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心得体会

上海市家长开学第一课心得体会(汇总17篇)

上海市家长开学第一课心得体会(汇总17篇)



心得体会可以是对一本书、一部电影或者一次旅行的思考和感悟,它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欣赏心得体会范文可以让我们感受到他人的思考和成长,唤起我们对学习的共鸣和勉励。

家长学校开学第一课心得体会

9月1日晚上,中央电视台播出了《开学第一课》节目。我们全家人吃完饭,早早就守候在电视机前,兴奋地等待节目播出。听妈妈说,这个节目已经有十多年的历史了,这么说来,它的年纪居然比我还大呢!

节目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拉齐尼·巴依卡的故事。他是红其拉甫执勤点的护边员。2021年1月4日,他为了救落入冰窟的儿童而英勇牺牲。当人们把拉齐尼从冰冷的湖水中抬出来时,他的手仍保持着托举的姿势,这是英雄留给人间最后的定格。现在,英雄长眠在帕米尔高原,守护着他魂牵梦绕的边防线。

在今年的《开学第一课》中,“时代楷模”拉齐尼·巴依卡的儿女,14岁的都尔汗·拉齐尼和12岁的拉迪尔·拉齐尼也来到了现场。当女儿都尔汗看到父亲生前的影像时,哽咽着说:“我长大了,要当一名军医!”“回到红其拉甫,守护我们的家,守护我们的祖国!”12岁的拉迪尔也掷地有声地承诺:“爸爸请你放心,我一定会好好学习,考上大学,长大当兵,退伍后当一名优秀的护边员。”

看到这感人的一幕,我也潸然泪下。为国守边,是拉齐尼一家三代人守护了72年的共同理想。这个理想也将继续传承下去,因为他们心中时刻铭记着一句话:“没有祖国的界碑,哪有我们的牛羊。”

在这里,衷心地祝福都尔汗·拉齐尼和拉迪尔·拉齐尼:梦想成真!

上海家长学校开学第一课心得体会

假期的余热还没有完全褪去,新的一个学期已经悄悄来临,一个富有生机的新学期开始了。9月6日青龙县双山子高级中学迎来了一年一度的开学典礼,明媚的陽关普照着大地,微微的清风拂过面颊,师生的脸上无不洋溢着喜悦之情。我们作为师大分配的实习生很荣幸参加这隆重的开学典礼。

典礼主要分为三个流程,第一项升国旗奏国歌,全体同学起立行注目礼,当国歌升起之时我的内心就如一团烈火在熊熊燃烧,我相信所有的师生也同我一样在国歌的激励下点燃了奋发向上的活力,我们必须会将这份活力投入到学习和工作中去,将双山子高级中学建设的更加完美。第二项致开幕词并且欢迎高一新生入学,由高一新生代表发言表达了积极向上的决心以及对未来完美的展望,之后由高三学生代表发言,激励学弟学妹们奋发向上,并且表示必须会继续努力考取梦想院校。第三项由张校长讲话,校长的活力讲话更是将师生的热情提到最高点,校长的.话虽然简短可是却是精华中的精华,他不仅仅激励了即将步入高考的高三学子们,还给迷茫的高二学子们指明了前行的方向,让高一的学子们看到了完美的未来,在张校长的带领下,我们师生必须会共同努力,我们必须会让双山子高中走出青龙走出河北走向全国,将双中打造为更高一级的音乐示范地。

我虽然是师大派来的实习生,但我已将自己完全融入到了这个学校,我爱这个学校,我爱那里的学生,我也是高中毕业没多久,所以我了解高中生,这个年纪正是青春年少风华正茂之时,花季的年龄总免不了多些迷茫所以我想对高中的弟弟妹妹们说几句知心的话。或许你还迷恋于昨日已逝的辉煌,或许你陶醉于设想中明天的灿烂,可你不要忘却:昨日的完美留下的仅有回忆,明天的灿烂也仅仅是一片虚无,能抓住的,仅有这无法逃避的今日!高中三年的画卷在我们面前缓缓展开,多姿多彩的生活在我们脑海中闪过。我们学习并不是为了考试,也不是为了交一份成绩单给教师,父母,而是为将来的发展奠定基础,拥有综合潜力才能成就一番业绩。高中三年,我们不但要在学习上你追我赶,永不言弃。更要在各方面全面发展,百花竞放,让多姿多彩的高中生活成为我们人生命途中最华丽的点缀。假如你在音乐上颇有领会,请用你的音乐谱写一曲精彩;假如你在绘画上颇有造诣,请用你的画笔挥舞一段传奇;假如你在舞蹈上颇有体味,请用你的身姿舞动一支青春舞曲。假如你在文学上颇有兴趣,请你提起你的钢笔,记下在你我之间,那永不老去的夏天。

我在写这篇文章之时,开学典礼已过去两天,可是我的耳边还是会想起学生们的发言和校长的活力讲话,我深深地领悟到了教学的真谛。请各位领导放心我们虽然身份特殊,可是我们一样会用自己的光亮照亮学生前行的道路,相信在我们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双山子高级中学的明天会更完美!

展望明天,一串串清晰的脚印在我们身后延伸;梦想在汗水的浇灌下发芽成长……。

家长写开学第一课心得体会

开学第一课,总是家长比较关注的一堂课。在这堂课上,作为家长,我们不仅要完成课前准备,还要写下心得体会,以便后续教育工作有所借鉴。通过学习和观察,我深深体会到了以下几点:孩子需要稳定的心理环境,父母的陪伴和指导是至关重要的,合理的规划和安排能提高学习效果,个性化教育的实施可以更好地激发孩子的潜能,并且理解和支持孩子的兴趣爱好是培养他们的良好品质的关键。下面就一一展开叙述。

首先,孩子们需要一个稳定的心理环境。家长在开学第一课中要明确的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试图寻找孩子需要的支持。我们应该鼓励孩子勇敢面对新挑战,坚定自信,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在孩子出现厌学、紧张、焦虑等情绪时,家长要及时与老师沟通,做好心理疏导,帮助孩子调整心态。

其次,父母的陪伴和指导是至关重要的。孩子是懵懂无知的,他们需要父母的引导和支持。在开学第一课的心得体会中,我深感除了老师的教育之外,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也至关重要。父母要学会倾听孩子的感受,鼓励和赞美他们的努力,不压抑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父母也要为孩子提供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规划,帮助他们制定可行的学习计划,定期与孩子进行学习检视和总结,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第三,合理的规划和安排能提高学习效果。在开学第一课的观察中,我发现孩子们对于学习的重视程度与学习环境息息相关。家长应该关注孩子的学习进度,合理安排孩子的作息时间,保持良好的学习秩序和习惯。在课堂外,家长还可以制定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和创造力,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

第四,个性化教育的实施可以更好地激发孩子的潜能。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兴趣和优势,家长要多方位了解孩子的个性特点,遵循孩子的天性来制定学习计划。通过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和方法,引导孩子在自己擅长的领域中发展才能,不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最后,理解和支持孩子的兴趣爱好是培养他们的良好品质的关键。开学第一课中,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是关键的,父母应该积极倾听孩子的心声,给予他们足够的支持和鼓励。无论是体育运动、音乐艺术还是科学实践,都是培养孩子品格和意志力的好途径。父母要积极参与并引导孩子选择适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总之,开学第一课对于家长来说,是一次珍贵的机会,通过课堂的学习和观察,我们能更好地了解孩子的需求和潜力。我们要给予孩子稳定的心理环境,以父母的陪伴和指导作为基石,合理规划和安排孩子的学习时间表,实施个性化教育,充分理解和支持孩子的兴趣爱好。相信通过家长的努力,孩子们能够在新学期中取得更好的成绩,收获更多的成长与快乐。

家长写开学第一课心得体会

在孩子们幼儿园、小学甚至初中的开学第一天,许多学校都会安排家长参与“家长写开学第一课”的活动。这个活动旨在让家长们体验一下自己曾经的学生生活,感受一下当下教育的变化。作为一位参与过这个活动的家长,我的心得体会是深刻的。

第一段:回忆曾经的学生生涯。

参加“家长写开学第一课”活动之前,我在写作业的小桌前发现了许多美好的回忆。我想起了自己小时候第一天开学的情景,心中充满着期待和不安。那时的我们用木笔写字,铅笔刮刮纸,乌克丽丽奏出动听的音乐,每一件小东西都有着自己的味道和故事。回忆这段往事,我不禁感慨时光荏苒,如今的孩子们已经有了全新的学习方式。

第二段:师者父母。

参加“家长写开学第一课”活动后,我发现现代教育注重培养孩子们的思维逻辑、创造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与当年我们只是重复记忆、机械填鸭式教育相比,现今的教育更注重培养学生为将来解决问题做好准备。家长们需要关注孩子的学习进展,并引导他们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考方式。作为老师的角色,我们应当时刻关怀孩子的学习情况,与学校互动,帮助孩子们更好地适应现代化的教育。

第三段:感受到家长的责任。

通过参与“家长写开学第一课”活动,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家长的责任和重要性。我们应当积极参与孩子的教育,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引导他们树立远大的目标,并且与教育机构紧密合作,为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不仅仅是在学习上,我们还要注重个性的培养和品格的塑造。唯有如此,我们的孩子们才能健康成长,成为有用的人才。

第四段:重视与老师的合作。

参与“家长写开学第一课”活动后,我更加重视与老师的合作。作为父母,我们应该与老师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互信关系,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和特点,并积极配合老师的指导,共同帮助孩子克服困难,取得进步。与孩子的老师保持密切的联系,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和学习进度,对于家庭教育的开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五段:珍惜陪伴的机会。

通过参加“家长写开学第一课”活动,我意识到以后的时间不多了,孩子们会很快长大离开我们。作为家长,我们要珍惜和孩子在一起的每一个时刻,尽量多陪伴他们,为他们创造温馨、健康的成长环境。家庭教育是一项长远而重要的任务,我们应该和孩子一起成长,共同探索、分享和学习,共同创造一个快乐、和谐的家庭。

总结:

通过参加“家长写开学第一课”活动,我深刻认识到现代教育的变化和家长的责任。作为家长,我们应该积极参与孩子的教育,与老师保持良好的合作,引导孩子正确的发展方向,同时要时刻珍惜和孩子在一起的每一个时刻。在这个共同努力的过程中,我们将见证孩子的成长,也将为他们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家长学校开学第一课心得体会

时光匆匆,仿佛眨眼间,给我们带来开心快乐的暑假生活就这么结束了。从9月1日开始,我们又要踏入知识的海洋,返回到熟悉的校园中。9月1日是我们的开学日,也是全国中小学生最喜爱的《开学第一课》开播的重要日子,今年的主题很有力量——理想照亮未来。

我知道,“理想照亮未来”这一主题与我们党的百年华诞息息相关。节目里,主持人和嘉宾不仅给我们讲述了党自创立以来所经历的种种艰难险阻,也让我们认识了,在党的百年征程之中,有那么多值得我们尊敬的共产党党员的存在,正是因为他们以自身单薄却伟岸的身躯,铺下一块块通往成功道路的不朽基石,才成就了新中国,也成就了我们如今幸福美好的生活。

“愿你用变秋天为春天的精神,把祖国的荒沙,耕种成为美丽的园林。”这是革命先烈蓝蒂裕在牺牲前给年仅5岁的儿子写下的一段文字。蓝蒂裕是一名中共地下党员,1948年,他不幸被捕,被关押在重庆渣滓洞集中营。1949年秋,国民党反动派对狱中国共产党人进行了最后的疯狂屠杀,蓝蒂裕用尽生命最后的力量给儿子留下了这段字字千钧的.嘱托。这一幕,在2021年《开学第一课》的舞台上通过戏剧化演绎的方式,被演员真挚、动人地还原了出来。

“亲爱的爸爸,如今遍地的荆棘已被铲除,再也没有满街的狼犬,请你们放心吧,今天的祖国,地更绿,天更蓝。”蓝蒂裕烈士的儿子蓝耕荒看到父亲生前的场景再现,眼含热泪地向父亲和革命先烈们回了一封信。这封跨越了72年的回信,穿越了生与死,更见证了国家的巨变。

我们看到,节目中,蓝蒂裕烈士与他77岁的“孩子”隔空相视,并以一种独特的方式露出了“微笑”。烈士们所期盼的可爱的中国,如今都已成为了现实,而我们更要铭记先烈们的遗愿,永志不忘他们为之流血牺牲的伟大理想。

每年的《开学第一课》都会带给我很多启迪和感动,不仅是为了让我们了解祖国的发展历史,也是为了激励我们,让我们未来的学习生活更有方向与动力,打消我们的拖拉、侥幸之心,铸就一颗坚定爱学的心。

我现在清楚地知道,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目标与梦想,让我们将“建设美丽新中国”定为自己的目标,以“将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视为自己学习的方向,只有这样,我们的学习才更有意义,我们的动力才能更加充足。未来的路还很长,我们一定会肩负起新中国新一代少年的使命,加油学习,不断奋进!

上海家长学校开学第一课心得体会

通过近段时间的安全知识的学习,我明白了学校安全工作的三要素:一是安全预防重中之重,二是安全管理重在落实,三是安全教育常抓不懈。我们一直把安全工作放在学校的首要位置,近年来学校没有发生大的安全事故,但是就学校安全管理的方针:“积极预防、依法管理、社会参与、各负其责”,我还是第一次全面的了解。

安全涉及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家庭的幸福,做好安全工作事关重大,但安全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事,同时也需要家长及社会各界的相互配合,只有这样学生安全才能得到有效保证。所以学校明确各部门的安全职责,经常对可能有安全隐患的地方或因素,即使排查,加以解决和处理,对学校暂时无力处理的要及时上报及请示上级部门,争取上级主管部门协调其他部门给以解决或配合解决,只有这样学校的安全才可能有保证。再次是安全教育方面,我们要有全员安全宣传教育意识,全校教师都是安全教育的宣传员,安全工作要放在心上,挂在口上,抓在手上,记载本上。力争把安全宣传和教育工作抓得更实一些,真正让每个学生在各个方面都牢固的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的安全意识,逐步让师生员工做到时时讲安全,事事讲安全。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做好学生的安全工作,责任重大!罗云教授说:“教师是安全之魂,学生是安全之本,班级是安全之实,活动是事故之源。”

我校把师生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来抓:首先,构建学校安全工作的保障体系,全面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和事故责任追究制,保证学校安全工作规范有序地进行。其次,健全学校安全预警机制,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完善事故预防措施,及时排除安全隐患,不断提高学校安全工作的管理水平。第三,建立校园周边整治协调工作机制,维护校园及周边环境安全。第四,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培训,提高师生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第五,事故发生以后,启动应急预案,对伤亡人员实施救治和责任追究。每天,每个班都定时检查学生到校情况,及时上报人数。课间,学生会和各班安全管理员共同监督违纪违规现象。上学或放学老师、学生和门卫一起维护安全。另外,我们还利用周一升旗时间、班会、广播站进行安全教育和活动。“时时讲安全,事事讲安全。防范于未然。”这是我们工作的口号。

在增强学生各方面的安全知识,使学生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例如:交通安全知识,包括过马路常识,识别红绿灯的作用,驾车行驶的规范和有关交通的法律法规等。校内上下楼梯靠右行走,不推拥打闹防踩塌知识。台风暴雨地震等大自然灾害的认识。防火、防电、防有害气体等知识。

引导学生掌握求生自救自护的本领。生活之中,很多事情是难以预料的。假如一旦有险情发生,我们要教导学生不要慌乱,必须冷静学会求生,学会保护自己。我们可以通过演练的方式、体验的方式、观看录像、邀请专业人士示范引导以及社会实践等方式,引导学生掌握各种自救自护本领。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例如拥挤事件发生后,学生该如何逃生,才能把危险系数降到最低。我们可先通过讲座讲解求生要领,然后模拟演练,实践中学习。

安全教育是一项理论化、系统化的工程,是贯穿于学校的一条主线。要发挥安全教育工作的强大优势,寻求安全教育工作的内在规律,构建安全教育工作的崭新格局,是我们搞好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我们必须努力熟悉和探索安全教育工作的新规律和新方法,以严谨的工作思路,踏实的工作作风,有效的工作方法,不断发现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研究新对策,采取新办法。要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有计划、有目标地开展工作。要及时研究和回答学校生存、发展和稳定的战略需求问题,研究和回答学生健康成长的实际问题。要善于使学生通过接受教育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感受到他们的主体地位,熟悉到他们既是安全教育的受益者,也是安全教育的责任者,使他们充分熟悉到安全不仅是关系到他们的健康成长的一件大事,也是关系到千千万万个家庭幸福祥和的一件大事。

总之,学校安全工作涉及千家万户,必须警钟长鸣,常抓不懈,防患于未然。

开学第一课心得体会

今天,学校要求我们收看cctv—1频道播放的“最牛节目”————《开学第一课》。这个节目班主任最牛,事例最牛,收看的学生人数最牛。

这一期的主题为“美就在我们身边”。一共分为四个环节:发现美、创造美、传递美、和谐美。我最难忘的是“创造美”中讲述的“平凡的美”。

事例讲述吴斌叔叔驾驶大客车,在途经沪宜高速公路时,突然有一铁块从空中飞来击碎车辆前挡风玻璃,再砸向吴斌的腹部和手臂,导致吴斌叔叔肝脏破裂及肋骨多处骨折,肺、肠挫伤。在危急关头,吴斌强忍剧痛将车辆缓缓停下,拉上手刹、开启双闪灯,完成一系列完整的安全停车措施,并告知车上旅客注意安全,然后打开车门,安全疏散车上的24位旅客。最后吴斌叔叔因抢救无效离开了我们。吴斌叔叔的事迹感动了数百万网民,被赞为“最美司机”。

吴斌叔叔是一个最平凡的人,但是他在我们心中永远伟大!俗语说:再怎么伟大的人,首先是一个平凡的人;再怎么伟大的事,首先是一件平凡的事。人,是从平凡逐渐走向伟大的。人的伟大,往往是表现在平凡的生活小事上,而不一定是表现在惊天动地的事件中。

我每一天都在学校、家庭两点一线的路径上走着。每一天都有细微的琐事发生。我为什么不可以向吴斌叔叔一样在平凡中做着不平凡的事呢?比如:在路上,看见小学弟、小学妹的红领巾戴歪了,我应该帮他们整理好;教室里乱哄哄的,我应该站在讲台上组织同学们朗读;教师节到了,我应该精心制作一张贺卡送给老师;妈妈心情不好,我可以讲一个笑话给她听;爸爸出差在外,我应该打电话问候一下他……生活中有很多事情可以做,也应该做好,只要我们有一颗善于发现的心,创造美的心、积极传递美的心,还有融入集体和谐快乐的心!

“美而无德,犹如玫瑰花之无香。”“心灵美,才是永远美。”这是我看了《开学第一课》最深的感悟。

开学第一课心得体会

熟悉的上课铃打响了!三位主持人一边微笑着向大家问好一边宣布节目开始。首先上场的是歌星韩庚,他的歌声不落窠臼,令人印象深刻。第二个上场的是“神九”上的女航天员刘洋,她向诉说了在太空中的感想:“地球在太空看是多么的美丽,它如一叶蓝黄相间的置身于辽阔宇宙中的扁舟,散发着迷人的色彩。他是孕育我们的星球,也是我们唯一的家”

我在短片中看到了姚明,这位身高2米26的巨人呼吁我们保护野生动物。在短片中,我看到了健壮的狮子、巨大的犀牛、矫健的猎豹、敏捷的斑马。这些迷人的精灵正在慢慢灭绝,我们应该好好保护他们。

令我吃惊不已的还有音乐天才刘大成,他给我们表演了吹水管、注射器、花生壳、梳子等等。他的表演让大家惊叹不已,无不佩服得五体投地。我好想悟出了些什么:一个封闭的物体,在上面钻几个空,使里面气流贯通,就能使其发出声音!

出乎我意料的是上的游泳冠军焦刘洋和叶诗文也来到了!她们俩每次训练都要在游泳池里游8000到10000米!我彻底震撼了,奥运冠军每天都要进行如此艰苦的训练,这得多辛苦啊,他们居然把这都当成了家常便饭!叶诗文说她有时会在游泳池里哭,但还是咬咬牙坚持了下来。听到了这些,我陷入了沉思:“如果让我来,我能有这种坚持到底的毅力吗?我能否像他们一样坚持到底呢?”

神九上天、“蛟龙”下海,这是探索美;野生动物们的多样性则代表着生物美;大成用奇特的“乐器”吹出美妙音乐,这则是音乐美美在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只要你有一颗会发现的心。

家长开学第一课

今晚陪儿子看了《开学第一课》,我的收获真多。

其实也是给家长补了一课。作为父母“孝、爱、礼、强”我们教给孩子多少呢?

当我看到秦勇为了儿子放弃自己热爱的舞台辛苦的培养儿子,我真的感动得流泪。想想自己每天有多少时间陪儿子,真的很惭愧。

孩子爸爸看完这个故事感动地说:“我只顾忙生意,欠儿子太多的爱了。钱再好,儿子的健康快乐更是无价的。”

观看《开学家长第一课》心得体会

俗话说的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传扬好家风,才能涵养好的作风。在人生的旅途中才能知规矩、守纪律,此谓礼,亦为道。

纪录片《守望家风》由“家国”“俭廉”“善仁”“孝忠”“传承”五个部分组成,草灰蛇线、伏脉千里,从浙江郑义门《郑氏规范》如何由“一家之规衍变为一国之法,一门家风演变为一国之民风”切入,对《颜氏家训》《诫子书》《钱氏家训》《范氏族谱》等大家家风家训所蕴含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德文化基因进行解读,向世人展现中华传统家训家规历久弥新的生命力,揭示了好家风既是以德持家的灵魂所在,也是净化个人身心的重要力量。就企业领导干部而言,家风看似个人小事、家庭私事,但却是直接影响职工士气和社会风气的大事。

家风是一盏明灯,指引着我们人生的方向,家风是一条路,伴我走向光明,家风是一句名言,时刻鞭策着我,受益匪浅。

作为中铁二十局的一名普通员工,我认为所谓的家风就是自己家里的风气,家里的风气好不好会直接影响子孙后代。忆起昔日妈妈常言道:我们为人处世,与人交往,要言而有信,此谓诚实守信。“诚”就是诚实守信,诚实做人,诚实做事,实事求是。“信”即有信用,讲信誉,不虚假。小时候,对我来说,这一番话还是一片迷茫。自从我上了学,走上工作岗位,学到了很多知识,也从中让我懂得了妈妈的训话,就是我的家风。我坚信自己也能做到。

良好的家风不但成为个人前行的动力,更应该成为一个国家、一个企业始终秉持的信念,这样的'“家风”,将伴随着一个有梦想的国家、一个有理想的企业、亦或是一个有理想的人不断走向辉煌、走向成功!

我们告别了安逸享乐的寒假生活,开始了暂新的校园生活,迎来了“新起点,新希望”。开学的第一天,我们一如既往地观看了《开学第一课》。

古语说得好:“百善孝为先。”说的是孝顺父母是人类各种美好品德中最重要和占据第一位的品德,也是每个家庭都应该首先传承的家风。罗必炎秉承孝老爱亲、多行善事的家风家训。他任劳任怨地悉心赡养亲、继、养父母8位老人,用大孝情怀教育子女,四世同堂的家庭重德重孝、相亲和睦。他的事迹让我感到深深的震撼。小时候我经常在爸爸、妈妈地怀里撒娇,总是不停地许诺:我长大了以后一定要让你们过上幸福的生活。可是平日里,每当我吃过饭后,经常扭头看电视或出去玩,爸爸、妈妈却在忙碌地收拾碗筷;家里有好吃的,他们总是先让我品尝,我却习以为常地拿起来就吃;我一旦生病,爸爸、妈妈便忙前忙后,百般照顾,而他们身体不适,我只能问候一下,也没能为他们做些什么。

“家风”,顾名思义,就是一个家庭的风气、风格与风尚。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好的家训、家规、家风不仅承载了祖祖辈辈对后代的希望和鞭策,也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的民族之风。《开学第一课》的观看,使我们潜移默化地感受到“诚实、孝道、勤俭、诚恳”等优秀家风熏陶。今后,我会用好的家风来塑造自己的行为,从而成就自己的一生一世。

开学第一课心得体会

时光飞逝,开学第一课又开始了。今年的主题是我父母教我的。这是我第二次看这个节目,挺好的。

每个人的启蒙老师都是父母,父母和我们,他们教我们做人,教我们做事。虽然他们没有学校那么博学,但是他们都在用他们的经验来教我们。

我的母亲是一个非常有礼貌的人,这表明了对长辈的尊重。各种日常写作指导,教你如何写范文。每次出门遇到长辈都会让我们问好。我从小就被带出去,每次我妈没说什么,我都能主动打招呼。从小我就养成了一个好习惯,听到别人夸我的举止会很开心。

跟每个孩子顶嘴,都会有的。妈妈说和长辈顶嘴是非常不礼貌的。虽然可能不是你的错,但是你顶嘴就是错的。网上有一个搞笑的场景,一对情侣吵架了。本来是女朋友的错,男朋友却吼她。错在她的男朋友。两个人交往,应该互相尊重。即使不是恋人,大家也需要互相尊重。孩子尊重大人,因为大人是长辈,但长辈也要尊重孩子,听听孩子的意见。只有这样,孩子才能真正体会到什么是尊重。所以在我们家,父母经常聊天,问我们学习的情况,学校的趣事。即使我们年轻,我们也会谈论爱情。

现在的孩子经常看电视剧,会比上一代早熟,也就是年龄早熟。父母是关键。我爸妈从来不干涉我的朋友,他们说,那是你的自由,你应该有自己的朋友圈,但是他们会一直关心我们,他们会说自己有什么不满意的,一起讨论。这样才能真正的尊重对方。

我的父母教我尊重。尊重是相互的。不是所有的成年人都是对的。只有好好沟通,倾听对方的意见,尊重对方的选择和自己的决定。但是不能一意孤行,不理会对方。这也是一种不尊重的选择。

家长开学第一课

昨天和孩子一起看了中央电视台为全国少年儿童举办的“开学第一课”节目,很受感动和鼓舞。看着身边的孩子,感受着自己的少年时期,在梦想这个话题上我想法颇多。

我的青少年成长时期是80-90年代,那个时期,父母的时间几乎都是忙碌,每周只有一个周末用来休息。孩子们的时间相对很是宽裕,下午很早就下了课,作业也在半个小时内就可以做完,其余的时间就是我们的了。除了晚饭,可以一直在居住的大院里玩到晚上10点,直到父母扯着嗓子喊我们回家,也许还要挨训。

那个时期,社会环境非常好,但物质很匮乏,信息和知识仅停留在学校和广播,或者连环画小人书的范围,电视对于家庭来说还是很遥远的事情。因此我们的课余兴趣和活动,多集中在由孩子们自发组织的娱乐活动上,通常都是男孩子一堆、女孩子一堆,各玩各的,当然也不排除假小子或小尾巴的混入。整个青少年时期是愉快而充满回忆的,当然这是国家上几代人的奋斗所赐予我们的幸福的一部分。

这个时期,我们的梦想就是天天快乐,很少有个体发现新的兴趣,需要单独深入追寻。个人的简单创造和开发也与集体活动牢牢关联,比如开发一种新的集体游戏,或动手能力强的为大家提供制作诸如弹弓、火柴链子枪、捕鱼网、捕蝉等工具的开发和制作。

打架是比我们大一些的孩子们事情,那个时候,有个高自己几年级的亲哥或表哥的,别管给不给自己撑腰,在同龄孩子里是很牛的事情,因为感觉腰杆可以硬一些。对于打架,我们这个阶段的孩子既惧怕又无奈,每天有这么多快乐,去打架是不是有些犯傻,这就是我那个时期的想法。

当然,那个时期的朋友圈里也有一些异类,并且是我很敬重和诧异的异类。在我们都在上小学的时期,满院子玩和跑的时候,他竟然可以和另一个同龄小伙伴,跨出大院子的活动范围(我们的大院子在河北),结伴去青岛旅游,而且不需要父母陪同。同样是他,可以从订阅的天文杂志提供的信息上,自己邮购玻璃镜片和牛皮纸,自己动手做出了天文望远镜,让我看到了院子上方天空的另一番景象。这个哥们甚至还有自己制作土火箭的历史。在他高中时期,迷上了电子和武侠,结果耽误了高考,成了职高生,之后谋于生计,当了一名工人,现在则是一名高级技师,在企业深受重视。我对他的敬重和崇拜,在于他高于同龄人的视野和敢于自学、敢于追寻的精神。他的快乐一定是我们中最多的,并且他的快乐可以延续至今,仍然滋润着他的业余生活。而我们的快乐,则随着青少年时期的离去,更换了若干种载体,成为了被社会公众娱乐形式牵着跑的一份子。

随着懵懵懂懂的择校和专业学习,我的人生也进入了成人的阶段。在择业这点上,文化程度不高的父母和我一样茫然,择业只是根据当地就业状况来选择的。限于时代的特征和地域信息,我和我身边的人,脑袋里不可能对物质世界的发展有清晰的理解,因此,梦想成分多是集体性的和大众化的。个人的能动性在择业这个事关梦想方向的关键环节上并没有被发掘出来,这是时代特征。

随着就业和有了家庭、孩子,注意力被一层层分离出去,时间也被一块块割离开来,忙碌也成了我生活的主调。但随着对职业、对生活、对世界认识的加深,以及个人经济能力的提高,我发觉自由度获得了伸展,隐约可以去做一些青少年时期想做而没有能力去做的事情了,但身体健康状况和曾经阻断的追寻和学习,以及对社会服务供给能力的怀疑让我觉得个人梦想过于脱离现实。即使这样,追逐快乐,追逐兴趣,追逐真知、依然不会停止,因为生活中的一部分乐趣肯定在那里,这是我们这代人的一个特征。

前面这些都是铺垫,说的是我们那个时期的孩子的成长特征。70年代出生的孩子,和现在以及今后出生的孩子有不同,也有很多根本的相同。相同的是我们都很快乐,对70年代中期以前事情很少给予关注,成长期是国家稳定发展,国力高速提升的时期,我们基本都接受了现代科技教育,最重要的是我们都很快乐。但我希望我的后代和我应该有不同,我希望我的后代像我前面崇拜的那个儿时伙伴一样,及早发现身边的世界是如此乐趣,及早参与自己的人生旅程,及早体现出开发创造力,及早从中获得升华的乐趣。可别像我们这代人,到了择业时,还不知道什么是择业,未来的规划是张白纸,成年了,还在等快乐找自己。

国家的梦想和个人的梦想能合在一起,对国家和个人来说都是幸事。这点应该学习西方强国,在机械时代和电子时代,西方强国的国民参与度必然是超过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国家资金主持的尖端项目和企业资金关注的商业项目只是高端体现、极端发展,百姓自筹资金玩的兴趣科技才是基础,正是这个基础提供了环境引导和源源不断的潜力人才。

我在想,那些个国家怎么会有那么多人参与进来,老百姓敢玩飞机、玩轮船、玩火箭,玩汽车,玩的是五花八门,什么科技含量的都敢参与,甚至有的玩的很专业,而西方科技似乎就是建立在这些兴趣科技的基础之上的,不断有人提出新的指标,不断有人参与解决问题。他们这些专业知识都是从哪里得来的呢,他们怎么就敢想敢干呢?我的理解是,除了民众生活富足,有充裕的资金搞这些,更可能是他们的书店里专业的书籍要丰富的多吧,社会力量参与的也到位吧,也许在那些个国家一个普通劳动者或者一个少年,在看到一些东西,有了一些想法后,首先在书店应该能找到自己想了解和可操作实施的数据,在市场产品上也应该能得到部分支持,甚至其基础教育可以保证其设计出草图,再通过社会服务力量辅助制出成品来实现自己的想法。

如果千万个脑袋都能这样获得快乐,这样的国家怎么能不强大呢。我觉得,外部科技强国的强,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主要是其国民参与程度决定的,这个指标绝对和国家对各领域专业知识的群众普及深度和市场的开放程度是有关的。一个择业后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的成人和一个青少年时期就能参与世界生产发展史的人的创造力肯定是不一样的。

一个在青少年时期就能引导孩子们关注世界,提供条件让青少年参与世界科技发展的民族比一个中青年时期才开始反省生活,重视科技的民族在时间反映上至少要提前10-,而且青少年时期的科技兴趣与薪酬绝对无关,纯兴趣和纯精力投入,干净无杂,直抵目的。哪像中青年,琐事一大堆,精力先被分走大半。单就兴趣科技投入时间的累加上,3代人累计起来差距就拉的远远的了。

这还没有提到群体共鸣效应,青少年时期的孩子们都是扎堆的,参与的人多了,旧的新的知识和经验就有能力在青少年群体中扩大、传播和不断延续,而这种在群体参与里的共鸣和碰撞,则是兴趣科技存在的条件之一,也有可能成为青少年择业的方向和梦想的起点。中青年都是家务独处,兴趣科技很难有肥沃的土壤。

我们的生活也在逐渐富足,资金肯定不是问题,生产应该也不是问题,怎么把闲余的资金和人力、物力引导到这上面来是个事。

西方人所说的未来是中国在刷新世界发展史,应该指的就是这个,他们是在按西方国民参与现代科技程度来看中国之未来,毕竟中国人的基数放在那里。因此,国之梦,必然是国民参与度这个先行指标要调动起来,国民参与度的核心必然是青少年的参与深度和广度。让创新走出深宅大院,引导青少年真实接触现代科技,让青少年在书店就能实实在在的了解科学和生产,有想法就能走近开发创新,这才强国的未来。

看看我们身边,我的孩子和你们的孩子,业余时间不是在学英语,就是在学钢琴,统统熟练工和拿来主义,对科技生产一问不知,书店里给青少年的科普读物仅停留在宣传层面,给青少年自学自造而量身定制的专业书籍几乎没有,事关科技兴趣的社会服务力量还没有形成或还没有关注这一块,这种情况下是不是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呢。

什么飞机发动机?什么航母?你让让全民参与试试,根本不是个问题,西方现代科技不就是这么一步步在民众兴趣科技的探讨和碰撞中走出来的吗。问问你上中学的孩子:飞机发动机和航母是怎么回事?他有多少相关资料?怎么造的?哪种结构和原理最好?他有什么探讨思路和想法?他能找谁进一步探讨?如果他能尝试回答这些问题,未来就不是问题。

如果问我对身边的什么实用科技感触最深,我想想,首先绝对是电蚊拍,发明这个东西的脑袋绝对是够聪明。太实用了,既能消灭蚊子,又能锻炼身体,还不受蚊香之毒。啪啪声中,绝对有成就感。再一个是豆浆机,太伟大了。早上一杯混合豆浆,营养充分,头晚泡好豆,其余让它搞定,喝完出门,该忙啥忙啥。

另外还要对学校说一些。如果老师像外星人一样,只是把一些枯燥、没有来源的符号硬塞进孩子们的头脑里,那么学校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每一点知识与这个世界都是相关的、有来龙去脉的,是这个世界有血有肉的一部分,有着因果关系。希望你们能把这些讲清楚,并且能赋予这些知识活力和动力。因为这事关乎我们孩子的梦想。

家长开学第一课

这几天,不断和碰面的同事、朋友互聊开学这个话题。9月1日马上就到,传统意义上的秋季入学的大日子就要来了。

早在半个月前,大学同学就请了年假,陪着儿子去美国入学,身高一米八的儿子怕同学瞧不起,力劝妈妈毕业典礼再去,同学义正词严:开学要去,毕业肯定也要去。这就是典型的中国妈妈。

一个星期前,刚上高一的女儿拖着箱子去学校军训一星期,高中生活正式开始。她在每天傍晚的短信中,频繁汇报她的列队练习、联谊活动,外带各种明星学生的八卦……一句话,这次的军训与以往去部队不同,实质就是让你迅速熟悉校园,熟悉舍友。一天的友情可以发展到借用浴巾的程度,着实让人感叹青春的火热。

小朋友则更加热切盼望开学,整整一个暑假除了外出旅游一两周,剩下的时间都被迫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腻歪在一起。小伙伴们咋样了?老师有什么变化吗?虽然上学的日子有时候真的很累,但还是比无聊的暑假好玩吧。

我们这期约请了多位名家给我们写《开学第一课》,其实就是想借开学这个日子,让名家们对孩子们说点祝福、经验、寄语,作为慢读“暑期特供”的结尾。

我个人特别喜欢陈诗哥写的一段话:

在以色列,人们刚开始教孩子读书时,会在旁边放一罐蜂蜜,每读一句书,就让孩子舔一口蜜,意思是让他们明白读书是一件甜美和快乐的事。

这不仅是孩子们的开学第一课,也是老师和家长的开学第一课。

我准备也开一罐蜂蜜,把这段话说给我女儿听。

家长开学第一课

昨天和孩子一起看了中央电视台为全国少年儿童举办的“开学第一课”节目,很受感动和鼓舞。看着身边的孩子,感受着自己的少年时期,在梦想这个话题上我想法颇多。

我的青少年成长时期是80-90年代,那个时期,父母的时间几乎都是忙碌,每周只有一个周末用来休息。孩子们的时间相对很是宽裕,下午很早就下了课,作业也在半个小时内就可以做完,其余的时间就是我们的了。除了晚饭,可以一直在居住的大院里玩到晚上10点,直到父母扯着嗓子喊我们回家,也许还要挨训。

那个时期,社会环境非常好,但物质很匮乏,信息和知识仅停留在学校和广播,或者连环画小人书的范围,电视对于家庭来说还是很遥远的事情。因此我们的课余兴趣和活动,多集中在由孩子们自发组织的娱乐活动上,通常都是男孩子一堆、女孩子一堆,各玩各的,当然也不排除假小子或小尾巴的混入。整个青少年时期是愉快而充满回忆的,当然这是国家上几代人的奋斗所赐予我们的幸福的一部分。

这个时期,我们的梦想就是天天快乐,很少有个体发现新的兴趣,需要单独深入追寻。个人的简单创造和开发也与集体活动牢牢关联,比如开发一种新的集体游戏,或动手能力强的为大家提供制作诸如弹弓、火柴链子枪、捕鱼网、捕蝉等工具的开发和制作。

打架是比我们大一些的孩子们事情,那个时候,有个高自己几年级的亲哥或表哥的,别管给不给自己撑腰,在同龄孩子里是很牛的事情,因为感觉腰杆可以硬一些。对于打架,我们这个阶段的孩子既惧怕又无奈,每天有这么多快乐,去打架是不是有些犯傻,这就是我那个时期的想法。

当然,那个时期的朋友圈里也有一些异类,并且是我很敬重和诧异的异类。在我们都在上小学的时期,满院子玩和跑的时候,他竟然可以和另一个同龄小伙伴,跨出大院子的活动范围(我们的大院子在河北),结伴去青岛旅游,而且不需要父母陪同。同样是他,可以从订阅的天文杂志提供的信息上,自己邮购玻璃镜片和牛皮纸,自己动手做出了天文望远镜,让我看到了院子上方天空的另一番景象。这个哥们甚至还有自己制作土火箭的历史。在他高中时期,迷上了电子和武侠,结果耽误了高考,成了职高生,之后谋于生计,当了一名工人,现在则是一名高级技师,在企业深受重视。我对他的敬重和崇拜,在于他高于同龄人的视野和敢于自学、敢于追寻的精神。他的快乐一定是我们中最多的,并且他的快乐可以延续至今,仍然滋润着他的业余生活。而我们的快乐,则随着青少年时期的离去,更换了若干种载体,成为了被社会公众娱乐形式牵着跑的一份子。

随着懵懵懂懂的择校和专业学习,我的人生也进入了成人的阶段。在择业这点上,文化程度不高的父母和我一样茫然,择业只是根据当地就业状况来选择的。限于时代的特征和地域信息,我和我身边的人,脑袋里不可能对物质世界的发展有清晰的理解,因此,梦想成分多是集体性的和大众化的。个人的能动性在择业这个事关梦想方向的关键环节上并没有被发掘出来,这是时代特征。

随着就业和有了家庭、孩子,注意力被一层层分离出去,时间也被一块块割离开来,忙碌也成了我生活的主调。但随着对职业、对生活、对世界认识的加深,以及个人经济能力的提高,我发觉自由度获得了伸展,隐约可以去做一些青少年时期想做而没有能力去做的事情了,但身体健康状况和曾经阻断的追寻和学习,以及对社会服务供给能力的怀疑让我觉得个人梦想过于脱离现实。即使这样,追逐快乐,追逐兴趣,追逐真知、依然不会停止,因为生活中的一部分乐趣肯定在那里,这是我们这代人的一个特征。

前面这些都是铺垫,说的是我们那个时期的孩子的成长特征。70年代出生的孩子,和现在以及今后出生的孩子有不同,也有很多根本的相同。相同的是我们都很快乐,对70年代中期以前事情很少给予关注,成长期是国家稳定发展,国力高速提升的时期,我们基本都接受了现代科技教育,最重要的是我们都很快乐。但我希望我的后代和我应该有不同,我希望我的后代像我前面崇拜的那个儿时伙伴一样,及早发现身边的世界是如此乐趣,及早参与自己的人生旅程,及早体现出开发创造力,及早从中获得升华的乐趣。可别像我们这代人,到了择业时,还不知道什么是择业,未来的规划是张白纸,成年了,还在等快乐找自己。

国家的梦想和个人的梦想能合在一起,对国家和个人来说都是幸事。这点应该学习西方强国,在机械时代和电子时代,西方强国的国民参与度必然是超过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国家资金主持的尖端项目和企业资金关注的商业项目只是高端体现、极端发展,百姓自筹资金玩的兴趣科技才是基础,正是这个基础提供了环境引导和源源不断的潜力人才。

我在想,那些个国家怎么会有那么多人参与进来,老百姓敢玩飞机、玩轮船、玩火箭,玩汽车,玩的是五花八门,什么科技含量的都敢参与,甚至有的玩的很专业,而西方科技似乎就是建立在这些兴趣科技的基础之上的,不断有人提出新的指标,不断有人参与解决问题。他们这些专业知识都是从哪里得来的呢,他们怎么就敢想敢干呢?我的理解是,除了民众生活富足,有充裕的资金搞这些,更可能是他们的书店里专业的书籍要丰富的多吧,社会力量参与的也到位吧,也许在那些个国家一个普通劳动者或者一个少年,在看到一些东西,有了一些想法后,首先在书店应该能找到自己想了解和可操作实施的数据,在市场产品上也应该能得到部分支持,甚至其基础教育可以保证其设计出草图,再通过社会服务力量辅助制出成品来实现自己的想法。

如果千万个脑袋都能这样获得快乐,这样的国家怎么能不强大呢。我觉得,外部科技强国的强,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主要是其国民参与程度决定的,这个指标绝对和国家对各领域专业知识的群众普及深度和市场的开放程度是有关的。一个择业后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的成人和一个青少年时期就能参与世界生产发展史的人的创造力肯定是不一样的。

一个在青少年时期就能引导孩子们关注世界,提供条件让青少年参与世界科技发展的民族比一个中青年时期才开始反省生活,重视科技的民族在时间反映上至少要提前10-20年,而且青少年时期的科技兴趣与薪酬绝对无关,纯兴趣和纯精力投入,干净无杂,直抵目的。哪像中青年,琐事一大堆,精力先被分走大半。单就兴趣科技投入时间的累加上,3代人累计起来差距就拉的远远的了。

这还没有提到群体共鸣效应,青少年时期的孩子们都是扎堆的,参与的人多了,旧的新的知识和经验就有能力在青少年群体中扩大、传播和不断延续,而这种在群体参与里的共鸣和碰撞,则是兴趣科技存在的条件之一,也有可能成为青少年择业的方向和梦想的起点。中青年都是家务独处,兴趣科技很难有肥沃的土壤。

我们的生活也在逐渐富足,资金肯定不是问题,生产应该也不是问题,怎么把闲余的资金和人力、物力引导到这上面来是个事。

西方人所说的未来是中国在刷新世界发展史,应该指的就是这个,他们是在按西方国民参与现代科技程度来看中国之未来,毕竟中国人的基数放在那里。因此,国之梦,必然是国民参与度这个先行指标要调动起来,国民参与度的核心必然是青少年的参与深度和广度。让创新走出深宅大院,引导青少年真实接触现代科技,让青少年在书店就能实实在在的了解科学和生产,有想法就能走近开发创新,这才强国的'未来。

看看我们身边,我的孩子和你们的孩子,业余时间不是在学英语,就是在学钢琴,统统熟练工和拿来主义,对科技生产一问不知,书店里给青少年的科普读物仅停留在宣传层面,给青少年自学自造而量身定制的专业书籍几乎没有,事关科技兴趣的社会服务力量还没有形成或还没有关注这一块,这种情况下是不是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呢。

什么飞机发动机?什么航母?你让让全民参与试试,根本不是个问题,西方现代科技不就是这么一步步在民众兴趣科技的探讨和碰撞中走出来的吗。问问你上中学的孩子:飞机发动机和航母是怎么回事?他有多少相关资料?怎么造的?哪种结构和原理最好?他有什么探讨思路和想法?他能找谁进一步探讨?如果他能尝试回答这些问题,未来就不是问题。

如果问我对身边的什么实用科技感触最深,我想想,首先绝对是电蚊拍,发明这个东西的脑袋绝对是够聪明。太实用了,既能消灭蚊子,又能锻炼身体,还不受蚊香之毒。啪啪声中,绝对有成就感。再一个是豆浆机,太伟大了。早上一杯混合豆浆,营养充分,头晚泡好豆,其余让它搞定,喝完出门,该忙啥忙啥。

另外还要对学校说一些。如果老师像外星人一样,只是把一些枯燥、没有来源的符号硬塞进孩子们的头脑里,那么学校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每一点知识与这个世界都是相关的、有来龙去脉的,是这个世界有血有肉的一部分,有着因果关系。希望你们能把这些讲清楚,并且能赋予这些知识活力和动力。因为这事关乎我们孩子的梦想。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开学第一课心得体会

飞夺泸定桥的情景最令我感动。泸定桥是红军长征中要夺取的要塞,敌人想阻止我军北上,把桥上的木板全部抽掉,只剩下13根铁链,桥下水流湍急,桥头火力密集,看了就让人心惊胆战。在危急的关头,红军战士不畏生命危险,冒着枪林弹雨,攀着悬空的铁链,用生命和鲜血夺下了泸定桥,取得了长征中的又一次决定性的胜利,创造了战争的奇迹。

看到这里,我不禁感慨万千。红军战士在忍饥挨饿、疲惫不堪的情况下夜里急行军,提前赶到泸定桥参加战斗。他们为了革命、为了新中国的诞生挑战了生命的极限,换来了长征的胜利、革命的胜利。而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呢?有的人是积极上进,努力学习、努力工作,但也有人自私自利,贪图享乐,怕吃苦,怕受累,生怕为集体、为他人多做一点好事。

就拿我们青少年来说吧。有的同学在家里娇生惯养,挑吃挑穿,动不动就在父母面前使性子、发脾气,成了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这样做实在不应该。不仅丢掉了革命先辈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精神,连“吃水不忘挖井人”的感恩之心也丢得一干二净,真是愧对革命先烈呀!

其实,我自己也有很多臭毛病,虽然爸爸妈妈并不娇惯我,但我做事也心浮气躁,缺乏踏踏实实的精神。练琴时妈妈指责几下,我就撅着小嘴,心不在焉地机械练习,不讲求手法的到位、曲调的变化、情绪的表达,常常事倍功半。因为这事,我可没少挨妈妈的唠叨。有些时候,作业稍微多一点,我就老爱在妈妈面前抱怨。现在想来,这都是意志不坚定、缺乏吃苦耐劳精神的表现。虽然我们没有走过长征路,但我们不能没有长征精神。

生活在新中国的孩子们,行动起来吧!不要再做温室里的花朵,不要再做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小皇帝、小公主,我们要发扬长征精神,不怕吃苦,甘于奉献,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告慰革命先烈的在天之灵。

开学第一课心得体会

时间过得好快,开学第一课又开播了,今年的主题是父母教会我。这是我第二次看这个节目,挺不错的。

每个人的第一个老师都是父母,父母教育我们,教我们做人,教我们做事,虽然没有学校那么知识渊博,但是都是在用他们的经验教会我们。

我的妈妈是一个非常有礼貌的人,这是对长辈的尊重。每次出门遇到长辈都会让我们叫人问好,从小被带着出去,每次妈妈还没说,我都能主动问好了,从小就养成了一个好的习惯,听别人夸我礼貌我也会很高兴。

顶嘴对每一个孩子来说,都会有的,妈妈说,对长辈顶嘴是很不礼貌的,虽然有可能不是你的错,但是你去顶嘴,你就是错了。网上有一段搞笑的段子,一对情侣吵架,本来是女朋友的错,但是男朋友吼她了,错就在男朋友身上了。两人交往,就是要互相尊重对方,就算不是情侣,任何的每一个人都需要尊重对方,小孩子尊重大人是因为是长辈,但是长辈也要尊重孩子听听孩子的意见,只有这样,孩子才会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尊重。所以在我们家,父母谈话经常会有,问我们的学习,问问学校的趣事,就算年龄还小,也会跟我们谈谈关于爱情。

现在孩子经常会去看电视剧,会比上一个年代的人早熟,这里指心理年龄早熟。父母是关键。我的爸爸妈妈从来不会干涉我的交友,他们说,那是你的自由,你应该有属于自己的朋友圈,但是他们也会时时刻刻关心着我们,对我们不满的地方都是用说的,一起讨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尊重。

父母教会了我尊重,尊重是互相的,并不是大人都是对的,只有好好的去沟通交流,听取对方的意见,尊重对方的选择,尊重对方做的决定。但是不能一意孤行,忽略了对方无视了对方,这也是不尊重的选择。

家长开学第一课

昨天下午看到相关报道,我就一直在等待晚上央视即将播放的《开学第一课》。

心里很希望孩子能全程观看,但又怕当天布置的作业太多影响孩子的时间,也在心底希望学校能对此项任务进行布置。

因为,央视的节目肯定精心策划,针对性强。对孩子的教育,不管家长也好,学校也好,总没有第三方讲出来的道理更能让他们接受。

晚餐后,孩子作业量已基本完成,于是便准时约孩子一起,坐在电视机前观看央视的开学第一课。

《孝》、《爱》、《礼》、《强》四个篇章,四节小课,高度浓缩了央视开学第一课的精华。时间仅一个多小时,也符合孩子们的特点,不会影响到休息时间和次日的上课,短小精练,意义深远。

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的生动解字,让人学会了这些中华传统文明礼节的渊源和历史。

童话大王郑渊洁讲述父亲夜里悄悄帮忙灌好钢笔水,以及另一个用改装的自行车每年载父亲到各地游览等朴实的故事,让孩子们明白了如何孝顺父母和长辈的基本礼仪,也让我深深自惭和反思。

身为人子,对比之下我做得远远不够,今后只有努力弥补,才不致将来会有“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也可以身体力行,教会孩子如何孝顺长辈。

最让我感动的是,前黑豹乐队主唱秦勇抚养孩子大珍珠的故事,催人泪下。面对一个天生残疾的孩子,他断然舍弃了自己爱好的音乐事业,专心培养孩子,绝不放弃。

“一个简单的系鞋带,别的孩子一教就会了,大珍珠却学了三个月;一年多的时光教会孩子骑自行车,孩子也没有放弃,父王,我们继续魔鬼训练吧……”

对待孩子,作为父母,我们缺少的不是时间,更多的是耐心啊……

我不知孩子看完了收获如何,不想直接问她,但起码有一点,当孩子洗漱完毕准备去休息时说了句:老爸,我帮你们把空调先打开吧。

我知道,孩子和我一样,都深受教育,谢谢孩子,感谢央视节目组的精心设计,让孩子们和父母亲们都深受教育。

相关内容

热门阅读
随机推荐