生觉得考不好会没脸见你时,他还会不去加油考好吗?师生的情感是超越教育之上的精华。五年、十年后,还会有学生记起你看望你时,这是一个教育工作者最值得自豪的,也是最大满足感的慰藉。五年、十年后,还会有这样一位良师永远也不会忘记时,这也是一个学生最值得庆幸的,也是成长路上温暖的港湾!
二、关注教师的自身发展。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是教学的参与者,更是教学的指挥者、设计者。如何授的精、活、实;学的乐、快、好,离不开教师精心的设计。如何做到课伊始,趣已生;课进行,趣正浓;课结束,趣犹存,更离不开教师用心的思考。设计与思考的呈现,更多的体现出了一位教师的功底与潜能。
1、教师的艺术。
教学有法,可教无定法。在同课异构中,我们可以很多种教学模式,并从中学习到很多的教学艺术。这些艺术的背后可以看出教师自身的艺术魅力。教师教学的语言艺术;教师教学的调控艺术;教师教学的启发艺术;教师教学的评价艺术。这些教学艺术都是做为教师的我们需要不断摸索,不断提升自己的必修课。
2、教师的转型。
刚工作时,我们很多时候都是模仿性教学:执行教材,教师教学生涯的起始。经过5年左右的教学后,我们进入到了合格教师的独立性教学阶段:教师职业成长与发展的关键阶段。到了这个阶段后,教师的教学能力发展将会出现一个“高原期现象”,此时也是一个教师能否成功转型的关键时刻。如果你固守现状,不愿多思考,不愿一次次挑战自己,设计出更好更精的教学,并记录下改革的点滴。使自己从经验型教师转型为研究型与学者型教师。如果转型成功,那就进入到了创造性教学阶段,并逐渐形成独有的教学艺术风格。
活到老,学到老。做为教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先有一桶新鲜且流动的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要能跟上知识更新的脚步,教师的压力也是不言而喻的,只有秉着终身学习的理念,才不会让自己落伍,也才能成为学生信服的老师。在教育生涯中与学生共同成长!
文档为doc格式。
。
一、课堂变得高效,教师一定要对学生有普遍的关注。
1、要经常用目光或微笑与学生交流,这是实现普遍关注的前提。要让所有的学生都能从你的微笑和目光中看到一种关注,感受到一种温暖,获得一种支持。
2、用欣赏、夸奖的手段来体现你的关注。对学生的欣赏、夸奖、鼓励往往表达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老师器重我。要把他们每一点的积极性、每一点的学习热情保护起来,让它生长起来,壮大起来。
3、用提问或允许回答问题来表达你的关注。不经意的允许能满足学生的被认可感,满足学生被承认的需要。
4、用“中断定势”的形式表现你的关注。当学生表现得没有积极性,否认自己的成绩的时候,教师用“中断定势”的方法打断其对自己的消极认识来表现对学生的认同。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自己的重要,让每一个学生都不再产生自我贬低,自我矮化的想法和行为。
一、要想课堂变得高效,教师对课堂一定要有创新。
1、启发激趣,让课堂变得生动活泼。兴趣是构成学生学习动机中最为活泼、最为现实的成分。有了兴趣,还会萌发创新意识,而在创新过程中产生的无穷无尽的兴趣,又再次促进创新。兴趣越大,学习的效率就越高。
2、质疑交流,让课堂变得有理有趣。教师要通过让学生自己提问来组织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为他们创设动脑、动口、动手、释疑解难的机会,通过师生平等交流,培养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感觉学习是讲理的心智活动而不是硬“灌”。学生由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要学,学习的效果肯定也会提高。
3、提倡“合作”,让课堂变得融洽愉悦。合作学习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学生群体这种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任务就是当好导师,及时起点拨导向的作用。合作学习很有好处:第一,拓宽思维,深化学生的认识。第二,培养和训练口头表达能力。第三,可以培养合作精神。
4、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让课堂变得丰富直观。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进行多媒体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获得课堂教学的高效率。
5、体现现代课堂结构,让课堂变得热烈主动。要把课上活,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师独占式和教师主讲式而学生则单向静听式的课堂结构,代之以多向立体式现代课堂结构。传统的单向静听式结构其教学方式方法是填鸭式、注入式,教师积极性高,学生主动性差,这样的课堂教学效率是低下的。而多向立体式结构的教学方式方法是现代启发式,学生自学,老师进行针对性精讲,师生之间互相质疑问题,探讨真理。教师的主要精力放在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上。课堂教学活而不空,实而不死。
6、分层次教学,让课堂变得满园花开。面向全体学生教学,才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而要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就必须彻底抛弃“一刀切”,实行分层次教学。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他们的起点提出不同程度的要求,就能使他们在各自的起点上都有提高。如此坚持下去,就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三、要想课堂变得高效,教师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1、营造能够给所有的学生以自信的氛围。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对自己有自信心。此时的学习是最有效的。
2、营造让所有学生都洋溢生命活力的氛围。在这样课堂里,学生感到轻松、活跃、精力充沛。如果学生觉得自己没有活力,甚至消沉、忧虑、紧张,高效的课堂是无从建立的。
3、营造能够让学生自我管理的氛围。在这样的课堂里,每个学生都能实施自我管理,都能感到要对自己负责。如果总是觉得自己被控制着,自己对自己毫无责任,也是没有学习效率可言的。
4、营造让所有学生都有归属感的氛围。学生间彼此聆听,彼此认同,彼此尊重,不仅能提高其学习效果,亦可修养其人格品质。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社会各界都在提倡给学生减负,不能占用学生的休息时间,向课堂40分钟要效率,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如何构建高效课堂是我们每一位教师毕生都要研究的课题,把老师和学生都从题海和加课中解放出来,让教师快乐地教,让学生快乐地学。
大柳塔第二小学高焕2014年5月17日我与学校6名老师去咸阳高新一中学习高效课堂教学模式,通过这次听课学习,使我更深刻的理解了什么是高效课堂,为什么高效课堂可以概括为“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白军锋等几位老师的精彩授课,深深的吸引了我,感染了我,让我思考良多。
一、有感于导学案的设置。
课堂教学要实现高效,教师要用好导学案这个抓手。教师编写导学案即是备课的过程,导学案编写完毕发给学生,便成了学生学习的路线图和方向盘,学生靠导学案的指引完成自学,而教师在上课时也要使用导学案上课。不管我们投入多大的精力去备课,最终带着走上讲台的总是那么三五条,很小的一片纸就能装下。如果说这和导学案有点相似的话,我个人认为导学案有两大优点:首先在书写上简单明了,可以让教师腾出手来,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查阅资料和琢磨思考上;其次,导学案是备给学生用的,实用价值应该高于其它形式的备课。
“五三三”新课堂教学模式主要内容。
第一、课堂教学五环节三检查。
1、五环节:目标引领—问题切入—适时点拨—师生探究—训练反馈即:目标引领:板书学习目标,用目标引领学生学习。
问题切入:了解学生自主学习中疑点、难点问题。
适时点拨:点拨小组合作学习出现的问题(态度、问题)。
师生探究:老师引导学生展示重点,师生探究疑点、难点。
训练反馈:当堂检测、及时纠错、落实堂清。
2、三检查:一查:检查自主学习过程。二查:老师巡查合作效果,了解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难点、易错点,进行再次备课。三查:当堂检测课反馈、纠错检查。
第二、学生课堂学习五环节。
明确目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重点展示—当堂检测。
即:明确目标:阅读老师板书的目标,明确本节课学习任务。
自主学习:自主学习,用红笔圈画疑点、难点。
合作交流:对学或小组合作学习,解决自学中出现的问题。
重点展示:在教师的引导下,展示重点,解决疑点、难点。
当堂检测:当堂检测、及时纠错、自查堂清。
第三、“三过关”保证成绩稳提升。
天过关:课内检测不过关者,帮扶对子先帮,教师课后再重点帮助。
周过关:每周检测,统计不过关学生,落实到组内一帮一,教师跟踪抽查。月过关:每月检测,统计不过关学生,落实到组,确定任务,再组织过关。
那么,如何构建高效课堂呢?我认为必须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抓好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必须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推动教师观念的转变,进而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以逐步消除由于教师讲得过多、学生参与过少而导致的靠大量课后作业来完成教学任务的问题,逐步解决忽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实现的问题。
第二,开展以学课标、研课本、研方法、课后反思等为主要形式的校本培训。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在很多情况下,课堂的低效是由教师对课标与课本的学习与研究不足所造成的,而教师这方面的不足又影响和制约了其课堂驾驭能力,课堂驾驭能力又反过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
第三,抓好教师备课中的备学生问题。不少教师在备课时,只习惯于备教学内容,而忽视备学生。如果教师不去研究学生对所教内容的掌握情况,不去研究学生的个体差异,一切从本本出发,课堂教学的适切性就会大打折扣,课堂教学的高效更无从谈起。
第四,研究和设计好课堂提问。在真实、常态的课堂教学中,我常常发现教师所提的问题本身就有问题,无效问题、假问题、无价值问题充斥课堂,教师的很多提问耽误了学生宝贵的课堂学习时间,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因此,教师要高效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就必须注重对课堂提问的研究,所提的问题必须是有价值的、有启发性的、有一定难度的,整个课堂的问题设计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课堂思考的时间,而且有效性很差。这种形式主义的教学方式使无效劳动充斥课堂,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在这短短的一天半时间里,我观摩了来自八县一区的小学数学教师的课,此次听课收获很大,受益匪浅。不仅让我领略到了各位出类拔萃的数学教师的教学风采,也让我感受到了参赛选手们背后强大的教研团队,更让我从中感觉到自己在课堂教学方面的缺点与不足。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还要继续向身边的优秀教师们学习,努力上好每一节课。下面谈谈我的一些体会:。
一、轻松的课前交流,让孩子们更容易进入状态。
这10位教师几乎都精心设计了自己的课前交流,有的介绍自己家乡的人文特色,有的用学生感兴趣的游戏、猜谜、唱歌、舞蹈来缓解学生课前的紧张气氛,有的以笑话的形式、自我介绍的形式„„02号老师用他风趣的语言和抑扬顿挫的语调帮三年级的孩子们克服了紧张的心理,从而使整节课师生互动默契。06老师用不同的掌声(×××××××)既缓解了气氛,也为下面的教学埋下了伏笔„„他们都给学生营造了轻松地学习氛围,使学生迅速进入到自己组织的教学活动中,拉近了师生距离,使学生的向师性更强,积极参与到教师的教学活动中来,提高了课堂学习的效率。
二、巧妙的情境创设,让孩子们学习兴趣更浓厚。
在这10节课里,上课的老师都能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为学生创设充满趣味的学习情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利用小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等心理特点,并紧密结合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创设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学习情境,激起学生学习兴趣。老师是教学的引路人,引导孩子揭示新知识,让学生用数学思想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使他们在质疑中思考,在思考中学到知识。
三、
积极的师生互动,让课堂氛围更融洽。
教师们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把枯燥、呆板的课堂教学改变了,从而也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了孩子们的求知欲。看到每个老师精心的设计每一堂课,从语言、板书、图片、内容,那种工作态度与热情都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在他们的课堂上很少见到不学习的孩子,因为他们都深深地被老师的课所吸引着。我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学习他们的优秀经验,让自己的课堂也活跃起来,真正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充分让学生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从而切实感受到了数学的魅力,也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
四、及时精当的课堂评价,让孩子们学习更踊跃。
在教学过程中,几乎每位教师都注意了及时评价及激励评价,对学生的鼓励和赞扬不断,如“把你的成果和大家一起分享,好吗”,“谢谢你给课堂带来了不同的声音”,“同意的同学把你们的掌声送给他”,“你知道的可真多”等等。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评价语言,在学生的心里却可以激起不小的情感波澜,对于整个课堂的教学效果的提高也起到了相当程度的积极影响。
五、精良的多媒体课件,让教学更引人入胜。
老师们都知道,数学课堂上运用课件的目的一是为了节省时间,二是为了将教学内容直观形象地展示给学生。这次的课件制作水平相当高,而且使用效果好,无论从课题材料的搜集上还是从视听效果上,都非常富有创意,如花似锦,引人入胜,而且大多数都引用了视频型的文件,既形象又生动,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每一节课都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展示使抽象的知识更直观,更让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也更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牢固掌握。
一天半的学习,共听了10节课,细细地品味下来,感觉每位授课教师都对每一节课作了周密而细致的准备,所以每堂课都有很闪光的亮点供我们参考、学习、借鉴。我将努力把其中的精华加以吸取,尝试运用到以后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来逐步的提高和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路漫漫长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一直以来对足球这项运动都很感兴趣的我,这个学期,我很荣幸地进入了陈老师的足球课。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增长了我的足球知识和技能,让我深刻地体会到足球的乐趣。
这个学期我们原计划先进行一部分技术课的指导,然后进行一次技术课的考试,理论课基本上陈老师是穿插在技术。
教学。
课当中的,最后,我们将进行教学比赛。按照计划我们已经完成了技术课的教学,并进行了考试。技术课我们首先讲了如何踢球:脚内侧踢球、脚背正面踢球、脚背内侧踢球、脚背外侧踢球。如何接球:脚内侧接球(地滚、反弹、空中)、脚背外侧(地滚、反弹)、胸部接球(挺胸式)。其次是如何运球:脚背正面运球、脚背外侧运球、脚内侧运球。自我认为在我们这学期的课中最重要的就是对球性的熟悉,而最好的熟悉球性的方法就是颠球。我们这个学期重点考察的项目就是踢球。
踢球时一个很重要的话题,我们踢足球最注重的就是这个“踢”字。踢得远近可以决定是否能够进行长传,踢得准确性决定我们长传的精度,也就是我们能不能精准的把球传到自己队友的脚下。踢球也是射门的必需。我们射门的距离影响我们射门的力道和精度。能够踢得远无论对我们的传球和射门都有很大的帮助。
一、踢墙式二过。
一、交叉掩护二过。
一、回传反切二过一;选位与盯人;保护与补位;中路进攻、边路进攻、混合防守;定位球战术:任意球攻防战术、角球攻防战术;等等。也不能说车老师完全没有教到,一些常用的头顶球和战术还是演练给我们看了,我们想学的还有很多很多。希望老师能够在课时允许的情况下多教一些。
我在初中时就开始踢球了,但是在高中的时候因为参加班级的比赛,再一次“校园杯“中不幸被铲伤,休息了长达半年的时间,伤好之后一直不敢参加比赛,有些时候甚至认为足球是一项极为野蛮的运动。每次参加运动都会有些受伤,有些是小伤,有些是大伤。我的心理承受着一点点恐惧。但是经过将近一个学期的足球课,和这么多热爱足球的同学们在一起享受着足球运动带来的乐趣,我的心也被那种激情燃烧。足球从不缺少激情!足球要的就是激情!
10月31日,我有幸参加了学区小学英语高效课堂教学观摩活动,非常幸运地能够得到这个学习的机会,本次高效课堂共听了三节课,三位老师都有自己的风格,有的幽默、有的轻松还有的严谨。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自己以前没有见到的东西,也学到了自己从前从未敢尝试或涉及的内容。教师和学生亲切交流,多媒体课件直观、实用性强,活动设计环环相扣,水到渠成。
虽然各位授课老师的水平不一,风格各异,但每一节课都有很多值得学习借鉴的东西。让我从中得到了很多的启发,最大的感触是几位老师能够遵循新课标的要求和理念在教学中大胆创新,勇于实践。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就是应该不断的创新和尝试。
这次学习让我受益匪浅,让我在课前准备、课中授课等一些问题处理上都有了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
一、课前准备要充分。
在课前准备中,一定要弄清楚这节课是什么课型,要怎么去设计以及设计的方法是什么。
在进行教学设计之前,一定要对教材有一个比较深入的研究,眼光不要仅仅局限于一个版本的教材,可以适当把眼光放开,看看其他版本是怎么样设计类似的课题的;其次要对学情进行认真的分析,学生到底是处于一个怎么样的状态,学习程度达到了一个怎样的水平,师生之间的关系怎么样或者是学生的学风是一个怎么样的状态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去探索;再就是这节课的重难点和教学目标要进行一个准确的定位。前提工作做好了,才有可能把课教明白,并且让孩子们听懂。
二、课中上课要清晰。
听过这三位老师的课后,给我的总体感觉就是他们的教学思路非常的清晰,而且各个环节步骤衔接的非常自然,看不出一点儿雕琢的痕迹。他们是如果做到这一点的呢?我认为他们主要是注意了一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课前导入简单明了,紧扣主题并且真实有效。每个老师上课前都进行了师生之间的freetalk,不过是一对多、多对一或者是一对一之间的区别罢了。在freetalk中,都显得那么轻松自然,问题既和要讲的主题有关,又那么轻松,一下就让孩子们喜欢上了这个老师。
2.新知呈现清楚明白,贴近学生思维和现实生活。因为在之前的热身环节中,已经给孩子们设下了一个“圈套”,就等着他们往里边跳了,所以整节课下来老师教的很高兴,学生学的也很轻松。
3.操练环节真实有趣,形式多样。每个老师在操练环节中,都注重了活动的情境性、趣味性和逻辑性。操练活动形式多种多样,有齐读、角色表演、歌曲、chant、游戏、多媒体等等。比如谭晓庆老师让孩子们和她一起活动,这样的活动没有一个孩子不喜欢的,这样既满足了孩子们喜欢表现的欲望,又加深了对这个单词的印象。总之,在这个环节中,每个活动的设计都要有他的目的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最后,我再说一下给我印象比较深的几位老师的教态表现:1.笑容亲切自然,2.肢体语言丰富,3.教学语言流畅、幽默。
通过学习,我认为自己需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好多好多,为了使自己更加优秀,教学成绩更加出色,我会努力学习。
北滩小学。
王夏莲。
二零一四年十月。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miekuo.com/fanwendaquan/xindetihui/665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