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是对所经历事物的感悟和理解,有助于我们提升自己的思考能力。以下是一些关于心得体会的精彩范文,相信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种写作方式。
本次考试的内容为八年级下策第一到第三单元的内容,题目难易程度适中,题型符合中考的要求。主要考察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掌握,答题方法与技巧的运用。总的来说,试题注意体现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也体现了时代性,注意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培养了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但阅卷中发现了很多的问题,现分析如下:
我看的题目有:
学生的得分情况是8-9分,其中第23题做错的比较多,题目是:“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经济制度的主体和主导力量。”这题主要考查公有制经济和国有经济的地位,这是两个不同的知识点,主体是公有制经济,主导力量是国有经济。另外29题做错的也比较多,题目是:“在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代表大会。”在这一题中,学生出错的原因主要是对人民和人民代表大会两个概念混淆,不能区别。
得满分的是百分之85,这类题少部分学生回答不理想,失分现象多。
失分的原因有这些:
1、没有看清材料说的是什么;
2、没有明白材料蕴涵的观点;
3、在回答时,观点不明确,条理不清;
4、答题不完整。在以后的教学和练习中,我们要加强这类题的训练,特别是启示类的题型,要学生明白:先看清材料,明白材料说了什么,材料说明了什么观点,你对这个观点的认识,最后落实到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应该怎么做。
这种题型开放性大,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运用的能力。失分的地方在第三问阐述取得60周年辉煌成就的主要原因。(至少四个方面)学生在答原因时把同一个方面的原因分为了不同的方面。这样就不足四个方面的原因,因此有部分学生被扣分。
本节课是八年级政治上册第三课第一框,本节课是新授课,本课的重点是懂得在同学交往中“开放自我,积极交往”态度的重要性及受欢迎的品质,难点是理解什么是真正的友谊,怎样才能更好的呵护同学间的深厚友谊。首先我给同学2分钟时间复习上节课的知识,然后找学生代表去爬黑板,其余同学在小白板上默写,然后学生们两人互批并进行修改,之后教师强调普遍存在的错误,并给学生1分钟再次记忆错误多的问题,并提问,加强巩固。学生通过课前复习,将上一节的知识进行强化复习。新课时,我让学生对照导学案进行自学进行预习,学生看书10分钟。通过小组讨论和教师的巡视指导答疑,之后各小组进行汇报展示,教师对重点问题进行强调和点拨,由此来突出本课的重点知识。教师深入到各小组中指导突破难点,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习的方法,明确考点。通过重点和易错问题的强调,提高学生应对问题的能力。最后通过学生谈体会和收获进一步将本节的知识进行强化和应用。
1、本节课重点突出,教师强调易错问题比较及时。
2、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上课,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和合作能力。
3、学生展示自我的信心和能力提高了,参与意识很强,学习热情很高。
4、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5、复习巩固环节全员参与,掌握知识扎实有效。
6、教师纠错及时到位,并给予小组评价。
1、预习时间不够充分,有的学生只关注自己小组分到的任务,忽略了其他组的问题,掌握知识不够全面。
2、学生展示时有的学生声音小,语速快,没有面向全体同学,站姿不够大方端正。
3、学生参与人数还是不够多,积极性还不够高。
4、学生还是不能完全脱稿。
1、各环节时间把握不太好,特别是总结时间仓促。
2、对学生展示时的声音、语速、站姿等需要注意的问题强调不够,平时的训练不够,课后要加强指导和训练。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反思,自己在教学中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向其他教师学习优点,经常听课,不断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同时自己也要继续加强业务学习,争取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珍惜学习机会》一课是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六课第二节。本框依据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我与他人的关系”中的“权利与义务”。该部分的内容标准是:“知道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现在社会上存在着一些侵犯初中学生受教育权的行为,如有的家长不让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有的学校随意开除学生,有的校舍危险不能上课,的的教育场地被非法占用,有的不法分子扰乱学校秩序、妨碍学生学习等。学生应该学会如何保护自己的受教育权。
国家、社会和家庭为学生接受义务教育创造了条件,学生则要履行受教育的义务。而现在在初中生中存在一些不完全履行受教育义务的现象,如有的初中生动辄迟到早退,甚至逃避作业、逃学……因此,应该帮助学生明确受教育不仅是权利,也是义务。
教学重点:对于正在接受义务教育的初中学生来说,要履行按时入学的义务,履行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的义务,履行遵守法律和学校纪律、尊敬师长、努力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义务。
教学难点: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既对个人成长和家庭有利,也对国家和社会有利。接受教育既是道德责任,也是法律义务。
本节课重点是让学生在实践中落实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实现主动学习。所以本目主要列出了作为正在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所应履行的受教育义务内容中最主要的三项:
第一,认真履行按时入学的义务;
第二,认真履行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的义务;
第三,认真履行遵守法律和学校纪律,尊敬师长,努力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义务。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黄金时期,在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我们应树立远大的志向,珍惜在校学习的机会,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以勤奋和智慧去撷取成功之果,使自己的生命放射出绚丽夺目的光彩,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建功立业。
本节课我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按照新课程教学理念的要求,采用直观教学和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学法为重点,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一是,整体教学设计的把握较好,不论是从环节的设置,还是时间的分配都比较合理。
二是,对教材的挖掘和研究比较到位。
三是,对于知识性的体系建构,知识性的结构分析,能力的培养比较成功...
一是,整体教学设计的把握较好,不论是从环节的设置,还是时间的分配都比较合理。
二是,对教材的挖掘和研究比较到位。
三是,对于知识性的体系建构,知识性的结构分析,能力的培养比较成功。四是,整体课堂节奏把握较好,比较紧凑、干净、明晰。
一是,对学生的调动不够到位,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当然从传统的角度看这不是问题)。
二是,对于两个基本词语在课堂上解释的不够清楚,就是“权利”和“义务”。
三是,在做“教育的作用”时,授课的的实际情况与设计中有一个小的次序不一至,所以衔接的有点勉强。(应该是:分析作用;学科调查;“培根”名言,然后是归纳分析。实际情况是将后两者的次序颠倒了。)。
几点反思不论什么样的理念,不论是那种教学设计,教师的基本功和基本素养还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特别是我们这种“常识”性的课程;对于课堂教学,特别是公开性的教学,必须要对教学设计有相应的预案或者应变能力(如,当我本来设计学生一定能够回答出“两基”时,其实全班没有一个能够回答的上,我只能代替;调查学生喜欢什么学科时举手的人很少,于是我只能变了一种方式,即先叫起学生,再问他喜欢什么学科,然后说出理由)。
以前的教学大都是为了适应应试教育,因此教师大都是以讲解、概括为主,学生则是听众。现在新课程实施以后的内容,更多的是结合学生的时代特点,同时要求老师改变过去“填鸭式”的教法,要求老师还学生以课堂和学习的自主权。其实教与学是交往、互动的,师生双方相互启发、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情感,体验观念,从而达到共识,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因此,我个人是根据教材,以点拨为主,让学生发挥想象,联系已知知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与老师共同探讨,步步引申,让学生在知识的生活海洋里尽情畅游。
在传统的思品课堂中,“知识本位”、“教师中心”、“结论唯一”,课堂当作了学生接受教育的唯一场所,教科书当作了知识和信息的唯一来源,学生在课堂上扮演着观众的角色,成为教师灌输的对象,“教师讲,学生背”成为常见的教学现象,最终使学生学习积极性丧失,学生沦为了学习的奴隶。而在本课教学过程中,教师依据学生直接经验创设教学活动,通过“课外调查”、“小辩论”、“主题探究”“写倡议书”等系列活动,创设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等多种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在活动中内化思想品德,调动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来认识沉迷游戏的危害,懂得了在平时生活中自觉抵制游戏机的诱惑,从而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流、学会做人,充分体现了对学生主体的尊重,切实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比如主题探究——“怎样抵制游戏的诱惑”这一活动中,学生以五人小组为单位,通过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学生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从学生、学校、家长、社会多个角度回答了怎样抵制游戏机的诱惑,在讨论发言中,学生相互合作,敢于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能突破教师事先的提示,更为可贵的是调查小组的一位女同学,还结合自己课外对网吧的调查,介绍了《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的相关内容,提出了对待接纳未成年人上网的黑网吧的整治措施。这一切,确实使人感受到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人,学生单一、被动的接受式学习方式转化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这一新的学习方式,一改以往课堂教学中将学生视为接受“美德”的容器,极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与学生互相尊重,理解、信任;教师要爱学生,用心去爱,用行动去爱,对于学生所犯错误,不能只批评不教育,要宽容善待,并给他们改正错误的机会。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教学基本功要过硬,教学业务能力要强,教学水平要高。课堂教学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要具备良好的师德。这样你就能撑起一蓝天,用你的道德行为染学生,学生就会爱戴你,家长就会信任你,你的教学改革就会成功。让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志存高远,科教兴国。为我国教育再次创业贡献一份力量吧!
梅花香自苦寒来,梅花愈寒愈香。我要说教学提高来自教学反思,反思的愈好教学提高的愈快。有人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可能成为名师”,可见,教学反思的重要性。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只有经过反思,教师的经验才能上升到一定高度,并对后续产生影响。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一名合格或优秀的教师,应该是一名研究者。一个只知道埋头苦干不善于理性的反思、总结、再反思、再总结的教师也许凭自己的经验只能维持一阵子。教师要自主发展,就必须以“反思”作前提。那么,教师从哪些方面反思?反思的策略有哪些?撰写反思的技巧方法有哪些?我认为要注意三点:
今天我们通过几位老师对课程意识的讲解知道教学反思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教学效果等。同时应加强对教学观念的反思;对教学设计的反思;对教学过程的反思;对教学反馈的反思等。
1、实施案例研究。案例研究就是把教学过程中发生的这样或那样的事件用案例的形式表现出来,并对此进行分析、探讨、反思,以改进自己的教学。案例研究的素材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研究自己的教学实践中的案例;二是观察别人的教学,从中捕捉案例;三是在平时注意搜集书面材料中的案例。
2、注意课堂观察。课堂观察是一个涉及课堂全方位的、内涵较丰富的活动。通过详细全面的观察和认真的思考,体验授课教师的教学理念,学习解决教学重点、难点的策略,调动学生活动的技巧,以促进自己的提高就达到观课的目的。
3、实施行动研究。就是针对教学实践中某个难以解决的问题,运用观察、谈话、查阅文献等多种手段,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设计一个研究方案,以求得问题的解决方法。
1、写什么:写成功得意之处;写失误不足之处;写教学机智、学生创新、再教设计等。
2、注意什么:
反思的重点是课堂教学,课堂是我们教师实施教学的主阵地,要让课堂更好地为学生的成长服务。反思的亮点是对“学困生”的关爱与补弱。
不知不觉中来望都二中已走过两个月的政治教学,两个月的教学生涯,让我深感政治教学任重而道远,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工程。同时也让我深深体会到政治教学的乐趣,总有让我挖掘不完的东西。下面我对初中政治教学作以下反思,与大家共勉。
首先,把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一个关键性问题,联想式教学方法是更好地结合学生的特点,通过纵向联系及横向联系,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显著的教学效果。新课程实施以前的教学大都是为了适应应试教育,因此教师大都是以讲解、概括为主,学生则是听众。现在新课程实施以后的内容,更多的是结合学生的时代特点,同时要求老师改变过去“填鸭式”的教法,要求老师还学生以课堂和学习的自主权。其实教与学是交往、互动的,师生双方相互启发、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情感,体验观念,从而达到共识,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因此,我个人是根据教材,以点拨为主,让学生发挥想象,联系已知知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与老师共同探讨,步步引申,让学生在知识的生活海洋里尽情畅游。这种以老师的点拨来启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老师共同进行探讨、交流的教学方式,我把它叫做联想式教学。
这种教学方式正好适合学生的时代特点。因为现在的学生,他们成长在改革开放以后,接受的思想是多元化的,头脑中没有太多的条条框框;获取知识的途径是多渠道的:电影、电视、杂志、书刊、网络等,因此获取知识是多样化的,也有真真假假的。他们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各方面都知道一些,知识可谓五花八门,当然这其中也包括大量的政治知识。他们知道美国布什再次当选总统和这次“海啸”带来的灾难,知道当今中国“韩流”“肆掠”……他们勤于思考,经常对现实的问题要问个为什么,却似是而非,容易被事物的表面所迷惑。他们拥有强烈的好奇心,旺盛的求知欲和敏捷的记忆力,这就使他们想象力丰富,思维能力极大的广阔性,善于独立思考。
其实我们的政治也是丰富多彩的,经济、军事、文学、自然科学等都有政治的影子。政治知识与青少年的探求心理是如此相似的,那么,政治教学过程应该是多姿多彩的,其中关键离不开老师的正确引导。这种联想式教学方法。就是符合青少年心理,调动学生学习政治兴趣的重要方法之一。这种方法力求做到将政治贴近学生,贴近当代,使学生认识到政治时刻在我们身边,并不是高不可攀,惶不可及的东西。这种联想式教学法其实就是我们所熟知的“温故知新”。温政治之“故”而知新。例如,要讲中国走“改革开放”的强国之路,可以先通过商鞅变法的例子来分析。商鞅变法得到多数人的支持的史实,使学生体会到商鞅变法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秦国统一大业的需要,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努力学习新的教学思想。为教育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人人参与,在教学中我尽量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参与。首先,我利用“全家福”照片介绍自己的家人,采取全班介绍小组合作相结合的形式。然后大家齐动手将一个个照片贴在“小房子”里,再把“小房子”贴在黑板上的大房子里,看着自己的创作,孩子们的脸上洋溢着喜悦。
二、从儿童现实生活出发,通过照片来介绍家人,亲切、直接,让学生感受家的温馨。
四、照顾个别,在介绍我的家时,我发现有四张是两个人的是父母离异,为了不伤害孩子的心,我特意为他们准备了几枚奖章,并表扬他们体谅父母,学习认真。
一、照片贴好后,学生很兴奋,我却没有意识到应该组织大家欣赏与评价,也没有进一步进行挖掘教育,引导孩子爱父母就是爱家的表现。
二、评价语言缺乏激励性,评价语言单调、过于重复,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提升自己。
三、由于教学常规好,学生守纪律,一切进行的很顺利,最后多了三分钟,提前下课了,缺乏课堂机智,如果唱首歌或游戏时间再多一些就完美了。关键在于自己要调整心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我的思考:这节课表面看来很顺利,其实设想与实际之间有较大的距离,有几处地方学生可以答的丰富多彩,实际上却很单一,寻找原因,评价语言缺乏激励性,没有很好的激发学生。再有,教研员一再告诉我们在课堂上别牵着孩子的鼻子走,可实际教学中却很难做到,总怕孩子说不到位。所以我想,一节好课,应该在准备充分的情况下游刃有余地进行,这就需要教师有更高的教学水平,灵活多变的机智。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继续努力,不断探索,不断反思,让自己在课改的征途中不断进步,不断成长。
本节课的课标要求是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家的长期稳定和繁荣昌盛靠各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艰苦创业,共同发展,了解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维护国家稳定和民族团结。
导入设计:欣赏mtv爱我中华,并展示各民族的服饰。请学生说一说这首歌主要唱了什么内容?从中你知道了什么?这主要突出了情意目标,调动学生情感,培养学生兴趣,使学生对中国有56个少数民族组成形成初步印象,这样学生加深了对歌曲内容的理解,这时再配合多媒体教学——穿着各民族服饰的人聚在一起欢庆国庆,请学生想一想这段内容突出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这段教学中体现了学生亲身参与探究、探索,学生可能会根据多媒体内容说出中国是一个由很多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并且这些成员关系融洽在一起唱歌、跳舞,这时教师根据学生所说出示板书,课题《中华民族大家庭》。
在出示课题后,我请学生自学本课,请学生说一说知道了什么。通过自学进行汇报,然后根据自己收集的材料说一说你都知道哪些民族,这些民族的人口分布情况和他们的生活习俗及当地的其它有趣的情况,除了收集的材料外,你还对哪些少数民族感兴趣,可以提出来然后学生根据掌握的资料分组进行讨论,综合资料后进一步请学生回答,通过学生自己自身反馈的信息来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能力。这一环节我采用了自学汇报的方式,主要着力于学生预习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提出和回答问题,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主人。
重难点释疑过程:通过设计活动,突破重难点。在民族知识大比拼这一环节中学生积极性很高,但个别同学由于课前准备不充分,没能积极参与到竞赛中。对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师本课的难点,应重点处理。但在教学过程中只是通过材料使学生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了初步的了解,没有深层次的分析,没有达到突破难点的目的。在学以致用环节,学生能列举生活中标志物,从而达到的教育的目的。材料选择还需进一步审视,应采用具有典型性,做到少而精。在整节课中,材料不少但都没有分析透彻,只是浮于表层,没有深度和高度。学生活动不少,但没有达到预想的目的。
另外,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对个别学生关注不够,导致学生不能全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由于教师语言不到位,没能及时激励学生的兴趣,师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
星期四第二节课,校内的普听课,恰巧讲到了《法律维护我们的生命健康权》,没有更好的思路,没有更多的技巧,时刻想着课程标准强调“三贴近”原则,想让学生参与进来,能给学生更多的感受。
1、导入时使用了一首汪峰的《怒放的生命》,其实我对这歌也不是很熟悉,误打误撞,学生们很熟悉,还很喜欢,音乐一起,很多同学情不自禁的跟着哼唱起来,学生的情绪、兴趣很容易被激发起来,课堂的氛围也变得轻松而激昂。万事开头难,这让我再一次认识到:课堂开始,氛围的调控相当重要,一个积极的情绪奠定了整堂课的基础。
2、选取了同学们熟悉、关注、能够引起共鸣的典型案例用为素材,更突出了教材与生活的联系。在讲到“未成年人保护时”,选用了今年6月在黑龙江、莱芜发生的中学生溺水事件,当时正值放假前期,学校对此事也专门进行了通报,以期引起学校及家长的关注。课堂之上同学们在心灵里也受到了触动。在讲到“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掌握自我保护方法”时,我专门找到了今年学校双节前“给家长的一封信”,学生们很熟悉,也很有话说,有了这些基础,同学们说出了生活中的很多自我保护的方法,再一次使学生受到了教育。
3、课件的使用上,我特别注意到了细节:字号的大小、背景的颜色,最起码的要做到清晰明了。
4、中间用到了一组图片,生活中常见的轻松诙谐有些好笑的行为,但背后却是让人担忧的安全隐患。愉快的教育,轻松的教育,相信还是能给学生们一点印象。
说到不足之处,如何让小组的合作学习更有效,一直困扰着我。这节课上,开始进行的自主学习,学生先自己根据提纲勾画重点内容,然后同位之间进行交流,时间大约四五分钟,此类简单的交流似乎效果一般,有和没有其实区别不大。课堂中间,碰到一个需要讨论的问题“面对不法侵害,你同意哪一种观点,说说理由。”此类问题应该是比较适合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学生的反应也相对比较强烈,只是回答问题时,更多时候由好学生代替了,往往只是那几个人回答,出了少数倒的现象,这在学习的效果上大打折扣了,也不符合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原则。而最后,在“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掌握自我保护方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时,学生的生活经验、是非观念得到了强化,使学生由课本理论上升到实践,但是学生的回答基本是老师点名,按座次顺序依次回答,缺少学生强烈的自我参与意识。如何激发学生的参与和思考热情,如何将是很长久很迫切的任务。还有一点,也一直是自己努力的,那就是教师的课堂评价,这应该是一种智慧与机智的体现,教学功底与文化底蕴的融合,简单的好与不好起不到作用,需要更多的探索与尝试。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与能力也是课堂教学中需要着力加强的,今后的课堂还应该注意精讲多练,给予学生具体的方法指导,循序渐进的养成学习习惯,提高学习的能力,做会学习的学生。
课堂,应该是学生的课堂,只有心中有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主动倾听学生的想法,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1.在时间分配上,授课还有前松后紧的现象。插入毒品的视频内容较长,关键是对视频的插入截取操作不灵活,以后要加强计算机知识的学习。
2.语言还不够精炼,环节过渡连接语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学语言的规范性还需加强。
总之,通过新课标引路课的教学尝试,使我感受到了改变教学方式、方法的重要性,只有改变过去填鸭似的教学才能让学生在愉悦中学习成长。
1.在备《身边的诱惑》一课时,考虑到《身边的诱惑》是与学生自身的生活经历以及社会现实密切相关的一堂课。在设计课堂教学时我坚持这样两个原则:
(一)积极引导他们对自身经验的体验和反思,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辨析形形色色的诱惑。
(二)努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挖掘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通过自身的观察和相互间的交流,扩大他们的经验。
2.我把第八课内容顺序进行了重新的组合。把不良诱惑的内容放在一起先讲,积极的诱惑的内容后讲,使本课的内容脉络更清晰。使学生理解起来更加顺畅,更便于学生记忆。
3.充分地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等)使本节课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和直观性。突出了教学重点,突破了教学难点,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环境中获得了知识。
4.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课开始用四个精美的小盒子、手机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气氛比较活跃。
5.组织学生讨论辨析电脑网络的诱惑。
同学们讨论学习的积极性很高,学生发言时,涌现出不少颇有思想的见解。通过师生之间的多交流,使上课的气氛更和谐更活跃。学生讨论和精彩的发言让学生本人和其他同学及老师受益匪浅,深化了他们对自身经验的体验,同时也让老师更全面地认识了解了学生。
6.各个问题与各个环节之间的过渡进行了精心的准备,使整节课有一气呵成之感。
《新课程指导纲要》提出教学改革要着重从教师教的角度研究变革教的方式转为从学生学的角度研究变革学的方式。也就是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既要加强学生的基础性学力,又要提高学生的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从而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让学生享受“快乐教学”。
现在的新课标学生主动参与,让他们在观察、操作、想象、交流等大量的活动中,积累经验,积极运用所学知识。达到让学生先想象后动手。在教学上灵活机动,不必教死书,也不必死读书。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对学生中出现的独特的相法或结论给予激励性的评价。因此,本人通过对新课程的学习,就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作了如下几方面的探索。
一、提高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新一轮课程改革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在教学中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注意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特点选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努力创设一种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和各种教学情境,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和练习。在课堂上给予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权利,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二、自主合作探究,变“权威教学”为“共同探讨”新课程倡导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我们教师的职能和作用提出了强烈的变革要求,即要求传统的居高临下的教师地位在课堂教学中将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教师站在学生中间,与学生平等对话与交流;过去由教师控制的教学活动的那种沉闷和严肃要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真诚和激情。
三、创新型教学,变“单一媒体”为“多种媒体”当今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使我们的教育由一支粉笔、一本教材、一块黑板的课堂教学走向“屏幕教学”,由讲授型教学向创新型教学发展。在教学中,适时恰当地选用现代教育技术来辅助教学,以逼真、生动的画面,动听悦耳的音响来创造教学的文体化情景,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思考,使教师以教为主变成学生以学为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
总之,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多动脑筋,多想办法,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享受“快乐学习。
成功不是将来才有的,而是从决定去做的那一刻起,持续累积而成。
以现代教育理念为依据,按照学校的教学工作计划要求和政史地科组计划。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大胆尝试新课程标准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努力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精神,注重提高学生的能力。
本册教材由“权利义务伴我行”“我们的人身权利”“我们的文化、经济权利”“我们崇尚公平和正义”四个单元组成。
教学方法:
讲授法、比较对比法、情景教学法、小品表演法、小组讨论法、读书指导法、案例教学法、活动教学法、师生谈话法、社会实践法等。
学情分析:
这届学生的基础不差,有一定的学习积极性,加之本学期学习有关法律的一些知识,和现实生活联系较紧密,学生比较感兴趣,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也要严格要求学生、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法,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但也要注意有一部分学生学习不认真,成绩较差,要做好他们的工作。
教学措施:
1、教师要转变观念,不能用老方法较新教材,要选取多种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要联系学生和本地实际,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和案例,与学生共同分析和讨论,以提高认识,明确观点,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
3、教师的角色是学生学习的伙伴,主要任务是完成引导和点拨任务。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做学习的主人。
4、注意引导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法律实践。
1、第一至第十四周:完成全书教学任务;完成作业并讲评;七年级每单元进行一次测验并进行分析试卷。
2、第十五至第二十周:以《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为依据,进行第一轮复习。要求完成每一课的基础习题训练;进行一些综合性测验。
15—期末知识梳理、夯实基础、测评练习复习课。
备注:期中复习和考试随学校教学安排。
附:教学进度表。
周次。
教学内容。
1
第一课第一框第一课时。
2
第一课第一框第二课时、第一框。
3
第二课第二框、第一单元复习。
4
第二课第一框第二课第二框。
5
第三课第一、二框。
6
第四课第一框、第二框。
7
第五课第一、二框。
8
第二单元复习第六课第一框。
9
第六课第二框段考复习。
10。
期中考试。
11。
期中试卷讲评第七课第一框。
12。
第七课第二框。
13。
第七课第二、三框。
14。
第八课第一、二框。
15。
第三单元复习第九课第一框。
16。
第九课第二框。
17。
第十课第一、二框。
18。
复习。
19。
考试。
《我们享有“上帝”的权利》这一课题以第一人称展开,阐述了我们作为“上帝”所享有的权利及应该履行的义务。在经济生活中,每个人都是消费者,都享有消费者的权利,中学生也不例外。因此,在进行本节课教学时,我创设了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景,通过学生的主体参与、自主探究,学习“上帝”享有的权利,并明确应该怎样做一个文明的“上帝”。本节课我能够很好地注重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与具体的学习情境相结合,提供相应的任务,让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自主地学习,从而充分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1、课堂气氛热烈,学生兴趣高昂,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以教材为主,又不拘泥于教材,以理论为依据,又不空背理论,使教学较好地实现了知、情、意、行的统一。
3、活动内容化,内容活动化。由活动带出知识点,知识点清晰,符合新课程要求。本课由“小调查”讨论消费的问题引入,让学生体验什么是消费和消费者,引出消费和消费者的概念,由观看flash《哑巴复读机》,导出在现实生活中,顾客不但没有得到上帝的待遇,还常常受到店家和厂家的戏弄,为什么顾客处于如此不利的地位?由观察一组漫画,来归纳出经营者侵害消费者利益的行为种类。由活动“听我介绍”引导学生认识到消费者运动的发展离不开每个消费者的努力,激发学生作为消费者要增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自觉性。活动设计和知识点的总结环环相扣,知识点之间的过渡自然,简洁,促使学生在活动中学到知识,在活动中体验消费者需要保护的重要性。
1、在问题的设计上,有的问题缺乏思维含量,具有一定的指向性,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思维。这种问题的设计不符合新课程提倡的问题答案多元化和鼓励学生探究创新的精神。
2、时间控制方面有待提高。表现在,知识点呈现时一晃而过,讲得过快,应给学生时间做笔记和消化,还有在活动“听我介绍”中,对学生所选材料没有在课前认真挑选,以至有的学生发言时间过长,内容不够精练,影响了最后课堂小结,使得课堂小结有些仓促。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实践,我从备课环节到上课流程细微处的查缺补漏,我深刻感受到自己的缺失与不足,也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更激励我:用心钻研教材,留心教学环节,耐心引导学生。争取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知识与能力:使学生认识到在社会生活中竞争与合作都是必不可少的,竞争与合作在激发个人潜能和加快社会进步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锻炼顽强的毅力和树立坚定的信心以面对生活中的竞争和挑战,善于把竞争的压力转化为动力,力争上游,懂得以正当的方式参与竞争;同时学会与人合作,锻炼合作能力与技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竞争意识,具备参与竞争、迎接挑战的勇气和信心,锻炼能够面对竞争中的挫折与失败的良好心理素质,形成正当参与竞争的品质;使学生形成宽容他人、欣赏他人的胸怀,培养乐于与他人合作的品质,形成关心集体、重视集体荣誉、为集体作出贡献的精神。
重点: 认识竞争,以正确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面对竞争;锻炼学生合作能力与技巧,形成合作意识,培养合作精神。
难点:怎样以良好的心态面对竞争中的挫折与失败;处理好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创设情境 引出课题
我们这一课就来学习《竞争与合作》,希望通过本课的学习,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有一点帮助。
(环节1)感受竞争寻找生活中的.竞争(可寻找科技竞争、人才竞争、商业竞争、体育竞争、学业竞争等方面的事件;可以是发生在别人身上的故事,也可以是自己的亲身经历。)
通过学生讲述自己经历过的,看到过的,听到过的竞争的事例,感受竞争时时处处存在,构成社会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对于学生提出的一些例子,进行一步步解析,引导出引入竞争就获得动力,取得进步。竞争使每个人全力以赴地参与和争取,以实现互相促进、共同进步。延伸到集体与国家社会,小到人与人的竞争,大到国与国的竞争,只有竞争才能催人奋进,催国富强。要树立竞争的意识。
(环节2)学会竞争《人生ab剧》
通过选择,加深对各种不良竞争心态的弊端的认识,自我反省,学会以正确的心态和做法面对竞争,清晰面对竞争的压力我们应该怎样做?只有敢于竞争,善于竞争,才能不断完善自己,超越别人。
(环节3)团结合作《五指争功》
(活动目的:从学生喜爱故事出发,引发学生的兴趣。揭示主题--在竞争中还要学会合作。)
在许多情况下,个人的能力的充分发挥,还需要依靠集体的合作。正如泰戈尔所说:“唯有具备强烈合作精神的人,才能生存,并创造文明“。
例举团结合作的事例,体会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环节4)实践体验 《集体造句》
培养竞争与合作能力,“一朵鲜花开不出美丽的春天。“孤单的竞争是无力的,竞争呼唤合作。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的.情况下,如何指导学生在观念、知识、能力心理方面尽快使用新的要求,是学校德育工作需要研究和解决的课题之一。
新教材使思想品德课堂生活化,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现在的学生也比较活跃,作为政治教师,更重要的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给他们为人处世的方法并在日常学习过程中培养他们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以良好的心理品质教育为主线,融心理品质教育、道德情操教育和思想方法教育为一体。
2、知识、觉悟、能力相结合,分层次规定教学要求。
3、贴近学生实际,重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4、以学生的成长发展为中心,着重心理的训练和提高品德行为能力。
1、在教学过程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2、学习难懂的理论多举例说明,深入浅出。
3、课本中的小栏目,让学生在课堂上可以“即兴”操作,既能提高学习兴趣,又可以增强教育效果。
4、每课一练,特别要加强学生回答问题的表达能力。
1、以课堂课时为基本单位,以课时达标为基础实现大纲要求,务必达到的学生思想素质教育进行整体教学。
2、每课或课时的教学目标仅以提高学生思想素质进行。
3、政治思想课教导学生如何做人,如何成长(健康成长)其目的性为较强较实惠,教学中要诱导好。
4、注重实际,面向全体,尽可能切入学生实际思想,以免政治课为空洞的理论说教。
5、教学中充分注重从学生中反馈收集以矫正和调控教学的作用,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促进优化课堂教学,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致同学们2课时(第一周)。
第一单元塑造自我(二——五周)。
第二单元善待他人(六——九周)。
期中复习和考试(十周)。
期中考试质量分析(十一周)。
第三单元相处有方(十二——十三周)。
第四单元胸怀天下(十四---十八周)。
期末复习和考试(十九-----二十周)。
教学工作计划具指导性外,在教学中还应随时根据教学实际修改进行,非一成不变,持前面单元的课时分配。仅是一个大概,这是教学中的灵活性所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灵活变通,创造地进行教学。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尊重权利、尊重法律,让他们能够自觉学法、守法和用法,并发扬注重情义、互谅互让的社会主义优良的传统美德。
以晓军一家的遗产继承故事为线索,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方法,让学生积极参与整个教学过程,从而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生活中面临的实际问题。
了解有关遗产继承的几个概念、继承权的实现方式以及在继承权发生争议时,我们应有的态度和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难点:我国遗产继承权的实现方式,培养学生优良的传统美德和道德是非判断。提高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法律的能力。
多媒体制作、节目编排等
我们的同龄人晓军因为家庭财产问题非常困惑,现在他一家人来到了我们这儿,请看
学生分角色扮演晓军一家人(材料:中学生晓军,全家共六口人,属于其父所有的个人财产有稿酬存款、图书字画、宝石古玩等,其家产还有五间私房、彩电、冰箱等。因晓军父亲病情恶化,晓军的母亲、爷爷、奶奶、姑姑都在在谈论财产继承问题,都认为自己有权继承晓军父亲的财产和所有的家产。晓军也觉得似乎有理。)
师:看了晓军家的情况,请你谈谈一家人谁说的有道理?
生1:晓军的父亲尚未辞世,其财产不能继承。
生2:即使晓军父亲死亡,也不是所有的财产和家产都能继承。
生3、假如晓军父亲的财产中有来源不明的,晓军的家人就不能继承。
生4:父亲死亡后,他的所有个人财产如稿酬存款、图书字画、宝石古玩等可以作为遗产继承。
生5:还有家产五间私房、彩电、冰箱等属于父亲的那部分可以作为财产继承。
师:同学们分析的非常好。谁来归纳作为遗产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学生归纳得出: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合法的个人财产。遗产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一、必须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财产;二、必须是公民个人所有的财产;三、必须是合法的财产。(多媒体显示)
不久,晓军的父亲因病去世,晓军的家人召开了家庭会议,准备继承遗产,可是在谁能继承,继承多少这些问题上争执不下。爷爷、奶奶认为遗产应该由五人平分,但母亲不同意,认为姑姑不能继承。
师:你赞同谁的观点??请说出依据。
赞同爷爷、奶奶的说法的坐在右边,赞同母亲的说法的坐在左边。
生1:因为爷爷奶奶是长辈,应该由他们说了算。
生2:姑姑与父亲是亲兄妹,财产分给妹妹也是理所当然。
生3:姑姑总是要出嫁的,不能把家里的财产带给外人。
师:同学们似乎说得都有点道理,请同学们阅读教材77页,然后请你再次作出选择,赞同爷爷奶奶的坐右边,赞同母亲的坐左边。
生4:我国继承法在第二章法第继承中规定,被继承人的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为法定继承人,享有继承权。所以我赞同爷爷奶奶的说法。
生5:我赞同母亲的说法,因为我国继承法规定,遗产按照继承顺序继承。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姑姑是第二顺序继承人,因而不能继承。
师:同学们通过争论、阅读教材已经对上述问题形成了共识,姑姑作为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父亲的遗产。
师:晓军家的这种继承方式属于哪种继承方式?它应该按哪些原则对遗产进行分配?
学生阅读教材78页,理解上述案例属于法定继承以及法定继承中,遗产份额的分配原则。
学生角色扮演晓军一家和律师:正当晓军的家人准备分割遗产的时候,晓军父亲的律师来到晓军家,拿出了晓军父亲生前的遗嘱,遗嘱中提到:晓军是未成年人,要把遗产的二分之一留给晓军,父母年老体弱,四分之一留给父母,另外四分只一给晓军的母亲。晓军继承的份额由暂时爷爷奶奶和母亲共同管理。
师问:你认为晓军父亲的遗嘱有效吗?
生答:有效,因为父亲的遗嘱具备了以下条件:父亲有遗嘱能力,意思表达真实,内容和形式都合法,继承人都在法定继承的范围。
师:父亲立遗嘱确定继承方式与法定继承有什么区别?
生:这种是遗嘱继承,遗嘱继承的最大优点在于被继承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分配自己达到财产。
师:晓军家到底该采取哪种继承方式继承父亲的遗产呢?
生:我国法律规定: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因而晓军一家应该根据父亲的遗嘱继承遗产比较合理合法。
媒体展示:三个月后,晓军的母亲另嫁他人,对晓军不闻不问,对爷爷奶奶更是置之不理,姑姑也远嫁他乡,从此音讯全无。为此,年迈的爷爷奶奶和邻居家签定了协议:爷爷奶奶由邻居一家照顾,死后房产送给照顾他们的邻居。临死前,爷爷奶奶立下遗嘱并办理了公证:两人死后,存款由晓军继承,房产送给照顾他们的邻居。晓军的姑姑知道父母去世,回家要求继承自己父母的遗产,要求晓军交出爷爷奶奶的存款,,并要把邻居的房产收回。晓军的母亲也以晓军是未成年人为由,霸占了晓军应继承的遗产。
师:晓军爷爷奶奶的遗嘱有效吗?
生:有效,因为这份遗嘱符合我国法律规定的遗嘱必须的条件。
师:姑姑的做法正确吗?为什么?
生:不正确,因为爷爷奶奶的遗嘱是有效遗嘱,而且邻居受赠房产属于遗赠,受我国法律保护。
师: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是我国继承的两种继承实现形式。而邻居接受遗赠取得遗产不属于遗嘱继承,但是是我国法律所允许的。
师:面对姑姑和母亲,假如你是晓军,你会怎么做?
生1:与姑姑协商,拿出爷爷奶奶的部分存款给姑姑。我们要注重情义、互谅互让,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样做有利于继承人之间的和睦团结和整个家庭的稳定幸福,有利于充分发挥被继承人遗留财产的效益。
生2:通过老师,做姑姑和母亲的工作,向她们宣传有关法律知识,通过协商取得自己应该继承的遗产。
生3:起诉姑姑和母亲,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师:看来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处理方法,你最赞同哪种做法?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学生畅所欲言。
媒体展示:
(一)我国继承法第15条规定:继承人应当本互谅互让、和睦团结的精神,协商处理继承问题。遗产分割的时间、办法和份额,由继承人协商确定。协商不成的,可以由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二)未成年人保护法第45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继承案件,应当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继承权。
师小结:通过同学们的讨论,我们明白了当继承发生争议时,我们应尽量本着互谅互让的精神,积极协商解决。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还要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活动五:模拟法庭
媒体展示:金、吴夫妇生育了四个儿女。甲男、丙女在家务农,乙女、丁男在城里工作,四人都已成家,共同承担着赡养父母的义务。两老口相继病故后留有房产三间。丙女、丁男因房产继承问题发生了争议。丙女提出丁男收入丰厚就别继承房产了,三间房由其他三兄妹个继承一间,而丁男却不同意。最后四兄妹弄上了法庭。
以大组为单位,模拟法庭进行法庭辩论与庭审活动,由学生扮演法官、律师、书记员、四兄妹等角色,然后全班交流。
版权声明:此文自动收集于网络,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本文地址:https://www.miekuo.com/fanwendaquan/xindetihui/6165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